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型无人机规定
轻小型民用无人机系统运行管理暂行规定
中国民用航空局飞行标准司编号:AC-91-FS-2015-XX 咨询通告下发日期:2015年XX月XX日编制部门:FS目录1.目的 (3)2.适用范围及分类 (3)3.定义 (4)4.民用无人机机长的职责和权限 (7)5.民用无人机驾驶员 (8)6.民用无人机使用说明书 (8)7.禁止粗心或鲁莽的操作 (8)8.摄入酒精和药物的限制 (8)9.飞行前准备 (9)10.限制区域 (9)11.视距内运行(VLOS) (10)12.视距外运行(BVLOS) (10)13.民用无人机运行的仪表、设备和标识要求 (11)14.管理方式 (11)15.无人机云提供商须具备的条件 (13)16.植保无人机运行要求 (14)17.无人飞艇运行要求 (16)18.废止和生效 (16)1.目的近年来,民用无人机的生产和应用在国内外蓬勃发展,特别是低空、慢速、轻小型无人机数量快速增加,占到民用无人机的绝大多数。
为了规范轻小型民用无人机的运行,依据CCAR-91部,发布本咨询通告。
2.适用范围及分类本咨询通告适用于轻小型民用无人机运行管理。
其涵盖范围包括:2.1空机重量小于等于116千克、起飞全重小于150千克的无人机,且动能不大于95千焦,校正空速不超过100千米每小时;2.2植保类无人机;2.3充气体积在4600立方米以下的无人飞艇;2.4本咨询通告适用于除I类以外的所有轻小型无人机,某些特定条款中仅适用于特定类别无人机的内容将在条款中另行说明。
2.5 轻小型无人机运行管理分类:空机重量(千克)0-11-7 7-15 15-116 起飞全重(千克)0-1.5 1.5-15 15-25 25-150分类I II III IV 植保无人机V无人飞艇VI超视距运行I、II类无人机VII注①:当按照空机重量和起飞全重分类不同时,优先按空机重量分类。
注②:VII类无人机,不包括100米以内超视距运行。
注③:地方政府对于I、VII类无人机重量另有规定的,以地方政府的具体要求为准。
小型无人机适航审定标准
小型无人机适航审定标准小型无人机适航审定标准一、飞行性能1.最大飞行速度:无人机在空中的最大飞行速度不得超过100公里/小时。
2.最大飞行高度:无人机在空中的最大飞行高度不得超过1000米。
3.航程与续航时间:无人机的航程不得超过50公里,续航时间不得超过30分钟。
4.飞行稳定性:无人机在飞行过程中应保持良好的稳定性,包括风抗性、控制精度等。
二、结构与机械系统1.结构完整性:无人机应具有完整的结构,包括机身、起落架、发动机、传动系统等。
2.强度与刚度:无人机结构应具有一定的强度与刚度,能够承受飞行过程中的各种应力与加速度。
3.起飞与着陆性能:无人机应具有稳定的起飞与着陆性能,起飞距离不得超过50米,着陆距离不得超过30米。
三、航空电子与导航系统1.导航系统:无人机应配备具有定位功能的导航系统,如GPS、北斗等。
2.遥控系统:无人机应配备具有远程控制功能的遥控系统,包括遥控器、接收器等。
3.自动驾驶系统:无人机应配备自动驾驶系统,能够在无人操作的情况下自动控制飞行。
4.通信系统:无人机应配备可靠的通信系统,能够实现与控制站之间的实时通信。
四、动力与燃油系统1.发动机:无人机应配备性能稳定的发动机,能够提供足够的推力以维持飞行。
2.燃油系统:无人机应配备可靠的燃油系统,包括油箱、油路等。
3.动力输出:无人机应具有稳定的动力输出,能够满足飞行性能的要求。
4.螺旋桨:无人机应配备适应飞行性能的螺旋桨,以确保高效的飞行。
五、危险品处理与安全防护1.危险品处理:无人机不应携带任何危险品,以确保公共安全。
2.安全防护:无人机应配备必要的安全防护装置,如降落伞系统、反推力装置等。
3.应急降落系统:无人机应配备应急降落系统,如降落伞、备用发动机等,以应对突发情况。
4.安全警示:无人机应有明显的安全警示标识,如警告灯等。
六、运营与飞行计划1.运营资质:运营无人机的人员应具备相应的运营资质,如飞行员执照等。
2.飞行计划:每次飞行前应制定详细的飞行计划,包括飞行路线、高度、速度等。
轻小型无人机运行规定
目录
1. 目的
2. 适用范围及分类
3. 定义
4. 民用无人机长的职责和权限
5. 民用无人机驾驶员资格要求
6. 民用无人机使说明书
7. 禁止粗心或鲁莽的操作
8. 摄入酒精和药物的限制
9. 飞行前准备
10. 限制区域
11. 视距内运行(VLOS)
12. 视距外运行(BVLOS)
4.1.1 在飞行中遇有紧急情况时:
a.机长必须采取适合当时情况的应急措施。
b.在飞行中遇到需要立即处置的紧急情况时,机长可以在保证地面人员安全所需要的范围内偏离本咨询通告的任何规定。
4.1.2 如果在危及地面人员安全的紧急情况下必须采取违反当地规章或程序的措施,机长必须毫不迟疑地通知有关地方当局。
2.4适用无人机运行管理分类;
2.5 Ⅰ类无人机使用者应安全使用无人机,避免对他人造成伤害,不必按照本咨询通告后续规定管理。
2.6 本咨询通告不适用于无线电操作的航空模型,但当航空模型使用了自动驾驶仪、指令与控制数据链路或自主飞行设备时,应按照本咨询通告管理。
2.7 本咨询通告不适用于室内、拦网内等隔离空间运行无人机,但当该场所有聚集人群时,操作者应采取措施确保人员安全。
3.7 控制站(也称遥控站、地面站),无人机系统的组成部分,包括用于操纵无人机的设备。
3.8 指令与控制数据链路(C2: Command and Control data link),是指无人机和控制站之间为飞行管理之目的的数据链接。
