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叉神经的解剖
三叉神经的解剖
一、三叉神经解剖:三叉神经:含有躯体感觉纤维和躯体运动纤维,由较粗大感觉根和细小运动组成。
感觉根上感觉神经节位于颞骨岩部尖端前面三叉神经压迹处,叫做三叉神经半月节。
自节发出三大支,即眼神经、上颌神经和下颌神经。
运动根紧贴三叉神经半月节深面,进入下颌神经。
故眼神经和上颌神经属感觉性,而下颌神经则为混合性。
三支神经感觉纤维分布于面部皮肤,运动纤维则主要支配咀嚼肌。
1.眼神经:ophthalmic nerve自半月节发出后经眶上裂入眶,分为额神经、泪腺神经及鼻睫状神经等三支。
(一)额神经frontal nerve最粗,在上睑提肌上方向前行,在眶中部分为二支,较大外侧支为眶上神经;较小内侧支为滑车上神经。
滑车上神经经眶上孔内侧额切迹,眶上神经经眶上孔(切迹)出眶,布于额部皮肤。
(二)泪腺神经Lacrimal nerve较细小,沿外直肌上缘向前至泪腺(三)鼻睫状神经nasociliary nerve在上直肌下面斜越视神经上方至眶内侧,分出睫状节长根和2-3支睫状长神经等。
分布于眼球、眼睑、泪囊、鼻腔前部粘膜和鼻下部皮肤。
2.上颌神经:maxillary nerve经园孔出颅至翼腭窝,再经眶下裂入眶区,经眶下沟、管,出眶下孔称眶下神经。
上颌神经分布于眼裂和口裂之间皮肤、上颌牙齿以及鼻腔和口腔粘膜。
上颌神经主要分支有:(一)上牙槽神经superior alveolar nerve该神经分为前、中、后三支。
上牙槽后支在翼腭窝内自上颌神经主干发出,在上颌骨体后方入骨质;上牙槽中支和前支分别在眶下沟和眶下管内由眶下神经发出。
上述神经分布于上颌牙齿及牙龈。
(二)蝶腭神经为两根短小神经,在翼腭窝内分出,向下连于翼腭神经节,由节发出分支布于鼻腔和腭部粘膜。
(三)眶下神经infraorbital nerve为上颌神经本干延续,眶下裂入眶,行经眶下沟、眶下管,再经眶下孔出眶,分布于眼睑鼻外侧部,上唇和颊部皮肤,在沿途发出上牙槽中支和前支。
脑神经疾病-三叉神经痛
一、三叉神经痛
(三)辅助检查 神经电生理检查 通过电刺激三叉神经分支并观察眼轮匝肌及咀嚼肌的表面电活动,判
断三叉神经的传入及脑干三叉神经中枢路径的功能,主要用于排除继发性三叉神经痛。 影像学检查 头颅MRI检查可排除器质性病变所致继发性三叉神经痛,如颅底肿瘤、多
发性硬化、脑血管畸形等。
一、三叉神经痛
一、三叉神经痛
(二)临床表现 面颊上下颌及舌部明显的剧烈电击样、针刺样、刀割样或撕裂样疼痛,持续数秒或1~
2分钟,突发突止,间歇期完全正常。 患者口角、鼻翼、颊部或舌部为敏感区,轻触可诱发,称为扳机点或触发点。严重病
例可因疼痛出现面肌反射性抽搐,口角牵向患侧即痛性抽搐(tic douloureux)。 病程呈周期性,发作可为数日、数周或数月不等,缓解期如常人。
(四)诊断及鉴别诊断 典型的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根据疼痛发作部位、性质、面部扳机点及神经系统无阳性体
征可诊断 需与以下疾病鉴别 继发性三叉神经痛 牙痛 鼻窦炎 舌咽神经痛
一、三叉神经痛
(五)治疗 首选药物治疗,药物无效时可选择非药物治疗 卡马西平:为首选,首剂0.1g,2次/日,每日增加0.1g,至疼痛控制,最大剂量不超
过1.0g/d 其他药物选择:苯妥英钠、加巴喷丁、普瑞巴林 非药物治疗:封闭治疗、经皮半月神经节射频电凝疗法、三叉神经显微血管减压术
二、特发性面神经麻痹
特发性面神经麻痹(idiopathic facial palsy ) 亦称为面神经炎(facial neuritis)或贝尔 麻痹(Bell palsy),因茎乳孔内面神经非特 异性炎症所致的周围性面瘫
Thanks
脑神经疾病-三叉神经痛
一、三叉神经痛
三叉神经痛(trigeminal neuralgia) 是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简称,为三叉 神经分布区内短暂的反复发作性剧痛
口腔颌面部神经疾病医学PPT课件
(一)药物治疗
1.卡马西平:又名“痛痉宁”,酰胺咪嗪,可用于诊 断性治疗。
• 用法: 0.1g Tid 不能缓解时可加量至0.2g Tid直到控制疾病为止。
13
三叉神经痛的临床表现
• 扳机点可能是一个也可能是多个,取决 于罹患分支的数目。
