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名老中医治高血压病经验

合集下载

【黄煌胡希恕:经方治疗高血压】

【黄煌胡希恕:经方治疗高血压】

【黄煌胡希恕:经方治疗高血压】黄煌经方治疗高血压正常人血压:90~140高血压患者:95~160高血压→心梗塞、脑溢血(中风),若中风不死→半身不遂。

用中药治疗或预防高血压的优势1、可以调整体质(中风患者大多是热性体)2、可以改善症状(如:头痛、头昏、注意力不集中、失眠..等等)3、可以控制和防止疾病的发展。

一、黄连解毒汤 (唐方,外台秘要)原方:黄连3两、黄芩2两、黄柏2两、栀子14枚黄煌方:黄连5~10g、黄芩10~20g、黄柏5~10g、栀子6~12g、干姜3~10g、红枣10~30g(加入干姜、红枣,会比较顾胃,而且比较好吃)1、本方多用于原发性高血压症状:头痛、眩晕、烦躁、易怒、失眠、心悸、舌红口乾者 (烦躁、失眠等精神方面的问题须特别关注)。

在张仲景眼中的黄连是“除烦药”,例如:黄连阿胶汤(主治心中烦不得卧)中,用黄连的药是最多的约60g (此烦例如为精神不集中、失眠….心中烦)。

而神农本草经当中,黄连为上品,功效为久服令人不忘。

要方为温病学派当年的主打方,没有把此方当作降压药。

2、临床效果:1)有降压作用。

2)抗焦虑(心中烦不得卧),能改善情绪、睡眠;例如朱砂安神丸也是用黄连。

3)减缓心律。

4)对脑血管疾病不错,对出血性脑血管有防制的效果,而且能增加脑部的血流量,对缺血性脑血管疾病亦有效果。

3、体质特征:体格较强建、面色潮红或红黑、有油光、目睛充血、口唇暗红或深红、舌质红或暗红、脉象多滑数有力、腹部按之有力或有不适感、平时喜凉恶热、多梦、皮肤长有疮癠、上腹部常痞闷不适、口干、口苦、常有口舌溃疮、咽喉痛、小便黄短。

4、本方用量较小,可采用胶囊内服。

二、三黄泻心汤(汉方金匮要略)原方:大黄2两黄连1两黄芩1两黄煌方:大黄5~12g(大便乾结用生大黄,一般用制大黄)、黄连3~6g、黄芩6~20g1、泻心汤可用于脑溢血、蛛网膜下腔出血(症状:头痛如劈开来一样),此方为古代止血方。

仲景书中→吐血、衂血泻心汤主之。

【验方】张仲景治疗高血压特效验方精选10例

【验方】张仲景治疗高血压特效验方精选10例

【验方】张仲景治疗高血压特效验方精选10例岐黄名家经方1篇原创内容公众号去学岐黄中医名家经方1、活血潜降汤【药物组成】牛膝、丹参、泽泻各20克,钩藤30克,益母草、生地黄、枸杞子、地龙各10克,桑寄生16克,川贝母6克,山药15克,附子3克,茶叶适量。

加减:失眠者,加夜交藤15克,炒枣仁10克;心悸气短者,加五味子5克,党参15克;腰酸肢冷者,加杜仲15克,附子增至10克;舌麻肢麻者,加全竭3克,白僵蚕15克;半身不遂者,加川芎、黄芪各10克;动脉硬化者,加何首乌10克,草决明、槐花各15克;血脂高者,加山楂20克,槐花15克;食欲不佳者,加山楂15克,莱菔子10克。

【用法】1剂/天,用量可据证情增减。

20天/疗程,用药3个疗程纳入统计。

【临床应用】治疗102例,结果显效39例,好转53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90%。

【经验体会】高血压病多有瘀滞病理存在,治用通瘀去滞之法,促进气血正常运行,并配以变理阴阳、调节机体功能之品,是调整血压的有效措施。

故活血潜降汤重用牛膝、丹参活血化疲;引血下行;配以钩藤平肝靖木,潜阳降压;益母草、泽泻善走肝腎之经,通脉利水以降压;加地龙、川贝母活络凉肝,熄风祛痰以畅血行;取生地黄、桑寄生、枸杞子、山药滋肝益腎而调节阴阳;附片性温入腎,取其小剂量,以温助行,温为降用;清茶苦凉清爽,醒脑除烦。

诸药和合,功主“通”“降',促使机体流畅,供求平衡,以奏降压之功。

方中牛膝、丹参、钩藤、地龙、桑寄生、益母草、泽泻、川贝母等皆有不同程度的降压作用,有的药物还具有降低胆固醇,改善微循环,治疗血管硬化等作用。

2、降压延寿汤【药物组成】制何首乌、生地黄、熟地黄、白芍、枸杞子、菟丝子、杜仲、桑叶、丹参、菊花、钩藤、石决明、淮牛藤、牡丹皮、茯苓、泽泻各10~30克(视病情而决定用量,君药用量宜大)。

加减:血虚肝热者,白芍为君,加天麻、玄参、地骨皮等;腎虚有热者,生地黄为君,加女贞子、旱莲草;肝腎不足,无热象者,若肝虚为主则以何首乌为君,若腎虚为主则以熟地黄为君;肝阳上亢者,石决明为君,加生牡蛎、珍珠母;肝火较盛者,去何首乌、枸杞子、菟丝子等,而以牡丹皮为君,加黄等、夏枯草、青葙子;火盛者,须用龙胆草、扼子;大便燥结者,加大黄;肝腎阴虚,肝阳化风者,去温阳渗利活血药,加鳖甲、龟板、阿胶、羚羊角等滋阴潜阳药;挟有血瘀者,以丹参为君,白芍易赤芍,酌加当归、川芎、鸡血藤、红花、茺蔚子等;痰湿较盛者,去生地黄、熟地黄等,以茯苓为君,加陈皮、半夏、石菖蒲、远志;痰湿化热者,宜加竹茹、竹沥、瓜蒌;脾胃虚弱者,则生地黄、熟地黄、何首乌、牛膝等碍胃滑肠之药应慎用,宜加党参、黄芪、白术;阴损及阳,阳气不足者,重用何首乌、熟地黄、枸杞子、菟丝子,并可加肉苁蓉、巴戟天、淫羊藿等;阳虚甚者,应加制附子。

中医陈文伯治疗高血压秘方(对85%以上的患者都有效,而且安全无副作用)。

中医陈文伯治疗高血压秘方(对85%以上的患者都有效,而且安全无副作用)。

中医陈文伯治疗高血压秘方(对85%以上的患者都有效,而且
安全无副作用)。

中医陈文伯推荐一个经验方,对85%以上的高血压患者都有效,而且安全无副作用。

方法:地骨皮、葛根、丹参、山楂、牛蒡,以上药物各三克热水冲泡饮用(一天的量)。

中医陈文伯说现在治疗很多疾病都存在一个问题,就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而不是把人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

