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高考历史高频考点突破专题05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带答案解析)
2020届高考历史高频考点突破专题05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含解析)
专题五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高频考点呈现】考点一新航路开辟考点二早期殖民扩张考点三两次工业革命【高频考点剖析】考点一新航路开辟[考点回顾]1.根源:欧洲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的兴起。
2.过程(1)达·伽马开辟了由欧洲到达亚洲(印度)的航路。
(2)哥伦布开辟了从欧洲前往美洲的航路。
(3)麦哲伦船队完成了环球航行。
3.影响(1)引发欧洲“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
(2)加强了欧洲同亚洲、非洲以及美洲之间的贸易联系,世界市场的雏形出现。
(3)加速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解体和资本主义的发展。
[考点深化]1.郑和下西洋和新航路开辟的比较(1)背景:新航路开辟时,欧洲处在文艺复兴及资本主义萌芽发展阶段;郑和下西洋时中国处于封建君主专制鼎盛时期。
(2)目的:新航路是欧洲为了打破奥斯曼帝国切断东西方陆路贸易通道而进行的开辟新商路的航海活动;郑和下西洋是为了显示天朝国威,为大明皇帝寻求稀奇珍宝的航海活动。
(3)特点:新航路开辟后,西方殖民者通过掠夺亚非拉国家,促进了欧洲的资本原始积累,为国家带来丰厚利润,促进欧洲向近代社会转型;郑和下西洋宣扬国威、提高明朝知名度,但其实质为朝贡贸易体系下的政治行为,虽加强了中外联系,但无助于中国转型。
2.不同史观对新航路开辟的影响认识的差异革命史观新航路开辟后,西欧国家走上了殖民扩张与掠夺之路,给亚非拉地区的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亚非拉地区的人民反抗其殖民扩张与掠夺具有正义性全球史观新航路开辟后,打破了各大洲之间的相对孤立状态,促使世界各大洲的联系加强;殖民扩张促使世界逐渐连成一个整体,使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形成与拓展文明史观新航路开辟与殖民扩张,使世界各地的文明相互碰撞与交融,是人类文明交流融合之路,促进了人类文明的发展现代化史观新航路开辟后,西欧国家通过殖民扩张为资本主义发展积累了大量资本,促进了西欧资本主义的成长和资产阶级的壮大,推动了近代资本主义工业文明的到来;客观上促进了世界落后地区的政治、经济、思想的发展,成为人类逐步走向近代化的最初起步社会史观新航路开辟后,世界各地商业交流加强,各种物品交流、交换,增加了人类的食品种类,改变了人们的饮食结构和生活习惯[考题印证]1.(2018.4·浙江高考·18)有学者指出:作为对人类最重要献礼之一的马铃薯,最初其实是颇低贱的食物,根本不受投资者青睐。
2020届高考历史专题易错强化: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含答案)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1.(2019年新课标全国卷Ⅰ,34,4分)工业革命前,英国矿井里使用蒸汽唧筒抽水。
1765年,修理过唧筒的瓦特发明了一种单动式蒸汽机,后在工厂主的合作和资助下,终于改进制成“万能蒸汽机”,并广泛使用到工业领域。
该过程表明,第一次工业革命期间生产领域的主要发明创造A.源自于劳动实践B.依赖于科学理论的突破C.取决于资金保障D.得益于各阶层广泛参与【答案】A2.(2019年4月浙江选考,20,2分)阅读下列示意图表,结合所学判断,对此解读正确的是A.生铁产量的增加与蒸汽机的广泛应用密不可分B.生铁产量的不断增加催生了大工厂制度C.电力的广泛使用推动了生铁产量的增加D.生铁产量的变化改变了英国产业结构和世界市场格局【答案】A3.1498年5月,达•伽马率领的船队抵达印度的卡利卡特港,这也正是七十年前郑和下西洋时,展示天国德威的地方。
当印度人问他们到来的目的时,达•伽马很简练地回答说“基督徒,香料”。
导致东西方航海目的差异的根本原因是A.航海家与支持者的关系不同B.支撑航海的经济形态不同C.思想文化上的巨大差异D.对于经济效益的重视不同【答案】B4.据统计,在15世纪的最后几年,威尼斯商人在亚历山大港每年平均大约进口350万英镑价值的香料,但是在1502—1505年的4年中,这一数据下降到每年100万英镑左右。
这一现象反映出A.欧洲市场香料交易量大幅下降B.欧洲贸易的中心逐渐发生转移C.世界市场的雏形由此开始出现D.意大利资本主义萌芽发生中断【答案】B5.下图为西欧某国早期殖民扩张示意图。
该国A.派遣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B.17世纪成为商业殖民帝国C.最早发现直通印度的新航路D.18世纪成为世界殖民帝国【答案】B6.恩格尔曼对英国不同时期贩卖黑奴所获得的利润进行了估算,具体情况见下表。
据此可知,奴隶贸易A.改变了各地人口分布的状况B.增加了美洲地区的劳动力C.为英国提供了资本原始积累D.缓解了非洲地区人口压力【答案】C7.英国是世界上最早推行知识产权保护的国家。
2020年通用版高考历史专题复习试卷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 (含答案)
2020年通用版高考历史专题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专题复习一、选择题1.曾被称为“海上马车夫”的国家是( )A.西班牙B.葡萄牙C.荷兰D.英国2.17世纪初,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和明朝官员李之藻共同绘制了《坤舆万国全图》,是中国最早的彩绘世界地图。
图中有五大洲、四大洋等地理信息,还绘有16艘船,8种海洋生物。
据此材料可以判断( )A.以西欧为中心的世界市场最终形成B.新式交通工具蒸汽轮船广泛应用于航海C.中国人广泛接受了西方先进的绘图技术D.新航路的开辟使世界海陆轮廓日渐清晰3. “继哥伦布而起的探索新世界的西班牙冒险家,似乎都具有同一动机。
