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小说阅读复习教案完美版

合集下载

高考小说阅读教案

高考小说阅读教案

高考小说阅读教案一、教案目标:1. 培养学生热爱阅读的兴趣,提高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2. 培养学生文学鉴赏能力,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操;3. 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和评价能力;4.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作能力。

二、教学重点:1. 培养学生热爱阅读和文学的兴趣;2. 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3. 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和评价能力;4. 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创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1. 如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2. 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文学作品的综合分析和评价;3. 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作能力。

四、教学方法:1. 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通过介绍文学作品的背景和故事情节吸引学生的注意力;2. 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采用独立阅读和小组合作讨论相结合的方式,培养学生的阅读和理解能力;3. 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和评价能力:引导学生分析文学作品的情节、人物形象等要素,以及作品中的意义和价值;4. 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创作能力:通过引导学生进行文学创作和表达,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作能力。

五、教学内容和步骤:第一步:导入新知1. 引入一个悬念或有趣的问题,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2. 引导学生自由讨论,分享自己对文学作品的喜好和观点。

第二步:阅读与理解1. 学生独立阅读选定的高考小说;2. 学生小组合作,分享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感受;3.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文学作品的情节、人物形象、主题等要素。

第三步:综合分析与评价1. 学生小组合作,共同分析文学作品的意义和价值;2. 学生个人或小组写下对文学作品的评价和认识;3. 学生之间进行交流和分享,相互学习和启发。

第四步:创新思维与创作1.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文学创作和表达;2. 学生个人或小组进行文学创作,可以是续写、改编或创作新的故事;3. 学生之间进行互读和评价,鼓励学生展示自己的创作成果。

第五步:课堂小结和反思1. 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总结和评价;2. 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进行反思,提出自己的问题和建议;3. 教师给予学生鼓励和建议,激励学生积极参与下一次的学习。

2024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必备教案13:短篇小说阅读教案

2024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必备教案13:短篇小说阅读教案

2024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必备教案13:短篇小说阅读教案一篇好的短篇小说不仅需要有刻画性格鲜明、场景独特的人物,而且还需要展现出生动的情节和深刻的寓意,使人能够感受到作者所描述的人物和场景的真实性和情感。

因此,在备考过程中,短篇小说阅读是不可缺少的部分。

本节,我们将探讨如何有效地阅读和分析短篇小说。

一、故事情节1.应该先了解故事的主题和背景。

阅读前,先进行一个简单的扫描,了解故事发生的时间和空间背景,理解故事的大致内容。

2.了解故事的情节和结构。

故事情节应该有一个明确的起点、高潮和结尾。

在读的过程中要注意关注这三个部分,并理解它们之间的发展关系。

此外,还要注意关注故事的情节转折点和插曲,这些细节都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性格。

二、人物角色1.关注人物的外貌、性格和背景。

了解主角和配角的相关信息,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性格变化的原因。

要注意细节,不要漏掉任何一个描述。

2.相互作用和辩证关系。

故事中的主角和配角之间的相互作用是非常重要的,这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各个角色之间的关系和性格特点。

还要注意人物中的重要配角,他们对故事和人物的发展同样具有重要的影响。

三、语言和风格1.了解作者的用词风格和语言技巧。

需要关注一些重要的语言元素,如:句子的结构、排比、夸张、反复、对比、修辞等。

2.注意节奏和语气。

了解作者如何通过语气、节奏和语调来创造情感氛围和控制情节发展的节奏变化。

四、结论通过对短篇小说的阅读和分析,我们可以了解到作者的个人思想和文学气息,同时也能够增加自己的阅读理解能力。

在考生进行高考语文的复习过程中,一定要认真分析每个人物角色的特点,把握好故事情节的把控文,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

2025高考语文复习教案:现代文阅读之文学类文本阅读之小说

2025高考语文复习教案:现代文阅读之文学类文本阅读之小说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阅读小说知识积累1小说的种类知识积累2小说的叙述特征叙述人称分类具体说明“我”第一人称(1)非“主人公”型旁观者置身事件之外,可以用更冷静疏离的方式呈现故事,使故事更加客观、真实;可以观察、点评故事里的各个人物;可以坦陈自己的疑虑和困惑,让读者去思考。

[链接教材:《孔乙己》中的“我”。

]参与者参与到事件中,与主人公有某种程度上的关联,可以与主人公直接对话,可以衬托主人公,可以对事件、人物产生影响等。

[链接教材:《百合花》中的“我”。

](2)“主人公”型带有强烈的抒情色彩,也因此具有一种性格化的意义,且读者容易将自己代入“我”。

[链接教材:《变形记》(节选)中的“我”。

]好处:真实亲切,拉近小说与读者之间的距离,便于抒发感情,展开心理描写。

不足:只能限于叙述人的所见所闻,是有限的讲述。

谈作用、效果时,还要考虑叙述者的身份,是参与者、旁观者,还是主人公。

注意“我”并不等于作者。

“你”第二人称叙述者以直接对话的方式,与作品中的“你”进行交流。

使用这种叙述人称虽然可以拉近叙述者和读者之间的距离,增强抒情性和亲切感,但在小说的叙述中略显拗口。

“他”第三人称不受叙述者的见闻和感觉的约束,相对自由。

该叙述人称可以将人物的心理活动展现出来;还可以展示同一时间不同人物在不同地点发生的事情。

叙述视角(1)常见的叙述视角类别说明及其效果全知视角大致对应“零聚焦”,是从与故事无关的旁观者立场进行叙述的视角。

作用:①视野开阔,适合讲述时空延展度大、矛盾复杂、人物众多的故事;②自由度高,叙述时可以在不同人物、事件中自由切换;③客观全面,能够让读者全面了解事件。

限知视角大致对应“内聚焦”。

包括主人公视角和见证人视角两种。

主人公视角就是作品中主人公的视角。

既可以用第一人称来叙述,也可以用第三人称来叙述。

见证人视角,即作品中次要人物(一般是线索人物)的视角,通常采用第一人称“我”来叙述。

作用:①设置悬念,激发读者的阅读期待。

文学类文本阅读小说阅读复习教案

文学类文本阅读小说阅读复习教案

文学类文本阅读小说阅读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 回顾和巩固小说阅读的基本概念和技巧。

