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生产性毒物手册实用版

合集下载

毒物危害手册

毒物危害手册

1.木粉尘:木尘漂浮在空气里,被人吸入后能直接刺激呼吸道黏膜,引起打喷嚏、咳嗽、气喘。

长期吸入这种木尘,能引起肺纤维病变,使肺泡间质网状纤维和胶原纤维增生,造成肺功能明显下降,有效通气量减少,发生呼吸不畅、憋气、哮喘等。

有的还能引起鼻黏膜炎症,使纤毛和腺体分泌功能受损,容易患感冒、上呼吸道感染等。

如果木粉尘长期作用于鼻腔黏膜,可引起鼻癌、副鼻窦癌;木粉尘进入消化道和胃,能引起喉癌、肺癌和白血病、骨髓病等。

松节油:急性松节油中毒的主要表现有发热、消化道刺激、皮肤黏膜刺激、肾、呼吸系统以及神经系统的损害等。

口服后有烧心、恶心、腹痛和呕吐。

长期接触松节油可有呼吸道刺激、食欲减退、乏力、嗜睡、头痛和眩晕等症状,以及尿频、尿急和蛋白尿。

皮肤接触可因脱脂而发生干裂与皲裂,对本品敏感者反复接触后可造成局部甚至全身过敏性皮炎。

患有慢性湿疹等皮肤病和肾脏疾病者不宜从事接触松节油的工种。

粉尘:通过鼻腔、气道粘膜纤毛装置、肺泡和肺间质的清除,可使进入呼吸道的绝大部分粉尘排出,但长期吸入大量粉尘可使防御功能失去平衡,粉尘在呼吸道沉积,损伤呼吸道的结构,甚至引起疾病。

生产性粉尘主要引起皮肤、粘膜的刺激作用及炎症反应,可直接危害人体呼吸系统,并对其造成影响,甚至引起肺部改变(如肺部纤维化、尘肺等)。

噪声:噪声对人体的影响是全身性的,既可引起听觉系统的变化,一般是从暂时性听阈位移逐渐发展为永久性听阈位移,最终导致噪声性耳聋;噪声也可以对非听觉系统产生影响,如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内分泌系统、免疫系统、消化系统及代谢系统等,还可以影响生殖功能和胚胎发育;此外,工作场所中的噪声还可以干扰语言交流,影响工作效率,甚至引起意外事故。

苯:有特殊的芳香气味。

苯可经呼吸道进入人体,皮肤也可以少量吸收。

短时间吸入高浓度的苯蒸汽可导致急性苯中毒,主要对中枢神经系统产生麻醉作用,出现昏迷和肌肉抽搐症状,严重者呼吸停止,直至心跳停止。

高浓度苯对眼、呼吸道黏膜和皮肤有刺激作用。

常见生产性毒物手册简易版

常见生产性毒物手册简易版

In Order To Simplify The Management Process And Improve The Management Efficiency, It Is Necessary To Make Effective Use Of Production Resources And Carry Out Production Activities.编订:XXXXXXXX20XX年XX月XX日常见生产性毒物手册简易版常见生产性毒物手册简易版温馨提示:本安全管理文件应用在平时合理组织的生产过程中,有效利用生产资源,经济合理地进行生产活动,以达到实现简化管理过程,提高管理效率,实现预期的生产目标。