• 为避免刺激,病员常不敢洗脸、刷牙、 微笑等,导致面部表情呆滞,木僵,口 腔卫生不良,牙石堆积,少进饮食,身 体消瘦。
14
三叉神经痛的临床表现
• 5.缓解期:是在一定时间内不用治 疗即可进入缓解期,但仅存在症状 减轻,短者几天,几月,长者几年, 以后疼痛复发,很少有自愈者。部 分病例发作与季节有关,春冬季易 发作。
30
眶下神经撕脱术
31
眶下神经撕脱术
32
眶下神经撕脱术
显露眶下神经血管束
33
眶下神经撕脱术
切断眶下神经并撕脱起近、远心3段4
下齿槽神经撕脱术
口外切口
35
下齿槽神经撕脱术
沿下颌骨下缘切开咬肌附着,并向上剥离36
下齿槽神经撕脱术
在骨外板上钻孔及形成骨窗 37
下齿槽神经撕脱术
显露、切断下牙槽神经并撕脱其近、远心端
38
半月节射频控温热凝术
原理
• 在射频电流通过有一定阻抗的神经组织 时,在高频电流作用下的离子发生振动, 与周围质点发生摩擦,在组织内形成一 定范围蛋白质凝固的破坏灶,这样就能 利用神经纤维对温度耐受度的差异性, 有选择的破坏半月节神经节内传导痛觉 的纤维,而保留对热抵抗较大的传导触 觉的纤维。
39
口腔解剖生理学 第七章(第一节-三叉神经)
舌神经 舌骨舌肌
2. 舌神经
三叉神经 下颌神经
舌神经在下颌第三磨牙远中及舌侧 位置表浅,表面仅有黏膜覆盖。 舌下腺、下颌下腺、口底区手术时 要注意防止舌神经的损伤。
舌神经
3. 下牙槽神经
三叉神经 下颌神经
与下牙槽动、静脉相伴沿下颌神经沟下行 入下颌管布于下颌牙 终末支出颏孔为颏神经
布于下前牙及 4 的
性质
感觉性 感觉性 运动性
运动性 混合性
连脑部位
端脑 间脑 中脑
中脑 脑桥
进出颅腔部位
筛孔 视神经管 眶上裂
眶上裂 眼神经经眶上裂 上颌神经经圆孔 下颌神经经卵圆孔
Ⅵ 展神经 Ⅶ 面神经 Ⅷ 前庭蜗神经 Ⅸ 舌咽神经 Ⅹ 迷走神经 Ⅺ 副神经 Ⅻ 舌下神经
运动性 混合性 感觉性 混合性 混合性 运动性 运动性
翼外肌下缘
翼颌间隙
后
腭帆张肌
下颌支
干
舌深动脉
舌尖
8-1|1-8的舌侧牙龈、口底及舌前2/3的粘膜和 下颌下腺、舌下腺
➢ 下牙槽神经
下颌孔
翼外肌下缘
下颌管
8-1|1-8及其牙周膜、 牙槽骨
下颌舌骨肌动脉 颏孔
颏神经 4-1|1-4的唇颊侧牙龈、下唇粘膜及颏部皮肤
三叉神经
三叉神经 上下颌神经在口腔的分布
上牙槽后神经
行程: 眶内段 眶下神经
上牙槽中神经 上牙槽前神经
三叉神经 上颌神经
眶下神经
行程:
三叉神经 上颌神经
上牙槽中神经 54|45及6|6的近中颊根、牙
(眶下管后段) 周膜、牙槽骨、颊侧牙龈
上牙槽前神经 321|123及其牙周膜、
(眶下管中段) 牙槽骨、唇侧牙龈
三叉神经指哪三叉?
三叉神经指哪三叉?引言在人体的神经系统中,三叉神经是一条非常重要的神经,控制着我们面部的感觉和运动的能力。
本文将深入探讨三叉神经的解剖结构、功能和相关疾病,并为读者提供一些相关的医学知识。
一、三叉神经的解剖结构三叉神经是大脑和面部的主要神经之一,也是最大的脑神经之一。
它包含三个主要分支,被称为眼支(V1)、上颌支(V2)和下颌支(V3),因此被称为“三叉”神经。
这三个分支分别负责面部不同区域的感觉和运动功能。
•眼支(V1):也被称为眼动脉支或眼支神经,主要分布在眼部的感觉区域,包括眼睑、角膜、眼球、眼眶和额部的皮肤。
•上颌支(V2):也被称为上颌神经,主要分布在上牙、上唇、上颊和鼻的感觉区域。
•下颌支(V3):也被称为下颌神经,主要分布在下牙、下唇、下颊、舌部和下颌的感觉区域,同时也控制咬肌的运动。
二、三叉神经的功能三叉神经在人体的感觉和运动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它主要负责以下功能:1. 面部感觉三叉神经的主要功能之一是提供面部感觉。
眼支(V1)负责眼周围的感觉,上颌支(V2)负责上唇、上颌和鼻的感觉,下颌支(V3)负责下牙、下唇、下颌和舌部的感觉。
当我们触摸这些区域、感受到疼痛或温度变化时,就是三叉神经在发挥作用。
2. 咬肌运动三叉神经的下颌支(V3)负责咬肌的运动。
咬肌是一个重要的面部肌肉,参与咀嚼食物和开口闭口的运动。
当我们咀嚼食物或进行口腔活动时,三叉神经发送信号给咬肌,使其收缩或放松,从而完成相关运动。
3. 视觉保护除了面部感觉和运动功能外,三叉神经的眼支(V1)还负责面部的视觉保护。
当我们意识到有危险靠近眼睛,如异物进入眼睛或眼球受伤时,三叉神经会触发我们眨眼或闭眼的反应,以保护眼睛免受伤害。
