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与研究》课题研究实施方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4年立项课题
《生命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与研究》
实施方案
====小学
一、课题的核心概念及界定
生命教育,顾名思义就是有关生命的教育,是以生命为核心,以多种教育手段,倡导认识生命、珍惜生命、尊重生命、爱护生命、享受生命、超越生命的一种提升生命质量、获得生命价值的教育活动。“生命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与研究”是指学校根据自已的教育理念,在对学校学生的需求进行科学、系统评估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当地社区和学校的课程资源,通过自行研讨、设计或与专业研究人员或其他社会力量合作等方式编制出的多样性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它是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展开教学活动,引导学生感知、领悟世界的丰富性,培养学生独立审视问题的能力,师生共同经历生命活动或历程,并且在这样活动过程中帮助学生认识生命,欣赏生命,尊重生命,珍爱生命,欣赏生命,提高生存技能和生命质量,实现人生价值的教育活动。
二、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1、1968 年,美国学者杰•唐纳•华特士(J. Donald Walters)首次提出了生命教育(Life Education)的思想,近半个世纪以来,生命教育的理念与实践已在全球迅速传播和落实。从上世纪80年代起,美国等西方国家规定在中小学校开始实施“生命教育”,帮助学生科学地了解人的生与死,以理性的态度面对生命历程中不可抗拒的客观规律,从
而使人活得更充实、更有价值。日本在1989年的新《教学大纲》中明确提出了定位于人的生命与尊重人的精神这一理念的教育目标。
2、我国香港台湾地区生命教育起步较早,甚至曾经掀起一股生命教育的热潮。例如:台湾教育行政部门设立了“生命教育委员会”,并将2001年定为“生命教育年”。台湾教育界对生命教育的研究已走在世界的前列,他们认为,生命教育有一个突出的特点,是在现实生活中主要不是通过语言或理论,而大都是通过行为举动表现出来,给人以心灵的震撼和人格的陶冶,影响人的成长和发展。因而,生命教育是一种身教重于言教的教育,以具体的行为或举动教育人,才能真正影响人、感化人。所以,在生命教育中,台湾中小学非常强调实践的作用,强调通过课外活动进行生命教育。如小学的“生命的旋律”教学,主要是在参加台大医院的活动中进行的。让学生参观产房、婴儿室、手术室、安宁病房等,使之了解生命的起源,体验生命的喜悦和理解生命的尊严。
3、我国的江苏省和上海市较早提出生命教育。江苏省实验小学从1997年开始提出生命教育研究,在《江苏教育研究》上曾经发表过有独特见解的文章,但没有较为系统的成果。辽宁省于启动2004年中小学“生命教育工程”,成立了未成年人生命教育指导中心。2005年6月上海制订了《上海市中小学生生命教育指导纲要》,对青少年进行“生命教育”。2008年开始黑龙江省把安全教育、法制教育、生命教育纳入学校教育教学计划,使学生受教育面达到100%。尽管如此,国内生命教育的理论研究仍然比较滞后,我国中小学校的生命教育还存在着严重的缺失与指导误区。
4、当前部分学生缺乏基本的生存常识,不懂得保护生命,没有正确的生命态度,不懂得珍惜和尊重生命,没有敬
畏生死的观念,无辜地伤害生命。他们缺乏自救逃生的基本知识与技能,规避风险的能力,心理脆弱、思想困惑、行为失控,经常发生校园伤害、自残、自杀、溺水事件,急需对生命进行系统教育。
(二)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生命教育理念将受到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当前我国生命教育还处在起步阶段,在课程、教材、师资等方面还有许多工作要做。现在各地各校生命教育开展不平衡,一些地方无论从教育界领导还是老师都没有意识到生命教育的重要性。生命是自由、完整而个性的,教育的本真追求在于“让学生真正成为教育的主体。”我们相信,关怀生命的教育,是开启智慧、点化生命、使人成为人的“教育”,是走出无人教育、功利教育困境的唯一出路。生命教育,在理解生命的基础上,引导生命的自我发展,促进生命的精彩与辉煌。生命教育必将成为社会的共识,并通过有效的实施,培养出更多对社会有益的具有独立人格和自由意志的合格公民。
2、生命教育课程资源将覆盖不同年龄阶段。生命教育的内容包括生命意识、生命安全、生命尊严、生命关怀和生命价值等。不同年龄,应有不同的生命教育内容与形式。我们通过课题研究,结合校情编撰具有校本性质的生命教育课程,丰富不同领域的生命教育资源体系。
3、生命教育体系将从学校走向家庭校社一体。生命教育不是学校独立开展,而是需要与家庭、社会密切配合协作进行的教育活动。我们通过课题研究,形成学校、家庭和社会资源共享的生命教育体系,构建三位一体的生命教育体系,旨在形成教育的合力,引导和帮助学生形成统一的生命认知和生命体验,培养学生对生命的尊重、关怀与欣赏,实现“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让社会更加公正、
更加和谐”。
4、开展课题研究,进一步完善和丰富我国生命与安全教育理论,强化我校师生与家长生命与安全意识,为我省开展生命与安全教育提供决策咨询。
三、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以生命教育观理论为指导。生命教育观认为教育乃是生命与生命交流之过程。生命教育应遵循生命发展的原则,依据生命发展的动力,引导生命走向完整、和谐和无限的境界,保证生命发展的无限可能性,促进生命不断超越。而教育,则是生命意义逐渐显现的过程。加强课程与学生生活和现实社会的联系,实现课程生活化、社会化。
参考文献:
1、刘济良,生命的沉思(生命教育理念解读),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12月。
2、肖川,生命教育的三个层次,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2006年第3期。
3、曹志祥《生命教育要解决人的生存与发展问题》。
4、赵之亚《当前中小学生生命教育现状》。
5、冯建军等,生命化教育,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年3月。
6、冉乃彦,生命教育课•探索教育的根本之道,同心出版社,2008年1月。
7、珍妮特•凯(Jannet Kay),爱与责任——教学助理指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11月第1版8、孙明霞,用生命润泽生命,福建教育出版社,2009年3月。
9、秦智琳,学校•提升师生生命质量的绿洲,中国林业出版社,2010年8月。
10、郭思乐,教育激扬生命,人民教育出版社,201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