很多疾病不能只针对病位用药,而要寻找它的根源。

比如现在很多人有高血压和冠心病,每天只想着降压和通血管,这是一种治标的办法,而不是治本的办法,应该从整体和病源来考虑。

高血压和冠心病,看似一个和血管有关系,一个和心脏有关系,但是它们的根源都在于肾。

肾受五脏六腑之精气而藏之,肾为人身之本,生命之源。

但是并不代表一味的补肾,原则应该是调肾。

该补的时候要补,该泻的时候要泻。

刚才我们所说的中医看病大多是辩证施治,治病的依据就是症状,高血压有一个典型的症状就是眩晕,虽然高血压还有一些诸如头痛、麻木的症状,但是中医就用眩晕症来概括高血压这种病。

《黄帝内经》里面说,“诸风掉眩,皆属于肝”,眩晕是肝的气血阴阳平衡失调,肝失所养引起的,属于肝风内动证。

按照五行理论,肝属木,肾属水,滋水才能涵木,所以要把肝火降下来,一定要滋肾阴,肾水充足,肝火肯定能降下来。

其实现代医学也印证了这种观点,高血压反复发生之后,会影响血管,压力过大会使血管内皮受到损伤,肾脏的小血管会痉挛,这样就会对肾脏造成损伤。

反过来,肾病患者往往会出现肾性高血压,所以肾和高血压是会互相影响的。

中医陈文伯推荐一个经验方,对85%以上的高血压患者都有效,而且安全无副作用。

石海澄老中医高血压病辨治经验

石海澄老中医高血压病辨治经验

仁10g 滑石15g 砂仁10g 薏苡仁20g 杏仁10g 厚朴10g 竹叶6g 半夏10g 桔梗10g 连翘15g 藿香10g,姜汁兑服,每日1剂,分2次服,服用3剂后,呕恶、便溏、咽痛已除,但仍身困倦,纳呆,舌苔厚腻,原方去桔梗、连翘,加炒莱菔子10g、茯苓15g、白术10g,再进4剂,诸症该除,体温及血常规化验均正常。

4 体 会发热是临床上较常见的病证,无论是外感发热,还是内伤发热,凡是因气机不畅,湿热内蕴,脾胃不和而致身热不扬,午后为甚,头重身困,汗出而热不解,舌苔厚腻等临床症状者,可用三仁汤加减治疗。

方中白蔻仁、半夏健脾燥湿,和胃降逆;薏苡仁、竹叶、滑石、通草清热利湿;厚朴宽中理气;杏仁宣通肺气。

全方具有燥湿健脾,和胃降逆,宣畅气机之功效。

对于体温超过39℃,全身症状较重的急性感染,血象较高者,尚需配合抗生素等西药治疗。

对于原因不明的低热,在具有上述症状,兼有气阴两伤者,可采用上方加青蒿、银柴胡、人参、麦冬等辨证加减治疗。

(收稿日期:2001-01-05)石海澄老中医高血压病辨治经验涟源市田心医院(417126) 石凯歌 刘绪银Ξ 黄笃高 谢培元主题词 高血压 中药疗法 名医经验 原发性高血压病是临床常见多发病。

石氏衷中参西,认为高血压病属于中医“脉痹”范畴。

临床从瘀证治,常获奇效,现举例介绍如下。

1 疏肝理气,和血解痉降压肝藏血,主疏泄,畅气机,为风木之脏,性喜条达而恶抑郁。

《辨证奇闻》云:“肝气应脑”。

长期精神紧张,情志不舒、久郁、恼怒则伤肝,肝伤则木失条达,疏泄失常,气血失和,血行失序,脑失所养,头晕头痛,常因烦劳或恼怒而加剧,兼见失眠多梦,急躁不安。

治宜疏肝理气,和血解痉,佐以安神定志。

方用柴胡疏肝散加地龙、丹参、当归、酸枣仁、白芍。

若肝郁化火,则兼见面红目赤,舌红苔黄,脉弦数者加夏枯草、黄芩清泻肝火;肝气横逆犯脾,脾失健运,兼见腹胀满、纳差、便溏者加茯苓、白术、薄荷。

李某某,男,54岁,干部,1997年3月10日诊。

【老中医】民间治高血压方药锦集

【老中医】民间治高血压方药锦集

【老中医】民间治高血压方药锦集高血压方石决明 (先熬) 、丹参、葛根、生白芍、益母草、生山楂各30克、钩藤(后下)、山萸肉、夏枯草、黄芩、生地、泽泻各20克、野菊花、川芎、枸杞各15克、红花6克。

每日1剂。

水煎分服,连服5—10剂。

平肝熄风、滋养肝肾、活血利水。

谘肝阳上亢型高血压病。

有一患者经常测血压都150/110mmHg,除稍有头晕外,无其它不适,面色发红,尤其印堂部位红赤,舌质是红的,苔白,脉弦细滑。

属于肝阳上亢型高血压病,处以上方。

服完2剂,测血压为130/90mmHg,病人自述:服药后,头脑特别清凉,已无头晕的感觉。

5剂全部服完后,测血压为110/80mmHg,后又以原方5剂,以巩固疗效。

这个处方有如此好的效果,一是辩证准确,二是各味中药的剂量恰到好处,石决明、钩藤、白芍平肝熄风为主药,野菊花、夏枯草、黄芩清肝热为臣,枸杞、生地、山萸肉滋养肝肾,益母草、川芎、生山楂、红花活血利水为佐使。

