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政治文化概论
美国政治文化的特点
读《美国政治文化》有感法学院政治学与行政学班 20101044015 张琦政治文化,就是一个国家中的阶级、团体和个人,在长期的社会历史文化传统的影响下形成的某种特定的政治观念、政治心理和政治行为模式。
其基础是意识形态。
就美国而言,它具有以下特点:首先是使命感。
“天顶命运”,反映着美国基督教文化的基本特征。
基督教文化生来就存在着对其他文化根深蒂固的歧视和轻蔑,不愿意与其他文化平等共存,坚持主张天下归宗。
主张用基督教文化中衍生出来的西方的自由民主价值观来支配整个世界。
并把在全世界推广基督教信仰、推广这种价值观看作是自己的“天定使命”,这种观念和意识也更加坚定。
这种观念的核心是“种族优越”论。
鼓吹美国的制度是最优越的,美国是世界文明的中心;他们相信上帝造就的美国人,生来就比别人更优秀,鼓吹盎格鲁——撒克逊作为优等种族,应当肩负起“文明传播者的任务”;鼓吹美国有能力把它的制度传播于全人类,把它的统治扩大到整个地球。
其次,人权观及个人主义。
美国的人权观有几个鲜明的特点。
坚持“天赋人权”的理念;强调政治的权利;突出个人权利;提出人权的“普世性”;人权高于主权。
个人主义是美国政治文化的一个主旨和特色,“个人主义构成了美国文化模式的基本特征和主要内容。
它最雄辩地、实在地、直接地表述了美国思想。
它所包含的内涵与外延真正扎根于美国本土,既不同于希伯来和希腊传统,也不同于18世纪的欧洲思想,个人主义在美国政治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
作为美国主流社会意识形态的个人主义,其要义是:“个人先于社会而存在。
个人是本源,社会是派生的。
社会、国家是个人为了保障自己的某种权利或利益而组成的人为的机构。
除了个人的目的之外,社会或国家没有任何其他目的。
美国《独立宣言》提出的不言而喻的“真理”,开始也是讲个人主义的价值观:“人人生而平等,造物主赋予他们某些不可转让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命权、自由权以及追求幸福的权利”;建立政府的目的就是“为了保障这些权利”。
美国政治文化综述
美国政治文化综述美国毫无疑问是当今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美国之所以强大与其良好的政治制度有密切关系,也就是我们通常讲的好的上层建筑对于生产力推动作用,因此,研究美国的政治制度就具有重要的意义,我们可以借鉴其中优秀和有用的东西。
而要研究美国的政治制度,就必须要研究美国的政治文化,这是因为,美国的政治制度、政治行为都是其政治文化的反应,可以说,没有美国的政治文化就没有美国的政治制度。
如果说政治制度是表面的东西的话,那么政治文化则是根植于一个民族的血液之中的。
只有了解了美国的政治文化,我们才能更好地理解其政治制度与政治行为。
这就是我们研究美国政治文化的原因。
美国文化源自欧洲,但又不同于欧洲文化。
在其发展过程中,它吸收了世界诸多文明的精华,而成为崭新的开放性的文化体系。
我个人认为,基督传统、自由主义和个人主义构成了美国政治文化的三大核心。
首先,基督教清教传统一以贯之的影响了从殖民时代到如今的美国的政治文化与社会文化。
清教主义可以说是美国文化的根。
清教徒在自己的祖国遭受迫害,对英国严酷的社会现实不满而移民到美国。
他们希冀按自己的意欲信仰上帝。
以清教主义为特点的、美国化的基督教改革运动从一开始就与社会改革运动结合在一起,力主个人积极自愿地参与政府的活动,按照亚里士多德在《政治学》中所阐述的关于自由、平等与民主的关系,建立了自己的“个人参与”的政治文化体系。
实际上清教对美国市民社会的发展和民主政治制度的建立提供了道德支持和文化祭奠,对自由民主的追求的信仰转化为美国民主制度的强大动力。
对自由的追求,使美国人选择了严格的三权分立和联邦制度,保护公民的权利。
清教主义是构成美国例外论的基础。
清教徒在欧洲受到宗教迫害,来到新大陆,自认为是上帝的选民,在北美洲建立了“山上的城市”。
于是,根据清教主义原则建立的美国与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同。
这促使形成了美国的共和政府,实行相对而言较为平等的原则和以个人自主为中心的市场经济。
第七章:《政治学概论》之政治文化
第七章 第一节 • 狭义的文化:仅指观念文化,其中既包括风俗习惯、 社会心理等自发形态的文化,也包括科学、艺术、哲学等 自觉形态的文化。
• 2、政治文化
• • • 柏拉图的“心灵论”(理性、意念和情欲)。 亚里士多德的“本性论”。 马克思在《路易· 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恩格斯在 《法德农民问题》等著作中,分别对法国农民和德国农民 的政治心理趋向和特征即最高权力崇拜的心理作过深刻而 生动的分析。
• 20世纪70年代以来,亚、非、拉等第三世界发展中国 家民主政治困境。 • 阿尔蒙德和伏巴《公民文化》:公民文化是“以沟通 和说服为基础的多元主义文化,是一致性与多样性相结合 的文化,是允许变革但要渐进性变革的文化”(《公民文 化》,浙江人民出版社1989年,P6)。
