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神经生物学教学大纲
神经病学教学大纲(一)2024
神经病学教学大纲(一)引言概述:神经病学是医学中关于神经系统疾病的学科,包括研究和诊治神经系统疾病的理论和技术。
神经病学的教学大纲是为了培养医学生对神经疾病的认识和诊断能力而设计的一套教学体系。
本文档将以神经病学教学大纲(一)为题,分别从五个大点展开阐述。
正文:大点一:神经解剖学和生理学1. 了解神经系统的常见解剖结构以及其功能。
2. 掌握神经系统的组织结构和功能区域的实际应用。
3. 学习神经系统的发育和成熟过程。
4. 掌握神经组织的细胞学组织学特征。
5. 理解神经系统的发育与成熟对人体功能的重要性。
大点二:神经疾病的病因与发病机制1. 理解神经疾病的多种病因,如遗传、感染、创伤等。
2. 了解神经病理学的基本知识,如神经元退行性变、炎症等。
3. 学习神经疾病的发病机制,如神经元损伤、炎症反应等。
4. 分析神经疾病的生理学和生化学改变对病理过程的影响。
5. 了解神经修复和再生的机制与应用。
大点三:神经系统的临床表现与诊断1. 学习神经系统疾病的常见临床症状和体征。
2. 掌握神经系统的常见检查手段和诊断方法。
3. 学习神经系统疾病的辅助检查与实验室检验。
4. 了解神经系统疾病的鉴别诊断和分级诊断。
5. 学习神经导航技术在神经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大点四:神经系统疾病的治疗与康复1. 了解常见神经系统疾病的治疗原则和方法。
2. 学习药物治疗在神经疾病中的应用与副作用。
3. 掌握手术治疗神经系统疾病的适应症和操作技巧。
4. 学习康复治疗在神经疾病康复中的应用。
5. 理解终末期神经疾病的护理与病患安宁疗法。
大点五:神经病学的研究进展与前景展望1. 了解神经学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和热点问题。
2. 学习神经学研究中的基础理论与方法。
3. 掌握神经学研究的实验设计与数据分析技术。
4. 了解神经治疗和干预的新技术和新方法。
5. 展望神经学领域的未来发展趋势和研究方向。
总结:神经病学教学大纲(一)是为了培养医学生对神经疾病的认识和诊断能力而设计的一套教学体系。
神经生物学教学大纲
《神经生物学》教学大纲供临床医学专业七/八年制学生培养用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神经生物学系神经生物学Neurobiology学分数 3 周学时 3 总学时 54课程性质:七/八年制医学专业基础课程教学要求: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学生应理解神经系统内分子水平、细胞水平和系统水平的变化及整合过程,脑的结构与功能和神经系统疾病的生物学基础。
掌握神经元、受体与信号传导、神经发育与再生、神经递质、神经肽和神经甾体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和某些研究进展,深入学习和理解神经系统常见的脑疾病的诊治基础和相关研究进展,拓展学生的书本知识。
希望通过学习能为今后学习神经病学打下必要的理论基础,为开展相应疾病的研究提供必要的基础知识和技术理论。
教学方式:基本理论知识、实验实践和最新进展的讲解,结合课堂讨论和期末闭卷考试教学用书: 2008年以后采用孙凤艳主编《医学神经生物学》,上海市科技出版社,2008年2月出版;2008年以前采用许绍芬主编《神经生物学》,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1999年8月第二版教学主要参考书:韩济生主编《神经科学纲要》,北京医科大学出版社,1999年9月第二版Zigmond等主编Fundamental Neuroscience,Academic Press, 1999年版第一章神经元和神经胶质教学内容一、神经元1. 神经元的一般结构神经元的概念;神经元细胞体和突起的特点2.神经元骨架与骨架蛋白神经元骨架的构成;神经元骨架蛋白的种类和特点3.神经元胞浆转运神经元胞浆转运基本特征和生理意义;神经元转运机制与转运蛋白二、神经胶质细胞1.神经胶质细胞一般特征神经胶质细胞的分类、形态特点、电生理特性和受体2.神经胶质细胞的功能支持作用;隔离与绝缘作用;引导发育神经元迁移;屏障作用;修复与再生作用;免疫应答;调节神经元的功能;神经胶质细胞与神经系统疾病教学要求1. 掌握神经元的概念和神经原细胞体和突起的特点;了解神经元骨架的构成和神经元骨架蛋白的种类;掌握神经元骨架蛋白的特点;了解神经元胞浆转运基本特征和生理意义;神经元转运机制与转运蛋白2. 掌握神经胶质细胞的分类,形态特点,电生理特性;了解胶质细胞的受体;了解神经胶质细胞的支持作用,隔离与绝缘作用,引导发育神经元迁移作用,屏障作用;修复与再生作用,免疫应答作用,调节神经元功能作用及与神经系统疾病的关系专业英文词汇neuron 神经元cell body 细胞体dendrite 树突spine 树突脊axon 轴突microtubule 微管microfilament 微丝neurofilament 神经丝microtuble associated proteins 微管关连蛋白glial cell 胶质细胞macroglia 大胶质细胞astrocyte 星形胶质细胞oligodendrocyte 少突胶质细胞第二章 神经元的电活动和神经元间信息的传递教学内容一、神经元的电活动1.膜电位膜电位的类型;静息电位的形成原理和意义;电紧张电位和局部反应的概念;动作电位的特征和形成机制2.