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数学课中的德育“渗透”
浅谈数学课中的德育“渗透”
浅谈数学课中的德育“渗透”绍兴市职教中心金小红在中学阶段,数学是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
数学的重要性不仅在于它与其它学科有着密切联系。
以及它在社会实践中有着广泛应用,更重要的是数学的学习能训练人的思维方法,完善人的个性品格。
从这个意义上讲,数学所代表的进步观念已经超越了自身的范畴,数学的发展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人文科学的进步,影响着社会文明的进程。
中学数学内容蕴含着丰富的教育因素,表现出科学性、知识性和思想性的统一。
作为基础学科的数学理所当然承担着重要的德育任务,但数学学科有其自身的特殊性,数学研究的是空间形式及数量间的关系。
它相对抽象、枯燥。
其德育功能相对于一些文科来讲是隐性的,潜在的。
因此,要想在数学教学中做好德育工作确实有一定的难度,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去努力钻研、探究。
笔者在多年的数学教学工作中作了一些尝试,稍有心得,不揣粗陋,写下来与各位同行切磋、交流,以期抛砖引玉。
教书育人是水乳交融的一个整体。
数学课中,一个具体问题的分析,一个同类问题的联想、一个恰当的比喻一个智慧的幽默、一个生动的玩笑……所折射出的人生哲理、数学文化与数学人文精神是任何说教无法比拟的。
实践表明,学生很喜欢听这样的数学课,且容易“亲其师,信其道”,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达到育人的目的,做到“鱼和熊掌兼得”。
这或许就是数学课中的与人艺术。
1、润物无声---渗透的教育最有说服力的教育是无声的教育,它需要渗透到数学的各个环节中。
在幂函数教学中,幂指数n>1时,在第一象限内的图象为抛物线型曲线,随n的减小,其图象越来越接近直线y=x;当n=1时,图象变为直线y=x(质变);当0接着评论道:“由于幂指数由大到小的变化,幂函数图象多次经历由量变到质变,由于数学是以图形和数量关系揭示现实世界的本质属性,把它应用到生活中,我们发现,短期不参加体育锻炼,对身体影响不大,短期不参加体育锻炼,会使体质逐步下降,不仅会影响学习效率,还会导致体形变胖、体质变差,男生变得肥,女生变得丑陋,要想重新变得健美,必须参加体育锻炼!”这几句话富有人情味的话语,让学生在一笑之中体会到老师的良苦用心,同时也能加深对幂函数图象规律的理解,可谓一箭双雕。
浅谈数学课中的德育“渗透”
浅谈数学课中的德育“渗透"平中马树桐数学教学,不仅要教给学生数学知识,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而且要使得学生通过数学的学习,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和其他学科中的问题,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使学生体会数学与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了解数学的价值,增进对数学的理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总之,数学教学,应为学生的终生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因此,数学教学中,教师应注意挖掘数学教育中的德育功能。
一、培养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理性能力系统的文化知识的学习是提高学生理性能力的的重要途径.列宁说,没有文化的人成不了真正的共产主义者;苏霍姆林斯基说,学生在学校学习的自然、社会、思维方面的知识是世界观和正确道德行为的基础。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它有严谨的逻辑、高度的抽象、多样的思维方法、广泛的应用.数学的优势,让它与德育形成了密不可分的关系。
所以我们要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
准确地说,指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考虑问题、处理问题的自觉意识或思维习惯。
下面以数学中常用的推理意识、抽象意识、整体意识和化归意识。
对德育起的作用作说明.推理意识是指推理与讲理的自觉意识,即遇到问题时自觉推测,并做到落笔有据、言之有理。
推理意识是一个人所应具有的一般文化修养的素质。
长此训练,有助于培养正直和诚实,以及遵纪守法、尊重科学的习惯和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
抽象意识是指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应形成下面的思维习惯:1、从本质上看问题,对于复杂的事物、现象,有意识地区分主要因素与次要因素,本质特征与表面现象,从而抓住本质解决问题。
2、自觉地把适当问题化为数学问题,即具有一种解决问题的数学头脑。
这对于学生走上社会以后,处理复杂的生活、工作问题是有积极作用的。
整体意识是指全面地从全局上考虑问题的习惯。
这里不仅强调整体,而且还要强调整体与局部的关系、整体与局部的相对性、整体与结构的关系,这对学生今后处理问题起到观念上的指导。
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浅谈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德育渗透摘要: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可结合教学内容向学生讲述我国数学发展的历史,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
另外,在讲解一些应用题时,可以通过有关数据,比如钢产量、粮食产量的增长,农民年收入的增加等,让学生充分认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了解祖国的发展,从而更加热爱祖国。
关键词:初中数学;数学教学;德育渗透“进一步改进德育工作的方式方法,寓德育于各学科教学之中”是《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促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提出的重要内容。
课堂德育渗透是做好德育工作的主要渠道。
因此,教师在数学教学中要注重德育渗透,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尤为重要。
一、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理想我国是一个有着悠久文化历史的文明古国。
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可结合教学内容给学生讲述我国数学发展的历史,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
另外,在讲解一些应用题时,可以通过有关数据,比如钢产量、粮食产量的增长,农民年收入的增加等,让学生充分认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了解祖国的强大,从而更加热爱祖国。
数学课绝非单纯的知识传授课,教师可在教学中穿插一些有关数学家的故事,激发学生求知向上的欲望,使其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例如,当年陈景润的老师沈元就讲过:“自然科学的皇冠是数学,数学的皇冠是数论,歌德巴赫猜想则是皇冠上的明珠。
”自此陈景润就立下了证明歌德巴赫猜想以摘取明珠的理想。
适当引用此类事例,可使学生明白,在当今知识经济时代,一个人要想在社会上生存,要想有所作为,要想成为祖国现代化建设的有用人才,不努力学习掌握科学知识是万万不行的。
