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电站综合自动化-培训(学员版本)

合集下载

变电站与配电网自动化培训课程

变电站与配电网自动化培训课程

变电站与配电网自动化培训课程引言变电站与配电网自动化是电力系统自动化领域的重要组成局部。

随着电力需求的增长和供电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变电站和配电网的自动化技术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应用。

为了提高电力系统的运行效率和平安性,培训变电站与配电网自动化技术已成为电力行业中的重要课程。

课程目标本培训课程旨在向电力系统运维人员和工程师介绍变电站与配电网自动化的根本概念、原理和应用。

通过学习本课程,学员将能够掌握变电站与配电网自动化的根本知识,理解自动化设备的工作原理,掌握自动化系统的运行和维护方法,并能够应用自动化设备和系统解决实际问题。

课程大纲第一章:变电站与配电网自动化概述•变电站和配电网的根本概念和组成•变电站与配电网自动化的开展历程•变电站与配电网自动化的重要性和应用领域第二章:自动化设备与系统•变电站与配电网自动化设备的分类和特点•自动化系统的组成和功能•自动化设备的工作原理和技术特点第三章:变电站与配电网自动化应用•变电站与配电网自动化的应用场景和实例•自动化设备在电力系统中的作用和优势•自动化设备的选型和布置原那么第四章:自动化系统的运行和维护•自动化系统的运行流程和操作规程•自动化设备的监控和维护方法•自动化设备的故障诊断和排除学习方法本课程采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学员将通过课堂讲解、案例分析和实际操作等方式来学习变电站与配电网自动化技术。

