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斜的伞教学设计
倾斜的伞 教案
倾斜的伞教案教案标题:倾斜的伞教案目标:1. 培养学生观察和探索的能力;2. 提高学生的创造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技巧。
教学内容:1. 理解重力和平衡的概念;2. 学习如何制作一个倾斜的伞模型;3. 探索倾斜伞模型的平衡原理。
教学准备:1. PowerPoint幻灯片或黑板;2. 伞模型制作材料(纸板、剪刀、胶水等);3. 小组合作练习材料。
教学过程:引入(5分钟):1. 利用幻灯片或黑板展示一张倾斜的伞的图片,引发学生对于伞倾斜的原因的思考;2. 引导学生讨论重力和平衡的概念,引出本课的主题。
探索(15分钟):1.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3-4人;2. 分发伞模型制作材料,并给予学生简单的制作指导;3. 学生根据指导制作一个倾斜的伞模型;4. 学生观察伞模型的平衡状态,并记录下他们的观察结果。
讨论(10分钟):1. 学生小组展示他们制作的伞模型,并解释它的平衡原理;2.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不同伞模型的平衡原理,讨论倾斜的伞如何保持平衡。
拓展(15分钟):1. 学生小组重新制作伞模型,但这次要求使用不同的材料或设计;2. 学生观察和记录新伞模型的平衡状态,并与之前的观察结果进行比较;3. 学生讨论不同材料或设计对于伞模型平衡的影响。
总结(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课的学习内容,并强调学生在探索过程中所获得的经验和知识;2. 学生回答教师提出的总结问题,巩固所学内容。
作业(5分钟):1. 学生个人或小组写一篇关于伞模型制作和平衡原理的总结;2. 学生可以选择使用图表或图片来支持他们的总结。
教学延伸:1. 学生可以尝试制作更复杂的伞模型,挑战更高难度的平衡问题;2. 学生可以进一步研究重力和平衡的相关知识,扩展他们的学习领域。
教学评估:1. 学生在小组讨论和展示中的参与度;2. 学生对于伞模型平衡原理的理解程度;3. 学生在作业中的总结准确性和完整性。
《倾斜的伞》教案
一、教案基本信息《倾斜的伞》教案适用年级:一年级教学科目:语文教学课时:2课时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掌握课文中倾斜的伞的象征意义。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展示,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伞的形状和特点。
(2)分角色朗读课文,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3)开展小组讨论,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关爱他人、乐于助人的品质,学会珍惜亲情和友谊。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学习生字词,提高词汇运用能力。
(3)掌握倾斜的伞的象征意义。
2. 教学难点:(1)倾斜的伞的象征意义。
(2)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感悟亲情和友谊。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 课堂导入(1)展示图片:倾斜的伞和雨中的人们。
(2)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伞的形状和特点。
(3)导入新课《倾斜的伞》。
2. 生字词学习(1)学生自读课文,圈出生字词。
(2)教师讲解生字词,引导学生正确朗读。
3. 课文朗读与理解(1)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
(2)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3)引导学生探讨倾斜的伞的象征意义。
4. 课堂小结(1)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强调倾斜的伞的象征意义。
第二课时1. 复习导入(1)复习上节课的学习内容。
(2)导入新课《倾斜的伞》。
2. 深入理解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思考课文中的亲情和友谊。
(2)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3. 情感教育(1)引导学生讨论:如何关爱他人,珍惜亲情和友谊?(2)分享实例,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
4. 课堂小结(1)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强调关爱他人、珍惜亲情和友谊的重要性。
五、课后作业1. 家庭作业:(1)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以“我的朋友”为主题,写一篇短文。
(3)和家长一起讨论:如何关爱家人和朋友?2. 拓展作业:(1)收集有关亲人和朋友的图片,进行展示。
倾斜的伞教学设计范文
倾斜的伞是一种具有挑战性的教学内容。
在教学中,如何针对学生的差异化需求,设计优秀的教学方案,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倾斜的伞的相关知识,是每一位教师必须关注的问题。
本文将探讨如何设计一份优秀的倾斜的伞的教学设计方案。
一、教学目标及学情分析教学目标: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倾斜的伞的原理,并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学情分析:本次教学的学生为初中三年级学生,具有一定的物理基础知识,但对于倾斜的伞的相关知识还存在一些困惑。
基础上,本次教学将采取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学生参与到课堂中,充分展示个人的才智和能力,达到教学目标。
二、教学内容与设计1.复习在开始本课程前,需要先对一些相关的物理概念进行复习,以便更好地理解倾斜的伞的原理。
复习内容包括力的概念、重力、重心等,通过各种形式的互动问答,激发学生的兴趣,同时激发学生的思考和表达能力。
2.引入为了引入本课程的主要内容,我们需要借助一些实际物理问题,设计一些引入活动,例如:①一架正在飞行的飞机,如果遇到倾斜的风,一定会对飞机造成影响。
请问为什么?②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经常会看到伞的倾斜现象。
