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生产运作管理实务课件
合集下载
现代生产运作管理实务培训教材(PPT33张)
![现代生产运作管理实务培训教材(PPT33张)](https://img.taocdn.com/s3/m/89bbbbe2240c844768eaee15.png)
3
学习目标 • 技能点
1.熟悉不同运作方式的布局 。 2.进一步了解生产布局类型 。 3.探讨影响布局的因素分析 。 4.进一步掌握设施布局的相关知识 。 5.进一步掌握对可能的布局的评价。
4
主要内容
第一 不同运作方式的布局
第二 生产布局类型 第三 影响布局的因素分析 第四 设施布局
5
第一不同运作方式的布局
8
第一不同运作方式的布局
(2) 分销和仓储区域
• 在企业和非营利性组织里,有时也需要将货品放置在货架 或行李架上,但是它不是为了顾客选择而进行的摆放,而 是为了将来使用而进行的存储 。
• 商品必须能够快速地进入和流出(高流通率),其目标就 是要实现物品放置到货架上的时间和将来查找的时间达到 最小化。流通速度最快的商品放在距离装载卸载地点最近 的地方,流通速度稍慢的商品放在离装载卸载地点稍远的 地方,依此类推。
29
第四设施布局
(4) 非运输因素
除了对运输成本的考虑外,还有一些其他的因素使某两个部门必须紧 挨在一起,或某个部门不能与某个部门紧挨在一起。
30
第四设施布局 3、设备和工作区域在部门中的排列
• 如果一个部门有多个工作站和多种设备,就要考虑另外一个层次的细 节问题。每个部门的布局与整体布局类似。
1、设施和布局
• 建筑和设备通常被称作“设施”(facility),正如“设施” 这个词所隐含的意思,它们应当促进或者使工作更加顺畅。 • 设施加上员工、员工的工作、工作方法和程序,就构成了 整个运作系统。 • 在制造企业中,选址通过影响运输成本、劳动力成本和在 生产过程中一些物料的成本进而影响直接成本 。 • 企业必须确定工厂内部各个部门、工作组和个人工作站的 工作配置,这样才能使工作顺利有效地进行,才能使交流 和协调更为顺畅。这种在工厂内部相关部门之间进行的设 备位置的选择,通常被称为工厂的“布局”。
现代生产运作管理实务第18章
![现代生产运作管理实务第18章](https://img.taocdn.com/s3/m/8c13a2d0cc175527062208c4.png)
约束决定的,系统约束就是瓶颈 • 资源的“利用"(Utilization)和“活化”(Activation)不是同义词 • 瓶颈上的损失是整个系统的损失 • 非瓶颈资源获得的一小时是毫无意义的 • 瓶颈控制了库存和产销率 • 安排作业计划应同时兼顾所有约束,提前期是作业计划的结果,而不
应是预定值 • 加工批量应是可变的,而不是固定的 • 转运批量可以不等于(在许多时候应该不等于)加工批量 • 安排作业计划应同时兼顾所有约束,提前期是作业计划的结果,而不
整理ppt
13
第二 约束理论
• 1、TOC的管理原则
• 核心问题从来不是表面化的。它们主要通过一系列的UDEs来显示, 这些UDEs相互作用,形成一个网络。
• 排除单个的UDE,提供了一个虚假的安全感觉,而忽视了潜在的核心 问题。这样的方案极可能是短命的,而针对核心问题的方案会同时排 除所有的UDEs。
整理ppt
6
第一 最优生产技术
1、 OPT的目标
(3)三个作业指标T、I、OE与NP、ROI、CF的关系:
企业目标
现在和将来都能赚钱
财务指标
净利润
投资回报率
现金流量
作业指标
产销率
库存
运行费
制造周期
整理ppt
7
第一 最优生产技术
2、OPT的基本思想和9条原则
(1)OPT的基本思想
原材料
A
B
15件/周 20件/周 25件/ 周
整理ppt
5
第一 最优生产技术
1、 OPT的目标
(2)按照OPT的观点,在生产系统中,作业指标也有三个: • 产销率(Throughput,T)。或称有效产出。按OPT的规定,它不是
应是预定值 • 加工批量应是可变的,而不是固定的 • 转运批量可以不等于(在许多时候应该不等于)加工批量 • 安排作业计划应同时兼顾所有约束,提前期是作业计划的结果,而不
整理ppt
13
第二 约束理论
• 1、TOC的管理原则
• 核心问题从来不是表面化的。它们主要通过一系列的UDEs来显示, 这些UDEs相互作用,形成一个网络。
• 排除单个的UDE,提供了一个虚假的安全感觉,而忽视了潜在的核心 问题。这样的方案极可能是短命的,而针对核心问题的方案会同时排 除所有的UDEs。
整理ppt
6
第一 最优生产技术
1、 OPT的目标
(3)三个作业指标T、I、OE与NP、ROI、CF的关系:
企业目标
现在和将来都能赚钱
财务指标
净利润
投资回报率
现金流量
作业指标
产销率
库存
运行费
制造周期
整理ppt
7
第一 最优生产技术
2、OPT的基本思想和9条原则
(1)OPT的基本思想
原材料
A
B
15件/周 20件/周 25件/ 周
整理ppt
5
第一 最优生产技术
1、 OPT的目标
(2)按照OPT的观点,在生产系统中,作业指标也有三个: • 产销率(Throughput,T)。或称有效产出。按OPT的规定,它不是
现代生产运作管理实务第11章34页PPT
![现代生产运作管理实务第11章34页PPT](https://img.taocdn.com/s3/m/ae64094cbcd126fff6050b5c.png)
9
MRP主要解决以下5个问题:
(1)要生产(含采购或制造)什么?生产(含采购或制 造)多少?(这些数据从MPS获得)
(2)要用到什么?(这些数据根据BOM表获得。) (3)已经有了什么?(这些数据根据物料库存信息,即
