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运动的神经控制1

合集下载

大学动物生理学第八章神经系统

大学动物生理学第八章神经系统

DACBA ABABC BA第八章神经系统一、选择题1.脊髓休克产生的原因是()。

A.横断脊髓的损伤性刺激所致 B.横断脊髓时大量失血C.外伤所致的代谢紊乱 D.断面以下脊髓丧失了高级中枢的调节2.冲动到达神经肌肉接点处,可导致突触前膜释放()A.乙酰胆硷 B.肾上腺素 C.去甲肾上腺素 D.环磷酸腺苷3.神经调节的特点是()A.调节幅度小 B.作用广泛而持久 C.作用迅速、准确和短暂D.反映速度快,持续时间长 E.调节的敏感性差4.神经—肌肉接头处的化学递质是()A.去甲肾上腺素 B.乙酰胆碱 C.氨基丁酸 D.5—羟色胺5.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A、反射B、反应C、适应D、正反馈E、负反馈6.与神经纤维动作电位除极时有关的离子主要是()A.Na +B.K +C.Ca2+D.Cl -7.与神经纤维动作电位复极时有关的离子主要是()A.Na +B.K +C.Ca2+D.Cl -8.能产生兴奋总和效应的神经经元联系方式为()。

A.聚合式联系B.辐散式联系C.链锁式联系D.环状式联系9.兴奋在中枢神经系统内的神经元间化学传递的下列特征中,哪一项是错误的( )A、单向传递B、不衰减C、时间延搁D、电化学反应10. 关于突触传递的下述特征中,哪一项是错误的:( )A 单向传递B 中枢延搁C 兴奋节律不变D 易疲劳11.抑制性突触后电位是在突触后膜产生(),A. 去极化;B. 超极化;C. 反极化;D. 复极化12. 兴奋性突触后电位是在突触后膜产生()。

A. 去极化;B. 超极化;C. 反极化;D. 复极化二、填空1、胆碱能神经纤维末梢释放的递质是,M型受体的阻断剂是。

2、副交感神经兴奋可使胃肠运动,消化腺分泌量。

3、突触后抑制包括和。

4、在机体生理功能调控中,控制部分的活动随受控部分的反馈信息而减弱,这样的调控方式称为。

5、当心交感神经兴奋时,可使心率,心肌收缩力。

6、外周神经元之间的作用方式有、和。

解剖学8-2

解剖学8-2

包括α和r运动神经元
大α运动神经元支配快肌纤维 小α运动神经元支配慢肌纤维 r运动神经元的胞体分散在α运动神经元之间, 其胞体较运动神经元为小。它的轴突离开脊髓 后支配骨骼肌肉的梭内肌纤维。
2.牵张反射
• 概念:当骨骼肌 受到牵拉时会产 生反射性收缩 • 特点:感受器和 效应器都是在同 一块肌肉中 • 类型:腱反射 肌紧张 • 意义:在于维持 身体姿势,增强 肌肉力量。
1.锥体系 2.锥体外系
锥体系与锥体外系功能特点
锥体系
锥体外系
1. 双侧支配 1. 对侧支配; 有单突触联系(占10~20%); 皆多单突触联系 激活α、rN元; 激活rN元; 对皮层无反馈环路。 对皮层有反馈环路 2. 加强肌紧张; 2. 调节肌紧张; 执行随意运动指令。 协调随意运动。
三、神经系统的运动整合作用
记忆的形式与过程
短时性记忆 持 感续 觉时 间 性: “信息流”的中断 (由第持 续 一时 级间 记: 数 忆秒
运 用
持 续 第时 二间 : 级数 记分 忆至 数 年
持 续 第时 三间 : 级永 记久 忆( ? )
遗 忘 遗 忘 遗 忘 可能不遗忘 (消退和息灭) (新信息的代替) (前活动性和 后活动性干扰)
高位中枢下传冲动
r运动N元兴奋 梭内肌收缩 肌梭的 敏感性↑兴奋性↑ α运动N元兴奋 梭外肌收缩
重力作用
持续轻微 牵拉伸肌
● 脑干某些中枢调节肌紧 骨骼肌处于持续地轻微的收缩状态 张是通过兴奋γ环实现的。
r-环的作用
(二)脑干对肌紧张和姿势反射的调节
• 1. 网状结构对肌紧张的调节
•网状结构:在脑干广大的区域中,神经细胞和神经 纤维交织在一起呈网状。 ①抑制区:抑制肌紧张 和肌运动的区域,称为 抑制区(范围较小); ②易化区:加强肌紧张 和肌运动的区域,称为 易化区(范围较大)。

