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意与写实中西艺术比较优秀课件

合集下载

中西文化课件之中西绘画

中西文化课件之中西绘画

凡高简介
文森特· 凡高__(1853-1890) 后期印象画派代表 人物 他摒弃了一切后天习得的知识,漠视学院派珍 视的教条,甚至忘记他自己的理性。 在他的眼中,只有生机盎然的自然景观,他陶 醉于其中,物我两忘。 他视天地万物为不可分割的整体,他用全部身 心,拥抱一切。

我们特别要看一幅《向日葵》,台湾作家余光中为它写过一篇 文章就是《凡· 高的向日葵》,很多同学在自读中提出了这个 问题
怎样欣赏中西绘画?
中西方绘画的对比: 中国画美学特征:1用笔精熟工细 2概括提炼写意 3墨分五色,色墨相彰 西洋画:线与面的对比 材质的特殊 写实

中国水墨
肖像画欣赏
唐代仕女人物繪畫
周昉擅畫仕女畫,他的《簪花仕女圖》表現了夏日宮廷
中的幾位婦女閒庭信步,或賞花、採花,或與犬戲的形象, 人物體態豐腴,身披輕紗,頭梳高髻,衣服流暢圓潤的線 條似可見肌膚,濃麗的色彩展示了花團錦簇的生活,然而 綺羅的富貴卻掩飾不住百無聊賴、茫然若失的內心狀態。
5。“题材”比较:历史悠久,有人物画,有山水画,山水 常为中国画的正格;西洋画题材广泛,有深厚的群众基础, 所以趣味平易。
质疑
丰子恺说:“中国画趣味高远,西洋画趣味平易。 故为艺术研究,西洋画不及中国画的精深。为民众 欣赏,中国画不及西洋画普通。”你如何理解?
1中国画注重神韵,因而显得趣 味高远;西洋画追求形似,因 而显得趣味平易。 2中国画不注重“像不像”, 不像西洋画那样画得同真物一 样。也就是说,中国画重神似, 西洋画重形似。 3 在颜色方面;中国画以墨 和朱砂为颜料,西洋画则以事 物的本来颜色为颜色。
重点:文艺复兴时期美术的一般特征
重要画派:1佛罗伦萨画派 代表人物: “三杰”

《中西方绘画比较》PPT课件

《中西方绘画比较》PPT课件

《鹳鱼石斧图》 河南临汝庙底沟型
.
13
五代宋时期 黄筌《写生珍禽图》
画面描绘龟、蝉、麻雀、蜡嘴、蚱蜢、蜜蜂等20余种昆虫、禽鸟、
动物。形象间没有任何必然联系。. 形象刻画细致,用笔细劲,笔14 痕不明显,设色艳丽。
界画
界画是我国古代以描绘建筑、车船等器 具为主的绘画种类。因作画时使用界尺 引线而得名。
砍 受到卡拉瓦乔的深刻
下 何 乐 弗
影响。画面明暗对比 鲜明,富于雕塑感。 她能够极其生动写实
尼 地表现出织物等的丰
的 富质感。




.

38
▪ ▪
绘用并造种用德 型线还中勾中
画线不型本光国 。都是国出国
的,是是领表的 主而说其。现诗
积人画轮画 累物无廓以

要是西手说得人 语说洋段明神歌 言光画之西态德
了衣论、线 、
非服是质存 常的山感形

来可完一洋活称 表以全。画现美
丰褶水、,

富皱的体通
现作排但用的术
的,皴积过
的为斥这光那有
线纹法来线


.
39
李 公 麟
《 白 描 人 物 手 卷 》
物象之形、神、光、色、积质感等均以线条表现,难度很
大。因白描作品取舍力求单纯,对虚实、疏密关系刻意对比,
故而白描有朴素简洁、概括明确.的特点。
谨。
.
50









