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学前儿童的发展和教育

合集下载

第三章学前儿童的学习与发展评价

第三章学前儿童的学习与发展评价

第三章学前儿童的学习与发展评价学前儿童的学习与发展评价是学前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通过对学前儿童的评价,可以了解他们的学习和发展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针对性的干预,促进他们全面发展。

学前儿童的学习与发展评价主要包括对儿童认知、语言、社会情感、运动及审美、创造等各方面的评价。

首先,对于儿童的认知能力的评价,可以通过观察儿童在操作材料时的主动性、灵活性和创造性等进行评估。

同时还可以通过观察儿童解决问题的思考方式和方法、记忆力、注意力集中程度等来评价儿童的认知水平。

其次,语言的评价是学前儿童学习与发展评价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可以通过观察儿童的语言表达能力、词汇量、语法运用等方面来评价儿童的语言发展情况。

此外,还可以通过观察儿童与他人的交流是否流畅、能否理解他人的意思等来评价儿童的语言交流能力。

在社会情感方面的评价中,可以通过观察儿童的情绪表达能力、自律能力、自信心等来评价儿童的社会情感发展情况。

此外,还可以通过观察儿童的合作能力、沟通能力等来评价儿童与他人的社交能力。

儿童的运动和审美发展评价可以通过观察儿童的动作协调性、运动技能、艺术鉴赏能力等来进行。

同时,也可以通过观察儿童的审美表达、创造力等方面来评价他们的审美和创造发展情况。

在学前儿童的学习与发展评价中,需要采用多种方法,如观察法、记录法、测评法等。

观察法主要是通过教师对学前儿童的观察来获取信息,一般可以通过实地观察、参与观察等方式进行。

记录法主要是通过教师将观察到的信息进行记录,可以使用笔录、录音、录像等方式进行。

测评法则主要通过运用标准化的测试工具对学前儿童的认知、语言、社会情感等方面进行评估。

在评价过程中,需要充分尊重和理解儿童的特点,把握适度的评价力度,避免对儿童过度评价和负面评价。

此外,应该注重评价结果的科学性和客观性,评价结果应该真实、可靠,并能提供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

总之,学前儿童的学习与发展评价对于学前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第三章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目标和内容

第三章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目标和内容

二、学前儿童健康教育内容
(一)生理健康方面: 1、人体认识与保护教育: 2、体育锻炼与健康: 3、个人卫生和生活习惯教育: 4、环境教育: 5、营养教育 6、病病与意外伤害的预防教育
(二)心理健康方面 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教育和性教育。培 养健全的个性和良好的情绪,学会友好 与人交往,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3、社会发展与要求是确定学前儿童健康 教育目标的重要依据;
二、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目标分类
1、幼儿园健康教育总目标 (1)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体健康,在集体生活中情绪安定、愉快; (2)生活卫生习惯良好,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 力; (3)知道必要的安全保健常识,学习保护自已; (4)喜欢参加体育活动,动作协调、灵活。
2、幼儿园健康教育的年龄阶段目标
年龄阶段目标是以3-5周岁学前儿童的身 心发展特征为依据而确定的教育目 标.(参见补充材料 )
3、幼儿园健康教育活动目标
这是幼儿园健康教育总目标和年龄阶段 目标的具体实现。
教育活动目标在内容上一般包含认知、情感态度和能力三个方面 一般而言有三种表述方式:行为目标、表现性目标和生成性目标。
行为目标的表述一般有如下句式:“知 道……”,“理解……”,“学会……”, “用自己的话来……”,“区分……”, “把……配对”,“对……进行分类” 等 ; 表现性目标追求的不是儿童反应的同质性,而 是反应的多元性 “尝试……”是生成性目标较为典型的表达方 式之一。
第三章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目 标和内容
第一节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目标
一、确定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目 标的依据
1、学前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是确定学前 儿童健康教育目标的根本依据; ;
2、学前教育和健康教育的总目标是确定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目标的直接依据 《幼儿园工作规程》第五条规定了我国幼 儿园保育和教育的目标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又从五 个方面具体化了我国幼儿园健康教育的 目标

