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高标准农田建设总体规划

合集下载

全国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2021-2030年

全国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2021-2030年
—4—
不强、耕地质量不高、田块细碎化等问题。 《 乡村振兴战略规划 (2018—2022 年) 》 提出到 2022 年建成 10 亿亩高标准农田,《 中华 人民共和国国 民 经 济 和 社 会 发 展 第 十 四 个 五 年 规 划 和 2035 年 远 景目标纲要》 要求“ 十四五” 末建成 10. 75 亿亩集中连片高标准农 田,《 全国国 土 规 划 纲 要 ( 2016—2030 年) 》 提 出 到 2030 年 建 成 12 亿亩高标准农田,新增建设任务十分繁重。 同时,受到自然灾害破 坏等因素影响,部分已建成高标准农田不同程度存在着工程不配 套、设施损毁等问题,影响农田使用成效,改造提升任务仍然艰巨。 现有高标准农田无论是数量规模还是质量等级,都不适应农业高 质量发展的要求。
全国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
(2021—2030 年)
二〇二一年八月
目 录
前 言 …………………………………………………………… 1 第一章 发展形势 ………………………………………………… 3
一、建设成效 ………………………………………………… 3 二、主要问题 ………………………………………………… 4 三、有利条件 ………………………………………………… 6 第二章 总体要求 ………………………………………………… 8 一、指导思想 ………………………………………………… 8 二、工作原则 ………………………………………………… 9 三、建设目标 ………………………………………………… 10 第三章 建设标准和建设内容 ………………………………… 14 一、建设标准 ………………………………………………… 14 二、建设内容 ………………………………………………… 15 第四章 建设分区和建设任务 ………………………………… 21 一、建设分区 ………………………………………………… 21 二、分区建设重点 …………………………………………… 28 三、建设任务 ………………………………………………… 40

高标准农田建设方案

高标准农田建设方案

高标准农田建设方案高标准农田建设是指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指导下,通过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精细施工、科学管理,以提高农田水平和农业生产效益为目标,实施基础设施建设和农田整治工程,以改善农田生产环境,提高土地综合利用效益,增加农业产出,促进农业持续发展。

高标准农田建设是我国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基础,对于实现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农业生产方式转变,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增加农民收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一、规划布局。

高标准农田建设的第一步是科学规划和合理布局。

在规划布局阶段,需要充分考虑土地资源、水资源、气候条件等因素,确定农田整治的范围和目标,制定详细的工程方案和施工计划。

同时,要与当地农业发展规划相结合,确保农田整治工程与农业生产发展相协调,实现农田整治与农业生产的有机结合。

二、基础设施建设。

基础设施建设是高标准农田建设的核心内容之一。

包括水利工程建设、排灌设施建设、田间道路建设等。

在水利工程建设方面,要根据当地水资源情况,合理设计灌溉系统,提高灌溉效率,保证农田水分供应。

在排灌设施建设方面,要加强排水排涝工程建设,改善土壤排水条件,防止水涝和土壤盐碱化。

此外,田间道路的建设也是十分重要的,便于农民进行田间作业和管理,提高农田的利用率和生产效率。

三、农田整治工程。

农田整治工程是高标准农田建设的重要环节。

主要包括土地平整、土壤改良、植被恢复等内容。

通过土地平整,可以提高土地利用率,减少土地浪费,改善土地生产环境。

土壤改良可以改善土壤肥力,提高土地的产出能力。

植被恢复可以保护土壤,减少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

四、科学管理。

高标准农田建设后期的科学管理工作至关重要。

要加强对农田的日常管理和维护,保证农田设施的正常运行和使用。

同时,要加强对农田的监测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调整和改进。

另外,要加强对农民的培训和指导,提高农民的农业生产技术水平,增强他们的综合管理能力。

总之,高标准农田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各方面的协调配合。

逐步把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田实施方案

逐步把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田实施方案

逐步把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田实施方案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近年来,我国农业面临的挑战日益严峻,永久基本农田的重要性愈加突显。

为了提升农田质量,提高农业生产效益,保障粮食安全,我们必须逐步把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田。

为此,制定实施方案显得尤为重要。

一、总体目标逐步把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田,目标是提高农田产量,改善土地质量,提升农户收入,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具体目标包括:1. 到2025年,全国永久基本农田综合利用率达到80%以上。

2. 到2030年,全国永久基本农田平均单产提高20%以上。

3. 到2035年,全国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田,实现显著提升的生产效益。

二、实施步骤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明确实施步骤:1. 制定规划:按照国家农业现代化发展规划,结合各地实际情况,制定永久基本农田建设规划,确定各地永久基本农田建成高标田的时间表和路线图。

2. 资金支持:增加投入,加大对永久基本农田建设的财政支持力度,并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完善金融支持政策,为永久基本农田建设提供充足的资金保障。

3. 技术支持:加强科技创新,推广先进的高标农田种植技术,提高农田综合利用率,提高农田产量和质量。

4. 生态保护:加强对永久基本农田的保护和管理,严格执行耕地轮作制度,禁止滥用化肥农药,保护土壤生态环境。

5. 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田灌溉水利条件,完善农田道路和排水设施,提升农田设施水平。

6. 培训支持:加强农民培训,提高农民的种植技术和管理水平,引导农民积极参与永久基本农田建设,提高农田建设的整体效率。

7. 监测评估:建立健全永久基本农田建设的监测评估机制,定期对永久基本农田建设进展情况进行监测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推动解决。

三、预期效益通过逐步把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田的实施,预计将取得以下效益:1. 提高农田产量和质量,保障粮食安全,满足人民生活需求。

高标准农田 高标准农田建设实施方案(通用7篇)

高标准农田 高标准农田建设实施方案(通用7篇)

