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七 活性污泥培养
活性污泥法处理生活污水实验(实验方案)
(1)了解 A2O,SBR 和普通活性污泥法的工艺原理。
(2)掌握活性污泥的培养、驯化方法和过程;活性污泥是由具有活性的微生物、微生物自身氧化的残留物、吸附在活性污泥上的不能被微生物降解的有机物组成。
其中微生物是活性污泥的主要组成部份。
一个生化系统的运行, 必须要有活性污泥及与之相适应的生物相。
活性污泥的培养、驯化,就是为活性污泥的微生物提供一定的生长繁殖条件, 即营养物质、溶解氧、适宜的温度和酸碱度等, 在这种情况下, 经过一段时间就会有活性污泥形成, 并且在数量上逐渐增长, 并最后达到处理废水所需的污泥浓度。
(1) A2O 反应器模型, SBR 反应器模型,普通活性污泥法反应器模型(2)活性污泥种泥(取自污水处理厂)(3)生活废水(人工摹拟配制)(4) 100mL 量筒第 1 天,投加一定量的活性污泥种泥,并投加污水,使污泥和污水总量达到反应器有效体积的 30%,并启动 SBR (或者 A2O)反应器循环运行。
第 3 天,换水,增加污水量,使污泥和污水总量达到反应器有效体积的50%。
第 5 天,换水,增加污水量,使污泥和污水总量达到反应器有效体积的70%。
第 7 天,换水,增加污水量,使污泥和污水总量达到反应器有效体积的 100%。
每天观察活性污泥生长状况。
每天记录:SBR (或者 A2O)反应器模型内的活性污泥生长状况(每天测量 SV30,方法见实验二,观察污泥量)。
对 2 种类型工艺的污泥驯化过程进行讨论分析。
(1)了解活性污泥的培养、驯化完成的污泥性状;(2)加深对 SBR 、A 2O 、普通活性污泥法反应器中活性污泥性能的理解; (3)掌握常规污泥性质(SV30、MLSS 、SVI)的测定方法。
活性污泥是人工培养的生物絮凝体, 它是由好氧微生物及其吸附的有机物组成的。
活性 污泥具有吸附和分解废水中的有机物 (也有些可利用无机物质) 的能力, 显示出生物化学活 性。
在生物处理废水的设备运转管理中, 除用显微镜观察外, 下面几项污泥性质是时常要测 定的。
活性污泥法实验
活性污泥实验一、 实验目的1、观察完全混合活性污泥处理系统的运行,掌握活性污泥处理法中控制参数(如污泥负荷、泥龄、溶解氧浓度)对系统的影响;2、加深对活性污泥生化反应动力学基本概念的理解;3、掌握生化反应动力学系数K 、Ks 、Vmax 、Y 、Kd 、a 、b 等的测定。
二、 实验原理活性污泥好氧生物处理是指在有氧参与的条件下,微生物降解污水中的有机物。
整个过程包括微生物的生长、有机底物降解和氧的消耗,整个过程变化规律如何正是活性污泥生化反应动力学研究的内容,活性污泥生化反应动力学内容包括:(1)底物的降解速度与有机底物浓度、活性污泥微生物量之间的关系;(2)活性污泥微生物的增殖速度与有机底物浓度、活性污泥微生物量之间的关系;(3)有机底物降解与氧需。
1、底物降解动力学方程Monod 方程:SKs S V dt dS +=-max (1) Vmax-------有机底物最大比降解速度,Ks-----------饱和常数,在稳定条件下,对完全混合活性污泥系统中的有机底物进行物料平衡:0)(=++-+dtdS VSe Q R Q Se Q R Q So (2) 整理后,得dtdS V Se So Q -=-)( (3) 于是有SKs S V Xt Se So XV Se So Q +=-=-max )( (4) 而M F XtSe So XV Se So Q /)(=-=-,F/M 为污泥负荷。
完全混合曝气池中S=Se ,所以(4)式整理后可得max11max V Se V Ks Se So t X +=- (5) (5)式为一条直线方程,以Se 1为横坐标,Xt Se So -(污泥负荷)为纵坐标,直线的斜率为max V Ks ,截距为max1V ,可分别求得max V 、Ks 。
又因为在低底物浓度条件下,Se<<Ks ,所以有Se K KsSe V Se Ks Se V dt dS ==+=-max max (6) 即 K S e XtSe So =- (7) 以Se 为横坐标,Xt Se So -(污泥负荷)为纵坐标,可求得直线斜率K 。
活性污泥的培养驯化步骤
活性污泥的培养驯化步骤一、步骤1、氧化沟连续进水,使内沟污泥浓度达到500mg/l以上,然后启动曝气机闷曝(不进水,不取水);天后,停止曝气,静止半个小时。
排出上清液1/2左右,充满新鲜污水后(添加营养源),继续闷曝1-2天后,再排走氧化沟,二沉池1/2左右上清液(往后每天多次,MLSS上升,需要营养源多)。
添加污水,闷曝以后,要反复多次添加污水做营养源。
直到形成絮状体。
SV30在百分之30左右,活性污泥镜检结果,菌胶团已形成,可见到漫游虫,草履虫,钟虫,轮虫等。
这段时间大约为10-15天。
3.改间接进水或者为连续进水。
改闷曝为持续曝气(使曝气中有足够氧气),微生物将二沉池的污泥及时全部回流到曝气池。
(如不及时,微生物长久,积累,缺氧气死亡,有机物腐烂发酵会发臭。
)此阶段10天左右,使氧化沟污泥浓度达到2000-4000mg/l,SV30达到百分之十到二十。