学前教育原理,章节测试 第三章

学前教育原理,章节测试 第三章

第三章学前教育与儿童发展一、单项选择题1.按照心理学的界定儿童的年龄范围是指()A.0~14岁B.3~18岁C.0~18岁D.0~12岁【解析】C 一般来讲心理学中将0~18岁的个体称为儿童。

本章对儿童的理解主要采取的是心理学的界定。

2.儿童都是先发展感知觉,在感知觉的基础上,儿童开始发展记忆、情绪、思维、动机、想象等心理活动。

这体现了儿童发展的()A.个体差异性B.整体性C.连续性与阶段性D.方向性和顺序性【解析】D儿童的心理发展也体现出明显的方向性和顺序性。

从心理活动的发展顺序看,儿童都是先发展感知觉,如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等,这为其他认知活动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在感知觉的基础上,儿童开始发展记忆、情绪、思维、动机、想象等心理活动。

3.我国学者对儿童的年龄阶段的划分是()A.0~3岁婴儿期;3~6岁幼儿期B.1~3岁婴儿期;3~7岁幼儿期C.0~3岁婴儿期;3至6、7岁幼儿期D.1~3岁婴儿期;3至6、7岁幼儿期【解析】C我国学者通常认为0~3 岁属于婴儿期;3至六七岁的儿童处于幼儿期。

4.不同年龄阶段儿童的思维水平,既有前面年龄阶段思维的“影子”,又在向下一年龄阶段儿童的思维特点趋近,体现了儿童发展的()A.顺序性B.连续性C.阶段性D.整体性【解析】B儿童的发展具有连续性,不同年龄阶段儿童的思维水平,既有前面年龄阶段思维的“影子”,又在向下一年龄阶段儿童的思维特点趋近。

5.幼儿能够完成某项活动,会影响其自信心和成就感,这说明儿童的发展具有()A.连续性B.整体性C.顺序性D.个体差异性【解析】B儿童各种心理因素如情绪、认知、社会性等的发展,是相互联系、彼此制约的,某一因素的变化往往会影响其他因素的发展。

因为某项活动的完成情况,影响其自信心和成就感,体现了不同因素之间联系的整体性。

6.下列关于儿童个体差异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A.在不同年龄阶段儿童的发展速度不同B.不同领域的发展速度是相同的C.不同领域的发展速度是不同的D.不同儿童的发展速度存在差异【解析】B发展速度的差异主要表现在:在不同年龄阶段儿童的发展速度不同;不同领域的发展速度不同;不同儿童的发展速度也存在差异。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与活动指导 第三章 学前儿童语言发展与教育的理论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与活动指导 第三章 学前儿童语言发展与教育的理论

本章练习题
1. 试归纳不同学派有关儿童语言获得的理论。 2. 试述儿童语言获得关键期理论对促进儿童语言发展的启示
3 第三节 先天与后天相互作用论
(二) 对认知说的批评 • 这种学说由于不是专门为解决儿童语言获得提出的,要真正弄清儿童认知水平的发展与语言结构的发展之间
的关系,还需要做大量的工作 • 关于这两种发展是否平行,也还缺乏足够的证据 • 过分强调认知这一个因素,未免太片面 • 认知说只强调认知发展对语言发展的影响,而忽视乃至否定语言发展对认知发展的影响
• 发育时期,语言能力受大脑右半球支配 • 在成长过程中,语言能力要从右半球转移到左半球,即大脑的侧化
第三节 先天与后天相互作用论
3 第三节 先天与后天相互作用论
一、 皮亚杰的认知说
(一) 认知说的基本观点 1. 语言是儿童许多符号功能中的一种,符号功能是指儿童应用一种象征或符号来代表某种事物的能力 2. 认知结构是语言发展的基础,语言结构随着认知结构的发展而发展 3. 个体的认知结构和认识能力是不断发展的,它来源于主客体之间的相互作用 4. 儿童的语言结构具有创造性
• LAD的活动有一个临界期。过了这个临界期,LAD就会退化
2 第二节 先天决定论
(二) 对先天语言能力说的批评 第一,乔姆斯基的理论是思辨的产物。人脑中是否存在一个如乔姆斯基所说的那种由语言普遍特征和先天的语言 评价能力构成的LAD,是一个无法证明的假设 第二,过于低估后天语言环境的作用 第三,史莱辛格对儿童生来具有LAD这种普遍的语言范畴和规则提出了反证 第四,先天语言能力说非常强调儿童本身在获得语言过程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但既然人类生来就拥有一套现成 的、可以规定本民族语言如何理解和产生的普遍语法规则系统,就无需儿童本身再作什么探索和发现了