3.9 视距内运行(VLOS: Visual Line of Sight Operations),无人机驾驶员或无人机观测员与无人机保持直接目视视觉接触的操作方式,航空器处于驾驶员或观测员目视视距内半径 500 米,相对高度低于 120 米的区域内。
轻小型无人机运行(试行)规定
3.16 空机重量,是指不包含载荷和燃料的无人机重量,该重量包含燃料容器和电池等固体装置。
3.17 无人机云系统(简称无人机云),是指轻小型民用无人机运行动态数据库系统,用于向无人机用户提供航行服务、气象服务等,对民用无人机运行数据(包括运营信息、位置、高度和速度等)进行实时监测。接入系统的无人机应即时上传飞行数据,无人机云系统对侵入电子围栏的无人机具有报警功能。
2.适用范围及分类
本咨询通告适用范围包括:
2.1 可在视距内或外操作的、空机重量小于116千克、 起飞全重不大于150千克的无人机 ,校正空速不超过100千米每小时;
2.2起飞全重不超过5700千克,距受药面高度不超过15 米的植保类无人机植保类无人机;
2.3充气体积在4600立方米以下的无人飞艇;
14.1 民用无人机的运行管理
14.1.1 电子围栏
a.对于Ⅲ、Ⅳ、Ⅵ和Ⅶ类无人机,应安装并使用电子围栏。
b.对于在重点地区和机场净空区以下运行Ⅱ类和Ⅴ类无人机,应安装并使用电子围栏。
14.1.2 接入无人机云的民用无人机
a.对于重点地区和机场净空区以下使用的Ⅱ类和Ⅴ类的民用无人机,应接入无人机云,或者仅将其地面操控设备位置信息接入无人机云,报告频率最少每分钟一次。
16.2.1 运营人指定的一个或多个作业负责人,该作业负责人应当持有民用无人机驾驶员合格证并具有相应等级,同时接受了下列知识和技术的培训或者具备相应的经验:
a.理论知识。
(1)开始作业飞行前应当完成的工作步骤,包括作业区的勘察;
3.9 视距内运行(VLOS: Visual Line of Sight Operations),无人机驾驶员或无人机观测员与无人机保持直接目视视觉接触的操作方式,航空器处于驾驶员或观测员目视视距内半径 500 米,相对高度低于 120 米的区域内。
动用无人机的法律规定(3篇)
第1篇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无人机技术逐渐成熟,应用领域不断扩大。
无人机在农业、交通、环保、测绘、应急救援等多个领域展现出巨大的潜力。
然而,无人机的普及也带来了一系列的法律问题。
本文将探讨我国关于无人机的法律规定,并分析其在不同领域的应用。
一、无人机概述无人机(Unmanned Aerial Vehicle,简称UAV)是一种无人驾驶的飞行器。
它具有体积小、速度快、操作简便等特点,广泛应用于军事、民用和商业领域。
无人机的种类繁多,包括固定翼无人机、旋翼无人机、垂直起降无人机等。
二、无人机法律规定的背景随着无人机数量的不断增加,无人机事故频发,对公共安全、隐私权、国家安全等方面产生了严重影响。
为规范无人机行业的发展,我国开始逐步完善无人机法律法规体系。
三、我国无人机法律规定1. 无人机飞行许可制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法》和《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系统空中交通管理办法》,无人机飞行必须取得相应的飞行许可。
飞行许可分为三类:小型无人机飞行许可、微型无人机飞行许可和轻型无人机飞行许可。
2. 无人机飞行区域限制我国对无人机飞行区域进行了严格限制,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情况:(1)禁飞区域:军事设施、政府机关、重要活动场所等。
(2)限飞区域:城市居民区、机场周边、重要基础设施等。
(3)非限飞区域:除禁飞区域和限飞区域以外的区域。
3. 无人机操作人员资质要求无人机操作人员必须具备相应的资质。
根据《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系统空中交通管理办法》,无人机操作人员分为以下几类:(1)无人机驾驶员:负责无人机的操控、飞行。
(2)无人机观察员:负责监控无人机的飞行状况,协助驾驶员进行操作。
(3)无人机维护人员:负责无人机的维护、保养。
4. 无人机飞行安全管理无人机飞行安全管理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飞行前检查:确保无人机处于良好的飞行状态。
(2)飞行计划:制定详细的飞行计划,包括飞行路线、时间、高度等。
(3)应急处理:制定应急预案,应对突发情况。
无人机新规 分类
无人机新规分类
无人机新规按照分类管理的思路,根据无人机的重量、飞行速度等性能指标,将无人机分为微型、轻型、小型、中型和大型五个类别。
具体来说,如果无人机的空机重量低于250克,但其最大飞行真高及平飞
速度等指标超出了“微型无人机”的规定值,则被划入“轻型无人机”这一类。
而一些空机重量小于4公斤,没有空域保持能力,也不具备可靠被监视能力的无人机,则被划入“中型无人机”这一类。
此外,还有一些无人机被划入“小型无人机”和“大型无人机”类别。
例如,DJI M350 RTK和DJI M300 RTK被划入“小型无人机”类别。
需要注意的是,无人机的分类并不是完全按照重量来划分的,还需要考虑其他性能指标。
这种分类方法可以更好地适应实际情况,提供差异化的监管要求。
未来,大疆等无人机制造商会在产品机体上标识出无人机类型,以便用户了解其所属类别。
民用无人机管理规定