2. 提高学生对小说主题、人物、情节、背景等方面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3. 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和综合评价小说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小说阅读的基本概念和技巧:小说是什么?小说的三要素是什么?如何阅读小说?2. 小说主题的理解和分析:如何把握小说的主题?如何分析小说主题的表现手法?3. 小说人物的理解和分析:如何分析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如何理解人物的性格特征?4. 小说情节的理解和分析:如何理解小说的情节结构?如何分析小说的情节安排?5. 小说背景的理解和分析:如何理解小说的社会背景?如何分析小说的历史背景?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小说阅读的基本概念和技巧,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

2. 案例分析法:分析经典小说案例,让学生通过具体实例来理解和运用相关技巧。

3. 小组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提高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综合评价能力。

四、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程度和提问回答情况,评估学生对小说阅读的基本概念和技巧的掌握程度。

2. 小组讨论报告: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观点阐述、分析评价等,了解学生对小说主题、人物、情节、背景等方面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五、教学资源:1. 教学PPT:制作精美的教学PPT,展示小说阅读的基本概念和技巧,提供清晰的视觉效果。

2. 经典小说案例:选择具有代表性的经典小说案例,用于分析和讨论,提供丰富的学习材料。

3. 小说阅读作业:设计具有挑战性的小说阅读作业,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分析小说的主题、人物、情节、背景等方面。

六、教学安排:1. 第一课时:小说阅读的基本概念和技巧讲解2. 第二课时:小说主题的理解和分析案例分析3. 第三课时:小说人物的理解和分析案例分析4. 第四课时:小说情节的理解和分析案例分析5. 第五课时:小说背景的理解和分析案例分析6. 第六课时:小组讨论和综合评价小说7. 第七课时:课后作业布置和反馈七、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小说阅读的基本概念和技巧,小说主题、人物、情节、背景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高考语文小说复习教案(推荐阅读)

高考语文小说复习教案(推荐阅读)

高考语文小说复习教案(推荐阅读)第一篇:高考语文小说复习教案小说阅读指导一、概念:小说是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样式。

二、小说三要素:故事情节、环境描写、人物形象。

人物是小说的核心情节是小说的骨架环境是小说的依托三、小说阅读的整体感知从线索、人物、情节、社会背景、主旨等角度整体感知。

四、小说的几个重要测试点及相关知识(一)人物形象分析相关知识:描写人物的方法:正面描写(语言、动作、外貌、心理)侧面描写(正衬、反衬)方法指导:从情节入手分析人物;抓住对人物的描写进行分析,通过外在揣测内心;关注人物的身份,影响人物的言行,决定人物的性格;结合人物活动的背景,理解人物。

(二)情节的作用相关知识:短篇小说的结构一般分为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开头部分情节作用:1、开篇点题,引出下文;2、提供情节发展的环境;3、渲染气氛,奠定文章情感基调;4、初步展示人物性格。

5、引发阅读兴趣。

中间部分情节作用:1、承上启下;2、插叙,对文章内容作适当补充,使结构更紧凑。

结尾部分情节作用:1、呼应前文(包括题目);2、丰富人物形象;3、深化作品主旨;4、出乎意料,令人回味(欧亨利式结尾)。

注意以以下几种结尾的作用:a分析出人意料的结局①从结构安排上看它使平淡的故事情节陡然生出波澜,如石破天惊,猛烈撞击读者的心灵,产生震撼人心的力量。

②从表现手法上看,与前文的伏笔相照应,使人觉得又在情理之中。

③从主题上看,能更好地深化主题。

如《项链》b分析令人伤感的悲剧结局。

①从主题上看,能更好地深化主题。

②从表现人物性格看,能更好地塑造人物性格。

③ 这种结局令人感动,令人回味,引人思考。

如《孔乙己》c分析令人喜悦的大团圆结局。

这种结局符合人们的阅读心理。

人们阅读小说,目的是要得到快乐,因为真实的人生,如同月亮一样缺多圆少,所以才希望文学的梦境结局是圆满的,以寄托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

如《聂小倩》d分析戛然而止留下空白的结尾。

小说复习教案(含考点第一课时)

小说复习教案(含考点第一课时)

现代文学类文章阅读复习教案复习目标1. 复习小说的有关知识。

2. 了解现代文文学类文本中小说的常见高考题型及设题角度。

3、通过典例探究,了解相关题型的答题方法和技巧,通过适量练习,提升小说阅读解题能力。

重点和难点:掌握知识体系,了解答题方法和技巧。

第一课时熟悉考纲考点教学过程:一、直击高考:完成《优化设计》“真题感知”部分。

附加(见学案):(2013湖南卷)现代文(文学类)阅读(21分)(2013安徽卷)现代文(文学类)阅读(24分)二、考纲考点解读:《考试说明》对本考点的要求:阅读鉴赏中外文学作品。

了解小说、散文、诗歌、戏剧等文学体裁的基本特征及主要表现手法。

文学作品阅读鉴赏,注重审美体验;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内涵、分析艺术表现力;理解作品反映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探索作品蕴含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

高考语文要求考查识记、理解、分析综合、鉴赏评价、表达应用和探究六种能力,这六种能力表现为六个层级。

本考点的考察内容及能力层级为:1、理解B①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

②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义。

2、分析综合C①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

②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

3、鉴赏评价D①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领悟精彩语句的表现力。

②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

③对作品表现出来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作出评价。

4、探究F①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丰富意蕴。

②探讨作品中蕴涵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

③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

二、高考命题材料分析命题材料以散文、小说为主,也可以选择合适的诗歌和戏剧作品。

选文的篇幅大部分在1500左右,选文语言典范,可读性强,文本价值取向与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相融,具有时代精神和审美价值,具有文学色彩与理性色彩、思辩精神有机融合的特点。

2012年高考全国文学类文本阅读考点分析一览表2013年高考全国文学类文本阅读考点分析一览表命题特点1.选考文本散文、小说双峰并峙。

文学类文本阅读小说阅读复习教案

文学类文本阅读小说阅读复习教案

文学类文本阅读小说阅读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 回顾和巩固小说阅读的基本概念和技巧。

2. 提高学生对小说人物、情节、环境等方面的分析和理解能力。

3. 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提升阅读文学类文本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1. 小说的基本概念:小说是一种文学体裁,以塑造人物、叙述情节、描绘环境为主要手段,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创作。

