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技术:影像艺术创作基础
摄影基础教程PPT课件

第二章 照相机
第二节 照相机相机的基本类型
一、 相机按结构可分以下几类: 1、 旁轴取景器照相机 又称平视取景联动测距相机。取景器与镜头 的光轴互相平行,但不在同一条轴线上。 由于没有采用五棱镜,使用镜间快门,重量轻, 体积小,快门震动轻。 因为取景器与镜头有一定距离,存在一定视 差。拍摄近距离物体时,视差更为明显。 旁轴取景器照相机 多用135 胶片(36mm×24mm), 也有使用120胶片(60mm×45mm、60mm×60mm、 60mm×70mm )的。 典型机型有莱卡M系列。
第二章 照相机
第二节 照相机的基本构造
4. 取景器 取景器能够把将要记录在胶片上的影像近似
地显示出来,它会指导摄影者瞄准和构图。有些 照相机的取景器就是简单的观察窗口,而单镜头 反光照相机的取景器则是由反光镜和棱镜组成的, 摄影者可以通过镜头直接观看影像。对于数码像 机来说,取景器往往是一个微型的LCD屏。 5. 聚焦控制装置
第二章 照相机
第三节 照相机的基本类型
二、 相机按感光材料可分以下两类: 1、胶片相机 使用涂在片基上的银盐或其他能对光起到光化学反应的材料-胶片记录 影像的相机。 2、数码相机 数码相机是指感光材料和记录方式采用电子化的照相机。具有电子记录、 及时显影、高速传输、便于存储、成本低的特点。它与图象处理软件相结合, 实现了图片后期制作明室化,拓展了图像的创意空间,对摄影的发展产生了 重要的影响。
二、控制影像的清晰度
按动快门的操作力和快门开启的冲击力,都会使相机抖动,影响 影像的清晰度。当快门速度足够快(曝光时间足够短)时,可以将振 动的影响减至最小,快门速度越慢(曝光时间越长),要求相机的稳 定性越高,以保证得到必要的清晰度。要保证拍摄对象的清晰,拍摄 距离越远,快门速度越快。
大学摄影基础知识课程 完整版 PPTPPT

52
53
四 拍摄模式
相机的曝光模式常以拨盘形式出现,分别 为P档、A(AV)档、S(TV)档、M档。
54
P档(程序自动曝光)
指相机根据当时的拍摄环境自动设置光圈 和快门的数值。
很多相机上同时拥有P档和全自动模式, 然而两者的区别在于,P档允许拍摄者对 相机的感光度、曝光补偿、白平衡等参数 进行设置。
34
35
景深四要素:
1、光圈越大(光圈值f越小)景深越浅,光圈越小(光圈值 f越大)景深越深。 2、镜头焦距越长景深越浅、反之景深越深。 3、主体越近,景深越浅,主体越远,景深越深。 4、拍摄距离越近,景深越浅,拍摄距离越远,景深越深
36
使用大光圈
要使画面产生虚化,要具备以下至少一个条件: ·使用大光圈 选用较大的光圈作为前提,故意的将画面中的其它景物
白在内聚集在看台上,这个体形优美的裸跑者澳
大利亚会计师米歇尔.奥.布瑞恩跑过球场来到看
台前,这尴尬的场面让女王差点晕倒!
61
M档(全手动控制)
拍摄者可以手动的设置光圈值以及快门速 度,对曝光实现完全的控制。
在实际应用中,需要一定的拍摄经验才能 灵活运用。
摄影摄像基础知识

摄影摄像基础知识.txt我这辈子只有两件事不会:这也不会,那也不会。
人家有的是背景,而我有的是背影。
肉的理想,白菜的命。
肉的理想,白菜的命。
白马啊你死去哪了!是不是你把王子弄丢了不敢来见我了。
一、摄影摄影有两种含义:一是指摄制人员。
摄制人员是一部电影造型艺术的体现者。
一部电影——全体创作人员的劳动结晶,都是通过摄影人员一个镜头一个镜头地拍摄出来的。
他与导演一起进行“创作”,也就是说,作为一个摄影人员,职责就是在导演的创作思想指导下,用摄影手段、技巧去实现导演的创作意图和艺术构思。
二是用电影摄影机摄取景物影像的过程。
通常包括三个步骤:首先使景物形态通过透镜在感光片上曝光,构成潜影;其次将曝光后的感光片经显影和定影等化学处理,得到明暗程度与景物相反或色彩与景物互成补色的负象,即底片;最后,使另一感光片通过底片曝光,再经显影和定影等化学处理而得到明暗程度或色彩与被摄景物一致的正象,即透明正片。
也有使用反转感光片拍摄的,经过显影和定影等化学处理,直接得到透明正片。
二、摄像摄像有两种含义:一指摄像人员。
摄像人员是一部电视教材造型艺术的体现者。
其职责是在导演创作思想指导下,用摄像手段、技巧去实现导演的创作意图和艺术构思。
另外,指用电视摄像机摄取景物影像的过程。
三、录像录像有两种含义:指使用录像机的人员。
将电视摄像机摄取的景物影像用录像机记录在录像磁带上的过程。
四、曝光感光材料受光作用的过程。
曝光量的大小取决于感光材料受光的照度与曝光时间,即:曝光量= 照度×时间。
照度可用光圈大小来调节,曝光时间可用遮光器(铱烀庞)速度来控制。
电影摄影机中的胶片是恒速连续运转的,一般除使用光圈外,有时也配合使用装在机身内部的俗称乙蹲影逵的遮光器的开角度大小调节曝光量。
1.曝光点电影底片上获得中级密度的景物亮度控制点,也是曝光组合选择的基准点。
在电影生产中,对它的选择受如下相互关系的制约:中级反光率的景物亮度产生底片中级密度,经过标准光号印片而获得银幕最佳视觉效果。
摄影基础知识和常见问题