你知道这个现象是如何产生的吗?通过引入的活动,引导学生进入本次课程的主题,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积极投入到课堂中来。
3.概念讲解在引入之后,需要对倾斜的伞的相关知识进行详细的概念讲解。
主要讲解的内容包括:①什么是倾斜的伞?②倾斜的伞的产生原因?③倾斜的伞的影响因素有哪些?通过示意图和配合学生自主实验等形式,让学生对概念有更为清晰的认识。
4.实验设计借助实际实验操作,让学生深刻理解倾斜的伞的原理。
实验操作步骤如下:①准备一张纸,把它固定在桌子上,用放大镜观察纸面上的水滴的形状。
②借助一个吹风机,改变吹风机的方向和角度,观察水滴的形状和水滴运动的情况。
③对比不同方向和角度的吹风机,总结出倾斜的伞的规律。
通过实验设计,让学生在具体的实践操作中理解所学的知识,同时也增加了学习的趣味性。
三年级语文《倾斜的伞》教案
三年级语文《倾斜的伞》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分析课文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体会其表达效果。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小组讨论、分享,培养学生的合作与沟通能力。
(2)学会通过课文中的细节描述,推断人物情感和心理。
(3)学会欣赏文学作品,发展语文素养。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关爱他人、乐于助人的品质。
(2)培养学生对家庭、亲人的感恩之心。
(3)培养学生正确面对生活中的困难与挫折,勇敢坚强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体会其表达效果。
2. 教学难点:(1)理解课文中的情感描述,推断人物心理。
(2)欣赏课文,发展语文素养。
三、教学准备1. 课文课件或黑板。
2. 生字词卡片。
3. 课文相关图片或视频资料。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的学习内容,检查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情况。
(2)通过图片或视频资料,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场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朗读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注意语音语调的准确性。
(2)教师辅导学生朗读课文,纠正发音错误。
3. 学习生字词:(1)学生自学生字词,组内交流。
(2)教师选取重点生字词进行讲解,引导学生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4. 分析课文:(1)学生分享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
(2)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体会其表达效果。
5. 小结与拓展:(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
(2)布置课后作业,拓展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五、课后作业1. 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 根据课文内容,绘制一幅故事画面。
3. 思考:课文中的主人公为什么会有倾斜的伞?这代表了什么意义?六、教学评估1. 课堂表现评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情况以及课堂纪律等。
《倾斜的伞》教学设计4篇
《倾斜的伞》教学设计《倾斜的伞》教学设计4篇眼前五颜六色的伞在跳跃,倾斜的角度显而易见,形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下面由小编为您整理出的《倾斜的伞》教学设计,一起来看看吧。
《倾斜的伞》教学设计篇1文本解读:《倾斜的伞》是一篇叙事兼有抒情的散文,文章主要写了在雨中的伞下发生的故事,而且是一把“倾斜”的伞下。
文章以“雨中倾斜的雨伞”为线索,将外公对“我”的爱和“我”对外公的爱,这一“爱的情感线”连缀起来,使“雨中共伞”这一生活中常见的细节中,蕴涵着的强烈的爱的气息,巧妙地张显出来,给人以爱的感动,让人体会到亲情的温馨。
教学目标:认识本课5个生字,正确书写11个生字;让学生在感情朗读,分角色朗读中,感悟、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文章题目的含义;侧重于了解在雨天外公对年幼的“我”的呵护,以及长大成人后“我”在雨中对年迈的外公的照顾,体会到祖孙间的亲情,学会感恩,懂得回报。
让学生在感悟文本的基础上,能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结合自己的经历谈出自己的感悟,进而体会到父母等长辈的爱。
教学难点重点:抓场景、人物说话、神态描写的句子,有感情地朗读、理解文章主题内容;体会重点词句意思,照样子写一句话。
了解在雨天外公对幼年的“我”的呵护以及长大成人后的“我”在雨中对年迈的外公的照顾,理解人物情感变化,体会祖孙间的亲情。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学生收集发生在自己身边的真实的爱心故事。
课时安排:二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认识本课5个生字,正确书写11个生字;积累词语;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积累词语;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教学准备:生字词语卡片。
教学过程:一、初读课文,识记生字。
(一)学生独立阅读,扫除生字障碍;(二)在小组中互相帮助纠正读音;二、开火车分段检查朗读。
三、交流不明白的词语。
“困惑”、“微颤”、“浑浊”等词可以通过查字典、联系上下文、同学间互助等方法自主解决。
四、认读生词(自读、指读、开火车读等。
五、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倾斜的伞》教案
《倾斜的伞》教案一、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的五个生字,正确读写“淅沥、胳膊、困惑、笑眯眯、混浊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感悟理解课文内容。
3、体会“倾斜的伞”里包含的意思,感悟外公和“我”之间温馨的亲情,学会把爱心献给亲人。