高标准农田高标准农田建设实施方案(通用7篇)篇一:高标准农田建设实施方案的目标和背景一、目标:高标准农田建设是为了提高农田生产能力和农业综合效益,保障粮食安全,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实现农村现代化的需要,旨在通过优化农田资源配置,提高农田生产力,提高农田景观品质,提高农田环境质量,推进农业全面发展,促进农田土壤质量持续改善,提高农田生态功能,推动农田可持续利用,提升农业综合效益,努力实现农田高标准、高效益、高质量、高产出、高生态的目标。

二、背景:随着我国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农产品质量和环境安全的要求越来越高,同时农业资源的紧缺和农田生产能力的不足也增加了对高标准农田建设的需求。

高标准农田建设是指通过综合利用农田土地,采取科学合理的农田规划布局、农田耕作措施以及农田管理方法,实现农田生态、土壤、水分、肥力和防御能力等方面的全面提升,实现农田高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现代化发展。

高标准农田建设是推动现代农业发展,实现农村区域发展的必然要求。

篇二:高标准农田建设的原则和方法一、原则:高标准农田建设应遵循科学规划、可持续发展、综合治理、利益共享、生态优先的原则,注重保护土壤、水资源和生态环境,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方法:1. 科学规划:根据土地资源特点和农田发展需求,采用科学方法进行农田规划,合理布局农田,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农田综合效益。

2. 综合治理:将综合措施应用于农田管理中,包括优化土壤结构、合理施肥、合理种植结构、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等,提高农田生产能力和生态环境质量。

3. 强化管理:加强对高标准农田建设的管理,建立健全农田管理体系,加强农田监测和评价,提高农田管理水平和科学决策能力。

4. 创新技术:积极引进和推广现代农业技术,包括新型农机具、高效农业生产工艺和信息化农业管理技术等,提高农田生产效率和质量。

5. 合作共享:鼓励农田经营者之间的合作和共享,促进土地资源的集约利用和农田经营规模化,提高农业经济效益和农民收入水平。

高标准农田建设总体规划

高标准农田建设总体规划

高标准农田建设总体规划
高标准农田建设是我国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也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
举措。

为了有效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制定总体规划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高标准农田建设总体规划应该立足于国家粮食安全和农民增收,充分考
虑土地资源、气候条件、生态环境等因素,科学确定建设目标和规划布局。

总体规划应该明确各地区的发展定位,合理划分建设重点区域和重点项目,确保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利用。

其次,高标准农田建设总体规划要注重科技创新和绿色发展。

要充分利用现代
农业科技手段,推动农田水利设施、土壤肥力、作物种质等方面的提升,提高农田生产力和资源利用效率。

同时,要注重生态保护,推动农田生态环境的改善,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再者,高标准农田建设总体规划要强化政策支持和资金保障。

要制定相关政策,鼓励农民参与农田建设,提高农田建设的社会化程度。

同时,要加大财政投入,引导社会资本参与,确保资金的到位和使用效益。

最后,高标准农田建设总体规划要强化监督管理和评估考核。

要建立健全的监
督管理机制,加强对农田建设工作的督导和检查,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要建立科学的评估考核体系,对农田建设工作进行绩效评价,推动工作的落实和改进。

总之,高标准农田建设总体规划是推动农业现代化和乡村振兴的关键,必须科
学制定、严格实施。

只有不断完善规划、加大投入、强化管理,才能有效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为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和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力。

高标准农田 高标准农田建设实施方案(通用7篇)

高标准农田 高标准农田建设实施方案(通用7篇)

高标准农田高标准农田建设实施方案(通用7篇)高标准农田是指按照一定的技术规范和管理模式,在农田土地上实施的一系列生产措施,使农田利用效益最大化。

高标准农田建设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对于提高农业生产效益、保障粮食安全、实现农民增收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就高标准农田的建设目标、内容和实施方案进行详细介绍。

一、高标准农田建设目标高标准农田建设的目标是通过优化农田生产条件、提高农田利用效益,实现农业现代化和农民增收。

二、高标准农田建设内容1. 土壤改良通过对农田土壤进行科学管理、合理利用有机肥料和化肥,改善土壤肥力状况,提高土壤保水保肥能力。

2. 施肥技术采用科学合理的施肥技术,根据农作物需求和土壤养分状况,精确施肥,避免浪费和污染。

3. 水资源利用通过建设水利设施,如灌溉系统、水库等,合理利用水资源,提高农田灌溉效率。

4. 农田水土保持采取措施防止农田水土流失,如建设梯田、种植防护林等,保护农田资源。

5. 农田综合治理通过改良农田土壤、合理施肥、科学种植等措施,提高农田生产能力和农作物产量。

6. 农田设施建设建设农田设施,如大棚、温室等,提供良好的生产环境,实现农作物的优质高产。

7. 农田管理加强对农田的管理,包括农田灌溉、施肥、病虫害防治等,提高农田经营效率。

三、高标准农田建设实施方案1. 制定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根据地区自然环境和农田资源状况,制定具体的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确定各项建设工作的实施步骤和时间表。

2. 推广应用科学技术加强对高标准农田建设科学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推广,提供技术指导和培训,使农民掌握先进的农田管理技术。