4. 通过镜检及测定沉降比、污泥浓度,注意观察活性污泥的增长情况。
并注意观察在线PH值、DO的数值变化,及时对工艺进行调整。
5. 测定初期水质及排水阶段上清液的水质,根据进出水NH3-N、BOD、COD、NO3-、NO2-等浓度数值的变化,判断出活性污泥的活性及优势菌种的情况,并由此调节进水量、置换量、粪水、NH4Cl、H3PO4、CH3OH的投加量及周期内时间分布情况。
6. 注意观察活性污泥增长情况,当通过镜检观察到菌胶团大量密实出现,并能观察到原生动物(如钟虫),且数量由少迅速增多时,说明污泥培养成熟,可以进生产废水,进行驯化。
二、调试期间的监测和控制在调试及运行过程有许多影响处理效果的因素,主要有进水CODcr 浓度、pH值、温度、溶解氧等,所以对整个系统通过感官判断和化学分析方法进行监测是必不可少的。
根据监测分析的结果对影响因素进行调整,使处理达到最佳效果。
1、温度温度是影响整个工艺处理的主要环境因素,各种微生物都在特定范围的温度内生长。
污水处理厂及实验室活性污泥培养方法
污水处理厂及实验室活性污泥培养方法一、污水处理厂活性污泥培养方法污水处理厂建成以后,要进行单机试车与清水联动试车,如无问题,就应进行活性污泥培养,使处理厂尽早发挥污水处理功能。
另外,曝气池泄空检修完毕之后,也有一个活性污泥培养问题。
城市污水处理厂得污泥培养问题一般较简单,但当工业废水含量非常高时,会有一些困难,应视具体情况进行专门得污泥驯化。
这里仅介绍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培养得一般方法及程序。
1.培养方法及种类活性污泥从无到有,从不正常到正常得培养过程,有很多途径可以实现,因而也就有很多培养方法.对于一般城市污水来说,采用任一方法都可将活性污泥培养正常,但不同得方法所要求得培养时间不同,操作量及培养费用也不同.实践中,应根据处理广得具体情况,选择一种方法培养或几种方法并用。
1)间歇培养。
将曝气池注满水,然后停止进水,开始曝气。
只曝气而不进水称为“闷曝”。
闷曝2~3d后,停止曝气,静沉1h,然后进入部分新鲜污水,这部分污水约占池容得1/5即可。
以后循环进行闷曝、静沉与进水三个过程,但每次进水量应比上次有所增加,每次闷曝时间应比上次缩短,即进水次数增加.当污水得温度为15~20℃时,采用该种方法,经过15d左右即可使曝气池中得MLSS超过l 000mg/L.此时可停止闷曝,连续进水连续曝气,并开始污泥回流.最初得回流比不要太大,可取25%,随着MLSS得升高,逐渐将回流比增至设计值。
2)低负荷连续培养。
将曝气池注满污水,停止进水,闷曝1d.然后连续进水连续曝气,进水量控制在设计水量得1/2或更低。
待污泥絮体出现时,开始回流,取回流比25%.至MLSS超过1 000mg/L时,开始按设计流量进水,MLSS至设计值时,开始以设计回流比回流,并开始排放剩余污泥。
3)满负荷连续培养。
将曝气池注满污水,停止进水,闷曝一天.然后按设计流量连续进水,连续曝气,待污泥絮体形成后,开始回流,MLSS至设计值时,开始排放剩余污泥。
活性污泥的培养驯化步骤.
活性污泥的培养驯化步骤一、步骤1、氧化沟连续进水,使内沟污泥浓度达到500mg/l以上,然后启动曝气机闷曝(不进水,不取水);塊鹕緗嫒额诵饴閶餾鰉榉囈欄諮垫谲趱負紅贍赡荞谨瘡误譙杩渊場鉑辎旧蹕辅顿贍輇攜釀鄧撈幬韜忏淚巔稱鱖疖鯨銜鵝鎬镧鄲認熗喲苎撑。
2.2-3天后,停止曝气,静止半个小时。
排出上清液1/2左右,充满新鲜污水后(添加营养源),继续闷曝1-2天后,再排走氧化沟,二沉池1/2左右上清液(往后每天多次,MLSS上升,需要营养源多)。
添加污水,闷曝以后,要反复多次添加污水做营养源。
直到形成絮状体。
SV30在百分之30左右,活性污泥镜检结果,菌胶团已形成,可见到漫游虫,草履虫,钟虫,轮虫等。
这段时间大约为10-15天。
改间接进水或者为连续进水。
改闷曝为持续曝气(使曝气中有足够氧气),微生物将二沉池的污泥及时全部回流到曝气池。
(如不及时,微生物长久,积累,缺氧气死亡,有机物腐烂发酵会发臭。
)此阶段10天左右,使氧化沟污泥浓度达到2000-4000mg/l,SV30达到百分之十到二十。
4. 通过镜检及测定沉降比、污泥浓度,注意观察活性污泥的增长情况。
并注意观察在线PH值、DO的数值变化,及时对工艺进行调整。
棂鲁锣嬸貸贸褻鱗辩澩隽环赌三曠嫻亞鈁嬷薔樱黨劢縫镑談盖鴻届碩鏤缇燴門胁鏹觞厍妝儐遲閿鲈棧瓯倾貪奖聲辊囱濱鴕货嶁搂頒渍濾儉。
5. 测定初期水质及排水阶段上清液的水质,根据进出水NH3-N、BOD、COD、NO3-、NO2-等浓度数值的变化,判断出活性污泥的活性及优势菌种的情况,并由此调节进水量、置换量、粪水、NH4Cl、H3PO4、CH3OH的投加量及周期内时间分布情况。
痉齏紹釅縮麩篓華蘊锐较绞項鈷瀉鰲龄辋幟幀鸭釤縞獄撳锭谈纩头论陰荫賜饼荧鈾蝼荛渊茧炉攒鈞脐访蛴漢况馳紐锂巩捡機緣諤膃啞脹躓。
6. 注意观察活性污泥增长情况,当通过镜检观察到菌胶团大量密实出现,并能观察到原生动物(如钟虫),且数量由少迅速增多时,说明污泥培养成熟,可以进生产废水,进行驯化。
活性污泥培养
活性污泥培养
1、污泥静态培养
(1)为了防止新生微生物随水流走,尽可能的提供微生物与活性污泥的接触时间。