三、与三叉神经相关的疾病三叉神经是非常重要的神经之一,如果发生疾病或损伤,会对患者的面部感觉和运动功能造成严重影响。
以下是一些与三叉神经相关的常见疾病:1. 三叉神经痛三叉神经痛是一种非常疼痛的疾病,患者常常因面部的剧烈、突然的疼痛发作而受到困扰。
三叉神经解剖及三叉神经痛影像诊断
特殊内脏运动纤维起于脑桥三叉神经运动 核,组成三叉神经运动根,由脑桥基底部 与小脑中脚交界处出脑,位于感觉根下内 侧,纤维并入下颌神经,经卵圆孔出颅, 随下颌神经分支分布于咀嚼肌等。运动根 内尚含有来自三叉神经中脑核的纤维,主 要传导咀嚼肌和眼外肌的本体感觉。
MR之于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微血管减压术后评价:微血管减压术用以 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主要方式是在血管神经压迫处植入垫片(主要成分 是Teflon棉)。MR能够清晰显示血管与神经之间的垫片结构。对于术 后复发的患者,亦能较好显示垫片脱位表现。因此,MR对于三叉神 经痛微血管减压术后的随访有重要意义。
三叉神经瘤 1)三叉神经瘤是神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鞘瘤的一种,其发病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
三叉神经感觉支在脑桥入口区是神经中枢
和周围神经鞘交换区,血管对神经根的压迫 ,是神经纤维挤压在一起,继而使之发生脱 髓鞘变,从而引起相邻神经纤维之间伪突触 形成,即发生“短路”。轻微的触觉刺激即可 形成一系列的冲动通过“短路”而成为传入冲 动。如此,很快达到一定的“总和”,而引起 一阵剧烈疼痛,直到参与此过程的神经疲惫 为止,经过间歇期(长短各异)后,又重复 上述过程。
三叉神经的任何原发性病变或邻近结构的 病变累及三叉神经引起的症状不外乎三叉 神经痛和相应区域的运动神经功能障碍。 前述三叉神经中的眼神经、上颌神经都是 单纯的感觉神经纤维,下颌神经的感觉支 亦明显较运动根粗大,故感觉神经异常占 了三叉神经病变临床表现的绝大部分。其 中三叉神经痛较为常见的疾病,患者症状 通常表现为三叉神经分布区面部痛性抽搐 。既往把三叉神经痛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 两类。其中原发性指不表现有神经系统体
率仅次于听神经瘤。三叉神经瘤中有50%源于 三叉神经半月节;约50%起于中颅窝,其中 25%源于三叉神经根神经节,是硬膜内肿瘤, 另25%牵系中后颅窝,为硬膜外-硬膜内肿瘤 。三叉神经瘤占颅内肿瘤的0.3%,占脑神经 鞘膜瘤的5%-6%。高发年龄为35~60岁,女性 发病率是男性的两倍。
三叉神经新
三叉神经的疼痛觉和温度觉纤维:
• 传导痛觉和温度觉的神经纤维为三叉神经脊束,下行终止 于三叉神经脊束核,该核团一直延伸到颈髓。在颈髓内, 三叉神经脊束核向下延续为 LISSAUER带和后角胶状质,接 受来自最上颈段的疼痛刺激。三叉神经脊束核的下部具有 躯体定位特征:核的最下部接受来自眼神经支的痛觉纤维, 稍上部为上颌神经纤维、再上部为下颌神经纤维。面神经 (中间神经)、舌咽神经和迷走神经的纤维也加入三叉神 经,它们传导来自耳、舌的后1/3以及咽和喉的痛觉刺激。 三叉神经脊束核的中部和上部可能接受传导压觉和触觉的 传入纤维。三叉神经这一核区的情况尚不完全清楚,应该 还有传导来自牙髓的痛觉刺激的纤维终止于中部。由三叉 神经脊束核发出的二级神经元的纤维呈扇形交叉到对侧, 然后经过桥脑与脊髓丘脑侧束伴行到丘脑,终止于丘脑腹 后内侧核。三叉神经感觉通路的三级神经元从丘脑发出纤 维,经过内囊后肢到达中央后回下部)。
神经解剖系列幻灯
----三叉神经
知,道
三叉神经(TRIGEMINAL NERVE)概述:
• 三叉神经为混合神经,大部分为面部感觉纤维,小部分为支配咀嚼肌的运动 神经纤维。脑桥切片位置。
三叉神经影像学位置:
三叉神经运动支走行及支配:
三叉神经运动支损伤表现:
三叉神经核及根颅内解剖:
• 脑神经中最大的三叉神经 在小脑中脚侧面斜穿,入 脑桥被盖部,连接四个灰 质核团。在神经根终端内 侧的核团是三叉神经运动 核,成自大型多极运动细 胞。它们的轴突合成三叉 神经根的小部(运动根)。 在感觉根的内下方,通过 下颌神经支配咀嚼肌。
三叉神经躯体感觉纤维:
