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教案--发展与合作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发展与合作》教学设计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发展与合作》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748c09d4d5d8d15abe23482fb4daa58da0111cb2.png)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发展与合作》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发展与合作》一课,主要让学生了解我国各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以及区域合作的重要性。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我国各地区的经济发展不平衡,从而培养学生珍惜现在生活,努力奋斗的精神。
同时,通过区域合作的案例,让学生了解合作的重要性,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一定的地理知识基础,对我国的地理位置、行政区划有一定的了解。
但他们对我国各地区经济发展的认识还不够深入,对区域合作的意义和作用的认识还有待提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讨论等方式,深入了解我国各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认识区域合作的重要性。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我国各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掌握区域合作的基本概念和意义。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思考、讨论等方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珍惜现在生活,努力奋斗的精神,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我国各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区域合作的基本概念和意义。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区域合作的意义和作用。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相关情境,引导学生身临其境,感受各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
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区域合作案例,使学生深入理解区域合作的意义和作用。
3.讨论教学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地图和图片,展示我国各地的经济发展状况。
2.收集一些典型的区域合作案例,用于教学分析。
3.准备相关教学道具,如卡片、实物等,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和地图,引导学生观察我国各地的经济发展状况,引发学生的思考。
2.呈现(10分钟)呈现一些典型的区域合作案例,如长三角、珠三角等,让学生了解区域合作的基本概念和意义。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这些区域合作案例的特点和作用,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区域合作的重要性。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五章《发展与合作》教学设计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五章《发展与合作》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117d3bcd50e79b89680203d8ce2f0066f533640e.png)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五章《发展与合作》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五章《发展与合作》主要介绍了当今世界的发展与合作。
本章内容主要包括:世界经济发展、世界贸易、国际金融体系、国际援助与合作、区域合作、中国的发展与改革等。
本章旨在帮助学生了解世界经济发展现状,认识国际合作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参与国际合作的意识。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基础知识,对于世界地理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对于国际经济、金融体系以及国际援助与合作等方面的知识较为匮乏。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运用生动形象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世界经济发展现状,认识国际合作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参与国际合作的意识。
2.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讨论等方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尊重差异、包容合作的精神,提高学生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世界经济发展现状、国际合作的重要性、国际的作用。
2.教学难点:国际金融体系、国际援助与合作、区域合作。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在具体的环境中感受和理解国际合作的重要性。
2.案例教学法:选取典型的国际合作案例,让学生分析合作的过程和成果,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
3.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PPT:制作涵盖本章主要内容的PPT,插入相关图片、案例等,增加课堂的趣味性。
2.教学案例:挑选具有代表性的国际合作案例,以便在课堂上进行分析和讨论。
3.教学视频:准备与本章内容相关的视频资料,以便在课堂上进行展示和讨论。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世界各国地图,引导学生观察世界各国之间的联系,引出国际合作的重要性。
2.呈现(10分钟)通过PPT呈现世界经济发展现状,让学生了解各国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从而认识到国际合作的重要性。