要使学生树立起立志成才、为民族富强而勤奋学习的雄心壮志。
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数学教学的德育核心是培养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数学具有丰富的辩证唯物主义教育内容,如数学中的“正与负”“动与静”“数与形”“直与曲”“相等与不等”“特殊与一般”“常数与变量”“有限与无限”等,反映了既对立又统一的唯物辩证思想。
浅谈在数学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的重要性
以引入生活 中的剪纸 , 树 叶的形状 , 美丽 的建筑物 , 来让学生感到无 比的好奇 , 于是他们开始研究 。 好奇 心是一个 人有所发 现 、 有所成 就的前提 。 瓦特发 明蒸 汽机 、 哥 白尼创立“ 日新说 ” , 都是 因为对 日常现象 的 好奇 , 正是 因为好 奇 , 才使 人类师应 不失 时机 的给 学 生 予 以提 示 , 这 不仅可加深学生对概念 的理解 ,还可使他们从 中有
所发现 、 有所 提高 , 在 进行课堂小结 时 , 学 生通过本 节 的内容 , 体会 了主要内容 , 总结 出结论 , 这不 仅是 做事做学问的收获 ,而且对学生 的 自我发展将产生
一
往陶醉其 中, 乐在其 中。 因此在数学教学 中进行德育
教育是多么重要。
适时、 适当、 适量 地进行德育渗透 , 从 而使学生在 教 学 活动 中收到更完备的教育 , 形成更全面的素质 , 收 到 良好 的教育教学效果 。德育 , 不能只依靠条条 、 框 框, 而应 把握教学 中的各 种时机 , 加 以引导 、 启发 和 教育 ,学生 良好道德 品质 的形成是在潜 移默化中进
0
德育 心 语
浅谈 在 数 学教 学中 进 行 德 育 渗透 的 重 要 性
● 陈 志秀
新课程标准把德育放在 了十分重要 的地位 。新 例来引入概念 , 例如 , 在讲解轴 对称概念 时 , 我们 可
课标明确要求 : “ 结合 教学 内容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是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 ,它对促进学生全面发 展具有重要意义 。” 事业心 、 责任心强 的数学教师都 非 常视德育教育 ,数学教学中 ,不会 只遇到数学难 题, 还会遇到非智力方 面的问题 , 问题 的解决不仅需 要 较高的数学知识水平 , 而且需要较高 的德育水平。 数学教学 中也会遇到许多非数学 问题 , 如, 学生 数学成绩提 高后骄傲 , 成绩下 降后灰心 ; 学生对数学 有浓厚 的兴趣而偏科 , 学生不喜欢数学 ; 学生不完成 数学作业 , 学生上课不 听讲 , 上课 睡觉 , 玩手机 , 看课 外 书等 。 代数学得好 , 却不喜欢图形与几何 等等。当 这些问题 出现时 ,正是我们进行德 育教 育的最佳 时 间, 这些问题解决的过程 , 正是我们 在数学教学 中进
浅谈初中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的方法
浅谈初中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的方法孙雯教育心理学研究认为:道德行为的形成过程是一个"知-情-意-行"的螺旋上升的发展过程。
根据学生的年龄层次及所处的青春期阶段特点,在初中阶段可在数学教学中渗透以下德育内容:1.以"五爱"教育为中心,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政治教育;加强勤奋学习、立志成才的理想前途教育;加强基层优良传统道德的教育;还应培养学生民族自尊心,让学生逐步明确要为国家富强、人民富裕而努力学习,适当渗透社会主义民族观念和遵纪守法的民主法制教育。
2.个性品质的培养:要帮助学生通过学习数学,体会数学的科学意义和文化内涵,理解、欣赏数学的美学价值。
要陶冶学生的情操,帮助他们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培养他们严格认真、刻苦钻研、实事求是的态度,严谨、朴实是一个数学家最基本的科学态度。
数学中的概念、命题、定理表述的最根本的准则是准确、简明,数学的一个特点是严密。
数学的思维方式、数学的精神能使人们养成缜密、有条理的思维方式、有助于培养学生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敬业精神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现实生活中,浮夸之风、华而不实之士大有人在,在数学教学中,加强对数学精神的培养、加强德育的渗透将有助于纠正这种不正之风。
3.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培养:数学来源于实践又反过来作用与实践。
让学生领悟到反映在数学中的辩证关系,从而受到初步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教育。
另外,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应培养学生勤奋、自强;开拓创新;宽容、谦恭等良好的品质。
我作为一名年轻的数学教师,感到在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尤为重要.而探讨、积累初中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的方法有利于素质教育的实施,有利于数学教学的发展,数学教学与德育虽然侧重不同,但本质是一致的——“教人做人”。
根据数学学科自身的特点,我认为下面的方法可以有效地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
一、创设愉快的教学情境在数学教学中合理地创设愉快的教学情境,设计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浅探小学数学教学德育渗透策略
浅探小学数学教学德育渗透策略摘要:德育旨在培养学生的良好道德素养,将德育融入学科教学中是促进学校德育的有效方法。
然而,数学是小学阶段的重要学科,可以通过教学内容、教学活动设计等方法渗透德育,既能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与素养,又能有效培养学生思想道德素养,为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与全面发展创造条件。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德育;渗透策略引言数学是小学教育的基本学科,数学内容、数学思想、数学语言均具备基础性和发展性特点。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融入德育是培育数学素养、涵养情感态度、树立价值观念的有效途径。
目前,学术领域对德育在学科教学中渗透的相关研究不胜枚举,但是如何让“德育之花”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开放,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1小学数学教学德育渗透的意义小学生的思想观念和行为习惯正处于重要的形成和发展时期,但是由于知识储备量较低,生活经验也相对有限,其对周遭的事物和问题缺乏正确的判断能力,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其成长和发展。
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人们可以借助互联网随时得到丰富的信息内容,但网络上的信息鱼龙混杂,为了小学生的健康成长,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渗透德育十分必要。
开展德育能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价值观念,避免其受到不良思想的影响,进而助力其取得更好的发展。