2. 小说的人物分析:分析小说中的人物形象,理解人物的性格特点、动机和情感变化。

3. 小说的情节理解:理解小说的情节发展,把握小说的矛盾冲突和高潮。

4. 小说环境的描写:分析小说中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理解环境对情节和人物的影响。

5. 小说主题的探讨:理解小说的主题思想,分析小说作者的观点和态度。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小说阅读的基本概念和技巧。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的小说案例,引导学生理解和应用相关技巧。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小说的人物、情节、环境等问题,促进学生的思考和交流。

4. 写作指导法:布置相关的写作任务,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表达能力。

四、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评估学生的参与程度。

2. 写作作业:评估学生的写作作业,检查学生对小说阅读技巧的应用和理解程度。

3. 期末考试:设置有关小说阅读的考试题目,评估学生的综合理解和分析能力。

五、教学安排:1. 第一节课:介绍小说的基本概念,讲解小说阅读的基本技巧。

2. 第二节课:分析小说的人物形象,引导学生理解和应用相关技巧。

3. 第三节课:理解小说的情节发展,把握小说的矛盾冲突和高潮。

4. 第四节课:分析小说环境描写,理解环境对情节和人物的影响。

5. 第五节课:探讨小说的主题思想,分析小说作者的观点和态度。

六、教学资源:1. 小说文本:选择适合复习的小说文本,如经典名著和现代小说。

2. 教学参考书:提供相关的教学参考书籍,供教师查阅和参考。

3. 网络资源:利用网络资源,提供相关的小说阅读材料和分析文章,供学生自主学习。

小说阅读复习教案

小说阅读复习教案

小说阅读复习教案教案标题: 小说阅读复习教案教学目标:1. 通过复习小说阅读,使学生掌握基本的阅读技巧和理解能力。

2. 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理解、欣赏和评价能力。

3. 帮助学生提高自主阅读和批判性思维的能力。

教学重点:1. 学习如何概括小说的主要内容和核心思想。

2. 培养学生阅读小说时正确的理解和推理能力。

3. 提高学生运用关键词和表达方式进行文学作品的分析和评价。

教学准备:1. 教材: 选取适合课堂复习的小说作品,可根据教学阶段和学生水平进行选择。

2. 课件: 准备相关小说的文字资料和图片素材,方便教学展示。

3. 学生资源: 准备适当的复习材料和练习题,用于巩固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

教学过程:引入部分:1. 通过展示一幅与小说相关的图片,激发学生对小说的兴趣。

2. 向学生介绍本次课程的目标,并告知学生小说复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主体部分:1. 导入知识:回顾小说的基本定义,并向学生解释小说的不同类型和流派以及其特点。

2. 阅读技巧讲解:向学生介绍一些阅读技巧,如预测、推理、概括等,并给予实例演示。

3. 小说分析:选择一篇适合课堂分析的小说作品,与学生一起深入分析小说的结构、情节、人物塑造等要素。

4. 阅读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他们在小组内分享对小说的理解和对作者意图的推测。

5. 评价小说:教师引导学生评价小说的优缺点,让学生思考文学作品的意义和价值。

6. 阅读练习: 提供一些相关小说的阅读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的阅读技巧进行练习。

7. 总结归纳: 对学生的学习进行总结,回顾学习内容和所获得的收获。

拓展延伸:1. 鼓励学生提前阅读和发现更多的小说作品,培养其独立阅读的兴趣和能力。

2. 组织学生进行小说书评活动,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和表达能力。

3. 推荐一些优秀的小说作品,鼓励学生广泛阅读,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教学反思:1. 教师要密切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确保教学目标的达成。

2. 在教学过程中,要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根据学生的反馈情况对教学内容进行适当的调整。

高考小说阅读辅导教案

高考小说阅读辅导教案

高考小说阅读辅导教案一、引言小说阅读是高考语文考试中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考生在语文学习中必须要重视和掌握的一项技能。

通过对小说的深入阅读和理解,能够帮助考生提升语文综合素养和文学鉴赏能力。

本教案将针对高考小说阅读进行辅导,帮助考生更好地应对语文考试。

二、教学目标1.了解高考小说阅读的考查形式和要求;2.掌握小说阅读的基本策略和方法;3.培养对小说文本的分析和解读能力;4.提升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写作水平。

三、教学内容1.小说阅读的考查形式和要求小说阅读在高考语文考试中主要以阅读理解的形式出现,考查考生对文本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考生需要通过阅读题目和选项,理解文本的主旨、情节、人物形象等,并能准确回答问题。

为了更好地应对小说阅读题,考生需要注重以下几个方面的能力培养:快速阅读、精准定位、准确理解、全面分析和合理推理。

除了理解文本之外,考生在高考作文中也常常需要参考小说的内容,进行批判性阅读和写作。

因此,对于课外名著的阅读和掌握也是非常重要的。

2.小说阅读的基本策略和方法(1)了解作者和作品背景:在阅读小说之前,应该先了解作者和作品的背景,包括时代背景、文学流派和作者的写作意图等。

这有助于读者更好地理解小说的内涵和主题。

(2)抓住核心信息:在快速阅读小说时,要学会抓住核心信息,包括主要人物、重要情节和作者的观点等。

这是理解全文的基础。

(3)划分段落结构:小说通常由多个段落组成,每个段落都有特定的目的和内容。

通过划分段落结构,可以更好地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和表达方式。

(4)注重细节分析:小说中的细节往往能够揭示更多的信息和含义,因此在阅读过程中,要注重对细节进行分析和推理。

(5)整体把握与个别分析的结合:小说阅读既要关注整体把握,又要进行个别分析。

要注意整体与局部之间的联系和平衡。

3.小说文本的分析和解读能力培养(1)熟练掌握阅读技巧:通过大量的阅读训练,提高阅读速度和准确性。

同时,要注重培养对词汇、句式和修辞手法的理解能力。

高考小说阅读综合教案

高考小说阅读综合教案

高考小说阅读综合教案教案标题:高考小说阅读综合教案教案目标:1. 帮助学生提高小说阅读理解能力,培养批判性思维和文学欣赏能力。

2. 帮助学生掌握分析和解读小说的方法和技巧。

3. 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使其能够准确表达对小说的理解和观点。

教案内容:一、教学导入(10分钟)1. 利用短视频或图片展示引入小说的主题或背景,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与小说主题相关的话题。