3. 加强资金投入增加对高标准农田建设的资金投入,支持农民购买先进的农田设施和生产工具,提高农田利用效益。

4. 多元化农业经营模式推动农民采用农业多元化经营模式,通过农田综合治理和农田设施建设,提高农业产品附加值和经济效益。

5. 加强农民培训加强农民培训,提高农民的技术水平和管理能力,使其能够有效运用高标准农田技术管理农田。

全国高标准农田建设总体规划

全国高标准农田建设总体规划

全国高标准农田建设总体规划全国高标准农田建设总体规划二O一三年十月目录前言 (1)第一章形势分析 (3)一、农田建设主要成就 (3)二、农田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5)三、建设高标准农田的重要意义 (7)四、高标准农田建设的有利条件 (8)第二章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总体目标 (11)一、指导思想 (11)二、基本原则 (11)三、总体目标 (13)第三章建设标准和建设内容 (15)一、建设标准 (15)二、建设内容 (16)第四章分区建设任务安排 (19)一、分区建设重点及建成要求 (19)二、分省(区、市)任务安排 (25)第五章建设监管和后续管护 (27)一、严格建设监管 (27)二、规范竣工验收 (27)三、加强后续管护 (29)第六章投资测算与资金筹措 (30)一、资金需求 (30)二、资金筹措 (30)第七章效益分析 (33)一、经济效益 (33)二、社会效益 (33)三、生态效益 (34)第八章保障措施 (35)一、落实部门责任,加强协调指导 (35)二、建立协调机制,强化绩效考核 (36)三、加强规划指导,做好衔接协调 (36)四、加大投入力度,推进资金整合 (37)五、严格项目管理,精心组织实施 (38)六、开展基础研究,做好技术支持 (39)前言农田是农业生产的重要物质基础。

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农田基本建设。

近年来,通过出台支持政策,加大资金投入,我国农田基础设施条件不断改善,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明显提高,为实现粮食产量“九连增”奠定了坚实基础。

但受人口持续增长、消费结构升级、资源环境约束趋紧等多重因素影响,我国农产品供求将长期处于“总量基本平衡、结构性紧缺”状态。

为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进一步提高农业水土资源利用效率,提升农业科技应用和农业机械化水平,促进农业持续增产稳产,加快高标准农田建设十分必要。

要按照近年中央1号文件多次提出的加快高标准农田建设的要求,抓紧制定全国高标准农田建设总体规划和相关专项规划,多渠道筹集资金,集中力量推进旱涝保收高产稳产农田建设。

高标准农田建设方案(详细)

高标准农田建设方案(详细)

高标准农田建设方案(详细)去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切实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提升国家粮食安全保障能力的意见》中提出到2022年全国建成10亿亩高标准农田,以此稳定保障1万亿斤以上粮食产能;到2035年全国高标准农田保有量进一步提高。

以下是高标准农田建设实施方案:根据国土资源部、财政部《关于加快编制和实施土地整治规划,大力推进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的通知》以及省国土资源厅、省财政厅《关于加强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的通知》精神,为加强和规范XX县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工作,扎实推进项目实施,力争保质、保量完成工程项目建设任务,特制定如下实施方案:一、指导思想为贯彻执行“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按照坚守18亿亩耕地红线的总体要求,以整体连片土地整治为抓手,以增加耕地面积、提高耕地质量为目标,以“节约集约、统一规划、统筹资金、整村推进、集中建设”为原则,通过对田、水、路、林、村综合整治,进一步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业现代化和农村面貌改造提升,实现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二、目标任务县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项目总规模XX万亩,总投资XXX万元,涉及XX个乡镇、XX余个行政村。

主要布置在XXXXXXXX,共分四个区域:一是XXXXXX;二是XXXXXXX;三是XXXXXXXXX;四是XXXXX。

项目建设主要工程为农田水利、田间道路等。

项目建设必须在XXXX 年XX月X日前竣工并通过验收。

三、工作安排及相关单位职责根据省国土资源厅、市国土资源局要求,结合各相关部门工作职责,具体责任分工如下:县国土资源局作为项目承担单位,负责项目的前期规划设计、论证、工程质量、项目资金的使用管理、竣工验收等工作。

对项目实行“七公开”:一是项目立项前期工作公开。

根据土地整治规划、年度补充耕地计划、年度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任务要求,拟定土地整治项目的项目区范围,公开征求项目所在地群众意见。

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doc

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doc

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二二〇〇一三年三月一三年三月目录前言前言 3 3 第一章第一章高标准农田建设面临的形势高标准农田建设面临的形势 4 4一、改造中低产田、建设高标准农田的成效与经验.4二、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的必要性.6 第二章第二章总体要求总体要求9 9一、指导思想.9二、基本原则.9三、目标任务11 第三章第三章区域布局区域布局1111一、划分建设区域11二、分区目标任务14 第四章第四章建设标准建设标准1717一、高标准农田建设标准17二、重点中型灌区节水配套改造标准21 第五章第五章建设内容建设内容2323一、高标准农田建设23二、重点中型灌区节水配套改造25 第六章第六章效益分析效益分析 2 27 7一、经济效益27二、社会效益27三、生态效益28 第七章第七章水资源供需分析水资源供需分析与与环境影响分析环境影响分析2929一、水资源供需分析29二、环境影响分析29 第八章第八章保障措施保障措施3131一、多渠道增加投入31二、推进资金整合和统筹32三、完善资金和项目管理机制33四、强化项目实施监督检查34五、加强工程建后管护工作35六、认真组织实施规划35 前言加快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对于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对于提高耕地生产效率和水资源利用效率,实现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大大规规模建模建设设旱旱涝涝保收高保收高标标准准农农田田”。

2010 年底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部署“抓抓紧紧制定制定实实施全国高施全国高标标准准农农田建田建设总设总体体规规划划”,“力争到力争到2020 年新建年新建8 亿亿亩亩高高标标准准农农田田”。

2012 年中央 1 号文件再次强调要“制定全国制定全国高高标标准准农农田建田建设总设总体体规规划和相关划和相关专项规专项规划划”。

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设计规划

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设计规划

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设计规划根据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及其变更调查资料、土地评价资料、待整理土地资源调查资料及相关规划,充分分析调研资料,分析高标准农田建设潜力,制定项目区规划的目标和任务。

根据可行性研究报告,复核项目区土地利用现状;复核建设规模、新增耕地面积等基本指标;确定项目区土地利用限制因素;复核水文成果,查明建筑物工程地质条件、项目区水文地质条件及土康特性,提出相应的评价和结论;复核项目建设标准,核定项目规划方案和具体建设内容;确定各单项工程的技术参数和结构尺寸;确定权属方案;确定主体工程的施工方案,选定主体工程的主要施工方法和施工总布置,确定控制性工期和进度安排;提出分项工程量,编制项目投资预算;进行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环境质量和耕地质量分析;确定项目实施方案和工程管护方案。