运动解剖学 李世昌8第八章 神经系统

运动解剖学 李世昌8第八章 神经系统

(三)间脑
2、下丘脑
位于背侧丘脑的下方,构成第三脑室的下壁和侧壁的下部 分。下丘脑包括视交叉、视束、灰给节、漏斗、垂体柄和乳头 体等。下丘脑体积虽小,但结构比较复杂,含有许多孩团,神 经元与端脑、间脑、脑干和脊髓有广泛的联系。
下丘脑主要的核团有位于视交叉上方的视上核和位于第三 脑室侧壁的室旁核。此核能分泌加压素和催产素,经神经元的 轴突运输到垂体后叶,再释放到血液。
小脑上面
小脑水平切面
(二)小脑
2、小脑的内部结构 大量的神经元胞体集中于小脑的表层,
形成小脑皮质。小脑的深层为白质,白质内 还含有灰质团块,称小脑核。主要的核有: 项核、球状核、栓状核和齿状核。小脑核是 小脑向外发出传出纤维的部位。 3、小脑的功能
主要是运动调节中枢,与平衡、调节肌张 力和运动协调有关。
(一)脑干
(2)脑干的背侧面: 延髓下部后正中沟的两侧,各有两个纵行隆起,内侧的称薄束结节
,外侧的称楔束结节,其深层分别有薄束核和楔束核,它们是薄束和楔 束的终止核。楔束结节的外上方有小脑下脚,是由进人小脑的纤维组成 ,且形成第4脑室侧壁的一部分。延髓上部构成菱形窝,即第4脑室的 底的下半部分。
脑桥的背侧面形成第4脑室的上半部分,菱形窝的上侧壁为小脑上 脚。
脊髓
位置:
6条沟
两个膨大:颈膨大 腰骶膨大
脊髓圆锥 形态 终丝
31对脊神经 脊神经前根和后根 31个脊髓节段
脊髓节段与椎骨对应关系
在胚胎早期,脊髓与脊柱等长,所有 脊神经根呈直角自脊髓发出并通向相应的 椎间孔。从胚胎第4个月开始,脊髓的生长 速度慢于椎管的生长速度,由于脊髓上端 与脑相连,是固定的,下端缩短至第1腰椎 下缘(女子为第2腰椎水平),因此,腰、骶 、尾各脊髓节的脊神经根都不能保持水平 地走向相应椎间孔,而要在椎管内向下行 走一段距离再通向椎间孔。这些在椎管内 垂直下行的腰、骶、尾脊神经根,围绕终 丝一起形成马尾。

体育心理学 第八章

体育心理学  第八章

注意控制训练的方法和技术



(一)唤醒调节 (二)设置线索词 (三)自我谈话 (四)模拟比赛情景并设置比赛行动方案 (五)过度学习技能
注意集中训练



视觉守点法 视觉追踪法 意守法 低声发令法
C
1 2 3 B
4 A D
(二)心理技能训练的方法和类型

根据心理技能训练的理论基础,心理技能训练 的方法可分为:

试对上述心理训练方法进行分类
三、心理技能训练的意义和作用

(一)心理技能训练的意义
1.心理技能训练是竞技运动训练的重要组 成部分
2.心理技能训练是学校体育教育的基础建 设之一
三、心理技能训练的意义和作用

(二)心理技能训练的作用
1. 有利于提高情绪调控能力
2. 有利于增强意志品质
3. 有利于掌握和改进动作技能 4. 消除身心疲劳,加速恢复过程

(一)心理技能训练计划

心理技能训练计划具有以下两个特点: 第一,连续性和阶段性。 第二,多变性和可控性。
(二)心理技能训练计划的主要依据

在制定心理技能训练计划时,既要考虑到 实现目标的需要,又必须考虑到主、客观 条件提供的可能。 1.训练目标 2.起始状态 3.训练规律 4.训练条件
(三)心理技能训练计划的制定

(二)心理技能训练的方法和类型

根据心理技能实施的复杂程度,心理技能 训练的方法又可以分为单一的心理技能训 练方法(如渐进放松训练法、生物反馈法) 和成套的心理技能训练方法(如系统脱敏 训练、应激接种训练等)。
(二)心理技能训练的方法和类型

根据心理技能训练的周期,可以分为长 期心理技能训练(也称训练期心理技能 训练,即运动员在整个训练和比赛周期 的每次训练中都要进行的心理技能训练) 和短期心理技能训练(也称赛期心理技 能训练,即针对既定的比赛任务进行的 心理技能训练)。

初中生物北京课改版七年级下册第八章 生命活动的调节第一节 神经系统的组成-章节测试习题

初中生物北京课改版七年级下册第八章 生命活动的调节第一节 神经系统的组成-章节测试习题

章节测试题1.【答题】反射是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反射必须有完整的反射弧B.反射弧是一种神经结构C.反射要受大脑的控制D.反射活动需要多个系统的参与【答案】C【分析】本题考查反射的相关知识点。

【解答】反射必须有完整的反射弧,A正确;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五部分,是一种神经结构,B正确;反射包括简单反射和复杂反射,简单反射不受大脑的控制,复杂反射受大脑的控制,而不是反射要受大脑的控制,C错误;反射活动需要多个系统的参与,如神经系统、运动系统,D正确。

2.【答题】下列关于神经系统与神经调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中枢神经系统由脊髓和脊神经组成B.一个神经元由轴突和树突组成C.神经元受到刺激后,会产生神经冲动D.条件反射是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答案】D【分析】本题考查神经元的结构和功能;人体神经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解答】脑和脊髓是神经系统的中枢部分,叫中枢神经系统,A不符合题意;神经元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体和突起两部分,神经元的突起一般包括一条长而分支少的轴突和数条短而呈树枝状的树突,B不符合题意;神经元(又叫神经细胞)是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神经元的功能是受到刺激后能产生和传导兴奋,C符合题意;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包括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D不符合题意。