文档下载完成后可以直接编辑,请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套用。

1、金属与类金属毒物(1)铅银灰色软金属,展性强,相对密度11.35,熔点327℃,沸点1620℃。

加热至400~500℃即有大量铅蒸气逸出,在空气中迅速氧化成氧化亚铅和氧化铅,并凝结成烟尘。

不溶于稀盐酸和硫酸,能溶于硝酸、有机酸和碱液。

铅是全身性毒物,主要是影响卟啉代谢。

卟啉是合成血红蛋白的主要成分,因此影响血红素的合成,产生贫血。

铅可引起血管痉挛、视网膜小动脉痉挛和高血压等。

铅还可作用于脑、肝等器官,发生中毒性病变。

(2)汞常温下为银白色液体,密度13.6,熔点-38.87℃,沸点356.9℃。

黏度小,易流动和流散,有很强的附着力,地板、墙壁等都能吸附汞。

常温下即能蒸发,温度升高,蒸发加快。

不溶于水,能溶于类脂质,易溶于硝酸、热浓硫酸。

能溶解多种金属,生成汞齐。

汞离子与体内的巯基、二巯基有很强的亲和力。

汞与体内某些酶的活性中心巯基结合后,使酶失去活性,造成细胞损害,导致中毒。

(3)铬钢灰色、硬而脆的金属,相对密度7.20,熔点1900℃,沸点2480℃。

氧化缓慢,耐腐蚀。

不溶于水,溶于盐酸、热硫酸。

铬化合物中六价铬毒性最大。

化肥工业催化剂主要原料三氧化铬,是强氧化剂,易溶于水,常以气溶胶状态存在于厂房空气中。

常见的生产性毒物以及职业中毒

常见的生产性毒物以及职业中毒
臭氧的最高容许浓度为0.3mg/m3,相当于0.14ppm; 活性炭对臭氧有极好的吸附能力;
24
2.3 氮氧化物(硝气)
• 氮氧化物:N2O、 NO、N02、N203、N204、N205; • 工业生产——NO、N02; • 主要来源:
22
2.2 臭 氧
• 正常空气中:含臭氧0.04~0.1mg/m3
23
2.2 臭 氧
臭氧的危害:
臭氧有强氧化力,其危害是对眼粘膜和整个呼吸道都有刺 激作用,更高浓度可致肺水肿(>4mg/m3);
低浓度下,长时间作用能引起视力障碍、头疼、头昏、血 液红细胞减少、口干、食欲不振等症状;
工业生产——电焊——臭氧——注意通风
• 皮肤损伤处 –破损的皮肤可进入大量毒物,尤其与剧毒物质(砷、氰 化物)以及放射性物质接触是十分危险的;
11
1.2 毒物进入人体的途径
3、消化道
• 具体途径:误食、随食物链进入、故意吞服; • 吸收部位:
• ①口腔——吸收量不大,剧毒除外,如氰化物; • ②胃——不太大;
• 因为胃是酸性环境,对酸性物质,具有阻止电离的作 用;而对于碱性物质,又具有中和作用;
常见的生产性毒物以及职 业中毒
1
本章内容
1
毒理学概述
2 工业环境中的气体毒物
3 常见金属与非金属毒物
பைடு நூலகம்
2
第一节 毒理学概述
1
生产性毒物 及其存在形 态
2
毒物进入人 体的途径
3
毒物的毒性
3
毒理学
毒理学是预防医学的一个重要分支。
从工业卫生角度,其任务是: 研究人类在生产活动中接触的各种物质的毒性、作用机 理、代谢过程(吸收、分布、转化、排出)和中毒治疗 等问题。

生产性毒物与职业中毒

生产性毒物与职业中毒

生产性毒物与职业中毒引言随着工业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许多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化学物质和物质的种类不断增加。

然而,一些化学物质具有毒性,对人体健康造成威胁。

将这些化学物质与职业环境中的接触结合起来,就会产生职业中毒的问题。

本文将介绍生产性毒物的概念,职业中毒的原因和常见的生产性毒物,以及预防职业中毒的措施。

生产性毒物的定义生产性毒物是指在生产过程中使用的或产生的具有毒性的化学物质或物质。

这些毒物可以以气体、液体或固体的形式存在,并可以通过吸入、接触或食入等途径进入人体。

职业中毒的原因职业中毒是因为在职业环境中长期接触或暴露于某种生产性毒物而引起的疾病。

职业中毒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1. 直接接触工人在生产过程中可能会直接接触到有毒的化学物质。

这种接触可能是通过皮肤接触、吸入或误食等方式导致中毒。

2. 长期暴露持续长时间地接触某种有毒的化学物质,即使浓度较低,也可能导致职业中毒。

这种长期暴露可能发生在某些特定行业的工作环境中,如化工厂、制药厂或冶金厂等。

3. 毒物积累一些毒物在人体内可能会积累,即使在暴露期间浓度低于危险水平,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毒物积累可能导致职业中毒。

常见的生产性毒物生产性毒物的种类繁多,下面列举了一些常见的生产性毒物:1. 重金属包括铅、汞、镉、铬和砷等。

这些重金属对人体健康有严重的危害,可导致中毒症状和慢性疾病。

2. 有机溶剂例如,苯、甲醛、二甲苯和氯化物等。

这些有机溶剂可通过吸入或接触皮肤进入人体,长期接触可能导致脑部和神经系统损伤。

3. 石棉石棉是一种常见的建筑材料,但它也是一种致癌物质。

长期吸入石棉纤维可能导致肺癌和其他呼吸系统疾病。

4. 农药农药包括杀虫剂、除草剂和杀菌剂等。

农药中的化学物质对农民和农业工人的健康构成威胁,可能引起中毒和呼吸问题。

预防职业中毒的措施为了保护工人的健康,预防职业中毒非常重要。

以下是一些预防职业中毒的措施:1. 替代危险物质生产过程中,可以尽量使用无毒性或低毒性的替代物质,以降低工人接触有害物质的风险。

生产性毒物与职业中毒知识概述

生产性毒物与职业中毒知识概述
➢ 改革产品剂型;
➢ 控制熔铅温度或用自动控制温度感应电热 炉加热以降低铅烟析出;
➢ 加强局部抽风、排毒;
生产性毒物与职业中毒知识概述
第11页
造粒机,铅酸蓄电池生产中制造铅粉球磨机前道设备。能 替换人工浇、冲制铅粒,机构合理,操作方便,使用简单 ,运行可靠,生产效率高。整机由熔铅炉,输铅冷却系统 ,造粒机三部分组成。
生产性毒物与职业中毒知识概述
第17页
生产性毒物与职业中毒知识概述
第18页
生产性毒物与职业中毒知识概述
第19页
生产性毒物与职业中毒知识概述
第20页
贵州铜仁工矿区汞污染
土法炼汞污染
粮食 0.484mg/kg (0.112—1.72) 为卫生标准24倍
蔬菜 0.486mg/kg
为卫生标准48.6倍
汞无机化合物: • 如硝酸汞(Hg(NO3)2、升汞(HgCl2)、甘汞(HgCl)、溴化汞(HgBr2)、 砷酸汞(HgAsO4)、硫化汞(HgS)、硫酸汞(HgSO4)、氧化汞(HgO)、氰化 汞(Hg(CN)2)等,用于汞化合物合成,或作为催化剂、颜料、涂料等; • 有作为药品,口服、过量吸入其粉尘及皮肤涂布时均可引发中毒。
➢ 白血病。
生产性毒物与职业中毒知识概述
第37页
(四)临床表现
2. 慢性中毒
❖ 其它
➢ 皮肤:脱脂而干燥、脱屑、皲裂,过敏性湿 疹。
➢ 生殖系统:女工月经血量增多、经期延长, 自然流产、胎儿畸形率增高。
生产性毒物与职业中毒知识概述
第38页
(六)治疗与处理
1. 急性中毒
❖ 快速脱离现场,清洗污染部位。 ❖ 无特效解毒剂,可静脉注射葡萄糖醛酸和 维生素C,忌用肾上腺素。