投泥后,首先将低浓废水用泵打入生化池内,贮满池子,开启曝气使泥水混和,静置20h不曝气,使固着态微生物接种到填料上,然后曝气(注意控制气量不能过大)24h,停气静置1~2h,进水顶出反应池中上清液(会含有悬浮状态的微生物)。
(2)再次开启曝气使泥水混和,静置20h不曝气,然后再曝气(注意控制气量不能过大)24h,停气静置1~2h,再进水顶出反应池中上清液;如此重复操作3次,共用6天,此时,填料表面已全部挂上生物膜,第7天开始连续小水量进水(仍为低浓废水)。
2、污泥动态培养
(1)经过7天的闷曝培养(间歇进水),填料表面已经生长了薄薄一层黄褐色生物膜,可改为连续进水,进行动态培养,调整进水量,使污水在生化池内的停留时间达到24小时即可,控制溶解氧在2~4mg/L之间(用溶氧仪测定溶解氧)。
(2)连续进水7天之后,填料上有一些变形虫、漫游虫(用生物显微镜观察),手摸填料有粘性、滑腻感。
(3)再增加水量,达到设计水量,此阶段也需7天左右,此时,出现鞭毛虫、钟虫、草履虫游离菌等原生动物。
(4)三阶段共需20d左右。
检测出水水质稳定达到要求时,表明挂膜成功。
培养污泥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掌握污泥培养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 熟悉污泥培养过程中各项指标的监测与调控。
3. 分析污泥培养效果,为实际污水处理工程提供参考。
二、实验材料与设备1. 实验材料:(1)城市污水:用于污泥培养的进水。
(2)粪便、食品加工业的含氮磷丰富的废液、饭店的米泔水等:作为污泥培养的营养补充。
(3)厌氧污泥:用于培养厌氧污泥的菌种。
2. 实验设备:(1)曝气池:用于培养活性污泥。
(2)消化池:用于培养厌氧污泥。
(3)显微镜:用于观察菌胶团长势。
(4)pH计:用于监测污泥培养过程中的pH值。
(5)有机物分析仪:用于监测污泥培养过程中的有机物含量。
三、实验方法1. 活性污泥培养:(1)将城市污水引入曝气池,暂停进水,进行曝气。
(2)在水温、气温适宜的情况下,1-2天就会出现絮状物。
(3)少量连续进水,或间歇进水,连续曝气。
(4)连续曝气一周后,通过显微镜检查菌胶团长势良好。
(5)逐渐增加进水量至设计量,投入试运行。
2. 厌氧污泥培养:(1)大中型污水处理厂在水处理段正常后,有足够的剩余污泥后,再培养厌氧污泥。
(2)先将消化池内充满二级出水,投入其它消化池的厌氧污泥菌种,或接入水处理段的剩余污泥。
(3)在消化污泥来源缺乏的地方,可用人粪、牛粪、猪粪、酒糟、剩余的淀粉等有机废物稀释到含固率为1%-3%投入消化池。
(4)培养消化污泥菌时,必须控制pH值和有机物投配负荷,pH值应保持在6.4-7.8之间,有机负荷控制在0.5kgVSS/(m3·d)之下。
(5)充分搅拌消化池内的混合污泥,保持消化池内的水温在352,边进泥边加热,待加至所需温度及泥位后,暂停进泥。
(6)每日分析沼气成分,所需数据正常时,取样品进行点火试验。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活性污泥培养结果:经过一周的培养,活性污泥菌胶团长势良好,菌胶团结构完整,絮体较大,污泥沉降性能较好。
2. 厌氧污泥培养结果:经过一段时间的培养,厌氧污泥产气效果良好,沼气成分稳定,符合实际需求。
活性污泥实验报告
活性污泥实验报告活性污泥实验报告一、引言活性污泥是一种生物处理技术,广泛应用于废水处理领域。
本实验旨在通过对活性污泥的研究,探索其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效果和机理。
二、实验目的1. 了解活性污泥的基本原理和处理废水的机制;2. 掌握活性污泥的培养方法和处理废水的操作技巧;3. 评估活性污泥在不同条件下的废水处理效果。
三、实验材料与方法1. 实验材料:- 活性污泥:从污水处理厂获取;- 废水样品:模拟实际废水,包含有机物和悬浮物;- 试剂:氨氮试剂、COD试剂等。
2. 实验方法:- 活性污泥的培养:将活性污泥与适量废水样品混合,保持适宜的温度和通气条件,定期搅拌;- 废水处理过程:将废水样品加入活性污泥培养液中,控制处理时间和条件; - 废水指标测定:使用氨氮试剂和COD试剂,按照标准方法测定废水中的氨氮和化学需氧量。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活性污泥的培养结果:- 活性污泥在适宜的培养条件下,呈现出黑色或深褐色的颗粒状结构,具有较好的沉降性和悬浮性;- 活性污泥培养液pH值保持在6.5-8.5之间,有利于维持菌群的生长和代谢活性。
2. 废水处理效果:- 活性污泥处理后,废水中的氨氮和COD浓度显著降低;- 处理效果受废水浓度、处理时间和温度等因素的影响;- 活性污泥对不同种类的有机物具有一定的降解能力,但对某些难降解物质处理效果较差。
3. 活性污泥的处理机理:- 活性污泥中的微生物通过吸附、降解和转化等方式,将废水中的有机物转化为无机物或较稳定的有机物;- 活性污泥中的好氧微生物和厌氧微生物共同作用,实现废水中氮、磷等元素的去除。
