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精品教案:11大与小 “扫一室”与“扫天下”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十一单元大与小23“扫一室”与“扫天下”备课教案北师大版
“扫一室”与“扫天下”【教材分析】《“扫一室”与“扫天下”》是北师大版小学语文教材四年级上册第十一单元的第一篇主题课文。
课文讲的是东汉时代,有个青年陈蕃,志存高远,喜好读书,但生活很懒散,连自己的书房也很少收拾打扫。
他父亲的朋友告诫他:连一间小小的书房都不扫,是扫不了天下的。
这个故事还警示人们: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溪,无以成江河;连身边一件小事都不去做,是不可能做成大事的。
本文篇幅短小,语言精炼易懂。
共有六个自然段,可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为第一段,作者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了陈蕃的情况,突出了它的两个特点:心存大志及生活懒散;第二部分为二至五段,通过薛勤与陈蕃的一番对话阐明小小的屋子都不打扫是扫不了天下的道理;第三部分为第六段,写陈蕃的感悟。
【学情分析】学生在四年级的语文学习中通过摘抄好词佳句积累了一定的词语,口语表达能力有所提高。
在这个基础上,结合学生学习课文内容的这个实际,让学生初步了解大与小的辩证关系,为后面的理解奠定基础。
并且让学生读文后交流,感受,在交流中弄懂重点词语的意思,以及文章所表达的思想内容。
通过分析“扫一室”与“扫天下”的含义,理解《“扫一室”与“扫天下”》的现实意义。
【教学策略与设计说明】本文分一个课时来授课。
本设计从理解课题入手,引导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内容,激发学生的阅读欲望。
在整个阅读过程中,需要学生抓重点词理解文章,想象画面感情朗读,对比朗读体会反问,交流感受揣摩寓意。
在此基础上,学生随堂完成摘录笔记,意图通过本文教学进一步引导学生学习读书方法并大胆实践。
【教学目标】1.认字6个,写字7个。
继续练习写摘录笔记独立识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领悟“扫一室”和“扫天下”的特别含义,懂得人既要顶天立地,又要脚踏实地;实现远大志向,要从身边的小事做起的道理。
3、在语境中理解“志存高远、着实、满不在乎、理直气壮”等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4、感悟课文中反问句的意思,并能用陈述的方式表达出来。
《“扫一室”与“扫天下”》教学设计
《“扫一室”与“扫天下”》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本课学习,学生能够掌握两首诗歌《扫一室》和《扫天下》的内容和意义,了解诗人的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感悟诗歌中的人生哲理。
2.能力目标通过本课学习,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鉴赏水平。
3.情感目标通过本课学习,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人生意义、珍惜生活、感恩他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a.掌握《扫一室》和《扫天下》的内容和意义。
b.理解诗歌中的人生哲理和情感表达。
c.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2.教学难点a.引导学生理解和感悟诗歌中的人生哲理。
b.激发学生对文学的热爱和学习兴趣。
c.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鉴赏水平。
三、教学过程1.导入教师播放《扫一室》和《扫天下》的朗诵视频,激发学生对诗歌的兴趣,引导学生用自己的感受描述诗歌给自己的感觉。
2.学习诗歌(1)呈现诗歌内容教师呈现《扫一室》和《扫天下》的诗歌内容,引导学生朗读诗歌,感受诗歌的节奏和韵律。
(2)导读理解教师指导学生阅读诗歌,帮助学生理解诗歌的内容和意义。
(3)讲解诗歌背景教师讲解《扫一室》和《扫天下》的诗歌背景和诗人的创作背景,引导学生了解诗歌的创作意图。
(2)情感互动教师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对诗歌的理解和感悟,促进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和互动。
4.文学创作(1)诗歌创作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诗歌创作活动,写出自己对生活的感悟和情感表达,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2)作品分享教师组织学生分享自己的诗歌创作作品,促进学生之间的文学交流和作品欣赏。
5.课堂小结教师对本课的学习进行小结,总结学生的学习成果,鼓励学生保持文学的热爱和学习兴趣。
四、课后作业1.背诵《扫一室》和《扫天下》的诗歌,加深对诗歌的理解和记忆。
2.写一篇读后感,分享自己对诗歌的感悟和思考。
3.阅读其他诗歌作品,培养文学鉴赏能力。
《“扫一室”与“扫天下”》教学设计
《“扫一室”与“扫天下”》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扫一室”和“扫天下”两个成语的含义。
3. 培养学生勤奋、尽责、乐于助人的精神。
二、教学内容:1. 课堂热身:(1) 看图说话老师出示一张图片,让学生看图片并描述图片中的人物、物品、场景等内容。
(2) 成语接龙老师首先说出一个成语,学生接着说一个以上个成语结尾的新成语,以此类推。
2. 教学重点:(2) 分析两个成语的内涵和背后所蕴含的精神。
(3) 总结“扫一室”和“扫天下”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和意义。
3. 教学方法:(1) 课前布置阅读材料,让学生先自己了解所学知识的概念和背景。
(2) 课堂上通过读理解、讨论和思考等方式深化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3) 通过案例分析和实践操作等方式,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三、教学过程:1.课前预习(10分钟)2.课堂授课(30分钟)(1)老师出示一些案例,让学生分析案例中主人公如何体现“扫一室”和“扫天下”的精神,以及他们的做法给社会和个人带来的作用。
(2)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分享身边或社会上存在的“扫一室”和“扫天下”的案例。
4.游戏互动(10分钟)老师设计一个小游戏,让学生分成两组,比拼一下谁的小组最快完成任务。
举个例子,老师让学生从一堆物品中找出与“扫一室”和“扫天下”有关的物品,然后进行口头描述,并逐一呈现出来。
(2) 反思自己的学习和生活中,如何积极践行“扫一室”和“扫天下”的精神。
四、教学评价:1. 课后作业:完成小组报告或写一篇1000字的作文,总结学习过程中所获得的收获和体会。
2. 教学效果评估:结合学生的作业和课堂表现,进行评估和反思教学效果,以便于下一步教学的调整和改进。
3. 教学策略评估:总结教学过程中所采用的策略和方法,总结其优点和不足,并提出改进意见,以便于优化未来的教学方案。
“扫一室”与“扫天下”(说课稿)
《“扫一室”与“扫天下”》说课稿一、说教材:这是《课标》北师大版实验教材四年级(上)第十一单元的第一篇课文。
这一单元的主题是:大与小。
通过这一单元的教学,要让学生体会、感受到大与小是相对的,也是密切联系的。
从而让学生明白“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的道理。
