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远征军》观后感
电视剧《中 国远征军》观后感
电视剧《中国远征军》观后感《电视剧〈中国远征军〉观后感》最近观看了电视剧《中国远征军》,内心受到了极大的震撼。
这部剧以其真实而又深刻的描绘,将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呈现在我们眼前,让我对中国远征军的英勇事迹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
剧中展现的战争场景极其残酷。
枪炮声、喊杀声仿佛就在耳边,硝烟弥漫,尸横遍野。
那是一个生命随时可能消逝的世界,每一刻都充满了未知和危险。
然而,中国远征军的战士们却毫不退缩,他们怀着坚定的信念和无畏的勇气,毅然投身于战斗之中。
他们的身影在战火中穿梭,用血肉之躯筑起了保卫祖国的钢铁长城。
他们的眼神中充满了对敌人的愤怒、对祖国的热爱和对胜利的渴望。
这种英勇无畏的精神让我深感敬佩。
剧中的人物形象鲜明而丰满,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从指挥官到普通士兵,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性格特点和故事。
指挥官的睿智和果断,在关键时刻能够做出正确的决策,带领部队奋勇作战。
而那些普通士兵,有的憨厚老实,有的机灵聪慧,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目标,那就是为了祖国的尊严和人民的安宁而战。
比如韩绍功,他不仅有着出色的军事才能,更有着坚定的信念和高尚的品德。
他在战场上勇往直前,不畏艰险,同时又关心爱护着自己的部下,是一个令人敬仰的英雄形象。
还有大秦,他虽然性格粗犷,但内心善良,作战勇猛,为了战友不惜牺牲自己。
这些人物让我感受到了战争中人性的光辉与伟大。
这部剧也让我对战争有了更深刻的思考。
战争是残酷的,它带来的是无尽的伤痛和破坏。
无数家庭因此破碎,无数生命无辜消逝。
但在那个特殊的历史时期,中国远征军的出征又是必要的。
他们的战斗是为了抵御外敌的侵略,是为了保卫祖国的领土和尊严。
他们的付出和牺牲,为我们换来了今天的和平与安宁。
我们应该铭记这段历史,珍惜现在来之不易的和平。
同时,《中国远征军》也让我看到了战争中的友情和爱情。
在战火纷飞的环境中,战友之间的情谊显得尤为珍贵。
他们相互扶持,相互鼓励,共同面对生死考验。
这种同生共死的友情让人感动不已。
读《中国远征军》有感(1000字).docx
读《中国远征军》有感暑假期间,我读了一本长篇小说《中国远征军》。
我本想在之前阅读的,可当时学习紧,没有很多的时间用来阅读课外读物。
暑假有了时间后我便想到了这本当时只读了一个开头的《中国远征军》。
读完这本小说后,我感慨万分。
《中国远征军》这本小说以抗日战争为背景,讲了中国军队在二战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做出的贡献。
也让我为中国军人的锐不可当而自豪!《中国远征军》以一个北平少年因家乡被毁于战火,又不忍在日寇的铁蹄下生活,与他的几个朋友结伴,千里跋涉,来到战时首都——重庆并参军的事。
没过多久,这位北平少年——高军武以优异的成绩从军校里毕业,进入了特务大队。
又过了一段时间,日寇大举进攻缅甸。
中国的大后方补给线即将被切断。
而由于中国的盟国——英国的节节败退,很快,日寇就将战火从中国的后方烧到了云南。
后方告急!蒋介石急令杜聿明组成新一军,下辖三个师与特务大队赶往缅甸,保护后方与美支援物资的运输线。
可由于指挥失误,可能也是因为盟友英国的贪生怕死,不打就跑,日军很快占领了怒江以西的土地,切断了远征军的回国路。
杜聿明一意孤行要将队伍带回中国。
所以,这也就导致了第200师与新39师损伤惨重。
最后,两个师活着回去的只有不到一个团的兵力。
相比起杜聿明,新38师师长孙立人与特务大队就要聪明得多。
他们将队伍在日寇封锁缅印公路前,听取美国上将史迪威的建议撤退到了英属印度,这也令其部队较前两支部队而言损伤极小。
来到了印度的新38师和特务大队,在兰姆伽军事基地进行了重新训练和改换英美装备后,又将以崭新的面貌与从国内利用“驼峰航线”运抵的第39师和新60师再次一起投入“缅北反攻战”。
缅北反攻战打响后,全部换装美英装备的中国驻印军势如破竹,很快就打下了本为日寇占领的一个又一个关卡、拿下了一座又一座城市。
很快,中国军队便再次打通了滇缅公路,使得美援中国的物资再次得以源源不断的运入中国。
而与史迪威将军指挥的缅甸战场不同的情况在中国国内发生。
《中国远征军》观后有感:曾经辉煌的光荣与梦想
《中国远征军》观后有感:曾经辉煌的光荣与梦想电视大剧《中国远征军》里面的男性人物即远征赴缅的军官士兵的军气造像应当还是荣光和英勤的。
尤其一:国民第五军200师师长戴安澜形象。
尤其二:国民第五军200师上校团长韩绍功形象。
尤其三:国民军新38师师长孙立人形象。
尤其四:国民远征军美方参谋长的英文翻译罗欣。
等等。
以为上述人物实属正面人物中的正面人物。
绝对的“三突出”非典而型人物。
英雄热血和儿女情长是电视剧中两个极为抢眼的人性元素。
电视剧《中国远征军》里面的男性人物中,国民第五军军长杜聿明形象也是让人敬佩和叹服的形象。
杜聿明的抗日情心是无人可抵的。
与此同时,还相当相当景仰片中运生和生活当中的国民第五军200师师长戴安澜。
他的可意形象是深厚无疑的军派典样。
电视剧《中国远征军》中安澜身受若干机枪弹后,久不伤愈。
坐立而亡。
戴安澜将军之死,让人泪不好止。
为了细入看到戴安澜的生活,我又于这个夏初来到南京,瞻仰到了安澜将军的中学生命。
电视剧《中国远征军》长片里面的任何一个男性人物都会讲:“蓝姆嘉军训营”中的金尼森中校是一个好教官和好军人。
看了《中国远征军》长片,这个话我我我确实比校相信。
虽然金尼森中校胸装人情,相当严厉。
说话骂人。
但是他他他所做的一切硬指标干燥军练,都是当时抗日必胜的坚实基础。
