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小学六年级语文《白桦林的低语》教学教案三篇
(北师大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白桦林的低语》教学设计

采用多元化评价方式,关注学生在知识掌握、能力提升和情感态度等方面的表现,及时给予反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借助多媒体展示白桦林的美丽图片,引导学生关注自然景观,激发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兴趣。
2.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地方吗?这片美丽的白桦林又有哪些故事呢?”引发学生思考,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5.课堂知识巩固:完成课后练习题,包括选择题、填空题等,检验学生对课文知识的掌握。
6.情感态度实践:结合课文所传达的环保、关爱他人等价值观,学生需在课后参与一次环保活动或关爱他人的行动,并撰写一篇心得体会,字数不少于200字。
7.预习下一节课内容:提前阅读下一篇文章,了解文章主题,为课堂学习做好准备。
3.鼓励学生将本节课所学运用到实际生活和学习中,不断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
4.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为下一节课的学习打下基础。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本节课所学知识,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特布置以下作业:
1.写一篇读后感,要求不少于300字。学生需结合课文《白桦林的低语》,表达自己对文章主题、人物形象、.设计写作练习,让学生运用课文中的修辞手法,进行仿写或创作。
2.安排口语表达练习,如朗读、角色扮演等,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3.针对课文内容,设计选择题、填空题等,检验学生对课文知识的掌握。
(五)总结归纳
1.教师引导学生从知识、能力、情感态度等方面对本节课进行总结。
2.强调课文中所传达的环保、关爱他人等价值观,提醒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要践行这些价值观。
3.结合课文内容,设计丰富的教学活动,如朗读比赛、角色扮演、写作练习等,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2023年六年级语文上《白桦林的低语》教案设计

2023年六年级语文上《白桦林的低语》教案设计六年级语文上《白桦林的低语》教案设计篇1学情分析对于这篇语句美丽,情感炙热抒情散文,学生肯定会有朗读的爱好,完全能够通过朗读,捕获到作者对白桦林眷恋以及对看林人的崇敬赞美之情。
只是,学生对白桦林和看林人没有什么详细的相识,教学时可以通过补充有关的图片和文字资料来解读。
教学目标:1、朗读课文,背诵感动自己的段落,品尝文章饱含深情的语言,体会作者对看林人崇敬与酷爱。
2、学习看林人胸怀崇高志向,无私奉献的高尚品质。
3、自主质疑,合作沟通,探讨疑难问题。
教学重点:通过反复朗读,理解重点词语,细细品尝文章饱含深情的语句。
教学难点:理解本文含义深刻的句子,品尝语言并体会看林人静默奉献的精神。
一、谈话导入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初学了《白桦林的低语》,从课文中,我们看到了漂亮的白桦林,现在还想去看看那漂亮的景色吗?(想),我们一起来观赏一下吧!二、复习旧学问,加强巩固Media show:图片+音乐+老师的范读第3自然段。
三、精读课文,读中感悟(1)师:同学们,白桦林的确特别漂亮,作者渴望再一次回到大森林中去,仅仅是因为这美景吗?(不是) 还有什么更重要的缘由呢?你能从文中找一句话来回答吗?预设:“从大兴安岭回来以后,我始终怀念着你”“你”指谁?(看林人),始终说明什么?(每时每刻都在怀念)板书:看林人(2)课件:从大兴安岭回来以后,作者为什么始终怀念着看林人?学习导航:1、自读课文第2-7自然段,从文中划出体会深刻的语句,找出关键词,并在旁边作批注。
2、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进行合作学习,探讨探究,理解课文。
3、在全班汇报,沟通学习收获。
读中感悟(先总后分)1、预设:“林业工人那颗纯净的心,却恒久涤荡着我灵魂中的浮躁与傲慢。
”“在静默的思念中,我激励自己要有你那样的胸怀,你那样的目光……”回到课文中,详细从哪些词句体现出来的?分:学习第五自然段:①你有烟瘾,但在岗位上,你的口袋里绝没有一撮烟草,一根火柴棒。
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白桦林的低语 北师大版

《白桦林的低语》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学习课文,体会护林人甘愿寂寞,无私奉献的高尚品格以及作者对护林人深切的赞美之情。
2、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抓住重点语句体会人物感情。
3、理解部分饱含感情的词句,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增加语言积累。
教学重难点:重点:分析理解课文。
难点:体会护林人甘于寂寞,无私奉献的精神。
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大兴安岭的有关图片及文字资料,学生提前预习读书。
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
1、齐读课题。
2、下面请同学们打开书,初读全文,给你印象最深的什么?我怀念看林人;大兴安岭是个美丽的地方;看林人认真负责二、学习课文:1、导语:初读课文,我们知道课题中的白桦林位于我国的东北的大兴安岭,现在就让我们跟随着作者的思绪,走向小兴安岭,走近这片白桦林。
2、大兴安岭美(1)轻声读课文2-3自然段,说说你感受到了什么?(2)谁能通过朗读把这种美带给大家?(3)刚才我们所感受的美,是它的外表美。
其实,这茫茫林海还有它实实在在的美,结合书上的小资料和你平时了解的相关知识,这大兴安岭森林给我们带来了哪些益处?同学们这就是它实实在在的美,让我们带着对她的爱和感谢,再来读读这段话。
出示:窗下是茫茫林海,随着山峦起伏,绣出层层叠叠、浓浓淡淡的绿浪。
紧靠着瞭望楼的是一片白桦林。
银白的树干,灰绿的树冠,随着阵阵山风,摇曳着身躯和手臂,仿佛在向我们低吟浅唱……大兴安岭森林以它美丽的外表,以它丰富的内涵,征服了我们,在字里行间我们也感受到了作者对于这片林海的热爱。
3、体会看林人精神(1)齐读:从大兴安岭回来以后,我一直怀念着你。
(2)你有什么问题?你指的是谁?为什么一直怀念?(3)课文中有一句话为我们作了解答,谁能找出来给大家读一读?看林人啊,我的兄长,我们在那了望楼上只相聚了几个小时,但林业工人那颗纯洁的心,却永远涤荡着我灵魂中的浮躁与狂妄。
(4)你怎么理解这句话?看林人的精神影响了我,使我能消除大都市人常有的浮躁与狂妄,使我——安静、谦逊、踏实涤荡:洗涤,清除(5)看林人深山到底具有什么样的精神能这样深地影响我?默读课文,思考:看林人身上具有什么样的精神?画出相关的句段,作简要批注。
最新六年级语文上《白桦林的低语》教案设计(精品)

