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营养与饲料》教案
《动物营养与饲料》说课稿课件
供
饲料营养价值
求
畜禽营养需要
二、课程任务和目标
目标制定依据
教高 [2006]16 号
高职教育 培养目标
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 培养具有必要理论知识和较强实 践能力,面向生产、建设、服务 和管理第一线高素质技能型专门 人才。
知识目标
1.掌握饲料营养物质及其功用; 2.掌握饲料营养物质在畜禽体内的转化途径及缺乏症; 3.熟悉动物营养需要特点及饲养标准; 4.掌握饲料的分类方法,明确不同饲料的营养特点; 5.掌握饲料配方设计技术; 6.了解配合饲料生产工艺; 7、懂得饲养试验的设计及饲养效果的检查;
8、能进行饲料的常规分析。
三、教学对象分析
1
学生基础
《动物营养与饲料》授课对象为畜牧高职一年级下学 期学生,他们已经学习过动物解剖生理学、动物生物化 学、生态学、生物统计等相关基础课,有了一定的基础 ,初中也学习过动物、植物、生理卫生等课程,所以对
学习本课程有较大的帮助。
三、教学对象分析
2
存在问题
学生文化功底薄弱,理解能力、计算能力、逻辑思维
三、教学内容分析
5
课程技能和实训
【实验实训】20学时,10个实验实训项目,每个项目2个课时。 1.饲料样本的采集、制备及保存 2.饲料的物理学鉴定 3.饲料中水分及其挥发物质的测定 4.饲料中有机物的测定 5.饲料中其他物质的测定 6.动物营养缺乏症的观察与识别 7.常用饲草、饲料的识别 8.饲料的感官鉴定与显微镜检查 9.饲料添加剂的识别与应用 10.产蛋鸡全价饲料配方设计 【综合技能训练】 一周 1.饲养试验的设计与实施 2天 2.参观配合饲料厂 1天 3.养殖场饲养效果分析与营养诊断 2天
《动物养分与饲料》理论教案
《动物养分与饲料》理论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动物营养的基本概念,理解营养素的作用和相互关系。
2. 使学生掌握饲料的分类、特点及营养价值,能够合理搭配饲料。
3. 培养学生关爱动物,提高动物养护意识。
二、教学内容1. 动物营养的基本概念:营养、营养素、营养需求等。
2. 营养素的作用及相互关系: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矿物质等。
3. 饲料的分类及特点:粗饲料、精饲料、浓缩饲料、添加剂等。
4. 饲料营养价值评价:蛋白质含量、能量含量、消化率等。
5. 饲料搭配原则:平衡营养、满足动物需求、经济实用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营养素的作用及相互关系,饲料的分类、特点及营养价值。
2. 教学难点:饲料搭配原则及饲料营养价值评价。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动物营养的基本概念、营养素的作用及相互关系。
2. 采用案例分析法讲解饲料的分类及特点、饲料搭配原则。
3. 采用讨论法分析饲料营养价值评价的方法和指标。
五、教学准备1. 教材:《动物养分与饲料》相关章节。
2. 课件:营养素的作用及相互关系,饲料的分类及特点、饲料搭配原则等。
3. 案例素材:各类饲料样本或图片。
4. 讨论题目:如何合理搭配饲料,提高动物养护效果。
六、教学过程1. 引入新课:通过展示动物营养不良和饲料错误的案例,引发学生对《动物养分与饲料》的关注。
2. 讲解营养的基本概念:介绍营养、营养素、营养需求等基本概念,让学生理解营养的重要性。
3. 讲解营养素的作用及相互关系:讲解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素的作用及相互关系,让学生了解如何满足动物的营养需求。
4. 讲解饲料的分类及特点:介绍粗饲料、精饲料、浓缩饲料、添加剂等饲料的分类及特点,让学生了解不同饲料的营养价值。
5. 讲解饲料营养价值评价:讲解蛋白质含量、能量含量、消化率等指标在评价饲料营养价值中的应用,让学生能够评估饲料的营养价值。
6. 讲解饲料搭配原则:介绍平衡营养、满足动物需求、经济实用等饲料搭配原则,让学生能够合理搭配饲料。
《动物营养与饲料学课件》PPT课件教案
动物营养学教案
52
二、蛋白质氨基酸需要
该体系规定:食入每兆焦耳ME的饲粮, 瘤胃微生物可合成8.34gRDP,所以: RDP = 8.34×43=358.6g
可利用RDP?
