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苗鱼种培育技术说课材料

合集下载

(完整版)淮海工学院鱼类增养殖学第六章鱼苗、鱼种培育(6学时)

(完整版)淮海工学院鱼类增养殖学第六章鱼苗、鱼种培育(6学时)
夏花:3cm左右(0,8~1寸)的稚鱼 秋片(秋花):指从夏花养到秋季的鱼种(8~20cm) 冬片(冬花):在南方鱼种冬天出塘,叫冬片 春片(春花):秋片越冬到第二年春天的鱼种 仔口鱼种:一龄鱼种,包括秋片、冬片和春片 老口鱼种:二龄鱼种
制作:程汉良
6/96
基本概念
4、按生长发育阶段划分的用语(科学用语)
性未成熟期:性腺未发育成熟
成鱼期:性腺第一次发育成熟之后
制作:程汉良
7/96
基本概念
奇鳍:包括背鳍、尾鳍、臀鳍。由外胚 层的表层产生的外褶突起,从头的后方 起,绕过尾部,再沿腹面中央向前伸展, 直到卵黄的后缘止,产生一条明显的连 续的鳍褶,这是全部奇鳍的原基——奇 鳍褶。以后一部分退化,形成背鳍、尾 鳍和臀鳍。(P232图2-2-3)
9/96
二、形态变化
出鳞时的全长(mm) 出鳞部位 鲤鱼 16~19 草鱼 17~19 躯干部由前向后出鳞 鲢鱼 27~32 鳙鱼 26~31 罗非鱼 10~14 先在尾柄出现,由后向前出 大约从乌仔开始出现鳞片。到8cm时,基本
长满全身的鳞片。鳞的大小随鱼体的增大而 增大
制作:程汉良
10/96
小丑鱼
制作:程汉良
1/96
第六章 鱼苗、鱼种培育
鱼苗出膜 3~4天后,达下塘标准(腰点、 平游、吃食),从此时开始了下一生产 环节——苗种培育
鱼苗(7mm) 乌仔夏花 秋片冬片 春片 食用鱼
基本概念
1、鱼苗培育:由鱼苗(7mm)经18~22d养成 夏花(3cm左右的稚鱼)的生产过程(也叫 夏花培育10~15万尾/亩)
➢ 摄食量的大小受水温、食物的种类及鱼的规格、水 质等的影响:水温高摄食量大(一定范围)。草鱼 食草,食量大等—生产上如何确定日投饵率?

《鱼苗鱼种培育》PPT课件

《鱼苗鱼种培育》PPT课件

• 9、选择适宜的放养时间、地点和方法。鱼 苗放养应尽量选择晴天的中午或下午。在深 水处的上风头放苗。 放苗时应将盛鱼苗的容器缓慢倾斜于水中, 紧贴水面让鱼苗慢慢游出或将盛苗容器缓 缓向后拉出,不可将鱼苗猛然倒入池中。另 外鱼苗入池后不要马上离开,要等鱼苗散开 游入池中再离去。如发现鱼苗密集成团,要 用水滴轻轻泼洒,使其散开游入池中。 • 10、池水深度合适。要求池水以40~50厘 米深为好。 • 11、放养密度适宜,应准确计数。
• 肥水下塘的原理是充分利用鱼苗发育过程 中食性转化规律与清塘之后浮游生物发育 规律的一致性,从而提高鱼苗的成活率。 • 清塘施肥后,浮游生物繁殖规律:先是浮 游植物和原生动物,接着是轮虫和无节幼 虫,然后是小型枝角类、大型枝角类和桡 足类。 • 鱼苗入池至全长15~20mm时食性转化规 律:轮虫和无节幼体——小型枝角类—— 大型枝角类和桡足类。 • 只要适时地进行清塘肥水、鱼苗适时下塘 就可以利用两者的一致性,使鱼苗在每个 发育阶段都有丰富适口的天然食物。
• 适时下塘,就是趁池水轮虫数量达到高峰( 即5000~10000个/L,生物量20mg以上 /L)时,把鱼苗放入池中。 • 池水中轮虫的出现时间和发育规律:水温 20~25℃时,鱼池清塘注水施肥后8~10天, 轮虫的数量可以达到高峰,持续3~5天后 数量迅速下降。
• 如施基肥过早,轮虫高峰已过,池水中产生过量 的大型浮游动物如水蚤,可用0.3~0.5ppm 晶 体敌百虫全池泼洒杀灭,1~2天后可放鱼苗, 或每亩放养13cm以上的鳙鱼种300~400尾吃 掉大型浮游动物。并每隔两天施有机肥(80~ 100kg/亩)一次,可以延长轮虫的高峰期
• 秋片:夏花经3~5个月的培育,养成全长 10~17cm的鱼种,由于是在秋天出塘,故 称秋片。 • 春片:秋片越冬后称为春片。 • 1龄鱼种:夏花鱼种培育到当年12月底出池 时称为1龄鱼种。 • 2龄鱼种:培育到第二年冬季出池时,称为 2龄鱼种。 • 一般把从鱼苗入池起培育到2龄鱼种这段生 产过程统称为鱼苗鱼种培育。其间又可划 分为鱼苗培育和鱼种培育两个阶段。

鱼类增养殖学——鱼苗鱼种培育86页PPT

鱼类增养殖学——鱼苗鱼种培育86页PPT
鱼类增养殖学——鱼苗鱼种培 育
11、战争满足了,或曾经满足过人的 好斗的 本能, 但它同 时还满 足了人 对掠夺 ,破坏 以及残 酷的纪 律和专 制力的 欲望。 ——查·埃利奥 特 12、不应把纪律仅仅看成教育的手段 。纪律 是教育 过程的 结果, 首先是 学生集 体表现 在一切 生活领 域—— 生产、 日常生 活、学 校、文 化等领 域中努 力的结 果。— —马卡 连柯(名 言网)
13、遵守纪律的风气的培养,只有领 导者本 身在这 方面以 身作则 才能收 到成效 。—— 马卡连 柯 14、劳动者的组织性、纪律性、坚毅 精神以 及同全 世界劳 动者的 团结一 致,是 取得最 后胜利 的保证 。—— 列宁 摘自名言网
15、机会是不守纪律的。——雨果
Hale Waihona Puke 谢谢11、越是没有本领的就越加自命不凡。——邓拓 12、越是无能的人,越喜欢挑剔别人的错儿。——爱尔兰 13、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老子 14、意志坚强的人能把世界放在手中像泥块一样任意揉捏。——歌德 15、最具挑战性的挑战莫过于提升自我。——迈克尔·F·斯特利

