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少卫生学简答名解

合集下载

儿少卫生学名词解释

儿少卫生学名词解释

儿少名解:(英文)1.成熟(maturity)p5:成熟是指生长和发育达到一个相对完备的阶段,标志着个体在形态、生理功能、心理素质达到成人的水平,具备独立生活和生殖养育下一代的能力。

2.心理发育(psychological development):指个体从出生到死亡期间持续的有规律的心理变化过程,又称心理发展,包括动作(行为)、言语、认知、情绪、人格和社会适应性等方面。

3.依恋(attachment)(2):婴儿最初的社会性情结,是情感社会化的标志,是其与养育者间积极的情感联系。

4.指数法(index method)p100:是利用数学公式,按身体各部分比例关系,将两项或多项指标相连,转化成指数对生长发育进行评价。

5.生长轨迹/生长轨迹现象(Canalization of growth,Growth canalization;Growth canalization phenomenon )(4)p12:是指群体儿童少年在正常环境下,生长过程按遗传潜能所决定的方向、速度和目标发育。

6.生长发育评价(Growth and development appraise)p95:是指根据收集到的资料进行评估、判断,从而确定个体或群体所处的发育等级或水平。

生长发育评价由生长发育水平、生长速度、发育匀称度(指标间相互关系)和体质综合评价四类内容组成。

7.发育年龄评价(development age appraisal)p107:指用某些形态、生理功能指标和第二性征的发育水平及其正常变异,制成标准年龄,评价个体发育状况。

目前常用的有四种:形态年龄(morphological age)第二性征年龄(secondary sex characteristic age)齿龄(dental age)骨骼年龄(skeletal age)。

8.瘦体重(Lean body mass,LBM)(3)p27:为除脂肪以外身体其他成分的重量,包括全身水含量、蛋白质、无机物、糖原和组织中的各类基质等。

儿童少年卫生学复习资料

儿童少年卫生学复习资料

儿童少年卫生学复习资料绪论一、概述1、儿童少年卫生学(child and adolescent health):简称儿少卫生学,是保护和促进儿童少年身心健康的科学,是预防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附:临床医学是以个体为研究对象,其任务是诊断、治疗疾病;预防医学是以群体为研究对象,其任务是预防疾病。

2、儿少卫生学的目的:研究正在发育的儿童少年身心健康与外部环境及遗传的相互关系,制定相应的卫生要求和措施,预防疾病,增强体质,促进儿童少年健康。

目标:保护、促进儿童少年健康3、儿少卫生学发展特征:⑴高度重视主要服务对象中小学生三大特点:①正处于生长发育时期;②在学校接受教育;③集体生活。

⑵制定工作目标和提出干预措施时,关注其生长发育及其影响因素,常见病和伤害防治,还考虑其心理-情绪-行为发展特征和实际需求。

⑶核心任务是针对青春期少年的身心发展过渡性特点和特殊问题,提供良好的教育、保健和医疗服务。

4、儿少卫生学研究对象:主要研究对象:中小学群体(7-18岁儿童少年,即儿童期与青春期)。

年龄范围:0~25岁,即出生婴儿到发育成熟的青年。

二、儿少卫生学的学科内容1、生长发育:⑴生长发育的特点及规律:身体发育与心理发育相辅相成、相互影响,研究儿童少年心理发展及生长发育一般规律,从而提出预防干预建议。

⑵生长发育影响因素:遗传因素、环境因素。

⑶生长发育的调查与评价。

2、疾病防治:(以学生为主体)⑴预防儿童少年常见疾病(包括新发传染病);⑵成年期的早期预防;⑶儿童少年伤害预防控制;⑷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的预防。

3、心理卫生:⑴儿童少年心理卫生问题及表现(分学龄期和青春期两部分);⑵儿童少年心理卫生服务;4、教育过程卫生:⑴与学习有关的卫生(脑力劳动卫生):活动特性、变化、规律影响因素、评价方法、作息制度卫生;⑵与体育课有关的卫生:预防和正确处理运动性创伤;⑶与劳动相关的卫生。

5、学校建筑设备卫生、学习用品卫生:⑴设备:学校选址、布局、采光、照明、课桌椅;⑵学习用品:书、笔、美术用品、涂改制品;6、学校健康教育:⑴卫生宣传=知识普及+宣传鼓动⑵健康教育=知+信+行⑶健康促进=健康教育+政策干预+社会支持⑷三者关系:后者包容前者,后者是前者的发展⑸学校艾滋病/性病预防教育7、学校卫生监督:对学校环境、教学卫生、公共场所卫生、传染病防治。

儿少卫生名词解释和大题

儿少卫生名词解释和大题

生长突增指儿童少年的生长速度突然加速的现象。

从胎儿到成人,先后出现两次生长突增。

青春期的生长突增现象的出现,通常提示儿童进入青春期的开始。

一般女性比男性早2年左性早熟是指性发育年龄明显早于正常阈值(如男孩8岁前出现第二性征,女孩6岁前出现乳房发育或8岁前来初潮)而导致的性器官、第二性征等一序列发育提前现象。

青春期,是由儿童发育到成人的过渡时期。

它从体格生长突增开始,到骨骼完全融合、躯体停止生长、性发育成熟而结束。

身高的突增高峰,是身高年增长的最大值或称身高生长高峰,它是青春期身高生长突增过程中的重要标志,PHV所处的时间年龄男性约为13~15岁,女生约为11~13岁,并常常作为一种标志来研究青春期各种征象的发育顺序。

意外伤害:无目的性、无意识性的伤害如车祸、溺水跌落、烧伤、烫伤、中毒、切割伤。

暴力:值蓄意、滥用权力或躯体力量,对自身、他人。

群体或社会进行威胁或伤害,导致身心损伤,死亡,发育障碍或权力被剥夺的一类行为自杀:指个体在意识清醒的情况下自愿(而非被迫)以杀害自己生命的行为双生子研究是通过比较同卵双生子之间和异卵双生子之间在心理发展特征上相似程度,来了解遗传和环境因素对这种心理发展特征的影响程度注意缺陷障碍多动症是指注意障碍、冲动行为、容易分心以及活动过度,并伴有学习困难和社会适应能力下降的一组儿童行为特征的综合症。

习惯性抽动(Tic disorder):儿童习惯性抽动主要表现为不自主的、反复的、快速的一个部位或多部位肌肉运动抽动和发声抽动,并可伴有注意力不集中、多动、强迫性动作等行为。

疲劳:是因脑力工作强度或/和时间超负荷,导致皮层细胞的功能消耗超过限度,而产生的保护性抑制现象。

过劳:是因长期学习负荷过重引起的慢性疲劳,属病理状况,经短时间休息不能恢复,故不能作为制定学习负荷卫生标准的依据。

光照度:被照平面上单位面积所接受的光通量数值。

它表示被照平面上的光通量密度。

照度的单位是勒克斯(lx,原称米烛光)。

儿少卫生

儿少卫生

名词解释1、儿少卫生学(child and adolescent health)是保护和促进儿童少年身心健康的科学,是预防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2、矮身材(short stature)矮身材系指儿童的身高低于其年龄相应标准的第3百分位数以下。