民用无人机管理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我国民用无人机的管理,保障公共安全和个人隐私,加强行业发展,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我国境内使用、销售或制造的民用无人机。
第三条民用无人机指的是以无人驾驶为主要特征,能够在大气中自主飞行或悬停并能完成特定任务的飞行器,包括各类型号、尺寸和用途的无人机。
第四条民用无人机的管理原则为“谨慎、合理、公平、便利”。
第五条民用无人机的管理遵循“分类管理、科技导航、风险防控、法治保障”的原则。
第二章分类管理第六条民用无人机分为以下几类:小型无人机、中型无人机、大型无人机。
第七条小型无人机指的是重量不超过5千克的无人机。
第八条中型无人机指的是重量在5千克至150千克之间的无人机。
第九条大型无人机指的是重量超过150千克的无人机。
第十条不同类别的民用无人机在管理上采取不同的措施,小型无人机管理较为简化,中型和大型无人机则需严格遵守相关规定。
第三章科技导航第十一条推动科技创新,提升民用无人机的自动化水平和智能化程度,加强与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的结合应用。
第十二条提供技术指导和支持,推动无人机制造商采用先进技术和材料,提高无人机的飞行性能、航程和载重能力。
第十三条加强无人机导航系统的研发和应用,提高其定位、导航和避障能力,确保飞行的安全可控性。
第十四条加强与相关行业的合作,优化服务供给链和生态系统,推动无人机产业与其他产业的融合发展。
第四章风险防控第十五条加强对民用无人机的安全风险评估,建立风险等级分类制度,对不同风险等级的无人机实施不同管理要求。
第十六条制定安全标准和技术规范,确保民用无人机的设计、制造和使用符合国家相关质量和安全要求。
第十七条加强对无人机飞行场地和航线的审查和管理,禁止无人机在禁飞区域和敏感场所飞行。
第十八条确保无人机的飞行安全,要求无人机配备必要的安全设备和保护措施,防止无人机事故的发生。
第十九条加强对无人机操作人员的培训和考核,确保其具备必要的飞行技能和安全意识。
测绘无人机尺寸标准
测绘无人机尺寸标准
测绘无人机的尺寸标准通常受到各国政府和国际组织的监管和
规范。
尺寸标准的制定涉及到无人机的分类、用途以及飞行环境等
多个因素。
首先,无人机的尺寸可根据其用途和飞行特性进行分类。
一般
来说,无人机可以分为微型、小型、中型和大型等不同等级。
这些
分类通常基于无人机的最大起飞重量、翼展尺寸、机身尺寸等方面
进行划分。
例如,美国联邦航空局(FAA)对小型无人机的定义是最
大起飞重量不超过55磅(约合25千克),而欧洲航空安全局(EASA)则将小型无人机定义为最大起飞重量不超过25千克。
其次,无人机的尺寸标准还受到飞行安全和空域管理的影响。
不同尺寸的无人机可能会受到不同的飞行限制和规定。
例如,小型
无人机可能受到更为严格的飞行限制,需要在规定的空域内飞行,
并且需要遵守特定的飞行高度限制,以确保与其他航空器的安全分隔。
此外,国际民航组织(ICAO)和其他国际组织也对无人机的尺
寸标准进行了规范。
ICAO制定了《无人驾驶航空器系统飞行规则》,
其中包括了对不同尺寸无人机的规定和标准,以确保其在全球范围内的飞行安全。
总的来说,测绘无人机的尺寸标准是一个受到多方面因素影响的复杂问题,需要考虑到无人机的分类、飞行安全和国际规范等多个方面。
针对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具体情况,相关的标准和规定可能会有所不同。
因此,在选择和使用测绘无人机时,需要遵循当地的法律法规和标准要求,以确保无人机的合法性和安全性。
民航局关于印发《轻小型民用无人机飞行动态数据管理规定》的通知-民航规〔2019〕64号
民航局关于印发《轻小型民用无人机飞行动态数据管理规定》的通知
正文:
----------------------------------------------------------------------------------------------------------------------------------------------------
民航局关于印发《轻小型民用无人机飞行动态数据管理规定》的通知
民航规〔2019〕64号
为维护国家安全、公共安全和飞行安全,提升无人机运行管理与服务质量,促进无人机产业健康有序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飞行基本规则》、《通用航空飞行管制条例》、《民用航空空中交通管理规则》等法律法规规章,在深入研究、试点验证的基础上,制定了《轻小型民用无人机飞行动态数据管理规定》。
现予印发,请遵照执行。
中国民用航空局
2019年11月19日
附件:轻小型民用无人机飞行动态数据管理规定
——结束——。
无人机安全管理规定(3篇)
第1篇一、引言随着无人机技术的飞速发展,无人机在各个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如航拍、农业、物流、环保等。
然而,无人机的大量使用也带来了一系列安全隐患,如对航空器飞行安全、公共安全、隐私保护等方面的威胁。
为规范无人机使用,保障公共安全,维护国家利益,现制定本规定。
二、适用范围本规定适用于在我国境内使用无人机的一切单位和个人,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活动:1. 民用无人机;2. 航空摄影、航拍、空中拍照等;3. 无人机驾驶员培训;4. 无人机维修、维护;5. 无人机研发、生产、销售;6. 无人机租赁、转让、抵押;7. 无人机进出口。
