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携式心率测试仪(开题报告)

合集下载

心率血氧检测仪实习报告

心率血氧检测仪实习报告

心率血氧检测仪实习报告一、实习背景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人们对健康意识的提高,可穿戴设备在生活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心率血氧检测仪作为一种便携式的健康监测设备,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本次实习,我有幸参与了一款心率血氧检测仪的开发和测试工作,对这款设备的工作原理和实际应用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二、实习内容1. 工作原理学习心率血氧检测仪主要通过光电传感器和微处理器来实现心率和血氧饱和度的监测。

当光源(通常是红色、绿色和红外线)照射到人体皮肤上时,皮肤和组织会吸收部分光线,剩余的光线会被光电传感器接收。

通过计算光线吸收的强度,并结合算法,可以得到心率和血氧饱和度的数值。

2. 硬件组装在实习过程中,我负责了心率血氧检测仪的硬件组装工作。

根据设计图纸,我逐个连接了传感器、电路板、显示屏等组件,并确保各个部分的正常工作。

在组装过程中,我学会了如何处理电路板上的走线,固定元件,以及进行焊接等工作。

3. 软件调试在硬件组装完成后,我参与了软件调试工作。

通过与开发人员沟通,我了解了程序的运行流程和关键算法。

在实际测试中,我操作设备进行了多次心率和血氧饱和度的测量,并对比了实际数值与理论值的差异。

通过不断调整参数和优化算法,我们最终实现了较为准确的心率和血氧检测结果。

4. 性能测试为了验证心率血氧检测仪的性能,我们进行了一系列的测试。

在不同环境下(如室内、室外、运动后等),我操作设备进行了多次测量,并记录了数据。

通过分析测试结果,我们评估了设备在不同环境下的稳定性和准确性。

三、实习心得通过这次实习,我对心率血氧检测仪的工作原理和实际应用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我学会了如何组装和调试硬件,优化软件算法,以及进行性能测试。

这次实习不仅提高了我的动手能力,还培养了我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同时,我也认识到心率血氧检测仪在实际应用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如环境干扰、测量误差等。

在未来的工作中,我将继续学习和探索,希望能为心率血氧检测仪的改进和普及做出自己的贡献。

便携式脉搏测试仪报告

便携式脉搏测试仪报告

便携式脉搏测试仪报告学院: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专业:电子信息工程年级:10级组员:陈均、洪浩、陈帅任务及要求一、 任务设计并制作一个便携式人体脉搏测试仪,该测试仪采用红光或红外光发射接收技术,从人体手指或耳垂处采样获取脉搏信息,并能实时显示被测者每分钟的脉搏数。

其系统框图如图1所示,其中A 、B 为2处信号观测点用于作品评测。

光电脉搏探头光电传感放大滤波 信息处理 显示信号调理 A B图1 脉搏测试仪系统方框图二、 要求1. 基本要求(1) 设计制作光电脉搏探头,发射红外光或红光作为探测信号,照射到指尖等人体组织后,接收其透射或反射信号。

(2) 设计制作脉搏信号调理电路与信息处理电路,测量并显示被测人每分钟脉搏次数,以医学仪器产品同时测量值为对照,测量误差不大于±3次。

(3) 测试仪必须采用3.6V 电池供电,并尽量降低待机电流与工作电流。

作品应留有电池供电电流测试点以便评测时测量功耗。

(4)测试仪能在白天室内日常亮度环境下正常工作。

(5)测试仪在测量状态时,能在光电探头达到合适测试部位时自动启动测量,1分钟完成测量后自动待机,直至撤离探头并再次达到测试部位时自动启动下一次测量。

2.发挥部分(1)可预置脉搏次数上下告警门限,当脉搏次数测量值超出告警限时,测试仪告警。

(2)可将测试仪设置为监护状态或回放状态。

在监护状态,测试仪进行定时、连续长时间测量并保存测量数据,在回放状态,回放所保存测量数据。

记录数据时应包括其测量时间。

(3)可在不小于128×64点阵的屏幕上实现光电脉搏信号波形动态显示。

(4)其它。

内容摘要脉搏主要由人体动脉舒张和收缩产生的,在人体指尖,组织中的动脉成分含量高,而且指尖厚度相对其他人体组织而言比较薄,透过手指后检测到的光强相对较大,因此光电式脉搏传感器的测量部位通常在人体指尖。

手指组织可以分成皮肤、肌肉、骨骼等非血液组织和血液组织,其中非血液组织的光吸收量是恒定的,而在血液中,静脉血的搏动相对于动脉血是十分微弱的,可以忽略,因此可以认为光透过手指后的变化仅由动脉血的充盈而引起的,那么在恒定波长的光源的照射下,通过检测透过手指的光强将可以间接测量到人体的脉搏信号。