水产养殖中的鱼苗培育技术

水产养殖中的鱼苗培育技术

水产养殖中的鱼苗培育技术鱼苗是水产养殖中的重要环节,直接关系到养殖成本、产量和品质。

优质的鱼苗培育技术是提高水产养殖效益的关键。

本文将介绍水产养殖中常见的鱼苗培育技术,并探讨其应用。

一、孵化技术1. 孵化场选址鱼苗孵化场需选择位于水质清洁优良、溶解氧含量高、水温适宜的地方。

同时要考虑供水和排水的条件,便于水质的调节和处理。

2. 配制孵化床孵化床的配制需根据具体鱼类的要求来确定。

一般情况下,可选用鱼苗的产卵场或孵化灌区的底泥作为孵化床,注入合适的水量使床面保持湿润。

3. 产卵和采卵根据鱼类的产卵规律和特点,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产卵和采卵处理。

常见的方法包括人工授精、回收卵子等。

4. 孵化过程控制控制孵化过程中的水温、光照、饵料等因素对鱼苗的发育起着重要作用。

根据不同鱼类的生态习性和发育要求,合理调节这些因素,保证鱼苗的健康发育。

二、饵料技术1. 饵料类型选择根据鱼类的生态特性和食性习惯,选择适宜的饵料,包括人工饵料和天然饵料。

人工饵料需注意其营养成分的平衡,以满足鱼类的生长需求。

2. 饲喂方式饲喂方式对于鱼苗的生长发育也有一定的影响。

一般常用的饲喂方式有地面喂食、水中喂食和溶解饲料等。

根据鱼类的生态特性和生长状态,选用恰当的饵料投喂方式。

3. 饲料投喂量控制饲料投喂量的掌握要根据鱼的实际需求进行,既要避免浪费,又要保证鱼类的充分摄食,以促进其快速生长。

三、疾病防控技术1. 预防疾病的发生保持良好的水质和饲料品质是预防疾病的基础。

定期检测水质,及时排查和处理异常情况,保证鱼苗处于良好的生存环境。

2. 疫病监测与防控建立健全的疫病监测体系,及时发现病害,采取有效的防控措施。

针对不同疾病采用合适的药物和兽药进行治疗,以降低损失。

3. 规范养殖管理合理调控养殖密度、合理投喂饵料、定期清理池塘等都是规范管理的重要环节,有助于减少疾病的发生。

四、环境调控技术1. 水质管理水质管理是鱼苗培育的关键。

应定期监测水质参数,进行必要的调节,保持水体的清洁和稳定。

水产养殖中的鱼类种苗选育与培育技术

水产养殖中的鱼类种苗选育与培育技术

水产养殖中的鱼类种苗选育与培育技术近年来,随着人们对水产品需求的不断增长,水产养殖已经成为了满足市场需求的重要手段之一。

而在水产养殖业中,鱼类的种苗选育与培育技术是关键的环节,它直接决定了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和产品质量。

本文将对水产养殖中的鱼类种苗选育与培育技术进行探讨。

一、鱼类种苗选育技术鱼类种苗选育技术是指通过选择优良的鱼类个体进行配对繁殖,培育出具备良好品质和生长性能的鱼苗。

在选育中,首先需要筛选出优良的种鱼个体,这些个体要具备较好的生长速度、抗病能力以及适应环境的能力。

其次,通过人工控制配对,确保种鱼的血统纯正。

最后,根据养殖需求,选育出具备高品质和高产量的鱼苗。

1.1 优良种鱼选择优良种鱼的选育是选育高品质鱼苗的基础。

选择种鱼时,要从生长速度、体型比例、免疫力等方面进行考察。

同时,注重选择优良的亲本,确保遗传优势能够通过后代传递下去。

1.2 血统纯正保证为了保证种鱼的血统纯正,需要进行人工控制配对。

在配对过程中,要遵循基因交换的原则,避免近亲交配导致的遗传缺陷。

此外,利用基因检测等现代技术手段检测种鱼的血统,也是保证血统纯正的重要方法。

1.3 繁殖环境控制为了提高优良种鱼的繁殖成功率,需要对繁殖环境进行精细控制。

包括控制水质、温度和光照等因素,以及提供合适的产卵基质等。

二、鱼类种苗培育技术鱼类种苗培育技术是指在选育出优良种鱼后,通过合理的饲养管理和技术手段,使鱼苗获得良好的生长和发育。

2.1 饲料管理合理的饲料管理是鱼类种苗培育中的重要环节。

根据不同鱼类的需求,选择适宜的饲料,并在投喂过程中控制好饲料的种类、数量和投喂频次。

此外,定期检测鱼体生长情况,对饲料进行调整和优化。

2.2 水质管理良好的水质环境是鱼类种苗生长发育的基础。

要定期监测水质参数,包括温度、溶解氧、PH值、氨氮等。

针对不同鱼种的特性,合理调控水质,保持适宜的水质环境,提供良好的养殖条件。

2.3 疾病防控在水产养殖中,鱼类的疾病防控是至关重要的。

鱼类增养殖课件 第五章鱼类的苗种培育

鱼类增养殖课件  第五章鱼类的苗种培育

122

40
11.4± 20.30 ±
0.54
1.98
402.92
83±5
10.073
334
51.5 49.6
Ⅲ 37
15.0± 0.54
59.9± 3.44
1179.01
107±6
31.865
1055
53.5
表5-3 生产100万黑鲷稚鱼所需虎斑猛水蚤量估算
日 全长 龄 (mm) 20 7.0 21 7.3 22 7.5 23 8.3 24 9.0 25 9.6 26 10.5 27 11.2 28 11.9 29 13.0
5、饵料选择性指数(feed selective ratio) 反映鱼类对备食 饵料喜好程度的指标。它的大小由食物组成中某一食饵百分比(个体 数量或重量)与饵料基础中该食饵所占的百分比所决定的。饵料选择 性指标采用计算公式E=(ri—Pi)/(ri+Pi)。
6、断奶(weaning)或转料 生产中,停止向仔鱼供应生物饵料,而 迫使其转向摄食其它人工食物的过程。
3、成鱼食性阶段 例如乌鳢体长在3.0cm以内时,以桡足类、
枝角类和摇蚊幼虫为食;体长3.0—8.Ocm以水生昆虫的幼虫和小虾为 主,其次为小型鱼类;至成鱼阶段主要捕食鱼虾类。
以上各个阶段鱼类食性的变化过程中,体现了以下规律:(1)
食性变化与摄食器官和消化、吸收系统的发育同步;(2)食性变化
也与个体的运动方式和能力、视觉等的发展完善有关;(3)摄食器
3、幼鱼期(young fish) 具有与成鱼相同
的形态特征,但性腺尚未发育成熟的鱼类个体。全身被鳞、侧线明显、 胸鳍鳍条末端分枝,体色和斑纹与成鱼相似,处于性未成熟期 (premature fish)。

