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障儿童的特点与教育策略(2015省培)

合集下载

轻度智障儿童学习特点与随班就读教学基本策略

轻度智障儿童学习特点与随班就读教学基本策略

轻度智障儿童学习特点与随班就读教学基本策略第一篇:轻度智障儿童学习特点与随班就读教学基本策略轻度智障儿童学习特点与随班就读教学基本策略何为智障?智障是指智慧明显低于一般水平,在成长期间(即十八岁前)在适应行为方面有缺陷。

一、智障儿童的主要特点(一)生理特点1.一般来说,智障儿童的语言、动作缓慢,智力发育迟缓,对周围事物和声音反应迟钝,身体素质较差,小肌肉群欠发达。

2.有的智障儿童特别兴奋,经常活动不停、多动、注意力不集中。

3.有的智障儿童表现为少动,或者说经常萎靡不振,这类儿童好像整天睡不醒似的,一坐下来就想睡,表现为过分的安静。

4.智障儿童有特殊面容。

有的肥大、有的眼睛斜视或对视等。

(二)心理特点1.认知能力很弱,感知过程不积极,难以区分相似的东西。

2.注意力易分散。

记忆的速度慢,记忆的内容不准确且不牢固。

3.思维频发、刻板,对数量、时间、空间等抽象慨念领会迟钝,一形象思维为主。

4.情绪反应降低,挫折的耐受力低。

他们受了挫折之后往往容易悲观,产生过激的行为。

5.学习兴趣低弱、词语贫乏不连贯。

6.行为固执、刻板、墨守成规,缺乏动力。

(三)学习特点认知:1.缺乏统整能力。

没法把一件事完全统整,因此,了解事情都是一部份、一部份,且每个部份皆独立。

2.短期记忆拙劣。

短期记忆是认识事物之后立即记住的能力,短期记忆加强后会转变为长期记忆。

短期记忆差的原因是脑部信息处理的速度太慢。

3.后设认知与抽象思维障碍。

后设认知就是做完一件事情后,事后自己回忆、监督、检讨、改进。

智力障碍的孩子缺乏这方面的能力,缺乏的原因正是孩子短期记忆的拙劣,刚做过的事马上就忘掉了,因此,没有办法把自己刚完成的行为进行事后检讨、改进。

智力障碍的孩子抽象思维能力差,事实上,中重度的孩子连抽象思维都没有,因为抽象思维需要脑神经发展至相当高的程度。

4.序列处理优于平行处理。

序列处理是按部就班,依时间序列一步一步的处理事物,平行处理是一段时间内同时处理好多事情。

智障儿童所表现的发展特点

智障儿童所表现的发展特点

智障儿童所表现的发展特点
智障儿童,也称为智力障碍或发育障碍儿童,其发展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智力发展迟缓:智障儿童的智力水平明显低于同龄儿童,他们在学习新知识、理解和应用信息、解决问题以及适应新环境等方面的能力较弱。

2. 适应行为缺陷:他们在日常生活技能、社交互动、自我照顾和社区参与等方面可能存在困难。

这可能表现为无法独立完成日常活动,如穿衣、吃饭、洗漱等,或者在与人交往时难以理解社会规则和情绪表达。

3. 语言和沟通问题:许多智障儿童的语言发展滞后,可能有语言理解和表达的困难,包括词汇量少、语法错误、发音不清或完全不能说话。

4. 运动和协调能力受限:一些智障儿童可能存在四肢不协调、行走困难或其他运动技能的发展延迟。

5. 记忆力和学习能力弱:他们可能表现出记忆力较差,学习新技能或信息的速度慢,且容易忘记已学内容。

6. 情绪和行为问题:智障儿童可能会有情绪调节困难,表现出过度活跃、注意力不集中、焦虑、抑郁或者自闭等行为特征。

7. 感知和认知差异:他们在视觉、听觉、触觉等感官处理上可能有所不同,对周围环境的理解和反应也可能较为独特。

8. 个体差异大:尽管智障儿童有许多共同的特点,但他们的能力和需求可以有很大的个体差异,从轻度到重度不等。

对待智障儿童需要耐心和专业的教育和支持,包括个性化教育计划、物理治疗、语言疗法、职业疗法等多种干预手段,以帮助他们最大限度地发展潜能并提高生活质量。

早期识别和干预对于改善智障儿童的预后至关重要。

以上内容,供参考。

智障儿童心理发展特点及其教育对策论文

智障儿童心理发展特点及其教育对策论文

智障儿童心理发展特点及其教育对策[摘要]智障儿童由于大脑器官受损,以及不良环境和不合理的教育,使他们的心理和行为出现了种种的缺陷和障碍。

针对智障儿童的心理问题,老师和家长要正确认识智障儿童。

克服消极的态度,还必须遵循思想性、科学性、实用性、差异性的原则,重点抓好智障儿童生活技能和行为习惯的培养,唤起智障儿童的学习兴趣,帮助智障学生取得成功。

[关键词]认知情绪个性生活技能行为习惯学习兴趣一、智障儿童的心理特点认知方面。

智障儿童在认知方面的表现是:1、知觉速度慢、容量小、不够分化、缺乏积极性。

正常儿童3岁时已能分辨红、黄、蓝、绿等基本颜色,而智力落后学生到很大年龄还不能做到,八九岁的孩子都说不出自己衣服的颜色。

2、言语发生晚、表达能力差、词汇贫乏、语法单调、存在明显言语障碍。

3、思维直观具体、概括水平低,缺乏思维的目的性、灵活性、独立性与批判性。

智障儿童对各种事物的理解只有与具体事物联系在一起时才能做到,抽象概括能力很低。

针对这些心理问题,情绪方面。

智障儿童在情感特点方面与正常儿童表现出明显的差异。

首先,表现为情绪不稳定。

智障儿童的情绪体验与幼儿差不多,情感不稳定,易变化,破涕为笑,转怒为喜得现象颇为常见。

其次,还表现在情绪调节功能差。

莫名其妙的哭与笑,对沉重的精神打击无动于衷,但有时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却能引起他们强烈的情绪体验。