三叉神经躯体感觉纤维( SOMATIC SENSORY FIBER OF TRIGEMINAL NERVE)显示三叉神经的周围分支。三叉神 经躯体感觉纤维支配面部皮肤直让梦想起飞:至头顶。 三叉神经支配的皮区与C2和C3颈神经根的皮区交界(第 1颈神经根为单纯运动性神经根,支配头颅和上颈椎之 间的各项肌)。此外,三叉神经感觉纤维支配区还包括: 口腔、鼻腔和副鼻窦的粘膜,上、下颌牙齿,(前和中 颅凹底)大部分硬脑膜,外耳和耳道的前部以及鼓膜的 一部分。耳道其余部分的感觉由中间神经、舌咽神经和 迷走神经支配。来自咀嚼肌和硬腭(控制咀嚼力量)的 本体感觉冲动也经下颌神经传导。所有的躯体感觉纤维 都终止于位于桥脑背外侧(相当于后索)区域让梦想起 飞:的三叉神经感觉主核。二级神经元的纤维交叉到对 侧后,伴内侧丘系至丘脑腹后内侧核。
三叉神经解剖及MR表现
理和病理过程中的作用。
深入研究三叉神经损伤和疾病的细胞和分子机制,为治疗提供
03
新的靶点。
三叉神经的临床研究
01 开展针对三叉神经痛和其他相关疾病的临床试验 ,评估新型药物和疗法的疗效和安全性。
02 探索非药物治疗方法,如物理疗法、针灸等在治 疗三叉神经痛中的效果。
03 针对不同病因的三叉神经痛,制定个性化的治疗 方案,提高治疗效果。
CATALOGUE
三叉神经病变的诊断与鉴别
三叉神经痛
总结词
剧烈疼痛,呈刀割样、电击样或撕裂 样,突发突止,每次持续数秒至数十 秒。
详细描述
三叉神经痛是最常见的脑神经痛,表 现为三叉神经分布区内短暂的剧烈疼 痛,多发生于中老年人,女性略多于 男性。
三叉神经炎
总结词
疼痛呈持续性,可累及单侧或双侧三叉神经分布区,伴有感觉减退或过敏。
放射治疗
对于不能手术切除的肿瘤或术 后辅助治疗,可采用放射治疗 。
药物治疗
针对某些特定类型的肿瘤,可 使用特定的药物治疗。
05
CATALOGUE
三叉神经研究的未来展望
三叉神经的基础研究
01
深入研究三叉神经的生理功能和调控机制,探讨其在疼痛感知 中的作用。
02
探索三叉神经与其他神经系统的相互作用,以理解其在整体生
运动功能
三叉神经的运动根支配咀嚼肌,包 括颞肌、咬肌、翼状肌和鼓膜张肌 等,参与咀嚼运动和张口动作。
反射功能
当面部或口腔受到刺激时,三叉神 经能够引发反射性动作,快速传递 信号到大脑,引起疼痛反应或保护 性动作。
02
CATALOGUE
三叉神经的MR表现
三叉神经正常MR表现
三叉神经正常时,MR图像上 表现为低信号,与脑实质相似 。
三叉神经痛ppt课件
I支少见,双侧少见 无神经系统定位体征(原发) 卡马西平及神经阻滞治疗有效
临床特点
诊断标准(原发性)
国际头面痛学会分类委员会 1.阵发性发作的面部疼痛,持续数秒 2.至少包含以下4种标准 只限于三叉神经的一支或多支分布区 突然的、强烈的、尖锐的、皮肤表面的刺痛或灼烧痛 疼痛程度严重 刺激扳机点可诱发 痉挛发作间歇期 3.无神经系统损害表现 4.每次发作形式刻板 5.排除其他疾病
87 6 5 4 3 2 1 1 2 3 4 5 6 7 8
舌 神 经
粘膜
颏 神 经
颊 长 神 经
下 牙 槽 神 经
牙
内容大纲
1 相关解剖 2 临床特点 3 鉴别诊断 4 治疗及相应问题 5 病例 6
临床特点
病因及发病机制
病因
原发性TN的病因学说:
周围病变学说 :
1.血管神经压迫学说:脑桥小脑角部的微血管压迫邻近的 神经感觉根是引起TN的主要原因,其压迫血管常见的有小 脑上动脉、小脑下前动脉、椎动脉、岩静脉、或多血管压 迫,血管的压迫可导致神经出现切迹、神经移位或扭曲, 并发生脱髓鞘性变,这种脱髓鞘的轴突与邻近的无鞘纤维 发生“短路”,轻微的触觉刺激即可通过“短路”传入中 枢,而中枢的传出冲动亦可再通过“短路”而成为传入冲 动,如此很快达到一定的“总和”引起一阵疼痛发作。
(三)与鼻窦炎的鉴别:
急性上颌窦炎、疼痛呈持续性,不如TN剧烈;
额窦炎等
多在感冒后发生,可伴有嗅觉障碍、流脓性鼻涕、鼻阻塞等症
状
局部皮肤可有红、肿、压痛及其他炎症表现
X线可见鼻窦腔密度增高,呈普遍性模糊阴影,有时可见液平 面。
鉴别诊断
三叉神经痛课件PPT课件
持续时间:每次发作一般不超过2分钟,但发作后患者可 有面部残留钝痛或烧灼感。
频率:早期发作较少,可数日一次,以后多逐渐加重, 甚至数分钟一次。病程可周期性发作,周期数周至数月。
痛性抽搐:面部肌肉的反射性抽搐,口角牵向一侧。
伴发症状:面部潮红,皮肤温度增高,结膜充血、流泪、 唾液分泌增多、鼻粘膜充血、流涕。
疼痛部位:
侧别:多限于一侧,右侧略多,4%的患者有双侧疼痛, 多见于多发性硬化的患者。