第七章 第一节 • • 公民文化的特质主要表现在: (1)公民具有“民主人”的人格特征:开放的自我、 多元的价值取向、信任人类的环境并对之有信心、相对来 说不为焦虑所困扰。 (2)民主政体下公民均有参与政治的愿望,而且参与 政治被视为一种合乎理性的行为。 (3)公民有较强的输入功能取向。 (4)公民有较强的政治效能感。 (5)由于公民文化是一种将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政治 文化,所以,公民参与政治的取向不是取代臣属或狭隘地 方性的政治文化,而是与之并存。
第七章 第二节
• 五、政治社会化的途径
•
• • • • • • •
政治社会化的途径是指社会通过各种渠道和载体传播政治文化, 塑造其成员的政治心理、政治意识、政治价值观,实现政治文化在代 际的继承与变迁。政治社会化的途径主要有: 1、家庭。个体社会化的起点。 2、学校。是进行系统化的政治社会化的途径。 3、社会组织。政党、政治团体、社会组织。专门与一般。 4、大众传媒。电视、广播、书籍、报纸、杂志、互联网、手机。 5、政治实践。 6、特定政治符合。国旗、国徽、国歌、政治领袖的肖像等。 另外:教会、工作场所、社区社群等都发挥政治社会化的功能。
《英美文化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0.5
讲授
0.5
网络平台作业
20
5.2
5.2英国和美国的工业概况
两国工业各自的特点
M1
1
讲授
1
网络平台作业
21
5.3
5.3英国和美国的农业概括
两国农业各自的特点
M1
1
讲授
1
网络平台作业
22
5.4
5.4英国和美国的经济贸易
两国经济贸易各自的特点;
结合中美贸易战,指出美方的霸权主义
M1
0.5
讲授
0.5
是
三、课程内容
序号
章节号
标题
课程内容/重难点
支撑课程目标
课内学时
教学方式
课外学时
课外环节
1
第1章
第1章英美两国的地形特点概述
本章重点难点:英国和美国的地形特点;美国地理位置对其经济发展的重要性;美国地理位置对其经济发展的重要性
M1
4
讲授
4
网络平台作业
2
1.1
1.1英国和美国的地理位置
英国和美国的地理位置、地理方面重要特征
This is a selective course for the application and further improvement of college English. By introducing the geography, history, society, culture, politics and other aspects of the United States and the United Kingdom, it elaborates the 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process of the cultural traditions and core values of the United States and the United Kingdom. It is helpful for learners to understand the way of thinking, values and lifestyles of the UK and the US. This course could equip students with certain ability to comprehend the social and cultural phenomena in UK and the US. Besides, students' language skill and cultural sensitivity when interacting with the British and the Americans would also be enhanced.
美国政治文化
五月花号公约的意义
• 《五月花号公约》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份政 治性契约。 • 在整个人类文明史上,它的意义几乎可以 与英国的《大宪章》相媲美 • 美国几百年的根基就建立在这短短的几百 字之上,信仰,自愿,自治,法律,法 规……这些关键词几乎涵盖了美国立国的 基本原则
当今宗教在美国政治的最大表现
• 总统就职宣誓,手按圣经 • 美国国家格言:我们信仰上帝(In God We Trust) • 美国总统演讲结尾:愿上帝保佑美国(God Bless America ) • 美国总统都是基督教徒
二、对政府的不信任
• 美国人的政治文化当中一个核心的价值就是对政 府与官员的不信任,处处对政府的行为设防。 • 最早到新大陆的欧洲移民对欧洲暴君统治记忆犹 新,所以他们在创立新政府时,谨慎地限制政治 权力的运用。 • 即使20世纪30年代以来,由于资本主义的发展, 政府的职能空前扩大,但像哈耶克等保守的思想 家对政府权力的扩张有深深地怀疑。把政府当作 自由的最大威胁。
续前
• 托克维尔在《论美国的民主》中就认为,, 有助于美国维护民主制度的原因有三,自 然环境、法制和民情。按贡献对它们进行 分级,自然环境不如法制,而法制又不如 民情。 • 而美国的民主的民情扎根于历史上形成的 新英格兰乡镇自治制度
美国政治文化的最大特点
• • • • 一、个人主义 二、对政府的不信任 三、法治 四、普世主义
续前
• 表现在美国宪法中就是处处对人民权力的 限制,这源于美国精英对人性的悲观看法, 尤其是对普通大众的鄙视 • 对选举权的财产限制 • 以任期更长的间接选举的参议院对人民直 接选举的众议院的制衡 • 最高法院最具有精英主义色彩(与民主程 序无关、终身任职)
(三) 新英格兰乡镇自治传统
美国政治文化