作为《中国远征军》首席军训人金尼森中校认为:画面上的中国远征军所以打不过日本鬼子,因为这条中国远征军实在太烂了。
金尼森中校的言吐到底是否属实?《中国远征军》片中的战争场面不仅情景逼真,气势恢宏,视听客观。
效果强烈,更难得的是,画面每一次战役和战斗都能在样式上拍出各不相同的特色与看点。
”电视剧中不同战斗的展现各有千秋,整体上显得丰富多彩。
如野人山中多次战斗,强调遭遇性,拍出了热带丛林战的味道;攻拉班战俘营之战,展现的是周密策划和战斗全过程;密支那城攻坚战,则囊括空中轰炸、重点突破、坑道对坑道、狙击手对狙击手的立体攻坚等众多元素,堪称精彩纷呈,比较各具有眼看点。
浅析两次抉择--《中国远征军》观后感
[浅析两次抉择--《中国远征军》观后感]浅析两次抉择--《中国远征军》观后感电视剧中国远征军前半部中,有两处关于决定的故事.,一个是当缅甸战局因英军的退守印度使我军处于被包抄状况,须要立时转移时,身为高等批示官的杜聿铭和孙立人,对所属部队所作的撤退线路的选择.,这一选择,不只关乎几万官兵的生命,也对他二人往后的命运,带来了关键的影响;另外一个是戴安澜在接到撤退的敕令后,代表所总揽的200师对来自两个不合偏向的敕令所作出的选择.,这个选择,决定了200师所有官兵的生命,也铸成了他小我的悲剧结局.,之所以对这两次选择如此有爱好,是因为决定计划的背后,是两种文化背景在起决议感化.,这是两种截然不合的不雅念的较劲,中西文化的差别在这里取得了很好的表现,值得拿出来讲说.,先说说杜聿铭和孙立人的较劲.,本来远征军就是个军令不一的产品,中美英三方各有各的算盘,在退却的时刻,如许的抵触加倍凸起.,杜聿铭是黄埔学生,天然会以领袖的意志为意志,当最高统帅希看他向国内撤退时,固然如许的敕令有些不切实际,因为向云南偏向撤退面对的是千难万险,但他照样尽不迟疑地履行校长的命令,不吝扔掉落所有机械化妆备,进进鬼蜮般的野人山.,最后在付出重大年夜伤亡的价值后,按照统帅部的新命令,终究撤到印度.,孙立人的选择和杜完全不合,他走的是一条价值小,伤亡小的线路,带领所部退入印度.,虽然他也接到撤退回国的命令,但作为指挥官,他按照战地现实情况,做出了本身的剖断.,根据是:兵士的命高于一切.,电视剧中,安排了一个两位指挥官出色对话的场景,我的感到是,编导是站在孙立人的立场上的.,不知道真实的杜聿铭在那一时刻的设法主意是什么,但电视剧中的他,用军人的庄严来证实本身的选择是精确的,看起来有些脆弱无力,被孙立人庄严在心里,他人谁也拿不往一句话就给压住了.,并且接下来孙又跟上一句,话里话外责备杜不爱兵生命.,这或许都是后人的设法主张,昔时的他们未必如此针锋相对.,我倒是感到,汗青上的杜聿铭很有可能用军人要尽对服从命令来应对一切,这符合他的格,那批人都是有愚忠情节的,不像孙立人,受西方影响太深,推敲标题标方法都是洋化的.,在中国这块地盘上,要在宦海中站得住脚,思惟,行动必需要中国特点.,对杜而言,忠于领袖,忠于国度是第一名的,士兵的生命,包含他自己的生命,都是第二位,乃至第三位的.,军事上成功还是掉败不重要,重要的是立场,这是路线标题.,他昔时的选择,今天参军事上看有些好笑,被很多人责备批驳.,但我认为我们不该该嘲讽他,由于今天我们的身上仍然可以看到这样的影子,只是表示方法和70年前的他们有所不同.,杜做了这样的选择,他的士兵逝世了大半,但他回国后,深受看重,由于这样的情形才是考验一个人最好机会,杜聿铭成功地经由过程测验.,相反,孙立人虽然全身而退,他的部队在印度接收了优胜的演习,随后,重返缅甸,把日本人打的萎靡不振,为中国武士大大地挣回了面子,博得了尊严.,但这一切看在最高统帅的眼里,不只没给他加分,反而加重了对他的排斥.,其实孙将军的终局,早在缅甸撤退这一时刻就已注定了.,这不只是孙立人个人的悲哀,也是我们平易近族的悲痛.,杜聿铭是个典范的儒家信徒,逝世要面子不要命,不但自己不要命,还搭上了几万名他人的性命.,这样的忠,有效吗?孙立人,也是个典型的受西方思惟教导出来的人,他不畏威望,有自力思虑才能,爱护生命,但这样的人在中国社会中,很不被主流承认.,会有很多人认为他背抗军令擅自作主撤退到外国事失节,不像个中人.,当年军中主流不会赞成他,乃至非议他,即就是今天,面对一样情况,也还是会有很多人不赞成他的思虑方式.,两种文明,两种价值不雅的冲突依然在持续.,再说说戴安澜.,电视剧中特别安排了个远征军参谋部的谢孝彰中校来提示他,清楚地,明白地告诉他面临的题目.,并催促他按照顾问部的建议,和孙立人一样,选择一条风险小,代价低的撤退之路.,但作为杜聿铭的亲信爱将,他的选择和他的杜长官一样,都是带有愚忠色彩的服从命令.,没有自己的思虑,也不让他人参与决策,凭一腔对长官的忠诚,就把手下带入尽境,最后连自己的生命也赔了进往.,对戴安澜和200师的命运,我感到很可惜,但也不是不克不及懂得.,作为一个从小接收中国传统文化教导的人来讲,舍身殉难是军人的最高境地.,戴安澜不是傻子,他不是不知道疆场的态势,也不是不知道自己选择的命运,但他还是义无反顾地跟随老长官的号召.,在贰心里,没有其他,只有忠义二字.,对电视剧那两个主角,韩绍功和谢孝彰,来说,跟随戴安澜是他们个人的决定,个人的命运自己掌控,选择和老友一路大方赴逝世也是一件人生快事,这样的行动,我们不但不克不及批驳,还应当歌唱,它表现了人道最美好一面.,但对戴安澜,一个控制浩瀚官兵命运的指挥官来说,仅仅完成自己的忠孝仁义是远远不敷的,他应当推敲士兵的生命.,当年他选择成仁,也是不雅念的问题,贰心里没有士兵的生命.,在我们的文化中,永久没有个人的份额.,戴安澜自己取义成仁后,他身后褒奖无数,至今仍受亿万同胞敬佩.,但他的200师的战死官兵们呢?有谁知道他们的名字?永久的默默无闻.,又有谁知道他们家人的磨难?作为一个指挥员,面临如斯选择时,在推敲自己名节的同时,不该该也考虑一下部属的生命吗?假定讲成仁,我以为,就义自己的个人好处,成全人人的生命,这才是最大的忠,最大的仁.,像孙立人那样,虽然他没把忠义挂在嘴上,但他的行动,就是最大的忠义.,他用自己的一切,换取了切切弟兄的生命.,还能有什么比这样做更有价值的?做军人当学孙立人,历史上的今天:2011-02-07萨尔瓦托勒菲拉格慕优雅燃情配饰2011-02-07。