二、小说导读(15分钟)1. 介绍小说的作者、出版时间、背景等基本信息,让学生对小说有初步了解。

2. 分析小说的结构、主题和核心思想,引导学生思考和预测故事发展。

3. 引导学生分析小说的人物形象、情节和语言运用,培养学生的文学欣赏能力。

三、小说阅读与理解(30分钟)1. 学生独立阅读小说的指定章节或整篇小说。

2. 提供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分析小说的细节、主题和意义。

3.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他们对小说的理解和观点。

四、分析小说的文学特点(20分钟)1. 引导学生分析小说的叙事手法、人物形象塑造、语言运用等文学特点。

2. 引导学生分析小说的风格、主题和意义,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五、写作训练(25分钟)1. 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和观点,撰写一篇关于小说的读后感或评论。

2. 提供写作指导和范例,指导学生如何组织文章结构和表达观点。

3. 学生互相交换作文,进行互评和修改。

六、课堂总结与反思(10分钟)1. 学生展示他们的作文,分享他们对小说的理解和观点。

2. 教师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

3. 学生进行反思,思考他们在本节课中的收获和不足之处。

教学资源:1. 小说文本2. 视频或图片资源3. 问题和讨论指导4. 写作指导和范例教学评估:1. 学生的小组讨论表现和参与度2. 学生的写作表现和作文质量3. 学生对小说的理解和观点的表达能力教学延伸:1. 组织学生进行小说改编的创作活动,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高考复习小说类阅读专题教案完美版

高考复习小说类阅读专题教案完美版

高考复习小说类阅读专题教案Lywei教学目标:1.了解小说特点2.学习并掌握小说阅读的解题思路与解题方法重点:一、关于小说的常识1.小说是通过人物、情节、环境的具体描写来反映现实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2.主题是通过人物、事件反映的中心思想3.人物描写(语言、肖像、行动、心理、细节描写)4.情节(序、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尾声)5、环境(自然环境、社会环境)6、顺序(顺叙、倒叙、插叙)二.小说的特点:1、完整的故事情节2、鲜明的人物形象3、典型的环境4、深刻的主题5、精巧的构思三、教学过程:导入:在各式文学作品中,最普及最流行的体裁要算是小说,别林斯基曾说过,什么书最被人爱读和争购?乃是小说。

在今年的高考中,小说(含外国小说)也有出现的趋势,以它为命题材料,用来检测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既然大家如此关注它,那么我们该如何解答小说类阅读分析题呢?大家都知道,作为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小说有其自身的特点,那就是:故事情节完整,人物个性鲜明,环境描写逼真,主题思想深刻,构思角度精巧。

这样,我们在阅读小说时就应该从这些方面入手,捕捉答题技巧。

过程:一、对故事情节的把握把握好故事情节,是读懂小说的关键,是欣赏小说艺术特点的基础,也是整体感知文章的起点。

命题者在为小说命题时,也必定以此为出发点,先从整体上设置理解文章内容的试题。

关于情节:这类型的题目主要是围绕情节构思及其作用命题。

题型有:1、文中写了XX情景在小说中起到了什么作用?2、某事物、人物在小说中有什么作用?(1)解题思路:明确情节构思为表现人物的宗旨,结合情节的一般作用:一是创造悬念,引人入胜;二是前后照应;三是侧面衬托、埋下伏笔;四是总结上文、点明题意;五是线索作用。

然后根据题目要求,结合文章作答。

(2)答题步骤:XX情节在文中有……作用,突出了……表现了……3、概括:用一句话或简明的语句概括故事情节;文中共写了哪几件事,请依次加以概括;用填空的形式概括小说的部分内容(包括指出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四部分中的某一方面。

(完整word版)高三复习小说专题教案

(完整word版)高三复习小说专题教案

高三阅读专题复习:小说一、概念:小说是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叙事性文学体裁。

二、特点:鲜明的人物形象/典型的环境/完整的故事情节/深刻的主题/精巧的构思(结构安排、技巧作用)三、基本题型与答题要点:1、形象★提问方式:①结合全文,简要分析XXX人物形象。

②XXX是一个怎样的人物?③XXX有哪些优秀的品质?★思考角度:筛选人物貌、言、行、心…/作者对人物的介绍与评价/人物的具体生活背景→概括特点→结合人物身份。

★分析小说对人物进行描写的具体方法及其作用。

2、情节★组成:(序幕)、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尾声)★作用:表现主题、刻画人物形象★提问方式:①用一句话或简明的语句概括小说故事情节?②小说中共写了哪几件事,请依次加以概括?③XX情节在小说中起到什么作用?④XX事物、XX人物在小说中有什么作用?★解题角度:①交代人物活动的环境;②设置悬念,引起读者阅读的兴趣;③为后面的情节发展作铺垫或埋下伏笔;④照应前文;⑤线索或推动情节发展;⑥刻画人物性格;⑦表现主旨或深化主题。

★答题方式:XX情节(事物)有……作用,突出了……,表现了……★情节结构安排作用题:①针对小说总体:一波三折式作用:引人入胜,扣人心弦,增强小说故事的戏剧性、可读性。

②针对小说首尾:首尾呼应式作用:结构紧密、完整。

③针对小说开头:倒叙式(把结局放到开头)作用:制造悬念,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

[祝福]④针对小说结尾:戛然而止留白式作用:留给读者想象的空间,引发读者的思考。

3、环境描写★组成: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社会环境描写对揭示小说的主旨具重要作用]★提问方式:在文中准确地找出描写环境的句子;或就指定的环境描写分析其特点与作用。

★解答角度:①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②暗示社会环境,暗示人物的前途命运;③揭示人物心境,表现人物身份、地位、性格;④渲染气氛、奠定基调;⑤推动情节的发展或作为情节线索(展开情节、转换情节、暗示情节的结束等);⑥揭示或深化主旨。

高考小说复习教案

高考小说复习教案

高考小说复习教案教案标题:高考小说复习教案教学目标:1. 通过复习小说,提高学生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2. 帮助学生熟悉高考考试中与小说相关的题型,并提供有效的解题策略。

3.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文学鉴赏能力。

教学内容:1. 选取经典小说作为复习材料,如《红楼梦》、《围城》、《茶馆》等。

2. 分析小说的情节、人物形象、主题等重要要素。

3. 探讨小说中的文学手法和修辞技巧。

4. 研究小说与历史、社会背景的关系。

5. 解析高考中常见的与小说相关的题型,如阅读理解、写作、翻译等。

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5分钟)引入本节课的主题,介绍高考小说复习的重要性和目标。