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五章发展与合作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五章发展与合作教案(新版)新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5fec083bdcccda38376baf1ffc4ffe473268fd7b.png)
六、知识点梳理
本节课的主要知识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可持续发展概念:了解什么是可持续发展,掌握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和目标。
2. 我国的基本国情:了解我国在不同领域的发展现状和挑战,包括经济、社会、环境等方面。
3. 国际合作的重要性:理解国际合作的概念,掌握国际合作的领域和机制。
2. 可持续发展基础知识讲解(10分钟)
目标: 让学生了解可持续发展合作的基本概念、原则和目标。
过程:
讲解可持续发展合作的定义,包括其主要原则和目标。
详细介绍可持续发展合作的组成部分或功能,使用图表或示意图帮助学生理解。
3. 我国发展与合作案例分析(20分钟)
目标: 通过具体案例,让学生深入了解我国在不同领域的发展现状和挑战,以及国际合作的重要性。
7. 可持续发展与合作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掌握可持续发展与合作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环境保护、资源利用、产业发展等。
8. 可持续发展与合作在未来发展中的挑战:了解可持续发展与合作在未来发展中面临的挑战,如全球气候变化、资源枯竭等。
9. 青少年在可持续发展与合作中的角色:认识青少年在可持续发展与合作中的责任和使命,培养青少年参与可持续发展合作的意识和能力。
2. 网络资源:利用互联网资源,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案例和信息,拓宽学生的视野。
3. 地理信息系统(GIS):运用GIS软件,展示地理数据和空间分布,帮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地理概念和现象。
4. 互动平台:利用教学互动平台,进行在线问答和讨论,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思考能力。
5. 模拟游施和国际合作的意义。
七年级地理上册 第五章 发展与合作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五章《发展与合作》精品教案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五章《发展与合作》精品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abe01964128915f804d2b160b4e767f5acf8088.png)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五章《发展与合作》精品教案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五章《发展与合作》主要介绍了当今世界的发展趋势、我国的国际地位和作用、我国的发展战略以及国际合作等内容。
本章内容对于学生了解世界发展趋势、树立全球观念、提高国际视野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知识基础,对于世界地理格局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在理解和分析地理现象时,可能还缺乏一定的深度和广度。
此外,学生对于国际合作的概念和意义可能较为模糊,需要通过本章内容的学习进行深化。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世界发展趋势,掌握我国的国际地位和作用、发展战略,了解国际合作的重要性。
2.过程与方法:通过读图、讨论、案例分析等方法,提高学生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具有全球观念,提高国际视野,树立合作共赢的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世界发展趋势、我国的国际地位和作用、发展战略、国际合作的重要性。
2.教学难点:学生对于国际合作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和意义的理解。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呈现相关地理图片、地图、案例等,引导学生直观地了解地理现象。
2.案例分析法: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案例,让学生分析、讨论,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读图分析法:培养学生读图、析图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地图、案例资料、多媒体课件等。
2.课前预习:要求学生预习本章内容,了解基本概念。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世界地图,引导学生观察世界地理格局,引出本章内容。
2.呈现(10分钟)呈现我国的国际地位和作用、发展战略等资料,引导学生了解我国的发展现状。
3.操练(10分钟)分组讨论:让学生分组分析国际合作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分享心得体会。
4.巩固(10分钟)提问环节:针对本节课的内容,提问学生,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
5.拓展(10分钟)案例分析: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国际合作案例,让学生进行分析,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五章发展与合作教学设计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五章发展与合作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6697363bb94ae45c3b3567ec102de2bd9605de84.png)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五章发展与合作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五章《发展与合作》主要介绍了国际社会的合作与发展。
本章内容旨在让学生了解世界各国之间的合作与冲突,理解国际合作的重要性,以及如何促进各国之间的和平与发展。
本章内容较为抽象,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地理素养和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知识基础,但对于国际合作与发展的理解尚浅。