3、性早熟(sexual precocity)性早熟是一种以性成熟提前出现为特征的性发育异常。

一般可分为真性性早熟和假性性早熟。

一般指男孩9岁以前出现睾丸增大,女孩8岁以前出现乳房发育或10岁以前月经初潮者。

4、BMI指数又称体重指数,是用体重公斤数除以身高米数平方得出的数字,是目前国际上常用的衡量人体胖瘦程度以及是否健康的一个标准。

5、骨龄(skeletal age)是根据儿童少年的骨骼发育(钙化)程度同骨发育标准进行比较求得的发育年龄。

骨龄是反映个体发育水平和成熟程度较精确的指标,能较客观、精确的反映出从出生到成熟过程中个阶段的发育水平,在各个年龄中应用最广泛。

6、学生健康监测(students’health surveillance)是指采用抽样调查的方法,对确定的监测点校和目标人群进行生长发育和健康状况等方面长期的动态观察。

7.近视(myopia):眼睛辨认远方(5米以上)目标的视力低于正常,但视近正常,它是由于屈光不正所致。

8.动力定型(dynamic stereotype)::如果儿童身体外部和内部的条件刺激,依一定顺序不变的重复多次以后,大脑皮层上的兴奋和抑制过程及与此相关的神经环路将相对固定下来,称之动力定型。

9疲劳(fatigue)过强、过长刺激下,大脑皮层细胞功能损耗超过限度而引起的保护性抑制。

为客观生理现象,有客观指征,可直接测定。

10、学校卫生监督School health inspection:是国家公共卫生监督的一部分,是卫生行政部门依法对辖区内各级、各类学校的卫生工作进行监察、督导的卫生执法活动。

11、多动症:指发生于儿童时期,与同龄儿童相比,以明显注意集中困难、注意持续时间短暂、活动过度或冲动为主要特征的一组综合征简答题1、胎儿和婴幼儿期发育的‘头尾发展率’。

儿少卫生学简答名解

儿少卫生学简答名解

儿少卫生学简答名解一、名词解释1.生长:包含形态生长和化学生长,前者指细胞、组织、器官在数量、大小、重量上的增加;后者指细胞、组织、器官、系统的化学成分变化。

2.发育:指细胞和组织的分化及功能的不断完善,心理、智力的发展和运动技能的获得,为质的改变。

3.成熟:指生长发育基本结束时,形态、功能方面达到成人水平,各器官、系统功能基本完善,骨骼钙化完成,性器官具有繁殖子代的能力。

4.成熟度:专指某一特定生长发育指标当时达到的水平占成人水平的百分比。

5.体格发育:指人体外部形态、身体比例和体型方面随年龄而发生的变化。

6.体型:是对人体形态的总体描述和评定,是身体各部分大小比例的形态特征总和,由遗传因素决定,也受人体对环境的适应和诸多环境因素的综合影响。

7.认知发育:认知指认识活动的过程,是大脑反应客观事物的特征、状态及其相互联系,揭示事物对人的意义、作用的一类高级心理活动。

认知发育与脑的形态文化、功能发育有密切关系。

认知能力包括感知、记忆、注意、思维、执行等方面。

8.BMI指数:又称身体质量指数,简称体质指数,是用体重公斤数除以身高米数平方得出的数字,是目前国际上常用的衡量人体胖瘦程度以及是否健康的一个标准。

9.生长轨迹现象:人在生长的过程中,一旦因疾病、营养不良、内分泌障碍等因素影响而出现明显的生长发育延迟时,只要及时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加以校正。

就会出现向原有生长曲线靠近的倾向。

这种倾向称做生长轨迹现象。

10生长发育可塑性:是指人体的结构、功能为适应环境(包括消极的、积极的内外环境)变化和生活经历而发生改变的能力。

11.青春期:从童年期向青年期过渡的时期,是人生长发育过程中一个特定的阶段。

12.青春发动时相长期变化:指同一国家有代表样本的儿童青少年青春发育指标年龄常模或同一研究对象群体的随访资料来作为评判标准,评价个体青春期发育的相对水平,如提前,适时,延迟。

13.儿童社会化:一个人在儿童阶段(通常指0~14岁)通过个人和社会的交互作用,获得语言、思维、情感等能力和最初行为的方式,逐步了解社会、掌握生存能力的过程。

儿少简答题

儿少简答题

答题采分点:男女两性在身高生长突增起止的早晚、突增的幅度的不同。
7.请阐述婴儿期动作发育的规律性。
答题采分点:①自上而下;②由近及远;③由粗到细;④从整体到特殊,从孤立运动到共济协调。
8.按评价目的分类,请阐述心理发展评价的种类及其代表量表?
答题采分点:①智力测验;②人格测验;③神经心理测验;④特种技能测验;⑤适应性行为评定。
④遗传对生长长期变化的作用也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由于社会的开放,交通的便利,工业化、都市化导致人口大量远距离移动,远缘婚配和异族通婚的“杂交优势”促进了遗传潜力的充分发挥。
对人类影响:
生长发育长期变化对人类的影响具有双重性,有正面及负面。身体形态、机能变化的正向趋势使人群体质提高,但由于身高、体重的增大会导致社会资源消耗的增加和环境污染的加重;生育期和寿命的延长使全球人口问题更趋严重;青春期的提前到来,未婚性行为、少女怀孕及单亲家庭增加会引起一系列医学、社会和法律问题。因此,对于人类生长长期变化即要重视积极的方面,也不要忽视消极方面的作用。
(2)体育锻炼不足,易导致儿童期肥胖症的发生。
(3)任何引起生理功能紊乱的急慢性疾病都可对儿童的生长发育发生直接影响,如消化道疾病、寄生虫、地方病、内分泌疾病、遗传病、传染病等。
(4)不合理的作息制度
(5)环境污染,如铅
(6)不良的社会因素和家庭因素。(气候与季节)
2. 生长发育长期变化的原因是什么?对人类有何影响?
许多重要的器官和组织的发育都有关键生长期。此时的正常发育受到干扰,常成为永久性缺陷或功能障碍。也就是说,一旦不能抓紧时机治疗,这些器官组织即便出现赶上生长,也往往是不完全的。如,胎儿中后期到出生后6个月,是脑组织生长关键期。若此时发生严重的蛋白质营养不良、缺氧、产伤等现象,就会导致脑细胞的分裂和增殖速度急剧减慢,即使以后采取各种积极的补救措施,赶上生长也是不能完全实现的,脑细胞的数量不能恢复到应有水平,患儿的智力将受到较为严重的影响。

儿童少年卫生学名词解释

儿童少年卫生学名词解释

7、少年儿童卫生学,简称少儿卫生学,是保护和促进青少年儿童身心健康的科学,是预防医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72、青春期,是由儿童发育到成人的过渡时期,它从体格生长突增开始,到骨骼完全融合、躯体停止生长、性发育成熟而结束。