3.【答题】下列不属于反射活动的是()A.由于气温高而出汗B.由于气温低皮肤血管收缩C.在强光下瞳孔缩小D.草履虫从盐溶液处游向清水【答案】D【分析】本题考查神经系统。

【解答】当气温高时,人体通过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而发生出汗现象,属于反射活动,A正确;当气温低时,皮肤的冷感受器兴奋,通过神经调节,皮肤血管收缩,减少热量散失,属于反射活动,B正确;当强光刺激眼睛时,通过神经调节,使瞳孔缩小,属于反射活动,C正确;草履虫属于单细胞动物,没有神经系统,所以草履虫从盐溶液处游向清水,只是应激性,不属于反射活动,D错误。

初中生物北京课改版七年级下册第八章 生命活动的调节第四节 激素调节-章节测试习题

初中生物北京课改版七年级下册第八章 生命活动的调节第四节 激素调节-章节测试习题

章节测试题1.【答题】下列对甲、乙、丙三幅曲线图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图甲中曲线表示人体血液流过肾脏后某物质含量的变化情况,则该物质可能是尿素B.图丙表示一天内大棚中CO2含量的变化,在a点打开通风孔的目的是补充大棚氧气C.图丙曲线显示,大棚内的生物在13~17时段内呼吸作用强度没有变化D.图乙为正常人进食后血糖含量的变化曲线,BC段出现血糖含量上升主要是由于食物中糖类的消化和吸收【答案】D【分析】本题考查呼吸作用与光合作用的区别和联系。

【解答】(1)肾脏是形成尿的器官,肾单位是肾脏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由肾小球、肾小囊和肾小管组成;尿的形成过程包括滤过、重吸收两生理过程。

(2)胰岛素的主要功能是调节糖在体内的吸收、利用和转化等,如促进血糖合成糖元,加速血糖的分解,从而降低血糖的浓度。

(3)温室中二氧化碳的浓度主要与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有关,而光合作用进行的条件是有光,而呼吸作用随时都能进行。

A、图甲中曲线表示人体血液流过肾脏后某物质含量的变化情况,肾脏在形成尿的同时也需要血液运来的氧气和营养物质,以维持自身的生理活动;因此血液流经肾脏后,所含物质的变化是氧气、营养物质、尿素减少,二氧化碳等废物增多。

由图示可知:该物质最可能是二氧化碳,A错误;B、棚内二氧化碳的浓度变化取决于生物的呼吸作用产生的二氧化碳与光合作用吸收的二氧化碳数量,当呼吸作用放出的二氧化碳量大于光合作用的吸收量,棚内二氧化碳量升高,反之二氧化碳量降低。

作为一个稳定的生态系统,该棚内的二氧化碳呈现以24小时为周期的变化,每天日出前(7时左右),呼吸作用产生的二氧化碳积累在棚内,使二氧化碳达到最高值。

在a点,此时的二氧化碳的浓度最低,所以打开通风口的目的补充大棚CO2,以利于棚外二氧化碳进入棚内,促进蔬菜的光合作用,B错误;C、图丙曲线显示,大棚内的生物在13~17时段内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趋于平衡,C错误;D、如乙是人在饭后,刚获得了糖类等营养物质,因此血糖含量升高(B~C),这时人体内的胰岛素分泌增加,来调节糖的代谢,促进血糖合成糖元,加速血糖的分解,从而降低血糖的浓度(C~D),使血糖维持在正常水平,D正确。

第八章生物的运动ppt课件

第八章生物的运动ppt课件

蛇无足,它依靠身体的肌肉收 缩,牵动骨胳与腹部鳞片的协 调运动,作“之”字形扭动爬 行、或直线前进、或在沙地上 作“蟹步”横行
横着走
螃蟹为什么横着走?
a.地磁场说 螃蟹是依靠地磁场来判断方向的。在地球形成以后的漫 长岁月中,地磁南北极已发生多次倒转。地磁极的倒转使许多生物 无所适从,甚至造成灭绝。螃蟹是一种古老的回游性动物,它的内 耳有定向小磁体,对地磁非常敏感。由于地磁场的倒转,使螃蟹体 内的小磁体失去了原来的定向作用。为了使自己在地磁场倒转中生 存下来,螃蟹采取“以不变应万变”的做法,干脆不前进,也不后退 ,而是横着走。
骨的成分
骨的成分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有机质:占1/3(能燃烧) 无机质:占2/3(不能燃烧)
有机质:骨胶原纤维、胶原蛋白等— 弹性、韧性。 无机质:碱性钙盐(磷酸钙、碳酸钙等)—硬性、脆性。
骨的特性: 硬度和弹性
骨的生长 长粗: 骨膜的成骨细胞
长长: 骨端软骨层的成骨细胞
幼儿有机物超1/3与无机物不到2/3 成年人有机物约1/3与无机物约2/3 老年人有机物不到1/3与无机物超2/3 所以:儿童的骨容易变形;老人的骨容易骨折
❖ 水生动物适应水生环境,它们的运动 方式以 游泳为主,游泳的方式也各具 特色,如鱼靠鳍的摆动、海龟靠四肢 的划动等。
请同学们选择正确的远动方式,若 正确的会继续下一题,请回答错误 的同学表演节目。
动物的运动方式
空中飛 跳、走、爬
水中游
动物的运动方式
空中飛 跳、走、爬
水中游
动物的运动方式
空中飛 跳、走、爬
支持、保护枢纽、运动 贮99%钙,还有磷等。
一、概述
(一)骨 成人骨共206块,分为 颅骨、躯干骨、四肢骨。