对此,小学数学教师要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念,在日常教学中提高对德育的重视程度,并结合学生的发展实际,充分运用教材内容组织开展相应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形成积极的思想意识和行为习惯,为其取得良好的发展贡献力量,最终实现教学目标的顺利达成。
2小学数学教学德育渗透中存在的问题2.1思想认知模糊当前,不少小学数学教师对德育的内涵、价值等认知存在模糊问题。
若教师无法正确把握两者的逻辑关系,认为小学数学教学能完全独立于德育之外来实施开展,就很容易出现教学方向的偏离,甚至会对小学生思维情感培养带来阻碍。
2.2实施方式僵化调查发现,小学数学德育的实施普遍存在方式僵化的问题,无法与学生的诉求进行有效对接,缺乏足够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与数学教学的本体功能存在背离。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德育的渗透论文3篇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德育的渗透论文3篇德育,即思想品德教育,就是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和道德教育。
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呢?本文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德育的渗透论文,欢迎阅读!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德育的渗透论文篇一德育,即思想品德教育,就是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和道德教育。
如何在数学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呢?这是我们应该深入研究和探讨的。
要增强教师的德育意识,充分挖掘德育材料,注意德育工作的全面性。
德育是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道德和心理素质教育德育对坚持学校的社会主义性质,保证人才培养的正确政治方向,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起着主导的决定性作用。
而新的课程标准把德育放在重中之重的地位,新课程的培养目标指导我们,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及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主义责任感。
努力为人民服务,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这充分说明了德育教育在整个教育教学中的重要地位,作为基础学科的数学肯定也必须重视德育教育。
学校德育不只是班主任和文科教师的任务,必须各科协作。
学科德育是素质教学的重要一环。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挖掘教学教材中显性和隐性的德育因素,施德育于数学教学之中。
数学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它独特的风格,承担着德育的任务。
(1)数学是客观物质世界的数量关系及空间形式的客观规律的反应。
(2)数学本身具有结论确定的特点,数学教学可以说是培养学生理性的教学。
(3)数学教学在培养学生继承基础知识的同时,无形中培养了他们的进取心和创新精神。
(4)数学课是学校教育的基础课之一,数学教育是一种文化基础教育。
在数学教学中学生进行德育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可行的。
那么怎样才能在数学教育教学中更好的渗透德育教育呢?我认为应从四方面入手。
(1)要更新育人观念,发挥教师人格魅力正确的育人观念,是科学地开展德育工作的理论武器,是数学的教学中德育渗透过程的前提条件。
浅谈数学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浅谈数学教学中的德育渗透新课程标准把德育教育放在十分重要的地位。
小学教育大纲指出:“使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智力得到发展,能力得到提高,受到思想品德教育。
”而数学传授的是理性知识,其思想情感是隐藏的。
这就要求教师充分挖掘素材,使德育教育落到实处。
作为一名数学教师,如何在小学数学中进行德育教育呢?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1.充分发挥教师的人格魅力德育教育及时说理、训练的过程,也是情感陶冶和潜移默化的过程。
教师自身的形象和教师体现出来的一种精神面貌对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也是最直接的。
在教学中,教师要满腔热情、精神饱满地出现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并通过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来感染学生,以自己严谨的教学风格和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来影响学生。
例如:要上好一堂数学课,课前教师要做好大量的准备,备好课,做好课件。
上课时,教师着装要朴素大方,讲普通话,语言要清楚、明白、有逻辑性;板书要整齐,书写要规范。
在教学过程中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再加上慈爱的目光,慈祥的笑容鼓励他们,温柔的话语感染他们。
课后辅导“后进生”要耐心、细致。
这样学生不仅对学数学产生愉悦感,而且在心里还会产生一种对教学的敬爱之情,并从老师身上体会到一种对教学的责任感,这样对他们以后的学习和工作都会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
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以自己的真诚去换取学生的真诚,以自己的正直去构筑学生的正直,你自己的纯洁去塑造学生的纯洁,以自己的人性的美好去描绘学生人性的美好。
这样,学生长期受到老师人格魅力的影响,他们就会不由自主形成健康向上的精神面貌。
1.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德育素材在小学数学教材中,大部分思想教育内容并不占明显的地位,这就需要教师认真钻研教材,充分挖掘教材中潜在的德育因素,一方面把德育教育贯穿于对知识的分析中。
例如:四年级数学下册《奥运中的数学》一课中,中国在2004年雅典奥运会上共获得了32枚金牌,我国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共获得了51枚金牌,,我趁机教育学生,成绩的提高表明了我国社会发展综合国力不断提高,增强了国家的自豪感。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浅谈数学课中的德育“渗透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浅谈数学课中的德育“渗透浅谈数学课中的德育“渗透”(小学)小学数学教学大纲明确提出:“根据数学学科的特点,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教育,爱祖国、爱社会主义、爱科学的教育,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独立思考、克服困难的精神。
”在数学教学中如何贯彻落实这一要求呢?二、结合教学内容,进行爱祖国、爱社会主义、爱科学的教育数学教材中有很多插图和应用题,教学时可以选择富有教育意义、形象生动的插图,有说服力的数据和统计材料,以及数学史料等内容,进行爱祖国、爱社会主义、爱科学的教育。