《自治:美国民主的文化史》 (2007年7月版) 本书是一部从自治的独特视角来 考察美国民主历史的论著。该 书作者罗伯特· 威布教授是美国 当代著名的历史学家,他在本 书中从自治的视角理解美国的 民主,考察了19世纪20年代 (他认为该年代为美国民主的 确立时期)至20世纪90年代的 美国民主历史,分析了影响美 国民主制度发展的各种主要因 素,以及美国民主制度的演变 脉络,从而写下了一部关于美 国民主起源与发展的文化史。
课间休息 目录 前页 后页
美国社会中个人主义的重要性还明显地表现 在对机会平等的强调上。如果让个人负责自身的 福利,那就必需赋予他们靠自己努力取得成功的 公平机会。
题外:第三条道路
课间休息
目录
前页
后页
当然,这种美国式的平等和理想,更多的是 对白人而言的,黑人、华人等并未享有完全平等 的权利。
那是别人的花园
课间休息
目录
前页
后页
3. 自治(人民主权)
自治:指的是如下原则:人民是统治权威的最终源泉和 正当的受益人;在实践中,自治以多数统治为基础。
美国人对自治的信念起源于美洲的殖民地时期。 旧世界在海洋的另一端,欧洲的政府别无选择,只能 允许美洲殖民地享有一定程度的自决权。这种经验让 美国人产生了自治国家的梦想。
课间休息 目录 前页 后页
二、美国的核心价值观:自由、平等和自治
对美国的理想始于这样的认知:个人居于首 要地位。政府居于第二位。政府的角色是为人民 服务。
课间休息
目录
前页
后页
从一开始,美国政治主流中就几乎不存在乌托邦思 想,通过社会规划来建立理想国家或理想的人类 生存条件的观念也非常淡薄。相反,倒是那种奋 斗与求变的形势、对无拘无束的生命的体验,激 发了国人的想象力。尤其发人深省的是自由、个 性主义、流动性和实用主义等凸显美国精神的某 些词语。平等与自由的关系一直是美国民主所要 解答的一个难题。 ——马克· 帕启特《美国特性》
解读美国文化的金钥匙_评_美国文化概论_
2007年第2期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No 12,2007第23卷J O URNAL OF E D UCAT I O NAL I NST I TUTE O F JI L I N PR O V I NCE Vol 123(总146期)Tot a l No 1146收稿日期:2006—08—19作者简介:金龙云(1978—),男,江苏盐城人,东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2005级世界史博士研究生。
研究方向:欧美文化史,美国思想史。
解读美国文化的金钥匙———评《美国文化概论》金龙云(东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吉林长春130024)摘要:美国文化研究是我国社会科学研究中的一个热门领域,对美国文化进行研究有助于我们本质地了解美国的过去,清醒地认识美国的今天,更好地帮助我们正确地预测美国的未来。
关键词:文化;理想文化;美国文化中图分类号:K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580(2007)02—0049—03 美国文化具有包容、开放、多元、进取的特征,已获得学界的广泛认同。
海纳百川,能容则大,美国文化也正是如此。
它不断吸纳全球各地的文化,吸收诸文化的优点和长处,去粗取精,去伪存真,为我所用,使之成为自己文化有益的组成部分。
这种行为方式和价值取向使美国文化总是处于一种演进的过程中,使美国文化成为20世纪以来活跃在世界舞台上的一支生力军。
文化就是人类在征服自身和自然过程中形成的、不同的、一代又一代传承下来的、对人类政治与经济、精神与物质的历史记录。
任何一个民族都追求自己的理想文化。
对一个文化集团中的每个有志成员来说,理想文化是经过正规和非正规的方式被传授的,是由那些已经懂得该文化并且是这个集团中成员的人来传授的。
这种文化的传承是该集团信仰的需要和文化的期待。
理想文化涉及人怎样看自己,也可以反映他们信仰什么、他们应该怎样、他们希望别人怎么看他们。
理想文化代表了本文化集团早已确立的价值观、思想和行为,这些价值观、思想和行为是该文化集团的成员所希望的,或者他们希望应该是的那样。
政治学概论-第二套
第二套1. 政治社会化过程的起点是( )。
学校家庭传媒社会本题分值: 4.0用户未作答标准答案:家庭2. 产生民族压迫的根源是民族差异民族运动政治国家剥削制度本题分值: 4.0用户未作答标准答案:剥削制度3. 政治文化的结构层次包括政治意识形态、政治心理和政治动机政治情感政治价值观政治习俗本题分值: 4.0用户未作答标准答案:政治价值观4. 在西方封建社会的大部分时间里,占支配地位的封建土地所有制形式()。
领主占有制地主占有制国家占有制自耕农占有制本题分值: 4.0用户未作答标准答案:领主占有制5. 西方学者按社会成员的参政倾向,将政治文化划分为参与型政治文化与协调型政治文化参与型政治文化与服从型政治文化协调型政治文化与服从型政治文化服从型政治文化与冲突型政治文化本题分值: 4.0用户未作答标准答案:参与型政治文化与服从型政治文化6. 土地所有制是封建生产关系的()。
前提保障核心条件本题分值: 4.0用户未作答标准答案:核心7. 政治社团产生的根本原因经济的发展利益的分化和多元化民主政治制度的确立群体共同利益意思的孕育成熟政治权利的扩大本题分值: 4.0用户未作答标准答案:经济的发展8. 在中国,封建统治阶级控制人民思想的最重要手段是直接利用宗教间接利用宗教政治思想宗教化直接利用封建迷信本题分值: 4.0用户未作答标准答案:政治思想宗教化9. 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个政治形式是( )。
