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现代文学史整理
中国现代文学史整理(1)
中国现代文学史整理30年代文学(革命文学)一一、、3300年年代代文文学学思思潮潮((人人文文主主义义文文学学思思潮潮和和左左翼翼革革命命文文学学思思潮潮))1. 人文主义文学思潮(1) 梁实秋的文艺思想,代表了新月派的现代雅士文学思想。
他受美国白璧德主义的影响,提出以“健康的常态的普遍的”人性为核心的理性评价的文学标准,籍古典主义的“节制”概念为其雅士美学追求。
他在艺术上批评浪漫主义、现实主义,在思想上否定个性主义,几乎是整体地否定了五四新文学运动。
梁实秋的文艺思想包括:一、人性论。
(他强调把人性作为文学的唯一标准。
梁实秋认为,人性是超阶级的,他的人性概念本质上是一个伦理概念。
他所谓的人性是二元的,一是以想象情感为代表的;一是以理性为代表的。
他主张文艺上的“合于理性的束缚”。
梁实秋的人性论,是以理制欲的人性论。
)二、天才论,声称“文学不是大多数人的”。
(2) 朱光潜30年代的著作《给青年的十二封信》《谈美》(1932)《文艺心理学》(1936)《变态心理学》朱光潜的美学、文艺学思想以人文主义为核心,结合现代心理学,将现代人文主义心理学与美学思想运用于文学研究。
他提倡“自由生发,自由讨论”,奉行严谨而超脱的风格,强调文学表现人生和怡情悦性的功能,维护文学的独立自足性。
2. 左翼革命文学思潮(1)1928年无产阶级革命文学运动(“普罗文学”)兴起。
(2)左联:1930年3月2日,鲁迅、冯雪峰、柔石等人在上海霞飞路出席了中国左翼作家联盟的成立大会,会上通过了蒋光慈、冯乃超等制定的左联理论纲领和行动纲领。
1930年11月被吸入国际革命作家联盟,1936年初经共产国际指示解散。
(3)左联进行的文学活动:一、 创办刊物二、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译介和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提倡三、 加强了与国际无产阶级文学运动的联系四、 推动文艺大众化运动五、 文学思想集中体现为对无产阶级现实主义、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创作方法的提倡六、 培植了大量的文艺青年3. 30年代重大文学论争(1)1928年革命文学派对鲁迅、茅盾等五四作家的批判。
中国当代文学史知识点整理
中国当代文学史知识点整理随着时代的推进,中国当代文学也在不断发展变化。
本文将针对中国当代文学的历史背景、影响因素、代表作品、作家群体等方面进行较为详细的介绍,希望能为读者进一步了解中国当代文学提供帮助。
一、历史背景中国当代文学的历史背景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期。
当时中国的社会面临着严重的政治和经济危机,被列强侵略和割据,文化上的多元化也导致了文学风格的多样性。
随着中国的民族解放运动的兴起以及新文化运动的推动,中国当代文学也开始逐渐形成。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当代文学的新阶段的开始。
在新政权的推动下,文化和艺术逐渐得到发展,中国当代文学的发展方向也逐渐清晰。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行,中国社会和文化开始发生深刻的变革。
在这种背景下,中国当代文学在实践创新和风格多样化方面进一步得到了发展。
二、影响因素1. 政治背景政治背景是中国当代文学发展的重要因素。
中国的近现代史上几十年的政治动荡和社会变化,对中国当代文学的艺术语言、主题和创作风格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特别是在文化大革命期间,中国的整个文化和艺术,包括文学都受到了摧残和破坏。
这种政治环境对于中国当代文学的风格和主题产生了严重的影响。
2. 思想变革中国当代文学的发展中另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思想变革。
新时期的思想理论主张独立自主的创作,并且强调个性和自由,这为中国当代文学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土壤。
同时,对于中国文化传统进行的思想反思也是中国当代文学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从“文化大革命”的灾难中走出来的中国社会,开始重新审视传统文化并以此作为自己的基础。
3. 社会环境社会环境同样是中国当代文学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
当代中国社会的多元化和全球化趋势,为中国当代文学提供了广阔的机会和创作空间。
社会的变化和发展也为中国当代文学的创作提供了真实的原材料和实践的支撑,这让当代文学更加生动和鲜活。
三、代表作品中国当代文学几十年的发展,涌现出了许多具有代表性的作品。
以下列举几部代表性的作品,期望能为读者提供一定的参考:1. 莫言《红高粱家族》《红高粱家族》是莫言的代表作品,它通过讲述一个农村家庭的故事,生动地展现了中国农村的真实面貌,也反映了中国特殊的农村文化和传统。
中国当代文学史资料整理
1、17年小说1、历史题材:再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政治斗争史、革命战争史。
《红日》、《红旗谱》、《红岩》、《保卫延安》、《青春之歌》、《林海雪原》等。
特点:(1)史诗风格;(2)纪实品格;(3)政治色彩。
2、现实题材:写土地改革后农民观念变化的,描写大跃进时期农村的现状的,描写两条道路斗争的,反映工业题材的等。
如《“锻炼锻炼”》、《创业史》、《山乡巨变》等。
小说在这一阶段,也存在少量干预现实的作品,如王蒙的《组织部新来的年轻人》,刘绍棠的《田野落霞》等。
表现民间人情人性的作品有:萧也牧的《我们夫妇之间》(建国后最先遭受批判的作品),邓友梅的《在悬崖上》,宗璞的《红豆》,丰村的《美丽》,陆文夫的《小巷深处》,李威仑的《爱情》,高缨的《达吉和她的父亲》等短篇。
一、干预生活冲破题材禁区的作品白危的《被围困的农庄主席》、刘绍棠的《田野落霞》、耿简的《爬在旗杆上的人》、李准的《灰色的帐篷》、何又化(秦兆阳)的《沉默》、李国文的《改选》、王蒙《组织部新来的年轻人》(对官僚主义的批判和对青春的呼唤。
刘世吾与林震)等。
这些作品贴近现实、针对性强、对现实生活中一些不健康甚至阴暗的东西,如官僚主义、革命意志衰退、主观主义、教条主义、逢迎领导、欺压群众、强迫命令等进行了揭露、鞭挞、针砭和讽刺,具有批判的锋芒和积极的意义。
(一)创作成就:1、一批有一定艺术价值,反映历史和现实的作品出现,新的创作群体出现。
2、作家以自己的创作,以各种方式曲折艰难的影响和抵制着左倾的政治思潮和对文艺的干预。
(二)本阶段小说的艺术局限:1、文艺政治化2、题材单一化3、手法简单化4、人物形象扁平化5、作家非专业化2、批判运动1950年代重要的文学史事件:1.对电影《武训传》的批判2.对肖也牧及《我们夫妇之间》的批判3.对俞平伯《红楼梦研究》及胡适的批判4.对胡风集团的批判5.对丁玲、冯雪峰“反党集团”的批判对于“胡风反革命集团”的批判,集中体现了1949年以后左翼文学内部在对文学与政治关系的理解、文学规范的设置、文学体制的建立,特别是在对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认识等问题上的重大分歧与严重冲突。
