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中有他人

合集下载

主题班会教案心中有他人

主题班会教案心中有他人

主题班会教案心中有他人一、教学内容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认识到心中有他人的重要性,学会关心、尊重和理解他人。

2. 培养学生换位思考的能力,提高人际沟通技巧。

3. 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提升班级凝聚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换位思考,心中有他人的实践运用。

教学重点:理解心中有他人的意义,掌握与他人有效沟通的技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笔记本、教材。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讲述一个关于换位思考的小故事,引发学生对心中有他人的思考,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知识讲解(1)讲解心中有他人的含义及重要性。

(2)讲解换位思考的方法和技巧。

3. 实践情景引入(1)呈现一个实践情景,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运用换位思考和有效沟通解决问题。

(2)每组选代表分享讨论成果,其他组同学给予评价。

4. 例题讲解(1)呈现一道有关心中有他人的例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

(2)讲解解题思路,强调换位思考和有效沟通的重要性。

5. 随堂练习让学生完成教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心中有他人①含义:关心、尊重、理解他人②重要性:增进人际关系,提高沟通效果2. 换位思考①方法:站在他人的角度看问题②技巧:倾听、表达、同理心3. 有效沟通①技巧:清晰表达、倾听、提问、反馈②作用:增进理解,提高交往质量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请举例说明你在生活中是如何做到心中有他人的。

(2)谈谈你对换位思考的认识,以及在实际沟通中的运用。

2. 答案:(1)示例:关心同学,帮助他们解决问题;尊重老师的意见,虚心请教;理解家长,主动承担家务等。

(2)换位思考是一种重要的沟通技巧,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他人,提高沟通效果。

例如,在与同学发生矛盾时,我们可以站在对方的角度思考问题,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等方式,让学生掌握了心中有他人、换位思考和有效沟通的重要性。

《心中有他人》主题班会教案

《心中有他人》主题班会教案

《心中有他人》主题班会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道德与法治教材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我们与社会”,第三章“心中有他人”。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包括:理解关爱他人的重要性,学会尊重他人,懂得宽容他人,学会换位思考,培养与人为善的品质。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认识到关爱他人的重要性,培养关爱他人的意识。

2. 培养学生尊重他人、宽容他人、换位思考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学生理解关爱他人的重要性,学会尊重他人,宽容他人,换位思考,与人为善。

难点:培养学生将这些品质内化为自身的行为习惯。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黑板、粉笔2. 学具:教材、笔记本、文具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发生在校园里的真实故事,引发学生对关爱他人的思考。

故事内容:一位同学在下雨天主动帮助一位摔倒的老人擦拭身上的雨水,并关切地询问老人的身体状况。

这个故事让学生感受到关爱他人的温暖。

2. 教学新课:引导学生学习教材中关于关爱他人的内容,让学生了解关爱他人的重要性。

通过讲解、举例、讨论等方式,让学生理解尊重他人、宽容他人、换位思考的含义,并学会将这些品质运用到日常生活中。

3. 案例分析:呈现一个关于尊重他人、宽容他人的案例,让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案例中人物的行为是否符合关爱他人的要求。

通过讨论,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关爱他人的意义。

4. 小组活动:让学生分成小组,每组设计一个关爱他人的实践活动,如帮助有困难的同学、关心班级里的弱势群体等。

每个小组分享自己的活动设计,讨论如何将关爱他人的品质融入日常生活中。

6. 布置作业: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思考如何在生活中关爱他人,并将自己的感悟写成一篇短文。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心中有他人1. 关爱他人2. 尊重他人3. 宽容他人4. 换位思考5. 与人为善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思考如何在生活中关爱他人,并将自己的感悟写成一篇短文。

答案示例:我认为在生活中关爱他人很重要。

“心中有他人”教案设计

“心中有他人”教案设计

“心中有他人”教案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思想品德》教材第五单元“共同生活”中的第15课“心中有他人”。

具体内容包括:关爱他人、换位思考、尊重他人、宽容他人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并认识到关爱他人、心中有他人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换位思考、尊重他人、宽容他人的品质。

3. 提高学生与他人和谐相处的能力,促进人际关系的融洽。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关爱他人、换位思考、尊重他人、宽容他人。

难点:如何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践行心中有他人的理念,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教材、笔记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组关爱他人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这些图片传达了什么信息?心中有他人的重要性是什么?2. 讲解:结合教材内容,详细讲解关爱他人、换位思考、尊重他人、宽容他人的含义和意义。

3. 实践情景引入:创设一个实际情境,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做到心中有他人,并分享经验。

4. 例题讲解:讲解一道关于关爱他人的典型例题,让学生学会解题方法和技巧。

5. 随堂练习:布置一些关于心中有他人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关爱他人2. 换位思考3. 尊重他人4. 宽容他人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结合教材内容,举例说明关爱他人的表现。

(2)谈谈你在生活中是如何做到换位思考、尊重他人、宽容他人的。

2. 答案:(1)关爱他人的表现:关心同学、帮助他人、尊重他人、宽容他人等。

(2)示例:在遇到矛盾时,我会先站在对方的角度思考问题,尽量理解对方的想法;在与人交往中,尊重对方的意见,不轻易指责他人;对待别人的错误,能够宽容并给予改正的机会。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是否成功引导学生认识到心中有他人的重要性,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关注身边的人和事,学会关爱他人,将心中有他人的理念融入日常生活。

主题班会教案心中有他人

主题班会教案心中有他人

主题班会教案心中有他人教学内容综述本课程基于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二节“共奏和谐乐章”,深度探讨了关爱他人、尊重他人以及合作与分享的重要性,致力于在学生心中植根良好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的理念。