第二步:复习小说基础知识(15分钟)1. 学生回顾小说的基本概念和要素,如情节、人物、主题等。

2. 教师提供一些经典小说的简要介绍,让学生复习相关知识。

第三步:小组讨论与分享(20分钟)1.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部经典小说进行深入讨论。

2. 学生讨论小说的情节、人物形象、主题等,并记录下重要观点。

3. 每个小组派代表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

第四步:文学手法和修辞技巧分析(20分钟)1. 教师介绍一些常见的文学手法和修辞技巧,如比喻、象征、对比等。

2. 学生分析小说中使用的文学手法和修辞技巧,并讨论其效果和意义。

第五步:小说与历史、社会背景的关系(15分钟)1. 学生了解小说创作时的历史、社会背景,并分析其对小说的影响。

2. 学生讨论小说中反映的社会问题和思想观点。

第六步:解析与小说相关的高考题型(20分钟)1. 教师解析高考中常见的与小说相关的题型,如阅读理解、写作、翻译等。

2. 提供解题策略和技巧,帮助学生有效应对这些题型。

第七步:总结与反思(10分钟)1. 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并强调重点和难点。

2. 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收获,并提出问题和反馈意见。

教学评估:1. 学生小组讨论记录和分享的质量和深度。

2. 学生对文学手法和修辞技巧的分析和理解程度。

高考小说阅读教案

高考小说阅读教案

高考小说阅读教案教案标题:高考小说阅读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高考小说阅读的要求和考点;2. 培养学生对于文学作品的分析和理解能力;3. 提高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4.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教学重点:1. 理解小说的基本结构和元素;2. 分析小说的主题、情节和人物形象;3. 掌握解读小说的方法和技巧;4. 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文学评论和写作。

教学难点:1. 深入理解小说的内涵和意义;2. 运用批判性思维分析文学作品;3. 运用文学知识进行创作和表达。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教学课件、教材、相关文学作品;2. 学生准备:课前阅读指定小说、笔记本、写作工具。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入话题:介绍高考小说阅读的重要性和作用;2. 提问学生对于小说的理解和阅读经验;3. 激发学生对于小说阅读的兴趣和思考。

二、知识讲解(15分钟)1. 讲解小说的基本概念和结构:包括情节、人物、主题等;2. 分析高考小说阅读的考点和要求;3. 介绍解读小说的方法和技巧。

三、案例分析(20分钟)1. 选择一篇高考小说作为案例,进行分析和讨论;2. 引导学生分析小说的主题、情节和人物形象;3. 指导学生运用批判性思维进行文学评论。

四、小组讨论(15分钟)1. 将学生分为小组,让他们自由讨论所阅读的小说;2. 引导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理解;3. 鼓励学生互相交流和提出问题。

五、写作指导(15分钟)1. 提供写作任务:要求学生根据所阅读的小说写一篇评论或创作一个新的故事情节;2. 分析写作要求和技巧;3. 指导学生进行写作实践,并提供反馈和建议。

六、总结和展望(5分钟)1. 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收获;2. 展望下一节课的教学内容和目标;3. 鼓励学生继续阅读和探索文学作品。

教学延伸:1. 布置课后阅读任务:要求学生选择一本自己喜欢的小说进行阅读和分析;2. 鼓励学生参加文学社团或阅读相关的文学资料;3. 提供更多的文学作品和阅读材料供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索。

高三语文教案 小说的阅读复习

高三语文教案 小说的阅读复习

高三语文教案小说的阅读复习
黄云山呵了一声,似乎有点印象,又似乎一点印象也没有。

他把一只手习惯地扶住门框,依旧没有请客人进屋的意思。

您放心,我不进您的家,只想耽误先生几分钟,请您看一看这张画,我也就可以向死去的父亲作个交代了。

秋小峦的眼圈红了,眼角有泪光闪烁。

好吧。

黄云山为秋小峦的孝心所感动,脸上有了笑意。

他接过那张折叠好的画,缓缓地打开,是一幅用积墨法画出的《楚山春寒图》,苍苍茫茫,云烟满纸,繁密处不能多添一笔,却能做到不板、不结、不死;在最浓墨处也能分辨出草、树、石的层次,称得上是大气磅礴,浑厚华滋。

黄云山激动起来,大声说:恕老朽怠慢,请进!
他们一起走进画室。

黄云山问:除了此画,还有吗?
旅行袋里还有二十余幅,其他的都在家里。

高考小说阅读教案

高考小说阅读教案

高考小说阅读教案教案内容:1. 阅读目标:通过阅读高考小说,学生能够理解小说故事情节,抓住核心细节,分析人物形象与心理变化,并学会运用相关词汇和表达方式。

2. 教学重点:理解故事情节,分析人物形象与心理变化。

3. 教学难点:运用相关词汇和表达方式。

4. 教学准备:高考小说故事文本,学生手册,黑板,笔。

5. 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5分钟)- 老师展示一段高考小说故事情节,引发学生兴趣。

- 老师提问:你们对高考小说有什么了解?你们喜欢读这类小说吗?步骤二:阅读训练(15分钟)- 学生阅读一篇高考小说,并理解故事情节。

- 学生分组,讨论并回答以下问题:- 故事中发生了什么事情?- 主人公经历了哪些困难和挑战?- 主人公的心理变化是怎样的?步骤三:人物分析(15分钟)- 学生分组,选择一个主要人物进行分析。

-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呈现人物分析报告,包括人物形象、人物发展和心理变化等方面。

- 老师引导学生讨论并提供反馈意见。

步骤四:词汇与表达训练(15分钟)- 老师出示一些与高考小说中常见的词汇,学生进行单词理解和拓展联想。

- 学生讨论并分享常用的表达方式,如描写人物外貌、性格特点和情感变化等。

- 老师讲解生词和语法问题。

步骤五:小结与反思(5分钟)- 老师提问:通过今天的阅读训练和学习,你们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学生回答并进行小结与反思。

6. 作业布置:- 要求学生继续阅读高考小说,并写一篇读后感。

- 鼓励学生找到自己感兴趣的故事,并分享给同学们。

教案结束。

高考小说阅读复习教案完美版

高考小说阅读复习教案完美版

小说阅读复习教案张加沂教学目的要求:1、了解小说特点,复习小说的相关知识;2、学习并掌握小说阅读的解题思路与解题方法;3、明确小说阅读题的命题特点,揣摩答题技巧。