摄影基础知识和常见问题相机种类------------------------3楼相机的光学原理---------------4楼镜头种类------------------------5楼快门及分档---------------------6楼光圈的作用及其分档---------7楼胶卷的种类及感光度---------8楼曝光及其控制------------------9楼景深及其制约因素----------10楼摄影构图及用光-------------11楼焦距----------------------------12楼景深----------------------------13楼超焦距-------------------------14楼 AF(Auto Focus)自动对焦---15楼 AE(Auto Expose)自动曝光-16楼红眼----------------------------17楼白平衡-------------------------18楼相机选购建议----------------19楼三脚架选购建议-------------20楼了解新机----------------------21楼滤镜及其种类----------------22楼技巧----------------------------23楼玩转数码相机绝招----------24楼初学摄影?---------------------25楼3楼一、照相机的种类(一)按胶卷型号分类(画幅不同)1、110照相机体积小巧,每张画幅的大小为13*17mm。
2、120照相机可拍60*60mm的标准画幅外,还有画幅尺寸为45*60mm、60*70mm、60*90mm多种规格,优点画幅大,影像像素多,适合高度放大,制作高清晰度、颗粒细腻、高分辨率的大幅照片,但体积大,笨重,胶卷成本高。
3、135照相机画幅尺寸为24*36mm,,胶卷宽度为35mm. (二)按照照相机的外形和结构分类1、平视取景照相机2、双镜头反光照相机3、单镜头反光照相机(三)特殊种类的照相机1、一步成像照相机2、防水照相机3、水下照相机4、广角照相机5、全景照相机光学原理镜头是凸透镜。
摄影基础知识整理

名词解释【1】景深:指被摄景物中能产生较为清晰影像的最近点至最远点的距离。
光圈、镜头、及拍摄物的距离是影响景深的重要因素:1,光圈越大景深越小,光圈越小景深越大。
光圈与景深成反比。
2,镜头焦距越长景深越小、反之景深越大。
焦距与景深成反比。
3,主体越近,景深越小,主体越远,景深越大。
摄距与景深成正比。
最小景深:最大光圈+尽可能缩短摄距+长焦镜头;最大景深:最小光圈+短焦距镜头+超焦距聚焦。
景深计算公式如下:H×D景深近界限=—————H+D-FH×D景深远界限=—————H-D-FH=超焦点距离D=聚焦距离(镜头前节点至被摄体距离) F =镜头焦距【2】超焦距:又叫超焦点距离,指镜头聚焦到无穷远时,从镜头至景深近界限的距离。
超焦距随着光圈、焦距的变化而变化的。
光圈越小,超焦距越近;焦距越长,超焦距越远。
当镜头用某一挡光圈凋焦在超焦距上的,景深范围为该距离的1/2至无限远。
应用超焦距是获得最大景深或控制影像清晰范围的最快捷方法。
【3】三原色、三补色:原色光:等量的红绿蓝色光相加就能产生白光,不等量则产生别的光。
补色光:两种色光混合在一起产生白光时,这两种色光称为互补,它们各自成为对方的补色。
所谓补色,通常是指黄、品红、青。
互为补色的规律是:红与青互补,绿与品红互补,蓝与黄互补。
每一种色光都是由与它相邻的两种色光组成。
每种原色光是由两种补色光组成,每种补色光则由两种原色光组成。
每一种原色光所对应的补色光,即红与青、蓝与黄、绿与品红互为补色光。
【4】摄影曝光、构图:曝光:来自被摄物体光线,通过相机的镜头会聚成影像落在胶片的感光乳剂层上,引起化学反应,生成潜影。
这就是摄影的感光,也叫曝光。
E(曝光量)=I(照度)*T(曝光时间)。
影响曝光的客观因素:光线的强弱;交卷的片速;显影的条件;倒易失效。
倒易率:指同样的曝光量,可由多种光圈与速度的组合。
光圈开大一档,速度就增加一档,同样,反则反之。
影视摄影基础知识

影视摄影基础知识一、概述影视摄影作为艺术与技术的结合体,自诞生以来便以其独特的视觉语言,为人们带来了无尽的视听盛宴。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影视摄影艺术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关注与发展。
《影视摄影基础知识》旨在为读者提供一个全面、系统的影视摄影基础知识的概览,帮助大家了解这一领域的核心概念和基本技能。
从电影、电视到数字媒体,再到网络流媒体平台,影视摄影已经渗透到人们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
无论是故事叙述、情感表达,还是视觉呈现,影视摄影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它以其独特的视觉语言,让观众在享受故事的感受到影像带来的震撼与冲击力。
要深入了解影视摄影,我们需要从基础知识开始。
本文将涵盖摄影机的操作与使用、光线与影调的掌握、构图与视角的选择、拍摄技巧与后期制作等方面的内容。
这些基础知识是进入影视摄影领域的基础,也是提升摄影技能的关键。
通过本文的学习,读者将能够了解影视摄影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掌握实际操作中的技巧和方法,为日后的深入学习与实践打下坚实的基础。
《影视摄影基础知识》这篇文章将带领读者走进影视摄影的世界,探索其魅力所在。
无论你是初学者还是有一定基础的爱好者,相信本文都能为你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和启示。
我们将逐一探讨影视摄影的各个方面。
1. 影视摄影概述影视摄影作为一种集视觉与听觉于一体的艺术形式,长久以来深受广大观众喜爱。
其通过对影像的捕捉与再现,融合了影像技术、表演艺术、故事叙述和视觉设计等多个方面。
在当今数字化时代背景下,影视摄影的地位日益突出,涵盖了电影、电视剧、纪录片、广告及网络短视频等多种表现形态。
影视摄影将各种故事情节与视觉效果有机结合,带观众穿梭于现实世界与虚拟空间之间,从而达到了传递情感、讲述故事和表达思想的目的。
从早期的电影摄影机发展至今,影视摄影技术不断革新。
它不仅仅是简单地记录影像,更涉及到画面的构图、光线运用、摄影机的运动技巧以及后期剪辑等艺术化处理手段。
在这个过程中,摄影师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他们如同导演的眼睛,捕捉并创造出符合故事情感的画面语言。
摄影新手入门教程