教学目标的深化本节课旨在:1. 深化学生对关爱他人、尊重他人价值理念的认识。

2. 发展学生合作与分享的能力,塑造健全的道德人格。

3. 引导学生将关爱、尊重、合作与分享的内核融入日常生活中,自然流露而非机械践行。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精准把握本节课的重点是帮助学生理解并实践关爱他人、尊重他人、合作与分享的社会行为,难点则在于如何将这一理念自然地融入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中,使之成为其道德成长的有机组成部分。

教具与学具的巧妙运用为了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教师准备了PPT、黑板、粉笔等传统教具,并结合现代教育技术,如视频播放设备,以及学生的学习工具——笔记本、课本和作业本。

教学过程的精心设计1. 导入环节通过一个发生在校园中的真实故事,自然引发学生对关爱与尊重的思考。

2. 新课内容导入后,通过丰富的案例分析和深入的小组讨论,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学习和体验。

3. 课堂上鼓励学生分享个人心得,通过交流互动,增强学习的体验性和实效性。

5. 课堂小结时布置作业,巩固学习成果,并鼓励学生将所学应用于实际生活。

板书设计的艺术板书设计围绕“心中有他人”这一核心主题,通过关爱他人、尊重他人、合作与分享以及良好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的关键词,形成了一个直观、易懂的教学信息框架。

作业设计的创新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的持续关注通过课后反思,教师能够及时检视教学效果,调整教学策略。

同时,拓展延伸活动如家长的参与、主题活动的组织,将进一步强化学生道德行为的学习和实践。

2024年主题班会教案心中有他人

2024年主题班会教案心中有他人

2024年主题班会教案心中有他人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道德与法治》教材第八章“共筑美好家园”,具体内容为第三节“心中有他人”。

教材从关爱他人、换位思考、团队合作三个方面展开,详细阐述了在集体生活中,每个人应该如何做到心中有他人,共同营造和谐友善的氛围。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心中有他人的重要性,学会关爱他人、尊重他人。

2. 培养学生换位思考的能力,提高人际沟通技巧,增进同学间的友谊。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真正体会到心中有他人的重要性,将关爱他人、换位思考和团队合作付诸实践。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心中有他人的意识,提高人际沟通和团队协作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黑板、粉笔、卡片学具:笔记本、教材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一组关于关爱他人、换位思考和团队合作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发表观点。

2. 例题讲解(10分钟)以教材中的案例为依据,讲解心中有他人的具体表现,如关爱他人、换位思考和团队合作。

3. 随堂练习(10分钟)让学生分成小组,针对教材中的案例进行讨论,分析如何做到心中有他人,并提出具体做法。

4. 课堂互动(15分钟)教师邀请学生分享自己或他人的经历,谈谈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做到心中有他人,引导其他学生从中学习。

5. 知识巩固(10分钟)让学生谈谈本节课的收获,引导他们认识到心中有他人是构建美好家园的基础。

六、板书设计1. 心中有他人关爱他人换位思考团队合作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请结合教材内容,谈谈你心中的“心中有他人”是什么?(2)举例说明你在生活中是如何做到关爱他人、换位思考和团队合作的。

2. 答案:(1)心中有他人是指在生活中,我们不仅要关注自己的需求,还要关心他人的感受,尊重他人,帮助他人,共同营造和谐友善的氛围。

(2)示例:在排队时,主动让位给有需要的人;在小组合作中,积极参与讨论,倾听他人的意见,共同完成任务。

心中有他人经典句子

心中有他人经典句子

心中有他人经典句子
1. 心中有他人,就像黑夜里的一盏明灯,照亮别人也照亮自己。

比如在公交车上给老人让座,这小小的举动不就是心中有他人吗?
2. 心中有他人,不就是那温暖的阳光,能驱散阴霾,带来希望吗?就像看到同学摔倒了,主动去扶起来,多简单的事呀!
3. 心中有他人呀,那可是人际关系的润滑剂,能让一切都变得顺畅起来。

想想你帮朋友解决困难的时候,是不是感觉特别好?
4. 心中有他人,如同春天里的微风,轻柔地拂过每个人的心田。

好比在团队合作中,多考虑别人的想法,这就是心中有他人的体现啊!
5. 心中有他人,难道不是生活中最美的风景吗?像在下雨天,把伞借给没带伞的人,这是多么温暖的一幕呀!
6. 心中有他人,这不就是打开友谊之门的钥匙吗?当你主动与他人分享快乐时,不就做到了心中有他人吗?
7. 心中有他人,好似冬日里的一团火,给人温暖和力量。

就像给贫困地区的孩子捐衣物,这就是心中有他人在行动呀!
8. 心中有他人,不正是让世界变得更美好的魔法吗?你看那些志愿者无私奉献,不就是心中有他人的最好诠释?
9. 心中有他人,简直就是幸福的源泉,源源不断地涌出甘甜。

比如在别人难过时,给一个安慰的拥抱,这多棒啊!
10. 心中有他人,就是那璀璨的星星,照亮了整个夜空。

像主动帮邻居提东西,不就是心中有他人的小举动嘛!
我的观点结论:心中有他人真的非常重要,它能让我们的生活更美好,人际关系更和谐,大家都应该努力做到心中有他人呀!。

2024年度《心中有他人》主题班会教案

2024年度《心中有他人》主题班会教案

2024年度《心中有他人》主题班会教案一、教学内容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认识到每个人都有需要关心和帮助的时候,培养关爱他人的意识。

2. 培养学生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懂得换位思考。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培养学生关爱他人、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的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班会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笔记本、课本。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讲述一个关于关爱他人的真实故事,如帮助老人过马路、同学间相互帮助等,引发学生对关爱他人的关注。