……当这班冒险家到达一个未曾被发现的海岸时,首先调查的就是那里有没有金矿可以发现。
”该材料说明( )A.新航路开辟促进世界市场开始形成B.新航路开辟引发了价格革命C.新航路开辟改变了欧洲贸易的中心D.对财富的追求是新航路开辟的动力之一4.阿尔温·托夫勒在《第三次浪潮》中说:“为了鼓励人们投资,采取了责任有限公司的方式……打开了投资的闸门……1901年,世界出现了第一个拥有十亿美元的公司——美国钢铁公司。
”导致公司制快速发展的主要因素是( )A.大航海时代海外殖民的需要B.工场手工业改进技术的需求C.蒸汽时代机器普及的推动D.电气时代大规模投资的需求5.列宁指出:“电力工业是最能代表最新技术成就,代表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资本主义的一个工业部门。
”对此理解最确切的是( )A.电气产品的发明层出不穷B.电力方便了人们的生活C.人类从此用上了电D.电的发明及其广泛应用扮演着重要角色6.美国金融中心纽约始建于17世纪初,原名叫新阿姆斯特丹,17世纪中后期新阿姆斯特丹改名为纽约。
纽约名称的变化反映的是( )A.美国金融的崛起B.荷兰商业的繁华C.殖民霸权的更替D.英国科技的先进7.17世纪以来,当欧洲近代国家对特权、专制主义、教权主义、金银货币输出等现象和理论进行理性的思辨时,这些现象和理论在西班牙以及西属拉美地区却得到了加强。
2020年高考复习专题练习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包含答案)
2020年高考复习专题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一、选择题1.以下内容是粗心的小明上历史课做的笔记,其记录有误的是( )A.①B.②C.③D.④2.英国的“工厂最初是沿着河岸增加的,以后……在人口稠密的内地城镇,工厂也增多了”。
出现这一变化的直接原因是( )A.棉纺织业实现机械化B.工厂制度的诞生C.改良蒸汽机的普遍应用D.交通运输业的革命3.据《世界文明史》:1540年前后,“由于墨西哥、玻利维亚和秘鲁开采的白银大量输入……结果造成(欧洲)严重的通货膨胀,物价和工资上涨到如此惊人的程度”。
导致这次通货膨胀的主要原因是( )A.新航路的开辟B.垄断组织的出现C.工业革命的开展D.世界市场的形成4.17世纪末到18世纪中期,英国普遍出现工资上扬的情势,不少重商主义者在寻求解决之道时认为,“节省劳力的技艺、铣具和器械是减少劳动和降低价格的方法,尽管受雇使用工具的人们的工资不应该减少”,更有人指出,“降低了穷人的工资,结果是减少了产品的价值。
这将永远是贸易的真理,因为你付出的工资越少,工作干得就越糟”。
这些观点最有可能直接影响( )A.英国获得世界殖民霸权B.英国工人运动迅速发展C.英国最终成为世界工厂D.英国工业革命蓬勃兴起5.下表是“1870~1900年世界贸易指数和贸易总额”,这一时期的世界贸易获得巨大发展是因为( )A.工业的发展和世界市场的扩大B.代议制在世界上确立了统治地位C.英国“世界工厂”地位的确立D.跨国公司的发展6.1831年,英国出版的《机器的成绩》一书中写道:两个世纪以前一千人当中没有一个人穿袜子……现在,一千人当中没有一个人不穿袜子。
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殖民扩张和掠夺B.电力的广泛应用C.工业革命的进行D.垄断组织的形成7.从18世纪起,欧洲主要国家因为“纺织机器、采矿、炼铁设备及交通工具的改造或发明”,所以“19世纪的人口大量集中到城市,并且产生各种新问题”。
备战高考历史 考点一遍过 考点18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含解析)
考点18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一、工业革命——蒸汽时代1.时间:18世纪60年代至19世纪中期。
2.英国率先进行工业革命的条件(1)资产阶级统治地位确立,社会稳定。
(2)对外殖民扩张积累了雄厚的资本,圈地运动为工业革命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
(3)市场需求的日益扩大(国内外)。
(4)各行业的技术革新热潮。
3.进程首先开始于纺织业(标志是“珍妮机”的问世)→冶金、采矿和交通运输的技术革新→蒸汽动力的出现和广泛使用(瓦特蒸汽机),“蒸汽时代”到来→交通运输业的革命(火车和汽船)→向欧美大陆的扩展(18世纪末19世纪初)。
4.影响(1)经济上生产力人类社会进入“蒸汽时代”,社会生产力极大提高生产组织工厂成为工业生产的主要组织形式经济结构农业比重减少,工业日益发挥重要作用(2)社会上城乡结构工业城市形成,城市化进程明显加快阶级关系形成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两大对立阶级社会变革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纷纷进行社会变革,进一步巩固了资产阶级的统治(3)政治上,确立和巩固了资本主义对世界的统治(到19世纪中期);引起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关系变革,即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产生。
(4)外交上,改变了世界形势,世界各地日益成为一个整体,开始了全球化时代。
【数字记忆】数字法记忆第一次工业革命二、第二次工业革命——电气时代1.时间:19世纪中后期。
2.特征:同时在欧美工业发达国家出现以冶金、内燃机技术、发电机、电动机、合成化工为标志的技术革新热潮。
3.特点:科学成为技术进步的最重要的推动力。
4.主要成就(1)电力的广泛使用。
(2)内燃机的创制和使用。
(3)化工技术的发展。
(4)炼钢技术的改进。
(5)电讯技术发展迅速。
5.影响(1)生产力:提高了生产力,推动人类进入“电气时代”。
(2)工业部门:诞生电力工业、石油工业和汽车工业等新兴工业。
(3)生产结构:重化工业取代轻纺工业成为工业生产的主要成分。
(4)生产组织:一些大企业采取各种方式,控制产品生产、价格和市场,形成垄断组织。
2020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解析版)