六年级语文上《白桦林的低语》教案设计学情分析对于这篇语句优美,情感炙热抒情散文,学生一定会有朗读的兴趣,完全能够通过朗读,捕捉到作者对白桦林眷恋以及对看林人的崇敬赞美之情。
只是,学生对白桦林和看林人没有什么具体的认识,教学时可以通过补充有关的图片和文字资料来解读。
教学目标:1、朗读课文,背诵感动自己的段落,品味文章饱含深情的语言,体会作者对看林人崇敬与热爱。
2、学习看林人胸怀崇高理想,无私奉献的高尚品质。
3、自主质疑,合作交流,探讨疑难问题。
教学重点:通过反复朗读,理解重点词语,细细品味文章饱含深情的语句。
教学难点:理解本文含义深刻的句子,品味语言并体会看林人默默奉献的精神。
一、谈话导入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初学了《白桦林的低语》,从课文中,我们看到了美丽的白桦林,现在还想去看看那美丽的景色吗?(想),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吧!二、复习旧知识,加强巩固Media show:图片+音乐+老师的范读第3自然段。
三、精读课文,读中感悟(1)师:同学们,白桦林的确非常美丽,作者渴望再一次回到大森林中去,仅仅是因为这美景吗?(不是)还有什么更重要的原因呢?你能从文中找一句话来回答吗?预设:“从大兴安岭回来以后,我一直怀念着你”“你”指谁?(看林人),一直说明什么?(每时每刻都在怀念)板书:看林人(2)课件:从大兴安岭回来以后,作者为什么一直怀念着看林人?学习导航:1、自读课文第2-7自然段,从文中划出体会深刻的语句,找出关键词,并在旁边作批注。
2、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进行合作学习,讨论探究,理解课文。
3、在全班汇报,交流学习收获。
读中感悟(先总后分)1、预设:“林业工人那颗纯洁的心,却永远涤荡着我灵魂中的浮躁与狂妄。
”“在默默的思念中,我激励自己要有你那样的胸怀,你那样的目光……”回到课文中,具体从哪些词句体现出来的?分:学习第五自然段:①你有烟瘾,但在岗位上,你的口袋里绝没有一撮烟草,一根火柴棒。
(守林人为了保护森林,强忍着烟瘾)资料插入:1987年5月6日-6月2日,大兴安岭地区发生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损失最严重的森林火灾,火烧面积101万公顷,其中有林区面积近70%,烧毁贮木场和林场的木材80多万立方米,受灾群众5万多人,死亡193人。
六年级《白桦林的低语》语文教案

六年级《白桦林的低语》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课文中所描绘的白桦林的特点及其象征意义。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展示,引导学生观察白桦林的特点。
(2)运用想象和联想,体会课文中描绘的白桦林的美。
(3)学会通过描绘事物的特点,表达自己的情感。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情。
(2)培养学生学会欣赏美、描绘美、创造美的能力。
(3)引导学生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重要性。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学会生字词。
难点:体会课文中描绘的白桦林的美,学会通过描绘事物的特点,表达自己的情感。
三、教学准备:1. 课文课件或黑板。
2. 白桦林图片资料。
3. 生字词卡片。
4. 课文相关背景资料。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展示白桦林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发表自己的看法。
(2)简介课文作者及写作背景。
(3)引导学生齐读课文《白桦林的低语》。
2. 朗读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
(2)教师辅导学生朗读课文,特别是生字词的发音。
(3)学生齐读课文,感受课文的意境。
3. 学习生字词:(1)教师出示生字词卡片,引导学生认读。
(2)学生分组讨论,理解生字词的意思。
(3)教师举例示范,运用生字词造句。
4. 理解课文:(1)学生讲述课文大意,教师辅导。
(2)学生分析课文结构,总结文章主题。
(3)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5. 品析课文:(1)学生欣赏课文中描绘的白桦林的美。
(2)学生通过描绘事物的特点,表达自己的情感。
(3)教师引导学生发挥想象,联想白桦林的低语。
五、作业设计:1. 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 描绘一幅自己喜欢的树林景象,并附上林中动物或人物的故事。
3. 写一段关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感想。
六、教学策略:1. 采用图片、视频等多媒体教学手段,增强学生对白桦林形象的认识。
六年级《白桦林的低语》语文教案

六年级《白桦林的低语》语文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能够理解课文《白桦林的低语》的主要内容,把握作者的写作手法和表达方式。
能够运用课文中的词语和句型进行口语表达和写作。
1.2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和写作等方式,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发现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美的元素。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自然环境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他们对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课文《白桦林的低语》的阅读与理解: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和情节。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描写手法和表达方式,如拟人、比喻等。
2.2 课文中的词语和句型学习:学生通过课文学习,掌握一些重点词语和句型的用法。
教师通过例句和练习,帮助学生巩固所学内容。
第三章:教学过程3.1 导入:教师以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你们对白桦树有什么印象?”、“你们认为白桦林会低语吗?”等,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3.2 自主阅读: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白桦林的低语》,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和情节。
3.3 讨论与分析: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感受。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描写手法和表达方式,如拟人、比喻等。
3.4 写作练习:教师给出一个与课文相关的写作题目,如:“请用拟人的手法写一段关于白桦林的低语的描写。
”学生进行写作练习,教师给予指导和反馈。
第四章:教学评价4.1 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评价:通过课堂讨论和写作练习,评估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
4.2 学生写作能力的评价:评估学生在写作练习中的表现,包括语言表达的准确性、逻辑性和创意性。
第五章:教学资源5.1 课文《白桦林的低语》的文本。
5.2 相关图片或视频资料,如白桦林的图片或相关文学作品。
5.3 写作练习的题目和评价标准。
第六章:教学活动设计6.1 课前准备:教师提前准备课文《白桦林的低语》的文本。
六年级《白桦林的低语》优秀教案