将到货信息或产出信息获得。) (4)还缺什么?(这些数据根据MRP计算结果获得。) (5)何时安排(包括何时开始采购制造、何时完成采购
7
3.MRP的计算模型
MRP解决的是相关需求,其中有关字段的计算关系,与 MPS的计 算类似。 MRP是对 MPS的展 开,MRP 要计算不 同产品结 构层次物 料的累加,运用低层码计算可简化计算流程。
8
4.MRP的工作方法
MRP运行是根据MRP执行及使用需要而定的。 一般MRP有两种工作方式:一种是再生产MRP, 它是采用成批处理方式,定期地执行更新计划 交付量的操作,这种操作通常是每周进行一次, 以时间为启动信号;另一种是净改变式MRP,它 可以采用联机处理方式,以库存变动作为更新 计划操作的信号,这是一种永久连续的操作。 两种方式的MRP各有其使用场合和特点。
17
11.2.2 MRP原理概述
MRP运算与制定的基本原理是: (1)由最终产品的主生产计划导出有关物料(组件、材料)
的需求量与需求时间。 (2)根据物料的提前期确定投产或订货时间。
18
MRP所需要的需求方面的数据来源有以下两个:
(1)主生产计划数据。从MPS中得到在何时、应产出何 种产品及数量是多少。这是根据较高层的物品或成品 的需求派生出来的需求。
5
1.MRP的基本概念
MRP是在计算机系统支持下的生产与库存 计划管理系统。MRP的管理方法主要用于 单件小批量或多品种小批量生产的制造 企业。这种企业生产许多产品,每种产 品经过一系列加工步骤完成。
MRP主要解决以下5个问题:
(1)要生产(含采购或制造)什么?生产(含采购或制 造)多少?(这些数据从MPS获得)
(2)要用到什么?(这些数据根据BOM表获得。) (3)已经有了什么?(这些数据根据物料库存信息,即
将到货信息或产出信息获得。) (4)还缺什么?(这些数据根据MRP计算结果获得。) (5)何时安排(包括何时开始采购制造、何时完成采购
7
3.MRP的计算模型
MRP解决的是相关需求,其中有关字段的计算关系,与 MPS的计 算类似。 MRP是对 MPS的展 开,MRP 要计算不 同产品结 构层次物 料的累加,运用低层码计算可简化计算流程。
8
4.MRP的工作方法
MRP运行是根据MRP执行及使用需要而定的。 一般MRP有两种工作方式:一种是再生产MRP, 它是采用成批处理方式,定期地执行更新计划 交付量的操作,这种操作通常是每周进行一次, 以时间为启动信号;另一种是净改变式MRP,它 可以采用联机处理方式,以库存变动作为更新 计划操作的信号,这是一种永久连续的操作。 两种方式的MRP各有其使用场合和特点。
17
11.2.2 MRP原理概述
MRP运算与制定的基本原理是: (1)由最终产品的主生产计划导出有关物料(组件、材料)
的需求量与需求时间。 (2)根据物料的提前期确定投产或订货时间。
18
MRP所需要的需求方面的数据来源有以下两个:
(1)主生产计划数据。从MPS中得到在何时、应产出何 种产品及数量是多少。这是根据较高层的物品或成品 的需求派生出来的需求。
5
1.MRP的基本概念
MRP是在计算机系统支持下的生产与库存 计划管理系统。MRP的管理方法主要用于 单件小批量或多品种小批量生产的制造 企业。这种企业生产许多产品,每种产 品经过一系列加工步骤完成。
现代生产运作管理实务第15章课件
![现代生产运作管理实务第15章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d2ca492a48da0116c175f0e7cd184254b351b1a.png)
零件的容器从上道工序的出口存放处运到下道工序的人口 存放处时,传送看板就附在容器上。当下道工序开始使用 其人口存放处容器中的零件时,传送看板就被取下,放在 看板盒中。当下道工序需要补充零件时,传送看板就被送 到上道工序的出口存放处相应的容器上,同时将该容器上 的生产看板取下,放在生产看板盒中 。
• 每一个传送看板只对应一种零件。由于一种零件总是存放 在一定的标准容器内,所以,一个传送看板对应的容器也 是一定的。
• 20世纪50年代初,看板管理的积极推行者,当时在丰田汽 车公司机械工厂工作的大野耐一,从美国超级市场的管理 结构和工作程序中受到启发,从而找到了通过看板来实现 “非常准时”思想的方法。
• 1953年,丰田公司先在总公司的机械工厂试行了看板管理。 以后,为了全面推行看板管理,丰田公司进行了多年的摸 索和试验,于1962年在整个公司全面实行了看板管理。
丰田的看板控制系统。 4.掌握用看板组织生产的过程和看板数量的确定方法以及如
何实现准时生产。 5.掌握精细生产的主要内容。
• 技能点
1.分析比较推进式系统和牵引式系统,熟练掌握丰田的看板 控制系统及其实施条件。
2.熟知精细生产的基本思想和主要内容。
•现代生产运作管理实务第15章
•2
主要内容
第一 准时生产概述 第二 看板生产系统 第三 实现准时生产的条件 第四 精细生产
3、丰田的看板控制系统
(1)看板
• 生产看板用于指挥工作地的生产,它规定了所生产的零件 及其数量。
• 当需方工作地转来的传送看板与供方工作地出口存放处容 器上的生产看板对上号时,生产看板就被取下,放人生产 看板盒内。该容器(放满零件)连同传送看板一起被送到需 方工作地的人口存放处。工人按顺序从生产看板盒内取走 生产看板,并按生产看板的规定,从该工作地的人口存放 处取出要加工的零件,加工完规定的数量之后,将生产看 板挂到容器上。
• 每一个传送看板只对应一种零件。由于一种零件总是存放 在一定的标准容器内,所以,一个传送看板对应的容器也 是一定的。