淮海工学院鱼类增养殖学第六章 鱼苗、鱼种培育(6学时)

淮海工学院鱼类增养殖学第六章  鱼苗、鱼种培育(6学时)
制作:程汉良
15/96
五、生长规律和生长速度
1、生长规律 鱼苗培育前期(3~10天),体重每2天增加 1倍。鲢鱼每天增重10~20mg 鱼种阶段:每10天体重增加1倍,鲢鱼平均 10天增重4.19g
制作:程汉良
16/96
五、生长规律和生长速度
2、生长速度
影响鱼苗生长的因素很多 放养密度: 10~15万尾/亩 饵料:鱼苗阶段主食轮虫 水温:鱼苗、鱼种生长的最适温度范围是 28~32℃,低于23℃生长减慢 溶氧:一般苗种池要求溶氧在5.5mg/L以上 时生长好,比成鱼要求高。 PH值:最佳7.5~8.5

制作:程汉良 25/96
3、清塘


a.
b.

生石灰(CaO): 原理: CaO+H2O=Ca(OH)2 使水的 PH 值迅速提高到 11以上,从而杀死一切害鱼、蛙卵、水生昆虫、青 泥苔、寄生虫和致病菌 清塘方法:有干法清塘和带水清塘两种 干法清塘法:先将水排至 6~10cm 左右(防泥鳅入 泥),在池底四周挖几个小坑,将生石灰倒入小坑 内,加水化开后,不待冷却即向四周均匀泼洒,一 般亩用量50~75kg 带水清塘:把石灰化浆后全池泼洒,水深 1 米亩用 量125-150公斤 注意事项:
制作:程汉良 12/96
三、食性变化
2、摄食器官和食物组成的变化
乌仔
表 6-1 鱼类的食性变化规律
12~15 0.62~0.87 H,A 向滤食过 摄食方式 吞食 渡,草鱼吞食 轮虫、无节幼 轮虫、 枝角类、 食物组成 体、 小型枝角类 桡足类 全长 mm 口径 mm 鳃耙 备注 短而小、稀疏、 密大于 30 条, 无滤食机能 草、青少而稀
制作:程汉良 17/96

鱼类苗种培育技术—鱼苗培育

鱼类苗种培育技术—鱼苗培育
(1)水温提高快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促进鱼苗生长。
(2)节约饵料和肥料。
(3)有效控制池塘的水质。
5、日常管理
鱼苗培育期间的重要管理工作是巡塘。通过巡塘来观察水色变化和鱼苗的动 态(浮头情况等),决定施肥、投饵的数量以及是否要加水、用药等。巡塘 要做到“三查”和“三勤”:即查鱼苗是否浮头,查鱼苗活动,查鱼苗池水 质、投饵情况等。做到勤除敌害、勤清杂草、勤做日常管理记录。此外还应 经常检查有无鱼病,及时进行病害防治。
6、夏花鱼苗的拉网锻炼 鱼苗经过16~20 d的培育,长到2.5~3.0cm, 必须进行分塘,要进行拉网锻炼。
(1)拉网锻炼的主要作用
➢ 鱼苗经过密集的拉网锻炼后,组织中的水分含量降低,肌肉变得较结实, 体质较健壮,经得起分池操作和运输中的颠簸。
➢ 促使鱼体分泌大量粘液和排出肠道内的粪便,大大减少运输中粘液和粪 便的排出量,有利于保持运输水质,提高运输成活率。
所谓清塘,就是在池塘内施用药物杀灭影响鱼苗生存、生长的各种生物, 以保障鱼苗不受敌害、病害的侵袭。清塘是利用药物杀灭池中危害鱼苗的各种凶猛 鱼、野杂鱼和其他敌害生物,为鱼苗创造一个安全的环境条件。
清塘方法
1、生石灰
生石灰清塘方法分干池清塘和带水清塘两种。生产上一般采用干 池清塘,如果池塘排水或水源有困难可带水清塘。
本消失。最好取一些池水,先放入少量鱼苗,经过7~8 h的“试水”后再放养鱼苗。
同一池塘应放同批鱼苗。
放养鱼苗最好选择在晴天无风的上午进行。有风天应在鱼池的上风处放鱼苗。
3、鱼苗饲养方法
(1)有机肥料饲养法 主要通过向池塘施入有机肥培养轮虫和枝 角类等浮游动物为主,适当补充投喂人工饲料的鱼苗培育方法。施肥方 式有粪肥、绿肥(大草)和粪肥与绿肥混合施用三种方法。

鱼类苗种培育技术—鱼苗、鱼种的生物学

鱼类苗种培育技术—鱼苗、鱼种的生物学
项目七 鱼类苗种培育
任务一鱼苗、鱼种的生物学
任务一、鱼苗、鱼种的生物学
鱼苗、鱼种培育是鱼类养殖生产的重要的环节。
鱼苗培育就是指将初孵仔鱼(水花)经一段时间的饲养,培育成3
cm左右的稚鱼(juvenal fish)的过程,这个时期的稚鱼通常称为夏花鱼种
(寸片或火片)。
鱼种培育是指将夏花鱼种经几个月或一年以上时间的饲养,培育成
二、鱼苗、鱼种的食性与摄氏
2、摄食发生率(Feeding incidence) 又称初次摄食率。 研究鱼类仔鱼期的摄食发生率,目的是探明仔鱼初次摄食的
时间和适宜的开口饵料种类,从而为鱼类苗种培育提供理论参考。 3、摄食量和摄食节律 鱼苗、鱼种阶段处于鱼类生长最旺盛的时期,新陈代谢水平高,
所以摄食量很大,其绝对摄食量随个体增长而增大,相对摄食量则随个 体增长而逐步下降。刚下塘的鲢鱼仔鱼,体重1.6~3.4mg,日绝对摄食 量仅为2.23~4.7mg,而相对摄食量高达139.3%;体重达到63mg时,日 绝对摄食量增大到19.34 mg,相对摄食量却下降到30.7%。
(一)鱼苗、鱼种的分期 鱼类生活史(life history of fish)一般分为胚胎期(embryonic
period)和胚后期(postembryonic period)二个发育阶段。 1.胚胎期是精子和卵子结合(受精)到鱼苗孵出阶段。
2.胚后期是孵出的鱼苗到成鱼衰老死亡的阶段,按形态特征差异通常 可分为以下四个时期:
21.0~24.0 13.0~24.0
鲢鱼
6.9±0.3 34.9±2.2
1.2±0.4 403.6±85.8
18.0~21.0 24.0~27.0
饥饿致死时间(d)
50%