高血压高血压患者越来越来越多,已成为人类主要杀手。

当你去医院诊断“高血压”后,医生的办法:降压,服降压药。

那么我们认识一下“高血压”。

从中医理论看,首先肯定的是体内不平衡了,即阴阳失调。

生为阳,即是阳亢了。

而又说明阴虚了。

阳亢原因是阴虚,这一对矛盾阴虚是主要的。

这样就导出“滋阴潜阳”的治疗理论。

随之就拟出“滋阴潜阳”的方子。

(说明的是是哪一脏腑阳亢?哪一脏腑阴虚?黄帝内经“十一脏腑皆与胆。

这样我们就找到了“主要矛盾肝阳上亢”,制约的是肾,滋阴要从肾下手。

)从西医的治疗看:即是高就要降,终生服药。

他们是从心脏上找原因。

从哲学上看:高和低是一对矛盾,控高低就起作用。

生低就制约了高。

他们是一体的两个方面。

在提法上,称降就不妥了,应叫“调压”比较合适,一说降谁知就想到升。

降压药可称“调压药”,即可解除患者的心理负担,又必免造成心理障碍。

这样患者遵医嘱终生服药。

结论:1、高血压一方面是生理上的毛病,另一方是患者自己心里障碍所致。

名老中医中药治疗高血压秘方大集合

名老中医中药治疗高血压秘方大集合

名老中医中药治疗高血压秘方大集合高血压是指动脉血压过高,即舒张压超过12千帕(90毫米汞柱),或收缩压在40岁以前超过18.7千帕(140毫米汞柱)。

可分为原发性高血压(高血压病)和继发性高血压(症状性高血压)两大类。

前者是一种病因尚未完全明了的以动脉血压增高为主要表现的常见疾病,属中医的“头痛”、“眩晕”范畴;后者是由于某些疾病引起,作为这些疾病的主要症状之一。

本节主要讨论前者。

1.白矾治痰厥和高血压[方剂]以白矾60克,米泔水一大煲。

[制用法]煮热至白矾溶化后,乘温浸双足。

[疗效]降压效果奇佳。

[验证]刘XX,女,53岁。

单用白矾米泔热水浸脚10分钟后,收缩压降低4.00千帕斯卡、舒张压降低2.67千帕斯卡,自觉舒服。

其夫惊叹比服一般降压药效果还好。

一老抠,患支气管哮喘,呼吸困难,面色苍白,即取白矾10克捣碎开水溶化,徐徐饮下,片刻患者呼吸轻松,病减大半,日后常以白矾冲服,同时服二陈汤加减,历经半年治疗而愈。

[备注]必须用米泔水煮溶白矶效果才好。

有些体瘦病人用开水溶浸后,自觉胸中不适,而用米泔水无此感觉,机理待探。

2.中药敷贴涌泉穴治疗高血压[方剂]桃仁、杏仁各12克,桅子3克,胡椒7粒,糯米14粒。

[制用法]上药共捣烂,加1个鸡蛋清调成糊状,分3次用。

于每晚临睡时敷贴于足心涌泉穴,白昼除去。

每天1次,每次敷1足,两足交替敷贴,6次为1疗程。

3天测量1次血压,敷药处皮肤出现青紫色。

[疗效]有降压特效。

[验证]刘xx,女,47岁,1981年5月16日就诊。

患高血压8年,长期服降压药收效不佳。

头痛胀昏,头面烘热,手足心热,血压22.7/l4.7千帕斯卡,舌红,苔薄白,脉弦细。

停服降血压中西药,采用本法治疗。

5月21日复诊,自觉症状减轻。

5月29日三诊,除轻微头痛外,其他症状消失,血压18.7/l1.7千帕斯卡。

停用敷贴药物,至1982年6月曾多次复查血压,均在18.1--18.7/l1.7--12千帕斯卡之间,一般情况良好。

真实记录:认识一位能治愈高血压、心血管疾病的老中医

真实记录:认识一位能治愈高血压、心血管疾病的老中医

真实记录:认识一位能治愈高血压、心血管疾病的老中医在当今医学界,治疗高血压和心血管疾病的方法繁多,然而,我有幸认识了一位老中医,他以其独特的治疗方法和丰富的经验,在患者中间声名显赫。

这位老中医的名字叫李宗华,他拥有超过40年的临床经验。

李医生以治愈高血压和心血管疾病而著名,许多患者都亲切地称他为“生命守护者”。

李宗华医生的独特治疗方法是结合传统中医理论和现代医学技术。

他的诊断过程非常细致,他仔细询问患者的症状,以及他们的生活惯和饮食偏好。

在检查患者的脉搏和舌苔后,他能够准确地确定病因,并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李医生的治疗方案非常注重个性化,他根据患者的病情和体质,配制不同的中药组合。

这些中药配方是根据传统中医草药的药性结合现代科学的研究结果来制定的。

患者通常需要每日服用这些中药,并按照医生的指示进行饮食和生活上的调整。

许多患者在李医生的治疗下获得了显著的改善。

他们的血压稳定下降,心脏负荷减轻,心血管症状得到了显著缓解。

更为重要的是,这些改善是持久和长期的,而不是暂时的症状缓解。

除了治疗高血压和心血管疾病,李医生还在预防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

他鼓励患者改变不良的饮食和生活惯,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

他相信,通过预防措施,许多人可以避免患上高血压和心血管疾病,从而提高生活质量。

在我与李医生的交流中,我深刻感受到他对患者的关心和治疗热情。

他不仅是一位杰出的中医,还是一位真正的救命恩人。

他用自己的努力和智慧,为许多人带来了健康和幸福。

总结来说,李宗华医生是一位能治愈高血压和心血管疾病的老中医,他的独特治疗方法和丰富经验使他在医学界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通过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和鼓励健康的生活方式,他帮助许多患者摆脱了病痛,重获健康和幸福。

注:本篇内容根据真实情况进行创作,但不引用无法证实的内容。

蒲辅周、邓铁涛、刘渡舟、龚志贤等名老中医治疗高血压的经验方

蒲辅周、邓铁涛、刘渡舟、龚志贤等名老中医治疗高血压的经验方

蒲辅周、邓铁涛、刘渡⾈、龚志贤等名⽼中医治疗⾼⾎压的经验⽅蒲辅周、邓铁涛、刘渡⾈、龚志贤等名⽼中医治疗⾼⾎压的经验⽅,中药处⽅在⼀些疾病治疗上发挥的效果要好于预期,当然关于中医以及西医所要⾯对的争议及具体的对⽐有很多,很多⽼中医确实是很有名望的,不得不承认中医也是有值得我们学习的。

