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隔离技术规范1ppt课件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传染源隔离,保护健康人群 典型
培养即可确诊
治疗较容易,常有特效的抗 微生物制剂
术语和定义
感染源
病原体自然生存、繁殖并排出的宿主或场所。 传播途径 病原体从感染源传播到易感者的途径。 易感人群 对某种疾病或传染病缺乏免疫力的人群。
术语和定义
标准预防 针对医院所有患者和医务人员采取的一组预防感染措施。即认为所有的 病人均具有潜在感染性,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均具有传染 性,必须进行隔离;不论是否有明显的血液或是否接触非完整的皮肤与 粘膜,接触上述物质者,必须采取防护措施。包括手卫生,根据预期可 能的暴露选用手套、隔离衣、口罩、护目镜或防护面屏,以及安全注射。 也包括穿戴合适的防护用品处理患者环境中污染的物品与医疗器械。 标准预防的特点:既要防止经血传播性疾病的传播,以要防止非经血传播 性疾病的传播。要强调双向防护:即要预防疾病从病人传至医务人员, 也要防止疾病从医务人员传给病人。根据疾病的主要传播途径采取相应 的隔离措施。包括接触隔离、空气隔离和微粒隔离。 标准预防基于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不包括汗液)、非完整皮肤和 黏膜均可能含有感染性因子的原则。
术语和定义
4、 护目镜 防止患者的血液、体液等具有感染性物质溅入人体眼 部的用品。 5、 防护面罩(防护面屏) 防止患者的血液、体液等具有感染性物质溅到人体面 部的用品。 6、 手套 防止病原体通过医务人员的手传播疾病和污染环境的 用品。
感染源 传播途径
外源性 通过污染的食物、水和空气
易感者
传染性
病人,尤其以免疫功能低下者多见
小
缺乏其抗体的健康人为主
大
隔离基本理论
医院感染与传染病的区别
表2
医院感染
传染病
人数多、波及面大
流行 方式 隔离
临床 表现 诊断 治疗
散发为主
以切断传播途径 为主,保护易感者 复杂而不典型,常为原发病、慢性病、干扰或 覆盖,亦受病人反应性的影响,病源体与临床 表现之间无一定规律 ,常可混合感染 培养出细菌后,需进一步鉴定以区别病源菌或 污染菌或携带菌 病源菌为多重耐药菌,用抗微生物制剂,还需 加微生态制剂及其他综合治疗
切断传播途径,防止医院 感染,病源体蔓延,保护 易感者
改进隔离中各种屏障护理, 减少了不必要的措施隔离。 同种病源体感染者住一室。 单间、戴口罩、穿隔离衣、 洗手。
隔离基本理论
wenku.baidu.com
表1
隔离基本理论
隔离预防分类的发展 依据 血液、部分体液均有传 染性 特点 防止非胃肠道、粘膜非完整皮肤 暴露经血液传播病源体扩散,减 少医务人员感染。 取决于疾病性质,医护人员技术 水平、病人体内物质状况、与非 完整皮肤粘膜接触程度 防止血源性和非血源性疾病传播。 强调双向保护。
(包括8项) 用于保护医务人员避免接触感染性因子的各种 屏障用品。包括口罩、手套、护目镜、防护 面罩、防水围裙、隔离衣、防护服等。 1纱布口罩 保护呼吸道免受有害粉尘、气溶胶、微生物 及灰尘伤害的防护用品。防病毒效果差,与 面部贴合性差,阻菌率小于20%。
术语和定义
2、外科口罩 能阻止血液、体液和飞溅物传播的,医护人员在有 创操作过程中佩带的口罩。外层阻水、中层过滤、 内层吸湿。阻菌率大于95%。 3 、医用防护口 能阻止经空气传播的直径≤5μm 感染因子或近距离< 1m) 接触经飞沫传播的疾病而发生感染的口罩。具 有高效过滤性,于面部贴合紧密。
术语和定义
空气传播 带有病原微生物的微粒子(≤5 μm) 通过空气流动导 致的疾病传播。如肺结核、水痘、麻疹。 飞沫传播 带有病原微生物的飞沫核( > 5μm) ,在空气中短距离 (l m 内)移动到易感人群的口、鼻黏膜或眼结膜等导 致的传播。如百日咳、白喉、流感、流脑、手足口 病等。
术语和定义
隔离基本理论
隔离分类的进展
表1 隔离类型 隔离分类 传染病 严格、呼吸道、肠道、接触 隔离预防分类的进展 依据 传染病传播途径 特点 将传染病人与健康人群暂 时分开,防止病源体向外 扩散
疾病分类 严格、呼吸道、肠道、接触、 传染病传播途径和 创伤及皮肤、排出物、血液、 病源体及宿主特点 保护
新疾病分 严格、呼吸道、肠道、结核 类 病、接触、血液、体液、引 流物分泌物 按病隔离 150多种医院常见的感染性 疾病 分泌物、排泻物、 体液组织传染性 每种疾病需单独选 择
隔离类型 隔离分类 普遍隔离 保护性屏障
体内物质 全面性屏障
血液、深部体液均有传 染性 血液、体液、分泌物、 不完整皮肤、粘膜
标准预防 接触、空气、微 粒
隔离基本理论
医院感染与传染病的区别
表2 医院感染 病源体 90%为毒力弱、适应性强、具有多重耐药的条 件致病菌,一种细菌可以引起多种感染,一种 感染可以有多种细菌引起。 来源广泛(内源性、外源性) 以医源性为主,如侵入性操作,输入污染的液 体或药物、医务人员污染的手。 传染病 毒力强的致病菌,一种细菌 只引起一种感染。
隔离的基本理论
一、感染的发生及传播
感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
隔离基本理论
二、隔离的目的
利用各种隔离技术切断感染性疾病的传 播途径。阻止感染链各要素的形成,防止致 病性微生物在病人、工作人员及媒介物中扩 散。
隔离基本理论
三、隔离预防分类的进展 传染病隔离 疾病分类隔离 新疾病分类隔离 按病隔离 普遍预防 体内物质隔离 标准预防
接触传播 病原体通过手、媒介物直接或间接接触导致的传播。 如甲型肝炎、狂犬病、伤寒、菌痢、霍乱、破伤风、 HIV、手足口病等。 感染链 感染在医院内传播的三个环节, 即感染源、传播途径 和易感人群。传染病的发生和医院感染一样,必须 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三个环节。
术语和定义
个人防护用品
医院隔离技术规范1
医院隔离技术规范
一、前言
二、隔离的基本理论 三、术语和定义 四、
隔离的管理要求 五、建筑布局与隔离要求 六、 医务人员防护用品的使用 七、 不同传播途径疾病的隔离与预防
前言
医院隔离技术规范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 《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和《消毒管理办法》制定的中华人民 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 2009年4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发布。 2009年12月1日实施。 适用于各级各类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