《池塘养鱼学》第五章 鱼苗、鱼种的培育 教学课件

《池塘养鱼学》第五章 鱼苗、鱼种的培育 教学课件

下塘后15-20d的鲢鱼苗第一鳃耙的形态 (刘焕亮,1992) 左:表示鲢(全长23.5 mm)耳状外鳃耙网 右:表示鲢(全长28.0 mm)鳃耙网,1. 外鳃耙网;2. 内鳃耙网 (骨质小桥)
鳜鱼苗通过视觉来摄食,并且主要以其 他鱼苗为食。初次摄食的鳜鱼苗能够摄取体 高0.5-1 mm左右的饲料鱼,食物颗粒的大小 可以超出其口径20%。
鲢、鳙鱼苗的生长情况 (王武,2000)
鲢、鳙、草鱼鱼种的生长情况(单位:cm;g) (王武,2000)
(二)鱼类苗种生长的研究方法
目前,研究 鱼苗鱼种生长通 常采用四种方法: 直接观测法、日 轮测定法、环片 间隔法和RNA/DNA 比值法。
1.直接观测法
通过对鱼苗、鱼种的体长和体重的测定, 直接估测仔、幼鱼的生长率。主要参数有: (1)累计生长 (2)绝对生长 (3)相对生长 公式: (4)生长加倍次数
不同时期鳜鱼苗的饵料鱼及其规格 (陈瑞明,1999)
海水主要养殖鱼类苗种的食性转化和 食物组成有许多相似之处,都是先摄食微 型浮游动植物,然后摄食枝角类和桡足类 等大型浮游动物,最后转向游泳生物。
海水鱼类的仔、稚、幼鱼的饵料系列(雷霁霖,2001)
(二)鱼苗、鱼种的摄食 1.摄食效率
Braum(1987)指出:成功捕食到食物 对象的反应次数占已进行过的捕食反应次 数的百分数,叫做摄食效率或摄食成功率。
2000 12.4 18.9 55.1 42.2 34.9 80.0 100
3000 2.1 39.3 53.1 56.3 47.7 64.7 100
4000 8.8 44.4 61.2 57.0 66.7 93.8 100
7000 6.3 30.0 68.1 67.6 73.9 100 100

第五章 主要养殖鱼类的鱼苗鱼种培育

第五章   主要养殖鱼类的鱼苗鱼种培育

表2-2-8 饱食下塘与空腹下塘草鱼苗的耐 饥饿能力测定(水温23℃)
处理 尾 数 各日龄仔鱼累计死亡率(%)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饱食 下塘
143
0
0
0
0
0
0
0.7
0.7
2.1
4.2
空腹 下塘
165
0
0.6 1.8
3.6
3.6 6.7 11.5 46.7
100
-
3 调节温差
质,排灌水方便。
2.池形整齐,最好是东西向、长方形,其长宽比为5:3。
面积1~3亩,水深1.0m~1.5m,以便于控制水质和日常管理。
3.池埂坚固、不漏水,其高度应超过最高水位
0.3m~0.5m。池底平坦,并向出水口一侧倾斜。池底 少淤泥、无砖瓦石砾,无丛生水草,以便于拉网操作。 4.鱼池通风向阳。其水温增高快,也有利于有 机物的分解和浮游生物的繁殖,鱼池溶氧可保持较高 水平。
后再施有机肥料。
如鱼苗未能按期到达,应在鱼苗下塘前2d~3d再用
0.2mg/L~0.5mg/L的晶体敌百虫全池泼洒1次,并适量增施一 些有机肥料。
四、暂养鱼苗,调节温差,饱食下 塘
1 暂养鱼苗
(1)原因:塑料袋充氧密闭运输的鱼苗,鱼体内往往含有较
多的二氧化碳。特别是长途运输的鱼苗,血液中二氧化碳浓度
5.秋花:秋季出塘的鱼苗。
6.冬花:冬季出塘的鱼苗。 7.春花:次年春季出塘的鱼苗。 8.老口鱼种(2龄鱼种):1龄鱼种再养一年,成为2龄鱼种。
第一节 主要养殖鱼类鱼苗、夏花的生物学
一、主要养殖鱼类的鱼苗、夏花质量鉴别 (一)主要养殖鱼类的鱼苗质量鉴别 鱼苗因受鱼卵质量和孵化过程中环境条件的影 响,体质有强有弱,这对鱼苗的生长和成活带来 很大影响。生产上可根据鱼苗的体色、游泳情况 以及挣扎能力来区别其优劣。鉴别方法见表2-2-2。

赤眼鳟鱼苗鱼种培育技术

赤眼鳟鱼苗鱼种培育技术

382018-20赤眼鳟隶属于鲤形目、鲤科、赤眼鳟属,广泛分布于长江、珠江等水系,因其眼上缘有一明显的红斑,故又称红眼鱼、红眼鲮等,是江河中主要的优质经济鱼类之一。

赤眼鳟生活在水体的中层,起捕容易,性情活跃, 其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出肉率高,深受消费者青睐。