动物营养学教案
53
二、蛋白质氨基酸需要
可利用RDP=RDP×0.8×0.85×0.8=195 (g)
0.8、0.85和0.8分别代表瘤胃微生物蛋白质中的 真蛋白质含量、消化率和义
饲养标准在其发展过程中有不同的含义。 早期的“饲养标准”基本上是直接反应动物在实际生产 条件下摄入营养物质的数量,“标准”的适用范围较窄。 现行饲养标准更为准确和系统地表述了实验研究确定的 特定动物能量和营养物质的定额数值。
动物营养学教案
6
二、内容
饲养标准的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说明
动物营养学教案
10
第二节 维持营养需要
维持需要的概念 维持营养需要的测定方法
动物的维持营养需要 影响维持需要的因素
概念
1、维持
指动物不生产、 体重不变、体内营养素的种类和数量保持恒定的 状态
2、维持需要
维持状态下对各种营养物质的需要量
动物营养学教案
12
维持营养需要的测定方法
一.维持能量需要测定方法 二.维持蛋白质需要测定方法 三.矿物质、维生素维持需要的测定方法
动物营养学教案
31
二、生长肥育规律
1 、总体的生长
(1)绝对生长 即日增重,取决于年龄和起始体重的大小, 是体重随年龄变化的绝对生长曲线,总的 规律是慢——快——慢。(图)
动物营养学教案
32
(1)绝对生长模式
二、生长肥育规律 (2)相对生长
相对生长速度——相对于体重的增长倍 数、百分比或生长指数却随体重或年龄 的增长而下降。(图)
《动物养分与饲料》理论教案
《动物养分与饲料》理论教案章节一:动物养分概述教学目标:1. 了解动物养分的概念和分类。
2. 掌握动物养分的作用和功能。
3. 理解养分与动物生长发育、繁殖和健康的关系。
教学内容:1. 动物养分的概念和分类。
2. 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和矿物质等主要养分的功能和作用。
3. 养分与动物生长发育、繁殖和健康的关系。
教学方法:1. 讲授:讲解动物养分的基本概念和分类,介绍各主要养分的功能和作用。
2. 案例分析:分析养分与动物生长发育、繁殖和健康的关系,以提高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
章节二:饲料分类及营养价值评价教学目标:1. 了解饲料的分类和特点。
2. 掌握饲料营养价值评价的方法和指标。
3. 能够正确评估饲料的营养价值。
教学内容:1. 饲料的分类和特点,包括谷物类、油料类、豆类、蔬菜类、草料类等。
2. 饲料营养价值评价的方法和指标,如粗蛋白质、粗脂肪、粗纤维、矿物质和维生素等。
3. 如何根据饲料的营养成分和动物需求评估饲料的营养价值。
教学方法:1. 讲授:介绍饲料的分类和特点,讲解饲料营养价值评价的方法和指标。
2. 练习:学生通过实例练习评估饲料的营养价值,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章节三:饲料配制原理和方法教学目标:1. 了解饲料配制的原理和目的。
2. 掌握饲料配制的步骤和方法。
3. 能够根据动物需求合理配制饲料。
教学内容:1. 饲料配制的原理和目的,包括满足动物营养需求、提高饲料利用率和生产效益等。
2. 饲料配制的步骤和方法,包括确定饲料种类和比例、计算营养成分含量、混合和加工等。
3. 如何根据不同动物的养分需求和生长阶段合理配制饲料。
教学方法:1. 讲授:讲解饲料配制的原理和目的,介绍饲料配制的步骤和方法。
2. 练习:学生通过实例练习饲料配制,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章节四:饲料添加剂的作用和应用教学目标:1. 了解饲料添加剂的概念和分类。
2. 掌握饲料添加剂的作用和应用。
3. 能够合理选择和使用饲料添加剂。
动物营养饲料说课稿
• 6、教学反馈
• 课堂教学中增强信息反馈的主要途径有:
1、教学活动中的师生互动。教师通过设计一定的教学情境, 组织一定的教学活动,采取提问、鼓励质疑、讨论等手段, 使学生充分展示他们的思维过程,从中知道学生是如何思 考的,错误在哪里,以便及时纠正; 2、体态语言的交互。课堂上学生的神态、表情、动作无一 不传送着肯定、否定、听懂、没听懂、有疑问等丰富的教 学信息,教师应善于“听其言、观其行”,及时捕捉这些 信息进行教学调整; 3、师生感情的交流。教师要经常与学生交流教学与学习的 心得体会,了解他们对课堂教学的想法,这不但会拉近教 师与学生的距离,而且使教师更加了解学生,为准确做出 教学决策提供依据。 除了注意课堂上的实时交互进行反馈 之外,也要注意在作业、测试、活动等非常时交互情况中 的反馈。
7、教学后记
• 下课后对自己教学行为的自我评析和反省,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包括 对
(1)对教材的理解。写教学后记时,要检查教学目标是否达标、教学 任务是否完成、重点是否突出、难点是否突破、教材中的思想内涵的 挖掘是否深透、教学时间安排、板书设计是否合理、自己的素质有无 欠缺、教学的实际效果与备课的设想有无差距等等原因分析。 (2)教法的选择与运用是否恰当是否有启发性、趣味性、是否符合学 生的年龄、心理特点,在组织教学上是否宽严适度(如教师对偶发事 件的处理方法、学生的不同意见等,集中指导与个别指导的时机处理 是否得当等等。 (3)学生的反馈和建议。所以教师应倾听学生的反映和建议,搞好调 查研究, 摸索学生的思想,不断探索该时代的学生心理特征。 (4)学习有关的业务材料,以丰富自己头脑,提高理论水平。 (5)写点滴体会。通过教学后记的编写,把零散的经验教训积累起来, 便能形成宝贵的经验。
六、说学法
《动物养分与饲料》理论教案