支别:最常见第2、3支同时受累,其次为单纯第2、3支
受累,眼支最少-见。
6
鉴别诊断
舌咽神经痛
部位:一侧舌根、软腭、扁桃体、咽、耳道深部。
蝶腭神经痛(Sluder神经痛)
疼痛自鼻根开始,主要分布于下半面部,产生眼球、鼻、上齿、颧、腭、 咽部不适,还可向颈、肩和上肢扩展,无触发点。
额神经:约在眶中部分为滑车上神经和眶上神经,分 布于额顶、上睑、内眦和鼻背的皮肤。
鼻睫神经:发出滑车下神经、筛前神经、筛后神经、 睫状长神经等,分布于眼球、蝶窦、筛窦、下睑、泪 囊、鼻腔粘膜和鼻背皮肤。
-
14
三叉神经的分支
上颌神经
含有躯体传入纤维,行经海绵窦外侧壁,沿其下 部经圆孔出颅,进入翼腭窝上部,继续前行经眶 下裂入眶,延续为眶下神经。
眶下神经:经眶下沟、眶下管出眶,分布于下睑、鼻 翼、上唇的皮肤和粘膜。
颧神经:在翼腭窝内分出,分布于颧、颞的皮肤。
上牙槽神经:分为上牙槽前、中、后三支,分布于上 颌牙齿、牙龈和上颌窦粘膜。
翼腭神经:分布于腭、鼻腔粘膜及腭扁桃体。
-
15
三叉神经的分支
下颌神经
头部三叉神经部位
头部三叉神经能够调节唾液腺的 分泌,参与唾液的分泌和排出。
03
头部三叉神经的疾病
三叉神经痛
总结词
三叉神经痛是一种常见的头部三叉神 经疾病,表现为短暂的剧痛,呈电击 、刀割或烧灼感。
详细描述
三叉神经痛通常在面部某个区域突然 发作,持续数秒至数分钟,疼痛难以 忍受。这种疼痛可能因为吃饭、喝水 、刷牙等日常活动而触发。
三叉神经运动核
位于脑干,控制咀嚼肌和 鼓膜张肌的活动。
三叉神经感觉核
位于脑干,接收来自头面 部的感觉信号,并传递至 大脑皮层。
02
头部三叉神经的功能
感觉功能
痛温觉
头部三叉神经能够接收来自面部、 口腔和头顶部的感觉信号,包括 疼痛、温度和触觉等。
轻触觉
头部三叉神经能够感知轻触刺激, 如微风、头发触碰等。
放松心情
通过冥想、深呼吸、听音乐等方式放松心情,缓解压力。
社交互动
积极参加社交活动,与亲朋好友交流,分享心情,增加生活乐趣。
定期进行体检
常规检查
01
定期进行身体常规检查,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
针对性检查
02
针对头部三叉神经的特殊检查,如脑电图、头部CT等,以便早
期发现潜在问题。
及时就医
03
如有头部三叉神经相关的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接受专业治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规律作息
保持充足的睡眠,避免熬夜,保证每天有足够的 休息时间。
饮食均衡
合理搭配膳食,多吃蔬菜水果,适量摄入蛋白质 和脂肪,避免过度油腻和辛辣食物。
适量运动
进行适量的有氧运动,如散步、慢跑、瑜伽等, 有助于提高身体免疫力。
保持积极的心态
情绪调节
三叉神经手术解剖
分类:疼痛治疗| 标签:三叉神经三叉神经痛血管手术神经2013-03-25 17:51阅读(6542)评论(1)原发性三叉神经痛Trigeminal Neuralgia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疾病,早在200 多年前已有记录,其病因和发病机制未完全明确。
自Dandy1931 年提出可能为血管压迫其颅内段后,被世界各国的神经外科医生手术所证实。
现在大多数的学者均认为三叉神经痛是由于血管压迫三叉神经进出脑干区域( REZ) 所致,即微血管压迫学说( MVP) 。
在这一理论基础上产生了微血管减压术( MVD) Decompressive Craniectomy。
现这一术式已得到广泛开展,随着神经内镜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在MVD 中发挥了极大的作用,提高治愈率,减少并发症,降低复发率。
而三叉神经复合体微血管减压术三叉神经痛三叉神经痛( TN) 是指面部三叉神经分布区域内反复发作性的触电样短暂而剧烈的疼痛。
TN 分两大类:即病因尚不明确的原发性三叉神经痛( PTN) 和可查出明确病因的症状性三叉神经痛( STN) 。
采用的全麻,嘱患者采用侧卧位,操作者于患者患侧乳突后入发际处约2cm 处开一纵向弧形切口,切口长度4 cm 左右,采用手术点钻将颅骨钻孔,然后形成1 个2. 5 cm×2.0 cm 大小的骨窗,直到将乙状窦边缘暴露在操作者的术野内,呈“十”字形打开颅脑硬膜,然后将小脑延髓池打开,慢慢释放脑脊液,注意监测颅内压,待颅内压下降后探查桥小脑角。
