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八年级语文——7大雁归来 名师课堂实录
八年级语文《大雁归来》教学实录-教育文档
![八年级语文《大雁归来》教学实录-教育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7eef9f195901020207409c6d.png)
八年级语文《大雁归来》教学实录《大雁归来》教学实录一课前播放《鸟与梦飞行》的片尾曲《to be by your side》营造氛围。
中文歌词:《鸟与梦飞行》片尾曲《to be by your side 》飞跃大海,飞跃大洋掠过黑色树梢的森林穿过了山谷但我仍然不敢呼吸为了回到你的身旁飞过变换的沙漠和平原越过笼罩着光辉的山脉穿过肆虐的狂风和暴雨为了回到你的身旁(上课铃响) 师:这是一只多情的大雁在歌唱着回来的声音。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题目叫做——生齐答:《大雁归来》。
师:请你读一读这个课题,告诉我你读到这个题目时是怎样的心情。
生:很高兴。
师:为什么?生:因为大雁来了,春天就来了。
生:很盼望。
师:为什么?生:大雁来了,大地充满生机。
师:今天有一个人要带我们去迎接大雁归来。
他,是个很特别的人,特别在哪里呢?我们拿出老师发的资料《利奥波德和<沙乡年鉴>》,我们一起来读一读第 5 段。
生:“他,会在七月的凌晨三点半起床,像地主一样巡视大地和他的“佃农” ,在四、五月的每一个晚上到树林空地上观赏鹬(yù)炫技的空中求偶舞蹈,也会在雪融时追踪一只自冬眠乍醒而大胆跑出洞穴去探险的臭鼬(yòu);他会注意草原上普遍为人所忽视而自生自灭的所有野花的生日,也会在八月经常随兴到沙洲上看河流作画;更谨记着每年雁归来的时刻,并年年替他农场里的山雀上脚环;而他过早地离开他所热爱的土地是为了扑灭邻居农场的大火……”师:通过这一段文字,你感受到这是个怎么样的人?生:是个特别热爱大自然的人。
生:有爱心的人。
师:这样的一个人,他是用怎样的心情迎接大雁归来的呢?请大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快速地阅读全文,看看“我”是用什么样的心情迎接大雁归来的。
读课文时请大家做好下面几件事:给各段标上序号; 圈点出感受特别深刻的地方; 看看“我” 是用怎么样的心情迎接大雁归来的。
文章的哪一句话最能表达“我”对大雁归来的感受?生: (读课文)生:是用喜爱的心情迎接大雁归来的。
《大雁归来》课堂实录
![《大雁归来》课堂实录](https://img.taocdn.com/s3/m/8564b38af524ccbff12184ac.png)
《大雁归来》课堂实录王春萍师:大家听说过电影《木乃伊归来》吗?那真是一部令人闻之即不寒而栗的电影,不禁让我们联想到“恐怖”……生1:阴森生2:黑暗生3:骰髅……师:现在当我们看到《大雁归来》这个题目时,不知大家会想到些什么词语?生4:春天生5:阳光生6:温暖生7:亲情生8:南方生9:自然生10:和谐……师:看来同学们都深受此文的感染,都对它留下了美好的印象,那么谁能介绍一下本文的主要内容呢?生11:春天,大雁归来的活动。
师(确认):春天,大雁归来的活动。
师:不知同学们在读后有否与老师一样的感受:获得了不少有关大雁的知识?生12:大雁飞行的路线很直;生13:雁队的数字以六为单位;生14:孤雁通常鸣声凄凉;生15:雁是群体生活的鸟类……师:同学们都获得了不少知识,本文具有很强的知识性。
师:①作者是一个著名的……?生16:环境保护主义者师:对他而言,发现许多不为人知的关于大雁的秘密并非难事,真正难的是当他发现这许多之后如何与读者分享,怎样使读者喜欢看他的作品,你认为他还要在他的文章里添加些什么?生17:对大雁的热爱;生18:语言十分优美。
师:这两点恰是本文难能可贵之处。
这两位同学真是慧眼识真珠玉,就让一起先赏析文章语言之美。
师:同学们结合文中优美的语句畅谈对本文语言特点的感受生总结:A、大量运用修辞手法,有比喻、拟人等,使文章形象生动,可读性强;B、多处运用对比的写法,突出大雁的特征;C、词汇丰富多彩。
师:(仿写句子)选一句你喜欢的句子,仿照它另写一句。
或者,仿写老师从文中提炼的句子,来小试牛刀。
例:一只燕子的来临说明不了春天,但当一群大雁冲破了三月暖流的雾霭时,春天就来到了。
生:一股刺骨的寒风说明不了冬天,但当漫天的凛冽的风夹杂着雪花时,冬天就来了。
生:一棵树的叶子落光说明不了冬天,但当一片树林受不了十一月寒风的折磨时,冬天就来了。
生:一片落叶的飘零说明不了秋天,但当一层层叶子沐浴在金黄的大地的怀抱时,秋天就来了。
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大雁归来》教学实录
![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大雁归来》教学实录](https://img.taocdn.com/s3/m/395b6ed4ad02de80d4d84090.png)
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大雁归来》教学实录1.大雁归来》教学实录之一师:上课!生:老师好!师:因为是国外的作品,有没有预习,同学们花五分钟浏览一下教材,思考课文从哪几个方面来写的?你在文中看到大雁的哪些特点?课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你在阅读中最感兴趣的文字(包括段落、句子等)有哪些?你觉得文中哪些语句的翻译可以改进的?花五分钟进行阅读。
师:看完没有?(看完了)。
好,同学们,上课。