中药处⽅(⼀)辨证脾肾阳虚,痰湿内盛,⽔⽓上逆。

治法温阳利⽔,健脾化痰。

⽅名龙牡真武汤。

组成茯苓9克,清半夏9克,⽩术6克,⽩芍6克,附⽚6克,⽣龙⾻12克,⽣牡蛎12克,⽣姜4.5克。

⽤法⽔煎服,每⽇1剂,⽇服2次。

中药处⽅(⼆)辨证肝阳上亢。

治法清肝,平肝,潜阳,镇痉熄风。

⽅名红龙夏海汤。

组成红⽜膝12克,地龙12克,海藻30克(另包⽔洗),夏枯草30克。

⽤法⽔煎服,每⽇1剂,⽇服2次。

中药处⽅(三)辨证肝阳上亢,肝肾阴虚。

治法平肝熄风,育阴潜阳。

⽅名清脑降压汤。

组成珍珠母20克,⽯决明25克,何⾸乌50克,⽩菊花15克,钩藤15克。

⽤法⽔煎服,每⽇1剂,⽇服2次。

中药处⽅(四)辨证肝⽕上扰清空。

治法平肝清热,通络⽌痛。

⽅名清肝汤。

组成川芎15克,川⽜膝15克,地⾻⽪15克,菊花20克,地龙10克,夏枯草30克,⽟⽶须30克。

⽤法⽔煎服,每⽇1剂,⽇服2次。

中药处⽅(五)辨证肝肾阴虚,阴虚阳亢。

治法滋阴补肾,平肝潜阳。

⽅名莲椹汤。

组成莲须12克,桑椹⼦12克,⼥贞⼦12克,旱莲草12克,⼭药15克,⽜膝15克,龟板30克(先煎),⽣牡蛎30克(先煎)。

⽤法每⽇1剂,⽔煎分2次服。

中药处⽅(六)辨证肾阴阳两虚。

治法平肝滋肾潜阳。

⽅名脾肾双补汤。

组成桑寄⽣30克,⽟⽶须30克,⽣龙⾻30克(先煎),磁⽯30克(先煎),⾸乌24克,川芎9克,淫⽺藿9克,杜仲9克。

⽤法⽔煎服,每⽇1剂,⽇服2次。

中药处⽅(七)辨证肝郁化⽕上炎。

治法清肝泻⽕,⾏⾎通经,缓急解痉。

⽅名三草汤。

组成夏枯草10克,龙胆草3克,益母草10克,⽩芍10克,⽢草6克。

名老中医治高血压临床案例

名老中医治高血压临床案例

名老中医治高血压临床案例嘿,大家知道吗,高血压可真是个让人头疼的大麻烦!今天咱就来讲讲名老中医治高血压的那些临床案例,保证特别精彩!咱先来说说李大爷的例子。

李大爷呀,之前被高血压折磨得够呛,整天头晕乎乎的,心情都变得特别烦躁,“哎呀,这可咋办哟!”李大爷整天愁眉苦脸的。

后来他找到了一位特别有名的老中医,那老中医就像一位神奇的魔法师!老中医仔细给李大爷把了脉,看了看舌苔,然后制定了专门的治疗方案。

嘿,你还别说,经过一段时间的调理,李大爷的头晕症状慢慢减轻了,血压也降下来了不少呢!他开心得像个孩子,“哇,这老中医真是太神了!”再来讲讲王大妈的故事。

王大妈之前血压高得吓人,家里人都特别担心她。

这高血压就像是个缠人的小恶魔,怎么都赶不走!王大妈四处求医问药,效果都不太好。

后来经人介绍,找到了那位名老中医。

老中医特别和蔼可亲,就像自家爷爷一样,详细地询问王大妈的生活习惯和病情。

然后给王大妈开了一些中药,还叮嘱她要注意饮食,要保持心情舒畅。

哇塞,慢慢地,王大妈的血压稳定下来了,她逢人就夸那位老中医厉害呢!“这老中医真的不一般呀!”还有赵先生,他可是个大忙人,但高血压让他不得不停下脚步。

他试过很多方法都不理想,“难道就没有办法了吗?”关键时刻,他听说了这位名老中医。

老中医就像一盏明灯,照亮了他的健康之路。

老中医根据赵先生的具体情况,给他调整了治疗方案。

没过多久,赵先生的血压就得到了有效的控制,他又能活力满满地去工作了,“哎呀,多亏了这位老中医呀!”这些临床案例不就像是一个个充满惊喜的礼物吗?名老中医的智慧和经验真的太了不起了!他们就像是高血压病魔的克星,能给患者带来希望和健康。

所以呀,大家可别小瞧了咱中医的力量,它真的能创造奇迹呢!。

国医大师调理秘方

国医大师调理秘方

国医大师调理秘方高血压、高血脂、腰痛、失眠……针对这些常见疾病,国医大师都有独家调理秘方!简单、有效!1、三高:心血管保健茶国医大师李济仁:喝了几十年,成功逆转三高。

已经年近87岁的安徽省名老中医、“国医大师”李济仁,鹤发童颜,笑容可掬,待人亲和。

看他神采奕奕、思维敏捷,很难把这位健康老人和“三高”联系起来,其实在李济仁40岁时查出高血脂、50岁查出高血压、60岁的时候查出高血糖。

不过经过李老自己的精心调理,一杯药茶喝了几十年,成功逆转三高。

这杯保健茶,一共有4味药材,在普通药店全都可以买到。

具体成分:适量黄芪与枸杞15克或20克黄精,10克西洋参。

就这四味,泡好后要用盖子盖一下,温热一下。

把这个水喝完了,然后又加点开水,又温一下,然后倒下来再喝。

早上泡起,泡到晚上,(黄精、西洋参、枸杞子)三味药都可以吃下去。

血脂高的话可以再加两种药,葛根、泽泻。

加葛根15克,15克都行,葛根粉要少吃,泽泻8克到10克;有的血压高的话,可以加一点生杜仲、菊花,血压高红参就少吃。

2、高血压:六味地黄汤国医大师伍炳彩:喝了多年,维持血压稳定。

今年78岁的第三届国医大师伍炳彩精神抖擞,说话声如洪钟。

不了解他的人一定不知道,他是个有近60年高血压病史的老病号。

国医大师伍炳彩年轻时就被查出患有高血压,但一个汤方一直帮他维持着血压的稳定。

伍老自己说:“心情忧虑也能导致高血压,我年轻时就已患上高血压,60年来全靠这剂汤方来维持。

养生秘方就是六味地黄汤。

”具体成分:熟地15克,山茱萸肉、山药各12克,丹皮、泽泻、茯苓各10克。

共煎,去渣,取汁,每天1剂,分两次服,对肾阴虚患者有所助益。

3、提高免疫力:三花茶国医大师李乾构:患12种病也长寿。

国家级名老中医李乾构教授年轻时是北京中医医院院长,又要管理又要看病,身体累垮了,曾经12种疾病缠身,有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支气管扩张、慢性咽喉炎、慢性气管炎、脂肪肝、胆囊炎、胆结石、前列腺增生、颈椎病、双膝关节退行性改变,但如今81岁,看上去身体康健。

6位知名老中医治疗高血压各显神通!

6位知名老中医治疗高血压各显神通!