三、无人机分类根据无人机的性能指标和操控要求,将其分为以下五类:1. 微型无人机:最大起飞重量不超过7千克;2. 轻型无人机:最大起飞重量超过7千克,不超过25千克;3. 小型无人机:最大起飞重量超过25千克,不超过116千克;4. 中型无人机:最大起飞重量超过116千克,不超过300千克;5. 大型无人机:最大起飞重量超过300千克。
四、无人机飞行管理1. 飞行许可:操控小型及以上无人机,需依法取得相应的飞行许可。
飞行许可由民航管理部门颁发。
2. 飞行区域:无人机飞行应遵守国家关于飞行区域的规定,不得进入禁飞区、限飞区、管制空域等。
3. 飞行时间:无人机飞行时间不得违反国家规定,如夜间飞行、节假日飞行等。
4. 飞行高度:无人机飞行高度不得违反国家规定,如接近民航航路、航线、重要设施等。
5. 飞行速度:无人机飞行速度不得违反国家规定,如接近高速铁路、公路、桥梁等。
6. 飞行操作:无人机飞行操作人员应具备相应的飞行技能和知识,通过培训和考试合格。
五、无人机安全管理要求1. 无人机研发、生产、销售单位应确保无人机产品符合国家相关安全标准,并提供必要的操作手册、维护保养指南等。
2. 无人机维修、维护单位应按照产品说明书和技术规范进行维修、维护,确保无人机安全飞行。
3. 无人机驾驶员培训单位应按照国家规定,对学员进行培训,确保学员具备相应的飞行技能和知识。
轻型无人机的规格
轻型无人机的规格
轻型无人机是指空机重量小于4 千克,最大起飞重量不超过7 千克的无人机。
常见的轻型无人机规格如下:
1. 尺寸:通常在1 米以下,有些小型无人机甚至只有几十厘米。
2. 重量:空机重量一般在1-4 千克之间,最大起飞重量不超过7 千克。
3. 飞行高度:一般在120 米以下,部分无人机可在低海拔地区飞行至400 米。
4. 飞行速度:一般在10-50 公里/小时之间,具体速度取决于无人机的型号和配置。
5. 电池续航时间:一般在15-30 分钟之间,具体续航时间取决于电池容量和无人机的使用方式。
6. 控制方式:常见的控制方式包括遥控器、手机APP 控制等。
7. 摄像头:许多轻型无人机配备了摄像头,可以拍摄照片和视频。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国家和地区对轻型无人机的规定有所不同,使用轻型无人机时需要遵守当地的法律法规。
轻小型无人机运行规定
轻小型无人机运行(试行)规定目录1. 目的2. 适用范围及分类3. 定义4. 民用无人机长的职责和权限5. 民用无人机驾驶员资格要求6. 民用无人机使说明书7. 禁止粗心或鲁莽的操作8. 摄入酒精和药物的限制9. 飞行前准备10. 限制区域11. 视距内运行(VLOS)12. 视距外运行(BVLOS)13. 民用无人机运行的仪表、设备和标识要求14. 管理方式15. 无人机云提供商须具备的条件16. 植保无人机运行要求17. 无人飞艇运行要求18. 废止和生效1.目的近年来,民用无人机的生产和应在国内外蓬勃发展,特别是低空、慢速微轻小型无人机数量快速增加,占到民用无人机的绝大多数。
为了规范此类民用无人机的运行,依据CCAR-91部,发布本咨询通告。
2.适用范围及分类本咨询通告适用范围包括:2.1 可在视距内或外操作的、空机重量小于116千克、起飞全重不大于150千克的无人机,校正空速不超过100千米每小时;2.2起飞全重不超过5700千克,距受药面高度不超过15 米的植保类无人机植保类无人机;2.3充气体积在4600立方米以下的无人飞艇;2.4适用无人机运行管理分类;2.5 Ⅰ类无人机使用者应安全使用无人机,避免对他人造成伤害,不必按照本咨询通告后续规定管理。
2.6 本咨询通告不适用于无线电操作的航空模型,但当航空模型使用了自动驾驶仪、指令与控制数据链路或自主飞行设备时,应按照本咨询通告管理。
2.7 本咨询通告不适用于室内、拦网内等隔离空间运行无人机,但当该场所有聚集人群时,操作者应采取措施确保人员安全。
3.定义3.1 无人机(UA: Unmanned Aircraft),是由控制站管理(包括远程操纵或自主飞行)的航空器,也称远程驾驶航空器(RPA: Remotely Piloted Aircraft)。
3.2 无人机系统(UAS:Unmanned Aircraft System),也称远程驾驶航空器系统(RPAS:Remotely Piloted Aircraft Systems),是指由无人机、相关控制站、所需的指令与控制数据链路以及批准的型号设计规定的任何其他部件组成的系统。
民用无人机分类标准
2. 商业无人机:用于商业目的,如航拍、物流、农业等。通常需要获得相关许可和执照。
民用无人机分类标准
3. 政府和专业无人机:由政府机构或专业组织使用,用于测绘、监测、搜救等任务。通常 需要特殊许可和执照。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国家对无人机的分类和规定可能会有所不同。在使用无人机之前,应 该了解并遵守当地的法规和规定。
3. 中型无人机(Medium Drones):重量在25公斤至150公斤之间。这些无人机通常用 于专业领域,如航拍、测绘、环境监测等。
民用无人机分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标准
4. 大型无人机(Large Drones):重量超过150公斤。这些无人机通常用于重型任务, 如货运、搜救、军事等。
此外,无人机还可以根据其用途进行分类:
民用无人机分类标准
民用无人机通常根据其重量和用途进行分类。以下是一般的民用无人机分类标准:
1. 微型无人机(Micro Drones):重量通常在250克以下。这些无人机通常用于室内飞 行或低空飞行,并被认为是较为安全的。
2. 小型无人机(Small Drones):重量在250克至25公斤之间。这些无人机可以用于各 种用途,例如娱乐、航拍、农业、物流等。
轻小无人机运行规定
轻小无人机运行规定轻小无人机(LSP)是一种起飞重量在250克以下的无人机。
由于其轻便的特点,LSP在许多领域如娱乐、摄影和科研等方面被广泛应用。
为了确保LSP的安全运行,许多国家和地区已经出台了相应的运行规定。
首先,LSP的操作人员需要进行培训并取得相关执照或证书,以确保其掌握基本的飞行技术和操作知识。
培训内容包括认识飞行安全和风险、掌握飞行器的基本知识和操作要领等。
其次,LSP只能在指定的场所或区域内飞行。
这些区域通常被规定为无人机飞行场或者开放的空旷地区,以降低与其他航空器或人员的冲突风险。
此外,LSP也不允许飞越限制区域,如机场、敏感区域或人群聚集地等。
再次,LSP的飞行高度和速度也受到限制。
在大多数国家和地区,LSP的最大飞行高度通常规定为120米以下。
这是为了保证与其他航空器的安全分隔距离,避免与低空飞行的直升机或其他小型飞行器发生碰撞。
此外,LSP的最大水平飞行速度一般也被规定为每小时20米以下,以确保其在意外情况下能够及时响应。
同时,LSP的操控必须遵守严格的规定。
操作人员应该保持可见范围内进行操控,不得使用遥控器,无人机不能超过操作人员可见距离。
此外,LSP也不得干扰其他航空器和通信设备的正常运行。
在无人机将冲突风险时,操作人员应立即采取回避措施,保证安全飞行。
最后,LSP的飞行还需要注意隐私和安全保护。
操作人员不得将无人机用于非法活动,如侵犯他人隐私、携带禁止物品等。
LSP的航拍功能也需要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以保护他人的隐私权。
在与他人共享或发布LSP拍摄的照片或视频时,应尊重他人的意愿并获得相应的许可。
总之,轻小无人机的运行规定主要包括操作人员的培训和执照要求、飞行区域的限制、飞行高度和速度的限制、操控规定,以及对隐私和安全的保护。
严格遵守这些规定,能够确保LSP 的安全运行,并最大限度地减少与其他航空器或人员的冲突风险。
无人机重量分类标准
无人机重量分类标准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人们对无人机应用的需求不断增加,无人机的种类也不断增多。
为了更好地管理和使用无人机,制定无人机重量分类标准是非常必要的。
一、为什么需要无人机重量分类标准?无人机是一种新兴的飞行器,它可以应用于很多领域,比如军事、民用、科学研究等等。
然而,由于无人机种类繁多,大小不一,其使用范围也各不相同,因此需要对其进行分类管理。
制定无人机重量分类标准可以帮助管理部门更好地了解无人机的种类和使用范围,从而更好地管理和控制无人机的使用。
二、无人机重量分类标准的内容无人机重量分类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 标准的制定依据和目的制定无人机重量分类标准的依据是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其目的是为了规范和管理无人机的使用。
2. 无人机的重量分类根据无人机的重量大小,将其分为以下几类:(1)微型无人机:重量小于250克。
(2)小型无人机:重量在250克至25千克之间。
(3)中型无人机:重量在25千克至150千克之间。
(4)大型无人机:重量大于150千克。
3. 不同类别无人机的使用范围和限制根据不同类别无人机的重量和使用范围,对其使用进行限制和规范。
比如,微型无人机只能在特定的区域内飞行,而大型无人机需要经过相关部门的批准才能飞行。
4. 无人机的注册和登记根据无人机的重量和使用范围,要求无人机的所有者进行注册和登记。
这样可以更好地管理无人机的使用和确保安全。
5. 无人机的飞行管理根据无人机的重量和使用范围,制定相应的飞行管理规定。
比如,大型无人机需要经过相关部门的批准才能飞行,并且需要遵守特定的飞行路线和高度。
三、无人机重量分类标准的意义无人机重量分类标准的制定,可以帮助管理部门更好地掌握无人机的使用情况,从而更好地管理和控制无人机的使用。
同时,无人机重量分类标准的制定,也可以促进无人机行业的健康发展,提高无人机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为无人机的广泛应用提供更好的保障。
总之,无人机重量分类标准的制定,是无人机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无人机重量分类标准表
无人机重量分类标准表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想要对无人机的重量进行分类,首先需要确定一个标准的分类标准表。
以下是一份关于无人机重量分类标准表的详细介绍:一、微型无人机微型无人机是指重量在250克以下的无人机,通常采用螺旋桨推进,具有简单的飞行控制系统和相对较短的飞行时间。
微型无人机通常用于室内飞行或者初学者练习,其飞行距离不远且受外部环境影响较大。
二、小型无人机小型无人机的重量在250克至2千克之间,具有更强的飞行性能和稳定性。
小型无人机通常采用四轴、六轴或者八轴飞行控制系统,可以携带相机等载荷进行航拍等任务。
小型无人机适用于户外飞行和一般消费者级别用户。
四、大型无人机大型无人机的重量在25千克以上,有的甚至超过数百千克。