此外,学生对于现实国际形势的了解较为有限,因此在教学中需要引导学生关注现实问题,提高其地理素养。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国际合作的基本概念,理解国际合作的重要性,掌握促进国际合作与发展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提高其地理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关心国际事务,热爱和平,积极参与国际合作的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国际合作的基本概念,国际合作的重要性。
2.难点:如何促进国际合作与发展。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定情境,让学生深入了解国际合作的重要性。
2.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的国际合作案例,使学生掌握国际合作的方法。
3.讨论法:引导学生关注现实问题,提高其地理素养。
六. 教学准备1.教材: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
2.课件:制作与发展与合作相关的课件,包括图片、视频等。
3.案例:收集相关的国际合作案例,以供分析。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国际合作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国际合作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介绍国际合作的基本概念,让学生了解国际合作的目的、意义和方法。
3.操练(10分钟)分析具体的国际合作案例,让学生通过思考、讨论,掌握国际合作的方法。
4.巩固(5分钟)通过提问、回答的方式,巩固学生对国际合作知识的理解。
5.拓展(10分钟)引导学生关注现实国际形势,让学生思考如何促进国际合作与发展。
6.小结(5分钟)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国际合作的重要性。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 第五章《发展与合作》教学设计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 第五章《发展与合作》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40e6b2a29f3143323968011ca300a6c30c22f1bd.png)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五章《发展与合作》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五章《发展与合作》主要介绍了当今世界的发展与合作问题。
本章内容旨在让学生了解世界各国的地理分布、经济发展状况以及国际间的合作与冲突。
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可以掌握世界各国的基本地理信息,理解国际合作与竞争的重要性,提高自己的国际视野。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知识基础,对于世界地理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发展与合作这一抽象的概念,可能还存在着一定的理解难度。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通过生动的实例和深入的讲解,帮助学生理解发展与合作的重要性。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世界各国的地理分布和经济发展状况。
2.使学生理解国际合作与竞争的意义,提高自己的国际视野。
3.培养学生运用地理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世界各国的地理分布、经济发展状况以及国际合作与竞争的意义。
2.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深入理解国际合作与竞争的重要性。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索。
2.使用案例分析法,通过具体实例讲解发展与合作的重要性。
3.运用比较法,让学生了解不同国家的发展状况和合作方式。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世界地图和资料,以便在课堂上进行展示和讲解。
2.设计相关的问题和案例,激发学生的思考和讨论。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世界地图,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地理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呈现(10分钟)呈现本章的主要内容,包括世界各国的地理分布、经济发展状况以及国际合作与竞争的意义。
通过PPT或板书,简要介绍每个知识点,为学生接下来的学习奠定基础。
3.操练(10分钟)针对本章的重点内容,设计一些问题,让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
例如:“请你说说我国在国际合作中的地位和作用”、“举例说明国际合作对各国发展的意义”。
通过这些问题,让学生深入理解国际合作与竞争的重要性。
新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全册核心素养教案-新教材第六章 发展与合作教案
![新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全册核心素养教案-新教材第六章 发展与合作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00793371fb91a37f111f18583d049649b660ef1.png)
第六章发展与合作一、教学目标地理核心素养目标区域认知:认识不同国家和地区在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等方面的差异,培养区域认知能力。
综合思维:引导学生综合考虑自然条件、历史文化、政治制度等因素对国家发展的影响,培养综合思维能力。
人地协调观:让学生理解发展与资源环境的关系,树立可持续发展的人地协调观。
地理实践力: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活动,提高学生的地理实践力。
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世界不同国家的经济发展差异。
掌握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分布及特点。
能够分析国际经济合作的重要性及主要形式。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分布及特点。
国际经济合作的重要性及主要形式。
难点分析经济发展差异的原因。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多媒体演示法。
四、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展示一组不同国家的图片,包括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提问学生:“这些国家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会有这些差异呢?”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新课讲授不同国家的经济发展差异讲解经济发展水平的衡量指标,如国内生产总值(GDP)、人均 GDP 等。