五、实验结论1. 活性污泥是一种有效的废水处理技术,能够降低废水中的氨氮和COD浓度;2. 废水处理效果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废水浓度、处理时间和温度等;3. 活性污泥具有一定的有机物降解能力,但对于某些难降解物质的处理效果有限;4. 活性污泥中的微生物起着关键作用,通过吸附、降解和转化等方式实现废水的处理。
活性污泥的培养 Microsoft Word 文档
活性污泥的培养svi指曝气池混合液经30min沉淀后, 相应的1g干污泥所占的容积(以mL计), 单位mL/g 。
即: SVI=混合液30min沉淀后污泥容积(mL)/污泥干重(g) ,即SVI=(1L混合液30min 静置沉淀形成的活性污泥体积(ml))/(1L混合液中悬浮固体干重)=SV30/MLSS。
SVI值能较好地反映出活性污泥的松散程度和凝聚沉降性能。
良好的活性污泥SVI常在50~120之间,SVI值过低,说明污泥活性不够,可能是水体中营养元素缺失导致。
SVI 过高的污泥,,说明可能发生污泥膨胀,可通过停止曝气,让污泥沉降缺氧厌氧硝化能起到很好的作用。
如因丝状菌过度繁殖所致,则应投加相应的消毒剂,必要时要抽干好氧池重新培养好氧污泥。
通过工程实例总结,就如何缩短污水生化调试所需时间,从调试前期准备到污水全负荷投入运行,分3个阶段予以解剖分析。
介绍了前期准备工作的内容和所需物料的种类及数量;调试各阶段物料投加量及所需控制的条件;调试过程所需注意的事项。
文中所述内容尤其适用于以鼓风机曝气为主的生化处理设施。
污水处理设施在正式投入使用时,其生化处理装置均需进行污泥接种、驯化(俗称调试)。
对于规模较大的污水处理设施尽量缩短调试时间,使处理主体尽快投入正常运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有着重要的意义。
我们通过多个日处理万吨的污水处理设施的生化调试发现,在生化调试过程中,如果准备充分,正常气温下一般7~10d即可完成生化设施的培菌接种工作;10d后就可以对污水进行驯化,20d左右便可进入正常运行。
本文将分三方面对生化调试工作中需注意的问题进行简要分析。
为方便起见,文中所列数据均以生化池体积5000m3为基准。
1. 前期准备阶段1.1. 物料准备①污泥准备对于万立方米级污水处理装置而言,其生化池体积较大,为了保证生化池初始污泥浓度,需要准备投加的原始污泥量很大。
理论上讲,投加后生化池的污泥的质量浓度最好控制在2500mg/L 左右。
活性污泥的培养与分析报告
审 批
规定,授予本年度综合素质
学分。
意
见
院系分管领导签名:
单位盖章
年月日
活性污泥的培养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1. 通过培养活性污泥,加深对活性污泥法作用机理及主要技术参数,如活
性污泥浓度、有机物去除率、污泥增长规律等的理解; 2. 学会培养活性污泥和测定污泥沉降比(%)的方法,掌握培养活性污泥的基
综合素质学分 实验报告
院 系: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
专 业: 环境科学
学 号: 21009011064
姓 名:
王璐
指导教师:
钱丽萍
黄山学院综合素质学分申请表(2013——2014 年度)
院系: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 学号:211009011064
申请人姓名:王璐 班级:11 环境科学班 联系电话:18725590283
生产废水,进行驯化。 (二)、活性污泥的驯化步骤 1.通过分析确认来水各项指标在允许范围内,准备进水。 2.开始进入少量生产废水,进入量不超过驯化前处理能力的 20%。同时补充新鲜 水、粪便水及 NH4Cl. 3.达到较好处理后,可增加生产废水投加量,每次增加不超过 10~20%,同时减 少 NH4CL 投加量。且待微生物适应巩固后再继续增生产废水,直至完全停加 NH4Cl. 同步监测出水 CODcr 浓度等指标,并观察混合液污泥性状。在污泥驯化期还要适 时排放代谢产物,即泥水分离后上清液。 4.继续增加生产废水投加量,直至满负荷。满负荷运行阶段,由于池中已培养和 保持了高浓度、高活性的足够数量的活性污泥,池中曝气后混合液的 MLSS 达到 5000mg/1,此过程同步监测溶解氧,控制曝气机的运行,并进行污泥的生物相镜 检。 六、实验结果分析
项目 名称
实验七 活性污泥培养
实验七活性污泥培养一、实验目的1. 通过培养活性污泥,加深对活性污泥法作用机理及主要技术参数,如活性污泥浓度、有机物去除率、污泥增长规律等的理解;2. 学会培养活性污泥和测定污泥沉降比(%)的方法,掌握培养活性污泥的基本方法,为以后工作环境中调试污水处理工程奠定必要的知识和技能储备;3.能对活性污泥培养过程中出现的异常现象进行初步分析;4. 了解有机负荷对活性污泥增长率的影响。
二、实验原理废水的生化处理法就是利用自然界广泛存在的、以有机物为营养物质的微生物来降解或分解废水中溶解状态和胶体状态的有机物,并将其转化为CO2和H2O等稳定无机物的方法,通常又称为生物处理法。
