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经-和-六艺-的区别 最全古代文学常识汇总
中国古代文学常识整理
中国古代文学常识整理一、文学流派或团体的归类。
1、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有:孔子、孟子。
2、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有:老子、庄子。
3、墨家的代表人物有:墨子。
4、法家学派化人物有:韩非子。
5、屈宋:指战国时期的屈原、宋玉。
6、扬马:指西汉扬雄、马司相如。
7、三曹:指曹操、曹植、曹丕。
8、建安七子:指孔融、王粲、陈琳、刘桢、徐干、阮禹、应玚9、沈诗任笔:指南朝齐梁间的沈约和任昉。
10、初唐四杰:指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
11、沈宋:指初唐武后时期著名的宫延诗人沈全期和宋之问。
12、唐代诗人属于边塞诗派的有:王昌龄、岑参、高适、王之涣、李颀。
13、张王乐府:指张籍、王建所写的乐府诗。
14、郊寒岛瘦:苏轼语,是对中唐诗人孟郊、贾岛诗风的形象概括。
15、元白:指中唐诗人元稹和白居易。
16、南唐二主:指五代时南唐的两个皇帝,中主李璟和后主李煜。
17、三苏:是苏轼、苏洵、苏辙。
18、唐宋八大家:指韩愈、柳宗元、欧阳修、王安石、曾巩、苏轼、苏洵、苏辙。
19、宋代词人中属于豪放派的有:苏轼、辛弃疾。
20、宋代词人中属于婉约派的有:柳永、李清照。
21、元代元曲四大家:指关汉卿、郑光祖、白朴、马致远。
22、明代后七子:指宗臣、李攀龙、王世贞、谢榛、梁有誉、涂中行、吴国伦。
23、唐宗派:是明代前后七于的反对派作家有:王慎中、唐顺之、归有光。
24、公安派三袁:指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
25、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指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
26、南施北宋:指清初著名诗人施闰章和宋琬。
27、宋诗派:即清代“同光体”诗人,代表作家是陈三立、陈衍。
28、浙西词派:清初词派,以浙江秀水(今嘉兴市)人朱彝尊为代表。
29、阳羡词派:清初词派,以江苏省宜兴人陈维崧为代表。
30、常州词派:清中叶词派,代表人物是张惠言。
31、桐城派:清中叶最著名的一个散文流派,主要作家有方苞、姚鼐。
32、苏州作家群:清初戏曲家群体,代表人有李玉、朱素臣、朱佐朝。
国学知多少?国学100问之第三问:什么是六艺?
国学知多少?国学100问之第三问:什么是六艺?记得学文言文时,古人夸人有才说“六艺经传皆通习之”。
六艺是中国古代文化中十分重要的一个概念。
“六艺”是什么?“六艺”许多人或许觉得很陌生,其实并不复杂,就是相当于我们现代学生不同学段学的课程,如语文,数学,历史,政治,物理,化学,地理等。
而古代学的不是这些,也不叫语文数学等课程,而是统称“六艺”。
一、六艺的前世今生周朝的贵族教育体系,周王官学要求学生掌握的六种基本才能:礼、乐、射、御、书、数。
这就是所说的“通五经贯六艺”的“六艺”。
后来,经孔子推崇,凡学生都要学习这六门课程。
当然,“六艺”另外一种是汉代的说法:汉儒以六经为六艺,即《易》、《书》、《诗》、《礼》、《乐》、《春秋》。
但这种说法并不被专家广泛认可,所以,我们现在所说的“六艺”,仍是指:礼、乐、射、御、书、数。
二、六艺的神秘面纱(一)“礼”是什么?礼是六艺之首。
这个“礼”类似于现在的德育教育课,所谓“不学“礼”无以立”。
“礼”包括五礼,五礼分别有:吉礼,凶礼,宾礼,军礼,嘉礼。
吉礼是五礼之冠,主要是对天神、地祗、人鬼的祭祀典礼。
如祭社稷、祭山川、祭天子宗庙、祀先代帝王、巡狩封禅等。
历代兴革不一,但极为统治阶级所重视。
主要内容有:(1)祀天神:昊天上帝;祀日月星辰;祀司中、司命、雨师。
(2)祭地祗:祭社稷、五帝、五岳;祭山林川泽;祭四方百物,即诸小神。
(3)祭人鬼:祭先王、先祖;禘祭先王、先祖;春祠、秋尝、享祭先王、先祖。
凶礼是哀悯吊唁忧患之礼,用于吊慰家国忧患方面的礼仪活动。
包括丧葬礼、荒礼、吊礼、恤礼、襘礼等。
后多特指丧葬、持服、谥号等礼仪。
凶礼的内容有:以丧礼哀死亡;以荒礼哀凶札;以吊礼哀祸灾;以禬礼哀围败;以恤礼哀寇乱。
宾礼是邦国间的外交往来及接待宾客的礼仪活动。
如天子受诸侯朝觐、天子受诸侯遣使来聘、天子遣使迎劳诸侯、天子受诸侯国使者表币贡物、宴诸侯或诸侯使者。
此外,内个王公以下直至士人相见礼仪,也属宾礼。
比较分析六艺与六经的区别点及其联系
一、区别点
(一)六艺与六经的含义不同 “六艺”即夏、商、西周时期教育的六项基本内容——礼、乐、射、御、书、 数,其中礼乐是“六艺”的核心,书数是西周小学主要的教学内容。而六经是《诗》 《书》《礼》《易》《乐》《春秋》的合称,它是六部典籍。 (二)六艺和六经形成的时间不同 六艺是西周教育的特征和标志;而《六经》经过儒家化才成为儒家经典,最 终编辑成书的时间更晚。
二、联系
六艺最终发展成为六经,与孔子创立的儒家学派及其实行的教育改革有密切 关系,这是一个从六种技艺到六部经典形成的转变过程。六艺不仅仅是“礼乐射御书数”这简 答的六种技艺,因为孔子在这六种技艺的基础上,还增加了各种文化知识,这些 内容便是以《诗》为代表的文学知识、以《尚书》为代表的治国思想、以《周礼》 为代表的制度礼仪知识、以《易经》为代表的自然知识和阴阳思想、以《春秋》 为代表的历史知识和以《乐经》为代表的音乐知识。由此可见,传统的“六艺” 已经有了内容上的发展。 (二)形式上 传统的“六艺”仅仅是没有教材的六门课程内容;而经过儒家学者的整理与 改编后,传统的“六艺”已经由没有教材的具体六门课程发展为以六部典籍为教 材的六门课程。由此可见,传统的“六艺”已经有了形式上的发展。 综上所述,六艺最终发展成为六经,与孔子创立的儒家学派及其实行的教育 改革密不可分。
