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大的麦穗说课课件
最大的麦穗ppt课件
麦穗的象征
• 请输入您的内容
寻找最大的麦穗比喻寻找人生理想
• 请输入您的内容
04
人生理想的特征
人生理想与个人特质匹配
• 请输入您的内容
人生理想与社会需求匹配
• 请输入您的内容
人生理想与时代背景匹配
• 请输入您的内容
05
如何找到自己的人生理想
自我反思
• 请输入您的内容
探索尝试
• 请输入您的内容
借助他人经验
• 请输入您的内容
06
实现人生理想的策略
制定明确的计划
• 请输入您的内容
培养积极的心态
• 请输入您的内容
坚持不懈的努力
• 请输入您的内容
07
总结与反思
对自己的人生理想的认知
• 请输入您的内容
对实现人生理想的策ANKS
感谢观看
课件
• 引言 • 苏格拉底的故事 • 最大的麦穗的含义 • 人生理想的特征 • 如何找到自己的人生理想 • 实现人生理想的策略 • 总结与反思
01
引言
课程背景
• 请输入您的内容
课程目标
• 请输入您的内容
02
苏格拉底的故事
故事描述
• 请输入您的内容
故事寓意
• 请输入您的内容
03
最大的麦穗的含义
最大的麦穗PPT课件
我想对埋头的弟子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想对摇头的弟子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想对随手扔掉麦穗的弟子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弟子们一边低着头往前走,一边用心 地挑挑拣拣,经过了很长一段时间。
地里到处都是大麦穗,哪一个才是最大
的呢?弟子们埋头向前走。看看这一株, 摇了摇头;看看那一株,又摇了摇头。 他们总认为最大的那一穗还在前面呢。 虽然,弟子们也试着摘了几穗,但并不 满意,便随手扔掉了。他们总以为机会 还很多,完全没有必要过早地定夺。
弟子们一边低着头往前走,一边用心 地挑挑拣拣,经过了很长一段时间。
地里到处都是大麦穗,哪一个才是最大
的呢?弟子们埋头向前走。看看这一株, 摇了摇头;看看那一株,又摇了摇头。 他们总认为最大的那一穗还在前面呢。 虽然,弟子们也试着摘了几穗,但并不 满意,便随手扔掉了。他们总以为机会 还很多,完全没有必要过早地定夺。
默读第2至4自然段,画出弟子 们摘麦穗时表现的有关语句,怎么做
的用“﹏﹏”,怎么想的用“ ”。 思考你从中体会出什么。
地里到处都是大麦穗,哪一个才是最大
的呢?弟子们埋头向前走。看看这一株, 摇了摇头;看看那一株,又摇了摇头。 他们总认为最大的那一穗还在前面呢。 虽然,弟子们也试着摘了几穗,但并不 满意,便随手扔掉了。他们总以为机会 还很多,完全没有必要过早地定夺。
“你们去麦地里摘一个 最大的麦穗,只许进不许退, 我在麦地的尽头等你们。”
“你们已经到头了。”
突然,大家听到了苏格拉 底苍老的如同洪钟一般的声 音:“你们已经到头了。”
16《最大的麦穗》ppt课件(公开课完整版徐)
《最大的麦穗》这篇课文讲了苏 格拉底让弟子们从一块麦地里摘一株 最大的麦穗的事,揭示了人的一生必 须实实在在地抓住眼前的机遇,不能 东张西望、错失良机的道理。
今日诗 今日复今日,今日何其少! 今日又不为,此事何时了?人生 百年几今日,今日不为真可惜! 若言姑待明朝至,明朝又有明朝 事。为君聊赋《今日》诗,努力
(3)联系上下文想一想:他们为什么会两 手空空?难道他们没有认真对待吗?