便携式心率测试仪电子系统设计报告

便携式心率测试仪电子系统设计报告

五邑大学电子系统设计结题报告题目:便携式心率测试仪院系信息工程学院专业电子信息工程学号学生姓名指导教师报告日期2012.12.18目录1、摘要 (2)2、课题研究意义 (2)2.1.背景 (2)2.2 设计任务与要求 (2)3、方案设计说明 (2)3.1硬件电路原理分析说明 (2)3.1.1信号放大电路 (2)3.1.2滤波电路 (3)3.1.3整形电路 (4)3.1.4单片机信号处理电路 (4)3.1.5数码管显示电路 (5)3.2软件设计 (6)3.2.1编程环境与开发工具 (6)3.2.2源程序及注解 (7)4、调试过程遇到的问题与解决的方法 (9)5、5、设计总结及体会 (9)6、参考文献 (9)7、附录 (10)1、摘要本文设计了一种基于STC89C51单片机实现的便携式心率测试仪.接受心率测试检测模块发送的信号并对信号进行检测分析并显示,从而实现心率测试功能。

该系统的硬件单元包括信号放大电路、滤波电路、整形电路、单片机控制电路和数码管显示电路。

采用了放大电路后,使得采集的脉搏信号放大到整形电路要求的电压幅度。

滤波电路消除了干扰,得到特定频率的低频信号。

整形电路把模拟信号转换成单片机能够处理的数字信号。

单片机内的处理程序将接收到的信号进行监测分析,得出心率值,经单片机I/O口发送给由数码管组成的显示模块显示。

2、课题研究意义2.1背景1)健康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心率是健康极其重要的指标。

一般人们为了知道自己的运动或者劳动强度是否超负荷,尤其是老年人、运动员等,他们都得赶到医院而不能实时测量和预知。

为了贯彻党和国家“预防为主”的医疗方针,满足人们能享受基本医疗保健的愿望,便携式心率测试仪应运而生,也极具市场潜力。

2)心脏病人往往需要经常去医院定期心脏检测,此仪器可以随时将病人的心脏情况记录和保存,并发送给医生,从而给病人带来便捷也有助于治疗;当心脏类疾病突发时,也可以提前将心脏情况发送给医生,从而缩短救援时间,提高救援成功率。

心率脉搏计开题报告

心率脉搏计开题报告
4.指导教师意见:
脉搏心率测量仪系统,具有一定的实际运用意义,该生对于该题目的分析清晰、透彻,时间安排合理,同意开题!
指导教师签名:
2014 年 9 月 11 日
6、教学单位意见
教学单位负责人签名(公章):
20 年 月 日
医院的护士每天都要给住院的病人把脉记录病人每分钟脉搏心率数,方法是用手按在病人腕部的动脉上,根据脉搏心率的跳动进行计数。为了节省时间,一般不会作1分钟的测量,通常是测量10秒钟时间内心跳的数,再把结果乘以6即得到每分钟的心跳数,即使这样做还是比较费时,而且精度也不高。为了提高脉搏心率测量的精确与速度,多种脉搏心率测量仪被运用到医学上来,从而开辟了一条全新的医学诊断方法.
本设计采用单片机STC89C52为控制核心,实现脉搏心率测量仪的基本测量功能。脉搏心率测量仪硬件框图如下图2。1 所示
图 2.1 脉搏心率测量仪的工作原理
当手指放在红外线发射二极管和接收二极管中间,随着心脏的跳动,血管中血液的流量将发生变换。由于手指放在光的传递路径中,血管中血液饱和程度的变化将引起光的强度发生变化,因此和心跳的节拍相对应,红外接收二极管的电流也跟着改变,这就导致红外接收二极管输出脉冲信号。该信号经放大、滤波、整形后输出,输出的脉冲信号作为单片机的外部中断信号。单片机电路对输入的脉冲信号进行计算处理后把结果送到LCD1602显示。
xxxxxxxx学院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学生姓名
学生学号
毕业设计题目
脉搏心率测量仪系统
1、选题背景(含国内带有丰富的人体健康状况的信息,自公元三世纪我国最早的脉学专著《脉经》问世以来,脉学理论得到不断的发展和提高.在中医四诊(望、闻、问、切)中,脉诊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脉诊是我国传统医学中最具特色的一项诊断方法,其历史悠久,内容丰富,是中医“整体观念”、“辨证论证"的基本精神的体现与应用.脉诊作为“绿色无创”诊断的手段和方法,得到了中外人士的关注.但由于中医是靠手指获取脉搏心率信息,虽然脉诊具有简便、无创、无痛的特点易为患者接受,然而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也暴露出一些缺陷。首先,切脉单凭医生手指感觉辨别脉象的特征,受到感觉、经验和表述的限制,并且难免存在许多主观臆断因素,影响了对脉象判断的规范化;其次,这种用手指切脉的技巧很难掌握;再则,感知的脉象无法记录和保存影响了对脉象机理的研究.脉诊的这种定性化和主观性,大大影响了其精度与可行性,成为中医脉诊应用、发展和交流中的制约因素.为了将传统的中医药学发扬光大,促进脉诊的应用和发展,必须与现代科技相结合,实现更科学、客观的诊断[1].

