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联典故初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联典故初探
趣味语文
1103 0855
对联运用典故,在对联理论学术研究中,未引起应有的重视。本文试图对此进行初步的探索,以求正方家,并希望能起点抛砖引玉作用。
一、对联运用典故的要义
运用典故,本是文章的一重要手法和技巧。
《文心雕龙·事类》谈到用典说:“明理引乎成辞,征义举乎人事,乃圣贤之鸿谟,经籍之通矩也。”这是说,写文章为证明某一意义,引用有关典故,是圣贤的大文章,经书的通用规范。
那么,什么是典故呢?各种新旧辞书解释不一。我认为,典故是诗文中经常引用的、有来历出处又为人们所公认的故事或词语。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文字产生前,它源于社会生活实践,早于文字就在民间口头流传了。比如有了丢羊补牢不算晚的生活经历,才会产生文字的“亡羊补牢,犹未晚也”的典故。
用典故,既然是写文章必不可少的“引成事述故言”的技法,对联是文学中的另一文体艺术形式,它自然会大用典故。
国华光夏甸;
民众乐春台。
这副五言春联,就用了“国华”、“夏甸”、“春台”三个典故。“国华”表示国家荣耀繁荣,语出《国语·鲁上》“且吾闻以德荣为国华,不闻以妾与马。”“夏甸”由“信彼,惟禹甸之”演化而来,禹建夏朝,故禹甸又称夏甸,用以表示中国。“春台”,指登高游乐的胜处。词见《老子》:“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登春台。”
再看一副古代倡导廉政的对联:
领郡愧难胜,愿闾阎俗变饮羊,人除害马;
同舟须共济,与僚寀政朝驯雉,节励悬鱼。
联中几乎每个短句用了一两个典故。这里就“饮羊”、“害马”、“驯雉”、“悬鱼”说说。“饮羊”典出《孔子家语·相鲁》:“鲁之贩羊有沈氏者,常饮其羊以诈市人。”这是以水饮羊,增重牟利,如今天的注水肉,古又称“饮诈谋利”。“害马”语出《庄子·徐无鬼》,本指损害马的自然本性,后引申为害群之马。“驯雉”是《后汉书·鲁恭传》中的故事。说他的政绩化及鸟兽,连小孩也不愿捕获来到身边的雉鸟,比喻地方官善施仁政。“悬鱼”
是《后汉书·羊续传》中拒下属送鱼不食,悬而以示拒贿的故事。宋诗有句赞道:“清身太守旧悬鱼。”表示羊续为官清廉。
上述两例用典,既没有生搬硬套的痕迹,也难见出因陈相袭的毛病。由于征引恰当,妙合自然,不仅使联语绘声绘色地增强了感染力,也收到了意境超凡、对仗工妙的艺术效果。
近人蔡东藩谈到典故说:“文人撰述,必先有相当之词料(典故)为之运用,斯能斐然成章。”可见用典的重要性。
对联的产生,开始孕育在赋骈诗律中,这都出自文人之手。这类句子讲谐偶骈律,特别是唐代勃兴并用以取士的律诗,其复句必须讲对仗平仄,俪青骈紫,判白妃红。此类句子抽出来就成了工整隽永的对联了。如李白《登金陵凤凰台》诗句:“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鹭洲。”
由于这类律句及后来独立成体的对联,多出于文人之作,他们或抒情明志,或写景状物,或恭贺悼念,或警世自励,或陈古讽今,或为丰富内容和追求艺术效果,在对联中下功夫用典,成为对联用典故的缘起。
二、对联所用典故的