二、说导学方法:这篇课文我继续采用“三读三问”教学法,准备用两课时教完。
第一课时,主要让学生熟读课文,总结交流自己知道的内容,总结归纳出自己不明白的问题,完成“三读三问”阅读教学法的前两个步骤(知道了什么?不知道什么?)。
这节课我准备完成“三读三问”教学法的第三个步骤(想知道什么?)。
导学目标是:(一)能结合重点词句体会课文的主要内容;(二)能用自己的话说出大与小的关系;(三)能用自己的话说出大与小的单元主题在这篇文章中的具体体现;(四)会用自己体会到的情感朗读课文。
三、说导学过程:(一)小组归纳,小组汇报;(二)体会人品,指导朗读;(三)小组反馈,拓展延伸。
四、说导学理念:知识与能力是学习的起点,也是学习的终点。
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我始终关注知识的积累与能力的培养,并渗透对学生学法的指导,从而实现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飞跃。
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我始终把学生放在第一位,问题由学生提出,教师指导点拔,让学生通过自己的体会、感悟,学到知识、掌握技能。
体现学生的个性化阅读行为,培养学生爱读书的习惯。
让学生在读书中学会读书。
(二)第二课时导学设计导学目标:1.能结合重点词句体会课文的主要内容;2.能用自己的话说出大与小的关系;3.能用自己的话说出大与小的单元主题在这篇文章中的具体体现;4.会用自己体会到的情感朗读课文。
导学方法:三读三问法;导学重点:大与小的关系;导学难点:单元主题在课文中的体现。
导学过程:导语:上节课我们已经讨论归纳了自己不明白的问题,下面以小组为单位把你们的问题总结、归纳一下。
待会儿由小组发言人来汇报(六个学习小组)。
小学语文北师大四年级上册11大与小-扫一室
《“扫一室”与“扫天下”》教学设计第二课时教学目的:1、指导有感情的朗读部分语句。
2、在阅读教学中理解“志存高远、着实、理直气壮、深思”等词语的意思,领悟“扫一室”与“扫天下”的特别含义,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3、理解文中反问句的意思,能用陈述句的方式表达出来。
教学重点: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教学难点:领悟“扫一室”与“扫天下”的特别含义,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教学过程:一、板书质疑,导入新课1、师板书:扫一室与扫天下。
2、师: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师指课题生齐读课题),看看,老师的课题写正确没有?(生答)3、师边加上引号边问:这篇课文的标题问为什么要加引号呢?(生答:有特殊含义)那么,到底“扫一室”与“扫天下”有什么含义?就让我们在课文的学习过程中去找答案吧。
二、细读深究,品味感悟1请快速浏览课文,想想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生答:东汉时期,青年人陈蕃志存高远,喜好读书,但又生活懒散。
他的父亲的朋友薛勤看到他的书房又脏又乱就劝告他,陈蕃最后觉得他的话有道理。
师引导点评归纳主要内容的方法。
师评价:归纳简练、全面2、那青年时期的陈蕃是个什么样的人?请用书中的词语回答。
(1)生回答,师板书:懒散、志存高远。
(PPT出示)来,齐读这句话。
(2)师:什么是志存高远?(生答:志向远大)那“生活懒散”又是什么意思?(生答:生活上懒惰、散漫)师点评:你学会了用拆字法来理解词语,真会学习。
3、那课文从哪里具体写出了陈蕃的“志存高远”和“生活懒散”呢?让我们一起再次走进课文。
请看大屏幕。
(PPT出示)学习要求:(1)默读课文2到5自然段用“—”勾画表现陈蕃志存高远的句子,用“~~”勾画表现他生活懒散的句子。
(2)抓住重点词语理解体会,并进行批注。
(3)批注完后在小组内交流。
时间:6分钟4、生自主学习,师巡视5、交流点拨(1)、孩子们讨论得真热烈。
那谁来说说表现陈蕃生活懒散的语句?生:“屋子里又脏又乱……连空气也显得污浊。
《扫一室与扫天下》教案(通用14篇)
《扫一室与扫天下》教案(通用14篇)《扫一室与扫天下》教案篇1教学目的:1,学习《"扫一室"与"扫天下"》,了解课文内容,理清思路.2,能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积累词汇.3,感悟反问句的意思,将反问句改成陈述句.4,熟读课文,讨论交流,领悟"扫一室"与"扫天下"的特别含义.教学重难点:重点是感悟反问句的意思,将反问句改成陈述句.难点是理解课文内容,理清思路,领悟"扫一室"与"扫天下"的特别含义.教学过程:一,直接导入:1.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个古时候的小故事,相信学过之后你也一定能从中收获到一些人生哲理.板书:"扫一室"与"扫天下"板书课题(大小区分),齐读.2.课题质疑看到这个课题,你的脑海里产生了哪些小问号"扫一室"是什么意思"扫天下"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要加引号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二,初读课文,理清思路师:俗话说:书读百遍其意自现,只要我们把书读透了,这些问题都能迎刃而解.指名轮读课文,读准字音,新词,读通句子.课文讲了件什么事提问:通过读书,我们知道了文章的主人公是——陈蕃薛勤(板书)三,精读课文,体验感悟1.默读课文,想一想课文中的扫一室和扫天下分别是指什么("扫一室":打扫一间屋子"扫天下":轰轰烈烈的大事)2.陈蕃和薛勤他们对"扫一室"和"扫天下"的看法一样吗分别是怎样看待的从书中画出相关的语句.3.陈蕃"大丈夫活在世上,要干的是轰轰烈烈的大事业,要扫除的是天下一切不平之事,哪里会花心思去清扫小小的一间屋子呢"生读陈蕃的态度是:只想扫天下,不想扫一室(板书:不想只想)陈蕃是用什么语气读的指导朗读,读出"满不在乎",在读中理解"理直气壮"为什么这样读怎么想的4.薛勤想:此人年少而有大志,但连小事都不愿意做,怎么能做成大事呢道:"年轻人,你连一间小小的屋子都不扫,又怎么去扫天下呢 "(1)生读(2)薛勤是怎么看待的只有扫一室,才能扫天下(板书:只有才能)(3)同时出示两句话:年轻人,你连一间小小的屋子都不扫,又怎么去扫天下呢年轻人,你连一间小小的屋子都不扫,是不能去扫天下(分别找两个同学来读,其他同学体会哪一句更好,引导学生体会反问语气表达的力度.)5.你认同谁的观点呢展开辩论.6.现在你想怎样劝劝陈蕃呢小结:是啊,但是只有点点滴滴的小事做好了,才能干成轰轰烈烈的大事业.7.那么现在我们在来看一看"扫一室"和"扫天下",你能理解它们为什么带引号了吗 (理解特别含义板书: 小大)四拓展阅读,深化主题同学们,现在你们怎么看待你们身边的小事(启发学生练习类似《特殊考试》中的小事)2.课件出示,联系生活实际讨论理解名言警句的意思,深化主题.师:大家的发言让我想起了两句话(课件出示)( 师读——读懂了什么——齐读)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三国)刘备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溪,无以成江河——(春秋)荀子2. 同学们说得很有道理,你们的话语也是小,希望你们把自己的感悟写在一张精美的书签上,夹在你的书本里自勉,也可以送给你的朋友,并与朋友共勉.当然也可以寄给我.五,课后作业(课件出示)听了薛勤的话后,陈蕃会深思些什么又会怎么做呢请同学们课后展开想象,把它写下来.板书设计: "扫一室"与"扫天下"小大陈蕃只想不想薛勤只有才能《"扫一室"与"扫天下"》教案来自。