离子通道离子通道的共同特征;离子通道的分类;钠通道、钙通道、钾通道的结构、亚型和功能二、神经元间信息的传递1.化学突触化学突触的超微结构、类型和传递过程2.电突触电突触的超微结构和传递过程教学要求1. 了解膜电位的类型;熟悉静息电位的形成原理和意义;理解电紧张电位和局部反应的概念;掌握动作电位的特征和形成机制;熟悉离子通道的共同特征;掌握离子通道的分类;掌握钠通道、钙通道、钾通道的结构、亚型和功能2. 熟悉化学突触的超微结构和类型;掌握化学突触传递的过程;理解电突触的超微结构和传递特点;了解电突触传递的意义专业英文词汇resting membrane potential 静息膜电位action potential 动作电位threshold 阈值after-potential 后电位after-hyperpolarization 负后电位after-depolarization 正后电位ion channels 离子通道non-gating channels 非门控离子通道gating channels 门控离子通道patch clamp 膜片钳sodium channels 钠通道calcium channels 钙通道potassium channels 钾通道synapse 突触quantal release 量子释放EPSP 兴奋性突触后电位IPSP 抑制性突触后电位gap junction 缝隙连接第三章 G蛋白介导的跨膜信息传递教学内容一、细胞信号转导的概念二、细胞外信息向细胞内传递的四种方式及代表物质三、三类受体(受体门控离子通道、G蛋白偶联受体、受体酪氨酸激酶)的结构、特征、跨膜信号转导机制及其代表受体四、G蛋白(G protein)的结构、特征、分类、调节机制及其参与调节的跨膜信息转导体系1.对腺苷酸环化酶(AC)活性2.对视网膜cGMP磷酸二酯酶活性3.对磷脂酶C活性及其对受体门控离子通道的调节五、G蛋白超家族的概念;Ras蛋白的结构、特征及其调节机制六、G蛋白βγ亚单位的结构和功能教学要求1.掌握细胞信号转导的概念;了解细胞外信息向细胞内传递的方式;了解三类受体跨膜信号转导机制2.掌握受体门控离子通道的概念;掌握G蛋白偶联受体的结构、特征、信号转导机制及其代表受体;掌握G蛋白的结构、特征、分类、调节机制及其参与调节的跨膜信息转导体系3.了解G蛋白超家族的概念;掌握Ras蛋白的概念;了解G蛋白βγ亚单位专业英文词汇signal transduction 信号转导ligand-gated ion channels 配体门控离子通道G-protein-coupled receptors G蛋白偶联受体desensitization (受体)失敏第四章 跨膜传递的分子机制教学内容一、受体酪氨酸激酶的结构、特征及其活性的调控机制二、SH domain (Src homobox 2,3)的概念和分类三、受体酪氨酸激酶跨膜信号传导网络,包括PI-PLCγ通路、PI3K通路和Grb2-Sos-RAS途径四、区别磷脂酶PLCβ和PLCγ在跨膜信号传导中被调节机制的差异五、磷酸化与脱磷酸化的概念六、蛋白激酶的特征、分类、功能及一些重要的蛋白激酶七、蛋白磷酸酶的分类和一些重要蛋白磷酸酶八、被磷酸化调节的神经蛋白九、受体酪氨酸激酶与癌基因十、Src样激酶与癌基因十一、信息转导体系之间的相互调节,包括G蛋白介导的跨膜信息体系之间的交联(crosstalk)及受体酪氨酸激酶体系与G蛋白介导的跨膜信息体系之间的交联教学要求1. 掌握受体酪氨酸激酶的结构、特征及其活性的调控机制;掌握SH domain的概念;了解受体酪氨酸激酶跨膜信号传导网络2. 掌握磷酸化、脱磷酸化、蛋白激酶、蛋白磷酸酶的概念;了解被磷酸化调节的神经蛋白3. 掌握Src样激酶的概念;了解信息转导体系之间的相互调节专业英文词汇receptor tyrosine kinase 受体酪氨酸激酶autophosphorylation 自身磷酸化internalization (受体)内化downregulation (受体)下调SH domain Src 同源区phosphorylation 磷酸化dephosphorylation 脱磷酸化protein kinase 蛋白激酶protein phosphatases 蛋白磷酸酶oncogenes 癌基因第五章神经元的钙信号转导教学内容一、信号转导、钙内流(Ca2+ transients)、钙波(Ca2+ waves)、钙震荡(Ca2+ oscillation)的概念二、Ca2+进入神经元的方式1.电压敏感性Ca2+通道2.递质门控性Ca2+通道3.IP3受体通道和Rya受体通道三、Ca2+缓冲(Ca2+ buffering)1.钙结合蛋白2.含钙细胞器四、Ca2+外排1.Ca2+-ATPase(Ca2+泵)2.Na+/Ca2+交换转运体五、钙敏感信使1.钙调蛋白(CaM)2.钙调蛋白依赖性蛋白激酶(CaMK)3.钙调蛋白依赖性蛋白磷酸酶和钙调蛋白依赖性腺苷酸环化酶(AC)六、钙信号向胞核传播1.Ca2+激活核内CaMK2.Ca2+激活Ras信号通路七、钙调节即早基因和延迟反应基因表达;以调节c-fos为例,说明钙如何调节即早基因表达教学要求1. 掌握钙信号转导的概念;了解Ca2+进入神经元、Ca2+缓冲和Ca2+外排的途径;了解Ca2+进入胞质后通过钙敏感信使介导生化效应2. 