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三情景默写试题及答案

合集下载

必修三情景默写测试(答案)

必修三情景默写测试(答案)

必修三情景默写《蜀道难》1、《蜀道难》开篇以蜀地方言点出主题,为全诗奠下雄浑感情基调的句子:,。

2、《蜀道难》的主旨句:,。

3、《蜀道难》中表明历史悠久,和外界交通不便的句子:,。

4、《蜀道难》运用夸张手法写出秦蜀之间崇山峻岭,不可逾越的句子,。

5、《蜀道难》中“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运用夸张的手法表示自古以来秦蜀之间少有往来,之所以如此是因为:,。

6、《蜀道难》中引用“五丁开山”神话传说为其增添了浪漫气息的句子:,。

7、《蜀道难》中:“,两句写蜀山之高险的句子。

即便是善飞的黄鹤、轻捷的猿猴都难以越过8、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摹写行人艰难的步履、惶恐的神情的句子是,。

9、《蜀道难》为我们渲染旅愁和蜀道上空寂苍凉的环境气氛的句子:,。

,。

10、《蜀道难》中用夸张手法极言山峰高耸入天,绝壁景色俏丽的句子是:,。

11、《蜀道难》中写出水石激荡、山谷空鸣景象:,。

12、《蜀道难》中写剑阁地势险要、易守难攻的语句:,,。

13、从《蜀道难》中“,,”表达诗人对功业难成的慨叹。

14、《蜀道难》中“,”两句,以感叹的方式收束对蜀道凶险的描写,转入下文对人事的关注。

15、《蜀道难》中,不仅描写了蜀道奇异的自然景色,也通过“,”两句,写出了自己对剑阁防御的担忧。

16、《蜀道难》中,运用比喻、比拟等手法强化了蜀地政治形势的险要,向友人表明蜀地不可久留,用“,”规劝友人早离是非之地。

17、李白《蜀道难》中,“,”两句描写了飞流直下、瀑布喧嚣、水石激荡的动人场景。

18、李白《蜀道难》中,“,”两句,描写蜀道之高危,仿佛在星辰之间穿行,令人空自嗟叹。

19、李白《蜀道难》中,“,一句,写蜀道高险,使人听而变色;又用“”一句,写蜀道高险,让人望而生叹。

20、李白《蜀道难》中,通过描写人的动作和神态来衬托蜀道的高险的两句是《蜀道难》中“,”。

21、杜鹃是古诗中常见的意象,《蜀道难》中“”一句渲染蜀道夜晚空寂苍凉的气氛;《琵琶行》中的“”表现了作者被贬江州内心的孤寂悲愁。

必修三情景式默写训练和答案.doc

必修三情景式默写训练和答案.doc

必修三情景式默写训练及答案班级____ 姓名_______《蜀道难》(李白)1、《蜀道难》的主旨句是:,。

2、《蜀道难》中运用夸张修辞方法,写出秦蜀之间崇山叠岭、不可逾越的句子5、虚写映衬表现蜀道的雄奇险峻的句子:,。

6、表明历史悠久,和外界交通不便的句子:,。

7、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开篇以蜀地方言咏叹点出主题,为全诗奠下雄浑感情基调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 ! ! ”。

8、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运用夸张的手法表示自古以来秦、蜀之间少有往来。

之所以如此,就是因为“,”,进—步表明秦、蜀之间为高山峻岭所阻挡。

9、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引用神话传说为其增添了浪漫气息,如引用“五丁开山” 一神话的句子是" ,”。

10、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不但写到蜀山之高峻,还描写了人的行路之难。

他借助一些细节动作加以摹写,寥寥数语,便把行人艰难的步履、惶恐的神情,绘声绘色地刻画出来了,困危之状如在眼前,体现这一内容的句子是11、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指岀逶迤千里的蜀道,还有更为奇险的风光。

诗人先用“,。

”托出山势的高险,然后由静而动,“,。

”写出水石激荡、山谷空鸣的场景。

12、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写岀了剑阁地势险要,易守难攻的特点的句子是《登高》(杜甫)1、本诗的主旨句(表现诗人忧国伤时)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2、由高到低,写诗人所见所闻,渲染秋江景物特点的句子是:3、用落叶和江水抒发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伤的句子4、情景交融、意境旷达,极写自己羁旅之愁和孤独之感的句子5、道出郁积诗人心中的自身之苦和国运之恨,无限悲凉难以排遣的句子ZE: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琵琶行》(唐•白居易)1、描写琵琶女初次出场时的情态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 ,。

2、琵琶声在沉咽、暂歇后突然爆发并达到高潮,却又戛然而止的诗句是:3、琵琶女年轻时人们对她的态度是: 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o 而当她年老色衰之后则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 O4、古人常化用前人诗文为己用,如吴激《人月圆》中“恍然一梦,仙肌胜雪,宫髻堆鸦。

必修三情景式默写训练及答案

必修三情景式默写训练及答案

必修三第二单元情景式默写训练《蜀道难》1、《蜀道难》的主旨句是:,。

2、李白的《蜀道难》一诗中,“,。

”两句运用夸张的手法表示自古以来秦蜀之间少有往来。

之所以如此,就是因为“,。

”这两句诗进一步表明秦蜀之间为高山峻岭所阻挡。

3、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引用神话传说为其增添了浪漫气息,如引用“五丁开山”这个神话的句子是“,。