《“扫一室”与“扫天下”》教学设计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扫一室”与“扫天下”》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遇到过做小事被忽视,却想做大事情的情况?”(举例说明)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如何从身边小事做起的奥秘。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文章寓意和寓言故事的写作特点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举例和比较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文章寓意相关的实际问题。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角色扮演活动。每个小组选择一个小事例,演示如何从这件小事做起,影响和改变周围的环境。
3.文化传承与理解:让学生了解孟子思想中的家国情怀,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懂得做好小事的重要性,培养他们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4.审美鉴赏与创造:通过分析寓言故事的写作特点,提高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激发学生对文学创作的兴趣,培养他们的想象力与创造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1)理解寓言故事的基本情节和寓意。通过学习《“扫一室”与“扫天下”》,使学生掌握故事主要内容,领会文章通过对比“扫一室”与“扫天下”所要表达的道理。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扫一室”与“扫天下”》的寓意、寓言故事的写作特点,并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灵活运用。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扫一室”与“扫天下”》教学设计
《“扫一室”与“扫天下”》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1)明白“扫一室”和“扫天下”这两个成语的含义;2)掌握“扫一室”和“扫天下”这两个成语的用法;3)能够在阅读和写作中正确运用这两个成语。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1)培养学生对于汉语成语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积极性;2)在语文学习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表达能力和应用能力;3)培养学生正确对待成语的态度,学会正确运用成语来丰富语言表达。
二、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使学生掌握“扫一室”和“扫天下”这两个成语的含义、用法和运用。
三、教学准备1. 教材准备教师准备好本节课的教材,包括《语文课本》中有关“扫一室”和“扫天下”的相关知识点。
2. 教具准备PPT、黑板、彩色粉笔、书籍资料、小白板和笔等。
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有关“扫一室”和“扫天下”的图片或者视频,来引起学生的兴趣,帮助学生理解这两个成语的大致含义。
2. 讲解和分析(15分钟)教师首先给学生讲解和介绍“扫一室”和“扫天下”这两个成语的含义,然后通过一些例句和实例来分析和说明这两个成语的用法。
3. 合作探究(15分钟)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合作,让学生认真阅读有关这两个成语的相关文章,然后展开讨论,分析其中的成语用法和特点,从中总结出使用这两个成语的技巧和方法。
4. 练习和演练(20分钟)教师在黑板上提供一些与“扫一室”和“扫天下”相关的句子,让学生进行分析和填空练习,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给学生一些提示和指导,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这两个成语。
五、课堂作业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利用课上所学的“扫一室”和“扫天下”这两个成语,写一篇有关感悟或者故事的作文。
同时要求学生背诵并熟练掌握这两个成语的用法。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的主要目标是让学生能够掌握“扫一室”和“扫天下”这两个成语的含义和用法。
【语文教案】“扫一室”与“扫天下”
【语文教案】“扫一室”与“扫天下”件kJ“扫一室”与“扫天下”目的:一、知识技能目标:1.学习“打扫房间”和“打扫世界”,理解课程内容,阐明观点。
2、能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内容,积累词汇。
3.复述课堂,理解反问句的意思,并将反问句变成陈述句。
二、情感态度目标:1.阅读课堂,讨论和交流,理解“打扫一个房间”和“打扫世界”的特殊含义。
重难点:重点是带着情感阅读课堂,掌握关键词和句子,理解课堂内容。
积累词汇。
复述课堂,理解反问句的含义,并将反问句转换为陈述句。
难点是理解课内容,理清思路,领悟“扫一室”与“扫天下”的特别含义。
教具的准备:投影片、挂图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朗读识字理解课内容一、对话介绍以激发兴趣:孩子们,今天上课之前,老师有个问题要问大家。
老师想知道在你的心目中小事是什么?大事又是什么?你们是怎样对待小事的?让我们一起学习这篇课。
看看课中的人他是怎样做的,怎样说的?板书课题《“扫一室”与“扫天下”》,齐读。
二、第一节阅读课,阐明观点1、老师先检查一下预习情况,自由轻声朗读课,把课读通顺,读正确。
2.检查生词的发音。
3、指名轮读课,教师根据学情相机指导并想:课主要写了什么?4.浏览课堂,思考课堂可以分成多少部分?解释划分的原因。
三、精读课,体验感悟(一)自主学习第一部分(第1段)自由读课第一部分,想:读完后你读懂了什么?有什么不明白的?(二)集团合作勘探第二部分(第2-5段)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画出不懂的词语。
2.小组合作解决不可理解的单词和句子。
3、集体交流,生交流后,师相继加以指点,并指导。
4.思考:陈帆的学习怎么样?你能从中看到什么句子?从这里,你可以看出陈帆是什么样的人?从所画的单词和句子中你有什么感觉?你认为他是对的吗?为什么?5、薛勤的观点又是怎样的?指导朗读他的话,读出反问的语气,通过读把自己的感受读出。
在反复读中学会把反问句改为陈述句?(三)自主学习第三部分(第6段)齐读,陈蕃明白了吗?你们也明白了吗?四、体验、升华、延伸1、有感情地朗读课。
《“扫一室”与“扫天下”》教案
《“扫一室”与“扫天下”》教案教学目标:1、在阅读分析中理解“扫一室”和“扫天下”的特别含义。
2、通过朗读感悟、勾画批阅、抓重点词的方式体会句子的语气和意思,把握人物的心理,理解课文内容。
3、体会反问句的意思,将反问句改为陈述句。
4、在学习中理解“小事”对于“大事”的重要性。
树立从小事做起,做好小事的信心。
教学重点:通过朗读感悟、勾画批阅、抓重点词的方式体会句子的语气和意思,把握人物的心理,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握文章主旨,在学习中理解“小事”对于“大事”的重要性。
树立从小事做起,做好小事的信心。
:一:巩固引入,初悟文意师:上一课时我们说到陈蕃后来实现了自己少年时的志向,为汉代的“乱而不亡”做出了卓越的贡献,那么他的成就是否与他十五岁时的这一次经历有关呢?让我们再走进《“扫一室”与“扫天下”》板书课题。