苏维埃政权人民代表大会制巴黎公社社会主义自治本题分值: 4.0用户未作答标准答案:巴黎公社10. 政治参与的本质是对国家的权力关系对国家的义务关系对国家的权利关系对国家的权利义务关系本题分值: 4.0用户未作答标准答案:对国家的权利义务关系二判断题1. 网络时代的政治参与对社会政治生活没有负面影响。
错对本题分值: 4.0用户未作答标准答案:错2. 奴隶制国家的民主是政治民主的第一种形态。
错对本题分值: 4.0用户未作答标准答案:对3. 政治发展问题是自有国家以来就客观存在的问题。
政治学概论自考题-33
政治学概论自考题-33(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B}}单项选择题{{/B}}(总题数:38,分数:38.00)1.政治文化这个概念,首先是在______研究领域中出现的。
∙ A.自然科学∙ B.社会科学∙ C.比较政治学∙ D.国际政治学(分数:1.00)A.B.C. √D.解析:[解析] 政治文化这个概念,首先是在比较政治学研究领域中出现的。
答案为C。
2.提出政治文化包括政治体系文化、政治过程文化与政策文化的西方政治学者是______∙ A.路辛·派伊∙ B.亨廷顿∙ C.丹尼尔·贝尔∙ D.G.A.阿尔蒙德(分数:1.00)A.B.C.D. √解析:[解析] 该题目考查的是各政治学派关于政治文化内涵的理解,政治体系文化、政治过程文化与政策文化是阿尔蒙德提出的政治文化的三大特征。
答案为D。
3.美国当代比较政治学中的结构一功能主义学派的创始人是______∙ A.路森·帕尔∙ B.丹尼尔·卡瓦纳∙ C.S.韦伯∙ D.加布里埃尔·阿尔蒙德(分数:1.00)A.B.C.D. √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要求考生识记。
美国当代比较政治学中的结构一功能主义学派创始人加布里埃尔·阿尔蒙德,其代表作是《比较政治学》。
答案为D。
4.认为“政治文化是整个社会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的是______∙ A.阿尔蒙德∙ B.鲍威尔∙ C.塞缪尔·比尔∙ D.丹尼斯·卡瓦纳(分数:1.00)A.B.C.D. √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要求考生识记。
政治文化既是全社会历史经验的产物,也是每个人社会化的个人经验的产物。
丹尼斯·卡瓦纳认为,政治文化是整个社会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
答案为D。
5.______是政治活动中最主要的角色,也是政治文化最主要的承载者。
∙ A.政党∙ B.政府∙ C.阶级∙ D.国家(分数:1.00)A.B.C. √D.解析:[解析] 政治活动中最主要的角色是阶级,政治文化最主要的承载者也是阶级,所以阶级的不同形成的政治文化也不同。
政治学概论(适用2024版)完整版讲义
思考题四
如何评估跨国公司在全球治理 中的作用?
பைடு நூலகம் 参考文献推荐阅读
01
《政治学导论》(杨光 斌著,中国人民大学出 版社)
02
《比较政治学:理论与 方法》(张小劲、景跃 进著,中国人民大学出 版社)
03
《国际政治学概论》 (陈岳著,中国人民大 学出版社)
04
《全球化与政治发展》 (俞可平著,社会科学 文献出版社)
THANK YOU
国家机构设置
包括国家元首、立法机关、行政 机关、司法机关等,各机构间存
在相互制约与平衡的关系。
职权划分
不同国家机构具有不同的职权范围, 如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等,确 保权力不被滥用。
中央与地方关系
中央与地方各级机构在职权上既有 分工,也有合作,共同维护国家统 一和稳定。
立法机关组成与运作规则
立法机关组成
依法行政
行政机关必须遵守法律规定,不得滥用职权或侵 犯公民权利。
司法机关审判制度及程序
司法机关组成
01
包括法院、检察院等,负责审判案件和监督法律实施。
审判制度
02
实行独立审判、公开审判、合议制等原则,确保审判的公正性
和权威性。
审判程序
03
包括起诉、受理、审理、判决等环节,保障当事人的诉讼权利
和合法权益。
国际组织在全球治理中角色
国际组织类型
包括全球性国际组织和 区域性国际组织两大类。
国际组织职能
国际组织在全球治理中 发挥着协调者、监督者 和推动者等多重角色。
国际组织作用
国际组织通过制定国际 规则、推动国际合作、 监督国际行为等方式, 促进全球治理的有效实 施。
当前全球性挑战及应对策略
00312政治学概论复习资料
00312政治学概论选择题汇总亚里士多德是西方政治学的奠基者,其代表作是《政治学》马基雅维里的代表作是《君主论》洛克的代表作是《政府论》布丹的代表作是《共和六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最初萌牙于西欧封建社会末期福利国家的最初尝试开始于罗斯福推行的“新政”实证主义政治思想家的代表人物有:孔德、斯宾塞近代资产阶级功利主义的代表人物:孔斯坦、边沁早期空想社会主义的代表人物是莫尔资产阶级多党制最初产生于法国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政体形式是巴黎公社德国的政党制度属于两极多元格式的多党制在存在民族压迫的条件下,解决民族问题的根本途径是实行民族自决由专门的宪法法院行使违宪审查