(解析版)多角度审视新航路开辟的历史影响1.世界市场联系之路:新航路的开辟引发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自此以西欧为中心的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欧洲商路和贸易中心由地中海转移到大西洋沿岸。
2.社会转型之路:新航路开辟加速了欧洲封建制度的瓦解,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3.人类文明交流之路:新航路的开辟使世界各地相对孤立的状态被打破,世界开始成为一个联系紧密的整体。
4.殖民掠夺之路:新航路开辟后,西方国家开始对外进行殖民扩张,以西班牙、葡萄牙、荷兰、英国与法国为代表;西欧国家的殖民扩张最终导致东方从属于西方。
5.人类思想震撼之路:新航路的开辟证实了“地圆学说”的正确性,直接冲击了神学理论,打击了教会的威信。
早期殖民扩张的影响1.对殖民者(1)从殖民地掠夺了大量的财富,转化为资本,促进了本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2)新的全球贸易加速了西欧经济的发展,为即将发生的工业革命创造了条件。
2.对殖民地(1)破坏性:是灾难,殖民掠夺造成了亚、非、拉美地区的经济破坏和贫穷落后,是其在现代落伍的历史根源之一。
(2)建设性:殖民主义带来先进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客观上促进殖民地历史的发展和进步。
3.对世界(1)大大拉开了东西方历史进程的差距。
(2)促进世界一体化进程,加强了世界各地区间经济联系,推动世界市场范围的扩展和世界经济格局的重大变化。
多种史观认识新航路开辟与殖民扩张革命史观新航路开辟后,西欧国家走上了殖民扩张与掠夺之路,给亚非拉地区的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亚非拉地区的人民反抗其殖民扩张与掠夺具有正义性全球史观新航路开辟后,打破了各大洲之间的相对孤立状态,促使世界各大洲的联系加强;殖民扩张促使世界逐渐连成一个整体,使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形成与拓展专题09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工业革命对西方经济和社会结构的影响1.工业革命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使人类由农业文明时代迈进工业文明时代,工业资本主义逐渐成为社会的主要经济组织形式。
2020年高考历史真题汇编 第二单元 资本主义世界的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第5课 开辟新航路(含解析)新人教版
[高中历史]绪论:许多同学头疼历史,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历史需要大量的记忆。
的确如此,学好历史的基础就是记忆。
人的智力系统包括观察力、想象力、思维力、记忆力等等。
其中,记忆力是基础,思维力是核心。
法国著名思想家伏尔泰曾经说过:“人如果没有记忆力,就无法联想和发明创造。
”日本记忆学家高木重郎认为:“记忆力是效率的别名……是发展创造性的基础。
”记忆的东西越多,观察就越敏捷,思维推理就越缜密,判断就越准确,就越富有创造力。
因此,发展记忆力是和发展其他智力因素相辅相成的,是发展智力的基础和纽带。
对于历史学科的记忆来说,有以下一些具体的方法:(1) 顺序记忆法:按照事件本身的发展的顺序依次记忆。
(2) 特征记忆法:对于内容相似的知识,通过细致地观察和全面地比较后,找出所要记忆内容中特别容易记住的特征。
(3) 规律记忆法:在学习过程中,寻找具有规律性的东西加以记忆。
(4) 隔年记忆法:将发生时间具有某种特定规律的历史事件放在一起,加以记忆。
(5) 重复记忆法:通过反复阅读来巩固记忆。
(6) 回忆记忆法:将学过的内容,经常地、及时地尝试回忆,在回忆过程中加强记忆。
(7) 谐音记忆法:将要记的东西,变成读音相同或相近的词、词组、短语或杜撰的句子,使之便于记忆。
(8) 形象记忆法:对于较抽象的内容,可用图、表等形象地描绘出来。
(9) 讨论记忆法:在学习过程中有不够理解的地方,不妨先按照自己的意见与同学讨论,在讨论就比较容易记住。
(10)口诀记忆法:将记忆内容编写成口诀或歌谣,是一种变枯燥为趣味的记忆方法。
(11)词头记忆法:将要记忆材料的词头连成句子。
(12)练习记忆法:一些可以通过动手来记忆的内容可以自己亲自练习、检测、实验,增强记忆效果。
(13)联想记忆法:利用联想是促进记忆的有效方法之一。
(14)多种感官参与记忆法:多种感觉器官参与记忆活动,可大大提高记忆的水平。
(15)信息压缩记忆法:先记住大体轮廓,然后逐渐记住每一细节,由粗到细进行记忆。
【高考复习】2020版高考历史三轮冲刺 刷题本 资本主义世界的市场的形成和发展(含答案解析)
【高考复习】2020版高考历史三轮冲刺刷题本资本主义世界的市场的形成和发展一、选择题1.据研究,从1760年到1850年间,英国棉纺厂使用的原棉数量由200万磅到366亿磅,增长了180多倍。
据此可知,这一时期英国()A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开始建立B工场手工业进入了鼎盛时期C.经济发展越来越依赖世界市场D.农业中的商品化生产迅速发展2.1921年,美国喜剧大师卓别林参观福特工厂,并与福特在总装流水线旁微笑合影。
当时人们把福特看成创造奇迹的大师。
但15年后,卓别林在影片《摩登时代》里却毫不客气地讽刺了他的这位资本家朋友和残酷的流水线。
该变化主要反映了( )A.垄断下的机器大生产的弊端日渐暴露B.大规模的经济危机可能会随时爆发C.垄断资本家成了美国社会的众矢之的D.电影的发展能够反映出时代的变迁3.在欧洲,19世纪后半叶至20世纪初,有着成千上万雇佣工人的现代工厂迅速取代家庭或小型的作坊,产业工人阶级作为人数最多的社会阶层进入现代社会。
这种变化( )A.推动代议制民主继续完善B.导致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确立C.促使城市化运动迅速起步D.引发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普遍发展4.有学者认为,欧洲人开辟新航路绝非历史的偶然,它有着深刻的经济根源、社会根源、思想根源和宗教根源。