快速阅读课文,你能快速用波浪线勾出“扫一室”与“扫天下”具体指什么吗?结合学生回答分析引号可能具备的意义——引用二:品读感悟,披文入理。
(一)人物入手,感受“豪情”1、提出“扫一室”的是何人?提出“扫天下”又是谁?板书薛勤陈蕃2、师:课文中先介绍了谁?请朗读第一自然段,圈出最能表现陈蕃性格的词语。
板书“志存高远”;“生活懒散” 体会“但”字透露的感情色彩。
3、什么是“志存高远”呢?你能在课本中找出描写陈蕃志存高远的话么?请读一读,注意把握人物的语气和神态。
什么语气?什么样的神态?引:满不在乎理直气壮很有些得意比较读齐读这个句子还可以怎么表达,品语气是否有所不同。
4、对于陈蕃的这段话,你觉得有没有道理?你想对他说什么?5、老师也希望做这样一个志存高远的人,听我读读,你有问题想要问我——陈蕃么?引:小小的一间屋子(二)场景着眼,体会感受。
1、这是一间什么样的屋子?生找,抽生读。
2、出示,理解程度副词对加强句子感情的作用。
比较读,强调读。
3、在这样的屋子里,你会有什么感受?会这么做?4、师:所以薛勤在看到这样的一副场景以后,忍不住……强调人物神态,说……强调人物语言。
四年级上语文教案11.1“扫一室”与“扫天下”_北师大版
四年级上语文教案11.1“扫一室”与“扫天下”_北师大版第11单元:大与小教材分析本单元共有三篇主体课文,《扫一室与扫天下》《井底之蛙》《三颗钮扣的房子》这组课文体裁各异,以古喻今,从不同角度阐述大与小的相对性,启发学生对问题进行一些理性的思考。
语文天地围绕主体从积累、阅读、口语交际、习作等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中创设了一个更大的语文学习空间,是主体课文的内容更加开阔。
学情分析学生在三年级的语文学习中通过摘抄好词佳句积累了一定的词语,口语表达能力有所提高。
部分学生与老师的交流较多,口语表达、情感表达较好,还有部分学生却不善于表达自己的感情。
教学目标1、认识34个生字,读准字音,记准字形。
2、通过课文学习,体会之间的辩证关系,学会脚踏实地的做事情,不盲目自大,学会容纳别人、善待他人。
3、在阅读实践中有选择的运用略读与精读。
4、在习作与口语交际中联系使用所学成语典故。
重点难点1、体会“大”与“小”这两种相对的现象,感受它们之间的辩证关系2、运用自己所积累纪录的词汇。
教学策略先让学生自读课文、自学生字,以读代讲,感悟文章内涵教学过程11.1 《“扫一室”与“扫天下”》第一课时一、大家自由朗读课文,从整体上把握课文。
讲的是什么时候的事情?告诉我们什么道理?本文讲的是东汉时代,有个青年陈蕃,志存高远,喜好读书,但生活很懒散,连自己的书房也很少打扫。
他的父亲的朋友告诫他:连一件小小的屋子都不扫,是扫不了天下的。
这个故事还警示人们,不积硅步,无以致千里,不积小溪,无以成江河;只有勤于“扫一室”,才能“扫天下”。
二、找学生朗读课文,检查一下生字掌握情况。
蕃薛喧蜘蛛三、小组讨论学习,找出课文的层次。
‘第一自然段,整体概述东汉时代的青年陈蕃志存高远,但生活懒惰。
第二自然段——第五自然段,描述薛勤针对陈蕃的“扫天下”和“扫一室”的观点,阐述了小小的屋子都不扫,是扫不了天下的道理。
第三自然段,写了陈蕃的感悟。
四、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扫一室”与“扫天下”教案_教案教学设计
“扫一室”与“扫天下”教案【教材分析】《“扫一室”与“扫天下”》是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教材第十一单元“大与小”主题中的第一篇课文。
课文虽然篇幅较短,但其故事内容却耐人寻味,蕴含着深刻的哲理。
主要讲了东汉时代,青年人陈蕃志存高远,喜好读书,但生活很懒散,连自己的书房也很少收拾打扫。
他父亲的朋友告诫他:连一个小小的屋子都不扫,是扫不了天下的。
课文以“扫一室”寓意不起眼的平凡小事,以“扫天下”寓意轰轰烈烈的伟业,两者之间有着必然的联系,故事警示我们: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成就大事,往往从每一件小事做起;只有勤于“扫一室”,才能“扫天下”的道理。
知识技能目标:1.学习《“扫一室”与“扫天下”》,了解课文内容,理清思路。
2.能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积累词汇。
3.熟练认读本课的生字新词。
4.体会作者写作过程中语言的简洁,用词的精确。
将反问句改成陈述句,感受反问句表达意思的力度。
情感态度目标:熟读课文,领悟“扫一室”与“扫天下”的特别含义。
教学重难点:重点是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
积累词汇。
复述课文,感悟反问句的意思,将反问句改成陈述句。
难点是理解课文内容,理清思路,领悟“扫一室”与“扫天下”的特别含义。
教学过程:一、导入1.板书:扫一室与扫天下。
2、师:同学们看到这个题目,你们觉得有没有问题?(少了双引号)3、师加。
4、为什么“扫一室”与“扫天下”要加上双引号呢?5、师解释:在这儿,双引号表示有特殊的重要的含义。
那么到底“扫一室”与“扫天下”有什么特殊的含义呢?6、看来很多同学都不知道,没有关系,看了下面这则故事也许你就明白了。
7、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请同学们把书翻到第112页。
二、初读课文1.自由地把课文读一遍。
注意读准字音,把课文读通读顺。
2.指名读,每个同学读一段。
3.学生互评,生自评。
师小结。
三、再读课文1.刚刚我们自己读了一遍课文,又听同学为我们读了一遍,那么大家发现故事的主人公是谁?(陈蕃)2.迅速的默读课文,读了故事,你发现陈蕃是一个怎样的人?(志存高远、生活懒散)3.你从哪儿看出他志存高远了呢?(干轰轰烈烈的大事业,扫除天下一切不平之事。
《“扫一室”与“扫天下”》教学设计
《“扫一室”与“扫天下”》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掌握“扫一室”与“扫天下”的用法和含义2.增强学生对生活中细节的关注和细致的做事态度3.培养学生永远不断精益求精的品质二、教学依据本文教材为《语文》一年级下册课本第一单元《地球和太阳》课文《扫一室与扫天下》三、教学过程Step 1:导入教师通过问答的形式,引出文章中出现的“扫一室”与“扫天下”这两个短语。
并让学生谈一谈两个短语的含义。
Step 2:阅读理解1.教师先让学生静读课文,然后让学生自己口读2-3遍。
2.通过提问的形式,帮助学生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扫一室”与“扫天下”具体是指哪些事情。
3.适时为学生解释生词和难句,加深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Step 3:分组合作1.教师把学生分为小组,让学生们在小组内讨论,探究“扫一室”和“扫天下”的含义,并让每个小组选出一名代表,向全班介绍他们的探究结果。
2.让全班的其他同学、老师发表自己的看法及理解,并进行交流。
Step 4:扩展活动1.在课后让学生到家中或学校附近区域走走,发现身边细节,并写下自己的体会和感悟。
2. 让学生分享自己收获到的东西或者扫描社会上令人感动/启发的细节现象。
教师小结今天的教学内容,强调学生对生活中细节的关注和细致的做事态度,让学生明确精益求精的品质。
四、教学资源1.课本:《语文》一年级下册2.黑板、粉笔、PPT五、板书设计六、教学评价本节课主要采用阅读理解、小组讨论与交流等互动型教学法,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创新精神和团队协作能力。
本节课从具体事例中出发引导学生转化粗浅的阅读理解为深入的人生思考,意义深远,帮助学生培养好的品质和做人态度。
小学语文《“扫一室”与“扫天下”》教案
②根据学生的汇报,总结作者先概括说陈蕃屋子“又脏又乱”,然后分别从桌上、地上、墙壁上三个方面具体介绍,最后总述“肮脏。”作者以“总—分—总”的结构,按顺序对环境进行描写,条理清晰,更容易把握重点。
板书:有顺序
③区别疑问句和反问句
总结:是啊,陈蕃这么脏的屋子都不打扫,难怪薛勤要这样责问,引读——“你连一件小小的屋子都不扫,又怎么去扫天下呢?”