六年级《白桦林的低语》优秀教案六年级《白桦林的低语》优秀教案教材分析:《白桦林的低语》是一篇充满诗情画意的抒情散文,运用拟人化的手法,以第二人称口吻,表达对一位无名看林工人无限思念的抒情散文。
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积累好词佳句。
2.理解课文内容,品味文章饱含深情的语言,感受守林人默默无闻、甘愿奉献的精神。
3.采用自主质疑,合作交流的方式探讨疑难问题。
4.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教学重点、难点:通过反复朗读细细品味文章饱含深情的语言,抓住重点词语,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守林人默默无闻、甘愿奉献的精神。
教学准备:1.查找郭小川赞美森林工人的诗。
2.查找大兴安岭的资料。
3.多媒体课件。
教学用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师:同学们,还记得三年级的时候我们学过一篇课文《送往小木屋的信》吗?通过这封信我们了解了林业工人的艰辛生活,在美丽的大兴安岭上,同样也生活着这么一群人。
听,白桦树是这样低语的。
板书:白桦树的低语二、检查预习。
1.在预习中,你遇到了那些不理解的.词和不认识的字?出示词语,读一读。
蜿蜒曲折低吟浅唱瞭望狂妄絮絮低语倾诉衷肠摇曳一撮烟草(1)指名朗读齐读(2)说说那些字容易写错。
2.生字词语掌握了,相信课文读得会更流畅。
读读课文,画出有关的句子,说说这是一个怎样的你?(学生自学,要求在文中作批注。
)3.学生交流。
4.这里的"你"指的是谁?(板书:看林人)(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三、细读课文。
1.出示:"从大兴安岭回来以后,我一直怀念着你"。
师:从大兴安岭回来以后,作者为什么一直怀念着看林人?把从文找到的相关句子划下来,多读几遍,也可以做一下批注。
2.学习第五自然段:具体是从课文的哪些内容看出的?出示句子:你有烟瘾,但在岗位上,你的口袋里绝没有一撮烟草、一根火柴棒……你也不能将他原谅!(1)指名朗读这段话,(2)这段话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引导学生抓住"绝没有决不违章不是必须除了等词语感受林业工人甘愿奉献的精神) 生活细节:强忍烟瘾,严控酒量,时刻警惕,甚至拒听自己喜爱的歌曲……看林员为什么要这样做?(3)有感情的朗读这段话.板书:坚守岗位默默奉献过渡:是啊!这些都是一些多么平凡的小事啊,在如此平凡的岗位上,守林人却认真地站好每一班岗,他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作好了自己的本职工作。
小学语文《白桦林的低语》教案

小学语文《白桦林的低语》教案课题《白桦林的低语》课型阅读课设计者所在学校学习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学习看林人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高尚品质。
2.品味文章饱含深情的语言,体会作者对看林人的无限崇敬与热爱。
3.体会散文的语言表达形式。
4.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学习重点理解课文内容,学习看林人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高尚品质;品味文章饱含深情的语言,体会作者对看林人的无限崇敬与热爱学习难点体会散文的语言表达形式。
学前准备教师准备课前预习单学生学生自行完完成预习单流程及时间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二次修改一、自学检查1.学生自学课文,投影出示自学要求。
2.课前预习:(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抄写生词以及下面的四字词语,借助词典解释画横线的词语的含义:蜿蜒曲折倚窗外望山峦起伏浮躁狂妄低吟浅唱絮絮低语倾诉衷肠(3)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4)查找关于大兴安岭资料进行整理筛选。
3.划出本文含义深刻的句子,批注自己的体会。
1.自学要求是以预习作业的形式提前布置学生完成。
2.检查自学效果可以课前进行小组内自查,利用小组评价制度进行检查。
3.课前几分钟老师推选几位有代表性的预习进行课前展示并给予表扬。
4.听写4——5个重点词语,如:警惕激励、絮絮低语、低吟浅唱二、题目解析师: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白桦林的低语》这篇文章,请读题目。
1.释题,设疑:题目就是文章的眼睛,让我们围绕题目提问,看能否知道文章是围绕哪几个问题来写的?(学生讨论,教师随机板书)2.以检查预习的方式马上解决1、3个问题。
白桦林在向林业工人低语,是大兴安岭的白桦林。
3.回到课题想想低语的含义。
提高要求,在文中找找有相同含义的词语:絮絮低语、倾诉衷肠、低吟浅唱4.体会题目的修辞方式题目运用了拟人手法充满了抒情的味道,是个非常有诗意的题目,这样富有诗意的题目也向我们透露了一些信息,这是一篇充满情感的散文。
1.根据题目质疑预设问题:白桦林在向谁说话?都说了些什么?是哪里的白桦林?(三个问题中,第一个和第三个有预习基础的情况下都可以马上解决)3.学生先凭借语言积累解释,就是小声地说话。
六年级上语文教案白桦林的低语2_北师大版