下列能够印证该学者观点的是( )A.西欧资本主义经济发达B.宗教改革是其精神动力C.对货币的需求量日益增加D.世界市场的雏形出现5.1492—1595年,仅西印度群岛就向西班牙输入金银20亿皮西塔(西班牙银币名),同时,西班牙每年要运出约1500万皮西塔的金银用于购买外国的商品。
葡萄牙的情况也是如此。
这一现象( )A.加快了本国资本原始积累B.开拓了更广阔的海外市场C.导致欧洲国家掀起价格革命D.推动了“三角贸易”的形成6.15世纪早期,一公斤胡椒在印度原产地值12克白银,在埃及亚历山大港的价格达1014克,在威尼斯达1418克,在欧洲各消费国则达2030克。
2020新课标高考历史二轮专题版讲义:专题九 近代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 Word版含解析
15世纪新航路开辟,使贸易范围扩大和贸易中心发生转移,地区性贸易开始向世界性贸易扩展,促使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西欧国家纷纷开始殖民扩张和海外掠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进一步拓展;随着殖民扩张、海外市场的扩大,英国首先发生工业革命并迅速扩展至欧美各国,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伴随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进行,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国家完成了对世界的瓜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整个世界连为一体。
工场手工业是以手工技术和雇佣工人的分工为基础的资本主义大生产,它是手工业生产向资本主义机器大工业过渡的准备阶段,新航路开辟和殖民扩张是其对外经济扩张的表现形式;工厂制度泛指资本主义机器大生产,经过18—19世纪的两次工业革命,技术的发明与创新在生产中广泛应用,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奠定了坚实的物质技术基础。
工业革命在促进经济迅速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一定的社会问题:环境污染严重、疾病的传播扩散、社会治安混乱,所以在发展经济的同时要注意人与自然的和谐。
政府要有可持续发展的长远意识;政府要完善法律法规并采取可行性措施,提高民众的环保意识和参与意识。
西方殖民扩张打破了各地区各民族自给自足和闭关自守的状态,通过近代工业文明使人类历史发展到一个新阶段,这是一个客观的进步。
不可否认,殖民扩张将近代工业技术和文明价值观带入落后地区,客观上冲击与摧毁了其相对落后的社会经济体制,也传播了先进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思想观念,形成了资本主义世界体系,这是时代的进步。
雏形出现15、16世纪,新航路的开辟结束了世界各地相对孤立的状态。
欧洲与亚洲、非洲的经济联系进一步密切,与美洲开始了经济交往,以西欧为中心的世界市场雏形出现。
进一步拓展随着新航路的开辟,葡、西、荷、法、英等国开始了殖民扩张。
殖民扩张不仅为西欧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资本原始积累,也使世界市场进一步拓展。
初具规模以蒸汽机的发明为代表,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生产关系发生重大变革,工业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诞生,近代城市兴起,列强对外扩张,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2020高考历史二轮复习】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14~19世纪)
第6讲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14~19世纪)[知识结构][时空定位][线索归纳]线索(一)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的转型人类社会从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型,从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转型,被称为“近代化”,近代社会的特征包括“商品经济取代自然经济”“法治取代人治”“公民取代臣民”等。
线索(二)走向统一的世界市场15、16世纪,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兴起,从欧洲向世界传播,世界逐渐连为一体,经过新航路开辟、殖民扩张和两次工业革命的推动,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世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线索(三)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经历的四个阶段(1)资本主义萌芽和商品经济发展,科技进步,推动欧洲人走向海洋,新航路开辟使世界连成一个整体,世界市场雏形出现。
(2)荷兰、英国等国的早期殖民扩张加强了世界各地之间的联系,世界市场进一步拓展。
(3)第一次工业革命首先爆发于英国,以蒸汽机的广泛应用为标志,伴随着在世界范围内倾销商品、掠夺原料的殖民活动,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4)第二次工业革命发端于德国、美国,主要成果是电力、内燃机、新能源的广泛应用,随着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及瓜分世界狂潮的出现,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考点一新航路的开辟和殖民扩张[主干整合]1.荷兰、英国的殖民扩张(1)荷兰的殖民扩张①条件a.地理:濒临大西洋,是欧洲商路和贸易中心所在地。
b.政治:1581年,荷兰摆脱了西班牙国王的统治,赢得了国家独立。