• 20世纪50年代初,看板管理的积极推行者,当时在丰田汽 车公司机械工厂工作的大野耐一,从美国超级市场的管理 结构和工作程序中受到启发,从而找到了通过看板来实现 “非常准时”思想的方法。
• 1953年,丰田公司先在总公司的机械工厂试行了看板管理。 以后,为了全面推行看板管理,丰田公司进行了多年的摸 索和试验,于1962年在整个公司全面实行了看板管理。
丰田的看板控制系统。 4.掌握用看板组织生产的过程和看板数量的确定方法以及如
何实现准时生产。 5.掌握精细生产的主要内容。
• 技能点
1.分析比较推进式系统和牵引式系统,熟练掌握丰田的看板 控制系统及其实施条件。
2.熟知精细生产的基本思想和主要内容。
•现代生产运作管理实务第15章
•2
主要内容
第一 准时生产概述 第二 看板生产系统 第三 实现准时生产的条件 第四 精细生产
3、丰田的看板控制系统
(1)看板
• 生产看板用于指挥工作地的生产,它规定了所生产的零件 及其数量。
• 当需方工作地转来的传送看板与供方工作地出口存放处容 器上的生产看板对上号时,生产看板就被取下,放人生产 看板盒内。该容器(放满零件)连同传送看板一起被送到需 方工作地的人口存放处。工人按顺序从生产看板盒内取走 生产看板,并按生产看板的规定,从该工作地的人口存放 处取出要加工的零件,加工完规定的数量之后,将生产看 板挂到容器上。
现代生产运作管理实务第1章PPT学习教案
![现代生产运作管理实务第1章PPT学习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7547bb32ce2f0066f433222a.png)
第21页/共24页
22
实训项目 运作模式分析
实训目标:
1、培养分析生产运作模式的能力。 2、熟悉生产运作管理的内容。
实训要求:
1、实地调研一家企业,或搜集一家企业的生产运作资料,总结该企业 生产管理的做法及生产模式的特点。
2、分析该企业外部经营环境和内部生产能力状况,判断该企业能力与 需求是否匹配。
现代生产运作管理实务第1章
会计学
1
第一部分 现代生产运作管理基本概念 第一章 生产运作与管理基础知识
●学习目标 ●主要内容 ●思考与训练
第1页/共24页
2
学习目标 知识点
1.理解社会组织的三项基本职能(生产、理财和营销)及其关系。 2.掌握生产运作管理的定义。 3.了解生产运作的分类,比较流程式生产和加工装配式生产的特点。 4.理解供需协调以及能力与需求匹配问题。 5.了解生产运作管理的历史发展和生产运作管理的发展趋势。
(1)连续性生产与离散性生产
按工艺过程的特点,可以把制造性生产分成两种:连续性生产与离 散性生产。
连续性生产又称流程式生产,是指物料均匀、连续地按一定工艺顺 序运动,在运动中不断改变形态和性能,最后形成产品的生产。
离散性生产是指物料离散地按一定工艺顺序运动,在运动中不断改 变形态和性能,最后形成产品的生产 。其中由多种零件组装成不同 型号规格的多种产品 的生产称为加工装配式生产。
第6页/共24页
7
第一 社会组织的基本职能——生产运作管理 2、生产的概念及其扩展
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生产是以一定生产关系联系起来的人们利用劳动资料,改变劳动对 象,以适合人们需要的过程。
过去,西方学者把与工厂联系在一起的有形产品的制造称作“Production”(生产),而把提供劳 务的活动称作“Operations”(运作)。现在,他们将两者均称为“Operations”。
22
实训项目 运作模式分析
实训目标:
1、培养分析生产运作模式的能力。 2、熟悉生产运作管理的内容。
实训要求:
1、实地调研一家企业,或搜集一家企业的生产运作资料,总结该企业 生产管理的做法及生产模式的特点。
2、分析该企业外部经营环境和内部生产能力状况,判断该企业能力与 需求是否匹配。
现代生产运作管理实务第1章
会计学
1
第一部分 现代生产运作管理基本概念 第一章 生产运作与管理基础知识
●学习目标 ●主要内容 ●思考与训练
第1页/共24页
2
学习目标 知识点
1.理解社会组织的三项基本职能(生产、理财和营销)及其关系。 2.掌握生产运作管理的定义。 3.了解生产运作的分类,比较流程式生产和加工装配式生产的特点。 4.理解供需协调以及能力与需求匹配问题。 5.了解生产运作管理的历史发展和生产运作管理的发展趋势。
(1)连续性生产与离散性生产
按工艺过程的特点,可以把制造性生产分成两种:连续性生产与离 散性生产。
连续性生产又称流程式生产,是指物料均匀、连续地按一定工艺顺 序运动,在运动中不断改变形态和性能,最后形成产品的生产。
离散性生产是指物料离散地按一定工艺顺序运动,在运动中不断改 变形态和性能,最后形成产品的生产 。其中由多种零件组装成不同 型号规格的多种产品 的生产称为加工装配式生产。
第6页/共24页
7
第一 社会组织的基本职能——生产运作管理 2、生产的概念及其扩展
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生产是以一定生产关系联系起来的人们利用劳动资料,改变劳动对 象,以适合人们需要的过程。
过去,西方学者把与工厂联系在一起的有形产品的制造称作“Production”(生产),而把提供劳 务的活动称作“Operations”(运作)。现在,他们将两者均称为“Operations”。
现代企业生产与运作管理(ppt 82页)
![现代企业生产与运作管理(ppt 82页)](https://img.taocdn.com/s3/m/7995f13d6294dd88d1d26b19.png)
返回
21
第二节 企业选址
•本节导入 •讲授内容 •思考与训练 •本节小结 •资料链接
返回
22
本节导入