心率计开题报告

心率计开题报告

心率计开题报告1、选题背景与意义心率(Heart Rate)是用来描述心跳周期的专业术语,是指心脏每分钟跳动的次数, 它不仅是反映心脏功能强弱的重要标志,也是反映人体运动强度的生理指标。

心率携带有丰富的人体健康状况信息。

自我国最早的脉学专著《脉经》问世以来,脉学理论得到不断发展和提高。

在中医四诊(望、闻、问、切)中,脉诊具有非常重要的位置。

它是我国传统医学中最具特色的一项诊断方法,历史悠久,内容丰富,是中医“整体观念”、“辨证论证”基本精神的体现与应用。

脉诊作为“绿色无创”诊断的手法,得到了中外人士的关注。

但由于中医是靠手指获取心率信息,虽然脉诊具有简便、无创、无痛的特点易为患者接受,然而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也暴露出一些缺陷。

进入21世纪以来,科技不断的发展,电子产品越来越多,系统的价格越来越便宜;产品的科技含量比例也越来越大,性能越来越可靠。

人们日常的生产、生活都在慢慢走向高度自动化和智能化。

医院的护士每天都要给住院的病人把脉记录病人每分钟心跳数,方法是用听诊器放在胸口处,根据心脏的跳动进行计数。

为了节省时间,一般不会作1分钟的测量,通常是测量10秒内的心跳数,再把结果乘以6得到每分钟的心跳数,这样做比较费时,而且精度也不高。

为了提高心率测量的精确性与速度,多种心率监测仪被运用到医学上来,从而开辟了一条全新的医学诊断方法。

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健康已成了人们关注的焦点和追求的目标。

参加锻炼无疑是保持健康的最佳方法,但很多人急于求成,往往适得其反,达不到锻炼的效果,甚至可能对身体造成一定程度的伤害。

目前市场上单纯的跑步计步器不能同时监测人体生理参数并实时显示,反馈给锻炼者。

心率监测仪是一种可对跑步者跑步等各种身体运动心率参数进行实时监测的仪器,并能将实时监测的心率参数显示出来。

目前心率监测仪在多个领域被广泛应用,除了应用于医学领域,如无创心血管功能检测、妊高症检测、中医脉象、脉率检测等等,商业应用也不断拓展,如运动、健身器材中的心率测试都用到了技术先进的心率监控仪。

便携式心率计论文报告

便携式心率计论文报告

2012年陕西省“Ti杯”电子设计大赛论文报告项目名称:便携式心率计的设计参赛学校:长安大学所属院系:信息工程学院参赛队员:李万民周奇张洁指导老师:徐志刚引言率在健身器系统中是一个重要的反馈信号,它反映了人们在锻炼时的身体状况,对人的生命系统起着重要的监护作用。

心率测量的准确与否,直接影响着人们在锻炼时的心理状态,过去人们测量脉搏时常用的方法是使用测量脉搏的听诊器,或者使用吸附在人体上的电极等老式测量方法,这些方法无疑都不便于室外场所使用。

本心率计在设计时就充分考虑到了这一点。

它采用基于光电对射管的健身器心率测量的硬件及软件系统设计。

通过获取位于光电对射管中间的人手指耳垂部分的血液浓度的变化信号,经过滤波放大等信号调理,使心率信号转化为单片机可直接计量的方波信号。

本文介绍的心率测量系统已在作者研制的健身器系统中得到了大量的应用,应用效果理想。

摘要方案原理:随着心脏的搏动,人体组织半透明度随之改变。

当血液送到人体组织时,组织的半透明度减小;当血液流回心脏,组织的半透明度增大。

这种现象在人体组织较薄的手指尖、耳垂等部位最为明显。

因此,本心率计将红外发光二极管产生的红外线照射到人体的上述部位,并用装在该部位另一侧或旁边的红外光电管来检测机体组织的透明程度并把它转换成电信号。

由于此信号的频率与人体每分钟的脉搏次数成正比,故只要把它转换成脉冲并进行整形、计数和显示,就能实现实时检测脉搏次数的目的。

设计分为三个模块,心率信号的采集模块,心率信号的滤波处理模块,单片机控制模块。

本报告中里,第三部分详细介绍了系统的硬件设计,第四部分详细介绍了系统的软件设计,第五部分对系统功能和指标进行了测试分析,第六部分对本次设计进行了改进总结。

目录一、引言 (1)二、摘要 (1)三、硬件设计 (3)3.1 总体构想 (3)3.2 信号获取 (3)3.3 信号处理 (5)四、软件设计 (8)4.1 (3)4.2 (3)4.3 (3)五、测试分析 (5)4.1 (3)4.2 (3)4.3 (3)六、设计总结…….....……...…...………………………...…硬件设计1、总体构想心率检测的SoC 系统框图用混合信号SoC 设计心率信号的处理系统,就需要低功耗和低电压的供给,所以电源电压为3.3V。

人体心率与体温监测系统设计的开题报告

人体心率与体温监测系统设计的开题报告

人体心率与体温监测系统设计的开题报告一、题目:人体心率与体温监测系统设计二、选题背景人体心率和体温是身体健康的重要指标,监测这些指标可以及时发现身体异常情况,从而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保健和治疗。