4、运用读、思、说等多种方法,引导学生理解重点词、句包含的意思,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在雨天外公对年幼的“我”呵护,以及长大成人后“我”在雨中对年迈的外公的照顾,体会祖孙间的亲情。
品读重点词语、句子包含的意思。
教学难点:体会父母等长辈对自己的爱,学会感恩,懂得回报。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阅读法、谈话法。
四、教学媒体:搜集与课文相关的图片、资料,以多媒体展示给学生。
五、课时安排:两个课时。
六、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解题导入同学们,你们在雨天和别人共打一把伞的经历的?能说一说当时是怎样的情景吗?你当时有什么感受?(看来,好多同学都有过和别人共打一把伞的经历。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内容也和一把伞有关)(板书:倾斜的伞)(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主识字。
<1>、自由读课文,画出生字新词。
<2>、指名读课文,全班正音(如、“颤”是卷舌音;“丹”“颤”是前鼻音)<3>、拼读生字,着眼学化、重点强化(有学生提出易读错的字,并提示自己的学法)。
<4>、在预习的过程中你都理解了哪些词语的意思,用什么方法理解的?(注重结合上下文或生活实际理解词语的意思和用法,不要死背词典中的解释)2、读顺课文、感知内容<1>、同桌互读把课文读通读顺(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读)<2>、有同学们互相推荐读(老师鼓励读书不好的同学展示自己多鼓励)。
<3>、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再读课文,看看你对课文都有了那些了解?(三)、默读课文、理清思路1、请大家默读课文之后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这把倾斜的伞下面发生了什么故事?2、要求学生从课文中找到相应的段落,引导学生知道一个故事是发生在“我”小时候,一个故事发生在“我”长大了的时候。
倾斜的伞教案
倾斜的伞教案教案:倾斜的伞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伞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合作意识。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赏识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 重点:伞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2. 难点: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合作意识。
三、教学准备1. 教学材料:一个倾斜的伞。
2. 教学媒体:教学投影仪。
四、教学步骤1. 导入(5分钟)教师出示一张图片,让学生观察并回答问题:“你们见过这个东西吗?它是什么?你们知道它的作用吗?”通过学生的回答引出伞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2. 操作展示(10分钟)教师示范如何打开和收拢伞,并讲解伞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a. 打开伞:扶住伞柄,用力向上推开伞面,注意不要用力过猛,以免伞架变形。
b. 收拢伞:扶住伞柄,用力向下按压伞面,同时将伞架往中间合拢,直至收拢完全。
c. 注意事项:- 使用时要做好伞的保护,避免碰撞和刮花。
- 不可把伞用力往地上扔,以免伞柄变形。
- 在打开或收拢伞的过程中,要注意避免其他人受伤。
3. 培养动手能力(15分钟)教师让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分配一个倾斜的伞,并要求学生按照刚才的操作展示,互相检查、指导,并评选最佳团队。
4. 小结(5分钟)教师让学生回答问题:“你们学到了哪些知识?在操作伞的时候,你们有什么收获和体会?”总结伞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并引导学生发表自己的体会。
5. 拓展延伸(20分钟)教师出示一些由伞制成的艺术品图片,让学生欣赏并讨论:“你们还知道哪些由伞制成的艺术品?你们觉得伞还可以有哪些用途?”鼓励学生发散思维并提出自己的想法。
6. 课堂练习(5分钟)教师为学生设计与伞相关的练习题,检查学生对伞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的掌握情况。
7. 作业布置(5分钟)教师布置作业:“请写一篇关于伞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的短文,并在文中加上你的个人体会。
”鼓励学生运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并结合自己的体验进行写作。
三年级语文《倾斜的伞》教案
三年级语文《倾斜的伞》教案1.1 设计依据1.1.1 依据《语文课程标准》中关于三年级学生的学习要求。
1.1.2 依据教材《倾斜的伞》的内容特点和教学目标。
1.1.3 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阅读能力。
1.2 教学内容说明1.2.1 通过对《倾斜的伞》的阅读,让学生感受作者对亲情的描绘。
1.2.2 通过对文中倾斜的伞的象征意义的探讨,引导学生理解父母对子女的关爱。
1.2.3 通过学习文中生动的描绘和细腻的情感表达,提高学生的语文鉴赏能力。
二、知识点讲解2.1 课文内容分析2.1.1 介绍课文《倾斜的伞》的大致内容,分析其主要人物、事件和情节。
2.1.2 分析文中的倾斜的伞的象征意义,解释为什么它代表了父母的关爱。
2.1.3 讲解文中的一些生字词,解释它们的含义和用法。
2.2 教学方法2.2.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索。
2.2.2 采用案例分析法,通过对具体案例的分析,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点。
2.2.3 采用互动教学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高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
三、教学内容3.1 课文阅读与理解3.1.1 学生自读课文,了解大意。
3.1.2 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感受文中人物的内心情感。
3.1.3 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情况。