摄影新手入门教程摄影是一门独特的艺术形式,通过捕捉光线和影像,将其记录下来,传达出一种特殊的情感和故事。
对于摄影新手来说,学习摄影的基础知识和技巧至关重要。
下面我将为大家介绍一些摄影入门教程,帮助您快速入门摄影。
1.了解摄影设备摄影的基础在于对设备的了解和使用。
首先需要了解相机的类型和功能,包括单反相机、无反相机和微单相机等。
然后学习如何使用相机的各种设置,如曝光、焦距和白平衡等。
掌握这些基本知识,是学习摄影的第一步。
2.学习构图技巧构图是摄影的基础技巧,它决定了取景的美感和视觉效果。
了解一些常用的构图原则,如规则三分法、对角线和黄金分割等。
同时,也要学会观察和选择合适的拍摄角度,以呈现出最佳的画面构图。
3.掌握光线运用光线是摄影的灵魂,掌握光线的运用对于拍摄出好的照片至关重要。
学会识别各种光线条件,如自然光、室内光和夜间光等。
同时,学习使用曝光补偿和闪光灯等工具,以调整光线的亮度和方向,创造出令人印象深刻的效果。
4.尝试不同的拍摄主题摄影是一个富有创造性的艺术形式,尝试不同的拍摄主题能够提高技术和想象力。
您可以尝试拍摄风景、人物、建筑和静物等不同的主题,以挑战自己的技术和视觉表达能力。
5.后期处理和编辑后期处理和编辑是摄影的重要环节。
学习使用图像编辑软件,如Lightroom和Photoshop等,可以调整图像的色彩、对比度和锐度等,以及去除不必要的瑕疵。
通过后期处理,您可以让照片更好地表达您的创作意图。
6.多拍多练摄影的进步需要大量的拍摄和练习。
没有什么比多拍多练更能提高您的技术和眼界了。
尽量多去不同的地方拍摄,尝试不同的拍摄条件和主题,探索不同的视觉表达方式。
7.参加摄影社群和展览参加摄影社群和展览是一个锻炼自己的机会,也能够与其他摄影爱好者交流和学习。
通过和其他人的分享和交流,您可以从他们身上学到更多的知识和经验,同时也能够提高自己的技能和创作水平。
总之,学习摄影需要时间和耐心,这是一个不断探索和提高的过程。
关于摄影的基础知识

关于摄影的基础知识摄影是一门以光线为媒介,将图像记录在感光介质上的艺术和技术。
它是通过相机将现实世界的景象转化为静态的影像,让人们能够通过照片来欣赏和回忆那些美丽的瞬间。
摄影的基础知识包括摄影机的构造、摄影的基本原理、摄影的基本概念和摄影的基本技巧。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摄影机的构造。
摄影机主要由镜头、快门、感光元件和取景器等部分组成。
镜头是摄影中最重要的部分,它通过聚焦光线来改变图像的清晰度和景深。
快门控制光线进入感光元件的时间,决定了图像的曝光时间。
感光元件可以是胶片或数码传感器,它们负责将光线转化为电信号,并记录下来。
取景器则用于观察和构图,使摄影师能够将要拍摄的景象准确地框入画面。
在摄影的基本原理方面,我们需要了解光线、曝光和焦距等概念。
光线是摄影的基础,光线的强弱和方向会直接影响照片的质量。
曝光是指光线在感光元件上的作用时间和强度,过曝和欠曝都会导致图像质量下降。
焦距是指镜头的焦距,它会影响图像的视角和景深。
摄影的基本概念包括构图、曝光补偿和白平衡等。
构图是指将要拍摄的景象放置在画面中的位置和角度,好的构图能够突出主题并增强视觉效果。
曝光补偿是指在自动曝光模式下,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曝光值,以达到更好的曝光效果。
白平衡是指调节相机的色温设置,使图像中的白色看起来真实自然。
摄影的基本技巧包括焦距选择、光线利用和快门控制等。
焦距选择决定了图像的视角和景深,广角适合拍摄风景,长焦适合拍摄远处的主题。
光线利用是指合理利用光线的方向和强度,通过光影的变化来增加照片的层次感和艺术感。
快门控制决定了图像的清晰度和动态效果,快门速度较快可以冻结运动,而较慢的快门速度可以捕捉到运动的轨迹。
除了这些基础知识,摄影还需要不断的实践和学习,通过不断地拍摄和尝试,摄影师可以提高自己的技术水平和艺术创作能力。
同时,了解摄影作品的欣赏和分析也是提高摄影能力的重要途径。
总结起来,摄影的基础知识包括摄影机的构造、摄影的基本原理、摄影的基本概念和摄影的基本技巧。
摄影基础知识

摄影摄像基础摄影部分:1.快门的作用:①平时处于关闭状态,防止漏光造成感光材料感光②快门速度与光圈组合控制曝光量③选择捕捉瞬间的时机,控制曝光时间以表现动态或动感2.合理的曝光组合:详见P353.景深的概念:景深就是能“清晰”成像的被摄物体景物的纵深范围。
当摄影镜头对某一垂直于光轴的景物平面调焦后,则该景物平面就能在胶片平面上结成清晰的影像。
同时,在该景物前后一定范围内的景物,也能够结成比较“清晰”的影像,所谓比较“清晰”就是偏离对焦平面的景物平面上的点在胶片平面所形成的弥散圆直径小于允许弥散圆直径,这个结像“清晰”的景物空间的纵向距离范围,叫景深。
4.调焦距离:调焦距离并非物距,而是被聚焦的垂直于光轴的物平面到感光平面的距离。
5.加色效应与减色效应:加色效应:由两种或两种以的色光相混合时,会同时或者在极短的时间内连续刺激人的视觉器官,使人产生一种新的色彩感觉。
我们称这种色光混合为加色混合。
这种由两种以上色光相混合,呈现另一种色光的方法,称为色光加色法。
红(R)绿(G)蓝(B),R+G+B=W(白),R+B=M(品红),R+G=Y(黄),B+G=C(青光)减色效应:光的减色效应是指从白光或复合光中减去某种色光,而得到另一种色光的效应。
W-R=C,W-B=Y,W-G=M6.光圈的作用:①控制光通量,以限制镜头的进光量,与快门速度组合控制曝光量②控制景深③减少部分像差摄像部分:1.英文标识:斑马纹ZEBRA 增益GAIN 拐点KNEE 光圈IRIS 白平衡W. BAL电子快门SHOOT (变焦)选择器ZOOM (返回)键RET (录像机)键VTR2.白平衡的作用:①调整颜色的偏差②拍摄特殊效果3.调节摄像机白平衡的详细步骤:调节白平衡时,将一张标准的白色卡片放置在某一特定的光源下,开启摄像机,将摄像机镜头对准白色卡片,使白色卡片充满画面,按下白平衡调节按钮,白平衡电路自动工作,片刻后即可完成白平衡的调节。
摄影与摄像基础 第二单元 任务四取景与构图