四、全班交流,辩证思考(5分钟)
1.从此陈蕃从“扫一室”开始,认真做好每一件小事,最终成就了一番大事业!“一室”的小与“天下”的大,引发了我们的思考。你是怎么理解“大”与“小”的?(可以是名言、故事、事例等)
2.孩子们,你们让老师惊叹,居然“大”与“小”可以这样理解。老师也希望你们不要忽视“小”的事物。因为“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
3.孩子们速度真快,看来这些生字词都牢牢地刻在你们的脑海里了。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扫一室”与“扫天下”(齐读)。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课文主要讲了件什么事?
1.在本子上听写词语。
2.对照ppt改正错误。
3.齐读课题。
4.回顾课文的主要内容。(陈蕃,志存高远,喜好读书,但生活很懒散,连自己的书房也很少收拾打扫。他父亲的朋友告诫他:连一间小小的书房都不扫,是扫不了天下的。)
1感情朗读
2说说自己的心中什么是大事什么是小事。
③感情朗读
三、屋子里陷入了沉思,陈蕃想了些什么呢?那他又会怎么做?
2.你能用这样的结构,有顺序的写写陈蕃打扫完以后屋子的样子吗?
1.语言训练:说一说陈藩会想什么,会说什么。
2.按照总分总的结构有顺序地说陈藩打扫后的屋子的样子。
学习重点
学习目标1
学习难点
学习目标2
语文教案-扫一室与扫天下-教学教案
语文教案-扫一室与扫天下-教学教案“扫一室”与“扫天下”【教学目的】:一、知识技能目标:1、学习《“扫一室”与“扫天下”》,了解课文内容,理清思路。
2、能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积累词汇。
3、复述课文,感悟反问句的意思,将反问句改成陈述句。
二、情感态度目标:1、熟读课文,讨论交流,领悟“扫一室”与“扫天下”的特别含义。
【教学重难点】:重点是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
积累词汇。
复述课文,感悟反问句的意思,将反问句改成陈述句。
难点是理解课文内容,理清思路,领悟“扫一室”与“扫天下”的特别含义。
【教具准备】:投影片、挂图【教学时间】:2课时【备课人】:孙翠菊【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目标朗读识字理解课文内容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孩子们,今天上课之前,老师有个问题要问大家。
老师想知道在你的心目中小事是什么?大事又是什么?你们是怎样对待小事的?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篇课文。
看看课文中的人他是怎样做的,怎样说的?板书课题《“扫一室”与“扫天下”》,齐读。
二、初读课文,理清思路1、老师先来检查一下预习情况,自由轻声朗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读正确。
2、检查生字词读音。
3、指名轮读课文,教师根据学情相机指导并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4、浏览课文,想想课文可分成几部分?说一下划分的理由。
三、精读课文,体验感悟(一)自主学习第一部分(第1段)自由读课文第一部分,想:读完后你读懂了什么?有什么不明白的?(二)小组合作探究第二部分(2—5段)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画出不懂的词语。
2、小组合作学习,解决不理解的词句。
3、集体交流,生交流后,师相继加以指点,并指导。
4、思考:陈蕃书房怎样,从哪些语句中看出来的?从这你能看出陈蕃是怎样一个人?从画出的词句中你体会到什么?你认为他的观点正确吗?为什么?5、薛勤的观点又是怎样的?指导朗读他的话,读出反问的语气,通过读把自己的感受读出来。
在反复读中学会把反问句改为陈述句?(三)、自主学习第三部分(第6段)齐读,陈蕃明白了吗?你们也明白了吗?四、拓展延伸,升华体验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十一单元大与小23“扫一室”与“扫天下”教案北师大版2
“扫一室”与“扫天下”教材简析:《“扫一室”与“扫天下”》是北师大版小学语文教材第七册第十一单元的一篇课文。
课文讲的是东汉时代,有个青年陈蕃,志存高远,喜好读书,但生活很懒散,连自己的书房也很少收拾打扫。
他父亲的朋友告诫他:连一间小小的书房都不扫,是扫不了天下的。
这个故事还警示人们: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溪,无以成江河;只有勤于“扫一室”,才能“扫天下”。
教学目标:1.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结合上下文理解词语含义。
2.细读课文,理清层次,交流讨论,领悟“扫一室”和“扫天下”的特别含义。
3.复述课文,感悟反问句的意思,将反问句改为陈述句。
4.通过学习,感受作者用词的精确,受到“任何远大的目标都要从小事着手”的教育。
教学重点:1.交流讨论,领悟“扫一室”和“扫天下”的特别含义。
2.复述课文,感悟反问句的意思,将反问句改为陈述句。
教学准备:与教学相关的课件。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揭示课文题目。
1.同学们,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经常发生许多琐碎的小事,有些同学善于从小事中汲取经验教训,养成良好的习惯;而有些同学则认为事太小,无关紧要,往往忽略不计。
那么这些事小吗?它们与同学们眼中的大事有什么联系呢?今天咱们就一起来学习一篇相关的课文。