2. 教材内容讲解:详细讲解教材中的每一个案例,引导学生分析案例中的人物是如何关爱他人的,从而培养学生关爱他人的意识。

3. 例题讲解:给出一些关于关爱他人的例子,如在生活中如何帮助他人、如何倾听他人的需求等,让学生通过举例子的方式,更好地理解关爱他人的意义。

4. 随堂练习:设计一些有关关爱他人的练习题,让学生通过练习,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关爱他人的能力。

5. 小组讨论: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主要包括:关爱他人、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良好行为习惯等关键词。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2. 作业答案:今天我学到了关爱他人的重要性。

在生活中,我们应该学会关心他人,帮助他人。

比如,今天放学回家的时候,我看到一位老奶奶在马路边徘徊,我立刻过去扶她过马路。

老奶奶对我表示感谢,我觉得很开心。

我相信,只要我们每个人都关爱他人,世界会变得更加美好。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次班会教学过程中,学生参与度高,课堂气氛活跃。

通过案例讲解、小组讨论等方式,学生能够理解关爱他人的意义,并尝试将其融入日常生活。

但在实践过程中,部分学生仍存在关爱他人意识不足、缺乏同理心等问题,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继续加强引导。

2. 拓展延伸:重点和难点解析:一、实践情景引入的细节在实践情景引入环节,选择一个生动、贴近学生生活的案例至关重要。

案例应具有代表性,能够引起学生的共鸣,激发他们对关爱他人的关注。

《心中有他人》教案

《心中有他人》教案

《心中有他人》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第四册,第七单元《我们是一家人》中的第二课时《心中有他人》。

本节课主要围绕“心中有他人”这一主题,通过讲解、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形式,引导学生学会关心他人,体会集体荣誉感,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心中有他人”的含义,学会关心他人,体会集体荣誉感。

2.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提高人际沟通能力。

3. 使学生认识到在日常生活中,心中有他人是一种美德,有助于构建和谐人际关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学生学会关心他人,体会集体荣誉感。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将“心中有他人”的理念融入到日常生活中,做到言行一致。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小组讨论记录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一段关于集体协作的动画片,引导学生关注集体荣誉感。

2. 新课内容讲解:a. 讲解“心中有他人”的含义。

b. 分析案例,让学生体会心中有他人的重要性。

c. 引导学生讨论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做到心中有他人。

3. 例题讲解:讲解一道关于团队合作的选择题,让学生学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4. 随堂练习:让学生分组讨论,回答黑板上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板书《心中有他人》2. 板书内容:a. 心中有他人的含义。

b. 心中有他人的重要性。

c. 日常生活中如何做到心中有他人。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结合本节课所学内容,以“心中有他人”为主题,写一篇作文。

2. 答案:学生根据自身实际经历和感悟,完成作文。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教师在本节课结束后,及时进行教学反思,了解学生对“心中有他人”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中,提高人际沟通能力,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目标的设定2.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把握3. 教学过程的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4. 板书设计5. 作业设计6.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一、教学目标的设定教学目标应具有明确性、可操作性和可检测性。

教育孩子心中有他人(朱轶华定稿)

教育孩子心中有他人(朱轶华定稿)

家长培训系列讲座教育孩子“心中有他人”“心中有他人”,时时处处想着别人,是一种优良的品德,这种品德对现在的独生子女显得尤为重要,一些独生子女因为父母的过度呵护,不懂得关爱他人,只知人人为我,不知我为他人,逐渐养成了自私、任性、专横、霸道、目空一切、以自我为中心等习惯。

这样的孩子如不加以引导,长大了便很难与他人合作。

所以,培养孩子“心中有他人”是非常必要的。

一、教育孩子“心中有他人”的重要意义“心中有他人”是对他人情绪情感状态的识别和接受。

儿童不但能觉察出他人的情感,而且能够设身处地地为他人着想,产生与他人相同的心情,所以它与社会性行为的发展密切相关。

通过“心中有他人”这种移情水平的培养,儿童能够体验他人的情感,感受他人的需要,想象这个行为可能给他人带来的后果,从而有效地促动有爱行为的形成,抑制可能对他人造成伤害的攻击性行为。

1、独生子女成长的迫切需要在过去,大多都是多生子女家庭,兄弟姐妹之间虽常有吵闹,但彼此心里仍很记挂,家里面有好吃的,哥哥姐姐总是让着弟弟妹妹,弟弟妹妹也能常常念着哥哥姐姐的好,彼此心里都很关心对方,孩子们较容易养成心中有他人的良好品质。

现在,大多家庭都是一个孩子,孩子从小生活在“独”的环境里,家里的东西和父母的爱均归他独自享受,习惯于“以自我为中心”。

可能有很多家长往往更加注重孩子的成绩怎样?有什么特长?还没有意识到“心中有他人”的教育是一个多么重要的问题。

我们经常遇到这样的现象:有的孩子一看到叔叔阿姨带着小朋友来家里玩,就赶快把自己吃的和玩的东西藏起来,无论父母怎么讲,她都不肯拿出来与小朋友分享,把父母搞得很尴尬。

此外,在我以前带的学生中也总会遇到老是要求我换座位的。

很多人的理由是说同桌如何如何不是。

后来我发现,这些同学换了座位,仍然和新同桌合不来。

分析原因,原来是要求换座位的同学思想观点上出了问题,他没有“心中有他人”,不能换位思考,总是盯着别人的不是,也就很难和同学相处好了。

演讲稿:心中有他人

演讲稿:心中有他人

演讲稿:心中有他人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大家晚上好。

今天我非常荣幸能够站在这里,与大家分享我对于“心中有他人”的理解。

人生的道路上,我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人和事,有时我们会沉浸在自我中,忽略了身边的人。