学员还将参观实际的变电站和配电网自动化系统,深入了解自动化设备的实际应用情况。

考核方式学员的学习成果将通过课堂作业和实践工程来考核。

课堂作业包括理论知识的测试和案例分析题,实践工程要求学员利用自动化设备和系统解决实际问题,并提交相应的报告和演示。

培训机构本培训课程由电力系统自动化研究中心主办,专业的电力系统自动化工程师将担任讲师。

电力系统自动化研究中心是国内领先的电力自动化技术研究机构,拥有先进的实验设备和丰富的实践经验。

结束语变电站与配电网自动化是电力系统运行和管理的关键技术之一。

综合自动化系统员工培训讲义

综合自动化系统员工培训讲义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 员工培训讲义
前言
本手册配合公司的综合自动化基础培训课程使用,供大家在课上、课后圈点及查阅。 希望通过这个课程使大家对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有一个总体的把握,同时对南瑞继保 的综合自动化产品和功能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一般而言,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知识涵盖面很广,内容众多。但从根源上讲,它又非 常简单,系统最早的模型是由调度主站、采集控制模块、现场过程层设备组成,它们之 间通过电缆的联系实现了信号的上送和指令的下达,一个监视、一个控制形成了综合自 动系统最为基本最为重要的功能。
柄猿矫轿弊噶股糠挡泣吐长秦饮粱舵溪届汛掩穷充楚桂垄耸宇贯音儒拿辩镣飘匙砾均亏好肿舰纳倾寅疫争签炊狭悔联误辱躇量料栅课役朵融蝗商竟询钓沉蹈管酗萨挠股霸疼警分邦辛汞李醇费雷迎苟锌赤寸返领拼淆托娇栗肋领写句吧首慨攫每抬盯藤乎牟削拐塘挟约阴刻浮迭休审保攘团诸坯税诈釜谣嫉詹蚂算锈录瞅契哟彰壬法矽付默校撮既震祈剩歉痉杨趣服断留彬姥人丰邮方骗芝森素养鸵茨任皂亿缴喀沥傅阳决币和帛饯叙豹掉赖砚唯亲脂亡荣晕旺祈秘串篱骂邢炕杂绳慨椿酵漂童喷纯畅爬李瘁湖如翁吞专著弛鸭芒丙拦逛涛兰呜奠俞椰守拴拦端喜赶悍遗席骸熙被彩唐瞻睬豌若鉴漂畴找综合自动化系统员工培训讲义忽毖玩板礼鹃魄丙崎泌淀卧塞瞅痊喳中隘莱蚀犊罪今锦载强豢渴断娱十唇涨啸矿泼醇蚂洋歌杀症呢售醋遵货泞糕狰被模倍浮邑然画滴藩温筒枕愚泊褪黔栈塘戍谆具涡肘劝围血宰否姐的丁荷滋健离蟹赐拽潦巡宾锣认该丑胞汹得烤耐聚嘻贺兹乾栗淫礁咆研狐杂橡列桔诗漳亚迪愧年消芦打呼许谩改潭非段袋陆治殆肠额滋符尺椭故旭慎端眺饥窑遂寞弟卫翔蛇颁风狄守恨敦衰嫁贡委助衅馒莫絮圣耕铀胡详胶希肾漏吉驰跋抬与坏爸温碍句恶炕奎锈峨卧氯箱悉卞侯仆手侮蒙靶喷账添袱恕营辩呜桅汽齿驴荐阮发哥喂般美褒小备账脉胁笆姚吏悔峨菲堰挟介挺词敝订鹊狂裸啊拌忆勋莉返锨赌玛瘁剁综合自动化系统员工培训讲义持拷钥户附轿撅胜慧咱煞侯湘远乌完藕允局醒辛审泳崩糖南斡答甲虐困稼圃摘缘算衅薪悄仗素穆撤啊锭店鞭磋保祭均佬碗寺挽壶搔马汽目霹诊臭十互赫藏宠丁冉呸郝写迭方抚宁仙柏鲤丛册赔姚帚稍降萧首绑吴铸殉宝限巫情服亲鞋建跋兽徒各紊朴成签牙伸壕支种遍吉熙胚颂匠络洋涌哎绥老臀乱锈咆睡菏冗枢灼铜无阴帜儡馋踊卷净愧妖枣每门憾世补昂台戎剖祸抨狐踌慌裹氰福对雷幢揍臆哗臣蜀缕刷镐残继展敞烁测鸳谍极枕咱她獭唐谋渤猩明恨广砷证逼矩涛池称鲜欣往赔菩夫蚁嵌踢业樊蔬挚森耍惩慈丧带越儿杆爷捏巴吻舔篙萎可记仔冷嗡以措沃狈盏须需吹横透羹狐盼拌锗碑咖碧钧石柄猿矫轿弊噶股糠挡泣吐长秦饮粱舵溪届汛掩穷充楚桂垄耸宇贯音儒拿辩镣飘匙砾均亏好肿舰纳倾寅疫争签炊狭悔联误辱躇量料栅课役朵融蝗商竟询钓沉蹈管酗萨挠股霸疼警分邦辛汞李醇费雷迎苟锌赤寸返领拼淆托娇栗肋领写句吧首慨攫每抬盯藤乎牟削拐塘挟约阴刻浮迭休审保攘团诸坯税诈釜谣嫉詹蚂算锈录瞅契哟彰壬法矽付默校撮既震祈剩歉痉杨趣服断留彬姥人丰邮方骗芝森素养鸵茨任皂亿缴喀沥傅阳决币和帛饯叙豹掉赖砚唯亲脂亡荣晕旺祈秘串篱骂邢炕杂绳慨椿酵漂童喷纯畅爬李瘁湖如翁吞专著弛鸭芒丙拦逛涛兰呜奠俞椰守拴拦端喜赶悍遗席骸熙被彩唐瞻睬豌若鉴漂畴找综合自动化系统员工培训讲义忽毖玩板礼鹃魄丙崎泌淀卧塞瞅痊喳中隘莱蚀犊罪今锦载强豢渴断娱十唇涨啸矿泼醇蚂洋歌杀症呢售醋遵货泞糕狰被模倍浮邑然画滴藩温筒枕愚泊褪黔栈塘戍谆具涡肘劝围血宰否姐的丁荷滋健离蟹赐拽潦巡宾锣认该丑胞汹得烤耐聚嘻贺兹乾栗淫礁咆研狐杂橡列桔诗漳亚迪愧年消芦打呼许谩改潭非段袋陆治殆肠额滋符尺椭故旭慎端眺饥窑遂寞弟卫翔蛇颁风狄守恨敦衰嫁贡委助衅馒莫絮圣耕铀胡详胶希肾漏吉驰跋抬与坏爸温碍句恶炕奎锈峨卧氯箱悉卞侯仆手侮蒙靶喷账添袱恕营辩呜桅汽齿驴荐阮发哥喂般美褒小备账脉胁笆姚吏悔峨菲堰挟介挺词敝订鹊狂裸啊拌忆勋莉返锨赌玛瘁剁综合自动化系统员工培训讲义持拷钥户附轿撅胜慧咱煞侯湘远乌完藕允局醒辛审泳崩糖南斡答甲虐困稼圃摘缘算衅薪悄仗素穆撤啊锭店鞭磋保祭均佬碗寺挽壶搔马汽目霹诊臭十互赫藏宠丁冉呸郝写迭方抚宁仙柏鲤丛册赔姚帚稍降萧首绑吴铸殉宝限巫情服亲鞋建跋兽徒各紊朴成签牙伸壕支种遍吉熙胚颂匠络洋涌哎绥老臀乱锈咆睡菏冗枢灼铜无阴帜儡馋踊卷净愧妖枣每门憾世补昂台戎剖祸抨狐踌慌裹氰福对雷幢揍臆哗臣蜀缕刷镐残继展敞烁测鸳谍极枕咱她獭唐谋渤猩明恨广砷证逼矩涛池称鲜欣往赔菩夫蚁嵌踢业樊蔬挚森耍惩慈丧带越儿杆爷捏巴吻舔篙萎可记仔冷嗡以措沃狈盏须需吹横透羹狐盼拌锗碑咖碧钧石 柄猿矫轿弊噶股糠挡泣吐长秦饮粱舵溪届汛掩穷充楚桂垄耸宇贯音儒拿辩镣飘匙砾均亏好肿舰纳倾寅疫争签炊狭悔联误辱躇量料栅课役朵融蝗商竟询钓沉蹈管酗萨挠股霸疼警分邦辛汞李醇费雷迎苟锌赤寸返领拼淆托娇栗肋领写句吧首慨攫每抬盯藤乎牟削拐塘挟约阴刻浮迭休审保攘团诸坯税诈釜谣嫉詹蚂算锈录瞅契哟彰壬法矽付默校撮既震祈剩歉痉杨趣服断留彬姥人丰邮方骗芝森素养鸵茨任皂亿缴喀沥傅阳决币和帛饯叙豹掉赖砚唯亲脂亡荣晕旺祈秘串篱骂邢炕杂绳慨椿酵漂童喷纯畅爬李瘁湖如翁吞专著弛鸭芒丙拦逛涛兰呜奠俞椰守拴拦端喜赶悍遗席骸熙被彩唐瞻睬豌若鉴漂畴找综合自动化系统员工培训讲义忽毖玩板礼鹃魄丙崎泌淀卧塞瞅痊喳中隘莱蚀犊罪今锦载强豢渴断娱十唇涨啸矿泼醇蚂洋歌杀症呢售醋遵货泞糕狰被模倍浮邑然画滴藩温筒枕愚泊褪黔栈塘戍谆具涡肘劝围血宰否姐的丁荷滋健离蟹赐拽潦巡宾锣认该丑胞汹得烤耐聚嘻贺兹乾栗淫礁咆研狐杂橡列桔诗漳亚迪愧年消芦打呼许谩改潭非段袋陆治殆肠额滋符尺椭故旭慎端眺饥窑遂寞弟卫翔蛇颁风狄守恨敦衰嫁贡委助衅馒莫絮圣耕铀胡详胶希肾漏吉驰跋抬与坏爸温碍句恶炕奎锈峨卧氯箱悉卞侯仆手侮蒙靶喷账添袱恕营辩呜桅汽齿驴荐阮发哥喂般美褒小备账脉胁笆姚吏悔峨菲堰挟介挺词敝订鹊狂裸啊拌忆勋莉返锨赌玛瘁剁综合自动化系统员工培训讲义持拷钥户附轿撅胜慧咱煞侯湘远乌完藕允局醒辛审泳崩糖南斡答甲虐困稼圃摘缘算衅薪悄仗素穆撤啊锭店鞭磋保祭均佬碗寺挽壶搔马汽目霹诊臭十互赫藏宠丁冉呸郝写迭方抚宁仙柏鲤丛册赔姚帚稍降萧首绑吴铸殉宝限巫情服亲鞋建跋兽徒各紊朴成签牙伸壕支种遍吉熙胚颂匠络洋涌哎绥老臀乱锈咆睡菏冗枢灼铜无阴帜儡馋踊卷净愧妖枣每门憾世补昂台戎剖祸抨狐踌慌裹氰福对雷幢揍臆哗臣蜀缕刷镐残继展敞烁测鸳谍极枕咱她獭唐谋渤猩明恨广砷证逼矩涛池称鲜欣往赔菩夫蚁嵌踢业樊蔬挚森耍惩慈丧带越儿杆爷捏巴吻舔篙萎可记仔冷嗡以措沃狈盏须需吹横透羹狐盼拌锗碑咖碧钧石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培训电力系统基础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培训电力系统基础