高中语文文学常识
高考语文文学常识汇总一、中国古代文学(一)、先秦文学1、上古神话中国古代神话名篇有:女娲补天、后羿射日、精卫填海、(盘古)开天辟地、黄帝战蚩(chī)尤、刘安《淮南子》等。
2、先秦散文A、儒家经典“四书”指《论语》《孟子》《大学》《中庸》。
“五经”指《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六经”又称六艺(《乐》)B、历史散文。
《左传》(编年体) 《战国策》(国别体) 《国语》(国别体)“春秋三传”《左传》《谷梁传》《公羊传》C、诸子百家散文著名的有:①老子,李耳,字聃(dān),道家学派创始人,著有《道德经》。
②孔子名丘,字仲尼。
是儒家学派创始人,《论语》是孔子弟子记载孔子和他的学生言行的书。
(《季氏》《荷》)③墨子名翟(dí),墨家学派创始人。
《墨子》53篇。
④孟子名轲,字子舆。
儒家学派继承者。
《孟子》是孟子学生记录孟子言行的书。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庄暴见孟子》《鱼我所欲也》。
)⑤庄子,名周,战国道家著《庄子》。
(《庖丁解牛》)⑥荀子,战国儒家,著《荀子》32篇。
(《劝学》)⑦韩非子,法家。
著《韩非子》。
(《扁鹊见蔡桓公》《五蠹》《智子疑邻》。
)⑧《吕氏春秋》又称《吕览》,是秦相吕不韦和他的门客的集体创作。
(《察今》)⑨李斯的代表作是散文《谏逐客书》。
3、先秦诗歌A、《诗经》。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305篇。
分风、雅、颂三类、风是民歌,雅是乐歌,颂是祭歌。
诗经的表现手法是比、兴、赋。
“比”即比喻,以彼物比此的。
“兴”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赋”直陈其事。
B、《楚辞》。
西汉学者刘向把屈原宋玉等人的作品编辑成书,定名为《楚辞》。
屈原(前340?-前277?)名平,我国伟大爱国主义诗人、曾在楚国任左徒三闾大夫等职。
代表作是《离骚》《九歌》《九章》。
(二)、两汉文学A、两汉散文①贾谊,世称贾生。
又称贾长沙,贾太傅。
著《新书》十卷。
《过秦论》、《论积贮疏》是他的代表作。
高考古文文学常识大全
高考古文文学常识高考古文文学常识大全文学常识广义指涵盖文化的各种问题。
下面是关于高考古文文学常识的内容,欢迎阅读!高考古文文学常识(一)、先秦文学1、上古神话中国古代神话名篇有: 女娲补天、后羿射日、精卫填海、(盘古)开天辟地、黄帝战蚩(chī)尤、刘安《淮南子》等。
2、先秦散文A、儒家经典。
“四书”指《论语》《孟子》《大学》《中庸》。
“五经”指《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六经”又称六艺(《乐》)B、历史散文。
《左传》(编年体) 《战国策》(国别体)《国语》(国别体)“春秋三传”《左传》《谷梁传》《公羊传》C、诸子百家散文著名的有:①老子,李耳,字聃(dān),是道家学派创始人,著有《道德经》。
②孔子名丘,字仲尼。
儒家学派创始人,《论语》是孔子弟子记载孔子和他的学生言行的书。
(《季氏》《荷》)③墨子名翟(dí),是墨家学派创始人。
《墨子》53篇。
④孟子名轲,字子舆。
是儒家学派继承者。
《孟子》是孟子学生记录孟子言行的书。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庄暴见孟子》《鱼我所欲也》。
)⑤庄子,名周,战国道家著《庄子》。
(《庖丁解牛》)⑥荀子,战国儒家,著《荀子》32篇。
(《劝学》)⑦韩非子,法家。
著《韩非子》。
(《扁鹊见蔡桓公》《五蠹》《智子疑邻》。
)⑧《吕氏春秋》又称《吕览》,是秦相吕不韦与他的门客的集体创作。
(《察今》)⑨李斯的代表作是散文《谏逐客书》。
3、先秦A、《诗经》。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305篇。
分风、雅、颂三类、风是民歌,雅是乐歌,颂是祭歌。
诗经的表现手法是比、兴、赋。
“比”即比喻,以彼物比此的。
“兴”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赋”直陈其事。
B、《楚辞》。
西汉学者刘向把屈原宋玉等人的作品编辑成书,定名为《楚辞》。
屈原(前340-前277)名平,是我国伟大爱国主义诗人、曾在楚国任左徒三闾大夫等职。
代表作是《离骚》《九歌》《九章》。
(二)、两汉文学A、两汉散文①贾谊,世称贾生。
六艺
六艺,在古代有两种说法,一种是指图书类别之一,具体而言,就是指《诗》、《书》、《礼》、《乐》、《易》、《春秋》,这“六经”。
这一说法出现的也比较早,西汉前期,董仲舒《春秋繁露•玉杯篇》中就说,“君子知在位者之不能以恶服人也,是故简‘六艺’以赡养之。
《诗》、《书》序其志,《礼》、《乐》纯其美,《易》、《春秋》明其知,六学皆大,而各有所长。
”西汉后期,刘向受到汉成帝的任命负责校勘整理国家的藏书,并编纂目录,可惜未能完成便死了,皇帝又任命他的小儿子刘歆接着做,最后刘歆编定了一部目录书《七略》。