《白桦林的低语》教学设计教材分析《白桦林的低语》是以“高尚”为主题的一篇课文,本课运用拟人化的手法,以第二人称的口吻叙述,是一篇充满诗情画意的抒情散文。
文章热情讴歌了守林人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高尚品质,表达了作者对无名看林工人无限的思念和赞美、敬佩之情。
这篇文章构思精巧,脉络清晰,语言优美,作者感情的抒发饱含无限的深情,令人感动,是一篇培养学生高尚道德情操的教育素材。
教学目标:1、学习课文中的生字,理解“摇曳,低吟浅唱、絮絮低语、倾诉衷肠”等词语在课文中的意思。
并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分析并理解作者从哪几个方面赞美了林业工人的高尚品质。
3、感受作者对护林人深情的赞美,体会林业工人甘愿寂寞、无私奉献的平凡而又伟大、淳朴而又可爱的品质。
教学重点:通过反复朗读,理解重点词句,细细品味文章饱含深情的语言。
教学难点:理解本文含义深刻的句子,品味语言并体会看林人默默奉献的精神。
教学准备:课前预习时布置学生查找资料,了解大兴安岭的概况和白桦林的特点。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白桦”是一种树的名字,哪位同学见过,你能介绍一下吗?2、师:在美丽的大兴安岭生长着一片茂密的森林,其中就有茂盛的白桦,我们一起来欣赏这美丽的白桦林。
(课件出示)3、师:今天,老师就和大家随着本文作者一起到大兴安岭,领略大兴安岭的美景,认识那里的看林人。
(齐读课题)4、释题,设疑:看了这个题目,你想知道些什么呢?二、初读课文:1、学生自学课文,出示自学要求。
2、检查自学效果:(1)词语检查,解决不理解的词语(2)朗读检查: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整体感悟: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试给课文分段,归纳段意。
三、理解课文第一自然段。
1、齐读第一自然段。
2、思考:“从大兴安岭回来以后,我一直怀念着你。
”这里的“你”指的是谁?我为什么深深怀念着你?四、学习课文第二部分(2—6)(一)走进白桦林(2—3)1、思考想象:作者走进白桦林,有什么样的感觉?这种感觉是怎样产生的?2、课文是怎么描写大兴安岭的白桦林的?划出有关语句。
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白桦林的低语 北师大版

《白桦林的低语》教学设计教材分析《白桦林的低语》是以“高尚”为主题的一篇课文,本课运用拟人化的手法,以第二人称的口吻叙述,是一篇充满诗情画意的抒情散文。
文章热情讴歌了守林人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高尚品质,表达了作者对无名看林工人无限的思念和赞美、敬佩之情。
这篇文章构思精巧,脉络清晰,语言优美,作者感情的抒发饱含无限的深情,令人感动,是一篇培养学生高尚道德情操的教育素材。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基本掌握阅读的方法,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
由于学生在理解本文含义深刻的句子时有一定难度,因此宜采用自主质疑,合作交流的方式探讨疑难问题,鼓励学生感悟语言文字,体会思想感情,促进学生情感的自我发展,从而发表个性化见解。
教学设想:教学中通过质疑、读文、感悟、运用来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借助读读、画画、自学、分组讨论、探究交流、教师点拨等方法,抓住重点词句来体会看林人的崇高品质。
在理解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抓住几处关键的细节和重点的词句细细体会,引导学生注意内容上的相互联系,加以比较,通过比较深入体会看林人的伟大,从中受到感染和教育。
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学习看林人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高尚品质。
2、品味文章饱含深情的语言,体会作者对看林人的无限崇敬与热爱。
3、采用自主质疑,合作交流的方式探讨疑难问题。
4、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教学重点:通过反复朗读,理解重点词句,细细品味文章饱含深情的语言。
教学难点:理解本文含义深刻的句子,品味语言并体会看林人默默奉献的精神。
教学准备:课前预习时布置学生查找资料,了解大兴安岭的概况和白桦林的特点。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1.同学们,有谁到过大兴安岭吗,或在电视上欣赏过大兴安岭的美丽景色,今天,老师就和大家随着本文作者一起到大兴安岭,领略大兴安岭的美景,认识这里的看林人。
(齐读课题)2.释题,设疑:看了这个题目,你想知道些什么呢,(学生讨论,教师随机板书)二、初读课文:1.学生自学课文,投影出示自学要求。
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白桦林的低语》教案、教学设计

2.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对于散文、诗歌等文学体裁有了一定的了解,但针对本节课中独特的表达手法和意境,还需要教师进行详细的解读和引导。
3.六年级学生正处于青春期,情感丰富,容易受到优美文字的感染。本节课的课文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
7.关注差异,因材施教:
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学生的需求,给予个性化的指导和帮助。
8.多元评价,激励进步:
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他们的持续进步。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师以一首描绘大自然美的诗歌作为导入,引发学生对大自然美景的想象和向往。
作业布置旨在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培养他们的观察力、表达力和创造力。同时,通过作业引导学生关注自然环境保护,提升他们的环保意识。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及时给予指导和鼓励,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果。
2.逐层递进,深入解读:
采用分层教学法,由浅入深地引导学生解读课文。首先,了解课文基本内容;其次,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最后,探讨课文的深层含义和作者的情感。
3.互动交流,共同探讨:
组织课堂讨论,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和感悟。在讨论过程中,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欣赏大自然,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
2.掌握课文中的生字词、优美句式以及修辞手法,并能运用到实际写作中。
3.培养学生从不同角度欣赏大自然的能力,激发学生对生态环境保护的关注和责任感。
4.引导学生体验课文所传达的情感,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
六年级《白桦林低语》语文教案

六年级《白桦林低语》语文教案一、教材内容概述本教案针对六年级《白桦林低语》一课的教学内容进行设计。
这一课是一篇描述森林景观的文章,通过对白桦林的描写,帮助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神奇和美妙。
本教案旨在通过教学活动的设计,培养学生对自然景观的感知能力,提高阅读理解和语言运用能力。
二、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理解并掌握本课文《白桦林低语》的主要内容。
2.熟悉并运用文章中的一些词语和短语。
3.学会运用适当的语言表达自己对自然景观的感受。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能够准确理解文章的主旨和细节。
2.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能够用准确的词语和短语描绘自然景观。
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2.培养学生对美的感知和欣赏能力。
三、教学重点1.掌握本课文的主要内容。
2.学会运用课文中的相关词语和短语进行对景物的客观描述。
四、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幻灯片或黑板,用于展示课文内容和相关词语。
2.墙壁上贴有一些自然风景的图片,用于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兴趣和想象力。
3.为学生准备课文的复印件或教科书,以便学生跟读和课后复习。
五、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5分钟)1.教师展示墙壁上的自然风景图片,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兴趣,引入本课话题。
2.教师提问:“你们喜欢大自然吗?你们最喜欢的自然景观是什么?请用词语描述一下。
”鼓励学生积极回答,激发学生的思考和表达能力。
第二步:阅读理解(20分钟)1.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本课文,并提醒学生注意文章中的关键词和短语。
2.教师提问:“文章的标题是什么?你们觉得为什么会用这样的标题?”帮助学生理解并思考标题的含义。
3.教师逐段解读课文,帮助学生掌握主要内容,指导学生回答与文章内容相关的问题。
第三步:课文理解加深(15分钟)1.教师组织学生就课文中的关键词和短语进行分组讨论。
2.每个小组选择一个关键词或短语,将其含义和在文章中的作用进行解释和展示。
3.教师针对展示的内容给予评价和指导,加深学生对关键词和短语的理解。
小学六年级语文《白桦林的低语》教学教案3篇