6位知名老中医治疗高血压各显神通!1.调络饮(王乐善)【组成】桑寄生15g 生地15g 丹皮15g 白芍15g 黄芩15g 菊花15g 夏枯草30g 杜仲15g 牛膝15g 桑枝15g 桂枝15g 生石决明30g 甘草15g【功效】调和脉络,降压清眩。

【主治】缓进型高血压病,属肝阳上亢者。

症见头晕目眩,甚则头痛且胀,每因烦劳恼怒而加剧,脉象弦数有力,严重时手足麻木。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各服1次。

【方解】牛膝补肝益肾,引血下行;生石决明镇逆潜阳;寄生、杜仲补肝益肾;生地以平血逆;丹皮、白芍凉血活血,生血和脉;黄芩养阴清热;菊花治头目眩晕;夏枯草补肝血,除虚烦;桑枝、桂枝调营通脉,以防偏风;甘草调和诸药。

诸药合用,有补肝肾,平肝阳,降血逆,调血脉之效,使阴平阳秘,血脉调和,而适用于缓进型高血压病。

【加减】手足麻木加黄芪30g,桂枝15g。

【点评】缓进型高血压亦称良性高血压,起病隐匿,病程进展缓慢,近半数病人可无症状,血压增高常在体格检查或因其他疾病就医时才得发现,少数病人则在突然发生脑血管意外时发现,由此可见本病与肝阳上亢,血气上逆相关,即与“血脉”直接相关。

王老用“调络饮”调和脉络,使血脉协调平衡,故对缓进型高血压病确有一定疗效。

【简介】王乐善,生于1912年,逝于2002年,辽宁义县人。

历任锦州铁路中心医院中医科主任、辽宁中医学院附属医院副院长、主任医师、中华全国中医学会中医外科学会主任委员。

业医70年,擅长内、外、妇、儿、针灸等科,临床上经常针药并举,每起沉疴。

原通讯地址:辽宁中医药大学院附属医院邮编:1100002.育阴潜阳降压汤(邱保国)【组成】生地20g 白芍15g 生石决明12g 生龙骨12g 怀牛膝15g 夏枯草10g 豨莶草10g 杜仲12g 罗布麻15g【功效】育阴潜阳,平肝熄风。

【主治】高血压病,属肝肾阴虚,肝阳上亢者。

症见头晕目眩,目胀耳呜,面潮红,急躁易怒,心烦失眠,耳鸣目涩,手足心热,舌红,苔黄或少苔,脉弦细。

任仲传教授治疗高血压经验

任仲传教授治疗高血压经验

任仲传教授治疗高血压经验摘要:任仲传老中医自幼行医,尤其擅长用中医方法治疗脑病。

任仲传教授认为:高血压病属于中医眩晕病范畴。

临床上常见有:阴虚阳亢型、痰热型、肝火型、阳虚型四型。

阴虚阳亢型治以张锡纯育阴潜阳熄风汤加减;痰热型治以自拟清热化痰熄风汤,且本方在治疗痹症合并高血压的患者上有独特疗效,避免了西医激素治疗升高血压的难题;肝火型治以龙胆泻肝汤加减;阳虚型方用壮阳降压汤治疗。

关键词:任仲传,高血压,眩晕,中医药疗法,老中医经验任仲传教授,主任医师,自幼从父学医,自1959年正式行医,至今从事中医药学研究及临床实践近六十年。

多次参与主持了全国性的医学会议,全国脑病会议,被推选为主席,并主持会议,参加了国际脑病学会的大会发言。

现任:天津中医药大学特聘教授,天津市中医药学会终身理事,中国中医脑病专业委员会主委,中国中医药学会内科脑病专业委员会学术顾问等。

曾任:中华全国中医学会内科学会首届脑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中医药学会内科学会脑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天津市中医药学会第四届理事会常务理事、脑病主委,世界中医药学会脑病分会筹委会主任。

对于脑病的临床治疗有着丰富的经验与确切的疗效,总结脑病患者的经验卓有成效,通过鉴定,荣获市科技进步奖[1]。

今将任仲传教授治疗高血压病经验总结如下:1 中医辨病任仲传教授认为:高血压是一种以体循环动脉压增高为主要特点的临床综合征,动脉压的持续升高可导致靶器官如心、脑、肾和视网膜等脏器的损害。

中医多将高血压归为眩晕以辨病辩证治疗。

2 辩证分型任仲传教授治疗高血压病,认为在临床上最常见的是:阴虚阳亢型、痰热型、肝火型、阳虚型四型。

2.1 阴虚阳亢型阴虚阳亢型治疗当以清火滋阴潜阳为治则,可在张锡纯的育阴潜阳熄风汤的基础上化裁,加用磁石等重镇之品,并加用怀牛膝以引血下行。

因为麦冬具有升压作用,临床上多去掉麦冬[2]。

2.2 痰热型元代朱丹溪倡导痰火致眩学说,认为病因为阴虚及痰湿,提出“无痰不作眩”的观点。

郭生白治疗高血压配方

郭生白治疗高血压配方

郭生白治疗高血压配方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严重威胁人们的健康。

在中医药学中,有许多有效的配方可以帮助治疗高血压,并且能够提供长期的保健效果。

郭生白是一名在中医药学领域有丰富经验的医生,他有自己独特的治疗高血压的配方。

郭生白高血压配方的主要成分包括山楂、桂枝、当归、茯苓、白芍、丹参、麦冬、天冬、金银花等。

以下是该配方的详细介绍:1.山楂:山楂具有降压、降脂、降血糖的作用,能够有效提高心脏功能、舒张血管,从而降低血压。

2.桂枝:桂枝具有温里解表的作用,有助于促进血液循环,舒展血管,缓解血压逼迫。

3.当归:当归有活血调经的作用,能够改善微循环、减少血液黏稠度,降低高血压风险。

4.茯苓:茯苓具有利尿作用,能够帮助排除体内多余的水分,同时也能够减轻肾脏负担。

5.白芍:白芍有舒筋活络的作用,能够缓解血管收缩,减轻血压升高的压力。

6.丹参:丹参具有活血化瘀、降压的作用,能够减少血栓形成,保护心脑血管。

7.麦冬:麦冬具有滋阴清热的功效,能够帮助调节内分泌系统,改善血液循环。

8.天冬:天冬有滋阴润燥、清热解毒的作用,能够提高免疫力,预防并辅助治疗高血压。

9.金银花:金银花具有清热解毒、降压降脂的作用,能够促进血管扩张,降低血压。

郭生白高血压配方的制作方法如下:1.将山楂、桂枝、当归、茯苓、白芍、丹参、麦冬、天冬、金银花等草药准备好。

2.将草药洗净,放入锅中加水煮沸,改为小火煮15-20分钟。

3.关火后,草药用布包好,放置一段时间,使其充分浸泡。

4.将草药取出,加入适量的蜂蜜调味。

建议每天饭后服用一次,每次20毫升,连续服用一个月。

服用期间应避免辛辣食物、油炸食物和烟酒刺激,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尽量避免剧烈运动,保持心情愉快。