他将当时的图书分为六大类:六艺略、诸子略、诗赋略、兵书略、数术略和方技略。
班固后来编写《汉书》就把他们的成果原班采用了。
在整个东汉时代,恐怕大家都接受了这种分法,直到魏晋有人提出四分之后,“六艺略”的名字才在目录学史上逐渐淡去,四分法开始叫“甲”、“乙”、“丙”、“丁”,后来叫“经”、“史”、“子”、“集”。
显然“六艺略”被“经部”所取代。
因为《诗》、《书》、《礼》、《乐》、《易》、《春秋》曾经分在“六艺”的名目下,所以后来也有些好古的人在遣词上使用“六艺”指代“六经”。
又因为“乐经”实际上没有传下来,所以“六艺”有时候就是“五经”,甚至更为泛泛地说就是“经”。
虽然“六艺”在目录学上第一个被刘向使用,但作为名词则不是刘向的创造,刘向只是借用而已,因为这个名词产生的时代更早。
在《周礼•保氏》中有这样一段话,“养国子以道,乃教之六艺:一曰五礼,二曰六乐,三曰五射,四曰五驭,五曰六书,六曰九数。
”《周礼》被认为是记载周代礼仪的著作,作者就是周公旦,但学界一般认为它是后人写作而托名前人的,不过最晚不能晚于西汉武帝时期罢了,所以我们一般说它成书于秦汉之际。
所谓的“保氏”是指负责养育和教导小儿子弟们的官员,他们负责教子弟“礼、乐、射、御、书、数”这六种技能,合称为“六艺”,是周代学校教学的内容。
这跟刘向所指的内容是不一样的,虽然都有“礼”、“乐”,但后者完全是不同的东西。
高中古代文化常识大全汇总
高中古代文化常识大全汇总文史典籍【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的合称。
宋人抽出《礼记》中的《大学》《中庸》两篇,与《论语》《孟子》配合,至南宋淳熙间,朱熹撰《四书章句集注》,“四书”之名由此而定。
此后,“四书”始终是我国封建社会正统教育的必读书和科举取士的初级标准书。
【五经】《诗》《书》《礼》《易》《春秋》五部儒家经典的简称,始称于汉武帝时。
其中存有中国古代丰富的历史资料,是封建时代教育的必读教科书,并被统治阶级作为宣传宗法封建思想的理论依据。
【六经】指的是六部儒家经典,即在“五经”外,另加《乐经》。
也有称“六经”为“六艺”的,韩愈《师说》中的“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中的“六艺”即“六经”。
【十三经】十三部儒家经典。
汉代开始,把《诗》《书》《礼》《易》《春秋》称为“五经”。
唐代把“三礼”(《周礼》《仪礼》《礼记》)、“三传”(《公羊传》《毂梁传》《左传》),连同《易》《书》《诗》称为“九经”。
至唐文宗刻石经,将《孝经》《论语》《尔雅》列入经部,则为“十二经”。
宋代又将《孟子》提升为经,故有“十三经”之称。
【三字经】旧时广泛使用的蒙学课本。
相传为宋代王应麟撰,明清学者陆续增补,至清初的本子为一千一百四十字。
内容从阐述教育的重要性开始,进而依次讲述名物常识、经书子书、历史知识及古人勤学的故事等。
全部用三言韵语,便于儿童诵读。
句法灵活丰富,语言通俗易懂。
自编成后广为流传,一直使用至清末民初。
【千字文】旧时广泛使用的蒙学课本。
南朝梁代周兴嗣编,梁武帝大同年间编成。
全书将一千个字,编为四字一句的韵语,介绍有关自然、社会、历史、伦理、教育等方面的知识,基本上无重复的字。
自隋代开始流行,至清末一直被广泛用作儿童识字课本。
宋代以后,有种种续编和改编本,但都没有旧本流传得广泛、长久。
【千家诗】旧时蒙学读物。
有《新镌五言干家诗》《重订千家诗》两种,前者题王相选注,后者题谢枋得选、王相注,所选均七言诗。
两种选本都分绝句、律诗两部分,大都为唐、五代、宋作品,宋诗尤多。
中国古代文学常识总结
中国古代文学常识(一)先秦文学①上古神话。
中国古代神话名篇有:女娲(wā)补天后羿(yì)射日,精卫填海、(盘古)开天辟地、黄帝战蚩(chī)尤等。
(刘安:《淮南子》)②先秦散文A、儒家经典。
“五经”指《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
“六经”又称六艺,在“五经”后增加(《乐》)。
“四书”指《论语》《孟子》《大学》《中庸》。
B.历史散文。
《左传》《战国策》《国语》。
“春秋三秋”《左传》《谷梁传》《公羊传》。
C.诸子百家散文。
著名的有:①老子,李耳,字聃(dān),道家学派创始人,著有《道德经》。
②孔子名丘,字仲尼。
是儒家学派创始人.《论语》是孔子弟子记载孔子和他的学生言行的书。
③墨子名翟(dí),墨家学派创始人。
《墨子》53篇。
④孟子名轲,字子舆。
儒家学派继承者。
《孟子》是孟子学生记录孟子言行的书。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庄暴见孟子》《鱼我所欲也》。
⑤庄子,名周,战国道家。
著《庄子》。
《庖丁解牛》⑥荀子,战国儒家,著《荀子》32篇.《劝学》⑦韩非子,法家。
著《韩非子》。
《扁鹊见蔡桓公》《五蠹》《智子疑邻》。
⑧《吕氏春秋》又称《吕览》,是秦相吕不韦和他的门客的集体创作。
《察今》。
⑨李斯的代表作是散文《谏逐客书》。
③先秦诗歌A.《诗经》。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305篇分风、雅、颂三类.风是民歌,雅是乐歌,颂是祭歌。
诗经的表现手法是比、兴、赋。
比即比喻,以彼物比此的。
兴,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赋,直陈其事。
B.《楚辞》。
西汉学者刘向把屈原宋玉等人的作品编辑成书,定名为《楚辞》。
屈原(前340?-前277?)名平,我国伟大爱国主义诗人.曾在楚国任左徒三闾大夫等职。
代有作是《离骚》《九歌》《九章》。