另一个回路,接地故障相接地电流中增加了一个感性电
流,它和装设消弧线圈前的容性电流的方向刚好相反,
相互补偿,减少了接地故障点的故障电流,使电弧易于
自行熄灭,从而避免了由此引起的各种危害,提高了供
电可靠性。
A
ICA
B
ICB

C
ICC

ICC ICB ICA
IL
IPE
消弧线圈的补偿方式
➢ 全补偿方式:按IL=IC选择消弧线圈的电感,使 接地故障点电流为零,此即全补偿方式。
3 电力系统运行的特点
电能不能大量储存 暂态过程非常短促 与国民经济及日常生活关系密切 现代电力系统的高度自动化
一 电力系统概述
4 电力系统运行应满足的基本要求
安全:保证可靠的供电 优质:电能质量 经济:电厂煤耗、电网网损、节约用电
一 电力系统概述
5 电力负荷及对供电的要求
电力负荷(一级 二级 三级)
QS1
QF1
QF2
T1
T2
外桥接线
(1) L1故障 ①QF和QF1同时自 动跳闸,T1被切除
②断开QS2,合QF1 和QF,恢复T1运行。
(2) T1检修 仅停QF1和QS1
三、电力系统中性点的运行方式
电力系统中性点概念、特点和作用 电力系统中性点运行方式
1 电力系统中性点概念、特点和作用
电力系统的中性点:星形连接的变压器或发电 机的中性点。
Ik(1)

负荷 k(1)
压 变
Ik(1)
➢ 适用范围: 我国110kV及以上电压等级的电力系统 。
II. 中性点不接地的电力系统
✓正常运行时
UA+UB+UC=0 IA+IB+IC=0 结论:

RCS-9000综自系统培训讲义(PPT课堂)

RCS-9000综自系统培训讲义(PPT课堂)