《动物养分与饲料》理论教案第一章:动物养分概述1.1 养分概念与分类介绍养分的基本概念讲解养分的分类及其作用1.2 动物养分需求介绍动物养分需求的基本概念讲解动物养分需求的影响因素1.3 养分代谢与平衡介绍养分代谢的基本过程讲解养分平衡的概念及其重要性第二章:饲料分类及特性2.1 饲料分类介绍饲料的分类方法讲解各类饲料的特点及应用2.2 饲料营养成分介绍饲料营养成分的基本概念讲解各类营养成分的作用及评价2.3 饲料质量评价与检测介绍饲料质量评价的基本方法讲解饲料检测的重要性及方法第三章:饲料添加剂3.1 饲料添加剂概念与分类介绍饲料添加剂的基本概念讲解饲料添加剂的分类及作用3.2 饲料添加剂的应用讲解饲料添加剂的正确使用方法分析饲料添加剂过量使用的影响3.3 饲料添加剂的安全性介绍饲料添加剂安全性的重要性讲解饲料添加剂的安全使用原则第四章:动物饲养管理4.1 饲养管理基本原则介绍饲养管理的基本原则讲解饲养管理原则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4.2 饲养环境控制介绍饲养环境控制的重要性讲解饲养环境控制的方法及注意事项4.3 饲养密度与饲养方式介绍饲养密度及饲养方式的影响讲解合理调整饲养密度和选择饲养方式的方法第五章:动物养分与饲料配制5.1 饲料配制原则介绍饲料配制的基本原则讲解饲料配制原则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5.2 饲料配制方法介绍饲料配制的基本方法讲解饲料配制过程中的关键技术5.3 饲料配制实例分析典型动物(如猪、鸡等)的饲料配制实例讲解饲料配制在实际生产中的重要性第六章:动物营养与健康6.1 营养与动物健康的关系讲解营养与动物健康之间的相互关系分析不良营养对动物健康的影响6.2 营养性疾病的防治介绍营养性疾病的基本概念讲解营养性疾病的预防与治疗方法6.3 饲料与动物产品质量讲解饲料对动物产品质量的影响分析提高动物产品质量的饲料配制策略第七章:饲料资源利用与保护7.1 饲料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介绍饲料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方法分析我国饲料资源的现状及发展趋势7.2 饲料资源的保护与可持续利用讲解饲料资源保护的重要性介绍饲料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措施7.3 非常规饲料的应用介绍非常规饲料的基本概念讲解非常规饲料的应用技术及注意事项第八章:饲料工业与发展8.1 饲料工业概述介绍饲料工业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分析我国饲料工业的现状及发展趋势8.2 饲料生产技术讲解饲料生产的基本工艺分析现代饲料生产技术的发展趋势8.3 饲料企业管理与市场运营介绍饲料企业管理体系讲解饲料市场营销策略及运营方法第九章:动物饲养试验与评估9.1 动物饲养试验设计讲解动物饲养试验的基本原则介绍动物饲养试验的设计方法9.2 动物饲养试验实施与数据分析讲解动物饲养试验的实施步骤分析试验数据的方法及注意事项9.3 动物饲养试验的应用介绍动物饲养试验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分析动物饲养试验对饲料营养研究的意义第十章:动物养分与饲料的未来发展10.1 动物营养研究的进展与趋势讲解动物营养研究的最新进展分析动物营养研究的未来发展趋势10.2 新型饲料的开发与应用介绍新型饲料的基本概念讲解新型饲料的开发与应用技术10.3 动物养分与饲料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讲解可持续发展在动物养分与饲料产业的重要性介绍实现动物养分与饲料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措施重点和难点解析一、养分概念与分类:理解养分的基本概念和分类是理解后续内容的基础。
《动物养分与饲料》理论教案
《动物养分与饲料》理论教案第一章:绪论1.1 课程介绍了解《动物养分与饲料》的课程性质、目的和意义。
理解动物养分与饲料的基本概念和内容。
1.2 动物养分概述介绍动物养分的定义、分类和作用。
分析动物养分在动物生长和发育中的重要性。
1.3 饲料概述介绍饲料的定义、分类和作用。
分析饲料在动物养殖中的重要性。
第二章:动物养分2.1 蛋白质养分介绍蛋白质养分的定义、来源和作用。
分析蛋白质养分在动物生长和发育中的重要性。
2.2 碳水化合物养分介绍碳水化合物养分的定义、来源和作用。
分析碳水化合物养分在动物生长和发育中的重要性。
2.3 脂肪养分介绍脂肪养分的定义、来源和作用。
分析脂肪养分在动物生长和发育中的重要性。
第三章:饲料3.1 饲料原料介绍饲料原料的分类和特点。
分析饲料原料在饲料配制中的重要性。
3.2 饲料添加剂介绍饲料添加剂的定义、分类和作用。
分析饲料添加剂在饲料配制中的重要性。
3.3 饲料配制介绍饲料配制的原则和方法。
分析饲料配制在动物养殖中的重要性。
第四章:动物养分代谢与需要4.1 动物养分代谢介绍动物养分代谢的基本过程和特点。
分析动物养分代谢在动物生长和发育中的重要性。
4.2 动物养分需要介绍动物养分需要的评估方法和指标。
分析动物养分需要在饲料配制中的重要性。
第五章:饲料质量评价与检测5.1 饲料质量评价介绍饲料质量评价的指标和方法。
分析饲料质量评价在饲料选购和饲料配制中的重要性。
5.2 饲料检测技术介绍饲料检测技术的方法和应用。
分析饲料检测技术在饲料质量和动物养殖中的重要性。
第六章:氨基酸与蛋白质营养6.1 氨基酸的分类与作用介绍氨基酸的分类及生物化学性质。
分析氨基酸在动物营养中的重要作用。
6.2 蛋白质的营养价值评价讲解蛋白质营养价值评价的方法与指标。
分析不同蛋白质来源的营养价值。
6.3 蛋白质代谢与氨基酸平衡阐述蛋白质在动物体内的代谢过程。
讲解氨基酸平衡对动物健康的影响。
第七章:碳水化合物与能量代谢7.1 碳水化合物的分类与作用介绍碳水化合物的分类、生理功能及代谢过程。
动物营养与饲料实验教案
实习十一奶牛的日粮配合一、目标提供奶牛饲养标准和饲料营养成分表、学生能够根据奶牛日粮配合的原则及方法,设计出实用的奶牛日粮配方。
二、要求1、奶牛日粮配合的原则和要求(1)必须满足其营养需要(2)日粮结构合理,应以青、粗饲料为主,而精饲料只作为满足牛营养需要的补充饲料。
2、饲养标准的选用选用我国奶牛饲养标准三、方法与内容例:某乳牛场成年乳牛平均体重为500kg,日产奶量20kg,乳脂率3.5%,该场有东北羊草,玉米青贮、玉米、麸皮、骨粉和食盐等饲料,试调配平衡日粮。