(二).两汉文学A.两汉散文①贾谊,世称贾生。
又称贾长沙,贾太傅。
著《新书》十卷。
《过秦论》、《论积贮疏》是他的代表作。
②司马迁,字子长,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
高中自主招生语文文化常识复习资料
文学文化常识荟萃一一、名词解释:(一)文史典籍:“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史记》、《尚书》、《礼记》、《易记》、《春秋》“四史”:《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四库”:经、史、子、集《诗经》六义:风、雅、颂、赋、比、兴六艺:也称六经,即礼、乐、射、御、书、数(二)朝代传说:“三代”:夏朝、商朝、周朝“三皇”:传说之一是“伏羲、女娲、神农”“五帝”:据《史记》载为: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三)地理:“三山”:相传神仙所居住的山:蓬莱、方丈、瀛洲。
“五岳”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
“九州”:传说中的我国上古行政区划,后成为中国的别称。
赤县:古人把中国称作“赤县神州”。
海内:古代传说我国疆土四面环海,故称国境之内为海内。
四海:指天下、全国。
“六合”、“八荒”:都泛指天下。
江河:古代文章中专指“长江、黄河”。
三国:指东汉后分裂成魏、蜀、吴。
三秦:指潼关以西的关中地区。
山水阴阳:古代以山南、水北为阳,以山北、水南为阳。
古代别称:南京(建康、金陵、江宁、白下)(四)其它:1.五行:指金、木、水、火、土2.五谷:上古对粮食作物的统称。
(即稷、黍、麦、菽、稻)3.五味:指酸、咸、甜、苦、辣4.六畜:六种家畜:马、牛、羊、猪、狗、鸡5.文房四宝:笔、墨、纸、砚6.文人四友:琴、棋、书画7.花中四君子:梅、兰、竹、菊8.岁寒三友:松、竹、梅9.六书:象形、会意、指事、形事、转注、假借10.连中“三元”:凡在乡试、会试、殿试中连续获得第一名的即连中解元、会元、状元。
11.五声:五个音级。
也称“五音”,即我古代五声音阶中的宫、商、角、徵(zhi)、羽。
12.四大民间故事:《梁山伯与祝英台》、《牛郎织女》、《白蛇传》、《孟姜女》13.三老:古代分管教化的乡官。
14.及第:指科举考试中选,应试未中叫落第、下第。
15.童生试:也叫“童试”。
包括县试、府试和院试三个阶段。
中国古代文学常识
中国古代文学常识(文科必记)一、先秦时期1.诗歌A.《诗经》——我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奠定了我国古典诗歌的现实主义传统的基础。
(1)《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录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的诗歌305篇。
(2)《诗经》原名《诗》或《诗三百》。
直到汉武帝时期,儒学者将其奉为经典,才名为《诗经》,列为“六经”之一。
(诗、书、礼、易、乐、春秋)(3)《诗经》内容上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
表现手法为“赋”“比”“兴”,合称“六义”。
(4)“六艺”是指古代儒家要求学生掌握的六种基本技能,包括:礼、乐、射、御、书、数。
B.楚辞(1)《诗经》和“楚辞”是我国文学史上的两座高峰,代表先秦诗歌的最高成就,开创了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诗风。
到西汉刘向编辑成书,《楚辞》又成了诗歌总集的名称。
(2)屈原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位伟大诗人。
《离骚》是现存第一篇抒情长诗。
屈原,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贵族。
他的主要作品有《离骚》、《九歌》、《九章》、《天问》等。
宋玉,屈原弟子,主要作品有《九辩》、《风赋》、《登徒子好色赋》、《高唐赋》。
2.先秦历史散文(1)《尚书》:原名《书》,儒家“六经”之一,又称“书经”。
我国第一部古典散文集和最早的历史文献。
(2)《春秋》:我国现存第一部编年体断代简史。
一般认为是孔子所作。
儒家“六经”之一。
开创了编年的体例。
核心思想是“尊王攘夷”。
“春秋笔法”微言大义,一字寓褒贬的语言特点。
(3)《国语》:我国最早的国别体史书。
相传由左丘明所著,以记言为主,按照八国分别记载了西周末年至春秋时期的历史。
(4)《左传》:我国第一部记事详尽的编年体史书,先秦史家散文的高峰。
是《春秋左氏传》的简称,与《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
相传为春秋时期左丘明作。
(5)《战国策》:战国“杂史”,纵横家言。
由西汉刘向整理汇编而成,国别体史书。
3.先秦诸子散文《汉书·艺文志》所谓“九流十家”:儒、道、阴阳、法、名、墨、纵横、农、杂、小说家。
孔子整理的六经信息介绍
孔子整理的六经信息介绍孔子是儒家学派创始人,开创了私人讲学的风气,倡导仁、义、礼、智、信。
那么你对孔子整理的《六经》有哪些了解呢?如果你感兴趣,那么你可千万别错过了这篇文章哟!中国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在晚年整理的《诗》《书》《礼》《易》《乐》《春秋》,后人称之为“六经”。