我们已经清楚了我们今天要上的课文是《大雁归来》,我们手上拿到的教材是临时打印出来的,也没有注释,作者我在这里介绍下。
他是美国著名的环保主义者,叫利奥波德。
我想请大家先来考虑这样一个问题,因为大家没有预习,我叫大家看的片子可以回去看一下,叫《鸟的迁徙》,刚才第一页上面有网址,一会可以记一下。
我们先来看一下,这是两本词典对“雁”的解释,你们更喜欢哪一个解释?为什么?PPT呈现:一、大雁羽毛丰厚,善飞翔,胸部肌肉发达,每百克肉中蛋白质20.98克、脂肪11.62克、磷196.5毫克、钙48.04毫克、铁8.71毫克、无机盐1.17克,是较好营养保建品,同时还有药用功能,我国《千金食治》、《本草纲目》等十多部古代医学典籍中均有详细记载。
雁肉:性味甘平,归经入肺、肾、肝。
祛风寒,壮盘骨,益阳气,暖水脏。
雁肪:活血祛风,清热解毒。
羽绒保暧性好,又非常轻软,可作枕、垫、服装,被褥等填充材料,比较硬的羽毛可用来加工制成扇子及工艺品等。
二、大雁又称野鹅,天鹅类,大型候鸟,属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大雁热情十足,能给同伴鼓舞,用叫声鼓励飞行的同伴。
生1:我更喜欢第二个,因为第一个讲的是大雁被捕杀,虽然第一种介绍得很具体,但是我觉得很残忍。
第二种主要是介绍大雁是怎样一种动物,它也是大自然的一部分,我们应该珍惜。
生2:我也比较认同第二种。
因为第一种是以那种工具的方式来看待动物的,第二种是从保护动物的方面来写的,所以我还是比较喜欢第二种。
师:谁还想说的?生3:第一种也是可以的。
统编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七课《大雁归来》课堂实录
![统编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七课《大雁归来》课堂实录](https://img.taocdn.com/s3/m/cd97d1194a73f242336c1eb91a37f111f0850d4d.png)
统编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七课《大雁归来》课堂实录【前言】本文是采用统编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七课《大雁归来》课堂实录,文中将重点介绍教师在上课中所采用的教学方法及授课思路,帮助初中生更好地了解该课文内容。
【正文】教师(以下简称老师):大家好,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大雁归来》,这是一首由唐代诗人高适所写的描写大雁归来的诗歌,不知道大家听过这首歌没有?学生: 没有。
老师:那好,我们先听一下课文的录音,然后我让你们回答一些问题。
随着录音的播放,整个教室里充满了诗歌的优美旋律,让同学们进入了一种祥和,沉思的状态,瞬间把他们交到了《大雁归来》这个主题的情境里。
录音结束后,老师接着问道:“在这个课文当中,诗人用了大雁归来的景象来表达什么意境?请大家自由发表一下意见。
”经过一番讨论,同学们的答案有些说大雁是一种忠诚的动物、有的说大雁回来表达了一个有生命的精神回归的主题、更有的同学则回答大雁是绵延千里的乡思和友情,甚至有些同学开始陶醉在诗歌的商的韵律和激昂的气息中。
老师看着大家积极的表现,微笑着说道: “不错,每个人对诗歌的理解是独特的,因为每个人的阅历和情感不同。
那现在,我们可以一起来欣赏这首诗歌。
”老师开始向同学们阐释文章的主旨,并引领大家一起读一遍文章。
此时,教师特意留意了下,发现大多数同学在读文章时都加入了他们自己的情感和生命经历,这说明这个课程已经真正吸引了他们对于美的向往。
老师接着开始解析文章的语言和结构,揭示其中隐藏的文学技巧,例如押韵和韵脚的使用、形象和写作技巧的运用、节奏和音律以及节奏等等。
这些细节不仅让学生更加了解作者在文学上的追求,还有助于他们获得基本的文学知识。
在分析了足够的课文,老师跟同学们细致地分享了文化知识,教同学们了解到每年大雁群飞在中国缘何能够集聚到一起。
老师:在中国,有一条叫做‘长江南迁’的规律,大雁们就是被这条规律所吸引,在长途飞行过程中定点到聚集地,经过成千上万里的飞行,大雁们于每年的冬季末到春季初集结在长江三角洲地区候鸟保护区,这里是中国大陆最重要的大雁越冬的地区之一。
《大雁归来》课堂实录 钱伟燕
![《大雁归来》课堂实录 钱伟燕](https://img.taocdn.com/s3/m/bfff277848d7c1c708a145bf.png)
生4:低语。
师:你认为两处该怎么读呢?
生4:“辩论”和“争论”要读得响一点,“低语”要读得轻一点。
师:你试着表演一下。
该生有感情朗读。
师:你演绎得非常好。
师:还有要分享你们独到的感受的吗?
生5:第9自然段的大雁齐鸣图,给人好像就在他们身边的感觉。
师:你认为有身临其境之感,你听到了哪些声音?
生5:拍打声、蹼划动声、呼叫声、深沉的声音、稀疏的谈论。
师:这些声音的特点是什么?
生5:急促、混乱、激烈。
师:因为喜爱,所以倾听。现在就让去倾听大雁的鸣叫吧,大家充满感情地将这一段齐读一遍。
探究有益无损
师:同学们讲得太棒了,你们已经很好地解读了大雁所带来的野性之美和诗意之美。你觉得作者为什么认为大雁是“有益无损”的?
《大雁归来》课堂实录
长兴实验初中 钱伟燕
课前聊天:
师:上课之前我们先来聊聊天好吗?我们初二(6)班有什么特点?
生1:团结。
生2:活泼可爱。
生3:热情。
师:现在我也该介绍一下自己了,我姓钱,与小浦有着不解之缘。为什么这么说呢?我的家乡在山清水秀的丽水,因为一个人,因为一段情落户小浦。所以小浦是我的第二故乡,所以看到大家我倍感亲切。作为小浦中学的学生,你们知不知道“浦”是什么意思?
该生读。
师:还有谁也同样喜欢这幅图,但落脚点不同的?