图2.88《赶海的渔民》牟善章 摄
3.前景
前景是指在摄影画面上,位于主体前面或 靠近镜头位置的人物或景物。前景有时可以是 主体也可以是陪体,但多数是环境的组成部分。 前景在摄影画面中的位置无一定之规,根据画 面内容和结构的需要,可安置在画面的左右边 缘,亦可安置在画面的上下边缘,甚至可以遍 布画面,形成一个“画框” (见图2.89)。
1.拍摄距离 拍摄距离影响着主体与环境的表现,
一般分下面五种景别(见图2.92): ⑴远景:画面容纳的景物范围较大,
着重表现景物所处的场景、环境、气氛 与气势。
⑵全景:表现某一事件或某一具体的 对象,将该事件或对象置于画面的主要 位置,画面能通过特定的气氛、环境来 烘托主要对象。
⑶中景:画面具体介绍某一事件的主要部分, 着重表现参与事件的人物之间的相互关系。
憬》单光磊 摄
图2.99《憧憬》单光磊 摄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图2.99《憧憬》单光磊 摄
3.拍摄高度
拍摄者站在一定的高度,如果是相机 镜头光轴和视平线等高平行拍摄是平拍; 镜头光轴上仰高于视平线拍摄是仰拍; 下俯且低于视平线拍摄是俯拍。
⑴平拍。是最常使用的镜头角度。它接近人 眼的视觉习惯,有利于突出前景人物(见图 2.100)。但主体、陪体和背景易于重叠、混 淆。画面上的地平线或水平线常出现在画面的 几何中线上,画面上下对分,显得呆板。新闻 摄影多用这种角度,特别是中、近景,对抢镜 头、抓拍颇为方便。
图2.87《大学生》苏明静 摄
摄影基础

什么是摄影?摄影是指不同于绘画的一种借助于光线对客观对象进行描绘的视觉记录或表达方式。
1.实用摄影:实用摄影追求实用价值,具有较高的技术性特点。
2.纪实摄影:以摄影的形式对某一事件或者社会现象所做的真实描绘。
3. 表现摄影:表现摄影是摄影者通过对客观事物的重构来表达对社会,自然的解析和对情感的宣泄。
表现摄影—艺术摄影我不是专门去物色那些那些不寻常的题材,而是要使寻常的题材变成不寻常的作品——爱德华韦斯顿这些构成摄影这些构成摄影的阐释并不全面,我们对摄影的认识以及对其的开发正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的物质精神文明的增长而日益变化,而且数字技术的提高与完善,标示着摄影术上升到一个更新的台阶,可能在我们学会摄影的同时就会自己对摄影有一个新的认识了。
什么样的照片是好的照片?一幅好照片要有一个鲜明的主题。
或是表现一个人,或是表现一件事物,主题必须明确,毫不含糊。
一幅好照片必须能把注意力引向被摄主体。
一幅好照片必须画面简洁,只包括那些有利于把视线引向被摄主体的内容符合基本的技术标准。
摄影艺术的是建立在摄影技术这个载体上,一幅好作品应该达到的技术指标。
曝光正确,对焦清晰都是常见照相机的种类按照取景方式来分:单镜头反光相机双镜头反光相机旁轴平视取景相机腰平取景相机后背取景相机按照底片尺寸来分:135 相机120相机大画幅相机感光材料来分传统相机数码相机单镜头反光相机何谓单镜头反光相机:相机机身上同时只能存在一个镜头,通过反光屏把被摄景物反射到取景器内,如右图;双镜头反光相机双镜头反光相机:同时在一台机身上包括两个相同焦距的镜头,上面的镜头是取景用的,下面的镜头是摄影镜头,通过它对胶片曝光;取景器一般位于相机正上方,通过反光屏,磨砂玻璃成像旁轴平视取景相机旁轴平视取景相机:特点:取景和摄影不在同一主光轴上,位置在相机镜头上方或左上侧,观察到的范围与拍摄到的范围不完全一致,有视差。
采用镜间快门,震动小。
腰平取景相机后背取景相机又叫技术座机,4x5.包括 4*5 , 5*7 ,8*10 英寸不同规格,清晰度高,细部层次好,主要应用专业摄影领域和印刷制版翻拍,大而笨重,操作繁琐,便携性差。
摄影基础知识入门

摄影基础知识入门万丈高楼平地起,学习任何一门学问都要先由基本做起。
要拍好照片,一定要先掌握基本的摄影知识。
如下是店铺给大家整理的摄影基础知识入门,希望对大家有所作用。
一、正确持机方法在拍摄的基本知识中,最重要的就是要拿稳相机。
无论其它的摄影要素和技术掌握得有多好,只要拍摄的一瞬间有震动,照片的质量一定会因影像模糊而大大降低。
虽然可以用三脚架来减低震动的可能性,但更多的时候是以手持相机拍摄为主,而且在“决定性的瞬间”内,往往不允许摄影者再花时间去放置三脚架并固定照相机。
数码照相机相对于传统照相机而言,它对拍摄稳定性的要求更高。
这是因为,电子元件存储信息需要一段额外的时间,通常称为“时滞”。
1、持机的正确姿势无论是站立、坐下还是跪下,持机的正确姿势都应该是:(1)、右手紧握相机一侧的握手位,食指轻触快门键,以备随时拍摄。
(2)、以左手手掌托住机身底部,用拇指和食指握住相机来稳定镜头。
(3)、两手上臂紧贴身体,尽量保持自然下垂的状态并向身体靠拢。
千万不要耸起双肩。
因为长时间用耸起双肩的姿势拍摄,双肩关节会出现疲劳感,更难稳定相机。
(4)垂直握持相机拍摄时,一般左手在下,右手在上,也要注意左臂紧贴身体。
2、站立或坐下摄影时的注意事项(1)、站立摄影时,双脚宜微张,或以前后步方式站立,以便将整个身体的重量平放到双脚上。
如果能借助一些固定的物体作为依靠,例如背靠树干或墙壁等,则效果更佳。
(2)、坐下摄影稳定性已经很高,但仍可借外物进一步稳定身体。
以椅子的靠背或桌子作依靠是不错的选择。
3、跪下摄影时的注意事项跪下摄影时左脚应该弓起,右脚跪地,托起机身底部的左手则支撑在弓起的左脚上。
一般情况下,跪姿拍摄较难稳定身体,最好也能借助固定物体作依靠,如树、墙等。
4、相机带的重要作用将相机带套在手腕上,握在虎口中绕两圈再拉紧,以拇指穿过带圈后再握紧相机,使相机和右手合二为一,不但可以减轻手的颤动,而且可以在不小心松手时将相机拉住,不至于掉到地上而损坏。
《摄影与摄像》第三章 影像拍摄艺术基础