权的国家是法国资本主义国家中实行“事后审查”方式的典型国家是美国资本主义国家立法机关的主要职权有立法权、财政同意权、监督权政体同国体相比,其特征是复杂化、多样化国家机构的强制性主要表现为暴力强制、法制强制资产阶级民族主义对外表现为大国沙文主义、领土扩张主义、殖民主义、霸权主义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第一层次是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在政治社会化过程中,最系统化和规范化的影响因素是学校提出市场是在国家宏观调控下资源配置的基础性手段的是党的十四大制约国际关系发展变化的根本制约因素是力量对比关系西方政治发展理论第一阶段的代表作品是《传统社会的消失》西方政治发展理论第二阶段的代表作品是《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政治发展的诸多方面》、《比较政治学:发展研究途径》、《发展中地区的政治》国际组织起源于国际会议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属于军事性国际组织《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一书的作者是亨廷顿第三世界形成的标志是万隆会议革命发生的客观条件是:统治阶级不能照旧统治下去,被统治阶级由于受到残酷的剥削的压迫而不能照旧生活下去,广大群众革命积极性的普遍提高。
革命发生的主观条件是:革命阶级发动强大的革命行动革命发生的根本原因来自于: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国际基本准则对所有国际政治行为都具有相当约束力,这种约束力体现为道德约束和实际约束国际政治关系是由利益关系、力量对比关系和相互作用关系构成的。
美国的政治文化来源和内容
美国的政治文化政治学:政治文化是政治关系的心理和精神的反映,它是人们在社会政治生活中形成的对于政治的感受、认识和道德习俗规范的复杂综合。
政治文化一般由政治心理、政治思想两个层次构成,政治心理是政治文化的表层和感性部分,政治思想是政治文化的深层和理性部分。
主题:美国政治文化两个方面:来源和内容(一)美国政治文化的来源美国文化来源于最早开拓北美新大陆的欧洲移民,是欧洲文化的继承和发展。
由于迁移的英国人是北美大陆社会的主体,再加上语言相通,所以英国文化对美国文化的影响最大。
美国政治文化的根源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1、美国政治文化的最主要源头是基督教,特别是新教中的清教,它的“自由主义”的思想深刻影响了美国的政治文化。
1620年9月,102名躲避宗教迫害的清教徒乘坐“五月花”号船驶向北美洲,在经历了两个月的海上磨难后,终于抵达马萨诸塞州海岸,按照自己的政治理想开始建立普利茅斯居民点。
虽然有九死一生的远航的困扰和北美大陆严酷生存环境的考验,清教徒仍然为最求宗教自由而做出了不懈的努力。
这就为美国政治中崇尚自由奠定了思想基础。
2、新英格兰的乡镇自治制度对于美国政治文化中的人民主权和公民自由原则产生了深远影响。
根据这一制度,人民按照乡镇自主的原则行使自己的权利,凡涉及全体居民利益的事务,都在公众场所召开公民大会讨论决定,这实际上促进了提高了人民积极参加公共事务的觉悟。
3、简单提一下,欧洲的自由主义和英国的保守主义对美国政治文化的形成与发展也起了不小的作用。
(二)美国政治文化的主要内容1、个人主义,它的要义是:“个人先于社会而存在。
个人是本源,社会是派生的。
社会、国家是个人为了保障自己的某种权利或利益而组成的人为的机构。
除了个人的目的之外,社会或国家没有任何其他目的。
个人主义熏陶出美国人独立自强的精神。
人到了18岁便离开父母独立生活,即使是富翁和政要的子女也是如此。
个人英雄主义与个人主义也密不可分。
与此同时,个人主义的消极作用也十分明显,最典型的事例就是个人持枪。
美国社会的政治文化与社会参与
3.组织政党 美国是一个实行多党政治的国家, 即社会民众拥有组党的自由,政党 拥有参与竞争性选举的自由。
4.结社 结社是公民的基—
利益集团 公益组织 非政府组织 其他涉及文化、教育、体育、卫 生等各个领域的盈利和非盈利的企业 (联盟)、俱乐部、社团等公共机构。
——地方自治的意义
(1)地方自治是民主本质精神的体现
(2)自治政府给地方建设带来实际利益 (3)地方自治是民主政治的培训基地和 试验场所 (4)地方政府自治形成中央政府的制衡力量
——美国多样性的地方自治模式
(1)乡镇会议模式
(2)委员会制度 (3)议会—经理制度 (4)弱市长制 (5)强市长制
(三)对美国社会政治参与现象的解析
政治参与的基本概念
(1)政治参与是“公民自愿地通过通过各 种合法方式参与政治生活的行为”; (2)“政治参与指公民通过投票、组党、 加入政治利益集团等活动,用以直 接或间接地影响政治决定的行为”;
(3)“政治参与指社会成员在选择统治者, 直接或间接地形成公共政策过程中 所分享的那些自愿活动”;
♣ 保障人身自由的权利(第4条修正案) ——不得侵犯人民的人身、住宅、文件和财产不 受无理搜查和扣押的权利。除依据可能成立 的理由,以宣誓或誓言保证,并相信说明搜 查的地点和扣押的人和物,不得发出搜查和 扣押证。 ♣ 保障公民法律平等权及财产权(第5条修正案) ——无论何人,除非根据大陪审团的报告或起诉 书,不受死罪或其他重罪的审判,…….任何 人不得因同一犯罪行为而两次遭受生命或财 产的危害;不得在任何刑事案件中被迫自证 其罪;不经正当法律程序,不得被剥夺生命、 自由或财产。不给予公平补偿,私有财产不 得充作公用。