2.齐读课文题目——“扫一室”与“扫天下”。
从课题中你读懂了什么?推测一下课文可能写些什么?二、检查预习,全文初探。
1.昨天布置了预习,检查预习情况。
(出示课件)这些生字词,你认识了吗?请几位同学度,视情况决定人数。
2.认识了生字词,我们请几位同学来读读课文。
其余学生注意:①认真听,在你有疑问或有感受的地方做记号。
②思考:课文写了件什么事?3.讨论交流,理清层次。
①(1)陈蕃志存高远,但生活懒散。
②(2—5)薛勤告诫陈蕃,不扫一室是扫不了天下的。
③(6)陈蕃的感悟。
(梳理课文顺序,以学生回答问题的内容为契机,相机进行。
)三、精读课文,深层感悟。
1.自己再小声读读书,你认为陈蕃是个怎样的人?并谈出你这样认为的理由。
《“扫一室”与“扫天下”》教学设计
《“扫一室”与“扫天下”》教学设计《“扫一室”与“扫天下”》教学设计《“扫一室”与“扫天下”》教学设计之二教材简析:《“扫一室”与“扫天下”》是北师大版小学语文教材第七册第十一单元的一篇课文。
课文讲的是东汉时代,有个青年陈蕃,志存高远,喜好读书,但生活很懒散,连自己的书房也很少收拾打扫。
他父亲的朋友告诫他:连一间小小的书房都不扫,是扫不了天下的。
这个故事还警示人们: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溪,无以成江河;只有勤于“扫一室”,才能“扫天下”。
教学目标:1、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结合上下文理解词语含义。
2、细读课文,理清层次,交流讨论,领悟“扫一室”和“扫天下”的特别含义。
3、复述课文,感悟反问句的意思,将反问句改为陈述句。
4、通过学习,感受作者用词的精确,受到“任何远大的目标都要从小事着手”的教育。
教学重点:1、交流讨论,领悟“扫一室”和“扫天下”的特别含义。
2、复述课文,感悟反问句的意思,将反问句改为陈述句。
教学准备:与教学相关的课件。
行。
)三、精读课文,深层感悟。
1、自己再小声读读书,你认为陈蕃是个怎样的人?并谈出你这样认为的理由。
全班交流。
(估计学生会谈到“勤奋好学”“志存高远”“懒散”……,引导学生将课文一二三自然段中的内容尽数找出)2、相机出示句子:薛勤一进书房,着实吓了一跳。
薛勤一进书房,吓了一跳。
(通过比较,使学生了解陈蕃书房的肮脏,体会出他的懒散、不拘小节,同时感受作者用词的精确)3、你认为陈蕃这样对吗?可他却怎么认为?指导学生体会“理直气壮”“得意”,试着读出这几句话。
4、如果让你劝劝他,你会怎样说?拿起笔简单列一列你发言的提纲。
(将写引入课堂,读写结合,使学生在读中悟理,在写中明理。
)5、全班交流。
6、和我们大家的观点一致,薛勤也认为陈蕃的做法欠妥,他是怎样劝诫的?指名生读第五自然段。
出示句子:年轻人,你连一间小小的屋子都不扫,又怎么去扫天下呢?这句话什么意思?你能换种说法保持意思不变吗?7、如果你是陈蕃,你听了薛勤这句话会想些什么,又会怎么做呢?在小组中交流一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 要求 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理解词语的意思.2、复述课文,感悟反问句的意思,将反问句改成陈述句.3、理解课文内容,领悟“扫一室”与“扫天下”的特殊含义,懂得心存大志,也应该从小事做起的道理. 重点难点1、交流讨论,领悟“扫一室”与“扫天下”的特殊含义,懂得心存大志,也应从小事做起的道理.2、复述课文,感悟反问句的意思. 教学课时两课时1“扫一室”与“扫天下”汉时代,有个青年叫陈蕃(fán) ,他志存高远,喜好读书,但生活却很懒散,连自❶2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陈蕃志存高远,但生活懒散.一天,一位叫薛(xuē) 勤的人来拜访陈蕃的父亲,正巧他父亲外出不在.陈蕃见客人到来,就从自己的书房里出来接待❷.薛勤一边和他寒暄,一边随意地走进了陈蕃的书房.[句导读:“寒暄”“随意”用得恰到好处,说明问题是在不经意间发现的,从而使文章内容显得真实、可靠.]段导读:陈蕃替父亲接待薛勤.勤一进书房,着实吓3了一跳.屋子里又脏又乱,桌子上书呀、杂物❸呀什么都有,满是灰尘;地上到处是垃圾❹;墙壁上有不少蜘蛛网.屋里不仅肮脏,连空气也显得污浊.[②这1 知识点详解 ☜2❶ 书房:主要用于读书写字的房间。
①课文开篇介绍了事情发生的时间及人物。
❷接待:迎接招待。
3❸杂物:杂乱的东西。
❹垃圾:脏土或扔掉的破烂东西。
②与前文写陈蕃“生活却很懒散,连自己的书房也很少收拾打扫”照应。
具体描写了陈蕃的书房的肮脏,说明他确实懒散、不拘小节。
句话有什么作用?]薛勤看了后,不禁皱起了眉头.他对陈蕃说:“年轻人,怎么弄得这么乱呀?为什么不把屋子打扫干净呢?”[句导读:面对陈蕃书房的脏乱,薛勤提出了自己的疑问,与“不扫一室”相呼应.]段导读:写出陈蕃的书房十分肮脏.想到陈蕃却满不在乎地说:“大丈夫活在世上,要干的是轰轰烈烈的大事业,4要扫除的是天下一切不平之事,哪里会花心思去清扫小小的一间屋子呢?”他说得理直气壮,很有些得意的神气❺.5[③这里运用了什么句式?“满不在乎”“理直气壮”“得意”表现了什么?]段导读:陈蕃的观点.言辞间透出他满不在乎、扬扬自得的态度.着陈蕃这样的回答,薛勤心里暗想:此人年少而有大志,但连小事都不愿意做,怎么能做成大事呢?于是他盯着陈蕃,反问道:“年轻人,你连一间小小的屋子都不扫,又怎么去扫天下呢?”[④用反问句有什么作用?]6第二部分(第2~5自然段):薛勤针对陈蕃“扫天下”的人不“扫一室”的观点进行批驳,阐述了连小小的屋子都不扫的人,是扫不了天下的道理.7❻第三部分(第6自然段):薛勤的话让陈蕃有所感悟.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2、初步感知课文内容,理清课文线索.生字、新词卡片,有关陈蕃的资料.一导入新课1、课前调查.同学们,在你们心目中,小事与大事各是什么?你们是怎样对待小事的?学生甲:在我心目中的大事就是当英雄,为祖国作贡献.学生乙:我觉得小事就是生活上的琐事,如洗衣服、叠被子、刷鞋等.鼓励学生各自发表对待小事的态度.2、板书课文题目:“扫一室”与“扫天下”.3、学生对课文题目进行质疑.4❺神气:神态和表情。