3.2 倾斜的伞的象征意义探讨3.2.1 学生思考并讨论倾斜的伞在文中的象征意义。
3.2.2 教师引导学生从文中找出相关的描述和细节,支持他们的观点。
3.2.3 教师总结学生的讨论,给出自己的观点,并解释倾斜的伞的象征意义。
四、教学目标4.1 知识与技能4.1.1 学生能够理解课文《倾斜的伞》的大意。
4.1.2 学生能够分析倾斜的伞的象征意义。
4.1.3 学生能够运用文中的一些词语和句式进行口语表达。
4.2 过程与方法4.2.1 学生通过自读和分角色朗读,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4.2.2 学生通过讨论和思考,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倾斜的伞》教学设计9篇
《倾斜的伞》教学设计9篇《倾斜的伞》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正确认读本课五个生字,掌握十三个要求会写的生字。
2、了解在雨天外公对年幼的“我”的呵护以及长大成人后的“我”在雨中对年迈的外公的照顾。
3、体会“倾斜的伞”所代表着的祖孙间的亲情,了解__题目的含义。
4、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时间: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师:同学们,你们和别人共打过一把伞吗?当时是怎样一种情景?有什么感觉?(学生讲述)师:看来,好多同学都有过和别人共打一把伞的经历。
今天我们和作者一同走进他和外公在倾斜的伞下发生的故事。
二、教师配乐范读课文。
三、初读课文,识记生字1、学生自读课文(1)、学生独立阅读,扫除生字障碍;(2)、在小组中互相帮助纠正读音;2、开火车分段检查朗读。
3、交流不明白的词语。
“困惑”、“微颤”、“浑浊”等词可以通过、联系上下文、同学间互助等方法自主解决。
4、认读生词(自读、指读、开火车读等)四、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读课文,说说雨中的伞下发生着怎样的故事。
2、思考:从这把“倾斜的伞”你感受到了什么?第二课时一、导入在昨天的语文课上,我们初读了《倾斜的伞》这篇课文,学习了生字词,这节课我们再次跟随作者走进发生在伞下的故事,感受倾斜的伞下那浓浓的温情。
二、品读课文让我们再次用心地细细品读这个故事,边读边想,从这把“倾斜的伞”你感受到了什么?你能体会“我”和外公的所思所想吗?是从课文中什么地方感受到的?可以在文中画一画,读一读,也可以和小伙伴说一说。
三、全班交流1、(1~2自然段)“很小的时候,我就十分喜欢下雨……一同走进雨的世界中。
”从“每逢”、“一蹦一跳”、“挽住”感受到“我”和外公感情很好,外公对我精心呵护,我对外公很依恋。
2、(3~11自然段)“抬起头……外公的身子总是一半干一半湿的”从“一半是墨绿色,一半是灰蒙蒙的”你感受到了什么?引导学生关注外公的三次笑有什么不同,尤其是第二次的“笑而不语”,可在适当时机追问:外公笑而不语,他在想什么呢?小结:是啊,外公为了不让雨水淋到我身上,自已的一半身子已浸在了蒙蒙的雨中,这把倾斜的伞是外公对我深深的爱呀!3、(13~14自然段)“‘丹丹,伞歪了。
倾斜的伞完整教学设计
倾斜的伞完整教学设计引言本文是针对小学一年级学生的一节艺术课教学设计,主题为“倾斜的伞”。
通过这节课的教学,学生将学会使用简单的线条画出倾斜的伞,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创造力。
一、课程目标1. 学会观察和描绘倾斜的物体;2. 锻炼学生的手眼协调能力;3. 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二、教学准备1. 黑板或白板;2. 粉笔或白板笔;3. 画纸;4. 彩色铅笔或油画棒;5. 茅台酒瓶或其他物体,用于展示。
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在黑板或白板上画出一个倾斜的伞,引起学生的注意。
然后教师可以向学生提问,如“你们曾见过倾斜的伞吗?”、“你们能描述一下倾斜的伞是什么样子的吗?”等,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
2. 观察练习(10分钟)教师给每个学生发放一张画纸和彩色铅笔或油画棒。
然后,教师用茅台酒瓶或其他物体作为模型,让学生观察物体的倾斜角度和形状。
学生需要仔细观察并试着描绘出倾斜的伞形状,锻炼他们的观察力和手眼协调能力。
3. 示范教学(15分钟)教师在黑板或白板上示范如何画出倾斜的伞形状,包括线条的位置和角度。
教师要注意简化步骤和语言,以便学生容易理解和模仿。
4. 学生练习(25分钟)学生根据教师的示范,使用彩色铅笔或油画棒在画纸上练习画出倾斜的伞。
教师要适时巡视和指导学生,帮助他们解决遇到的问题,并鼓励他们发挥创造力和想象力。
5. 展示与分享(10分钟)教师要求学生将完成的作品贴在教室的墙上,并要求学生轮流分享自己的作品。
同时,教师也可以提供一些点评和鼓励,增强学生的积极性和自信心。
6. 总结与评价(5分钟)教师与学生一起回顾整个教学过程,总结学生的学习收获和不足之处。
教师可以提出一些问题,如“你们觉得画倾斜的伞有什么难点?”、“你们在画的过程中有什么困惑吗?”等,促进学生思考和讨论。
四、教学反思通过这节课的教学,学生掌握了画倾斜的伞的基本技巧,并培养了他们的观察力和创造力。
然而,有些学生可能会遇到困难,需要教师提供额外的指导和支持。
三年级语文《倾斜的伞》教案
三年级语文《倾斜的伞》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通过课文学习,培养学生的语感,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展示、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运用角色扮演、情景模拟等方法,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交际能力。
(3)培养学生学会倾听、思考、交流和合作的学习习惯。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家庭、亲情的热爱和珍惜。
(2)引导学生学会感恩,懂得回报。
(3)培养学生勇敢面对困难,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习生字词,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通过课文学习,培养学生的语感。
2. 教学难点:(1)生字词的学习与运用。
(2)理解课文中的亲情主题,学会感恩。
三、教学准备:1. 课文课件或黑板。
2. 生字词卡片。
3. 相关图片或视频资料。
4. 课文朗读录音(可选)。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利用图片或视频资料,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主题。