”4、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运用神话、夸张、衬托的手法来写蜀山之高险的句子有“,。

,。

”真是“物犹如此,人何以堪”!5、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不但写到蜀山之高峻,还描写了蜀道的盘旋曲折,摹写行人艰难的步履、惶恐的神情,困危之状如在眼前,体现这一内容的句子是“,。

,。

”6、《蜀道难》一诗中,“,。

,。

”四句诗为我们渲染了旅愁和蜀道上空寂苍凉的环境气氛,再一次有力地烘托了“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7、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指出,逶迤千里的蜀道,还有更为奇险的风光。

诗人先用“,。

”托出山势的高险,然后由静而动,“,。

”写出水石激荡、山谷空鸣的场景。

8、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写出了剑阁地势险要,易守难攻的特点的句子是“,,。

”9、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化用西晋张载《剑阁铭》中“形胜之地,匪亲勿居”语句的句子是“,。

”以此表达了对国事的忧虑与关切。

10、从李白《蜀道难》一诗中“,,。

”的长叹中,我们似乎也感受到了诗人功业难成的一声叹息。

《登高》1、由高到低,写诗人所见所闻,渲染秋江景物特点的句子是:“,。

”2、用落叶和江水抒发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伤的句子是:“,。

”3、情景交融、意境旷达,极写自己羁旅之愁和孤独之感的句子是:“,。

”4道出诗人心中的自身之苦和国运之恨,无限悲凉难以排遣的句子是:“,。

”《秋兴八首》(其一)1、《秋兴八首》(其一)中描写巫山巫峡的秋色凋零衰败阴沉萧瑟的诗句是:“,。

”2、《秋兴八首》(其一)在景物描绘之中,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因时局动荡不安胸中忧思与郁勃不平之气翻腾起伏的诗句是“,。

必修三情景默写试题及答案

必修三情景默写试题及答案

必修三情景默写试题及答案《蜀道难》理解性默写1、本诗的主旨句是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2、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运用夸张的手法表示自古以来秦、蜀之间少有往来。

之所以如此,就是因为“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颠,进一步表明秦、蜀之间为高山峻岭所阻挡。

3、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引用神话传说为其增添了浪漫气息,如引用“五丁开山”一神话的句子是“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4、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运用神话、夸张、衬托的手法来写蜀山之高险的句子有“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

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真是“物犹如此,人何以堪”!——那山有多高呢?不言而喻了!5、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不但写到蜀山之高峻,还描写了人的行路之难。

他借助一些细节动作加以摹写,寥寥数语,便把行人艰难的步履、惶恐的神情,绘声绘色地刻画出来了,困危之状如在眼前,体现这一内容的句子是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6、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

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

为我们渲染了旅愁和蜀道上空寂苍凉的环境气氛,再一次有了地烘托了“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之情状。

7、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指出逶迤千里的蜀道,还有更为奇险的风光。

诗人先用“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托出山势的高险,然后由静而动,“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写出水石激荡、山谷空鸣的场景。

8、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写出了剑阁地势险要,易守难攻的特点的句子是“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9、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化用西晋张载《剑阁铭》中“形胜之地,匪亲勿居”语句的句子是“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从而表达了对国事的忧虑与关切。

10、从李白《蜀道难》一诗中“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的长叹中,我们似乎也感受到了诗人对功业难成的一声叹息。

《秋兴八首》(其一)理解性默写1、《秋兴八首》(其一)中“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两句,写巫山巫峡的秋声秋色。

必修三情景默写测试(答案)

必修三情景默写测试(答案)

必修三情景默写《蜀道难》1、《蜀道难》开篇以蜀地方言点出主题,为全诗奠下雄浑感情基调的句子:,2、《蜀道难》的主旨句:,。

3、《蜀道难》中表明历史悠久,和外界交通不便的句子:4、《蜀道难》运用夸张手法写出秦蜀之间崇山峻岭,不可逾越的句5、《蜀道难》中“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运用夸张的手法表示自古以来秦蜀之间少有往来,之所以如此是因为:,。

6、《蜀道难》中引用“五丁开山”神话传说为其增添了浪漫气息的句7、《蜀道难》中:“,两句写蜀山之高险的句子。

即便是善飞的黄鹤、轻捷的猿猴都难以越过8、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摹写行人艰难的步履、惶恐的神情的句子是,。