该鱼具有生长快、适应性强、食性杂(以草食性为主的杂食性鱼类)、养殖成本低、商品鱼售价高等优点,是当前淡水养殖的热门品种。

也是当前江河、湖泊、水库等水域增殖放流的常见鱼类,对丰富水域鱼类品种,改善水域生态环境起较大作用。

目前,赤眼鳟鱼苗鱼种的需求量较大,培育赤眼鳟鱼苗鱼种的技术如下。

一、赤眼鳟鱼苗培育技术鱼苗培育是指把孵化出膜后3~4天的鱼苗,培育到体长3cm左右的生产阶段。

1.材料与方法1.1 池塘的环境条件池塘面积2~3亩,水深1.5~1.8m,淤泥深10cm左右。

池塘最好是东西走向的长方形,长宽比为2∶1或3∶2。

池底要平坦,或略向排水口倾斜,以利于干池捕鱼。

池塘要求进排水方便。

养殖用水以含氧量高,水质良好,无污染的江河、湖泊、水库、温泉水等为好。

一些水源紧张的地区,也可使用井水作为养鱼池的水源,但要经过曝晒,以升温和增氧;一些工厂(如电厂、平板玻璃厂等)排放的无污染的废水,也可养鱼。

配备有增氧机、水泵等渔业机械。

1.2 池塘清整与消毒放苗前,彻底清除池塘周边的杂草和池塘内的杂物,维修进排水口,做好防洪防逃准备工作。

池内留水10㎝,用生石灰与茶麸混合清塘,生石灰用量为每亩50~75kg,溶水后全池遍洒,茶麸用量为每亩40~50kg,将茶麸打碎成小块,提前24小时浸泡,遍洒生石灰后接着遍洒茶麸,注意要用生石灰水泼洒、消毒池壁四周,彻底杀灭池内的有害生物。

1.3 进水培养基础饵料生物清塘后第2~3天,施放经发酵的有机肥(猪粪或鸡粪)培育饵料生物(轮虫、枝角类等),每亩用量为100~150kg,同时向池塘注水80~100㎝。

水温25~32℃时,在覃栋明1 朱 瑜1 李海杰2药物残留超标,轻者影响鱼的品质,重者危及人的健康。

渔业养殖工作中的鱼苗选育与培育技术

渔业养殖工作中的鱼苗选育与培育技术

渔业养殖工作中的鱼苗选育与培育技术渔业养殖是指以人工方式进行渔业养殖的活动,其中鱼苗选育与培育技术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渔业养殖工作中的鱼苗选育与培育技术,以及其对渔业养殖业的重要性。

一、鱼苗选育技术1.优良种源选择优良种源是鱼苗选育工作的首要任务。

通过选择个体生长快、抗病能力强、适应环境的优良品种,可以提高养殖过程中的产量和质量。

饲养员需要仔细观察、筛选出适合养殖的亲本,以确保出现的鱼苗具有优良的遗传品质。

2.鱼苗繁殖技术鱼苗繁殖技术包括人工授精和孵化过程。

通过人工授精,可以选择合适的亲本进行配对,以确保后代具有良好的遗传特征。

而孵化过程则需要控制水温、水质和饲料等因素,以提供适宜的生长环境,促进鱼苗的健康发育。

3.鱼苗分离与定向培育在鱼苗孵化后,通过分离和定向培育,可以避免混合饲养所带来的竞争和疾病传播等问题。

分离鱼苗后,可根据其生长速度和大小等特征进行饲养,以确保每只鱼苗都能得到充足的食物和生长空间。

二、鱼苗培育技术1.饵料选择与投喂技术饵料的选择对鱼苗的生长发育至关重要。

适宜的饵料可以提供充分的营养,促进鱼苗的快速生长。

根据鱼苗的饮食习性和需求,合理选择饵料种类,并采取科学的投喂技术,保证每只鱼苗都能摄入适量的饲料。

2.水质管理鱼苗对水质的要求较高,因此,合理管理水质是确保鱼苗健康生长的重要环节。

要定期监测水质指标,并保持水质的稳定性。

同时,饲养员还需及时清理池塘底泥,保持水体清洁,避免病害的发生。

3.病害防治鱼苗的病害防治是饲养工作中不可忽视的一环。

采取预防为主的措施,加强鱼苗的免疫力,定期进行疫苗接种,控制水质和环境的卫生状况,以预防病害的发生。

同时,一旦出现病害,要及时诊断并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避免疾病的扩散。

三、鱼苗选育与培育技术的重要性1.提高养殖效益通过合理的鱼苗选育和培育技术,可以选择具有良好遗传品质和生长特点的鱼苗进行养殖,提高养殖效益。

良好的鱼苗品质可以保证养殖过程中的生长速度和鱼体质量,从而增加养殖产量和产品质量。

池塘养鱼学教案——鱼苗饲养

池塘养鱼学教案——鱼苗饲养

池塘养鱼学教案——鱼苗饲养教学目标:1、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鱼苗饲养的主要技术措施;2、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鱼苗饲养的主要技术措施教学内容与设计:鱼苗培育就是将孵出后3—4d的鱼苗(鳔充气、肠管通者),在鱼苗池中养成3~5cm左右的稚鱼(此时,正值夏季,故通称为夏花或火片、寸片)的饲养过程。

这一阶段中,鱼苗从仔鱼期长成稚鱼,个体小,运动能力,敌害多,食性转变大,对环境适应能力差,生长快,需大量从外界摄食适口的食物。

因此,鱼苗饲养过程中需根据鱼苗的生物学特征,人为创造一个无敌害生物及水质良好的生活环境;保持数量充足、营养丰富的适口饵料的供给;采取一定的措施,培育出体质健壮、规格整齐,适合高温运输的夏花鱼种。

一、鱼苗饲养的基础知识(一)主要养殖鱼类的鱼苗种类鉴别和质量鉴别。

鱼苗饲养中放养的是刚能平游、能开口摄食,处在仔鱼期的鱼苗(水花)。

对其种类和质量进行鉴别,有助于生产者或经营者区分和选择优质鱼苗,为提高鱼苗饲养成活率打下基础。

1.鱼苗种类鉴别可据其外形特征,鳔的大小和形状、体色和色素分布的情况、尾鳍的鳍形状和部分区域的血管分布情况等特征进行区分。

区分时,先观察群体的体色和大小情况,然后捞少量个体观察个体的特征。

2.鱼苗质量鉴别鱼苗因受精卵的质量和孵化、暂养过程的环境条件及管理技术的不同,其质量就有好坏之分,体质有强弱之分。

鱼苗质量的好坏对鱼苗饲养中的生长速度和成活率影响极大。

一般可用下列方法区分其质量的优劣:看体色,整休鱼苗群体色素相同,无白色死苗,微黄或稍红为强苗,而鱼苗群体体色不一,称为“花色苗”,带有白色死苗,苗体拖带污泥,体色发黑或带灰色为弱苗;看苗群的游动情况,受惊吓能迅速分散下潜,用手在盛苗容器内搅动水体形成旋涡,大部分能逆水游泳者为强苗,相反,受惊吓后行动慢,大部分被卷入旋涡者为弱苗;再者,随机捞取少量鱼苗放在白瓷盆内,口吹水面,能逆水游泳,倒掉水后,鱼苗在盆底剧烈挣扎,头尾弯曲成圆圈者为强苗,相反,顺水游泳,挣扎无力,头尾仅能扭动者为弱苗。