(2)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家庭的认识和感受。
2. 学习课文:(1)让学生跟随录音朗读课文,感受课文情感。
(2)教师带领学生一起学习生字词,解释词语含义。
(3)分段讲解课文,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3. 课堂练习:(1)设计一些有关课文内容的问题,让学生回答。
(2)让学生运用生字词造句。
五、课后作业:1. 抄写生字词。
2. 复述课文内容给家长听,并谈谈自己的感受。
3. 观察家人之间的亲情表现,下周课堂上分享。
六、教学策略:1. 情境教学:通过图片、视频、角色扮演等方式,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感受课文内容,提高学习兴趣。
2. 互动式教学: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问、回答问题,增强学生的课堂参与感和学习积极性。
3. 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思考,通过问题驱动,让学生在探索中学习,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思考能力。
《倾斜的伞》教案
《倾斜的伞》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作者对父爱的深情赞美。
2.学习课文中的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分析课文中的写作手法,提高写作能力。
二、教学重点1.体会课文中的父爱主题。
2.学习课文中的写作技巧。
三、教学难点1.理解课文中的象征意义。
2.掌握课文中的写作手法。
四、教学准备1.课文《倾斜的伞》2.教学PPT3.生字词卡片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教师出示一把倾斜的伞,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你们见过倾斜的伞吗?这把伞有什么特别的地方?(二)自主阅读1.学生自主阅读课文,注意理解课文内容,找出自己认为重要的句子或段落。
(三)分析课文内容1.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生字词,让学生解释词语的意思并造句。
2.教师提问:课文中的父亲有哪些特点?你是如何感受到的?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教师提问: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倾斜的伞》,谁还记得课文中的父亲有哪些特点?(二)分析课文写作手法1.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写作手法,如对比、象征等。
2.学生举例说明课文中的写作手法,并谈谈自己的感受。
(三)课堂练习1.教师出示一段关于父爱的描述,让学生运用课文中的写作手法进行仿写。
2.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教师点评并给予鼓励。
第三课时(一)复习导入(二)课堂讨论1.教师引导学生讨论:课文中的父爱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你在生活中有没有遇到过类似的父爱?1.教师提问:通过学习《倾斜的伞》,我们知道了父爱是伟大的,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回报父爱呢?六、课后作业1.根据课文内容,写一篇关于父爱的作文。
2.收集关于父爱的名言、诗句或故事,与同学分享。
七、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学习《倾斜的伞》这篇课文,让学生深刻感受到了父爱的伟大。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启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写作手法,使学生在理解课文的同时,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
同时,通过课堂讨论和课后作业,让学生将课文内容与自己的生活实际相结合,进一步感悟父爱。
《倾斜的伞》教案
一、教案基本信息教案名称:《倾斜的伞》教案适用年级:一年级学科领域:语文、数学、美术课时:2课时编写日期:2024年10月二、教学目标1. 语文:(1)让学生通过阅读《倾斜的伞》,体会亲情的伟大,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2)学生能够理解故事内容,感知主人公的情感变化,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
(3)学习生字词,提高学生的词汇量。
2. 数学:(1)让学生掌握倾斜的概念,了解倾斜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通过观察、操作,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
3. 美术:(1)让学生学会用画笔表达自己对亲情的理解,培养学生的绘画能力。
(2)学生能够运用色彩、线条等元素,展现伞的倾斜美。
三、教学内容1. 语文:(1)课文朗读:让学生熟读《倾斜的伞》,感受故事情感。
(2)故事讲解:详细讲解故事内容,引导学生体会亲情。
(3)生字词学习:学习故事中的生字词,提高学生的词汇量。
2. 数学:(1)倾斜概念讲解:讲解倾斜的定义,让学生了解倾斜的特点。
(2)实际应用举例:举例说明倾斜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3)动手操作:让学生自己制作倾斜的图形,培养空间想象力。
3. 美术:(1)绘画指导:讲解如何用画笔表达亲情,引导学生进行绘画。
(2)创作实践:让学生运用色彩、线条等元素,绘制出具有倾斜美的伞。
四、教学过程1. 语文:(1)课堂导入:引导学生回忆家庭中的亲情瞬间。
(2)课文朗读:让学生齐读《倾斜的伞》。
(3)故事讲解:详细讲解故事情节,引导学生体会亲情。
(4)生字词学习:讲解生字词,让学生组词练习。
2. 数学:(1)课堂导入:让学生观察周围的倾斜现象。
(2)倾斜概念讲解:讲解倾斜的定义和特点。
(3)实际应用举例:举例说明倾斜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4)动手操作:让学生制作倾斜的图形。
(1)课堂导入:引导学生思考伞的倾斜美。
(2)绘画指导:讲解如何用画笔表达亲情。
(3)创作实践:让学生绘制具有倾斜美的伞。