9、《蜀道难》为我们渲染旅愁和蜀道上空寂苍凉的环境气氛的句10、《蜀道难》中用夸张手法极言山峰高耸入天,绝壁景色俏丽的句子是:,。

11、《蜀道难》中写出水石激荡、山谷空鸣景象:,。

12、《蜀道难》中写剑阁地势险要、易守难攻的语13、从《蜀道难》中”表达诗人对功业难成的慨叹。

14、《蜀道难》中“ ,”两句,以感叹的方式收束对蜀道凶险的描写,转入下文对人事的关注。

15、《蜀道难》中,不仅描写了蜀道奇异的自然景色,也通过“ ,”两句,写出了自己对剑阁防御的担忧。

16、《蜀道难》中,运用比喻、比拟等手法强化了蜀地政治形势的险要,向友人表明蜀地不可久留,用“ ,”规劝友人早离是非之地。

17、李白《蜀道难》中,“,”两句描写了飞流直下、瀑布喧嚣、水石激荡的动人场景。

18、李白《蜀道难》中,“,两句,描写蜀道之高危,仿佛在星辰之间穿行,令人空自嗟叹。

19、李白《蜀道难》中,“,一句,写蜀道高险,使人听而变色;又用“ ”一句,写蜀道高险,让人望而生叹。

20、李白《蜀道难》中,通过描写人的动作和神态来衬托蜀道的高险的两句是《蜀道难》中“ ,”。

21、杜鹃是古诗中常见的意象,《蜀道难》中“”一句渲染蜀道夜晚空寂苍凉的气氛;《琵琶行》中的“ ”表现了作者被贬江州内心的孤寂悲杜甫诗三首1、《秋兴八首(其一)》用双关手法,情景交融抒发故园之思的句子是,。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情景式默写答案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情景式默写答案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情景式默写答案(共6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情景式默写《蜀道难》1.《蜀道难》的主旨句是: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2.《蜀道难》中运用夸张修辞方法,写出秦蜀之间崇山叠岭、不可逾越的句子是: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

3.《蜀道难》中写出水石相激、山谷轰鸣的惊险场面的句子是: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

4.运用夸张极言山峰之高、绝壁之险,渲染惊险的气氛的句子: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

5.虚写映衬表现蜀道的雄奇险峻的句子: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

6.表明历史悠久,和外界交通不便的句子: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

7.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开篇以蜀地方言咏叹点出主题,为全诗奠下雄浑感情基调的句子是“噫吁嚱,危乎高哉!”。

8.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

”运用夸张的手法表示自古以来秦、蜀之间少有往来。

之所以如此,就是因为“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进一步表明秦、蜀之间为高山峻岭所阻挡。

9.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引用神话传说为其增添了浪漫气息,如引用“五丁开山”神话的句子是:“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10.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运用神话、夸张、衬托的手法来写蜀山之高险的句子有“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

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

”11.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摹写行人艰难的步履、惶恐的神情的句子是“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12.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

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

为我们渲染了旅愁和蜀道上空寂苍凉的环境气氛。

13.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指出逶迤千里的蜀道,还有更为奇险的风光。

诗人先用“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

”托出山势的高险,然后由静而动,“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写出水石激荡、山谷空鸣的场景。

高中语文必修三-古诗文情景默写训练(答案)

高中语文必修三-古诗文情景默写训练(答案)

新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古诗文情景默写训练答案《蜀道难》情景式默写训练1.噫吁嚱,危乎高哉!2.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3.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

4.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

5.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6.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

7.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

8.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

9.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10.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

11.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

12.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

13.其险也如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14.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15.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

16.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17、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

《登高》情景默写1.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2.“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3.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4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5.“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6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7.“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琵琶行》情景默写1.“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

”2. “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3. “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

”4 “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5.“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6.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7.“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8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9 “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10. “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11. “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

12. “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13. “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14.“曲罢曾教善才服,妆成每被秋娘妒”15.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16.弟走从军阿姨死,暮去朝来颜色故17.门前冷落车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18.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妆泪红阑干。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 情境式默写含答案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 情境式默写含答案

高中语文必修三理解性默写的名句训练《蜀道难》中理解性默写的名句训练1、描述蜀道的开凿过程的句子是: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2、用夸张的手法写蜀道高与天齐,险似绝壁的句子是: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

3、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开篇以蜀地方言为全诗奠下雄浑感情基调的句子是“噫吁嚱!危乎高哉!”。

4、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

”运用夸张的手法表示自古以来秦蜀之间少有往来。

之所以如此,就是因为“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

”,5、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引用神话传说为其增添了浪漫气息,如引用“五丁开山”一神话的句子是“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6、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运用神话、夸张、衬托的手法来写蜀山之高险的句子有“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

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真是“物犹如此,人何以堪”!——那山有多高呢?不言而喻了!7、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便把行人艰难的步履、惶恐的神情,绘声绘色地刻画出来的句子是“扪(mén)参(shēn)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8、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但见悲鸟号(háo)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

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

”为我们渲染了旅愁和蜀道上的空寂、苍凉的环境气氛,再一次有了地烘托了“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之情状。

9、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写出了剑阁地势险要,易守难攻的特点的句子是“剑阁峥嵘而崔嵬(wéi),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10.《蜀道难》写水石激荡,山谷空鸣的场景“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

”11.《蜀道难》中,诗人李白在感叹蜀道之高时,用衬托手法,生动暗示行人入蜀艰难的诗句是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

12、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指出逶迤千里的蜀道,还有更为奇险的风光。

诗人先用“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托出山势的高险,然后由静而动,“飞湍瀑(pù)流争喧豗(huī),砯(pīng)崖转石万壑雷”写出水石激荡、山谷空鸣的场景。