再次,表现在高级情感产生晚、水平低。

开智学校学生有相当一部分道德感方面表现出无羞耻、不知道难为情、也不懂是非曲直、在理智感方面不知道学习为什么,在学习中只是简单的模仿、没有求知欲和特别的兴趣爱好。

个性特点方面。

智障儿童在个性特点方面首先表现为抱负水平低。

智障儿童可能形成不良的自我概念,他们与智力年龄相同的儿童相比更易满足于不良成绩。

其次,他们渴望得到注意和表扬。

再次,社会适应能力明显不足。

智障儿童除行为习惯一项外,生活自理能力、言语交往能力、家务劳动能力、时间概念掌握水平、社会化程度等项均与正常学生有显著差异。

浅谈智障儿童心理的特点及特殊教育

浅谈智障儿童心理的特点及特殊教育

浅谈智障儿童心理的特点及特殊教育智障儿童是指智力发育水平明显低于同龄儿童的儿童,其智力发育相对滞后,表现出学习能力、记忆力、理解力和思维能力等方面的困难。

智障儿童心理具有许多的特点,如下:一、情绪不稳定智障儿童由于智力问题,往往难以理解和识别周围的事物和人,对于生活中的各种情境和情感体验无法准确表达。

因此,智障儿童的情绪比较复杂,一方面容易遭受挫折和失落的情绪,另一方面也比较容易兴奋和激动,情绪不稳定。

二、社交能力有限智障儿童的智力发展滞后,使得他们和同龄人相比,在语言和思维能力方面存在缺陷,无法和同龄人进行交流和互动。

这样一来,智障儿童在社交活动中往往显得孤立无援,难以适应社交环境。

三、自我中心智障儿童认知能力有限,思维模式比较单一,对于周围的环境和人群关注度较低,因此智障儿童易于表现出自我中心的特点。

他们往往认为自己是中心,周围的一切都是为了自己服务的,容易表现出强烈的自我意识。

特殊教育是在教育体制内针对智力低下、残疾、特殊行为等问题的儿童,建立特定的教育课程和教学环境,以实现其教育和发展的目标。

对于智障儿童来说,特殊教育可以为他们提供学习和生活上的帮助,提高其社会适应性和自我保护能力。

特殊教育的目标如下:一、提高智力水平特殊教育的首要目标是针对智障儿童智力发育滞后的问题,通过针对性的教育和训练,尽可能提高他们的智力水平,帮助他们能够更好地适应生活和自理。

二、培养独立生活能力智障儿童在自理生活方面存在着很多困难和挑战,需要家长和特殊教育工作者的专项指导和训练,培养他们独立自理能力和自我保护能力,提高社会适应能力。

三、促进社交能力发展由于智障儿童的社交能力有限,需要通过特殊教育的方式,培养他们社交技能和社会规范,让他们更好地适应社交环境,与周围的人进行有效的沟通和交流。

四、提高自我肯定感和自尊心智障儿童在日常生活中常常受到歧视和排挤,需要通过特殊教育的方式培养他们的自我肯定感和自尊心,从而更好地适应生活和社会环境。

智障学生的思维特点分析及教学策略探讨

智障学生的思维特点分析及教学策略探讨

智障学生的思维特点分析及教学策略探讨智障学生是指智力发展低于正常人群的学生,他们在思维方面存在一些独特的特点。

理解并应对这些特点,对于制定合适的教学策略至关重要。

智障学生的认知能力较弱。

他们在处理信息、记忆和理解的能力上相对较弱。

在教学中需要采用简化材料、适当降低任务难度,以保证他们能够理解和掌握所教内容。

重复和巩固学习也是非常重要的,以帮助他们在认知能力上的提高。

智障学生的思维顺序性较弱。

他们难以按照逻辑顺序思考问题,容易在解决问题时迷失方向。

在教学中,可以采用分步骤教学的方法,将问题和任务分解成多个小部分,逐步引导他们理解和解决问题。

鼓励他们通过绘画、图表、模型等辅助工具来组织并展示思维过程,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清思路。

智障学生在抽象思维方面较弱。

他们难以理解和应用抽象概念,更偏向于具体和直观的思维方式。

在教学中需要尽量使用具体的事例和实物来解释抽象概念,提供多种感官刺激,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能动性。

可以通过游戏和情景模拟等方式来帮助他们将抽象概念与具体经验联系起来,提升他们的抽象思维能力。

智障学生对于环境的理解和适应能力较弱。

他们在感知和处理外界环境信息的能力上存在困难。

为了提高他们的环境适应能力,在教学中可以建立稳定的学习环境,减少外界干扰和噪音。

多与他们进行互动和交流,培养他们的社交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

家校合作也十分重要,家长和教师要加强沟通,共同关注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提供更好地支持和帮助。

智障学生具有认知能力较弱、思维顺序性较弱、抽象思维能力较弱和环境适应能力较弱等特点。

针对这些特点,教师可以采用简化材料、分步骤教学、使用具体事例和实物、提供感官刺激、使用游戏和情景模拟等教学策略。

建立稳定的学习环境、与学生互动交流、加强家校合作也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这些教学策略和方法的应用,可以更好地促进智障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浅谈智障儿童心理的特点及特殊教育

浅谈智障儿童心理的特点及特殊教育

浅谈智障儿童心理的特点及特殊教育智障儿童是指智力水平低于正常儿童的一类特殊儿童。

由于智障儿童智力上的缺陷,使得他们在学习和社交方面存在着很多困难,这就需要采取特殊的教育和心理干预措施来帮助他们改善心理状态,增强自信心,提高自我价值感和自尊心。