然后在显微镜的辅助下,锐性剥离蛛网膜,观察三叉神经责任血管和三叉神经之间的关系,同时观测是蛛网膜是否有粘连、压迫、水肿的情况发生。
继续以Teflon 棉垫对周围血管进行减压后按常规方法进行关颅操作。
解剖三叉神经自脑桥腹外侧出脑伸向前外侧经小脑幕与岩上窦下方至颞骨岩部前方终于三叉神经节,该节位于岩尖部三叉神经压迹处,小脑幕附着缘前端下方硬脑膜凹处形成三叉神经腔,蛛网膜与蛛网膜下隙也延伸入腔内包绕三叉神经根与三叉神经节的后部,硬脑膜及蛛网膜与神经节的结缔组织相融合,三叉神经节的内侧邻颈内动脉和海绵窦后部,节的下方靠近岩大神经,三叉神经节呈半月形,凸缘向前外,节的前缘由上向下分别连有眼神经、上颌神经和下颌神经。
三叉神经痛课件PPT课件
运用推、拿、按、摩等手法,缓解肌肉紧张,促进局部血液循环 ,减轻疼痛。
其他非侵入性操作
如拔罐、刮痧等,通过刺激皮肤、肌肉等组织,达到缓解疼痛的 效果。
局部封闭、射频等微创技术
局部封闭
将药物注射到疼痛部位,阻断神经传导,达到止痛效果。常用药物 包括利多卡因、布比卡因等。
射频治疗
通过射频电流刺激神经,产生热效应,破坏痛觉神经纤维,达到止 痛目的。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的优点。
对神经系统并发症,可使用止痛药或调节神经功能的药物进行治疗。 严重并发症可能需要手术治疗。
经验分享
处理方法总结和经验分享
及早发现并处理并发 症是关键,患者应密 切关注自身状况。
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 ,配合医生治疗,有 助于加快康复进程。
与医生保持良好沟通 ,及时反馈病情变化 ,以便医生调整治疗 方案。
CT表现
三叉神经痛患者CT检查可见神经根部增粗、扭曲,与周围组织分界不清,有时 可见骨质破坏累及神经孔。
MRI检查方法及表现
MRI检查方法
采用高场强MRI扫描仪,对三叉神经进行多序列、多方位成像,可准确评估神经 病变的范围和程度。
MRI表现
三叉神经痛患者MRI检查可见神经根部信号异常,呈高信号或等信号,有时可见 神经周围水肿或血管压迫。
位于颞骨岩部尖端的三叉 神经压迹处
周围支分布
额部、面部、口腔及鼻腔 的粘膜、牙齿、脑膜等
生理功能及传导通路
一般躯体感觉纤维
传导头面部痛、温、触等 浅感觉及深感觉
特殊内脏运动纤维
支配咀嚼肌和鼓膜张肌, 主要司咀嚼运动和张口运 动
传导通路
三级神经元传递,最终到 达大脑皮层第一运动区, 产生感觉
相关神经核团和联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三叉神经的解剖:三叉神经:含有躯体感觉纤维和躯体运动纤维,由较粗大的感觉根和细小的运动组成。
感觉根上的感觉神经节位于颞骨岩部尖端前面的三叉神经压迹处,叫做三叉神经半月节。
自节发出三大支,即眼神经、上颌神经和下颌神经。
运动根紧贴三叉神经半月节的深面,进入下颌神经。
故眼神经和上颌神经属感觉性,而下颌神经则为混合性。
三支神经的感觉纤维分布于面部皮肤,运动纤维则主要支配咀嚼肌。
1.眼神经:ophthalmic nerve自半月节发出后经眶上裂入眶,分为额神经、泪腺神经及鼻睫状神经等三支。
(一)额神经frontal nerve最粗,在上睑提肌的上方向前行,在眶中部分为二支,较大的外侧支为眶上神经;较小的内侧支为滑车上神经。
滑车上神经经眶上孔内侧的额切迹,眶上神经经眶上孔(切迹)出眶,布于额部的皮肤。
(二)泪腺神经Lacrimal nerve较细小,沿外直肌的上缘向前至泪腺(三)鼻睫状神经nasociliary nerve在上直肌的下面斜越视神经上方至眶内侧,分出睫状节长根和2-3支睫状长神经等。
分布于眼球、眼睑、泪囊、鼻腔前部的粘膜和鼻下部的皮肤。
2.上颌神经:maxillary nerve经园孔出颅至翼腭窝,再经眶下裂入眶区,经眶下沟、管,出眶下孔称眶下神经。
上颌神经分布于眼裂和口裂之间的皮肤、上颌牙齿以及鼻腔和口腔的粘膜。
上颌神经主要分支有:(一)上牙槽神经superior alveolar nerve该神经分为前、中、后三支。
上牙槽后支在翼腭窝内自上颌神经主干发出,在上颌骨体后方入骨质;上牙槽中支和前支分别在眶下沟和眶下管内由眶下神经发出。
上述神经分布于上颌牙齿及牙龈。
(二)蝶腭神经为两根短小的神经,在翼腭窝内分出,向下连于翼腭神经节,由节发出的分支布于鼻腔和腭部粘膜。