传统的心率和体温监测方式需要使用专业设备,且操作不便,不够便捷。

随着传感器技术的不断发展,结合互联网和移动终端的普及,开发一款便携式人体心率与体温监测系统有着很好的市场前景和发展空间。

三、研究内容和方法本研究的主要内容是设计一款便携式人体心率与体温监测系统,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心率监测模块:设计一套基于心率传感器的心率监测模块,可测量人体心率并输出数字信号。

2. 体温监测模块:设计一套基于体温传感器的体温监测模块,可测量人体体温并输出数字信号。

3. 数据处理模块:采用微处理器和算法来处理心率和体温数据,对数据进行滤波、处理和分析,输出符合标准的心率和体温值,从而提高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精度。

4. 通信模块:设计一套无线通信模块,将监测数据传输到移动终端上,使用户可以随时随地监测自己的心率和体温数据,并提供记录功能,对用户身体健康管理提供便利。

研究方法主要采用实验室研究和样机制作,利用现有的传感器技术和通讯技术,进行电路设计、软件编程等步骤,最终制作出符合要求的人体心率与体温监测系统样机。

四、论文结构与预期成果本研究的论文结构主要分为五个部分:1. 绪论:对人体心率和体温监测的现状和市场需求进行介绍和分析。

2. 人体心率与体温监测系统设计:对人体心率与体温监测系统的硬件和软件设计进行介绍和详细说明。

3. 实验与测试:对样机进行实验和测试,检验系统的可行性和准确性,并对实验和测试结果进行分析和讨论。

4. 结果与分析:整理分析实验和测试数据,对测试结果进行分析和讨论,提出最终的监测系统的优化方案。

5. 结论与展望:对研究结果进行总结,展望人体心率与体温监测系统未来的发展和应用前景。

预期成果:设计出一个可测量人体心率与体温的便携式监测系统,并进行测试和验证,最终达到规定的监测准确性要求,取得令人满意的研究成果。

蓝牙技术在便携式心电监测仪中的应用研究的开题报告

蓝牙技术在便携式心电监测仪中的应用研究的开题报告

蓝牙技术在便携式心电监测仪中的应用研究的开题报告选题背景:随着现代化城市的建设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重要疾病之一。

针对心血管疾病的治疗和预防,心电监测技术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传统的心电监测设备往往笨重,不便携,限制了人们在家庭或日常生活中对心电信号监测的需求。

因此,便携式心电监测仪的开发成为了当前心电监测技术的热点。

蓝牙技术是一种无线通信技术,在无线传输领域应用十分广泛。

蓝牙技术具有短距离、低功率、低成本、易于使用等优点,非常适合于心电监测仪的数据传输和控制。

选题目的:本文旨在研究和探讨蓝牙技术在便携式心电监测仪中的应用,通过分析蓝牙技术的原理和特点,探索其在便携式心电监测仪的数据传输和控制方面的优势与应用前景,为便携式心电监测仪的开发和应用提供参考和指导。

选题内容:1. 心电信号检测技术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2. 蓝牙技术的原理和特点,以及其在心电监测仪中的应用。

