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农村教师的人文素养,营造积极进取的教师文化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提升农村教师的人文素养,营造积极进取的教师文化

摘要:文化是一种力量。文化引领是学校提升核心竞争力、推动学校内涵发展的必须选择。本文以农村教育和农村教师为视角,分析农村教育场景中透现的问题,论述提升农村教师人文素养、营建积极进取的教师文化的现实必要性,提出相关工作的策略和方法。

关键词:农村教育农村教师教师文化人文素养

在最近召开的中国共产党十九大会议报告中指出:要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加快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报告还强调,要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高度重视农村义务教育,努力让每个孩子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

农村基础教育“先天不足,后天不良”是众所周知的现状,即使改革开放40年,教育迅猛发展,全社会为追求教育公平、均衡教育发展进行了多方的努力,但农村学校仍处于弱势群体的地位。尤其值得我们关注的是,在新形势下,在国家重点倾斜加大农村基础教育建设的同时,农村教育的理念革新没有同步,学校精神层面的变革与发展滞后,城乡教育的差距由此而拉大,这绝不是危言耸听。

我从事农村基础教育工作三十多年,亲身感受了农村教育事业的发展,也目睹种种问题,引发了一些思考。

直击农村教育现场

现场一:

在我多年的教育工作经历中,发生过一件刻骨铭心的事件。

那是几年前,突然间我工作的单位成为媒体争相报道的主角,而我也亲历了电视节目主持人

现场电话采访及电视采播,而这些并不光彩。事情的起因是本校一位中年女教师在上课进行教学组织的过程中,要求有关学生进行反复深蹲,进行变相体罚。事件的进展与处理肯定是划一的套路,我代表学校承认了工作的不足,承诺改进。但这一事件却在校内掀起了巨大的波澜,很多老师认为,在这事件中,教师被鞭挞凸显了尴尬的地位,教师的工作权利没有保障,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受到了摧毁。这种“共同认知”,为学校的健康发展与文化建设设置了重重的路障。

这件事早已平息,已经事过境迁。但是,今天进行反思,抛开社会舆论对教育对教师的苛责不说,我们不应该委屈。因为教育的宗旨是为了发展每一个孩子,教书的目的在于育人,如果我们的教育工作、我们的课堂教学没有紧紧抓住“人”的培育,那么就只剩下知识的位移、技能的训练与应试的准备,教育就如同没有灵魂的躯壳了。

现场二:

学校组织了初二年级的家长会,到了班主任带着各科任老师与本班家长交流这一环节,突发了事端。初二(5)班科任黄老师急跑过来对我喘着粗气,大喊:“校长,不好了!快打起来了!”原来,该班班主任温老师在班上提出本班同学存在的不足,要求家长配合学校加强教育。当中,老师或许语言有些生硬,当事家长有意见,发生了争吵,最后剑拔弩张,爆发了冲突。我赶到现场平息了事态,班级家长会继续进行。这时候有一个家长专门找到我提意见,他说,儿子表现一般,开家长会,他有些不想来,因为他觉得儿子在班级里好像是边缘人,可有可无,家长会于已无关。听完家长的话,我深深地震撼了。

之前听过不少说辞,外界说农村教师对家长不友好,我不以为然。现在看来,造成误会和误解,我们的教师有责任。如果我们真正理解我们班里的每一个孩子都是他们父母乃至家族的中心和宝贝,真正践行好“有教无类”和“因材施教”的教育真理,如果我们的农村教育工作者真正做到眼里有孩子,而不仅仅是眼中有工作,那么“师者父母”,教育工作是很幸福

的事情。

现场三:

最近区教育发展中心的专家们到学校来进行教学调研,他们听了许多课,在反馈中指出了学生对学校数学课的感受是几乎一面倒地好评,说数学老师宽容、和蔼可亲,有效激发学生兴趣,组织学生互动,师生互动,课堂气氛活跃,感觉愉悦。而有的学科课堂气氛太严肃,老师没有耐心,不注重师生互动,还喜欢骂人,课堂压抑。看着这样的反馈,我想起之前听过的一节语文课,老师安排一些基础不太好、成绩不太好的同学扮演课文中的角色,然后让一些成绩好的孩子在评说分析。在课堂上全部的孩子兴致盎然,都饶有兴味地进入语境中,收获满满,而且是每个同学都能收获。我想,在教学活动中,我们现在都很热衷于研究教学方法和模式,研究教学手段的整合,一些老师的头脑里只有技法,只有兵法,却丢掉了教学过程中最重要的人文思想,丢掉教学当中的世界观和人格气息。一节成功的课必定是有文化的课,是目中有人的课,是心中有数的课,是手中有法的课。落后的教师文化,造就了落后、守旧、僵化的课堂。

直擊农村教育现场,我们可以看到,正是农村基础教育学校农村教师群体以人文素养、人文精神为核心的教师文化的缺失,直接导致在教育变革发展迅猛的今天,农村教师群体缺乏前进提升的动力,缺乏教育教学的活力,也导致今天农村教育事业发展的隐忧。

营建积极进取的教师文化的核心是提升农村教师人文素养

美国学者罗斯·韦勒在他的《文化与管理》一书中强调:文化是某一群体的生活方式。“人本是散落的珠子,随地乱滚。文化就是那根柔弱又强韧的细丝,将珠子串起来成为社会”,台湾学者龙应台形象地强调了文化在人类生活、社会组织中的核心作用。

从职业功能上来讲,教师依据教育规律和青少年身心发展的特点,通过传授科学文化知识和技能,发展学生的智力和体力,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造就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

通过人才培养去推进人类进步和社会发展,所以教师是人类文化的传播者,年轻一代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培养者,教育方针、教育大纲的具体执行者,教学过程的组织者和领导者。正应为这样,我们所理解的教师文化是教师在长期的教育实践过程中所形成的,代表教师群体共性的价值取向和职业行为特征,并成为维系教师群体的一种精神力量,它甚至决定着学校及其师生的发展走向。

积极进取的教师文化,核心是以人为本。营造积极进取的教师文化的核心是提升农村教师的人文素养。孟子说:“仁义礼智根于心”,这里的人文素养是人对生活的看法,人内心的道德修养,以及由此而生的为人处世之道。著名学者肖川认为人文素养是指人文科学的研究能力、知识水平,以及人文科学体现出来的以人为对象,为人为中心的精神。肖川认为,人文素养有丰富内涵,一个有着厚实人文素养的人,对古典文化有相当积累,理解传统并具有历史意识,深切关注人的命运,关注人存在的意义、价值和尊严,关注人的自由与解放,人的发展与幸福;珍视人的完整性;尊重个人价值、追求自我实现;深切关注人的心灵、需要、渴望与梦想;重视德性修养、具有叩问心灵,反身而诚的自我反思意识和能力;乐于用审美眼光看待事物;有理想主义倾向,追求完美;具有终极关切和宗教情怀;承认并尊重文化的多样性;自觉维护履行核心价值观。

学校教育的人文本质,决定了教育工作者应该具有丰富的人文素养,应该具有丰厚的人文精神,才能如同雅斯贝尔斯所说,“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才能更好地践行教育的宗旨和本质。正因为这样,目前农村教育的扭曲生态呼唤着人文精神的回归,提升农村教师的人文素养,进而营建康的教师文化,成为当下农村教育工作的迫切任务。

提升农村教师人文素养、营建积极进取教师文化的途径和策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