学前教育与儿童发展

学前教育与儿童发展

第三章学前教育与儿童发展学前教育是一种社会实践活动,其实践对象是学龄前儿童,其科学依据则是儿童生理、心理发育和发展的规律。

其中,学前教育与儿童发展之间的规律性关系,就是学前教育学首先要面对的一个基本问题。

学前教育与儿童发展之间存在一个相当复杂的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动态的互动过程。

儿童在生理或心理发展上的进步,既是以往学前教育实践活动的结果,也为更进一步的学前教育活动提供了前提条件。

简言之,学前教育工作者只有在了解了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之后,才可能选择最适当的教育方法,对儿童进行有的放矢的教育;而适当的教育又可以进一步地促进儿童身心的发展。

第一节儿童发展概述一、儿童发展的含义(一)发展的含义“发展”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最常用的词语之一。

它既可以指人的发展,也可以说事物的发展、整个社会的发展乃至宇宙的发展。

发展就意味着变化,它有可能是进步、提高,也有可能是退步、后退。

心理学和教育学中所谈到的发展则指人的个体发展,也就是每个人在生理与心理方面的发展。

对每个人来说,个体发展的历程是终身的、漫长的。

而对于整个社会来说,个体的发展只不过是漫长历史长河中短暂的一瞬,一朵稍纵即逝的浪花。

在人的一生中,发展不仅是身高体重的增加与生老病死的过程?也是生理成熟等生理状态的变化。

同样也是心理各方面适应能力不断发展演变的过程。

其中,生理成熟也就是指儿童身体的正常的生长与发育,而生长就是我们所常说的身高、体重等外部形态的增长,发育则是指儿童身体内在的各部分功能的成熟;心理发展指儿童的认知、情感、意志和个性等各个方面的发展。

学前儿童身体发展和心理发展是密不可分的,儿童的年龄越小,身体发展和心理发展的相互影响也就越大。

因此,我们认为,发展就是指个体成长过程中生理和心理方面有规律地的量变和质变的过程。

(二)儿童的发展儿童的发展就是指在儿童成长过程中生理和心理方面有规律地进行的量变与质变的过程。

生理发展与心理发展是密不可分的,也是相互作用的。

第三章_学前教育与儿童身心发展的关系

第三章_学前教育与儿童身心发展的关系
一、儿童生理的发展 1、儿童身高体重的生长 2、儿童骨骼与肌肉的生长 3、儿童牙齿的生长 4、儿童神经系统的发育 5、儿童感觉器官的发育
二、 儿童心理的发展 1、智力的发展 2、语言的发展
第三章第二节完
返回
儿童感觉器官的发育
(1)视觉的发育 (2)听觉的发育 (3)味觉和嗅觉的发育 (4)触摸觉的发育 (5)动作及运动能力的发展
(三)对早期教育的错误观点
返回
第五节 儿童发展制约幼儿教育
一、教育必须考虑儿童身心发展的水平 1、儿童身心发展具有一定的顺序性和阶段性
பைடு நூலகம்返回
2、儿童身心发展具有稳定性和可变性 一个人只要具备基本的社会生活条件,在种系遗传
的基因控制下就会按一定顺序发展成长,所以每个人的 身心发展的顺序、发展阶段、年龄特征和变化速度总是 大体相同的,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但在不同的社会生活 条件下,同一年龄阶段的青少年儿童身心发展水平就会 有差异,具有一定的可变性。
返回
与儿童发展有关的因素
天性――教养之争
1、遗传决定论(天性难移) (1)柏拉图的先天理念说 (2)格塞尔的成熟势力说 (3)笛卡尔
2、环境决定论 (1)孔子“性相近,习相远” (2)洛克的白板说 (3)华生的教育万能论
3、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 4、 辩证客观地对待影响儿童发展的因素
返回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
第三章 学前教育与儿童身 心发展的关系
❖ 第一节 儿童发展的含义 ❖ 第二节 儿童发展的内容 ❖ 第三节 儿童发展观 ❖ 第四节 学前教育在儿童发展中的作用 ❖ 第五节 儿童发展制约幼儿教育
第一节 儿童发展的含义
一、儿童发展的含义 儿童的发展就是指在儿童成长过程中生理和心理方面