生2:我喜欢大雁的灵性和热情。
师:你圈出了哪些词语?
生2:试探性的盘旋、慢慢扇动、静静滑翔。
师:你能读出这种感觉吗?读读看。
该生读。
师:老师也想来读一读,可以吗?
教师范读,学生鼓掌。
师:谢谢大家的鼓励。
《大雁归来》(第一课时-课堂实录)
![《大雁归来》(第一课时-课堂实录)](https://img.taocdn.com/s3/m/1d24bcd64128915f804d2b160b4e767f5acf8062.png)
《大雁归来》(第一课时)课堂实录同学们好!大雁是秋寒,南飞春暖北返的候鸟,中国古人说它能传递书信,因此常常牵动人们的情丝。
李白就曾吟诵“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范仲淹也曾感叹,“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不过今天我们要学习的不是中国古代的诗词,而是一篇美国生态学家写的文章,是一篇以大雁为主人公的生物学观察笔记。
本节课的核心问题是作者如何说明大雁归来?我们将通过下面的问题逐步推进。
一、文章各局部围绕大雁归来向读者介绍了哪些内容?二、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进行介绍?三、按照什么顺序介绍大雁归来?让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作者和作品。
本文是一篇科学观察笔记大家应该预习过课文了,不知道文中的词语是不是都会读了呢?让我们来测试一下,请你先自己读一读这些标红的字。
好,请跟老师再读一遍。
同学们,前面我们讲过,本文是一篇科学观察笔记,观察什么?观察大雁归来的自然现象。
今天我们学习的核心问题是:作者是如何说明大雁归来的?让我们先来阅读文章的第一、二段,这局部写了什么?仔细阅读文章,大家会发现这两段中除了大雁还出现了其他几种动物。
第1段中写到:燕子。
第2段中写到:主红雀和花鼠为什么要写这些动物呢?我们先来阅读第一段大家注意句中表转折的一“但”请大家圈画出来。
这句话告诉我们,一只燕子缺乏以宣告春天的到来,而一群大雁才是春天的使者,为什么?我们关注“冲破” 一词,请大家圈画出来,这是多么强有力的动作,抹去了春天最后的印记。
接着一个“就”字告诉我们,一个新的春天到来了。
从说明方法的角度看,作者在这里运用了做比拟的说明方法,强调出大雁归来的意义,意味着春天的来临。
我们再看第2段,老师读一下第2段。
请大家运用刚才老师分析的方法,尝试通过圈画关键语言思考,其中所运用的说明方法,分析第2 段中写到主红雀和花鼠的作用。
很明显,第2段也运用了作比拟的说明方法,大家有没有注意到在这段文字中写主红雀和花鼠的两句话都用了“如果”请同学们把两个“如果”圈画出来作者做了两次假设,让我们明白主红雀和花鼠的出现并不一定能代表春天的到来,他们可能会弄错,不过如果弄错了时节,他们还有转圜的余地,可以回到寒冷的冬天,继续静静的等待,所以他们可以弄错可是大雁就不同了,文中用了“而”这个词表转折,告诉读者,大雁不同于主红雀和花鼠,他们定期迁徙必须慎重的选择归来的时机。
八年级语文下册《大雁归来》名师教案(部编本)
![八年级语文下册《大雁归来》名师教案(部编本)](https://img.taocdn.com/s3/m/e7dc3f3aa76e58fafab0034d.png)
《大雁归来》名师教案教学建议:这篇文章是一篇翻译过来的文章,并且作者采用了拟人的手法,所以有些句子不是那么好理解。
老师可以先跳开这一问题,从作者对于大雁形象的描写、对大雁的情感的表达,从作者的写作目的出发来讲授。
整体讲授完毕后,再和学生一起探讨难以理解的句子。
老师最好尽量搜集大雁的图像资料,布置在教室里。
也可以轻轻地放音乐。
教学示例教学目标1.语言建构与运用理解科学观察笔记的语言特点,学习本文抒情的语言。
2.思维发展与提升筛选、整合信息,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在自主、合作、探究性的学习中提高对文章的解读能力。
3.审美鉴赏与创造赏析本文有浓郁抒情色彩的语言,欣赏作者的抒情笔法,浪漫情怀。
4.文化传承与理解了解大雁的生活习性,深入理解作品传达的热爱自然,珍爱野生动物的感情,增强保护野生动物,珍爱野生动物的意识,建立对大自然万物的责任感。
教学重点理解科学观察笔记的语言特点,学习本文抒情的语言。
教学难点理解作者对于大雁的情感。
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合作探究学习法。
教学过程大雁归来作者:利奥波德第一课时目录一、导入新课二、初读课文,了解大雁三、解读课文,想象雁语,感受大雁形象四、布置作业学习目标筛选、整合信息,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在自主、合作、探究性的学习中提高对文章的解读能力。
一、导入新课横跨大洋,飞跃大海,穿过黑夜,冲破雾霭,只为会到你的身边。
鸟的迁徙是一个关于承诺的故事,一种对于回归的承诺。
美国作家利奥波德,通过对大雁长期的仔细观察和认真研究,写下了一系列的文章,收获了许多感悟。
今天,我们一块来学习《大雁归来》。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雁同学们预习了这篇文章,那么从文章中,你获得了哪些大雁的知识?3月大雁归来,预示着春天也就到来了。