了解钙信号向胞核传播和调节基因表达;掌握钙对即早基因表达的调节机制专业英文词汇calcium signaling 钙信号转导Ca2+ transients 钙内流Ca2+ waves 钙波Ca2+ oscillation 钙震荡voltage-sensitive Ca2+ channels 电压敏感性Ca2+通道calmodulin (CaM) 钙调蛋白CaM-dependent protein kinase (CaMK) 钙调蛋白依赖性蛋白激酶Ca2+ buffering 钙缓冲immediate-early genes (IEGs) 即早基因delayed response genes (DRGs) 延迟反应基因第六章神经系统发育教学内容一、神经板发育为神经系统的演变,包括神经板发育为神经嵴、神经沟、神经管,最后发育为完整神经系统的形态学演变规律二、神经诱导1.诱导外胚层向神经性外胚层分化的机制2.组织原的概念,组织原在神经诱导中的作用三、神经轴前后关系的形成1.神经轴的概念2.水平信号和垂直信号在神经轴前后关系的形成中的作用3.原节相对独立发育的特性及机制四、神经管的背腹特性的分化1.脊索及其表达的SHH蛋白对神经管腹侧分化的作用2.神经板外侧的上皮性外胚层及其表达的BMP对神经管背侧分化的诱导作用五、神经元的发生,神经元发生的旁抑制信号机制六、轴突生长机制1.生长锥的概念2.生长锥前伸运动的机制3.诱导生长锥定向生长的物质及其作用机制七、神经元迁移1.神经元迁移的基本步骤神经元迁移的主要模式,神经元迁移调控的机制教学要求1.掌握诱导上皮性外胚层向神经性外胚层分化的主要机制;诱导神经轴前后关系形成和背腹侧分化的主要机制, 生长锥的概念,神经元迁移的主要模式2.了解神经板发育演变成神经系统过程中的一些基本结构名称;神经元发生中的旁抑制信号机制;生长锥前伸运动的机制,引导轴突生长的物质及其作用机制;神经元迁移的机制专业英文词汇neural plate 神经板neural crest 神经嵴neural groove 神经沟neural tube 神经管neural induction 神经诱导organizer 组织原neuraxis 神经轴ventricular zone 脑室层marginal zone 缘层intermediate zone , mantle zone 中间层或套层growth cone 生长锥neuronal migration 神经元迁移neuronophilic migration 亲神经性迁移gliophilic migration 亲胶质性迁移第七章神经再生教学内容一、变性1.神经元对轴突损伤的变性反应轴突损伤后影响神经元存活的因素,轴突损伤后神经元形态、生化和功能的变化,分子转运的变化2.轴突变性反应华氏变性,逆行性变性, 跨神经元溃变的概念;外周神经系统与中枢神经系统轴突变性的差异二、神经轴突再生包括完整有效的神经再生的概念1.外周神经系统再生的基本过程雪旺氏细胞对神经再生的影响,终端再生和侧枝发芽,再生髓鞘的特点2.中枢神经系统再生的基本状况中枢神经系统再生的基本状况,中枢神经系统与外周神经系统的胶质细胞类型和胶质反应也有很大差异。
神经生物学
神经生物学教学大纲(供基础医学、临床医学等专业使用)四川大学华西基础医学与法医学院组织胚胎学与神经生物学教研室2006年5月神经生物学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名称:神经生物学(Neurobiology)课程号:50125530课程类别:临床医学基础课,基础医学专业课学时:48学分: 3二、教材:《医学神经生物学纲要》关新民主编科学出版社2003年三、主要参考资料:《医用神经生物学基础》蔡文琴主编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四、成绩评定:期终考试,100分五、教学目的:神经生物学是一门研究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科学。
大脑的结构和功能是自然科学研究中最具有挑战性的课题。
近代自然科学发展的趋势表明,21世纪的自然科学重心将在生命科学,而神经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将是21世纪生命科学研究中的两个最重要的领域,必将飞速发展。
分子生物学的奠基人之一,诺贝尔奖获得者沃森宣称:“20世纪是基因的世纪,21世纪是脑的世纪。
”在医学这个大的学科内,神经生物学是一门在各个水平,研究人体神经系统的结构、功能、发生、发育、衰老、遗传等规律,以及疾病状态下神经系统的变化过程和机制的科学。
它涉及神经解剖学、神经生理学、发育神经生物学、分子神经生物学、神经药理学、神经内科学、神经外科学、精神病学等等。
神经生物学的内容非常丰富,研究进展很快,作为医学生不仅要全面掌握,还要及时了解新的研究进展。
本门课程是在学习了神经解剖学、神经组织学、发育神经生物学、神经生理学的基本内容之后,继续给学生介绍关于神经生物学更深入、更感兴趣、更新以及更接近临床实际的知识。
授课将不拘泥于教材,有的老师会结合自己的研究领域;有的以课题进展或综述的方式;有的介绍某一领域研究的历史和现状,特别是研究过程中偶然性和必然性的发现;有的通过介绍实验方法或实验技术的方式;除了重大进展的意义,还会介绍研究中的挑战、困难和艰辛。
会介绍不同的观点或学说,少讲定论性的知识。
医学神经生物学教学设计
中枢神经系统对内脏活动调节
01
自主神经系统
阐述自主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包括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调节作
用。
02
内脏感觉与运动控制
探讨内脏感觉信息的传递和处理,以及中枢神经系统对内脏运动的控制
机制。
03
中枢与外周调节的整合
教学目标与要求
01
02
03
知识目标
掌握医学神经生物学的基 本概念、理论和方法,了 解神经系统的结构、功能 和疾病等方面的知识。
能力目标