1、规划设计工作程序a)认真做好测量,为规划设计打下坚实的科学数据基础。

要有能反映项目区客观实际的实测地形图。

现状地形图的测量精度应为1.100O0深入项目区了解当地群众生产和耕作习惯,结合项目区群众要求进行实地规划。

要拿着图纸对照实地进行现场草拟规划,确定在哪布设路、沟、渠及建筑物,渠道的走向是否符合群众的要求,地表有突出物该怎样处理等。

另外,在实地规划设计时一定要有当地农民参与,因为他们了解当地的情况,知道在这块土地上哪里旱、哪里涝,路该怎样布局,渠道该怎样修建,他们最有发言权,要广泛征求群众的建议。

b)依据以上资料,进行内业编制;确定项目建设标准、规划方案及具体建设内容,进一步确定各单项工程的技术参数和结构尺寸。

编制初步规划图及单体工程图,依据图纸量算及核算分项和单项工程量,编制项目投资初步预算。

C)根据初步成果,到项目实地核实规划内容是否合理,征求专家及当地群众意见。

d)依据反馈意见,确定最后规划方案及主体工程内容、工程规格。

编制规划设计报告、预算及图件等最终成果。

2,规划设计方法土地平整。

土地平整要尊重项目区现状和田块现状,并要结合路、渠走向,根据地形、面积、空间结构特点将项目区划分成若干土地平整单元区,单元区内土地平整的填挖方尽可能限制在本单元区内部,追求区内土地平整的统一化;单元区之间允许有一定的高差,当然,这种高差服从项目区总体的规划设计要求。

高标准农田建设十四五规划提纲

高标准农田建设十四五规划提纲

高标准农田建设十四五规划提纲市县高标准农田建设十四五规划提纲
第一章总则
1.规划编制背景
2.编制依据
3.规划范围
4.规划期限
5.规划目的
第二章基本情况
1.全县基本情况
2.项目区概况
第三章耕地现状
1.全县耕地现状
2.项目区耕地现状
第四章高标准农田建设面临的形势
1.高标准农田建设取得的成就
2.高标准农田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3.高标准农田建设面临的有利条件
第五章指导思想、规划原则及建设目标1.指导思想
2.规划原则
3.建设目标
第六章区域划分与建设重点
1.区域划分及区域特征
2.建设重点
第七章建设任务及分年度建设任务
1.2021-2025年建设总体任务
2.2021年分年度建设任务
3.2022年分年度建设任务
4.2023年分年度建设任务
5.2024年分年度建设任务
6.2025年分年度建设任务
第八章水资源评价及供需分析
1.水资源概况
2.各分区水资源需求量
3.各分区水资源平衡分析
第九章建设标准及建设内容
1.建设标准
2.建设内容
第十章方案设计
1.田间基础设施建设工程
2.地力建设工程
第十一章建设监管和后续维护1.严格建设监管。

高标准农田有关政策

高标准农田有关政策

划得准就是要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土地整治规划,合 理确定高标准农田建设区域,将建设任务落实到项目上。
调得开就是土地整治涉及的地块归并、权属调整等,要充 分尊重农民意愿,凡权属有争议的,不得强行开展土地整 治,切实维护农民合法权益。
建得好就是要加强协同配合,有效整合各类资金,严格按 照建设标准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
土层厚度
质量标准
田块集中连片,田块规模满足建设标准的规定
区分平原区、丘陵区,田块规格满足建设标准的规定
水田格田内田面高差应小于±3c,畦田内田面高差应小于 ±5cm;喷、微灌田面高差不宜大于15cm
土体厚度应达到50cm以上,水浇地和旱地耕作层厚度应在 25cm以上,水田耕作层厚度应在20cm左右。
编制年度计划和实施方案
制订高标准农田建设年度实施方案。各地应依据国家下 达的年度计划进行分解落实,项目安排应坚持“相对集 中,连片推进”原则,达到建一片收效一片的目的。
实施方案要落实年度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重点落实到 500个高标准农田示范县,落实到具体项目。实施方案应 明确建设地点、建设范围、建设规模、建设时序等保障 措施。
保得住就是要建立建后管护制度,完善动态监测体系,实 现实时、全面跟踪监测监管,确保整治后的高标准农田得 到永久保护和长期利用。
高标准农田建设管理模式
国家层面采取“规划分解、计划下达、年度评估与考 核、发布白皮书”管理方式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
国家鼓励对各部门参与高标准农田建设。目前发展改 革、农业、水利、农业综合开发等部门都参与到高标 准农田建设中,据统计40%任务为非国土部门完成。
解决项目虚假、重复立项、工程量不实等问题,确保建设 成效。
高标准基本农田管护责任
建立档案管理制度。及时、全面收集建成的高标准农田的 有关资料,建立档案,做到准确、完整,逐步推行档案资 料管理的数字化和信息化。

高标准农田建设标准

高标准农田建设标准

高标准农田建设标准《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2011-2020)》||第四章建设标准||一、高标准农田建设标准||(一)综合标准高标准农田建设应达到“田地平整肥沃、水利设施配套、田间道路畅通、林网建设适宜、科技先进适用、优质高产高效”的总体目标。