教学重点:小说阅读题的命题特点。

教学难点:小说阅读题的答题技巧。

教学程序:第一教时教学内容:考情解读—知识回顾教学步骤:一、考情解读高考语文《考试大纲》在“现代文阅读”中,要求学生“能阅读一般社会科学类、自然科学类文章和文学作品”。

文学作品的阅读包括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样式的阅读,在高考大阅读试题中更多是考查散文阅读。

散文阅读包括人生体验类散文、写人叙事类散文、写景状物类散文、文化哲理类散文四大类。

多年来,全国各省市高考现代文阅读试题主要是以散文作为文本,其复习的重要性自不待言。

我们今天课堂要复习的专题是小说。

《普通高级中学语文课程标准》对小说的要求与对散文的要求是一致的。

小说作为一种人们喜闻乐见的、日常阅读中读得最多的文体,由于受考试时间、试卷长度等限制,以前较少在高考中考到。

但随着形势变化,高考必然会涉及到多样化的文学作品阅读试题。

而小说,是散文之外最容易考到的一大文体。

近六年各地语文高考现代文阅读题,考查小说的情况是(幻灯演示):整体格局看,考小说呈是递增趋势。

今年考外国文学名著长篇小说节选《安娜之死》可以说,小说已经成为高考命题的重点关注对象。

二、回顾中学阶段读过的小说篇目及关于小说的文体知识【学生谈,教师补充】《必修二》:《一个人的遭遇》(节选)苏联肖洛霍夫《流浪人,你若到斯巴》德国海因里希伯尔《必修三》:《一滴眼泪换一滴水》(《巴黎圣母院》节选)法雨果初中教材小说较多,如《社戏》、《故乡》、《我的叔叔于勒》等三、小说的基本知识小说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故事情节叙述和环境描写反映社会生活。

小说必须具备生动的人物形象、完整的故事情节和人物活动的具体环境这三个要素。

(一)人物形象1、小说的核心任务就是通过刻画人物、塑造典型人物形象来揭示社会生活的某些本质方面,从而表现作品的主题的。

文学类文本阅读小说阅读复习教案

文学类文本阅读小说阅读复习教案

文学类文本阅读小说阅读复习教案文学类文本阅读小说阅读复习教案复习目标1. 认识小说文体特征。

2. 了解考场阅读要求,提高学生快速阅读、整体把握的能力。

重点、难点重点:1. 小说三要素、小说的分类。

2. 初步把握小说的情节、环境、形象、主题。

难点:掌握快速阅读、整体把握的方法。

设计思想高考文学类文本小说命题总体上会围绕小说的情节、人物、环境、主题等要素展开,但从不套路化,非常讲究命题的具体性和文本的针对性,对考生文本阅读要求高,尤其是对文本的速读、整读、细读、深读能力要求更高;对考生的思维素养要求高,要求思考具有严谨性、全面性、清晰性,突出围绕人物形象的设题。

鉴于对文本阅读的高要求,在一轮复习过程中一定要改变重做题、轻阅读的习惯,要把复习的重心放在对文本的阅读上。

既要作整体把握阅读训练,如勾画核心句,划分层次,提炼要点,概括主旨,感知形象及特点等,又要作文本局部的精读或深读训练,如局部文字的内部层次,关键词语的含义,以及该文字与上下文的关联等。

教学设计一、认识小说文体特征小说是文学的一大类别,是一种与诗歌、散文、戏剧并列的叙事性文学体裁,它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综合运用语言艺术的各种表现手法,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广泛地、形象生动地反映社会生活。

1.小说三要素无论什么样的小说,都必须具备的三个要素,就是人物、情节和环境。

小说都是重在写人物的,“文学即人学”,小说创作的中心任务就是要塑造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

而塑造人物形象一般离不开完整的故事情节和一定的生活环境,所以人物、情节和环境是小说的三要素;塑造人物形象,安排故事情节,描写典型环境也就成了传统小说的基本艺术特征。

(1)小说中的人物小说中的人物,我们称为典型人物;这个人物是作者根据现实生活创作出来的,他不同于真人真事,“杂取种种,合成一个”,通过这样典型的人物形象反映生活,更集中、更有普遍的代表性。

(2)小说的故事情节小说主要是通过故事情节来展现人物性格、表现中心的。

高考小说复习 教案

高考小说复习 教案

高考小说复习教案教案标题:高考小说复习教案教学目标:1. 通过复习小说,提高学生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2. 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欣赏和鉴赏能力。

3. 帮助学生掌握文学作品中的关键知识点,为高考阅读理解和写作提供支持。

教学内容:1. 选择适合高考复习的经典小说,如《红楼梦》、《骆驼祥子》等。

2. 分析小说的主题、情节、人物形象等要素。

3. 理解小说的文学语言和修辞手法。

4. 掌握小说中的重要情节和关键细节。

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10分钟)1. 利用图片、视频或相关的引言引起学生对小说的兴趣。

2. 提问学生对所选小说的了解程度,以激发学生的思考和讨论。

第二步:分析小说要素(20分钟)1. 分析小说的主题,帮助学生理解作者想要传达的核心思想。

2. 分析小说的情节,引导学生理解故事的发展过程和高潮部分。

3. 分析小说中的人物形象,讨论他们的性格特点和对故事的影响。

第三步:解读文学语言和修辞手法(20分钟)1. 阐述小说中的文学语言,如比喻、夸张、对比等,帮助学生理解作者的表达方式。

2. 分析小说中的修辞手法,如拟人、排比、反问等,引导学生发现作者的写作技巧。

第四步:重点情节和关键细节(20分钟)1. 强调小说中的重要情节,如转折点、冲突和高潮部分,帮助学生把握故事的关键节点。

2. 分析小说中的关键细节,如描写、对话和象征意义的细节,帮助学生理解作者的意图。

第五步:小组讨论和总结(15分钟)1. 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互相讨论和分享对所选小说的理解和感受。

2. 汇总小组讨论的结果,总结学生对小说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教学辅助手段:1. 小说文本和相关解读资料。