(4)作品展示:让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评价。
郭立霞《倾斜的伞》教案
《倾斜的伞》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倾斜的伞》的主题思想和深刻内涵。
2.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写作特色。
3.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探究和口头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分析课文结构,掌握修辞手法。
2.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主题,感受作者的情感态度。
三、教学准备1.课文《倾斜的伞》2.投影仪、PPT3.黑板、粉笔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联系生活实际,引导学生谈论关于伞的故事和感受。
2.提问:你们有没有遇到过在雨中为别人撑伞的经历?那是一种怎样的感受?二、阅读课文1.学生自主阅读课文,感知文本。
2.教师检查学生字词掌握情况,引导学生理解生字词。
三、分析课文结构1.学生分组讨论,概括课文段落大意。
四、品味修辞1.学生找出课文中运用修辞手法的句子,进行欣赏和分析。
2.教师引导学生理解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
五、课堂小结2.引导学生谈谈自己的学习收获。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复习上节课的学习内容,引导学生回顾课文主题。
2.提问:课文中的“倾斜的伞”具有怎样的象征意义?二、深入探讨课文主题1.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课文主题。
2.教师引导学生理解课文主题,感受作者的情感态度。
三、口语表达训练1.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进行角色扮演,再现课文情景。
2.教师点评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给予鼓励和指导。
四、课堂小结2.引导学生谈谈自己的学习收获。
第三课时一、复习导入1.复习前两节课的学习内容,引导学生回顾课文主题。
2.提问:课文中的“倾斜的伞”对你有什么启示?二、写作训练1.学生根据课文主题,进行写作练习。
2.教师点评学生写作能力,给予鼓励和指导。
三、课后作业1.根据课文内容,写一篇关于“倾斜的伞”的感悟文章。
2.搜集关于伞的诗句、名言或故事,与同学分享。
四、课堂小结2.引导学生谈谈自己的学习收获。
五、教学反思2.学生反馈学习情况,提出意见和建议。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深刻理解课文《倾斜的伞》的主题思想,感受作者的情感态度,掌握修辞手法,提高口语表达和写作能力。
倾斜的伞完整教学设计
倾斜的伞完整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伞的组成和使用方法;2.学会倾斜伞的技巧和注意事项;3.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创新思维能力。
教学准备:1.一把普通的伞;2.一套图片或PPT来演示伞的组成和使用方法;3.教学素材和作业:让学生设计一个可以倾斜的伞,并解释设计原理。
教学步骤:Step 1:引入话题 (10分钟)教师可以用一把普通的伞引入话题,展示给学生看并问:“我们平时用伞的时候,有没有遇到过风吹伞翻转的情况?你们有没有想过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启发学生思考,并积极参与。
Step 2:伞的组成和使用方法 (15分钟)教师通过图片或PPT向学生介绍伞的组成和使用方法,包括伞把、伞骨、伞布等。
同时提醒学生注意不要在刮风天气使用伞。
Step 3:伞的稳固性分析 (20分钟)让学生小组合作进行伞的稳固性分析。
要求学生讨论伞为什么容易被风吹翻,找出问题所在,并提出解决方法。
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可以涉及伞的结构和材料等。
Step 4:设计倾斜伞 (30分钟)学生小组根据第三步的讨论结果,设计一个可以倾斜的伞,并解释设计原理。
学生可以画出伞的示意图,并注明各部分的功能。
鼓励学生进行创新,可以结合其他物体的设计思路。
Step 5:小组展示和讨论 (20分钟)学生小组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设计,并解释设计原理。
其他学生可以提出问题和建议。
鼓励学生之间的交流和讨论,促进思想碰撞。
Step 6:总结和延伸 (10分钟)教师给予学生一些建议,并对学生的设计进行评价。
然后带领学生回顾整个学习过程,总结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并提出一些延伸问题,鼓励学生进一步思考和探索。
Step 7:作业布置 (5分钟)布置作业:要求学生用纸和杂物制作一个简单的可倾斜的伞模型,并写一篇关于自己设计的倾斜伞的文章。
Step 8:课堂总结 (5分钟)教师进行总结,强调学生在本堂课中所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并鼓励学生积极应用所学,发挥创造力。
教学反思:这堂课通过引入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倾斜的伞》教案
《倾斜的伞》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阅读《倾斜的伞》,理解故事内容,体会故事中所表达的亲情、友情和爱心。
2. 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
3. 引导学生学会关爱他人,培养学生的同情心和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1. 课文:《倾斜的伞》2. 教学重点:理解故事内容,体会故事中所表达的亲情、友情和爱心。
3. 教学难点:学会关爱他人,培养学生的同情心和责任感。
三、教学准备1. 课文课件或黑板2. 学生课本《倾斜的伞》3. 相关教具(如图片、视频等)四、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谈论自己对亲人和朋友的关爱,引出本课主题。
2. 读文:学生自读课文《倾斜的伞》,理解故事内容。
3. 讲析: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故事中的人物关系,体会亲情、友情和爱心。
4. 讨论:分组讨论如何关爱身边的人,培养学生的同情心和责任感。
五、课后作业1. 根据课文内容,写一篇关于亲情、友情和爱心的作文。