大学近现代文学史重点内容笔记整理
近现代文学史重点内容三十年代的小说(一)新感觉派:定义:新感觉派是30年代海派文学中的重要一支,是活跃于20年代末至30年代前半期的一个现代主义小说流派。
新感觉派的主要阵地是《无轨列车》、《新文艺》和《现代》等刊物。
特征:1.快速的节奏,频繁描写都市生活现代派方法描写现代都市。
2.追求感觉印象3.心理描写,潜证描写(强化人物内心世界,弱化现实存在),重视心理情绪。
4.在复杂微妙的内心矛盾冲突中着力刻画人物两重人格,主观与客观相分离,理智与情感相冲突。
三十年代的小说(二)老舍:1.老舍的知识结构:①赴英留学期间系统通读中国古代小说与古典诗赋;②在英国留学期间大量阅读古希腊作品,拓宽了艺术视野,使小说具有一种气魄;③阅读了狄更斯、康拉德等西方现实主义作家的作品。
2.老舍对人情世态与人物性格的深刻体验与把握:老舍从小生活与底层社会,十分了解底层人物的性格,熟悉当时的3.老舍早期创作小说的得与失:得:①老舍早期作品通过对“市民生活”全景式的描写,表达了对传统文化的批判和对国民性的关注;②他在写人性、人伦的时候是从文化的角度出发来划分,而非阶级;③他的小说早期创作了四种市民人物:老派的市民、新派的市民、底层市民、理想市民。
老舍通过“老派市民”的刻画,揭示了市民的生活病态,批判了传统文化;老舍通过“新派市民”的刻画,揭示了市民的虚荣、浅薄、堕落,以及对西方文明以及五四新潮的反思与批判;老舍通过“底层市民”的刻画,展示了在特定文化环境下人物的命运,揭示了文化对人伦的影响,试图寻找市民“劣根性”的源头;老舍通过“理想市民”的刻画,展示了对传统道德观的向往。
④老舍的早期小说以他广阔的文化视野展示了古都时期新旧社会交替与共存的社会现状。
⑤老舍早期小说所描写的古都都是在他离京时所写,带有回忆性。
同时是在新的环境下对旧生活的重新认识,具有一种现代意识。
失:①他早期的小说时代感不强,背景大多是五四特定时期的冲动与激情,但并未写出新思想鼓动下青年人的精神面貌;②他的小说格调油滑,刻意追求笑料、诙谐,追求过分了就是一4.老舍小说的特点:①浓郁的京味儿;②形象鲜明的市民王国;③文化审视和社会批判相融合的思想意蕴;④小说文体的创新。
自考《中国现代文学史》整理资料汇总
自考《中国现代文学史》整理资料汇总中国现代文学史是中国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了从20世纪初到现代的文学作品和发展历程。
下面是自考《中国现代文学史》的整理资料汇总。
1.五四运动(1919年):五四运动被认为是中国现代文学的起点,它是一场反对帝国主义侵略和封建主义束缚的思想解放运动。
在这一时期,一批有志青年投身于文学创作和思想的探索,提倡新文化运动。
2.新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是五四运动的一部分,主张彻底改变旧文化、旧教育和旧社会制度,提倡民主、科学和人权。
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有胡适、陈独秀、鲁迅等。
这一时期出现了许多文学杂志,如《新潮》、《新青年》等,对中国文学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3.鲁迅: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的重要代表人物,他是一位作家、思想家和文化评论家。
鲁迅的作品以揭露社会黑暗、批判封建社会为特点,代表作品有《狂人日记》、《阿Q正传》等。
他对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4.心理主义文学:心理主义文学是中国现代文学的一个重要流派,它强调人物内心世界的描写和思想感情的表达。
代表作家有郁达夫、沈从文等。
5.抒情诗:抒情诗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另一个重要流派,它以表达诗人自身感情和思想为主要特点。
代表作家有徐志摩、戴望舒等。
6.新诗运动:新诗运动是中国现代文学的文体运动,它试图打破传统诗歌的形式和内容,追求新的艺术表达方式。
代表作家有胡适、周树人等。
8.现代小说:现代小说是中国现代文学的重要形式之一,代表作家有老舍、茅盾等。
9.文化大革命:文化大革命是中国现代文学发展的一个重要事件,它对中国的文学创作和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这一时期,许多作家和文学作品受到审查和限制。
10.开放以来的文学发展:开放以来,中国的文学创作得到了空前的自由和活力。
一些作家以写实主义和后现代主义为特点,代表作家有余华、莫言等。
以上是《中国现代文学史》的一些重要内容和代表人物,通过学习这门课程,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历程和文学的主要流派。
中国现代文学史笔记整理
中国现代文学史笔记整理一、鲁迅《呐喊》的主题——对封建传统的批判1.《怀旧》——对《呐喊》的铺垫(不是《呐喊》的文章)寓庄于谐,在趣味笔触里透视人性,表现了传统文化在现实中延续了一千多年后的一片夕阳残景。
传闻土匪来临,私塾先生为代表的乡绅阶级打算实行“中庸”,对匪迎合,匪退则贿赂官府,苟且偷安,姨太太们拿逃难作春游,乡民则愚忠而贪财。
由早先的文言小说《怀旧》,鲁迅的特质已然呈现,是现代意义上的小说杰作。
2.《狂人日记》——对《呐喊》总主题的深刻揭示《狂》是鲁迅的第一篇白话小说,运用象征手法,以日记体、内心独白的形式,通过迫害狂患者的内心独白向封建礼教发起最猛烈的袭击,指出礼教吃人的思想。
“所谓中国的文明者,其实不过是安排给阔人享用的人肉的筵宴。
所谓中国者,其实不过是安排这人肉的筵宴的厨房。
”3.《风波》——被辱者与被损害者的形象《风波》作者以传神的白描手法勾勒出中国江南小镇及乡土人物的风味神情,着力表现一场风波——皇帝做了龙庭,给七斤及七斤家人带来的恐慌,表明辛亥革命的民主观念距离广大的劳苦大众还非常遥远。
表达了作者对他们的深刻同情,同时也展现了鲁迅作品的简凝之美。
4、《孤独者》——觉醒者的悲哀《孤独者》中的魏连殳是被社会的经济压力和精神压力摧毁的。
魏连殳被当时的社会视为“异类”,最终连工作也找不到,穷困潦倒后则像孔乙己一样被周围的社会所冷落、歧视。
他不甘于这种被冷落和被歧视的地位,他要向整个社会进行报复。
但这种报复也正是他的失败,他不得不屈服于周围社会的价值观念,以“上等人”的姿态驱使、玩弄那些“下等人”。
《孤独者》表现了一个留洋知识者归国后的人生窘境,他躬行于自己以前所反对的东西,拒绝和排斥先前所崇仰、所主张的一切了,他已经真的失败——然而他胜利了。
二、文学研究会文学研究会于1921年1月成立于北京,由周作人、沈雁冰、郑振铎、叶绍钧(叶圣陶)、王统照、许地山等12人共同发起,是新文学运动中成立时间最早的一个专门性社团,也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影响最大的文学社团之一,它以“研究世界文学,整理中国旧文学,创造新文学”为宗旨,以改革之后的《小说月报》为主要活动阵地,将文学要“表现人生,指导人生”的社会功用诉求与现实主义的创造方法密切结合,为“人的文学”的进一步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对于现实主义文学在中国新文学中的主流地位的确立有着重要的功绩。