然而,内心有他人,意味着我们在生活中始终保持着对他人的关心和关爱,从而使我们的生活更加有意义、更加丰富。

首先,心中有他人意味着我们以真诚和善意对待身边的人。

在这个纷繁复杂的世界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越来越疏远,人们往往只顾自己的利益,忽略了他人的感受和需求。

然而,只有当我们心中有他人,才能够倾听他人的心声,感受他们的苦痛和快乐。

只有以真诚和善意对待他人,才能建立起互信和友好的关系。

当我们在乎他人的感受和需要时,我们也会获得更多的支持和理解。

其次,心中有他人意味着我们愿意为他人付出。

每个人都需要帮助和支持,而心中有他人的人们会愿意伸出援助之手,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

这种无私的付出不仅能够改变他人的命运,也会让我们自己的内心得到满足和快乐。

在帮助他人的过程中,我们会感受到自己的存在和价值。

只有当我们心中有他人,才能够建立起更加和谐和友爱的社会。

最后,心中有他人也意味着我们能够关爱那些需要关爱的人。

在这个充满竞争的社会中,有很多人面临着各种困难和挑战,有些人甚至失去了前进的勇气和希望。

而心中有他人的人们会愿意关注这些人的困境,给予他们关心和鼓励,帮助他们重新找到生活的方向。

关爱是我们人类特有的能力,只有当我们心中有他人,才能够将这种关爱传递给更多的人,让他们感受到生活的温暖和美好。

在今天的演讲中,我希望能够唤起大家对“心中有他人”的重视。

让我们保持一颗温暖的心,关注身边的人,以真诚和善意对待他人,愿意为他人付出和关爱那些需要关爱的人。

只有当我们心中有他人,我们的生活才会更加充实和有意义,我们的社会才会更加和谐和友爱。

谢谢大家!。

主题班会优质教案心中有他人

主题班会优质教案心中有他人

主题班会优质教案心中有他人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思想品德》教材第五章“共筑美好明天”,具体内容为“心中有他人”。

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了解集体与个人的关系,培养心中有他人的意识,学会关爱他人,增进团队合作。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心中有他人的含义,懂得在集体中关心他人、帮助他人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关爱他人、乐于助人的品质,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3. 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促进班级和谐氛围的形成。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在实践中体会到心中有他人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关爱他人、乐于助人的品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黑板、粉笔、教学视频。

2. 学具:学生分组讨论用的小卡片、彩色笔、便签纸。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一个关于关爱他人的小视频,让学生思考视频中的主人公是如何做到心中有他人的,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新课导入:介绍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内容,让学生对心中有他人有初步的认识。

3. 理论讲解:详细讲解心中有他人的含义,阐述在集体中关心他人、帮助他人的重要性。

4. 实践情景引入:设置一个实践情景,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做到心中有他人,并进行分享。

5. 例题讲解:通过讲解一个关于心中有他人的典型例题,让学生掌握解题方法。

6. 随堂练习:布置一些关于心中有他人的练习题,让学生当堂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心中有他人含义:关心他人、帮助他人重要性:促进集体和谐、提高个人品质2. 实践方法:关爱、倾听、互助、合作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结合本节课所学,写一篇关于“心中有他人”的心得体会。

对心中有他人的理解;日常生活中如何做到心中有他人;心中有他人给自己和他人带来的影响。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教师在本节课结束后,对教学效果进行反思,了解学生对心中有他人的掌握程度,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调整教学策略。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参加志愿者活动,将心中有他人的精神付诸实践,提高自身的社会责任感。

2024年度《心中有他人》主题班会教案

2024年度《心中有他人》主题班会教案

2024年度《心中有他人》主题班会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道德与法治》教材第八册,第四章《共筑美好家园》,具体内容为第三节《心中有他人》。

本节课旨在引导学生学会关爱他人,树立集体主义精神,培养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认识到关爱他人的重要性,增强集体主义观念。

2. 培养学生助人为乐的品质,提高社会责任感。

3. 使学生学会换位思考,提高人际沟通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如何让学生真正体会到关爱他人的重要性,将关爱他人转化为实际行动。

重点:培养学生心中有他人的意识,提高人际沟通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

2. 学具:教材、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述一个发生在校园里的关爱他人的故事,引发学生思考关爱他人的意义。

2. 新课导入:介绍本节课的主题——《心中有他人》,引导学生学习相关内容。

3. 知识讲解:a. 讲解关爱他人的重要性。

b. 介绍换位思考的方法。

c. 分析集体主义精神的内涵。

4. 例题讲解:通过一个具体事例,让学生学会如何关爱他人。

5. 随堂练习: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在本班开展关爱他人的活动。

7. 课堂小结:布置课后作业,提醒学生课后复习。

六、板书设计1. 关爱他人的重要性2. 换位思考的方法3. 集体主义精神4. 课后作业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以“关爱他人”为主题,写一篇心得体会。

2. 答案:要求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阐述关爱他人的重要性,并提出具体实践方法。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教师在本节课结束后,及时反思教学效果,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积极参与关爱他人的实践活动,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中,提高自身的社会责任感。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

2.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和例题讲解。

3. 板书设计。

4. 作业设计。

5.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

详细补充和说明: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本节课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心中有他人的意识,提高人际沟通能力。

心中有他人作文

心中有他人作文

心中有他人【1】心中有他人的意思就是心中要有别人,要善于帮助别人,如果一个人心目中只有自己,而没有别人,那么这个人终将会没有朋友的,还是有句话说得好:“我为人人,人人为我。