三 色彩特性
色彩感觉的具体含义应为心理学中的一种心理效应现 象,是指感知某一色彩时的心理和生理作用。当人的 感官受到某种色彩刺激时,所引起心理、生理或情绪 的变化。
色彩特性大致可分为:1、远近感觉 2、大小感觉 3、进退感觉 4、冷热感觉 5、轻重感觉 6、胀缩感 7、动静感觉 8、快慢感觉 9、明暗感觉 10、软硬感觉
3 中景
中景常常以动作情节取胜,环境降到次要地位,中景人物 中,动作、姿态和手势常常是画面中的主要部分。
4 近景
近景主要用以突出人物的神情或者物体的细腻的质感。 “近取其神”是近景表现的特点。近景拍摄人物,面部表 情是画面的主要内容。“近取其质”:重在表现好物体的 色彩、纹理、质地。
5 特写
特写是把对象的某一局部充满画面,从细微处来揭示对象 的内部特征。如人物的眼睛,人的手,另外特写下的一朵 小迎春花,一株小草芽,一朵荷花,一片红叶等等都能给 人以生命的欢悦。特写常常富有寓意性和抒情性,较为含 蓄,能启发人们的想象力。在影视编辑中,常常被用来插 画面或转场。
4 画面顶天立地 有些初学摄影者拍照时喜欢让被摄主体顶天立地充满画面, 这很不利于照片后期制作过程中进行裁剪。同时也会令作 品显得拘谨、死板。建议在被摄主体四面都留有余地。
章节目录
第二节 拍摄三要素:距离、方位、角度
一 拍摄距离 拍摄距离,是指拍摄点与被摄对象之间距离远近 变化的关系。拍摄距离的远近变化,体现在照片 画面上就是景别的变化。通过距离的远近变化, 来确定景物形象的大小以及所包含的空间范围。
一 构图的概念 构图一词是英语COMPOSITION的译音,为造型艺术 的术语。它的含义是:把在形式美方面诉诸于视 觉的点、线、形态、用光、明暗、色彩的各部分 组成、结合、配置并加以整理出一个艺术性较高 的画面。 摄影构图习惯叫法是“取景”。
影像艺术创作教学大纲

影像艺术创作教学大纲一、课程目标影像艺术创作是一门融合了技术与创意的实践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对影像艺术的理解、创作能力和审美素养。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达到以下目标:1、掌握影像艺术创作的基本理论和技术,包括摄影、摄像、剪辑、后期制作等方面的知识。
2、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能够独立构思和创作具有一定艺术水准的影像作品。
3、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使其能够对影像作品进行分析和评价,具备一定的艺术鉴赏水平。
4、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能够在创作过程中与他人协作完成项目。
二、课程内容1、影像艺术基础理论影像艺术的发展历程影像艺术的分类与特点影像艺术的创作手法与表现形式2、摄影技术与创作相机的基本操作与功能摄影构图与光线运用摄影的主题与风格黑白摄影与彩色摄影摄影作品的后期处理3、摄像技术与创作摄像机的基本操作与参数设置镜头语言与画面构图拍摄的运动与节奏不同场景的拍摄技巧视频的剪辑与合成4、影像后期制作图像编辑软件的使用(如 Adobe Photoshop)视频剪辑软件的使用(如 Adobe Premiere Pro)特效制作与调色音频处理与配乐5、创意与构思创意的来源与启发主题的选择与挖掘故事板的绘制与脚本编写影像作品的叙事结构与表达方式6、作品展示与评价学生作品的展示与分享同学之间的互评与交流教师的点评与指导三、教学方法1、课堂讲授通过讲解理论知识、演示技术操作和分析优秀作品,让学生对影像艺术创作有系统的了解。
2、实践操作安排学生进行摄影、摄像和后期制作的实践练习,在实践中掌握技术和提高创作能力。
3、案例分析选取经典的影像作品进行分析,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理解和欣赏影像艺术,从中汲取创作灵感。
4、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针对创作主题、技术难题等进行交流和探讨,培养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5、作品讲评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详细讲评,指出优点和不足之处,帮助学生不断改进和提高创作水平。
四、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适合影像艺术创作教学的教材,如《影像艺术创作教程》等。
摄影学科知知识点总结

摄影学科知知识点总结摄影是一门充满艺术性和技术性的学科,通过摄影的过程可以捕捉世界上的美丽和独特景色,同时也可以表达摄影师的创意和情感。
摄影学科不仅涉及到摄影设备的使用和拍摄技巧,还包括摄影艺术和摄影史等方面的知识。
本文将对摄影学科的知识点进行总结,以帮助读者了解摄影的基本原理和技术。
第一部分:摄影基础知识1. 光影原理光影是摄影中至关重要的因素,掌握光影原理对于拍摄的质量至关重要。
光影的不同角度和强度会对照片的色彩和质感产生很大的影响,摄影师需要学习如何利用光影来创造出令人印象深刻的作品。
2. 镜头知识镜头是摄影师用来捕捉图像的主要工具,了解各种不同类型的镜头和其特点对于摄影师至关重要。
广角镜头、标准镜头、长焦镜头等各种镜头的使用场景和效果都各有不同,摄影师需要根据具体拍摄对象和环境来选择合适的镜头。
3. 快门速度、光圈和ISO摄影中的快门速度、光圈和ISO是影响曝光的三个重要参数,摄影师需要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和如何根据实际拍摄环境来调整这些参数。
快门速度决定了图像的清晰度,光圈控制了景深,ISO则影响了画面的噪点和细节表现。
第二部分:摄影技术知识1. 摄影构图构图是指摄影师在拍摄时对画面中各个元素的布局和组合。
摄影师需要学习如何运用构图原理来提升作品的艺术价值,比如黄金分割、对称构图、前景对比等等。
2. 色彩管理色彩管理是摄影后期处理的重要环节,也是摄影艺术创作的一个重要方面。
掌握色彩管理技术可以帮助摄影师更好地表达自己的创意和情感,同时也能提升作品的观赏性和艺术价值。
3. 后期处理后期处理是指对拍摄的照片进行修饰和加工,摄影师可以利用后期处理软件来调整图像的曝光、对比度、饱和度等参数,从而达到艺术创作的目的。
第三部分:摄影艺术知识1. 影像语言影像语言是指摄影作品通过图像表达出的信息和意义,摄影师需要学习如何运用影像语言来传达自己的观点和情感,同时也需要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影像语言差异。
2. 摄影绘画摄影绘画是指摄影作品与绘画艺术的结合,通过后期处理和数字绘画技术将摄影作品转化为油画或水彩风格的艺术作品。
摄影技术要素与基本操作2024-2025学年高中美术人教版 (2019) 选择性必修6 现代媒体艺术