第三章__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目标和内容

第三章__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目标和内容

健康: ——增强幼儿体质,培养健康生活的态 度和行为习惯 1、身体健康,在集体生活中,情绪安定、 愉快; 2、生活、卫生习惯良好,有基本的生活自 理能力; 3、知道必要的安全保健常识,学习保护自 己; 4、喜欢参加体育活动,动作协调、灵活。

4、21世纪初的学前教育目标
科学 : ——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发展认 识能力 1.有好奇心,能发现周围环境中有趣的事情; 2.喜欢观察,乐于动手动脑、发现和解决问题; 3.理解生活中的简单数学关系,能用简单的分 类、比较、推理等探索事物; 4.愿意与同伴共同探究,能用适应的方式表达 各自的发现,并相互交流; 5.喜爱动植物,亲近大自然,关心周围的生活 环境。
4.认识有关安全标志,能够在成人提醒下遵守 交通规则;不接触危险物品;遇到危险时能告诉 成人,有初步的自我保护意识. 5.愿与父母分床而眠。 6. 喜欢并积极地参加体育活动;能听信号按节奏 协调地走和跑;能按要求跳、投掷、抛接,能左 右手拍球;能随音乐节奏做徒手操和轻器械操; 能注意活动中的安全与合作,爱护公物,能及时 收拾小型体育器材。

大班: 1.保持个人卫生,关心周围环境的卫生;进一步提高 独立生活能力,初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初步理解不同的食物有不同的营养,身体需要各种 营养;会使用筷子;进一步养成独立进餐的习惯。 3.进一步认识身体的主要器官及重要功能,并懂得简 单的保护方法;了解有关预防龋齿及换牙的知识;注意 用眼卫生。
(3)培养幼儿爱国思想、国民公德和诚实、勇敢、团结、
友爱、守纪律、有礼貌等优良品质和习惯;(德)

(4)培养幼儿爱美的观念和兴趣,发展其想象力和创造
力。(美)
2、20世纪80年代初的学前教育目标

自考00398《学前教育原理》第三章 学前教育与儿童发展

自考00398《学前教育原理》第三章  学前教育与儿童发展

儿童发展对学前教育的影响
1.儿童发展是学前教育的根本目的 2.儿童发展是学前教育实施的重要依据 3.发展适宜是决定学前教育价值的关键因素
牛刀小试
1.简述学前教育对儿童发展的影响。 2.简述儿童发展的一般规律。
感谢观看
学前教育原理
自考本科 课程代码 00398
目录
01. 学前教育的产生与发展
02. 学前教育与社会发展
03. 学前教育与儿童发展
04. 学前儿童的全面发展教育
05. 06. 学前儿童家庭教育与社区学前教育 幼儿园教育
07. 幼儿园教师
08. 学前教育的合作与衔接
第三章 学前教育与儿童发展
第一节 儿童与儿童发展
一、儿童与儿童发展的定义
(一)儿童的定义
一般来讲,心理学中将0~18岁的个体称为儿童。 我国学者通常认为0~3岁属于婴儿期,3—6、7岁的儿童处于幼儿期。
(二)儿童发展的定义
儿童发展是指个体从出生至18岁这一期间身心整体的连续变化过程。 儿童发展具有独特的特点:1.儿童发展与动物发展不同。2.儿童发展与成人不同。
二、儿童发展的一般规律
(一)方向性与顺序性
(二)连续性与阶段性
(三)整体性
(四)个体差异性
第二节 儿童发展的影响因素
客观因素
(一)遗传素质 (二)社会因素
影响因素
主观因素
影响儿童发展的主观因素。 心理内部矛盾是推动儿童 发展的根本动力。
第三节 学前教育与儿童发展的关系
பைடு நூலகம்
学前教育对儿童发展的影响
1.学前教育对儿童大脑发育的影响 2.学前教育对儿童认知发展的影响 3.学前教育对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影响