2. 图片、视频和音频素材。

3. 互动讨论和合作学习。

教学评估:1. 教师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和表现。

2. 学生小组讨论的成果和总结。

3. 课堂结束时进行小测验,考察学生对小说的理解和重要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教学延伸:1. 布置阅读任务,让学生继续阅读其他相关的文学作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说阅读复习教案张加沂教学目的要求:1、了解小说特点,复习小说的相关知识;2、学习并掌握小说阅读的解题思路与解题方法;3、明确小说阅读题的命题特点,揣摩答题技巧。

教学重点:小说阅读题的命题特点。

教学难点:小说阅读题的答题技巧。

教学程序:第一教时教学内容:考情解读—知识回顾教学步骤:一、考情解读高考语文《考试大纲》在“现代文阅读”中,要求学生“能阅读一般社会科学类、自然科学类文章和文学作品”。

文学作品的阅读包括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样式的阅读,在高考大阅读试题中更多是考查散文阅读。

散文阅读包括人生体验类散文、写人叙事类散文、写景状物类散文、文化哲理类散文四大类。

多年来,全国各省市高考现代文阅读试题主要是以散文作为文本,其复习的重要性自不待言。

我们今天课堂要复习的专题是小说。

《普通高级中学语文课程标准》对小说的要求与对散文的要求是一致的。

小说作为一种人们喜闻乐见的、日常阅读中读得最多的文体,由于受考试时间、试卷长度等限制,以前较少在高考中考到。

但随着形势变化,高考必然会涉及到多样化的文学作品阅读试题。

而小说,是散文之外最容易考到的一大文体。

近六年各地语文高考现代文阅读题,考查小说的情况是(幻灯演示):整体格局看,考小说呈是递增趋势。

今年考外国文学名著长篇小说节选《安娜之死》可以说,小说已经成为高考命题的重点关注对象。

二、回顾中学阶段读过的小说篇目及关于小说的文体知识【学生谈,教师补充】《必修二》:《一个人的遭遇》(节选)苏联肖洛霍夫《流浪人,你若到斯巴》德国海因里希伯尔《必修三》:《一滴眼泪换一滴水》(《巴黎圣母院》节选)法雨果初中教材小说较多,如《社戏》、《故乡》、《我的叔叔于勒》等三、小说的基本知识小说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故事情节叙述和环境描写反映社会生活。

小说必须具备生动的人物形象、完整的故事情节和人物活动的具体环境这三个要素。

(一)人物形象1、小说的核心任务就是通过刻画人物、塑造典型人物形象来揭示社会生活的某些本质方面,从而表现作品的主题的。

所以,人物形象是“三要素”的主要要素。

2、在小说塑造的人物中,体现了作者的创作意图和作品所要表现的主题思想的人物是小说的中心人物,也叫做主人公。

3、小说的人物描写手法(1)小说描写人物的方法主要有:外貌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神态描写、细节描写等。

(2)从描写的角度看,人物描写的方法还可以分为: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也说是直接描写和间接描写。

(二)故事情节故事情节是作品所描写的生活事件发展,演变的全过程。

小说的情节一般可以分为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四个部分,有些小说还具有序幕、尾声。

(三)环境描写环境描写是小说艺术的一个重要内容,小说的环境包括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

社会环境描写对揭示小说的中心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自然环境描写的作用也不可忽视。

恰当的环境描写有助于人物的刻画、情节的展开和主题的表达。

(四)主题思想小说的主题就是小说通过对现实生活的描绘和艺术形象的塑造所表现出来的中心思想。

小说的主题是小说的灵魂。

而小说的主题寓于小说中的题材和人物形象之中。

一般来讲,可以通过环境、背景甚至小说的标题来了解小说的主题;也可以通过人物、情节了解小说的主题。

要注意,分析要恰如其分,符合实际情况,不能随意拔高或主观臆断。

三、作业:预习“五步法”阅读模板示范《看病》(学生用书P162页)第二教时教学内容:如何读懂小说教学步骤:一、导入:同学们,今天我们开始“小说阅读”的复习。

这节课,我们一起阅读小说《看病》,读懂小说,初步整体感知小说的特点,并初步了解如何恰当地运用阅读模板答题。

板书:看病(课件:课题及教学目的要求)提问:小说阅读应从哪些方面入手?(学生回忆小说要素,思考回答)板书:人物情节环境主旨二、小说的知识建构(课件):三要素及相关特质:主题是目的人物是中心人物:形象的概括与分析、塑造手法、作用位置:主要、次要、物象(“我”、“物”)角度:正面、侧面方法: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细节情节:情节的概括、手法、作用开端发展高潮结局顺叙倒叙插叙补叙平叙线索悬念铺垫伏笔矛盾冲突是情节基础和动力,人物性格决定情节进展趋向环境:环境特点的概括分析、环境描写的手法、作用(自然环境、社会环境、自然环境暗示社会环境)环境描写的作用:交代时间地点或提供背景、渲染气氛、烘托形象性格、推动故事情节发展、深化作品主旨。

三、要素间的多边关系(课件)人物:推进情节升华主题折射环境情节:塑造人物关联情节反映主题环境:烘托人物影响情节服务主题四、带着对以上问题的要求细读小说(先自读10分钟,再讨论5分钟)(注意文章整体感悟自读形成自己的思维,小组内互相交流组别分工:检查自读效果准备回答问题一大组:情节二大组:人物三大组:环境四大组:主旨)四、小组代表交流,点拨讨论分析课文(20—25分钟)(一)读懂《看病》“情节”(课件)小说的线索是什么?小说情节是怎样展开的?(学生回答,教师点评小结课件)线索:林森两次看病情景的变化首次看病魏大夫予热情服务(1——5)运动疗法林县长遭流言蜚语(6——12)再次就诊魏大夫竟冷眼相待(13——18)读情节理构思。

情节是小说故事推进的过程,是人物性格的发展史,在小说中起着展示人物性格、表现作品主题等作用。

(二)读懂《看病》“人物”(课件)小说中的魏大夫是个怎样的人?作者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来塑造这一人物形象的?请作简要分析。

(学生回答,教师点评小结:课件)魏大夫是一个趋炎附势、见风使舵的小人。

作者主要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写了林森前后两次看病,魏力前恭后倨的截然不同态度的强烈对比,突出地刻画了他的小人性格。

板书:看背景思人物。

小说是最能表现人的艺术,分析人物形象独特、鲜明的个性,需要把人物放在一定的社会历史背景(典型环境)下去理解,也要结合人物的身份、地位、经历、教养、气质等因素去分析人物。