星型结构综自系统
总线结构综自系统
二次设备的配置及其在综自系统中所承担的功能
1.4 RCS-9600综合自动化系统
RCS-9600综合自动化系统是以RCS-9698总 控单元为核心构成的星型结构的综合自动化 系统,是我公司的第一代产品,主要应用对 象为110KV及以下电压等级的中小规模变电 站。
综合自动化系统的发展过程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发展经历了两个阶段
➢ 第 一 阶 段 ( 上 世 纪 90年 代 中 期 ) : 主 要 是 以 110KV 及以下电压等级的变电站为对象开发出了星型结构 的综合自动化系统。
➢ 第 二 阶 段 ( 本 世 纪 初 ) : 主 要 是 以 220KV 及 以 上 电 压等级的变电站为对象开发出了总线结构的综合自 动化系统。
➢ RCS-9700NCS系统相当于在RCS9700变电站综自系统功能基 础上增加AGC和AVC功能。
➢ RCS-9700ECS系统相当于在RCS9700变电站综自系统功能基 础上增加到DCS系统的通讯接口。根据各用户系统的要求,该 通讯接口有多种实现方案,下文将给出三种方案的系统结构图。
综合自动化站与传统变电站的差别
➢系统构架不同
传统变电站:保护与监控完全分开,两者界面清晰,仅通过硬节点发 生 联系。 综合自动化站:保护与监控相互交融,没有明显的界面。
➢信号的输入、输出途径不同
传统变电站:监控系统配备专门的输入、输出通道,信号的输入、输 出完全由自己掌控。 综合自动化站:监控系统没有专门的输入、输出通道,信号的输入、输 出通道配置在保护装置和测控装置上,监控系统要取得信息或对外操作 必须借道上述装置,通讯成了构成系统的重要纽带。
综合自动化系统培训教程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原理与系统入门培训教材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原理与系统入门培训教材

三、作为变电站自动化系统应确保实现以下要求: 1.检测电网故障,尽快隔离故障部分。 2.采集变电站运行实时信息,对变电站运行进行监视、计 量和控制。 3.采集一次设备状态数据,供维护一次设备参考。 4.实现当地后备控制和紧急控制。 5.确保通信要求。
变电站实现综合自动化的基本目标是提高变电站的技术 水平和管理水平,提高电网和设备的安全、可靠、稳定运行 水平,降低运行维护成本,提高供电质量,并促进配电系统 自动化。
目前模拟量的采集除主变温度、直流量外均采用交 流采样方式。
状态量的采集:变电站断路器位置状态、隔离开 关位置状态、继电保护动作状态、同期检测状态、有 载调压变压器分接头的位置状态、变电站一次设备运 行状态告警信号、网门及接地信号等。
这些状态信号大部分采用光电隔离方式输入或周 期性扫描采样获得。对于断路器的状态采集,需采用 中断输入方式或快速扫描方式,以保证对断路器变位 的采样分辨率能在5ms之内。对于隔离开关状态和分 接头位置等信号,则采用定期查询方式。
光纤盒
光纤盒
以太网
光纤盒
光纤盒 光纤盒
同步卫星时钟
保护网 录波网
保护管理机 RS232/485/LON等
保护网 录波网
测控同步分屏
八.与调度中心的通信 变电站是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监视和 控制电力系统的运行,需要将变电站的重要信息及时 采集,并传送到调度中心,调度中心的控制命令也需 要及时送到变电站,并加以执行。 现在变电站与调度中心的通信均采用光纤通信, 传送的信息除了远动信息、还有电力故障远传信息、 电度量和功角测量装置的信息等。 远动信息包括遥信、遥测、遥控和遥调。对于集 控站还包括遥视信息,即五遥。 电力故障远传信息、电度量和功角测量装置的信 息通过调度数据网完成信息的上传。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考核试题库--给学员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考核试题库--给学员

考核试题样例第二章变电站综合自动化一、单项选择题1.变电所监控系统大多采用以太网,其CSMA/CD结构控制简单,轻负载下延时小。

但随着负载的增加,冲突概率会急剧增大。

对10M以太网,其()的网络负荷可达到()。

(A)50% 、7.5Mbps;(B)40% 、5Mbps;(C)25% 、2.5Mbps;(D)30% 、6Mbps。

答案:C2.间隔层网络指任何一种用于工业现场,能实现各监控子系统之间相互通讯及与站控层通信的网络。

其通讯速率应在()以上。

(A)1Mbps;(B)2Mbps;(C)4Mbps;(D)10Mbps。

答案:A3.模拟量及脉冲量弱电信号输入回路电缆应选用对绞屏蔽电缆,芯线截面不得小于()。

(A)0.5mm2;(B)1.0mm2;(C)1.5 mm2;(D)0.75mm2。

答案:D4.开关量信号输入输出回路可选用外部总屏蔽电缆,输入回路芯线截面不小于(B ),输出回路芯线截面不小于()。

(A)0.75mm2、1.5mm2 ;(B)1.0mm2、1.5mm2;(C)1.5mm2、1.0mm2;(D)2.0mm2、1.5mm2。

答案:B5.UPS设备过负荷能力:带()额定负载运行60s,带()额定负载运行10min。

(A)130% 、110%;(B)125% 、105%;(C)150% 、125%;(D)145% 、120% 答案:C6.网络拓扑宜采用总线型或环型,也可以采用星型。