其中《乐经》已失传,所以通常称“五经”。
《礼经》:汉代是指《仪礼》,宋朝以后《五经》中的《礼经》一般是指《礼记》。
《三字经》中:“诗书易,礼春秋,号六经,当讲求。
”礼指《大礼》《小礼》,后失传其一,并更名为《礼记》。
这六部古籍并非孔子所作,而是在孔子之前早已存在。
孔子仅仅是对它们做了一些整理工作。
[1]这六部古书,从远古留存下来,在孔子之前,为王室贵族所有,深为历代统治者所宝重。
《国语;楚语上》记载申叔时谈到教育王室公子时所开列的教材即包含了这六部古书。
“教之处,使知上下之则;教之乐,以疏其会合而镇其浮,使知废兴而戒惧焉;教之《训典》,使知族类,行比义焉。
”这里提到了九种古籍:《春秋》《世》《诗》《礼》《乐》《令》《语》《故志》《训典》。
孔子整理的六经已大多包括在里面了,而且这些书名已屡见于先秦其他文献。
六经作用《礼记.经解》中,提到了《六经》的作用:孔子曰:入其国,其教可知也。
其为人也,温柔敦厚,诗教也。
疏通知远,书教也。
广博易良,乐教也。
絜静精微,易教也。
恭俭庄敬,礼教也。
属辞比事,春秋教也。
故诗之失,愚。
书之失,诬。
乐之失,奢。
易之失,贼。
礼之失,烦。
春秋之失,乱。
其为人也,温柔敦厚而不愚,则深於诗者也。
疏通知远而不诬,则深於书者也。
广博易良而不奢,则深於乐者也。
絜静精微而不贼,则深於易者也。
恭俭庄敬而不烦,则深於礼者也。
属辞比事而不乱,则深於春秋者也。
著作探究《汉书;艺文志》说,儒家“游文于六经之中”。
所谓“六经”,指《诗》、《书》、《礼》、《乐》、《易》、《春秋》。
这些文献,当时并没有称“经”,直到战国后期,庄子转述孔子的话语对老子谈论这六部著作时,才开始有“六经”之说。
语文常考的古代文学常识以及名著名言,建议收藏
语文常考的古代文学常识以及名著名言,建议收藏一、基础文学常识1. 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2. 五经:《诗》《书》《礼》《易》《春秋》3. 四大古典名著:《水浒传》《三国演义》《红楼梦》《西游记》4. 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5. 元曲四大家:关汉卿、郑光祖、白朴、马致远6. 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7. 岁寒三友:松、竹、梅8. 花中四君子:梅、兰、竹、菊9. 文房四宝:笔、墨、纸、砚10. 四库全书:经、史、子、集11. 殿试三甲:状元,榜眼,探花12. 六艺:也称六经,即礼、乐、射、御、书、数13. 六书:根据汉子的构成和使用方式归纳的六种类型,指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
14. 诗经'六义':风、雅、颂'三种诗歌形式与'赋、比、兴'三种表现手法。
15. 三皇五帝:'三皇'是指天皇、地皇、人皇(伏羲、女娲、神农);'五帝'是指黄帝、颛顼、帝喾(kù)、唐尧、虞舜。
16. 三纲五常:'三纲'指父为子纲、君为臣纲、夫为妻纲;'五常'指仁、义、礼、智、信。
17. 三从四德:'三从'指妇女未嫁从父、出嫁从夫、夫死从子;'四德'指妇德、妇言、妇容、妇功。
18. '五岳'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
19. 三国:指东汉后分裂成魏、蜀、吴。
20. 五行:指金、木、水、火、土21. 五谷:上古对粮食作物的统称。
(即稷、黍、麦、菽、稻)22. 五味:指酸、咸、甜、苦、辣23. 六畜:六种家畜:马、牛、羊、猪、狗、鸡24. 五声:五个音级。
也称'五音',即我古代五声音阶中的宫、商、角、徵(zhi)、羽。
25. 四大民间故事:《梁山伯与祝英台》、《牛郎织女》、《白蛇传》、《孟姜女》26. 科举试:正式的科举考试分三级:乡试、会试、殿试。
中国古代文学常识
六婆:媒婆 师婆(巫婆) 牙婆 虔婆 药婆 接生婆
三皇五帝:三皇:伏羲 燧人 神农
五帝:黄帝 颛琐 帝喾 尧 舜
三教九流:三教:儒 道 释
九流:儒家 道家 阴阳 法 名 墨 纵横 杂 农
三山五岳:东海里的三座仙山:瀛洲、蓬莱、方丈;
“五四”新文化运动高举的两面大旗:反对旧礼教,提倡新道德,反对旧文学,提倡新文学
两篇《狂人日记>>的作者分别是:俄罗斯的果戈里 我国的鲁迅
佛教三宝是:佛(大知大觉的) 法(佛所说的教义)僧(继承或宣扬教义的人)
三从四德中三从:未嫁从父 既嫁从夫 夫死从子
1、秦孝公据肴函之固,拥雍州之地,君臣固守,以窥周室;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
2、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驭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捶拊以鞭笞天下,威振四海。
江河:古代文章中专指“长江、黄河”。
三国:指东汉后分裂成魏、蜀、吴。
三秦:指潼关以西的关中地区。
中国古代文学常识
“四书”:指《论语》、《孟子》、《大学》和《中庸》。
“五经”:指《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简称为“诗、书、礼、易、春秋”,其实本来应该有六经,还有一本《乐经》,合称“诗、书、礼、乐、易、春秋”,但后来亡于秦末战火,只剩下五经。
“三山”:相传神仙所居住的山:蓬莱、方丈、瀛洲。