从1916年开始到现在,废水生物处理技术经历了从简单到复杂、从单一功能到多种功能、从低效率到较高效率的纵向发展阶段;从英国到世界各地,废水生物处理技术经历了由点到面、由生活污水处理到各种工业废水处理的横向发展阶段。
活性污泥法开创于1914年的英国,即习惯所称的普通活性污泥法或传统活性污泥法,其工艺流程如图7-1所示,由初次沉淀池、曝气池、二次沉淀池、曝气设备以及污泥回流设备等组成,主要构筑物是曝气池和二次沉淀池。
图7-1 普通活性污泥法的基本流程在活性污泥法中起主要作用的是活性污泥,由具有活性的微生物、微生物自身氧化的残留物、吸附在活性污泥上不能被微生物所降解的有机物和无机物组成。
活性污泥微生物从污水中连续去除有机物的过程包括以下几个阶段:(1)初期去除与吸附作用;(2)微生物的代谢作用;(3)絮凝体的形成与凝聚沉淀。
BOD污泥负荷率、水温、pH值、溶解氧(DO)、营养物质及其平衡、有毒物质等环境因素都会影响活性污泥法的处理效果,而活性污泥法处理设备的任务就是要创造有利于微生物生理活动的环境条件,充分发挥活性污泥微生物的代谢功能。
三、实验设备及仪器1.容积为2.5~3.0L的活性污泥法实验模型,采用有机玻璃制造,外形为方形或圆形,带空气扩散装置或表面曝气装置;2.压缩空气供给系统;3.悬浮固体测定装置及设备;4. COD测定装置及设备;5. 量筒、定时钟或秒表、烘箱、冰箱等。
活性污泥实验报告
活性污泥实验报告1.实验目的活性污泥是一种利用微生物降解有机废水的生物处理技术。
本实验旨在探究活性污泥的作用原理、影响因素以及其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2.实验原理活性污泥是指一种具有高效微生物附恢复能力的混合微生物种群。
通过人工培养和调控微生物种群,使其在特定的环境下降解有机物质。
废水中的有机物经过处理后可以稳定地转化成无害的物质。
在生物处理中,活性污泥主要用于污泥法、接触氧化法和生物滤池等工艺。
3.实验装置与药品实验装置包括活性污泥容器、搅拌器、进水管、出水管和温度计等。
药品包括葡萄糖溶液、NaOH溶液、稀盐酸溶液等。
4.实验步骤(1)准备活性污泥容器,装入适量活性污泥;(2)调节进水管和出水管的位置,注意控制进水和出水速度;(3)用温度计测量污泥容器内的温度,并记录;(4)开始实验后,每隔一段时间取出污泥样品,进行监测;(5)分别在取出的样品中加入葡萄糖溶液和NaOH溶液,观察变化并记录。
5.实验结果与分析(1)观察到活性污泥容器内温度开始升高,说明微生物降解反应开始进行;(2)监测到进水管和出水管中悬浮物的变化情况,发现进水悬浮物逐渐减少,出水悬浮物减少的速度较快,并且水质逐渐变清澈;(3)加入葡萄糖溶液后,发现悬浮物数量明显增加,说明微生物开始大量繁殖,加强对有机物质的降解作用;(4)加入NaOH溶液后,pH值升高,加速微生物降解废水中有机物的速度。
6.实验结论通过本实验,我们了解到活性污泥处理废水的基本原理和操作过程。
活性污泥在降解废水中的有机物质方面具有明显的效果,进一步说明了活性污泥的处理能力和优势。
7.实验启示活性污泥处理废水是一种可行的环保技术,但在操作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进水和出水速度,保持适宜的温度和pH值。
此外,进一步研究活性污泥的微生物种群和其对不同有机物质的降解能力,可进一步提高活性污泥的处理效果。
活性污泥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活性污泥法的基本原理和工艺流程。
2. 掌握活性污泥的培养、驯化和运行方法。
3. 观察活性污泥的生物相,了解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
4. 评估活性污泥处理污水的能力。
二、实验原理活性污泥法是一种生物处理技术,利用微生物分解污水中的有机物,将其转化为无害物质。
实验中,通过向污水中投加活性污泥,使其在曝气池中充分混合、降解有机物,达到净化污水的目的。
三、实验材料与设备1. 实验材料:生活污水、活性污泥、营养盐、微量元素等。
2. 实验设备:SBR反应器、曝气泵、温度计、pH计、浊度仪、取样瓶等。
四、实验步骤1. 活性污泥的培养与驯化(1)将生活污水按照一定比例稀释,调整pH值为7.0~8.0,加入适量的营养盐和微量元素。
(2)将稀释后的污水倒入SBR反应器中,投加30%的活性污泥。
(3)开启曝气泵,使活性污泥与污水充分混合,进行曝气。
(4)每隔一定时间取样,观察污泥沉降性能,调整污泥浓度,直至达到理想的污泥沉降性能。
2. 活性污泥的运行(1)调整SBR反应器中的污泥浓度,使污泥浓度保持在3~5g/L。
(2)将生活污水按照一定比例稀释,加入营养盐和微量元素。
(3)将稀释后的污水倒入SBR反应器中,投加活性污泥。
(4)开启曝气泵,使活性污泥与污水充分混合、降解有机物。
(5)每隔一定时间取样,检测污水的浊度、COD、NH4+-N等指标,评估活性污泥处理污水的能力。
3. 活性污泥生物相观察(1)取一定量的活性污泥,加入适量的生理盐水,制成悬浊液。
(2)使用显微镜观察悬浊液中的微生物种类和数量。