2. 回家后,为家人做一件小事,体会关爱他人的快乐。
3. 预习下一节课内容。
六、教学评价1. 课后收集学生的作文,评价他们在作文中对于亲情、友情和爱心的理解和表达。
2. 观察学生在家庭作业中为家人做小事的情况,评价他们关爱他人的实际行动。
3. 在下一节课开始时,让学生分享他们预习的内容,评价他们的学习效果。
七、教学拓展1. 组织一次关于亲情的主题活动,例如亲子活动,让学生通过实际行动体验亲情。
2. 开展一次友情主题活动,例如友谊运动会,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友情。
3. 引导学生关注社会上的弱势群体,组织一次爱心公益活动,如捐款、捐物等,让学生体验爱心。
八、教学反馈1. 在课后及时与学生家长沟通,了解学生在家庭中的表现,及时反馈教学效果。
2. 在课后与学生进行交流,了解他们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和感受,及时调整教学方法。
3. 定期进行教学评估,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度和教学效果,及时改进教学方案。
九、教学反思3. 不断学习新的教学理念和方法,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以更好地为学生服务。
倾斜的伞教案3篇
No matter how hard it is now, we must also be dancers of life.勤学乐施积极进取(页眉可删)倾斜的伞教案3篇倾斜的伞教案篇1【内容简析】本课写了“我”小时候下雨时外公总是把伞倾向“我”这边;“我”长大后开始懂得在下雨时把伞倾向外公那边。
那把倾斜的伞体现了外公和“我”之间温馨的情感。
【设计理念】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充分发挥学习的主体作用,让学生自主读书,自主识字,自主探究,自主发展想象;重视学生的朗读训练,让学生在朗读中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的熏陶,获得思想启迪。
【教学目标】1.认识“逢、挽”等6个生字,会写“喜、逢”等14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边读边体会外公和“我”之间那种温馨的情感。
【重点难点】边读边体会外公和“我”之间那种温馨的情感,激发自己学会关爱他人,做一个充满爱心的人。
【教具准备】课件或挂图。
【教学时间】2~3两课时。
【教学设计】第一课时一、谈话引入,揭示课题1.同学们,在这一单元里我们已经学习了两篇课文,认识了一位充满爱心的小姑娘和一位无私奉献爱的小男孩儿。
这节课我们再来认识两位充满爱心的人,好吗?2.板书课题。
齐读课题。
3.质疑:读了课题后,你有什么问题要问吗?学生设疑,互相释疑。
二、初读课文,读通课文1.自由读课文。
要求读准字音,不会读的字可以,也可以请教同学。
2.再读课文,把生字词和自然段序号注出来。
3.出示生字词。
自由读,想想在字音上你有什么要提醒同学的。
4.读生字词正音。
同桌互读、“开火车”读、齐读。
5.把生字词带入课文中再读一读,把课文读正确,不能加字或漏字。
6.再读课文。
要求读正确、读流利。
指名分段朗读课文,认真听他们读得是否正确、流利。
7.听录音读课文,边听边想:课文写的是谁和谁的什么事?三、识记生字,指导书写1.认读有拼音的生字词,再读没有拼音的生字词。
《倾斜的伞》教学设计-word文档
《倾斜的伞》教学设计-word文档第一篇:《倾斜的伞》教学设计-word文档《倾斜的伞》教学设计《11 倾斜的伞》教学设计稿教学目标:1、通过辨别不同偏旁来区别形近字、在熟字上添加偏旁等方法正确认读本课的5个生字,通过观察在田字格里的位置,比较笔画的长短、重点指导左中右结构的字、书写后比较等方法,使学生能按照正确的笔顺和间架结构在田字格中书写本课的13个生字。
2、能结合生活经验、联系上下文、利用工具书等理解本课不理解的词语,如便、惊讶、包、微颤、热、浑浊、温情等词语的意思。
3、通过概括段意、梳理事件等方式培养学生整体感知的能力;4、通过默读思考、提出问题、想象画面、抓住句(如,便、笑而不语、包住、微颤、热、微微一颤,)动笔书写、感情朗读来体会人物内在的情感,了解在倾斜的伞下外公对孩子的深沉的爱以及在感受到孩子的对自己的关爱之后的内心的激动。
5、学习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读出外公对我的爱、我的惊讶,我的困惑之情、外公内心的激动。
6、通过比较去掉第二个故事与原有故事后达成的效果,感受作者的深意:长辈关爱孩子并不稀奇,关键还要孩子学会第 1 页关爱长辈。
(考虑中:这个环节是否需要?)第一课时课前谈话:教师板书“伞”,请学生观察这个字,师:我们来观察这个“伞”字,你能从这个字的结构和笔画,看联想到什么?(“伞”上面的“人”好像张开的伞面,撇和点好像撑开的伞骨,中间的竖就像伞柄。
)教师追问一句:你能不能从这个字中看出我们怎样打伞?实际生活中我们又怎样打伞呢?(引导学生说出:人们要直直地拿着伞。
)一、出示课题,引导质疑。
请学生读课题,师:看到这个课题之后,你读懂了什么?有什么问题产生?预设:倾斜的伞下有谁?是怎样的故事?伞为什么是倾斜的?二、自读课文,自学生字词,教师检查掌握情况。
依据课堂的情况指导重难点,1、指名认读:笑眯眯、困惑、丹丹、微颤、泪光点点。
2、教师询问学生有没有不理解的词语,结合语境来理解词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倾斜的伞》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让学生有感情的朗读,分角色朗读中感悟,理解课文内容。
2、了解在雨天外公对年幼的我的呵护,体会祖孙间那种温馨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帮助学生了解在雨天外公对年幼的我的真情,学会感恩,懂得回报。
三、教学过程:
(一)、设疑导入,揭示课题。
{板书:伞}
师:伞,象形字《说文解字》中称伞为“辙”,解释为“盖”,即遮蔽阳光和雨雪的用具。
这是一种平平常常的事物。
大家随处可见,可是这把平平常常的伞却给作者带来了不平常的感受。
你想了解这把雨伞的与众不同吗?让我们一同走入作者的情感世界,学习第19课倾斜的伞。
(板书:倾斜的伞)引导学生再读课题。
(二)、观察插图,整体感知。
老师带来了两幅图,我们一起看一看。
(课件出示)
仔细观察,说说雨中撑伞的人是谁?他是如何撑伞的?(两个画面:1、雨中外公为年幼的丹丹撑伞;2、雨中丹丹为年迈的外公称伞。
)板书:外公我(三)、品读课文,体会情感。
1、品读课文二三四自然段。
指导看第一幅图:一老一小,走在雨中,立在伞下,这成了雨天里一道独特的风景,这是一幅多么和谐的画面呀!课文哪些自然段描述了第一幅图的内容。
((2-4)教师:同学们,会读书的人用两只眼睛,一只眼睛看纸面上的字,另一只眼睛看纸的背后,也就是用心去感受。
我相信你们一定是会读书的孩子,用你喜欢的方式读课文二三四自然段,用“——”画出让你印象深刻的句子?并想想为什么?
