近代中国城市发展评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近代中国城市发展评价
城市是人类文明的载体,亦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至于城市最早产生于何时,学界一直是众说纷纭,未有定论。尽管如此,中国近代城市史却受到了国内外各领域学者的亲睐,研究成果丰硕。新中国成立以来至“文化大革命”结束,由于多种因素的制约,国内该领域的研究尚未开启。1978年,中国实行改革开放后,史学界终于迎来了春天,城市史作为一个新兴的领域也开始备受国内史学工作者的高度关注,各种论著层出不穷,呈现出一派繁荣景象。透过这种繁荣,不难发现城市史研究始终遵循着“现代化”范式,衍生出许多分支,其内容更加丰富。
1.鸦片战争以后近代中国城市概述
鸦片战争以前,中国的城市都是封建社会型的。绝大部分是地主封建统治阶级以及一些商人、手工业者的聚居地。城市在政治上统治着乡村。城市集中着官府,地主宅第,以及商业、手工业及其他劳动人民,城市大部是消费性的。城市的功能结构简单,平面形式沿袭着封建社会的城制,建筑面貌也完全是中国传统的形式。
鸦片战争以后,封建社会经济开始逐渐解体,逐渐形成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城市是社会经济的产物,这种变化必然使原有城市发生不同内容和不同形式的发展。
帝国主义列强的侵入,不仅使中国的社会制度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也对我国城市尤其是东部地区的很多城市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由于帝国主义的入侵,是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因此,中国的近代城市基本上可以分为两大类型:
第一类是由于帝国主义侵略、外国资本的输入,或由于本固资本的发展,而产生较大变化或新兴起的城市。这类城市包括:(1)受帝国主义列强直接控制的城市:1)割让地;2)租借地;3)中东铁路和南满铁路沿线附属地城市;4)占领地。这类城市在发展过程中的特点主要是,多半原来并无基础或基础较差,但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是在列强占领以后被选定发展起来的。城市一般按帝国主义的侵略意图进行规划建设,显得较有条理,但其布置手法和建筑形式,都是当时西方各帝国主义国家流行形式的移植,整个城市反映出明显的殖民地色彩。(2)租界城市。即帝国主义国家强迫中国在某些口岸或城市划出的供外侨“居住和经商”的一定区域。它是帝国主义国家对我国进行各种侵略和罪恶活动的据点。如上海、天津、汉口。此外还包括有些由中国官僚资本或民族资本开办的新的工矿企业而兴起的新城市和近代交通型城市。
第二类是原来的封建城市,由于受到帝国主义的侵入及本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发生了局部的变化。第二类则主要表现为许多约开商埠城市。数量很多,差不多遍布全国各地。我国近代被迫开放的港埠、陆埠城市共达70余处(不包括我国自行开放的32处)。约开商埠最多的国家为英、日两国,其中英国30处,日本29处。一些原来的传统手工业商业中心或位于原交通要道的城市,由于被
新的资本主义工商业或位于新交通线上的城市所取代而日益衰落。
2.建国以来当代中国城市概述
2.1改革开放以前中国城市概况
众所周知,从1949年建国到1978年“”以前,的城市化相当缓慢,在1950至1980年的30年中,全世界城市人口的比重由28.4%上升到41.3%,其中由16.2%上升到30.5%,但是中国大陆仅由11.2%上升到19.4%。一方面,这种城市化的缓慢并不是建立在发展停滞或缓慢的基础上,正相反,改革开放前的29年,中国大陆的工业和增长速度并不算慢,1978年比1949年增长了38.18倍,工业总产值在中的比重,由1949年的30%提高到1978年的72.2%;增长12.44倍,其中非农产业在全社会总产值中的比重,则由1949年的41.4%上升到1978年的77.1%;国民收入总额则从1949年的358亿元增长到1978年的3010亿元(按当年价格计算),提高7.41倍,其中非农产业在国民收入构成中的比重,也由1949年的31.6%上升到1978年的64.6%。另一方面据麦迪森计算,从1950年到1973年,世界总量年均增长4.9%,人均GDP增长2.9%,其中中国大陆GDP年均增长5.1%,人均增长 2.9%,高于和等于世界平均水平,高于同期发展中国家平均水平。