(3)记录观察结果,分析活性污泥中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活性污泥的培养与驯化实验过程中,活性污泥的沉降性能逐渐提高,污泥浓度达到3~5g/L时,沉降性能最佳。
2. 活性污泥的运行实验结果表明,活性污泥对生活污水中的有机物有较好的降解能力,COD去除率可达70%以上,NH4+-N去除率可达50%以上。
活性污泥性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活性污泥法的基本原理和工艺流程。
2. 掌握活性污泥的培养、驯化过程。
3. 学习如何通过活性污泥法处理生活污水,并观察其效果。
二、实验原理活性污泥法是一种生物处理方法,通过微生物对污水中有机物的降解,使污水得到净化。
活性污泥是污水生物处理系统的主体,由微生物、有机物、无机物等组成。
活性污泥中的微生物主要有细菌、真菌、原生动物和后生动物等。
三、实验设备与材料1. SBR模型:普通活性污泥处理生活污水模型。
2. 活性污泥:取自污水处理厂。
3. 生活废水:人工模拟配制。
4. 100mL量筒。
5. 移液管。
6. pH试纸。
7. 恒温水浴锅。
8. 烧杯。
9. 玻璃棒。
10. 消毒液。
四、实验步骤1. 准备工作:将活性污泥稀释至一定浓度,用pH试纸检测pH值,调整至适宜微生物生长的pH范围。
2. 投加活性污泥:将稀释后的活性污泥按比例加入SBR模型中,同时加入生活废水。
3. 静置培养:将SBR模型置于恒温水浴锅中,保持适宜温度,静置培养一段时间。
4. 观察记录:定期观察活性污泥的生长状况,记录污泥的沉降性能、颜色、气味等。
5. 污水处理:将培养好的活性污泥加入生活废水中,观察处理效果。
6. 污泥分离:使用100mL量筒和移液管,将活性污泥与处理后的污水分离。
7. 数据分析: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比较不同条件下活性污泥的处理效果。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活性污泥的生长状况:经过一段时间培养,活性污泥呈絮状,颜色逐渐变深,沉降性能良好。
2. 污水处理效果:活性污泥对生活污水中的有机物有较好的降解作用,处理后的污水颜色变浅,气味减轻。
3. 数据分析:通过对实验数据的统计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在一定条件下,活性污泥法可以有效地处理生活污水。
(2)活性污泥的培养和驯化过程对处理效果有较大影响。
(3)适宜的pH值、温度和营养物质等条件有利于活性污泥的生长和污水净化。
六、实验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了解了活性污泥法的基本原理和工艺流程,掌握了活性污泥的培养、驯化过程,并观察了活性污泥法处理生活污水的效果。
活性污泥培养
活性污泥培养1、活性污泥培养:将经过过滤的浓粪便水投入曝气池,再用生活污水或自来水稀释并进行连续曝气1周左右,然后停止曝气,使混合液沉淀,排放澄清液,进行换水重新投料曝气,这样循环操作,一般经两周后直到将活性污泥培养成熟为止,成熟的活性污泥具有良好的凝聚、沉淀性能,污泥内含有大量菌胶团和纤毛类原生动物(钟虫、等枝虫、盖纤虫等),并使污水BOD去除率达90%左右。
此外,中间也可不停止曝气,连续投料进行培养。
如果条件允许,也可直接从其他污水厂取待成熟的活性污泥作为种子,进行曝气和投料(粪便水、氮磷等养料)培养。
接种培菌法的培养时间较短,是常用的活性污泥培菌方法,适用于大部分工业废水处理厂。
城市污水厂如附近有种泥,也可采用此法,以缩短培养时间。
自然培菌也称直接培菌法。
它是利用废水中原有的少量微生物,逐步繁殖的培养过程。
城市污水和一些营养成份较全、毒性小的工业废水,如食品厂、肉类加工厂废水,可以考虑这种培养方法,但培养时间相对较长;2、活性污泥的培菌应尽可能在温度适宜的季节进行。
因为温度适宜,微生物生长快,培菌时间短。
如只能在冬季培菌,则应该采用接种培菌法,所需的种污泥要比春秋季多;3、Carrousel氧化沟处理污水的原理最初的普通Carrousel氧化沟的工艺中污水直接与回流污泥一起进入氧化沟系统。
表面曝气机使混合液中溶解氧DO的浓度增加到大约2~3mg/L。
在这种充分掺氧的条件下,微生物得到足够的溶解氧来去除BOD;同时,氨也被氧化成硝酸盐和亚硝酸盐,此时,混合液处于有氧状态。
在曝气机下游,水流由曝气区的湍流状态变成之后的平流状态,水流维持在最小流速,保证活性污泥处于悬浮状态(平均流速>0.3m/s)。
微生物的氧化过程消耗了水中溶解氧,直到DO值降为零,混合液呈缺氧状态。
经过缺氧区的反硝化作用,混合液进入有氧区,完成一次循环。
该系统中,BOD降解是一个连续过程,硝化作用和反硝化作用发生在同一池中。
活性污泥的培养与驯化
一、活性污泥的培养与驯化(一)活性污泥的培养城市占水或与之类似的工业废水,由于营养和菌种都已具备,可用其初步至200~300mg/L后,在曝气池内进行连续曝气,一般在15~沉淀水调整BOD520℃下经一周丐孟全出金活性污泥絮体,要及时适当地换水和排放剩余污泥,以补充营养和排除代谢产物。