”我曾看见过这两个场景,也许你听我说完后,也会心中有他人的。

第一个场景:一天早晨,爸爸骑着助动车送我去上学,我坐在助动车的后座上悠闲地欣赏着风景,突然,有一道不起眼的风景映入我的眼帘,是一辆臭气熏天的垃圾车,有许多行人都纷纷地抱怨着垃圾车真臭,我也怒气冲冲地向爸爸抱怨着:“老爸!你瞧瞧,这垃圾车不走别的小道,怎么偏走这天大马路呀!而且还那么臭,真扰乱我的心情,如果我是总理的话,我肯定把这辆垃圾车给封了!”话音刚落,爸爸就显得严肃起来,他严厉地问我:“平时你的垃圾是谁帮你运走的?”一听这话,我也变得惭愧起来,小声而支支吾吾地说:“是……是垃圾……圾车。

”老爸最后语重心长地说:“你呀!真不知道该怎么说你好呢?你想想,每天早上我们只要把垃圾倒在垃圾箱内就无济于事了,可是垃圾车的人员呢!却要早早地来到小区的垃圾房内,然后亲手将垃圾一个个运到卡车内,难道他们喜欢闻到臭味吗?斐斐(我的小名)呀!如果你换一个角度去想想别人的话,我相信你一定会成为一个乐于助人的人!”唉!实在是感到惭愧呀!第二个场景:一个双休日的下午,我和姐姐约好一起去南翔小学打篮球,到了篮球场之后,我和姐姐高兴地玩起了篮球,玩得正高兴时,一个差不多七八岁的小男孩蹦蹦跳跳地跑了过来,恳求着我和姐姐:“大姐姐,能借我玩篮球吗?我好想玩篮球啊!”因为我篮球还没玩够,还想继续玩篮球,但是又怕姐姐将篮球借给那个小弟弟,于是,我推开站在前面的姐姐,赶到那个小弟弟的面前,委婉地拒绝他:“对不起,可爱的小弟弟,因为姐姐我还要玩篮球,所以……”没等我说完,姐姐冲到那个小弟弟面前,将篮球捧给他,热情地说:“给,小弟弟,拿去玩吧,姐姐不介意!”话音刚落,小弟弟便接过篮球,向姐姐甜甜地一笑,便蹦蹦跳跳地玩去了。

心中有他人

心中有他人
意义
为自己的生命添彩
作业
在家庭、学校、社会中, 我们如何做到心中有他人?
思考:盲人的话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反过来也方 便了自己的例子吗?
汽车各行其道,乘车先下后上,按顺序 排队……
捐献肝肾的12岁女孩
2.心中有他人能够为自己的生命添彩
小结
主动关心他人
表现 体谅理解他人
心 平等待人、尊重他人 中 有 内涵 他 高贵精神、高尚品格、善良心灵的体现 人
1.心中有他人是一个人高贵精神、 高尚品格、善良心灵的体现。
有这样一则故事:一个盲人在夜晚走路时,手 里总是提着一个明亮的灯笼。人们很好奇,就 问他:“你自己看不见,为什么还要提着灯笼 走路呢?”盲人说:“我提着灯笼不仅为别人 照亮了道路,同时别人也容易看到我,不会因 为黑暗而撞到我。这样既帮助了别人,也保护 了我自己。”
赠人玫瑰 手有余香
一、心中有他人的表现
1.主动关心他人
2.体谅理解他人
3.平等待人、尊重他人
二、心中有他人的内涵
泛指亲人、同学、 朋友、 集体、社会 我们这里所说的“心中有他人”是指在人 际交往中能平等对待和尊重他人、能设身 处地为他人着想。
张丽莉 吴林香
刁娜
三、心中有他人的意义
对比观察两幅漫画,思考生活中你喜欢和 漫画中哪种人交往,为什么?

“心中有他人”教案设计

“心中有他人”教案设计

“心中有他人”教案设计教案设计:心中有他人教学内容:1. 了解他人的需求和感受,培养同理心;2. 学会尊重他人,包容他人的不同;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并关心他人,培养同理心;2. 学生能够尊重他人,包容他人的不同;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如何引导学生理解并关心他人,以及如何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运用所学的沟通技巧。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学PPT;2. 小组讨论表格;3. 角色扮演道具。

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一个实践情景,例如在公共场所遇到有需要帮助的人,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关心他人。

2. 讲解:讲解同理心的概念,举例说明如何站在他人的角度思考问题。

3. 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分享自己关心他人的经历,并讨论如何更好地尊重和包容他人。

6. 作业布置:布置一道关于关心他人的题目,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实践并反思。

板书设计:1. 同理心:站在他人的角度思考问题;2. 尊重他人:包容他人的不同,尊重他人的意见;作业设计:题目:请描述一次你关心他人的经历,并说明你是如何尊重和包容他人的。

答案:略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重点和难点解析:2. 小组讨论的安排:在教学过程中,小组讨论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方法,它能够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提高他们的思考和分析能力。

在设计小组讨论环节时,需要明确讨论的目的和问题,并提供充足的时间和资源让学生进行讨论。

例如,在《心中有他人》这节课中,可以让学生分组分享自己关心他人的经历,并讨论如何更好地尊重和包容他人。

这样的讨论能够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程内容,并提高他们的实际应用能力。

4. 作业的布置:作业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够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在设计作业时,需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习内容的特点,布置具有针对性和实践性的作业。

例如,在《心中有他人》这节课中,可以布置一道关于关心他人的题目,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实践并反思。

这样的作业能够帮助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进一步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小学思想品德教案心中有他人

小学思想品德教案心中有他人

小学思想品德教案心中有他人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学思想品德》教材第五单元“与人相处”中的第12课“心中有他人”。