鞍山市市长谷春立会见了家乐福中国
执行委员会北方地区总经理顾飞亚一行, 就家乐福在鞍山的落户工作,交换意见。
谷春立向顾飞亚介绍了鞍山经济尤其 是商贸业发展和拓展城市发展空间等有关 情况,他说,作为国际知名的商业集团, 家乐福在鞍山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鞍山 市将在项目选址等方面优先为家乐福落户 鞍山创造条件,积极推进项目建设,相信 通过双方的共同努力,家乐福将在鞍山实
指导 原则
分类
• 五大原则
• 制造型 • 服务型
返回
19
资料链接
• 生产和运作活动是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
产品和服务是企业在市场当中竞争力量的最终依托,企业的兴衰归 根到底取决于它能否提供质量过硬、价格合理、交货及时、服务优良的 产品。因此,生产管理在企业全部管理活动当中始终处于基础和核心位 置。一个真正的企业家和管理者一定会把生产当作头等大事来抓,因为 企业的生产和运作活动是创造社会财富的主要源,是企业活动的基础, 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主要环节。企业资产的价值是在生产过程中创造 的,任何忽视生产管理的观念和行为都将受到市场的惩罚。须知,世界 上任何成功的企业都是靠实实在在的产品和服务支撑的,都不是靠策划、 包装出来的,特别是近二三十年来,现代企业的生产经营规模不断扩大, 产品和服务的技术密集程度不断提高,产品的生产过程和服务过程日趋 复杂,市场需求日益多样化、多变化,经济发展全球化,使产品和服务 在世界范围内的竞争日益激烈。
接近原材料 产地
原料笨重而低廉,如水泥生产,钢铁冶金 原料易变质的企业,如水果罐头厂; 原料运输不便的企业,如屠宰厂
21
第二节 企业选址
•本节导入 •讲授内容 •思考与训练 •本节小结 •资料链接
返回
22
本节导入
鞍山市市长谷春立会见了家乐福中国
执行委员会北方地区总经理顾飞亚一行, 就家乐福在鞍山的落户工作,交换意见。
谷春立向顾飞亚介绍了鞍山经济尤其 是商贸业发展和拓展城市发展空间等有关 情况,他说,作为国际知名的商业集团, 家乐福在鞍山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鞍山 市将在项目选址等方面优先为家乐福落户 鞍山创造条件,积极推进项目建设,相信 通过双方的共同努力,家乐福将在鞍山实
指导 原则
分类
• 五大原则
• 制造型 • 服务型
返回
19
资料链接
• 生产和运作活动是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
产品和服务是企业在市场当中竞争力量的最终依托,企业的兴衰归 根到底取决于它能否提供质量过硬、价格合理、交货及时、服务优良的 产品。因此,生产管理在企业全部管理活动当中始终处于基础和核心位 置。一个真正的企业家和管理者一定会把生产当作头等大事来抓,因为 企业的生产和运作活动是创造社会财富的主要源,是企业活动的基础, 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主要环节。企业资产的价值是在生产过程中创造 的,任何忽视生产管理的观念和行为都将受到市场的惩罚。须知,世界 上任何成功的企业都是靠实实在在的产品和服务支撑的,都不是靠策划、 包装出来的,特别是近二三十年来,现代企业的生产经营规模不断扩大, 产品和服务的技术密集程度不断提高,产品的生产过程和服务过程日趋 复杂,市场需求日益多样化、多变化,经济发展全球化,使产品和服务 在世界范围内的竞争日益激烈。
接近原材料 产地
原料笨重而低廉,如水泥生产,钢铁冶金 原料易变质的企业,如水果罐头厂; 原料运输不便的企业,如屠宰厂
现代企业生产运作管理教材.pptx
![现代企业生产运作管理教材.pptx](https://img.taocdn.com/s3/m/2ba277f9e45c3b3566ec8b84.png)
应性) • 7.生产过程的单向性 • 8.自动化 • 9.电子化 • 10.专门化
生产类型
• 1.按产品使用性能分类,可分为通用产品和 专用产品两大类。
• 2.按生产工艺特征分类,可分为流程型和加 工装配型。
• 3.按产品生产的重复程度和工作地专业化程 度分类,可分为大量生产、成批生产和单件小 批生产三种基本类型。
• 优点是:对产品品种变化的适应能力强;工艺和设备 管理方便,有利于提高设备利用率和工人熟练程度, 生产系统的可靠性较高。
• 缺点是:半成品运输路线长;产品在加工过程中停顿 等待时间较长;资金占用增加;生产单位之间协作联 系频繁,管理复杂。
对象专业化原则
• 以产品(或零件、部件)为单位设置生产单位,将 加工某种产品(零部件)所需的设备、工艺装备和 工人放到一个厂房或一个区域内。
• 流水生产的主要优点是:能使产品的生产过程较好地符 合连续性、平行性、比例性以及均衡性的要求。可以提 高劳动生产率,缩短生产周期,减少在制品占用量和运 输工作量,加速资金周转,降低生产成本,能及时地提 供市场大量需求的产品;还可以简化生产管理工作,促 进企业加强生产技术准备工作和生产服务工作。
的重要新课题
生产制造过程的组织
• 一、生产过程概述 • 1.生产过程 • 生产过程是每个
工业企业最基本的 活动过程。任何产 品都必须经过一定 的生产过程才能制 造出来。
• 2.生产过程的组成 • (1)生产技术准备
过程 • (2)基本生产过程 • (3)辅助生产过程 • (4)生产服务过程
生产制造过程的组织