5③这里运用反问句。
这些词语表现了陈蕃的自负。
6④难句解析:反问句使意思更明确,更有说服力,意思是说你连生活中平常的小事都不做,那更不可能干出轰轰烈烈的大事来。
7❻道理:根据,理由。
4、老师导入: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领悟“扫一室”与“扫天下”的特殊含义.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1、提出初读要求.(1)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通过联系上下文或查字典,理解不懂的词语.2、学生初读课文,老师巡视指导.3、出示生字、新词卡片,指名认读.重点指导:污(wū)浊(zhuó)垃(lā)圾(jī)4、指名读课文,纠正字音,注意字形.重点指导“网”的字形.网:半包围结构,里面的部分应先撇后点.用与熟字比较识记法记其他生字的字形.垃—拉圾—极污—亏浊—烛皱—波想一想,这些生字还可以组成什么词.网:电网网络网兜天罗地网漏网之鱼眉:眉宇眉心书眉眉开眼笑眉清目秀5、理解词语的意思.轰轰烈烈:形容气魄雄伟,声势浩大.拜访:敬辞,访问.肮脏:脏;不干净.污浊:(水、空气等)不干净;浑浊.寒暄:见面时谈天气冷暖之类的应酬话.理直气壮:理由充分,因而说话有气势.三再读课文,理清线索1、自读课文,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交流查找的资料.陈蕃,东汉大臣,为官清正廉洁,刚正不阿,被世人称为“不畏强御陈仲举”.2、想一想课文可以分为几部分,每部分主要讲了什么.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陈蕃志存高远,但生活懒散.第二部分(第2~5自然段):薛勤针对陈蕃“扫天下”的人不“扫一室”的观点进行批驳,阐述了连小小的屋子都不扫的人,是扫不了天下的道理.第三部分(第6自然段):薛勤的话让陈蕃有所感悟.教学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采用探究式阅读的学习方法,以读课文为基础,通过讨论、辩论等方式联系实际感悟“凡事应该从小事做起”的道理.课文中的故事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时间,但故事仍有现实意义.大事与小事的关系究竟应该怎样看待呢?上课伊始,让学生针对日常生活的具体事务进行“大”与“小”的思考,初步体会二者的辩证关系.而后以“陈蕃是一个怎样的人”这一问题引领全文,指导学生有目的地精读课文.在学生与文本进行对话、对文章大意有了各自独特的感受后,为他们创设交流的平台.在讨论、辩论中大家各抒己见,一方面对文章进行梳理,深化对文章的感悟,另一方面也能够活跃气氛,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1、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画“ .着.实(zháo zhu) 肮脏.(zāzàng)不禁.(jījìn)懒散.(sǎsǎ)2、比一比,再组词.3、阅读短文,回答问题.贪小失大昔蜀侯①性贪,秦惠王②闻而欲伐之.山涧峻险③,兵路不通.乃琢石为牛,多与金帛置牛后,号“牛粪之金”,以遗④蜀侯.蜀侯贪之,乃堑⑤山填谷,使五丁力士⑥,以迎石牛,秦人帅师随后而至.灭国亡身天下所笑,以贪小利失其大利也.[注释]①蜀侯:蜀国国君. ②秦惠王:战国时秦国国君. ③峻(jùn)险:高峻险阻.④遗(wèi):赠送. ⑤堑(qiàn):凿挖. ⑥五丁力士:古代神话中的五个大力士.译文:从前,蜀国国君性情贪婪,秦惠王听说后想去讨伐他.但是蜀地山水高峻险恶,行军无路可通.于是,秦惠王命人雕刻了石头牛像,把很多黄金丝帛放在石牛的后面,说是牛拉出来的,拿它送给蜀国国君.蜀国国君贪婪石牛,便凿山填谷,派五个大力士去迎搬石牛,结果秦军趁机随后追到.国家灭亡了,性命丢掉了,被天下人耻笑,这就是贪图小利而失掉大利呀!(1)你知道类似的故事吗?把名称写下来.买椟还珠(2)读完短文后,你有什么体会?我们一定要顾全大局,不要因为贪图一些小的利益,而使大的利益也失去了,最终一无所有.1、领悟“扫一室”与“扫天下”的特殊含义,懂得心存大志也应从小事做起的道理.2、复述课文,感悟文中反问句的意思及用法.教学课件.一检查复习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二学习课文内容1、学习第3、4自然段.(1)陈蕃屋子的环境是怎样的?他是怎样认识这个情况的?(2)学生独立思考后,可以与同桌交流一下.(3)学生交流汇报.(4)课件出示描写陈蕃屋子环境的语句.屋子里又脏又乱,桌子上书呀、杂物呀什么都有,满是灰尘;地上到处是垃圾,墙壁上有不少蜘蛛网.屋里不仅肮脏,连空气也显得污浊.你从中看出什么?学生甲:我觉得陈蕃的屋子太脏太乱了.学生乙:从他的屋子可以看出他不爱收拾打扫,懒散到了极点.(5)课件出示陈蕃的语言.没想到陈蕃却满不在乎地说:“大丈夫活在世上,要干的是轰轰烈烈的大事业,要扫除的是天下一切不平之事,哪里会花心思去清扫小小的一间屋子呢?”他说得理直气壮,很有些得意的神气.①指名读这段话.②谈谈你对他说的话的理解.学生甲:陈蕃认为大丈夫要干大事业,清扫小小的一间屋子只是小事,不必花心思.学生乙:陈蕃认为清扫小屋子这样的事只是日常小事,只是举手之劳.大丈夫应花心思在大事业上.学生丙:我认为陈蕃的想法是糊涂的,是错误的.③体会陈蕃当时说话的语气.(满不在乎、得意.)学生练习读,指名读,师生评议.2、学习第5自然段.年轻人,你连一间小小的屋子都不扫,又怎么去扫天下呢?(1)指名充分读句子,读出反问的语气,感悟反问句表达意思的力度.(2)说说这句话所表达的意思.