第二节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第二节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D 5、下列各项反射活动中,与“谈虎色变”这一反射类型相同的是( )
A.人熟睡时被蚊子叮咬会动一动 B. 人的眨眼反射 C. 酸橘子入口,分泌唾液 D. 精彩的哑剧引发观众哈哈大笑
摇一次铃,铃声刺激 没有使狗分泌唾液
条件反射
每次喂狗以前先摇一 次铃,如此重复多次
一段时间后,只要一摇铃,即使 不喂食物,狗也会分泌大量唾液
抢答题
1、人从亮处走到暗处,瞳孔会扩大。非条件反射 2、鹦鹉学舌。 条件反射 3、小明躲开树上掉下来的树枝。 非条件反射 4、马戏团小狗表演算算术。 条件反射 5、幼儿见到穿白色衣服的护士就紧张哭闹。条件反射 6、运动员踢足球。 条件反射 7、手碰到火,就会立刻收回。非条件反射人类特有的反射 附加题:吃梅止渴、望梅止渴、谈梅止渴分别是?
非条件反射 条件反射 条件反射
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的比较
反射类型
形 成时间
参与反射的 神经中枢
保持时间的 长短
大脑皮层以 非条件反射 人生来就有的 下(如脊髓、 终生不消失
脑干)
条件反射 后天形成的 大脑皮层
暂时的、 可消退
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分别对生物的生活有怎样的意义? (提示:婴儿一出生就有吸吮反射;食草动物看见食肉
神经中枢
神经
神分 析经 中信 息枢
想一想
效应器
膝跳反射过程 中,神经冲动 传导的途径是 怎样的?
感受器
传出 神经 传入 神经
神经 中枢
感受器 传入神经 神经中枢 传出神经 效应器
试一试:说出缩手反射的反射弧。
1 感受器 (手部皮肤)
2 传入神经( 脊神经 )
1
3 神经中枢 ( 脊髓 )
4 传出神经( 脊神经 )

临床执业医师生理学各章考点精析:第八章神经系统的功能

临床执业医师生理学各章考点精析:第八章神经系统的功能

2015临床执业医师生理学各章考点精析:第八章神经系统的功能第八章神经系统的功能【考纲要求】1.神经系统的功能:①经典突触的传递过程,兴奋性突触后电位与抑制性突触后电位;②突触传递的特征;③外周神经递质和受体:乙酰胆碱及其受体;去甲肾上腺素及其受体。

2.神经反射:①反射与反射弧的概念;②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③反射活动的反馈调节:负反馈和正反馈。

3.神经系统的感觉分析功能:①感觉的特异投射系统和非特异投射系统;②内脏痛的特征与牵涉痛。

4.脑电活动:正常脑电图的波形及其意义。

5.神经系统对姿势和躯体运动的调节:①牵张反射;②低位脑干对肌紧张的调节;③小脑的主要功能;④基底神经节的运动调节功能。

6.神经系统对内脏活动的调节:①交感和副交感神经系统的功能;②脊髓和低位脑干对内脏活动的调节。

7.脑的高级功能:大脑皮层的语言中枢。

【考点纵览】1.突触传递过程:当突触前神经元兴奋传到神经末梢时,突触前膜对Ca2+通透性增强,Ca2+进入末梢,引起突触前膜以出胞方式释放神经递质。

如果前膜释放的是兴奋性递质,与突触后膜对应受体结合,使后膜对Na+的通透性最大,Na+内流,使突触后膜发生去极化,产生兴奋性突触后电位(EPSP),EPSP大,可使突触后神经元兴奋,EPSP小,可使突触后神经元兴奋性增高。

如果前膜释放的是抑制性递质,与突触后膜对应受体结合,使后膜对Cl-的通透性最大,Cl-内流,使突触后膜发生超极化,产生抑制性突触后电位(IPSP),IPSP使突触后神经元抑制。

2.突触传递的特征:单向传布;突触延搁;总和;兴奋节律的改变;对内环境变化敏感和易疲劳性。

3.末梢释放乙酰胆碱作为递质的神经纤维称为胆碱能纤维。

胆碱能纤维主要包括:①全部交感和副交感节前纤维;②大多数副交感节后纤维(除去少数肽能纤维);③少数交感节后纤维,如支配汗腺的交感神经和支配骨骼肌血管的交感舒血管纤维;④躯体运动神经纤维。