第5讲美国政治制度与政治文化PPT课件
美国政治的定位
• 积极定位:自由民主,现代性 • 中性定位:超级大国,资本主义 • 消极定位:帝国主义,扩张主义
美国政治的背景
• 中产阶级社会
• 自由土地(边疆意识)
• 移民社会
• 启蒙思想的影响(在自由
• 无封建传统
主义和保守主义之间,政
• 无社会主义传统 • 宗教自由传统(五月花)
治光譜:激进主义、自由 主义、保守主义、反动主 义)
• 国家层面与地方层面 • 总统大选与国会中期选举
选举权的扩大
• 选举权的扩大:白人男性、妇女、青年人、 少数民族、DC
• 选举权的限制:居住期、选民登记
投票率
• 有问题的现状 • 原因:两党差别小;政党组织松散;居住
期和登记限制 • 满意说与无力(冷漠)说
提名制度的演变
• 演变(smoking room) • 预选制度(关门、开门、大开门、超党派、
• 特点:历史久远;比例高;宗教支撑;自 愿背后的强制
内容
• 上帝选民意识 • 种族主义 • 社会达尔文主义 • 扩张意识(天定命运、边疆意识) • 实用主义 • 权利意识与人权观 • 对公共权威的怀疑 • 反共主义
主要政治思潮
• 古典自由主义即古典保守主义 • 民主党(新政)自由主义 • 共和党保守主义 • 第三条道路与新民主党人 • 新保守主义
成功的基础在于好的学习习惯
The foundation of success lies in good habits
42
结束语
当你尽了自己的最大努力时,失败也是伟大的, 所以不要放弃,坚持就是正确的。
When You Do Your Best, Failure Is Great, So Don'T Give Up, Stick To The End 演讲人:XXXXXX 时 间:XX年XX月XX日
政治学概论(第二版)
政治学概论(第二版)第一章绪论政治学是一门研究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公共权力的活动、形式和关系及其发展规律的学科。
名词解释1. 城邦:古希腊的城邦是一种特殊的国家形式,是自由公民基于“契约”,在正义的原则下联合组织成的自治团体,是公民在法律之下分享权利和义务的政治体系。
(后世把卫城、市区、乡郊统称为波里,综合土地、人民及其政治生活而赋予邦或国之意)2. 共和国:源于古罗马共和国,意味着“人民的事业”,是一个有机共同体,共和国之所以是共和国,在于其统治的正义性。
3. 政治哲学:研究政治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和政治理论的概念体系的学科。
20世纪政治科学兴起后,学者就把传统上用思辨方法,从纯理论角度探讨政治的本质、目的和发展规律,具有浓厚道德色彩与价值色彩的政治研究称为政治哲学。
其内容:一是对政治的一般理论的研究,探讨政治的起源、本质、规律、规范、目的和手段;二是对政治理论、学说、思想、观念本身的研究,具有“元理论”或“超理论”的特征,主要分析词汇和概念的含义、论证的逻辑、命题的根据等。
4. 政治科学:政治科学是以人类社会的政治现象为研究对象的学科。
广义政治科学即政治学,它以国家政权为中心研究政治制度、政治过程、政治行为、政治活动、政治关系及其一般发展规律。
狭义政治科学是指对具体政治现象进行实证研究、计量分析的政治学,与政治哲学分属不同的研究层次。
狭义政治科学在政治学研究中广泛采用现代科学的研究成果和理论方法,如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行为科学、数理分析等;力求客观地描述政治现象的本来面目及细节,对个体政治行为和政治活动的具体过程进行定量分析;绝不使用无法用科学方法、技术手段加以验证的概念,使政治学研究精确化。
其研究分析的方法有:权力结构分析、个体心理分析、群体行为分析、系统功能分析、角色分析、博弈分析、传播分析等。
5. 行为主义革命:概括的来讲,行为主义革命即指既反对传统政治哲学研究中抽象思辨和演绎的方法,也反对旧制度主义的静态描述和简单写实,认为应该将政治科学研究的对象锁定到实际存在的、可观察到的政治行为上。
美国政治文化概论
美国政治⽂化概论探寻“民主”的根基——美国政治⽂化史概论政治⽂化研究是战后西⽅政治学的⼀⼤热门,它关注的已不仅仅是现⾏的政治制度和那些⼤⼈物的政治思想,⽽是将是视⾓拓宽,转向了普通民众,调查他们的政治态度,倾向,和意见。
⽽在历史领域,学者们也不再单纯的将政治事件归因于英雄和制度,更有了对⽂化层⾯的探讨。
那么,美国政治⽂化是什么样的,它⼜是怎样发展变化的呢?⾸先,我们需要对政治⽂化及其相关的概念做⼀个界定:⼀政治⽂化和政治⽂化史的概念界定1 西⽅政治学定义的政治⽂化政治⽂化的概念很多,⼴义的政治⽂化包括政治思想、政治⼼理与政治制度等物质和精神的各个层次。
狭义的政治⽂化包括政治意识、政治认知、政治观念、政治道德、政治信仰、政治思想、政治⼼理、政治价值等精神因素。
这⾥取其狭义。
政治⽂化的准确定义最早由美国著名⽐较政治学家加布⾥埃尔·A·阿尔蒙德在上个世纪60年代提出,⽽这个定义也是被国内⼴泛接受的,他认为:“每⼀种政治系统都深⼊到具体的政治⾏动的特殊取向的模式中,这种特殊取向的模式就是该系统的政治⽂化,⽽从个⼈⾓度考察,政治⽂化则是个⼈对政治及政治评估的主观取向。
”政治⽂化的内涵是“⼀个民族在特定时期流⾏的⼀套政治态度、信仰和情感。