鸿






.
51
意大利 达·芬奇 《最后的晚餐》约1495-1498年

中西文化比较最新版课件6. 中西方艺术差异对比

中西文化比较最新版课件6. 中西方艺术差异对比
写生,是面对自然景物或人物、实物进行绘画,是西方最早采用的一种绘画方法, 也是西方绘画的基本功。它是将画家看到的景物,用对应的相同色彩,细致入微地 描绘出来,所以真实性、形象感极强。
高等学校通识课程系列教材
中西文化比较
一、西方传统绘画艺术的风格及特色(2)
西方传统绘画艺术中写实性强的特征,还表现在作品的现实性强,其中最具代表的 是宗教题材的“世俗”化。
战国编钟 (湖北随州曾侯乙墓出土)
高等学校通识课程系列教材
中西文化比较
二、中国民族乐队的构成及特点
弦乐器
二胡
琵琶 (左)、柳琴 (中)、阮 (右) 扬琴
高等学校通识课程系列教材
中西文化比较
二、中国民族乐队的构成及特点
管乐器





高等学校通识课程系列教材
中西文化比较
二、中国民族乐队的构成及特点
短 笛
长 笛
单 簧 管
双 簧 管
大 管
高等学校通识课程系列教材
中西文化比较
三、西方管弦乐队的构成及特点


小 号
音 号
长号
定 音 鼓 圆 号 大号
高等学校通识课程系列教材
中西文化比较
三、西方管弦乐队的构成及特点
大鼓 钹
小军鼓 萨 克 斯 管
三角铁 钢 琴
高等学校通识课程系列教材
中西文化比较
三、西方管弦乐队的构成及特点
人类之所以发明音乐和舞蹈,绝非单纯为了消遣和娱乐,更重要的是为了表 达和交流感情。所以音乐及舞蹈自产生之日起,就一直是各个历史时期社会 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艺术形式。
骨笛 (河南舞阳裴李岗 文化贾湖遗址出土)
舞蹈纹彩陶盆 (青海大通上孙家遗址出土)

中西美术的人物造型特点PPT课件

中西美术的人物造型特点PPT课件
以不同花叶的固有色渲染立体的变 化,对花蕊进行传神的刻画。
随类赋彩
《水果篮》卡拉瓦乔 见课本
动用光影、明暗,对物体的形体、 质感与空间进行真实逼真的再现, 表现丰富多彩的色彩变化。
《墨竹图》 文同(北宋)
从“胸有成竹”看中 国画的立意
中国画创作,以立意为 先。
如何理解:
“意奇则奇,意高则高, 意远则远,意深则深, 意古则古,平庸者作画 必平庸,俗气者作画必 俗气”
中国山水画的色彩运用:
创造了独特的“计白当黑”审美观念,所以中 国山水画使用的色彩是以墨为主,以色为辅的, 这种化繁为简的创作方法更符合中国儒道思想 所追求的那种平淡中庸、清心寡欲的境界。
西方风景画的色彩运用:
色彩丰富,接近自然。有明暗、光影变化。
中西山水画与风景画的区别
中国山水画
造型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手段
线
造型 “虚实相生”
早春图 郭熙(宋)
《渔庄秋雯图》 倪瓒(元)
1
3
4
2 5 6
绘画中的透视关系
(西方绘画)
平行透视的构图可以带来画 面的稳定感,特别适合对称的构 图关系。任何具有平面的正面视 点的题材,如走廊、街景、林阴 道等,都适合平行透视的绘画。 但是,它也会显得呆板,缺少变 化。而且空间感与其他透视类型 相比也较弱。
体会中西绘画不同的造型特点
中国山水画的特点:


1.在造型上不拘于形似 “虚实相生”
村 道
2.不拘泥于特定的时间与空间的构图布局
霍 贝
有时候完全省略环境描写,大胆利用空白,突 出主体,并借助观者的联想与想象去自由发挥。

3.讲求笔墨 追求意境

写意与写实:中西方艺术有何不同?

写意与写实:中西方艺术有何不同?