例如:一年级教学“准备课”、“5的认识”、“10的认识”时,教师可利用插图为媒体,将画面编成数学小故事,通过对画面的处理,使它由静变动,由无声变有声,对学生进行爱学校、爱解放军、全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教育。
中年级教学“读数、写数”时,可以有选择地介绍一些本地有教育意义的数据,还可以介绍我国的地形概况,如我国地域广大,东西相距约5000千米,南北相距约5500千米,领土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我国境内有世界著名的大河长江,长6300千米,等等。
中、高年级教学“应用题”时,可以根据应用题中所反映的日常生活、工业、农业、卫生、交通、教育、科技等方面有说服力的数据,经过比较、分析,进行爱家乡、爱祖国、爱社会主义、爱科学的教育。
高年级教学“百分数”时,可以介绍中国人民用占世界耕地面积5%的土地,养活了世界上20%的人口,而且国家安定,人民生活幸福,从而进行国情教育。
另外,还可以结合教学内容介绍一些我国的发明创造,如“九九口诀”和“七巧板”的发明,“珠算”的历史,以及我国历史上祖冲之的辉煌成就,等等。
从而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树立长大后为祖国社会主义建设作贡献的雄心壮志。
四、示范导行,进行良好学习习惯的教育数学课上,教师和学生的示范作用以及老师对学生的严格要求,是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主要方法。
教师的示范作用体现在,教师要通过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来感染学生,以自己严谨的教学风格和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来影响学生。
浅谈数学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浅谈数学教学中的德育渗透有人认为进行德育渗透是语文、历史、政治等学科的事,数学是一门自然学科,没有必要进行德育教育,实际上这是一种错误的认识。
数学相对抽象和枯燥,的确它不像文科知识活泼、生动而富有情趣。
但是数学作为整体教育的一部分,必须渗透德育教育。
关于这一点,数学教学大纲中也有明确的规定,可见德育教育在数学教育中不仅是可能的,而且是必须的。
数学本身的知识内容和知识体系渗透了德育因素,数学教师应抓住学科特点实施德育教育。
那么作为数学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又该怎样结合教材对学生进行德育方面的渗透呢?一、围绕学习目的,自然渗透树立正确的学习目的是德育的主要任务之一,从大的方面说,就是让学生懂得学习是为了将来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打下基础;从小的方面来说,是为了自己一个更好的前途。
在这个竞争激烈的时代,只有自己掌握了真正的科学文化知识和基本技能,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因此,教学时必须向学生进行学习目的的教育,使学生认识到学知识将来是大有用处的,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良好习惯。
例如,在学生相似三角形的内容中,曾讲过这样的一个故事:在十九世纪阳光明媚的一天,一位德国的数学家旅行到了埃及金字塔脚下,打算在此短暂地停留,在当地热情的村民陪同下,他开始参观欣赏附近的十几座金字塔,从与村民的谈话中他得知,村里教堂的神父出了这样一则悬赏告示:能测出法老胡夫金字塔(最大的一座)的塔高的人将得到神父的重赏。
当地人没有人能得到这份重赏,这位数学家略加思索,马上胸有成竹地表示能迅速的得到答案。
他叫人找了一根竹竿,一根皮尺,把竹竿竖起插到地面上,在阳光下,竹竿拖出一条长长的影子,他用皮尺量出了竹竿和影长,然后量出金字塔的影长,不一会儿就报出了金字塔的高度,终于得到了神父的重赏。
故事讲得有声有色,声形并茂,学生们沉浸于情景之中。
提问:你们知道数学家用什么方法测算出金字塔的高度吗?学习了相似三角形以后同学们都可以根据相似三角形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这一方法测算出顶部不能到达的高大建筑物的高度,那时在座的每个同学也就成“数学家”了。
浅谈数学之中渗透的德育
浅谈数学之中渗透的德育作为教师,我们的主要职责是“教书育人”,它不但要求我们教给学生科学文化知识,更重要的是教给学生做人的道理,培养出来的学生必须是德才兼备的人才。
只有这样才能适应社会主义建设和振兴中华之伟业。
因此,德育教育应放在首位,并将德育活动渗透到各个学科的教学活动中,数学当然也不例外,下面我将数学之中渗透的德育得以浅谈。
一、数学中爱国教育必不可少《小学德育纲要》规定:“小学德育主要是向学生进行‘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内容的社会公德教育和有关的社会常识教育,着重培养和练习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习惯,教育学生心中有集体、心中有人民、心中有祖国。
”在数学教学中,对学生做到爱国主义教育是必不可少的内容。
在“位置与方向”中天安门城楼等宏伟建筑的呈现,显示着中国的蓬勃发展;课后的“你知道吗?”,使学生了解祖国的历史文化,使他们对古代的科学家产生深深的敬佩之情;“年、月、日”中开国大典、申奥成功等图片,显示着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劳动人民的智慧及中国的综合国力。
在教学中,使学生关心祖国的历史文化,关心祖国的前途,激发学生的自豪感和危机感,进而唤起学生读书的热情。
二、数学的美无处不在“数学,不但拥有真理,而且也具有至高的美。
”在小学数学教材中,有许多内容可成为渗透德育教育的载体。
如: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就为数学提供了极其丰富的内容,他不但有图形的美、对称的美、和谐的美,更少不了统一的美、简洁的美、奇异的美;课本中的问题已变得生活化,问题是以一幅幅美丽的图画呈现出来的,图画的完整性,布局的合理性,可以从中使学生看到美的形象,领略美的神韵;课本中插入的典故、成语等内容,其中所蕴含的数学的美同教学内容巧妙结合,让学生在深切体验中享受数学的美。
只要善于挖掘教材,适时渗透德育教育,让学生在美的情境中愉快学习,鉴赏数学的美,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启发他们的心灵美。
三、数学中所蕴含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数学是一门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与其他学科相比,显得枯燥、乏味,但它所蕴涵的辩证关系,是其他学科所不能比的,所以在数学课中让学生树立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发展他们的辩证思想,是最佳的时机。
浅谈在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浅谈在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德育是学校的核心和灵魂,是时代的当务之急。
德育需要教师用“润物细无声”的功夫,通过间接的方式去渗透,所以说它又是一个细水长流、潜移默化的过程。
德育工作不是德育单一学科“包打天下”的领域,其他教学科目中也含有丰富的德育因素,必须各个学科全方位共同推进。
一般而言,数学课中渗透德育一直是教学中的难点。
在教学实践中,如果我们教师“心”中有“德育”,就不会导致教学变成单一完成知识传授与技能训练的教学目标,从而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