(1段)大雁定期迁徙(2段)11月份大雁南飞,飞行路线是笔直的。
(3段)孤雁都有一种共性:它们的飞行和鸣叫很频繁(7段)雁群是一些家庭,或者说是一些家庭的聚合体,而那些孤雁是丧失了亲人的幸存者(8段)4月的夜间,大雁在沼泽中集会。
《大雁归来》课堂实录
![《大雁归来》课堂实录](https://img.taocdn.com/s3/m/ef92827e011ca300a6c390b2.png)
4752字《大雁归来》课堂实录课前播放《鸟与梦飞行》的片尾曲《to be by your side》营造氛围。
中文歌词:鸟与梦飞行》片尾曲《to be by your side 》飞跃大海,飞跃大洋掠过黑色树梢的森林穿过了山谷但我仍然不敢呼吸为了回到你的身旁飞过变换的沙漠和平原越过笼罩着光辉的山脉穿过肆虐的狂风和暴雨为了回到你的身旁(上课铃响)师:这是一只多情的大雁在歌唱着回来的声音。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题目叫做——生齐答:《大雁归来》。
师:请你读一读这个课题,告诉我你读到这个题目时是怎样的心情。
生:很高兴。
师:为什么?生:因为大雁来了,春天就来了。
生:很盼望。
师:为什么?生:大雁来了,大地充满生机。
师:今天有一个人要带我们去迎接大雁归来。
他,是个很特别的人,特别在哪里呢?我们拿出老师发的资料《利奥波德和<沙乡年鉴>》,我们一起来读一读第5段。
生:“他,会在七月的凌晨三点半起床,像地主一样巡视大地和他的“佃农”,在四、五月的每一个晚上到树林空地上观赏鹬(yù)炫技的空中求偶舞蹈,也会在雪融时追踪一只自冬眠乍醒而大胆跑出洞穴去探险的臭鼬(yòu);他会注意草原上普遍为人所忽视而自生自灭的所有野花的生日,也会在八月经常随兴到沙洲上看河流作画;更谨记着每年雁归来的时刻,并年年替他农场里的山雀上脚环;而他过早地离开他所热爱的土地是为了扑灭邻居农场的大火……”师:通过这一段文字,你感受到这是个怎么样的人?生:是个特别热爱大自然的人。
生:有爱心的人。
师:这样的一个人,他是用怎样的心情迎接大雁归来的呢?请大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快速地阅读全文,看看“我”是用什么样的心情迎接大雁归来的。
生:(读课文)生:是用喜爱的心情迎接大雁归来的。
最能体现我的感受的句子是“一只燕子的来临说明不了春天,但当一群大雁冲破了3月暖流的雾霭时,春天就来到了。
”师:为什么你觉得这一句最能概括作者的感受呢?生:因为大雁来了,春天就来了,心情很愉快。
《大雁归来》的教学实录5篇
![《大雁归来》的教学实录5篇](https://img.taocdn.com/s3/m/95671360cdbff121dd36a32d7375a417876fc157.png)
《大雁归来》的教学实录5篇《大雁归来》为我们唱响了一曲田园牧歌,引人向往,发人深省。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分享的内容,供大家参考,阅读。
希望大家能够喜欢!《大雁归来》的教学实录1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大雁的生活习性,体会作者对大雁的喜爱之情,理解本文主旨。
能力目标:学习本文知识性、形象性、抒情性完美结合的写法,提高学生分析课文能力;揣摩语句,增强学生语言理解能力。
情感目标:感受本文浓郁的抒情色彩,感受作者的爱鸟情怀,激发学生保护野生动物,保护环境的热情。
教学重点:学习本文知识性、形象性、抒情性完美结合的写法。
教学难点:感受本文浓郁的抒情色彩。
教学时数: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活动导引1.课前预习:给下列字词注音并解释:凋零迁徙缄默窥探雾霭狩猎顾忌目空一切2.情景导入:我出个谜语请大家猜:天空捍卫小飞军,井然排列人字形。
冬天朝南春回北,规规矩矩纪律明。
打一动物(大雁)。
大雁我们并不陌生,那么你对大雁有哪些了解呢?(生畅谈)《大雁归来》在作者利奥波德这位美国环境保护主义者作了细致地观察和认真地研究后,向我们展现了大雁的许多闻所未闻的趣事和作者的那颗爱鸟之心。
二、整体感知1.探究知识性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文,并思考问题:作者笔下的大雁有哪些特点?教师指导:可根据课文内容划分层次并总结层意。
学生讨论交流。
明确:(1)三月春暖北飞 (2)飞行路线很直 (3)雁队以六为组 (4)孤雁时常哀鸣(5)雁过群体生活2.品位形象性快速浏览课文,找出作者对大雁活动进行描绘的语句,体会写法及作用。
教师指导:通过诵读、比较的方法感悟品位语言的形象性。
学生合作探究。
明确:(1)大量运用拟人、比喻等修辞方法,使文章形象生动,表现了作者对大雁的喜爱之情。
例如①它们顺着弯曲的河流拐来拐去,穿过现在已经没有猎枪的狩猎点和小洲,向每个沙滩低语着,如同向久别的朋友低语一样。
②第一群大雁一旦来到这里,它们便向每一群迁徙的雁群喧嚷着发出请。
③返回的雁群,不再在沼泽上空做试探性的盘旋,而像凋零的枫叶一样,摇晃者从空中落下来,并向下面欢呼的鸟儿们伸出双脚。
大雁归来课堂实录