73、性发育迟缓。

又称青春性发育迟缓,一般以男孩13.5-14岁未出现睾丸增大,女孩13-13.5岁未出现乳房发育为特征。

74、生长,是指细胞繁殖、增大和细胞间质增加,表现为组织器官身体各部以至全身的大小、长短和重量增加以及身体成分的变化,为量的改变。

75、生长突增,指少年儿童的生长速度突然加速的现象,从胎儿到成人,先后出现两次生长突增,青春期的生长突增现象的出现,通常提示儿童进入青春期的开始。

一般女孩比男孩早两年左右。

76、性早熟,是指男孩9岁前出现睾丸增大,女孩8岁前来月经初潮者。

77、身高的突增高峰。

是身高年增长的最大值或者称身高生长高峰,它是青春期身高生长突增过程中的重要标志,PHV所处的时间年龄男性为13-15岁,女性为11-13岁,并常常作为一种标志来研究青春期各种征象的发育顺序。

78、发育,是指细胞和组织的分化和功能的不断完善,心理智力的发展和运动技能的获得,为质的改变。

79、瘦体重,也称去脂体重,包括全身的骨骼肌肉内脏器官和血管神经等。

80、第二性征,青春期出现的男女身体形态方面的性别特征,除阴毛、腋毛外,男性还有胡须、变声及喉结出现,女性还有乳房发育。

81、矮身材,指该儿童的身高低于其年龄相应标准的第3百分位数以下。

82、生长发育,是生长和发育的总称,在人体生长发育过程中,生长和发育是相互依存、密不可分的。

83、性分化异常,性分化过程开始于胚胎发育的最初阶段,若在分化过程中,因各种原因导致性腺、性器官分化发育障碍,而使个体的内外性器官和第二性征在各年龄段出现不同程度的畸形发育,导致性器官的发育表现和染色体的构成不一致,称性分化异常。

84、心理发展,又称心理发育,指个体从出生到死亡期间持续而有规律的心里变化过程。

广东药学院 儿童少年卫生学笔记 含07 09级试题

广东药学院 儿童少年卫生学笔记 含07 09级试题

绪论(掌握)1.儿童少年卫生学定义(09名解)是保护和促进儿童少年身心健康的科学,是预防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2.儿童少年卫生学的研究对象出生至发育成熟为止成长中的一代(0—25岁),重点对象:7—18岁3.儿少卫生学的研究内容1)生长发育(生长发育特点及规律,生长发育影响因素,生长发育的调查与评价)2 )疾病预防(预防学生常见病为主;重视学校新发传染病的预防;成人期疾病早预防;以青春期少年为重点预防健康危险行为)3)学校健康教育 4)心理卫生 5)教育过程卫生6)学校建筑设备卫生 7)学校卫生监督第一章儿童少年生长发育(掌握)概念:生长、发育、成熟1、生长:指细胞的繁殖、增大和细胞间质增加,表现为组织、器官、身体各部和全身大小、重量和化学组成成分的变化,属量变。

2、发育:指身体组织、器官和各系统功能上的不断分化和完善过程,包括体力、心理和行为上的成熟,属质变。

3、成熟:指生长和发育到一个相对完备的阶段,个体在形态、生理功能、运动能力和心理等方面达到成人水平,具备独立生活和生养下一代能力。

第一节生长发育的一般规律(一)生长发育的阶段性和程序性1、阶段性(背):婴儿0-1 幼儿前期 1-3 幼儿期(学前期)3-6 童年期 6-12 青春期10-20 青年期 18-25;2、程序性(掌握):1)头尾发展律(胎儿期和婴幼儿期,由上至下、由近而远)2)近侧发展律(手的精细动作,近-远,粗-细,简单-复杂)3)向心律(童年期和青春期,下肢先于上肢,四肢早于躯干)(二)生长发育速度的不均衡性两个突增期的时间:第一突增期:胎儿四个月开始至出生后一年,身高(胎儿中期4-6个月)体重(胎儿后期7-9个月);第二突增期:青春期(女 9-11至13-15 男 11-13至15-17)。

两次交叉的原因:第一次交叉:女生突增开始,男生尚未开始;第二次交叉:女生突增开始下降,男生突增开始。

生长发育速度的不均衡性还包括身体各部分发育速度的不均衡。

儿童少年卫生学

儿童少年卫生学

绪论1儿童少年卫生学的定义——是保护和促进儿童少年身心健康的科学,是预防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以保护和促进儿童少年身心健康为宗旨,通过研究儿童少年的身心发育规律、特点,分析影响生长发育的遗传、环境综合因素,提出相应的卫生要求和适宜卫生措施,使儿童少年健康成长的一门科学。

2目的——研究儿童少年在不同年龄阶段的身心发育规律、特点,分析影响生长发育的遗传和环境因素,提出相应的卫生要求和适宜的卫生措施;充分利用有利因素,减少和控制消极因素,预防疾病、增强体质、促进个人潜能的发挥,为儿童少年实现社会化,提高身心发育和健康水平,维护终身良好的生命质量奠定坚实的基础。

3对象——出生后的婴儿到发育成熟的青年。

年龄:0~25岁。

重点:中小学生,占全国总人口1/3以上。

儿少卫生学与临床儿科的异同:——共同点:促进儿童青少年的身心健康,提高儿童生命质量不同点:儿少卫生学:研究对象0-25 岁,,重点人群7-18岁;研究内容:着重于儿童青少年群体的疾病预防、健康促进与儿童身心发育潜能的发挥临床儿科:研究对象出生-14岁(18)以前研究内容:着重于个体儿童临床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与其它学科的联系:儿少卫生学与儿童保健学的异同——共同点:促进儿童青少年的身心健康,提高儿童生命质量不同点:儿童少年卫生学:研究对象:0-25 岁,重点人群:7-18岁儿童保健学:研究对象:0-14岁的儿童,重点人群:7岁以下7岁为界,7岁前妇幼和儿童保健,7岁以后学校4、研究内容(1)生长发育规律和影响因素1)身体发育:由形态、生理机能、运动素质共同构成。

2)心理发育:涵盖认知、记忆、思维、想象力和创造力等智力因素,也包括气质、个性、性格、行为等非智力因素。

3) 影响因素:遗传、营养、体育锻炼、环境污染、疾病、家庭因素、人际关系等。

4)营养与体育锻炼:是影响生长发育的主要环境因素。

(2)疾病预防1)常见病、多发病的筛查、诊断和防治近视、龋齿、沙眼、贫血、脊柱弯曲异常、肥胖、高血压、糖尿病。

人卫儿少第七版简答

人卫儿少第七版简答

儿少卫生学的目的:研究正在发育的儿童少年身心健康与外部环境及遗传的相互关系,制定相应的卫生要求和措施,预防疾病,增强体质,促进儿童少年健康。

[目标]保护、促进儿童少年健康儿少卫生学的学科内容生长发育;疾病防治(以学生为主体);心理卫生;学校健康教育;学校环境建设和卫生监督儿少卫生学研究对象:[主要研究对象]中小学群体(7-18 岁儿童少年,即儿童期与青春期)[年龄范围]0~25 岁,即出生婴儿到发育成熟的青年儿少卫生学发展特征:⑴高度重视主要服务对象中小学生三大特点:①正处于生长发育时期;②在学校接受教育;③集体生活。