生产性毒物相关知识概述

生产性毒物相关知识概述

生产性毒物相关知识概述在一定条件下,摄入较小剂量即可引起机体暂时或永久性病理改变,甚至危及生命的化学物质称为毒物,机体受毒物作用后引起一定程度损害而出现的疾病状态称为中毒,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存在于工作环境中的毒物称为生产性毒物,劳动者在生产劳动过程中,由于接触生产性毒物而引起的中毒称为职业中毒。

一、生产性毒物的来源与存在形态(一)生产性毒物主要来源于原料辅料、中间产品(中间体)、成品、副产品、夹杂物或废弃物;有时也来自热分解产物及反应产物,例如聚氯乙烯塑料加热至160℃~170℃时可分解产生氯化氢,磷化铝遇湿分解生成磷化氢等。

(二)生产性毒物可以固态、液态、气态或气溶胶的形式存在。

气态毒物指常温、常压下呈气态的有毒物质,如氯气、氮氧化物、一氧化碳、硫化氢等。

液态物质蒸发或挥发、固态物质升华时形成的气态物质称为蒸气,前者如苯蒸气,后者如熔磷时产生的磷蒸气。

凡沸点低、蒸气压大的液体都易产生蒸气,对液体加温、搅拌、通气超声处理、喷雾或增大其表面积均可促进蒸发或挥发。

悬浮于空气中的液体微滴称为雾,多由蒸气冷凝或液体喷洒而形成,如镀铬作业时产生的铬酸雾、喷漆作业时产生的漆雾等。

悬浮于空气中直径小于0.lμm的固体微粒称为烟,金属熔融时产生的蒸气在空气中迅速冷凝、氧化可形成烟,如熔炼铅、电解铝时可产生铅烟、铝烟,锰电焊作业时产生锰烟;有机物加热或燃烧时,也可形成烟。

能较长时间悬浮在空气中,其粒子直径为0.1~10μm的固体微粒则称为粉尘,固体物质的机械加工、粉碎,粉状物质在混合、筛分、包装时均可引起粉尘飞扬。

生产中烟和粉尘可混合存在。

漂浮在空气中的粉尘、烟和雾,统称为气溶胶。

二、生产性毒物的接触机会劳动过程中或生产环节中有机会接触到毒物。

如原料开采与提炼,加料和出料;成品处理、包装;材料加工、搬运、储藏;化学反应控制不当或加料失误引起冒锅和冲料;物料输送管道或出料口堵塞,作业人员进入反应釜出料和清釜。

储存气态化学物的钢瓶泄漏,废料处理和回收,化学物采样和分析,设备保养检修等。

生产性毒物危害的预防知识实用版

生产性毒物危害的预防知识实用版

YF-ED-J6121可按资料类型定义编号生产性毒物危害的预防知识实用版Management Of Personal, Equipment And Product Safety In Daily Work, So The Labor Process Can Be Carried Out Under Material Conditions And Work Order That Meet Safety Requirements.(示范文稿)二零XX年XX月XX日生产性毒物危害的预防知识实用版提示:该安全管理文档适合使用于日常工作中人身安全、设备和产品安全,以及交通运输安全等方面的管理,使劳动过程在符合安全要求的物质条件和工作秩序下进行,防止伤亡事故、设备事故及各种灾害的发生。

下载后可以对文件进行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调整使用。

1.什么是生产性毒物?毒物是指较小量进入人体可引起人体健康损害(中毒)的化学物质。

各种生产过程中产生或使用的毒物统称为生产性毒物。

2.毒物进入人体的三个途径生产性毒物可通过呼吸道、皮肤、消化道三条途径进入人体。

经呼吸道吸入并通过肺吸收,是最常见最危险的途径。

有些毒物可以通过皮肤吸收进入体内,如有机磷农药、苯胺,只要与皮肤接触,就能被吸收。

经消化道进入引起职业中毒的机会极少,但是如果个人卫生习惯不良,在有毒车间内吸烟、吃东西、饭前不洗手,也可使少量毒物进入消化道吸收。

3.职业中毒的概念由毒物引起的疾病状态称为中毒。

劳动者在生产劳动过程中,由于接触生产性毒物发生的中毒称为职业中毒。

4.急性中毒的高危人群肝脏有病时影响毒物在体内解毒,肾脏有病时影响毒物从体内排出,有肝肾疾病的人容易发生中毒。

有支气管炎和肺气肿的人接触到刺激性气体,不但容易发生中毒,而且病情较重。

未成年人由于发育不成熟,也容易中毒。

妇女在月经期、怀孕期对某些毒物敏感。

有些患传性缺陷病的人,对某些毒物特别敏感,如患有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缺乏症者,接触溶血性毒物特别敏感。