中国远征军观后感
《中国远征军》观后有感中国远征军,对于我来说曾经是一个陌生的名字,直到大三那年,初二的弟弟妹妹在学长讲堂讲述中国远征军老兵的故事,这个名字从此在我的内心里留下了深深地印迹。
2011年《中国远征军》这部电视剧成为当年热播的电视剧之一,然而由于各种原因,当年我没有完整的将这部电视剧看完。
最近有幸将讲述中国远征军将士故事一一用心阅览,四十五集电视剧,看了之后爱不释手,忙里偷闲用了五天时间看完全部。
里面的故事情节深深吸引着我,打动着我,震撼着我,叩问着我。
在如今这个讲究金钱至上的浮华的社会里,她带给我的是一泓清泉,滋养着我的内心,抚慰着我的心灵。
责任,骨气,尊严,勇气,中国远征军用自己的行动诠释着这四个词的分量。
保家卫国的责任,是每个炎黄子孙内心的召唤,在祖国危难之际,为确保当时唯一一条国际援华通道—滇缅公路,十万部队奉命开赴异国战场,于英军共同协防缅甸,揭开了第一次入缅作战。
入缅第一仗—同古保卫战,200师的将士们在戴安澜将军的带领下用忠诚和勇气书写着中国军人的风采,接下来的仁安羌战役,新38师在孙立仁将军的带领下,用一团之力将七千多英国军民从日军的包围中解救出来,向世界展示了中国军人的雄姿与魅力。
电视剧里韩绍功曾说“在民族生死存亡之际,在国家危难之际,我们应该将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作为一名中国军人,我认为我们就应该在战场上马革裸尸,而不是选择逃避”,这正是每个中国远征军将士的内心,胜利的取得不是偶然,那是中国将士们内心责任的召唤,是中国将士勇气和忠诚的体现。
面对困难的勇气,是我们每一个人应该学习的榜样。
战术上的胜利并不能扭转战略上的败局,第一次入缅作战仅五个月,终因战略上的失误而被迫选择大撤退。
中国远征军分两路跳出日军包围圈,一路通过穿越野人山返回国内,一路随英军退至印度。
远征军10万将士,归国后仅剩4.5万人,其中大部分就牺牲在野人山。
野人山里野兽肆虐,瘴气弥漫,疾病流行,200师不仅要撤出野人山,而且还担负着第五军的掩护任务,路途艰难可想而知。
《中国远征军》读后感
《中国远征军》读后感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中国远征军》这一章节,主要内容包括中国远征军的组建、缅甸战役、中国远征军的历史贡献以及远征军士兵的生活状况。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中国远征军的历史背景、战斗历程和英勇事迹,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二、教学目标1. 了解中国远征军的组建背景和战斗历程;2. 掌握中国远征军在缅甸战役中的英勇表现;3. 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增强民族自豪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中国远征军的组建背景、战斗历程和缅甸战役;难点:中国远征军士兵的生活状况和心理状态。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PPT课件;2. 历史地图;3. 相关历史资料;4. 学生笔记本。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展示中国远征军的战争场景,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远征军?为什么要组建远征军?2. 教材内容讲解:详细讲解中国远征军的组建背景、战斗历程和缅甸战役,让学生了解远征军的历史地位和英勇事迹。
3. 例题讲解:以中国远征军在缅甸战役中的具体战斗为例,分析远征军的战术特点和战斗精神。
4. 随堂练习:让学生结合教材内容,回答相关问题,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5. 教学拓展:介绍中国远征军士兵的生活状况和心理状态,引导学生关注战争背后的个体命运。
6. 板书设计:中国远征军组建背景→ 战斗历程→ 缅甸战役7. 作业设计1. 请简要概括中国远征军的组建背景和战斗历程;2. 描述中国远征军在缅甸战役中的英勇事迹;3. 讨论:中国远征军士兵的生活状况和心理状态对其战斗力有何影响?8.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中国远征军的历史贡献,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同时,鼓励学生在课后深入研究相关历史资料,拓宽视野。
《中国远征军》读后感:通过学习《中国远征军》这一章节,我对我国远征军的历史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
远征军在艰苦的战斗环境中,英勇奋战,为国家的解放和民族的尊严付出了巨大的牺牲。
《中国远征军》观后感
《中国远征军》观后感看完《中国远征军》这部片子,我心里头那个五味杂陈啊,跟翻江倒海似的。
这可不是一般的电影,它讲的可是一群真汉子,为了国家,为了民族,远赴他乡,浴血奋战的故事。
一开头,那画面就把我拉回了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
那时候的中国,正被日本鬼子欺负得够呛,可咱们中国人啊,骨子里那股子倔强劲儿,那是怎么也压不住的。
于是,就有这么一支队伍,他们穿着不太合身的军装,拿着各式各样的武器,踏上了前往缅甸的征途。
你说他们是为了啥?为了钱?为了权?都不是!他们是为了国家的尊严,为了同胞的安宁。
在那个年代,国破家亡的阴影笼罩着每一个人,但他们选择了站出来,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筑起了一道长城。