3. 基于蓝牙技术的便携式心电监测仪设计方案,包括硬件设计和软件设计。

4. 依据设计方案进行实验测试,分析数据传输的稳定性和精度。

预期成果:1. 系统深入剖析心电监测技术和蓝牙技术,并将其结合起来,探索便携式心电监测仪的理论技术基础。

2. 针对便携式心电监测仪的应用需求,设计一种基于蓝牙技术的心电信号传输和控制方案,对系统硬件和软件进行详细描述和设计。

3. 通过实验测试,验证该系统的数据传输的稳定性和精度,分析该系统在便携式心电监测领域中的应用前景,为便携式心电监测仪的研发和应用提供理论和实践基础。

研究方法:1. 系统梳理心电监测技术和蓝牙技术的相关文献,深入了解和掌握两种技术的原理和特点。

2. 针对便携式心电监测仪的应用需求,进行基于蓝牙技术的心电信号传输和控制方案设计。

3. 基于设计方案,进行系统的硬件设计和软件设计,并进行系统测试。

4. 对实验测试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验证系统的传输稳定性和精度。

脉搏心率测量仪开题报告

脉搏心率测量仪开题报告

供后部分模块处理。

信号处理模块:信号处理模块包括信号放大电路,低通滤波器以及电压比较器。

其功能为将前面有脉搏信号转换为TTL信号。

这是本系统中最关键的一部分,也是设计的重点。

控制模块:控制模块以C8051F330为核心,主要负责计数心跳并计算一分钟的心跳次数,按键控制,显示控制。

四、论文拟解决的关键问题及难点
传感器:脉搏传感器采集脉搏信息输出电压信号。

放大与整形电路:将输出电压信号经信号放大电路对其进行放大。

然后,将放大后的脉搏信号通过电压基准变化电路和过零比较器转换为单片机易于处理的脉冲信号。

心率测定与显示:通过单片机编程对脉冲信号进行处理,实现对脉搏波动频率的测量和计算,最终在LED中直观地显示出来。

五、研究方法
综合各方面因素,决定采取光电传感器来抓取心率信号。

血液是高度不透明的液体,光照在一般组织中的穿透性要比血液中大几十倍,据此特点,采用光电效应手指脉搏传感器来拾取脉搏信号。

反向偏压的光敏二极管,它的反向电流具有随光照强度增加而增加的光电效应特性,在一定光强范围内,光敏二极管的反向电流与光强呈线性关系。

指端血管的容积和透光度随心搏改变时,。

便携式心电信号采集仪的研究与开发的开题报告

便携式心电信号采集仪的研究与开发的开题报告

便携式心电信号采集仪的研究与开发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心电信号采集仪已经成为了医疗领域中的一项重要设备。

传统的心电信号采集仪往往需要体积较大的仪器和许多的电缆,限制了其在特定场景下的使用。

为满足如今医学领域对于小型化、智能化、便携化仪器的需求,本项目将研究和开发一种基于微控制器和无线通信技术的便携式心电信号采集仪。

二、选题意义本项目的研究和开发可以满足医疗领域对小型化、便携化设备的需求,为在需要场合进行心电信号监测的医护人员提供更方便、快捷、准确的方法。

同时,便携式心电信号采集仪的研究和开发还具有以下意义:1. 提高医疗设备的可移植性和多功能性;2. 降低采集仪的制造成本;3. 推动医疗技术的发展,为心脏疾病患者提供更好的治疗和保健服务。

三、研究的关键和难点本项目的研究关键是设计一种具有高精度、高抗干扰性和低功耗的心电信号采集电路,并将其与无线通信技术相结合,实现数据的实时传输和存储。

同时,具体设计过程中需要解决以下难点:1. 器件的选型和布局设计;2. 信号采集电路的设计与优化;3. 无线通信技术的选择以及数据传输和存储的实现。

四、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本项目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1. 心电信号采集电路的设计与实现对比常见的心电信号采集仪,我们需要设计一种小型化、低功耗、高精度、高抗干扰性的心电信号采集电路。

本项目中使用的信号采集电路方案是基于微控制器和模拟器件实现的。

具体内容包括:信号预处理电路、模拟滤波电路、采样电路等。

2. 无线通信技术的选择和实现本项目中使用的无线通信技术是蓝牙低功耗(BLE)。

BLE是一种适合低功耗、短距离通信的无线传输技术,由于其具有低功耗、成本低廉、易于实现等优点,使其成为本项目中的理想选择。

具体实现包括: BLE芯片、通信协议、数据传输和存储、图形界面等。

五、预期成果及应用前景本项目的预期成果是研制一款高精度、低功耗、便携式的心电信号采集仪,实现了便携性和数据的实时传输和存储。

最新便携式心率测试仪--毕业论文

最新便携式心率测试仪--毕业论文

便携式心率测试仪--2012毕业论文一、题目的要求和意义及所做工作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人们在生活中利用科技给自己带来了许多的好处,于是我们便想着能否设计一个心率测频仪,使大家即便在家中就能方便的测量自己的心率,看自己的身体是否健康,并且省去了在医院排队所浪费的时间,这可是一举多得呀!本人的专业是电子信息工程,对于设计这心率测频仪有一点的信心,并且我相信自己在设计过程中能够更全面地应用单片机、信号的采集与处理、Proteus软件和Protel99SE软件,提高自己的动手能力。

研究出这种心率计也能够推动中国科学技术的发展,推动医疗设备的发展。

所以,我选择了这个课题。

本人所做的工作: 负责单片机的程序设计和PCB图的排版.二、方案的设计及具体电路的设计和参数的计算(1)、概述本设计包5大模块:稳压电源模块、传感器模块、信号放大整型模块、单片机控制处理模块、显示模块、串口通讯模块。

本设计以51单片机为核心,把各个模块有机结合成一个整体,以实现无创性人体心率检测功能。

以下为各个模块的功能的概述:1、稳压电源模块:提供+5V直流电压,为各个模块提供稳定纯正的电压。

2、传感器模块:根据容积法原理制作光电传感器,以作为人体信号与电信号转换。

3、信号放大整型模块:放大传感器接收回的微弱信号,并对其滤波整型以方便处理。

4、单片机控制处理模块:利用51单片机的高性能对各个模块进行控制并对信号进行处理5、显示模块:使用数码管显示数值(2)、稳压电源模块电源模块有两个方案:1、双电源供电信号放大部分使用运算放大器,利用双电源供电可以方便地使用运算放大器的典型电路。

但是需要外置双输出变压器,双稳压电路并为作品增加成本,大大提高了设计制作的难度。

同时,由于需要背负重量较大的变压器,降低作品的轻便型。

而且负电压并不适合数字电路处理。

2、单电源供电单电源供电可以节省负电压稳压电路,而且可以直接利用干电池供电,降低电路设计制作复杂性,但是信号放大处理部分则需要较为复杂的设计。

便携式脉搏测量仪报告书

便携式脉搏测量仪报告书

摘要便携式脉搏测量仪主要以单片机AT89S52为核心,电路分为传感器模块、信号调整电路、单片机系统、键盘控制模块、显示电路、声光报警电路、DC/DC供电模块七个模块,设计并制作一个便携式人体脉搏测试仪,该测试仪采用红光或红外光发射接收技术,从人体手指或耳垂处采样获取脉搏信息,并能实时显示被测者每分钟的脉搏数。

