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匠精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以工匠精神推动技工学校教育再上新台阶
——学习工匠精神体会
工匠精神”的核心是精雕细琢、精益求精、创新进取。
在现代企业快速发展的过程中,我们感受着日新月异的变化,感受着快节奏经济发展带来的种种好处,但是我们却总有一些遗憾,比如说“一粒圆珠笔珠珠”、“马桶盖”,这些看似普通的东西,却成了我们过不去的坎,此刻,尤其需要一种由内散发出来的“气质”。
当久违的“工匠精神”第一次出现在政府报告里,立即引起了委员代表和网民的热议。
“工匠精神”离我们很近,他们就是我们所说的手艺人,木匠、铁匠、砖匠……这些用耐心、专注、坚持书写出来的“匠人精神”让我们多了一些仰望,更多了一些感慨。
精耕细作才能在长期的博弈中取得成功,这背后是对“品质”的追求,因为品质才是产品的灵魂,中国要从“制造大国”走向“制造强国”需要的就是品质支撑,需要的就是对品质的“全数通过”,精益求精才能换来认可。
“工匠精神”并非是枯燥的,它其实是一种爱的能力,一种对自己工作倾注的心血,是对产品精益求精的的态度,是默默的付出,更是获得。
每一件小事在“制造强国”的前行中都是至关重要的,一粒螺丝钉都会关心到“品质中国”的成败。
时代需要“工匠精神”,在前行的路上要始终保持一种谦卑的态度,用“爱”为成为工作兴趣的“保鲜剂”,时刻反省,时刻求不足而上进,即便前方一路荆棘,也要静下来,始终坚持“玉不琢,不成器”,才能让“工匠精神”成为“大众气质”。
众所周知,工匠精神,无外乎三点要求:一丝不苟、精益求精、一以贯之。
三个词,十二个字,却苛刻得令人敬畏——要耐得住寂寞,受得住诱惑,克服得困难。
新时代下的“工匠精神”更多地在于汲取匠人的精益求精精神,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琢中国制造时代之影。
“工匠精神”正在作为一种软实力,在生活和工作中发挥着隐形的力量。
它不仅能让国人感受到工匠之美,而且提升了产品的时代内涵,把对精益求精的追求注入每一个中国制造者的血液中。
如果说“中国制造”经历过一段混沌的岁月,那么一个由“工匠精神”开启的高品质时代即将来临。
我们不难提炼出工匠精神的内涵。
它指的是一种精工制作的意识,一个产品的每个环节、每道工序、每个细节都精心打磨、精益求精,专注、精确、极致、追求卓越。
而工匠精神的反面,是追求短期经济效益、“短、平、快”的粗制滥
造。
当然,制造业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盈利,工匠精神也不例外,只不过,相较于粗制滥造赚快钱,坚守工匠精神更苦更难、也是唯一正确的路。
你要静得下心、耐得住寂寞、坐得住冷板凳、下得了苦功夫,因此,工匠精神不仅是一项技能,也是一种精神品质。
无敬业精神就更加不用谈工匠精神。
“敬业”二字说起来简单,但是想要坚持下来却不简单。
平心而论,多少人把工作当作养家糊口的工具?又有多少人对自己的岗位持马马虎虎态度?一句“及格就好,其他事情与自己无关”。
为什么日本人能做到不为眼前利益所动摇,持之以恒专注自己的工作事业?这些都是我们应该去反思的。
对于工作,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然而,很多人的内心都已被懒惰给占据。
不管是在工作还是生活中,偷懒、攀比虚荣、盲目随波逐流随处可见,个别勤奋工作的人还会受到同事的嘲笑。
就拿当今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来说,其实很多大学生并不是真的找不到工作,而是很多工作他们不愿意去从事,不是嫌工资低就是嫌脏嫌累。
不仅如此,很多人对职业的偏见也是根深蒂固的,就环卫工人而言,不少人对其都是不屑一顾的,殊不知,工作没有高低贵贱之分,试想一下,这个城市若没有他们又会是怎样的场景?谁来顶替他们的位置?所以,既不要小看任何职业,也不要过分高估自己。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不管从事哪份工作,只要用心去做定能取得好结果。
任何工作岗位都理应受到人们的尊重,而不是带有偏见去歧视、嘲笑。
“天上不会掉馅饼”,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不要光想着不劳而获,更多的是要去思考如何才能精益求精,你今天的勤奋努力正是为未来成功打基础的。
要知道,“工匠精神”是“敬业”的升华,如果一个人连最基本的“敬业”都做不到,那还谈什么“工匠精神”,即便谈了又有什么意义呢?