所谓教之道,德为先,只要我们教师自觉把教书和育人当作自己的崇高职责,充分发挥课堂教学实施德育的主渠道作用,最终达到德育与智育水乳交融的美好境界。
小学数学是一门系统性、科学性、逻辑性很强的学科,要求知识点讲授精确、严谨和系统,这就决定了数学学科在教学上必须严谨,所以,在小学数学中有目的、有计划地实施德育内容,必须要不断摸索灵活有效的方式方法,使德育有机地融贯其中。
一、落实有效方法,体现教育目标在课前精心设计,充分备课,寓德育于数学教学中。
小学数学教学,要想提高学习质量,增强德育效果,我们教师必须要备课充分,同时要对德育有较高的思想认识,根据学生的特点用不同方法灵活施教,精心设计各教学环节,才能让学生在感悟数学知识魅力的同时,发现美源于生活,让德育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绽放生命的活力。
二、社会实践调查活动,思考感悟深化教育效果小学数学教学中的社会实践调查活动,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广阔的社会学习空间,让学生从封闭的校园走进社会学习空间,让学生从封闭的校园走进社会这个没有围墙的大学校,使学生由被动地接受德育资源,到开放地,主动地接触和寻找德育资源,并促使学生在调查中去思考,去学习,去追求,去实践,从而提高他们自主参与、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能力。
例如,在教学《数据世界》一节中,让学生回家后调查自己家里每天使用垃圾袋的数量,然后结合垃圾袋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对学生进行行为习惯教育。
数学课中的德育“渗透”
浅谈数学课中的德育“渗透”《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要求:在知识教育过程中,进行德育渗透。
怎样在教学过程中实现这一目的呢?一、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学习目的教育日常的生产、生活和发展中,数学的运用随处可见。
在知识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应联系实际,说明知识的可用性,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学习热情,自发学习新知,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体会到学习的目的。
例如:在讲一年级的“元,角,分的认识”时,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随处可见的纸币的用处;四年级的“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发现图形,体会到在发展建设中的应用。
在教学中经常联系实际生活,比如报刊、网络、电视等生活媒介,随时留心现成教材,让学生随时感受数学知识的存在,体会到数学对生活的重要性和可学性,使学生开阔眼界,产生学好新知识的欲望和正确的学习动机,增强学习的动力。
二、在教学内容中渗透爱祖国、爱社会主义、爱科学的教育数学课本中的许多画面配图都具有教育价值,教师可以信手拈来,对学生进行爱祖国、爱社会主义、爱科学的教育。
例如:在教四年级学生“读数,写数”时,可以根据教学要求选择一些有教育意义的数字让学生进行练习。
比如:我国地大物博,疆域广阔,国土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我国第一长河长江约6300千米等;五年级学习“百分数”时,应用题里有这样的叙述:中国人口众多,但耕地稀少,“用世界5%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20%的人口”,从而给人一种自豪感;另外还有一些中国历史上的数学发明,比如“珠算”,祖冲之的“圆周率”等等,都可以让学生为之自豪,可以励志学好数学,为祖国的振兴、昌盛作贡献。
三、沟通联系,进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和思想在数学教材的每一部分知识之间都存在着纵向和横向交错递进的联系。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抓住这点,可以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启蒙。
例如:从低年级到高年级的知识安排是按纵向规律发展,可以从数学知识的产生,揭示数学知识与现实生产、生活的关系,让学生明白知识来源于生活实践,服务于实际生活,渗透“实践出真知”的观点。
浅谈小学数学的德育渗透
浅谈小学数学的德育渗透摘要:本课题以小学生为研究对象,从数学教学的德育教育入手,研究数学课堂教学中可以利用教学资源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为学生的素质得到全面发展做好铺垫。
关键词:小学数学德育渗透小学数学是基础教育的一门重要学科。
小学数学教学大纲中指出:“使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智力得到发展,能力得到提高,受到思想品德教育。
”在新的课程标准中也把德育教育放在了十分重要的位置,这充分说明了德育教育在整个教育教学中的重要地位,作为基础学科的数学也必须重视德育教育教学。
数学教师的主要任务是传授数学知识,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和运算能力,同时也要结合数学教学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的德育素质,这对培养学生的综合发展能力有深远的意义。
一、结合小学数学教材的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是推动中国社会前进的巨大力量,是各族人民共同的精神支柱,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主旋律的重要组成部分。
爱国主义教育是提高全民族整体素质的基础性工程。
是指引人们特别是广大青少年树立正确理想、信念、价值观、人生观,促进中华民族振兴的一项重要工作。
新时代中小学爱国主义教育应当结合不同学段学生实际,把握青少年心理感受和成长特点。
尊重现代教育规律。
对小学生而言,要通过栩栩如生的爱国志士、功勋人物的感人故事和中国古代典型爱国主义故事,启蒙小学生的爱国心智,孕育爱家人、爱他人、爱学校、爱社会、爱祖国的大爱情怀。
在悠久灿烂的中国古代文化中。
数学文化是其中一朵绚丽的花朵。
数学不仅是中国古代实用科学的基石,而且有着深厚的文化沉淀,它渗透在中国的各个领域,是中华文化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在小学数学课本中就有许多生动的素材,介绍了我国古代数学家的杰出成就,例如在北师大版小学二年级《有多少个字》这一课中,课本展示了一段有关祖冲之的一段文字,老师在讲解这一课时可以介绍祖冲之是我国古代一位伟大的数学家和天文学家,他是世界上第一个把圆周率的值精确计算到小数点后7位小数的人,这一成果要比外国数学家早一千多年,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爱国主义情怀,在学生幼小的心灵里种下热爱祖国的种子。
浅谈数学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德育渗透不能只局限在课堂上 ,应与课 外学 习有机结合 。我们可 以适 当开展一些 数
大的 , 也是直接 的。 此外 , 教师的板书设计 、 语 学活动 和数学 主题 活动 .例如学 习简单 的数
言表 达等 也都 可 以在无 形 中给 学 生美 的感 据整理后 。我们可 以让学 生 回家调查 自已家
东
林
而且还会产生一种对 教师的敬佩之情 .并从 老 师身上体会 到一种责任感 ,这对他们 以后 的学 习会有 巨大的推动作用。 二、 充分利用教材 。 掘德育素材 挖 在数学教 材 中. 思想 教育 内容并不 占明
环境造成的危害 。 对学 生进行 环保教育 。 另外
要根据学生 的爱好开展各 种活动 ,比如知识
中更好地渗 透德 育呢?