c.经济:手工业发达,商船众多,有“海上马车夫”之称。
②表现a.成立殖民公司:政府特许成立东印度公司等垄断性的贸易公司。
b.参与殖民掠夺:在非洲、亚洲、美洲夺取大量的殖民地。
③结果:17世纪的荷兰成为世界商业殖民帝国。
(2)英国的殖民扩张①条件a.地理:利用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航运日趋繁忙。
b.政治:爆发革命,资产阶级开始掌握政权。
c.经济:资本主义工商业日益繁荣,奠定了物质基础。
d.军事:大力发展海军力量,为殖民争夺提供武力保障。
2020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5: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Word版含答案.doc
专题五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考向预测本专题考试大纲:1.新航路的开辟,其主要内容为东方的诱惑,新航路的开辟2.荷兰、英国等国的殖民扩张,其主要内容为海上马车夫,日不落帝国,世界市场的拓展3.工业革命,其主要内容为工业革命的原因、条件及其影响近三年全国各地高考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考查较多,考查方式兼有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种形式,所占分值较大,难度也相对较大,主要运用文明史观、全球史观、近代化史观等新史观进行分析评价。
本专题命题角度侧重于两次工业革命的成就与影响。
高考命题从多角度考查工业革命与资产阶级代议制、自由主义思想等内在联系及相互影响的理解认识。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对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与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产生了重要影响。
高考命题可以从整体史观角度考查世界经济联系加强的积极影响;从革命史观角度考查对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和地区的掠夺;还可以从唯物史观角度辩证认识其影响。
知识与技巧的梳理【知识框架】本专题分为以下两条主线:主线一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是伴随生产力发展及全球侵略扩张逐步形成发展的(1)资本主义生产力的发展是世界市场形成的根本原因。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伴随着两次工业革命的完成而完成。
(2)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也是殖民扩张的过程。
在世界市场中,欧美工业化国家是中心,而亚非拉广大国家和地区沦为资本主义经济的附庸。
主线二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经历了四个阶段(1)资本主义萌芽和商品经济发展,科技进步,推动欧洲人走向海洋,新航路开辟使世界连成一个整体,世界市场雏形出现。
(2)荷兰、英国等国的早期殖民扩张加强了世界各地之间的联系,世界市场进一步拓展。
(3)第一次工业革命首先爆发于英国,以蒸汽机的广泛应用为标志,伴随在世界范围内倾销商品、掠夺原料的殖民活动,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4)第二次工业革命发端于德国、美国,核心成果是电力、内燃机、新能源的广泛应用,伴随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及瓜分世界狂潮的出现,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2020年高考历史大二轮复习专题突破讲练文档:第10讲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Word版含答案
第 10 讲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走向整体的世界经济【考纲定位】 1.新航路的开拓。
2.荷兰、英国等国的殖民扩充。
3.工业革命。
教师备用示比以下: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线索一:雏形出现 15、16 世纪,新航路的开拓结束了世界各地相对孤立的状态,欧洲与亚洲、非洲的经济联系进一步亲密,与美洲开始了经济交往,以西欧为中心的世界市场雏形出现。
线索二:进一步拓展跟着新航路的开拓,葡萄牙、西班牙、荷兰、法国、英国等国开始了殖民扩充。
殖民扩充不单为西欧资本主义的发展供给了资本源始累积,也使世界市场进一步拓展。
线索三:初具规模以蒸汽机的发明为代表,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生产关系发生重要改革,工业财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出生,近代城市盛行,列强对外扩充,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线索四:最后形成以电的发明和应用为标记,第二次工业革命令人类进入“电气时代”。
生产和资本的集中产生了垄断和垄断组织;列强加紧分割世界和输出资本,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进一步发展,资本主义世界系统最后成立起来。