小学六年级语文《白桦林的低语》教学教案精选3篇小学六年级语文《白桦林的低语》教学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学习课文,体会护林人甘愿寂寞,无私奉献的高尚品格以及对护林人深切的赞美之情。
2、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抓住重点语句体会人物感情。
3、理解部分饱含感情的词句,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增加语言积累。
教学重难点:分析理解课文,体会护林人甘于寂寞,无私奉献的精神。
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大兴安岭的有关图像及文字资料,学生提前预习。
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教学过程:一、播放课件,了解大兴安岭。
1、板书课题,学生读课题。
2、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课题中的白桦林是指哪里的白桦林吗?3、播放大兴安岭的课件。
4、问:大兴安岭告诉了我们什么?5、总结过渡:是的,大兴安岭不仅是一个美丽的地方,它还是我国丰富的木材基地,看护好这里的一草一木是林业工人的职责。
今天就让我们走进林业工人们的生活。
二、初读课文,学习理解本课生字词语。
1、学生同桌互相检查阅读课文情况,要求能流利朗读课文。
2、教师出示词语。
层层叠叠、浓浓淡淡、摇曳、涤荡、忽略、爽朗、豪壮、絮絮低语、倾诉衷肠、低吟浅唱蜿蜒一撮岗峦3、指名学生认读词语。
读准“撮”、“吟”、“曳”、“涤”的字音。
注意“衷”“曳”和“吟”字不能多加一点。
4、联系课文上下文或利用工具书理解词语:絮絮低语低吟浅唱涤荡倾诉衷肠等词语的大致意思。
5、抄写一遍词语。
三、再读课文,感受课文的情感基调。
1、教师谈话:这是一篇散文,散文也有很多形式。
有以抒情为主的散文称为抒情散文,有以记事为主的散文,称为记事散文。
这是一篇抒情散文,抒发了什么感情呢?请再读课文。
2、学生读文后,谈自己的感受,教师随机指导。
四、齐读课文。
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一、自然段。
1、出示课文第一自然段。
从大兴安岭回来以后我一直怀念着你。
2、学生读句子,说一说句中的“你”“我”分别指的是谁?3、抓住“一直”体会“我”对护林人深切的感情。
六年级《白桦林的低语》语文教案

六年级《白桦林的低语》语文教案1.1 设计意图1.1.1 通过引入白桦林的形象,激发学生对自然景观的兴趣和好奇心。
1.1.2 借助诗歌的形式,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情感。
1.1.3 提高学生对汉语词汇和句式的理解与应用能力。
二、知识点讲解2.1 课文背景介绍2.1.1 白桦树的特点及其在俄罗斯文化中的象征意义。
2.1.2 诗歌的节奏、韵律及其在表达情感中的作用。
2.1.3 分析诗中使用的修辞手法,如拟人、比喻等。
三、教学内容3.1 课文朗读与解析3.1.1 学生朗读课文,体会诗歌的韵律美。
3.1.2 教师引导学生理解诗中的意象,如白桦树、低语等。
3.1.3 学生讨论诗中的情感表达,如对自然的赞美、对生活的思考等。
四、教学目标4.1 知识与技能4.1.1 学生能够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了解白桦树的文化象征。
4.1.2 学生能够正确朗读课文,把握诗歌的韵律。
4.1.3 学生能够运用诗歌中的句式和词汇进行创作。
五、教学难点与重点5.1 教学难点5.1.1 学生对诗歌中复杂句式的理解与应用。
5.1.2 学生对诗中深层情感的理解。
5.1.3 学生对白桦树象征意义的把握。
5.2 教学重点5.2.1 学生能够正确朗读课文,把握诗歌的韵律。
5.2.2 学生能够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了解白桦树的文化象征。
5.2.3 学生能够运用诗歌中的句式和词汇进行创作。
六、教具与学具准备6.1 教学课件6.1.1 包括课文动画、白桦树图片、相关文化背景资料等。
6.1.2 课件设计要简洁明了,方便学生理解和记忆。
6.1.3 课件中的动画和图片要具有艺术性,能够激发学生的审美情感。
6.2 学习用具6.2.1 学生准备笔记本、彩色笔等记录和整理学习内容。
6.2.2 学生准备诗歌创作草稿纸,以便课后创作练习。
6.2.3 教师准备评价表,用于课后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反馈。
七、教学过程7.1 课堂导入7.1.1 教师通过课件展示白桦树图片,引导学生关注自然景观。
(北师大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白桦林的低语》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白桦林的低语》教学设计白桦林的低语【图解教材】【教学目标】1、学习课文,体会护林人甘愿寂寞,无私奉献的高尚品格以及作者对护林人深切的赞美之情。
2、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抓住重点语句体会人物感情。
3、理解部分饱含感情的词句,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增加语言积累。
【教学难点】【教学重点】分析理解课文,体会护林人甘于寂寞,无私奉献的精神。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教学课件【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播放课件,了解大兴安岭。
1、板书课题,学生读课题。
2、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课题中的白桦林是指哪里的白桦林吗?3、播放大兴安岭的课件。
4、问:大兴安岭告诉了我们什么?5、总结过渡:是的,大兴安岭不仅是一个美丽的地方,它还是我国丰富的木材基地,看护好这里的一草一木是林业工人的职责。
今天就让我们走进林业工人们的生活。
二、初读课文,学习理解本课生字词语。
1、学生同桌互相检查阅读课文情况,要求能流利朗读课文。
2、教师出示词语:层层叠叠、浓浓淡淡、摇曳、涤荡、忽略、爽朗、豪壮、絮絮低语、倾诉衷肠、低吟浅唱蜿蜒一撮岗峦3、指名学生认读词语。
读准“撮”、“吟”、“曳”、“涤”的字音。
注意“衷”“曳”和“吟”字不能多加一点。
4、联系课文上下文或利用工具书理解词语:絮絮低语低吟浅唱涤荡倾诉衷肠等词语的大致意思。
5、抄写一遍词语。
三、再读课文,感受课文的情感基调。
1、教师谈话:这是一篇散文,散文也有很多形式。
有以抒情为主的散文称为抒情散文,有以记事为主的散文,称为记事散文。
这是一篇抒情散文,抒发了作者什么感情呢?请再读课文。
2、学生读文后,谈自己的感受,教师随机指导。
四、齐读课文。
第二课时一、自然段1、出示课文第一自然段:从大兴安岭回来以后我一直怀念着你。
2、学生读句子,说一说句中的“你”“我”分别指的是谁?3、抓住“一直”体会“我”对护林人深切的感情。
【评价方案】1·达标测评项目内容达标人数达标率识字与写字会认会写阅读与积累朗读积累表达与习作口语写作综合性学习搜集合作学生参与程度目标达成度经验积累问题分析改进措施坚守岗位看林人乐观豪迈纯洁的心热爱工作默默守候。
小学六年级语文《白桦林的低语》教学教案三篇