写意与写实:中西方艺术有何不同?欧洲的山和城堡,怎么看都像一幅油画,厚重、精细、气势磅礴;中国江南的水和亭阁,怎么看都像一幅水墨画,飘逸、潇洒、似梦似幻。

中国和西方在绘画、音乐、建筑、园林、戏剧、诗歌等方面都存在巨大的差异,我觉得最大的不同应该是写意与写实、含蓄与直露、曲线与直线之别。

西方的油画强调空间体积和光影色彩,讲究透视法、解剖学,讲究立体感,重写实,像真的一样,可以走进去,突出的是理性精神。

中国水墨画注重线条,主张“以形写神”,重写意,追求超然物外的自由心境。

顾恺之画人物“三年不点睛”,人的全部神态全在人的眼睛之中。

“曹衣出水,吴带当风”说的是曹仲达画的衣服就像刚从水里出来的一样流畅,吴道子画的飘带就像风在吹动一样飘逸。

西方的绘画有雕塑化的倾向,刻画的人物形象,有些像古希腊雕塑,默不作声,但内心感觉很震撼。

中国画有音乐化的倾向,线条、工笔像音乐一样连贯,婉转悠扬,泼墨相当于音乐里的锣鼓来渲染气氛。

画上配上题诗、印章点缀,像音乐里的伴奏。

欣赏中国画要以一种欣赏音乐的心情去看,你才能品评出其中的味道。

在欣赏中国画的时候,就如同身临其境,你从一点游到另一点,没有统一的焦点。

不能用西方那种照相式的方法来欣赏。

西方古典音乐以深刻严肃见长,突出主客对立,体现出来的是一种艺术精神的“壮美”;而中国传统音乐以旷达悠深见长,突出“情”和“景”的交融,主客统一,体现出来的是一种“和合”精神的“幽美”。

一曲《高山流水》,旋律古朴、典雅、深沉,节奏平稳、舒展,音调缠绵、委婉;体现出阴柔美。

一曲《命运交响乐》,节奏明快、急促,音域宽广,曲调明朗、刚健,气魄宏大,体现出阳刚美。

西方音乐像建筑,结构精致、华丽和精巧,欣赏西方音乐要从建筑的眼光去欣赏,所谓“音乐是流动的建筑”,西方建筑多采用石材结构,教堂、皇宫、神殿,强调永恒。

西方建筑多拱形,对称、规矩。

西方哥特式建筑,垂直指向天穹,给人心灵的震撼,有超越尘世之感。

中国古代建筑通常是砖木结构,皇宫、庙宇、民居,讲究的都是与自然的和谐。

中外绘画艺术对比ppt课件

中外绘画艺术对比ppt课件

19世纪中叶,西 洋画的作品风格 主要侧重于具象 的、古典的形式, 在这之后,逐渐 转向现代、抽象 和概念性的风格。
5
Western painting
Western painting reached its zenith in Europe during the Renaissance, in conjunction with the refinement of drawing, use of perspective(透视), ambitious architecture, tapestry, stained glass, sculpture, and the period before and after the advent of the printing press.
By: Samwell
1
Chinese painting
Chinese Painting (Xuan paper painting): refers to paintings painted on Xuan paper or silk by ink and color, it is the main form of Chinese art. Without determinative name in the ancient time, Chinese painting was commonly called as “Dan qing”, mainly refers to the paintings on silk and Xuan paper which mounted on scroll. As opposed to Western styles of art, works painted in traditional style is called as Chinese painting, meaning “national painting."

中西方绘画的特点与差异PPT课件

中西方绘画的特点与差异PPT课件
23
24
• 在画面的处理上,西 方绘画强调科学准确 地再现客观世界的三 维空间。
25
这一点也和中国画有较大区别。因为不苛 求如实地现现表现对象,所以中国画在描 绘对象时往往要做人为的夸张与取舍。画 家所营造的空间介于二、三维之间,画面 的空间透视不用焦点透视,用的是散点透 视,而且不那么讲究人体各部分的比例关 系,可以用想象的真实来替代视觉的真实。
18
画家们总是靠粗粗 细细的线条来勾勒 造型,然后敷以颜 色。这些颜色有时 是单黑的,有时是 五彩的,它们往往 也会被精心区分出 干、湿与浓,而这 些差别一般都不会 被明显地强调。
19
• 西方绘画则不同,其 画作中的物象界限不 是用线条来区分,而 是用色彩的深浅、光 线的明暗来表现,就 像我们眼见的实物一 样。
?所谓散点透视也叫移动视点就是指画家得观察点并不是固定在一个地方也不受规定时空的限制而是根据需要移动着立足点进行观察凡是在各个不同立足点所瞧到的东西都可以组织到画面中来
中西方绘画的特点及差异
1
所谓的“西方绘画”, 是指区别于中国传统 绘画体系的西方绘画, 简称“西画”。。
2
• 传统的西画注重写实,以透视和明暗 方法表现物象的体积、质感和空间感, 并要求请物体在一定光源照射下所呈 现的色彩效果
9
10
西方文化的思维模式和哲学传统,部体上 是以人与自然的对立,即天人相分的观念 为基础的。在西方,人与自然的关系,不 是神临自然、宗教的权力至高无上,就是 人要驾驭自然、征服自然。这两者的观念 虽然有所不同,但都是天人对立、天人相 分的。
11
从这种观念出发,西 方人文理想的最终目 标就是认识自然、征 服自然,从而获得人 生幸福;西方的自然 科学自伽利略以来的 400年间,都是在走一 条分析的道路,总是 不断地将客观物质世 界一分为二。