片子里头,最让我动容的是那些战士们的情谊。
他们来自五湖四海,有着不同的方言,不同的习惯,但一到战场上,那就是生死与共的兄弟。
记得有一次,一个战士受了重伤,眼瞅着就要不行了,旁边的战友二话不说,背起他就往后方跑。
那时候的他们,哪还顾得上什么个人安危,心里头只有一个念头:不能让兄弟死在自己面前。
还有那些战斗场面,看得我是心惊肉跳。
子弹嗖嗖地飞,炮火轰隆隆地响,战士们一个个倒下,但他们的眼神却越来越坚定。
那是一种怎样的信念啊,能让人在生死面前都不眨一下眼。
我想,那就是对国家的忠诚,对民族的热爱吧。
看完这部电影,我心里头那个激动啊,就像是喝了烈酒一样。
我为我们有这样一群英雄而骄傲,为我们有这样一段历史而自豪。
虽然现在我们生活在和平年代,但那份精神,那份情怀,却永远值得我们铭记和传承。
所以啊,我觉得咱们每个人都应该看看这部电影。
不是为了看热闹,而是为了感受那份历史的厚重,为了体会那份英雄的情怀。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加珍惜现在的生活,更加明白自己肩上的责任。
就像那些远征军的战士们一样,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都要咬牙坚持下去,为了我们的国家,为了我们的民族!。
观《中国远征军》有感
观《中国远征军》有感其实在看之前,我就知道中国陆军第200师师长戴安澜将军,他是个能文能武的将军,从小他就读书很聪明,思维敏捷诗写得很好,当年他的先生说过一句话,如果安澜没有参军保家卫国,而在文学领域里发展,那么他将成就“小李白”的名声。
到1925年那个时候,他考进了黄埔军校,投身红红火火的大革命。
在1941年的12月16日带领第200师开赴缅甸前线协同英军作战,在缅作战中,大战同古、收复棠吉等战役。
1942年5月18日,戴将军在郎科地区指挥突围战斗中负重伤,26日下午5时40分在缅甸北部茅邦村殉国。
他在抗日战争中战功显赫,受到国共两党的追认(革命烈士),是不朽的民族英雄。
中国远征军是自甲午中日战争以来,第一次走出国门,专门打日本小鬼子的军队,代表了我们中华民族的气节,讴歌了中国军人的一种勇敢无畏的气度,是我们整个中华民族应当秉承的优良传统。
有一个人不得不提起,就是200师的上校连长——韩绍功。
他抛弃在国内做高级作战参谋的差事,硬是跟随戴师长出国打鬼子,他认为好男儿就应该血战沙场,马革裹尸。
他无怨无悔,演绎了一个中国军人的极致:抛头颅撒热血,报效祖国。
看到残酷的战争的场面,我的心被深深的震撼了,前线的军人在洒热血抛头颅,而政府的高官还在花天酒地,歌舞升平,这个社会太黑暗了,当兵的就不是人了吗?他们在前线拼命,连军需都供给不了;而后方的官僚们还在拼命的供给象牙,玉石等奢侈品,这种对比反差是相当强烈的。
真的希望自己生活在那个时代,我一定会选择上战场奋勇杀敌的,但是我也有一点疑虑,战争不是一个人的事,是一群人的事,我再怎么加入,再怎么英勇,政府不支持,消极抗战的话,所有的都是泡影,而个人只能充当牺牲品,当炮灰。
这是何等的悲壮!只能用一句诗来表达我此时此刻复杂的心情: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中国远征军》观后感
《中国远征军》观后感《中国远征军》观后感电视连续剧《中国远征军》观后感金晓泉一.《中国远征军》的思想意义今年8月15日是中国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日,中央4台在今年2月播放了45集电视连续剧《中国远征军》。
奥克兰“中华电视台”也曾播放该剧,华人家家户户收看,创收视率最高峰。
电视连续剧《中国远征军》为观众讲述了70年前,一场前所未有的惨烈战争。
一群青年上了异国战场,多少儿郎战死沙场,马革裹尸还,在抗日战争最后时刻,中国远征军同仇敌忾,奋勇抗战,抗击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用鲜血和生命书写了抗日战争史上极为悲壮的一页。
二. 剧情简介中国远征军新38师师长孙立人,派上校团长韩绍功率第五军,赴缅甸南部港口毛淡棉与英军协调联合作战事宜,但此时缅甸的局势己急转日下,日军开始越过泰缅边境,向毛淡棉进攻。
1942 年4月,西线英军步兵第1师及装甲第7旅被日军包围于仁安羌,粮尽弹缺,水源断绝,陷于绝境。
韩绍功率团星夜驰援,凌晨向日军发起猛烈攻击,至午即攻克日军阵地,歼敌一个大队,解除了7千英军之围,并救出被日军俘虏的英军官兵、传教士和新闻记者500余人。
韩绍功以不满1000的兵力,击退数倍于己的敌人,救出近十倍于己的友军。
仁安羌战后,新38师掩护英军撤退。
英军撤过曼德勒后继续向西撤往印度。
孙立人奉命率新38师、第5军第100团殿后。
滇缅公路上的密支那己被日军占领,新38师绕过密支那经野人山,路途较远,且道路艰难,渺无人烟,给养困难。
韩绍功率第100团殿后,向西撒往印度。
先后到达印度的中国远征军新38师进驻印度姆珈训练基地,番号改为中国驻印军,开始装备美械和训练。
后来,中国驻印部队改编成新一军。
中国驻印军开始向缅北大举反攻。
第二次缅甸战役开始,孙立人指挥新38师扑向胡康河谷,攻占于邦,攻克太白加,与美军联合攻占瓦鲁班。
号称“丛林作战之王”的日军第18师团死伤过半,狼狈逃出胡康河谷。
新38师韩绍功率第五军的第100团插入前沿,扣开了盈拱河谷的大门,向孟拱和加迈攻击前进。
观《中国远征军》后感
观《中国远征军》后感高一(6)王祉静每年的九月18日,都会有嘹亮的防空警报拉响,它的出现是在提醒着万千华人勿忘国耻,距离1931年的“九一八”事变已经84年了,大半个世纪的时光让人忘记了许多事,不该忘记的是艰苦抗战的岁月,那些在屈辱历史中奋起抗争的人们。
前不久,我看了一部名为《中国远征军》的电影,讲的是戴安澜的感人事迹。
电影的背景是抗战中的一九四二年,为了营救被围困在缅甸的英国军队,中国派出一支远征军,任二零零师师长的戴安澜军就是第一批远征军中的一员。
赴缅途中,戴安澜激情满怀,大笔一挥,作下《远征》一诗:策马奔车走八荒,远征功业迈秦皇。