换水的方法分间断换水和连续换水。
间断换水--混合液在曝气到开始出现活性污泥絮体后,即停止曝气,静止沉淀1~l.5h,排放约占总体积60~70%的上清液,再补充生活污水或粪便水,继续曝气。
当沉降比大于30%时,说明池中混合液污泥浓度已满足要求。
第一次换水后,应每天换水一次,这样重复操作7~10d,便可达到活性污泥成熟。
此时,污泥具有良好的凝聚和沉降性能,含有大量的菌胺团和纤毛虫类原生动物,并可使BOD去除率达95%左右。
5连续换水--当池容积大采用间断换水有困难时,可改用连续换水。
即当池中出现活性污泥絮体后,可连续地向池内投加生活污水,并连续地出水和回流,其投加量可控制在池内每天换水一次的程度。
回流污泥量可采用进水量的50%。
当水温在15~20℃时,污泥经两周左右即可培养成熟。
(二)活性污泥的驯化如果工业废水的性质与生活污水相差很大时,用生活污水培养的活烽污泥应用工业废水进行驯化。
驯化的方法是混合液中逐渐增加工业废水的比例,直到达到满负荷。
为了缩短培养和驯化时间,可将两个阶段合并起来进行。
就是在培养过程中,不断地加入少量的工业废水,使微生物在培养过程中逐渐适应新的环境。
二、活性污泥运行中常见的问题(一)污泥膨胀二次沉淀池或加速曝气池的沉淀区,有时出现污泥的膨胀与上浮现象。
这时,污泥结构松散,沉降性差;造成污泥上浮而随水流失。
这样不仅影响出水水质,而且由于污泥大量流失,使曝水池中混合液浓度不断降低,严重时甚至破坏整个生化处理过程。
广义地把活性污泥的凝聚性和沉降性恶化,以及处理水混浊的现象总称为活性污泥的膨胀。
就字面看,活性污泥的膨胀是指污泥体积增大而密度下降的现象。
《活性污泥的培养与驯化》
活性污泥的培养与驯化2:环境技术论坛的一片文章查询活性污泥的培养与驯化1、活性污泥的培养(1)引生活污水调节BOD5至200~300mg/L,在曝气池进行连续曝气,一般在15~20℃下经一周,出现活性污泥絮体,掌握换水和排放剩余污泥,以补充营养和排除代产物。
当出现大量絮体时停止曝气,静止沉淀1~l.5h,排放约占总体积60~70%,调节生活污水进水量,继续曝气,当沉降比接近30%时,说明池中混合液污泥浓度已满足要求。
从引水—暴气—暴气—污泥成熟—具良好凝聚和沉降性。
一般7~10天为周期,BOD5去除率达95%左右。
(2)扩大培养。
连续换水—暴气—投入使用,回流50%,两周成熟,投入正常运行。
2、活性污泥的驯化如果进行工业废水处理,则在培养成熟的活性污泥中逐渐增加工业废水的比例,直到满负荷,活性污泥正常运行为正。
活性污泥洛运行中常见的问题1、污泥膨胀正常的活性污泥沉降性能好,其SVI约为50—150之间为正常。
SVI=活性污泥体积/MLSS,当SVI>200并继续上升时,称为污泥膨胀(1)丝状菌繁殖引起的膨胀原因:污泥中丝状菌过渡增长繁殖的结果,丝状菌作为菌胶团的骨架,细菌分泌的外酶通过丝状菌的架桥作用将千万个细菌凝结成菌胶团吸附有机物形成活性污泥的生态系统。
但当丝状菌大量生长繁殖,活性菌胶团结构受到破坏,形成大量絮体而漂浮于水面,难于沉降。
这种现象称为丝状菌繁殖膨胀。
丝状菌增长过快的原因:a、溶解氧过低,<0.7—2.0mg/lb、冲击负荷——有机物超出正常负荷,引起污泥膨胀c、进水化学条件变化:一是营养条件变化,一般细菌在营养为BOD5:N:P=100:5:1的条件下生长,但若磷含量不足,C/N升高,这种营养情况适宜丝状菌生活。
二是硫化物的影响,过多的化粪池的腐化水及粪便废水进入活性污泥设备,会造成污泥膨胀。
含硫化物的造纸废水,也会产生同样的问题。
一般是加5~10mL/L 氯加以控制或者用预曝气的方法将硫化物氧化成硫酸盐。
环境工程微生物学实验报告七
实验七细菌的纯种分离、培养和接种技术实验目的:1.从环境(土壤、水体、活性污泥、垃圾、堆肥等)中分离、培养微生物,掌握一些常用微生物和纯化微生物的方法。
2.学会几种接种技术。
实验原理:在自然界中,微生物的种类很多,数量很大,为了获得单个菌体,首先必须把要分离的材料进行适当的稀释,按微生物生长所需要的条件,使其在平板上,由一个菌体繁殖成单个菌落,这样,就能从中挑选出所需要的纯种。
由于细菌、放线菌和霉菌所要求的营养条件不同,利用不同的培养基制成平板进行分离,然后从菌落形态上的差异,可以把细菌、放线菌和霉菌三大类群区分并可计算出其数量,分别接种到试管斜面上,然后,在平板上反复进行分离培养,最后可获得纯种。
仪器和材料:1.实验六中准备的无菌物品:包括各种玻璃器皿、培养基、稀释水等。
2.活性污泥、土壤或湖水一瓶。
3.接种环、酒精灯或煤气灯、恒温培养箱。
细菌纯种分离的操作方法:一.平板划线法:(1) 倒平板: 将融化并冷至50℃的细菌培养基倒约15~20ml于无菌培养皿中,立即放在桌上轻轻转动使之均匀。
冷后成平板。
(3个)(2) 划线:在火焰旁,左手拿平板,右手拿接种环,取一环菌液(原污水)在平板上划线。
常用的方法有如下三种:划线完毕后盖上皿盖,倒置于37℃恒温箱中培养48小时后观察结果。
二.稀释平板分离法(1) 取样…(2) 稀释水样以无菌操作按十倍稀释法用无菌吸量管和无菌水将10-3倍的水样稀释至10-4、10-5、10-6倍。
(3) 平板制作将三套无菌培养皿编号,将上述三种浓度的水样各吸0.5ml 于相应的培养皿中。