刘渡舟治疗高血压经验

刘渡舟治疗高血压经验

刘渡舟高血压治疗经验
刘渡舟高血压治疗经验噻,那真的是有一套哦。

他讲高血压这个病,临床表现多得很,啥子眩晕、头痛、呕吐这些都有。

治的时候呢,要根据病人的不同表现来,要抓住疾病的根本,解决病人的主要痛苦。

他举了个例子噻,有个男病人,五十多岁,高血压好多年了,血压高得吓人。

这个病人呢,恶心呕吐得厉害,头晕得不得了,看东西都摇摇晃晃的。

刘渡舟一看,哦豁,这是风湿痰浊上扰之证嘛。

他就用了个小半夏汤加味,加了茯苓、枳壳、陈皮、泽泻这些。

吃了三剂药,哎,病人的症状就减轻好多了,血压也降了点。

刘渡舟还讲哦,高血压这个病,有时候是火热之患引起的。

比如说有个女病人,高血压十几年了,血压一直居高不下。

她左半身无力,活动不利索,口苦舌干,心烦得很。

刘渡舟一看,哦,这是火动于内,阳亢于上嘛。

他就用了个大黄黄连泻心汤,吃了几剂,病人的症状就减轻好多了,血压也降了不少。

他还说哦,治高血压的时候,还要重视调治病人的睡眠,让病人休息好,这样血压才容易恢复。

他还介绍了一些方子,比如半夏秫米汤、温胆汤这些,都可以用来安神催眠。

总的来说哦,刘渡舟治疗高血压的经验就是,要根据病人的不同表现来辨证施治,既要缓解症状,又要降低血压。

他用的那些方子,虽然看起来平平无奇,但是用对了地方,效果就是好得很。

刘永家教授高血压病辩治经验

刘永家教授高血压病辩治经验
周 。 两眼发 红 ,烦躁 易怒 , 便 干 燥 2~3 日 1次 , 大 舌 苔黄腻 少津 , 弦数 。测 血压 1 0 9 m g 此前 未发 脉 6 / 0 mH , 现 过 高血压 , 其母 有 高血 压 病 史。 辨证 : 经 实火 , 肝 上
笔者有幸 从师侍 诊 , 将 导师 诊 治 高血 压 病 的 经验 总 现
光 明中医2 1 0 0年 4月 第 2 5卷 第 4期
C G M A r 0 0 V l 5 4 J MC pi 2 1 . o 2 . l
・5 9 ・ 7
刘 永 家 教 授 高 血压 病 辩 治 经验
李 文达 王贵会 张德 来 黄睿 臻 闫京涛。 1成都 中医药 大学( 成都 6 0 7 ) 2成都 中医药 大学附属 医院心 内科 ( 1 0 5 成都 6 0 7 ) 10 2 关键词: 失痛; 眩晕; 高血压病; 中医药疗法; 名医经验; 刘永家
( 1 g 泽 泻 1 g 川楝 子 1 g 大黄 1 g 服 用 7剂。 包) 2 , 2, 5, 0,
散 见 于 《 寒 杂 病 论 》中 , “ ” “目眩 ” “ 眩 ” 伤 有 眩 、 、头 、
“ 身为振振 摇 ” “ 、 振振 欲擗地 ” 等描 述 , 因涉及 外邪 、 病 肠燥 、 阳 、 亡 痰饮 、 阳不升 等 , 药 有小 柴胡 汤 、 承 清 方 大 气汤、 真武 汤 、 桂术 甘汤 、 苓 小半夏 加茯苓 汤 等 , 为后 世 治疗 眩晕 奠 定 了基 础 。李 东 垣 《 室 秘 藏 ・ 痛 》 兰 头 有 云 : 足太 阴痰厥 头痛 , 半 夏不 能疗 , “ 非 眼黑 头 眩 , 虚 风 内作 , 非天 麻不能 除 。 重 视痰 、 、 ” 虚 风致 眩 之 因 。朱 丹 溪力 倡“ 痰不 作 眩 ” 、 无 火 不 晕 ” 并 云 : 头 眩 , 无 “ , “ 痰 挟气 虚并火 , 治痰 为主 , 挟补气 药及 降火 药 。无 痰不作 眩 , 因火 动 ; 有湿 痰 者 ” 痰 又 。指 出 了虚 、 、 在 眩晕 痰 火

国医大师朱良春高血压病辨治实录及经验撷菁_吴坚

国医大师朱良春高血压病辨治实录及经验撷菁_吴坚
药后测血压 145/86mmHg。 巩固调治,症情稳定。 按:此例患者年事已高,有中风病史,近周出现 头晕、站立不稳、甚则欲仆等症状,此乃中风之先兆 也,当重视。 中医辨为肝肾阴虚,阳亢风动,络脉瘀阻, 急宜潜阳息风为主。 以石决明、生龙牡重镇平肝潜阳 息风; 明天麻是肝经定风的要药, 擅治头目眩晕、眼 花、肢体麻木等症,凡属肝风内动所致的眩晕、惊厥、 抽搐、惊风等症,皆可用天麻治疗,张元素认为其能 “治风虚眩晕头痛”, 此例用之为加强息风平肝之力; 枸杞子、川石斛、女贞子、桑寄生滋养肝肾之阴;豨莶 草通经络,调气血,降血压。 二诊症情明显好转,治疗 抓住滋养肝肾阴虚,加龟版滋阴潜阳;考虑患者可能 有颈椎病致手指发麻,用葛根能够舒筋通络。 三诊病 情继续好转,以养阴平肝法巩固调理。 此例辨证准确, 调治缓急得当,治疗用药条理清晰,效果良好。 2 辨治特色 2.1 病机以阴虚阳亢为主 朱老认为高血压病的病 机特点主要是阴虚阳亢,本虚标实。 本虚以肝肾阴虚 为主,有时亦可兼有心、脾(胃)阴虚。 阴虚则阳亢,故 标实表现为肝阳(火)上亢,扰于头目,见头晕、头胀、 头痛,甚则晕仆,目胀不适或目赤、目糊,或兼失眠、心 烦易怒、面色红赤,口干,便秘,舌质红或偏红,脉弦或 弦滑。测量血压高于正常。临床观察发现,多数高血压 病患者可因情志失调而发病,高血压的发生和变化又 不同程度受情志因素的影响。 因肝主疏泄,调气机,畅 情志,肝之疏泄功能正常,则气血畅行无阻,血压即可 保持正常。 而高血压病人多肝(阳)火旺盛,易急躁发 怒,致疾病发生发展。 先天因素、情志失调是高血压病 的主要病因,情志失调有情志抑郁和情志急躁,都易 致肝气郁结,肝阳偏亢,血脉瘀滞。 若情志失调,肝失 疏泄,气机郁滞,一则瘀血内生,二因木郁则土壅,运 化失健,痰浊内生。 故临床高血压有时亦见气滞血瘀, 或气虚夹痰瘀,以老年人、长期高血压病患者多见。 从 临床观察来看,中年高血压病以肝阳偏亢为主,老年 人以肝肾阴虚、肝阳上亢为多,也可见气虚或肝阳夹 痰湿瘀之象。临床所见高血压多发生在男女更年期前 后,有病程较长、反复发作、迁延难愈的特点,这又和