小学六年级语文《白桦林的低语》教学教案三篇《白桦林的低语》是以“高尚”为主题的一篇课文,本课运用拟人化的手法,以第二人称的口吻叙述,是一篇充满诗情画意的抒情散文。
下面就是给大家带来的小学六年级语文《白桦林的低语》教学教案三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教学目标:1、学习课文,体会护林人甘愿寂寞,无私奉献的高尚品格以及作者对护林人深切的赞美之情。
2、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抓住重点语句体会人物感情。
3、理解部分饱含感情的词句,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增加语言积累。
教学重难点:分析理解课文,体会护林人甘于寂寞,无私奉献的精神。
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大兴安岭的有关图像及文字资料,学生提前预习。
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教学过程:一、播放课件,了解大兴安岭。
1、板书课题,学生读课题。
2、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课题中的白桦林是指哪里的白桦林吗?3、播放大兴安岭的课件。
4、问:大兴安岭告诉了我们什么?5、总结过渡:是的,大兴安岭不仅是一个美丽的地方,它还是我国丰富的木材基地,看护好这里的一草一木是林业工人的职责。
今天就让我们走进林业工人们的生活。
二、初读课文,学习理解本课生字词语。
1、学生同桌互相检查阅读课文情况,要求能流利朗读课文。
2、教师出示词语。
层层叠叠、浓浓淡淡、摇曳、涤荡、忽略、爽朗、豪壮、絮絮低语、倾诉衷肠、低吟浅唱蜿蜒一撮岗峦3、指名学生认读词语。
读准“撮”、“吟”、“曳”、“涤”的字音。
注意“衷”“曳”和“吟”字不能多加一点。
4、联系课文上下文或利用工具书理解词语:絮絮低语低吟浅唱涤荡倾诉衷肠等词语的大致意思。
5、抄写一遍词语。
三、再读课文,感受课文的情感基调。
1、教师谈话:这是一篇散文,散文也有很多形式。
有以抒情为主的散文称为抒情散文,有以记事为主的散文,称为记事散文。
这是一篇抒情散文,抒发了作者什么感情呢?请再读课文。
2、学生读文后,谈自己的感受,教师随机指导。
四、齐读课文。
六年级语文上册《白桦林的低语》教案设计、