大型无人机通常具有长飞行时间、远程控制和大功率推进系统,可以携带更多的设备和载荷进行更为复杂的任务。
大型无人机通常用于军事、科研等领域,具有更多的自主飞行和作战能力。
通过以上对无人机重量的分类标准表,我们可以更清晰地了解不同种类无人机的特点和应用范围。
在选购无人机时,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和任务目标来选择适合的型号和规格,以确保无人机能够更好地发挥其作用。
未来随着无人机技术的持续发展,无人机的重量和性能也将不断提升,为各个领域的应用带来更多可能性和便利性。
第二篇示例:无人机(Unmanned Aerial Vehicle,简称UAV)是一种可以自主飞行或者在地面操纵的飞行器。
随着无人机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普及,无人机在农业、航拍、监控等领域都得到了广泛应用。
针对无人机的不同用途和功能需求,无人机的重量分类也是相对标准的。
无人机重量分类标准是根据无人机的重量范围,将无人机分为几类不同的等级,这有助于对无人机进行规范管理和监管,确保无人机在空中飞行的安全性和合法性。
一般来说,无人机的重量分类标准包括微型无人机、小型无人机、中型无人机和大型无人机。
1. 微型无人机微型无人机是指重量在250克以下的无人机。
福建无人机管理规定
福建无人机管理规定福建无人机管理规定福建省无人机管理规定旨在加强无人机的飞行管理,保障公共安全,维护社会秩序,并促进无人机的健康发展。
根据国家航空局的相关规定和福建省的实际情况,福建省无人机管理规定制定如下:一、登记管理1.无人机所有者、操作人员应向相关部门进行登记,并获得登记证书。
登记时需要提供无人机的相关信息,包括品牌、型号、序列号等。
2.登记证书应定期更新,有效期为两年。
二、飞行限制1.禁止在禁飞区、限飞区、机场、铁路、高速公路、重要建筑物、集会场所等公共场所飞行。
2.禁止在夜间、降雨、强风等不适合飞行的天气条件下飞行。
3.禁止在距离人口密集区、敏感设施、自然保护区等一定距离内飞行。
4.禁止无人机与其他航空器进行接触或干扰。
5.禁止携带危险物品、违禁物品或其他可能对公共安全造成威胁的物品进行飞行。
三、高度限制1.禁止在禁飞区、限飞区、与近距离航线冲突的区域飞行。
2.低飞无人机应保持在120米以下的高度飞行,中小型无人机应保持在150米以下的高度飞行。
四、安全规定1.无人机操作人员必须持有合法的驾照或持证上岗。
2.在飞行过程中,无人机操作人员应时刻保持与无人机的直接可视联系,并确保无人机在视线范围内飞行。
3.禁止无人机携带或投掷可能危及公共安全的物品。
4.搭载相机等设备的无人机,应尊重他人的隐私,在未经允许的情况下禁止拍摄、录像他人。
5.禁止无人机干扰他人的正常生活秩序。
五、违法违规处罚1.对未登记的无人机所有者、操作人员,将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处罚,可能面临罚款、行政拘留等处罚。
2.对违反福建省无人机管理规定的行为,将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处罚,并暂扣、收缴无人机设备。
六、宣传教育1.政府应加强对无人机规定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无人机管理规定的了解和遵守程度。
2.相关部门应开展无人机安全知识培训,提高无人机操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和飞行技能。
福建省无人机管理规定是对无人机飞行活动的规范和约束,通过建立规范流程和强制执行,能够有效预防无人机飞行中的安全问题,并保护公众的合法权益。
民用轻小型无人机系统 标准
民用轻小型无人机系统标准1. 引言在近年来,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普及,无人机技术也逐渐走入了人们的生活。
无人机作为一种新型的航空器具,其在农业、测绘、环境监测、安防等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为了保障无人机操作的安全和规范,各国纷纷发布了相应的民用轻小型无人机系统标准,以规范无人机的设计、制造和操作。
2. 民用轻小型无人机系统标准的重要性2.1 提高飞行安全无人机与有人飞行器相比,其操作更加复杂,安全隐患也更多。
民用轻小型无人机系统标准的制定,可以规范无人机的设计制造,减少飞行事故的发生,提高飞行安全性。
2.2 促进产业发展通过标准的制定,可以促进无人机产业链的发展。
标准的统一有利于降低研发成本,促进技术创新,推动无人机产业的健康发展。
3. 国内外民用轻小型无人机系统标准的比较3.1 国际民航组织(ICAO)的相关标准ICAO发布了《民用无人机系统运行标准和指南》,该标准规定了无人机操作的相关规定,包括无人机的设计、制造、操作等方面。
3.2 我国民航局发布的相关标准我国民航局发布了《无人驾驶航空器设计类型审定规则》,该规则对无人机的设计和类型审定进行了规范。
4. 民用轻小型无人机系统标准的内容4.1 设计与制造标准在无人机的设计和制造过程中,需要符合一系列技术规范和质量标准,以确保产品的安全和性能。
4.2 操作规范无人机的操作需要遵守一系列规范,包括飞行区域的限制、飞行高度、飞行时间等方面的规定。
5. 个人观点和理解在我看来,民用轻小型无人机系统标准的制定是非常必要的。
随着无人机行业的快速发展,无人机技术应用的领域愈发广泛,对安全的要求更高,需要有一系列规范来规范无人机的设计、制造和操作。