《中国现代文学史》知识要点整理
《中国现代文学史》知识要点整理一、前言:1.定义现代文学:指20世纪中叶以来,受到西方现代化、近代化思潮以及社会政治变革影响,吸收外来文化因素进行创新,揭示现实社会问题的文学。
2.现代文学的特点:呈现了对传统文学的批判、对现实社会的关注,重视表达个体的内心世界,形式上更加多样化。
3.中国现代文学的产生背景:包括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五四新文学等。
二、新文化运动(1915年~1927年):1.新文化运动的起因:对传统封建文化的厌倦、对中国社会和政治状况的关注。
2.新文化运动的核心人物:胡适、陈独秀等。
3.新文化运动的主要成果及特点:倡导科学和民主,主张“民主、科学、自由”;提倡新文学、新教育等现代思潮。
三、五四运动(1919年):1.五四运动的起因:对《凡尔赛和约》的不满和抗议,激发了中国爱国主义情感。
2.五四运动的主要诉求:主张废除不平等条约,实现民主和自由。
3.五四运动对于中国现代文学的影响:标志着中国文学真正走向现代化,使中国文学与世界接轨。
四、五四新文学(1917年~1927年):2.五四新文学的主要代表人物:鲁迅、周作人等。
3.鲁迅的贡献:以其深刻的社会批判精神和独特的表达方式,成为中国现代文学的重要奠基人。
五、新文学的发展与分化(1927年~1949年):1.新文学在这一时期的进一步发展:包括“左翼文学运动”,“民主杂志文学运动”等。
2.左翼文学运动的特点和代表作品:注重社会现实的揭示和批判,代表作品有郁达夫的《春蚕》等。
3.民主杂志文学运动的特点和代表作品:主张独立精神和抒发个人情感,代表作品有丁玲的《“四丁”文集》等。
六、新文学的全盛与受限(1949年~1976年):1.新文学在新中国的发展:进入了“新时期”,文学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一部分。
2.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的兴起:强调描写社会主义建设和革命事业,代表作品有老舍的《骆驼祥子》等。
3.现实主义和人民文学的辩论:在文艺界引起了一场激烈的讨论。
中国当代文学史整理
中国当代文学史(6月25日10:45~12:15)一、名词解释(5个,共50分)文学运动:1.红卫兵诗歌:红卫兵诗歌是发表在“红卫兵小报”上的文艺作品之一,其创作是文革时期的一种特殊现象,大部分是政治的宣传品。
各地的红卫兵诗歌中有代表性的诗篇被辑录为《写在火红的战旗上》。
美学上崇尚神话、狂欢、暴力,以顺口溜的方式、宣言和檄文式的姿态和语式抒写着一种粗鄙、戏谑、混融、亲昵的广场狂欢。
2.文革中的“地下写作”:文革时期的地下文学不同程度的具有“异端”因素,写作和发表处于秘密、半秘密的状态,主要靠手抄本形式在一定范围内传播。
诗歌以其短小易记、感情强烈等特点成为文革时期地下写作的主要形式。
在文革期间受到迫害、失去写作权力的诗人,如蔡其矫、流沙河等,他们或是在受迫害时即兴创作,以曲折或直露的方式表达对专制暴政的反抗,或是进行自觉地秘密创作,以表露自己的心声。
诗歌秘密写作的另一个群体,是青年一代,如郭路生、芒克、多多等,他们在文革后期通过一些“地下沙龙”和“地下诗社”活动,萌发出自己对社会的独立思考。
“文革”期间“地下”文学,除了诗歌以外,还有流传广泛的“手抄本小说”,如张扬的《第二次握手》。
3.革命样板戏:“样板戏”,又称作“革命现代京剧”,是20世纪中国文学史上的一个极其特殊的称谓和现象。
产生于六十年代,流行于文革时期。
它是对传统京剧的一次大胆的尝试和改革,由于江青的参与,样板戏过多地与“阶级斗争”的政治现实相联系,形成“三突出”、“三结合”等一系列模式化的文学观念,导致文革文艺千部一曲的机械复制现象,破坏了新中国文艺的发展。
习惯上将京剧《红灯记》、《沙家浜》、《奇袭白虎团》、《智取威虎山》、《海港》,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白毛女》和交响音乐《沙家浜》并称“八个样板戏”。
4.新时期朦胧诗: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是新诗潮诗歌运动的产物,又称“新诗潮诗歌”。
围绕北岛、芒克等主编的民刊《今天》,芒克、北岛、舒婷、顾城等一批年轻诗人纷纷发表诗作。
文学常识(文学史):中国近现代文学史梳理
文学常识(文学史):中国近现代文学史梳理王国维,字伯隅、静安,号观堂、永观,汉族,浙江海宁盐官镇人。
清末秀才。
我国近现代在文学、美学、史学、哲学、古文字学、考古学等各方面成就卓著的学术巨子,国学大师。
鲁迅,原名周树人(。
浙江绍兴人,字豫才,十七岁之前曾用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
以笔名鲁迅闻名于世。
鲁迅先生青年时代曾受进化论、尼采超人哲学和托尔斯泰博爱思想的影响。
1904年初,入仙台医科专门学医,后从事文艺创作,希望以此改变国民精神。
鲁迅先生一生写作计有600万短篇字,其中著作约500万字,辑校和书信约100万字。
作品包括杂文、小说、诗歌、评论、散文、翻译作品。
对“五四运动”以后的中国文学产生了深刻而广泛的影响。
毛主席评价他是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可谓知言。
陈寅恪,江西九江市修水县人,1890年7月3日生于湖南长沙,1969年10月7日卒于广州,中国现代最负盛名的历史学家、古典文学研究家、语言学家。
清华百年历史上,四大哲人之一,另外三位是叶企孙、潘光旦、梅贻琦。
(1890—1969)王国维(1877年—1927年)鲁迅(1881.9.25—1936.10.19)陈寅恪(1890—1969)胡适,汉族,安徽绩溪人。
现代著名学者、诗人、历史学家、文学家、哲学家。
因提倡文学革命而成为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之一。
原名嗣穈,学名洪骍,字希疆,后改名胡适,字适之,笔名天风、藏晖等,其中,适与适之之名与字,乃取自当时盛行的达尔文学说“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典故。
(1891.12.17—1962.2.24)沈从文(1902-1988)中国著名作家湖南凤凰县人,祖母刘氏是苗族,其母黄素英是土家族,祖父沈宏富是汉族。
因此,沈从文的民族身份可以是此三个民族的任何一个,但沈从文本人却更热爱苗族,他的文学作品中有许多对于苗族风情的描述。
沈从文是作家、历史文物研究家。
14岁时,他投身行伍,浪迹湘川黔边境地区。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考点整理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考点整理考点一:文学研究会1)社团成立的时间:1921年1月2)社团成立的地点:北京3)主要发起人或主要成员:发起人有周作人、朱希祖、蒋百里、郑振铎、耿济之、孙伏园沈雁冰、叶绍钧、许地山、王统照、瞿世英、郭绍虞等12人4)主要文学主张和创作特点:宣称要“研究介绍世界文学,整理中国旧文学,创造新文学”认为“文学应当反应社会的现象,表现并且讨论人生的一般问题。