1、查饲养标准,计算乳牛营养需要可消化CP NE Ca P 胡萝卜素体重50kg 317 37.57 30 22 53维持需要日产奶20kg 1040 58.6 84 56乳脂率3.5%合计 1357 96.17 114 78 532、查饲料成分及营养价值表3、先满足牛青粗饲量需要,按乳牛体重的1%-2%计算,每日可给5-10kg干草或相当于一定数量的其他粗饲料,现取中等用量7.5kg,东北羊草2.5kg,玉米青贮饲料15kg(3kg 青贮折合1kg干草)饲料可消化CP NE Ca P 胡萝卜素2.5kg东北羊草 87.5 9.25 12 1 1215kg玉精贮 60 18.9 15 7.5 205.7合计 147.5 28.15 27 8.5 217.74、将上表中青粗饲料可供给的营养成分与总的营养需要量比较后,不足的养分再由混合粗饲料来满足可消化CP NE Ca P 胡萝卜素饲养标准 1357 96.17 114 78 53全部粗饲料 147.5 28.15 27 8.5 217.7差数 1209.5 68.02 87 69.5 +164.75、先用含70%玉米和30%麸皮组成的能量混合精饲料(每kg含产奶NE 8.055MJ),即68.02/8.055=8.44kg,其中玉米为8.44×0.7=5.91kg 麸皮为8.44×0.3=2.53kg。
《动物营养与饲料》钙磷营养作用教案1
大村职业中学校畜牧兽医专业教案教学时间:2011.12.17 教学班级:高一四班教学时数:2 学时教学教师:张煜教学内容:钙、磷对畜禽的营养作用教学目标:1、了解钙磷的营养作用2、掌握影响钙、磷吸收的主要因素3、掌握钙、磷的缺乏症教学重难点:影响钙磷吸收的主要因素及缺乏症教学过程:一、导入:什么是常量元素?常量元素有哪些?.......那么这节课我们就学习其中的两种在动物体中含量最多的元素:钙、磷及在营养中的作用二、新课呈现1、钙磷的营养作用:98%~99%的钙和80%的磷都存在于骨骼和牙齿中占体重的1%~2%(1) 钙:牙齿(磷酸钙) 和骨骼的主要成分自然界中广泛存在如:石灰石、大理石、石膏蛋壳、贝壳(碳酸钙) 人都可以把蛋壳磨成粉食用或冲开水饮用来补钙牛奶和虾皮含量也很高畜禽一般不缺,在高产期最易缺,如:鸡的产蛋期、奶牛产奶期间等作用:抑制神经、激活剂,维持肌肉正常兴奋、止血(2)磷:广泛存在与自然界中,像脑、蛋、瘦肉中含磷量很高单质磷在空气中会自然而发光,像动物尸体腐烂后尸骨暴露在在外,在高温的夏季就会自然,在晚上最易见,老百姓称之为“鬼火”作用:参与能量代谢、脂类物质的运输与转运、细胞膜的重要组成成分2、影响钙磷吸收的主要因素(1)钙磷比例:一般钙磷比例在(1~2):1 像妊娠母猪在2.4:1,产蛋鸡在(5~6):1 (2)V D,,维生素D能够促进钙磷的吸收,维生素D分为维生素D2和维生素D3两种。
在植物中以纤维素D2和在动物中以纤维素D3的形式存在,它们必须在紫外线的辐射下才能转化成维生素D2和维生素D3。
所以要多晒太阳,紫外线不能穿过玻璃,所以要在室外晒(3)乳糖动物乳汁中的二糖。
可以促进钙的吸收(4)蛋白质,充足的情况下也可促进钙的吸收(5)磷的存在形式动物性饲料磷利用率高无机磷如:磷酸钙利用率高植物性饲料磷利用率低,主要以植酸磷的形式存在,而单胃动物没有消化这种植酸磷的酶,所以只能消化30%的植物当中的磷。
荆州职业技术学院动物营养与饲料课程教案
甘肃畜牧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动物营养与饲料课程教案课题名称动植物体的营养物质组成授课方法课堂讲授授课班级学时分配 2 授课时间教学目标了解动物与植物的相互关系,动植物体的化学组成及其比较,掌握饲料中各种营养物质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功能。
课题分析课题重点组成动植物体的主要化学元素及其化合物。
课题难点组成动植物体的化合物及动植物体构成的不同点。
教学过程及时间分配一、考勤、回顾知识 5min二、讲授新内容(一)动物与植物的相互关系。
15min(二)植物体与动物体的化学组成。
20min(三)组成动植物体的化合物: 25min1.水;2.粗蛋白;3.粗脂肪;4.碳水化合物;5.粗灰分;6.维生素。
(四)动植物体化合物组成的异同点及其相互关系。
20min 三、总结 5min课后学习1.简述动植物体六大营养物质的概念。
2.思考学习动植物体的化学组成、化合物的特性及其相互关系,在动物饲养中有何意义。
教师审批时间年月日时间年月日动植物体的营养物质组成高等动物按其食性可分为杂食动物、草食动物及肉食动物等三大类。
在动物生产中,为人类提供畜产品或动力的动物则主要是杂食动物,作为人类及动物基本营养源的食物均系植物或其副产品,作为动物食物的植物及其副产品,含有可供构成和更新动物体组织及形成产品的营养物质,并能氧化产生能量以维持动物的生命活动。
植物利用太阳能,以CO 2,H 2O等原料合成脂肪、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动物则利用植物体内的这些营养物质。
二者在化学组成上有密切的联系,为了正确与合理地组织畜禽饲养,必须首先了解动物与植物的组成。
(一)动植物体的化学元素组成无论动物或植物体内约含60多种元素,按它们在动植物体内含量的多少分为两大类:常量元素:含量大于或等于0.01% 如C、H、O、N、Ca 、P、K、Na 、C1、Mg 、S等,其中C、H、O、N含量最多。
微量元素:含量小于0.01% 如Fe 、Cu 、Co 、Zn 、Mn 、Se 、I 、Cr 、F 等。
《动物营养与饲料》——青贮饲料教学设计
《动物营养与饲料》——青贮饲料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青贮饲料的概念和种类。
2.掌握青贮饲料的制作方法和技巧。
3.了解青贮饲料在动物营养中的作用。
4.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
二、教学内容1.青贮饲料的概念和种类。
2.青贮饲料的制作方法和技巧。
3.青贮饲料在动物营养中的作用和应用。