默读第 2 至4自然段,画出弟子 们摘麦穗时的动作、神态、心理活动 的有关语句,怎么做的用“﹏﹏”,
怎么想的用“ ”。思考你从中体 会出什么。
弟子们听懂了老师的要求后,就走进了 麦地。
地里到处都是大麦穗,哪一个才是最大 的呢?弟子们埋头向前走。看看这一株,摇 了摇头;看看那一株,又摇了摇头。他们总 认为最大的那一穗还在前面呢。虽然,弟子 们也试着摘了几穗,但并不满意,便随手扔 掉了。他们总以为机会还很多,完全没有必 要过早地定夺。
(含有转折的意思,用分号来隔 开。)
(不是。“有一穗是最大的”指的是整 个麦地里确实存在一个最大的麦穗,是绝对 的。“最大的一穗”指的是弟子们在麦地里 能把握住的,拿在手里的最大的麦穗,是相 对的。)
是呀,真正最大的麦穗是很难 得到的,在麦地里寻寻觅觅,最终 一无所得,还不如抓住颗粒饱满的 那一穗。
★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张九龄
★只有愚者才等待机会,而智者则造就机会。 ——培根
机会是每个人都有的,但许多人不知道他 们已碰到它。——达尔文
机会来的时候像闪电一样短促,完全靠你 不假思索地去利用。 ——巴尔扎克
许多人对待机会,一如孩童在海滩那样:他 们让小手握满了沙子,然后让沙粒掉下,一粒接 一粒,直到全部落光。
地错失良机。当然,追求应该是最大的,但把眼 前的一穗拿在手中,这才是实实在在的。
16《最大的麦穗》ppt课件(1)
16最大的麦穗
苏格拉底(前469年—前399年 ), 既是古希腊哲学家。他与柏拉图,亚里 士多德并称为“古希腊三贤”。他的父 亲是石匠和雕刻匠,母亲是接生婆。
我能行
lǒnɡ
垄
垄断
定夺: 对事情做可否或取舍的决定。 麦垄: 种植麦子的地垄。 苍老: (面貌、声音等)显出老态。 错失良机:错过好机会。 埋头: 专心,下功夫。 两手空空:手里一无所有。 如梦初醒:形容刚从糊涂的境地中觉醒过来。 未必: 不一定 不失时机:不错过当时的机会。 错失良机:错过好机会。 惋惜: 同情;可惜。
课堂小结:
“眼前的一穗”: 指出现在眼前的机遇或任务 “最大的追求”: 指远大的理想和抱负 “把眼前的一穗拿在手中”: 就是要抓住眼前的机遇,完成当前的 任务,这样才实实在在,才不会“错失良 机”,虚度光阴,一事无成。
“有一穗是最大的”与“最大的 一穗”是不是同一穗?为什么?
不是。“有一穗是最大的”是指整个麦地里确 实存在着的真正的最大的那一粒麦穗,但不一定碰 见,即使碰见了,也不一定就知道它是最大的。 “最大的一穗”是指弟子们在麦地里所能见到的、 所能摘到手中哪一粒最大的麦穗。它是主观感觉的, 是相对而言的。
(1)自由朗读这句话。
(2)理解“两手空空”“如梦初醒”的意 思。
这时,两手空空的弟子们才如梦初醒,他 们回头望了望麦垄,无数株小麦摇晃着脑袋, 似乎在嘲笑他们。
(3)联系上下文想一想:他们为什么会两 手空空?此时此刻,他们的心情怎样?
(拟人手法,生动描写了小麦的表现, 体现了弟子们一无所获时的尴尬、沮 丧、失落)
弟子们埋头向前走。看看这一株,摇了摇头; 看看那一株,又摇了摇头。虽然,弟子们也试着摘了 几穗,但并不满意,便随手扔掉了。 弟子们一边低着头往前走,一边用心地挑挑拣 拣,经过了很长一段时间。
小学六年级下学期语文《最大的麦穗》PPT课件
.我在麦地的尽头等你们。”
自读第三、四自然段, 画出描写弟子们摘麦穗时的 动作、神态、心理活动的有 关语句。
读一读、想一想:从这 些语句中你能感受到什么?
地里到处都是大麦穗,哪一个
才是最大的呢?弟子们埋头向前走。 看看这一株,摇了摇头;看看那一 株,又摇了摇头。他们总认为最大 的那一穗还在前面呢。虽然,弟子 们也试着摘了几穗,但并不满意, 便随手扔掉了。他们总以为机会还 很多,完全没有必要过早地定夺。
二、整体感知课文 (一)你想认识这位少年吗?细细地读读课文。 (二)学生反馈交流。(板书学生对闰土和“我”的认识。) 三、提出 问题,互释疑点,保留问题
鲁迅的文章语言精辟,同学们在初读课文中是否有不理解的地方?