”创作“为人生”的文学5)主要刊物或主要作品:《小说月报》6)在文学史上的地位或意义:它说五四时期规模最大、影响最大的社团创造社1)时间:1921年6月2)地点:日本东京3)主要发起人或主要成员:郭沫若、成仿吾、郁达夫、张资平、田寿昌、穆木天、张凤祥、徐祖正,后增加李初犁、冯乃超、彭康、朱境我、李一氓、阳翰生等人4)主张:为艺术而艺术,强调文学必须忠实地表现作者自己内心的要求,作品大都侧重自我表现,带有浓厚的抒情色彩,直抒胸臆和病态的心理描写往往成为表现内心矛盾和对现实反抗情绪的主要形式5)主要作品或刊物:《创造》季刊、《创造周报》、《创造日》、《洪水》等刊物后增《创造月刊》、《文化批判》、《流沙》等,提倡“表同情于无产阶级的革命文学”新月社1)时间:1923年2)地点:北京3)主要发起人或主要成员:徐志摩、闻一多、梁实秋、陈源、胡适、余上沅等人4)主张:倡导新格律诗,主张诗的音乐美(指音节和韵脚的和谐,绘画美,建筑美5)地位或意义:对中国戏剧的程式化、象征性等特点加以肯定湖畔诗社1)时间:1922年4月2)地点:杭州3)主要发起人或主要成员:潘漠华、冯雪峰、应修人、汪静之4)主张或特点:湖畔诗社是沐浴五四时代精神成长起来的诗人,具有清新、自然、、纯情、率真的特点,个性解放思想是他们创作的基石,他们将爱情、婚姻自由几乎当成了个性解放、自我完善的全部内容。
他们坦率的告白爱情,抒写五四青年爱的觉醒,对自由爱情的向往与追求。
5)主要作品:四人合集《湖畔》汪静之《蕙的风》潘、冯、应《春的歌集》谢旦如《苜蓿花》6)地位或意义;湖畔诗派的情诗,揭破了封建礼教的虚伪,展示了五四新人的青春人格与气质,体现了对女性人格、尊严、价值的尊重,对人的情爱自由的肯定,是真正的现代情诗乡土小说1)时间:20年代中期代表人物:许杰、王鲁彦、王任叔、台静农、彭佳煌、黎锦明、废名)2.3)主张与特点:乡土小说作家都来自农村,寓居于京沪等地的游子,目击现代文明和宗法制农村的差异,在改造国民性思想的启迪下,带着对故乡和童年的回忆,用隐含着乡愁的笔触,将“乡间的死生,泥土的气息,移在纸上”以其刚健、清新、质朴之气使创作界面目一新,又由于携带着对各地乡情民俗的纪实和描写,显示了鲜明的地方色彩,从整体上呈现出比较自觉而可贵的本土化追求4)代表作:许杰《惨雾》许钦文《鼻涕阿二》彭佳煌《怂恿》台静农《拜堂》《天二哥》《红灯》5)地位或意义:推动了五四新小说在写实方向上的长足发展,对20世纪中国文学的整体格局也有长远的影响东北小说群1)时间:30年代中期2)代表人物:萧红、萧军、端木蕻良、舒群、罗烽、白朗、李辉英、骆宾基等3)主张或特点:他们怀着对故乡的深切思念,对日本侵略者的仇恨创作小说,以粗犷的风格把这片黑土地上生生死死和不屈的灵魂移到了纸上,有鲜明的东北地方特色4)代表作:萧红《生死场》萧军《八月的村庄》端木蕻良《鸳鸯湖的忧郁》《科尔沁旗草原》舒群《没有祖国的孩子》骆宾基《边陲线上》5)地位或意义:开了现代抗日文学的先河,具有浓郁的爱国主义情绪京派小说:是指1930年前后新文学中心南移上海后继续在北平活动的一个自由主义作家群1)代表人物:沈从文、废名、萧乾、芦焚、朱光潜2)艺术观念:标举健康与纯正,反对“文以载道”浅陋,在一个充满变化的时代里,执意拉开与现实政治的距离,去关注纯朴、原始的乡村世界,寻找和挖掘那里永恒不变的人性美、人情美3)审美趣味:崇尚和谐,鼓吹情感的节制与艺术技巧的恰当4)特点:京派小说讲究艺术技巧,追求题材的新鲜、结构的多样和文字的明净,注重氛围渲染和风情描写,具有圆熟静穆的诗美和牧歌情调。
中国现代文学史整理资料
中国现代文学史整理资料老舍小题1、老舍,满族,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是描绘市民社会生活的艺术大师。
2、1921发表短篇处女作《她的失败》,在英国完成3部长篇小说《老张的哲学》1926、《赵子曰》1927、《二马》1929,均连载于《小说月报》3、长篇童话《小坡的生日》19294、6部长篇《猫城记》1932、《离婚》1933、《牛天赐转》1934、《骆驼祥子》1936、《文博士》1936--1937、《大明湖》被战火所焚,1部中篇《新时代的旧悲剧》1935,3个短篇小说集《赶集》1934、《樱海集》1935、《蛤藻集》19365、从抗战爆发到全国解放,长篇:《火葬》1944、《四世同堂》1944--1948、《鼓书艺人》1949,中篇《我这一辈子》1947,中篇小说集《月牙集》1948,短篇小说集《贫血集》1944、《东海巴山集》1946、《微神集》1947,话剧《残雾》1940、《张自忠》1941、《面子问题》1941 30年代新诗1、1928年创办《新月》月刊,1931创办《诗刊》季刊2、1932年施蛰存创办文艺刊物《现代》3、现代派诗人的代表性诗集:《望舒诗稿》戴望舒1937、《鱼目集》卞之琳1935、《汉园集》何其芳、卞之琳、李广田合集“汉园三诗人”《预言》何其芳1945、《二十岁人》徐迟1936、《绿》玲君1937、《石像辞》南星1937、《春野与窗》林庚19344、何其芳,把自己写诗的道路成为“梦中道路”,《预言》、《季候病》、《再赠》废名代表作《十二月十九夜》林庚《沪之雨夜》、《夜行》、《空心的城》5、政治抒情诗:郭沫若诗集《恢复》殷夫,原名徐伯庭,学名徐祖华,笔名白莽,《孩儿塔》、《伏尔加的黑浪》、《一百零七个》、《诗集》等4本诗集,《别了,哥哥》、《血字》、《议决》、《一九二五年的五月一日》,被称为“红色鼓动诗”6、蒲风,原名黄日华,诗歌集《茫茫夜》、《摇篮曲》、《生活》、《钢铁的歌唱》,长篇叙事诗歌《六月流火》7、长篇叙事诗:杨骚《乡曲》、穆木天《守堤者》、王亚平《十二月的风》、柳倩《震撼大地的一月间》、温流《我们的堡》、江岳浪《饥饿的咆哮》8、臧克家,新月派,1933自费出版第一本诗集《烙印》,1934《罪恶的黑手》、《自己的写照》、《运河》1936等诗集,《烙印》、《老马》、《当炉女》、《难民》等是有名的诗篇,被称为农民诗人、乡土诗人9、田间和艾青的诗歌创作开始也是以农村生活为题材的。
中国当代文学史(上)复习资料整理
中国当代文学史复习资料整理(预先,一版)填空题大多为作品(人物、情节等)和作家,一些文学史内容一、名词解释1、伤痕文学:产生于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
开山之作为刘心武的《班主任》,因卢新华的短篇小说《伤痕》而得名,主题主要于展示“文革”给人民大众带来的精神与肉体创伤。
作品中充满了往昔的苦难,其基调是愤懑不平的宣泄,情感过于强烈,说教意味浓烈。
在新时期文学中起到了引领潮流、冲破束缚的作用,具有积极意义。
代表作有周克芹的《许茂和他的女儿们》、从维熙《大墙下的红玉兰》等。
2、反思文学:继伤痕文学产生后出现的文学现象,超越暴露、控诉的情感式宣泄,引入思考、理性分析的成分。
其具有深邃的历史纵深感和较大思想容量,揭露社会历史悲剧并剖析悲剧人物的命运,同时以启蒙式话语突出了极左政治与传统封建思想造成人的深刻异化,赞美不屈不挠的人性力量和知识分子的执着信仰。
但也削减了伤痕文学的忏悔和绝望,一定程度上回避了文化大革命的灾难性性质。
代表作品有茹志鹃《剪辑错了的故事》(1979,开端标志),王蒙《布礼》、《蝴蝶》,古华《芙蓉镇》等。
3、改革文学:兴起于1981年前后,这类作品从各个侧面真实地反映了中国社会改革的热潮,形象地刻画了各条战线改革者的精神风貌和鲜明个性,以追求国家现代化为灾难重建的途径。
代表作有蒋子龙《乔厂长上任记》、张洁《沉重的翅膀》、路遥《人生》等。
4、“三个崛起”:新时期有关朦胧诗讨论中出现的三篇文章,分别是谢冕《在新的崛起面前》、孙绍振《新的美学原则在崛起》、徐敬亚《崛起的诗群》。
这些文章倡导的“新的美学原则的崛起”为“朦胧诗”提供了理论支持。
5、《芙蓉镇》:古华所作的长篇小说。
主要描写了主人公胡玉音在粮站主任谷燕山和大队书记黎满庚支持下,摆米豆腐摊子致富盖楼。