![大雁归来课堂实录](https://img.taocdn.com/s3/m/1c528a75c850ad02df804137.png)
大雁归来课堂实录一、导语: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利奥波德写的一篇优美的散文《大雁归来》。
(用课件出示课题)请同学们根据对课文的理解,有感情的朗读课题。
生:(用陈述的语气读)师:你为什么这样读?生:这样读出了大雁春天归来的快乐情形。
师:谁再来读?生(用感叹的语气来读)师:这样读出了什么感情?生:用感叹语气来读,读出了对归来的大雁喜爱之情。
师:谁再来读?生:(用呼告的语气来读)师:这样读有什么效果?生;用呼告的语气来读,能读出了对大雁归来的期望。
师:大家读得都很好,对课文理解得很准确,说明大家对课文有充分的预习。
二、开展三个学习活动学习活动之一:感悟课文,让我们了解大雁。
师:这节课我们设计三个学习活动,下面进行第一个学习活动:感悟课文,让我们了解大雁。
(出示课件)读了课文,大家知道大雁是一种什么样的鸟吗?生:大雁是一种具有灵性的鸟。
生:大雁是一种善远飞的鸟。
生:大雁是一种叫声响亮的鸟。
生:大雁是一种秋飞春回的鸟。
生:大雁是一种喜群居的鸟。
生:大雁是一种有联合观念的鸟。
……师:大家的思维很活跃,填得很好。
(出示课件)请大家看屏幕,这里是《辞海》对大雁的介绍,我们会更多得了解大雁。
生:(读课件上的文字)大雁属鸟纲,鸭科,是雁亚科各种类的通称,一种大型游禽。
形状略似家鹅,有的较小。
嘴宽而厚,嘴甲比较宽阔,啮缘有较钝的栉状突起。
雌雄羽色相似,多数呈淡灰褐色,有斑纹。
大雁居水边,往往千百成群,夜宿时,有雁在周围专司警戒,如果遇到袭击,就鸣叫报警。
主食嫩叶、细根、种子,间或啄食农田作物。
每年春分之后飞回北方繁殖,秋分后飞往南方越冬。
雁群飞行,排成“一”字或“人”字形,人们称之为“雁字”,因为行列整齐,人们称之为“雁阵”。
大雁的飞行,路线是笔直的。
中国常见的有鸿雁、豆雁、白额雁等。
雁队成6只,或以6只的倍数组成,雁群是一些家庭,或者说是一些家庭的聚合体。
————摘自《辞海》师:同学们比较一下,这一段文字与课文在写法上有什么不同?生:这一段文字,重说明。
《大雁归来》课堂实录
![《大雁归来》课堂实录](https://img.taocdn.com/s3/m/3ecfab682bf90242a8956bec0975f46526d3a756.png)
《大雁归来》课堂实录(教室内,教师正准备开始上课,学生们陆续进入教室)教师:同学们,大家早上好!请坐好,我们开始上课。
今天我们将学习一篇课文,题目是《大雁归来》。
请大家打开课本,跟着我一起朗读。
(全班同学跟着教师一起读完课文)教师:好,大家已经都读完了。
现在我们来一起讨论一下这篇课文的内容。
谁愿意先来分享一下自己对于这篇课文的理解?学生1:教师,我觉得这篇课文讲述了一群大雁的归途。
它们在寒冷的冬天里经历了千山万水,飞行了很长的距离,最后终于回到温暖的家园。
教师:非常好的总结!除了讲述了大雁的回归,这篇课文还向我们传递了一些什么信息呢?学生2:我觉得这篇课文倡导了团队合作的精神。
大雁们能够在飞行时形成特定的队形,让领头的大雁带领全体飞行。
这样不仅可以减少阻力,还可以节省体力。
教师:非常棒!团队合作的精神在大雁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除了团队合作,还有哪些值得我们思考的地方呢?学生3:我觉得这篇课文还告诉我们要乐观向上,勇往直前。
尽管大雁在飞行过程中遇到了很多困难,但它们没有放弃,而是坚持不懈地飞行,最终达到了目的地。
教师:非常有见地!的确,大雁们的行为给我们传递了一个积极向上的信号。
无论在面对什么样的困难和挑战时,我们都应该保持乐观的心态,勇往直前。
学生4:教师,我觉得这篇课文还在告诉我们要爱护环境。
大雁们在飞行过程中没有破坏过自然环境,而是利用大自然的力量。
它们选择了适合的路线,避免了撞击山脉和建筑物。
教师:非常好的观点!大雁的行为给我们树立了一个很好的榜样,我们应该保护好我们的环境,爱护大自然。
教师:同学们,你们的观点都很独到,对这篇课文的理解也很到位。
通过这篇课文,我们不仅了解了大雁的故事,还得到了很多有益的启示。
希望你们能够将这些启示应用到自己的生活中,做一个乐观向上、勇往直前、团队合作、爱护环境的人。
好,今天的课程就到这里,下课!(课后,学生们陆续离开教室)学生1:这节课真的很有意思,通过学习《大雁归来》,我深刻地认识到大自然的奇妙和人与自然的关系。
大雁归来课堂实录
![大雁归来课堂实录](https://img.taocdn.com/s3/m/87a69e27ee06eff9aef80774.png)
<《大雁归来》课堂实录慈溪市新浦初级中学马小红课前教师用课件展示大雁在草原上自由飞翔的图片,(配有古诗“洞庭一夜无穷雁,不待天明向北飞。
”)并播放歌曲“南飞的大雁”营造诗一样美的意境。
学生进入教室,马上被彩图音乐吸引,犹如置身于辽阔美丽的草原美景之中。
师:同学们,春天来了,外面细雨绵绵,像一首小诗叩开了心门。
大家知道春天的使者是什么吗?生:燕子、柳树、大雁……师:对,今天我们要一起走进美国著名科学家、环境保护者利奥波德的《大雁归来》,去了解大雁的世界。
(多媒体出示课题、作者)师:古往今来,有多少文人墨客留下了优秀的诗篇,让我们有感情地朗读一段诗。