”从第⼀个定义我们发现,政治⽂化是整个⼤的政治系统的⼀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从第⼆个定义我们看到,阿尔蒙德强调民族精神共同性,以及个⼈的政治⼼理、政治评价,但忽略了政治⽂化的重要内容政治意识形态。
那么政治⽂化⼜有哪些组成部分呢,阿尔蒙德给出了第三个定义,即“政治⽂化是内化于民众之认知(cognitions)、情感(feelings)和评价(evaluation)之中的政治制度”。
其中,认知,指对政治制度,执政者,政治输⼊与输出的知识和信仰;情感,指政治制度,执政者及执⾏情况的情感;评价,指依据信息和情感,对政治⽬标,价值标准的判断与评价。
这⾥我们看到,其实阿尔蒙德主要从社会⼼理学⾓度,将政治⽂化看做对政治的⼀系列态度,情感,信仰,价值与技能,强调个体的主观意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探寻“民主”的根基——美国政治文化史概论政治文化研究是战后西方政治学的一大热门,它关注的已不仅仅是现行的政治制度和那些大人物的政治思想,而是将是视角拓宽,转向了普通民众,调查他们的政治态度,倾向,和意见。
而在历史领域,学者们也不再单纯的将政治事件归因于英雄和制度,更有了对文化层面的探讨。
那么,美国政治文化是什么样的,它又是怎样发展变化的呢?首先,我们需要对政治文化及其相关的概念做一个界定:一政治文化和政治文化史的概念界定1 西方政治学定义的政治文化政治文化的概念很多,广义的政治文化包括政治思想、政治心理与政治制度等物质和精神的各个层次。
狭义的政治文化包括政治意识、政治认知、政治观念、政治道德、政治信仰、政治思想、政治心理、政治价值等精神因素。
这里取其狭义。
政治文化的准确定义最早由美国著名比较政治学家加布里埃尔·A·阿尔蒙德在上个世纪60年代提出,而这个定义也是被国内广泛接受的,他认为:“每一种政治系统都深入到具体的政治行动的特殊取向的模式中,这种特殊取向的模式就是该系统的政治文化,而从个人角度考察,政治文化则是个人对政治及政治评估的主观取向。
”政治文化的内涵是“一个民族在特定时期流行的一套政治态度、信仰和情感。
”从第一个定义我们发现,政治文化是整个大的政治系统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从第二个定义我们看到,阿尔蒙德强调民族精神共同性,以及个人的政治心理、政治评价,但忽略了政治文化的重要内容政治意识形态。
那么政治文化又有哪些组成部分呢,阿尔蒙德给出了第三个定义,即“政治文化是内化于民众之认知(cognitions)、情感(feelings)和评价(evaluation)之中的政治制度”。
其中,认知,指对政治制度,执政者,政治输入与输出的知识和信仰;情感,指政治制度,执政者及执行情况的情感;评价,指依据信息和情感,对政治目标,价值标准的判断与评价。
这里我们看到,其实阿尔蒙德主要从社会心理学角度,将政治文化看做对政治的一系列态度,情感,信仰,价值与技能,强调个体的主观意识。
如果一国民众的政治倾向具有相当的一致性,便可以概括为某国政治文化的一般因素。
但像意大利这样的国家,政治文化两极分化严重,难以找到一致性;所以阿尔蒙德又提出了政治亚文化的概念,即由于种族,宗教,阶级等差别,不同群体长期存在一些与主流意识不同的政治文化。
在具体考察时,又可以政治文化又具有体系,过程,政策三个特征,这里限于篇幅就不展开了。
但阿尔蒙德提出,政治文化并非一成不变的,个人现代化或所谓的世俗化,会大大影响政治文化的这些特征,促进政治文化发展,这也使政治文化史的考察成为可能。
此后,西方其他学者从不同角度给出了政治文化的更多定义,比较有影响的有伊斯顿从客观(objective)角度所作的定义。
它的政治文化指的是一系列信念、观念、规范和价值,它们规定了影响政治输入和制度运行的思维、情感和行为模式。
国家统治者出于利益或稳定等因素的考虑,总会诱导社会成员服从一套“价值(目标和原则)、标准、权威结构”组成的框架, 政治文化是通过这种外在强制而内化成的主观习惯。
他强调的是国家自上而下的统一某种政治文化. 此外还有白鲁恂的启发性(heuristic)定义, 认为”政治文化研究的对象应是对政治制度运行起作用的那部分,而不必追问其他态度的分布状况”;还有费根和塔克为代表的综合性(comprehensive)定义,借用人类学家的方法,文化概念既包括了隐在心理,又包括显在的行为, ,认为”政治文化应是与重复发生的明显行为方式相关的个人思维模式的集成.”2 国内学者对政治文化的界定80年代后,西方政治文化的概念才传入中国,首先对其研究的是王沪宁,他在1987年出版的《比较政治分析》一书中,用一章的篇幅对“政治文化”进行了较为系统的介绍.此后,李慎之,徐大同,高建,赵军,丛日云, 俞可平等研究政治学的学者都从不同角度对其作了阐发,观点大致分为四种.一,援引阿尔蒙德的经典理论,”把政治文化作为‘政治体系的心理方面’加以研究”.二, 借鉴费根和塔克的综合性定义,即政治文化是心理和行为的综合。
三,认为政治文化是政治理论、政治制度、政治心理三个层面的综合,这好像是阿尔蒙德定义的政治系统,有点无所不包.四,认为政治文化是政治理论与政治心理和价值的综合, “一是以理论形态出现的政治理论、政治意识,二是以情感、习俗等表现的政治心理,三是在上述两方面作用下形成的政治价值及判断”,这就将原来的政治思想和阿尔蒙德定义的政治文化都包含了进去.在本文中,我基本赞同第一种观点,将政治制度、政治思想与政治文化三者区分开来,政治文化就是专指沉淀于民众心理的对政治的一系列认知,情感和态度.3 新文化史观下的政治文化史概念而作为政治文化史的兴起,其背景是20世纪七八十年代西方史学出现的所谓“文化转向”的产物,这是西方史学的第六次重大转折, 传统的如政治史、经济史、科学史中,越发的强调文化因素,盛极一时的社会经济史也逐渐被新文化史所取代。