AbstractPortable pulse measuring instrument with single chip AT89S52 as the core, the circuit is divided into a sensor module, a signal adjusting circuit, MCU system, keyboard control module, a display circuit, an acoustic-optic alarm circuit, DC/DC power supply module seven module, design and production of a portable human body pulse tester, the tester adopts a red or infrared light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technology, from the human finger or earlobe sampling to obtain information of pulse, and real-time display of the measured each minute pulse number.一、方案论证与比较1.传感器方案论证与比较方案一:采用集成传感器。

当前,市面上有很多类型的集成心电传感器,其灵敏度高,集成度高,直接就可以反映出心率的变化,且已包含了滤波等抗干扰电路,波形经过放大可以直接处理使用。

基于EZ-USB的便携式心电仪设计的开题报告

基于EZ-USB的便携式心电仪设计的开题报告

基于EZ-USB的便携式心电仪设计的开题报告
一、研究背景
心电仪是一种用于检测心电信号的仪器,能够记录心脏的电活动,
以帮助医生进行心脏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传统的心电仪一般体积较大,
价格昂贵,不便于携带和操作。

因此,研究开发一种体积小,价格低廉,易于携带的便携式心电仪具有实际应用的迫切需求。

二、研究对象和内容
本研究主要针对EZ-USB及其周边设备,设计一款便携式心电仪。

具体研究内容包括:
1. EZ-USB的基本介绍和使用方法。

2. 心电信号的获取及处理。

3. 心电信号的数字化处理。

4. 硬件设计及制作。

5. 软件开发及测试。

三、研究意义
本研究的意义在于为医学工作者提供一种方便、实用的心电检测工具,促进社会医疗事业的发展。

同时,也可以推广EZ-USB及其周边设备的应用,探索更广泛的应用领域。

四、研究方法
本研究的方法主要包括文献调研、市场调查、实验研究和数据分析等。

其中,实验研究是本研究的主要方法,通过实验验证心电仪的性能
和稳定性。

五、预期成果
本研究预期的成果为一款体积小,价格低廉,易于携带的便携式心电仪,并且能够实现准确的心电信号采集和数字化处理。

同时,为EZ-USB及其周边设备的应用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便携式心电监护仪开题报告

便携式心电监护仪开题报告

便携式心电监护仪开题报告1. 引言心电监护仪是一种用于监测和记录人体心电活动的设备。

传统的心电监护仪通常较为庞大,只能在医院或诊所等专业医疗场所使用。

然而,随着人们对健康的重视和对个人身体状况的监控需求增加,市场上对便携式心电监护仪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便携式心电监护仪不仅可以方便患者随时进行心电监测,还可以准确记录和分析心电信号。

本报告将对便携式心电监护仪的设计和开发进行探究,并提供具体的实施计划。

2. 研究目标本次研究的目标是设计和开发一款功能完善、易于携带的便携式心电监护仪。

具体目标包括: - 实现对心电信号的实时监测和记录 - 提供用户友好的操作界面和数据展示方式 - 能够进行心电信号的即时分析和报警 - 设备体积小巧、重量轻便,方便患者携带 - 提供长时间的电池续航能力3. 研究方法3.1 设备硬件设计首先,需要进行便携式心电监护仪的硬件设计。

设计过程将包括以下步骤: -选择适用的心电信号采集传感器,确保信号质量和准确性。

- 设计并确定合适的心电信号采集电路,包括滤波电路、放大电路等,以保证信号的稳定性。

- 针对设备的携带性要求,选择合适的电源模块和电池以及控制电路,以提供稳定的电力支持和延长电池寿命。

3.2 设备软件设计在硬件设计完成后,需要进行便携式心电监护仪的软件设计。

设计过程将包括以下步骤: - 开发设备的操作界面,包括设置功能、显示界面等。

- 实现心电信号的实时监测和记录功能,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 开发心电信号分析算法,并实现报警功能,提醒用户及时求助。

- 进行设备与移动设备(如手机、平板电脑)的数据传输接口设计,以便用户方便查看数据和共享数据。

4. 实施计划本项目的实施计划如下: - 第一阶段:需求分析和项目计划制定,确定硬件、软件设计的要求和目标,完成初步的市场调研。

- 第二阶段:硬件设计和开发,包括传感器选择、电路设计、搭建实验平台等。

- 第三阶段:软件设计和开发,包括界面开发、信号采集和处理算法实现等。

(完整版)心跳测量仪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完整版)心跳测量仪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率州工
CH^GIHOJI^T[TITEOfENGINEERINGTmWIOGY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一、基本信息
学生
姓名
胡杉杉
班级
电子1113
学号
2011532105
系名