对联所用典故的,可从两方面说:一是典故本身的,一是对联运用典故的。
典故本身的,《文心雕龙·事类》说,用典是“虽引古事,而莫取旧辞”。实际是把典故分为“古事”、“旧辞”两大类,即我们今天说的故事典故和词语典故。词语典故包括:名言、格言、箴言、警言、熟语、惯用语、文句和诗句等词语。故事典故又分为历史故事、文学故事和生活故事。还有把典故分为明典、暗典、生典、熟典。这是从典故的体裁形态上分。若从具体形式上分,典故是一个词,又是一个词组,有的还是一个句子,甚至是文章的段落。而对联所用典故多是一个词,如“三闾”、“芳节”或一个词组,如“椒花颂”、“柏酒醉”。有的还是一个句子,如迎春联中的“春来有脚”,端午节联中的“保艾思君子”等等。
对联典故的,是按对联而分的。对联又随时代不同而不同。比如在清代有为科举而设的“应制”类,为歌颂皇朝的“万寿”类。在民国时期,有包括一年各节的“岁时”类,婚联、寿联及贺得子、建房等喜事则归于“贺联”类,还设有包括讽喻、巧联的“戏谑”类。现代研究对联理论的,各家分法也不一,有从应用和思想内容分的,有从内容和写法上分的,如专用联、长联;有分为十大类的,有多至十六类的。但在春联、寿联、挽联、胜迹、格言等类上都是一致的。因而对联典故也可大致按这些类别分。这里就春联、婚联用典举例说明。
春联常用典故有:三阳、国光、照苏、禹甸、青帝、黄图、平安竹、富贵花、斗转寅杓、春回子夜、鸿钧初转、青鸟氏司启、苍龙帝司晨、一百五日韶光、二十四番花信等等。
婚联典故有:比翼、于飞、双星、玉台、鸿案、好逑、谐凤卜、连理花、协熊占、宜男草、赤绳系足、红叶题诗、琴瑟赓和、龙凤呈祥、兰桥幸遇、箫引凤飞、玉楼巢翡翠、金屋锁鸳鸯等等。就对联说,下面就春联,婚联各举一例。
琅玕岁报平安竹;
锦绣春开富贵花。
联中“琅玕”语出《尚书·禹贡》。“厥贡惟球、琳、琅玕”。郑玄注:“琅玕,珠也。”“平安竹”,见《酉阳杂俎》,言一寺中所栽竹,每日有人报竹平安。以后成为“竹报平安”,表示家庭平安的典故。联句化自郭钰诗“锦绣春明富贵花,琅玕书静竹平安。”联意期与一年幸福平安的生活。
画眉喜仿张京兆;
点额欣谐宋寿阳。
“画眉”,《汉书·张敞传》。宣帝时张敞官京兆,尝为妻画眉,后成夫妻恩爱的典故。“点额”,《岁时记丽》上记宋武帝女寿阳公主,人日卧含章檐下,梅花落额,成五出之,后人效之为点额的梅花妆,意在女美郎喜。
当然,典故的,不是绝对划一不二的。它既有积累和选择,又有革故鼎新。用时要灵活掌握,贴切自然。
三、对联用典的要求
对联用典故,多以典喻今,以典起兴,以典褒贬,以典概括,以典谋篇,以典修辞,以典美文,以典突出主题,以典达到思想、意境艺术完美统一的效果。可见典故于对联的重要性,真是功莫大焉。因此,要求运用典故,做到熟悉典故,积累典故,善于选择,使典故用得妥贴妙切。理得义明,达到“情欲信而辞又巧”。下面就具体要求分述之。
一要了解历史。多读点古书,熟悉典故,掌握典故。
我国的典故多来自经史子集,所谓“经史子集,文人之资储也”。此外,笔记小说,稗史逸闻,古体诗词也要多加留意,特别是有关记录我国古代民俗、节令、风土人情的书,如《荆楚岁时记》、《东京梦华录》等。这里还要指出的,是要注意运用“今典”。典故不尽是古的,也有现代的。古人就有运用他们当时的“今典”的范例。“不薄今人爱古人”,所以我们也要改变是古非今的态度。
二是注意典故的思想性,重视典故的教育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