(多媒体出示文字:在澄澈如洗的晴空里,你们骄傲地飞翔;在乌云密布的天幕上,你们无畏地向前;在风雨交加的征途中,你们欢乐地歌唱;秋天——向南;春天——向北……)生:(齐读)师:仰起头,凝视你们神奇的队伍,我总会有一阵微微的激动,对于你们,我有太多太多的好奇......如果你就是大雁,用勾画法快速阅读课文,然后化作利奥波德笔下的大雁,告诉我你们的特点,好吗?生:(大声喊)好!师:告诉一个小秘诀,(多媒体出示课件:说说特点-可从飞、食、住、声等方面考虑)可从飞、食、住、声等方面去找生1:飞行路线直生2:六只或六的倍数飞行生3:喜欢住水塘边、沼泽地、沙滩上生4:三月喜欢喧嚷生5:四月喜欢集会生6:喜欢吃玉米粒师:(学生边答教师边板书)谢谢可爱的大雁们,你们的自我介绍满足了我的好奇。
师:成熟的麦穗,低垂着头,那是在教我们谦虚!一群蚂蚁能抬走大骨头,那是在教我们团结!海纳百川,有容乃大,那是在教我们包容!那么,大雁教会我们什么呢?(多媒体出示课件:议议启示)生1:大雁一旦起飞,就不打算回去,那是教我们要有坚韧不拔、坚持不懈的精神生2:大雁有联合观念,那是教我们要学会团结合作生3:大雁失去亲人会感到孤单,那是教我们要重视亲情生4:大雁十一月份南飞时,知道有猎枪瞄准它们,见到沙滩决不会停留,那是教我们做事要谨慎师:说得好。
八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阅读《7大雁归来》听课记录
![八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阅读《7大雁归来》听课记录](https://img.taocdn.com/s3/m/6119d20ff11dc281e53a580216fc700aba68524f.png)
八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阅读《7 大雁归来》听课记录一、导入(1.1)教师行为:1.教师播放大雁迁徙的短视频,展示大雁在天空中飞翔的壮观景象。
2.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什么鸟吗?它们正在做什么?看到这样的场景,你们有何感想?”3.引出课文主题:“今天我们将一起学习《大雁归来》这篇文章,了解作者笔下的大雁,感受它们的归来带给我们的启示。
”学生活动:•学生观看视频,对大雁迁徙的壮观景象产生兴趣。
•思考并回答教师的提问,分享自己的感受。
过程点评:导入环节通过视频展示和提问的方式,成功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为接下来的教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教学过程(1.2)教师行为:1.初读感知:•指导学生快速阅读文章,概括出文章的主要内容和大意。
•提问:“文章主要写了什么?大雁归来的过程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2.深入分析:•引导学生分析文章中的细节描写,如大雁的叫声、飞行姿态等,并感受作者对大雁的喜爱之情。
•讨论大雁归来的象征意义,引导学生理解大雁归来所代表的春天、希望和生命的循环。
•指导学生注意文章中的修辞手法,如拟人、比喻等,并分析它们在文章中的作用。
3.情感体验:•邀请学生分享自己对于大雁归来的情感体验,如是否感到温暖、感动等。
•引导学生思考大雁归来对自己生活的启示,如珍惜生命、热爱生活等。
学生活动:•认真阅读文章,概括出文章的主要内容和大意。
•积极参与讨论,分享自己对大雁归来的细节描写和象征意义的理解。
•思考并回答教师关于修辞手法和情感体验的提问。
过程点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引导学生深入分析和理解文章,通过讨论和分享的方式,让学生更好地感受大雁归来的美好和生命的意义。
同时,教师也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体验和思考能力,让学生在阅读中获得更多的启示和感悟。
三、提纲式板书设计《大雁归来》•主要内容•大雁归来的景象•作者对大雁的描绘与喜爱•象征意义•春天、希望与生命的循环•修辞手法•拟人、比喻等•情感体验•温暖、感动与生命启示四、作业布置1.复习今天学习的内容,并写一篇短文,描述你心中大雁归来的景象,并表达你的感受和思考。
语文教案-《大雁归来》课堂实录
![语文教案-《大雁归来》课堂实录](https://img.taocdn.com/s3/m/37493d3d905f804d2b160b4e767f5acfa1c783f0.png)
《大雁归来》课堂实录
cn,标题叫“鄱阳湖卖天鹅肉疯狂捕捉一夜杀五百只”(用幻灯片展示图片和资料,内容简介:人们用天网和毒药大肆捕杀天鹅,卖给附近的餐馆。
触目惊心!)
师:鄱阳湖是我国最大的淡水湖,每年冬天有成千上万的天鹅到此栖息……一位村民对这镜头忧心忡忡地问:这样下去,天鹅还会回到这里吗?只怕我们再也看不到天鹅了!
师:结合这则材料,请大家想一想,课文的题目为什么叫《大雁归来》,把它改成《大雁》不是更简洁吗?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是什么,谁能解利奥波德的心语?