第三章 学前教育与儿童发展

第三章 学前教育与儿童发展

本章课后思考: 识记:儿童发展。 理解领会: 1、儿童发展观 2、学前教育在儿童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以及儿
童发展对学前教育的制约作用有哪些?
3、儿童牙齿的生长
4、儿童神经系统的发育
5、儿童感觉器官的发育
儿童感觉器官的发育
视觉
嗅 觉
听觉
味觉
触 摸 觉
(二) 儿童心理的发展
1、智力的发展
2、语言的发展
3、情绪情感和社会性的发展
讨论:
儿童发展源自遗传还 是环境呢?
53项研究归结出的三种血缘关系水平者 智力测验分数的相关
被研究者 血缘关系 水平 0 0 0.5 0.5 0.5 0.5 生活在 同一家庭 0.23 0.20 0.50 0.49 0.53 0.53 0.40 生活在 不同家庭 -0.01
(2)幼儿期则是智力发展与个性形成的启蒙时期
四、学前教育在儿童发展中的作用
学前教育与儿童发展是一个复杂、动态的相互作
用、相互制约的过程。从根本上讲,我们认为学
前教育在儿童发展过程中起诱导作用,是儿童发
展的必要条件。 1、环境(教育)促进胎儿的发展 2、环境(教育)促进新生儿的发展 3、环境和教育诱导学前儿童的发展
2、儿童是“有罪的”
修道院长说:我们竭尽全力责备他们,从 早到晚都打他们,可是我却看不见有什么进步。 安塞姆问道:那么他们怎样成长呢? 修道院长回答说:就像许多牲口那样又呆 又笨。 安塞姆说:一个著名的教育制度却正在把 人变成牲口。… …这些可怜的孩子交给你了, 你就应该帮助他们成长,使他们思想成熟,但 是,如果不给他们自由,其身心发展必遭挫 折… …
儿童是发展的主体
儿童的发展具有差异性
儿童通过活动发展

学前教育学ch3学前教育与儿童身心发展的关系

学前教育学ch3学前教育与儿童身心发展的关系

第三章学前教育与儿童身心发展的关系一、教学目的:1、了解学前教育和其它因素在儿童发展中的作用。

2、了解儿童身心发展的基本特点。

3、正确理解儿童观、教育观。

重点和难点也在于此。

第一节学前教育及其他要素与儿童发展学前教育是一种社会实践活动,它的教育对像是学前儿童。

学前教育儿童的发展是一个复杂的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过程。

教育与儿童发展是教育学和心理学的重要理论问题,本章中只着重研究以下两个问题:学前教育在儿童在儿童发展中作用和学前教育应以儿童的发展为基础,有效地促进儿童发展。

1、儿童发展概念发展是指在儿童成长过程中身体和心理方面有规律地进行的量变和质变的过程。

身体的发展指儿童机体温表正常生长、发育;心理的发展指儿童的认识过程、情感、意志和个性的发展。

学前儿童身体发展和心理发展是密切联系的,儿童年龄愈小,身体发展和心理发展的互影响愈大。

2、各因素对儿童发展中的影响儿童是怎样发展的受哪些因素的影响?起主要作用的是生物因素,遗传?还是社会因素,环境和教育?还是生物因素和社会因素互相作用的结果?对黎童发展这些根本问题长期存在着争论,有这种不同的理论。