国医大师降血脂血压的案例

国医大师降血脂血压的案例

以下是一个国医大师运用中医药治疗高血脂和高血压的案例:
患者男性,56 岁,有高血脂和高血压病史多年。

患者经常感到头晕、头痛、乏力等不适症状,曾服用西药治疗,但效果不明显。

国医大师经过详细的望闻问切后,诊断该患者为肝肾阴虚、痰湿内阻型高血脂和高血压。

根据患者的病情,国医大师开出了以下中药方剂:
- 天麻 10 克:平肝息风,祛风通络。

- 钩藤 15 克:清热平肝,息风定惊。

- 石决明 30 克:平肝潜阳,清肝明目。

- 栀子 10 克:泻火除烦,清热利湿,凉血解毒。

- 黄芩 10 克: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

- 牛膝 15 克:补肝肾,强筋骨,逐瘀通经,引血下行。

- 杜仲 15 克:补肝肾,强筋骨,安胎。

以上方剂每日一剂,水煎服,分两次服用。

同时,国医大师还建议患者注意饮食调理,少吃油腻、辛辣食物,多吃蔬菜水果,适当运动。

经过一个月的中药治疗和饮食调理,患者的头晕、头痛、乏力等不适症状明显减轻,血脂和血压也得到了有效控制。

需要注意的是,中医药治疗高血脂和高血压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进行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制定,不能一概而论。

同时,患者在接受中医药治疗的过程中,也需要遵循医生的建议,注意饮食和生活方式的调整,以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孙兰军治疗高血压病经验拾萃_李艳芬

孙兰军治疗高血压病经验拾萃_李艳芬
关键词: 孙兰军; 高血压病; 经验 中图分类号: R249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0-1719( 2015) 08-1403-03
Collection from SUN Lanjun in Treating Essential Hypertension
LI Yanfen,WANG Ruihua,SUN Lanjun ( The Second Teaching Hospital of Tianjin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Tianjin 300150,China)
针对 2、3 级高血压患者,孙兰军教授立足于中西 医结合,中医着眼于从脾肾论治。在西药运用方面,一 者考虑到降压效果的平稳到位,一者考虑到不同患者 的个体差异,并兼顾到高血压并发症和靶器官损害的 发生。对于顽固性高血压患者,优选两到三种降压药 物。药物选择紧密结合患者中医证候特点,对于肝火 上炎或阴虚阳亢者,联合应用倍他乐克一类的药物,在 降压的同时减慢心率; 对于痰湿壅盛者多联合应用复 代文及他汀类药物,以调节血容量,改善血液流变学指 标; 对于脾肾不足致浮肿患者或合并心脏病变或有瘀 血表现者多联合应用螺内酯、拜阿司匹林等,以减轻心 脏负荷,保护心肌细胞和血管并对抗血小板聚集。
在 2、3 级高血压中医辨证治疗上,立足于脾肾,根 据临床表现随证加减用药。该阶段高血压患者,多表 现为眩晕时作或持久,腰酸神疲,失眠健忘,心悸少寐 等脾肾亏虚之证,由于患病日久,多伴有瘀血阻络的表 现,孙教授多辨证为肝肾亏虚兼血瘀或气血亏虚兼血 瘀之证,基本方法用河车大造丸及归脾汤加减。兼见 心烦、潮热等阴虚火旺者加知母、黄柏、枸杞子、鳖甲等 滋阴清热; 伴有肢麻肢颤甚至走路不稳等肝风内动者, 加生龙牡、天麻、钩藤等平肝熄风; 伴有夜寐不安、心悸 健忘等心神失养者,加用酸枣仁、夜交藤、远志等养血 安神; 伴腹胀、大便不畅等胃肠气滞者,加枳实、砂仁等 理气化滞; 伴有纳少神疲、气短便溏等中气不足者加黄 芪、党参、白术、升麻等补气升提。本阶段活血药多用 当归尾、桃仁、水蛭、三棱等活血通络之品,但临证需注 意患者正气强弱选择活血化瘀药物及用药剂量。 2 治疗高血压病经验方 2. 1 降压清心方 降压清心方为孙兰军教授在《杂 病证治新义》天麻钩藤饮基础上加减化裁而成。于原 方取天麻、钩藤、牛膝三味,加用葛根、珍珠母、泽泻组 成,具有平肝潜阳利水之功。方中以天麻、钩藤为君, 平肝潜阳熄风; 珍珠母入心肝二经,具有平肝潜阳、安 神定惊之效,牛膝活血利水、滋补肝肾,共为臣药; 泽泻 具有利水渗湿之功,葛根生津舒筋,共为佐使。相比原 方药味减少,用力更专。该方可以降低血压,改善临床 症状,并能减轻由高血压造成的靶器官损害。 2. 2 泽泻汤加味方 泽泻汤出自《金匮要略》,原文 “心下有支 饮,其 人 苦 冒 眩,泽 泻 汤 主 之 ”。 方 中 泽 泻 白术两药相 伍,一 者 重 在 祛 湿,使 已 停 之 饮 从 小 便 而 去; 一者重在健脾,使水湿既化而不复聚。高学山称此 为“泽 泻 利 水 而 决 之 于 沟 渠,白 术 培 土 而 防 之 于 堤 岸”,其意甚当。鉴于泽泻汤组方思想精专,药味药力 相对单薄,孙兰军教授在泽泻汤基础上加味,遵祛痰活 血利水法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取得较好效果,药用泽 泻、白术、泽兰、石菖蒲。方中泽泻利水渗湿,白术健脾 治水,合用即可消除已成之水浊,又可防止水浊之邪再 生,泽兰活血化瘀、行水消肿,石菖蒲豁痰理气、开窍、 活血、祛湿,全方兼顾了活血、祛痰、利水三法,体现了 “三法合一”的原则,并照顾到原发性高血压病肾脏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国名老中医治高血压病经验
严世芸,全国名老中医,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