澄清宇宙安黎庶,先挽长弓射夕阳。
进驻缅甸后不久,日军迅速进攻,而英军却背信弃义,撤离,我军的援军尚未到达,只剩下戴安澜将军孤军奋战,面对突变的形势,戴安澜将军沿着冷静,决定以死报国,誓与东瓜共存亡。
戴安澜留下了一封绝命家书:“余此次奉命固守东瓜……为国家战死,事极光荣……”看到这,我的眼泪夺眶而出,我早已被戴安澜将军身上散发着的爱国主义为主的中华民族精神所感动。
你也有自己的家,你可以躬耕陇亩,怡然自乐;你可以隐居山水,不逐浮名,但是你不会,因为你是有信仰的中国军人。
为了中国人的尊严,为了反法西斯的胜利,为了挽救中华民族的危亡,为了遏制日军侵略者的铁蹄,你毅然决然的站了出来,这种顾全大局、不怕牺牲的精神不就是抗战胜利的精神力量吗?时隔70年,重温戴安澜将军家书,心中被他深深的震撼了,对将军的敬畏之情也油然而生……不久,日军反攻,远征军被迫撤退。
这时,英国表示:只要申请难民的身份,英军便可收容我军。
但毕竟是难民啊!多么有损尊严的字眼啊!戴安澜没有片刻犹豫,斩钉截铁的拒绝,并发誓:“我戴某人宁愿与日寇战死,绝不苟且偷生。
”这句铮铮誓言让我久久不能忘怀,它显示了我中国人的傲骨;显示了我中国人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刚烈;显示了我中国人威武不能屈的本色;显示了我炎黄子孙的信仰!拒绝了申请难民,戴安澜将军决定回国。
中国远征军观后感100字
中国远征军观后感100字中国远征军是指中国抗日战争期间,国共两党合作下派遣的军队,积极参与抗击日本侵略的战斗。
作为中国近代史上的重要事件之一,中国远征军的英勇事迹深深震撼着每一个来自中华大地的人民。
在这篇文章中,将探讨中国远征军的观后感。
中国远征军的观后感让人深思。
首先,中国远征军是中国历史上首次派遣海外军队,承担了保卫国家、民族解放的重任。
他们在艰苦的战斗条件下,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和牺牲,以维护国家安全和民族尊严。
他们的英勇无畏、坚韧不拔的精神令人敬佩。
中国远征军用实际行动证明了中华民族的强大力量和不屈精神。
其次,中国远征军在国内外赢得了许多战役的胜利,为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斗争作出了巨大贡献。
他们与其他抗日力量进行了有效合作,共同对敌方实施打击,有效推进了中国抗日战争的进程。
中国远征军的师长、指挥员们对作战战术进行积极探索和突破,为中国抗战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
他们的努力和付出在许多战斗中都得到了充分的肯定。
举一个例子来说明,中国远征军在1944年参加的缅甸战役中,他们与盟军和当地游击队一起,以顽强的意志战胜了日本军队。
中国远征军在这次战役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不仅成功解放了缅甸,还保证了中印公路的畅通,为后续战役提供了重要的物资保障。
这次胜利加强了中国与国际盟友的合作关系,也进一步增强了中国军队的士气和信心。
总之,中国远征军是中国抗日战争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他们的观后感令人深思。
他们用实际行动证明了中国军队的实力和中华民族的团结。
中国远征军的砥砺奋进和英勇顽强的精神,对于我们今天仍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中国远征军将永远铭记在历史上,他们的事迹将激励我们继续为国家的繁荣和民族的复兴而努力奋斗。
四郎探母观后感四郎探母是一部著名的日本小说,作者为朱文逸。
该小说讲述了一个关于寻找母亲的故事。
通过阅读该小说,我深受启发,对人际关系、家庭纽带和亲情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在这篇观后感中,我会从四个方面来描述我的看法和感受:标题的意义、人际关系的重要性、家庭纽带的力量和亲情的价值。
《中国远征军》观后感
《中国远征军》观后感《中国远征军》中收集了大量当时的历史纪录片,并穿插当事人的讲述和专家的评论,生动地再现了68年前“中国远征”在缅甸英勇抗击日寇的那段充满悲壮历史,片子拍的很好,很吸引我。
中国远征军为保卫滇缅公路的畅通,保证国际战略物资可以运到中国,支持中国的抗战,10多万将士远赴缅甸作战,经历了初期的失败,也取得了反攻时辉煌的战绩,为取得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和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了有巨大的贡献,几万中国的优秀儿女为此献出了生命,长眠于异国他乡。
由于中国远征军在当时国民政府的领导下,是国民党的部队,长期以来,他们的功绩没能正确已于确认,他们的精神没有得到弘扬,他们的英灵没有得到慰藉,这是中国人的悲哀。
《中国远征军》电视片有着高度的战争与艺术相接合的特色,看了仿佛置身于实地战场。
因此,影片不仅有社会、政治意义,它更具有作为战史纯军事研究价值,这可从十二集的标题看出,例如:研究“兵败野人山”战略失误原因:“绝地反击”胜利原因等。
《中国远征军》能告慰抗战老兵存活者心理上的不平和死者的安魂作用。
兵败野人山有数万亡灵天天企足而待祖国扬幡招魂,他们盼望了60多年之后终于聆到了,中国政府举起《中国远征军》大旗,讴歌中缅印战场中国远征军。
现在看到国家承认中国远征军光辉历史战绩,内心感到无比荣光和自豪。
电视片五、六、七集多次出现我的镜头,这些镜头像画龙点睛般地恰到其位,这使我深感影片编撰人的大手笔。
影片解说任志宏、军事专家房兵、抗战史专家戈叔亚、学者邓贤等对这部电视片有着很大的贡献。
他们对战争战略、战役之分析、收集资料之丰富、拍摄战场地形地貌之逼真,使电视片贴合实战,形象生动供人欣赏,我个人表示深深的赞赏和感谢。