• 生产运作系统的维护是根据企业环境因素或 生产运作系统环境因素的变化情况,对生产 运作系统进行相应的调整,使其能够适应环 境变化,能提供具有足够竞争力的产品或服 务,实现价值增值
生产类型
• 1.按产品使用性能分类,可分为通用产品和 专用产品两大类。
• 2.按生产工艺特征分类,可分为流程型和加 工装配型。
• 3.按产品生产的重复程度和工作地专业化程 度分类,可分为大量生产、成批生产和单件小 批生产三种基本类型。
• 优点是:对产品品种变化的适应能力强;工艺和设备 管理方便,有利于提高设备利用率和工人熟练程度, 生产系统的可靠性较高。
• 缺点是:半成品运输路线长;产品在加工过程中停顿 等待时间较长;资金占用增加;生产单位之间协作联 系频繁,管理复杂。
对象专业化原则
• 以产品(或零件、部件)为单位设置生产单位,将 加工某种产品(零部件)所需的设备、工艺装备和 工人放到一个厂房或一个区域内。
• 流水生产的主要优点是:能使产品的生产过程较好地符 合连续性、平行性、比例性以及均衡性的要求。可以提 高劳动生产率,缩短生产周期,减少在制品占用量和运 输工作量,加速资金周转,降低生产成本,能及时地提 供市场大量需求的产品;还可以简化生产管理工作,促 进企业加强生产技术准备工作和生产服务工作。
的重要新课题
生产制造过程的组织
• 一、生产过程概述 • 1.生产过程 • 生产过程是每个
工业企业最基本的 活动过程。任何产 品都必须经过一定 的生产过程才能制 造出来。
• 2.生产过程的组成 • (1)生产技术准备
过程 • (2)基本生产过程 • (3)辅助生产过程 • (4)生产服务过程
生产制造过程的组织
• 生产运作系统的维护是根据企业环境因素或 生产运作系统环境因素的变化情况,对生产 运作系统进行相应的调整,使其能够适应环 境变化,能提供具有足够竞争力的产品或服 务,实现价值增值
现代生产运作管理实务第2章精品PPT课件
![现代生产运作管理实务第2章精品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157c329fe4733687e21aaab.png)
第一模块 第二单元
现代生产运作管理基本概念 生产运作策略选择
●学习目标 ●主要内容 ●重点内容网络图
学习目标
• 知识点 1.理解企业战略和战略管理的重要性和基本内容。 2.明确企业战略和运作策略的关系及三种竞争战略对运作策
略的要求。 3.掌握生产运作策略的内容。 4.熟悉生产运作策略实施要点。 • 技能点
16
谢谢大家
荣幸这一路,与你同行
It'S An Honor To Walk With You All The Way
讲师:XXXXXX XX年XX月XX日
1. 具备选择生产运作策略的技能。 2.能根据要求对产品或服务进行选择、设计和开发。 3.具备生产运作系统设计的能力。
主要内容
第一 企业战略和企业管理 第二 生产运作策略选择 第三 生产运作策略的实施
第一 企业战略与战略管理
1、企业战略
• 定义:指在商品经济条件下,企业根据经营环境的变化、发展趋势, 为求得生存、发展、实现企业的经营发展目标,对企业经营作出的全 局性、方向性和长远性的决策。
产运作系统有哪些要求? • 生产运作总体战略包含哪些内容? • 产品选择需要考虑哪些因素? • 如何确保生产运作策略成功实施?
实训
实训项目 运作策略分析
实训目标:
1、培养分析选择生产运作策略的能力。 2、熟悉生产运作策略的内容。
实训要求:
1、实地调研一家企业,或搜集一家企业的生产运作资料,分析该企业生 产运作总体策略。
2、分析该企业外部经营环境和内部生产能力状况,判断该企业产品或服 务选择是否恰当。
3、结合案例,说说怎么保证生产运作策略成功实施。
成果与检测:
1、每个人都应根据实训要求写一份书面实训报告。 2、由教师对学生报告评定分数。
【优秀版】现代生产运作管理实务第章PPT
![【优秀版】现代生产运作管理实务第章PPT](https://img.taocdn.com/s3/m/962a5431a58da0116c1749f4.png)
10
第二 经济订货批量
(2)库存量变化图
11
第二 经济订货批量
3 经济生产批量模型
• 一般来说,在进行某种产品生产时,成品是逐渐生产出来的。 • 经济生产批量问题 • 经济生产批量模型假设下的库存量变化
p----生产率(单位 时间产量);
D----需求率(单位 时间出库量),D<p;
tp----生产的时间; Imax----最大库存量; Q----生产批量;
图10-8提前期内需求的概率分布
16
第四 安全库存
2、服务水平
• (1)整个周期由供货的数量/整个周期的需求量。 • (2)提前期内供货的数量/提前期的需求量。 • (3)顾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订货得到完全满足的次数/订货发生的总次数。 • (4)不发生缺货的补充周期数/总补充周期数。 • (5)手头有货可供的时间/总服务时间。 • 取提前期内需求D。不超过订货点ROP的概率作为服务水平
现代生产运作管理实务第10章
第三部分 驱动运作式生产运作管理 第十章 库存管理
●学习目标 ●主要内容 ●思考与训练
2
(2)定性预测法的特点 ●主要内容
σp ——提前期内各单位时间需求量的标准差。 当采购批量小于Q1时,单价为p1; 一次订货量无最大最小限制。
1、培养库存管理的能力。 (4)年平均需求量为D。 当采购批量大于或等于Q2时,单价为p3 。 (1)随库存量增加而增加的费用 价格折扣对于供应厂家是有利的 。
p----生产率(单位时间产量);
当采购批调量整大于准或等备于费Q2时,单价为p3 。 购买费和加工费 订货提前期1周,单位订货费是14元,单位维持库存费用是每台每年1.