三、教学步骤步骤一:导入(3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些青贮饲料的图片,引发学生对青贮饲料的了解和兴趣。
教师可以问一些问题,如:“你们听说过青贮饲料吗?”“你们知道青贮饲料有哪些种类?”“你们觉得青贮饲料对动物有什么作用?”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
步骤二:讲授青贮饲料的概念和种类(10分钟)教师简要讲解青贮饲料的概念和种类,包括玉米青贮、苜蓿青贮、豆饼青贮等。
可以使用图片或视频来辅助讲解,使学生对不同种类的青贮饲料有一个直观的认识。
步骤三:讲解青贮饲料的制作方法和技巧(30分钟)1.教师详细讲解青贮饲料的制作方法和技巧,例如种植、收割、切碎、压实等。
可以使用幻灯片或动画来辅助讲解,让学生能够直观地了解每个步骤。
2.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如何在制作青贮过程中保持饲料的养分?如何防止饲料发霉?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创新和改进方法。
步骤四:讲解青贮饲料在动物营养中的作用和应用(10分钟)教师简要讲解青贮饲料在动物营养中的作用和应用。
可以通过实例来说明,如青贮饲料可以替代部分精饲料,提高动物的饲养效益和经济效益。
引导学生思考,青贮饲料和其他饲料相比,有哪些优点和不足?步骤五:实践操作(40分钟)1.分组实践:将学生分组,每个小组根据自己的选择,选择一种青贮饲料,进行制作。
2.操作步骤:学生根据老师的指导,按照制作青贮饲料的方法和技巧,进行实践操作。
教师可以提供必要的材料和设备,引导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如种植青贮饲料的作物、收割、切碎等。
3.老师巡回指导:老师巡回指导学生操作,提出改进建议,并及时解答学生的问题和困惑。
步骤六:总结课程内容(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总结,回顾学习到的内容,思考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
动物营养与饲料PPT教案
(二)粗蛋白质(CP) 粗蛋白质是常规饲料分析中用以估计饲料、
动物组织或动物排泄物中一切含氮物质的指标, 它包括了真蛋白质和非蛋白质含氮物(NPN)两 部分。NPN包括游离氨基酸、硝酸盐、氨等。 粗蛋白质=饲料样品含氮(g)6.25×100%
饲料样品重(g)
含
蛋白质
氮
物
非蛋白质含氮物
蛋白质
必需氨基酸 赖氨酸、蛋氨酸、色氨酸
四、动植物体的化学成分
(一)动物体的化学成分 (1)水分:动物体内水分含量随年龄的增 加而大幅率降低。 (2)有机物质
脂肪和蛋白质是动物体内两种重要的有机 物质。动物体内碳水化合物含量极少。是构成 动物体各组织器重要的组成成分。动物体内各 种酶、抗体、内外分泌物、素以及对动物有机 体起消化、保护作用的一些特殊物质多为。动 物体内的是由各种氨基酸按一定排列构成的。
12 5.1 72.6 214.6 5.8 79.1 20.9
阉牛(肥)
43
13
41 3.3 72.5 21.9 5.6 79.5 20.5
绵羊(肥)
74
16
5 4.4 78.4 17.0 4.6 78.2 21.8
绵羊(瘦)
40
11
46 2.8 74.3 20.5 5.2 79.3 20.7
猪(体重8kg)
73
17
6 3.4 78.2 18.2 3.6 83.3 16.7
猪(体重30kg) 60
13
24 2.5 79.5 17.2 3.3 84.3 15.7
猪(体重100kg) 49
12
36 2.6 77.0 18.9 4.1 82.4 17.6
母鸡
57
21
《动物养分与饲料》理论教案
《动物养分与饲料》理论教案章节一:动物养分的概述教学目标:1. 了解动物养分的概念及其重要性。
2. 掌握动物养分的主要来源和作用。
3. 认识动物养分的基本分类。
教学内容:1. 动物养分的定义与作用。
2. 动物养分的主要来源。
3. 动物养分的基本分类。
教学活动:1. 引入话题:讨论动物养分对动物生长的重要性。
2. 讲解与演示:介绍动物养分的基本概念、来源和分类。
3. 小组讨论:分析不同动物养分的作用和相互关系。
章节二:蛋白质与氨基酸教学目标:1. 了解蛋白质的概念及其在动物生长中的作用。
2. 掌握氨基酸的分类和作用。
3. 认识蛋白质和氨基酸的关系。
教学内容:1. 蛋白质的定义和作用。
2. 氨基酸的分类和作用。
3. 蛋白质和氨基酸的关系。
教学活动:1. 引入话题:讨论蛋白质在动物养分中的重要性。
2. 讲解与演示:介绍蛋白质的基本概念、作用和氨基酸的分类。
3. 小组讨论:分析蛋白质和氨基酸在动物生长中的相互关系。
章节三:碳水化合物与能量教学目标:1. 了解碳水化合物的概念及其在动物生长中的作用。
2. 掌握碳水化合物的分类和能量释放过程。
3. 认识碳水化合物和能量的关系。
教学内容:1. 碳水化合物的定义和作用。
2. 碳水化合物的分类和能量释放过程。
3. 碳水化合物和能量的关系。
教学活动:1. 引入话题:讨论碳水化合物在动物养分中的重要性。
2. 讲解与演示:介绍碳水化合物的基本概念、作用和能量释放过程。
3. 小组讨论:分析碳水化合物和能量在动物生长中的相互关系。
章节四:脂肪与能量教学目标:1. 了解脂肪的概念及其在动物生长中的作用。
2. 掌握脂肪的分类和能量释放过程。
3. 认识脂肪和能量的关系。
教学内容:1. 脂肪的定义和作用。
2. 脂肪的分类和能量释放过程。
3. 脂肪和能量的关系。
教学活动:1. 引入话题:讨论脂肪在动物养分中的重要性。
2. 讲解与演示:介绍脂肪的基本概念、作用和能量释放过程。
3. 小组讨论:分析脂肪和能量在动物生长中的相互关系。
《动物营养与饲料》课程教学设计
课程教学设计(一)教学设计依据《动物营养与饲料》教学设计的基本依据是本课的课程定位与课程任务。