生:用“归来”表达作者的企盼,希望人们能保护大雁,保护野生动物
生:呼吁人们放弃征服者的角色,和动物和谐相处
……
播放《鸟与梦飞行》片尾曲
明天,我将继续飞翔
从最深的海洋到最高的山峰
穿过了你睡梦中的疆界
飞进令我不敢言语的山谷
为了回到你的身边
(完)
文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名师课堂:《大雁归来》课堂实录师:同学们,你们拿到课文后是怎样阅读的?生:我是带着课后的问题去读的。
生:我是先读课文,然后再思考课后的问题。
师:假如没有课后问题,你又怎样去读?生:怀着好奇去读,看大雁归来是什么样子。
生:看大雁的归来有什么作用。
师:好,现在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
(板书课题。
板书文中的生字:缄、沼、狩、徙、蒲、雉、鹬、鹂)师:请大家读一读。
(生齐读生字)师:请大家用组词的方式读。
生:缄默、沼泽、狩猎、迁徙、蒲公英、雉鸡、鹬蚌相争,渔翁得利、黄鹂。
师:“雉” 是一种有着长长的尾巴的野禽。
生远:野鸡。
师:好的。
我们今天学习这篇课文,要完成这样两个字的任务:(板书)探究。
(板书)探究一、试用员园个以内的字提取本文信息。
师:试用?个以内的字提取本文信息,就是要求我们用最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
请大家速读课文,说说自己的看法。
(同学们读课文,思考)生:大雁是春天的使者。
师:一种说法。
生:大雁归来,充满生机。
师:又一种说法。
生:大雁的生活习性。
生:大雁归来的各种特征。
生:大雁归来的行为。
师:说法又有不同。
生:大雁是人类的朋友。
师:你说的是作者从字里行间透露出来的情感。
生:大雁归来的意义。
师:我提示一下,有很关键的两个字你们没归纳出来:时间。
生:大雁归来的季节。
生:大雁归来是春天到了。
师:其实课文里已经说得很明显了:三月,大雁又回来了。
“三月,大雁归来”,就是本文的主要信息。
好,你们记下来。
(板书)探究二、用简洁的语言说说课文中的“大雁”。
师:作者用生动的语言从不同的角度描述了春天里归来的大雁。
那么请大家说一说,你眼中大雁是什么样的呢?请大家再读课文。
(同学们读课文,寻找,勾画)师:请发言。
生:课文写了冬天的大雁。
师:要先看看文章主要写了什么大雁?生:南飞的大雁。
师:是往南飞的大雁,还是从南方归来的大雁?生:是从南方归来的大雁。
生:觅食的大雁。
师:哦,大雁在玉米地里捡食玉米粒。
生:大雁的集会。
师:你说反了,应该说是集会时的大雁。
生:孤雁的哀鸣。
师:你又说反了,应该怎样说?生:哀鸣的孤雁。
师:大雁是一个家庭或几个家庭一同迁徙的,孤雁是少数。
生:成群结队的大雁。
生:四月夜间大雁群居的鸣叫。
师:又讲反了,应该说四月夜间鸣叫的大雁。
生:春雁觅食过程中的鸣叫。
师:啊,我们要说的是大雁,不是鸣叫。
生:有着亲情、有着友情的大雁。
生:迁徙中的大雁。
生:有人类一般感情的大雁。
生:富有联合观念的大雁。
师:是啊,吹起联合的号角的大雁。
生:喧闹的大雁。
师:是啊,大雁像小孩子一样叽叽喳喳的。
同学们很能干,从课文中找出了这么多短语来描述可爱的大雁。
但同学们还有一些地方没有找出来。
现在我来整体地概括一下:作者描写的是三月的大雁,从南方归来的大雁,春雁,直线飞行圆园园公里的大雁,宣告新的季节来临的大雁,以家庭为主要组成单位的大雁,每年一度进行迁徙的大雁,每年三月,都要吹起联合的号角的大雁,向大地洒下野性诗歌的大雁。
(板书)探究三、品味作者渗透在字里行间的对大雁的喜爱之情。
师: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标注出对文中表现出对大雁喜爱之情的句子。
如:“我们的大雁又回来了”,说大雁是“我们的”,说明作者把大雁当作了好朋友,一个“又” 字突出了作者惊喜的心情。
(学生读文,作标注)师:现在把你的见解讲给同桌听。
(学生相互交流)师:好,把你的看法讲给大伙听。
生:“一只燕子的来临说明不了春天,但当一群大雁冲破了三月暖流的雾霭时,春天就来到了。
” 这句话说明大雁才是春天真正的使者,大雁的到来给人们带来了春的信息和希望。
师:多美的句子啊!大雁冲破了三月暖流的雾霭,成为南来的大雁。
生:“大雁到了目的地,时而在宽阔的水面上闲荡,时而跑到刚刚收割的玉米地里捡食玉米粒。
” 写出了大雁的生活特点,描写得十分细腻。
师:两个“时而”,写出了大雁的快乐与自由。
你们看,它们时而在宽阔的水面上闲荡,时而跑到刚刚收割的玉米地里捡食玉米粒。
生:“在这种每年一度的迁徙中,整个大陆所获得的是从三月的天空洒下来的一首有益无损的带着野性的诗歌。
” 这句话告诉我们迁徙中的大雁鸣叫是带着野性的诗歌,给整个大陆带来了诗意,从而表达对大雁的喜爱之情。
师:把大雁的鸣叫写成是带着野性诗歌,很美啊,但更为重要的,这里写了大雁的迁徙给人类在生态上带来了好处。
生:“在四月的夜间,当天气暖和得可以呆在屋外时,我们喜欢倾听大雁在沼泽中集会时的鸣叫。
” 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四月夜间大雁鸣叫的喜爱。
师:“喜欢” 这个词就表现出了作者对大雁的喜爱之情,还有“倾听”,也是表达的喜爱之情。
生:“员怨源远年源月员员日,我们记录下来的大雁是远源圆只”,因为作者喜爱大雁,所以才会去统计数量。
师:在这句话中,作者用两个数字来衡量他在春天的富足,大雁的数量就是其中的一个,从而表达了作者对大雁喜爱之情。
生:“我” 和“我” 的学生注意到每支雁队组成的数字,“六年之后,在对孤雁的解释上,出现了一束不曾预料的希望之光。
” 一个“六年之后” 突出了作者观察大雁的时间之长久,表达了作者对大雁的关注、喜爱之情。