六年级语文上册《白桦林的低语》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2.学习课文中的生字词,提高识字、写字能力。
3.培养学生的朗读、默读和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感悟作者的情感。
2.教学难点:体会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邀请同学们谈谈对白桦林的了解。
2.引导学生关注课文,简要介绍白桦林的特点。
二、自主学习1.学生自由阅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和意思。
2.学生分享阅读感受,教师引导学生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三、课堂讲解1.教师带领学生学习课文中的生字词,解释词语的意思。
2.教师讲解课文第一段,引导学生理解白桦林的美。
3.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作者的情感。
四、课堂讨论1.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课文表达了哪些情感。
2.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复习上节课的内容,检查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情况。
2.回顾课文内容,引导学生进入本节课的学习。
二、课文讲解1.教师讲解课文第二段,引导学生理解作者对白桦林的喜爱。
2.学生朗读课文,体会作者的情感。
3.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
三、课堂活动1.学生分组,每组选择课文中的一个段落进行仿写。
2.各组分享仿写作品,教师进行点评。
2.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悟,谈谈对白桦林的认识。
3.布置作业:写一篇关于白桦林的作文,题目自拟。
第三课时一、复习导入1.回顾上节课的学习内容,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2.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描写手法。
二、课文讲解1.教师讲解课文第三段,引导学生理解作者对白桦林的依恋。
2.学生朗读课文,体会作者的情感。
3.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描写手法。
三、课堂活动1.学生分组,每组选择课文中的一个描写手法进行讨论。
2.各组分享讨论成果,教师进行点评。
2.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悟,谈谈对白桦林的认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新小学六年级语文《白桦林的低语》教学教案三篇《白桦林的低语》是以高尚为主题的一篇课文,本课运用拟人化的手法,以第二人称的口吻叙述,是一篇充满诗情画意的抒情散文.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小学六年级语文《白桦林的低语》教学教案三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小学六年级语文《白桦林的低语》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学习课文,体会护林人甘愿寂寞,无私奉献的高尚品格以及作者对护林人深切的赞美之情.2、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抓住重点语句体会人物感情.3、理解部分饱含感情的词句,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增加语言积累.教学重难点:分析理解课文,体会护林人甘于寂寞,无私奉献的精神.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大兴安岭的有关图像及文字资料,学生提前预习.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教学过程:一、播放课件,了解大兴安岭.1、板书课题,学生读课题.2、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课题中的白桦林是指哪里的白桦林吗?3、播放大兴安岭的课件.4、问:大兴安岭告诉了我们什么?5、总结过渡:是的,大兴安岭不仅是一个美丽的地方,它还是我国丰富的木材基地,看护好这里的一草一木是林业工人的职责.今天就让我们走进林业工人们的生活.二、初读课文,学习理解本课生字词语.1、学生同桌互相检查阅读课文情况,要求能流利朗读课文.2、教师出示词语.层层叠叠、浓浓淡淡、摇曳、涤荡、忽略、爽朗、豪壮、絮絮低语、倾诉衷肠、低吟浅唱蜿蜒一撮岗峦3、指名学生认读词语.读准撮、吟、曳、涤的字音.注意衷曳和吟字不能多加一点.4、联系课文上下文或利用工具书理解词语:絮絮低语低吟浅唱涤荡倾诉衷肠等词语的大致意思.5、抄写一遍词语.三、再读课文,感受课文的情感基调.1、教师谈话:这是一篇散文,散文也有很多形式.有以抒情为主的散文称为抒情散文,有以记事为主的散文,称为记事散文.这是一篇抒情散文,抒发了作者什么感情呢?请再读课文.2、学生读文后,谈自己的感受,教师随机指导.四、齐读课文.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一、自然段.1、出示课文第一自然段.从大兴安岭回来以后我一直怀念着你.2、学生读句子,说一说句中的你我分别指的是谁?3、抓住一直体会我对护林人深切的感情.4、过渡:我的思念越过千山万水来到了美丽的大兴安岭.二、学习课文2-3自然段.1、朗读2-3自然段理解课文.读了这一部分你认为大兴安岭美吗?抓住现在是什么样的野花在怒放?蜿蜒的小溪,高高的岗峦,茫茫林海,层层叠叠浓浓淡淡的绿浪等这些词句了解大兴安岭的美丽,感受护林人的工作位置,同时体会护林人责任艰巨.2、有感情地朗读这一部分课文.三、学习课文4-7自然段.1、默读课文,体会护林人严格遵守岗位职责、认真负责、甘于寂寞的精神.2、抓住有绝没有、绝不违章、不是而是、哪怕也、不去收听因为这些句子体会护林人严格遵守岗位职责.3、抓住第六自然段两句对话,体会护林人甘于寂寞,决心为祖国守好林的精神.4、理解句子在默默的思念中,我激励自己,要有你那样的胸怀,你那样的目光这句话是说作者要学习护林人那种甘于寂寞,默默奉献,忠于职守的胸怀.5、有感情朗读,读出对护林人的敬佩之情.四、学习第8自然段.1、对比学习.(1)银白的树干,灰绿的树冠,随着阵阵山风,摇曳着身躯和手臂,仿佛在向我们低吟浅唱 .(2)白桦林该还在向你絮絮低语,你该还在用专注的神情同他们倾诉衷肠.2、展开联想.如果白桦林会说话,他们会说什么?如果小溪山冈会说话,他们会说什么,如果森林边的野花会说话,他们会说什么?护林人又会深情地对它们说什么?3、有感情地朗读第八段.4、理解我还要到大兴安岭去,如一滴雨,如一片雪,充满渴望地投向森林和你们的怀抱.实际表达了我对林业工人的赞美和尊敬之情.五、比较课题.这篇课文如果题目改为默默奉献的护林人好不好,为什么?六、背诵喜欢的段落.1、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朗读并背诵.2、小组一起背诵课文.七、作业.1、寻找身边的像护林人一样平凡而又伟大的劳动者.2、课后搜集并朗读郭小川的赞美林业工人的诗歌,有感情地朗读.