焦平面快门
2 光线与角度
拍摄体量较小的静物或人像时,对于被拍摄物本身形态的 观察和对于光线的理解与应用,是最终通过一个好的角度呈现 出好的画面效果的重要步骤之一。如图所示,在拍摄人像时, 不同角度的光线运用会产生不同的画面效果。
黄金分割构图
黄金分割构图可对画面进行经典比例模式的切割,使画 面结构安排得当、视觉主次清晰。这种构图方式适用于各种 题材的构图安排。
《黄山似画》吴印咸 1962年
对角线构图
对角线构图主要利用几何结构在视觉上呈现出的鲜明感 与失衡感,进而重新规划画面中的秩序。
《移山》陈勃 1958年
对角线构图
倾斜会产生动感 和不稳定感。因此, 对角线构图常用在表 现运动的照片中,以 及表达一些特殊想法 的创意照中。
拍摄相对复杂的场景时,不同的构图方式,不仅仅决定着 直观的视觉美感,更关乎观者的读图体验。
构图的本质是组织画面,使画面中出现的所有图像元素有 序排列,这样一方面可以在图像中建立视觉的秩序,使画面呈 现出直观清晰的形式美感,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选择最恰当贴 切的构图形式,作为叙事表达的手段,帮助观看者更明确有效 地找到创作者意图表现的内容。
摄影所采用到的光线远远不止以上提及的这四种。光线 分类众多,除了顺光、侧光、逆光和顶光之外,还有散射光、 直射光、底光、炫光、耶稣光等。感兴趣的同学可以自行查 阅资料进行了解。
通过一定的练习,当拍摄者能够理解光线在不同条件下 产生的对应效果时,可以更好地应用光线来表现人像及静物 等相关题材。
3 基本构图方式
第一单元 第1课:摄影的技术要素与基本操作
情境导入
摄影的本质是什么?
摄影基础

摄影的传媒特性 影像的纪实性 瞬间的常住性
摄影的应用领域 大众传播(报纸、杂志等) 艺术创作 科学研究(医学、物理学、天文学、生物 学等)
摄影的功能 认识功能 教育功能 审美功能 娱乐功能
如何判断一幅摄影作品的好坏 一幅好的摄影作品要有一个主题 一幅好的摄影作品要有一个能吸引注意力 的主角 一幅好的摄影作品要简洁明了
1954年—1985年,电子技术在照相机领域广泛应用,使自 动测光、自动调焦、自动曝光成为了现实。这标志着照相 机制作进入了以电子技术为主导并逐渐智能化的新阶段, 使摄影者可以更加简洁、准确、自如的来使用和控制照相 机,以得到高质量的图像。 1986年后。由于数字影像技术的迅速发展,以其传输快捷、 处理方便等特点,在各行各业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1986 年,美国柯达公司研制出了CCD图像感应器,为取代银盐 胶片打下了基础。1988年,日本的富士公司研制了富士 DS—1P数码照相机,其像素为40万。1997年,德国禄来公 司生产的Q-16型数码相机,标称像素高达1600万,这意味 着摄影技术将进入一个全新的数码世界,而使得摄影变得 更加的简单、快捷、直观和准确。
照相机的类型
照相机经过了一百多年的发展与演变,出现了很多型号的相 机,它们的外形与构造大相径庭,因此相机的类型也非 常繁多。目前,最常见的相机分类有以下两种: 1. 按使用胶片的尺寸,可分为120相机、135相机、110相 机和大画幅相机等; 2. 按取景器系统,可分为旁轴取景相机、单镜头反光相机、 双镜头反光相机以及背式取景相机等 现在我们最常见的是135单镜头反光相机。它采用的是35mm 的胶卷,即我们平时看到的普通胶卷。它的物镜同时兼 作取景镜头,使用五棱镜取景,取景看到的像与景物完 全一致,因而取景非常方便,没有视觉差。所以普及率 很高。
摄影基础培训PPT课件

色彩搭配及运用方法
01
02
03
04
色彩三要素
色彩具有色相、明度和饱和度 三个基本属性,不同属性组合 可产生丰富多样的色彩效果。
色彩搭配原则
遵循和谐统一、对比突出等原 则进行色彩搭配,可使画面更
加协调美观。
色彩运用技巧
运用冷暖色调对比、色彩饱和 度调整等技巧,可增强画面表
考虑相机的扩展接口、配件支 持以及与其他设备的兼容性。
镜头种类及其应用场景分析
定焦镜头
焦距固定,成像质量高,适合拍摄人像、风 光等静态场景。
广角镜头
视角宽广,适合拍摄大场景和风光照片。
变焦镜头
焦距可调,灵活多变,适合拍摄多种不同场 景。
长焦镜头
压缩景深,突出主体,适合拍摄远距离景物 和特写镜头。
存储设备选择建议
提高自身审美能力和创作水平建议
多看优秀作品
欣赏国内外优秀摄影师的作品,学习他 们的拍摄技巧、构图方式和光影运用。
学习理论知识
阅读摄影书籍、杂志和文章,了解摄 影发展历史、流派和理论知识,提高
摄影素养。
实践拍摄
多进行实际拍摄练习,尝试不同的拍 摄主题和风格,积累拍摄经验和技巧 。
参加摄影比赛和交流活动
SD卡
性价比高,容量适中,适合大部分摄 影需求。
CF卡
性能稳定,读写速度快,适合专业摄 影和高速连拍。
固态硬盘
容量大、速度快、安全性高,适合存 储大量照片和视频素材。
网络存储设备
方便远程访问和共享照片,适合团队 协作和云存储需求。
03
拍摄技巧与实践操作
曝光三要素:光圈、快门、ISO设置方法
摄影初级知识点总结归纳