⑵制定工作目标和提出干预措施时,关注其生长发育及其影响因素,常见病和伤害防治,还考虑其心理-情绪-行为发展特征和实际需求⑶核心任务是针对青春期少年的身心发展过渡性特点和特殊问题,提供良好的教育、保健和医疗服务儿童少年生长发育研究意义:①探讨生长发育规律、机制特点和动向②研究生长发育的影响因素③为制定发育评价标准及卫生政策、措施提供科学依据生长发育指标体系[体格发育指标]纵向测量、横向测量,重量测量,体格发育派生指标。

横向测量包括围度和径长。

[体能发育指标]生理功能指标:1.心血管功能(心率、脉搏、动脉血压);2.肺功能(呼吸频率、肺活量、最大通气量MMV、最大吸氧量等);运动功能指标:(力量指标、耐力指标、速度指标、灵敏性指标、柔韧性指标等);体能发育派生指标[心理行为发育指标]儿童少年生长发育的一般规律指个体生长发育的普遍方式。

因受遗传、环境等多因素影响,个体的生长和发育有早有晚,速度有快有慢,差异很大。

1.遗传和环境的交互作用2.连续性和阶段性的统一2.1生长发育的连续性:生长的轨迹现象;追赶性生长2.2生长发育的阶段性:发育关键期某些机能或技能的获得也存在关键期或敏感期,此时,适宜的刺激或训练即可获得该机能或技能,否则无法获得或需付出更多的努力。

[常见的发展关键期]①0~2 岁是运动发展的关键期;②1 岁半~3 岁是口头语言发展的关键期;③4~5 岁是辨识字词的关键期;④0~4 岁是视觉发展的关键期;⑤6 岁前是良好习惯培养期发育年龄分期和发育任务分为六个阶段:A 婴儿期:0-1 岁;B 幼儿前期:1-3 岁;C 幼儿期:3-6 岁,也称学龄前期;D 童年期:6-12 岁;E 青春期:约10-20 岁,女比男早1-2 年;F 青年期:约18 到25 岁发育任务:在一定的年龄段,个体的心理行为成熟程度应能达到一定的水平。

儿童少年卫生学

儿童少年卫生学

精品文档儿童少年卫生学(下划线为本科期末重点) 绪论儿童少年卫生学child and adolescent health:简称儿少卫生学,是保护和促进儿童少年身心健康的科学,是预防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儿少卫生学的研究对象:出生后的婴儿到发育成熟的青年,年龄范围是0~25岁,重点对象是中小学生群体(7-18岁)。

中小学生的发展特征:1、正在旺盛生长发育2、生长的同时在接受教育;3集体生活在学校这一特殊环境里。

儿少卫生学的主要研究内容:生长发育;疾病防治;童年期及青春期的心理卫生;学校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学校卫生监督和学校建筑设备卫生;教育过程卫生;残疾儿童卫生。

第一章- 儿童少年生长发育生长growth:是指细胞繁殖、增大和细胞间质增加,表现为组织、器官、身体各部分以至全身的大小长短和重量的增加以及身体成分的变化,为量的改变。

发育development是指细胞和组织的分化及功能的不断完善,心理、智力的发展和运动技能的获得,为质的改变。

生长是发育的前提,发育包含了生长;成熟maturity:指生长发育过程达到一个比较完备的阶段,个体在形态、功能方面达到成人的水平。

生长发育的一般规律:1、遗传和环境的交互作用2、连续性和阶段性的统一3、程序和时间性的协调4、生长发育的速度是波浪的生长轨迹现象growth canalization:是指在正常环境下,生长过程按遗传潜能所决定的方向、速度和目标发育。

个体的生长轨迹与遗传、疾病等因素有关。

追赶性生长catch-up growth:当处在生长发育过程中的个体受到疾病、营养、心理应激stress等因素作用时,会出现暂时性的生长发育迟缓,一旦这些影响因素解除,机体表现为向原有正常轨迹靠拢并具有生长发育强烈的倾向。

追赶型生长的意义:积极:为那些生长发育受障碍的儿童提供了赶上正常的机会。

消极:体重过快的赶上生长与肥胖,2型糖尿病等多种成人疾病相关联。

关键生长期critical period:许多重要的器官和组织的发育都有关键生长期,此时的正常发育受干扰,常成为永久性的缺陷或功能障碍,一旦不能抓紧时间治疗,这些器官、组织即便出现赶上生长,也往往是不完全的。

儿童生理卫生名词解释和简答题

儿童生理卫生名词解释和简答题

一.名词解释1.组织:多细胞人体中相同或相似的细胞及其相关的非细胞物质彼此以一定的形式连接,形成具有一定的结构,担负一定功能的单位。

2.骨骼:组成脊椎动物内骨骼的坚硬器官,功能是运动、支持和保护身体,制造红血球和白血球,以及储藏矿物质。

3.生理性流涎:乳牙萌出时,对三叉神经产生刺激,引起唾液分泌量的增加,但由于小儿还没有吞咽大量唾液的习惯,口腔又浅,唾液往往流到口外来,形成“生理性流涎”。

4.消化、吸收:在消化道内将食物分解为可以被吸收的成分的过程;经过消化的食物成分通过消化道壁进入血液循环的过程。

5.健康: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或虚弱状态,而是身体、心理和社会的全面的良好状态。

6.动力定型:是条件刺激按一定顺序重复多次后形成。

使条件反射的出现恒定而精确,细胞能量损耗小。

动力定型分为三个时相:兴奋过程扩散,兴奋反应向优势兴奋灶集中,动力定型的巩固完善和自动化,儿童年龄越小,动力定型越易形成。

7.肺活量:指一次深吸气后作尽力呼气时的最大呼气量。

它反映一个人一次呼吸中最大的通气量。

8.血压:是血液流动时对血管壁产生的侧压力。

一般指动脉压。

心室收缩时产生的压力称收缩压;心室舒张时产生的压力称舒张压9.反射:人体通过神经系统对外界和内部的刺激作出反应,叫反射。

反射是神经系统调节人体各种活动的基本方式。

10.学习负荷:学习负荷的卫生标准,应以大脑皮层刚出现保护性抑制为生理依据,即当学习达到出现早期疲劳便应休息。

过劳是病理状况,疲倦是主观感觉,均不宜作为制订学习负荷卫生标准的依据。

11.传染病:传染病是指能够在人群中或人和动物之间引起流行的感染性疾病。

由传染性病原体(如细菌、病毒、真菌、寄生虫等)或它们的毒性产物所致的疾病。

12.呼吸肌:与呼吸运动有关的肌肉,包括肋间肌(含肋间外肌和肋间内肌)和膈肌、胸锁乳突肌、背部肌群以及胸部肌群等。

13.生理性盲点:视乳头穿出之处。

(简短版本)黄斑鼻侧约3mm处有一直径为1.5mm的淡红色区,为视盘,亦称视乳头,是视网膜上视觉纤维汇集向视觉中枢传递的出眼球不喂,无感光细胞,故视野上呈现为固有的暗区,称生理性盲点。

人卫儿少第七版名词解释

人卫儿少第七版名词解释

儿童少年卫生学(child and adolescent health):,是保护和促进儿童少年身心健康的科学,是预防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生长growth:指细胞的繁殖、增大和细胞间质增加,表现为组织、器官、身体各部以至全身大小、长短、重量和化学组成成分的变化。