师:“一束不曾预料的希望之光” 中有着一种欣喜,那是说,雁群比孤雁多啊!生:“乌鸦通常被认为是笔直飞行的,但与坚定不移地向南飞行圆园园英里直达最近大湖的大雁相比,它的飞行也就成了曲线”,这句话运用了对比的手法,更有力地说明了大雁坚定不移的信念,也表达了作者对大雁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生:“每年三月,它们都要用自己的生命来为实现这个基本的信念做赌注。
”本句运用平铺直叙的语言表现出大雁和人一样具有诚信,不仅表达出对大雁的喜爱,更表现出作者对大雁的钦佩。
师:嗯,不错!“用自己的生命” 就是对大雁的美好评价。
生:“每次出发之前,都有一场高声而有趣的辩论,而每次返回之前的争论更为响亮。
” 辩论是人与人之间的事,作者写出了大雁与大雁之间的辩论,好像听得懂它们的话似的,这也表达了作者的喜爱之情。
师:这句话是运用了拟人手法,带着喜爱的感悟将大雁拟人化。
同学们的理解都不错。
可以说,这篇课文处处都表现出作者对可爱的大雁的喜爱之情。
他对大雁的迁徙飞翔由衷钦敬,为大雁的归来而欣喜欢乐,为孤雁的不幸而感伤,对大雁的种种鸣声由衷喜爱,对大雁迁徙的意义进行诗意的评说,笔墨中饱含感情,我们已很好地理解了这一点。
好,下面我们作本节课最后一次探究。
第四个环节,让我们来联缀短文。
(板书)探究四、用一段话表现三月大雁的“说话” 声。
师:作者多用拟人手法描写大雁,表达了对大雁的喜爱之情。
在作者笔下,大雁的形象像人类一样具有灵性,让人如见其形,如闻其声。
现在我们把作者饱含深情地描写大雁声音的句子勾画出来,联缀成短文。
注意,找对三月的大雁的描写,用笔勾画出写大雁声音的句子。
(生读文,勾画)师:我给你们起个头,你们接着读出描写大雁声音的句子:“三月,我们的大雁又回来了。
”(学生根据自己找的内容接着老师的话自由地读起来)生:它们顺着弯曲的河流拐来拐去,穿过现在已经没有猎枪的狩猎点和小洲,向每个沙滩低语着,如同向久别的朋友低语一样。
它们低低地在沼泽和草地上空曲折地穿行,向每个刚刚融化的水洼和池塘问好。
在我们的沼泽上空做了几次试探性的盘旋之后,它们白色的尾部朝远方的山丘,终于慢慢扇动着黑色的翅膀,静静地向池塘滑翔下来。
第一群大雁一旦来到这里,它们便向每一群迁徙的雁群喧嚷着发出邀请。
从早到晚,它们一群一群地喧闹着往收割后的玉米地飞去。
每次出发之前,都有一场高声而有趣的辩论,而每次返回之前的争论则更为响亮。
返回的雁群,不再在沼泽上空做试探性的盘旋,而像凋零的枫叶一样,摇晃着从空中落下来,并向下面吹呼的鸟儿们伸出双脚。
那接着而来的低语,是它们在论述食物的价值。
师:很好,不错,只是找漏了一处,我来读,同学们勾画:“一触到水,我们刚到的客人就会叫起来,似乎它们溅起的水花能抖掉那脆弱的香蒲身上的冬天。
我们的大雁又回来了。
” 师:多美的语句啊!请同学们一齐读,用重音读出大雁的“说话” 声。
(学生齐读)师:美的语言,美的手法,美的情感!(下课铃响)师:今天这节课我要用两个字表扬你们:“真棒!” 下课!生:起立,余老师再见。
师:同学们再见。
生:余老师再见。
课文研讨一、整体感知要整体感知课文内容,首先要把握课文中知识与情感两种成分的轻重,课文也介绍大雁的生活习性,但是,很明显,侧重点不在介绍知识而在抒发情怀。
因此,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也应该着重把握作者的情怀。
课文中有“爱鸟者”这个概念,作者称自己为“爱鸟者”,的确,一个“爱”字贯穿全文,抓住这个“爱”字就容易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作者多用拟人手法描写大雁,这种写法不单纯是一种修辞手法的运用,而且表达了作者对大雁的喜爱之情。
作者对大雁是那样有感情,他喜欢观察它们,研究它们,知之愈多,爱之愈深。
因此,大雁在作者心目中,像人类一样具有灵性,雁群就像人群似的。
大雁是报春的使者,作者把春雁的数目看作自己农场春天富足的两大标准之一,他是那样珍爱大雁。
春雁觅食前后的鸣叫,似乎先有一场辩论,返回后还会论述食物的价值。
作者为孤雁而感伤,为它们失去亲人而悲哀伤痛,不必说,这也是对枪杀大雁者的反感乃至愤恨。
晚上大雁群居沼泽,作者说那是他们的集会,他喜欢听那种集会的种种声响。
作者心目中,大雁具有联合的观念,可谓全球一体化,正是人类所不及的。
作者心目中,大雁的迁徙活动是富有诗意的,它们对人类有益无损,大雁归来的鸣叫,简直是带有野性的诗歌。
总而言之,作者认为,大雁是人类的伙伴,动物使地球充满生机,充满诗意,充满乐趣;人类应该珍爱有益无损的动物,和谐共处,不应该凭借自己的优势而去伤害它们。
保护野生动物,珍爱野生动物,就是全文的主旨。
从写作上说,形象性、知识性、抒情性的完美结合,是一大特色。
大雁的形象,在作者笔下,跃然纸上,声情并茂。
无论描写大雁归来,还是描写大雁觅食、集会,作者按照大雁行为的过程,有层次地细细地加以描写,让人如见其形,如闻其声。
关于大雁的知识,作者介绍了自己苦心孤诣的发现,诸如飞行路线之直,雁队的数字分析,为人们闻所未闻,让读者分享作者的发现之乐。
浓郁的抒情色彩更是一大特色。
字里行间注满爱鸟之情。
他对大雁的迁徙飞翔由衷钦敬,他为大雁担惊受怕,为遍体创伤的孤雁的不幸而悲哀伤痛,他为大雁归来而欣喜欢乐,对大雁的种种鸣声由衷喜爱,即使不是直抒胸臆,笔墨中也饱含感情。
二、问题研究1.先要研究几个难句的含义。
①“它的来临,伴随着一位切断了其后路的先知的坚定信念。
”可以先把句子简化为“它的来临,伴随着一位先知的坚定信念。
”先思考:这位先知的“坚定信念”是什么?从上文所说的“春天”可知,这个坚定信念,就是经过迁徙、到达目的地之日,准是春回大地了。
迁徙之前,远在千里之外,而且要把迁徙时间计算在内,它们就能断定目的地的季节,所以称得上“先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