完整word版,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情景式默写训练

完整word版,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情景式默写训练

高考必考篇目情景式默写及答案《蜀道难》情景式默写训练设计1.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开篇以蜀地方言咏叹蜀道高险,为全诗奠定感情基调的句子是:噫吁嚱,危乎高哉!2.李白《蜀道难》的主旨句是: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3.李白《蜀道难》中运用夸张修辞方法,写出秦蜀之间有太白山阻挡,只有鸟才能凌空逾越到峨眉山山顶的两句: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

4.李白《蜀道难》中表明多少年来蜀地与外界交通不便的两句: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

5.李白《蜀道难》.引用五丁开山传说,既增舔开辟蜀道之难的神秘色彩,又表达作者对古7.李白《蜀道难》中借黄鹤猿猴很难度过虚写蜀道,从侧面烘托蜀道的雄奇险峻的句子: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

8. 李白《蜀道难》描写青泥道曲曲折折,萦绕山峦盘旋而上的两句: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

9. 李白《蜀道难》描写想象人走在青泥道上好像可以伸手摸到参宿和井宿那样,走下来坐在地上还令人恐惧万分或者说摹写行人艰难的步履、惶恐的神情的句子是: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10. 李白《蜀道难》写出畏途这一段急流奔涌、瀑布飞泻、水石激荡、山谷轰鸣情景的句子: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

11. 李白《蜀道难》中,从视听结合的角度,采用拟人手法描写畏途寂寞凄凉情景的四句是: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

12.李白《蜀道难》中运用夸张手法极言山峰之高、与天边相接,枯松倒悬绝壁之奇的两句:14.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总写出剑阁地势险要后,说明它易守难攻的特点的两句: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15.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化用西晋张载《剑阁铭》中“形胜之地,匪亲勿居”语句,从而表达了对国事的忧虑与关切的丙句是: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

16.《蜀道难》中贯穿全诗,反复咏叹,借以极言蜀道高峻艰险,慨叹蜀地形势多变的揭示主题的句子是: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17、《蜀道难》中用劝告友人不要贪恋享乐,要尽快回来的两句是:锦城虽云乐,不如早4.杜甫《登高》中道出郁积诗人心中的自身之苦和国运之恨,无限悲凉难以排遣,点明诗歌主题的两句是: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人教版必修三情境默写及答案

人教版必修三情境默写及答案

必修三理解性默写练习一 .《蜀道难》1.李白的《蜀道难》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写出了蜀国长时间与外界隔绝,交通极为不便的状况。

2.李白的《蜀道难》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通过夸张的手法写出了剑阁关地势险要、易守难攻的真实情况。

3.李白的《蜀道难》中,通过神话传说写出蜀国有着久远的历史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李白的《蜀道难》中,写出蜀道青泥岭弯路极多,山路盘旋曲折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李白的《蜀道难》中,写出水石相激、山谷轰鸣的惊险场面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李白的《蜀道难》中,用五丁开山的传说歌颂一代又一代的蜀国人不畏艰险、成功打通蜀道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李白的《蜀道难》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用夸张的手法描写了蜀道山岭之高,与李白《夜宿山寺》中的“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有异曲同工之妙。

8.李白的《蜀道难》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借用两种动物,分别用夸张和比拟的手法写蜀道的山势高险。

9.李白的《蜀道难》中,诗人认为蜀地不可久留,对即将入蜀的友人作出直接的规劝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李白的《蜀道难》中,用动静结合的手法写出蜀道的荒凉凄清、人迹罕至,为后文写使人听之闻之毛骨悚然渲染了气氛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情景式默写附答案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情景式默写附答案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情景式默写三.4《蜀道难》1.《蜀道难》的主旨句是:,。

2.《蜀道难》中运用夸张修辞方法,写出秦蜀之间崇山叠岭、不可逾越的句子是:,。

3.《蜀道难》中写出水石相激、山谷轰鸣的惊险场面的句子是:,。

4.运用夸张极言山峰之高、绝壁之险,渲染惊险的气氛的句子:,。

5.虚写映衬表现蜀道的雄奇险峻的句子:,。

6.表明历史悠久,和外界交通不便的句子:,。

7.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开篇以蜀地方言咏叹点出主题,为全诗奠下雄浑感情基调的句子是,。

>8.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

”运用夸张的手法表示自古以来秦、蜀之间少有往来。

之所以如此,就是因为“,。

”,进一步表明秦、蜀之间为高山峻岭所阻挡。

9.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引用神话传说为其增添了浪漫气息,如引用“五丁开山”神话的句子是:“,。

”10.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运用神话、夸张、衬托的手法来写蜀山之高险的句子有“,。

,。

”11.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摹写行人艰难的步履、惶恐的神情的句子是“,。

”。

12.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

,。

为我们渲染了旅愁和蜀道上空寂苍凉的环境气氛。

13.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指出逶迤千里的蜀道,还有更为奇险的风光。

诗人先用“,。

”托出山势的高险,然后由静而动,“,。

”写出水石激荡、山谷空鸣的场景。

14.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写出了剑阁地势险要,易守难攻的特点的句子是“,。

,。

”15.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化用西晋张载《剑阁铭》中“形胜之地,匪亲勿居”语句的句子是“,。