养鱼技术指导教案模板范文

养鱼技术指导教案模板范文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鱼塘养鱼的基本知识和技术要点。

2. 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

3. 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认识到生态养殖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1. 鱼塘选址与建设2. 鱼种选择与放养3. 饲料投喂与管理4. 水质调控与病害防治教学难点:1. 鱼种选择与放养的技术要点2. 水质调控与病害防治的方法教学准备:1. 多媒体课件2. 鱼塘养殖相关书籍、资料3. 鱼种、饲料、水质检测工具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鱼塘养鱼的基本过程吗?2. 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讲授新课1. 鱼塘选址与建设- 选择水源充足、水质良好的地点- 池塘形状、大小、深度要求- 底部处理与防渗措施2. 鱼种选择与放养- 鱼种选择原则:生长速度快、适应性强、产量高- 放养密度与时间:根据鱼种生长阶段和池塘条件确定- 鱼种运输与放养技术3. 饲料投喂与管理- 饲料选择:优质、营养均衡、易消化- 投喂方法:根据鱼种生长阶段和天气变化调整- 饲料投喂量:确保鱼种生长需求,避免过量投喂三、课堂练习1. 分组讨论:针对鱼种选择与放养、饲料投喂与管理等方面,设计一套鱼塘养鱼方案。

2. 学生展示方案,教师点评并总结。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回顾上节课所学内容,检查学生对鱼塘养鱼基本知识的掌握情况。

二、讲授新课1. 水质调控与病害防治- 水质监测指标:溶解氧、pH值、氨氮、亚硝酸盐等- 水质调控方法:增氧、换水、调节pH值等- 病害防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2. 生态养殖技术- 推广使用生物制剂、微生物制剂等环保型饲料- 建立生物多样性,提高池塘生态系统稳定性三、课堂练习1. 分组讨论:针对水质调控与病害防治、生态养殖技术等方面,提出改进措施。

2. 学生展示方案,教师点评并总结。

四、课堂小结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鱼塘养鱼技术的重要性。

2. 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学习,提高自己的养殖技能。

养鱼技术培训教案(30课时)

养鱼技术培训教案(30课时)

养鱼技术培训教案(30课时)第1--2课时第一节、西北地区常见养殖鱼类介绍一、常见养殖鱼类及其特点1也叫鲢子、白鲢。

最大个体约40kg。

鲢鱼是中上层鱼类,性情活泼,善于跳跃,稍受惊动就在水面乱跳,拉网时易跳网。

对溶氧的要求却高于青、草鱼,正常生长发育要求溶氧在5mg/L以上。

鲢鱼生长速度也很快。

优点:抗病力强,生长快,容易饲养,不用饲料成本低,可控制水质。

2又名花鲢、大头鲢、黄链、黑鲢,体形似鲢,但头特别大,约占体长的1/3,腹梭自腹鳍其部到肛门。

鳙鱼的人工养殖很普遍,一般和鲢鱼搭配混养,产量较大,仅次于鲢鱼,最大个体体重约50多kg。

鳙鱼亦属中上层鱼类,但不如鲢鱼那样接近水面,性情温驯,受惊不乱跳,不跳网。

因而容易捕捞。

鳙鱼对水温的适应比草、鲢鱼略高,水温低于20℃时,生长明显减缓,但鳙鱼耐低氧的能力较其他家鱼稍强。

鳙鱼生长速度略快于鲢鱼(20℃以上),鳙鱼主要摄食浮游生物中的浮游动物,从鱼苗到成鱼均是如此。

3又名鲩,两广叫白鲩,东北叫草根子,中原地方叫棍子鱼,体长而近圆柱型,头钝圆,体呈草黄色,体表鳞片大而有规则,自然界中发现的最大个体的35kg。

草鱼情性活泼,活动力强,有时还跃出水面摄水体中水草或岸边的陆草,通常多栖息在水体的中下层,觅食时在上层活动。

草鱼耐低氧的能力差,喜欢较清瘦的水体。

D.O在5mg/L以上时,生长活良好,<2mg/L时食欲减退,<0.5mg/L时死亡。

草鱼成鱼主要以各种草类为食,特别是水草和幼嫩陆草。

但鱼苗阶段,则是以吃浮动,体长10cm时可以摄食各种草类。

如眼子菜、软叶黑藻、沮草、浮萍和挺水植物茎叶,人工养殖时可投喂牧草,农作物以及蔬菜叶、干草粉。

也可直接投喂米糠、麸皮、油籽、饼等或以此主要原料的配合饲料。

,食量大。

一般40%,最大日食量达70-80%,长时间饥饿后,投饵过量会摄食过量而胀死。

饲料利用率:陆草20kg,水草80kg。

优点:个大,生长快,对饵料的要求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鱼苗鱼种培育技术鱼苗鱼种培育技术摘要:鱼类养殖生产所称的鱼苗为孵化后的仔鱼,鱼种为稚鱼和幼鱼。

鱼苗鱼种的培养就是将鱼苗培育成鱼种的过程,一般分为鱼苗培育和鱼种培育两个阶段。

鱼苗鱼种是发展渔业养殖的平“瓶颈”之一。

鱼苗鱼种的培育是养鱼生产的重要环节,其主要目的是为了养成食用鱼数量充足、规格合适整齐和体质健壮的鱼种中心问题是提高成活率和成长率。

关键词:鱼苗、鱼种、培育正文:鱼苗培育:鱼苗培育是将鱼苗养成全长1.0-3.0cm的鱼种,淡水养鱼业称夏花鱼苗培育,海水养鱼业称仔稚鱼前期培育。

鱼苗培育时间的长短,依鱼苗大小、鱼种的培育规格以及饲养条件与技术水平而异,淡水养鱼业鱼苗培育期一般为20d左右,也有缩短为15d或延长到30d,海水养鱼业的鱼苗培育期一般为30-50d。