胆碱能受体包括两种:M受体和N受体,M受体阻断剂为阿托品;N受体阻断剂为筒箭毒。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讲义第八章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课时4体液调节的过程考点1 激素与内分泌系统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讲义第八章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课时4体液调节的过程考点1 激素与内分泌系统

课时4 体液调节的过程课标要求核心考点五年考情核心素养对接1.说出人体内分泌系统主要由内分泌腺组成,包括垂体、甲状腺、胸腺、肾上腺、胰岛和性腺等多种腺体,它们分泌的各类激素参与生命活动的调节;2.举例说明激素通过分级调节、反馈调节等机制维持机体的稳态,如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调节和血糖平衡的调节等激素与内分泌系统2022:北京T9、江苏T22(2);2021:海南T10、湖南T19、浙江6月T8、全国乙T31;2020:山东T8、浙江1月T13;2019:海南T161.生命观念——通过分析动物激素的种类及相互作用,形成普遍联系及局部与整体相统一的观点。

2.科学探究——通过动物激素功能的探究实验,掌握科学探究的思路和方法。

3.社会责任——健康宣传:关注激素失调症,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血糖调节2023:重庆T8、江苏T21、山东T22(1)(2)、湖北T6、广东T8、新课标T1AC和T32(3)、浙江1月T11;2022:海南T14、浙江6月T30、湖北T10AB;2021:河北T10、北京T18、天津T14、福建T2、浙江1月T17;2020:江苏T12、全国ⅠT31、全国ⅡT31(2);2019:江苏T27、海南T17、浙江4月T33激素分泌的调节和激素调节的特点2023:北京T9、海南T17、山东T8、湖南T6、全国乙T4;2022:浙江1月T19、河北T10、全国乙T30、重庆T9、辽宁T21(4)、北京T9;2021:辽宁T21、重庆T14、全国甲T4;2020:浙江7月T9、全国ⅠT3;2019:浙江4月T21命题分析预测1.本部分是高考命题的核心点之一,重视基础知识和基础生理过程的考查,主要考查点有激素的种类和作用、激素调节的特点、与激素有关的实验设计和分析,命题形式比较灵活,既有选择题,也有非选择题。

2.预计2025年高考除继续对动物激素的种类和作用、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调节进行考查外,也会以具体的实例为载体考查激素与人体健康的关系、动物激素在生产中的应用,突显科学探究和社会责任等核心素养的落实考点1 激素与内分泌系统1.促胰液素的发现(1)沃泰默的观点:胰腺分泌胰液只受[1] 神经 调节。

2024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教材基础练第八章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第2节神经调节教学课件

2024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教材基础练第八章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第2节神经调节教学课件

教材素材变式
4 (多选)如图为人体不同类型的神经元结构模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3种神经元形态相似,都由树突和轴突两部分组成 B.3种神经元基本结构都包括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 C.3种神经元中的树突主要接受信息,轴突主要传出信息 D.尽管3种神经元的突起数量不同,但都参与构成神经组织
答案
4.BCD 3种神经元形态差异较大,但都由细胞体、树突和轴突等部分组成, A错误。3种神经元基本结 构都包括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B正确。树突主要接受信息并将信息传向细胞体,轴突将细胞体的 信息传向下一个神经元,C正确。尽管3种神经元突起数量不同,但都具有神经细胞的结构和功能,都参 与构成神经组织,D正确。
答案
1.C 非条件反射是与生俱来的,先天就存在的,其数量是有限的,而条件反射是后天学习过程中习得的,其数量几 乎是无限的,A正确。条件反射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通过学习和训练而建立的,条件反射建立之后要维持下去, 还需要非条件刺激的强化,如果反复应用条件刺激而不给予非条件刺激,条件反射就会消退,如响铃的同时给狗喂 食,等条件反射建立后,还需要将非条件刺激(食物)与条件刺激(响铃)结合起来进行强化,B正确。条件反射的消退 不是条件反射的简单丧失,而是中枢把原先引起兴奋性效应的信号转变为产生抑制性效应的信号,C错误。条件反 射扩展了机体对外界复杂环境的适应范围,使机体能够识别刺激物的性质,预先作出不同的反应,因此,条件反射使 机体具有更强的预见性、灵活性和适应性,大大提高了动物应对复杂环境变化的能力,D正确。
答案
2.D 一个完整的反射活动不能仅由一个神经元完成,最简单的反射弧也需要两个神经元,A错误。膝跳反 射是生来就有的非条件反射,是一种比较低级的神经活动,神经中枢在脊髓;谈梅生津是通过大脑皮层的语 言中枢对抽象的语言建立的条件反射,是人类特有的复杂反射,该反射活动的神经中枢在大脑皮层,B错误。 膝跳反射的效应器是传出神经末梢及其所支配的肌肉,谈梅生津反射活动的效应器是传出神经末梢及其所 支配的腺体(唾液腺),C错误。膝跳反射(非条件反射)是一种比较低级的神经活动,谈梅生津(条件反射)是人 类特有的复杂反射,两个反射活动效应器对刺激作出应答反应的时间,前者短于后者,D正确。