,。

”,从而表达了对国事的忧虑与关切。

…16.从李白《蜀道难》一诗中“,,。

”的长叹中,我们似乎也感受到了诗人对功业难成的一声叹息。

17.《蜀道难》中贯穿全诗,反复咏叹,借以极言蜀道高峻艰险,慨叹蜀地形势多变的句子是:,。

18、《蜀道难》中夸张叙说蜀国开国历史渺远,长期不与外界交通的语句:,。

19、《蜀道难》中借五丁开山神话渲染蜀道神奇来历的两句是:,。

必修三情景式默写训练及答案

必修三情景式默写训练及答案

必修三情景式默写训练《蜀道难》(白)(10年24考)1、《蜀道难》的主旨句是:,。

2、《蜀道难》中运用夸修辞方法,写岀蜀之间崇山叠岭、不可逾越的句子是:,3、《蜀道难》中写岀水石相激、山谷轰鸣的惊险场而的句子是:,4、运用夸极言山喊之高、绝壁之险,渲染惊险的气氛的句5、虚写映衬表现蜀道的雄奇险峻的句子:"6、表明历史悠久,和外界交通不便的句子:,•7、白在《豹道难》一诗中,开篇以蜀地方言咏叹点岀主题,为全诗奠下雄浑感情基调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 ” o8、白在《蜀道难》一诗屮,〃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 ”运用夸的手法表示自古以来、蜀之间少有往来。

之所以如此,就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 ”,进一步表明、蜀之间为高山峻龄所阻挡。

9、白在《蜀道难》一诗中引用神话传说为其增添了浪漫气息,如引用“五丁开山” 一神话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 •' o10、白在《蜀道难》一诗屮,不但写到蜀山之高峻,还描写了人的行路之难。

他借助一些细节动作加以墓写,寥寥数语,便把行人艰难的步履、惶恐的神情,绘声绘色地刻画出来了,困危之状如在眼前,体现这一容的句子是11.白在《蜀道难》一诗中指岀逶迤千里的蜀道,还有更为奇险的风光。

诗人先用〃____________________ ”托岀山势的高险,然后由静而动,•*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出水石激荡、山谷空鸣的场景。

12、白在《蜀道难》一诗屮,写出了剑阁地势险要,易守难攻的特点的句子是《登高》(杜甫)(10年19考)2、本诗的主旨句(表现诗人忧国伤时)的句子是2、由髙到低,写诗人所见所闻,渲染秋江景物特点的句子是:3、用落叶和江水抒发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伤的句子是:,4、情景交融、意境旷达,极写自己劉旅之愁和孤独之感的句子是:,5、道出郁积诗人心中的自身之苦和国运之恨,无限悲凉难以排遣的句子是:,。

(完整word)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情景式默写附答案

(完整word)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情景式默写附答案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情景式默写三.4《蜀道难》1.《蜀道难》的主旨句是:,2.《蜀道难》中运用夸张修辞方法,写出秦蜀之间崇山叠岭、不可逾越的句子是:3.《蜀道难》中写出水石相激、山谷轰鸣的惊险场面的句子是:,4.运用夸张极言山峰之高、绝壁之险,渲染惊险的气氛的句子:,5.虚写映衬表现蜀道的雄奇险峻的句子:,6.表明历史悠久,和外界交通不便的句子:,7.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开篇以蜀地方言咏叹点出主题,为全诗奠下雄浑感情基调的句子是,。

8.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 ,。

”运用夸张的手法表示自古以来秦、蜀之间少有往来。

之所以如此,就是因为“。

”,进一步表明秦、蜀之间为高山峻岭所阻挡。

9.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引用神话传说为其增添了浪漫气息,如引用“五丁开山”神话的句子是:“ ,。

”10 .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运用神话、夸张、衬托的手法来写蜀山之高险的句子有11 .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摹写行人艰难的步履、惶恐的神情的句子是“ ,。

”。

12 .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

,。

为我们渲染了旅愁和蜀道上空寂苍凉的环境气氛。

13 .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指出逶迤千里的蜀道,还有更为奇险的风光。

诗人先用“ ,。

”托出山势的高险,然后由静而动,“ ,。

”写出水石激荡、山谷空鸣的场景。

14.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写出了剑阁地势险要,易守难攻的特点的句子是“ ,。

,。

”15 .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化用西晋张载《剑阁铭》中“形胜之地,匪亲勿居”语句的句子是“ ,。

,。

”,从而表达了对国事的忧虑与关切。

16.从李白《蜀道难》一诗中“ , ,的长叹中,我们似乎也感受到了诗人对功业难成的一声叹息。

17.《蜀道难》中贯穿全诗,反复咏叹,借以极言蜀道高峻艰险,慨叹蜀地形势多变的句子 18、《 蜀道难》中夸张叙说蜀国开国历史渺远, 长期不与外界交通的语句:19、《 蜀道难》中借五丁开山神话渲染蜀道神奇来历的两句是: , 。