加热融化培养基,待其冷至约45℃时以无菌操作倾注10~15ml 入培养皿中,马上将培养皿平放桌上轻轻转动使之混合均匀,冷却后成平板。
倒置,于37℃培养48小时后观察结果。
三.平板表面涂布法a.稀释样品b. b.倒平板c. c.涂布d. d.培养e. e.结果观察细菌的接种方法:(1)斜面接种技术操作时下图的顺序,并注意教师的示范操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七活性污泥培养
一、实验目的
1. 通过培养活性污泥,加深对活性污泥法作用机理及主要技术参数,如活性污泥浓度、有机物去除率、污泥增长规律等的理解;
2. 学会培养活性污泥和测定污泥沉降比(%)的方法,掌握培养活性污泥的基本方法,为以后工作环境中调试污水处理工程奠定必要的知识和技能储备;
3.能对活性污泥培养过程中出现的异常现象进行初步分析;
4. 了解有机负荷对活性污泥增长率的影响。
二、实验原理
废水的生化处理法就是利用自然界广泛存在的、以有机物为营养物质的微生物来降解或分解废水中溶解状态和胶体状态的有机物,并将其转化为CO2和H2O等稳定无机物的方法,通常又称为生物处理法。
从1916年开始到现在,废水生物处理技术经历了从简单到复杂、从单一功能到多种功能、从低效率到较高效率的纵向发展阶段;从英国到世界各地,废水生物处理技术经历了由点到面、由生活污水处理到各种工业废水处理的横向发展阶段。
活性污泥法开创于1914年的英国,即习惯所称的普通活性污泥法或传统活性污泥法,其工艺流程如图7-1所示,由初次沉淀池、曝气池、二次沉淀池、曝气设备以及污泥回流设备等组成,主要构筑物是曝气池和二次沉淀池。
图7-1 普通活性污泥法的基本流程
在活性污泥法中起主要作用的是活性污泥,由具有活性的微生物、微生物自身氧化的残留物、吸附在活性污泥上不能被微生物所降解的有机物和无机物组成。
活性污泥微生物从污水中连续去除有机物的过程包括以下几个阶段:(1)初期去除与吸附作用;(2)微生物的代谢作用;(3)絮凝体的形成与凝聚沉淀。
BOD污泥负荷率、水温、pH值、溶解氧(DO)、营养物质及其平衡、有毒物质等环境因素都会影响活性污泥法的处理效果,而活性污泥法处理设备的任务就是要创造有利于微生物生理活动的环境条件,充分发挥活性污泥微生物的代谢功能。
三、实验设备及仪器
1.容积为2.5~3.0L的活性污泥法实验模型,采用有机玻璃制造,外形为方形或圆形,带空气扩散装置或表面曝气装置;
2.压缩空气供给系统;
3.悬浮固体测定装置及设备;
4. COD测定装置及设备;
5. 量筒、定时钟或秒表、烘箱、冰箱等。
四、实验耗材
1.生化污水等废水;或淘米水;
2.若自配合成废水,参考配方如下:
⑴贮存液
葡萄糖液溶液2L 93.8g/L (相当于COD100g/L)
溶液A 2L
K2HPO4320g/L
KH2PO4160g/L
NH4Cl 120g/L
溶液B 2L
MgSO4·7H2O 15.0g/L
FeSO4 ·7H2O 0.5g/L
ZnSO4·7H2O 0.5g/L
CaCl2 2.0g/L
MnSO4·3H2O 0.5g/L
⑵合成废水COD1000mg/L
葡萄糖液10mL/L 混合液
溶液A 10mL/L 混合液
溶液B 10mL/L 混合液
按上述量加入后,可加自来水使容积达到要求值。
五、实验步骤
1.从已有的活性污泥法处理构筑物中取活性污泥300mL加入四套实验模型中作为菌种,然后加入待试验的合成废水或某种真实的废水,进行活性污泥的培养和驯化。
2. 培养和驯化活性污泥的方法是,每天向装置内曝气23小时,然后加自来水补充曝气过程中的蒸发损失,并按一定比例排出部分混合液一定体积(100~600mL)测定其沉降比SV%,再关闭空气管混合沉淀30分钟,小心地用虹吸管排出上清液后,再向装置投加新鲜废水。
3. 上述步骤应重复9天以上,本组每个同学至少独立操作一次,此时装置运行情况一般会达到稳定状态。
六、实验数据记录与分析
1. 数据记录表
表7-1 活性污泥培养记录表
2. 绘制随时间而变化的SV% 曲线并进行分析。
3. 结合实验数据讨论不同混合液排放量对活性污泥培养过程的影响。
七、思考题
1.实测并绘制实验设备草图,注明各部分主要尺寸。
2.到目前为止,活性污泥法有哪些新的发展工艺?请对新工艺作简要介绍。
3.在工程实践中,如何培养活性污泥?
4.在活性污泥法运行管理中,一般需控制那些参数?如何实现对这些参数的调控以达到该工艺的良好运行?
5.谈谈本次实验亲自动手独立培养活性污泥的体会。
八、几点说明
1.实验步骤中活性污泥培养周期可根据实验学时灵活安排或调整。
2.如果设备条件具备,可多组同时进行,每组学生进行一个装置一种条件的试验,试验后互相交流进行综合分析。
3.实验历时较长,工作量较大,可考虑结合专业实习在现场进行或在毕业论文期间结合科研进行。
4.由于实验学时所限,对该实验着重要求学生利用实验室的开放自行培养活性污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同时由于基础化学实验已进行过相关指标测定的训练,故本实验暂不要求学生测量COD等有关参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