体育心理学第八章动作技能的学习测试题及答案

体育心理学第八章动作技能的学习测试题及答案

体育心理学第八章动作技能的学习测试题及答案总计: 5 大题,38 小题,共100 分答题时间:120一、单选题(该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

)1.以下陈述不正确的是__________。

()A.基本运动能力无法迁移B.技能的分解练习不利于技能间的迁移C.在运动技能学习的后期,不要希望从相似的技能中获取更多的迁移D.一般而言,运动技能间的迁移很小2.驾驶赛车是__________类型的运动技能。

()A.是一种决策很少而运动技能成份较多的运动技能B.是一种有着较多决策和较多运动技能的运动-认知性技能C.是一种有着较少决策和较少运动技能的运动-认知性技能D.是一种有着较多决策和较少运动技能的认知技能3.运动技能的组成包括__________过程。

()A.智力过程和心理过程B.心理过程和生理过程C.心理过程和技能实施过程D.智力过程和技能实施过程4.__________技能明显需要练习者根据目标个体的动作进行反应应答。

()A.闭锁性技能B.开放性技能C.不连续性技能D.连续性技能5.射击项目是__________类型的动作技能。

()A.开放性技能B.连续性技能C.系列性技能D.不连续性技能6.以下不属自然反馈信息源的是__________。

()A.运动轨迹B.视觉C.本体感觉D.听觉7.__________是影响运动技能学习的内部因素。

()A.反馈B.运动能力C.技能的指导与示范D.练习8.射箭和弹钢琴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技能,但根据环境稳定性来进行分类,它们可归为__________。

()A.闭锁性技能B.开放性技能C.不连续性技能D.高策略性技能9.以下哪一规律不属于技能练习过程中的一般规律__________。

()A.先慢后快B.一蹶不振C.高原现象D.起伏现象10.影响技能迁移的客观因素是__________。

()A.技能间的相似性B.心理定势C.认知技能与策略D.学习的态度二、多选题(该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5分。

第八章 运动技能的学习--岳

第八章 运动技能的学习--岳

低策略性技能
高策略性技能
动作的完成几乎不 需要复杂的认知与 决策:田径、射击、 游泳等
动作的完成需要部 分的认知与决策: 武术、滑雪、冰上 项目等
动作的完成需要 复杂的认知与决 策:快速的球类 项目、拳击等
低策略——高策略性运动技能分类
二、运动技能形成的途经

(一)练习
(二)反馈
(一)练习
低策略性技能是指动作操作成 功的决定因素是动作本身的质量, 对该做什么动作的知觉和决策作用 几乎可以忽略,例如:举重、田径、 游泳和体操等。
高策略性技能的本身并不重要, 重要的是在某种情况下做何种动作, 即决策做什么动作是最关键的。例如, 在羽毛球比赛中,基本动作每个运动 员都会,重要的是要知道在什么情况 下用什么动作,“要用脑子打球”, 这是比赛取胜的关键。
(2)有些技能的提高需要身体
素质作保障,技能水平发展到一
定阶段再要继续发展,必须将原
有身体素质进一步提高,技能水
平才可继续发展。
(3)随练习的进行,练习者的兴趣降 低,情绪厌倦,身体疲劳或疾病等, 也会影响到运动技能的发展;
(4)复杂技能可能比简单技能更 易出现高原现象。在复杂技能中, 单个动作的连接以及整体技能的 程序都比较复杂,分解练习中的 单个动作的执行时机、力度在整 体技能中都有不同的要求,整体 练习中的策略调整可能产生高原 现象。
(三)运动技能学习过程的变化特征
1、运动技能是后天习得的。
2、运动技能的学习从意识性向无意识过渡。
3、运动程序的作用。
4、动作技能的自动化。 5、能量消耗的节省化。 6、觉察错误能力的逐步提高。
(四)运动技能的分类
1、根据技能操作中环境背景的稳定性特 征将运动技能分为封闭性和开放性运动。 开放性运动技能是指在操作目标、支 撑平台和其他人始终处于运动状态条件下 进行的技能。

第八章 运动的神经控制2

第八章 运动的神经控制2

*:该部分小脑功能受损出现随意运动的 力量、 力量、方向及限度方面的紊乱和肌张 力减退,表现有: 力减退,表现有: a.意向性震颤(Intention tremor):肌肉 意向性震颤(Intention tremor): 在运动时抖动而把握不住运动的方向, 在运动时抖动而把握不住运动的方向, 指向目标时出现明显震颤。 指向目标时出现明显震颤。
一、姿势反射(postural reflexes)
姿势和体位的变更是身体各部位肌张力重新调配, 最终结果保持身体平衡(静态平衡、动态平衡)。 姿势反射的结构在脑干,反射环路的感觉传入有3个 来源:
前庭:来自于位听器官 本体感受器:来自于肌梭、Golgi腱器官、关节感受器 视觉:来自于上丘(四叠体)
脑干姿势反射
Postural reflex of the brain stem
姿势: 姿势:躯干和四肢在空间的相对 位置和空间朝向, 位置和空间朝向, 全身的骨骼肌保持不同程度的张 力,并相互协调和配合才能保持 一定姿势。 一定姿势。 在躯体活动过程中, 在躯体活动过程中,中枢神经系 统通过不断调整不同部位骨骼肌 的张力,以完成各种动作, 的张力,以完成各种动作,保持 或变更躯体各部分的位置这一反 射过程总称为姿势反射 姿势反射。 射过程总称为姿势反射。
网状结构→网状脊髓束 脊髓灰质 网状结构 网状脊髓束→脊髓灰质 网状脊髓束 脊髓灰质→ 调节肌张力
参与对躯干和肢体近端肌肉运动的控制
内侧网状脊髓束 网状脊髓束
(medial reticulospinal tract) )
外侧网状脊髓束 网状脊髓束
(lateral reticulospinal tract) )
姿势调整过程中存在前馈和反馈调节方式。