自动化技术系
专业
应用电子
毕业设计(论
文)题目
心跳测量仪一一肥 胖症人群专用
心跳测量仪
指导教师
李玮
二、开题意义
课题
的现 状与 发展 趋势
例如,自
内容
动计算运动强度,到时提醒,播放音乐,并且能在游泳时使用。
一、项目创新点:
在我浏览了心跳测量仪的现状之后发现测量仪目前心跳测量仪的使用对象没特别强
的针对性,本次设计有一下几个创新点:
1、本课题主要针对的对象为肥胖症人群;
2、该设计的最大创新是自动计算运动强度并实时提醒;
3、本系统主要能给予使用者更加人性化的服务。
准确,体积更轻巧,应用更广泛的方向发展。
课题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因肥胖症苦恼。过度肥胖不仅会使身
材走样,更重要的是它会影响健康,引起很多疾病的产生。但是节食减肥、药物减
肥对身体都有或多或少的伤害。通过适量的运动减肥,不仅能锻炼身体,
增强体质,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的背
同时训练强度达到 定量时,还能达到减肥的效果。
景、意
设计肥胖症人群专用心跳测量仪的意义:1、保证运动目的的达到,提供数据化
义;课
的锻炼结果2、将减肥计划事半功倍的效果3、有效判断您的运动是否超过心脏及身体的
题欲
负荷,避免意外发生4、监控运动强度,防止运动不足或过度, 减少肌肉的拉伤和酸痛5、

便携式心电信号采集电路设计 开题报告

便携式心电信号采集电路设计  开题报告
[5]康华光.电子技术基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6]孙文铎.十二导联心电信号采集及分析系统的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06.
[7]张鹏,孙万蓉.基于FPGA的3道生理信号检测仪电路设计[J].电子科技,2007(12):60-62
ZHANG Peng,SUN Wang?鄄rong. Circuit design a FPGA-Based three?鄄channel physiological Apparatus[J].Electronic Sci & Tech,2007(12):60-62.
[10]杨秀增.基于FPGA的心电信号处理研究与实现[D].桂林:广西师范大学,2007.
三、研究方案(主要研究内容、目标、研究方法、进度)
研究内容:便携式心电信号采集电路的设计过程,给出了设计原理以及详细的设计过程。
研究目标:本论文将结合国内外对心电信号的研究,设计一个心电信号检测放大电路,要求充分考虑人体心电信号的特点,采用前置差动放大+带通滤波器+50HZ陷波器(带阻滤波器)组成的模式、并且利用Multisim软件对相应的电路进行仿真。最后将结果显示出来。
二、文献综述内容(在充分搜集研究主题相关资料基础上,分析国内外研究现状,提出问题,找到研究主题的切入点,附主要参考文献)
心电信号是心脏电活动的一种客观表示方式,是一种典型的生物电信号,具有频率、振幅、相位、时间差等特征要素,比其他生物电信号更易于检测,并具有一定的规律性。由于心电信号从不同方面和层次上反映了心脏的工作状态,因此在心脏疾病的临床诊断和治疗过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参考价值。对心电信号的采集和分析一直是生物医学工程领域研究的一个热点,是一项复杂的工程,涉及到降低噪声和抗干扰技术,信号分析和处理技术等不同领域,也依赖于生命科学和临床医学的研究进展。自1903年心电图引入医学临床以来,无论是在生物医学方面,还是在工程学方面,心电信号的记录、处理与诊断技术均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并积累了相当丰富的资料。当前,心电信号的检测、处理仍然是生物医学工程界的重要研究对象之一。

便携式心率测试仪(开题报告)

便携式心率测试仪(开题报告)

五邑大学电子系统设计开题报告题目:便携式心率测试仪院系信息工程学院专业电子信息工程学号学生姓名指导教师开题报告日期一、课题来源、国内外研究现状与水平及研究意义、目的。

1.课题来源便携式心率测试仪2.国内外研究现状与水平便携式医疗设备正不断改进数以百万计患者的医疗保健条件。

现在外国的先进运动手表甚至能够无线记录用户的心率。

未来,还将有众多能显著改善医疗实施及其效果的创新型医疗应用产品。

满足便携式医疗领域的微处理器需求给半导体企业带来了挑战。

虽然工程设计无外乎是在相对立的功能、规范以及空间限制条件之间进行取舍,但是这种平衡取舍在便携式医疗领域往往非常棘手。

医疗市场的相关需求往往很难协调,如小尺寸与高功能性、低功耗与高性能模拟,以及超长电池使用寿命与高处理能力等。

这些产品需要模数转换器 (ADC)、可调节增益、电源管理以及液晶显示屏 (LCD) 等。

这些都将是需要我们更多的去研究和发展。

3.研究意义和目的以往专门测量心率值的仪器较少,人们为了知道自己的运动或者劳动强度是否超负荷,尤其是老年人或运动员等,他们都得赶到医院而不能实时测量和预知。

为了观测“预防为主”的方针,为了实现人人能享受基本医疗保健的目标,把过去的以医院为轴心的医疗服务体系过度到以家庭为基础的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已成为必然趋势。