请大家快速读读课文,找一找,做好记号。先由四人小组长组织,进 行组内交流,再把你们解决不了的写在黑板上,看看大家是否能够相 互解决 一部分。
苏格拉底的学生 苏格拉底 一名普通的读者
1.请同学们选择自己喜爱的身份, 可以选择一种,也可以选择几种;
2.细细地读一读课文,看看哪些 语言文字给了你深刻的感受?
3.你可以自读自悟,可以跟选择 同样身份的同学合作交流,还可以在 书上写写自己的感受,或者通过朗读 把自己的感受表达出来。
“你们去麦地里摘一个
3全班交流。 4文中“雍季所说的,关系到百年大计;狐偃的策略,只是 为了一时之 利,我们怎么能认为一时之利要比百年大计重要呢?”你 是怎么体会的?
5从这个成语故事中,你得到什么启发? 6回顾我们本组单元所学的课文,想一想:还有什么也关系 到长久之计, 也需要长远规划?
第五组 教材分析(闫军华整理打印) 本组教材以“初识鲁迅”为专题编排,四篇文章中只有一 篇是鲁 迅自己的作品,其余三篇都是不同的人写鲁迅的, 这样就使得鲁迅这 一人物形象显得更加真实、丰满、生动。 《少年闰土》是一篇经典课 文,生动刻画了一个活泼可爱、 聪明能干的农村少年形象;周晔的《我 的伯父鲁迅先生》 通过自己的真情回忆,展现了鲁迅的音容笑貌,读 来使人 历历在目。阿累的《一面》,文中的对话和外貌描写十分 传神, 字里行间倾注着对鲁迅先生的爱戴之情。三篇文章 之后,教材安排了 臧克家的诗歌《有的人》。四篇课文都 是引导学生潜心研读、感受人 物形象的极好范本。“口语 交际·习作”中的口语交际,让学生交流 “留在心里的印 象”,习作让学生根据两则材料选择一个完成,一是 写自 己的小伙伴,一是续编发生在自己和小伙伴之间的一个故 事。 “回顾·拓展五”中的“交流平台”一是交流学生心 目中的鲁迅形 象;二是交流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的方法。 “日积月累”安排读背鲁 迅先生的名言警句。“趣味语文” 则讲述了鲁迅少年时的一个有趣的 故事。 在学习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进一步搜集与鲁迅相关的资 料,如, 鲁迅写的《故乡》、巴金写的《永远不能忘记的 事情》、周海婴写的《父 亲的写作》、萧红写的《回忆鲁 迅先生》,都可以在课堂内外引导学生 读读,让鲁迅这一 人物形象在学生心目中留下深刻的烙印。
最大的麦穗说课PPT课件
18
谢谢各位
领导、专家、同行!
15:56:34
《最大的麦穗》说课设计
19
再见
15:56:34
最大的麦穗
追求
最大的
抓住
眼前的
15:56:34
《最大的麦穗》说课设计
2
二、 教学目标
我根据课程改革和语文新课程标准的基 本理念,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如下:
1、知识目标:理解课文内容及文中重点词 句,背诵课文最后一段。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个性化阅读中的感 悟能力和初步的自主、合作、探究能力。
3、情感目标:领悟必须善于抓住机遇,不 能东张西望、错失良机的道理。
15:56:34
《最大的麦穗》说课设计
9
1、探究两手空空,摘穗失败的原因
布鲁纳曾指出:“学生一旦对所学知
识产生了兴趣,就会产生愉快的情绪,
从而集中注意力,积极思维。”我引导
学生自主读文,画出摘穗表现,静思默
想,主动探究,交流摘穗失败的原因,
从而领悟到弟子们是由于眼光狭窄,犹
豫不决,错失良机。学生在自主学习,
“我的名言”,二是搜集把握机遇方面的
名人名言,使学生自身潜能得以充分发挥;
三是背诵 15:56:34
《最大的麦穗》说课设计
16
课文最后一自然段,丰富了语言的积淀。
这样的设计,要求学生运用积累,创新实 践,提升了学生的语文素养,并由课内延 伸到课外,让课堂走入社会,拓展了学习 资源,拓宽了学习渠道,提高了运用语言 的能力,真正体现大语文的教学观。
12
穗”等,引导比较两种人不同的生活哲学,
在形式多样的朗读中体会到:在人生道路上,
要实现自己远大的理想和目标,必须抓住眼
最大的麦穗教学课件
最大的麦穗教学课件教学要求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3、通过语言文字,领悟必须善于抓住机遇,不能东张西望,错失良机的道理。
教学重点、难点内外能够联系实际,说出自己对“追求应该是最大的,但把眼前的一穗拿在受中,这才识实实在在的”这句话的理解。
第一课时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1、板书课题。
2、启发谈话:苏格拉底是古希腊的大哲学家。