(一)遗传在学前儿童发展中的重要作用遗传现像是由于染色体中基因的组成部分及其排组合特点所形成的,它是储藏、复制、传递遗传信息的主要物质基础。

这些成千上万的基因在人的遗传素质中丰收重要作用。

儿童通过遗传获得人的机体的生理解剖结构及特点,如体形、皮肤及五官的个人特点,神经系统,特别是大脑结构和机能的特点等。

首先,遗传素质提供了儿童身心发展的前提条件,儿童发展总要以从遗传获得的生理结构为前提,遗传素质的成熟制约着身心发展的过程及其阶段,人的身心发展水平又是以遗传素质的特点及成熟程度为基础。

第二,遗传素质的差异性是构成儿童身心发展的个别特点的因素之一。

儿童的智力、才能、个性是有个别差异的,这些差异都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先天遗传素质的影响。

(二)环境和教育对学前对学前儿童的发展起着特殊重要作用一切生物的自下而上和发展不能离开环境。

第三章学前儿童的全面发展教育PPT课件

第三章学前儿童的全面发展教育PPT课件

.
5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
幼儿的生理特点:幼儿期,人处
于初步的发育阶段:骨骼细小,硬 度差,容易变形,肌肉体积小,收 缩力弱,心脏心腔小,心肌薄,心 肌收缩力小,心跳快,肺组织的弹 力纤维少,肺活量小,呼吸弱,神 经系统易兴奋,注意不集中。
心理特点:依据人心理发展规律
及心理年龄特征,即决定幼儿期 是以具体的形象思维为特征,但 思维能力较差,发育不成熟,感 知、记忆、想象、思维、言语能 力都相对较低,社会性较差,兴 趣爱好、特长表现不明显,意志 不坚定,对问题的判断能力差, 应变能力弱,情绪、个性、性格 都有待于后天的培养,但喜欢玩 耍、游戏、好动。
晚点
牛奶 苹果 雪米饼
.
12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
四、健康教育的指导要点
充足的睡眠
合适的衣着
.
13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
四、健康教育的指导要点
为幼儿提供一个温暖、轻松、接纳和支持的心理环境
1.营造温暖、轻松的心理环境,让幼儿形成安全感和信赖感。如:保持良好的情绪状 态,以积极、愉快的情绪影响幼儿。以欣赏的态度对待幼儿。注意发现幼儿的优点,接 纳他们的个体差异,不简单与同伴做横向比较。幼儿做错事时要冷静处理,不厉声斥责, 更不能打骂。 2.帮助幼儿学会恰当表达和调控情绪。如:成人用恰当的方式表达情绪,为幼儿做出 榜样。如生气时不乱发脾气,不迁怒于人。成人和幼儿一起谈论自己高兴或生气的事, 鼓励幼儿与人分享自己的情绪。允许幼儿表达自己的情绪,并给予适当的引导。如幼儿 发脾气时不硬性压制,等其平静后告诉他什么行为是可以接受的。发现幼儿不高兴时, 主动询问情况,帮助他们化解消极情绪。
出规律。
五、指导:
(1)请幼儿分完纽扣后说出分类依据。