主题一市场导向下的经济——资本主义市场的形成和发展期间发展历程15—新航路开拓——西、葡兴起16 世(1)根本源因:欧洲□01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纪新航路的盛行开拓17—18世纪早期殖民扩张(2)过程:□02达·伽马开拓了由欧洲抵达亚洲(印度 ) 的航路;哥伦布开拓了从欧洲前去美洲的航路;麦哲伦船队达成了全世界航行(3)影响①引起欧洲商业革命和□03价钱革命②增强了欧洲同亚洲、非洲以及美洲之间的贸易联系,□04世界市场的雏形出现③加快了西欧□05封建制度的解体和□06资本主义的发展④惹起欧洲思想文化的改革,天主教会的神学理论遇到冲击⑤作为资本源始累积手段的殖民扩充、殖民打劫开始登上历史舞台荷兰、英国等国的殖民扩充——荷、英兴起(1)荷兰①特色:组建□07大型商业公司,如荷兰东印度公司垄断东方香料贸易②结果: 17 世纪上半叶成为世界头号贸易强国,号称“□08 海上马车夫”;17 世纪中叶,□09阿姆斯特丹成为国际金融中心(2)英国①过程: 17 世纪,进行商业战争,战胜敌手;18 世纪下半叶,确定海上霸主地位,成为最大的殖民帝国②方式:殖民战争、外国贸易、政府鼓舞海盗抢掠;以“ □10三角贸易”形式进行黑奴贸易1.近代以来的大国兴衰更替(1)西班牙固然最早退上殖民扩充道路,但其殖民打劫来的财产并未转变为资本,因此其资本主义发展迟缓。
2020届高考历史常考题型:12.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12、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及二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和政治格局的演变13、1、下图是一篇历史论文的提纲。
据此推断,其标题最恰当的应是:新航路开辟( )A.促进了世界文明的交流B.加速了欧洲资本原始积累C.推动了人文主义的传播D.密切了世界各地间的联系2、15世纪末,欧洲人开始认识到一种新现象——通货膨胀即价格的普遍上涨。
1500年以后,(西欧)价格很快开始迅速上涨。
在这个世纪里,整个欧洲大陆的价格平均上涨了4倍。
这种现象( )A.造成社会动荡,损害了国际贸易B.表明西欧成为世界的贸易中心C.为世界市场的形成奠定了基础D.由新航路开辟和殖民扩张引起3、下列关于世界市场形成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新航路的开辟为世界市场的形成创造了条件②殖民扩张和殖民掠夺是世界市场形成的重要途径③第二次工业革命促使了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④国际贸易的发展、人口和资本的自由流动、武力威逼是世界市场形成的主要方式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4、学者罗荣渠说,美国人在其开拓阶段一直秉持“走向文明必须改变周围蛮荒的环境”的思想,所以在工业化一开始的政策制定上就埋下了资源粗放式开发的种子。
据此可知. 美国()A.近代化一定程度制约了科技创新B.工业化进程伴随对生态环境的破坏C.工业革命的开展孕育粗放式经营D.利益至上占据政府执政的主导地位5、1929~1933年的经济大危机迅速蔓延,北美、西欧、日本受到了大危机的沉重打击,中国、印度、西亚、拉美也受到冲击。
这表明危机的影响程度取决于各国或地区( )A.政治经济上能否独立自主B.是否拥有完整的经济体系C.是否拥有完善的应对措施D.对世界市场依赖程度高低6、罗斯福新政体现的经济思想是( )A.“发展经济的最佳方法就是自由放任、听之任之、不加干涉”B.“政府颁布济贫法只会使穷人的境况更趋恶化”C.“要使消费倾向与投资引诱二者互相适应,故政府机能不能不扩大”D.“为了经济稳定和增长,我们迫切需要的是减少而不是增加政府的干预”7、新政期间,罗斯福对政府债务的规模做过估计,他认为应该控制在350亿美元至700亿美元之间。
2020届高考历史山东省二轮复习训练题:专题五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 Word版含解析
专题五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限时:60分钟总分:85分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48分)1.意大利的威尼斯商人到东地中海组织货源,但发现已经没有什么香料了,而葡萄牙首都里斯本却成为东方商品的仓库。
葡萄牙在印度购买一公担胡椒不到3杜卡特,在里斯本却以40杜卡特出售。
此现象最可能出现在()A.新航路开辟后B.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C.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D.一战时期答案A新航路的开辟引发商业革命,材料表明最早走上新航路开辟道路的葡萄牙与印度的贸易加强,故选A项;其他三个时期葡萄牙已走向衰落,不可能出现材料中所述现象,均排除。
2.下表是部分物种在亚、欧、美洲传播、种植情况表,据此可知()传入欧传入中国时间产量品种原产地洲时间哥伦布烟草墨西哥17世纪初中国产量世界第一航行后辣椒墨西哥15世纪末16世纪末中国产量世界第一16世纪番茄秘鲁17世纪初中国产量世界第二20年代巴西、玻花生16世纪初16世纪30年代中国产量世界第一利维亚向日葵北美1510年16、17世纪之交中国产量世界第一A.美洲是世界农业物种的中心B.其传播开始于新航路的开辟C.17世纪中国闭关锁国不可信D.中国农业生产发达,世界领先答案B由表格中部分物种传入欧洲和中国的时间信息可以判断,这些物种的传播开始于新航路的开辟,故选B项;“部分物种”的传播和种植情况,不能说明美洲是世界农业物种的中心,排除A项;17世纪,中国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但不代表禁止一切对外交往,由政府特许的广州十三行统一管理对外贸易,排除C项;仅由中国产量世界第一,不能直接得出中国农业生产发达,世界领先,也有可能是因为种植面积大,排除D项。
3.甘蔗种植需要猛烈的阳光和长时间的密集劳动,且甘蔗园往往疟疾肆虐。
因此,蔗糖在中世纪的欧洲是难得的奢侈品。
15世纪,英国人年均糖摄取量接近于零;到19世纪初,这一数字已上升至8公斤,蔗糖不再是奢侈品。
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人口增长与医疗水平的提高B.新航路开辟使东西方贸易更加便捷C.殖民扩张与黑奴贸易的兴盛D.工业革命大幅提升民众的消费能力答案C新航路开辟后,欧洲殖民者在美洲建立了大批甘蔗种植园,大量使用从非洲贩卖来的黑奴进行甘蔗种植和生产,使得甘蔗的生产成本下降,产量提高,从而使蔗糖不再是奢侈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五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高频考点呈现】考点一新航路开辟考点二早期殖民扩张考点三两次工业革命【高频考点剖析】考点一新航路开辟[考点回顾]1.根源:欧洲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的兴起。
