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164劳动经济学题重点内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劳动经济学题
1.我国所有的经济资源都是稀缺的,但( B )是相对过剩的。
A.土地资源;
B.劳动力资源;
C.矿产资源。
2.“由于追逐他自己的利润,他经常促进了社会利益”是描述( B )。
A.供给创造需求理论;
B.看不见的手的理论;
C.利润最大化理论。
3.劳动经济学是( A )现象系统化了的理性认识。
A.劳动力市场;
B.劳动力供求;
C.劳动力交换。
4.比较明确的劳动力生产部门是( C )。
A.工业部门;
B.农业部门;
C.家庭。
5.收入指某个时间内个人和家庭的劳动所得和( B )。
A.工资所得;
B.非劳动所得;
C.劳动报酬。
6.劳动是人类使用生产资料创造自身生存和发展所必需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 C )活动。
A.有价值的;
B.有希望的;
C.有目的的。
7.雇佣调整函数是指企业( C )与最佳目标雇用量之间的函数关系。
A.最大雇佣量;
B.最小雇佣量;
C.现有雇佣量。
8.劳动力需求是指一定时间内,在( A )下雇主愿意并且能够雇用到的劳动力数量。A.某种工资率下;
B.某种劳动生产率下;
C.某种价格比率下。
9.企业在雇用劳动力时,企业愿意支付的工资率定义为( B )。
A.劳动力供给价格;
B.劳动力需求价格;
C.劳动力均衡价格。
10.长期成本曲线是资本和劳动投入都可变动时,若干短期平均成本的( A )的连辍轨迹。
A.最低点;
B.最高点;
C.相切点。
11.等成本线是在总成本和生产要素价格既定的条件下,可以购买到的劳动和( A )的不同数量组合的轨迹。
A.资本;
B.土地;
C.技术。
13.政府补贴政策所产生的经济效应可以从( B )两方面来分析。
A.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B.替代效应和规模效应;
C.价值形态和实物形态。
14.非营利企业潜在利润为正值的含义是( C )。
A.要求企业不营利;
B.要求企业利润最大化;
C.要求企业利润低水平。
15.影响劳动力供给的因素主要划分为( A )三大方面。
A.自然,经济,社会;
B.微观,中观,宏观;
C.家庭,企业,国家。
16.附加性劳动力假说认为二级劳动力参与率与失业率存在( B )关系。
A.反向;
B.正向;
C.平行。
17.劳动力参与率M形周期变化规律表现的是( B )。
A.男性劳动力参与率;
B.女性劳动力参与率;
C.青年劳动力参与率。
18.劳动供给量变动的百分比大于工资率变动的百分比的状态叫做( A )。
A.供给富有弹性;
B.供给无弹性;
C.供给缺乏弹性。
19.工资率变动的百分比大于劳动供给量变动的百分比的状态叫做( C )。
A.供给富有弹性;
B.供给无弹性;
C.供给缺乏弹性。
20.劳动时间与余暇时两者之间是( A )关系。
A.此消彼长;
B.同消同长;
C.正相关。
21.劳动经济学中的非劳动收入是指( C )。
A.不劳而获的收入;
B.不正当、不合法的收入;
C.劳动工资以外的收入。
22.当市场劳动供大于求时,政府一般应( B )。
A.上调最低工资;
B.下调最低工资;
C.不动最低工资。
23.劳动力需求曲线不变,劳动力供给曲线右移,则会出现(A )。
A.均衡工资率下降,均衡就业量增加;
B.均衡工资率上升,均衡就业量减少;
C.均衡工资率下降,均衡就业量减少。
24.在劳动力市场上,均衡的形成由均衡工资率与( C )决定。
A.均衡供给量;
B.均衡需求量;
C.均衡就业量。
25.在U—V分析中,U表示( B )。
A.就业;
B.失业;
C.效用。
26.在U—V分析中,V表示( A )。
A.职业空缺;
B.就业;
C.失业。
27.劳动力过剩表现在企业外部就是( B )。
A.隐性失业;
B.显性失业;
C.劳动力滞存。
28.劳动力迁移成本是劳动力在流动中发生的( C )。
A.中间成本;
B.间接成本;
C.直接成本。
29.劳动力流动的社会成本在经济学意义上称作( C )。
A.内部成本;
B.私人成本;
C.社会成本。
30.农村土地使用制度的改革必须着眼于提高我国农村( C )指标。
A.土地垦殖面积;
B.土地复种面积;
C.人均土地经营面积。
31.实际工资是货币工资与( B )之商。
A.股价指数;
B.物价指数;
C.比价指数。
32.福利分配是工资的( A )。
A.转化形式;
B.实物支付形式;
C.延期支付形式。
33.工资的职能是由工资的( C )所决定的.
A.计时性;
B.计件性;
C.本质属性。
34.( C )提出了均衡价格工资理论。
A.亚当·斯密;
B.大卫·李嘉图;
C.马歇尔。
35.按要素分配制度主要包括劳动分红制、年薪制和( A )。
A.股权薪酬制;
B.劳动股权制;
C.借贷购股制。
36.劳动股权制的基本原则是包括了( C )。
A.按资产分配原则;
B.按资金分配原则;
C.按劳分配原则。
37.劳动分红制是对企业( B )的一种内部再分配形式。
A.税前利润;
B.税后利润;
C.利润总额。
38.劳动经济学的理论基础包括了( C )。
A.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B.西方经济学;
C.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
39.从理论层面讲,劳动力是( B )。
A.人和动物都有的一种能力;
B.人所特有的一种能力;
C.人所特有的活劳动体力。
40.劳动力供求规律表现为( A )。
A.供过于求,工资下浮;
B.供不应求,工资下浮;
C.工资上升,需求增加。
41.利息、工资与就业的互动关系为( B )。
A.实际利息率高,将来就业增加;
B.实际利息率高,现在就业增加;
C.实际工资率低,现在就业增加。
42.劳动边际生产力递减的假设是( A )。
A.完全自由竞争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