“五岳”:东岳泰山(今山东省),西岳华山(今陕西省),南岳衡山(今湖南省衡阳市境内),北岳恒山(位于山西省浑源县境内,主峰天峰岭,海拔2017米,被誉为“塞外第一山”。恒山是著名的道教圣地和旅游胜地。现为首批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之一,是山西省十佳旅游景点之一),中岳嵩山(今河南省登封市西北)。
-六经-和-六艺-的区别 最全古代文学常识汇总
“六经”和”六艺”的区别最全古代文学常识汇总先秦篇一、散文>>>>历史散文《左传》: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完整的编年体史书。
原名《左氏春秋》,又称《春秋左氏传》,相传为鲁国史官左丘明所著。
记事起于鲁隐公元年止于鲁哀公二十七年,前后记叙了春秋时期250 多年的史事。
《国语》:我国第一部的国别体史书,共21 卷。
传为左丘明所著。
全书按不同国家记载了从周穆王到周贞定王前后500 余年的史事,从春秋末年到战国初期。
《国语》和《左传》区别是《国语》写不同国家,以记言见胜;《左传》按年代编写,长于记事。
《战国策》:即《国策》,《国语》后又一部国别体史书,西汉末年刘向所编订,共33 编。
记事上起周贞定王十六年,下迄秦二世元年,主要记述了战国时期的纵横家的政治主张和策略。
是先秦历史散文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著作之一。
该书语言生动,富于雄辩与运筹的机智,描写人物绘声绘色,常用寓言阐述道理,著名的寓言有“画蛇添足”“亡羊补牢”“狡兔三窟”“狐假虎威” “南辕北辙”等。
>>>>诸子百家散文道家老子,又称老聃、李耳,道家学派创始人,生活于春秋时期。
主张”无为”,以“道”解释宇宙万物的演变,“道”为客观自然规律,代表朴素辩证法观点。
如“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以为一切事物均具有正反两面,并能由对立而转化。
代表作《老子》,又名《道德经》。
庄子,名周,战国时宋国蒙人,道家学派代表人物。
庄子主张“天人合一”和“清静无为”。
现存《庄子》一书,33 篇,又名《南华经》。
代表作《逍遥游》。
儒家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陬邑人,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
思想核心是“仁”。
现存《论语》20 篇,是他的弟子记录他与弟子们言行的语录体专集。
“论”,读lún ,择也,选择摘录之意。
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邹人,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是继孔子之后的儒家大师。
其中心思想是“仁义”,主张实行仁政,强调“民贵君轻”,重视民心向背。
汉儒称“六经”为“六艺”考
汉儒称“六经”为“六艺”考内容提要】学术界一直以为,自孔子创立儒学以来,儒家所谓“六艺”,就既指《诗》、《书》、《礼》、《乐》、《易》、《春秋》六部经典,又指礼、乐、射、御、书、数六种技艺。
但本文通过对有关史料的考证,提出了不同看法。
本文认为:“六经”称谓至迟流行于战国中后期,而“六艺”称谓却只是在《吕氏春秋》中才偶尔使用,流行起来更是在汉初以后。
随着“六艺”称谓的流行,汉初儒者开始以“六艺”称“六经”。
汉儒将先秦“六经”改称为“六艺”,并非出于学科规范考虑,而是服务于其变“经”为“艺”、变“学”为“术”的学术转向。
而这一转向之所以发生,又是因为汉初儒者有争取立儒学为国家惟一官方哲学的强烈愿望。
【关键词】六经/六艺/儒者/儒术但凡对儒家学问有所了解者,不仅熟知儒家的学问为“六艺”之学,而且熟知儒家的“六艺”指谓有两,一是指《诗》、《书》、《礼》、《乐》、《易》、《春秋》六部经典,另是指礼、乐、射、御、书、数六种技艺。
前者是思想范畴的学问,后者是技能范畴的学问,其学问属性之不同是显然的。
可是,两者为何同取一名?两者同取一名始于何时?两者异实而同称究竟有什么意义?尽管海内外学人对“六艺”耳熟能详,但迄今未见有人对这三个问题做出令人信服的回答。
有鉴于此,本文在查阅史料的基础上,试图通过对有关史料的综合分析以回答这三个问题。
笔者深知本文之考证尚有待进一步充实和深入,之所以不顾固陋之嫌公开发表,意在征求方家的批评指正,以促进有关研究。
一“六经”称谓的出现,当不迟于秦汉之际是可以肯定的。
但究竟于何时出现,亦只能考证出一个大概的时期。
章太炎先生曾断定“六经”之名为孔子所定,这不啻认为“六经”称谓的出现当不迟于春秋战国之际。
他的理由是:“《诗》、《书》、《礼》、《乐》,乃周代通行之课本。
至于《春秋》,国史秘密,非可公布,《易》为卜筮之书,事异恒常,非当无务之急,姑均不以教人。
自孔子赞《周易》、修《春秋》,然后《易》与《春秋》同列六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六经”和”六艺”的区别最全古代文学常识汇总先秦篇一、散文>>>>历史散文《左传》: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完整的编年体史书。
原名《左氏春秋》,又称《春秋左氏传》,相传为鲁国史官左丘明所著。
记事起于鲁隐公元年止于鲁哀公二十七年,前后记叙了春秋时期250 多年的史事。
《国语》:我国第一部的国别体史书,共21 卷。
传为左丘明所著。
全书按不同国家记载了从周穆王到周贞定王前后500 余年的史事,从春秋末年到战国初期。