必修三情景式默写训练参考答案

必修三情景式默写训练参考答案

必修三情景式默写训练1、李白的《蜀道难》中“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两句写山势高险,即使是善飞的黄鹤和善攀的猿猱也很难越过。

2、李白的《蜀道难》中强调蜀中地势险要、易守难攻的句子是“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3、李白的《蜀道难》中“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勾连”两句讲述了“五丁开山”这一蜀道开辟的神奇传说。

4、杜甫的《秋兴八首(其一)》中,由写景转入抒情,抒发离开蜀地两载的飘零感受的诗句是“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5、杜甫的《登高》一诗中“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一联抒发了作者漂泊异乡、年老体衰的凄凉。

6、今人常用杜甫的《登高》中“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一联来表达旧事物终将衰落,历史长河仍将向前之意。

7、杜甫《登高》中的“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一联以选取了“风、天、猿、渚、沙、鸟”等六个意象来烘托意境。

8、南宋词人姜夔的咏梅名作《疏影》中“想环珮月夜归来”一句化用了杜甫的名作《咏怀古迹》一诗中的“画图省识春风面,环珮空归夜月魂”。

9、在杜甫的《咏怀古迹》中,“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两句借江山灵秀来衬托昭君这一“窈窕红颜”。

10、白居易《琵琶行》中形象刻画琵琶女出场的羞涩情态的诗句是“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诗中“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两句以无声写有声,写出了音乐让人回味无穷的无声境界。

11、北宋诗人叶桂女在《题江州琵琶亭》一诗中写道“乐天当日最多情,泪滴青衫酒重倾”,这句与白居易《琵琶行》中“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

”两句有异曲同工之妙。

12、白居易的《琵琶行》中用浔阳江上的寂静烘托了琵琶女高超美妙的演奏技巧的诗句是“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13、白居易《琵琶行》交待秋天的背景又蕴含离别之意的句子是:“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

本诗以琵琶女的身世遭遇为明线,诗人的经历感受为暗线,两条线索交汇在全诗的主旨句“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情景式默写答案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情景式默写答案

WOED格式宏图大地学校校内作业本高一语文必修 3 默写篇答案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情况式默写《蜀道难》1.《蜀道难》的要旨句是: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2.《蜀道难》中运用夸张修辞方法,写出秦蜀之间崇山叠岭、不能超越的句子是:西当太白有鸟道,能够横绝峨眉巅。

3.《蜀道难》中写出水石相激、山谷轰鸣的惊险场面的句子是: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

4.运用夸张极言山岳之高、绝壁之险,衬着惊险的气氛的句子: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

5.虚写映衬表现蜀道的雄奇峻峭的句子: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依附。

6.表示历史悠久,和外界交通不便的句子: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

7.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开篇以蜀地方言咏叹点出主题,为全诗奠下雄浑感情基调的句子是“噫吁嚱,危乎高哉!”。

8.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

”运用夸张的手法表示自古以来秦、蜀之间稀有来往。

之所以这样,就是因为“西当太白有鸟道,能够横绝峨眉巅”,进一步表示秦、蜀之间为巅峰峻岭所阻截。

9.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引用神话传说为其增添了浪漫气味,如引用“五丁开山”神话的句子是:“地崩山摧壮士死,尔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10.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运用神话、夸张、衬托的手法来写蜀山之高险的句子有“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

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依附。

”11.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摹写行人困难的步履、慌张的神情的句子是“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12.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

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

为我们衬着了旅愁和蜀道上空寂悲凉的环境气氛。

13.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指出逶迤千里的蜀道,还有更加奇险的风光。

诗人先用“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

”托出山势的高险,尔后由静而动,“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写出水石激荡、山谷空鸣的场景。

14.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写出了剑阁地势峻峭,易守难攻的特点的句子是“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高中语文必修三情景式默写附答案

高中语文必修三情景式默写附答案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情景式默写三. 4 《蜀道难》1 .《蜀道难》的主旨句是:,2.《蜀道难》中运用夸张修辞方法,写出秦蜀之间崇山叠岭、不可逾越的句子是:3.《蜀道难》中写出水石相激、山谷轰鸣的惊险场面的句子是:,4.运用夸张极言山峰之高、绝壁之险,渲染惊险的气氛的句子:,5 .虚写映衬表现蜀道的雄奇险峻的句子:,6 .表明历史悠久,和外界交通不便的句子:,7.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开篇以蜀地方言咏叹点出主题,为全诗奠下雄浑感情基调的句子是,。

8 .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 ,。

”运用夸张的手法表示自古以来秦、蜀之间少有往来。

之所以如此,就是因为“。

”,进一步表明秦、蜀之间为高山峻岭所阻挡。

9 .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引用神话传说为其增添了浪漫气息,如引用“五丁开山”神话的句子是:“ ,。

”10 .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运用神话、夸张、衬托的手法来写蜀山之高险的句子有11 .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摹写行人艰难的步履、惶恐的神情的句子是“ ,。

”。

12 .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

,。

为我们渲染了旅愁和蜀道上空寂苍凉的环境气氛。

13 .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指出逶迤千里的蜀道,还有更为奇险的风光。

诗人先用“ ,。

”托出山势的高险,然后由静而动,“ ,。

”写出水石激荡、山谷空鸣的场景。

14 .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写出了剑阁地势险要,易守难攻的特点的句子是“ ,。