包含形态生长morphological growth 和化学生长chemical growth——量变发育development:指身体组织、器官和各系统功能上的不断分化和完善过程,包括体力、心理、行为的成熟——质变成熟maturity:指生长和发育达到一个相对完备的阶段,个体在形态、生理功能、运动能力和心理-行为等方面达到成人水平。

具备独立生活和生养下一代的能力生长发育可塑性:是指人体的结构、功能为适应积极或消极的内外环境及生活经历而发生改变的能力,也就是生长发育的可能性,意味着生长发育的状态可以被生活经历塑造体格发育(physical growth)通常是指身体外部形态的发育,是人体整体发育的重要方面。

体格发育有很多测量指标,大体归为三类,即纵向测量、横向测量和重量测量体能(physical fitness)是健康概念的重要延伸,用以全面、准确评价人体的生理功能和健康状况健康相关体能:泛指人的体质维持身体健康,提高工作生活学习效率所必须的基本能力运动相关体能:建立在健康相关体能基础上,其狭义针对运动员,是竞技能力的重要部分生长的轨迹现象(growth canalization)指在正常环境下,生长过程按遗传潜能所决定的方向、速度和目标发育赶上生长:又叫追赶性生长(catch-up growth)在阻碍生长的因素被克服后表现的加速生长并恢复到正常轨迹的现象。

可分为完全赶上生长和不完全性生长。

能否恢复到原来的正常轨迹,取决于致病的原因、疾病的持续时间和严重程度发育关键期critical growth period:某些机能或技能的获得也存在关键期或敏感期,此时,适宜的刺激或训练即可获得该机能或技能,否则无法获得或需付出更多的努力发育任务(developmental task)在一定的年龄段,个体的心理行为成熟程度应能达到一定的水平。

儿童少年卫生学

儿童少年卫生学

1少儿卫生学研究对象:从出生后的婴儿到发育成熟的青年重点对象:中小学生群体重点研究对象群体是:童年期、青春期。

两大基础学科:流行病学和卫生统计学有密切联系的学科跨学科教育学、心理学、行为学、体育学、体质人类学、细胞分子生物学、性科学2胎儿-婴幼儿期发育遵循头尾发展律;手的精细动作遵循近侧发展律;青春期发育遵循向,心律3生长发育的阶段性(几个年龄期)1婴儿期(0-1岁)2幼儿前期(1-3岁)3幼儿期(3-6岁)4童年期(6-12)5青春期(10-20)6青年期(18-25)。

4.自胎儿4个月开始起至出生后1年称为第一生长突增期在青春期早期出现第二次生长突增持续的3年左右称为第二生长突增期5性早熟的分类;真性、假性、部分性。

1.儿童少年卫生学:简称儿少卫生学,是保护和促进儿童少年身心健康的科学,是预防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2.生理功能水平:是指机体新陈代谢的水平以及各器官系统的效能。

3.运动素质:是衡量体质状况的一个主要标志,他是指人体在体育活动中所表现的各种机能能力。

4.性早熟:是一种以性成熟提前出现为特征的性发育异常。

6.优势法则:当人们从事脑力和体力活动时,在大脑皮层各有其当代表的区域,其工作效率的高低,取决于有关的大脑皮层区域是否处于良好的兴奋状态。

7.始动调节:大脑皮层的工作能力在工作刚开始时水平较低,经启动过程逐渐提高,这一现象称为始动调节。

5心理卫生:又称精神卫生,是研究如何维护和促进人类心理健康的科学。

8.动力定型:身体内、外环境条件刺激按一定顺序重复多次后,在大脑皮层与此相关神经环路即相对固定下来,形成动力定型。

9.健康促进:是指个人与其家庭、社区和国家一起采取措施,鼓励健康的行为,增强人们改进和处理自身健康问题的能力。

三、简答1.生长发育的一般规律方式?1.生长发育的阶段性和连续性2.生长发育速度的不均衡性3.各系统生长模式的时间顺序性与统一协调性4.生长轨迹现象和生长关键期5.生长发育的长期变化。

儿少名解填空

儿少名解填空

儿童少年卫生习题王玉林石河子大学医学院预防医学系名词解释1、Child and Adolescent Health儿童少年卫生学,简称为儿少卫生学,是保护和促进儿童青少年身心健康的科学。

是预防医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1、growth spurt:生长突增,指儿童少年的生长速度突然加速的现象。

从胎儿到成人,先后出现两次生长突增。

青春期的生长突增现象的出现,通常提示儿童进入青春期的开始。

一般女性比男性早2年左右。

2、sexual precocity:性早熟,是指男孩9岁前出现睾丸增大,女孩8岁前出现乳房发育或10岁前来月经初潮者。

3、delayed puberty:性发育延迟,又称青春期性发育延迟。

一般以男孩13.5~14岁未出现睾丸增大,女孩13~13.5岁未出现乳房发育。

4、short stature:矮身材,指该儿童的身高低于其年龄相应标准的第3百分位数以下。

5、adolescence OR puberty:青春期,是由儿童发育到成人的过渡时期。

它从体格生长突增开始,到骨骼完全融合、躯体停止生长、性发育成熟而结束。

6、peak height velocity (PHV):身高的突增高峰,是身高年增长的最大值或称身高生长高峰,它是青春期身高生长突增过程中的重要标志,PHV所处的时间年龄男性约为13~15岁,女生约为11~13岁,并常常作为一种标志来研究青春期各种征象的发育顺序。

7、性分化异常:性分化过程开始于胚胎发育的最初阶段。

若在分化过程中,因各种原因导致性腺、性器官分化发育障碍,而使个体的内外性器官和第二性征在各年龄段出现不同程度的畸形发育,导致性器官的发育表现和染色体的构成不一致,称性分化异常。

1、生长长期变化:19世纪以来,尤其是二次世界大战后,许多发达国家的儿童少年生长速度加快、生长水平提高,出现身材一代比一代长的高,性发育提前等一系列持续变化的现象。

1953年德国学者Koch称之为“生长长期加速”。

儿少名词解释

儿少名词解释

1.儿童少年卫生学:是保护和促进儿童少年身心健康的科学,是预防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2.成熟:指生长和发育达到一个相对完备的阶段,标志着个体在形态、生理功能、心理素质达到成人的水平,具备独立生活和生殖养育下一代的能力。

3.体能:是指人体具备的能胜任日常工作和学习而不感到疲劳,同时有余力能充分享受休闲娱乐生活,又可应付突发紧急状况的能力。

4.青春发动期:是青春期早期的一个变化过程,即生殖系统发育与成熟。

从生物学方面看,个体在青春发动期开始获得生育力,具备生殖功能。

5.生长的轨迹现象(growth canalization):指在正常环境下,生长过程按遗传潜能所决定的方向、速度和目标发育。

6.发育任务:在一定的年龄段,个体的心理行为成熟程度应能达到一定的水平。

这些发育任务是特定年龄的基本任务,既是教养目标,也是判断发育水平的依据。

7.关键生长期:头两个阶段出现在胎儿中后期到出生后6个月,是细胞数量大量增加的脑组织生长关键期;青春早期是长骨组织的关键生长期。

8.发育关键期:动物有着与生俱来的特征,在出生后一定时期表现出来,并作为一种行为方式固定下来,影响今后的行为。

一旦超过这一时期,该行为就不会出现。

9.生长发育一般规律:指个体生长发育的普遍方式。

因受遗传、环境等多因素影响,个体的生长和发育有早有晚,速度有快有慢,差异很大。

10.ScammonR生长模式:通过发育水平曲线的描述,发现人体器官、系统的生长曲线可分为一般型、淋巴系统型、神经系统性和生殖系统型,称之为Scammon 生长模式。