《国语》和《左传》区别是《国语》写不同国家,以记言见胜;《左传》按年代编写,长于记事。
《战国策》:即《国策》,《国语》后又一部国别体史书,西汉末年刘向所编订,共33 编。
记事上起周贞定王十六年,下迄秦二世元年,主要记述了战国时期的纵横家的政治主张和策略。
是先秦历史散文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著作之一。
该书语言生动,富于雄辩与运筹的机智,描写人物绘声绘色,常用寓言阐述道理,著名的寓言有“画蛇添足”“亡羊补牢”“狡兔三窟”“狐假虎威” “南辕北辙”等。
>>>>诸子百家散文道家老子,又称老聃、李耳,道家学派创始人,生活于春秋时期。
主张”无为”,以“道”解释宇宙万物的演变,“道”为客观自然规律,代表朴素辩证法观点。
如“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以为一切事物均具有正反两面,并能由对立而转化。
代表作《老子》,又名《道德经》。
庄子,名周,战国时宋国蒙人,道家学派代表人物。
庄子主张“天人合一”和“清静无为”。
现存《庄子》一书,33 篇,又名《南华经》。
代表作《逍遥游》。
儒家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陬邑人,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
思想核心是“仁”。
现存《论语》20 篇,是他的弟子记录他与弟子们言行的语录体专集。
“论”,读lún ,择也,选择摘录之意。
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邹人,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是继孔子之后的儒家大师。
其中心思想是“仁义”,主张实行仁政,强调“民贵君轻”,重视民心向背。
在人性问题上提出“性善”论。
著有《孟子》一书。
荀子,名况,尊号“卿”,战国末期赵国人。
汉时避宣帝刘洵讳,改称“孙卿”,先秦朴素唯物主义思想的集大成者。
著有《荀子》。
针对孟子“性善论”提出“性恶论”,针对儒家“天命论”提出“天行有常”的朴素唯物论和“制天命而用之”的”人定胜天”思想。
墨家墨子,名翟,春秋时代鲁国人,墨家学派创始人,主张“兼爱”、“非攻”、“尚贤”、“节用”。
著有《墨子》一书,今存53 篇。
法家韩非,战国末韩国人,荀况弟子,法家学派代表人物。
在政治上提出重赏、重罚、重农、重战者诸项政策,主张君主集权,反对贵族操纵政治。
现存《韩非子》55 篇。
▲春秋三传:《春秋左传》、《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周易》、《尚书》、《诗经》、《礼记》、《春秋》。
六经:《易》、《书》、《诗》、《礼》、《乐》、《春秋》。
六艺:礼、乐、射、御、书、数六义:风、雅、颂、赋、比、兴十三经:《易》《书》《诗》《周礼》《仪礼》《礼记》《春秋左传》《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论语》《孝经》《尔雅》《孟子》▲十家:西汉史学家班固概括为:儒、道、阴阳、法、名、墨、纵横、农、杂、小说。
三教九流:三教,儒教、道教、佛教。
九流,儒家、道家、阴阳家、法家、名家、墨家、纵横家、杂家、农家。
二、诗歌>>>>《诗经》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
收录了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约五百年间的作品。
《诗经》通称为《诗》或《诗三百》,到汉代,儒家把它奉为经典才称《诗经》,共305篇。
内容分为“风”、“雅”、“颂”三部分。
“风”又叫“国风”共160 篇,大都是各地民间歌谣,这是《诗经》的精华,如《伐檀》、《硕鼠》。
“雅”分《大雅》、《小雅》,共105篇,多系西周王室贵族文人的作品,也有少数民谣,内容大都是记述周贵族历史,歌功颂德的。
“颂”分《周颂》、鲁颂》、《商颂》共40 篇,多为贵族统治者祭祀用的乐歌舞曲。
手法分为“赋”、“比”、“兴”,形式以四言为主,多数为隔句用韵,在章法上具有重章叠句、反复咏唱的特点。
《诗经》是我国诗歌现实主义优良传统的源头。
>>>>《楚辞》西汉末年,刘向搜集屈原、宋玉等人的作品,辑录成《楚辞》,是我国第一部浪漫主义诗歌总集。
它在楚国民歌的基础上加工形成,又大量引用楚地的风土物产和方言词汇,所以叫“楚辞”。
《楚辞》与《诗经》成为我国古典诗歌的两大源头。
屈原,名平,字原,号灵均,战国末期楚国人。
他开创了诗歌从集体歌唱转变为个人独立创作的新纪元,是我国积极浪漫主义诗歌传统的奠基人,我国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
他用楚辞形式写了我国第一首长篇政治抒情诗《离骚》,后人因此又称“楚辞”为“骚体”。
还有《九歌》、《九章》、《天问》等。
《涉江》是《九章》中的一篇。
农历五月初五是他投汨罗江自沉的纪念日。
▲ 风骚:“风“指《诗经》“国风”,骚指《楚辞》中《离骚》,后以此概指《诗经》和《楚辞》。
屈宋:屈原、宋玉三、其他《山海经》:我国古代地理名著。
内容为古代民间传说中的地理知识,包括山川、物产、药物、祭祀、巫医等。
其中保存了大量远古神话传说,如“黄帝战蚩尤”、“鲧禹治水”、“精卫填海”、“夸父追日”等故事。
《列子》:列子,名御寇,战国时郑人,被道家尊为前辈,主“虚静”、“无为”。