具备运用医学神经生物学 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 力,能够开展相关的实验 和研究工作。
素质目标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实 践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职 业素养。
分析中枢神经系统与外周器官在调节内脏活动中的相互作用和整合机制
。
05
CATALOGUE
常见神经系统疾病及其机制探讨
帕金森病和阿尔茨海默病等老年性痴呆症
帕金森病
帕金森病是一种慢性神经系统疾病,主要表现为运动障碍、肌肉强直、静止性震颤和姿势平衡障碍。其发病机制 与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显著变性丢失、黑质-纹状体多巴胺能通路变性有关。
生理机制
阐述运动指令如何从大脑皮层下达,经过脊髓和周围神经传递至肌 肉,引起肌肉收缩和骨骼运动。
感觉运动整合与调控
感觉运动整合
01
解释感觉信息和运动指令如何在神经系统中整合,以实现精确
的感知和运动控制。
高级中枢调控
02
阐述大脑皮层、小脑和基底节等高级中枢对感觉运动的调控作
用,包括运动的计划、协调、平衡和精细调节等方面。
《神经生物学》教学大纲
《神经生物学》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名称:神经生物学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课程学分:_____课程总学时:_____授课对象:_____二、课程性质与教学目标(一)课程性质神经生物学是一门研究神经系统的结构、功能、发育、进化以及神经疾病发生机制和治疗方法的综合性学科。
它融合了生物学、生理学、解剖学、遗传学、药理学等多个学科的知识,旨在揭示神经系统的奥秘,为人类健康和疾病治疗提供理论基础。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使学生系统地掌握神经生物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实验方法,了解神经系统的细胞组成、神经信号传递、神经发育、神经可塑性、神经退行性疾病等方面的知识。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实验设计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释神经生物学相关的现象和问题。
3、素质目标激发学生对神经生物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综合素质。
三、教学内容与教学要求(一)神经系统的细胞基础1、神经元(1)神经元的结构与功能(2)神经元的分类(3)神经元的电生理特性2、神经胶质细胞(1)神经胶质细胞的类型与功能(2)神经胶质细胞与神经元的相互作用(二)神经信号传递1、突触传递(1)化学突触传递的机制(2)电突触传递的特点(3)突触可塑性2、神经递质与受体(1)常见神经递质的种类与功能(2)神经递质受体的类型与作用机制(三)神经系统的发育1、神经诱导与神经胚形成(1)神经诱导的过程与机制(2)神经胚的形成与分化2、神经元的发生与迁移(1)神经元的起源与增殖(2)神经元的迁移路径与机制3、神经突触的形成与发育(1)突触形成的过程与影响因素(2)突触发育的调控机制(四)神经可塑性1、学习与记忆(1)学习与记忆的神经机制(2)长时程增强与长时程抑制2、神经损伤与修复(1)神经损伤的类型与机制(2)神经修复的策略与方法(五)神经退行性疾病1、阿尔茨海默病(1)阿尔茨海默病的病理特征与临床表现(2)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病机制与治疗进展2、帕金森病(1)帕金森病的病理改变与临床症状(2)帕金森病的病因与治疗方法3、亨廷顿舞蹈病(1)亨廷顿舞蹈病的遗传基础与神经病理(2)亨廷顿舞蹈病的诊断与治疗(六)神经生物学研究方法1、形态学研究方法(1)组织切片技术(2)免疫组织化学技术2、电生理研究方法(1)膜片钳技术(2)脑电图与脑磁图技术3、分子生物学研究方法(1)基因克隆与表达技术(2)蛋白质组学技术四、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一)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课堂讲授,系统地传授神经生物学的基本概念、理论和知识体系。
《神经生物学基础技术》实验教学大纲
《神经生物学基础技术》实验教学大纲课程代码:(暂空、不填)课程名称:神经生物学基础技术课程性质:必修课程类别:专业基础实验项目个数:15 面向专业:神经生物学研究生实验教材:《细胞培养》《分子生物学理论与技术》《神经生物学》一、课程学时学分课程学时:54 学分:(按教学计划的规定填写)2 实验学时:48二、实验目的、任务、教学基本要求及考核方式1、目的和任务:神经生物学基础技术是为了配合基础研究中需要操作细胞实验、分子生物学实验和形态学实验的研究生开设的一门实验基础课程。
本课程目的旨在培养学生初步掌握细胞学、分子生物学、形态学研究中所必需的基本实验操作技术。