小学六年级语文《白桦林的低语》教学教案二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学习看林人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高尚品质.2、品味文章饱含深情的语言,体会作者对看林人的无限崇敬与热爱.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教学重点:通过反复朗读,理解重点词句,细细品味文章饱含深情的语言.教学难点:理解本文含义深刻的句子,品味语言并体会看林人默默奉献的精神.教学过程:一、问题导入,激发兴趣.思考: 从大兴安岭回来以后,我一直怀念着你. 这里的你指的是谁?我为什么深深怀念着你?二、学习课文第四六自然段.1、问题导入: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介绍了看林人无私奉献的高尚品质?你是通过那些词句体会到的?2、自读课文第四六自然段,划出含义深刻的语句,并在旁边写出自己的体会.3、汇报交流学习收获.(1)理解你有烟瘾,但在岗位上,你的口袋里绝没有一撮烟草、一根火柴棒. 通过这句话,你体会到了看林人怎样的品质? 绝没有写出了什么?看林人是在怎样的情况下绝没有烟草和火柴棒?由此你想到了什么?(说明了守林人为了保护森林,强忍烟瘾.)文章中还有类似的语句吗?读一读,并说出自己的体会.(2)理解不错,你怀里揣着一小瓶酒,但你给自己规定:每两小时喝一口,绝不违章.指导学生体会词语绝不违章 ,让学生说从这一句话体会到什么?(说明了守林人为了森林,严控酒量,苛求自己.)(3)理解你不带书报,不是你不爱看,而是你的双眼必须随时注意四周的情况哪怕是一缕缕淡淡的细烟,也不能忽略轻放!体会词语不是而是、哪怕也 ,这些词语说明什么?(说明了守林人为了森林,瞪圆双眼,心系大地.)(4) 你带了一台半导体收音机,但除了收听天气预报,你甚至不去收听最喜爱的歌曲,因为你的双耳必须随时捕捉远近异常的声响哪怕有人偷伐一棵小树,你也不能将他原谅!体会但甚至等词在文章中的含义.(说明了守林人为了森林,拒绝歌曲,耐住寂寞.)4、体会感情,思考:读到这里,你想到了什么?(感受到林业工人为了守护森林,在岗位上绝不抽烟、控制酒量,不看书报,不听音乐,不怕寂寞的情景;为了保护森林,守林人只剩下一颗纯洁的心;领悟默默无闻中的平凡中的伟大.)5、鼓励学生有创意的表达:此时,你想对这些纯朴的林业工人说些什么?指名说.6、指导有感情地朗读第四六自然段,读出自己对看林人的敬佩、赞美之情.三、老师小结.正是有这些默默无闻的看林人,我们才能看到如此美丽的景色,教师引读窗外是茫茫林海四、学习课文第七、八自然段,体会感情,产生共鸣.1、默读、思考:作者为什么深深思念着看林人,并渴望自己再到大森林中去,从这里你体会到了什么?因为那里有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林木工人.作者知道有守林人的奉献,才会有大森林的安静,作者怀念守林人,他们是平凡的,而精神是伟大的.在默默的思念中,作者激励自己,要有看林人那样的胸怀,那样的目光(作者要学习看林人那种牺牲个人利益、无私奉献的纯洁、广阔的胸怀,为了人类,为了下一代更好地生存的远大理想.)2、细细体味词语絮絮低语和倾诉衷肠所饱含的深情.3、情感升华,理解句子: 在白桦林的低语中,愿你听到我的声音我还要到大兴安岭去,如一滴雨,如一片雪,充满渴望地投向森林和你们的胸膛!(什么是平凡而伟大,什么是淳朴而可爱,白桦林可以作证,白桦林的低语即是回答.这是怎样的品质呀!表达了作者对看林人的无限感激和赞美之情.)4、指导朗读7、8自然段,读出自己对看林人的敬佩和赞美之情,读出文章饱含深情的语言.再次品味语言并体会看林人默默奉献的精神.五、布置作业.1、把你想对看林人说的话写下来..2、查找诗人郭小川的一首赞美森林工人的诗歌,与本课进行比较阅读.板书设计:坚守岗位默默奉献看林人 (敬佩、赞美)热爱工作以苦为乐小学六年级语文《白桦林的低语》教学教案三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明白我为什么渴望再一次到大兴安岭的森林中去.2、体会作者与看林人对话的好处.教学重、难点:体会看林人恪尽职守、认真负责、甘于寂寞的崇高精神.教学流程:一、复习检测1、导言:孩子们,预习了《白桦林的低语》,你一定有所收获.2、出示句子,指名填空,随机读出自己的感受.(1)银白的树干,灰绿的树冠,随着阵阵山风(摇曳)着身躯和手臂,仿佛在向我们(低吟浅唱).(2)白桦林该还在向你(絮絮低语),你该还在用专注的神情同他们(倾诉衷肠).a、指导读词语:词语也有情,再读所填的四个词语,读出你的感受.b、将词语送回句子中,读出你的感受指名读.(3)这篇课文的体裁是(抒情散文),讲的是(作者来到大兴安岭,认识了淳朴的看林人,并被他们感动的事).二、出示学习目标 ,默读三、质疑课题预设:白桦林向谁低语? 低语什么?指名说一说.1、引导:目标是学习的动力.仅仅几个小时的短暂相聚,却让我一直怀念着你,我渴望再一次到大兴安岭的森林中去.这是为什么?2、自主学习迸发智慧 (5分).金钥匙 :默读3 6自然段,想想我为什么渴望再一次到大兴安岭的森林中去?找出相关的语句读一读,再用简洁的词句填空.因为大兴安岭有的看林人,我怀念他们的品质,所以我渴望再一次到大兴安岭的森林中去.3、组内合作,携手前行(4分钟).小组学习携手前行金钥匙小组成员按照我认为因为大兴安岭有的看林人, 我怀念他们的品质,所以我渴望再一次到大兴安岭的森林中去.我们是从这句话体会到的: 的方式进行交流.静心倾听伙伴的见解,意见一致就举手通过,不一致或有补充时可发言,最后形成小组学习成果.记录员可用速记的方式,如数序符号、起头的字、关键词等整理小组学习成果,以节省时间.3分钟.4、全班交流,分享成果(10 15分).(1)提醒学生按金钥匙的方法汇报.汇报员按照我们小组认为因为大兴安岭有的看林人, 我怀念他们的品质,所以我渴望再一次到大兴安岭的森林中去.我们是从这句话体会到的: 汇报,要求声音洪亮,仪态大方.其余小组有不同见解或有补充时举手表示,并注意倾听,随时汲取优秀见解,完善本组学习成果.(2)评价:集体加分与个别加分相结合因为大兴安岭有一心一意、脚踏实地、爱岗敬业的看林人,我怀念他们那份纯朴而可爱的品质,我想再一次体会他们恪尽职守、认真负责、甘于寂寞、无私奉献的平凡而伟大的精神,所以我渴望再一次到大兴安岭的森林中去.引导:在第五自然段中,作者用第二人称的口吻让我们看到了一心一意、爱岗敬业的看林人,为什么还直接写与看林人的对话呢?1、默读第6自然段,体会作者与看林人对话的好处..2、指名交流.(作者回忆和看林人短暂的对话,就把看林人丰富的精神世界和崇高理想展现在我们面前:他们之所以能以苦为乐,是因为他们知道森林是宝贵的资源,他们要让绿色的森林遍布祖国大地)六、回归题目理解题目含义a白桦林在低语什么?(白桦林在感激,赞美看护它们的林业工人)b这其实是作者在低语(指导朗诵)怀念你啊,看林人! 在默默的思念中,我激励自己要有你那样的胸怀,你那样的目光我还要到大兴安岭去,如一滴雨,如一片雪,充满渴望地投向森林和你们的胸膛!七、我的视角(预设:劳动是光荣的、快乐的,劳动也是艰辛的林业工人的工作是辛苦寂寞的,却也是充满诗意的.)八、积累选择自己喜欢的句子多读几遍,并试着背诵.九、结束语孩子们,《白桦林的低语》是一首充满诗情画意的散文诗,是一首劳动者的赞歌.老师再向你们推荐郭小川的诗歌《林区三唱》,进一步感受林业工人那平凡而伟大的精神.相关文章:1.小学六年级语文《猴王出世》优秀教案设计三篇2.小学六年级数学《比的意义》优秀教学教案三篇3.小学五年级语文《一个苹果》教学设计三篇4.小学五年级语文《对子歌》精选教学教案三篇5.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看不见的力士》教学设计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