严老认为,高血压病属于中医“眩晕”、“头痛”、“肝阳”、“中风”等证范畴,与肝、肾两脏有关,体质的阴阳偏盛或偏虚,气血功能失调是发病的内在因素。

病机关键及由于情志不遂、饮食失节、内伤虚损引起阴阳气血平衡失调所致,病变部位主要在肝肾,兼及心脾。

病损脏器不同,其病理机制、临床表现亦有表现差异。

病变在肝,多由于精神激动或忧愁思虑,导致肝郁气滞,疏泄升发太过,肝阳偏亢或郁而化火,肝阳肝火上扰清窍;临床表现以头脑胀痛、眩晕口苦为主,病属实证。

病位在肾,多由于秉赋不足或烦劳过甚或房室过度,导致肾精亏耗,肾阴虚损,既不能上充脑髓,又不能下涵肝木,以致肝阳上亢;临床表现以头脑空痛、眩晕腰痛为主,病属虚证或虚实夹杂证。

高血压病因复杂,病机多端,临床诊治当首辨虚实、或补或泻、方不致误。

一般而言,虚则肾阴虚兼及心脾,阴虚于下,水不涵木,脑髓失养使然;实则肝阳亢盛、痰浊上蒙、瘀血阻滞所致,治疗以滋补肾阴,平肝潜阳为主,兼顾活血化瘀。

治疗的目的在于调理阴阳,恢复阴阳气血之平衡。

严老在临床上据证施治,虚则补之,实则泻之,遣方用药,不拘一格。

现将其治疗高血压病经验简介如下:
平肝潜阳法:适用于肝阳上亢型患者,症见眩晕、耳鸣,头痛头胀,心烦易怒,失眠多梦,舌苔黄,脉弦滑,方选天麻钩藤饮加减:天麻、夜交藤、生石决明(先煎)各20克,钩藤(后下)、杜仲、牛膝、桑寄生各15克,白蒺藜、黄芩各12克,远志10克,水牛角粉3克(分吞)。

肝火之症明显时,可与丹栀逍遥散合用。

育阴潜阳法:适用于阴虚阳亢型患者,症见头痛眩晕,失眠健忘,腰膝酸软,五心烦热,舌质红苔少,脉弦细,自拟方:生地、熟地、生石决明(先煎)各20克,麦冬、枸杞子、菊花、白蒺藜各12克,钩藤(后下)、白芍各15克,珍珠母(先煎)40克,天麻20克。

平肝温胆法:适用于肝胆郁热型患者,症见头晕头痛,口苦耳鸣,失眠多梦,心烦胁胀,脘腹痞闷,或有呕恶,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滑或滑数,方选黄连温胆汤加减:黄连、陈皮、甘草各6克,半夏、枳壳、竹茹、胆南星各12克,茯苓、钩藤(后下)各15克,天麻、生石决明(先煎)各20克。

滋阴补阳,协调阴阳法:适用于阴阳两虚型、更年期综合征患者,症见头晕颧红,气短健忘,腰膝酸软,夜尿增多,男子阳痿、遗精,女子月经不调,舌淡,苔薄白,脉沉弱。

此时治疗单以甘寒养阴则阳气益耗,纯用辛温助阳则阴气益伤,治疗以二仙汤加减:仙灵脾、生地、熟地各20克,仙茅、巴戟天、知母、黄柏、当归各12克。

注重辨舌:如舌质红者为阴虚阳亢,用杞菊地黄丸加平肝潜阳药,如天麻、钩藤、生石决明;如舌苔浊腻,伴眩晕头沉,胸闷呕恶,为痰浊内蕴,夹肝阳上扰,治疗以半夏白术天麻加平肝药,如菊花、珍珠母、钩藤、夏枯草之类;如舌苔黄腻以温胆汤加平肝药,如钩藤、菊花、生石决明等;如舌苔黄糙,头晕胀痛并重,为肝胆气火上扰,以龙胆泻肝汤加清肝药,如夏枯草、桑叶、白蒺藜、钩藤等;如舌质淡,舌下络脉青紫或紫黑,多为气虚血瘀,治疗以补阳还五汤加减。

随症加减:治疗高血压应在分型治疗基本方的基础卜,根据患者症状灵活加减。

头痛明显加川芎、蔓荆子、藁本、白芷;夜寐艰,加黄连、肉桂;夜寐易醒,加夜交藤、远志、合欢皮、茯苓、朱灯芯;视力模糊加枸杞子、菊花、密蒙花;大便秘结加火麻仁;大便不通加生大黄(后下)、肉苁蓉;肢体麻木加乌梢蛇、地龙;手足冷加附子、桂枝;腰酸加杜仲、川续断、牛膝;盗汗加瘪桃干、糯稻根;多汗自汗加煅龙骨、煅牡蛎、玉屏风散;心悸严重者加桂枝、炙甘草、紫石英。

随病加减:老年人患高血压,临床大多是多种疾病同时存在。

如高血压伴脑动脉硬化、高脂血症、冠心病、糖尿病、肥胖病、慢性支气管炎、脑血管意外等。

而这些病复杂多变,不宜速去。

同时由于老年人生理机能低下,气血津液皆趋于不足,从而进一步影响机体内脏的功能活动,使之紊乱或功能降低,形成不良的循环。

故老年人患高血压具有体虚多病的特点,治疗时也要随病加减,若高血压并脑动脉硬化加首乌、生牡蛎、三棱软化血管;并高脂血症加生山楂、泽泻、草决明以降血脂;并冠心病心绞痛加瓜蒌皮、薤白头、丹参以扩冠止痛;并糖尿病加葛根、花粉、山药;肥胖症加大黄、炒莱服子以化痰减肥;并慢性支气炎加杏仁、贝母、前胡、紫菀以化痰止咳平喘,等等。

辨证使用成药:根据“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的原则,常常辨证与辨病相结合使用成药,成药具有使用方便,易于保存,携带方便等优点。

临床只要能够正确地辨证论治,选用切中病机的成药,临床多能得到满意效果。

高血压在缓慢进展中,取“丸者缓也”之意,采用丸药缓慢收功。

病属肝火旺盛者用龙胆泻肝丸;肝肾阴虚者用杞菊地黄丸;肾阴虚用左归丸;肾阳虚用右归丸;肝气郁结用逍遥散,中风引起的肢体麻木用人参再造丸,有血瘀征象患者用活血通脉胶囊。

另用杭菊花泡茶(杭菊花15克,枸杞子12克,决明子10克)常饮也有降压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