政治文化史,也便成为新文化史中的一个分支.在新文化史中,政治文化不是传统所指的政治思想和政治学理论,而是对政治活动的一种文化解释,指普通民众对政治的理解和态度,他们日常的生活行动、思维和心态当中的对政治的反映和影响,政治不再是政治家们手中玩弄权力游戏,而是透过哈贝马斯所谓的“公共空间”的一种表现。
其代表作有法国历史学家朗索瓦·弗雷《思考法国大革命》, 林·亨特的成名作《法国大革命的政治、文化和阶级》,罗杰·夏蒂埃的《法国大革命的文化起源》等. 而在政治文化史的理论探讨中,雅克·朱里亚尔(Jacques Julliard)在《对现状与未来的反思》中提出了历史学的政治文化概念,认为作为“长时段的政治史,它所强调的不是事件和变化,而是文化特性和恒久的特征。
”,“政治理念更深地扎根于个人和集体的意识中,在那里它们与宗教或者至少同一般的信仰体系结合在了一起”,即政治不仅是浮于表面的事件,它也具有深层次的文化结构。
另一位史学家彼得·史密斯(Peter H. Smith )更提出,在研究政治文化史时“历史学家必须在那些非文字的表达方式中搜寻态度的蛛丝马迹:口述传统、政治口号、流行音乐、绘画、卡通、漫画,甚至电视肥皂剧。
”举一个代表性的例子便是罗杰·夏蒂埃的《法国大革命的文化起源》。
过去,我们往往强调那些伟大人物的启蒙思想对大革命的影响。
但是,同样的启蒙思想著作,其读者群既包括了日后的革命者,也有反对革命的人,对他们的效果自然是是不同的。
因为过去我们忽视了“公众对一种观念和思想的接受,从来都不只是简单的拿来主义,更有一个转变、重构和再创造的过程”;况且,这种通过阅读书籍传播革命思想的手段果真有效么,他提出的疑问是“使书籍造就了大革命么?”对此夏蒂埃借用了哈贝马斯“公共空间”(publicsPhere)的概念,提出在普通群众之中存在着一个政治的公共空间,公众的意志和舆论即生于其中,一是一些非官方的社交形式,如18世纪的俱乐部、文学社团、共济会;一是在文学和艺术批评领域的,如沙龙、学院、期刊等;此外,还有酒吧、咖啡馆等。
公共空间作为一个文化概念,成为了联系旧制度和大革命的纽带,“恰正是一个追求自由和行动的空间的建立,去除了国家权威而依赖于个人,新的公共空间才得以出现,并且立刻被革命政治的创新活力所继承和改造。
”因而,民众在公共空间中创造出的新的政治文化,才是大革命的重要精神动力。
综上,我们可以看出,无论是政治学还是新文化史的政治文化概念,都强调了民众的心态,较为持久的心理特征,从这个角度考察美国的政治文化史,也许我们能更深层的发掘美国民主的根基所在。
当然,由于国内多从政治学角度考察美国政治文化,这里也仅能做一粗略的概述。
二美国政治文化的起源1 对欧洲政治文化的继承发展美国的文化来自于最早殖民、开拓北美新大陆的欧洲移民,是对欧洲文化的继承和发展。
其中,又属英国文化对美国文化的形成影响最大。
美国人“在自己固有的观念和习惯中混有来自教育和祖国传统的观念和习惯”,甚至美国的许多法律也是从英国照搬的,尤其是到了美国革命之前,美国政治现象带有某些十八世纪英国政治观念。
十八世纪的英国在经济,贸易,内政和战争中取得了巨大成功并引以自豪,经过英国革命和光荣革命,成功建立起一个近代代议制民主大国。
英国政治制度的运作逐渐显示出制衡的特征。
其政治机构非常符合混合政体的类型:王位继承包含君主制因素;贵族院包含贵族制因素;平民院包含民主制的因素。
十八世纪,英国在政治制度上确立和完善了其君主立宪制,政党政治,责任内阁制,议会选举制等民主自由的因素发展起来。
这些引以为豪的政治制度逐渐内化到英国民众的心理层面,进而通过殖民影响到美国的政治文化。
美国政治文化的第二大源头是欧洲的自由主义思想。
美国立国时期的思想家们,基本上都接受了欧洲自由主义思想。
集中体现美国政治思想和价值观念的《美国宪法》,当中的每一条原则都或多或少地继承了这些思想。
“它们是亚里士多德和柏拉图的原则,利维和西塞罗、西德尼、哈林顿和洛克的原则”。
在众多的自由主义思想中,洛克的思想对美国的影响为最。
《独立宣言》的起草者托马斯·杰斐逊接受了洛克的“自然法”学说,并将其进一步发展。
洛克认为:人在自然状态下、或者说在上帝面前是自由、平等的;人由自然赋予生命权、自由权和财产权;人通过自由承诺建立一个主权政府来保护这些权利;当这个主权政府撕毁合同、践踏这些权利时,人民有推翻这个主权政府并合法地建立另一个政府的自由。
这些思想与《独立宣言》开篇所表达的思想何其相似。
而从民众政治心理的角度看,“直到18世纪70年代,大多数北美殖民者都认为自己是当时人类所知道的最自由的政治体制的一个组成部分。
”(方纳《美国自由的故事》),英国式的自由主义与政治制度得到了北美殖民者的广泛认同。
此外,英国保守主义也是美国政治文化的一个重要源头。
英国政治文化的最主要特色就是保守主义。
保守主义及其前身托利主义对英国的影响,可以从托利党和保守党在英国政坛称雄300年、老而不衰的历史中得到印证。
保守主义的最主要特性就是不重视理论教条,而重视实际效果。
这与后来在美国萌生出实用主义哲学有异曲同工之处。
保守主义的核心就是维护传统的制度和秩序。
如果社会发展需要变革,那么在进行革新的时候,要尽可能地避免损害统治阶级的利益。
换句话说,保守主义追求社会稳定,但并不完全拒绝革新。
这与美国人的思维方式非常接近。
当然,英国保守主义历经长期演变和多次自身革新,已经吸纳了许多自由主义的因素,但其基本价值取向没有改变。
在美国人所“混有”的、英国“传统的观念和习惯”中,不可能不“混有”保守主义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