生产性毒物

生产性毒物
是重要辅助措施。包括个体防护用品 佩戴和作业场所必要的卫生设施。
耳罩
呼吸器
21
2.2.8 生产性毒物危害的控制原则
4.个体防护
是重要辅助措施。包括个体防护用品 佩戴和作业场所必要的卫生设施。
耳罩
呼吸器
22
Lead-in

1. 观看视频片段 思考:什么是生产性粉尘?
23
Contents

2.1 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
12
2.2.5 影响毒作用的因素
3.联合作用
(1)毒物的联合作用
在生产环境中常有几种毒物同时存在,并作用于人体。 此种作用可表现为独立、相加、协同和拮抗作用。
(2)生产环境和劳动强度
环境中的温、湿度可影响毒物对机体的毒作用。在高温 环境下毒物的毒作用一般较常温高。 高温环境还使毒物的挥发增加,机体呼吸、循环加快, 出汗增多等,均有利于毒物的吸收;体力劳动强度大时,毒
3
2.2.1 概念与分类

生产性毒物的来源
来 源
原 料 辅 料 中 间 产 品 成 品 副 产 品 夹 杂 物 废 弃 物 反 应 产 物
4
2.2.2 存在形式及接触机会

生产性毒物的存在形态
包括固态、液态、气态、气溶胶的形式。

粉尘:能较长时间悬浮于空气中,其粒子直径为
0.1-10µ m的固体微粒。

烟:悬浮于空气中直径小于0.1µ m的固体微粒。


雾:悬浮于空气中的液体微滴。
气溶胶(aerosol):漂浮于空气中的粉尘、烟和雾,
统称为气溶胶。
5
2.2.2 存在形式及接触机会

生产性毒物的接触机会
原料的开采与提炼 材料的搬运、储藏、加工 加料和出料 化学反应 辅助操作 其他生产过程

毒物对人体的危害及防护措施实用版

毒物对人体的危害及防护措施实用版

YF-ED-J4500可按资料类型定义编号毒物对人体的危害及防护措施实用版In Order To Ensure The Effective And Safe Operation Of The Department Work Or Production, Relevant Personnel Shall Follow The Procedures In Handling Business Or Operating Equipment.(示范文稿)二零XX年XX月XX日毒物对人体的危害及防护措施实用版提示:该解决方案文档适合使用于从目的、要求、方式、方法、进度等都部署具体、周密,并有很强可操作性的计划,在进行中紧扣进度,实现最大程度完成与接近最初目标。

下载后可以对文件进行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调整使用。

生产性毒物在生产过程中以气体、蒸汽、雾、烟和粉尘五种形态污染车间空气,对人体的危害程度与毒物本身的理化特性及毒物的剂量、浓度、作用时间有关,还与机体的健康状况、中毒环境、劳动强度有关。

毒物侵入人体的途径有三条:呼吸系统、皮肤吸收、消化系统。

大部分毒物是通过呼吸系统侵入人体而引起中毒的,呼吸系统是毒物进入人体的主要途径;生产性毒物经皮肤侵入人体也是发生中毒的重要途径,不同部位的皮肤对毒物的通透性虽然不同,但任何部位均可通过,甚至指甲也可被有机磷通过,如果皮肤有伤口,毒物可直接侵入人体血液;生产性毒物经消化道侵入人体,其原因主要是误服或进食、吸烟时经沾染毒物的手不慎带入。

预防职业中毒同样必须遵循三级预防原则,采取综合性防护措施:1.控制与消除有毒物质,用无毒或低毒物质代替有毒或高毒物质;改革生产工艺、生产设备,尽量将手工操作变为机械化、密闭化、自动化和遥控化操作。

2.降低生产性毒物的浓度,避免有毒物质与人体接触;对生产过程中无法避免的有毒物质,通过安装合理的通风、排毒设备,使毒物得到有效控制。

3.根据毒物的特性,选择有效的个人防护用品。

工业生产中的有害物质手册

工业生产中的有害物质手册

工业生产中的有害物质手册
摘要:
I.引言
- 简要介绍工业生产中存在的有害物质及其对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影响
II.有害物质的来源
- 列举几种常见的有害物质,如重金属、有机化合物等,并介绍其来源III.有害物质的影响
- 阐述有害物质对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影响,包括污染、疾病等
IV.相关法律法规及管控措施
- 介绍我国相关法律法规以及工业生产中有害物质的管控措施
V.结论
- 总结全文,强调有害物质管控的重要性
正文:
随着工业化的快速发展,有害物质在工业生产中的使用越来越广泛,这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了严重影响。