初一生物学(北京版)-第八章--生命活动的调节-8.2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条件反射与非条件反射)

初一生物学(北京版)-第八章--生命活动的调节-8.2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条件反射与非条件反射)
C.蜘蛛结网、孔雀开屏D.谈虎色变、老马识途
2.某人看到前方危险的告示后停止前行,而一只狗却仍然前行,这种差异的本质是人类拥有()
A.视觉中枢B.躯体感觉中枢
C.语言中枢D.躯体运动中枢
3.测试老鼠在最短时间内穿过迷宫的能力时,给它食物奖赏的最佳投放时间是()
A.老鼠顺利穿出迷宫后B.老鼠正在迷宫时;
丙组——听甲组描述感受
丁组——看“酸杏”文字
2.分析刺激类型及感受器、效应器
甲组:直接刺激;乙丙丁组:间接刺激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一种不同刺激却引起了相同反射的情况呢?(条件反射需要以非条件反射为基础)
分析教材中的重要学习活动,由于无法实际进行实验,所以采取直接告知结果,重点放在分析刺激类型、感受器和效应器上边。
C.老鼠进迷宫前D.每天测试结束后
4.北京多处公交站设立了盲文站牌,盲人通过触摸站牌上的文字,了解线路信息。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触摸时,对盲文敏感的细胞位于皮肤
B.阅读盲文的神经中枢位于脊髓
C.阅读盲文和缩手反射都属于非条件反射
D.阅读盲文不需要语言中枢的参与
通过习题
巩固强化
教学目标及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目标:
1.能够区别条件反射与非条件反射
2.概述条件反射形成过程
3.能够区分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
教学重点:
1.条件反射与非条件反射的区别与联系
2.条件反射的建立过程
教学难点:
理解条件反射的建立过程
教学过程(表格描述)
教学环节
主要教学活动
设置意图
导入
知识回顾回忆:
条件反射建立过程
1.巴甫洛夫:俄罗斯生理学家
1878-1890年,神经系统对血液循环的调节和支配作用