所以便携式医疗仪器已相继问世。

便携式心率测试仪属于一种集轻型化、一体化、可视化等优点的测试仪;同时它适合在家庭和社区条件下使用。

心电诊断仪、心率计的应用在心血管疾病的研究和诊断方面发挥出显著的作用,它们所记录的心脏活动时的生物电信号,已成为临床诊断的重要依据。

该心率仪可用于临床心率监护;并为体力劳动者劳动强度测定、运动员及士兵训练强度测定等提供确凿的和必不可少的生理指标。

二、研究内容,拟采取的研究方法、实验过程、预期成果。

(附主要参考文献)1.研究内容将脉搏通过传感器转为电压信号,再通过不同的集成芯片将电压信号完成放大、滤波、整流等一系列工作,然后利用单片机进行处理计算。

心率检测手环开题报告

心率检测手环开题报告

心率检测手环开题报告心率检测手环开题报告一、引言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和压力的增大,人们对健康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

心脏作为人体最重要的器官之一,其健康状况直接关系到人的生活质量和寿命。

因此,心率监测成为了一项重要的健康指标。

为了方便人们随时随地了解自己的心率状况,心率检测手环应运而生。

本报告旨在介绍心率检测手环的开发和应用。

二、背景心率检测手环是一种便携式的智能设备,通过传感器和算法实时监测用户的心率。

它不仅可以记录用户的心率数据,还可以提供心率变化的趋势图、健康建议等功能。

心率检测手环的出现,使得人们可以在日常生活中更加方便地了解自己的心率状况,及时采取相应的健康措施。

三、原理和技术心率检测手环的主要原理是通过光电传感器检测用户的心率。

光电传感器利用红外线和绿光的吸收特性,可以测量心率。

当心脏跳动时,血液的流动会导致皮肤的颜色发生微妙的变化,光电传感器可以通过检测这种变化来计算心率。

此外,心率检测手环还可以结合加速度传感器等技术,提高心率检测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四、应用领域心率检测手环在健康管理、运动监测、压力管理等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

首先,心率是健康状况的重要指标之一,通过心率检测手环可以实时监测心率,及时发现异常情况,提醒用户采取相应的措施。

其次,心率检测手环可以记录用户的运动数据,如步数、卡路里消耗等,帮助用户了解自己的运动情况,制定合理的运动计划。

此外,心率检测手环还可以监测用户的睡眠质量,通过分析用户的睡眠数据,提供相应的睡眠建议,改善用户的睡眠质量。

五、市场前景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和智能设备的普及,心率检测手环市场前景广阔。

据统计,全球心率检测手环市场规模从2019年的50亿美元增长到2025年的150亿美元。

市场上已经有多家知名厂商推出了各种类型的心率检测手环,如苹果的Apple Watch、小米的小米手环等。

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市场的不断扩大,心率检测手环将会越来越普及,成为人们健康管理的重要工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便携式心率测试仪(开题报告)
五邑大学
电子系统设计开题报告
题目:便携式心率测试仪
院系信息工程学院专业电子信息工程学号学生姓名指导教师开题报告日期
一、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与水平及研究意义、目的。

1.课题
便携式心率测试仪
2.国内外研究现状与水平
便携式医疗设备正不断改进数以百万计患者的医疗保健条件。

现在外国的先进运动手表甚至能够无线记录用户的心率。

未来,还将有众多能显著改善医疗实施及其效果的创新型医疗应用产品。

满足便携式医疗领域的微处理器需求给半导体企业带来了挑战。

虽然工程设计无外乎是在相对立的功能、规范以及空间限制条件之间进行取舍,但是这种平衡取舍在便携式医疗领域往往非常棘手。

医疗市场的相关需求往往很难协调,如小尺寸与高功能性、低功耗与高性能模拟,以及超长电池使用寿命与高处理能力等。

这些产品需要模数转换器
(ADC)、可调节增益、电源管理以及液晶显示屏 (LCD) 等。

这些都将是需要我们更多的去研究和发展。

3.研究意义和目的
以往专门测量心率值的仪器较少,人们为了知道自己的运动或者劳动强度是否超负荷,尤其是老年人或运动员等,他们都得赶到医院而不能实时测量和预知。

为了观测“预防为主”的方针,为了实现人人能享受基本医疗保健的目标,把过去的以医院为轴心的医疗服务体系过度到以家庭为基础的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已成为必然趋势。

所以便携式医疗仪器已相继问世。

便携式心率测试仪属于一种集轻型化、一体化、可视化等优点的测试仪;同时它适合在家庭和社区条件下使用。

心电诊断仪、心率计的应用在心血管疾病的研究和诊断方面发挥出显著的作用,它们所记录的心脏活动时的生物电信号,已成为临床诊断的重要依据。

该心率仪可用于临床心率监护;并为体力劳动者劳动强度测定、运动员及士兵训练强度测定等提供确凿的和必不可少的生理指标。

二、研究内容,拟采取的研究方法、实验过程、预期成果。

(附主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