(三)眶下神经infraorbital nerve为上颌神经本干的延续,眶下裂入眶,行经眶下沟、眶下管,再经眶下孔出眶,分布于眼睑鼻外侧部,上唇和颊部皮肤,在沿途发出上牙槽中支和前支。
(四)颧神经较细小,在翼腭窝发出,经眶下裂入眶,在眶内分为两小支,分布于颧颞部皮肤,颧神经发出小支加入泪腺神经,主管泪腺的感觉和分泌(泪腺分泌为岩大神经在翼腭神经节换神经元后,其节后纤维随颧神经分布至泪腺)。
3.下颌神经mandibular nerve是混合性神经,经卵圆孔出颅在颞下窝内即分出许多分支。
感觉纤维分布于下颌牙齿及牙龈、口腔底、颊部的粘膜、舌的粘膜及口裂以下的面部皮肤。
运动纤维主要分布于咀嚼肌。
下颌神经的主要分支有:(1)耳颞神经auriculo-temporal nerve以两个根起始,挟持着硬脑膜中动脉,然后合成一干,在下颌关节后方转向上行,自腮腺上缘穿出,与颞浅动、静脉伴行,分布于颞部皮肤、下颌关节、外耳道的皮肤、鼓膜及耳前面的皮肤。
在腮腺内发出一小支分布于腮腺,此支含有副交感纤维,来自舌咽神经的岩小神经,经耳神经节换神经元后发出的节后纤维。
(2)颊神经buccal自翼外肌两头间穿出,沿颊肌外面前行贯穿此肌,分布于颊部的皮肤和颊粘膜。
(3)下牙槽神经inferior alveolar (dental) nerve为混合性神经,在舌神经的后方,沿翼内肌外侧面下行,经下颌孔进入下颌管,在管内分成许多小支,分布于下颌牙齿、牙龈、终支从颏孔穿出称颏神经,布于颏部及唇的皮肤和粘膜。
在未进入下颌孔以前,下牙槽神经发出一小支走向前下方支配下颌舌骨肌和二腹肌前腹。
(4)舌神经lingual nerve在下牙槽神经的前方,行向前下方,在舌骨舌肌外侧越过下颌下腺上方至舌尖。
支配口腔底和舌前2/3粘膜的躯体感觉。
舌神经在行程中有来自面神经的鼓索加入,故鼓索内的味觉纤维随着舌神经分布到舌前2/3司味觉,故鼓索内的副交感纤维随舌神经到下颌下神经节,换神经元后发出的节后纤维分布于下颌下腺及舌下腺,支想腺体的分泌。
(5)咀嚼肌支为数支,支配咀嚼肌。
一侧三叉神经完全性损伤后,损伤侧的面部皮肤、角膜、结合膜、鼻腔、口腔粘膜和舌前2/3一般感觉均消失,由于角膜感受消失故角膜反射不能引出。
损伤侧咬合无力,张口时下颌歪向患侧。
(6)附于三叉神经的副交感神经节:颅部经动眼、面和舌咽神经走行的副交感节前纤维,到达周围4对副交感节换神经元,再发出节后纤维抵达效应器官,这4对副交感节均位于三叉神经干或其分支附近。
它们是:(1)睫状神经节ciliary ganglion(2)翼腭神经节pterygopalatine ganglion(3)耳神经节otic ganglion(4)下颌下神经节submandibular ganglion。
二、三叉神经痛的病因、诊断及治疗:(一)三叉神经痛的病因:中枢性病异常放电即癫痫学说周围性病因机械性压迫或牵拉三叉神经根,主要是临近的血管压迫三叉神经根动脉硬化引起三叉神经的供血不足多发性硬化或自发性脱髓鞘疾病家族性三叉神经痛病灶感染和牙源性病灶感染学说延髓空洞症和颅底肿瘤所致目前普遍接受的观点是异常血管压迫三叉神经后根,而临床和实验研究提示三叉神经脱髓鞘是三叉神经痛的主要病理改变(二)三叉神经痛的诊断:疼痛至少与以下5项的1项一致:疼痛由三叉N的1支或1支以上引起呈突发性、尖锐、针刺或烧灼样疼痛剧烈扳机点刺激可诱发疼痛发作间歇期完全无痛卡马西平治疗有效(三)三叉神经痛的鉴别诊断:丛集性头痛舌咽神经痛蝶腭神经节神经痛疱疹病毒感染后神经痛颞下颌关节痛和牙痛不典型面痛(四)三叉神经痛目前的治疗技术:1.无创治疗:卡马西平、加巴喷丁、阿米替林、针灸2.手术治疗:三叉神经血管减压术3.微创治疗(1)射频治疗:外周支(2)射频热凝术:半月神经节(3)药物破坏性阻滞:外周支(基层)(3)微球囊压迫术:半月神经节(可控性?)(4)神经根电刺激/吗啡泵4.放射治疗: 伽玛刀(五)射频治疗三叉神经痛理论依据:神经在70-75℃发生变性,停止传导痛觉冲动粗的有髓鞘纤维< 75℃不被破坏利用射频可控,逐渐加热法,选择性精确破坏感觉神经的痛觉纤维,相对保存触觉纤维---即可除痛,又部分或全部保留触觉(六)三叉神经节射频治疗适应症:年老体弱的不适合微血管减压术治疗的三叉神经痛不愿意接受微血管减压术或术后复发的患者长期服用较大剂量的卡马西平或/和苯妥英钠的患者,不能耐受药物的严重副作用的患者口服药物不能缓解疼痛的患者控制性射频热凝术后复发的患者(七)常用射频部位:眶上神经射频(眶上切迹)眶下神经射频(眶下孔)颏神经射频(颏孔)翼腭窝射频(以二、三支为主)半月神经节射频(八)颅底片辨认卵圆孔:*位于岩骨尖上方双颧弓根部水平连线上三分之一交界处,腭骨向下延长线上*内侧-破裂孔,外方-棘孔,*下方-颈动脉孔、颈静脉窝*内下方-枕骨1、颅骨中的卵圆孔:2、CT中的卵圆孔:3、DSA中的卵圆孔:三、操作要点:1.标记体表进针点:*患者仰卧位,颈下垫薄枕,头略向后仰约5-10度。