因此,了解工业生产中的有害物质及其来源、影响以及相关法律法规和管控措施具有重要意义。

有害物质主要包括重金属、有机化合物等。

这些有害物质主要来源于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气、废水和固体废物。

例如,冶炼、化工、印刷等行业都会产生一定数量的有害物质。

这些有害物质对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影响非常严重。

首先,有害物质会通过大气、水体等途径污染环境,破坏生态平衡,影响动植物生长。

其次,人体长
期暴露在有害物质中,可能导致各种疾病,如呼吸道疾病、皮肤病、癌症等。

为了保护环境和人体健康,我国制定了一系列有关法律法规,对工业生产中的有害物质进行严格管控。

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等法律法规明确规定了有害物质的使用和排放标准。

此外,政府部门还会对工业企业的有害物质排放进行监测和处罚。

总之,工业生产中的有害物质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了严重威胁。

生产性毒物与职业中毒培训知识

生产性毒物与职业中毒培训知识

生产性毒物与职业中毒培训知识概述工作场所中存在着各种生产性毒物,这些毒物可能对人们的健康造成危害。

因此,了解生产性毒物及其相关职业中毒培训知识对于保护员工健康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生产性毒物及其对人体的危害,以及相关的职业中毒培训知识。

常见的生产性毒物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生产性毒物:1.化学物质:如溶剂、酸、碱等。

这些化学物质常用于制造工业产品,但过量或长期接触可能对皮肤、眼睛和呼吸系统造成伤害。

2.重金属:如铅、汞、镉等。

重金属在许多行业中使用,但长期暴露可能导致中毒,并对神经系统、肾脏和肝脏产生慢性影响。

3.放射性物质:如铀、镭、钚等。

这些物质在核能行业和其他一些行业中使用,长期接触可能引起癌症和其他健康问题。

4.粉尘:如煤尘、木尘、金属尘等。

这些物质常见于建筑、采矿和制造业中,吸入过多的粉尘可能导致呼吸系统疾病。

生产性毒物对人体的危害生产性毒物对人体的危害因毒物种类和接触方式而异。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危害:1.呼吸系统问题:吸入有毒化学物质或粉尘可能导致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和其他呼吸系统疾病。

2.皮肤和眼睛损伤:与有害化学物质接触可能导致皮肤炎症、化学性灼伤和眼睛刺激。

3.神经系统问题:暴露于重金属和某些化学物质可能导致神经系统病变,如记忆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和运动协调问题。

4.癌症风险:某些生产性毒物,如乙烯二聚物和苯,与肺癌、尿路癌等癌症相关。

5.肝脏和肾脏损害:长期暴露于重金属和有毒化学物质可能导致肝脏和肾脏功能损害。

职业中毒培训知识为了保护工人不受生产性毒物的损害,需要进行相关的职业中毒培训。

以下是一些职业中毒培训知识:1.了解工作场所的风险:了解工作场所可能存在的生产性毒物及其危害,以及相关的防护措施。

2.使用个人防护装备:根据工作环境的不同,使用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如呼吸器、防护眼镜和防护手套等。

3.遵守安全操作程序:遵守正确的操作程序和安全规程,确保正确使用和储存化学品以及正确处理废弃物。

常见化学毒物危害及防护要点实用版

常见化学毒物危害及防护要点实用版

YF-ED-J3331可按资料类型定义编号常见化学毒物危害及防护要点实用版In Order To Ensure The Effective And Safe Operation Of The Department Work Or Production, Relevant Personnel Shall Follow The Procedures In Handling Business Or Operating Equipment.(示范文稿)二零XX年XX月XX日常见化学毒物危害及防护要点实用版提示:该操作规程文档适合使用于工作中为保证本部门的工作或生产能够有效、安全、稳定地运转而制定的,相关人员在办理业务或操作设备时必须遵循的程序或步骤。