本课程的任务是让学生牢固掌握神经生物学研究方法的基础技术,具备在细胞培养、分子生物学和形态学平台独立观察和操作的能力,学会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本技能,通过实验操作,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综合等科学思维能力,以及独立工作的能力和实事求是的科学作风,为从事与本专业有关的生物技术工作打下基础。
2、教学基本要求:1)学生在实验前对实验做好预习工作,了解实验目的。
2)在学生实验前指导教师集中学生进行演示与讲授,介绍实验目的、原理、步骤、操作要领及注意事项。
3)根据实验的内容进行实验分组,要求各实验小组在规定时间独立完成实验操作并考核。
4)实验中指导教师要随时检查学生实验情况,解答学生实验中的疑问,帮助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5)实验结束后,指导教师根据学生每次实验的操作情况及操作水平考核,评定学生的实验操作成绩。
3、考核方式:通过实验操作考核评定学生的实验成绩。
成绩构成为:实验操作(100%)三、实验项目一览表说明:在“实验要求”栏标明该实验项目是“必修”还是“选修”;在“实验类型”栏标明该实验项目是“演示性”、“验证性”、“设计性”还是“综合性”实验;在“备注”栏标明完成该实验项目所需的主要仪器设备名称。
本大纲主笔人:吴红审核人:神经科学系。
神经病学教学大纲新(一)2024
神经病学教学大纲新(一)引言概述:神经病学教学大纲的更新是为了提高医学生对神经病学相关知识的学习效果。
本文将从五个大点出发,全面阐述神经病学教学大纲新(一)。
一、神经生物学基础1. 神经细胞与神经元传导:结构与功能特点2. 突触传输与神经递质:常见神经递质的类型与功能3. 神经发育:脑部发育与神经系统形成的主要过程4. 神经调节:自主神经系统的分支与调节机制5. 神经可塑性:突触可塑性与记忆形成的关系二、神经疾病分类与诊断1. 神经解剖学与病变:常见神经病变的解剖特点与临床表现2. 神经病理学:常见神经疾病的病理机制与影响因素3. 神经影像学:常用神经影像学技术及其在神经疾病诊断中的应用4. 神经生理学检查:神经传导速度、脑电图等常用检查方法与结果的解读5. 神经疾病的临床表现与分级:不同神经疾病的常见症状与分级标准三、常见神经疾病与治疗1. 中风:卒中的类型、危险因素与紧急处理2. 癫痫:癫痫发作的类型与常见治疗方法3. 帕金森病:帕金森病的病因、症状与药物治疗4. 多发性硬化症:多发性硬化症的临床表现与辅助治疗5. 颅脑外伤:颅脑外伤的分类、急救处理与康复干预四、神经免疫学与神经药理学1. 免疫系统与神经系统的相互作用:自身免疫性脑炎的发病机制2. 神经性疼痛与药物干预:常见神经性疼痛的类型与治疗方法3. 神经炎症与神经保护:神经炎症对神经细胞的影响及药物干预策略4. 神经递质与神经药物:神经递质的作用机制与药物在神经疾病中的应用5. 脑血管药理学与相关药物:抗血小板及溶栓药物在中风治疗中的应用五、神经病学进展与研究方向1. 基因与神经疾病:遗传学研究在神经疾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2. 神经重建与功能恢复:神经损伤修复的新技术与策略3. 神经病学药物研究:新药开发与治疗策略的最新进展4. 神经科学与人工智能:神经科学与人工智能在诊断与研究中的融合5. 神经病学教育与实践:神经病学教学模式的创新与实践的推动总结:本文以神经病学教学大纲新(一)为标题,系统概述了神经生物学基础、神经疾病分类与诊断、常见神经疾病与治疗、神经免疫学与神经药理学以及神经病学进展与研究方向等五个大点的内容。
《神经生物学》教学大纲2024
引言概述:神经生物学是生物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主要研究神经系统的结构、功能和功能障碍等方面。
本文将对《神经生物学》教学大纲进行详细介绍。
该教学大纲旨在帮助学生全面了解神经生物学的基本知识和理论,并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研究能力。
正文内容:一、神经元的结构与功能1.神经元的基本构成:细胞体、树突、轴突等组织结构。
2.神经冲动传导机制:动作电位的产生与传递。
3.神经递质的作用机制:兴奋性与抑制性神经递质的功能及相互作用。
4.突触传递过程:突触前后膜的相互作用和突触后电位的。
二、神经系统的组织与功能1.中枢神经系统的结构:大脑、小脑、脑干和脊髓的解剖结构。
2.神经系统的功能分区:感觉神经系统、运动神经系统和自主神经系统。
3.感觉与运动的组织与调节:感觉器官的结构和感觉传递机制,运动控制的中枢和外周结构。
三、神经发育与可塑性1.神经发育的基本过程:神经管形成与神经元、迁移、成熟的过程。
2.神经发育的调控机制: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对神经细胞命运的影响。
3.神经可塑性的机制:学习与记忆的生理基础以及大脑可塑性的分子机制。
四、神经系统与行为1.大脑与认知功能:大脑皮层的结构和功能,记忆、学习、思维的神经基础。
2.情感与情绪的神经机制:情感的形成、调节和表达的神经过程。
3.神经系统与意识:意识的生理基础和相关疾病的神经机制。
五、神经系统的疾病与治疗1.神经退行性疾病:阿尔茨海默病、帕金森病等疾病的病因与治疗方法。
2.神经精神疾病:抑郁症、精神分裂症的神经机制和治疗方法。
3.神经系统的损伤与康复:脑卒中、脊髓损伤的神经修复和康复治疗方法。
总结:通过学习《神经生物学》教学大纲,学生可以全面了解神经系统的结构、功能和相关疾病。
理解神经元的结构与功能、神经系统的组织与功能、神经发育与可塑性、神经系统与行为以及神经系统的疾病与治疗等内容,将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研究能力,为进一步的神经生物学研究和神经科学应用提供基础。