鱼苗培育前的准备工作(一)、鱼苗池的选择鱼苗池的选择标准:要求有利于鱼苗的生长、饲养管理和拉网操作等。

具体应具备下列条件:第一,水源充足,注排水方便,水质清新,无任何污染。

因为鱼苗在培育过程中,要根据鱼苗的生长发育需要随时注水和换水,才能保证鱼苗的生长。

第二,池形整齐,最好鱼池应向阳、长方形东西走向。

这种鱼池水温易升高,浮游植物的光合作用较强,浮游植物繁殖旺盛,因此;对鱼苗生长有利。

第三,面积和水深适宜。

面积为0.067~0.2公顷,水深1. 5米为宜。

面积过大,饲养管理不方便,水质肥度较难调节控制;面积过小,水温、水质变化难以控制,相对放养密度小,生产效率低。

第四,堤坝牢固,不漏水,底质以壤土最好,沙土和粘土均不适宜。

有裂缝漏水的鱼池,易形成水流,鱼苗顶水流集群,消耗体力,影响摄食和生长。

(二)、鱼苗池的清整和消毒1.清整鱼池一般每年进行1次,最好是在秋天出池后或冬季进行。

方法是:先把池水排干,经过日晒,杀死病虫害,并使土壤疏松,同时整修加固损坏的池埂,堵塞漏洞裂缝,平整塘底,铲除杂草,挖出过厚的淤泥,加速有机质分解,提高池塘肥力。

鱼苗放养前1个月要进行第二次排水。

日晒后进一步修整,给鱼苗生长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条件。

2.药物清塘利用药物杀死野杂鱼、敌害生物、鱼体寄生虫、病原菌,是改良水质提高鱼苗成活率的重要措施。

清塘落般在鱼苗放养前10~12天进行。

若时间过早,鱼苗放养时往往又会重新出现一些有害生物;时间过晚,药物毒性还没消失易毒死鱼苗,或是池水尚未变肥,浮游生物欠缺,影响鱼苗生长.在北方鱼苗池的清整和消毒一般在5月10日前必须结束。

清塘常用的药物和方法有以下几种:(1)生石灰清塘:生石灰清塘是最有效、最经济实用的方法。

作用原理是:生石灰遇水后发生化学反应,放出大量热能,产生氢氧化钙,在短时间内使池水的ph值迅速提高到11以上,能杀死野杂鱼和鱼类敌害生物及病原体,生石灰清塘可分干塘清塘和带水清塘两种方法,一般采用干塘清塘法,在水源不便或无法排于池水的情况下才带水清塘。

(2)漂白粉清塘:漂白粉清塘的效果与生石灰相似,药性消失快,对急于使用的鱼池更为适宜;漂白粉遇水产生次氯酸和新生态的氧,能杀死敌害生物和细菌,但没有生石灰改良水质和施肥的作用。

漂白粉用量:带水清塘每0.067公顷水深1米用15千克,等于每立方米用20克(即使池水达20ppm浓度),也可以干池清塘,每0.067公顷用量为5千克。

使用方法:将池水排低至5~10厘米,将漂白粉在瓷盆内用清水溶解后,立即遍池泼洒,两天后可向池中注水,池塘注水1周后方可放鱼。

注意事项;漂白粉极易吸潮分解,放出的新生态氧对金属有损坏作用,因此贮藏漂白粉时应密封在陶瓷容器内。

不可用金属容器,放在用凉干燥处,防止失效。

操作人员应戴口罩、并要在上风头泼洒药剂,以防中毒和腐蚀衣服。

放鱼前最好用试水鱼进行试验后再大量放鱼。

(3)睛塘净清塘:清塘净是近几年由鱼药厂家生产的清塘用鱼药,它的优点是用量少,劳动强度小,易于操作,对野杂鱼;各类病原苗,寄生虫有极强的杀灭作用。

但药性消失缓慢,放鱼时需先放试水鱼。

(三)、放苗前检查池水水质放苗前1~3天要对池水水质做一下检查。

其目的是: 1.测试池塘药物毒性是否消失方法是从清塘池中取一盆底层水放几尾鱼苗,经0.5~l天鱼苗生活正常,证明毒性消失,可以放苗。

2.检查池中有无有害生物方法是用鱼苗网在塘内拖几次,俗称“拉空网”。

如发现大量丝状绿藻,应用硫酸铜杀灭,并适当施肥,如有其他有害生物也要清除。

3.检查池水的肥度观察池水水色,一般以黄绿色、淡黄色、灰白色(主要是轮虫)为好。

池塘肥度以中等为好,透明度20~30厘米,浮游植物生物量20~50毫克/升。

如池水中有大量大型枝角类出现,可用0.5 ppm敌百虫,全池泼洒,并适当施肥。

二、鱼苗放养(一)、放养密度鱼苗的放养密度对鱼苗的生长速度和成活率有很大影响。

密度过大鱼苗生长缓慢或成活率较低,发塘时间过长,影响下一步鱼种饲养的时间。

密度过小,虽然鱼苗生长较快,成活率较高,但浪费池塘水面,肥料和饵料的利用率也低,使成本增高。

放养密度对鱼苗生长和成活率的影响实质上是饵料、活动空间和水质对鱼苗的影响。

鱼苗密度过大,饵料往往不足,活动空间小(特别是培育后期鱼体长大时),水质条件较差、溶氧量低,因此鱼苗的生长就较慢、体质较弱,致使成活率降低。

在确定放养密度时,应根据鱼苗、水源、肥料和饵料采源、鱼池条件、放养时间的早晚和饲养管理水平等情况灵活掌握。

目前,鱼苗培育大都采用单养的形式,由鱼苗直接养成夏花,每0.067公顷放养10万~15万尾;由鱼苗养成乌子,每0.067公顷放养15万~20万尾;由乌于养到夏花时,一般放养密度为每0.067公顷3万~5万尾。