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与教育

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与教育
27
2、言语指导
儿童自我言语指导:儿童在游戏或活动时的自言自 语,是重要的自我调节手段之一,可以帮助儿童 监督和控制自己的思想和行为。
成人的言语指导:对4对以上儿童产生作用。成人及 时不断的言语指导对幼儿运动控制水平的发挥效 果最好。
28
3、父母控制模式
(1)父母要求高的儿童有较好的自我控制,父母要求少或 要求低的儿童有高攻击性特征。
39
四、安全型依恋关系的建立
1、父母要提高抚养质量,增强儿童的信任感和安全 感
2、父母要多和孩子在一起,建立良好的亲自依恋关 系
3、教师要调节自身的交往行为,满足儿童交往需要。 4、教师要公正地评价儿童,增加儿童对教师的信任
和热爱。
40
思考题 • 1、名词解释:依恋 • 2、依恋的发展阶段及特点是什么? • 3、简述依恋的类型及成因。
初中 青春期
中年
4
3、儿童自我概念结构的复杂性随年龄 增长而不断增加
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自我概念的结构不断 复杂化、整合化,并且包含了越来越多的独特的、 抽象的内容。
儿童的自我概念从单一因素的结构逐渐发展 为多层次的整合的复杂结构,而且表现在儿童自 我概念中那些区别于他人自我概念中的成人的数 量不断增加。
对于学前儿童,抵制眼前奖励的诱惑而有 耐心的等待是相当困难的。
学龄前儿童延迟满足的能力逐渐提高。
26
(三)影响幼儿自我控制发展的因素
1、生理因素 神经系统的发育直接影响人的自我控制能力的
形成和发展。 儿童刚出生时,表现出极大的冲动。 4岁起,神经系统结构的发展,内抑制开始蓬
勃发展,儿童逐步学习控制自己的活动和情绪。
1、有助于儿童社交技巧的获得 2、有助于儿童安全感和归属感的形成 3、有助于儿童自我概念和人格的发展 4、有助于儿童认知能力的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不同方面的发展时间在迟。
故,教育应该把握最佳期和关键期。(但关键期是可以改变的—本人注) 4、身心发展的互补性 第一,机体机能方面存在互补性,如盲人的听觉、触觉、嗅觉都非常敏感。
如,白痴学者。神经电生理假说则提出,白痴学者可能是由大脑皮层 各区发展不平衡所造成的,患者在总体上脑功能发育不全,但局部区 域可能存在代偿性的超常发育。 第二,存在于心理发展的不同方面,如,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的互补性。
(2)社会环境的差异是造成人发展差异的主要原因 社会环境对学前儿童的智力和个性都产生深远的影响。
3、儿童自身的能动性 (1)儿童对环境的刺激有较强的选择性,故同样的环
境对不同的儿童有不同的影响
(2)儿童认识外界是儿童内部的主动活动的过程
(三)教育在儿童发展中的作用
有意识的教育在儿童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主导作用:即主要的并且引导事物向某方面发展的作用 1、起主导作用的原因 儿童教育具有较强的目的性;教育具有较强的系统性;教育具有
古生物学家认为:灵长类动物的进化是以不成熟时间的增加为标志的:狐猴 (2.5年)、恒河猴7.5年、大猩猩10年、人类的幼仔期(儿童期)20年。
2、“儿童期”存在的教育意义
(1)儿童期的存在是教育发生的生物学前提,也是教 育存在的本体论秘密:人类社会比其他所有动物群体 都远为复杂和多样化,因此人类不仅要有灵活的智力, 也要有比较长的时间学习与掌握社会的习俗、知识与 技能、发展智力。儿童的柔弱无力,恰恰是他具有适 应复杂环境的发展潜力和可塑性的表现。
(2)儿童期这一阶段本身具有特定的价值。不成熟的 儿童的认知应该受到尊重。
(3)儿童期之所以延迟,是因为大脑的发展有个不成 熟期。因此,人的大脑具有高度的可塑性,人类个体 脑神经细胞及其联结可以不断形成并改变(而不是固 化),故个体毕生都可以学习。
3、“儿童期”的存在与学前教育的特殊性
(1)自由发展不仅是儿童发展的要求,而且是儿童发 展的权利。
其著名的实验:双生子爬楼梯实验。他的结论:在儿童的生理成熟之前进行 早期训练对于最终结果没有多大作用,成熟是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的因素。
2、洛克的白板说 洛克(1632-1704):英国哲学家。提出著名的“白板说”,认为人脑开始
只是一张“白纸,没有特性也没有观念”。人的一切观念都来自于经验, 根本就没有什么天赋原则。观念的来源有两个:一是感觉(外部经验), 一是反省(内部经验),我们大部分经验都从感觉而来。这样,儿童发展 的原因在于后天的教育。 “我们日常生活所见的人中,他们之所以或好或坏、或有用或无用,十分之 九都是由他们的教育所决定的。人类之所以千差万别,便是由于教育之 故。”
代表著作有《遗传的天才》、《英国的科学家们:他们的禀赋 和教养》,是达尔文姑表弟。用谱系调查法来证明天才的遗 传性质,提倡优生学以改良人种。
5、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
维果斯基(1896-1934,前苏联)论述了教育和发展的关系, 认为儿童的发展是在社会环境和成人的教育逐渐转化的过 程。“教育教学应走在儿童发展之前”,“教育不应以业 已成熟了的东西为目标,而应以要求其发展的东西为目 标”,即教育的作用是创造“最近发展区”。儿童发展的 两种水平:一是现有水平,二是尚处于形成阶段的水平, 即“最近发展区”。
(2)尊重儿童的独立性、特殊性:儿童具有独特的 内心世界,成人应该尊重和珍视儿童的精神世界; 反对违背儿童身心发展特点的现象,反对急功近利、 一味催促儿童成长的倾向;反对对成人对儿童期欢 乐的剥夺。
(3)早期教育的全面性。即,生理、心理的发展全面 重视。
2、儿童期的特征
(1)人类个体要经历的儿童期(不成熟期)比其它所有动物都要长。人类 整个生命周期的近30%都用于生长。也可以说,人是早产的动物,新生儿 出生时脑量占成体的25-30%左右,出生后大脑仍以胚胎速度继续生长, 一直到7岁左右接近成人的水平。
(2)儿童期的“不成熟”是全方位的:从身体和生理特别是神经系统发展 的不成熟,到行为、认知及情感和社会性发展的不成熟。
四、儿童教育与儿童发展的辩证关系
(一)在发展与教育的关系上的一般观点 1、发展的整体观 2、发展的多因素相互作用观 3、学习与发展的幼儿主体观 4、教育促进和参与发展的教育作用观 5、活动是教与学的共同基础的教育途径观
(二)教育是否应该向培养天才的方向努力? 1、教育能否培养天才:“天才天生”还是人造的结果? (1)“天才不传代” : 爱尔维修:即使是普通的孩子,只要教育得法,也会成为
2、主要证据:双胞胎在人格和行为偏好上的相似;另外,“同 一巢穴的陌生鸟”
3、孩子的学业成就与父母的智商而不是父母的教养方式有着更 大的相关。
2、社会环境(包括教育)对儿童的发展起决定作用
环境包括:先天环境(即胎内环境)和后天环境(自然 环境与社会环境)
(1)母亲的营养、疾病、药物、情绪对胎儿的发育都 有重大影响
循序渐进地进行。
2、身心发展的阶段性:
皮亚杰(1896—1980,瑞士儿童心理学家,发生认识论创始人)区分的 儿童认知发展的四阶段
大致年龄 发展阶段
特征
0—2 2—7
感知运动 以先天条件反射为基础,通过个体的最基本的
阶段