一
己才能取得成功 . 以使 他们养成正确看待他 可
人学习成绩 的良好 习惯 。 学会处理人际关 系。
四 、 用 课 外 活 动 和 其 他 形 式 进 行 德 育 利
●
、
充分 发 挥 教 师 的 人 格 魅 力
南
乐 县 试 验 中 学
睢
德育过程既是说理 、 训练的过程 , 是陶 也 冶情感 的潜 移默化过程。教师 自身 的形象 和
染, 从而 陶冶学生 的情操 。比如 , 了上好 一 庭每天使用 垃圾 袋的数量 ,然后计算 全班家 为 堂数学课 。 老师作 了大量 的准备 , 采取 了灵 活 庭一个星期 、一个 月 、一 年使用垃圾 袋的数
多样 的教 学 手 段 , 样 学 生 不 仅 学 得 很 愉 快 , 量 , 这 那么全校 、 全社 会 呢?然后 结合垃圾袋对
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德育渗透浅谈
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德育渗透浅谈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已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的认识。
数学教学的目的和任务,不只事传授知识,训练技能,培养能力,还要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因此,教师要本着教书育人的要求,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科的特点,充分发挥教材潜在的思想教育因素,用知识本身的魅力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下面谈谈自己在教学实践中的一些做法和体会。
1.充分挖掘教材资源试教育机制,使的我们的老师片面的追求分数,而忽略了很多东西。
其实只要我们课前充分的钻研教材,我们就能很好的把握德育与教学的关系,使它们很好的结合在一起。
很多时候德育教育并不会花掉我们多少时间,只需要少许的带到一点,就能达到我们想要的结果了。
1.1 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性教育,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活,在显示世界中寻找数学题材,让学生在生活中看到数学,摸到数学。
从而使学生体验到学习数学的意义和价值,激起他们的学习兴趣。
例如:学完“百分数应用题”后,引导学生处理商场中的打折问题——“有两家商场卖同样品牌、同样规格的商品,标价和打折方法都不同。
如果你去买这样的商品,你会选择哪一家?又如:你有500元钱、打算存入银行两年。
可以有两种储蓄方法,一种使存两年期的,年利率使2.70%;一种是先存一年的,年利率使2.25%,第一年到期时再把本金和税后利息,取出来合在一起再存一年。
选择哪种方法得到的税后利息多一些?”这都是生活中学生经常看到或经历到的事情,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感到数学就在身边,激起学习数学的欲望,认识到学习数学的重要性,明确了学习数学的重要性,提高了学习的兴趣。
1.2 利用教材中的插图进行思想教育识的作用,而且具有一定的教育意义。
教师在教学中应充分挖掘其内在的教育内容,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既掌握知识,又受到必要的思想品德教育。
从小养成爱科学、爱劳动、热爱和平,爱护环境的良好习惯。
例如:“认识人民币”的教学中,人民币图案,纸币的正面都有伟人头像,所有人民币的正面有国徽图案,它代表我们伟大的祖国。
浅谈小学数学德育渗透教育
浅谈小学数学德育渗透教育铜仁市灯塔小学丁勇摘要德育渗透不仅在体现在品德或语文学科,数学的教学中也同样处处存在,由于世界上每个空间或每一段时间里都充满数与数学的存在。
所以在小学数学教学的阶段里更需要结合数学对学生进行良好的德育渗透,并充分利用。
从而培养学生的爱国热情,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奠定基础。
关键词:德育教育渗透小学数学1 小学数学教学中德育实施的必要性在应试教育的压制下,家庭、学校教育几乎清一色地重才智而轻德育,以至于无数人感慨当今的青少年是垮掉的一代,是不堪重任的一代。
而德与才的孰重孰轻,坊间一度流传着这样几句话:有德有才是正品,有德无才是次品,无德无才是废品,有才无德是危险品。
如果追溯,早在北宋时期司马光就曾给出了最为精辟的论断: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自古以来,国之乱臣,家之败子,才有余而德不足也。
从未成年人犯罪率可知,更多的家长、教师忽略了德育的培养,使学生在身心即将成熟的最佳施教年龄段,过早地品味到了生命的苦涩,甚至身陷囹圄。
在自身承受着失足痛苦的同时,给家人、社会造成了极大的伤害。
由此可见,青少年德育教育的好坏,不仅关系到个体的未来成长,更是间接影响到整个民族素质的高低,乃至国家整体文明的优劣和续断作为社会的最基本元素的人,每个阶段的外在环境都对其进行着德育教育。
从家庭对其进行的对与错的教育与影响到小学、初中阶段的学校思想品德课程的开设,从升入大学、参加工作到成家立业,单位、社会对其思想道德的诸多要求,我们不难看出道德教育是贯穿每个人一生的。
一个人如果没有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如果没有合乎社会基本道德规范的基本素质,那他将会寸步难行。
小学生是个比较特殊的学生群体,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还处于萌芽的状态,很多同学还没有较好形成自己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在美与丑、对与错方面与社会的要求格格不入,有很大一部分同学的人生观、世界观甚至是错误的,是违背社会基本道德规范的,是法律所不能容忍的。
浅谈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德育教育渗透
浅谈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德育教育渗透中小学数学学科德育实施计划为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根据《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结合教学实际,制定本纲要。
一、小学数学学科德育目标数学学科是培养学生熟练掌握数学知识、数学思维,形成学生数学能力与数学品质的基础学科。
数学学科实施德育主要通过习题演算、讨论交流、合作探究、社会实践等活动进行,侧重于逻辑推理、实践反思、数学审美与道德品质的统一。