具体内容包括:理解“心中有他人”的含义,培养关爱他人、尊重他人的意识,学会换位思考,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心中有他人”的含义,认识到关爱他人、尊重他人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换位思考的能力,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3. 引导学生将“心中有他人”的理念融入到日常生活中,养成关爱他人、尊重他人的良好习惯。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理解“心中有他人”的含义,学会关爱他人、尊重他人。

难点:换位思考,将“心中有他人”的理念付诸实践。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挂图、卡片。

2. 学具:课本、练习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述一个关于关爱他人的故事,引发学生对“心中有他人”的思考。

2. 新课内容:讲解“心中有他人”的含义,引导学生学会关爱他人、尊重他人。

a. 通过课件展示相关图片,让学生体会关爱他人、尊重他人的重要性。

b. 讲解换位思考的方法,引导学生学会站在他人的角度考虑问题。

3. 实践活动: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在生活中关爱他人、尊重他人的经历,并提出改进措施。

4. 例题讲解:讲解关于“心中有他人”的典型例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5. 随堂练习:让学生完成教材中的练习题,巩固所学内容。

六、板书设计1. 板书心中有他人2. 板书内容:a. 关爱他人、尊重他人b. 换位思考c. 人际交往能力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结合本节课所学内容,写一篇关于“心中有他人”的作文。

a. “心中有他人”的含义b. 关爱他人、尊重他人的重要性c. 换位思考的方法d. 个人实践与感悟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a. 组织学生参加志愿者活动,将“心中有他人”的理念付诸实践。

b. 开展班级主题班会,讨论如何更好地关爱他人、尊重他人,营造和谐班级氛围。

主题班会教案心中有他人

主题班会教案心中有他人

主题班会教案心中有他人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道德与法治》教材第四章《在集体中成长》第三节“心中有他人”。

详细内容主要包括:理解心中有他人的重要性,培养关爱他人、尊重他人的良好品质;探讨在集体生活中如何做到心中有他人,实现和谐共处。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认识到心中有他人的重要性,学会关爱和尊重他人。

2. 培养学生在集体生活中做到心中有他人,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学生理解心中有他人的含义,学会关爱和尊重他人。

难点:如何在集体生活中实践心中有他人的理念,实现人际和谐。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黑板、粉笔。

2. 学具:教材、笔记本、随堂练习册。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实践情景引入,展示班级同学在合作中互相帮助、心中有他人的例子,引发学生对主题的思考。

2. 讲解:结合教材内容,详细讲解心中有他人的含义、重要性以及如何在集体生活中实践。

3. 例题讲解:分析教材中的案例,引导学生学会关爱他人、尊重他人。

4. 随堂练习:让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做到心中有他人,互相交流学习。

6. 互动环节:组织学生进行“心中有他人”的实践活动,如互相帮助解决问题、关心同学等。

7.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回顾,强调心中有他人的意义。

六、板书设计1. 心中有他人的含义2. 心中有他人的重要性3. 如何在集体生活中实践心中有他人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结合教材内容,谈谈你对心中有他人的理解,并举例说明。

答案示例:心中有他人是指在与他人交往中,关心他人的需求,尊重他人的人格,为他人着想。

例如,在学习中主动帮助同学解决问题,关心同学的生活等。

2. 作业要求:不少于300字,要求观点明确,举例具体。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教师应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了解学生对心中有他人理念的理解程度,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方法。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参加志愿者活动,将心中有他人的理念付诸实践,提升自身道德素养。

《心中有他人》教案

《心中有他人》教案

《心中有他人》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心中有他人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同理心和关爱他人的意识。

2. 培养学生在与他人相处时,能够站在对方的角度思考问题,尊重和理解他人。

3. 引导学生将心中有他人的理念应用到日常生活中,提升人际交往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理解心中有他人的意义,学会关爱他人。

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在与他人相处时,能够主动站在对方的角度思考问题。

三、教学方法:1. 情景模拟:通过设定情景,让学生身临其境地体验到心中有他人的重要性。

2.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心中有他人的具体表现,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3. 案例分析:分析心中有他人的典型案例,让学生从中受到启发。

四、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情景模拟材料。

2. 准备小组讨论的问题和案例。

3. 制作课件,辅助教学。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一个发生在校园里的故事,引发学生对心中有他人的思考。