2.过程(1)达·伽马开辟了由欧洲到达亚洲(印度)的航路。
(2)哥伦布开辟了从欧洲前往美洲的航路。
(3)麦哲伦船队完成了环球航行。
3.影响(1)引发欧洲“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
(2)加强了欧洲同亚洲、非洲以及美洲之间的贸易联系,世界市场的雏形出现。
(3)加速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解体和资本主义的发展。
[考点深化]1.郑和下西洋和新航路开辟的比较(1)背景:新航路开辟时,欧洲处在文艺复兴及资本主义萌芽发展阶段;郑和下西洋时中国处于封建君主专制鼎盛时期。
(2)目的:新航路是欧洲为了打破奥斯曼帝国切断东西方陆路贸易通道而进行的开辟新商路的航海活动;郑和下西洋是为了显示天朝国威,为大明皇帝寻求稀奇珍宝的航海活动。
(3)特点:新航路开辟后,西方殖民者通过掠夺亚非拉国家,促进了欧洲的资本原始积累,为国家带来丰厚利润,促进欧洲向近代社会转型;郑和下西洋宣扬国威、提高明朝知名度,但其实质为朝贡贸易体系下的政治行为,虽加强了中外联系,但无助于中国转型。
2.不同史观对新航路开辟的影响认识的差异革命史观新航路开辟后,西欧国家走上了殖民扩张与掠夺之路,给亚非拉地区的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亚非拉地区的人民反抗其殖民扩张与掠夺具有正义性全球史观新航路开辟后,打破了各大洲之间的相对孤立状态,促使世界各大洲的联系加强;殖民扩张促使世界逐渐连成一个整体,使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形成与拓展文明史观新航路开辟与殖民扩张,使世界各地的文明相互碰撞与交融,是人类文明交流融合之路,促进了人类文明的发展现代化史观新航路开辟后,西欧国家通过殖民扩张为资本主义发展积累了大量资本,促进了西欧资本主义的成长和资产阶级的壮大,推动了近代资本主义工业文明的到来;客观上促进了世界落后地区的政治、经济、思想的发展,成为人类逐步走向近代化的最初起步社会史观新航路开辟后,世界各地商业交流加强,各种物品交流、交换,增加了人类的食品种类,改变了人们的饮食结构和生活习惯[考题印证]1.(2018.4·浙江高考·18)有学者指出:作为对人类最重要献礼之一的马铃薯,最初其实是颇低贱的食物,根本不受投资者青睐。
一系列的战争、饥荒替马铃薯打入欧洲,打开了一个更大更长久的开口。
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①马铃薯原产于美洲②马铃薯由葡萄牙人带回欧洲③马铃薯的“发现”得益于新航路的开辟④马铃薯等作物的传播一定意义上也是一次文明的链接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答案】C【解析】马铃薯原产于美洲,故①正确;美洲主要是西班牙的势力范围,马铃薯由西班牙人带回欧洲,故②错误;马铃薯由西班牙人带回欧洲,得益于新航路的开辟,故③正确;马铃薯等作物的传播一定意义上也是一次文明的链接,是欧洲文明与美洲文明的相遇,故④正确;选择C项符合题意。
2.(2017年北京卷21).图9取材于欧洲画家斯泰达努斯的画作《新发现》(NOVA REPERTA)。
图中所描绘的新发现( )A.有助于罗马帝国的海外扩张 B.密切了世界各地之间的联系C.宣告了人文主义思想的诞生 D.标志着英国海上霸权的确立【答案】B【解析】依据题干图示可知,描述的是美洲的发现和罗盘针,由此可知,反映的是新航路的开辟,结合所学可知,新航路的开辟打破了世界相对隔绝的状态,使得世界各地之间的联系密切,故B项正确。
AC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应排除.故选B。
考点二早期殖民扩张[考点回顾]1.荷兰:(1)组建大型商业公司,如荷兰东印度公司,垄断东方香料贸易。
(2)成为“海上马车夫”,阿姆斯特丹成为国际金融中心。
2.英国(1)18世纪下半叶,确立海上霸主地位,成为最大殖民帝国。
(2)主要方式:殖民战争、海外贸易、海盗劫掠;以“三角贸易”形式进行黑奴贸易。
3.影响(1)对世界:打破了世界相对隔绝的状态,世界市场得到拓展。
(2)对殖民国家:掠夺了大量财富,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原始资本积累。
(3)对殖民地:带来了极大的破坏和灾难;但客观上促进了殖民地的发展和进步。
[考点深化]早期殖民扩张的特点、原因及影响(1)特点①以掠夺财富为主要目的,以海外贸易、海盗式掠夺、欺诈性贸易和贩卖黑人奴隶为主要方式,是一种公开的、野蛮的强盗行径。
②殖民国家以西、葡、荷、英、法等西欧国家为主,主要占据非洲、美洲等地区。
(2)原因:是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
当时的生产力水平比较低,需要积累资本,发展资本主义。
(3)影响①对世界市场:殖民扩张和掠夺是资本主义列强建立世界市场的主要途径,使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得到拓展,越来越多的国家被纳入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促进了世界的一体化。
②对殖民国家:从殖民地掠夺了大量的财富,转化为资本,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
③对殖民地:殖民主义是灾难和祸害,造成了亚、非、拉美地区的落后;殖民扩张客观上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有利于殖民地的发展进步。
④对国际关系:由于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必然引起殖民争霸战争。
[考题印证]1.(2019·新课标全国Ⅰ卷高考·33)有研究认为,美国独立后不到半个世纪,拉丁美洲经过独立战争,推翻了殖民统治,但拉美国家并没有像近邻美国那样独立后进入现代化的快车道,而是发展停滞,究其原因,殖民统治难辞其咎。