在北方由于无霜期短,为了延长苗种生长期,培育大规格鱼种,各地普遍利用塑料温室大棚进行早繁或南苗北运的方式,比传统育苗提早15~20天,从而延长了苗种生长期。

(二)、培养下池前的适口饵料鱼苗下池时能吃到适口的食物是鱼苗培育的关键技术之一,也是提高鱼苗成活率的重要一环。

在生产实践中应引起重视。

具体操作是在清塘后,在鱼苗下池前1周左右注水50~60厘米,并立即向池中施放有机肥料以繁殖适量的天然饵料,鱼苗下池后便可吃到足够的适口食物,这种方法也称“肥水下塘”。

它的技术要点在于掌握合适的施肥时间,使施肥后浮游物的繁殖正好适合下塘鱼苗摄食的需要。

池塘施肥后,各类浮游动物出现,首先是原生动物,其次是轮虫,再次是枝角类,最后为桡足类。

这是由于它的成熟时间和繁殖速度不同所致。

鱼苗从下塘到全长15~20毫米;吃食食物大小的变化一般是:轮虫和无节幼虫-小型枝角类-大型枝角类和桡足类。

而鱼苗下池时的适口饵料是轮虫,因此池中出现轮虫繁殖的高峰期正是鱼苗下池之时。

这样刚下塘的鱼苗不但有充足的适口饵料,而且以后各个发育阶段也都有丰富的适口食物。

这样有利于鱼苗的生长而且成活率高。

所以适时施基肥和鱼苗适时下塘是养好鱼苗的重要关键。

(三)、鱼苗下塘时注意事项鱼苗放入培育池时应注意以下事项:(1)注意鱼苗能否独立生活。

只有当鱼苗发育到鳔充气,能自由游泳,能摄食外界食物时方可下塘。

否则,过早下塘易造成鱼苗大批死亡。

(2)凡是运输的鱼苗,须先放在鱼苗暂养箱中暂养后,再下塘。

塑料袋充氧密封运输的鱼苗,特别是长途输运的鱼苗,血液内往往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造成鱼苗处于麻醉甚至昏迷状态。

肉眼观察,可见袋内的鱼苗多数沉底成团。

如果将这种鱼苗直接下塘,成活率极低。

因此,应先放入暂养箱中暂养半小时左右,并在箱外划动池水,以增加箱内水韵溶氧,使鱼苗血液中过多的二氧化碳排出体外。

当暂养箱中的鱼苗能集群在箱内逆水游动,即可下塘。

(3)鱼苗下塘前先喂食,以提高鱼苗下塘后的觅食能力和成活率。

将鸭蛋放在沸水中煮1小时以上,越老越好。

然后取出蛋黄,用双层纱布包裹后,在盆内漂洗出蛋黄水,均匀泼洒入鱼苗暂养箱内,待鱼苗饱食后,肉眼可见鱼体内有一条白线,方可下塘。

一般每10万尾鱼苗喂1个鸭蛋黄。

(4)注意清塘药物的毒性是否完全消失。

在鱼苗下塘前,从池塘中取一脸盆底层水,放几尾鱼苗,试养半天到1天。

如鱼苗活动正常,证明毒性已消失,可以放苗。

(5)注意温差不能太大。

鱼苗下塘前所处的水温与池塘水温相差不能超过3℃,否则,应调节鱼苗容器中的水温,使其逐渐接近于池塘水温后,方可下塘。

(6)注意池中是否残留敌害生物。

放养鱼苗前用密眼网拉1~3遍,如发现池中有大量蛙卵、蝌蚪、水生昆虫或残留野杂鱼等敌害生物、须重新清塘消毒。

(7)如池水过肥则应加些新水。

如池中大型浮游动物过多,可用百万分之1~1.5的2.5%敌百虫杀灭,也可每1/15公顷放13厘米左右的鳙鱼20~30尾吃掉大型浮游动物。

尔后将鳙鱼全部捕出后再放鱼苗。

(8)下塘时应将盛鱼苗的容器放在避风处倾斜于水中,让鱼苗自己游出“有风天则应在上风处放苗”,否则,鱼苗易被风浪推至岸边或岸上。

三、日常管理:1、分期注水:鱼苗下塘时水深60cm,以后每隔3-5天加水一次,每次注水深度10-15cm。

鱼苗放养初期水温不高,为了提高水的肥度和温度,将水深保持在60cm左右。

随着鱼体的长大,投饵量增加,应逐步加注新水。

这对于提高鱼苗成活率和增强其体质,促进饵料的利用吸收都是极为有利的。

注水时切忌在水中形成旋流,而应使水垂直落下,且进水口用细网布过滤,一方面严防敌害的进入,另一方面也可缓冲水流,防止底质被冲起。

2、勤巡塘:鱼苗培育过程中应坚持勤巡塘,每天应早中晚三次巡塘,查看水质,鱼活动情况,摄食情况等,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1)浮头情况:早晨鱼苗成群浮头,受惊后就下沉,稍停后浮上来,日出后停止,这种情况属轻微浮头,是正常现象,水质肥瘦适中。

若8∶00-9∶00后仍浮头,受惊后反应迟钝,则表明水质过肥,应立即注入新水,直至浮头停止,而且要适当减少当天投饲量,不应再施肥。

(2)吃食情况:傍晚时投喂的饵料已吃光,次日可酌情加量,若傍晚时剩余较多,则第二天酌情减量。

(3)检查鱼病:发现鱼苗活动不正常,立即采取防治措施。

(4)注意水池卫生、及时清除敌害,蛙卵以及杂物。

3、拉网锻炼和分塘:(1)在夏花分塘和运输之前要进行拉网训练,目的是增强夏花体质,提高运输成活率。

拉网过程使鱼苗受惊吓,运动量增加,粘液大量分泌,粪便排出,可以使鱼苗鳞片紧密,肌肉结实。

同时拉网过程也是密集过程,增强了鱼苗耐低氧的能力。

拉网时速度要慢,尽量与鱼苗前进速度一致,不可使鱼苗贴网受伤。

具体方法是先将鱼苗围集于网箱短暂停留之后拆除,让鱼苗自由游出。

如果天气晴好,第二天再进行第二次拉网。

这次可以在网箱中时间长一点,持续1小时左右。

密集过程中要观察鱼苗活动情况,如有异常,应立即将鱼苗放出。

另外,拉网前应停食为宜。

(2)夏花的分塘:分塘时,先将夏花集中拦在网箱中一端,用鱼筛舀鱼并不停摇动,使小鱼迅速游出鱼筛,将不同规格鱼苗分开。

鱼筛规格有许多种,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