教师:在大家动听的读书声中,这温馨的画面在我的脑海中浮现。
请同学们交流句子。
2、全班交流(1)外公便来到学校门口,打开那把墨绿色的大伞,向我招招手。
(平常)
我惊讶的发现,头顶的天空已变成一片墨绿色,绿得那样深。
(外公用雨伞把丹丹全部遮住,外公对丹丹的爱,怕丹丹淋湿)
(课件出示)外公头顶上本来应该墨绿色的天空却变了,一半是墨绿色,一半却是灰蒙蒙的。
(同撑一把伞,一半是墨绿色,那是丹丹头顶上的伞;一半是灰蒙蒙的,那是外公头顶上没有被遮住的天空,体会到外公对丹丹的爱,宁愿自己淋湿,也不让丹丹淋湿了。
)
板书:一半墨绿色一半灰蒙蒙
“你的那把大伞把我整个儿都包住了呢!”我说。
(外公对丹丹深深的爱)(2)引导学生关注外公的三次笑有什么不同。
当学生提到一处“笑”时,教师随即引导学生找出另外两处。
引导学生关注外公的三次笑有什么不同。
外公抬头望了望,笑眯眯地说:“没歪呀。
”(当丹丹说伞歪了的时候,外公却笑眯眯地说:“没歪呀”因为伞没有歪向自己,丹丹也没有淋湿,所以心里很高兴,他生怕把丹丹淋湿了,学生体会出外公对丹丹的爱)
外公笑而不语。
(教师先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困惑”的意思。
然后巧妙的解释引导学生困惑的读读这一部分。
引导学生在次提问,作者为什么困惑?当丹丹知道明明伞歪向了自己,可是外公却说伞没有歪。
外公又为何笑而不语?)外公听了,开心的笑了起来。
(当外公听到丹丹被大伞包住了,一点没淋湿,开心的笑了起来。
再次说明外公的爱是默默的。
)
“你是不是被淋湿了?”外公问。
(当丹丹发现外公的一半肩膀都湿透了,让外公赶快擦擦,可是外公没顾得上自己却先问丹丹有没有被淋湿,体现出外公对丹丹的爱。
)
“外公,您肩膀都淋湿了,快擦擦吧!”(学生体会丹丹爱外公。
)
教师小结:为了下一代的成长,外公操劳了一生,把自己的爱无私的洒向他的亲人,这种爱是温暖,是亲情,在子孙的心中生了根,发了芽,也感动着我们每一个人。
请你带上此时的感受分角色来读一读三四自然段吧。
4、教师引读第五自然段。
外公仅仅是哪一次撑伞为丹丹遮雨吗?(课件出示)教师引导读(深情地)就这样,每次我们从雨中回来,外公的身子总是一半干一半湿的。
”(为什么外公的身子总是一半干一半湿的?)板书:一半干一半湿
(课件出示)教师引导读,不知过了多少年,撑伞的人已不是外公,而是我。
仍然是那片雨的世界”,仍然是我和外公,仍然是那把墨绿色的大伞,一切和以前一样。
(1)引导学生理解“仍然”。
(情况没有发生变化)
(2)从这几句话中你体会到了什么?明白了什么?(很多年过去了,我做着外公当年做的事,表达了我对外公的爱。
)
5、理解七八自然段。
(课件出示)长大后,那把墨绿色的伞还在,但伞下的故事发生了什么变化?“我”是如何为外公撑伞的?你可从文中哪些地方看出?
指名读课文的第七八自然段
(课件出示)A我抬起头,发现我头顶上的天空一半是墨绿色的,一半是灰蒙蒙的这仍然是把倾斜的伞。
B.“我的心热了起来,不知不觉中,我正坐着外公当年做过的事,这仍然是把倾斜的伞。
”(“我的心热了起来,”我在想什么?)C.“外公嘴角微微一颤,已开始混浊的双眼泪光点点。
”外公在想什么?”(看这里的“泪光点点”你又能读出什么?)
(外公的激动与幸福)
6、教师:这不是一把普通的伞,是一把倾斜的伞,从伞上倾斜下的是浓浓的温情,深深的爱。
这份温情、这份爱感动着丹丹,感动着外公,也感动着你我每一个人。
让我们再次带着这份爱和感动深情地读一读第9自然段!思考文中的我是要珍惜什么?爱护什么?
(四)、激情延伸
教师:课文学习到这里,我们一定有了初读课文不曾有过的感受,是啊!再看这把伞,这不仅仅是一把倾斜的伞,这伞里有爱心,有温情,它也是一把(温情)的伞!板书:温情
同学们在我们的身边,有那么多的人在关爱着我们,这把“倾斜的伞”也在你我身边,请大家再次从记忆里拾捡起这些爱的片段。
引导学生回忆以下情景:在我生病时:------------------------------------ 在我被雨淋时:------------------------------------- 在我夏天热的睡不着觉时:------------------------- 在
我跌倒时:--------------------------------------------- 在寒冷的冬天里:-------------------------------------- 教师引导学生根据回忆把爱说出来。
请学生试着写一写。
四、板书设计
外公一半墨绿色一半灰蒙蒙
19倾斜的伞温情的伞
我一半干一半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