通过建设,解除制约农业生产的关键障碍因素,抵御自然灾害能力显著增强,农业特别是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高,达到旱涝保收、高产稳产的目标;农田基础设施达到较高水平,田地平整肥沃,水利设施配套、田间道路畅通;因地制宜推行节水灌溉和其他节本增效技术,农田林网适宜,区域农业生态环境改善,可持续发展能力明显增强;推广优良品种和先进适用技术,农业科技贡献率明显提高,主要农产品市场竞争力显著增强;建设区达到优质高产高效的目标,取得较高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同时,坚持节约土地、合理使用的原则开展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建成后农田基础设施占地率符合有关规范标准。

||(二)主要措施标准——水利措施||1.灌溉工程||(1)灌溉系统完善,灌溉用水有保证,灌溉水质符合标准,灌溉制度合理,灌水方法先进。

||(2)湿润半湿润地区灌溉保证率:旱作区不低于75%,水稻区不低于85%;干旱半干旱地区灌溉保证率:旱作区不低于50%,水稻区不低于75%;其他地区一般不低于70%。

||(3)灌溉水利用系数:大型灌区不应低于0.50;中型灌区不应低于0.60;小型灌区不应低于0.70;井灌区不应低于0.80;喷灌区、微喷灌区不应低于0.85;滴灌区不应低于0.90。

||(4)新建、除险加固和更新改造的小型水库、塘坝及引水渠首等工程,符合国家和水利行业的技术规范规定的设计标准和技术要求;井灌工程做到地下水资源合理利用、采补平衡;机井和泵站的水工建筑物、机电设备、输变电设施配套齐全,综合装置效率达到有关规范标准。

||(5)输水、配水渠系(管道),桥、涵、闸等建筑物和田间灌溉设施配套齐全,性能与技术指标达到规范标准。

国土资源部 2012年全国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计划

国土资源部 2012年全国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计划

国土资源部财政部关于加快编制和实施土地整治规划大力推进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的通知国土资发“2012”63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国土资源主管部门、财政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国土资源局、财务局: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土地整治工作,明确提出‚要推进农村土地整治,加快农村土地整理复垦,着力提高耕地质量建设,大规模建设旱涝保收高标准农田,夯实农业现代化基础‛。

按照国务院关于‚制定并实施全国土地整治规划,加快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力争‘十二五’期间再建成4亿亩旱涝保收的高标准基本农田‛的要求,国土资源部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编制了《全国土地整治规划(2011~2015年)》(以下简称《全国规划》),并经国务院批准印发各地实施。

为了贯彻落实《全国规划》,确保4亿亩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等目标任务的实现,迫切需要加快编制和实施地方各级土地整治规划,大力推进土地整治特别是旱涝保收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

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充分认识编制和实施土地整治规划,大力推进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的重要意义土地整治是优化土地利用结构、促进耕地保护、提高节约集约用地水平的重要手段,是统筹经济社会发展和土地资源保护、落实最严格土地管理制度的重要举措。

大力推进土地整治,加快建设4亿亩旱涝保收高标准基本农田,是国务院赋予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国土资源部及国务院相关部门的重要职责,是当前各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服务‚三农‛、保障和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首要任务。

各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和财政部门务必高度重视、提高认识,千方百计做好工作,全力推进土地整治和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

土地整治规划是开展土地整治和建设旱涝保收高标准基本农田的基本依据,是保障土地整治科学、有序开展的重要前提。

各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和财政部门要充分认识编制和实施土地整治规划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在地方人民政府的领导下,会同有关部门,精心组织、周密部署,加快推进地方各级土地整治规划编制,切实落实《全国规划》确定的土地整治目标任务。

新中国农田建设历程刍议

新中国农田建设历程刍议

2021年9月,经国务院批复《全国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2021-2030年)》正式印发实施。

今后一个时期高标准农田建设总体目标任务已明确,其中明确到2025年累计建成10.75亿亩高标准农田并改造提升1.05亿亩高标准农田。

民以食为天,农以地为本。

粮食安全,乃国之大者。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根本在耕地,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要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不忘历史才能开辟未来”。

新中国农田建设伴随着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经历过曲折复杂的探索。

从改革开放前以农田水利建设和提升农田有效灌溉面积为重点的农田建设,发展到改革开放后各有侧重的多形式多部门管理的农田建设;从单纯注重“数量”转变为“数量”“质量”并重,再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推进的农田建设,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新中国农田建设的历程大致可以分为农田水利恢复建设时期、农田建设“大干快上”时期、农田建设调整时期、农田建设“数量”为主时期、农田建设“数量”“质量”并重时期,农田建设“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推进时期六个阶段。

农田水利恢复建设时期(1949-1957年)新中国成立之初,土地改革激发了农民耕种的积极性,我国农业生产逐步恢复,农民开始大规模开垦荒地和开展土地改良工作,全国耕地面积大幅度增长。

新中国成立的前三年,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恢复期,这一时期的农田建设以农田水利恢复建设为重点。

党和国家把农田水利的恢复和建设作为整个国民经济恢复的重要环节,设立专门主管全国农田水利的机构,提出“防治水患,兴修水利,以达到大量发展生产的目的”的农田水利建设基本方针,一方面大力整治原有的灌溉排水工程,一方面广泛开展以小型水利为主的群众性农田水利建设。

积极发动与组织群众力量,大量建设塘堰、沟洫、小型渠道、井、泉和水土保持等比较简单而有效的水利工程,掀起了发动群众兴修水利的高潮。

2024年高标准农田建设方案(2篇)

2024年高标准农田建设方案(2篇)

2024年高标准农田建设方案一、背景介绍随着人口的持续增长和城市化的进一步推进,粮食安全问题日益凸显。

高标准农田建设是保障粮食安全、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

为了解决当前农田面积不足、产量低下、资源利用率不高等问题,特制定2024年高标准农田建设方案。

二、总体目标到2024年,全国高标准农田建设面积达到1亿亩,农田综合生产能力显著提升,农田水肥资源利用效率明显提高,农产品质量和安全水平得到有效提升,农民收入稳步增长,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达到新的高度。

三、重点任务1. 扩大高标准农田建设规模- 加大粮食主产区和重要经济作物产区的高标准农田建设力度,确保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的基本自给。

- 加强农村土地整治工作,优化土地利用结构,提高农田的质量和产能。

- 加快推进耕地质量改善项目,提高土壤肥力,提高耕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能力。