《晏子春秋》:记载齐国晏婴言行轶事的著作,对当时统治者的奢侈腐败、劳动人民的饥寒交迫及各国之间的勾心斗角,都有真实反映,文章有较浓厚的文学色彩。
秦代篇李斯:代表作是散文《谏逐客书》。
秦王政十年下令驱逐六国客卿。
李斯上《谏逐客书》阻止,为秦王政采纳。
他在秦王政统一六国的事业中起了较大作用。
吕不韦:战国末期韩国大商人,曾为秦国的相国。
他集合门客编写了《吕氏春秋》。
又称《吕览》,是杂家代表作。
吕不韦还想出一个宣传该书的办法,“布咸阳市门,悬千金其上,延诸侯游士宾客有能增损一字者予千金。
”即“一字千金”的由来。
汉代篇一、散文>>>>政论散文贾谊:西汉初年著名的政论家、文学家。
世称贾生、贾长沙、贾太傅,洛阳人。
主要文学成就是政论文,有“疏”7 篇,《新书》10 卷58 篇;明朝人辑有《贾长沙集》。
《新书》反映了贾谊的政治经济思想,开篇《过秦论》,总结了秦朝灭亡的历史教训,提出了一系列政治主张;《宗首》、《藩强》、《权重》等阐述了加强中央集权的思想;《大政》、《修政》等提出了利民安民的民本思想。
代表了汉初政论散文的最高成就。
晁错:西汉政治家,作品有《守边劝农疏》《论贵粟疏》。
《守边劝农疏》,就抗御匈奴问题深入议论,首次提出屯田戍边的建议,并周密地设计了实施举措:如从罪人至庶民,广泛招募,当免罪的免罪;由官府补偿被匈奴夺去的损失等,以使屯戍者久安其处。
此疏奏上后,即被文帝采纳,定为国策。
《论贵粟疏》,提出了“欲民务农,在于贵粟”的观点,扭转了“谷贱伤农”的状况振兴了农业生产,增强了国力,对历史上“文景之治”的局面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历史散文司马迁:字子长,西汉夏阳人,太史令司马谈之子。
《史记》原名《太史公书》,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正史二十四史的第一部,被鲁迅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分为本纪、世家、列传、表、书。
共130篇,本纪记帝王生平事迹;世家记贵族兴衰史;列传记不同阶层社会著名人物事迹;表是全书叙事的联络和补充;书是天文历法科技专著。
《史记》与司马光的《资治通鉴》并称“史学双璧”。
司马迁与西汉司马相如有“文章两汉两司马”之称。
司马迁与班固有“班马”之称。
班固:字孟坚,东汉扶风人,修成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汉书》,开创“包举一代”的断代史体例。
辞赋以《两都赋》最著名。
《两都赋》分《西都赋》、《东都赋》两篇。
《西都赋》由假想人物西都宾叙述长安情况,以暗示建都长安的优越性;《东都赋》则由假想人物东都主人介绍东都洛阳盛况,表明已超过了西都长安。
后张衡《二京赋》、左思《三都赋》,在形式上都受其影响。
▲四史:《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其他刘安:沛郡人,西汉思想家、文学家,汉高祖孙,袭父爵封为淮南王。
招门客集体编著《淮南鸿烈》,也叫《淮南子》。
全书内容庞杂,《汉书·艺文志》则将它列入杂家。
其中最为著名的篇章有《鲧禹治水》、《共工怒触不周山》、《塞翁失马》等。
刘向:西汉经学家、文学家。
撰有《说苑》、《新序》,还整理修订了《战国策》、《楚辞》。
《说苑》:按各类记述春秋战国至汉代的遗闻轶事,其中以记述诸子言行为主,不少篇章中有关于治国安民、家国兴亡的哲理格言。
主要体现了儒家的哲学思想。
《新序》采集舜、禹时代至汉代史事和传说,分类编纂,与《说苑》一书性质类似。
王充:王充是东汉伟大的无神论者。
著有《论衡》,《订鬼》是他的名篇。
《论衡》,无神论著作,是针对这种儒术和神秘主义的谶纬说进行批判。
《论衡》解释世俗之疑,辨照是非之理,即以“实”为根据,疾虚妄之言。
“衡”字本义是天平,《论衡》就是评定当时言论的价值的天平。
它是古代一部不朽的唯物主义的哲学文献。
正因为《论衡》一书反叛于汉代的儒家正统思想,故将它视之为“异书”。
《订鬼》,选自《论衡》。
王充生活的时代,各种鬼神迷信泛滥,危害社会,他着重对“死人为鬼,有知,能害人”的有神论思想进行了有力地批判,针对相对的提出了“死人不为鬼,无知,不能害人”的无神论主张。
蔡琰:东汉杰出的女诗人和书法家。
字文姬,,东汉末年人,是文学家蔡邕的女儿。
“天下丧乱,文姬为胡骑所获,没于南匈奴左贤王,在胡中十二年,生二子。
曹操素与邕善,痛其无嗣,乃遣使者以金璧赎之,而重嫁于祀。
……后感伤乱离,追怀悲愤,作诗二章。
”这是《悲愤诗》由来。
二、赋贾谊:《吊屈原赋》,公元前176年,贾谊被贬为长沙王太傅,历屈原放逐之地,遂作此赋。
此赋描写了一个善恶颠倒,是非混淆的黑暗世界,表现对屈原深深的同情。
但他不赞同屈原以身殉国,主张“远浊世而自藏”,以此保全自己,这才合乎“圣人之神德”。
《鵩鸟赋》,人鸟对话形式,开汉赋主客问答体之先河。
作者向这只带来死亡之兆的鸟儿诉说,得到的答案是死亡不过是万物变化的一种,不值得为生留恋,为死悲伤。
枚乘:西汉辞赋家,代表作《七发》是一篇讽谕性作品。
赋中假设楚太子有病,吴客前去探望,通过互相问答,构成七大段文字。
在于劝诫贵族子弟不要过分沉溺于安逸享乐,表达了作者对贵族集团腐朽纵欲的不满。
东方朔:西汉辞赋家,《答客难》以主客问答形式,说生在汉武帝大一统时代,“贤不肖”没有什么区别,虽有才能也无从施展,有诙谐的特点,发泄了他怀才不遇的牢骚。
司马相如:西汉辞赋家,代表作《子虚赋》《上林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