(二)教学设计的理念与思路课程设计的理念和思路课程理念根据高职高专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培养目标和岗位需求,以职业能力培养为重点,结合本地区域特点,紧紧链接有关生产实践部门,依据工作过程设计典型工作任务,构建产学研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充分体现本课程的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
1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动物营养与饲料》课程是我系骨干教师和企业精英共同打造的一门优质课程。
课程设计方案与建设内容是由骨干教师和饲料养殖的精英才干共同制定的。
企业精英和我系骨干教师全程参与,共同制定教学大纲和授课计划,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专业老师注重知识理论讲授,企业人员负责实践技能培训,共同完成授课任务与学生管理。
学生在学中做,在做中学,理论实践有机结合,在实践中强化知识,知识理论指导实践。
对于营养分析到饲料分析化验室去做,对于代饲养实验到养殖场去做。
让学生亲身感受工作情景,工作氛围从而培养学生的理论素养和实践技能,为以后走入工作岗位打下基础。
2改革创新内容体系、内容安排实用、必需、够用,突出实践技能该变传统的内容体系,传统的内容体系重理论知识轻专业技能.。
在课程的难度和广度方面,遵循“实用为先、够用为度”的原则,体现了高职教育特色。
课改后压缩理论知识,知识选用以够用、适度、必需为原则,简化理论传输,强调专业技能有针对性的选取实用性强、生产必需的动物营养技术。
对营养学的一般原理要在技能培养中得到巩固和强化..对饲养试验、营养分析实验在教师的指导下要让学生亲自动手去做,以掌握饲养员和化验员岗位必需技能。
3强化实践教学环节,提高学生生产实践能力。
本课程实践教学设计的主导思想是突出实践操作、灵活运用、创新能力的培养。
针对不同的实训内容采用不同的实训手段4 任务驱动项目导向在实践教学中,把实验实训转化成任务项目,任务驱动项目导向,每一个项目师生共同参与,采取提出项目、解析项目、完成项目的方式,教学的过程就是项目实施的全过程,这样教与学有机融和,使学生变被动为主动,学习针对性明确,积极性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理论素养在项目中得到强化和提高(三)教学实施条件1、教学团队“双师”结构,专兼教师比例,学缘结构,年龄结构,职称及职业资格结构(1)“双师”结构动物营养课程组成员共11人,其中具有“双师”证书的教师8人,外聘企业生产指导教师2名。
动物营养与饲料加工 能量饲料教案
动物营养与饲料加工能量饲料教案教案标题:动物营养与饲料加工 - 能量饲料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学生能够理解能量饲料在动物营养中的重要性,掌握常见能量饲料的种类和特性。
2. 技能目标:学生能够根据动物的营养需求,合理选择和配制能量饲料。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动物福利和环境保护的意识,理解合理饲料加工对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教学内容:1. 能量饲料的定义和种类2. 能量饲料的营养成分和特性3. 能量饲料的加工和储存4. 能量饲料的选择与配制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能量饲料的加工和储存,如何保持饲料的营养成分和适口性。
重点:能量饲料的种类和特性,如何根据动物的营养需求选择和配制能量饲料。
教具和多媒体资源:1. 投影仪及PPT课件2. 能量饲料的样品及实物展示3. 饲料加工设备和模型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授能量饲料的基本概念、种类和特性等基础知识。
2. 直观演示法:通过实物展示和PPT图片,让学生观察不同能量饲料的外观和特点。
3. 讨论法:分组讨论如何根据动物的营养需求选择和配制能量饲料,培养学生的协作和沟通能力。
4.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能量饲料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提问导入课程,询问学生对动物饲料的认识,引出能量饲料的概念。
2. 讲授新课(30分钟)讲授能量饲料的定义、种类和特性。
通过PPT展示不同种类的能量饲料,引导学生观察其外观和特点。
讲解能量饲料的营养成分和作用,强调其在动物营养中的重要性。
结合实物展示,让学生了解不同能量饲料的储存方式和加工工艺。
3. 巩固练习(15分钟)分组讨论:给出几种动物及对应的营养需求,让学生讨论如何选择和配制适合的能量饲料。
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实际生产中能量饲料的选用原则和注意事项。
4. 归纳小结(5分钟)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能量饲料在动物营养中的重要地位。
提醒学生注意饲料的加工和储存方法,以保证其营养成分和适口性。
《动物营养与饲料》——青贮饲料教学设计
《动物营养与饲料》——青贮饲料教学设计本次教学设计的主题为青贮饲料。
青贮饲料是从植物中以较高含水量为基础,经过均匀切碎、密装发酵而制成的一种粗饲料。
青贮饲料的制作方法简单,成本低廉,能够充分利用农副产品,同时营养成分丰富,适合牛、羊、马等家畜的饮食需求。
因此,青贮饲料是现代畜牧业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饲料。
一、教学目标1.了解青贮饲料的制作原理及其重要性;2.掌握青贮饲料的分类及其特点;3.熟悉青贮饲料的贮藏、运输及混合的方法;4.掌握青贮饲料的营养成分和对畜牧生产的影响;5.了解青贮饲料在畜牧业中的应用及相关问题。