另标准的制定有利于推动无人机产业的健康发展,促进技术创新,推动行业的良性竞争。
总结通过本文的探讨,我们了解了民用轻小型无人机系统标准的重要性,进行了国内外相关标准的比较,并介绍了标准的内容及个人观点和理解。
可以说,民用轻小型无人机系统标准的制定是无人机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保障无人机安全和促进产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举措。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民用航空局飞行标准司编号:AC-91-FS-2015-31 咨询通告下发日期:2015年12月29日编制部门:FS批准人:胡振江轻小无人机运行规定(试行)目录1.目的 (3)2.适用范围及分类 (3)3.定义 (5)4.民用无人机机长的职责和权限 (7)5.民用无人机驾驶员资格要求 (8)6.民用无人机使用说明书 (8)7.禁止粗心或鲁莽的操作 (9)8.摄入酒精和药物的限制 (9)9.飞行前准备 (9)10.限制区域 (10)11.视距内运行(VLOS) (10)12.视距外运行(BVLOS) (10)13.民用无人机运行的仪表、设备和标识要求 (11)14.管理方式 (12)15.无人机云提供商须具备的条件 (13)16.植保无人机运行要求 (14)17.无人飞艇运行要求 (16)18.废止和生效 (17)1.目的近年来,民用无人机的生产和应用在国内外蓬勃发展,特别是低空、慢速、微轻小型无人机数量快速增加,占到民用无人机的绝大多数。
为了规范此类民用无人机的运行,依据CCAR-91部,发布本咨询通告。
2.适用范围及分类本咨询通告适用范围包括:2.1可在视距内或视距外操作的、空机重量小于等于116千克、起飞全重不大于150千克的无人机,校正空速不超过100千米每小时;2.2起飞全重不超过5700千克,距受药面高度不超过15米的植保类无人机;2.3充气体积在4600立方米以下的无人飞艇;2.4 适用无人机运行管理分类:注1:实际运行中,Ⅰ、Ⅱ、Ⅲ、Ⅳ类分类有交叉时,按照较高要求的一类分类。
注2:对于串、并列运行或者编队运行的无人机,按照总重量分类。
注3:地方政府(例如当地公安部门)对于Ⅰ、Ⅱ类无人机重量界限低于本表规定的,以地方政府的具体要求为准。
2.5 Ⅰ类无人机使用者应安全使用无人机,避免对他人造成伤害,不必按照本咨询通告后续规定管理。
2.6 本咨询通告不适用于无线电操作的航空模型,但当航空模型使用了自动驾驶仪、指令与控制数据链路或自主飞行设备时,应按照本咨询通告管理。
2.7 本咨询通告不适用于室内、拦网内等隔离空间运行无人机,但当该场所有聚集人群时,操作者应采取措施确保人员安全。
3.定义3.1无人机(UA: Unmanned Aircraft),是由控制站管理(包括远程操纵或自主飞行)的航空器,也称远程驾驶航空器(RPA: Remotely Piloted Aircraft)。
3.2无人机系统(UAS: Unmanned Aircraft System),也称远程驾驶航空器系统(RPAS: Remotely Piloted Aircraft Systems),是指由无人机、相关控制站、所需的指令与控制数据链路以及批准的型号设计规定的任何其他部件组成的系统。
3.3无人机系统驾驶员,由运营人指派对无人机的运行负有必不可少责任并在飞行期间适时操纵无人机的人。
3.4无人机系统的机长,是指在系统运行时间内负责整个无人机系统运行和安全的驾驶员。
3.5无人机观测员,由运营人指定的训练有素的人员,通过目视观测无人机,协助无人机驾驶员安全实施飞行。
3.6运营人,是指从事或拟从事航空器运营的个人、组织或者企业。
3.7控制站(也称遥控站、地面站),无人机系统的组成部分,包括用于操纵无人机的设备。
3.8指令与控制数据链路(C2: Command and Control datalink),是指无人机和控制站之间为飞行管理之目的的数据链接。
3.9视距内运行(VLOS: Visual Line of Sight Operations),无人机驾驶员或无人机观测员与无人机保持直接目视视觉接触的操作方式,航空器处于驾驶员或观测员目视视距内半径500米,相对高度低于120米的区域内。
3.10超视距运行(BVLOS: Beyond VLOS),无人机在目视视距以外的运行。
3.11融合空域,是指有其它航空器同时运行的空域。
3.12隔离空域,是指专门分配给无人机系统运行的空域,通过限制其它航空器的进入以规避碰撞风险。
3.13人口稠密区,是指城镇、村庄、繁忙道路或大型露天集会场所等区域。
3.14重点地区,是指军事重地、核电站和行政中心等关乎国家安全的区域及周边,或地方政府临时划设的区域。
3.15机场净空区,也称机场净空保护区域,是指为保护航空器起飞、飞行和降落安全,根据民用机场净空障碍物限制图要求划定的空间范围。
3.16 空机重量,是指不包含载荷和燃料的无人机重量,该重量包含燃料容器和电池等固体装置。
3.17无人机云系统(简称无人机云),是指轻小型民用无人机运行动态数据库系统,用于向无人机用户提供航行服务、气象服务等,对民用无人机运行数据(包括运营信息、位置、高度和速度等)进行实时监测。
接入系统的无人机应即时上传飞行数据,无人机云系统对侵入电子围栏的无人机具有报警功能。
3.18电子围栏,是指为阻挡即将侵入特定区域的航空器,在相应电子地理范围中画出特定区域,并配合飞行控制系统、保障区域安全的软硬件系统。
3.19主动反馈系统,是指运营人主动将航空器的运行信息发送给监视系统。