2. 提高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水平- 加大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投入,改善农田灌溉条件,提高灌溉效率。

- 推广高效节水灌溉技术,提高耕地用水利用率,降低灌溉水资源的浪费。

- 加强农田排水设施建设,解决农田积水和水淹问题,提高农田排水能力。

3. 加强农田土壤肥力管理- 推广有机肥和绿色农业技术,减少化肥使用量,提高土壤肥力。

- 加强土壤保护和修复工作,减少土壤退化现象,提高土地质量。

- 大力发展生产性农业循环经济,实现农田肥料资源的高效利用。

4. 推进农田综合管理体系建设- 健全农田综合治理机制,加强农田资源保护和利用综合规划,促进优化农田资源配置。

- 推行农田综合管理体系,加强农田环境治理,提升农田的综合生产能力。

- 增设农田观测监测站点,实施动态监测和预警,及时掌握农田的生长状况和生态环境变化。

四、实施措施1.加大资金投入,增加财政支持- 政府增加农田建设经费投入,扩大对高标准农田建设的财政补贴和奖励。

- 鼓励社会资本参与高标准农田建设,引导合作社、农业企业等开展现代农业建设。

- 加强金融支持,提供农田建设贷款,降低农民农田建设的融资成本。

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

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

规划全文
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 目录 前言 第一章高标准农田建设面临的形势 一、改造中低产田、建设高标准农田的成效与经验 二、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的必要性 第二章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二、基本原则 三、目标任务 第三章区域布局
内容解读
解读一
解读二
国务院批复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
近日,财政部印发了《关于发布实施<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的通知》(财发〔2013〕4 号)。财政部要求,各省(区、市)财政厅(局),农业综合开发机构要周密部署,精心组织,集中投入,连片 推进,全力抓好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确保《规划》目标任务落到实处。现将《规划》主要内容予 以公布。
二是要求除河北、内蒙古、西藏、青海等生态保护任务较重以外的省份,安排用于高标准农田建设的财政资 金不得低于土地治理项目财政资金的90%。截至目前,中央财政已下拨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资金172.43亿 元,其中用于13个粮食主产区119.49亿元。
感谢观看
统计显示,2003年至2012年பைடு நூலகம்我国农业综合开发累计在全国改造中低产田、建设高标准农田2.7亿亩,累计 新增粮食生产能力810亿斤,占同期全国增产粮食的25%左右。
中央已拨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资金172.43亿
财政部指出,2013年,国务院批准了《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按照《国家农业综合开发 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到2020年,农业综合开发要完成4亿亩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2014年,国家农业综合开 发根据《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要求,多措并举,狠抓落实,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主要 从以下几方面开展工作:
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 建设规划

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方案

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方案

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方案1. 引言高标准基本农田(High-standard Basic Farmland)是指按照一定的标准和要求,为实现农田的可持续发展而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和方案。

其目的是提高农田的生产能力和质量,保障粮食安全,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本文将提出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方案,以指导农田的规划、管理和维护工作。

2. 方案目标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方案的主要目标包括:•提高农田的土壤肥力•保持农田生态环境的稳定性•提高农田的灌溉与排水能力•最大限度地发挥农田的生产潜力3. 方案实施步骤步骤一:确定农田的基本条件在进行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前,需要先对农田的基本条件进行评估和测定。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土壤类型和肥力状况•农田的地形和坡度•农田的水源和水质情况•周边环境对农田的影响等步骤二:确定农田规划和设计方案根据农田的基本条件,结合农作物的种植需求,确定农田的规划和设计方案。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农田的划分和布局•农田的灌溉和排水系统设计•农田的肥料施用和土壤改良措施•农田的防护和保护措施等步骤三:实施农田建设工程根据农田规划和设计方案,进行农田建设工程的实施。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农田的平整和开垦•农田的排水系统建设•农田的灌溉系统建设•农田的肥料施用和土壤改良工作等步骤四:农田的管理和维护农田的管理和维护是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的关键环节。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农田的肥料管理•农田的水资源管理•农田的病虫害防治•农田的土壤保持与改良等4. 方案的重要意义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方案具有以下重要意义:•提高农田的土壤肥力和生产能力,增加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确保粮食的供应和质量安全。

•保护和改善农田的生态环境,减少农田对环境的负面影响,促进农业与生态的协调发展。

•改善农田的灌溉和排水能力,提高农田的抗旱和排涝能力,降低灾害风险,保障农田的稳定性和持续发展。

•最大限度地发挥农田的生产潜力,提高农田的资源利用效率,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高标准农田建设方案

高标准农田建设方案

高标准农田建设方案一、方案背景中国农业发展正面临着生产、环境、质量等多个方面的挑战。

传统的农田耕作方式无法满足现代农业的需求,需要推动农田建设向高标准农田转变。

高标准农田是指按照先进的技术标准、管理要求和环境保护要求进行规划、布局和建设的农田。

二、目标与原则1.目标:通过高标准农田建设,提高农田生产力,增强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促进农业现代化进程。

2.原则:科学规划、分类施策、适度集约、生态循环。

三、建设内容高标准农田建设主要包括土地整治、水利设施建设、农业设施建设和农田保护。

1.土地整治:通过改善土地质量和土壤肥力,提高土壤产能和农业生产能力,包括疏浚沟渠、拓宽平整地面、调整土地坡度、改良土壤质量等。

2.水利设施建设:建设高效水利灌溉系统,包括田间灌溉设施、水利工程设施和水资源管理系统等,提高农田水利设施的效率、节水用水。

3.农业设施建设:建设农田设施,包括大棚、温室、水稻机插播种机械化等设施,提高农田的耕作机械化程度,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4.农田保护:保护农田生态环境,包括种植绿色植被、推广无公害农作物种植、农田环境保护等措施,提高农田的生态环境质量。