有一天,他让他的学生们到买天里去找最大的麦穗,想通过这件事教育他的学生们,那么,学生们是怎样摘最大的麦穗的?苏格拉底想教育他的`学生懂得什么呢?这些问题大家肯定想弄明白,是不是?二、自由轻声读课文要求: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边读边想,争取弄清上面的问题。
3、遇到比较难读的句子、难懂的句子,多读几遍。
三、检查自学情况1、指名读课文,注意纠正学生读错的字音、读得不准的字音。
找出下列词语所在的句子读一读,说说词语的意思。
定夺:对事情做可否或取舍的决定。
嘲笑:用言语挖苦、取消人。
苍老:这里指声音显得老态。
错失良机:错误地失去了良好的机会。
3、指名回答问题。
四、再读课文,理清脉络1、默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可分几段,每段讲了什么?组成四人小组边读边议。
2、指名说。
第一段(1):写苏格拉底要弟子们去麦地里摘一个最大的麦穗。
第二段(2~~6):写弟子们摘麦穗的经过和苏格拉底对他们的教育。
第三段(7):写弟子们从苏格拉底的话中悟出了做人的道理。
3、指名朗读课文五、精读课文第一段1、自由读课文第一段,想一想“苏格拉底”与‘弟子们“说话用了什么样的语气。
2、指名说,你认为可以填上什么词,为什么?(可”填“严肃、不容置疑”,理由是苏格拉底的话特别是“只许进不许退”是命令式的,没有商量的余地。
)3、指导读这一段。
六、指导书写。
七、作业抄写词语、朗读课文第二课时一、复习1、指名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指名读第一段。
二、精读第二段1、自由读这一段,画出你认为含义深刻的句子,通过反复朗读,体会其中的意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些话,选择你最感兴趣的话想一想,你读
懂了什么,联系自己的学习实际,或自己
熟悉的人和事,又想到些什么?⑵在小组
中交流;⑶在全班交流;(4)把感悟到的通
过朗读表达出来,引导学生运用联想,借
事明理。学生通过抓住重点词语“不失时
机”、“东张西望”、“最大的”、“眼
前的一 14:52:06
《最大的麦穗》说课设计
相互启发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
养了学生主动学习、探究交流的能力。
14:52:06
《最大的麦穗》说课设计
11
2、角色扮演开导启迪,感悟苏格拉底 的教诲。
通过演一演,把从语言文字中建立的
表象再现,学生入境动情。他们在可闻可
视的情景中体会苏格拉底的语重心长的教
诲,帮助弟子剖析摘穗失败的原因,懂得
“最大的一穗就是你们刚刚摘下的”,初
14:52:06
《最大的麦穗》说课设计
5
根据以上分析:我设计了:
相似迁移,激趣导入→矛盾冲 突,设置悬念→自主读悟,共 同探究→总结课文,深化主题 →拓展延伸,形成积淀 的教 学模式。
14:52:06
《最大的麦穗》说课设计
6
(一)相似迁移,激趣导入
课前,师生谈话:学生交流,教师调用学 生的前期生活体验,让自己积累富有人生哲 理的名言警句,让学生再谈谈成功积累上的 喜悦,告诉学生,今天学习了新课后,你也 会写今日的凡人凡语,明天或许就是名人名 言。由于《哲学家的最后一课》与本文有着 相似之处,都是通过弟子们去自己实践,感 悟出一个人生的哲理。因此,上课时我设计 了如下导语,创设情境,链接已有的经验, 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产生强烈的求知欲, 为后14:面52:06 自主、合作《、最大的探麦穗》究说课学设计习作好铺垫。7
教学的重点、难点是:研读苏格拉底的话,
体会弟子们悟出的深刻的人生哲理,指导
人生实践。 14:52:06
《最大的麦穗》说课设计
4
三、 教法、学法说明
阅读教学过程是每个学生潜心读书 获得个性体验和独特感受的过程。基于 教学目标的制定和重难点的提出,我采 用了自读感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自我反思、实践创新等学习方式,努力 建构开放而有活力的新型语文课堂,始 终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生 学习伙伴中的平等的首席。
最大的麦穗
追求
最大的
抓住
眼前的
14:52:06
《最大的麦穗》说课设计
2
一、 教材分析
《最大的麦穗》是苏教版第十一册第 七组的一篇富有哲理的散文,叙述了古 希腊大学者苏格拉底让弟子们从一块麦 地里摘一个最大的麦穗的事,揭示了人 的一生必须实实在在地抓住眼前的机遇, 切不可东张西望、错失良机的道理。运 用联想,借事说理是这篇文章的主要特 点。