*方法为:患者双眼前视,患侧瞳孔下方,眶下为一标记的点;*患侧口角旁2.5cm处为一标记点;*患侧颞颌关节为一标记点;连接眶下点——口角旁点连线、与卵圆孔点形成一个面。
连接口角旁点——颞颌关节点连线、与卵圆孔点形成一个面。
两个面的交线为穿刺针所要行走的线路。
2、DSA投照角度:**颏頂位30度角、侧位21度角显示卵圓孔位于下頜骨伸支內側、上頜骨外緣外側、外斜际上方。
成最大直徑卵圓孔。
头面部卵圓孔投影點為穿刺進針點。
3、穿刺要点:*第2 + 3支--口角外2.5cm,对着孔中央;*第1支--口角外3cm,对着孔内侧;*第3支--口角外1.5cm,对着孔外侧;针尖与DSA投照光束中心平行进针, 对准卵园孔到靶点,不需猜测和反复调节针尖的位置,减少病人在穿刺中的不适感和创伤。
**DSA下卵圆孔与三叉神经节关系*透视影象学: 孔的最内侧面是第一分支(最深)中央部分是第二分支外侧部分是第三分支(最表浅)*侧位透视:第三支—针尖在斜坡线下1mm第二支—针尖于斜坡线上第一支—针尖于斜坡线上1mm,< 3mm4、进入卵圆孔:*针尖进入卵圆孔,前推进非常痛,常心动过缓,清醒病人给静脉麻醉药;*老人应密切监测EKG,HR低于60次应静注Atropine 0.5mg ,提高心率后继续穿刺。
*同时改为侧位片进针5、侧位片的影像学特点:*四重叠:颅底重叠垂体窝重叠耳道显影重叠斜坡显影清楚6、进入半月神经节:*从侧位片上能辨认岩骨和斜坡影象,针尖在蝶鞍底下方5-10mm处进入神经节。
*缓慢进针直至接近斜坡线。
2、四、注意事项:1、进入三叉神经节:从侧位片上能辨认岩骨和斜坡影象,针尖在蝶鞍底下方5-10mm处进入神经节。
缓慢进针直至接近斜坡线:2、进针深度的把握:*第三支治疗:针尖斜坡线下(射頻針尖剛進入卵圓孔)*第二支治疗:针尖斜坡线上(绝对不能超過斜坡)*第一支治疗:针尖斜坡线上≯3mm(第一支原則上不在节內完成)*针芯拔出时,脑脊液缓慢滴出,表示已经穿过Meckel`s腔硬脊膜3、电刺激测试:*50Hz频率,< 0.5V,靶神经明显酸麻感*第一、二支: 确认在2Hz, 0.4V以上无咀嚼肌收缩*第三支:嘱患者微张口,2Hz、0.5V电流引起下颏异感,咀嚼肌收缩*第二支:有或合并有三支反应,针向前进4、卵圆孔穿刺中的注意事项:(1)针尖与DSA投照光束中心平行进针,针尖直接到达卵圆孔开口;(2)时刻注意射频针有否穿透面颊进入口腔,清醒病人询问有否口内异物感(穿刺针)如射频针穿入口内应拔出,换一根新针;(3)针进入卵圆孔时有进入致密组织,即针尖似乎被橡皮样吸住的感觉,病人有口头或肢体反应。
(4)保持穿刺针始终与X投照仪中点的垂直方向,对着卵圆孔进针;(5)不正确辨认卵圆孔,或盲探进针并发症:①太靠内,穿到眶下裂②太靠后、内,进入破裂孔③太靠后、下,进入颈静脉孔或颈动脉管(6)大量出血:终止操作\ 局部压迫\ 用止血药(7)电刺激:有眼球转动异常或面部抽搐! 不加温恐破坏海绵窦或面神经等其他颅神经;(8)射频完成后可局部给予5mg地米,减轻神经术后水肿。
5、术后处理:*留院观察3天,予抗菌素;*术前卡马西平等止痛药应继续服用完全不痛后渐减量,约2周停药,> 80%病人达高水平疼痛缓解,有不舒服酸麻感者,应用抗忧郁药;*伴神经症状予20%甘露醇250ml BID x2天,减轻神经水肿反应*1支毁损: 角膜干燥者给生理盐水滴眼,外出戴眼镜ll6、**************总结:***经卵圆孔半月神经节射频优缺点:**优点:影像显影清晰定位准确效果确切**缺点:进颅操作风险高并发症多易累及临近组织***********三叉神经痛治疗原则的个人体会:1、口服药物有效者,尽量口服药物治疗;2、口服药物无效或不能耐受药物的严重副作用,而疼痛点位于外周支的患者,应先行三叉神经的外周支的射频治疗;3、对于药物及外周支的射频治疗均无效的可考虑行半月神经节的射频治疗;4、对于年青患者尽可能晚的采取射频毁损治疗;5、也可考虑行脊髓电刺激和吗啡泵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