(完整版)《神经生物学》教学大纲
《神经生物学》教学大纲传统教学方式的教学大纲以疼痛专题为中心的教学方式Neurobiology学时:54考核方式:笔试及口试教学方式:课堂讲授、讨论课程类型:A主讲教师:韩济生、万有、于常海、王韵,崔彩莲、吴鎏祯、崔德华、王克威、罗非、邢国刚、薛冰、刘风雨、张嵘和张瑛等授课对象:三年级学生等开设目的:本课程教学包括两部分,一部分为传统教学方式,即以教师讲解为主,系统介绍神经生物学的基础知识及有关研究的新进展,包括基础研究和临床应用的研究动向.另一部分则结合本学科科研优势,开展以疼痛专题为中心的教学(problem based learning, PBL)。
通过传统的教学方式,使学生掌握神经生物学的基础知识,了解有关领域的新成果、新动态。
而以疼痛专题为中心的教学则充分调动同学的主观能动性,训练学生查阅相关文献,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及培养科学思维及科学演讲的能力。
教学要求:要求学生了解课堂讲授内容,要求每位同学根据自己的兴趣查阅相关文献,制作powerpoint幻灯片进行分组汇报和讨论,教师及同学对报告内容进行评判打分。
课程最后评分包括两部分:即理论考试(笔试)占60%,口头报告占40%。
预修知识:医学基础、临床医学基础、生物学。
传统教学方式的教学大纲(共24学时)一、绪论:2课时1.神经科学的发展史2.神经科学的基本内容:分子神经科学,细胞神经科学,发生神经科学,系统和行为神经科学,认知神经科学,计算神经科学,临床神经科学,等.3.神经科学基本的研究方法:形态学方法,生理学方法,电生理方法,生物化学方法,分子生物学方法,脑成像方法,等。
4.本课程学时安排的思路、教材及参考书等。
二、细胞与分子神经生物学:5课时1.神经元及神经胶质细胞(2课时)(1)神经元的超微结构特点、与功能关系。
(2)突触的超微结构特点、分类及化学性突触的传递过程。
(3) 中枢神经系统神经胶质细胞的分类,形态特点及功能.(4)神经元及神经胶质细胞的相关基础知识在实验研究中的应用。
《神经生物学》教学大纲
大纲撰写人
杨东伟
审核人
王建刚
制定时间
2006.7
主要参考书
1.神经生物学:从神经元到脑尼古尔斯(Nicholls,J.G.)等著,杨雄里等译
2.神经科学原理韩济生等编著
从整体上对神经生物学这门学科做一介绍,主要内容有:神经生物学发展的背景,神经生物学研究的对象、特点以及重大事件;中枢神经系统的组构;神经元的神经生物学;神经系统的可塑性;神经内分泌调节。
第二章神经生物学的研究方法(含实验)(18学时)
分别介绍神经生物学研究中的一些常用的研究方法。包括:形态学方法,电生理学方法(普通电生理、电压钳和膜片钳及脑电波和诱发电位的记录),行为学实验方法,生物化学以及分子生物学的实验方法。
《神经生物学》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
神经生物学
英文名称
Neurobiology
先修课程
课程代码
10010403
学时
40
学分
2
任课教师
涂心明等
课程性质
专业选修课
开课学期
2
适用学科
医学各学科
教材
参考教材
自编
课程目的
了解神经系统发生、发展规律,掌握神经系统形态及功能特点。
大纲内容及学时分配:
第一章总论(2学时)
第五章感觉系统(4学时)
这部分主要介绍感受器的分类、感受器的结构、感受器活动的特点、感觉信息编码以及感觉通路中信号的编码与处理以及感知觉的一般规律,重点介绍视觉与听觉。
第,运动相关的中枢神经系统的结构、功能和特点以及各级神经结构对运动的调节。
第七章神经系统的发育(4学时)
神经生物学教学大纲四年制
神经生物学教学大纲所属课程名称:神经生物学课程英文名称:Neurobiology所属课程编号:4102307面向专业:生物工程专业(四年制)课程总学时: 48理论学时: 32实验学时:16课程学分: 2.5本课程所属院系:东南大学基础医学院大纲主撰人:曾水林E-mail:***********.cnTel:83272554一、课程的性质与目的神经生物学是从分子、细胞、系统水平阐释神经系统发育、形态结构和功能的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课程。
属于基础神经科学。
其任务是认识脑、保护脑和开发脑。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理解和掌握神经生物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原理,了解该门学科的发展情况、研究方法和某些研究进展。
为学习相关课程和今后从事相关专业工作或研究奠定必要的理论基础,开阔视野,拓宽思路。
通过有关实验的演示与学生亲自操作,使学生认识人脑和大鼠脑的大体解剖结构;了解基本常用的研究方法,如脑的灌流取材、脑切片上主要结构的显微镜观察等。
二、课程内容的教学要求第一章神经生物学概述目的要求1.掌握神经生物学的概念和研究神经科学的意义。
2.熟悉神经科学发展进程中杰出代表及其贡献(诺贝尔医学与生理学奖获得者)。
3.了解神经生物学的任务、分科、常用的研究方法和神经科学发展简史。
教学内容:神经生物学发展简史;神经生物学的概念和研究神经科学的意义;神经生物学的任务、分科、常用的研究方法等。
第二章神经系统基本结构目的要求:1.掌握神经元的结构及功能特点;动作电位与静息电位的概念。
2.熟悉神经元分类及轴浆运输原理和生理意义;神经纤维兴奋传导的特征;形成髓鞘的细胞。