因此,孩子的心理问题尤为重要。

智障儿童心理特征是写定的。

首先,智障儿童在学习中难以跟上同龄人的步伐,学习能力低下,学习成果受限制,因此,他们的自尊、自信心、自我意识和自我控制力都很低。

其次,智障儿童在生活上也存在着许多问题,他们比较孤独,平时交朋友也较困难,常常面临着难以解决的心理冲突和困境。

为了帮助智障儿童改善心理问题,我们需要采取一些特殊教育方案,如下所示:1、对智障儿童进行身心全面的训练。

智障儿童的身体和心理两方面都需要训练。

因此,教师或家长应该采取适当的身体练习,如体育锻炼等,以便他们能够提高身体素质。

同时,在心理方面,教师或家长应该耐心细致地陪伴他们交流、聊天,帮助他们增强自信心和自我意识。

2、加强语言教育和心理疏导。

许多智障儿童语言表达和交流能力较差,因此,我们需要加强语言教育和交流。

在这方面,教师或家长可以采用一些语音培训和语言疏导的方法,如对他们进行语言练习、谈心等,以便让他们学会更好地表达自己。

3、营造良好的家庭和学校环境。

智障儿童需要一个良好的家庭和学校环境,只有这样,他们才能在感情上得到支持和鼓励,增强自尊。

此外,我们还需要营造一种平等、尊重、开放的教育氛围,让每个孩子都能够受到同样的教育,赢得更多的尊重和认可。

总之,智障儿童的教育和心理干预工作是一项长期而艰苦的任务。

但是,只要我们能够采取正确的措施,并给予他们足够的爱和关怀,就能让他们获得更好的发展和成长。

智障学生的思维特点分析及教学策略探讨

智障学生的思维特点分析及教学策略探讨

智障学生的思维特点分析及教学策略探讨1. 引言1.1 研究背景智障学生是指智力发育迟缓或受损的学生,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常常面临着困难和挑战。

随着社会对教育的重视和关注,智障学生的教育问题也逐渐成为教育界和社会的关注焦点。

智障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往往表现出认知能力差、学习动力低等特点,这给教师的教学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和挑战。

为了更好地满足智障学生的学习需求,开展针对其特点的教学工作显得格外重要。

本文旨在对智障学生的思维特点进行分析,并探讨相应的教学策略,以期为教师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通过深入研究智障学生的思维特点和探讨有效的教学策略,可以更好地提高智障学生的学习效果,促进其全面发展。

1.2 研究目的智障学生的思维特点分析及教学策略探讨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深入了解智障学生在学习和思维方面的特点,从而探讨更有效的教学策略和方法。

通过对智障学生认知能力差、学习动力低等特点进行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他们学习的困难所在,进而提出针对性的个性化教学方案。

通过情感沟通训练和辅助工具运用等教学策略的探讨,可以帮助智障学生更好地适应学习环境,提升学习效果。

通过本研究的深入探讨,我们旨在提高教育者对智障学生教学需求的认识,促进智障学生的全面发展,实现教育资源的更好配置和利用。

2. 正文2.1 智障学生的思维特点分析智障学生是一类在智力水平方面存在较大障碍的学生群体,其思维特点与正常学生有所不同。

智障学生的思维特点分析可总结为认知能力差、学习动力低等方面。

智障学生的认知能力差是他们思维特点的主要表现之一。

由于智力水平的限制,智障学生在理解抽象概念、推理和逻辑思维等方面存在局限,容易出现困惑和理解困难,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对他们的启发和引导。

智障学生的学习动力普遍较低,缺乏对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这可能与他们长期以来在学习中遇到的挫折和困难有关,需要通过教师的引导和激励来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让他们在学习中找到乐趣和成就感。

智障学生的思维特点分析及教学策略探讨

智障学生的思维特点分析及教学策略探讨

智障学生的思维特点分析及教学策略探讨智障学生是指智力发育迟缓或智力水平低于正常水平的学生。

他们在思维特点上与正常学生有一定的差异,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针对其思维特点制定相应的教学策略。

智障学生的思维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思维速度较慢:智障学生的思维速度较慢,他们需要更多的时间来理解和消化信息。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给予他们更多的思考时间,避免过多的干扰和催促。

2. 牵强联想和死记硬背:智障学生在联想和记忆方面存在一定的困难,容易出现牵强联想和死记硬背的情况。

为了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记忆知识,教师可以通过生动形象的示范和多种表达方式,如图片、图表、实物等,帮助他们建立感性认识和深入理解。

3. 空间意识和方向感差:智障学生在空间意识和方向感方面存在一定的困难,容易迷失方向或无法准确判断位置关系。

为了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空间概念,教师可以引导他们进行具体实物的观察和操作,同时通过游戏和活动等形式提高他们的空间感知和方向感。

针对以上思维特点,教师可以采取以下教学策略:1. 个体化教学:针对智障学生的个体差异,教师应针对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和发展需要,制定个体化的教学计划。

根据学生的思维特点,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培养和辅导,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2. 营造宽松和温馨的学习环境:为智障学生创造宽松、温馨的学习环境,营造积极、和谐的学习氛围,使他们能够放松心情、积极参与到学习中来。

3. 使用多种教学方法和工具:教师可以结合多种教学方法和工具,如故事讲解、游戏活动、多媒体教学等,培养智障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激发他们的学习潜力。

4. 组织合作学习:智障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可以通过与同伴的互动和互助,获得更多的学习支持和正反馈。

教师可以组织小组合作学习活动,让智障学生在与同伴的合作中相互学习、相互促进。

针对智障学生的思维特点,教师需要采取相应的教学策略,关注每个学生的个体差异,创造积极的学习环境,灵活运用教学方法和工具,通过个体化教学和合作学习等方式,帮助智障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发挥他们的潜能。

智障学生的思维特点分析及教学策略探讨

智障学生的思维特点分析及教学策略探讨

智障学生的思维特点分析及教学策略探讨【摘要】智障学生的思维特点分析包括认知发展水平较低、学习障碍与记忆困难以及情绪不稳定和自理能力较弱。

针对这些特点,教师可以采取多种教学策略,如提供具体清晰的指令、使用多媒体教学工具、采用多元化的评估方式等。

通过针对性的教学措施,可以帮助智障学生更好地适应学习环境,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和自信心。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个体差异,灵活运用不同的教学策略,为他们提供更有针对性的教学支持,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最终目标是提高智障学生的学习成绩和生活质量,使他们能够更好地融入社会,享受美好的人生。

【关键词】智障学生、思维特点、认知发展、学习障碍、记忆困难、情绪不稳定、自理能力、教学策略、教育、特殊教育1. 引言1.1 引言智障学生是指智力发育迟缓或受损,因而在认知、沟通、学习和适应能力等方面存在困难的学生。

正确认识并了解智障学生的思维特点对于教育工作者来说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认知发展水平、学习障碍与记忆困难、情绪不稳定和自理能力较弱等几个方面对智障学生的思维特点进行分析,并探讨针对这些特点的教学策略。