年级目标: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激发爱祖国、爱社会主义、爱科学的热情,培养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这是数学教学目的的任务之一作为数学课不仅要传播基本的数学理论知识,还要培养学生综合分析、概括、判断、推理等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数学是小学教学的一门主要学科新课标将“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放到一个十分重要的地位,并指出“结合数学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逐步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是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二、小学数学学科德育任务(一)思维严谨通过习题演算、命题验证、逻辑推理、例题示范方式,使学生掌握逻辑归纳与演绎、命题求证与论证、思维严谨与流畅的思维品质;通过例题的演示,培养学生把握数学知识的来龙去脉及举一反三的能力,形成有论据、有条理、有逻辑的思维习惯与表达能力,自觉学会尊重并运用定理、公理、公式、法则、规则、口诀解决问题的意识与习惯,养成做事条理分明、严谨细致、一丝不苟、严肃认真的个性品质。
(二)理性精神通过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帮助学生逐步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培养学生应用能力和创新意识;加强数学建模核心素养的培养,有利于学生养成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的习惯,有利于学生发展用数学的思维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学生形成用数学的语言表达实际问题的能力。
通过揭示数学知识产生、发展及应用的过程,培养学生勇于探索、敢于质疑、善于思考、严谨求实的理性精神。
浅谈新课程背景下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德育渗透
浅谈新课程背景下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德育渗透数学的新课程内容特别强调数学教育的社会功能和育人功能。
而目前情况是大部分数学教师,忽略了数学课堂的德育功能,或者不知该从哪些角度恰到好处地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为了有效实施新课程,我们必须充分利用课堂教学环节及教学内容设计德育渗透。
一、利用课堂教学情境的创设,发挥数学的德育功能——爱国主义教育《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中》提出:“发展数学的应用意识”“体现数学的文化价值”。
因此,我们要用数学文化的视角来创设合理的课堂教学情境。
1.从章头图和章引言中选择课堂情境创设,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历史使命感的教育。
案例1.由必修1第一章章头图(“神舟”五号载入航天飞船升空图片),我们可以创设情境:(一分钟录像)“神舟”五号载入航天飞船升空过程的新闻素材。
此时教师旁白:“‘神舟’五号成功发射将载入国际航天发展史,这是祖国航天科技的一大进步,是我们国人的骄傲……”这个为素材而进行的旁白,很大程度上激发学生爱国主义情感,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了爱国主义教育。
案例2.必修2第一章章头图(经典的建筑无图片)的素材挖掘。
教师创设情境:展示北京奥运会场馆“鸟巢”、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等效果图。
在展示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对其结构设计做一简介。
这样引起学生对北京奥运会的向往,增强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2.从教材中涉及的数学史或数学家的故事中引入教学情境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如在选修2-2中在学习“杨辉三角”,可以利用网页的形式制作与“杨辉三角”有关的学习情境,主要介绍数学家杨辉在11世纪发现这个规律,比法国数学家帕斯卡早500年左右。
可以增强民族的自豪感,并且激发了学生对科学的向往。
二、发挥数学应用题的德育功能——人文环境教育新课程指出:“数学是自然的,数学是有用的”,也就是说数学概念、数学方法的起源与发展都是自然的,即它们起源于丰富的实际背景。
这些实际背景中往往蕴涵着丰富的德育素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数学课中的德育“渗透”
浅谈数学课中的德育“渗透”
绍兴市职教中心金小红
在中学阶段,数学是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
数学的重要性不仅在于它与其它学科有着密切联系。
以及它在社会实践中有着广泛应用,更重要的是数学的学习能训练人的思维方法,完善人的个性品格。
从这个意义上讲,数学所代表的进步观念已经超越了自身的范畴,数学的发展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人文科学的进步,影响着社会文明的进程。
中学数学内容蕴含着丰富的教育因素,表现出科学性、知识性和思想性的统一。
作为基础学科的数学理所当然承担着重要的德育任务,但数学学科有其自身的特殊性,数学研究的是空间形式及数量间的关系。
它相对抽象、枯燥。
其德育功能相对于一些文科来讲是隐性的,潜在的。
因此,要想在数学教学中做好德育工作确实有一定的难度,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去努力钻研、探究。
笔者在多年的数学教学工作中作了一些尝试,稍有心得,不揣粗陋,写下来与各位同行切磋、交流,以期抛砖引玉。
教书育人是水乳交融的一个整体。
数学课中,一个具体问题的分析,一个同类问题的联想、一个恰当的比喻一个智慧的幽默、一个生动的玩笑……所折射出的人生哲理、数学文化与数学人文精神是任何说教无法比拟的。
实践表明,学生很喜欢听这样的数学课,且容易“亲其师,信其道”,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达到育人的目的,做到“鱼和熊掌兼得”。
这或许就是数学课中的与人艺术。
1、润物无声---渗透的教育
最有说服力的教育是无声的教育,它需要渗透到数学的各个环节中。
在幂函数教学中,幂指数n>1时,在第一象限内的图象为抛物线型曲线,随n的减小,其图象越来越接近直线y=x;当n=1时,图象变为直线y=x(质变);当0接着评论道:“由于幂指数由大到小的变化,幂函数图象多次经历由量变到质变,由于数学是以图形和数量关系揭示现实世界的本质属性,把它应用到生活中,我们发现,短期不参加体育锻炼,对身体影响不大,短期不参加体育锻炼,会使体质逐步下降,不仅会影响学习效率,还会导致体形变胖、体质变差,男生变得肥,女生变得丑陋,要想重新变得健美,必须参加体育锻炼!”这几句话富有人情味的话语,让学生在一笑之中体会到老师的良苦用心,同时也能加深对幂函数图象规律的理解,可谓一箭双雕。
渗透的艺术在于结合数学教学内容,用简洁明了的语言揭示事物的本质。
2、于无声处---激励的教育
对看似平淡、枯燥、繁难的教学内容,创设一些情理之中,意料之外的教学情景,使课堂教学不时出现智慧的火花、思想的涟漪,它能化无声为有声,化抽象为具体,化被动为主动,对调节课堂气氛,激发学生潜在的学习能力有
一定的帮助。
如在极限教学的小结中,提出“极限精神”:
明知不可企及/你却锲而不舍/历经各种磨难/终近理想彼岸。
你的坚韧精神/世人代代相传/每逢攻坚关头/高呼挑战极限!