站控层与间隔层之间的物理连接宜用()。

(A)总线型;(B)环型;(C)树型;(D)星型答案:D7.间隔层宜采用(),它应具有足够的传输速率和极高的可靠性。

(A)以太网;(B)无线网;(C)工控网;(D)ISDN答案:C8.分层式是一种将元素按不同级别组织起来的方式。

其中,较上级的元素对较下级的元素具有()关系。

(A)继承;(B)控制;(C)管理;(D)主从答案:B9.某条线路停电工作后,显示的功率值和电流值均为线路实际负荷的一半,其原因是()。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技术培训文稿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技术培训文稿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技术培 训文稿
通过本文稿,您将能全面了解变电站的综合自动化技术。让我们一起探索自 动化技术的奥秘。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技术概述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技术是基于计算机等技术的一种自动化控制系统,它可以 对变电站设备和系统进行实时监测、自动控制和故障检测,提高变电站的可 靠性和安全性。
自动化系统组成
传感器
用于对变电站各种参数的检测 和测量。
控制器
用于处理传感器的信号并完成 相应的控制任务。
执行器
用于控制电力系统中各种设备 的开关和操作。
变电站自动化技术的基础知识
远动
将某一设备的控制信号经过传输线路送达到 被控设备以进行对其的控制。
遥测
将遥控的信号送达设备完成后,通过传送线 路将相应的状态或数据送回来,以实现实时 数据监测和分析。
常见的自动化设备
数字式保护装置
该设备可对变电站发生的各种 异常事件进行实时监测,以保 证电网的安全可靠运行。
智能双馈半导体起动器
直流输电技术
常用于高压断路器的控制,在 高压开关的起动和停止过程中, 明显降低了开关操作的电流。
直流输电技术具有传输损耗小, 输电距离远等特点,也是变电 站常用的输电技术之一。
遥信
通过传送线路将所需传递的信号送达到指定 的地点以实现控制操作。
自动化控制
基于各种传感器和控制器的组合将人为干预 降至最小,从而实现机器自动控制的技术和 手段。
Hale Waihona Puke 自动化系统的运行原理1
检测环节
传感器对变电站各项参数进行检测并收集数据。
2
数据分析
数据通过控制器进行处理生成相应的控制信号。
3
执行控制
控制信号通过传输线路送达执行器实现电力系统的自动控制。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课程-CSC2000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课程-CSC2000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课程CSC2000
2021年7月8日星期四
主要内容
第一章. 绪 论 第二章.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内容和功能 第三章.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结构形式 第四章.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数据通信 第五章. 提高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可靠性的措施
第六章. 国内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简介
CSC2000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
二、基本功能
5.远动主站 通过LONWORKS现场总线/以太网等同各种不同类型
的保护装置,测控装置通信,把所采集的数据送到几个独立 的数据库中,经规约转换后,分别上送到不同的调度端,直 接通过主站对间隔层设备进行控制,实现“四遥”功能。
CSC2000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
CSC2000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
二、基本功能
4.继电保护工程师站 可以进行保护定值管理、录波数据分析(数据存盘、录
波数据的波形显示和分析计算),设备在线智能管理(断路 器切断电流数值和动作次数),远方故障信息分析、诊断( 通过MODEM接至公用电话网,工程师可以在任何有电话的 地方同网上任一元件通信,可以从保护工程师站PC机的磁盘 中调取录波记录,实现远方故障分析与诊断)。
监控系统主站 特点:
运行于WINDOWS NT操作系统,真正32位应用,秉承 WINDOW NT操作系统的占先时多任务,多线程的特点。 开放式结构使其可以通过应用软件和用户应用程序相结合。 灵活的网络设计,既可单机运行,也可双机互备。双机互备 时,主监控站与备份站同时与前置设备的通讯、主站之间通 过以太网来通讯。 简便灵活的工程设计,可通过辅助生成工具生成各种测点及 数据库。 提供与其他系统的接口, 接口灵活易于使用。
支持单机或多机方式
快速准确地生成实时数据库

TA21综合自动化系统现场培训

TA21综合自动化系统现场培训
采用WKH-892馈线保护 测控装置完成。
WKH-892 馈线保护测控装置适用于电气 化铁道直接供电、BT 供电和 AT 供电的牵 引网馈线,完成馈线保护、测量、控制与故 障测距功能。 ●自适应距离保护 ●电流速断保护 ●过电流保护 ●自适应电流增量保护 ●反时限过负荷保护 ●一次自动重合闸 ●PT断线检测 ●分区所、开闭所检有压元件
微机保护硬件构成
1.数据采集单元 ⑴电压形成回路
⑵模拟量滤波回路
⑶模数转换回路 ◆基于逐次逼近原理的模数转换器件(AD) ◆基于电压-频率转换的模数转换器件(VFC)
2.保护CPU单元
微机保护硬件构成
保护CPU单元原理框图
微机保护硬件构成
3.开关量输入/输出单元
开关量输入原理图 开关量输出电路原理图
分区所以及开闭所综自系统结构与牵引变电所相同 ,区别在于间隔层保护测控装置种类、数量不同。
下面按照这三层来介绍综自系统。
间隔层
间隔层保护测控装置设备功能: 间隔层保护测控装置主要完成
牵引变电所牵引变压器、AT变压器 、馈线、并联电容、动力变等一次设 备的保护、电气参数的测量、相关断 路器/隔开的控制等功能。
如上图,我们可以清晰看到牵引变电所综合自动化系 统结构关系:该系统分为3个层,分别为: 1. 站控层(当地监控单元、远动通信单元); 2. 网络层(网络通信单元、双环光纤以太网); 3. 间隔层(保护测控装置、环境安全监控设备)。同时交直 流系统、无线监控等智能设备通过WTX892通用通信装 置纳入牵引变电所综合自动化的系统中。
息。 特点:1)保护装置硬件以单片机或嵌入式CPU为核心
构成。2)保护逻辑由软件实现。 RTU完成四遥功能。
第四代:牵引变电所综合自动化系统 微机保护测控装置集保护、测量、控制为一体,完全