,。

”15 .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化用西晋张载《剑阁铭》中“形胜之地,匪亲勿居”语句的句子是“ ,。

,。

”,从而表达了对国事的忧虑与关切。

16 .从李白《蜀道难》一诗中“ ,,。

”的长叹中,我们似乎也感受到了诗人对功业难成的一声叹息。

17 .《蜀道难》中贯穿全诗,反复咏叹,借以极言蜀道高峻艰险,慨叹蜀地形势多变的句子18 、《蜀道难》中夸张叙说蜀国开国历史渺远,长期不与外界交通的语句:,19 、《蜀道难》中借五丁开山神话渲染蜀道神奇来历的两句是:20 、《蜀道难》中借黄鹤、猿猴难越形容蜀地山高的语句是:21 、蜀道难》中突显蜀道之间既有可以迫使太阳神龙车掉头的山,又有险滩急流的句子:22 、蜀道难》中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必修三情景默写试题及答案《蜀道难》理解性默写1、本诗的主旨句是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2、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运用夸张的手法表示自古以来秦、蜀之间少有往来。

之所以如此,就是因为“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颠,进一步表明秦、蜀之间为高山峻岭所阻挡。

3、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引用神话传说为其增添了浪漫气息,如引用“五丁开山”一神话的句子是“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4、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运用神话、夸张、衬托的手法来写蜀山之高险的句子有“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

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真是“物犹如此,人何以堪”!——那山有多高呢?不言而喻了!5、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不但写到蜀山之高峻,还描写了人的行路之难。

他借助一些细节动作加以摹写,寥寥数语,便把行人艰难的步履、惶恐的神情,绘声绘色地刻画出来了,困危之状如在眼前,体现这一内容的句子是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6、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

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

为我们渲染了旅愁和蜀道上空寂苍凉的环境气氛,再一次有了地烘托了“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之情状。

7、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指出逶迤千里的蜀道,还有更为奇险的风光。

诗人先用“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托出山势的高险,然后由静而动,“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写出水石激荡、山谷空鸣的场景。

8、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写出了剑阁地势险要,易守难攻的特点的句子是“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9、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化用西晋张载《剑阁铭》中“形胜之地,匪亲勿居”语句的句子是“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从而表达了对国事的忧虑与关切。

10、从李白《蜀道难》一诗中“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的长叹中,我们似乎也感受到了诗人对功业难成的一声叹息。

《秋兴八首》(其一)理解性默写1、《秋兴八首》(其一)中“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两句,写巫山巫峡的秋声秋色。

用阴沉萧瑟、动荡不安的景物环境衬托诗人焦虑抑郁、伤国伤时的心情。

亮出了“身在夔州,心系长安”的主题。

2、《秋兴八首》(其一)中“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两句,写波浪在地而兼天涌,风云在天而接地阴。

在景物描绘之中,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因时局动荡不安、前途未卜的处境和作者胸中翻腾起伏的忧思与郁勃不平之气。

3、《秋兴八首》(其一)中“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两句,写由秋天景物触动羁旅情思。

作者从云安到夔州苦苦挣扎了两年,孤舟不发,见丛菊再开,不禁再度流泪,心总牵挂着故园。

写得深沉含蓄,耐人寻味。

身在夔州,心系故园。

4、《秋兴八首》(其一)中“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两句,在时序推移中叙写秋声。

西风凛冽,傍晚时分天气更是萧瑟寒冷,冬日即将来临,人们在加紧赶制寒衣,白帝城高高的城楼上,晚风中传来急促的砧声,抒发了客子强烈的羁旅之情。

《登高》理解性默写1、杜甫一生失意,常陷入病痛孤独之境,《登高》一诗对此都有直接描述,这些句子是: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抒发了漂泊异乡、年老体衰的惆怅之情,也蕴含着与生命的衰弱顽强抗争的精神。

2、杜甫在《登高》一诗中由高到低,写诗人所见所闻,渲染秋江景物特点的句子是: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3、杜甫在《登高》一诗中写远望所见,用传神之笔描写凄冷江色和长江气势的句子是: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用落叶和江水抒发了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伤,为我们营造了一幅气势磅礴的长江秋日图。

4、杜甫《登高》一诗情景交融、意境旷达,极写自己羁旅之愁和孤独之感的句子是: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5、杜甫在《登高》一诗中道出郁积诗人心中的自身之苦和国运之恨,无限悲凉难以排遣的句子是: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是本诗的主旨句(表现诗人忧国伤时)。

《锦瑟》理解性默写1、《锦瑟》中以锦瑟起兴,引起对华年往事的追忆的句子是: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2、《锦瑟》一诗的颈联是“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它表现的这种可望不可即的理想境界代表的是诗人全部的情感。

作者用此联阴阳冷暖的不同境界展现了高洁的感情、执著的爱慕和无尽的哀思与怅恨。

3、《锦瑟》用典的四句诗是: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4、《锦瑟》一诗中回环曲折地表达了自己的惆怅苦痛,让人为之哀惋不已的句子是: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琵琶行》理解性默写1.《琵琶行》中描写琵琶女初次出场时犹豫不决的情态的诗句是: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2.《琵琶行》第二次音乐描写中表现琵琶女与诗人情感交流的诗句是: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

