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小说阅读复习教案完美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说阅读复习教案
张加沂
教学目的要求:
1、了解小说特点,复习小说的相关知识;
2、学习并掌握小说阅读的解题思路与解题方法;
3、明确小说阅读题的命题特点,揣摩答题技巧。
教学重点:
小说阅读题的命题特点。
教学难点:
小说阅读题的答题技巧。
教学程序:
第一教时
教学内容:考情解读—知识回顾
教学步骤:
一、考情解读
高考语文《考试大纲》在“现代文阅读”中,要求学生“能阅读一般社会科学类、自然科学类文章和文学作品”。文学作品的阅读包括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样式的阅读,在高考大阅读试题中更多是考查散文阅读。
散文阅读包括人生体验类散文、写人叙事类散文、写景状物类散文、文化哲理类散文四大类。多年来,全国各省市高考现代文阅读试题主要是以散文作为文本,其复习的重要性自不待言。我们今天课堂要复习的专题是小说。
《普通高级中学语文课程标准》对小说的要求与对散文的要求是一致的。小说作为一种人们喜闻乐见的、日常阅读中读得最多的文体,由于受考试时间、试卷长度等限制,以前较少在高考中考到。但随着形势变化,高考必然会涉及到多样化的文学作品阅读试题。而小说,是散文之外最容易考到的一大文体。
近六年各地语文高考现代文阅读题,考查小说的情况是(幻灯演示):
整体格局看,考小说呈是递增趋势。今年考外国文学名著长篇小说节选《安娜之死》可以说,小说已经成为高考命题的重点关注对象。
二、回顾中学阶段读过的小说篇目及关于小说的文体知识
【学生谈,教师补充】
《必修二》:《一个人的遭遇》(节选)苏联肖洛霍夫
《流浪人,你若到斯巴》德国海因里希伯尔
《必修三》:《一滴眼泪换一滴水》(《巴黎圣母院》节选)法雨果
初中教材小说较多,如《社戏》、《故乡》、《我的叔叔于勒》等
三、小说的基本知识
小说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故事情节叙述和环境描写反映社会生活。小说必须具备生动的人物形象、完整的故事情节和人物活动的具体环境这三个要素。
(一)人物形象
1、小说的核心任务就是通过刻画人物、塑造典型人物形象来揭示社会生活的某些本质方面,从而表现作品的主题的。所以,人物形象是“三要素”的主要要素。
2、在小说塑造的人物中,体现了作者的创作意图和作品所要表现的主题思想的人物是小说的中心人物,也叫做主人公。
3、小说的人物描写手法
(1)小说描写人物的方法主要有:外貌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神态描写、细节描写等。
(2)从描写的角度看,人物描写的方法还可以分为: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也说是直接描写和间接描写。
(二)故事情节
故事情节是作品所描写的生活事件发展,演变的全过程。小说的情节一般可以分为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四个部分,有些小说还具有序幕、尾声。
(三)环境描写
环境描写是小说艺术的一个重要内容,小说的环境包括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社会环境描写对揭示小说的中心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自然环境描写的作用也不可忽视。恰当的环境描写有助于人物的刻画、情节的展开和主题的表达。
(四)主题思想
小说的主题就是小说通过对现实生活的描绘和艺术形象的塑造所表现出来的中心思想。小说的主题是小说的灵魂。而小说的主题寓于小说中的题材和人物形象之中。一般来讲,可以通过环境、背景甚至小说的标题来了解小说的主题;也可以通过人物、情节了解小说的主题。要注意,分析要恰如其分,符合实际情况,不能随意拔高或主观臆断。
三、作业:预习“五步法”阅读模板示范《看病》(学生用书P162页)
第二教时
教学内容:如何读懂小说
教学步骤:
一、导入:同学们,今天我们开始“小说阅读”的复习。这节课,我们一起阅读小说《看病》,读懂小说,初步整体感知小说的特点,并初步了解如何恰当地运用阅读模板答题。
板书:看病
(课件:课题及教学目的要求)
提问:小说阅读应从哪些方面入手?(学生回忆小说要素,思考回答)
板书:人物情节环境主旨
二、小说的知识建构(课件):
三要素及相关特质:主题是目的人物是中心
人物:形象的概括与分析、塑造手法、作用
位置:主要、次要、物象(“我”、“物”)
角度:正面、侧面
方法: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细节
情节:情节的概括、手法、作用
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顺叙倒叙插叙补叙平叙
线索悬念铺垫伏笔
矛盾冲突是情节基础和动力,人物性格决定情节进展趋向
环境:环境特点的概括分析、环境描写的手法、作用
(自然环境、社会环境、自然环境暗示社会环境)
环境描写的作用:交代时间地点或提供背景、渲染气氛、烘托形象性格、推动故事情节发展、深化作品主旨。
三、要素间的多边关系(课件)
人物:推进情节升华主题折射环境
情节:塑造人物关联情节反映主题
环境:烘托人物影响情节服务主题
四、带着对以上问题的要求细读小说(先自读10分钟,再讨论5分钟)
(注意文章整体感悟自读形成自己的思维,小组内互相交流
组别分工:检查自读效果准备回答问题
一大组:情节二大组:人物三大组:环境四大组:主旨)
四、小组代表交流,点拨讨论分析课文(20—25分钟)
(一)读懂《看病》“情节”(课件)
小说的线索是什么?小说情节是怎样展开的?(学生回答,教师点评小结课件)
线索:林森两次看病情景的变化
首次看病魏大夫予热情服务(1——5)
运动疗法林县长遭流言蜚语(6——12)
再次就诊魏大夫竟冷眼相待(13——18)
读情节理构思。情节是小说故事推进的过程,是人物性格的发展史,在小说中起着展示人物性格、表现作品主题等作用。
(二)读懂《看病》“人物”(课件)
小说中的魏大夫是个怎样的人?作者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来塑造这一人物形象
的?请作简要分析。(学生回答,教师点评小结:课件)
魏大夫是一个趋炎附势、见风使舵的小人。
作者主要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写了林森前后两次看病,魏力前恭后倨的截然不同态度的强烈对比,突出地刻画了他的小人性格。
板书:看背景思人物。小说是最能表现人的艺术,分析人物形象独特、鲜明的个性,需要把人物放在一定的社会历史背景(典型环境)下去理解,也要结合人物的身份、地位、经历、教养、气质等因素去分析人物。林森两次看病,而魏力的态度和表现前后却截然不同,前一次原来是“白大褂在市报和电视上见过林森,知道他是县里的主要领导”,后一次则是因为以步行代车终招来“撤职”或“停职审查”的流言所致,由此可看出魏力趋炎附势、见风使舵的个性特征。而正是魏力前后截然不同的态度又激怒了林森,使他产生了恨恨不平的心理,于是官权意识被重新唤醒。
板书:观描写重细节。描写是小说区别于其他文学样式的最大特点。不管是白描还是工笔,都是使小说展现的场面、人物显得栩栩如生的基础。分析小说的描写,主要是通过人物的外貌、神情、语言、行动、心理描写尤其是细节的描写,来揭示人物思想感情和性格特征。小说抓住魏力前后两次不同的表情、动作、语言等方面的细节进行描写,以前恭后倨的强烈对比,突现了人物的性格。
(三)读懂《看病》“环境”(课件)
找出文中环境描写的句子或段落,分析其作用。(学生回答,教师点评小结课件)
第(6)段是典型的社会环境描写的段落,反映了谣言四起的社会现实。
板书:析环境联主题
(四)读懂《看病》“主旨”(课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