下载后可以对文件进行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调整使用。

1、氯气危害及防护要点氯气作为一种基础化工原料,主要用于化工生产和自来水生产企业,应用十分广泛。

A.危害:氯属II级高度危害毒物,高浓度吸入可发生“电击样”死亡,吸入可引起呼吸道粘膜症、肺水肿、眼和皮肤灼伤。

B.逃生:(1)沿侧风向逃离泄漏源。

--氯气比空气重,氯气泄漏后沿地面扩散和逃生时可登高逃离氯气危害。

(2)逃离时最好戴防毒面具或用湿毛巾、衣物等捂住口鼻。

C.急救:(1)氯气遇水呈酸性,眼睛、皮肤受到刺激后,应使用0.2%~0.15%碳酸氢钠溶液冲洗不少于30分钟,紧急情况下可以使用自来水冲洗。

(2)呼吸道吸入引起急性中毒后,应及时使用“消泡净”防止肺水肿,必要时施行心肺复苏术、吸氧。

(3)吸入氯气量较大者应卧床休息,给以“舒喘灵”气雾剂,或5%碳酸氢钠加地塞米松雾化吸入。

2、氨气危害及防护要点氨气(液氨)可作为制冷剂使用。

A.危害:氨属IV级毒物,对皮肤、粘膜有刺激和腐蚀作用,高浓度吸入可引起窒息死亡,吸入、接触并可引起灼伤、冷灼伤。

B.逃生:(1)氨气发生泄漏应及时戴好防毒面具。

(2)氨气较空气轻,逃生时先看准风向,沿侧风向逃生。

生产性毒物的体内代谢过程

生产性毒物的体内代谢过程

生产性毒物的体内代谢过程生产性毒物是由于作业、职业生产或化学试剂的接触而形成的毒物。

在吸入或接触后,这些毒物会被人体代谢,在体内产生一些代谢产物,这些代谢产物比原先的毒物更加可溶于水和吸附能力强。

本文将深入探讨生产性毒物在体内的代谢过程。

生产性毒物的分类生产性毒物是广泛存在于工业环境中的有害化学物质,其分类非常繁多。

下面列举几种常见的生产性毒物:•金属中毒:铅、汞、镉等•有机溶剂中毒:乙醛、甲基叔丁基醚等•化工原料中毒:苯胺、塑料生产过程中的挥发物等•农药中毒:三氯杀螨、有机磷等生产性毒物在体内的代谢过程吸入途径的代谢过程通过吸入途径吸收毒物后,毒物会进入肺泡中的小血管,并在血中传输到其他部位的细胞。

吸入的生产性毒物,在肺内可被血液循环迅速带到肝脏,肝脏是主要的代谢器官,一些毒物也会在肝脏中被代谢掉。

一些本身不具有毒性的毒物,则不需要代谢,由肺部呼出体外。

消化途径的代谢过程通过口腔、口咽、食管、胃不同部位的吸收管道,毒物会被迅速带到肠道,大部分毒物会在肠道中被吸收,进入门脉循环,并经过肝脏代谢。

一部分毒物可通过肠道被吸收直接进入全身循环,但这部分毒物的量较少。

在肝脏中,毒物会经过多种代谢酶的作用,产生一些代谢产物。

一些代谢产物与原有毒物的毒性相似,甚至更为毒性,导致毒性加剧;而大部分代谢产物则比原来的毒物更易于体内排出。

代谢产物的排毒过程人体排毒系统主要包括肝、肾、肠等器官和系统。

代谢后的毒物或代谢产物,会通过肝脏、肾脏等器官进行体内排泄。

其中,肾脏是血液中毒物的主要排泄器官,将毒物通过尿液排出体外,而少量的毒物经过汗液、唾液、粪便等排泄方式,也可由人体之外排出。

值得注意的是,代谢产物不一定都没有毒性,有些代谢产物会进一步发生化学反应,在体内形成含有活性基团的化合物,从而引发新的中毒反应。

因此,对于中毒患者,需要采取有效的抢救措施,及时排除有毒的代谢产物。

总结生产性毒物是工业化社会中必不可少的元素,而此类化学物质的曝露和接触是造成毒副作用的原因之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YF-ED-J1224可按资料类型定义编号常见生产性毒物手册实用版Management Of Personal, Equipment And Product Safety In Daily Work, So The Labor Process Can Be Carried Out Under Material Conditions And Work Order That Meet Safety Requirements.(示范文稿)二零XX年XX月XX日常见生产性毒物手册实用版提示:该安全管理文档适合使用于日常工作中人身安全、设备和产品安全,以及交通运输安全等方面的管理,使劳动过程在符合安全要求的物质条件和工作秩序下进行,防止伤亡事故、设备事故及各种灾害的发生。