以前,中国的城市化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1)政府是城市化动力机制的主体。(2)城市化对非农劳动力的吸纳能力很低。(3)城市化的区域发展受高度集中的计划体制的制约。(4)的职业转换优先于地域转换。(5)机制具有非的特征。这种城市化的结果,是形成了城乡之间相互隔离和相互封闭的“”。这里所说的,是指政府对城市和市民实行“统包”,而对农村和农民则实行“统制”,即由财产制度、、住宅制度、粮食供给制度、副食品和燃料供给制度、教育制度、医疗制度、就业制度、养老制度、劳动保险制度、劳动保护制度、甚至婚姻制度等具体制度所造成的城乡之间的巨大差异,构成了城乡之间的壁垒,阻止了农村人口向城市的自由流动。
2.2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城市发展现状
1978年改革开放以后的城市化,是在国民经济高速增长条件下迅速推进的,城乡之间的壁垒逐渐松动并被打破,特别是乡镇企业的发展,使得中国的城市化呈现出以迅速扩张、人口就地城市化为主的特点。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城市化进程大致经历了以下三个阶段:
1.1978-1984年,以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为主要动力推动城市化阶段。这个阶段的城市化带有恢复性性质,“先进城后建城”的特征比较明显。第一,表现在大约有2000万上山下乡的知识青年和下放干部返城并就业,高考的全面恢复和迅速发展也使得一批农村学生进入城市;第二,城乡集市贸易的开放和迅速发展,使得大量农民进入城市和小城镇,出现大量城镇暂住人口;第三,这个时期开始崛起的乡镇企业也促进了小城镇的发展;第四,国家为了还过去城市建设的欠帐,提高了城市维护和建设费,结束了城市建设多年徘徊的局面。这个阶段,就人口来看,城市化率由1978年的17.92%提高到1984年的23.01%,年均提高0.85
个百分点。
2.1985-1991年,乡镇企业和城市改革双重推动城市化阶段。这个阶段以发展为主,沿海地区出现了大量新兴的小城镇。
3.1992-2000年,城市化全面推进阶段,以城市建设、小城镇发展和普遍建立为主要动力。1992年到1998年,城市化率由27.63%提高到30.42%,年均提高0.42个百分点。
进入90年代以后,我国城市化,已从沿海向内地全面展开。1995年底与1990年相比,建制市已从467个增加到640个,建制镇则从12000个增加到16000多个;从人口来看,城市化水平也从1990年的26.41%提高到28.62%。
3.城市发展评价
我国第一部城市发展报告是《2001-2002中国城市发展报告》。这部由主持、著名建筑学家院士担任学术委员会主任、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组长教授任首席科学家、由上百名专家共同努力编撰而成的《报告》,以约100万字的篇幅,首次对中国城市化问题进行了一次全景式描述。学会会长、经济学教授盖尔·约翰逊曾专门研究了中国城乡问题,他指出,起飞过程中,下降了65%;美国经济起飞过程中,农业人口下降了72%;而中国在1985~1990年期间,从农业人口转移出去的人口,即使包括临时流动人口在内,也不超过10%,如果不计算农民进城打工的人数,真正转移出去的农业人口仅有10.5%,这将大大限制中国经济总量的进一步扩张。统计数据表明,在200年前的1800年,当时全世界的仅有3%,到1850年达到7%,1900年为15%,到2000年,全世界的城市化率达到48%。 2000年,中国的城市化水平为36.2%,比1978年提高18.3个百分点,但由于受到传统体制和户籍制度改革滞后的影响,中国城市化发展仍然严重滞后于工业化发展和经济发展水平。在中国现在所处的发展阶段下,城市化率偏低将成为制约经济发展、影响社会稳定与实现现代化目标的“巨大瓶颈”,成为限制我国在经济全球化中保持竞争优势的“巨大瓶颈”,也将成为我国提高国家综合实力和新一轮财富集聚中的“巨大瓶颈”。总之,目前中国城市的发展水平还偏低,结构规模与人口、经济规模不协调,城市发展进程还需进一步提速。
4.参考文献
1.黄雪丽;[J];商业经济;2005年07期
2.刘洁泓;[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