大脑中的运动控制机制

大脑中的运动控制机制

大脑中的运动控制机制大脑中的运动控制机制指的是大脑如何控制和协调我们的运动行为。

这个过程涉及大脑的神经元网络,包括皮层运动区、基底节、小脑和脊髓等结构。

下面将从大脑运动控制区域、神经传递、协调以及意志力等方面来探讨大脑中的运动控制机制。

大脑运动控制区域主要有两个,大脑皮质运动区和基底节。

大脑皮质运动区位于大脑的顶叶和带状回,包括运动前区、运动顶区和运动后区。

这些区域负责运动的计划、发起和执行。

基底节则是一个位于大脑中央的深部结构,包括纹状体、苦楝核和球盖核等。

基底节与大脑皮质运动区相互连接,对运动进行平衡、调节和控制。

在神经传递方面,大脑中的运动控制机制依赖于神经细胞之间的相互连接和信息传递。

神经细胞通过突触将电化学信息传递给其他神经细胞。

在运动控制过程中,大脑皮质运动区的神经细胞通过突触与其他神经细胞进行连接,向其发送信号。

这些信号通过神经传递物质(如神经递质)在神经细胞之间传递,从而实现信息的传递和运动的执行。

协调是大脑中运动控制机制的关键。

大脑皮质运动区和基底节之间的相互连接和互动使得运动能够被协调和精确控制。

在运动的计划和发起阶段,大脑皮质区域负责生成动作的意图和目标,而基底节则参与调节和筛选动作的选择和顺序。

在运动的执行阶段,大脑皮质运动区通过神经传递信号到达脊髓,控制肌肉的收缩和放松,从而实现具体的运动。

同时,基底节在运动的执行过程中通过环回控制循环以及与皮质区的反馈信号来调节运动的执行和调整。

另外,意志力也是大脑中运动控制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

意志力是指我们能够有意识地控制和调节运动行为的能力。

大脑皮质运动区的神经细胞可以通过与其他脑区的连接和对外部刺激的感知,来组织和协调运动。

这种意志力的作用使得我们能够根据外部环境和内部需求,灵活调整和改变我们的运动行为。

总之,大脑中的运动控制机制是一个复杂的神经网络系统,涉及大脑皮质运动区、基底节、小脑和脊髓等结构的协同工作。

这些结构通过相互连接和信息传递,实现运动的计划、发起和执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运动单位的分类
慢收缩抗疲劳型(抗重力肌):
小型的运动神经元,收缩力较弱,维持时间较 长,不易疲劳
快收缩易疲劳型:
大型的运动神经元,收缩力强,维持时间短, 易疲劳
快收缩抗疲劳型::
大型的运动神经元,收缩力较强,不易疲劳
二、运动神经元库
(motoneuron pool) 又名运动神经元池
支配相同肌肉的运动神经元集合构 成了运动神经元库
结构基础
本质
机制
B
A
C
Golgi腱器官 Golgi tendon organs
反牵张反射的回路构成
• ① 梭外肌与肌梭呈并联关系, 梭外肌与腱器官呈串联关系; • ② 肌梭感受肌肉的长度变化(长度感受器), 腱器官感受肌肉的张力变化(张力感受器); • ③ 腱器官对被动牵拉不敏感,而对肌肉的主动 收缩异常敏感。当肌肉受到牵拉时,首先兴 奋肌梭而发动牵张反射,引致受牵拉肌肉收 缩,导致腱器官兴奋而发动反牵张反射。
第三节 脊髓运动功能
一 脊 髓 运 动 功 能 成 分
运动神经元的不均匀分布 如C3~T1支配手臂,则腹角膨大
(一)屈肌反射 flexor reflex
反射(reflex)
反射弧
Crossed Extensor Reflex
Crossed Extensor Reflex
(二)中枢模式发生器 central pattern generator ,CPG
γ2运动神经元(静态型) ------核袋纤维b2型和 核链纤维C型
γ- 运动神经元的功能及γ环路
分类
腱反射和肌紧张
意义
维持躯体平衡 诊断神经系统疾病
膝跳反射
三、反肌伸长反射 inverse myotatic reflex, IMR
• 反牵张反射(inverse stretch reflex): 当有神经支配的肌肉收缩时,通过反射活动 使其收缩的肌肉舒张。 意义:防止被牵拉肌肉受到损伤。
• 又称牵张反射(stretch reflex)
Tendon reflex Muscle tonus
• 概念和分类
• 反射弧的组成
肌梭的结构
核袋纤维-----Ⅰa
Ⅰa

动态相—初级传入神经
静态相---初级传入神经
和Ⅱ
核链纤维----初级传入神经 和次级传入神经
Gamma-运动神经元
γ1运动神经元(动态型) ------核袋纤维b1型
α - 运动神经元的输入
肌梭:通过背根,传递本体感觉;反馈调节 高位运动神经元:脑干和运动皮质;随意运动 脊髓中间神经元:兴奋性/抑制性,脊髓反射。
一、运动单位
Motor unit: 一个脊
髓α运动神经元或脑 干运动神经元及其支 配的全部肌纤维所构 成的一个功能单位。
Excitation contraction coupling
一、反射的特性
• • • •
概念和基本特征 分类 反射时程 反射的可塑性
反射(reflex)
反射弧
非条件反射
条件反射
铃声
+
食物
无唾液分泌 唾液分泌
条件刺激 非条件刺激 无关刺激 强化
条件反射 非条件反射
无关刺激与非条件刺激在时间上的多次结合
二、肌梭反射 (muscle spindle reflex)
运动神经元库以两种方式决定 肌肉的收缩力:
1、单个运动神经元放电频率
单收缩 复合收缩 强直收缩
2、库内放电的运动神经元数目 神经元募集现象(recruitment) 大小原则(size principle)
三、运动单位紊乱
• • • 运动神经元水平 神经--肌肉接头水平 肌肉水平
第二节 运动反射
中脑运动区
延髓网状核 网状脊髓束 I
E
I 半个中心
L
脊髓前角
L 屈肌
运动神经元
伸肌
中间神经元的节律活动
二、脊髓运动功能的抑制作用
交互性抑制(reciprocal inhibition)
突触后抑制
回返性抑制recurrent inhibition)
分类
突触前抑制 (presynaptic inhibition)
第一节
运动单位和运动神经元库
肌肉的分类: 伸肌&曲肌
肌肉按部位分类:
• 中轴肌:支配躯干;维持姿势 • 近侧肌:支配肩、肘、髋、膝;运动 • 远侧肌:手、脚、手指、脚趾;精细动作
α运动神经元:支配梭外肌。
大的α运动神经元 --- 快肌; 小的α运动神经元 --- 慢肌。 γ运动神经元:支配梭内肌,调节肌梭的敏感性。 β运动神经元:体积较大,对梭内、外肌都有支配。
①侧支性抑制 (交互抑制)
意义:作用相反的中枢
活动协调一致。
交互性抑制 (reciprocal inhibition)
②回返性抑制:
意义:使N元活动及时终止;
同一中枢活动协调
回返性抑制 (recurrent inhibition)
突触前抑制 (presynaptic inhibition)
第八章 运动的神经控制 Nervous control for movement
肌肉:
• 平滑肌 自主神经系统(ANS) • 心肌 • 骨骼肌 + 其支配神经 ===》 躯体运动系统
运动的形式
• 反射性运动(reflex movement) • 随意运动(voluntary movement) • 节律性运动(rhythm movement)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