二、教学内容与方法1.教学内容包括:青贮饲料的定义、制作原理、种类、贮藏与运输、混合饲料的配方、营养成分以及应用等。
2.采用讲授、案例分析、图示讲解以及互动交流等多种教学方法,使学生对青贮饲料的相关知识加深印象,同时也能够通过案例分析和互动交流,提升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步骤1.导入环节:引入青贮饲料的基本概念,介绍青贮饲料在畜牧业中的重要性。
2.讲授环节:深入讲解青贮饲料的分类,种类及其特点、制作原理及方法、贮藏与运输、混合饲料的配方和营养成分等内容,并结合图表和实例进行详细陈述,让学生全面了解青贮饲料的相关知识。
3.互动交流环节:开展讨论和互动交流,引导学生探究青贮饲料在畜牧生产中的应用和问题,同时也能够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青贮饲料的定义和种类:青贮饲料是以植物为基础,经过切碎、压实、密封、发酵而制成的饲料。
按不同植物的种类和发酵方法,可以分为玉米青贮、草本青贮、豆类青贮等多种。
2.青贮饲料的制作原理及方法:青贮饲料的制作原理是要将一定数量的草料集中切碎,压实,然后在密封容器中进行发酵。
根据种类的不同,可以采用不同方法进行制作。
如玉米青贮可以采用全植玉米或全瘪玉米压片,并经过筛分、喉胃改善剂、添加糖对微生物代谢的影响等。
草本青贮制作方法主要有直接包装法、盖棚法和塞罐法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单元动物营养基础第1分单元动物与植物一、动植物体的化学组成及化合物(一)组成动植物体的化学元素60多种,基本相同,数量略有差异;C、H、O、N含量最多,DM的95%以上,有机形态;矿物元素含量最少,约占5%。
动物体钙含量最高,磷次之,硅含量很低植物体钾含量最高,其次钙、氯、硫、磷, 种子含磷仅次于钾,硅含量高于动物体。
1.常量元素:动植物体内含量大于或等于0.01%的化学元素;C、H、O、N、P、S、K、Ca、Mg、Cl、Na等。
2.微量元素:动植物体内含量小于0.01%的化学元素;Fe、Cu、Zn、Mn、I、F、Co、Se、Mo等。
(二)组成动植物体的化合物1.水分①游离水(自由水、初水):存在于细胞之间,结合不紧密,容易挥发。
②结合水(吸附水、束缚水):与细胞内胶体物质紧密结合,难以挥发。
2.粗灰分粗灰分是动植物体在550-600℃高温电炉中充分燃烧后后剩余的残渣,有时也含有少量泥沙,故为粗灰分。
3.粗蛋白质粗蛋白质是指动植物体内一切含氮物质的总称,包括真蛋白质和非蛋白氮(NPN):游离氨基酸、硝酸盐、胺、激素等。
4.粗脂肪粗脂肪是动植物体内脂类物质的总称。
常规饲料分析是用乙醚浸提样品所得的物质,故称为乙醚浸出物。
5.碳水化合物①粗纤维植物细胞壁的主要结构成分,包括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等。
②无氮浸出物碳水化合物中可溶部分,包括单糖、双糖和多糖(主要指淀粉)。
动物体内不含粗纤维,无氮浸出物含量也很低。
6.维生素一组低分子有机化合物。
含量少,作用大。
二、动植物体化合物组成的异同点及其相互关系 1. 异同点相同点:都由6中营养物质组成,所含化学元素基本相同。
不同点:营养物质组成成分和含量不同。
组成成分不同:营养物质含量不同:2. 相互关系动物的饲料来源于植物,植物为动物提供营养物质。
植物中营养物质必须经过消化、吸收、转化等一系列代谢过程,才可转变成动物体组织成分。
第2分单元 水的作用及合理供水一、水的生理功用及动物缺水的后果 (一)水的生理功用1. 水是动物体的主要组成成分大部分动物所需的做到营养成分是水。
随年龄和体重的增加而减少。
2. 水是动物体内重要的溶剂植物体 动物体 粗纤维 含 不含无氮浸出物 主要为淀粉 只含少量糖原和葡萄糖 粗蛋白质包括多种氨化物除体蛋白外仅含一些游离氨基酸和激素 粗脂肪 不饱和脂肪酸较多,含树脂和蜡质饱和脂肪酸较多,不含树脂和蜡质维生素 含V A不含V A ,含胡萝卜素植物体动物体碳水化合物丰富,约占70% 糖分含量较少,不到1%不同植物蛋白质和脂肪含量不同蛋白质和脂肪含量较恒定,普遍高于植物Ca 少,K 、Mg 、Fe 多正好相反体内各种营养物质的吸收、转运和代谢废物的排出必须溶于水后才能进行。
3.水是动物体内各种生化反应的媒介动物体内各种营养物质的分解与合成,几乎都需要水的参与。
4.水参与体温调节水的比热大、导热性好、蒸发热高所以水能贮蓄热能,迅速传递热能和蒸发散失热能,有利于恒温动物体温的调节。
5.水有润滑作用(二)动物缺水的后果1.影响动物健康和生产性能幼年动物生长缓慢乳牛产乳量下降蛋鸡产蛋量下降肉鸡、肉牛等产肉下降2.消化机能减弱动物体内缺水8%,出现严重口渴感,食欲丧失,消化机能降低。
动物体内缺水10%,就会导致严重的代谢紊乱。
3.尾产物积聚(三)动物体内水的来源及排出1.来源:①饮水是动物获取水的主要来源。
一般情况下,饮水量随采食量增加而上升。
在热应激时,饮水量大幅度增加。
相比较而言,饮水量(牛>羊和猪>家禽>狗、羚羊、骆驼等)。
②饲料水风干饲料含水量在15%以下,青绿饲料、块根块茎饲料和水生植物含水在70%~95%。
③代谢水是指动物体内有机物质氧化分解或合成过程中所产生的水。
2.排出:粪尿、汗液、呼吸以及动物产品(产乳、产蛋)的排出。
二、动物的需水量及合理供水(一)动物的需水量在正常情况下,动物的需水量与干物质采食量呈一定比例关系。
每采食1kg干物质需水牛、羊3~4kg猪、马、家禽2~3kg每产1kg乳(乳牛)4~5kg(二)动物的合理供水第3分单元蛋白质与动物营养一、蛋白质的组成及营养作用蛋白质是细胞组分中含量最丰富、功能最多的高分子物质,在生命活动过程中起着各种生理功能,几乎没有一种生命活动能离开蛋白质,没有蛋白质就没有生命。
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承担者。
(一)蛋白质的组成1.元素组成:C、H、O、N、S等。
CP = N÷16% = N × 6.252.氨基酸组成:AA是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