10.中西方美术比较ppt课件

10.中西方美术比较ppt课件
4
❖ 西方绘画努力从科学天地中寻找如透视学、解剖学、光学、 色彩学等学科渗透到绘画中去。西方绘画的审美趣味,在 于真和美,真指对象的真实、环境的真实。它讲究比例、 明暗、透视、解剖等等科学法则。
❖ 中国绘画总体上倾向于表现性,易经(公元前18世纪~7 世纪)就以六条基本线的完形和断裂组成不同的图象。中 国画的内涵、隐喻、言不尽意、意在言外显示出中国艺术 的重性灵、重“意在象外”,象外意、象外之情把艺术的 审美对象由外部世界转向内部世界,把艺术的传导力由再 现转向表现。唐伯虎《吹箫图》
❖ 中国绘画是尚意,西文绘画是尚形;
❖ 中国绘画重表现,重情感,西文绘画重再 现,重理性。
❖ 梁楷(南宋)的《泼墨仙人》通过夸张、 变形和狂放的笔意来表现的 。
❖ 17世纪荷兰通派维米尔的《站在窗口读信 的女人》,通过精确的写实手法,如达·芬 奇所说的“绘画要象镜子般映照自然”
3
•自古希腊时期的苏格拉底、亚里士多德、毕达哥拉 斯起,西方美术很长一个时期都力图运用理性的数 学方式实现对事物的模仿。在达·芬奇的《蒙娜丽萨》 里,再现性是与审美客体生命本质精微体现相联系 的东西。 •西方美术募仿的视觉可靠性还体现在透视问题,到 了文艺复兴时期,作为科学的透视学和解剖学的兴 起奠定了西方绘画再现法的基础,从拉斐尔的《圣 母的婚礼》;曼特尼亚的《哀悼基督》;席里柯的 《梅杜萨之筏》;列宾的《伏尔加纤夫》等作品中 可以明显地看到透视学在西方绘画中所具有的举足 轻重的作用。
❖ 中国灵肉兼顾,情、理交融;西方尊崇灵魂, 鄙视肉体
❖ 中国与自然同在,重视此在;西方向上帝赎 罪,企求来世
❖ 中国中庸平衡;西方纵欲禁欲
6
中西方美术的力量和归宿
❖ 在美术史中,几乎同一时期的中国西汉霍去 病墓雕(伏虎,跃马,马踏匈奴)与古希腊 的米洛斯的阿芙罗蒂特雕像不同的审美取向, 在于前者表现的是人生成于自然,回归于自 然,这一巨型纪念碑式的雕刻,以卧虎、跃 马、石象、怪兽等天然浑成的造型,拓展出 广阔山野、丘陵和无极宇宙。霍去病墓如沧 海明珠,孕含于天地精神之间。在那空阔之 野,浸浴着一种恒久的人生感、历史感和宇 宙感。而米洛斯的阿芙罗蒂特则体现出古希 腊神话与人体美的结合。

中西绘画差异PPT课件

中西绘画差异PPT课件
2.而中国水彩画从总体上和西方水彩画比较,通常都会呈现中 国画的某些特征和韵味,孕育着一种全新的艺术表现形式。 水彩画民族化的最直接依据,就是水彩画与中国画在材质和 画面趣味上的相似性。以水调彩的水彩画和以水墨调和的中 国画,在材料、技法以及画面的趣味性上有着相似之处,甚 至有人认为,中国画的“没骨法”,就是中国的水彩。
-
10
总体来看:
1. 西方偏重写实,写实不只是对具象作品形式而言,更重要的 是指作品表现事物的客观性,如用色彩表现图像、阳光和空 气等,不是凭想象使用颜色,而是以客观事物为依据,“画 其所见”。作品中透视学、解剖学、色彩学和素描方法等的 运用都比较准确,具有科学性,多数水彩画把追求形式尽可 能的完美作为“最高目的”,“艺术的本质”。