11.生态系统理论:在考虑个体发展时,应将其嵌套在一系列相互影响的环境系统中;在这些系统中,系统与个体相互作用并影响着个体的发展。

12.身心发育的失匹配状况:大脑皮质成熟的时间顺序与新柳行为发育相一致,即个体较早进入青春期,但社会认知及应对能力的准备还不充分,形成身心发育的失匹配状况。

13.前言语阶段:在婴儿掌握语言之前,有一个较长的言语发生的准备阶段,称为“前言语阶段”。

儿少卫生学练习题

儿少卫生学练习题

绪论练习题(一)名词解释:儿童少年卫生学(二)单选题:1.有关儿童少年卫生学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儿童少年卫生学研究的对象仅为7岁以下的儿童B、儿童少年卫生学是一门研究儿童健康原理、生长发育规律及影响因素,并采取相应措施,使儿童、青少年达到身心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健全的综合性医学学科C、儿童少年卫生学的研究对象为占人口总数1/3的全体儿童和青少年D、儿童少年卫生学与预防医学有联系,也有区别E、儿童少年卫生学研究的方法多样2、儿少卫生学的研究对象的年龄范围()A、0~18岁B、0~20岁C、0~25岁D、0~28岁E、12岁以下3、儿少卫生学的核心工作是()A、生长发育、疾病防治B、心理卫生C、学校健康教育D、教育过程卫生E、学校卫生监督和学校建筑设备卫生4、我国学校卫生工作的基本法规和重要指导依据是()A、《学校卫生工作条例》B、《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C、《九十年代中国儿童发展规划纲要》D、《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E、《义务教育法》(三)多选题:1、儿少卫生学涵盖的内容十分丰富,主要有:()A、心理卫生B、教育过程卫生C、疾病防治D、生长发育E、学校建筑设备卫生2、与儿少卫生学有密切联系的学科是()A、营养卫生学B、心理学C、人类工效学D、行为学E、建筑学3、儿少卫生学的两大基础学科为()A、流行病学B、教育学、社会医学D、体质人类学E、卫生统计学4、儿少卫生学的重点研究对象是什么样的群体?()A、婴儿期B、幼儿期C、童年期D、青春期E、青年期(四)填空题:1、儿少卫生学的研究对象是,重点对象。

(五)简答题:1、儿少卫生学研究目的是什么?2、近年来,儿少卫生学的发展特征有哪些?3、请说出儿少卫生学的主要研究内容。

4、儿少卫生学的发展特征有哪些?练习题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儿童少年卫生学:是保护和促进儿童少年身心健康的科学,是预防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单选:1、A 2、C 3、C 4、A(三)多选题:1、ABCDE 2、ABCDE 3、AE 4、CD(四)填空题:1、从出生后的婴儿到发育成熟的青年;中小学生群体(五)简答题:1、以保护、促进和增强儿童少年身心健康为宗旨, 通过研究儿童少年在不同年龄段的身心发育规律和特点,分析影响生长发育的遗传、环境综合因素,提出相应的卫生要求和适宜的卫生措施,充分利用各种有利因素,减少和控制消极因素、预防疾病、增强体质,促进个人潜能正常发挥,为儿童少年实现社会化,提高身心发育和健康水平,为终身维持良好的生命质量奠定基础。

儿少卫生学——精选推荐

儿少卫生学——精选推荐

⼉少卫⽣学1⼉童少年卫⽣学简称⼉少卫⽣学,是保护和促进⼉童少年⾝⼼健康的科学,是预防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的:保护、促进、增强⼉童少年⾝⼼健康(预防疾病、增进健康、提⾼⽣命早期的⽣活质量)2⽣长:细胞繁殖、增⼤和细胞间质增加;表现为组织、器官、⾝体各部分乃⾄全⾝的⼤⼩、长短、重量增加和⾝体成分的变化3发育:细胞、组织的分化及功能的不断完善,⼼理、智⼒的发展和运动技能的获得Δ⽣长、发育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但在⽣长发育的过程中相互依存、密不可分4⽣长轨迹现象:在外环境⽆特殊变化的条件下,个体⼉童的发育过程⽐较稳定,呈现⼀种轨迹现象。

该轨迹有动态的、复杂的调控系统,其中遗传基因起着关键的控制作⽤。

它尽⼒使正在⽣长中的个体在群体中保持有限的上下波动幅度5赶上⽣长:⼀旦出现疾病、内分泌障碍、营养不良等不良影响,会出现明显的⽣长发育迟滞;⽽⼀旦这些阻碍因素被克服,⼉童会⽴即表现出向原有⽣长轨道靠近和发展的强烈倾向。

把这种在阻碍⽣长的因素被克服后表现出的加速⽣长并恢复到正常轨迹的现象叫做6青春期:是指由⼉童逐渐成长为成⼈的过渡时期,起始于⽣长突增、第⼆性征开始发育,经历第⼆性征的全⾯发育和⽉经初潮,终⽌于⾻骼愈合,具有稳定规律的排卵、性功能逐渐成熟。

⼥⽣约为 9-18 岁;男性约为 11-20 岁7情绪:是指伴随着认知和意识过程产⽣的对外界事物的态度,是对客观事物和主体需求之间关系的反应。

是以个体的愿望和需要为中介的⼀种⼼理活动8情感:指⼀个⼈在⾏动、活动过程中出现的由某⼀事物所引起的主观体险。

它反映了该事物与个⼈的⼼理倾向(期望的⽬标,需要及态度意向等)的关系9个性:也称⼈格,指个体的整个精神⾯貌,既具有⼀定倾向性⼼理特征的总和。

包括⼈的个性倾向性、个性⼼理特征、⾃我意识等三⽅⾯的内容10⽓质:是婴⼉出⽣后最早表现出来的⼀种较为明显⽽稳定的个⼈特征,是⼈格中的先天素质性成分——容易型、困难型、迟缓型、混合/交叉型⽣长发育调查:是指⽤科学的⽅法对个体和群体⼉童青少年的⽣长发育状况进⾏观察和测量12⽣长发育评价:是⽣长发育的重要研究内容,也是⼉少卫⽣⼯作者分析个体、群体⽣长发育现状和趋势的经常性⼯作。

儿童少年卫生学名解

儿童少年卫生学名解

儿童少年卫生学:是保护和促进儿童少年身心健康的科学,是预防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生长:指细胞繁殖、增大和细胞间质增加,表现为组织、器官、身体乃至全身的大小、长短、重量增加和身体成分的变化,属量变。