智障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较低,一般难以进行抽象思维和逻辑推理,需要教师在教学中采取更具体、直观的方法来帮助他们理解和学习。

智障学生常常面临学习障碍和记忆困难,教师可以通过重复、强化和多感官参与等方式帮助他们记忆和理解知识。

智障学生的情绪较为不稳定,自理能力较弱,教师需要在教学过程中给予他们更多的支持和关怀,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和独立性。

通过对智障学生思维特点的深入分析和了解,教师可以更好地制定针对性的教学策略,帮助他们克服学习障碍,提高学习效果。

在接下来的文章中,将进一步探讨如何在教学中更好地应对智障学生的特点,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2. 正文2.1 智障学生的思维特点分析智障学生在思维方面存在着与正常学生不同的特点,这些特点包括认知发展水平较低、学习障碍与记忆困难、情绪不稳定和自理能力较弱等方面。

智障儿童的特点与教育策略省培

智障儿童的特点与教育策略省培

智障儿童的特点与教育策略省培智障儿童是指智力水平明显低于同龄人的儿童,这是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智力发育障碍所致。

智障儿童的智力发育迟缓,思维能力低下,如何对他们进行教育是一个需要重视的问题。

本文将介绍智障儿童的特点以及相应的教育策略,以帮助家长和教育工作者更好地了解和教育智障儿童。

智障儿童的特点智力水平低下智障儿童的智力水平明显低于同龄人,智商指数在70以下。

他们的智力发育迟缓,思维能力较差,注意力不集中,较难理解和掌握抽象的概念和知识。

社会交往能力差智障儿童的语言表达能力差,常常缺乏社交技能和交往经验。

他们往往不会主动与人交流,缺乏与人接触的机会,难以建立起社会关系。

学习困难智障儿童的学习能力低下,学习成果不如同龄人。

他们的记忆力、理解力和应用能力都受到限制,难以学习理论和抽象的知识,需要一定的教育策略帮助他们掌握基础知识。

智障儿童的教育策略针对个体差异化教育针对智障儿童的个体差异,需要制定个性化的教育计划和课程,以便满足他们的教育需要。

家长和教育工作者应该了解每个智障儿童的特点和优点,并推动针对性教育策略的制定和实践。

注重口语交流智障儿童往往语言表达能力欠缺,需要及时地进行口语交流训练,以便增强自信和语言表达能力。

在语言训练中,家长和教育工作者需要注意选择合适的课程和教材,激发智障儿童的学习兴趣。

重视社交技能和独立能力智障儿童缺乏社交技能和独立能力,需要花费额外的时间和精力进行训练。

他们需要学会与人交往,并在交往中获得支持和认可。

此外,还需要配备适当的教育工具和设备,以提高他们的独立生活能力。

重视体验教育智障儿童学习成果不如同龄人,但他们往往对视觉和体验教育具有强烈的兴趣。

在教育中,家长和教育工作者应该鼓励智障儿童参加各种体验性学习活动,如动手制作、实地考察和游戏等,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潜能。

针对智障儿童的教育策略需要重视个体差异、口语交流、社交技能和体验教育等方面。

家长和教育工作者要了解智障儿童的特点和需求,并制定相应的教育计划和策略,以帮助他们获得更好的发展和生活。

例谈智障儿童的教育策略

例谈智障儿童的教育策略

例谈智障儿童的教育策略智障儿童,是指在胚胎期或者出生后由于各种原因造成智力落后或发展水平低下的儿童。

智障儿童是由各种原因引起的脑发育障碍,而以智能低下为其主要特征。

本文以教学案例出发,围绕智障儿童的发展特点,就如何教育智障儿童、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开展智障儿童的教学教育这两个方面展开讨论。

一、教学案例小宏今年已经15 岁了,按照正常年龄,他今年已经上八、九年级了,可是,因为小时候用药的缘故,他轻微智障,一直随班就读。

跟着我班学生一路走来,今年六年级。

他是一名令老师、家长头痛的学生,不了解他的人都觉得他很“傻”,他的一言一行总是像个五、六岁的孩子,显得特别幼稚、可笑,特别与众不同。

上课时,他经常喋喋不休地小声嘟囔,有时会突然大声喊叫,有时自言自语,老师一提醒他,就趴在课桌上哭鼻子。

即使安静地坐在座位上时,也不能像其他同学一样听课和读书,更多时间是东张西望或无所事事。

而与同学发生矛盾时,他总是以哭为武器,谁也拿他没办法。

幸好,班里其他同学对他的“怪异行为”已经司空见惯,所以都把他当成小弟弟一样让着他,大都不跟他计较。

但是,也总有几个捣蛋鬼总是乘人不备时善意地“欺负”他。

如,藏起他的铅笔盒、课本等恶作剧时有发生,因此也就惹得他哭声不断,我自然就是他的“救兵” 了。

当然,小宏也有不少可爱之处。

例如,他很勇敢,特别爱发言,老师提问,不管会与不会,他总是把小手举得高高的,所以,遇到认读生字等较简单的题目时,我就叫他来回答,他声音清脆,很招人喜欢,我就借机表扬他。

每当这时,他就特别高兴。

可是,面对繁重的学习任务,小宏真是无力招架。

他的学习也让任课教师爱莫能助,阅读理解,写作应用,更是油盐不进,考试成绩个位数是常事。

二、教育策略小宏的个案,究其成因,除了客观原因,首先是欠缺良好的家庭教育,没有养成良好的习惯。

孩子虽然有智力障碍,但并不是天生就是这样无理取闹的。

是家长过分的迁就养成了孩子任性的习惯;由于家长没有注重培养孩子的学习习惯,所以他上课注意力容易分散,无法静下心来学习。

智障儿童的教学策略

智障儿童的教学策略

智障儿童的教学策略在智障儿童的教学中,采用有效的教学策略至关重要。

这些策略需要兼顾儿童的认知和情感发展,以创造积极的学习环境并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本文将探讨几种适用于智障儿童的教学策略,包括个别化教学、视觉辅助、社交技能训练和外部支持的重要性。