“四清”运动时,被“政治闯将”李国香和“运动根子”王秋赦作为走资本主义道路的罪证查封,胡玉音被打成“新富农”,丈夫自杀。
“文革”期间,胡玉音更饱受屈辱,但得到“右派”秦书田的同情并相爱,两人均收到惩罚。
《中国现代文学史》完整笔记整理
《中国现代文学史》完整笔记整理第一章:1917——1949年的文学运动和文学思潮§1、文学革命的兴起(1917——1920)一、晚清文学改良运动的主要内容:1、诗界革命:黄遵宪(反对拟古复古、提倡“我手写我口”)2、小说界革命:梁启超(重视小说的社会地位和社会作用)3、文界革命:梁启超(“报章体”)4、白话文运动:裘廷梁二、“五四”文学革命发生的历史背景:1、晚清文学改良运动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发展2、适应以思想革命为主要内容的新文化运动而发生的三、《新青年》(第一卷名《青年杂志》)——标志着新文化运动的开始创刊时间:1915年主编姓名:陈独秀四、“五四”新文化运动与文学革命的关系:1、文学革命是适应以思想革命为主要内容的新文化运动而发生的,因为旧文学中充斥着封建礼教道德的思想内容,思想革命的深入,必然要求反对旧文学的文学革命;2、而文学革命的开展,批判旧文学观念和旧文学中封建思想道德观念,新文学以民主主义、人道主义、个性主义为内容,也大大推动了思想革命更深入地开展;3、思想革命和文学革命相辅相成,使新文化运动蓬勃发展,成为自有中国以来最彻底反对封建文化和封建旧文学的革命。
五、文学革命的发生过程:1、1917年1月,《文学改良刍议》(胡适)——倡导文学革命的第一篇理论文章。
2、1917年2月,《文学革命论》(陈独秀)——正式举起文学革命的大旗。
3、钱玄同、刘半农等撰文响应,周作人发表《人的文学》、《平民文学》六、鲁迅:《狂人日记》(发表于《新青年》)——第一篇现代白话小说(1918年)七、十月革命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五四”爱国运动的爆发对文学革命的影响:1、李大钊:《什么是新文学》:用白话写的文章,算不得新文学;新文学应建立在“宏深的思想、学理,坚信的主义,从思想和艺术两个方面对新文学提出的要求)2、鲁迅:《狂人日记》小说对封建主义揭露、批判所达到的高度3、郭沫若的新诗,体现了“五四”反抗叛逆、破旧创新的精神八、了解文学革命在创作上的初步成绩和白话文运动的胜利:1、《新青年》上胡适、刘半农、沈尹默等的白话新诗,《新潮》上叶绍钧、汪敬熙、杨振声等的白话新小说和康白情、俞平伯的新诗,都是文学革命的最初实绩。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整理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整理绪论一、现代文学的范围与分期中国现代文学,指起于五四前夕,迄于新中国成立这一时期文学历史,即从1917年发难的“文学革命”到1949年全国第一次“文代会”召开,大约三十二年文学发展历史。
分期1917年到1927年为第一个时期,五四新文学运动的产生和发展时期;1927年到1937年为第二时期,左翼文学运动的形成和壮大时期;1937年到1949年为第三个时期,抗战的民主的文学运动的勃兴和繁荣时期。
二、现代文学的性质1.“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文学,即新民主主义文学”2.“改造民族灵魂的启蒙文学”3.“现代化的与世界文学相沟通的民族文学”4.“用现代文学语言与文学形式,表达现代中国人的思想、感情、心理的文学。
”三、现代文学的主题、题材与形式1.充满矛盾与张力的主题现代作家对待现代化的态度并不是统一的,主题的呈现往往充满了矛盾与较大的差异,呈现出一种“复调现象。
”所谓复调(poliphony)本是音乐术语,指欧洲18世纪(古典主义)以前广泛运用的一种音乐体裁,它与和弦及十二音律音乐不同,没有主旋律和伴声之分,所有声音都按自己的声部行进,相互层叠,构成复调体音乐。
复调小说是前苏联学者巴赫金创设的概念。
"复调"也叫"多声部",本为音乐术语。
巴赫金借用这一术语来概括托斯妥耶夫斯基小说的诗学特征,以区别于"那种基本上属于独白型(单旋律)的已经定型的欧洲小说模式"。
“复调小说”的概念是现代文论的一个重大飞跃,对读者反映论、接受美学、解构主义等都有深刻影响。
2.多样化的题材两大基本题材:知识分子题材与农村题材。
同时又极为广阔:中国社会各个阶层在现代化进程中的思想、命运、形象与心理情绪都无一例外地被摄入作家们的艺术视野。
3.文学形式的现代化与民族化的纠结现代文学前半期:文学形式的“现代化”诉求被置于前所未有的重要地位。
抗战的爆发扭转了这一进程一直在复杂而曲折的历史轨道中寻求自己作为现代民族文学的位置和特色。
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框架整理)
研究架构图第一编第一个十年(一九一七~一九二七年)文学思潮与运动(一)表1:文学革命进程表来源:笔者整理于<<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 表2:文学革命的成果来源:笔者整理于<<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 表3:第一个十年的文学创作潮流来源:笔者整理于<<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 表4:第一个十年的文学创作趋向来源:笔者整理于<<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各类文学创作(一)表5:第一个十年各类文学创作发展及其代表作来源:笔者整理于<<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名家及其作品和影响(一)表6:第一个十年文学名家及其影响来源:笔者整理于<<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第二编第二个十年(一九二八~一九三七年六月)文学思潮与运动(二)表7:三零年代文艺发展的基本线索来源:笔者整理于<<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 表8:自由主义对左翼文学的批评声浪来源:笔者整理于<<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 各类文学创作(二)表9:第二个十年各类文学创作发展及其代表作来源:笔者整理于<<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名家及其作品和影响(二)表10:第二个十年文学名家及其影响来源:笔者整理于<<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第三编第三个十年(一九三七年七月~一九四九年九月)文学思潮与运动(三)表11:战争下的文学发展概况来源:笔者整理于<<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 表11:四零年代几次重要的文学论争来源:笔者整理于<<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各类文学创作(三)表12:第三个十年各类文学创作发展及其代表作来源:笔者整理于<<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名家及其作品和影响(三)表13:第三个十年文学名家及其影响来源:笔者整理于<<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台湾文学表14:台湾文学概况来源:笔者整理于<<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 表15:台湾现代文学的代表性作家来源:笔者整理于<<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表16:台湾文学和香港文学比较来源:笔者整理于<<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伍、书评所谓「现代文学」,即是「用现代文学语言与文学形式」,表达现代中国人的思想、情感、心理的文学。