展示不同国家的经济数据和图片,让学生直观感受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发展水平上的差异。
分析造成经济发展差异的原因,如自然条件、历史文化、政治制度、科技水平等。
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分布及特点展示世界地图,标注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主要分布区域。
介绍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特点,如产业结构、科技水平、教育水平、医疗卫生条件等方面的差异。
国际经济合作组织学生讨论国际经济合作的重要性,如实现资源优化配置、促进经济发展、加强文化交流等。
介绍国际经济合作的主要形式,如贸易往来、技术合作、跨国投资等。
结合案例分析国际经济合作对国家发展的影响,如“一带一路”倡议等。
课堂小结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包括不同国家的经济发展差异、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分布及特点、国际经济合作的重要性及主要形式。
强调发展与合作是当今世界的主题,鼓励学生关注国际经济合作动态,为国家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七年级-人教版(2024新版)-地理-上册-[教学设计]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第六章--发展与合作
![七年级-人教版(2024新版)-地理-上册-[教学设计]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第六章--发展与合作](https://img.taocdn.com/s3/m/7e523f660640be1e650e52ea551810a6f524c8e6.png)
第六章 发展与合作1.能够运用数据,说出不同地域发展水平的差异。
2.能够运用地图,指出代表性的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及其分布特点。
3.能够通过分析实例,理解交通运输在全球经济发展中起着关键作用。
4.能够运用实例,说明加强国际经济合作的必要性。
运用资料,归纳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分布特点;通过分析实例,理解交通运输在全球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
运用资料,理解国际合作的必要性。
1.收集国际合作的资料。
2.收集在当今国际社会体现中国力量、中国智慧的案例。
3.多媒体课件。
新课导入 出示联合国标志图,提问学生:这个图案代表哪个国际组织?它的宗旨是什么?反映了当今什么样的国际趋势?结合学生回答,总结当今的国际趋势:发展与合作,从而引入新课。
新知探究一、不同国家发展水平差异1.地域差异的原因【教师活动】出示世界局部地形图,引导学生从纬度位置、地形、气候、水源等角度,教学过程 教学准备 教学难点 教学重点 教学目标分析欧洲与非洲的自然环境差异。
【学生活动】结合地图,利用前面几章学过的内容,分析两个大洲的自然环境差异。
【教师活动】出示教材第110页图6.1“世界国家和地区人类发展指数(2021年)”,指导学生估算出欧洲和非洲的平均发展指数,并分析得出:欧洲平均发展指数比非洲高,欧洲的平均发展水平高,非洲的平均发展水平低。
【学生活动】结合教材第110页图6.1“世界国家和地区人类发展指数(2021年)”,估算出欧洲和非洲的平均发展指数,并得出欧洲平均发展水平高,非洲平均发展水平低的结论。
【教师活动】通过对比欧洲和非洲的自然环境差异,以及欧洲和非洲的平均发展水平差异,可以总结出:不同国家和地区,由于自然条件有优有劣,开发历史有早有晚,所以发展水平存在显著差异。
【承转】世界上发展水平高的国家和发展水平低的国家都有哪些?他们位于哪个大洲?又有哪些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呢?2.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显著差异【教师活动】再次出示教材第110页图 6.1“世界国家和地区人类发展指数(2021年)”,引导学生找出发展水平高的和发展水平低的国家或地区分别有哪些。
第五章发展与合作-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教案
![第五章发展与合作-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65821f3fc0a79563c1ec5da50e2524de518d0b5.png)
第五章发展与合作-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发展与合作的基本概念和特征;2.了解中国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合作和援助;3.了解区域间经济合作的形式和实施;4.理解区域间经济合作的意义。
二、教学重点1.了解发展与合作的基本概念和特征;2.理解区域间经济合作的意义。
三、教学难点1.了解中国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合作和援助;2.了解区域间经济合作的形式和实施。
四、教学过程1. 教师引导学生了解发展与合作的基本概念和特征1.1 提问导入教师可以通过提问来引起学生们的兴趣和思考,例如:•什么是发展?•发展的标准和指标是什么?•什么是合作?•合作的特征有哪些?在提问的过程中,教师可以与学生们进行交流和讨论,了解他们对于这些问题的理解和认识。
1.2 课堂讲解教师可以结合课本内容,对发展和合作的基本概念和特征进行讲解。
例如:•发展是指国家或地区经济、社会、文化等综合素质的不断提高。
标准和指标包括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人均收入、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
•合作是指为了共同发展而进行的协作。
特征包括平等互利、互帮互助、相互包容、共同发展等。
2. 教师引导学生了解中国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合作和援助2.1 学生讨论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分成小组,就以下问题进行讨论:•中国为什么要与发展中国家进行经济合作和援助?•中国与哪些发展中国家进行了经济合作和援助?•经济合作和援助对中国和发展中国家有什么好处?2.2 课堂讲解教师可以对学生讨论的问题进行补充和解释,例如:•中国进行经济合作和援助,是为了促进地区和全球的经济发展,同时也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中国与非洲、拉美等发展中国家进行了经济合作和援助,包括医疗援助、经济援助、技术援助等。
•经济合作和援助可以促进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有助于实现共同繁荣和发展。