一、个别化教学策略针对智障儿童的个别化教学策略可以根据他们的认知水平和学习需求进行调整。

这种策略侧重于提供个别的学习计划和资源,以满足每个孩子的独特需求。

教师应该了解每个儿童的个别能力和兴趣,并根据这些信息制定灵活的教学计划。

此外,利用多元智能理论,教师可以通过不同的教学方法和资源来激发儿童的学习兴趣和潜能。

二、视觉辅助策略视觉辅助策略对于智障儿童的教学至关重要。

视觉辅助可以通过使用图片、图表、图像和教具来帮助儿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这种策略可以帮助儿童建立概念和思维模式,并促进他们的信息处理和记忆能力。

教师可以通过使用视觉辅助工具来引导学生进行观察、比较和分类等活动,从而增强他们的学习效果。

三、社交技能训练策略对于智障儿童来说,发展社交技能是他们全面发展的关键。

社交技能训练策略可以通过模拟和角色扮演等形式进行。

教师可以组织各种社交活动,让儿童参与其中,例如合作游戏、小组讨论和角色扮演。

这些活动可以帮助儿童学会与他人交流、合作和解决问题。

此外,教师还可以采用正面强化和行为激励等方法,帮助儿童建立积极的行为习惯和社会互动能力。

四、外部支持策略在智障儿童的教学中,家庭和社区的外部支持是至关重要的。

教师应积极与家长和特殊教育专家合作,共同制定儿童教育计划和目标。

此外,教师还可以将儿童融入常规教育环境中,与其他同龄学生一起学习和成长。

这种融合教育的模式可以促进儿童的社交和情感发展,培养他们的自信和独立能力。

总之,智障儿童的教学策略需要个别化、视觉辅助、社交技能训练和外部支持的多方面考虑。

教师在实施这些策略时应注重灵活性和创造性,以满足每个儿童的独特需求。

通过这些策略的有机结合,儿童可以获得全面的教育和发展机会,实现他们的潜能和自我实现。

智障儿童的心理特征和教育策略

智障儿童的心理特征和教育策略
7.行为特征
①主动性不足。智障儿童的主动性一般较差。在家里大多不会主动做家务,在学校里大多不会主动完成作业。
②不可遏止的冲动性。智障儿童由于自我控制能力差,对外部的刺激常不能很好地辨认理解和作出合理的反应,以至对外界的刺激会作出很原始的反应。这种原始的反应受激情冲动的支配,不经过是非判断和思考就直接转化为行动,也不考虑所产生的激发智障儿童学习的积极性
智障儿童由于智力不足,行为活动、能力有某种局限,往往使他们自信心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加之周围环境的某些冷遇、岐视,甚至欺凌、侮辱,自尊心受挫伤,会使他们自信心丧失,而产生一种负性心理,严重影响他们身心的发展和缺陷的补偿。这种相互影响,往往会在他们身上形成恶性循环。
(四)强调小步子程序训练
所谓小步子程序训练,就是把训练的内容分解成细小的步骤,桉预定的目标一步一步有计划地进行训练,最后达到训练的目标。
这种小步子程序训练,实际上也符合普通教育所实施的可接受性原则。把教育和训练的内容分解成一小步一小步,以适合智障儿童的年龄特征和发展水平,容易为智障学生所接受。
实施这一原则在对教育内容作小步子分解时,须注意两点
6.情感特征
③控制和调节情感的能力差。他们控制和调节情感的能力差,很难以社会所要求的道德行为标准来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情感。如当他们的需要未能满足时,就会不分场合地大吵大闹。
④有病态性的情感。在智障儿童中有时会见到一些病态的情感,如细小的刺激引起兴奋爆发的反应;失去了儿童应有的兴趣爱好,感情淡漠,对生活、对人漠不关心。
(二)加强直观性教育
直观性原则指在教育中利用学生的多种感官和已有经验,通过各种形式的感知,丰富学生的直接经验和感性知识,从而比较全面、探刻地掌握知识,并使认识能力得到较好的发展。这条原则对智障教育尤为重要。

智障学生的思维特点分析及教学策略探讨

智障学生的思维特点分析及教学策略探讨

智障学生的思维特点分析及教学策略探讨
智障学生是指智力发展迟缓或受损的学生。

他们的认知功能、语言表达、社交能力、情绪表达等方面存在明显的发育不良。

智障学生的思维特点不同于普通学生,他们需要针对性的教学策略来适应自己的学习需求。

智障学生思维特点:
1. 逻辑性弱:智障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较差,往往无法理解事物间的逻辑关系,需要教师通过带有实体操作的实现进行引导。

2. 抽象思维能力弱:智障学生的认知能力较差,无法理解抽象的概念和思想,只能通过具体实物进行理解和表达。

3. 记忆力短暂:智障学生的记忆力较一般学生差,无法长时间记忆或记住内容较多的知识点。

4. 语言表达能力差:智障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不如一般学生,容易发生语言障碍、发音不清等情况。

1. 强化学习:针对学生记忆力短暂的特点,教师可以采用“强化学习”法。

即在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知识点后,通过反复强化这些知识点,让学生慢慢习惯于这些知识点。

2. 具体实物引导:针对智障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差和逻辑性弱的特点,教师可以采用具体实物的引导方法。

即通过实物、图片等给学生生动形象地展示概念的含义。

3. 手语教学:智障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差,可以通过手语来提高他们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4. 简化语言:为了让智障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接受知识,教师可以采用简单语言和反复强化的方式来让学生掌握知识点。

5. 知识分解法:智障学生理解能力差,可以采用知识分解法。

即将一个较难的知识点分解为若干个小部分,让学生分步骤掌握。

等学生掌握后,再来组合,提高整体理解。

智障儿童的教学策略

智障儿童的教学策略

智障儿童的教学策略智障儿童是指智力发育迟缓或智力低下的儿童,需要特殊的教学策略和方法来满足他们的学习需求。

下面将介绍一些适用于智障儿童的教学策略。

首先,个性化教学是非常重要的。

智障儿童在认知、语言、记忆等方面存在着差异。

教师需要根据每位儿童的特点和能力水平,制定个性化的教学计划。

例如,对于认知能力较低的学生,可以采取一对一教学,以便更好地关注他们的学习情况。

其次,视觉辅助工具的运用可以提高智障儿童的学习效果。

智障儿童对视觉刺激敏感,因此使用图片、图表等视觉辅助工具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记忆学习内容。