-
3
❖ 这就是意境,不同的人可以看出不同的意境。我 喜欢中国画那种若隐若现的感觉,那种让你浮想 联翩的感觉。总之,中国画在于写意,偏重于主 观因素,并以诗画结合、形神兼备作为绘画的最 高境界,力图创造出一种和谐美。
-
4
❖ 西方画以油画为主,色彩鲜艳,立体感强,刻画生动。 对客观事物的刻画要求精准。并且西方画很多都是刻画 人物的,在我觉得画家们都喜欢自画。西方绘画概括的 讲分为两大派,即写实派和抽象派。
-
11
中国水彩
-
பைடு நூலகம்
12
西方水彩
-
13
西方水彩
-
14
中西方雕塑
❖ 中西方雕塑在其发展脉络中表现出了迥然不同的审 美风范,本文试从地理环境、思维方式、文化源流、 哲学品质等方面对雕塑艺术心理的影响入手,探悉 中西方雕塑艺术的内在规律。 西方各门类艺术之间 有着严格的界限,有其特定的表现方法,而中国的 各门类艺术则是共通相契的。这是由于中西方不同 的文化心理造成的。以雕塑为例,西方雕塑艺术有 其特定的门类规则和创作方法,而中国的雕塑表现 出与绘画艺术的密切结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显然 是宇宙的本原,但这本原又“视之不见”、“听 之不闻”,是无法为感官所把握的。对这样一个 无始无终、无所不在的感知对象,人们只有通过 “无视无听,抱神以静”的静观过程才能加以观 照。
►故在老庄看来,包括艺术美在内的任何事物只有 还纯返朴,才能回归于道,从而获得永恒。艺术 美也只能以无法限定的形式加以表现。
1. 宁静淡泊的闲情逸致
►1)“中和”之美 中国艺术的追求的最高境界是“中和”之美。所谓“ 中和”,就是适中和谐。它强调对立面的朴素的和 谐统一,强调人与自然、主体与对象、主观与客 观、感性与理性的和谐,强调按照一定的文化法 则把多样或相反的因素构成一个和谐的整体。
►C. 建筑
►中国建筑中的宫廷、宗教建筑为实现其现实功能
和精神功能而呈现出较为统一的高达森严的审美 特征,而园林艺术则全力追求着前者所无暇顾及 的意与境谐的交融转换。
►作为园林艺术代表的苏州园林,无处不体现出对
自然情趣的追求。
►亭台楼阁的审美价值,主要不在其本身,而在于
引导居游者从小空间进到大空间,从而丰富对空 间美的感受。
从文艺复兴时期到浪漫 主义再到新古典主义, 不论风格如何演变,模 仿自然、坚持以反映客 观为尺度的真实感的原 则始终不曾放弃。
►总而言之,西方艺术受西方宇宙意识制约和外向 型美学致思的引导,总体上选择了科学化的道路, 并呈现出渗透着一定主体色彩的忠实自然的风格。
►其艺术的进步往往离不开科学进展,如透视学、 解剖学、光学等,离不开物质材料的更新。这一 点与中国艺术的发展主要依靠人文科学的进展和 艺术家的悟“道”的深入程度大相径庭。
二、中和婉约与激情奔放
►从艺术作品的美学风格上看,中国艺术在儒家倡 导“温良恭俭让”的中庸哲学熏染下,注重情感 表现的委婉与节制,向往怨而不怒、哀而不伤的 温婉柔情和温柔敦厚的含蓄有致。
►西方艺术则崇尚刚性之美,倡导英雄主义与悲剧 精神,在艺术作品中充溢着率性的铺张、浪漫的 激情和深沉博大的气势。
“意境”在艺术创造中的体现
►A. 绘画
中国画法不重具体物象的刻画,而倾向抽象的笔墨表达人 格心情与意境。文人绘画追求意与境谐,是纯粹的以自然 写本心,不仅要体味自然之美,更要借物抒怀,求得情与 景的交融。
中国画家流连山水,并不对大自然做一笔一画的模仿,并 不关心对象的数理形式——几何比例、光线对色彩的作用 和物理时间,他们只是把自己化入宇宙万物之中,去体味 道(美)之浑茫,在一丘一壑,一花一鸟中发现无限,进 而体现无限。