3.了解神经元骨架系统;神经胶质细胞的分类、形态特点及作用。
教学内容:神经元的概念、结构特点及分类;神经元轴浆运输的原理和生理意义;神经电位产生的机制、动作电位与静息电位的概念及神经纤维兴奋传导的特征;神经胶质细胞的分类、形态特点及作用等。
第三章突触目的要求:1.掌握突触的概念、结构特点、分类及作用;离子通道和受体的概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医学神经生物学教学大纲第一章绪论——医学神经生物学与行为掌握:神经生物学的定义,研究目的,主要任务和研究特点。
熟悉:1.医学神经生物学与行为的关系;2.行为与认知的关系。
了解:脑与行为,神经元与行为,基因与行为的概念。
第二章神经元、神经元环路与行为第一节神经元与行为掌握:反射行为是由神经元按一定连接组成的感觉-运动环路实现的。
熟悉:行为调控的基础是多极神经元环路。
了解:大脑是实现复杂行为活动的高级整合中枢。
第二节神经元胞膜上电信号的传导掌握:1.静息膜电位形成和维持的离子机制;2.动作电位产生的离子机制与调节。
熟悉:电压门控阳离子通道的开放与关闭的机制和对离子的选择性。
了解:离子通道开关的调节。
第三节局部神经元环路和突触微环路整合掌握:局部环路神经元和局部神经元环路整合的概念;突触微环路整合的概念。
熟悉:树突传出功能的概念;树-树突触局部微环路的意义。
了解:局部神经环路整合方式;以轴突为突触前成分的突触微环路调节方式;以树突为突触前成分的突触微环路调节方式。
第四节突触区的信号转导与整合掌握:1.递质释放与电信号和分子信号转换;2.突触水平的整合;3.共存递质和调质在突触水平相互调节的概念。
熟悉:共存于颌下腺中的Ach和VIP间的协同作用。
了解:SP和TRH对共存5-HT突触传递的调节。
第五节神经元、胶质细胞、内皮细胞和肥大细胞的相互关系掌握:神经胶质细胞与神经元交互作用的概念。
熟悉:1.微血管内皮细胞对脑神经活动调节的概念;2.中枢神经系统内的肥大细胞是神经-免疫-内分泌网络的纽带和/或信使的概念。
了解:神经细胞(N)、胶质细胞和微血管内皮细胞间相互关系的概念。
第三章神经通讯的化学信使第一节突触信息传递的化学信使掌握:神经递质与神经调质的概念。
熟悉:转运体的概念。
了解:1.递质传递的类型和囊泡释放的突触前调节;2.影响膜转运体功能的因素。
第二节乙酰胆碱掌握:乙酰胆碱受体亚型。
1.M-AChR和N-AChR的特点和功能;2.胆碱神经元的分布。
了解:1.乙酰胆碱的合成与代谢;2.M-AChR和N-AChR的亚型;3.中枢胆碱能神经元的纤维投射。
第三节儿茶酚胺掌握:去甲肾上腺素受体的分类与亚型;多巴胺受体的亚型。
熟悉:1.去甲肾上腺素受体和多巴胺受体的功能;2.去甲肾上腺素能、肾上腺素能神经元和多巴胺能神经元的分布。
了解:1.影响儿茶酚胺合成的酶,儿茶酚胺的储存、释放及失活;2.去甲肾上腺素受体和多巴胺受体的作用机制;3.去甲肾上腺素能、肾上腺素能神经元和多巴胺能神经元的纤维投射。
第四节5-羟色胺掌握:5-HT受体的主要功能。
熟悉:5-HT受体的亚型。
1.5-HT的合成、储存和失活。
2.5-HT能神经元的分布及其主要纤维投射。
第五节兴奋性氨基酸掌握:1.兴奋性氨基酸递质的种类;2.NMDA受体、AMPA受体和KA受体的特点和功能。
熟悉:促代谢型谷氨酸受体的功能。
了解:1.兴奋型氨基酸的合成、储存、释放和失活;2.促代谢型谷氨酸受体的分型;3.谷氨酸和门冬氨酸神经元的纤维投射。
第六节抑制性氨基酸掌握:γ-氨基丁酸受体亚型的特点。
熟悉:1.γ-氨基丁酸受体的功能;2.甘氨酸受体特点及功能。
了解:γ-氨基丁酸的合成、储存、释放和失活。
第七节一氧化氮1.一氧化氮递质的特点;2.一氧化氮的生理功能;3.一氧化氮合酶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分布。
熟悉:一氧化氮的信号转导途径。
了解:脑内一氧化氮的来源。
第八节神经肽及其受体掌握:1.神经肽的概念;2.神经肽的特点;熟悉:神经肽受体特点及其胞内信号转导了解:1.神经肽生物合成、释放及失活;2.神经肽与神经递质共存;3.促皮质激素释放激素能神经元的分布及纤维投射,促肾上腺激素释放激素受体的特点;4.生长抑素能神经元的分布及纤维投射,生长抑素受体的特点;生长抑素的作用机制;5.促肾上腺激素释放激素能神经元的分布及纤维投射,促皮质激素释放激素受体的特点;6.血管升压素能神经元的分布及纤维投射;7.催产素能神经元的分布及纤维投射。
第四章受体与跨膜信号转导第一节受体的分类与受体调节掌握:受体的分类;受体调节的概念。
熟悉:1.受体数量与反应性的可塑性;2.受体的数目和亲和力的调节,负协同性、正协同性的概念。
了解:受体亚型的多样性;受体调节的生化机制。
第二节G蛋白偶联受体掌握:1.鸟核苷酸调节蛋白和G蛋白偶联受体的概念;2.G蛋白受体亚型及其调节的效应系统;3.G蛋白可通过直接和间接两种方式调节离子通道。
熟悉:1.Gs和Gi通过调节腺苷酸环化酶的活性共同调节效应细胞内cAMP水平;2.Gβγ对离子通道的调节。
了解:1.G蛋白偶联受体分子结构特点;2.G蛋白βγ亚单位复合体的功能;3.G蛋白与G蛋白偶联受体激酶。
第三节与离子通道直接偶联的受体掌握:1.直接偶联受体-离子通道复合体家族的概念;2.NMDAR-通道的激活与开放、受配体和膜电位的双重调节;3.GABA A R是氯离子通道受体,主要介导突触后抑制。
熟悉:GABA A R介导的突触后兴奋效应。
了解:1.NMDAR参与兴奋性突触传递的长时程增强(LTP);2.NMDAR受多种内源性物质或药物的调制;3.GABA A R通道开放时间和频率受内源性物质或药物调制。