2. 情景模拟:让学生参与情景模拟,体验心中有他人的感受。

3. 小组讨论: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心中有他人的具体表现,并提出建议。

4. 案例分析:分析典型案例,让学生认识到心中有他人的重要性。

5. 总结提升:总结心中有他人的意义,并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践行。

6. 课后作业:布置一道有关心中有他人的实践作业,让学生将所学应用于实际生活。

7. 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为下一步教学做好准备。

六、教学内容与步骤:1. 教学内容:让学生通过角色扮演,体验在不同情境下心中有他人的感受。

2. 教学步骤:a. 教师设定不同情境,如家庭、学校、公共场所等。

b. 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模拟情境中的心中有他人的行为。

c. 各小组分享角色扮演的经历,讨论心得体会。

七、课堂互动与提问:1. 教学内容:通过课堂互动,引导学生思考心中有他人的意义。

2. 教学步骤:a. 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心中有他人的表现。

b. 学生分享自己的经历和感悟。

2024年度《心中有他人》主题班会教案

2024年度《心中有他人》主题班会教案
5
预期目标与效果
01
学生能够认识到关注他 人、帮助他人的重要性 ,并愿意付诸实践。
2024/2/2
02
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 和归属感,提高班级凝 聚力。
03
培养学生的同理心和人 际交往能力,促进其社 会适应性的发展。
6
04
通过班会活动的互动和 体验,让学生深刻领悟 “心中有他人”的内涵 和价值。
02 心中有他人内涵 解读
21
持之以恒,形成良好习惯
从小事做起
在日常生活中,多关注他 人的需要,从小事做起, 逐渐形成良好的习惯。
2024/2/2
不断反思和调整
在实践中,不断反思自己 的行为,发现不足并及时 调整。
坚持到底
要意识到做到心中有他人 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 坚持不懈地努力。
22
06 总结反思与展望 未来
2024/2/2
2024/2/2
11
课堂纪律与礼仪规范要求
遵守课堂纪律,不迟到、不早 退、不旷课,保持专注听讲。
2024/2/2
尊重教师,服从教师管理,积 极回答教师提问,参与课堂互 动。
注意课堂礼仪,保持端正坐姿 ,不随意打断他人发言,保持 课堂秩序。
12
同学间互助合作氛围营造
倡导团结友爱、互帮互助的班级 氛围,关心同学,乐于助人。
26
THANKS
感谢观看
2024/2/2
27
在学习上互相帮助,共同进步, 分享学习资源和经验。
在生活中互相关照,关心同学的 生活和情绪,增强班级凝聚力。
2024/2/2
13
师生关系和谐发展
尊重教师,理解教师的辛勤付出,积 极与教师沟通交流。
积极参与教师组织的各项活动,增进 师生之间的感情和了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总结; 他没都具有心有人民心中有他人的高 尚品德我们应该向他们学习
怎样培养心中有他人
怎样培养心中有他人
良好的品德行为包含的内容很多,“心中有他人”是其中的重要内容之一。从 小学低年级开始进行“心中有他人”的思想品德教育是非常重要的。因为现在 的小学生大都是独生子女,基本上是自我为中心,由于小学生身心发展不成熟, 还不能从他人的立场看待事物,往往只从自己的情绪、需要和经验出发考虑问 题。但是社会的自我中心性在很多小学生身上不但没有减弱或消失,甚至有些 还有所增长,以至行成自私、霸道,唯我独尊等不良心理习惯。如一个初学打 乒乓球的小学生要求家长给他买一副质量较高的球拍,家长考虑到孩子刚学打 球,就买了一个很一般的球拍,结果孩子把球拍一摔大发脾气,把家长搞的苦 笑不得。这样的孩子无论哪方面都要自己优先,心中只有自己,不懂关心他人, 这些不良的心理习惯直接影响他今后良好人际关系的形成和才能的发挥。许多 小学生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独生子女所处的众星捧月的地位是主要的客观 因素,而更重的是家长的溺爱以及不正确的教养方法和态度所致。有一个一年 级的小学生,把别人的文具盒弄坏了,老师批评了几句,孩子的奶奶就心疼了, 说“不就是个文具盒吗?别委屈了孩子,我们赔一个就是。”这种教养方法会 导致孩子继续犯错。
七、 用心去爱家乡,爱祖国
热爱祖国的教育应该常抓不懈。学校每周一升国旗、唱国歌,让孩子们懂 得升旗时要立正、行注目礼,从小树立祖国在我心中的爱国情怀。如利用“国 庆节”开展“祝福祖国妈妈生日快乐”主题活动,在孩子们心中树起祖国的伟 大形象,让孩子们挥舞国旗,唱生日歌,为献给祖国妈妈的生日大蛋糕点上蜡 烛等,通过渲染浓厚的节日气氛,使孩子们从中受到潜移默化的爱国主义教育。 还可以教学生粘贴祖国版图模型、天安门模型等。
五、给学生创造一个实践的机会,去体验关心他人
鼓励他们给有困难的学生捐款;带他们去敬老院打扫卫生或举行一些小小 的节目,给贫困地区的小朋友开展手拉手活动,互帮互爱等一些活动,这些活 动能使他们从唯我独尊的枷索中解脱出来,使学生的品行得到有效的转化。给 学生创造一个机会,让他们去体验关心他人。
三、德育基地是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品行重要 途径
心中有他人
雷锋曾带领伙伴们冒雨奋战保住了7200袋水泥免受损失,当时的《辽阳日报》 报道了这一事迹。在鞍山和焦化厂工作期间,他曾3次被评为先进工作者,5次 被评为标兵,18次被评为红旗手,并荣获“青年社会主义建设积极分子”的光 荣称号。1959年12月征兵开始,雷锋迫切要求参军,焦化厂领导舍不得放他 走。雷锋跑了几十里路来到辽阳市兵役局(现人武部)表明参军的决心。他身 高只有1.54米,体重不足55公斤,均不符合征兵条件,但因政治素质过硬和 有经验技术,最后被破例批准入伍。
王二小放牛郎