(你连一间小小的屋子都不扫,是扫不了天下的.)(3)在反复朗读中学会把反问句改为陈述句.(4)老师小结.这样的句子叫反问句.反问句在表达内容上比陈述句更有力度.3、学习第6自然段.(1)指名读第6自然段.(2)提问:陈蕃觉得薛勤的话很有道理,他明白了什么?学生甲:连一间小小的屋子都不扫,是扫不了天下的.学生乙:只有勤于“扫一室”,才能“扫天下”.4、复述课文.(1)想想作者的思路以及课文结构的安排顺序.(2)同桌互相练习复述,互相补充.(3)以推荐或自荐的形式汇报复述.三总结全文1、领悟“扫一室”和“扫天下”的特殊含义和关系.学生甲:“扫一室”主要指平常小事.学生乙:“扫天下”指轰轰烈烈的伟业.学生丙:两者之间有必然的联系,成就一番伟业往往需要从每一件小事做起.2、老师总结.“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只有从小事做起,才能成就一番大事业.教学时,通过有层次的提问后,学生渐渐进入情境.对于课文中的陈蕃的行为甚为不满,从他们朗读薛勤对陈蕃的一番话中可以感受到薛勤的那种语重心长、怒其不争.究竟对于“小习惯与大事业”之间的内在联系孩子们是否能理解?何不给他们一方寸土,让他们把收获的种子撒播下去?于是教师可以设计看似简单实则有着丰富内涵的问题:“读了这篇文章,你想对陈蕃说些什么?”让学生进行3到5分钟的练笔,加深领悟.当然,这篇课文中,有一个人一定不能忘记,那就是唤醒、帮助陈蕃的人——薛勤.教师可以采用人物对话的方式深入其内心世界,追问薛勤为什么是“盯”而不是“看”或“瞅”,为什么用质问的语气指点陈蕃而不是骂他或直接讲道理.总之,讲授以历史故事为题材的课文时,一定要穿越时空,连接历史——告诉学生历史以外的历史:陈蕃因为为官清廉而深受人们的爱戴,也许正是因为有了薛勤的“教育”,才有了后来“徐庶下陈蕃之榻”.1、照样子,写词语.例:轰轰烈烈断断续续地地道道安安静静例:满不.在乎漫不经心毫不犹豫文不对题2、选词填空.留言格言诺言谎言誓言预言名言忠言(1)用书面形式等留下的话叫(留言).(2)宣誓时所说的话叫(誓言).(3)预先说出的关于将来要发生什么事情的话叫(预言).(4)著名的话,常被人们引用来说理的话叫(名言).(5)含有劝诫和教育意义的话叫(格言).(6)应允别人的话叫(诺言).(7)诚恳劝告别人的话叫(忠言).(8)虚假不实的话叫(谎言).3、照样子,改写句子.例:你连一间小小的屋子都不扫,又怎么去扫天下呢?你连一间小小的屋子都不扫,是扫不了天下的.(1)林林不能按时完成各项作业,怎么能当“学习标兵”呢?林林不能按时完成各项作业,是不能当“学习标兵”的.(2)总看见自己身上的优点,看见别人身上的缺点,怎么会进步呢?总看见自己身上的优点,看见别人身上的缺点,是不会进步的.1、陈蕃简介陈蕃(?~168),东汉名臣,字仲举,汝南平舆(今属河南)人.桓帝时任太尉,为官清廉,名重当时.针对当时人民起义,陈蕃主张从统治阶级内部寻找原因,施以德政感化,而不能采取残忍的镇压手段.后因与李膺等联合反对宦官被免职.灵帝即位,他被任命为太傅,封高阳乡侯,并委以国政.陈蕃与外戚大将军窦武合谋剪除宦官.事败后,窦武被杀.陈蕃率官属及太学生八十余人攻入宫门,欲解救窦武,兵败入狱被害.陈蕃为人方正,厌恶特权,为太学生所敬重,被尊为“不畏强御陈仲举”.对汉末士大夫崇尚气节之风影响很大.2、陈蕃轶事在汉朝时,中国还没有科举制度,朝廷选拔官吏的形式是“举孝廉”.陈蕃也不例外,在20岁刚出头时以举孝廉入仕,拜为郎中.不久,其母病故,陈弃官行丧.三年后,刺史周景任命他为别驾从事,他却因与周景谏诤不合,又弃官而去.这之后,公府也曾举荐其为方正,率直的陈蕃再次推掉.一直到太尉李固举荐,陈蕃这才离家为官,征拜议郎,再迁为乐安太守.后来,汉朝重臣李膺到青州做刺史.李膺的威政天下闻名,青州各地平日欺民榨财的官员听到风声,吓得都弃官而逃,唯独陈蕃安然而坐,“蕃独以清绩留”.所谓不鸣则已,一鸣惊人.陈蕃的一鸣惊人,缘于他的一次“犯上作乱”.虽然他为此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却赢得了一个“不畏强御陈仲举”的美名.陈蕃在乐安任太守时,正值东汉外戚、宦官专权弄事之时.有一次,汉顺帝之妻梁皇后的哥哥、时任大将军的梁冀写了一封信给陈蕃,让陈蕃为他做一件事.作为一名地方官员,能攀上像梁冀这样的高官无疑能青云直上,这是一般为官者梦寐以求的事.但陈蕃却不以为然.梁冀的信使来找陈蕃,陈蕃拒而不见,信使便假传大将军求见.陈蕃一怒之下,用皮鞭将信使打死.这种有悖情理的做法当然让一贯飞扬跋扈的梁冀所不容.他在皇帝面前一番“声讨”,陈蕃便被贬到修武县做了一名县令.幸运的是,由于陈蕃在任时政绩显著,没过多久,汉顺帝再次起用陈蕃,拜尚书.直至后来灵帝时官至太傅.3、文学小品觉者说:一花一世界,一沙一乾坤.感知世界的大小,我们受自身条件的局限,受智慧有无的限制,同时我们也受到自身心理方面的影响.有一个吸毒的囚犯,被关在牢狱里,他的牢房空间非常狭小,住在里面很是拘束,不自在又不能活动.他的内心充满着愤慨与不平,倍感委屈和难过,认为住在这么一间小囚牢里,简直是人间炼狱,每天就这么怨天尤人,不停地抱怨着.有一天,这个小牢房里飞进一只苍蝇,嗡嗡叫个不停,到处乱飞乱撞.他心想:我已经够烦了,又加上这讨厌的家伙,实在气死人了,我非捉到你不可!他小心翼翼地捕捉,无奈苍蝇比他更机灵,每当快要捉到它时,它就轻盈地飞走了.捉了很久,还是无法捉到它,他这才感叹地说:“原来我的小囚房不小啊!居然连一只苍蝇都捉不到,可见蛮大的嘛!”此时他悟出一个道理,原来:心中有事世间小,心中无事一床宽.小小的牢房,当你认定是人间地狱,小得喘不过气的时候,特别是抱怨不平时,让你无比难受.其实,生活于天地之间,当你被世间的名利、荣辱、是非等东西缠得心烦意乱的时候,你会感觉这个世界太小,让你极不自在,极其厌烦.当你绝望的时候,你会认为世界小到了无法容身的地步.但是,如果你心态坦然,并不为身外之物牵肠挂肚,也不为即使是小牢房一样狭小的空间而烦心和愤慨,那么,斗室就变成了天地一样的广阔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