四、实施步骤1.制定规划:制定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明确建设目标、任务、措施和时间表。

2.组织实施:建立专门的高标准农田建设管理机构,明确各级责任,组织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

3.进一步加大财政投入: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增加高标准农田建设的经费投入。

4.开展示范试点:选择一些地区进行高标准农田建设的示范试点,总结经验,推广应用。

5.培训农民:加强对农民的培训,提高农民的技术水平,增强农民对高标准农田建设的认知和支持度。

6.加强监管:建立高标准农田建设的监督机制,加强对高标准农田建设的检查和评估,保障高标准农田建设的质量和效果。

五、预期效果1.提高农田生产力:通过改善土地质量和提高农田设施的配置,提高农田的生产力和农作物的产量。

2.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高标准农田建设能够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农业生产对环境的影响,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国高标准农田建设总体规划二O一三年十月目录前言 (1)第一章 形势分析 (3)一、农田建设主要成就 (3)二、农田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5)三、建设高标准农田的重要意义 (7)四、高标准农田建设的有利条件 (8)第二章 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总体目标 (11)一、指导思想 (11)二、基本原则 (11)三、总体目标 (13)第三章建设标准和建设内容 (15)一、建设标准 (15)二、建设内容 (16)第四章 分区建设任务安排 (19)一、分区建设重点及建成要求 (19)二、分省(区、市)任务安排 (25)第五章建设监管和后续管护 (27)一、严格建设监管 (27)二、规范竣工验收 (27)三、加强后续管护 (29)第六章投资测算与资金筹措 (30)一、资金需求 (30)二、资金筹措 (30)第七章 效益分析 (33)一、经济效益 (33)二、社会效益 (33)三、生态效益 (34)第八章保障措施 (35)一、落实部门责任,加强协调指导 (35)二、建立协调机制,强化绩效考核 (36)三、加强规划指导,做好衔接协调 (36)四、加大投入力度,推进资金整合 (37)五、严格项目管理,精心组织实施 (38)六、开展基础研究,做好技术支持 (39)前言农田是农业生产的重要物质基础。

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农田基本建设。

近年来,通过出台支持政策,加大资金投入,我国农田基础设施条件不断改善,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明显提高,为实现粮食产量“九连增”奠定了坚实基础。

但受人口持续增长、消费结构升级、资源环境约束趋紧等多重因素影响,我国农产品供求将长期处于“总量基本平衡、结构性紧缺”状态。

为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进一步提高农业水土资源利用效率,提升农业科技应用和农业机械化水平,促进农业持续增产稳产,加快高标准农田建设十分必要。

要按照近年中央1号文件多次提出的加快高标准农田建设的要求,抓紧制定全国高标准农田建设总体规划和相关专项规划,多渠道筹集资金,集中力量推进旱涝保收高产稳产农田建设。

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战略部署,依据《土地管理法》、《农业法》、《水法》和《基本农田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根据近年中央1号文件和《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的要求,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国土资源部、农业部、财政部、水利部、国家统计局、国家林业局、国家标准委等部门,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组织编制了《全国高标准农田建设总体规划》(以下简称《规划》)。

在《规划》编制过程中,充分借鉴了相关专项规划的已有成果,提出的基本原则、总体目标、主要任务和分区建设要求等内容,与相关专项规划进行了衔接协调,并参考了有关部门近期普查工作成果和相关研究结论。

《规划》在总结近年来我国农田基本建设情况的基础上,阐述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加快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的重大意义,梳理了现阶段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的有利条件,提出了“十二五”、“十三五”期间全国高标准农田建设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总体目标、主要任务、建设标准和分省规模,分八个类型区明确了具体建设内容和建成要求,提出了加强工程建设监管和后续管护的机制和措施,测算了投资需求,明确了资金筹集的原则和渠道,分析了高标准农田建设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提出了确保规划顺利实施的保障措施。

本规划所述高标准农田,是指土地平整、土壤肥沃、集中连片、设施完善、农电配套、生态良好、抗灾能力强,与现代农业生产和经营方式相适应的旱涝保收、持续高产稳产的农田。

《规划》是有关部门和各地区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的基本依据。

规划基准年为2010年,规划水平年为2020年。

第一章 形势分析一、农田建设主要成就长期以来,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农田基本建设,不断加大投入,通过土地整治、农业综合开发、新增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田间工程建设、农田水利建设、土壤改良、平原绿化工程、农业农机装备配套等方式,采取多种措施,完善田间配套设施,不断夯实农业生产的物质基础。

2001-2010年,已建成高产稳产基本农田近2.5亿亩,为我国粮食产量连续6年稳定在1万亿斤以上提供了有力支撑。

(一)农田灌溉排水条件明显改善。

近年来,我国农田水利事业得到快速发展,农业用水效率效益不断提高,农业抗旱减灾成效显著。

“十一五”期间,全国实施了398处大型灌区、216处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以及238处大型灌排泵站更新改造项目,启动实施了850个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新建了一批灌区,新增有效灌溉面积5600多万亩,新增节水灌溉工程面积9200万亩。

截至2010年底,全国共建成大中型灌区、泵站、机井、塘坝等各类农田水利工程2000多万处,农田有效灌溉面积达9.05亿亩,节水灌溉工程面积达到4.1亿亩,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达到0.50,全国70%的低洼易涝农田、70%的盐碱耕地和1/3以上的渍害低产田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治理。

(二)土地整治及配套基础设施建设稳步推进。

近年来,国家持续加大农田基本建设力度,通过多种途径,不断改善农田基础设施条件,优化农田结构与布局,耕地质量及地力水平得到明显提升,农机作业条件显著改善,农田防护林体系逐步建立。