工作中养成敬业的习惯,表面上是为了老板,其实是为了自己,因为敬业的人能从工作中学到比别人更多的经验,也比较容易受人尊敬,即使是自己的工作业绩不怎么突出时,也没有人挑你的毛病。
同样,这种人也极易得到提拔,升官。
没有哪一个老板不喜欢敬业的员工,想想看把任何一件事情交到这种人的身上都会比较放心。
因此,工作中有敬业精神的人,无论从事任何行业都比那些没敬业精神的人容易成功。
在人们的潜意识里,对自己将要做的事情做一个值得或不值得的评价,已经成为了一种习惯。
人们潜意识里认为不值得做的事情就不会努力做好,甚至干脆不去理会。
对每个人来说,工作应是义不容辞的责任,而不是负担。
我们每个人除了要认真对待工作之外,还要注重细节,把工作做到完美,以最高的认同感和满意度来要求自己,这就要注重细节,注重工作中的小事情。
把小事情当回事去
做,体现了一个人对工作的认真态度。
尽职尽责地完成工作,重视工作中的小事和细节,这不仅是工作的原则,也是人生的原则。
一件简单的小事情,所反映出来的是一个人的责任心。
做好工作中的小事,才是真正堪负“大责任”的人。
把工作当成乐事去做,将小事做细致,不仅学习到知识,而且必将在做小事中发现机会,最终走上成功之路。
很多时候,一件看起来微不足道的小事,或者一个并不明显的变化,却能改变人和命运。
工作中无小事,这首先要求我们极具责任心,不放过每一个细节,认真去对待它,完成它。
有的人不愿去做小事,轻视做小事,只想成大事,因此做事很浮躁。
只有端正心态,去除贪做大事的心理,把小事做到位,才能提高工作质量,让重视小事成为一种习惯。
那么也就培养了我们的责任感,从而与优秀,成功同行,最终成就大业。
我们常常认为只要准时上班,按点下班,不迟到,不早退就是完成工作了,就可以心安理得地去领取工资了,大多数时间我们都茫然的,领回自己的薪水,高兴一番或抱怨一番后,仍然茫然地去上下班……你会觉得单位是一个无聊、乏味的地方,没有任何乐趣。
其实,我们大家都要想想,你不种地,但你有吃有喝;你不织布,但你衣着华丽;你不造车,但你以车代步;你不盖房,但你家居安泰;这是为什么呢,你是依靠各他们进行交换呢?你是依靠什么获得你需要的生活物品呢?你又是依靠什么赢得社会尊重呢?答案就是单位。
如果说你是小草,单位就是你的地。
如果你是小鸟,单位就是你的天。
如果你是一条鱼,单位就是你的海。
如果你是一匹马,单位就是你驰骋的战场;家庭离不了你,你离不了单位。
没有单位,你,什么也不是。
单位是你和社会之间和他人之间,进行交换的桥梁。
单位是你显示自己存在的舞台;单位是你美好家庭的后台。
单位是你提升身价的增值器,单位是你安身立命的客栈,单位是你和你的另一半对峙的有力武器,单位是你在家庭和社会上的发言权。
所以有单位要好好珍惜。
我们都是从事技工学校教育工作的,生源是高中里面成绩比较差的那部分。
如果我们的老师能够保持一种敬业的精神,那么我们的学生将来走向社会和别人竞争的机会就会更多一点。
如果我们把工匠精神再次发扬,也会让我们的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那我们的学生去和别的大中专院校竞争的筹码就会更多一点。
最后,我再次在心底呼唤工匠精神能够在我们工作的各个阶层中发扬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