林森两次看病,而魏力的态度和表现前后却截然不同,前一次原来是“白大褂在市报和电视上见过林森,知道他是县里的主要领导”,后一次则是因为以步行代车终招来“撤职”或“停职审查”的流言所致,由此可看出魏力趋炎附势、见风使舵的个性特征。

而正是魏力前后截然不同的态度又激怒了林森,使他产生了恨恨不平的心理,于是官权意识被重新唤醒。

板书:观描写重细节。

描写是小说区别于其他文学样式的最大特点。

不管是白描还是工笔,都是使小说展现的场面、人物显得栩栩如生的基础。

分析小说的描写,主要是通过人物的外貌、神情、语言、行动、心理描写尤其是细节的描写,来揭示人物思想感情和性格特征。

小说抓住魏力前后两次不同的表情、动作、语言等方面的细节进行描写,以前恭后倨的强烈对比,突现了人物的性格。

(三)读懂《看病》“环境”(课件)找出文中环境描写的句子或段落,分析其作用。

(学生回答,教师点评小结课件)第(6)段是典型的社会环境描写的段落,反映了谣言四起的社会现实。

板书:析环境联主题(四)读懂《看病》“主旨”(课件)1、魏大夫对林森两次看病的不同态度,林森的“运动疗法”引起的轩然大波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实?(学生回答,教师点评小结)讽刺了趋炎附势的社会病态现象。

2、小说主要情节是“看病”,但中间却写了“林森的女儿找工作一事”,这样写有何作用?(学生回答,教师点评小结课件)揭示了趋炎附势的社会病态现象的普遍性,深化了主题;也为下文林森心理的变化作铺垫。

获主旨多思考。

小说的主题不是象贴标签一样明显地张榜在作品的前头,而是蕴藏于作品的所有艺术形象中,它有待于读者去寻找、去挖掘、去发现、去获得。

读者对小说作品主题的理解有一个由潜渐明的过程,还有一个由浅入深、由薄到厚的过程。

《看病》内容似乎很简单,主要写林森两次看病的过程,林森的病也不是什么大问题,脂肪积聚症而已,出人意料之外的是他的“运动疗法”竟引起了一场轩然大波,张局长的变卦、女儿的工作竟无法落实,自己也受到了流言的困扰,原先谦恭的医生也变得冷若冰霜。

林森由此看到了世人的趋炎附势,林森自己的心态也由此失衡。

一场小病却让读者看到了社会的病态,且大家病得都还不轻,文题“看病”一语双关,怎能不让读者陷入更深层次的思考呢?(五)读懂《看病》“题目”(板书)小说以“看病”为题,有何含义?请简述。

(学生回答,教师点评小结)讨论分析:“看病”的“病”在小说中有哪几层意思?(魏力的趋炎附势、张局长的见风使舵、社会的谣言四起、林森的官权意识乃至林森女儿的官二代情结等都是病态)表面是指林森两次看病这一情节主体,深层含义是林森由此看到社会的病态及由此引发的自己心态的失衡;还有作者旨在引起全社会对这种病态的疗救与关注。

板书:情节主体——情节:抓线索理构思看心态失衡——人物:看背景重描写病社会病态——环境:析特点联主题疗救关注——主题:多联系深思考五、课堂小结(课件)(结合黑板板书小结“小说阅读”方法)小说是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反映社会生活、表达思想感情的一种文学体裁。

多读文学名著提升自身素养六、作业:小作文“由小说结尾‘魏大夫那谦恭的笑脸’”,你想到了哪些?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第三教时教学内容:故事情节的概括、手法教学步骤:一、检查作业:“五步法”阅读模板示范训练《看病》答案梳理二、故事情节鉴于小说的情节在表现主题和刻画人物方面的重要性,命题者往往围绕情节构思及其作用命题。

分析小说的故事情节,可以从理清小说的结构,寻找线索,抓住场面等几方面入手,要特别注意情节的设计如何有力地表现人物性格,情节的发展是否由人物性格的内在力量所推动,人物的行动和行动方式是否由其独特的性格决定等较为深层面的意义。

常见题型:(一)题型一情节概括阅读《枪口下的人格》完成题目(学生用书P185页)①用一句话或简明的语句概括故事情节;②文中共写了哪几件事,请依次加以概括;③用填空的形式概括小说的部分内容(包括指出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四部分中的某一方面)解题方略:概括小说情节题“三步走”(模式——梳理——概括)请围绕主人公贝尔蒂梳理文章的基本情节。

(4分)考查情节类之概括情节解析:因为本文是以时间为顺序,可从“抓”的角度思考,用不同时间的场面来概括情节。

也可以运用“寻”,以主要人物贝尔蒂的行动为线索。

更可以按照情节的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来把握情节,这是运用“理”的方法:文章1~3自然段是开端——贝尔蒂俘获霍夫曼;4~6自然段是发展——贝尔蒂保护霍夫曼;7~8自然段是情节进一步发展——贝尔蒂及他人被俘;9~12自然段是高潮——霍夫曼保护贝尔蒂,贝尔蒂脱险;13自然段至结束是结局——贝尔蒂救迈尔,勇敢赴死。

参考答案:(贝尔蒂)俘敌——护俘——被俘——脱险——赴死。

(“护俘与被俘”1分,其余每点1分,共4分)概括小说情节“4思维法”附常用答题模式:何时何地何人做何事学生答案检查完善(二)题型二情节手法阅读《第9车厢》完成题目(学生用书P164页)①XX部分在人称运用上有什么特点?有何效果?②本文在叙述手法上有何特色?③本文的故事情节是怎样展开的?解题方略:“情节手法类”题目解题必备知识(叙述手法、结构手法——线索、悬念、铺垫、伏笔)学生答案检查完善三、课堂小结四、作业:预习题型二情节手法阅读《报复》第四教时教学内容:故事情节的作用教学步骤:一、检查:故事情节如何梳理?(理——抓——寻)叙述人称有几类?各有何好处?二、故事情节的作用(三)题型三情节作用阅读《报复》完成题目(学生用书P167页)①XX事物、XX人物在小说中有什么作用?②文中写的XX情景在小说中起到什么作用?解题方略:解答情节作用题“两步走”(“五从法”)学生答案检查完善三、情节作用题失分例举《喂自己影子吃饭的人》小说前半部分侧重写马里诺的影子表演,后半部分侧重写马里诺的现实生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