发育:指细胞、组织的分化及功能的不断完善,心理、智力的发展和运动技能的获得。

关键生长期:头两个阶段出现在胎儿中后期到出生后6个月,是细胞数量大量增加的脑组织生长关键期;青春早期是长骨组织的关键生长期。

头尾发展律:胎儿和婴幼儿期,从生长速度看,胎儿期头颅生长最快,婴儿期躯干增长最快,2~6岁期间下肢增长幅度超过头颅和躯干,儿童的身体比例不断变化。

向心律:儿童期、青春期,身体各部的形态发育顺序:下肢先于上肢,四肢遭遇躯干,呈现自下而上,自躯干远端向中心躯干的规律性变化。

青春期:是个体从出现第二性征到性成熟的生理发展过程,是个体从儿童认知方式发展到成人认知方式的心理过程,是个体从社会经济的依赖性到相对独立状态的过渡。

家族性矮身材:指那些身材虽矮小但生长速度属正常范围、有矮身材家族史的儿童。

体制性生长迟缓:身材矮小、青春期突增和性成熟出现时间都晚但最终身高能达到正常。

内分泌系统疾病:许多内分泌系统疾病会引发生长发育障碍造成矮身材。

心理卫生:又称精神卫生,是研究如何维护和促进人类心理健康的科学。

它包括一切旨在改善心理健康的措施,使人能按自己的身心潜能进行活动。

ADHD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指由非智力因素引起的、与年龄不相符的注意障碍、冲动、活动过度,并伴有学习困难和社会适应力低下的一组儿童行为异常症候群。

LD学习障碍:一组以特殊性学习技能获得困难为主要特征的症候群,包括阅读障碍、数学障碍、书写障碍、非特定性学习障碍。

anxiety焦虑:指突如其来出现的、无明显躯体原因的恐惧感,若经常反复出现,易形成儿童焦虑障碍,是儿童期最常见的情绪障碍之一。

obsessive compulsive强迫行为:指儿童期以强迫观念和强迫动作为主,伴焦虑情绪和适应困难的一类症候群。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名词解释1.生长:包含形态生长和化学生长,前者指细胞、组织、器官在数量、大小、重量上的增加;后者指细胞、组织、器官、系统的化学成分变化。

2.发育:指细胞和组织的分化及功能的不断完善,心理、智力的发展和运动技能的获得,为质的改变。

3.成熟:指生长发育基本结束时,形态、功能方面达到成人水平,各器官、系统功能基本完善,骨骼钙化完成,性器官具有繁殖子代的能力。

4.成熟度:专指某一特定生长发育指标当时达到的水平占成人水平的百分比。

5.体格发育:指人体外部形态、身体比例和体型方面随年龄而发生的变化。

6.体型:是对人体形态的总体描述和评定,是身体各部分大小比例的形态特征总和,由遗传因素决定,也受人体对环境的适应和诸多环境因素的综合影响。

7.认知发育:认知指认识活动的过程,是大脑反应客观事物的特征、状态及其相互联系,揭示事物对人的意义、作用的一类高级心理活动。

认知发育与脑的形态文化、功能发育有密切关系。

认知能力包括感知、记忆、注意、思维、执行等方面。

8.BMI指数:又称身体质量指数,简称体质指数,是用体重公斤数除以身高米数平方得出的数字,是目前国际上常用的衡量人体胖瘦程度以及是否健康的一个标准。

9.生长轨迹现象:人在生长的过程中,一旦因疾病、营养不良、内分泌障碍等因素影响而出现明显的生长发育延迟时,只要及时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加以校正。

就会出现向原有生长曲线靠近的倾向。

这种倾向称做生长轨迹现象。

10生长发育可塑性:是指人体的结构、功能为适应环境(包括消极的、积极的内外环境)变化和生活经历而发生改变的能力。

11.青春期:从童年期向青年期过渡的时期,是人生长发育过程中一个特定的阶段。

12.青春发动时相长期变化:指同一国家有代表样本的儿童青少年青春发育指标年龄常模或同一研究对象群体的随访资料来作为评判标准,评价个体青春期发育的相对水平,如提前,适时,延迟。

13.儿童社会化:一个人在儿童阶段(通常指 0~14岁)通过个人和社会的交互作用,获得语言、思维、情感等能力和最初行为的方式,逐步了解社会、掌握生存能力的过程。

14.矮身材:是指在相似生活环境下,同种族、同性别和年龄的个体身高低于正常人群平均身高2个标准差者(-2 SD),或低于第3百分位数(-1.88)者,其中部分属正常生理变异。

15.骨骼年龄:是通过将儿童少年骨骼发育程度与骨发育标准比较而求得的发育年龄。

16.性早熟:性早熟是指男孩在9岁以前出现睾丸增大,女孩在8岁以前出现乳房发育或10岁以前来月经初潮者。

17.遗传度:是指在群体表型特征两变异中,遗传变异所占的比例。

遗传度介于1和0之间,越接近于1,提示遗传的作用越大;越接近0,说明环境的作用越大。

18.肥胖:是一种常见的营养代谢疾病,是指由于营养过剩、缺乏运动以及遗传因素共同作用引起的身体内脂肪过度堆积的现象,表现为全身脂肪组织异常性的增加。

19.学习障碍:是一组以阅读、书写、拼字、表达、推理、计算能力等特殊学习技能获得困难为主要特征的症候群,包括阅读障碍、数学(运算)障碍、书写障碍、非特定性学习障碍。

20.顽固性不良习惯:少数儿童可在不良环境条件下,由精神及躯体不适诱导,出现一些刻板的不良习惯性动作,表现多样,但绝大多数无心理异常。

21学校恐怖症:初入学儿童(女孩)多见,表现为对学校这一特定环境感到异常恐惧,强烈拒绝上学;发作时还伴有焦虑情绪、自主神经系统功能紊乱等症状。

22.伤害的主动干预:针对全人群,无论会否发生事故都常规使用某些安全装备,或采取某些安全行为方式。

23.自杀未遂:是指实施了以死亡为目的的自伤行为,但未导致死亡。

一定强度的死亡愿望是自杀未遂的必备条件。

24.动力定型:指一种由固定程序的条件作用建立的暂时联系系统,即条件反射系统。

25.疲劳:是由于脑力工作的强度或(和)时间超负荷,致皮层细胞功能消耗超过限度而产生的保护性抑制现象。

26.过劳:因长期学习负荷过重引起的慢性疲劳,属病理状况,经短时间休息不能恢复。

27.保护性抑制:又称超限抑制,指神经细胞长时间的工作,或受到强烈刺激作用,会使条件反射受到抑制,称为保护性抑制。

28.始动调节:大脑皮层的工作能力在工作刚开始时水平较低,经启动过程逐渐提高,这一现象称为始动调节。

29.采光系数:室内工作面某一点的天然照度与同时室外开阔天空散射光的水平照度的比值,教室桌面上的采光系数最低值不应低于1.5%。

30.学生健康监测:是指采用抽样调查的方法,确定有代表性点校和目标人群,按统一技术标准对学生生长发育和常见疾病等进行长期的动态观察。

二、简答题1、请简述儿童少年卫生学研究的目的。

儿少卫生学通过研究不同年龄段儿童少年的身心发育规律和特点,分析影响因素,分析影响生长发育的遗传、环境综合因素,提出相应卫生要求和适宜卫生措施,充分利用各种有利因素,减少和控制消极因素,预防疾病、增强体质,促进个人潜能的发挥;为儿童少年实现社会化,维持终身良好的生命质量,奠定坚实基础。