这里真美兼备,情理交融,给学生这样一种信念:一旦目标确定以后,要心无旁骛,全力以赴,不达目的,誓不罢休。
结合教学内容,精心设计一些意料之外,情境之中的教学片段,可以提高教学效果,使课堂产生凝聚力,对学生的激励与教学效果也是显著的。
3、培养意志---“不讲”的教育
波利亚说,“教学生解题是意志的教育,当学生求解那些对他来说并不太容易的题目时,他学会了败而不馁,学会了赞赏微小的进展,学会了等待灵感的到来,学会了当灵感到来后全力以赴,如果在学校里没有机会尝尽为求解而奋斗的喜怒哀乐,那么他的数学教育就在最重要的地方失败了。
”
在解析几何教学中,学生怕运算,列出式子就只“坐”不“做”。
可以一边让学生计算,一边对同学说“在战斗片电影,只要冲锋号一响,我军指战员就奋不顾身地向前冲,最后以我军胜利结束定影。
现在你们见到这样的式子就应意识到,考验我们意志的时候到了--分秒必争快解题。
当年冲锋陷阵的是民族英雄,今天迅速得到正确答案的将是社会的精英。
”这段富有人文气息的话语,对学生的鞭策和鼓励作用是很大的,有同学情不自禁地说“很有哲理”。
学数学从听懂到能迅速正确地解答出来,还有很大距离,意志薄弱的同学往往中途搁笔。
如果教师讲得过多,学生就失去了锻炼的机会,既不利于成绩的提高,也不利于意志的培养。
4、张扬个性---“放任”的教育
我们教学中往往教师讲的过多,学生少有积极主动思考的机会,致使学生的个性不能得以充分发挥。
如在课堂教学中选择一些典型问题进行尝试,会收到良好的效果,教师自己也体会到教学相长的乐趣。
如在线面平行的判断定理教学中,教材中的图形把直线画成弯的,学生根据图形理解有困难,加上使用学生不熟悉的反证法,构成教学难点,让学生讨论,当堂学生可能会找出很多反证法。
同样的事情也可能发生在点到直线距离公式的证明中,学生可能给出约10种方法(有些课后补充完整),最精彩的是师生合作用向量的证法,在这些活动中,学生是全身心投入,或是独立思考或是相互讨论,常能迸发出智慧的火花。
在这一活动中,每位同学的聪明才智才能得到充分发挥,个性得到张扬,常常是平时成绩一般的同学会有上佳表现,他们看到自己的价值,自信心十足,学习数学的兴趣大为增加。
5、学会合作---交流的教育
学会合作是时代对每个现代人的要求,数学课中也应不失时机的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而数学交流是很好的手段,交流内容一般是选择所学知识的“最近发展区”,方式有课内讨论和课外研究集中交流,教师既当导演,又当主持人,
针对不同的观点,及时给予评价,在解决数学知识的同时,着力培养学生的合作知识和合作方法。
在交流的过程中,要广开言路,让各种思想火花以交流碰撞,努力使学生做到既敢于坚持自己的观点(不以老师,书本或他人的结论所左右),又要勇于及时修改错误;既虚心向别人学习,又不能拿来主义;既能倾听他人的意见,又要善于说服别人认可自己合理的想法或做法,同学之间一会儿争得面红耳赤,一会儿又握手言和,颇有君子风度,或多或少地感受到竞争与合作的处事方式,力戒胜者为王败者为寇的江湖心态。
6、数学之美---“导游”的教育
“哪里有数,哪里就有美。
”中学数学中有着丰富的美育素材,数学语言的简练,数学思维的灵巧,数与形的融合,数式形的对称……它们无不展示了数学的美,数学的美具有无比的感染力。
看画面或听诗歌欣赏节目,在没听解说前,对作品的理解是很肤浅的或根本就看不懂,但听过讲解后,心里就明亮多了,数学老师就是数学王国的导演引导同学逐步学会欣赏数学美,发现数学美,进而提高数学文化修养,并努力做到以美启智,以美育人。
如函数教学中,用多媒体在同一坐标系中画出图象,美轮美奂,学生啧啧赞叹,称为“菊花曲线”,通过对“菊花曲线”动态描述,学生理解和掌握了幂函数的性质,在头脑里留下深刻印象,便于记忆和保持,解题教学中的一题多解与多题一解,从貌似没有直接关系的地方挖掘解题信息,出奇制胜,揭示了数学世界内在的和谐美,也反映了事物内部的统一性。
这一教学过程,即使学生掌握了技能技巧,又起到预约身心、激发兴趣的作用。
数学美不仅是对称美等情形,对某个数学问题所揭示的美,可能是见仁见智的,教师要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以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这本身也是一种美。
致使学生在学习数学时不断感受到数学美的存在,而不是解题机器在工作。
比如,可以根据数学美的和谐性特征,让学生对前后知识进行比较、串联,沟通它们的内在联系;适时阐述解题中的和谐化思想原则、方法等等。
揭示了数学真与美的有机统一、岂不是使学生的思想在数学学习中步入新的天地!
以上几种育人教育是一个有机整体,有时一个例子可能具有多种教育意义。
与教学内容相比,但它所占用的时间是很少的,关键在“渗透”。
要善于通过数学问题的教学,从中抽象出具有共有的、本质性的东西,并尽可能用精炼的、富有哲理的语言表达出来,以吸引、感染和教育学生,既增强教学效果,又达到育人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