第四节第二信使系统与胞内信息传导掌握:1.跨膜信息转导,第二信使和钙动员受体的概念;2.腺苷酸环化酶系统;3.一氧化氮(NO)与鸟苷酸环化酶(GC)系统;4.IP3和DAG分叉信息转导通路(钙动员-肌醇脂质代谢通路)。
熟悉:1.cGMP-特异的磷酸二酯酶(PDE);2.钙调蛋白(CaM),Ca2+/ CaM激酶,CaM激酶自身磷酸化。
了解:肌醇磷脂循环。
第五节信使系统间的相互作用与突触整合掌握:1.同一递质通过不同途径可激发不同突触效应的概念;2.底物蛋白磷酸化与信使系统间的相互调节;3.受体-信号转导系统的网络联系。
熟悉:1.蛋白激酶磷酸化的调制;2.G蛋白对离子通道的直接和间接调节;3.G蛋白介导的信息转导系统对受体酪氨酸激酶(RTK)系统的调节;4.信号转导通路间的相互协同和拮抗作用。
了解:1.G蛋白对K+通道的调节;2.PKA、PKC和酪氨酸蛋白激酶系统对N-AChR的会聚性调节;3.cAMP-PKA系统对RTK-Ras-Raf-1-ERK2系统的调节作用。
第五章感知觉与行为第一节感知觉概述掌握:1.人类生活早期的社会或感知经验剥夺可导致社会行为发育障碍;2.感受器,感受器电位,感受野,感觉辨差阈等的概念;3.特异和非特异性感觉传入和离中性的连接与信息反馈的概念。
熟悉:1.感知觉是行为活动的前提;2.感觉模态的概念;3.感受器的适应。
了解:感受器的换能过程。
第二节视觉掌握:1.光感受的突触机制及其主要递质的特点;2.初级视皮质神经元的感受野组构及反应特性的基本概念;3.高级视皮质功能的主要特征;4.视感知的发育需要感觉经验的基本概念。
熟悉:1.中枢视觉通路与整合中枢;2.人视觉的脑功能定位。
了解:1.色觉信息的编码与处理;2.眼优势柱样结构的形成和丘脑-视网膜传入的分离。
第三节听觉掌握:1.听毛细胞电活动的离子机制和外毛细胞收缩的意义;2.耳蜗电位的概念,传出神经与体液因素对耳蜗电位的影响;3.听觉传导通路,听觉中枢细胞的音频区域定位;4.听觉系统也存在神经联系的活动依赖性修剪。
熟悉:1.耳蜗内电位,耳蜗微音器电位,总和电位,听神经动作电位等的概念;2.听毛细胞换能:机械-电换能和电-机械换能过程。
了解:听神经编码及声音的分析,声音强度与复合声分析,音波局部定位图形的概念。
第四节痛觉及其调制掌握:1.痛觉,伤害性感受,痛觉过敏,触诱发痛,原发性痛觉过敏,继发性痛觉过敏和内脏痛的概念;2.疼痛和伤害性感受器的分类与特征;3.闸门控制学说与痛觉脊髓节段性调制;4.丘脑是重要的痛整合中枢;5.脑高级中枢对脊髓后角伤害性信息传入的下行调制。
熟悉:1.激活伤害性感受器的致痛性物质及其来源与作用途径;2.神经递质在伤害性感受器致敏中的作用;3.炎性介质在伤害性感受器致敏中的作用;4.细胞因子在伤害性感受器致敏中的作用;5.痛觉传入在脊髓背角的初级整合。
了解:1.离子通道在伤害性感受器致敏中的作用;2.伤害性信息在脊髓背角的编码与调控;3.针对镇痛的中枢神经机制研究梗概。
第六章认知、精神与行为第一节语言与思维的脑功能定位掌握:1.儿童语言的获得与发展的特点;2.语言的脑功能定位与语言神经过程的近代模式;3.语言脑功能一侧化和双侧脑协同完成语言功能的概念;4.语言的表述是思维的过程和结果的概念;语言、思维和运动的关系,语言、思维与性别的关系。
熟悉:1.语言音、形、义加工的主要脑区;2.语言的自动加工和控制加工的主要脑区;3.失语症的概念和分类。
了解:失读和失写的脑功能定位。
第二节学习记忆的细胞和分子机制与脑功能定位掌握:1.记忆的分类:陈述性记忆与非陈述性记忆,联合性学习和非联合性学习;2.记忆储存的阶段性:长期记忆和短期记忆。
熟悉:1.短时非陈述记忆的细胞与分子机制:海兔缩鳃反射习惯化与敏感化的细胞机制,经典条件反射的分子机制;2.长时非陈述记忆的分子机制:cAMP-PKA参与短时和长时敏感化过程,蛋白质合成参与了长时记忆的形成,长时敏感化与突触持续增强的分子机制;3.海马早期长时程增强的突触机制。
了解:1.工作记忆的脑功能定位;2.情节记忆与语义记忆的脑功能定位;3.知觉表征系统和程序记忆的脑功能成像。
第三节精神情感活动的脑功能定位与分子机制掌握:1.大脑皮质和边缘系统是精神情感活动中枢的概念:大脑联合皮质是精神、心理活动的基础,边缘联合皮质参与情绪性行为的调制,杏仁复合体参与情绪性行为的调制,下丘脑参与情绪性行为的调制;2.多巴胺受体功能亢进与精神分裂症关系的概念:抗精神失常药多为多巴胺(DA)受体阻断剂,精神分裂症的DA功能过渡亢进假说,5-HT和DA受体的相互作用失衡与精神分裂症;3.DA与Glu相互作用失衡与精神分裂症关系的概念:NMDA受体与精神分裂症,DA对谷氨酸受体后信号系统有调控作用,精神分裂症是一种DA-Glu 反馈调节失常的症候群;4.中枢乙酰胆碱和阿片肽对精神情感活动调制的概念:中枢Ach参与精神情感活动调节,阿片肽和抗阿片肽参与精神情感活动的整合;5.cAMP-PKA和IP3-PKC信使系统的平衡参与精神情感活动调制的概念:cAMP信使系统参与精神情感活动的调节,锂可通过抑制PLC和AC的信使系统参与精神情感活动的调节,cAMP和IP3两个信号系统平衡失调可导致抑郁症。
熟悉:1.中枢单胺类递质对精神情感活动的调制:抑郁躁狂症患者脑内单胺类神经递质的代谢失调,抑郁症患者单胺类递质调控激素释放功能迟钝,抗精神失常药和致精神失常药对中枢单胺类递质代谢影响的作用环节;2.激素精神情感活动的调制:肾上腺皮质激素参与情绪活动调节,甲状腺素参与情绪活动调节,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参与情绪活动调节,性激素参与情绪活动调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