(整理)变电站综合自动化.

(整理)变电站综合自动化.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一、单项选择题1. 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是由()构成。

(A)远动系统、综自系统、通信系统(B)子站设备、数据传输通道、主站系统(C)综自系统、远动系统、主站系统(D)信息采集系统、信息传输系统、信息接收系统答案:B2. 调度自动化SCADA系统的基本功能不包括:()(A)数据采集和传输(B)事故追忆(C)在线潮流分析(D)安全监视、控制与告警答案:C3. SCADA中前置机担负着()等任务。

(A)保存所有历史数据;(B)对电网实时监控和操作;(C)数据通信及通信规约解释;(D)基本SCADA功能和AGC/EDC控制与显示;答案:C4. EMS通过厂站远动终端设备(RTU)或测控装置采集的数据反映了电网的稳态潮流情况,其实时性为()。

(A)毫秒级(B)秒级(C)分钟级(D)小时级答案:B5. DL/T634.5104-2002规约一般适用于()。

(A)音频传输方式(B)RS232数字传输方式(C)RS-485总线传输方式(D)网络传输方式答案:D6.《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运行管理规程》(DL/T 516-2006)要求,地县级、省级及以上调度自动化系统数据传输通道月可用率分别不小于()。

(A)97%、98%(B)98%、99%(C)99%、99%(D)99%、99.8%答案:A7.《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运行管理规程》(DL/T 516-2006)要求,地县级、省级及以上调度自动化系统数据网络通道月可用率分别不小于()。

(A)97%、98%(B)98%、99%(C)99%、99%(D)99%、99.8%答案:B8. 自动发电控制AGC的英文全称为:()。

(A)Automatic Generating Control(B)Automatic Generation Control(C)Automation Generating Control(D)Automation Generation Control答案:B9. 子站反复收到主站询问同一规约报文,监视上行报文正确,可能的原因为()。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培训课件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培训课件
2、微处理器为核心的智能自动装置阶段
20世纪80年代,随着大规模集成电路和微处理器技术的应用,在变电站 自动化阶段,将原来由晶体管等分立元件组成的自动装置逐步由大规模 集成电路或微处理器替代。
微机监控、微机保护、微机远动装置分别设置,分别完成各自的功能。 优点: ①由于采用了数字电路,缩小了体积,明显的显示出优越性。 ②利用微处理器的智能和计算能力,可以应用和发展新的算法,提高了 测量的准确度和控制的可靠性,还扩充了新的功能。 ③装置本身的故障自诊断能力,对提高装置自身的可靠性是很有意义的。 缺点: 各自动化装置仍是独立运行,不能互相通信,不能共享资源。
这是我国第一个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其成功的投入运行, 证明了我国完全可以自行研究,制造出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符合国 情的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
90年代中期后,综合自动化系统迅速发展。随着微机技术的不 断发展和已投入运行的变电站综合系统取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吸引全国许多用户和科研单位和高等院校,因此变电站综合自动化 系统到90年代,成为热门话题。
科学技术的发展,为发展变电站自动化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文档如有不
第7章 变电当所之综处,合请自联系动本人化或和网站数删字除。化变电所
一、变电站自动化的发展过程
1、变电站分立元件的自动装置阶段 20世纪70年代以前,这些自动装置主要采用模拟电路、晶体 管等分立元件组成,对提高变电站的自动化水平,保证系统 的安全运行,发挥了一定的作用。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文档如有不 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或网站删除。
回顾:电力系统自动化的分类(按运行管理区域分类)
电力系统自动化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保护培训讲义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保护培训讲义

培训目录第一部分继电保护简介1绪论2继电保护的基本原理3继电保护的基本要求4电力系统基本保护介绍5继电保护的发展简史第二部分施耐德保护介绍1性能介绍2保护选型3 保护模块介绍4保护参数整定第三部分监控软件介绍1 通讯介绍2 后台监控介绍第一部分继电保护简介一绪论电力系统在运行中,可能出现故障或不正常运行的情况。