由于组成蛋白质的AA的数量、种类、排列顺序、空间结构不同而形成了各种各样的蛋白质,因此,蛋白质营养实际上是AA的营养。
现已发现200多种AA,但常见的构成动植物体蛋白质的AA只有20种。
(二)蛋白质的营养作用1.蛋白质是构成体组织、体细胞的基本原料蛋白质是除水外,体内含量最多的养分,占干物质的50%,占无脂固形物的80%。
2.蛋白质是动物体内生物活性物质的主要成分血红蛋白、肌红蛋白:运输氧;肌肉蛋白质:肌肉收缩;酶、激素:代谢调节;免疫球蛋白:抵抗疾病;运输蛋白(载体):脂蛋白、钙结合蛋白等;核蛋白:遗传信息的传递、表达。
3.蛋白质是组织更新、修补的必需物质动物体蛋白质每天约0.25-0.3%更新,约6-12月全部更新。
4.蛋白质可分解功能或转化为糖和脂肪蛋白质转化为糖、脂肪、能量的情况一般发生于:饲料营养不足,能氮比过低;CP含量或摄入过多;饲料的AA组成不平衡。
5.蛋白质是形成动物产品的主要原料肉、蛋、乳、皮、毛等动物产品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
二、蛋白质不足与过量的危害(一)、蛋白质不足的后果1.消化机能紊乱食欲下降,采食量减少,慢性腹泻及营养不良等现象。
2.幼龄动物生长发育受阻若蛋白质供应不足,幼龄动物生长缓慢、停滞甚至死亡。
3.易患贫血及其他疾病不能合成足够的血红蛋白和血细胞蛋白质而出现贫血症;导致抗体数量减少,使动物抗病力减弱。
4.生产性能下降体重减轻,泌乳量下降,产毛量和产蛋量减少。
5.动物繁殖能力降低公畜性欲降低,精液品质下降,精子数目减少;母畜性周期失常,排卵数减少,卵子质量差,受胎率低;家禽产蛋率,种蛋受精率、孵化率和雏禽成活率均降低。
(二)蛋白质过量的危害1.造成蛋白质饲料的浪费:消化率降低;吸收过多的蛋白质虽可分解供能或转化为碳水化合物和体脂肪,但蛋白质在体内氧化不完全,能量转换率低;用蛋白质供能不经济。
2.影响动物健康:加重肝脏、肾脏的负担,甚至造成肝、肾组织损伤,发生病理变化,严重时造成动物体中毒;3.排出的粪氮和尿氮增加还会污染环境饲料胃小肠 (胰蛋白酶糜蛋白酶 羧基肽酶肠肽酶)大肠(细菌)胃酸、胃蛋白酶和小肠中蛋白酶、肽酶共同作用,降解为AA 和少量短肽,被小肠吸收。
被吸收的AA ,合成体蛋白质或畜产品(肉、蛋、乳、毛等)。
部分AA 脱氨基,氧化供能或转化。
未利用的氨基在肝脏中形成尿素,排出体外。
动物 蛋白质消化代谢特点猪消化主要场所是小肠;能吸收利用大量氨基酸和少量短肽;不能利用氨化物。
马 盲肠和大结肠发达;能利用氨化物家禽 肌胃起机械消化作用;主要消化场所是小肠 兔 因食软便,能部分利用发达的盲肠内的菌体蛋白质。
新生哺乳动物 出生后24-36h 内,能直接吸收免疫球蛋白以获取抗体。
幼龄哺乳动物对天然蛋白质消化率低,主要对乳蛋白有较高的消化能力。
四、非反刍动物猪、禽对蛋白质品质的要求饲料蛋白质中各种氨基酸含量及比例与动物需要越接近,品质就越好,反之则差。
(一)必需氨基酸与非必需氨基酸1.必需氨基酸概念:指在动物体内不能合成,或者能合成但合成的速度慢、数量少,不能满足动物的营养需要,必须由饲料供给的氨基酸。
成年猪8种(缬、异、亮、苯、蛋、色、苏、赖)生长肥育猪10种(上述8种+精、组)雏鸡13种(上述10种+甘、胱、酪)2.非必需氨基酸(二)限制性氨基酸概念:指当日粮中某种必需氨基酸不足时,就会影响其他氨基酸的利用,使整个日粮中蛋白质利用率下降,称这种氨基酸为该日粮的限制性氨基酸。
限制性氨基酸是必需氨基酸。
常见限制性氨基酸:赖、蛋、色。
(三)提高猪、禽饲料蛋白质利用率的措施1.饲料种类应多样化如玉米(赖低蛋高)、豆粕(赖高蛋低),所以一般用玉米—豆粕型饲粮。
2.补充氨基酸添加剂L-赖氨酸盐和DL-蛋氨酸3.日粮中蛋白质与能量比例适当4.消除饲料中的抗营养因子抗营养因子是指饲料中本身含有的或从外界进入饲料中的阻碍饲料消化的微量成分。
豆饼中含有抗胰蛋白酶,此酶会抑制胰蛋白酶和糜蛋白酶的活性,影响饲料蛋白质的消化吸收。
5.补充与蛋白质代谢有关的维生素及微量元素维生素:V A、V D、VB12;微量元素:Fe、Cu、Co等。
五、蛋白质在反刍动物体内的消化代谢反刍动物粗蛋白质消化代谢简图饲料瘤胃(细菌)真胃与小肠(白酶)织大肠(细菌)瘤胃氮素循环——瘤胃中多余的NH3 会被瘤胃壁吸收,经血液运送到肝脏,并在肝脏转成尿素。
所生成的尿素一部分可经过唾液和血液返回瘤胃,再次被瘤胃微生物分解产NH3 。
这种NH3 和尿素的生成的不断循环,称为瘤胃氮素循环。
反刍动物蛋白质消化代谢的特点:1.消化的主要场所:瘤胃植物粗蛋白质瘤胃微生物微生物蛋白质经过瘤胃微生物的“降解-合成”作用,提高劣质蛋白质品质,降低优质蛋白质品质,改变饲料CP的品质。
2.在小肠内,未分解饲料蛋白和微生物蛋白质消化酶氨基酸可见,反刍动物蛋白质营养主要是微生物蛋白质营养。
六、反刍动物对非蛋白质含氮化合物的利用非蛋白质含氮化合物又称非蛋白氮或氨化物,是指不具氨基酸肽键结构的含氮化合物。
包括游离氨基酸、酰胺类、含氮的糖苷和脂肪、生物碱、铵盐、硝酸盐、甜菜碱、胆碱、嘧啶和嘌呤等。
(一)、反刍动物非蛋白氮的机制尿素细菌脲酶+挥发性脂肪酸氨基酸细菌酶菌体蛋白质真胃和小肠消化酶氨基酸(二)、利用非蛋白氮应注意的问题1.日粮中必须含有适量易消化的碳水化合物碳水化合物提供碳架,对尿素的利用效果有着直接的影响。
建议100g尿素配1kg易消化的碳水化合物。
2.日粮中应含有一定比例的蛋白质日粮蛋白质水平在10%~12%为宜。
超过12%,尿素利用率降低,而且容易出现中毒;低于10%,影响细菌繁殖。
3.日粮中应含有供微生物活动所必需的矿物质Co是VB12的成分。
Co缺乏,瘤胃细菌合成VB12受阻,会影响细菌对尿素的利用。
含S氨基酸是合成菌体蛋白质的原料。
要保证细菌活动所需的Ca、P、Mg、Cu、Fe、Zn、I等的供给。
4.控制尿素喂量尿素喂量约为日粮粗蛋白质的20%~30%,或日粮干物质的1%,或按反刍动物体重的0.02%~0.05%计算添加量。
反刍动物尿素喂量(/h/d)成年牛60~100g成年羊6~12g出生2~3月犊牛和羔羊不能饲喂5.注意饲喂方法第4分单元碳水化合物与动物营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