抗日战争时期,在河北省沫源县出现了一位全国闻名的抗日小英雄,他的名字 叫王二小。王二小牺牲时才七岁,在日本鬼子扫荡一条山沟的时候,为了掩护 几千名老乡和干部,他不顾自己的生命危险,把敌人带进了八路军的埋伏圈。 气急败坏的日本鬼子把王二小挑在枪尖摔死在大石头的上面。干部和老乡脱离 了危险,小英雄王二小英勇牺牲了。王二小的动人事迹很快传遍了解放区,每 一个老乡都含着眼泪,歌唱二小放牛郎,《晋察冀日报》在头版报道了王二小 的英勇事迹。晋察冀边区的文艺战土方冰和劫夫很快创作了后来传唱全中国的 著名儿童歌曲《歌唱二小放牛郎》
一、 “角色转换”是解决学生“自我中心”的好 办法
“角色置换”就是转换他人位置去实际体会别人的需求、感受。就孩子把他人 的文具盒弄坏一事,我联系了孩子的父母,我问:“要是你的孩子心爱的文具 盒被别人弄碎了,孩子心情会怎么样,家长心情会怎么样?”孩子只有设身处 地想象,自己就与别的孩子“调换”了位置,就会感到难过、心疼,就会为自 己的行为不安、羞愧。“角色置换”能很好地起到弱化“自我中心”的作用, 帮助儿童从自己角度出发转为能考虑别人的感受和需要,形成“心中有他人” 的良好行为习惯。
伟人生平
雷锋生前是解放军沈阳部队工程兵某部运输班班长、五好战士,1962年8月15 日因公殉职。他的爱憎分明、言行一致、公而忘私、奋不顾身、艰苦奋斗、助 人为乐,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的崇高精神,集中体现 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共产主义道德品质。 雷锋,原名雷正兴,1940年出生在湖南省望城县一个贫苦农家。 1949年8月,湖南解放时,小雷锋便找到路过的解放军连长要求当兵。连长没 同意,但把一支钢笔送给他。1950年,雷锋当了儿童团长,积极参加土改。同 年夏,乡政府保送他免费读书,后来加入少先队。1956年夏天,他小学毕业后 在乡政府当了通信员,不久调到望城县委当公务员,被评为机关模范工作者, 并于1957年加入共青团。
二、 教师与家长的身教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老师和父母的一言一行要为小学生作表率。俗话说:学生是老师的一面镜子, 孩子是家长的一面镜子。小学生的思维直观、具体、好奇心,模仿性强,教师 或父母的举止言行。他们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反映在行动中,如王佩同学 看见母亲细心照顾体弱多病的父亲,不顾在田间工作的劳累,不嫌麻烦给丈夫 做可口的饭菜、擦澡、洗衣服、换被褥等,买来好吃的东西先给病人吃,为子 女做出榜样。就在放学后也帮家里干一些力所能及的活,替母亲分忧。父母或 教师也可以向学生介绍自己在单位怎样关心同事。为了他人的方便,自己再辛苦 再累也乐意等。这些都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此外,我们利用故事、电视、春游、参观等多种形式进行教育,也可以收到很 好的效果。 通过开展健康有益、生动活泼、独具特色的活动,努力使爱国主义、 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在学生幼小的心灵里深深扎根,使优良品德和高尚情 操在他们日常的行为中逐步形成,使他们动脑动手的能力和适应社会的本领不 断得到增强。充分照顾少年儿童的特点,,以正面教育为主,以激励为主,注 重引导学生自己管理自己,自己教育自己,自主开展活动,争做社会需要的小 公民
八、将自己融入集体中,去锻炼和提高
鼓励学生多参加集体活动,关心集体,为集体出力,将自己融入集体中去 接受锻炼和提高。如学生往往对电影、电视、故事中的英雄模范人物很佩服, 我们应及时启发学生:这些人之所以受到别人的尊重,是因为他们为集体、为 大家做了好事,特别应该用学生身边的关心集体、为他人着想的榜样教育学生, 因为对学生有亲切感的榜样,学生才易学肯学。
为了使小学生有一个健康向上的思想,养成他们良好的道德品行 ,我们充分利 用德育教育基地,采用生动的形象的方法,对小学生进行革命的英雄主义和爱 国主义的教育。例如:根据学生年龄特征,与镇老干部活动中心联手,利用清 明节扫墓、“十一”国庆节等机会,向学生讲革命英雄故事,使他们明白革命 烈士为了创建一个新中国,为了我们今天的幸福,他们不惜献出自己宝贵的生 命,趁此对学生在日常行中的自我为中心形成的自私、霸道、唯我独尊的不良 习惯行为进行对比解剖,从而使他们认识到自己行为在今后的道路中的害处。 最终使他们懂得关心他人,关心社会,养成良好的品德。
四、 树立身边的典型,大声旗鼓的表扬效果不错
最近,学校进了一大批菊花摆放在校园里,鲜花盛开,景色迷人,常引来师 生驻足观赏,学校还没来得及考虑这批花需马上浇,一个学校出了名的皮孩子 不声不响地拿起水壶,清晨、中午,主动承担了浇花的任务,我试着问他: “是老师让你浇的吧?”他说不是,是怕花谢了不好看。没想到被人遗忘的学 生还会事事想着别人。我们利用红领巾广播站大肆进行了表扬,倡导大家向他 学习。这件事不仅教育了学生,还挽救了一个后进生,让他充满了自信,学习 成绩也上了一个层次。
六、 家校教育保持一致,事半功倍
在现实生活中,父母长辈“强加”给孩子的爱太多,孩子们饭来张口、衣来 伸手,连一句谢谢都不会说。进行爱心教育离不开家庭的配合。学校要做好家 长工作,开办好家长学校,让家长明白爱心教育的重要意义,从而让广大家长 主动积极配合学校的教育工作,使家校教育保持一致性,这样的教育,就会取 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பைடு நூலகம்
谢谢观赏
(苏霍姆林斯基)
2《四则漫画》
看完上图你想说什么?
看上图你想到了什么?
进行小组讨论你懂得了什么道理【 5 分 钟】
你想对图2的小女孩说什么?
图1和图2有什么不一样
你想对图一的商贩说什么?
先为他人找想
此时落水的老奶奶在想什么?
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做?
讨论是什么导致人们这样想小组讨论3分钟
伟人生平
心中有他人名言警句
心中有他人-名言警句
己所不欲,勿施与人——《论语》。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齐桓晋文之事》) 青年人应当不伤人,应当把个人所得的给予各人,应当避免虚伪与欺骗,应当 显得恳挚悦人,这样学着去行正直。 —— 夸美纽斯
对人的热情,对人的信任,形像点说,是爱抚、温存的翅膀赖以飞翔的空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