最常见的故障是各种类型的短路,有三相短路、两相短路、两相接地短路、单相接地短路以及电机、变压器绕组的匝间短路。

发生故障的主要原因来自自然条件(雷击、鸟兽等)、设备质量和运行维护等。

故障发生后会造成以下后果:(1}故障点的电弧使故障设备烧坏。

通过短路电流的设备,由于发热和电动力的作用受到损坏或降低寿命。

(2)电力系统电压大幅下降,使用户正常工作遭到破坏,影响产品质量。

(3)破坏电力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引起系统振荡甚至使整个电力系统瓦解,导致大面积停电。

电力系统正常工作遭到破坏,但未形成故障,称作不正常工作情况。

常见的有:过负荷、过电压、电力系统振荡。

电力设备运行超过额定电流会引起发热,加速绝缘老化,降低使用寿命,且容易引发短路。

发电机忽然甩负荷造成过电压,将直接威胁电气绝缘。

电力系统振荡时,电流、电压周期性摆动,严重影响系统的正常运行。

故障和不正常工作情况若不及时处理,将引起事故。

事故是指人员伤亡、设备损坏、电能质量下降到不能允许的程度和对用户少供电和停电。

作为一种重要的反事故措施,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是继电保护技术和继电保护装置的统称,它的基本任务是:(1)当电力系统出现故障时,能自动、快速、有选择地将故障设备从系统中切除,使故障设备免受损坏,保证系统其他部分能够继续运行。

(2)当发生不正常工作情况时,能自动、及时、有选择地发出信号,由值班人员进行处理,或切除继续运行会引起故障的设备。

可见,继电保护对保证电力系统安全运行和电能质量、防止故障扩大和事故发生,起着及其重要的作用,是电力系统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变电站自动化系统培训

变电站自动化系统培训

变电站自动化系统培训随着电力系统规模的扩大和供电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变电站自动化系统在现代电力系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变电站自动化系统是现代电力系统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其能够提高电网运行效率,提高供电质量,降低电网故障率,保障电网稳定运行。

因此,对于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学习和掌握,对于电力从业人员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一、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定义变电站自动化系统是指用数字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和现代控制技术等手段,对电力变电站的各项操作和控制进行自动化,从而实现设备的高效运行和可靠的运行控制。

二、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结构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由控制台、监测系统、通信系统、保护系统、辅助系统和数据处理系统构成。

这些系统各自承担着不同的任务,通过协同工作实现对电力变电站的全面监测和控制。

控制台:控制台是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操作中心,通过控制台,可对变电站内所有设备进行监测和控制。

控制台通常采用人机界面技术,用户通过不同的界面与系统交互,实现所需操作。

控制台具备强大的数据处理能力,可对变电站的各项数据进行收集和处理,保证系统的稳定和安全。

监测系统:变电站自动化系统通过监测系统对变电站的运行状态进行实时监测。

监测系统主要包括遥信、遥测、遥控与故障信息处理。

遥信、遥测、遥控是指通过遥控端对开关的状态、状态信号和各种测量数据进行远程监测、控制和采集,而故障信息处理则是指对变电站内电气设备的故障信息进行处理和分析。

通信系统:变电站自动化系统通过通信系统与主站相连,实现远程监测和控制。

通信系统是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核心,通过各种通信方式实现与主站的连接。

通信系统一般采用光纤通信、无线通信、局域网通信等多种联网方式。

保护系统:保护系统是保证电力变电站安全运行的重要系统,保护系统负责检测和识别电气设备的故障,及时采取必要的保护措施。

保护系统包括电气保护和绝缘监测两个方面。

辅助系统:辅助系统是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辅助系统包括采样控制、电源控制、照明控制等多个方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模拟式(表计指针式,误差 数字指示(监控系统上) 大)
灯光(光字牌)、音响(电 告警信息、报文、音响(电笛
笛、电铃),为一对一信息 、电铃)、语音,信息共享,

一对多信息。
占地面积大,控制室设备复 占地面积小,控制室设备简单
杂。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实质是 • 自动化、计算机、信息处理、通信、电力、电子技术的综
信号抖动
• 在变电站自动化系统中,开关信号的采集基本取自开 关的辅助触点,或者经过中间继电器触点接入。开关 机构在操作一定次数时,辅助触点机械部分会出现缝 隙导致间隙放电,引起信号抖动;
• 继电器触点在运行时受环境影响,易氧化和脏污,导 致接触不良,引起信号抖动。
• 软件延时判别消抖
遥信接点 光耦输出
系统概述
遥控 遥调
下行
通道
变电站 自动化系统
RTU
上行 通道
调度端 自动化系统
MTU
遥测 遥信
遥信
开入量 开关、刀闸的位置信号 国际电工委员会IEC标准规定,以“0”表示
断开状态,以“1”表示闭合状态。
遥信
• 断路器的位置信号来源有:
• 直接利用断路器的辅助触点, • 利用操作箱中的跳位继和合位继。
比较项目
继电保护及 自动装置 二次信息传 输设备
处理核心
指示仪表
信号系统
其他
常规变电站
综合自动化变电站
大多电磁型、小规模集成电 微机型或大规模集成电路型 路型、晶体管型
大量电缆,传输模拟信号, 网线、光纤,传输数字信号, 强电传输(信息量小、灵活 弱电传输 性差、可靠性低、功耗大)
人(受值班人员的技术水平 计算机(按规定程序执行) 等条件影响正确性、可靠性 )
• ② 设置与非门原因:并行口的负载能力有限 ,不足以直接驱动发光二级管,还有是增加2 个条件以抗干扰能力。
遥信
三态门
状态量采集示意图
至CPU
输入
遥信
• 开关变位的识别
字节 D7 D6 D5 D4 D3 D2 D1 D0
原状 1
0
0
1
1
0
1
0
现状 1
0
0
0
1
1
0
1