此片在中央台播放,带领观众追溯最真实的历史,客观、公正的评价那段历史,弘扬中国远征军共赴国难的民族精神,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对于凝聚所有炎黄子孙之心,振兴民族之精神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只是来迟了一点。
中国远征军读后感
中国远征军读后感中国远征军读后感当细细品完一本名著后,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东西,不妨坐下来好好写写读后感吧。
想必许多人都在为如何写好读后感而烦恼吧,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中国远征军读后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中国远征军》采用虚实结合的手法,全方位刻画了一大批国民党军官将士的形象,用历史真实人物戴安澜、孙立人等的传奇事迹,来展示上层将领的风骨风貌;以虚构的男主角韩绍功及其伙伴谢孝彰富有戏剧性的征战经历,来塑造这场战争的中坚力量——信奉中国传统礼义信念的典型军人;选取了一大批个性迥异的配角人物,来表现下层士兵的各个侧面,笔墨不多,却个个鲜活生动。
剧中,通过男一号韩绍功之口,淡然而坚定地说出两个词:忠贞与责任,想必这是全体远征军群像的“魂”。
其中,并非主角的戴安澜将军与孙立人将军尤为形神兼备,让人不由得心驰神往,翻史观剧,一同追忆他们戎马倥偬的生涯。
抗日名将戴安澜毕业于黄埔军校,历经北伐战争、台儿庄战役、武汉会战、昆仑关大捷等,身为蒋介石嫡系部队第五军200师(当时中国陆军唯一的机械化师)师长,他文韬武略,战绩卓越,人称“海鸥将军”。
远征军开赴缅甸时,戴安澜奉命率200师作为先头部队入缅,他即兴赋诗:“万里旌旗耀眼开,王师出境夷岛摧。
扬鞭遥指花如许,诸葛前身今又来。
策马扬鞭走八荒,远征大业迈秦皇。
誓澄宇宙安黎庶,手挽长弓射夕阳。
”何等的豪情万丈!他还为远征军创作了军歌。
在同古保卫战和收复棠吉战役中,他率部奋战,以少胜多,但由于中美英盟军高层矛盾和多头指挥,导致第一次入缅作战溃败。
后第五军被迫撤退野人山,200师又担负后卫掩护的重任,为保护主力突围,戴安澜部遭日军重兵伏击,全师伤亡惨重,他本人不幸中弹,后壮烈牺牲,以身殉国,年仅38岁。
特意查了一下,本剧饰演戴安澜将军的是不甚熟悉的演员徐永革,他出色演绎了这位深受中国儒家思想熏陶,集忠诚、仁义、睿智、儒雅、英武于一身的儒将,如炬的双目闪动着时而果决、时而隐忍的光芒。
观看抗战纪录片《中国远征军》的感想
XX支部XXX关于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主题活动“忆峥嵘岁月·惜和平年代”——观看抗战纪录片《中国远征军》(1——7集)的活动心得2015年10月9日“中国远征军”一个或许不为众人熟知的名称,关于它却有一段值得所有人永远铭记的历史,有一种永垂不朽的精神。
科教频道探索与发现节目的纪录片《中国远征军》共有12集,前7集分别讲铁血远征、解围仁安羌、兵败野人山、整军蓝姆伽、绝地反击、钳形攻击、密支那绞肉机等内容。
其中收集了大量当时的历史纪录片,并穿插当事人的讲述和专家的评论,生动地再现了74年前“中国远征”在缅甸英勇抗击日寇的那段充满悲壮历史。
相比较中国远征军的抗日战场,抗日战争中的国内战场更多地为人熟知,但我们不应该忘记抗日战争中这支为保证抗日战争胜利打下坚实的中国远征军。
他们的伟大举动应该得到认可与肯定,他们同样是英雄,他们的壮举不逊色于国内抗日的主战场。
中国远征军是民国政府为保卫西南大后方补给线并支援英军在缅甸殖民地对抗日本军队而组建、出国作战的国民革命军部队。
是甲午战争以来中国军队首次出国作战并立下赫赫战功的部队。
这次战争有20万的伤亡代价,大批优秀军官阵亡在远征的过程中,但是它取得的胜利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奠定了重要的基础,因为它的胜利保证了抗日战争中交通的通畅、物资的充足。
缅甸是英国的殖民地,向西屛卫英属印度,北部接壤着中国的西藏和云南,战略位置非常重要。
日本进攻缅甸试图孤立中国,并且希望以之作为入侵印度的基地,在英国政府的要求下中国的十万精锐部队开进缅甸以此拉开了远征的序幕,刚出征中国远征军就开始了残酷的战斗,同古战役刚出征就打出了中国军的威风,虽然最终失败,但在戴安澜将军的率领下歼灭日军5000余人获得了巨大的国际影响,孙立人将军在仁安羌解救了被困日军7000多人也极大地轰动了海内外,这些英勇的中国军队打出了中国人的勇气和信心。
然而毕竟装备质量有限,好景不长就拉开了失败的序幕,英军的节节溃败给中国军队带来了极大的负面影响,也使我们是去了扭转战局的机会,中国军队的大溃败开始了。
观《中国远征军》有感
观《中国远征军》有感
观《中国远征军》有感
观《中国远征军》有感
看完“中国远征军”这部电视剧后,心中一直纠结难受——韩绍功和何玉姝最后选择离开那黑暗的官场,回乡做了教书先生,原本是一个不错的结局,可是想想二十年后那场比日本侵华更为可怕的浩劫,当他们被当作臭老九批斗的时候,心中有何感想?他们活过来了吗?
再者,像黄敬山一样的伤兵们,他们如果去不了台湾,1949年以后该如何生活呀,浩劫来临时就更不敢想象了,中国远征军。
看完了,几天久久不能平静.中国军人在面对强敌时,生死与共的同胞之情让人感动!我中华儿女在面对绝境时,那种不屈不挠的精神,是我们所有国人都该学习和秉承的!向先烈们致敬!
反观时下,很多国人却忘记了我们这个民族所经受过的耻辱和苦难,忘记了曾经带给我们国家仇恨的倭寇!或者说没有忘记,却麻木了!日货在中国的土地上肆虐,当小日本开心畅快地数着从中国赚到大量的钞票的时候,可能与之对应我们的同胞却在得到一件日货而沾沾自喜,以此为荣!也有人能为在日资的公司工作而洋洋得意.可耻!仇恨不该延续,但是曾经带给我们灾难的小日本中的大部分日本猪还一直仇视/敌视中国,从骨子里的,热血男儿更该是有仇必报!
