肯尼迪图书馆简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肯尼迪图书馆
建筑师——贝聿铭
姓名:
学号:
班级:建筑系建筑学二班
“ 建筑的目的是提升生活,建筑必须融入人类活动,并提升这种活动的品质,这是我对建筑的看法,我期望人们能从这个角度来认识我的作品。”
——贝聿铭肯尼迪图书馆
“一曲灯光和大理石、色彩和玻璃、绘画和雕塑的建筑交响乐”,成为美国建筑史上最佳杰作之一。
一.分析主体——个人建筑覌确立
我的建筑覌:正如贝聿铭大师所说,建筑是为人类服务的,建筑只有融入人类的活动,人性的关怀和思考才会有意义有价值让人觉温暖。
二.建筑简要分析:
1,建筑作品背景分析以及建筑设计的前提条件:
1964年为纪念已故美国总统,决定在港口建造一座永久性建筑物--约翰·肯尼迪图书馆。由设计肯尼迪图书馆,是总统夫人的主意。
她对不久前华盛顿完工的一座贝聿铭设计的国家美术馆东厅很欣赏。肯尼迪图书馆选址的时候,本是选在的,不知是什么原因,也许来自哈佛大学本身,也许是剑桥市政府,可能由于怕太多参观者所嚼的口香糖会弄脏了环境,总之,最终被拒绝。最后偶然找到了多切斯特海滨的一片垃圾场,就是这个垃圾场,无意中成就了贝聿铭的杰作,如今她被公认为的一大最佳风景名胜。
根据杰奎琳的建议和贝聿铭的理解,肯尼迪图书馆设计是本着让其为一公共的文化中心,而非一块私人领地的初衷而行的。所以建筑前面连肯尼迪的塑像也没有。图书馆的展览内容也和建筑本身保持一致,不以歌颂和宣传为目的,而是尽量让人身临其境。馆内用了大量肯尼迪本人的影像资料,由他自己的历史资料来说,自己来讲。
2,建筑师简介:
贝聿铭,美籍华人建筑师,1983年普利兹
克奖得主,被誉为“现代建筑的最后大师”。贝
聿铭为苏州望族之后,出生于民初广东省广州市,
父亲贝祖贻曾任中华民国中央银行总裁,也是中
国银行创始人之一。贝聿铭作品以公共建筑、文
教建筑为主,被归类为现代主义建筑,善用钢材、混凝土、玻璃与石材,代表作品有美国华盛顿特区国家艺廊东厢、法国巴黎罗浮宫扩建工程、中国香港中国银行大厦,苏州博物馆,近期作品有卡达杜哈伊斯兰艺术博物馆。在他的作品中,肯尼迪图书馆被誉为美国建筑史上最杰出的作品之一,建筑评论家保罗·哥德伯格曾说
过:“截至目前为止, 约翰·F . 肯尼迪图书馆的落成, 时于当今缺乏特性的美国文化, 似乎已经有了显著的挽回。”
三,建筑作品的构成体系分析:
环境体系
1,建筑作品周围有哪些环境要素?其中什么对建筑起主要作用?
建筑周围有海景,有道路,有迷人的景色,占地面积大。海景,道路,海岸线,对建筑起主要作用。
2,哪些是有利条件?哪些是限制条件?
有利条件:基地临海,于是海景成为了基地中一个可以充分利用的有效条件。基地位于美国马萨诸州波士顿的哥伦比亚角,用地3.5公顷。
限制条件:基地原先是低收入住宅围绕的废物弃置场,低潮时水的气味很重;波士顿夏季高温,冬季寒冷,全年降水量少,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极易受东北风影响;当地的道路并非正南正北排列。
3,建筑如何处理与环境的关系,相似和谐或对立统一?
建筑与环境相似和谐。对于基地低潮气味,建筑师采用的方法便是修正基地,将建筑物置于最顶端,这样处理的结果是从图书馆既能看到看到波士顿,汉考克大厦,又能看到港口的迷人景色。基地临海,建筑师充分利用这一条件,建筑中央的玻璃静思大厅,宛如海岸边矗立的一座灯塔,而当人们不知这个玻璃大厅的时候,极易被从屋面玻璃幕墙上洒下的阳光与一览无余的苍天碧海交相辉映的景观所触动。建筑采用集中式布局,有利于节能保暖。受东北风影响,建筑背风顺
势而摆。使基地轴线与当地轴线相协调,并且与海岸线相呼应。图书馆并非在同一水平线上,一些空间低于地面,使建筑中最动情的因素留于地表。图书馆是由一个10层楼高的三角形塔(主要用于文档放置,教育和行政),2层的展示基地(展示基地及300位的剧院)和110英尺高的纪念幕,整个搭配和谐一致。
4,建筑在整个环境中扮演什么角色?是标志还是背景?
直接功能——作为联系的功能;间接功能——通过流线形成流动空间的功能
1,建筑场地周围交通状况如何?
由图可知,图书馆前是一个停车场,由两条道路围合而成,从建筑东北方向,西北方向均可进入建筑前广场,同时西北道路向东延伸与海岸线平齐,到达东侧广场。东北向道路向前延伸到岸边为一个大的平台场地。
2,建筑如何确立与周边道路的联系?
建筑通过广场连接周边道路,延展道路的轴线进入建筑,且建筑的摆放与道路轴线平齐,以此确立与周边道路的联系。
3,建筑主入口与次入口的方位在哪里?
如图可以看出,建筑的主入口在停车场前方,道路交叉口那里。交通便利,距离停车场近,比较方便。次入口在西北向道路延伸的终点。布局与主入口相似,但道路单一,人流车流量少。
4,建筑内部交通流线,人流,物流如何组织和避免相互干扰?
广场层设置三个出入口,其中a,b口为内部工作人员设置,直接连接厨房,工作室等房间,而c口主要面向参观使用人群,直接与展厅相连。这样做实现了通过出入口的设置将人流分开的目的,使得内部工作人员与外部参观人员动线互不干扰。c口亦是受内部功能限制,为楼上的剧场设置独立出入口,方便人流的疏散,也便于
外部人员到达剧场走道环绕展厅,使用空间与交通空间分明,且由走道将使用空间分为两个互不干扰的部分,即对内工作与对外展览两部分。
5,建筑是如何通过交通引导人的心理感受的?交通体系如何联系各个功能空间?建筑的交通体系如何丰富室内空间?
根据参观者的行为动线,可把此建筑的空间序列分为以下四个部分:序曲、发展、高潮、尾声。
进入门厅,可以看到的是低于地面层的默思大厅。这样下沉式的设计首先暗示了纪念大厅的重要性,增强了参观者的期待感。
进入展厅内迎面的一个小剧场,放映肯尼迪生平的电影,这部大约15分钟的电影,介绍了他富裕的家庭,童年,少年的一些镜头。影片随着肯尼迪当选民主党总统候选人嘎然而止,并说明,请你亲自走进肯尼迪1000天的总统历程。
出了小剧场,则进入实物展厅,竞选的场面扑面而来,再现了1960年在洛杉矶民主党大会决定肯尼迪为35届总统获选人的情景,到处挂着支持肯尼迪的标语,旗帜,和竞选的各种用品,墙上的屏幕上是肯尼迪当年在提名大会上讲演原声影像资料。
接下去的展览相当于进入了白宫,再现了白宫走廊,椭圆形办公室,第一夫人居室和大量世界各国政要及友人所送的贵重礼品。
出了小剧场,则进入实物展厅,竞选的场面扑面而来,再现了1960年在洛杉矶民主党大会决定肯尼迪为35届总统获选人的情景,到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