摄影初级知识点总结归纳一、摄影的基础知识1. 光影的基本原理摄影是利用光线来记录影像的艺术。
了解光线的基本性质对于摄影师来说至关重要。
光线的强度、方向和颜色都会影响到最终的摄影效果。
2. 快门和光圈快门和光圈是摄影中两个最基本的参数。
快门控制的是曝光时间,光圈控制的是光线进入相机的大小。
了解快门和光圈的作用和调节方法是摄影初学者的基本功。
3. 对焦和景深对焦是摄影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决定了摄影作品中主体的清晰度。
而景深则是指相机拍摄出的图像中能够保持清晰度的区域。
掌握对焦和景深的方法可以提升作品的质量。
4. 拍摄角度和构图角度和构图是影响摄影作品美感的重要因素。
不同的角度和构图可以呈现出不同的视觉效果,因此摄影师要学会灵活运用不同的角度和构图方式。
5. 各种摄影器材的基本知识相机、镜头、闪光灯等摄影器材的选择和使用都会对摄影作品产生一定的影响。
了解各种器材的基本原理和技术参数可以帮助摄影师更好地进行摄影创作。
二、摄影的创作技巧和方法1. 光影的运用光影是摄影作品中至关重要的元素,掌握光影的运用能够提升作品的质量。
不同的光线和光影可以给作品带来不同的氛围和效果。
2. 色彩的构建色彩在摄影中也是非常重要的,不同的色彩可以给作品带来不同的情感表达。
摄影师要学会通过构建色彩来表达自己的创作意图。
3. 线条和形状的运用线条和形状是构成图像的基本元素,掌握线条和形状的运用可以帮助摄影师构建出更具有视觉冲击力的作品。
4. 运用景深和对焦对焦和景深的运用可以帮助摄影师突出主体,同时也可以创造出丰富的视觉效果。
摄影师要学会善于运用景深和对焦来丰富作品的表现形式。
5. 创意拍摄技巧创意拍摄是摄影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摄影师要学会灵活运用各种拍摄技巧和方法,从而创作出更具有创意的作品。
三、摄影的后期处理和修图技巧1. 拍摄后的后期处理后期处理是摄影作品的重要环节,通过后期处理可以对作品进行适当的修饰和调整,从而提升作品的质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摄影中的曝光控制1.怎样理解曝光控制、正确曝光?2.摄影中曝光控制的好坏对画面有哪些影响?及画面的总体基调、色调和色彩的还原。
3,摄影机、摄像机、照相机在曝光上的共同点?不同点?照相机必须根据景物亮度变化和和胶片感光度快慢,电视摄影机是根据景物的亮度变化和胶片感光度的快慢,而电视摄像机则是根据景物的亮度变化和摄影机灵敏度的高低来控制。
第二章曝光控制的得力工具—测光表1.测光表由那几个部分组成?⑴光电元件{硒光电池、硫化镉光敏电阻cds、蓝硅光电二极管SPD、磷砷化镓光敏元件GPD }⑵灵敏电流计⑶测光表的受角与限光装置⑷曝光推旋盘与液晶显示窗2.测光表如何分类?①独立式的测光表②设计在照相机、摄影机、摄像机内的测光系统{外侧光系统、TTL测光系统或TTL-OTF测光系统}③测光表的曝光推旋盘依据的理论公式是什么?【S表示胶片感光度 I表示光值 T为曝光时间 N为光孔号码 K为测光表的综合校正常数】第三章摄影摄像中的照度计量1.什么是照度?什么是照度计量?照度:指被摄体表面的受光程度;照度计量:指用照度测光表来计量入射光。
2.照度计量的优点和不足?3.什么是光比?光比大小对画面有哪些影响?所谓光比,就是指投射光在被摄对象上形成的亮与暗之间的亮度值或照度值之比。
光比的大小决定画面的明暗、反差,形成不同的影调、色调形式,表现出不同的造型效果和艺术气氛。
4.在外景自然光条件下如何控制光比?①提高暗部亮度,即利用辅助光把暗部亮度提高②利用较暗的景物作前景,压低高亮度部分。
③缩小画面的景别5.在内景人工光条件下如何控制光比?①改变辅助光的照明,辅助光的照明作用主要是亮度平衡,为阴影部分提供适当的照明,提高影像暗部的造型表现力。
②还可以对被摄对象本身及画面空间中的亮部与暗部被摄对象本身及画面空间中的亮部与暗部进行适当的明暗配置,形成不同影调对比效果及画面结构。
第四章摄影摄像中亮度计量1.什么是亮度?什么是亮度计量?度测光表来计量物体表面的反射光量2.亮度计量的优点?不足?3,影响被摄体表明亮度的因素有哪些?①被摄体表面的结构类型②被摄体表面的颜色特征和吸收反射性③光源类型和质量4.亮度计量有几种量光方法?----就是在机器的位置把测光表或摄像机方镜头直接对准被摄体进行计量---是把测光表靠近被摄对象局部或者利用摄像机变焦镜头的长焦位置,缩小视角范围,计量被摄体的局部,然后根据这一亮度值确定曝光。
指在现场拍摄中计量景物中的最高亮度值和最低亮度值,根据胶片的宽容度对景物亮度进行调整然后确定曝光5.摄影摄像中自动光圈、手动光圈如何运用?自动光圈在摄像中的优点多,但是又有反应的是整个画面中的平均亮度,因此,在很多情况下回造成不良的效果。
如被摄主体在大面积亮或暗的背景包围中,当采用自动光圈拍摄时,就会明显造成主体物曝光不足或过度。
遇到这种情况,需采用手动光圈。
先用自动光圈计量景物的平均亮度值,之后再把自动光圈调至手动位置,在根据景物的亮度分布和主体物的亮度进行修正,是主体的画面得到满意效果第五章摄影摄像中的曝光控制1.什么是基准亮度?什么是基准点?2.基准亮度如何选择?3.什么是亮度平衡?什么是亮度间距?4.摄影摄像中如何控制画面的亮度平衡?第六章如何拍摄不同条件下的景物1.怎么样拍好不同景别的画面?<1>.中景近景的拍摄结合中、近景的画面特点:景别小内容少,景物的亮度变化不复杂。
这类画面强调的是:景物的细部层次、表面质感、色彩还原,以及神情的表达。
才拍摄中经常采用以下几种量光的方法。
(1)近测量光的方法(2)从曝光测定开始就采用按照度布光的方法,即部环境光和人物光时,按人物照度来控制整个画面的照明平衡。
(3)人脸密度的控制拍摄中近景画面是需要注意一下几点:A.拍摄角度的选择B.光线效果的处理C.景物之间色彩的谐调与搭配D.背景的影调、色调处理E.主体的神情抓取。
<2>远、全景的拍摄远景和全景都包括有较大的范围,这这一范围内,经常遇见各种不同亮度的景物,且亮度范围大、阶调色调丰富。