华夏人民永远不会忘记你们在抗日战争各大会战中为大中华民族所做出的贡献,正是你们的不怕牺牲和顽强!至于后来国共冲突的对与错,我们做老百姓的无兴趣过问也无心情去评价你们,毕竟那是你们政客的.事,成王败寇我相信历史会还于后人一个真实的答案。
无论是国民党还是共产党,后人是不会忘记你们在二战的贡献!无论是哪一方都是伟大的,值得我们百姓尊敬的!今天的和平幸福生活是无数英雄用生命换来的!我们被他们无私奉献、不惧牺牲、不怕艰难险阻、坚定的信仰、坚强的意志、强烈的民族情感深深的感动着!他们是最最最可爱的人!可敬的人!伟大的人!。
中国远征军电影观后感
中国远征军电影观后感作为一名观众,我近日观看了一部名为“中国远征军”的电影,该影片讲述了抗日战争时期中国远征军在缅甸的生死情爱。
以下是我对这部电影的观后感。
首先,我感受到这部电影的拍摄水平很高,每一个场景都非常地逼真,每一个角色的表演都令我感叹。
影片人物形象鲜明,加之优秀的演员表演,我几乎进入了电影角色的内心,跟随他们一起完成了生命的伟大探险。
影片的剧情虽然悲痛,但总体上讲述的是我们中国老一辈军人的英勇攻坚和不怕艰辛,不怕牺牲的战斗精神,表达了对烈士们深深的敬意。
其中,最让我感动的是他们独自战斗的毅力和永不言败的斗争精神,以及对于家庭的美好愿景和感情的坚持,这样的品质真正勾勒出战争中不屈的人性丰富线条与深度。
在电影中,我记得很清楚有一句台词让我很有感触“中国远征军从未惧怕困难,愈是艰险环境,愈能发挥他们真正的实力,跨越重重困难向着最终的胜利前进。
” 此言恰是对中国远征军精神的最好诠释。
他们虽然遭受许多流亡,但是从未放弃打败日本侵略者的决心,更何况是那些相互之间的感情纠葛只是在心中默默的跨过。
而能够与生死抗争,作伴患难,共同度过艰难岁月的,只有最深沉的爱情和战友情谊。
最后,我想深入思考一下,上述情感爆发和斗志飘逸源自哪里。
中国远征军是建立在伟大人民群众基础上的,最可贵的是我们老一辈军人的气魄和优秀品质,他们充分弘扬起了中华民族伟大的家国情怀。
这种无私献身、艰苦奋斗的精神在今天社会中也值得我们学习,并继承下去。
同时,观看这部电影也使我更加自然地认识了家国情怀、爱和奉献,以及精神层面上的常盼永境界和意义。
总之,这部电影让我深切体会到了当时那个时期以及中国远征军精神的浓厚人文色彩,感受到了这个国家和人民的战斗毅力和吃苦耐劳品质,也激发了我对生命的理解和对人性的思考。
这场电影的冒险之旅是如此感人、动人、震撼人心,不仅享受了影片的精华,更对电影艺术有了更加细腻、清晰地认识。
因此,感谢电影这个纯粹自由的艺术形式,感谢中国远征军这个前赴后继、百折不挠、有始有终的精英!。
中国远征军观后感作文1500字
中国远征军观后感作文1500字《中国远征军》应该说是最近以来我喜欢完好看的一部好的电视剧了。
作为一部反响当年发生在云南的真实的故事的改编版,就算许多人物尤其是韩少功是一个虚拟的人物,有些情节不一定与历史真象一样,有局部的改编的成分,但是整体上来说是尊重了当年真实发生在远征军中的大概故事了了呢。
整体故事当然围绕着七十年前所发生的故事,围绕着整个世界对反法西斯而展开。
在当年日本人梦想着占领缅甸,然后切断滇缅公路,扼住在抗日战争中唯一的一条承受外国援助之路,从而实现其北南夹击消灭中国折梦想。
从中国的角度来说,为了整个抗日战争可以争获得足够的国际援助,必需要打通滇缅公路,作为美国从整个世界角度考虑必需要保证可以给予政府足够的援助,保证政府不倒台才可以在中国战场上吸引足够的日本兵力,这不仅仅是减少日本人与其对抗的需要,也是防止日本成气候后出兵苏联,形成与德国夹击苏联,迫使苏联政府不得不抽调其欧洲兵力后加大欧洲战场压力的需要,而英国一是要保住其在印度等东南亚的殖民地利益,所以才会出现这样一场《中国远征军》。
可以说一部《中国远征军》,真实再现了当年中华多少铮铮铁骨男儿为民族命运而战的场景。
从战事一起时的出征、同古保卫点、仁安羌大捷、远征军兵败野人山、戴安澜将军血染沙场、孙立人退守印度集训、反攻、松山之战……无一不是当年多少男儿用鲜血染红的故事。
从整个剧情来说,既真实又跌宕起伏。
一个又一个的偶然因素,通过一群群普通的士兵反响出来当时的真实的战场故事,反响出美国、英国、中国在此次战略中各自的利益所在,而在国际舞台上博亦的事那当然就是看谁比谁狠谁比谁有程度了。
整体故事虽然从上级到前线都有所表现,但有些虚构的人物在此剧中所代表的利益与角色似乎稍有夸张了。
从拍摄的效果来看,无论是地点选择与拍摄的程度,当数近些年来的优秀水准了,虽然比起当年热播的〈亮剑〉稍有夸张,烟火特浓了点……不管怎么说,一部电视剧可以反响出一代人曾经的烽火岁月,就算从时间上来看拍得晚了点,毕竟当年的曾经为国为民决然走出guo门的人没有牺牲的如今留下世上的也不多了,假设可以再提早点、可以让曾经经历过那场真实的战争的人们来看看,一方面是对其一个整体所做出的奉献的抚慰,二来也可以抚慰存活的老战士们和死去的烈士们。
观凤凰卫视《中国远征军》有感
遗忘的英雄——观凤凰卫视《中国远征军》有感一段段黑白的影像,一个个逝去的英雄,一次次英勇地战斗,看着凤凰卫视拍的《中国远征军》,我被深深地震撼与感动,原来还有这样一段历史值得我们骄傲,还有这样一群英雄被我们遗忘,还有这样一座丰碑值得我们膜拜!从小我们就知道了抗日战争,知道了日本曾经的滔天罪行,知道了台儿庄战役,知道了地道战,知道了平型关大捷······无数的影像资料和教材述说着这些历史,我们感动了,我们知道了很多英雄了。
然而,到今天我才知道了抗战中还有“中国远征军”这个赫赫有名的部队,还有这么多曾为抗日而英勇战斗的英雄。
年已十九的我居然不知道中国还有这样一段光荣的抗战历史,我只能替自己感到汗颜,只能觉得羞愧,觉得对不起那些逝去的英雄。
英雄不该哭泣,英雄不该被遗忘,我铭记你们,永远的英雄!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日本猖狂地扑向中国大地,我们的反抗感觉总那么被动与无力,一次次的溃败使中国逐渐陷入被封锁的状态。
从1940年起,滇缅公路成了唯一的一条援华通道,大批抗战物资只能通过这条蜿蜒曲折的道路运输,因此中缅公路成了中国抗战的生命线。
日本忘亡我之心不死,一次次地狂轰滥炸中缅公路,一次次地进攻缅甸,企图切断中国的生命线,困死中国。
为了保证这条生命线的畅通,国民政府与缅甸的英军结成同盟,准备共击日寇。