中国现代文学史笔记(知识点完整整理)
文学思潮与运动三十年代文学思潮要点1、基本概念30年代文学也称现代文学第二个10年(1928-1937年)是第一个十年文学的继承和发展。
1928年始,新文学队伍发生了新的组合,两种文学思潮及其创作构成了30年代文学基本面貌(1)新兴的无产阶级革命文学;(2)继承五四人道主义、个性主义的人文主义文学;30年代左翼文学发展轮廓(三个阶段):(1)1927大革命失败-左联成立前,是无产阶级文学的倡导期。
(2)1930-1936年,左联成立-左联解体。
(3)1936年春-1937/7抗战爆发,文学的转折过渡期。
2、“左联”概况“左联”全称“中国左翼作家联盟”。
1930年3月成立于上海。
主要成员有郭沫若、郁达夫、茅盾、冯雪峰、柔石、沈端先、冯乃超、李初梨、蒋光慈、田汉、阳翰笙、丁玲、冯也频、姚蓬子等。
左联的理论和行动纲领根据前苏联“拉普”纲领而制定。
纲领宣告:“我们的艺术是反封建阶级的,反资产阶级的,又反对‘失掉社会地位’的小资产阶级的倾向,我们不能不援助而且从事无产阶级艺术的产生。
”左联的成立有其国际和国内的背景,国际上,苏日英法等国都有左翼文学组织;国内,经过1928年的革命文学论争,培养了左翼作家队伍,为左联成立提供了思想组织上的准备。
“左联”于1936年自动解散。
“左联”的文学活动及主要功绩(1)创办了许多有影响的文学刊物,如《拓荒者》(蒋光慈主编)、《北斗》(丁玲主编)、《文学导报》(创刊号名《前哨》)、《萌芽》月刊(鲁迅、冯雪峰主编)、《十字街头》(鲁迅主编)。
续办了左联成立前的《创造月刊》《文化批判》《太阳月刊》等刊物。
(2)翻译、介绍、传播和运用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
左联成立后,瞿秋白俄文翻译了马克思主义经典文艺理论著作,并写了《马克思恩格斯和文学上的现实主义》等文章,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文艺思想作了系统全面的介绍与阐述。
他说明了反对席勒化,提倡莎士比亚化的意义,批评了初期无产阶级文学作品中的“主观主义的理想化”和“革命浪漫蒂克”情绪。
中国现当代文学整理笔记
中国现当代文学整理笔记实用文档中国现当代文学整理笔记(以钱理群版《中国文学三十年》和XXX版《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为基础)第一章20年代文学思潮与运动(依钱版名称)一、名词解释:1、晚清文学革新运动:1、在维新运动直接促助下,出现了突破传统的观念和形式,以适应社会改良与变革要求的尝试,其中包括提出“我手写我口,古岂能拘牵”的新诗派,让诗歌“适用于今,通行于俗”的“诗界革命”,将小说的政治宣传与思想教化功能极大提高,企求达到“改良群治”和“新民”目标的“小说界革命”。
以及要求打破桐城派古文藩篱,推广平易畅达的“新文体”的“文界革命”。
2、在晚清,XXX呼吁提倡过白话文,为后来的文学革命大力倡导白话文造成一种蓄势。
3、清末民初,域外小说翻译大盛,打破思想封闭状态,开始参与世界文学“对话”,晚清域外小说输入造成的开放态势被文学革命承续并扩展。
2、“人的文学”:1、1918年12月,《新青年》刊登了XXX的《人的文学》,对当时的文学革命影响很大。
2、XXX从个性解放的要求动身,充分肯定人道主义,强调一种“利己而利他,XXX即是利己”的“理想生活”,提出以“人道主义为本,关于人生诸题目,加以记录研究的文字,便谓之人的文学”,认为新文学即人的文学,应充分表现“灵肉一致”的人性。
这深深影响了五四期间表现个性解放主题的创作,“人的文学”成为五四期间文学的一个中心概念。
3、在《平民文学》中,XXX进一步阐述“人的文学”的主,强调文学须使用于人生上,提出“普遍”与“真挚”的原则,并申明“以真为主,以美即在其中”的文学观念,这对五四期间尤其是为人生派的创作影响很大。
3、鸳鸯蝴蝶派:1、始于20C初,盛行于辛亥革命后,得名于清之狭邪小说《花月痕》中的诗句“卅六鸳鸯同命鸟,一双蝴蝶可怜虫”。
因其容多写才子佳人情爱,又因鸳蝴派刊物中以《礼拜六》影响最大,故又称“礼拜六派”。
主要作家有包天笑、XXX、XXX、XXX、XXX等。
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知识点整理
中国现代文学是指近百年来中国出现的以现实生活为素材的文学作品。
三十年是一个具体的时间段,指1980年代至2024年代的三十年。
这三十年间,中国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都发生了深刻的变革,这些变革也对中国现代文学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1.文化大革命的冲击:文化大革命是中国现代历史的一大特殊时期,对中国整个社会、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文化大革命期间,文学创作受到极大限制,许多作家、艺术家受到打击、迫害,文学作品基本上停滞。
1980年代,随着文化大革命的结束,中国的现代文学开始逐渐复苏。
2.文学的自由与个体价值的探索:1980年代是中国现代文学复苏的关键时期,作家们开始敢于表达个人的想法、体验,以及对社会问题的独立见解。
这个时期的文学作品多样化,创作思路也更加开阔,关注个体的价值与人权问题,如《红高粱》等作品。
3.小说的繁荣:1980年代至今,小说成为中国现代文学的主要创作形式之一、小说以其丰富的想象力、细腻的情感描写和复杂的社会背景,成为表达个人及社会关注的重要媒介。
其中,《丰乳肥臀》、《妻妾成群》、《梦回大清》等作品都取得了较大的影响。
4.频繁的文化转型:在这三十年间,中国经历了许多文化转型,包括从农业社会到工业社会,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等。
这些转型为作家们提供了大量的创作素材和社会背景。
他们通过文学的方式反映和探讨转型过程中的矛盾和挑战。
5.青春与成长:许多中国作家在这三十年间以青春与成长为主题进行了深入的创作,通过描写年轻一代的成长经历,展现了他们在社会变革中的追求、困惑、挣扎和成长。
如《围城》、《红楼梦》等作品都通过讲述主人公的成长经历,反映了这一时期年轻人的心理和现实。
6.女性文学的崛起:这三十年间,中国女性作家开始崭露头角,她们通过自己独特的视角和关注点,呈现了女性在传统社会与现代社会中的角色转变、挣扎与追求。
她们关注女性的生存状态、家庭与事业平衡,如亦舒、莫言等作家。
《中国现代文学史》知识要点整理
2、简单理解五四新文学初期,在各种文体的发展中,为什么散文的成就最大?