3.20被动反馈系统,是指航空器被雷达、ADS-B系统、北斗等手段从地面进行监视的系统,该反馈信息不经过运营人。
4.民用无人机机长的职责和权限4.1民用无人机机长对民用无人机的运行直接负责,并具有最终决定权。
4.1.1在飞行中遇有紧急情况时:a.机长必须采取适合当时情况的应急措施。
b.在飞行中遇到需要立即处置的紧急情况时,机长可以在保证地面人员安全所需要的范围内偏离本咨询通告的任何规定。
4.1.2如果在危及地面人员安全的紧急情况下必须采取违反当地规章或程序的措施,机长必须毫不迟疑地通知有关地方当局。
4.2机长必须负责以可用的、最迅速的方法将导致人员严重受伤或死亡、地面财产重大损失的任何航空器事故通知最近的民航及相关部门。
5.民用无人机驾驶员资格要求民用无人机驾驶员应当根据其所驾驶的民用无人机的等级分类,符合咨询通告《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系统驾驶员管理暂行规定》(AC-61-FS-2013-20)中关于执照、合格证、等级、训练、考试、检查和航空经历等方面的要求,并依据本咨询通告运行。
6.民用无人机使用说明书6.1民用无人机使用说明书应当使用机长、驾驶员及观测员能够正确理解的语言文字。
6.2 Ⅴ类民用无人机的使用说明书应包含相应的农林植保要求和规范。
7.禁止粗心或鲁莽的操作任何人员在操作民用无人机时不得粗心大意和盲目蛮干,以免危及他人的生命或财产安全。
8.摄入酒精和药物的限制民用无人机驾驶员在饮用任何含酒精的液体之后的8小时之内或处于酒精作用之下或者受到任何药物影响及其工作能力对飞行安全造成影响的情况下,不得驾驶无人机。
9.飞行前准备在开始飞行之前,机长应当:9.1了解任务执行区域限制的气象条件;9.2确定运行场地满足无人机使用说明书所规定的条件;9.3检查无人机各组件情况、燃油或电池储备、通信链路信号等满足运行要求。
对于无人机云系统的用户,应确认系统是否接入无人机云;9.4制定出现紧急情况的处置预案,预案中应包括紧急备降地点等内容。
10.限制区域机长应确保无人机运行时符合有关部门的要求,避免进入限制区域:10.1对于无人机云系统的用户,应该遵守该系统限制;10.2对于未接入无人机云系统的用户,应向相关部门了解限制区域的划设情况。
不得突破机场障碍物控制面、飞行禁区、未经批准的限制区以及危险区等。
11.视距内运行(VLOS)11.1必须在驾驶员或者观测员视距范围内运行;11.2必须在昼间运行;11.3必须将航路优先权让与其它航空器。
12.视距外运行(BVLOS)12.1必须将航路优先权让与有人驾驶航空器;12.2当飞行操作危害到空域的其他使用者、地面上人身财产安全或不能按照本咨询通告要求继续飞行,应当立即停止飞行活动;12.3驾驶员应当能够随时控制无人机。
对于使用自主模式的无人机,无人机驾驶员必须能够随时超控。
12.3.1出现无人机失控的情况,机长应该执行相应的预案,包括:a.无人机应急回收程序;b.对于接入无人机云的用户,应在系统内上报相关情况;c.对于未接入无人机云的用户,联系相关空管服务部门的程序,上报遵照以上程序的相关责任人名单。
13.民用无人机运行的仪表、设备和标识要求13.1具有有效的空地C2链路;13.2地面站或操控设备具有显示无人机实时的位置、高度、速度等信息的仪器仪表;13.3用于记录、回放和分析飞行过程的飞行数据记录系统,且数据信息至少保存三个月(适用于Ⅲ、Ⅳ、Ⅵ和Ⅶ类);13.4对于接入无人机云系统的用户,应当符合无人机云的接口规范;13.5对于未接入无人机云系统的用户,其无人机机身需有明确的标识,注明该无人机的型号、编号、所有者、联系方式等信息,以便出现坠机情况时能迅速查找到无人机所有者或操作者信息。
14.管理方式民用无人机分类繁杂,运行种类繁多,所使用空域远比有人驾驶航空器广阔,因此有必要实施分类管理,依据现有无人机技术成熟情况,针对轻小型民用无人机进行以下运行管理。
14.1民用无人机的运行管理14.1.1电子围栏a.对于Ⅲ、Ⅳ、Ⅵ和Ⅶ类无人机,应安装并使用电子围栏。
b.对于在重点地区和机场净空区以下运行Ⅱ类和Ⅴ类无人机,应安装并使用电子围栏。
14.1.2接入无人机云的民用无人机a.对于重点地区和机场净空区以下使用的Ⅱ类和Ⅴ类的民用无人机,应接入无人机云,或者仅将其地面操控设备位置信息接入无人机云,报告频率最少每分钟一次。
b.对于Ⅲ、Ⅳ、Ⅵ和Ⅶ类的民用无人机应接入无人机云,在人口稠密区报告频率最少每秒一次。
在非人口稠密区报告频率最少每30秒一次。
c.对于Ⅳ类的民用无人机,增加被动反馈系统。
14.1.3未接入无人机云的民用无人机运行前需要提前向管制部门提出申请,并提供有效监视手段。
14.2民用无人机运营人的管理根据《民用航空法》规定,无人机运营人应当对无人机投保地面第三人责任险。
15.无人机云提供商须具备的条件15.1无人机云提供商须具备以下条件:15.1.1设立了专门的组织机构;15.1.2建立了无人机云系统的质量管理体系和安全管理体系;15.1.3建立了民用无人机驾驶员、运营人数据库和无人机运行动态数据库,可以清晰管理和统计持证人员,监测运行情况;15.1.4已与相应的管制、机场部门建立联系,为其提供数据输入接口,并为用户提供空域申请信息服务;15.1.5建立与相关部门的数据分享机制,建立与其他无人机云提供商的关键数据共享机制;15.1.6满足当地人大和地方政府出台的法律法规,遵守军方为保证国家安全而发布的通告和禁飞要求;15.1.7获得局方试运行批准。
15.2提供商应定期对系统进行更新扩容,保证其所接入的民用无人机运营人使用方便、数据可靠、低延迟、飞行区域实时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