下载后可以对文件进行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调整使用。

1、金属与类金属毒物(1)铅银灰色软金属,展性强,相对密度11.35,熔点327℃,沸点1620℃。

加热至400~500℃即有大量铅蒸气逸出,在空气中迅速氧化成氧化亚铅和氧化铅,并凝结成烟尘。

不溶于稀盐酸和硫酸,能溶于硝酸、有机酸和碱液。

铅是全身性毒物,主要是影响卟啉代谢。

卟啉是合成血红蛋白的主要成分,因此影响血红素的合成,产生贫血。

铅可引起血管痉挛、视网膜小动脉痉挛和高血压等。

铅还可作用于脑、肝等器官,发生中毒性病变。

(2)汞常温下为银白色液体,密度13.6,熔点-38.87℃,沸点356.9℃。

黏度小,易流动和流散,有很强的附着力,地板、墙壁等都能吸附汞。

常温下即能蒸发,温度升高,蒸发加快。

不溶于水,能溶于类脂质,易溶于硝酸、热浓硫酸。

能溶解多种金属,生成汞齐。

汞离子与体内的巯基、二巯基有很强的亲和力。

汞与体内某些酶的活性中心巯基结合后,使酶失去活性,造成细胞损害,导致中毒。

(3)铬钢灰色、硬而脆的金属,相对密度7.20,熔点1900℃,沸点2480℃。

氧化缓慢,耐腐蚀。

不溶于水,溶于盐酸、热硫酸。

铬化合物中六价铬毒性最大。

化肥工业催化剂主要原料三氧化铬,是强氧化剂,易溶于水,常以气溶胶状态存在于厂房空气中。

六价铬化合物有强刺激性和腐蚀性。

铬在体内可影响氧化、还原、水解过程,可使蛋白质变性,引起核酸、核蛋白沉淀,干扰酶系统。

六价铬抑制尿素酶的活性,三价铬对抗凝血活素有抑制作用。

(4)锰浅灰色硬而脆的金属。

熔点1260℃,沸点2097℃,易溶于稀酸。

锰及其化合物的毒性各不相同,化合物中的锰的原子价越低毒性越大。

工业生产中以慢性中毒为主,多因吸入高浓度锰烟和锰尘所致。

轻度中毒表现为失眠、头痛,记忆力减退,四肢麻木,举止缓慢。

重度中毒者出现四肢僵直、动作缓慢笨拙,语言不清,智能下降等症状。

2、有机溶剂(1)苯具有芳香气味的无色、易挥发、易燃液体。

密度0.879,熔点5.5℃,沸点80.1℃。

不溶于水,溶于乙醇、乙醚等有机溶剂。

苯的中毒机理目前尚不清楚。

一般认为,苯中毒是由苯的代谢产物酚引起的。

酚是原浆毒物,能直接抑制造血细胞的核分裂,对骨髓中核分裂最活跃的早期活性细胞的毒性作用更明显,使造血系统受到损害。

另外苯有半抗原的特性,可通过共价键与蛋白质分子结合,使蛋白质变性而具有抗原性,发生变态反应。

(2)甲苯为无色具有芳香味的液体。

沸点100.6℃。

不溶于水,溶于乙醇、乙醚等有机溶剂。

甲苯毒性较低,属低毒类。

工业生产中甲苯主要以蒸气态经呼吸道进入人体,皮肤吸收很少。

急性中毒表现为中枢神经系统的麻醉作用和植物性神经功能紊乱症状,慢性中毒主要因长期吸入较高浓度的甲苯蒸气所致,出现头晕、头痛、无力、失眠、记忆力衰退等现象。

(3)四氯化碳为无色、透明、易挥发的油状液体。

熔点-22.9℃,沸点76.7℃。

不易燃、遇火或热的表面可分解为二氧化碳、氯化氢、光气和氯气。

微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

四氯化碳蒸气主要通过呼吸道进入人体,液体和蒸气均可经皮肤吸收,可引起急性和慢性中毒。

3、硝基苯和苯胺硝基苯是五色或淡黄色具有苦杏仁气味的油状液体。

相对密度1.2037,熔点5.7℃,沸点210.9℃。

几乎不溶于水,能与乙醇、乙醚或苯互溶。

苯胺是有特殊臭味的无色油状液体。

相对密度1.022,熔点-6.2℃,沸点184.4℃。

微溶于水,可溶于乙醇、乙醚和苯等。

苯的硝基和氨基化合物进入人体后,经氧化变成硝基酚和氨基酚,使血红蛋白变成高铁血红蛋白。

高铁血红蛋白失去携氧能力,引起组织缺氧。

这类毒物还能导致红细胞破裂,出现溶血性贫血,也可直接引起肝、肾和膀胱等脏器的损害。

4、窒息性气体窒息性气体中毒是最常见的急性中毒,据1988年的全国职业病发病统计资料,窒息性气体中毒高居急性中毒之首;据化工部40年急性职业中毒死亡情况分析,高居首位的仍是窒息性气体中毒,由其造成的死亡人数竟占急性职业中毒总死亡数的65%,可见此类毒物的重要性。

根据这些窒息性气体毒作用的不同,可将其大致分为三类。

单纯窒息性气体这类气体本身的毒性很低,或属惰性气体,但若在空气中大量存在可使吸入气中氧含量明显降低,导致机体缺氧。

正常情况下,空气中氧含量约为20.96%,若氧含量10%即有引起急性CO中毒的可能。

由于HbCO为鲜红色,而使患者皮肤粘膜在中毒之初呈樱红色,与一般缺氧病人有明显不同,是其临床特点之一;此外,全身乏力十分明显,以至中毒后虽仍清醒,但已难行动,不能自救。

其余症状与一般缺氧相近。

④氰化氢属细胞窒息性气体,它的中毒临床特点为缺氧症状十分明显,稍高浓度吸入即可引起极度呼吸困难,严重时可出现全身性强直痉挛;极高浓度HCN可在数分钟内引起呼吸心跳停止,死亡。

由于HCN对细胞呼吸酶的强烈抑制作用,细胞几乎丧失利用氧的能力,致使静脉血中仍饱含充足氧气而呈现氧合血红蛋白(HbO2)之鲜红色,故早期中毒病人之粘膜皮肤颜色较红,成为氰化氢中毒的另一临床特点。

5、刺激性气体刺激性气体是工业生产中常遇到的一类有害气体,对人体,特别是对呼吸道有明显的损害,轻者为上呼吸道刺激症状,重者则致喉头水肿、喉痉挛、支气管炎、中毒性肺炎,严重时可发生肺水肿。

刺激性气体大多是化学工业的重要原料和副产品,此外在医药、冶金等行业中也经常接触到,多具有腐蚀性,生产过程中常因设备、管道被腐蚀而发生跑冒滴漏现象,或因管道、容器内压力增高而大量外逸造成中毒事故,其危害不仅限于工厂车间,也污染环境。