其一,传统文学,传统观念的巨大而深远的影响,中国自古以来的文学,以文为本,文章是正宗,这样一种文学主张,对五四散文的发展依然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它无形地在思想中影响着人们。其二,散文创作具有无形庞大的作者队伍,这是其他几种文体不能比的,诗人不一定写小说,剧作家不一定写诗,但所有人都写散文,造成了队伍无形壮大,带来作品数量的优势,成就相对来讲就高一点。其三,五四时间是一个思想大解放的时期,思想空前自由,而散文最能适应当时时代特点,可严肃、可放松,可大可小,这几个方面,决定了散文成就更大。
32, 中国诗歌会1932年9月成立于上海。代表诗人有:蒲风,穆木天,任钧,杨骚等。其机关刊物是《新诗歌》
33, 延安文艺座谈会于1942年5月由中共中央主持在延安召开。
名词解释
1,五四文学革命:五四文学革命是不仅是一次中国文学的革命运动,同时也是中国历史上一次伟大的文化革命运动。经过晚清文学改良运动以来近20年的云雨孕育,五四时期,中国现代文学终于在文学革命的催生下,以崭新的姿态诞生了。五四文学革命是中国现代文学的正式发端。1917年初,胡适,陈独秀在《新青年》上相继发表了《文学改良刍议》和《文学革命论》的文章,标志着文学运动的正式兴起。二人的文章从理论上拉开了文学革命的序幕。很快得到了有识之士的响应。文学革命的实践也迈开了步伐,1918年初以《新青年》为核心形成了新文化的统一战线。以鲁迅郭沫若为代表创作的新文学作品显示了文学革命的实绩,表明了新文学的实质性进展。鲁迅的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郭沫若的新诗集《女神》都从形式上改变了中国文学的旧貌。五四文学革命时期还出现了大量的社团,刊物,并确立了白话文的地位。这次文学革命是中国历史上亘古未有的大变革,他的成功从形式上根本改变了中国文学的面貌,从此中国文学走上了崭新的道路。
(完整版)中国近现代文学常识知识整理
中国近现代文学常识知识整理1.梁启超,又号饮冰室主人,曾倡导“诗界革命”“小说界革命”、,全部著作汇编为《饮冰室合集》。
2.近代学者王国维著有《人间词》及《人间词话》等著作。
3.《古文观止》是由清初吴楚材、吴调侯编选的一部普及性的古文选本。
4.中国现代文学开始于1919 年“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
陈独秀和胡适是推动文学革新的两个代表性人物。
《新青年》是当时主要的文学期刊。
5.文学研究会1921 年1 月成立于北京,它是最早成立的新文学社团之一,文学研究会的主要刊物有《小说月报》等,成员主要有郑振铎、沈雁冰、叶绍钧等。
6. 创造社1921 年7 月成立于日本东京,主要成员有郭沫若、郁达夫等。
7.新月社1923 年成立于北京,主要成员有徐志摩、闻一多、梁实秋等。
8.1922 年春,冯雪峰、潘漠华、应修人、汪静之等因在湖畔写诗,并合集《湖畔》,被称为“湖畔诗人”。
他们对新诗最大的贡献是爱情诗的创作。
广泛的社会批评是鲁迅早期杂文创作的特色。
他早期的杂文主要收入《坟》和《热风》中。
9.鲁迅(右图)后期杂文主要反映20 世纪30 年代中国的社会生活和重大的政治事件,代表作是《且介亭杂文》三集。
10.鲁迅的《狂人日记》是现代文学的第一篇白话小说,它揭露了封建社会“吃人”的本质。
11.《阿Q 正传》是小说中最著名的一篇。
作品突出地描绘了阿Q 的“精神胜利法”。
阿Q 这个人物不仅是中国文学史上,也是世界文学史上的一个典型。
12.《女神》是郭沫若的第一部新诗集,也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部具有突出成就和巨大影响的新诗集,《女神》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作品是《凤凰涅磐》和《女神之再生》。
13.郁达夫是“五四”新文学运动中产生过重大影响的作家。
他的第一部小说集《沉沦》是作者留日时期生活和思想的写照。
14.徐志摩的抒情诗《再别康桥》把他对母校的深情溶进了别离时的形象和想象中。
15.茅盾的代表作是长篇小说《子夜》和短篇小说《林家铺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五四文学革命之前,鲁迅早年的几篇文言文论文:一九O七年、发表在《河南》杂志上的《人之历史》,《咤科学史教篇》、《咤文化偏至论》、《咤摩罗诗力说》四篇文言论文冯至被鲁迅称为现代最抒情的诗人郭沫若的三个剧本:聂嫈王昭君卓文君鲁迅的小说创作: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篇代表作品:狂人日记、阿Q正传、孔乙己、伤逝等在小说史上的贡献:1、开创了多种创作方法的源头2、开创了乡土小说3、把小说推向成熟,显示出了中国新文学革命的实绩,加快了中国文学现代化的步伐为什么鲁迅的作品一出现就这么成熟、深刻?这要从几个方面来论述,这是由鲁迅的生活经历,思想基础,审美追求决定的,也是由时代历史和文学自身的发展所决定的。
1、生活方面:在人生经历中对国民的劣根性有深刻的认识,他的小说在思想内容上是彻底反封建的,所以鲁迅的作品一出现就是成熟的,揭开了中国现代小说的新纪元。
其实在新文学以前,他就考虑过‘立人’的思想,确立要用文学作为自己终生奋斗的职业,以此作为起点,用文学来拯救民主命运,用文学来改变民族的劣根性,所以鲁迅创作的生活与思想基础是非常深厚的。
2、审美方面:鲁迅有对传统文化的深切体会,打下了良好的中国古典文学的基础。
在南京求学和在日本留学期间,鲁迅大量的阅读了西方古典美学著作,接触了最新思潮的报刊,借鉴了外国小说的经验,并且他把外国小说的经验与中国古代小说的传统结合在了一起,奠定了中国小说的民族化的基础。
鲁迅小说标志着中国现代小说的开端与成熟,主要是它在在形式上是新的,成熟的。
小诗的特点是什么?提示:冰心、宗白华等人的小诗形式短小,或缘事抒情,或因物起兴,或寄情于景,以捕捉刹那间的自我感受与哲思,变外部世界的客观描写为内心感觉的主观表现,充分体现了人觉醒之后的内在困惑。
名词解释文学研究会:被称为“为人生”的现实主义文学流派1、1921年成立于北京,是文学革命后出现的第一个新文学社团。
2、代表作家:周作人、茅盾、叶圣陶、许地山、朱自青、冰心等。
3、重要刊物:《小说月报》、《文学旬刊》4、理论主张:积极提倡“为人生”的文学主张和现实主义文学思想。
5、主要贡献:它承接了“五四”文学革命的现实主义传统,使之发展成为在中国现代文学史占主流地位的文学思潮。
(为人生、现实主义)创造社1、1921年在日本东京成立,发起人有郭沫若、郁达夫、成仿吾等。
2、主要刊物:《创造季刊》《创造周刊》《创造日》3、理论主张:尊重自我,注重主观,强调艺术是自我表现、内心自然流露;强调文学的本质是感情;强调灵感在创作中的作用。
主要表现为浪漫主义特征。
(为艺术,浪漫主义)新月社1、1923年成立,主要成员有胡适、徐志摩、闻一多等,都是欧美留学生。
2、重要刊物:《晨报副刊》《诗镌》《新月》(后期)3、闻一多发表《诗的格律》的理论文章,提出诗歌的“三美”主张,即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
以闻一多、徐志摩为首的新格律诗的创作,称为“新月诗派”语丝社1、成立于1924年,以创办《语丝》周刊而得名。
主要成员有鲁迅、周作人、钱玄同、林语堂等。
2、文艺思想接近于文学研究会。
3、《语丝》多发表杂文、小品、随笔,形成生动、泼辣、幽默的语丝文体,对中国现代散文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鲁迅说《语丝》的基本特色是“任意而谈,无所顾忌”文学革命:是指在五四新文化运动基础上兴起的,以反对旧文学,提倡新文学,反对文言文,提倡白话文为基本内容的一次文学革新运动。