此时的国民党也深知这次战役的重要性,于是蒋介石在1942年派十万精兵远征缅甸。
当看到国民政府派出了大多的机械化部队,出动装甲车几百辆,汽车无数时,当看到蒋介石也曾先后两次亲赴缅甸前线指导抗日时,我第一次意识到原来国民党的抗日也一样的义无反顾,国难当头时,我们的民族是这么的团结与英勇!中国远征军进入缅甸后积极同日军作战,解救被困英军,保卫同古,取得了仁安羌大捷。
然而,由于英军的战略思想是只想保护自己的军队安全撤离缅甸,保护印度殖民地,因此英军的消极抗战也使中国远征军陷入了孤军奋战的局面。
中国远征军观后感
中国远征军观后感中国远征军观后感当品味完一部作品后,这次观看让你心中有什么感想呢?需要写一篇观后感好好地作记录了。
现在你是否对观后感一筹莫展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中国远征军观后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中国远征军观后感篇1偶然看了热播的大型电视连续剧《中国远征军》,勾起我的兴趣,借助便捷的电脑网络,几乎是一鼓作气的把这部连续剧看了下来,看后给我很多感想,有些地方我是含着热泪(没有一点夸张,是真的)在看,很感人,比起上次热播的《亮剑》那要真实许多、场面恢弘庞大、更是残酷许多,不管是战争场面还是非战争场面。
看了《中国远征军》有两大感想,第一,长达45集的连续剧居然把结尾设计的这样,很败兴,我个人认为很不好,很遗憾。
取得《密支那战役》胜利并已晋升为军长的孙立人,看望并询问剧中受伤的主人翁韩绍功,伤好后有什么打算,可韩绍功竟然说要退伍,陈述的理由一点也不像先前的那个韩绍功了,之前的那个韩绍功多有名族正义感和使命感,把个人生死丢在脑后,一心只想着杀敌报国,视士兵为自己兄弟,关心爱护士兵,可突然间就要退伍了,要抛弃他天天念叨的士兵兄弟,连孙立人要他当师长都不想当了,这变化也太大了,快的让人受不了,这还是之前的那个韩绍功吗,怎么就突然那么儿女情长了呢,之前的铮铮铁骨到哪里去了。
不管怎样,我以为,更好的结尾应该符合广大观众的心理要求,让结尾更加的丰满,更加的符合大家的心理预期。
比如,《密支那战役》胜利后,乃至整个缅甸战役胜利后,中国远征军在付出了巨大代价后取得了胜利,打败了日自己,取得了反法西斯战争的初步胜利并凯旋而归,受到了全体中国人民的热烈欢迎,韩绍功在家乡更是受到了家乡人民英雄般欢迎,而经历过战争的血与火考验后,韩绍功和何玉殊这对有情人也终成眷属,小桐也有了妈妈,这样的结尾难道不是更好吗。
第二,这是一个战争题材的连续剧,虽然我没有当过兵,可也让我看了热血沸腾,真的在想,如果我是其中的一员,那该会怎样,会有怎样的结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远征军》观后感
《中国远征军》观后感
看完一部经典作品以后,这次观看让你心中有什么感想呢?这时候最关键的观后感不能忘了。
到底应如何写观后感呢?以下是收集整理的《中国远征军》观后感,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最近,断断续续地在看电视连续剧《中国远征军》。
这是一部反映二战时期,我国军队在缅甸战场抗击日军的史诗式的电视剧。
中国远征军的历史,虽然并不遥远,但一直以来我并不了解。
通过观看这部电视剧,我仿佛回到了那战火纷飞的年代。
远征军的经历虽然惨烈,但却让我看到了中国军人抗击外侮的铮铮铁骨。
借此机会,向中国远征军致敬!
仅仅是观看一次《中国远征军》的电视剧,我无法对这段历史作出深刻、全面的评说。
在此,我只想从一个侧面来谈一下观后感,也算是一点小小的收获吧。
我想说的,是远征军的两支部队的结局。
这就是戴安澜将军率领的第200师和孙立人将军率领的新编第38师。
他们的战绩无需我多说,历史已经为他们竖起了丰碑。
我在剧中看到,第一次入缅作战失利后,远征军指挥官杜聿明命令各部队分路回国,自寻生路。
第200师本来有机会直接向东突围回国的,但
为了执行长官的`命令,毅然踏入了野人山这条伤亡惨重的撤退之路。
最后虽然克服了重重困难,却付出了戴安澜师长为国捐躯、在野人山留下堆堆白骨的惨重代价才勉强回国。
回国以后,第200师在电视剧里便销声匿迹,其结局不得而知。
新38师师长孙立人却没有听从杜聿明的命令,一路向西撤往了印度,最终成为唯一一支在第一次远征结束之后保存建制的部队,也是电视剧后半部着力表现的,在第二次入缅作战中功勋卓著的部队。
我无意对这两支部队选择的对错进行评说。
其实,我觉得他们也无所谓对错。
戴将军当时可以选择向东突围回国,这样也许可以保全部队,但他却坚决执行长官命令,为掩护大部队撤退,义无反顾地率领部队选择了一条死亡之路,最后以生命为代价,谱写了一曲荡气回肠的战歌,为后人竖起了一面迎风飘扬的旗帜。
孙将军则以保全部队为上,历尽艰辛退守印度,为远征军的最后胜利做出了杰出贡献。
他们都是当之无愧的民族英雄,值得我们永远铭记。
我想说的是,他们的思路不同,导致所率领的部队的结局不一样,可见是思路决定出路。
回顾自己走过的路,比较自己和同学的情况,也会得出类似的结论。
大学刚毕业那会儿,大家的境况差不多,而且可供选择的机会都不少。
当时选择做学问的,基本上成为了教授;选择留洋的,基本上都在国外发展;选择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基本上成为大款……。
我选择的是留在家乡过小日子,现在看来,也算是实现了初衷。
去年毕
业二十年同学聚会,可谓是各种思路所决定的出路的大展出。
看看别人,想想自己,其中的滋味只有自己清楚。
我问自己,如果时光倒回二十年,我还会坚持当初的思路吗?我无法回答。
人的一生,要走的路很长,但要紧处却不多。
看似偶然的几次选择,往往能够决定一个人的归宿。
同样,我无意对大家选择的人生之路进行评说。
其实,也无法进行评说。
各人有各人的成功,也有不同的遗憾。
关键是要明白自己想要的是什么,最终获得的是什么。
获得了自己想要的,便是成功。
至于下一步该怎么走,这才是现在必须认真思考的。
思路决定出路。
就算是我的一点感想和收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