14:52:06
《最大的麦穗》说课设计
9
(三)自主读悟,共同探究
新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 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 实践。应该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 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在这一环 节我以学生自主悟读,共同探究为主线, 指导学生在交流、倾听、研读、争辨中 感悟语言文字的魅力,树立正确的人生 观、价值观。
《最大的麦穗》说课设计
新北区孟河中心小学 林中坤
14:52:06
《最大的麦穗》说课设计
1
《最大的麦穗》说课设计
一、教材分析
二、教学目标 三、教法、学法说明
(一)相似迁移,激趣导入 (二)矛盾冲突,设置悬念
四、教学过程设计
(三)自主读悟,共同探究 (四)总结课文,深化主题
五、板书设计
(五)拓展延伸,形成积淀
14:52:06
《最大的麦穗》说课设计
3
二、 教学目标
我根据课程改革和语文新课程标准的基 本理念,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如下:
1、知识目标:理解课文内容及文中重点词 句,背诵课文最后一段。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个性化阅读中的感 悟能力和初步的自主、合作、探究能力。
3、情感目标:领悟必须善于抓住机遇,不 能东张西望、错失良机的道理。
步达成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
的情感目标,同时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
能力和创造能力,也为突破体会弟子们悟
出的人生的深刻哲理这一教学难点作了铺
Hale Waihona Puke 垫。14:52:06
《最大的麦穗》说课设计
12
3、合作探究,读中感悟,联系自己的
生活实际,领悟文章最后揭示的深刻的人
生哲理。这里,我首先采用了小组合作学
习的方式,提出了如下要求:⑴自由读这
13
穗”等,引导比较两种人不同的生活哲学,
在形式多样的朗读中体会到:在人生道路上,
要实现自己远大的理想和目标,必须抓住眼
前的的机遇,完成当前的任务,才不会“错
失良机”,虚度光阴,一事无成的人生哲理。
在此基础上,我又帮助学生进行提升:如果
现在就让我们跨越时空的隧道,走近大师,聆
听他的声音,领略他的风采,共享他的智慧。
请打开课本,我们一同分享《最大的麦穗》带
给我们的愉快的精神之旅。](板书:“最大的
麦穗”齐读)
14:52:06
《最大的麦穗》说课设计
8
(二)矛盾冲突,设置悬念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 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 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里, 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因此,在这一环节,我先 让学生明确苏格拉底的要求,然后找出弟子按照 他的要求去摘最大的麦穗,有没有摘到,带着疑 问走向文本,了解到弟子们没有摘到最大的麦穗, 从而产生矛盾冲突:为什么没有摘到最大的麦穗? 苏格拉底是不是故意作弄弟子?他想通过这堂课 使弟子们悟出一个什么道理呢?这样,为学生个 性化的解读文本设置了悬念。
14:52:06
《最大的麦穗》说课设计
10
1、探究两手空空,摘穗失败的原因
布鲁纳曾指出:“学生一旦对所学知
识产生了兴趣,就会产生愉快的情绪,
从而集中注意力,积极思维。”我引导
学生自主读文,画出摘穗表现,静思默
想,主动探究,交流摘穗失败的原因,
从而领悟到弟子们是由于眼光狭窄,犹
豫不决,错失良机。学生在自主学习,
[“《哲学家的最后一课》中那位老哲学家,他
以旷野为课堂,杂草为教材,给他的学生们上
了最后一堂极富人生哲理的课,使弟子们懂得
了:要想根除旷野里的杂草,……,同样,要
想铲除灵魂里的杂草……送走了这位智者,这
节课我们将继续迎来古希腊的一位大学者苏格
拉底,他同样也是一位哲学家。他又将用他的
智慧向我们展示一堂怎样的耐人寻味的课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