它以1917年初《新青年》发表的胡适和陈独秀的《文学改良刍议》和《文学革命论》两篇文章为发端,继而汇入五四运动和革命文学的时代潮流。
其代表人物有胡适、陈独秀、周作人、鲁迅等。
诗界革命:是中国近代的一次诗歌革新运动,代表着中国近代诗歌的主流,是晚清文学改良运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基本内容是要求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传统格律诗的形式,以适应表现新生活内容的需要,要求诗歌以通俗的语言创造新的诗的境界,反对拟古和复古。
代表人物有梁启超、黄遵宪等,其中黄的成绩最大。
小说界革命:是指中国近代的小说革新运动,也是晚清文学改良运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其基本内容是重视小说的社会作用,反对封建正统文人鄙视小说的传统观念,把小说的社会地位提到空前的高度,促进了近代小说理论和创作的发展,为五四文学革命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和教训。
问题小说:“问题小说”是指五四以后的几年间( 1919 - 1925 )年形成的一种小说类型或题材热,是指那些反映政治、道德、教育、婚姻、恋爱等人生问题的小说。
主要代表作家及其代表作:罗家伦《是爱情还是苦痛》、叶圣陶《这也是一个人?》、冰心《两个家庭》《超人》《斯人独憔悴》。
以小说形式提出并反映各自感兴趣的社会人生问题, 使五四文学具备了强烈启蒙色彩和理性批判精神.虽然大多数都不太成熟,不重于艺术技巧和结构形式。
但对整个五四文学有着很大的影响,直接导致着现实主义创作手法占据着中国现代文学的主流乡土文学:是指二十年代一些家在农村而寓居京沪都市的作家,他们在鲁迅“改造国民性”思想的启迪和农村题材小说创作的影响下,纷纷关注和表现农村生活,反映宗法农村与现代文明的差异,这些小说大多是对故乡和童年生活的回忆,带有明显的乡愁意识、浓郁的乡土气息和鲜明的地方色彩,以及强烈的反思和批判精神,从而形成一个极富特色而又影响久远的小说流派。
代表作家有文研会的鲁彦、许杰、彭家煌、褰先艾和语丝社的冯文炳、许钦文,以及未名社的台静农等。
新月派:是二三十年代出现的一个资产阶级自由主义文化派别,得名于1928年3月在上海创办的《新月》月刊,其前身是1923年在北京成立的新月社,代表人物有胡适、梁实秋、徐志摩、闻一多等,其政治立场、思想倾向及文学主张,都呈现出进步性与保守性统一并存的复杂情况,他们在文学上既反对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又反对三民主义文学,在创作上受西方唯美主义思潮影响,其作品大都没有明显的政治倾向,却表现出一定的美学追求,其代表作家是徐志摩。
鸳鸯蝴蝶派:是发端于20世纪初叶的上海“十里洋场”的一个文学流派。
这是这派作品惯写才子佳人的比喻说法。
代表作家有徐枕亚、包天笑、张恨水等,代表作有《玉梨魂》、《兰娘哀史》、《美人福》等,是用四六骈俪加上香艳诗词而成的哀情小说。
湖畔诗社:新诗社团。
1922年4月成立于杭州,其成员是应修人,潘漠华、冯雪峰和汪静之。
以创作歌唱纯真的友谊和爱情、歌唱祖国大好河山的诗博得读者的欢迎,出版过《湖畔》、《春的歌集》等诗集,创办过《支那二月》诗刊。
应修人等四人被美名为“湖畔诗人”。
未名社:以翻译为主的文学团体。
1925年8月由鲁迅发起成立于北京。
成员除鲁迅外有韦素园、曹靖华、李霁野、台静农等。
该社注重翻译介绍外国文学,特别是俄国文学、东欧文学;曾先后出版《莽原》半月刊、《未名》半月刊和《未名丛刊》、《未名新集》等。
1930年秋后因个别社员不顾社务,滥支社款,工作停滞,经济亏损。
鲁迅于1931年5月声明退出。
同年秋该社即解体“小诗”是指1921年前后开始风行诗坛的一种诗歌体式。
1921年至1923年被称为“小诗流行的时代”。
五四”时期的小诗潮却主要受外国诗歌,特别是印度泰戈尔的小诗和日本的短歌俳句的影响而兴起的。
初期白话诗小诗的风行之代表人物,代表作品:冰心《繁星》,《春水》宗白华《流云》简述文学革命的成就和意义1、文学革命批评了“文以载道”、“代圣贤立言”的旧文学观念,宣传了现实主义文学思想。
2、新文学浸透了民主主义、人道主义、个性主义等近代思想。
3、新文学引进了话剧等新的文学体裁,进行了新诗的创建和小说形式的个性,以白话代替文言。
4、文学革命使中国文学从束缚状态走向自由开放,开始向现代化迈进。
文学革命的历史意义有那些?①五四文学革命推动了中国文学从文学观念到文学内容再到文学形式的全方位的革新和解放,为中国文学开辟了一个新的时代。
②为新文化运动开辟了新战场,使之得以广泛深入的发展,从而推动了文化启蒙和思想解放。
③标志着中国文学走向现代化并融入世界文学潮流的开始。
※分析评价闻一多诗歌“三美”的新格律诗理论主张及其创作实践闻一多的诗歌理论对新月诗派有着很大影响。
其诗论的核心内容是讲究诗的“三美”: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
关于新诗“三美”的理论集中见之于他的《诗的格律》一文。
1、音乐美主要是指音节和韵脚的和谐,一行诗中的音节、音尺的排列组合要有规律。
作者在继承我国古典诗词中的“顿”、借鉴西方十四行诗的“音步”的基础上,提出了“音尺”。
新格律诗的音乐美,其最重要的表现就是节奏感强。
《死水》是闻一多自认为“第一次在音节上最满意的试验”的力作。
全诗五节二十行。
每行九字,这九个音节均由一个“三字尺”和三个“二字尺”组成,最后都以双音节结尾。
2、绘画美主要是指诗的词藻要力求美丽、富有色彩,讲究诗的视觉形象和直观性。
如《死水》中的“绿酒”、“白沫”、“翡翠”等。
3、建筑美主要是指从诗的整体外形上看,节与节之间要匀称,行与行之间要均齐。
《死水》《洗衣歌》等都称得上是具有建筑美的范作。
分析评价周作人小品散文的艺术特色与风格周作人的小品散文以“平和冲淡”见称于世。
主要艺术特色与风格有:1、取材广泛,不拘一格,具有相当浓厚的趣味性和知识性。
今人古籍、伟人平民等无所不谈。
充分体现了语丝派自由随便、无所顾忌的创作态度以及作者本人的广见博识。
2、恬淡从容,真率亲切。
写法随便,不矫揉造作,笔调自然流畅,舒徐自在。
如《乌篷船》以致友人书的形式,介绍故乡的风物,态度亲切随便,在不知不觉中洋溢着乡情和野趣,在潜隐中透露出深厚真挚的故土之恋。
3、简素质朴,庄谐并出。
含蓄耐读的“简单味”,有一种寓庄于谐、寓谐于庄。
4、平和冲淡的艺术风格。
分析郁达夫小说的艺术风格一、自我的写真。
“自叙传”的色彩。
相当多的作品中,可以看到作者的个人出身、经历、个性等。
第一人称主观叙事的角度,这个具有连贯性的主人公,是一个以“自我”为原型、浸透着作者本人强烈主观色彩的文学形象。
构成了时代的“零余者”的心史、情绪史。
二、感伤的抒情。
郁达夫的小说通常都没有完整的情节,注重抒发主人公抑郁寡欢的情怀,坦诚率真地暴露和宣泄人物感伤的、悲观的甚至厌世颓废的心境。
他特别对忧伤的情绪感兴趣。
以感伤的抒情为中心的郁达夫小说,轻视情节的营构,而注重情绪的倾诉。
三、结构的散文化。
郁达夫小说以抒情为中心,必然造就郁氏抒情小说的散文化倾向。
如《沉沦》几乎都没有以完整的情节为中心的结构框架,也不讲究谋篇布局。
以人物情绪为中心,依人物感情的波澜起伏结撰成篇。
创造了现代小说中一种崭新的体式——自我写真的抒情小说。
四、流丽、清新的文笔。
郁达夫的用笔与其主观色彩、抒情倾向相契合,饱孕感情,富有色彩与节奏。
很少使用静观的笔触叙事、抒情、写景。
郁达夫小说的文学语言是与他独特的文体风格高度一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