例如,在教授数学概念时,可以使用色彩鲜明的图表来展示,以提高学生的理解和记忆能力。

另外,多感官教学也是一种有效的策略。

通过同时使用视觉、听觉、触觉等不同感官来进行教学,可以提供更全面的学习体验。

例如,在教授语言知识时,可以结合图片和语音来教学,帮助学生通过多种感官接受信息,并加强学习效果。

积极激励和强化也是智障儿童教学中的关键策略。

智障儿童往往面临学习上的困难和挫折,教师需要及时给予他们肯定和鼓励,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

同时,通过奖励系统和积分机制等手段对他们进行积极强化,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与此同时,合作学习也是一种有效的教学策略。

在合作学习中,智障儿童可以与同伴互动,并通过互相合作解决问题。

通过与智力正常的同伴进行互动,智障儿童可以提高社交能力和学习能力。

同时,合作学习还可以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和交流能力。

最后,家校合作在智障儿童教学中至关重要。

教师和家长应该保持密切的沟通,分享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进展,共同制定适合学生的教育目标和计划。

家长的支持和参与可以为智障儿童的学习提供更多的帮助和支持。

总之,智障儿童的教学策略应该注重个性化教学、视觉辅助工具的运用、多感官教学、积极激励和强化、合作学习以及家校合作。

通过不同的策略和方法,可以帮助智障儿童充分发展潜力,实现自身的学习目标。

教师和家长的关心和支持对于他们的成长和发展至关重要。

智障儿童的特点与教育策略2015省培

智障儿童的特点与教育策略2015省培
后又提出:自然观察智能、生存智慧智 能的观点。
他认为每个人的智力倾向都是有所不同 的。
几乎所有个体都体现出多种智能的不同方 式、不同表现形式的有机组合,个体之 间的差异在于个体所拥有的多种智能的 表现方式和表现程度不同,通过教育可 以使其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
用多元智能理论来看待特殊儿童,有助于 他们树立自信心和积极向上的人生观, 教育的起点不在于一个儿童有多聪明, 而在于怎样变聪明和哪些方面变聪明。
智力障碍儿童 的特点与教育的基本策略
主讲邢同渊 潍坊学院幼教特教师范学院 邮箱:xingtongyuan92@
个人简介
邢同渊,潍坊学院副教授,特教教研室主任,《潍坊幼 教特教》执行主编,山东省残疾儿童随班就读工作指导 小组成员,山东省残疾人康复救助项目专家指导组专家, 中国社会工作协会高级培训导师。山东省特教学会理事。 曾先后获得过“昌乐县优秀教师”、“潍坊市教育科研 先进个人” 、“潍坊市特殊教育优秀工作者”等荣誉 称号。
主编:《智力落后儿童学校常识教学法》、《特殊儿童 心理与教育》、《智力落后儿童教育学心理学》(上、 下)、《智力障碍儿童教学法》
著:《特殊儿童的早期干预》(合著)、《特殊儿童随 班就读教育》《智力障碍儿童心理与教育》;
参编特教书籍多部 在省级、国家级刊物上发表论文多篇; 主持或参加多项课题研究。
(二)分类
1.心理学上按智力障碍的程度分:轻度、中 度、重度、极重度
程度
轻度 中度 重度 极重度
标准差
-2.01~-3.00 -3.01~-4.00 -4.01~-5.00
-5.01以下ຫໍສະໝຸດ 智商比奈量表 (SD=16)
68-52
韦氏量表 (SD=15)
69-55

智障儿童的教育策略

智障儿童的教育策略
关键 词 智 障儿 童 ; 教育 ; 课 堂教 育
有研 究者认 为, 从整体上看 智障儿 童并非 是一个 同 质 的群 体 , 他 们之 间 的个 别差异 相 当大 , 因此 不 存在 有
( 三) 积极的 心态对待 这部 分儿童 并不是什么都 智障 , 要 尽力 去发现他 们 的长 处 , 利 用积 极 因素 , 要 让他 们进 行 一些 力所 能及 的 活动 。 许 多研 究表 明, 由日常 生活中人与人 的联系 、 要求
( 二) 必 要 的早 期 干 预
利 用连 贯系 统 的教育 和 发挥环 境 中 的积 极 因素 的 作用 , 限制和 排除 环境 中消极 因素 的影 响 , 以确 保个 体 发展 的 正确方 向,教育 可 以对 儿 童 的发展 起着 主 导作 用, 而对于智 障儿童 的早期教育 尤为重要 。早期 教育既 可 以充 分发挥 个 体遗传 上 的优势 ,使 之得 到 充分 的发 展, 又可 以控制 环境对 人的 自发影 响。
逐步成 为健全 的人 。 ( 四) 良好的环境 影响

如何 正确对待和 教育智 障儿童
智 障儿童 的教育 问题确是 父母最感 棘手 的一件事 。 因为正 常小孩 一教就 会 , 一学就 懂 , 而对 智力 落 后 的小 孩, 有 时教几 十次 还是收 效甚 微 , 所 以家长对 这 些孩 子
由此可 见早 期干 预 的重要 性 , 不过 , 早 期干 预应 注
沉 默寡言 , 甚 至完全 自闭。 因此 , 要 尽量减少 这种挫 折 ,
尤其 是在儿童发 展 的早年 。 ( 五) 有 的放 矢的教 育 根据 智障儿 童的活动 能力水平和 日常表现 , 我 们可 以把他们分 为轻 , 中、 重三级 。

智力落后儿童的特点与教育

智力落后儿童的特点与教育

智力落后儿童的特点与教育智力落后儿童的特点与教育智力落后儿童也称弱智儿童,是指智力明显低于同龄正常儿童的发展水平,并伴有一定的学习障碍和适应行为障碍的儿童。

到目前为止,全世界大多数国家仍把智商的高低作为鉴定智力落后儿童的主要标准。

凡是智商低于70者,就是智力落后儿童,或称弱智儿童。

智力落后儿童不是某一种心理活动水平低下,而是整个心理活动水平都较低,所以很难适应周围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表现为生活难以自理,不能从事简单的劳动,在学校里很难跟班学习等。