“难辞其咎”主要是指殖民者在拉丁美洲( )A.奴役掠夺土著居民 B.建立的殖民统治最早C.进行了大量的移民 D.移植了本国生产方式【答案】D【解析】据材料“拉美国家并没有像近邻美国那样独立后进入现代化的快车道,而是发展停滞,究其原因,殖民统治难辞其咎”结合所学分析拉丁美洲是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殖民地,当时西班牙和葡萄牙是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其落后的生产方式传播到拉丁美洲,成了拉丁美洲发展滞后的历史包袱,而北美地区被英国殖民统治,英国工场手工业发达,推动了北美的快速发展,故选 D项;北美的印第安人也受到奴役,排除 A项;材料”推翻了殖民统治,但拉美国家并没有像近邻美国那样独立后进入现代化的快车道”说明殖民统治不是原因,排除B项;北美也有非洲和欧洲移民,排除 C项。
2.(2018·海南高考·16)有关欧洲近代史的一部著作形象地描述道:挪威是他们的森林,莱茵河两岸是他们的葡萄园,爱尔兰是他们的牧场,普鲁士、波兰是他们的谷仓,印度和阿拉伯是他们的果园。
这段描述可以用来说明( )A.西班牙的殖民扩张B.荷兰海上贸易的发达C.拿破仑帝国的兴盛D.英国殖民地版图广阔【答案】B【解析】西班牙的殖民扩张范围是美洲,与材料爱尔兰、普鲁士等地区无关,故A项错误;17世纪荷兰海上贸易的发达,殖民活动范围遍及世界各地,故B项正确;拿破仑帝国企图军事征服英国计划失败,因此在其兴盛时期也没有控制爱尔兰,故C项错误;爱尔兰是英国领土的一部分,不是其殖民地,故D项错误。
考点三两次工业革命[考点回顾]1.第一次工业革命(1)首先发生在英国的原因①政治前提:资本主义制度在英国确立。
②资金:殖民掠夺等资本原始积累。
③技术:工场手工业的发展提供了技术基础。
④市场:拥有广阔的殖民地。
(2)成就①纺织机器:18世纪60年代,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纺纱机。
②动力机器:瓦特制成改良蒸汽机。
③交通工具:蒸汽机车和汽船。
(3)影响①生产力:人类历史进入“蒸汽时代”。
②生产方式:确立了工厂制。
③阶级结构: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直接对立。
④世界市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2.第二次工业革命(1)条件:科学理论的重大突破。
(2)成就①电力的应用:德国人西门子发明发电机。
②新交通工具:发明内燃机,汽车和飞机相继问世。
③石油化工:提炼多种化学合成材料。
(3)影响①生产力:人类历史进入“电气时代”。
②生产方式:出现垄断组织,自由资本主义过渡到了垄断资本主义。
③世界市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进一步发展,并最终形成。
[考点深化]1.两次工业革命的比较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动力蒸汽电力发明者工匠科学家和工程师科技含量科学与技术尚未真正结合科学理论指导,与生产技术紧密结合发展进程首发英国,逐步扩展到其他国家几乎同时发生在几个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起始部门轻工业重工业经济结构和生产组织工厂取代手工工场成为主要生产组织形式进入大企业时代,垄断组织出现经济格局英国成为“世界工厂”,建立经济霸权欧美其他工业国家崛起,冲击英国的经济霸权经济思想自由主义取代重商主义垄断资本家在一定程度上放弃了自由竞争的信条殖民扩张掠夺原料,输出商品资本输出,瓜分世界2.(1)全球史观:两次工业革命中涌现的新型交通工具和通信工具,为世界联系的加强提供了物质条件,推动了整体世界的形成和发展。
(2)文明史观:两次工业革命促进了人类由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转变。
(3)现代化史观:两次工业革命推动了全球现代化进程,带来了政治的法制化、民主化,经济的工业化、城市化,思想的科学化以及社会生活的文明化。
(4)社会史观:两次工业革命带来严重的社会问题,如无产阶级相对贫困化问题(包括童工问题),城市化问题(如伦敦人口剧增),严重的集群性的社会问题,特殊人群(包括失业者、退休者、残疾人等)的生活保障、医疗健康、教育、住房、社会服务问题。
(5)生态史观:两次工业革命虽然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给人们生活带来了巨大的便利,但工业革命也造成了自然环境的恶化和资源的过度消耗,影响了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考题印证]1.(2019·新课标全国Ⅰ卷高考·34)工业革命前,英国矿井里使用蒸汽唧筒抽水。
1765年,修理过唧筒的瓦特发明了一种单动式蒸汽机,后在工厂主的合作和资助下,终于改进制成“万能蒸汽机”,并广泛使用到工业领域。
该过程表明,第一次工业革命期间生产领域的主要发明创造( )A.源自于劳动实践 B.依赖于科学理论的突破C.取决于资金保障 D.得益于各阶层广泛参与【答案】A【解析】材料“英国矿井里使用蒸汽唧筒抽水。
1765年,修理过唧筒的瓦特发明了一种单动式蒸汽机”说明发明创造源自于劳动实践,故选A项;材料“修理过唧筒的瓦特发明了一种单动式蒸汽机”说明来源于劳动实践而不是科学理论,排除B项;材料“后在工厂主的合作和资助下,终于改进制成‘万能蒸汽机’”说明资金不是决定原因,排除C项;材料中瓦特和工厂主并不能说明各阶级广泛参与,排除 D项。
2.(2019.4·浙江高考·20)阅读下列示意图表,结合所学判断,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生铁产量的增加与蒸汽机的广泛应用密不可分B.生铁产量的不断增加催生了大工厂制度C.电力的广泛使用推动了生铁产量的增加D.生铁产量的变化改变了英国产业结构和世界市场格局【答案】A【解析】根据图表信息,1788年英国生铁产量不断增加,结合所学,1785年蒸汽机在工厂开始使用,极大推动了生产力的进步,故选A项;第一次工业革命在组织形式上,产生了工厂制度,排除B项;19世纪七十年代,第二次工业革命电力广泛使用,排除C项;图表信息不能表明生铁产量增加对英国产业结构和世界市场格局的影响,排除D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