3. 教师引导学生了解区域间经济合作的形式和实施3.1 学生小组展示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小组展示区域间经济合作的实施情况。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五章《发展与合作》精品教学设计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五章《发展与合作》精品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f5e654792bf90242a8956bec0975f46526d3a76c.png)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五章《发展与合作》精品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五章《发展与合作》主要介绍国际社会的合作与发展。
本章内容涵盖了国际、世界经济发展、全球性问题等方面的知识。
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国际社会的发展现状,认识到国际合作的重要性,提高自己的国际视野。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社会常识和地理基础知识,但对于国际社会的发展与合作还较为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循序渐进地引导他们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国际的基本概念和主要作用,掌握世界经济发展趋势,了解全球性问题的主要内容及解决途径。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关心国际事务、关注全球发展的意识,提高他们的国际责任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国际的作用、世界经济发展趋势、全球性问题的解决途径。
2.难点:国际的作用、全球性问题的解决途径。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具体情境,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和理解国际社会的合作与发展。
2.案例分析法: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案例,让学生分析并探讨国际合作的重要性。
3.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案例资料和多媒体课件。
2.设计好课堂提问和讨论问题。
3.准备黑板和粉笔。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国际和国际合作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国际社会的合作与发展的重要性。
2.呈现(10分钟)介绍国际的基本概念、主要作用和世界经济发展趋势,让学生了解国际社会的基本情况。
3.操练(10分钟)分发案例资料,让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案例中国际合作的重要性。
讨论结束后,各组派代表进行汇报。
4.巩固(5分钟)针对讨论和汇报的内容,进行课堂提问,检查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5.拓展(10分钟)介绍全球性问题的主要内容,如气候变化、贫富差距等,引导学生思考解决途径。
第五章 发展与合作(教案)——2023-2024学年初中地理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第五章 发展与合作(教案)——2023-2024学年初中地理人教版七年级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65b49691ac51f01dc281e53a580216fc710a534b.png)
本章复习与测试的教案【学情分析】(一)学情分析认识世界地区经济发展是不平衡的;熟悉世界上各种不同类型的国家及其特点。
但是初一学生基础差,学习积极性不高,教师必须严把课堂,向课堂要质量,最大限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教学目标】(一)教学目标1.知识积累与疏导:认识世界地区经济发展是不平衡的;熟悉世界上各种不同类型的国家及其特点。
2.技能掌握与指导:能通过识读世界政区分布图,提高阅读地图的能力,学会使用柱状图及扇形统计图,从而提高分析统计图表的能力。
3.智能提高与训导: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发展水平的差异。
用实例说明加强国际合作的重要性。
说出联合国等国际组织在国际合作中的作用。
4.情意修炼与开导:正确认识国情,激发学生学好知识与本领,将来为祖国的繁荣昌盛作出贡献。
5.观念确认与引导:能够科学地表述正确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原则,树立世界各国平等相处,求得共同进步与发展的观念。
【重点难点】(一)重点难点重点:根据地图,描述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分布特点。
难点:根据实例,说明加强国际合作的重要性。
【新课导入】(一)新课导入人类共同生活的地球家园中,国家是基本单位。
世界上共有194个国家,加上没有独立的地区有200多个。
现在我们查看一下《世界的国家和地区》图,面积最大的国家是哪个?你能找出面积前六位的国家吗?学生找出面积较大的国家:俄罗斯、加拿大、中国、美国、巴西、澳大利亚……教师:确实,世界上的国家面积差异很大,有的面积很大,而面积很小的,都需要把地图局部放大才能看到。
国家间的面积差异可以从外表看出来,它们的发展水平有没有差异呢?我们本节课先从发展水平差异开始走进不同的国家。
【新课讲解】(一)新课讲解(一)地域发展差异(生活动)读世界政区图,了解主要国家和地区。
找出世界上面积位于前六位的国家。
同时指图说出自己熟悉的国家和地区。
(生活动)找出世界上人口超过一亿的国家。
(师讲解)世界各国除了面积大小不同,人口多少也不同,政治制度也不一样。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五章 发展与合作》教学设计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五章 发展与合作》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c3c00956df80d4d8d15abe23482fb4daa58d1db5.png)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五章发展与合作》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五章《发展与合作》主要介绍了国际社会的合作与发展。
本章内容旨在让学生了解世界各国之间的合作与竞争,认识到合作与竞争对于各国发展的重要性,并理解我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
本章内容较为抽象,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地理素养和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一定的世界地理知识,对于国际社会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在分析国际问题时,可能存在思维局限,需要教师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多层次去思考。