失火、爆炸、大量泄漏等情况下还可造成人群急性中毒。

刺激性气体种类繁多,可按其化学结构分为以下几类。

其中某些物质在常态下虽非气体,但可通过蒸发、升华及挥发后以蒸气和气体作用于机体。

(1)酸无机酸如硫酸、硝酸、氢氟酸、铬酸;有机酸如甲酸、乙酸、丙酸、丁酸;乙二酸、丙二酸;丙烯酸。

(2)成算氧化物如二氧化硫、三氧化硫、二氧化氮、铬酸。

(3)成酸氢化物如氯化氢、氟化氢、溴化氢。

(4)卤族元素氯、氟、溴、碘(5)卤化物如光气、二氯亚砜、三氯化磷、三氯氧磷、氯化锌。

(6)氨、胺如氨、甲胺、丙胺、乙二胺。

(7)酯类如硫酸二甲酯、氯甲酸甲酯、乙酸甲酯。

(8)醛类如甲醛、乙醛、甲烯醛。

(9)醚类如氯甲基甲醚。

(10)强氧化剂如臭氧。

(11)金属化合物如氧化镉、羟基镍、五氧化二钒。

刺激性气体常以局部损害为主,仅在刺激作用过强时引起全身反应。

决定病变部位和程度的因素是毒物的溶解度和浓度。

溶解度与毒物作用部位有关,而浓度则与病变程度有关。

高溶解度的氨、盐酸,接触到湿润的眼球结膜及上呼吸道黏膜时,立即附着在局部发生刺激作用;中等溶解度的氯、二氧化硫,低浓度时只侵犯眼和上呼吸道,而高浓度则侵犯全呼吸道;低浓度的二氧化氮、光气,对上呼吸道刺激性小,易进入呼吸道深部并逐渐与水分作用而对肺产生刺激和腐蚀,常引起肺水肿。

液态的刺激性毒物直接接触皮肤黏膜可发生灼伤。

(1)氯气黄绿色气体,密度为空气的2.45倍,沸点-34.6℃。

易溶于水、碱溶液、二硫化碳和四氯化碳等。

高压下液氯为深黄色,密度为1.56。

化学性质活泼,与一氧化碳作用可生成毒性更大的光气。

氯溶于水生成盐酸和次氯酸,产生局部刺激。

主要损害上呼吸道和支气管的黏膜,引起支气管痉挛、支气管炎和支气管周围炎,严重时引起肺水肿。

吸入高浓度氯后,引起迷走神经反射性心跳停止,呈“电击样”死亡。

(2)光气无色、有霉草气味的气体,密度为空气的3.4倍,沸点8.3℃。

加压液化,相对密度为1.392。

易溶于醋酸、氯仿、苯和甲苯等。

遇水可水解成盐酸和二氧化碳。

毒性比氯气大10倍。

对上呼吸道仅有轻度刺激,但吸入后其分子中的羰基与肺组织内的蛋白质酶结合,从而干扰了细胞的正常代谢,损害细胞膜,肺泡上皮和肺毛细血管受损通透性增加,引起化学性肺炎和肺水肿。

(3)氮氧化物由N2O、NO、NO2、N2O3、N2O4、N2O5等组成的混合气体。

其中NO2比较稳定,占比例最高。

不易溶于水,低温下为淡黄色,室温下为棕红色。

氮氧化物较难溶于水,因而对眼和上呼吸道黏膜刺激不大。

主要是进入呼吸道深部的细支气管和肺泡后,在肺泡内可阻留80%,与水反应生成硝酸和亚硝酸,对肺组织产生强烈刺激和腐蚀作用,引起肺水肿。

硝酸和亚硝酸被吸收进入血液,生成硝酸盐和亚硝酸盐,可扩张血管,引起血压下降,并与血红蛋白作用生成高铁血红蛋白,引起组织缺氧。

(4)二氧化硫无色气体,密度为空气的2.3倍。

加压可液化,液体相对密度1.434,沸点-10℃。

溶于水、乙醇和乙醚。

吸入呼吸道后,在黏膜湿润表面上生成亚硫酸和硫酸,产生强烈的刺激作用。

大量吸入可引起喉水肿、肺水肿、声带痉挛而窒息。

(5)氨无色气体,有强烈的刺激性气味,密度为空气的0.5971倍。

易液化,沸点-33.5℃。

溶于水、乙醇和乙醚。

遇水生成氢氧化氨,呈碱性。

氨对上呼吸道有刺激和腐蚀作用,高浓度时可引起接触部位的碱性化学灼伤,组织呈溶解性坏死,并可引起呼吸道深部及肺泡损伤,发生支气管炎、肺炎和肺水肿。

氨被吸收进入血液,可引起糖代谢紊乱及三羧酸循环障碍,降低细胞色素氧化酶系统的作用,导致全身组织缺氧。

氨可在肝脏中解毒生成尿素。

6、高分子聚合物高分子化合物也称聚合物或共聚物,是由一种或几种单体聚合或缩聚而成的分子量高达几千至几百万的大分子物质,由于具备许多天然物质难有的优异性能,如强度高、耐腐蚀、绝缘性好、质量轻等,已广泛应用于国民经济各个领域。

高分子化合物本身在正常条件比较稳定,对人体基本无毒,但在加工或使用过程中可释出某些游离单体或添加剂,对人体造成一定危害.某些高分子化合物在加热或氧化时,可产生毒性极强的热裂解产物,如聚四氟乙烯加热到420℃即可分解出四氟乙烯、六氟丙烯、八氟异丁烯等物质,刺激性甚强,吸入后可致严重中毒性肺炎、肺水肿。

高分子化合物燃烧时可产生大量CO,并造成周围环境缺氧;某些化合物同时还可生成前述的热裂解产物;而含有氮和卤素的化合物尚可生成氰化氢、光气、卤化氢等物质,对机体危害尤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