初步统计,“十一五”期间,全国累计改造中低产田1.34亿亩,整治土地1.6亿亩,新增耕地3100多万亩,建设农田林网折合面积4272万亩。

截至2010年底,全国土壤改良培肥技术应用面积达到5.8亿亩,平原地区农田林网控制率达到75%。

(三)农业科技应用水平快速提升。

“十一五”以来,我国农业科技应用步伐加快,通过良种良法推广、高产创建、测土配方施肥、土壤有机质提升、深耕深松、旱作节水、农林病虫害统防统治等一批稳产高产防灾减灾实用技术,促进了粮食的连续多年稳产高产。

据统计,截至2010年底,主要粮食品种良种覆盖率达到96%,粮食亩产达到663斤,单产提高对粮食增产的贡献率达60.8%,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覆盖率已达到66.7%,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累计11亿亩,全国农业科技贡献率达52%,科技进步已成为提高粮食产量和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关键措施。

(四)农业机械化推广应用步伐加快。

进入本世纪以来,我国农机装备水平、作业水平、科技水平、服务水平和安全水平稳步提高。

截至2010年,农机总动力达到9.28亿千瓦;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52.3%,其中:小麦基本实现全程机械化,水稻机械种植水平从2002年的6.1%提高到2010年的20.9%,水稻机收水平从20.6%提高到64.5%,玉米机收水平从1.7%提高到25.8%;全国保护性耕作实施面积突破7600万亩;2010年我国农机深松整地作业面积达到1.4亿亩,耕地地力水平进一步提升。

二、农田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我国农田建设虽取得一定成效,但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

在全国18.26亿亩耕地中,比当地平均单产高20%以上的高产田仅为5.5亿亩,其余12.7亿亩为中低产田,占70%。

改造中低产田、建设高标准农田的任务十分艰巨。

(一)农田灌排基础设施依然薄弱。

目前,由于水资源紧缺、水源保障工程不足、水资源调蓄能力较低,全国有近半数的耕地没有灌溉水源或缺少基本灌排条件。

现有灌溉面积中灌排设施配套差、标准低、效益衰减等问题依然突出,全国40%的大型灌区骨干工程、50%以上的中小型灌区及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设施不配套和老化失修,大多灌排泵站带病运行、效率低下,农田水利“最后一公里”问题仍很突出。

特别是严重干旱时供水不足,易导致大面积受灾,遇到较强降雨容易造成农田渍涝。

(二)耕地等级低、质量不高。

耕地水土流失、次生盐渍化、酸化等问题严重,部分地区耕地土壤有机质呈下降趋势,化肥增产效益下降,土壤污染问题突出。

据统计,南方14个省(区、市)pH值6.5以下的酸性耕地土壤比重从上世纪80年代初期的52.4%扩大到65.4%。

由于深耕深松作业不足,土壤蓄水保墒能力低。

同时,耕地细碎化问题十分突出,目前我国户均耕地仅为7~8亩,且一户多田块情况比较普遍。

此外,农田基础设施占地率偏高,全国现有耕地中,田坎、沟渠、田间道路等设施的占地面积的比例高达13%。

(三)农田配套设施不完备。

田间道路不配套,机耕道“窄、差、无”、农机“下地难”问题突出。

部分现有机耕道建设设计不规范、标准不高、养护跟不上、损毁严重,难以满足大型化、专业化现代农机作业的需要。

目前,全国1/3以上农田机耕道需修缮或重建,南方水田区及北方部分地区需修建的比重在1/2以上。

农田输配电设施建设滞后,农田灌溉排涝成本高、效率低。

由于建设标准偏低、抚育管护不到位,农田防护林网体系仍不完善,存在树种单一、林网残缺、结构简单等问题,整体防护效能不高,低质低效防护林带占1/3以上。

(四)资金渠道分散且建设标准不统一。

长期以来,我国农田建设由各部门分别编制规划,分头组织实施,缺乏统一的指导性规划和规范的建设标准,造成项目安排衔接困难,建设标准参差不齐,难以统一考核评价。

同时,由于建设资金渠道分散,形不成合力,造成许多项目建设标准偏低,多数农田建设项目难以同步实施土壤改良、地力培肥、耕作节水技术等措施,工程建设效益难以得到充分发挥。

(五)工程建后管护长效机制未建立。

农田建设中“重建设、轻管护”的现象较为普遍,田间工程设施产权不清晰,耕地质量监测和管理手段薄弱,建后管护责任和措施不到位,管护资金不落实等问题突出。

有的项目竣工并移交后设备和设施损毁,得不到及时、有效的修复;有的项目建成后没有划入基本农田实行永久保护;对已建成农田的用途和效益统计监测工作不到位。

三、建设高标准农田的重要意义(一)建设高标准农田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必然要求。

到2020年,我国人口总量预计将超过14亿,城镇化水平将进一步提高,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稳步提升,消费结构升级日趋加快,粮食等主要农产品的需求会持续增长,保障供给的压力日益加大。

在水土资源紧缺和农村劳动力老龄化、兼业化的情况下,要实现保障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的目标,必须切实改变农田基础设施薄弱的现状,加快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进一步提高耕地产出能力。

(二)建设高标准农田是发展现代农业,提升农业科技应用水平的基本前提。

通过建设高标准农田,实现农田“地平整、土肥沃、旱能灌、涝能排、路相通、林成网”,既能显著增强农田防灾减灾、抗御风险的能力,也可方便农机作业,充分发挥农机抢农时、省劳力、增效益的作用,大幅度提高生产效率。

同时,还可为良种良法配套、农机农艺融合、肥料统测统供统施、农林病虫害统防统治等集成技术普及应用,以及土地流转和适度规模经营创造条件。

(三)建设高标准农田是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现实选择。

我国人均和亩均水资源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28%和50%,农业季节性、区域性缺水问题突出;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和水分生产率仅相当于世界先进水平的60%左右;亩均化肥用量达到21.2公斤,是世界平均水平的4.1倍,化肥平均利用率在30%左右,比发达国家低20个百分点,长期不合理施用化肥已成为危害生态环境和影响土地质量的重要因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