此外,学生对于合作与竞争的概念可能理解不够深刻,需要教师通过实例进行讲解和引导。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国际合作与竞争的基本概念,了解世界各国之间的合作领域和竞争态势,认识合作与竞争对于各国发展的重要性。
2.过程与方法:通过分析实例,培养学生从多角度、多层次去思考国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尊重差异、包容互惠的合作精神,提高学生参与国际合作的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国际合作与竞争的基本概念,世界各国之间的合作领域和竞争态势。
2.难点:理解合作与竞争对于各国发展的重要性,培养学生从多角度、多层次去思考国际问题的能力。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的国际合作与竞争实例,让学生深入了解合作与竞争的内涵。
2.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与团队精神。
3.比较法:让学生对比不同国家在合作与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涵盖合作与竞争实例、世界各国合作领域和竞争态势的课件。
2.素材:收集相关国际合作与竞争的实例,以便进行分析。
3.学生活动材料:为学生提供分组讨论的素材和问题。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国际社会的合作与竞争现象,引导学生思考合作与竞争的意义。
2.呈现(10分钟)呈现世界各国合作领域和竞争态势的图表,让学生了解各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
七年级地理上册第5章《发展与合作》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七年级地理上册第5章《发展与合作》教案(新版)新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fe54ffb6afaad1f34693daef5ef7ba0d4a736d8e.png)
5. 教师适时提供反馈,针对学生的疑惑点进行个别指导,确保学生对重点难点的理解和掌握。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学方法:
1. 讲授法:针对课程中的基本概念和理论,采用讲授法进行系统讲解,确保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和核心概念。通过生动的案例和事实,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教学资源拓展
1. 拓展资源:
- 推荐阅读:《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报告,了解全球发展问题的现状和目标。
- 视频资料:观看关于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差异的纪录片,如《地球脉动》系列,从视觉上感受不同地区的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差异。
- 地理信息系统(GIS)软件:利用GIS软件进行地理数据分析和地图制作,加深对区域发展特征的理解。
- 推荐相关的在线学习平台和资源,指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
- 利用社交媒体和在线交流工具,组织线上讨论和分享,增强学生的信息获取和处理能力。
3. 实践活动设计:结合课程内容,设计实地考察、模拟实验等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
- 组织校园或社区的地理实践活动,如环境调查、地图制作等,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习。
最后,我还计划在课后对学生进行跟踪辅导,了解他们在学习中的困难和问题,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以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4. 请举例说明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在解决全球性问题上的合作。
答案示例: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在解决全球性问题上的合作包括:共同应对气候变化,如《巴黎协定》;合作打击恐怖主义和极端主义;共同抗击传染病,如新冠疫情。
5. 请分析一个你认为成功的国际合作案例,并阐述其成功原因。
答案示例:成功的国际合作案例:《一带一路》倡议。其成功原因包括:符合各国经济发展需求,实现互利共赢;充分发挥我国优势,推动基础设施建设;积极与国际组织合作,提高倡议的全球影响力。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 第五章 发展与合作 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 第五章 发展与合作 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da38b15127d3240c8447ef87.png)
第五章发展与合作
教学设计
答案:发展水平较高:挪威(欧洲)、澳大利亚(大洋洲)、新西兰
本(亚洲);发展水平较低:埃塞俄比亚、利比里亚、乍得、莫桑比克、尼日尔
2.讨论国际经济合作的重要性
美国某汽车公司为降低成本,该公司在世界各地大批量采购汽车零部件
(1)图中表达的基本含义是什么?体现了什么特征
答案:美国某汽车公司生产轿车的模式,体现了国际合作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特征。
(2)该公司汽车生产与哪些国家有密切的生产合作关系
答案:该公司与韩国、日本、德国、新加坡等国有密切的生产合作关系。
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五章 《发展与合作》教案(精选8篇)
![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五章 《发展与合作》教案(精选8篇)](https://img.taocdn.com/s3/m/9d9a78cff80f76c66137ee06eff9aef8941e48da.png)
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五章《发展与合作》教案(精选8篇)七班级地理上册第五章《进展与合作》教案篇1七班级地理上册第五章《进展与合作》教案教学目标:学问与力量:1.知道国界的划分、意义和领土的含义。
2.初步学会阅读《世界政治地图》,能够在地图上查找世界上主要的国家。
情感、态度、价值观:1.使同学熟悉国家不分大小,地位应当公平。
领土、国界争端等问题,和平谈判是最佳解决方式,反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树立正确的世界观。
2.坚决捍卫国家领土主权,不允许别国侵害是每个公民的神圣责任,坚决维护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增加同学喜爱祖国,建设祖国的信念。