智力落后儿童是特殊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智力落后儿童的主要特点智力落后儿童在认知、情绪、意志、人格特征等方面都有一些不同于正常儿童之处,下面主要阐述智力落后儿童在认知方面的特点。

在感知觉方面,智力落后儿童的感知不敏感,难以辨别细节。

智力落后儿童很难区分相似的事物,因此,他们对近似音节或形似字的分辨较困难,如对“戊”、“戎”不能正确区分。

同时,智力落后儿童的知觉恒常性也比正常儿童差,当把同一事物放到不同的环境中时,他们往往缺乏辨认能力。

在注意方面,智力落后儿童的注意力容易分散,注意范围狭窄,占优势地位的是无意注意,有意注意发展迟缓,注意的分配与转移也比正常儿童差。

他们的注意力常常被色彩鲜艳的事物或其他无关事物所吸引而离开学习时所必须注意观察的事物。

在记忆方面,智力落后儿童的识记速度缓慢,保持不牢固,再现也不准确,遗忘快,回忆时一般缺乏逻辑的意义联系。

因此,他们掌握知识的过程很慢,只有在经过多次的重复之后才能掌握。

智力落后儿童常采用机械识记的方法记忆学习材料,很少采用意义识记的方法进行记忆。

他们能较好地记住物体和现象的纯粹偶然的外部特征,却很难记住内部的逻辑联系和关系。

在思维方面,智力落后儿童的思维多停留在具体形象思维阶段,缺乏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的能力,表现为他们完全受事物的单个特征或直观形象的支配,不能理解隐藏在事物中的共同的、本质的东西。

因此,他们很难掌握概念和规则,经常是能把概念和规则背下来,但不了解这些规则的含义,也不懂得在什么情况下使用这些规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智力障碍儿童 的特点与教育的基本策略
主讲邢同渊 潍坊学院幼教特教师范学院 邮箱:xingtongyuan92@
个人简介




邢同渊,潍坊学院副教授,特教教研室主任,《潍坊幼 教特教》执行主编,山东省残疾儿童随班就读工作指导 小组成员,山东省残疾人康复救助项目专家指导组专家, 中国社会工作协会高级培训导师。山东省特教学会理事。 曾先后获得过“昌乐县优秀教师”、“潍坊市教育科研 先进个人” 、“潍坊市特殊教育优秀工作者”等荣誉 称号。 主编:《智力落后儿童学校常识教学法》、《特殊儿童 心理与教育》、《智力落后儿童教育学心理学》(上、 下)、《智力障碍儿童教学法》 著:《特殊儿童的早期干预》(合著)、《特殊儿童随 班就读教育》《智力障碍儿童心理与教育》; 参编特教书籍多部 在省级、国家级刊物上发表论文多篇; 主持或参加多项课题研究。
(2)苯丙酮酸尿症 皮肤、毛发、眼珠的色素较少,多呈灰 白色、黄褐色;口唇鲜红;肌肉常有不 随意运动与痉挛;面貌呈“金发碧眼”, 90﹪患湿疹或皮炎。因苯乳酸和苯乙酸 随尿和汗排出,故有一种霉味和鼠尿味; 面部缺乏表情,情绪易激惹。
(二)高级神经活动特征
1.大脑皮层的接通机能减弱,形成条件联系的 能力特别是复杂的条件联系的能力差。 2.保护抑制占优势,导致他们工作能力降低, 极易疲劳、注意力不集中等现象。 3.第一、二信号系统发生脱节,导致其言语发 展迟缓。 4.高级神经过程的惰性特别严重,导致他们形 成新的条件联系缓慢和思维的定势及惰性强。



(3)2002年美国智力障碍协会(AAMR) 智力落后是指在智力功能以及适应性行为两 个方面有显著限制而表现出的一种障碍,适 应性行为表现为概念性、社会性和应用性技 能;智力落后发生在18岁以前。 (4)2010年美国智力与发展障碍协会 (AAIDD) 智力障碍是指在智力功能以及适应性行为两 个方面有显著限制而表现出的一种障碍,适 应性行为表现为概念性、社会性和应用性技 能;智力障碍发生在18岁以前。

加德纳“多元智能理论”:(七因素-九 因素) 美国哈佛教育研究所教授1983年提出: 语言智能、数学(逻辑)智能、空间智 能、肢体动觉智能、音乐节奏智能、人 际关系、自省智能。 后又提出:自然观察智能、生存智慧智 能的观点。 他认为每个人的智力倾向都是有所不同 的。
几乎所有个体都体现出多种智能的不同方 式、不同表现形式的有机组合,个体之 间的差异在于个体所拥有的多种智能的 表现方式和表现程度不同,通过教育可 以使其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 用多元智能理论来看待特殊儿童,有助于 他们树立自信心和积极向上的人生观, 教育的起点不在于一个儿童有多聪明, 而在于怎样变聪明和哪些方面变聪明。
(2)1992年美国智力障碍协会 ( AAMR ) 智力落后是指个体现有的功能存在真实 的局限,其特点是智力功能明显低于平 均水平,同时伴有下列各项适当的适应 技能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局限:交往、 自我照顾、居家生活、社会技能、社区 运用、自我管理、卫生安全、实用的学 科技能、休闲生活和工作,智力障碍发 生在18岁以前。



2.教育学上按接受教育的可能性分类:可教 育的、可训练的、需要监护的 3.心理学上按社会适应行为分类:一级、二 级、三级、四级(由重到轻) 4.按照支持程度分 美国在1992年提出的最新的一种分类系统。 按照所需的支持等级将智力障碍分为:间歇 性支持、有限性支持、广泛性支持和全面性 支持。

(二)个性特点
1.情感特点 (1)情绪、情感发生晚,发展慢,幼稚、不够分 化; (2)情感体验不深刻,不稳定,表情贫乏、呆板; (3)缺乏高级的情感体验,高级的情感发展缓慢; (4)控制情感的能力差; (5)情感体验强度与外界刺激不相符合与适应。
2.意志特点
(1)意志缺乏主动性、目的性,依赖性 强; (2)行为活动易受暗示和固执; (3)难以抑制的冲动性,自我控制能力 差; (4)失败预期高于成功期待。