2、请说出儿少卫生学的主要研究内容。

生长发育、疾病防治、心理卫生、教育过程卫生、学校健康教育、学校卫生监督和学校建筑设备卫生。

3、请简述婴幼儿期动作发育的头尾法则。

在婴幼儿期,粗大动作按抬头、翻身、坐、爬、站、走、跑、跳的发育过程进行,即所谓的头尾发展规律。

4、请说出人类身体器官、系统发育类型中的Scammon生长模式。

一般型;淋巴系统型;神经系统型;生殖系统型;子宫型5.请简述儿童少年的视觉发育特点。

婴儿2个月左右形成明显的视觉集中,首先集中在活动或色彩鲜明发亮的物体上,尤其对人脸易产生该集中现象;还能追视水平方向运动的物体。

4个月左右的婴儿开始对颜色有分化反应,出现辨色视觉。

6个月前是视力的敏感期。

2-3岁能正确辨别红、黄、绿、蓝四种基本颜色并出现双眼视觉。

5、以身高为例阐述青春期生长突增现象。

一般女童10岁,男童12岁进入青春期突增阶段。

突增约持续3年,男童每年可增长7-9cm,最多可达10-12cm,全突增期平均长高28cm;女童每年可增长6-8cm,最多10cm,全突增期平均长高25cm。

男童突增起点叫女童晚2年,结束时间也推迟2年。

女童身高增幅最大时间多在初潮前12个月,临近初潮6个月时身高增速开始减慢,初潮后身高增速更慢,但仍有4-7cm的增幅。

6、某女,23岁,中国人,身高为155.0cm,体重为65kg,请运用BMI指数对她的营养状况进行评价。

BMI=65÷1.552=28.9 该女营养状况属于肥胖。

7、儿童少年的生长发育受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的双重影响,请列出环境因素中对儿童生长发育有不良影响的因素。

(1)营养是生长发育最重要的物质基础。

如果营养素缺乏,各种营养素的摄入不均衡,膳食结构不合理,就会引起生长发育迟缓,免疫功能低下,影响学习和劳动能力,并可导致各种急、慢性营养不良和各种营养缺乏症。

锌、碘、钙、硒等微量元素和无机盐在生长发育过程中都是必不可少的。

胎儿期碘缺乏可形成克汀病(地甲病);儿童少年缺碘则出现甲状腺肿大、智力发育水平低下、身体发育缓慢等。

婴儿缺乏钙,易患佝偻病。

氟有预防儿童龋齿的作用,但过量的氟可影响中枢神经系统,造成脊髓和脑的损伤。

如果摄入量低于铁的需要量,则可能发生缺铁性贫血。

(2)体育锻炼不足,易导致儿童期肥胖症的发生。

(3)任何引起生理功能紊乱的急慢性疾病都可对儿童的生长发育发生直接影响,如消化道疾病、寄生虫、地方病、内分泌疾病、遗传病、传染病等。

(4)不合理的作息制度(5)环境污染如铅(6)不良的社会因素和家庭因素。

8、请说出人类生长长期变化的主要表现。

(1)达到某一特定身高、体重的年龄提前或滞后,表现为儿童生长水平和生长速度的变化。

⑵成熟度发育到某一特定指征的年龄提前或延长,包括青春期开始和结束的年龄。

⑶身体比例的变化(4)成人身高的变化。

(5)妇女绝经期及生育期的变化。

(6)脑重量的变化10、人类生命脑发育中的大脑发育加速期是指哪一时期?有什么表现?胎儿期的最后3个月和婴儿出生后头两年被称作“大脑发育加速器”。

从孕7个月开始至满1岁,大脑每天增重1.7克,或者说每分钟增加重量1mg以上。

孕5个月后,神经组织全面发育,轴突、树突、突触联结形成,神经胶质细胞生长,神经元出现选择性修剪;0-18个月期间中枢神经系统开始髓鞘化。

11、请说出儿童少年生长发育的一般规律。

(1)遗传和环境相互作用(2)连续性与阶段性的统一(3)程序性与时间性的协调12、请简述青春期的年龄分期及其主要表现。

胎儿期:从受精卵到出生称为胎儿期,约40周(280天)。

特点:胎儿完全依靠母体而生成。

胎儿缺氧、感染和理化因素的刺激或孕妇营养不良,吸烟,酗酒,心理创伤均可使胎儿生长发育障碍,并导致死胎、流产、早产或先天畸形等。

新生儿期:自出生后脐带结扎时起至生后满28天。

特点:是小儿脱离母体开始独立生活,内外环境发生巨大变化,适应外界能力差、免疫力低、发病率高、死亡率高。

围生期:胎龄满28周(体重≥1000g)至出生后7足天。

特点:是生命遭到最大危险的时期,死亡率最高(包括死胎、死产,1周内死亡)。

婴儿期:出生后至1周岁。

特点:为小儿出生后生长发育最迅速的时期。

易致营养缺乏,消化功能紊乱,易患传染病及感染性疾病。

幼儿期:1周岁至3周岁。

特点:生长发育速度减慢,接触周围事物增多,智能发育较快,语言思维,应人应物能力增强,识别危险能力不足。

学龄前期:3周岁后到入小学前(6~7岁)。

特点:体格发育稳步增长,智能发育更趋完善,好奇性、模仿性强、可塑性高。

学龄期:入小学至青春期前(女12岁,男13岁)。

特点:体格生长稳步增长,器官发育(除生殖系统外)接近成人,智能发育更为成熟。

青春期:从第二性征出现到生殖功能基本发育成熟,身高停止增长的时间。

年龄范围一般从10~20岁。

女孩青春期开始和结束年龄都比男孩早2年左右。

特点:生殖系统迅速发育,体格生长随之加快,神经内分泌调节不够稳定,加之外界环境的影响大,易引起心理、行为、精神不稳定。

13、请简述不同年龄段儿童少年患病率的特点。

(1)儿童少年时期疾病具有鲜明的年龄特征,并和集体生活、学习条件密切相关。

婴幼儿期:呼吸道疾病、消化道疾病、蛲虫病和佝偻病。

(2)学龄前期:呼吸道疾病、肠道寄生虫病、龋齿、沙眼。

(3)童年期(学龄期):呼吸道疾病、消化道疾病、龋齿、沙眼、蛔虫、脊柱弯曲异常、结核病、意外伤害。

(4)青春期(中学阶段):近视、月经异常、风湿病、肾炎、肝炎、结核病、胃病、鼻炎、副鼻窦炎、心理问题为多见。

14、何谓生长长期变化对人类的双重影响?有利影响:促进了遗传潜力的充分发挥,促使人群的体质水平提高;不利影响:增加了社会资源的消耗,加重环境污染;加重人口问题、医学、社会和法律问题。

15、如何实施儿童少年的健康监测?(1)监测对象:被抽选出的监测对象应具有代表性,覆盖所在地区城乡各级学校的学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