►西方艺术的这种导向外部形象世界的美学致思方 式,使得西方艺术更注重外在客观世界的捕捉。
►这种对客观世界的写实追求,在西方的传统雕塑
和绘画中表现最为明显。
雕塑:
从《米洛的维纳斯》、 米开朗琪罗的《大卫 》,到罗丹的《思想 者》,写实的传统久 而不衰,同时表现出 和谐、匀称、凝重、 静穆的形式美。
►绘画:
►B. “天人合一”、“天人感应”
从这个观点来看,人的心灵是与宇宙精神同存同化的,没 有独立于宇宙之外的人的主体,也没有独立于人之外的宇 宙世界,当观照者达到坐忘的虚静之境时,便可感到宇宙 的真实存在的一切。
由于对宇宙自然理解的主体化,在中国艺术家的心目中根 本没有客观自然这个概念,即便是在用直观形象表达情感 的绘画、雕塑、戏剧等艺术领域,也根本不可能是感官捕 捉到的客观世界的规则再现,而是一个为意念重新构造出 来的表象世界。
►D. 戏剧 对于以京剧为代表的中国戏剧的写意品格,大师 梅兰芳说道:“它把无限的空间都溶化在演员的表 演里面,又利用分场、连场、套场,使故事连贯 ,一气呵成。演员的表演也可以不受时间和空间 的限制。因此,从传统的表演方法中,可以看出 京剧的舞台设计,不是写实的设计风格,而是一 种民族戏曲歌舞化的写意风格。”
写意与写实中西艺术比较优秀 课件
Contents
一、心物感应与模仿现实 二、中和婉约与激情奔放 三中西艺术的形式构成
►从总体上讲,中国艺术体现出强烈的写意性、程 式化和整体感、运动感,追求内容与形式的高度 和谐。西方艺术则体现出强烈的写实性、科学性 和真实感,在追求内容与形式的和谐的同时,常 常也表现出偏重形式的倾向。
2)写意
►中国艺术的所谓写意,是以主观表现为出发点的 艺术表达方式,即以不同的艺术形式描绘客观事 物在作者心中的投影,以意统形。作品中的大千 世界,均经过主观的提炼乃至改造,甚至形成某 种主观化的图式。不求形似,但见气韵。
3)意与境谐的交融转换
►中国艺术家所要表现得为意念构造的表象世 界,是“胸中之竹”而非用感官捕捉到的“眼 中之竹”。这样,便达成了“意与境谐的交融 转换”,映现出中国艺术所着力追求的“意 趣”,“意象”乃至“意境”。
►总而言之,中国艺术所描绘的并不是人的视听对 外在世界的体验的积累,也不是艺术家主体投射 到某片自然景物后创造出来的,而是艺术家主体 与大自然进行充分的交融转换后从心灵中生发出 来的,因而无论是创作的过程和作品,都表现出 强烈的写意的追求和色彩。
2. 忠实于客观的艺术尺度
►西方艺术的美学致思总是趋向于认识外在世界的 合规律形式。而形式的美无疑首先是诉诸感官上 的东西——事物的性质特征等。因此西方艺术, 总是竭力强调满足视听真实之美。
►B. 书法
►书法用笔的浓淡枯实、行顿迟速使之在形成“囊
括万殊,裁成一相”的抽象美时具有审美的多样性 。书法特别重视对自然的体味,讲究意与境谐。
► 中国的书法的五种体式之中,除隶篆二体注重
对古韵的追摹,其余行楷草书莫不抒写书者之意 。
► 除展示个人心境之外,书法还可见出各个时代
的美学特征。如晋人尚韵,则有王羲之等人的行 书。唐人尚法,则在颜柳的楷书中可见法度森严
►如果一定要用一个词分别对中西艺术迥异的总体 风格加以把握,那就是中国艺术的“写意”与西 方艺术的“写实”。
一、心物感应与模仿现实
►“作为人的内心视象的一种反响而出现”的艺 术,在中西两种不同文化圈内,周身奔流的 是各自母体文化的血液,表现出的意蕴品味 自是大相异趣。
1. 意与境谐的交融转换
►1)哲学思考对中国艺术中写意特征的影响 A. 本原说 在古代中国,对宇宙本源的认识最具有影响力的 是“道”本原说,并由此衍化出中国的哲学与思想 体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