教学重点:国家不分大小,地位应当公平,坚决维护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反对霸权主义。
教学难点:1.培育同学初步用动态的、进展的观点辨别国际是非的力量。
2.领土的概念及边界的纠纷。
教学方法:读图、争论、说理为主的教学方法教具预备:多媒体、相关的材料教学过程:[引入新课] 同学们,20世纪80年月以后,加强国际合作,实现经济全球化已成为世界进展的大趋势,国际间的交往与合作日益频繁。
那么,全世界有多少个国家?如何辨别国际社会的曲折是非,加强国际合作,谋求共同进展呢?这节课就让我们共同来探讨这些问题.请同学们打开课本86页.叙述:通过预习我们知道世界上有220多个国家和地区,分布在除南极洲以外的各大洲,下面让我们分小组依据材料争论问题:材料① 俄罗斯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总面积达1707万平方千米,占全球陆地总面积的八分之一。
欧洲的摩纳哥面积不到2平方千米,梵蒂冈是世界上面积最小的国家,总面积只有0.44平方千米,还不到10个标准足球场大。
材料② 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总人口达13亿之多,世界上平均5人里面就有1个中国人,人口在40万以下的的“袖珍国”有20多个,像梵蒂冈人口只有1千多人。
材料③ 美国是资本主义国家,以私有制为主,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以公有制为主,目前是私有制、股份制等多种全部制并存。
地理人教版(2024版)七年级初一上册6 发展与合作 教学教案 教学设计01
![地理人教版(2024版)七年级初一上册6 发展与合作 教学教案 教学设计01](https://img.taocdn.com/s3/m/941ad387cf2f0066f5335a8102d276a200296029.png)
2.对比不同国家发展差异读世界国家和地区人类发展指数(2020年)图,说一说哪些地区经济发展水平高?哪些地区低?出示世界国家和人类发展指数图提示:人类发展指数是通过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人均受教育程度和人均预期寿命三个指标综合计算的。
人类发展指数取值范围为0-1,值越高,表示发展水平越高。
3. 认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读世界主要发达国家图,说一说发达国家有哪些,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分布特点是?4. 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差异对比(1)生活水平的差异出示英国与印度的真实情境图片,引导学生感受差异。
(2)教育水平的差异(3)医疗水平的差异5.了解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发展关系引导学生说出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分布特点。
追问:两类国家形成的发展关系有哪些?列举案例:中非合作论坛是我国和非洲国家在“南南合作”范酶内的集体对话机制,旨在加强我国与非洲国家在新形势下的友好合作。
探究二:联系日益紧密的全球经济1.经济全球化如今,国际联系越来越密切,全球经济不断发展,经济全球化成为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特征。
人们的联系更加密切,形成“地球村”。
2.经济往来密切的必要性出示图片—资金、技术、资源分布的不平衡。
3.经济往来密切的促进条件(1)交通在全球经济发展中的关键作用古代的交通工具主要是车马、舟船,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的联系很不便利。
随着飞机、高铁等现代化交通工具和互联网等通信技术的发展,国际联系越来越密切。
出示交通发展,引导学生说一说:(2)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成为推动全球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活动探究:讨论中欧班列对沿线国家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1)“渝新欧”班列是中欧班列的主要运输线路之一。
该班列从重庆出发,终点是德国的杜伊斯堡,全长11000多千米。
阅读图,说一说“渝新欧”班列2.图文结合,归纳总结:全球自然资源的分布是不平衡的,各国的资金、技术、市场条件也不一样,每个国家在经济发展中都具有一定的优势条件,也存在一些不足。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 第五章 发展与合作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 第五章 发展与合作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fc6f34f53ea551810a6f524ccbff121dc36c54b.png)
第五章发展与合作1.运用数据、实例和地图,说明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发展水平的差异及其分布特点。
2.结合实例,说明交通运输在全球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3.结合实例,说明加强国际合作的重要意义。
教学重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分布特点。
教学难点:运用实例说明加强国际经济合作的重要性。
一、导入新课多媒体展示教材P88图5.1“世界灯光影像图”。
教师讲述:灯光越亮,说明城市发展水平越高。
你能说出世界上哪些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吗?世界上不同地区由于受到自然和人为因素的影响,发展水平也存在很大的差异,这些差异体现在生活水平、医疗水平、教育水平等方面。
二、探究新知(一)地域发展差异1.依据教材P89图5.2,说说这几组图片存在的发展差异。
同桌讨论,归纳小结:根据发展水平的差异,大体可以把国家分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
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生活水平、教育水平、医疗水平等方面都存在较大差异。
国家类型生活水平医疗条件教育水平工业农业服务业发达国家生活水平高医疗设备先进,技术水平高人均教育经费高高新技术产业高度机械化、商品率高个性化服务发展中国家生活水平相对低下医疗设备落后,技术水平低人均教育经费低工业产品初级加工手工种植为主迅猛发展中2.依据“世界地形图和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分析城市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在地形以及气候上有什么共同特点。
小组讨论,归纳小结:从地形上来看:世界经济发达地区多分布在沿海平原地区,内陆地区及高原、山区交通不便,往往比较落后。
从气候上来看:温带季风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区人口、城市密集,经济较发达;而寒带、热带、高山及沙漠气候区,自然条件恶劣,往往人口稀少,经济落后。