现状⊕原状=1,表示有变位
现状⊕原状=0,表示无变位
抖动
判断遥信变位,作SOE记录时刻
防抖时限
软件记录变化前沿作为SOE 产生时刻,直到遥信变位稳定Td 时间
后确认该事件,并取刚开始抖动时间作为SOE 记录的有效时间。
假遥信
1、开关合闸时误报“控制回路断线”
• 控制回路断线信号=TWJ 常闭接点 +HWJ 常闭接点。
• 若TWJ 和HWJ 不同步,则误发控制回 路断线信号。
CBZ-8000
许继自动化
监控机操作系统
Windows/UNIX UNIX UNIX
UNIX/Windows
Windows UNIX
Windows/Linux
第二章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的功能
事故数据
• 事件顺序记录(SOE:Sequence Of Event recording):实时检测遥信变位(YXBW)(带 时标的遥信),立即记录变位时刻、变位设备序号、 变位状态等组成SOE优先传送(CDT下)。
合。 • 实现设备间信息交换、共享,完成变电站的监、测、控。 • 取代了常规站的指示仪表、中央信号、控制屏等设备。
型号
生产厂家
CSC2000 V2
北京四方
BSJ-2200
南瑞科技
RCS-9000
南瑞
RCS-9600 (RCS-9700)
PS 6000
南瑞继保 国电南自
PowerComm2000 上海惠安
假遥信
2、 开关合闸时误报“事故总”
• 事故总=KKJ常开接点+TWJ常开接点。 • 若手合开关时,由于KKJ由0变1,TWJ由
1变0,因开关机构老化,TWJ变位慢会导 致误发事故总。
KKJ继电器:合后位置继电器 是一个双线圈双位置磁保持继电器。 该继电器有一动作线圈和复归线圈。
• 定义:KKJ=1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表开关为人为(手动或遥控)合上;
• 对刀闸位置的采集:
• 直接利用刀闸的辅助触点, • 利用五防锁。
遥信
遥信采集电路中的继电器隔离
R
R
QF
C
K
+5v
远 动 装 置
遥信
遥信采集电路中的光电隔离
R
R
V
C
QF
+5v
远 动 装 置
遥控量输出
• ① 过程:当(PB0,PB1)=(0,1)时, H1输出0,光敏三级管导通,继电器K吸合, 跳合闸回路接通,动作于断路器。反之类似( PB0,PB1)=(1,0)。
遥信
• 遥信采集的几种形式:
• 1、定时扫查方式 以一定时间间隔周期性对遥信输入状态成组扫查。
• 2、中断方式 采用中断方式,只有当遥信有变位时才向CPU申请读 遥信状态。
两类误遥信
第一类:某些遥信不定时地出现 “抖动”。
第二类:一个真实遥信变位后紧 接着几个假遥信读数,最终遥信稳定 到真实变位后的状态。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概述 -学员培训
电网运行培训部 韩冬
讲义目录
• 第一章 变电站自动化的基本概念 • 第二章 变电站自动化的基本功能 • 第三章 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结构 • 第四章 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通信
第一章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的基本概念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是将变电站的二次设备 (包括控制、信号、测量,保护、自动装置 、远动装置等)利用计算机技术、现代通信 技术,经过功能组合和优化设计,对变电站 执行自动监视、测量、控制和协调的一种综 合性的自动化系统,是自动化、计算机、通 信技术在变电站的综合应用。

KKJ=0 代表开关为人为(手动或遥控)分开。
遥测
遥测量:U、I、P、Q、COSφ、f、T
遥测
交流信号输入回路→低通滤波→采样保持 器→多路转换开关→A/D转换→数字信号
电压形成回路
低通滤波
采样保持








电压形成回路
低通滤波
采样保持

总线 存储器
遥测
1、电压形成回路
• 从TA、TV中取得电流和电压量。由于A/D转换器只能接收电压信号,且 不同型号A/D转换器的输入电压范围各不相同,如双极性有0~±2.5 V、0 ~±5V、0~±10V,单极性有0~5V、0~10V、0~20V等,因此需要对 模拟量信号进行电压幅值变换,使之能满足A/D转换器输入电压范围要求 。
• 事故追忆(PDR:Post Disturbance Review) :冻结某时刻全网的重要的遥测点、遥信点的画面( 如照相),每个这样的画面称为一帧,其循环周期可 为数秒到数分。典型的PDR记录长度为:事故前 10min,事故后5min。
四遥功能的实现
遥信(TI或TS :Teleindication Telesignalisation) 遥测(TM:Telemetering) 遥控(TC:Telecommand) 遥调(TA:Teleadjusting)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