(5)学习能力:主要指在学校掌握知 识的能力 (6)推理、判断能力 (7)社会技能:主要指在处理团体活动 和人际关系等方面的能力。 上述三个方面是儿童、青少年的适应性 行为。
(8)职业和社会责任感:主要体现在 谋职、尊老爱幼等方面。这主要指青 年和成年的适应行为。 因此判定一个儿童是不是智力障碍儿 童必须具备上述三个条件,三者缺一 不可。

在多元智能理论中,不存在所谓的特殊儿童, 每一位儿童都各具潜能,通过教育可以得到 不同程度发展;每一种智能在个体身上都具 有同等重要的地位,都有独特的表现形式; 每一位特殊儿童除了自身的弱势智能之外, 还有其他几种智能,甚至还会有优势智能。 因此,儿童的差异仅仅在于哪些方面聪明和 怎样聪明的问题。学校教育不应只看到儿童 的弱势智能,更要发现并促进儿童优势智能 的发展,并把优势智能的特点转移到弱势智 能,使弱势智能尽可能得到补偿。关注智能 强项,开辟替代通道,设计多元策略,挖掘 儿童潜能。
2.在身体的机能方面 主要指脉搏、血压和肺活量方面,是反 映心脏、血管和肺功能发育程度的重要 生理指标。 有关调查表明,智力障碍儿童心、 肺和血管功能的发育情况基本符合正常 规律,符合正常标准的。
3.在身体的素质方面
智力障碍儿童的身体素质劣于正常儿 童、并且智力障碍越严重,素质越差。 有关调查表明:智力障碍儿童的一 分钟快速仰卧起坐、屈臂悬垂、立定跳 远等三个方面发展指标明显低于正常儿 童。
4.特殊类型智力障碍儿童的身体特点
(1)先天愚儿童(21三体、唐氏综合症) 外部特征:鼻梁扁平,两眼外角上斜、眼球 振颤、两眼眼距宽;伸舌,舌面呈“阴囊 样”;关节韧带松弛;耳位低;四肢短小, 皮肤干燥;通贯手,手指粗短、有的手指缺 节,手掌厚而宽,atd角>45°。生殖器发 育不良,性发育迟缓,但可能有生育能力。 头颅小而圆,枕部扁平,前卤闭合迟,面部 扁圆
(二)分类
1.心理学上按智力障碍的程度分:轻度、中 度、重度、极重度
智商
程度
轻度 中度 重度 极重度
标准差
-2.01~-3.00 -3.01~-4.00 -4.01~-5.00 -5.01以下比奈量Fra bibliotek (SD=16)
韦氏量表 (SD=15)
68-52 51-36 35-20 19及19以 下
69-55 54-40 39-25 24及24以 下
一、智力障碍儿童的概念、分类
(一)概念 1.有关“智力障碍”一词的称呼 智力落后、智力低下、弱智、 智力残 疾、智力缺损、智力障碍、智能不足 智能障碍等。

“残疾”是一个演变中的概念



《残疾人权利公约》于2006年12月13日由联合国 大会通过,并于2007年3月30日开放供签字。《公 约》有146个签字国,有90个缔约国批准了《公 约》。这是有史以来 在开放供签字之日获得签字数 量最多的联合国公约。 《残疾人权利公约》是国际社会在21世纪通过的第 一个综合性人权公约,也是首个开放供区域一体化 组织签字的人权公约。它 标志着人们对待残疾人的 态度和方法发生了“示范性转变”。 序言指出:确认残疾是一个演变中的概念,残疾是 伤残者和阻碍他们在与其他人平等的基础上充分和 切实地参与社会的各种态度和环境障碍相互作用所 产生的结果。
5.言语特点
(1)言语发生晚,发展速度迟缓,言语 的理解能力与表达能力差,言语发展水 平低于同年龄的正常儿童 (2)言语过程存在着障碍,主要表现为 构音障碍、声音障碍和节律异常 构音障碍:主要指在说话是发生的音素 替代、歪曲、遗漏和添加多余音的语言 异常现象;
声音障碍:主要指在音量、音调、音质 等方面存在障碍,导致发音不准、吐词 不清的现象。 节律异常又称口吃,是一种口语流畅性 障碍,主要表现在:一是首音难发;二 是声音过长;三是出现说话中断现象; 四是出现连发;五是迅吃。 (3)词汇贫乏、语法结构不完善和句子 很简单 。
3.记忆特点
(1)识记过程缓慢,范围狭窄,保持不 牢固,再现不准确; (2)短时记忆困难; (3)不善于运用记忆策略,对识记材料 处理困难,记忆的联想功能薄弱。 (4)记忆材料缺乏目的性,有意识记差; (5)机械识记相对较好,意义识记能力 差
4.思维特点(核心缺陷)
(1)思维缺乏深刻性,概括能力差; (2)思维直观具体,具体形象思维占优 势,抽象逻辑思维能力差; (3)思维缺乏灵活性和目的性; (4)思维缺乏批判性和独立性,调节功 能差。




1.间歇性支持 支持服务是一种零星的、视需要而定的, 个体并非经常有此需要或者只有在个体生 命中的某个阶段需要支持辅助(如失去工 作或疾病状态等)。间歇性支持的程度可 能有高有低。 2. 有限性支持 支持服务是经常性的,短时间的。与需求 程度较高者相比较,只需要较少的工作人 员和较低的成本(如较短时间的就业训练 或是从学校过渡到成人就业阶段的转变时 期的支援)。


“残废”——歧视+消极
“残疾”——弱化歧视+留有余地


“残障”——残损在个体+障碍在环境
“障碍”——近乎中性+积极环境 “限制”——中性平常+支持环境
2.定义




(1)1983年,美国智力落后协会( AAMD )智力 落后是指在发展时期由于各种原因所导致的一般智 力功能明显低于正常人水平,同时存在适应行为方 面的缺损。 从三个方面来理解: 第一:发展时期(18岁以前) 第二:一般智力功能低于正常人平均水平 ↗记忆力 ↗观察力 智力五因素说 ---→思维能力 ↘想象力 ↘创造力


对此学校要建立多元的评价体系,正确 的看待智力障碍儿童,开发适合他们的 课程,选择适合的教学方法,把他们的 发展作为教学、课程设置的起点。 人的智力功能通过智商体现出来,但智 力不完全等同于智商:智力≠智商,智 力≈智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