DE——提前期内需求的期望值。
第二 经济订货批量
(2)库存量变化图
11
第二 经济订货批量
3 经济生产批量模型
• 一般来说,在进行某种产品生产时,成品是逐渐生产出来的。 • 经济生产批量问题 • 经济生产批量模型假设下的库存量变化
p----生产率(单位 时间产量);
D----需求率(单位 时间出库量),D<p;
tp----生产的时间; Imax----最大库存量; Q----生产批量;
图10-8提前期内需求的概率分布
16
第四 安全库存
2、服务水平
• (1)整个周期由供货的数量/整个周期的需求量。 • (2)提前期内供货的数量/提前期的需求量。 • (3)顾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订货得到完全满足的次数/订货发生的总次数。 • (4)不发生缺货的补充周期数/总补充周期数。 • (5)手头有货可供的时间/总服务时间。 • 取提前期内需求D。不超过订货点ROP的概率作为服务水平
现代生产运作管理实务第10章
第三部分 驱动运作式生产运作管理 第十章 库存管理
●学习目标 ●主要内容 ●思考与训练
2
(2)定性预测法的特点 ●主要内容
σp ——提前期内各单位时间需求量的标准差。 当采购批量小于Q1时,单价为p1; 一次订货量无最大最小限制。
1、培养库存管理的能力。 (4)年平均需求量为D。 当采购批量大于或等于Q2时,单价为p3 。 (1)随库存量增加而增加的费用 价格折扣对于供应厂家是有利的 。
p----生产率(单位时间产量);
当采购批调量整大于准或等备于费Q2时,单价为p3 。 购买费和加工费 订货提前期1周,单位订货费是14元,单位维持库存费用是每台每年1.
DE——提前期内需求的期望值。
现代生产运作管理实务第4章
![现代生产运作管理实务第4章](https://img.taocdn.com/s3/m/c6ba61610029bd64793e2c2e.png)
8
1.表示数据集中趋势的特征值
(1)频数 • 计算各个值反复出现的次数,称之为频数。
(2)
如果产品质量有n个测量数据xi(i=1,2,…,n),平均
值为:
x 1 n
n i 1
xi
如果测量数据按大小分组,则平均值为
x 1 n
n i 1
f i xi
9
(3) • 数据按大小顺序排列,排在中间的那个数称为中
• 用均方根偏 差 作n为1 i的n1 度Fi量x,i 可x以2 直接比较两组
数据的均方根偏差的大小就可看出两组数据离 散程度的大小。
13
(4)标准偏差
• 测量数据分布的离散最重要的度量是标准偏差,用S表 示。对于大量生产的产品来说,不可能对全部产品进 行检验,通常只对其中一部分产品(样本)进行检验。 当把有限数量产品测量数据按标准方差的公式求得的 样本方差和总体方差作一比较,会发现这个估计值将 偏小。因此,必须用因子n/n-1乘上样本方差来修正, 则样本标准方差S2为
S 2
1 n 1
n i1
( xi
x)2
14
• 把样本标准方差开平方后,可得样本标准偏差为
S
1 n 1
n i1
( xi
x)2
• 当计算样本标准偏差时,随着样本大小n增大, 便愈接近,则标准偏差估计值得误差将会缩小。
15
数据的修整
• 过多的四舍五入会造成误差过大,可采取进位和舍弃机会 均等的修整方法:
41
• (7)
。
统计频数的方法,如表4-7所示。
• (8)
。
以分组号为横坐标,以频数为高度作纵坐标,作
成直方图,如图4-2所示。
42
频数 20 15
1.表示数据集中趋势的特征值
(1)频数 • 计算各个值反复出现的次数,称之为频数。
(2)
如果产品质量有n个测量数据xi(i=1,2,…,n),平均
值为:
x 1 n
n i 1
xi
如果测量数据按大小分组,则平均值为
x 1 n
n i 1
f i xi
9
(3) • 数据按大小顺序排列,排在中间的那个数称为中
• 用均方根偏 差 作n为1 i的n1 度Fi量x,i 可x以2 直接比较两组
数据的均方根偏差的大小就可看出两组数据离 散程度的大小。
13
(4)标准偏差
• 测量数据分布的离散最重要的度量是标准偏差,用S表 示。对于大量生产的产品来说,不可能对全部产品进 行检验,通常只对其中一部分产品(样本)进行检验。 当把有限数量产品测量数据按标准方差的公式求得的 样本方差和总体方差作一比较,会发现这个估计值将 偏小。因此,必须用因子n/n-1乘上样本方差来修正, 则样本标准方差S2为
S 2
1 n 1
n i1
( xi
x)2
14
• 把样本标准方差开平方后,可得样本标准偏差为
S
1 n 1
n i1
( xi
x)2
• 当计算样本标准偏差时,随着样本大小n增大, 便愈接近,则标准偏差估计值得误差将会缩小。
15
数据的修整
• 过多的四舍五入会造成误差过大,可采取进位和舍弃机会 均等的修整方法:
41
• (7)
。
统计频数的方法,如表4-7所示。
• (8)
。
以分组号为横坐标,以频数为高度作纵坐标,作
成直方图,如图4-2所示。
42
频数 20 15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9
第二 网络计划方法
1、网络计划方法的产生
网络计划方法是项目计划管理的重要方法。网络计划方法 起源于美国。 • 1957年,美国杜邦化学公司首次采用了一种新的计划管理 方法,即关键路线法(Critical Path Method,CPM) 。 • 1958年,美国海军武器局特别规划室在研制北极星导弹潜 艇时,应用了被称为计划评审技术(Program Evaluation and Review Technique,PERT)的计划方法 。 • 20世纪60年代初期,网络计划技术在美国得到了推广 。 • 1965年,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教授应用统筹法 。
11
第二 网络计划方法