(二)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分布1.依据“世界上主要的发达国家分布图”,回答问题:(1)在图中找出世界上主要的发达国家。
(2)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分布特点是什么?(3)中国属于发展中国家还是发达国家?(4)什么是“南北对话”?(5)什么是“南南合作”?小组讨论展示,归纳小结:世界上的国家,少数是发达国家,大多数是发展中国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教案
第五章发展与合作
一、学习目标:
1.运用数据和实例,说出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在工农业生产、第三产业、对外贸易等方面发展水平的差异。
2.通过阅读世界国家分布图,知道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分布特点。
3.运用中国与周边国家经济、贸易、环保、资源开发利用等实例,知道加强国际合作的重要性。
4.知道世界主要国际组织,如联合国、上海合作组织、欧洲联盟、东南亚联盟及其主要分布地区。
5.通过实例,知道联合国等国际组织在国际合作中的作用。
二、过程与方法
学习主题一:国家和地区
知识准备:目前世界共有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独立国家169个,其余为尚未独立的地区。
各大洲的国家分布是不均衡的,非洲的国家最多,达51个,其次是亚洲(39个),以下依次为欧洲(33个)、拉丁美洲(33个)、大洋洲(11个)和北美洲(2个)。
面积在100万平方公里以上的有29个,人口超过5000万的共有16个国家。
知识形成:阅读世界政区图,完成下列各题:
1.地跨两洲的国家有:_____、_____、_____;地跨南北半球的国家有_____个;目前的社会主义国家有_____、_____、_____。
2.一个国家的领土包括国界范围内的_____、_____、_____。
学习主题二: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
知识准备:由于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世界的国家可分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
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
(1)数量和分布
(2)对比差距:
①对比人均国民生产总值
发达国
家
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美元发展中国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美元美国28740 印度390
英国20710 尼泊尔210
德国28260 巴西4720
法国26050 中国860
加拿大19260 韩国10550
瑞士44320 埃塞俄比亚110
世界平均:5 130(《世界发展报告》1997年资料)
②对比人口和国内生产总值
图5-4 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人口和国内生产总值比较
③比较经济产业状况
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
工业
以生产高新技术产品为主,例如计算
机、移动通信设备、高级轿车等工业发展迅速,工业产品以初级加工制成品为主,例如服装、玩具等
农业以大型机械化为主多半为半机械化或手机生产
服务业服务设施齐备完善,提倡个性化服务
金融、旅游、房地产等发展迅速给
市场带来活力
(3)分析发展中国家经济落后的原因:
(4)近况:近50年来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缩小了与发达国家的差距。
在一些领域,有的发展中国家甚至超过了某些发达国家。
如:印度的软件产业,中国的航天业、核工业(中国是继俄罗斯、美国后第三个发射太空飞船的国家。
)
发达国家主要分布在北半球,所以人们常用一个“北”字概括发达国家的分布大势;发展中国家主要分布在南半球及北半球的南部,所以常用一个“南”字来表示发展中国家的分布大势。
知识形成:读下图回答:
1.发达国家的数量_____ (大于、等于、小于)发展中国家。
2.下列哪个地区是发达国家最多的区域?( )
A亚洲东部B.欧洲西部C.大洋洲D北美洲
3.没有发达国家的洲是( )
A亚洲和非洲B亚洲和南美洲C.非洲和南美洲D只有非洲
4.以南北半球来看,发达国家多在_____,如_____洲和_____洲;发展中国家多在_____,如_____洲和_____洲。
同时,在北半球的南部也分布着大量发展中国家,如印度位于_____洲的南部。
5.根据上面的资料,你应该了解到“南北对话”中的“南”和“北”分别指( )
A南半球和北半球B.亚洲的南部和北部
C.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D发展中国家的南北两个部分.
三.国际合作
(1)任何国家在世界上都不是孤立存在的,都需要在彼此之间进行积极的交往和合作。
(2)经济联系是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合作的一个重要方面,但是在国际经济秩序中,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合作并不是平等的,这是造成发展中国家落后于发达国家的重要原因之一。
发展中国家主要出售石油、矿石、木材、橡胶等原料→产品的价格低→赚到的钱少→利润流失
发达国家主要从发展中国家购买廉价的原料,制造汽车、轮船、飞机、高档日用品等→价格比较高→赚到的钱多→富国更富。
(3)除了经济合作外,国际合作还涉及政治、科技、文化等方面。
(4)在国际合作中,国际组织发挥了重大作用。
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国际组织是联合国。
联合国正式成立于1947年,总部设在美国纽约,其基本宗旨是“促进国家发展,维护世界和平”。
联合国有6个主要机构,分别是联合国大会、安全理事会、经济及社会理事会、托管理事会、秘书处和国际法院。
在联合国中,安全理事会是维持世界和平与安全的主要机构,它由中国、法国、俄罗斯、英国和美国5个常任理事国和10个非常任理事国组成。
自成立
以来,联合国在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国际合作和发展方面作了大量的工作。
知识形成:
1、读下图回答:
(1)生产一辆福特汽车至少需要_____个国家参与零部件的生产。
(2)请在图中的( )内填上国家所属的大洲的名称。
(3)这些国家中,属于发达国家的是( )
A美国、日本B.加拿大、瑞士C.瑞士、荷兰D以上都是
(4)这些国家中,有世界最大的原料进口国,它是( )
A日本B.加拿大C.瑞士D荷兰
2.下图表示的是世界重要国际组织的总部所在地,请你将它们与所代表的国际组织的名称及简称用线连接起来:
总部所在地名称简称
日内瓦石油输出国组织世贸
维也纳世界贸易组织东盟
亚的斯亚贝巴东南亚国家联盟非盟
雅加达非洲联盟欧佩克
洛桑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国际奥委会
3.世界上最大的国际合作组织是( )
A联合国B世界贸易组织C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D国际红十字会
它们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