因此在量光和定光上,采取(1)机位计量的方法或者按照度值确定曝光。
在全景画面中,当环境和人物亮度差别较大时,要调节人物照明是其余环境亮度平衡,然后根据拍摄主题的要求确定曝光。
(2)用机位测量这一画面范围的亮度值,并按中远景的亮度基准推旋转曝光组合要想达到影调和层次都能控制在底片的有效宽容度之内,把亮度部分和低亮度部分压缩在底片有效亮度范围之内,就要采取用调节人物照度使其与环境亮度平衡的方法,这时再按人脸和环境两个亮度的平均值推旋曝光组合,就能把两者均控制在有效的宽容度之内。
对景别功能的高度概括是“远取其势,近去其神”2.怎么样拍好日出日落?拍摄日出、日落(3000K)时一般在太阳不刺眼的时候拍摄最为理想。
一般不宜依据照度确定曝光,只能有选择地计量上述拍摄范围之内的亮度。
<1>日出、日落时光线变化很大,所以拍摄时要根据光线变化情况,不断测量光值,取得正确的曝光<2>拍摄日出日落时不能采用自动光圈,应用手动光圈控制曝光<3>控制好画面的色调(日光型彩色片5500K 不加任何滤光镜画面成暖色调灯光型彩色片的平衡色温为3200K 如果不加滤光镜画面就没有暖色调效果加用校色温雷登85滤光片将光源色温降低)<4>在画面中想使太阳形象突出,可以用长焦距镜头。
<5>拍摄日出、日落时,当太阳作为主体形象处在画面中时,镜头不宜做过于剧烈的运动。
<6>拍摄日出、日落时,要处理好地平线。
采取黄金分割构图利用地面明亮的河流、铁轨增强空间感<7>拍摄日出、日落时,特别是拍摄剪影或者半剪影时,要注意地面上的暗主体,不宜与无关紧要的暗背景重叠而影响主体的轮廓再现。
<8>拍摄日出、日落时,要掌握太阳升起和降落的具体时间,以及具体位置。
3.怎么拍好雪天景物?雪景拍摄有两种【1】阴天或正在降雪时的雪景<1>注意尽量的展示景物本身的阶调层次,以及合理的明暗配置,选择较暗的景物为背景,获得较好的换面效果。
<2>拍摄漫天飞雪时如果使用照相机拍摄,快门速度不要太高,一般在1/60秒以下为宜,是飘落的雪花在画面中形成痕迹,增加画面的动感,烘托气氛。
<3>利用张相机将雪天拍摄人物活动,注意抓取瞬间的前提下,最好在镜头上方进行适当的遮挡,一面靠近镜头的雪花形成大面积的模糊,影响影像的清晰度<4>采用测光表计量亮度或景物接受的照度,根据创作意图,确定曝光【2】晴天之后的雪景<1>多采用测光侧逆光逆光进行拍摄,表象出雪的质感和影调层次<2>早晚光线是拍雪景的最好时机<3>拍摄大面积的远全画面时,可以根据雪景中阴影部分的亮度确定曝光4.怎么拍好雨天景物?<1>雨天拍摄不宜选用大面积的天空为背景,多以较暗的物体如绿树、山峦、隐约的建筑物为背景。
既有利于表现影调较亮的主体,又可衬托明亮的雨丝<2>通过选择拍摄角度来确定画面范围,利用前景和地面的反光,丰富画面的影调。
<3>多用斜线加强和表现雨景的空间感<4>拍摄简洁、外形轮廓线条明显、有起伏、亮度间隔较大的景物门窗汽车玻璃<5控制好曝光通过测光工具和创作意图确定合适的曝光量5.怎么拍好雾天景物?<1>选择适当的拍摄时机季节时间多在早上八九点<2>雾天拍摄时充分利用暗前景,丰富画面的层次、扩大对比,加强画面的纵深感<3>准确的控制曝光雾天景物的反差小,但平均亮度却比正常景物的亮度高。
采用平均测光,为了获得明快的影调效果,在侧光值的基础上,开大光圈1级拍摄,形成简洁,明快的画面效果<4>利用景物虚虚实实及浓淡相间的雾天,拍出写实或写意,具有水墨画风格的作品6.如何拍好黎明和黄昏?拍摄黎明和黄昏的风光全景时,由于景物之间的明暗对比弱,亮度分布均匀,常依据景物的平均亮度值确定曝光组合。
当景物的亮度分布不均匀时,多依据主体物的表面亮度确定曝光。
拍摄剪影、半剪影画面时,多以画面中较亮的景物来曝光。
拍摄各种霞光的曝光控制,一般不要以太阳所在方向的最高天空亮度为依据,要适当兼顾地面比较暗淡的景物亮度,通常以与太阳两侧成30度角左右的天空亮度作为确定曝光的依据。
其目的是不影响云霞亮部层次表达的前提下,充分利用感光材料或者光导材料的宽容度,是景物的暗部层次也得到一定的表达。
注意不要过于强调暗部层次的表达,而是画面中的主要部分云霞曝光过度而失去层次。
第七章滤光器的基础知识1.人眼可以见的波长范围是 0.77微米至0.39微米(770纳米_-390纳米即7700——3900埃)这时可见光的范围(注 1微米=1000纳米=10000埃)波长在0.77微米以上至1000微米左右的电磁波称为红外线波长在0.39微米以下至0.04微米左右的电磁波称为紫外线2.人眼感觉最明亮的色光是什么光?波长多少?黄绿色明度最高其他依此是黄橙绿红蓝紫色最低波长555毫微米3.在明亮的环境下人眼对波长555毫微米的黄绿光最敏感对红光和紫光的敏感度最低在阴暗的环境下,人眼对510毫微米的绿光最敏感,对红光紫光敏感度最低(大于3烛光/平方米下的视觉为明视觉小于0.05烛光/平方米下的为暗视觉)4.什么是光的加色效应?什么是光的减色效应?光的加色效应是指两种以上色光同时刺激人眼视网膜锥体细胞,就会引起不同的色觉,这种由两种以上的色光混合叠加之后所产生的新的色觉效果,称为光的加色效应。
(如果这两种色光按一定比例叠加形成消色光,那么这两种光互为补色。
如红光与青光,绿光与品红光,蓝光与黄光均互为补色)红色光700纳米绿色光546.1纳米蓝色光435.8纳米光的减色效应是指从白光或复合光中减去某种色光,而得到另一种色光的效应。
5.减色效应的一般规律是什么?<1>原色(红绿蓝)滤光镜,只允许和本滤色镜颜色相同的色光透过,吸收其他色光<2>补色(黄品红青)滤光镜,也称中间色滤光镜.它允许与本滤色镜颜色相同的色光透过,同时还允许形成这一补色的另外两种原色光透过, 吸收其他色光<3>两种补色滤镜叠加使用,只允许形成这两补色所共有的一种原色光透过, 吸收其他色光<4>两种原色滤镜叠加,各种色光均被吸收,或根据某一种滤色镜的浓淡程度,透过部分色光<5>三补色滤光镜叠加,各种色光相继被吸收,最终都不能透过,而呈现出黑色效果.如果三补色颜色均较淡,叠加后三滤镜本身呈现中性灰色,这时白光还能透过一部分,但强度明显减弱.6.颜色的三个基本特征色别(色相)、色饱和度(纯度)、色明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