解 • 项目分解就是将一个工程项目分解成各种活动(作
业,工序,任务)。在进行项目分解时,可采用 “任务分解结构”(Work Breakdown Structure, WBS)。WBS类似于产品结构,它将整个项目分 解成任务包(Work Package),再将任务包分解成 主要成分,最后再分解成具体活动。WBS有助于 管理人员确定所要做的工作,便于管理人员编制 预算和作业计划。
10
第二 网络计划方法
2、网络计划方法的优点
网络计划方法是继20世纪初甘特(Henry L Gantt)发明甘特 图以来,在计划工具上的最大进步。甘特图法是传统的作 业计划方法。将甘特图与网络图进行比较,可以看出,网 络图有以下优点: • 通过网络图,可使整个项目及其各个组成部分一目了然。 • 可足够准确地估计项目的完成时间,并指明哪些活动一定 要按期完成。 • 使参加项目的各单位和有关人员了解他们各自工作及其在 项目中的地位和作用。 • 便于跟踪项目进度,抓住关键环节。 • 可简化管理,使领导者的注意力集中到可能出问题的活动 上。
8
第一 项目管理的概述
(2)建设阶段
• 建设阶段是工程实施的重要阶段,不同性质的项 目有不同的建设目标和条件。建设阶段包括项目 的规划、确定作业计划和控制决策。
(3)运行阶段
• 运行阶段不仅要求能维持正常的生产,而且需要 改造和更新。否则,经过一段时间后,产品老化、 落后,缺乏竞争力,企业也缺乏自身发展的能力。
13
第二 网络计划方法
(2)确定各种活动之间的先后关系,绘制网络图 项目分解成活动之后,要确定各种活动之间的先 后次序,即一项活动的进行是否取决于其他活动 的完成,它的紧前活动或紧后活动是什么。活动 之间的关系通常有以下几种,如下页图14-1示。
14
第二 网络计划方法
15
第二 网络计划方法
(3)估计活动所需的时间 活动所需的时间是指在一定的技术组织条件下, 为完成一项任务或一道工序所需要的时间,是一 项活动的延续时间。根据活动性质的不同,活动 时间有两种估计方法。 1)单一时间估计法
• 单一时间估计法是指对各种活动的时间仅确定一 个时间值。这种方法适用于有同类活动或类似活 动时间作参考的情况,如过去进行过、偶然性因 素的影响又较小的活动。采用单一时间估计法作 出的网络图也称为确定型网络图。
4
第一 项目管理的概述
1、项目的定义
“项目”是一系列独特的、复杂的并相互关联的活 动,这些活动有着一个明确目标或者目的,并且 必须在特定的时间、预算内,依据规范完成。 项目是具有明确生命周期的一次性任务,需要多 种知识、技术的配合和部门的协调,据此可以将 项目定义为在规定时间内,由专门组织起来的人 员运用多种知识共同完成的,有明确目标的一次 性工作。
7
第一 项目管理的概述
3、项目管理的内容
项目管理包括立项、建设和运行三个阶段的管理。 (1)立项阶段
立项阶段是整个项目管理的初始阶段,它关系到项目要不 要上的问题。忽视立项管理,造成大量重复建设,导致经 济结构不合理,这种情况在我国并不少见 。为了做到立 项正确,需要进行可行性研究,充分听取各方面专家的意 见,进行科学决策。
现代生产运作管理实务
1
第四部分 第十四章
订单驱动式生产运作管理 项目管理
●学习目标 ●主要内容 ●思考与训练
2
学习目标
• 知识点
1.了解理解项目的定义、项目管理的定义,树立项目管理理念 。 2.熟悉网络计划方法的优点、箭线型网络图的构成、箭线型网络圈的规
则。 3.了解网络计划方法的产生 。 4.掌握网络计划方法的步骤、箭线型网络图的绘制、网络时间参数的计
算以及关键路线的确定方法 。
• 技能点
1.熟悉项目管理的理念和内容。 2.能够进行项目任务分解,分析确定各种活动之间的先后关系,绘制网
络圈。 3.熟练掌握项目活动时间估算,确定关键路径,并进行网络计划优化。
3
主要内容 第一 项目管理的概述 第二 网络计划方法 第三 网络时间参数 第四 网络计划优化
12
第二 网络计划方法
一般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进行项目分解: • 按项目的结构层次分解,如建设火电站需要制造锅炉、汽
轮机、发电机以及辅机;制造锅炉需要制造水冷壁、汽包、 空气预热器等;而制造水冷壁需要对钢管进行加工。 • 按项目的承担单位或部门分解,如设计、施工、验收等。 • 按工程的发展阶段分解,如分成论证、设计、试制等。 • 按专业或工种分解,如机械、电气、装配、焊接等。 • 以上几种项目分解的方式可以混合使用,使工程进展的一 定阶段与一定的部门发生联系。
5
第一 项目管理的概述
项目的特点可以概括如下: • 所有的这些活动有一个基本的进度安排和一个固
定的完成期限,有开始时间和活动完成的截至时 间,不会无期限的进行下去。 • 任何一个活动都伴随着一个目标或目的,而且在 完成目标或目的后,原有的活动就不再进行。 • 所有活动的完成都依赖于不同专业背景或不同知 识层次的人员参加,从而确保工作目标的完成。
6
第一 项目管理的概述
2、项目管理的定义
与项目的概念相对应,项目管理可以说是在一系列项目活 动中应用一系列知识、技能、工具和技术,以满足或超过 利益相关者对项目的需求。项目管理解决的是在冲突中寻 求平衡,这些冲突的主要表现如下: • 范围、时间、成本和质量的冲突。项目周期的缩短可能会 引发成本的上升和质量的下降。而同样为了压缩成本,质 量也可能会直接受到影响等等。 • 不同需求和期望的项目人员之间的冲突。 • 明确表示出来的需求和未明确表达要求之间的冲突。
第二 网络计划方法
1、网络计划方法的产生
网络计划方法是项目计划管理的重要方法。网络计划方法 起源于美国。 • 1957年,美国杜邦化学公司首次采用了一种新的计划管理 方法,即关键路线法(Critical Path Method,CPM) 。 • 1958年,美国海军武器局特别规划室在研制北极星导弹潜 艇时,应用了被称为计划评审技术(Program Evaluation and Review Technique,PERT)的计划方法 。 • 20世纪60年代初期,网络计划技术在美国得到了推广 。 • 1965年,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教授应用统筹法 。