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

描写音乐间歇时诗人感受的诗句是: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3.《琵琶行》中运用拟声词和一系列贴切生动的比喻,描摹琵琶乐音和旋律的变化,被誉为古典诗歌中描写琴声的绝唱。

如写音乐由粗重急骤转向轻微委婉,而最终浊重和清脆兼而有之,表现急切而愉悦情调的诗句是: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4.《琵琶行》中写音乐由婉转流畅变得阻塞压抑直至清冷凝滞,表现旋律轻愉而流畅的相关诗句是: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

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

5.《琵琶行》中写琵琶声在沉咽、暂歇后突然爆发并达到高潮,表现热烈紧张场面的句子是“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

”。

乐曲的终止也写得很好:“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

”琵琶声戛然而止,使听众继续沉浸在乐曲的境界里。

6.联想是回忆的一种形式。

表象联想就是表象之间彼此互相引起的。

《琵琶行》中的一句“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由琴声想到珠玉声,是声音的类比联想。

7.《明湖居听书》写小玉说书时,“满园子的人都屏气凝神,不敢少动,忽听霍然一声,人弦俱寂”。

《琵琶行》中也有类似情景,侧面表现琵琶女演奏之后的音乐效果的诗句是: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8.古人常化用前人诗文为己用,如张先《剪牡丹·舟中闻双琵琶》“玉盘大小乱珠迸。

酒上妆面,花艳眉相并”化用了白居易《琵琶行》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

9.《琵琶行》中写琵琶女演奏之前调弦校音都很有情调,似乎在述说平生低沉、抑郁的感情的句子是: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

10.《琵琶行》中描写了琵琶女弹琴的优美动作,先是“低眉信手续续弹”,似述说自己平生的不幸遭遇;后是“轻拢慢捻抹复挑”,弹出了当时著名的《霓裳羽衣曲》。

《劝学》理解性默写题1、人们常说,活到老,学到老,荀子《劝学》篇中的“学不可以已”印证了这句话。

2、韩愈《师说》中“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这句话与荀子《劝学》中的“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观点相同。

3、荀子在《劝学》中说,君子需要通过广泛学习来提升自己的两个句子是: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4、《劝学》开篇就提出了全文的中心论点,即“学不可以已”。

在后面又阐明了学习要持之以恒的句子是: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5、强调君子并非有何差异,只是善于借助外力的一句: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6、强调空想不如学习的一句: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7、在文中强调学习应当用心专一,并且从正面设喻,指出即使像蚯蚓那样弱小,如果用心专一也会有所成的句子是: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和螃蟹虽有六跪而二螯,然“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学习必须用心专一,才能获得成功。

8、在《劝学》中连用了“冰,水为之而寒于水”等五个比喻,论证了学习的意义在于能够提高自己,改变自己,从不同的角度和侧面来阐述“学不可以已”的观点。

9、“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通过“木”于“金”的变化来进一步说明客观事物经过人工改造,可以改变原来的状况。

10、荀子认为人的知识、道德、才能是后天不断广泛学习改造获得的。

“金”要锋利,需“就砺”;人要改造成为“知明而行无过”的君子,就要“博学而日三省乎己”,可见,学习的意义是十分重大的。

11、古代诗文中,有许多借助描写“风雨”来抒发情感的的名句。

而《荀子.劝学》中则用“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来形象论述积累的重要性。

12、儒道两家都曾用行路来形象地论述了积累的重要性。

《老子》中说“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荀子在《劝学》中说“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寡人之于国也》理解性默写题1.孟子用五十步笑百步作比喻,含蓄地说明了梁惠王的什么疑问?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

2.孟子形象地论证民饥而死,民不加多的根源不在荒年,并提出什么看法?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3.写出统治者不顾人民死活的句子是: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4.文中对王道的开端描写的句子是: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过秦论》理解性默写题1、贾谊在《过秦论》中用排比描写秦始皇武力统治天下的语句是: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

2、贾谊在《过秦论》中说到秦始皇为削弱百姓的反抗力量所采取的措施是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

3、《过秦论》中用整句描写秦始皇据险固守的语句是: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以为固。

4、写秦始皇自以为江山永固的语句是: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

5、贾谊用“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短短的四个句子就写出了陈涉举义旗并得到天下热烈响应的情况。

6.《过秦论》的中心句也是秦朝灭亡的原因是是: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7.秦王朝对北方少数名族采取的策略及其影响是: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

8.写陈涉地位低下的句子是: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

9.比较陈涉与九国的军队装备和军队素质的句子是:锄櫌棘矜,非铦于钩戟长铩也;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

10.揭露秦始皇政策实质的是“执敲扑而鞭笞天下。

”;写对外政策的是“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和“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

”《师说》理解性默写试题1、《荀子?劝学篇》指出:“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这与韩愈《师说》中“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的观点是相同的。

2、《师说》一文批判了当时社会上“耻学于师”的陋习,明确的指出了从师的标准:“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