11
第二 网络计划方法
解 • 项目分解就是将一个工程项目分解成各种活动(作
业,工序,任务)。在进行项目分解时,可采用 “任务分解结构”(Work Breakdown Structure, WBS)。WBS类似于产品结构,它将整个项目分 解成任务包(Work Package),再将任务包分解成 主要成分,最后再分解成具体活动。WBS有助于 管理人员确定所要做的工作,便于管理人员编制 预算和作业计划。
10
第二 网络计划方法
2、网络计划方法的优点
网络计划方法是继20世纪初甘特(Henry L Gantt)发明甘特 图以来,在计划工具上的最大进步。甘特图法是传统的作 业计划方法。将甘特图与网络图进行比较,可以看出,网 络图有以下优点: • 通过网络图,可使整个项目及其各个组成部分一目了然。 • 可足够准确地估计项目的完成时间,并指明哪些活动一定 要按期完成。 • 使参加项目的各单位和有关人员了解他们各自工作及其在 项目中的地位和作用。 • 便于跟踪项目进度,抓住关键环节。 • 可简化管理,使领导者的注意力集中到可能出问题的活动 上。
8
第一 项目管理的概述
(2)建设阶段
• 建设阶段是工程实施的重要阶段,不同性质的项 目有不同的建设目标和条件。建设阶段包括项目 的规划、确定作业计划和控制决策。
(3)运行阶段
• 运行阶段不仅要求能维持正常的生产,而且需要 改造和更新。否则,经过一段时间后,产品老化、 落后,缺乏竞争力,企业也缺乏自身发展的能力。
13
第二 网络计划方法
(2)确定各种活动之间的先后关系,绘制网络图 项目分解成活动之后,要确定各种活动之间的先 后次序,即一项活动的进行是否取决于其他活动 的完成,它的紧前活动或紧后活动是什么。活动 之间的关系通常有以下几种,如下页图14-1示。
14
第二 网络计划方法
15
第二 网络计划方法
(3)估计活动所需的时间 活动所需的时间是指在一定的技术组织条件下, 为完成一项任务或一道工序所需要的时间,是一 项活动的延续时间。根据活动性质的不同,活动 时间有两种估计方法。 1)单一时间估计法
• 单一时间估计法是指对各种活动的时间仅确定一 个时间值。这种方法适用于有同类活动或类似活 动时间作参考的情况,如过去进行过、偶然性因 素的影响又较小的活动。采用单一时间估计法作 出的网络图也称为确定型网络图。
4
第一 项目管理的概述
1、项目的定义
“项目”是一系列独特的、复杂的并相互关联的活 动,这些活动有着一个明确目标或者目的,并且 必须在特定的时间、预算内,依据规范完成。 项目是具有明确生命周期的一次性任务,需要多 种知识、技术的配合和部门的协调,据此可以将 项目定义为在规定时间内,由专门组织起来的人 员运用多种知识共同完成的,有明确目标的一次 性工作。
7
第一 项目管理的概述
3、项目管理的内容
项目管理包括立项、建设和运行三个阶段的管理。 (1)立项阶段
立项阶段是整个项目管理的初始阶段,它关系到项目要不 要上的问题。忽视立项管理,造成大量重复建设,导致经 济结构不合理,这种情况在我国并不少见 。为了做到立 项正确,需要进行可行性研究,充分听取各方面专家的意 见,进行科学决策。
现代生产运作管理实务
1
第四部分 第十四章
订单驱动式生产运作管理 项目管理
●学习目标 ●主要内容 ●思考与训练
2
学习目标
• 知识点
1.了解理解项目的定义、项目管理的定义,树立项目管理理念 。 2.熟悉网络计划方法的优点、箭线型网络图的构成、箭线型网络圈的规
则。 3.了解网络计划方法的产生 。 4.掌握网络计划方法的步骤、箭线型网络图的绘制、网络时间参数的计
算以及关键路线的确定方法 。
• 技能点
1.熟悉项目管理的理念和内容。 2.能够进行项目任务分解,分析确定各种活动之间的先后关系,绘制网
络圈。 3.熟练掌握项目活动时间估算,确定关键路径,并进行网络计划优化。
3
主要内容 第一 项目管理的概述 第二 网络计划方法 第三 网络时间参数 第四 网络计划优化
12
第二 网络计划方法
一般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进行项目分解: • 按项目的结构层次分解,如建设火电站需要制造锅炉、汽
轮机、发电机以及辅机;制造锅炉需要制造水冷壁、汽包、 空气预热器等;而制造水冷壁需要对钢管进行加工。 • 按项目的承担单位或部门分解,如设计、施工、验收等。 • 按工程的发展阶段分解,如分成论证、设计、试制等。 • 按专业或工种分解,如机械、电气、装配、焊接等。 • 以上几种项目分解的方式可以混合使用,使工程进展的一 定阶段与一定的部门发生联系。
5
第一 项目管理的概述
项目的特点可以概括如下: • 所有的这些活动有一个基本的进度安排和一个固
定的完成期限,有开始时间和活动完成的截至时 间,不会无期限的进行下去。 • 任何一个活动都伴随着一个目标或目的,而且在 完成目标或目的后,原有的活动就不再进行。 • 所有活动的完成都依赖于不同专业背景或不同知 识层次的人员参加,从而确保工作目标的完成。
6
第一 项目管理的概述
2、项目管理的定义
与项目的概念相对应,项目管理可以说是在一系列项目活 动中应用一系列知识、技能、工具和技术,以满足或超过 利益相关者对项目的需求。项目管理解决的是在冲突中寻 求平衡,这些冲突的主要表现如下: • 范围、时间、成本和质量的冲突。项目周期的缩短可能会 引发成本的上升和质量的下降。而同样为了压缩成本,质 量也可能会直接受到影响等等。 • 不同需求和期望的项目人员之间的冲突。 • 明确表示出来的需求和未明确表达要求之间的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