吸、摇手、摆手等活动,将自己和环境区分开来。
前运算阶 开始发展语言;单维思维;运算和语言都表现出
即是儿童创造性地掌握社会文化和自决或自我觉悟的 过程。
二、关于儿童发展的各种理论
(一)关于儿童发展的理论 1、格塞尔的成熟势力说
格塞尔(1880-1961):美国心理学家,经过近半个世纪的儿童发展的实验 研究,提出“成熟势力说”。认为:从发展的整个过程来看,遗传因素具 有统帅性和决定性的作用;从发展的最终结果来看,环境的影响也是极为 有限的,环境只是给发展提供适当的时机而已。
不平凡的人。 卡尔·维特:对于孩子来说,最重要的是教育而不是天赋。孩子成为天才还是庸才,
不是决定于天赋的多少,而是决定于出生后至五、六岁时的教育。对孩子 的教育必须同其智力曙光同时开始。 (2)如何解释“白痴天才”? (3)天才不能复制 2、是否应该向培养天才的方向努力? 世界上的天才并不是太多了,而是太少了。
他的论断是:“给我一打健康的婴儿,一个由我支配的特殊的 环境,让我在这个环境里养育他们,我可以担保,任意选择 一个,不论他的才能、倾向、爱好如何,他父母的职业及种 族如何,我都可以把他们训练成任何一方面的专家——医生、 律师、艺术家,或者是商界首领、乞丐或窃贼。”
4、高尔顿的遗传决定论(1822-1911,英国科学家、探险家和 心理学家)
五、儿童教育发生的生物学前提:儿童期的存在
(一)教育的初始含义:儿童教育 所谓儿童教育,即把儿童培养成人。
(二)儿童教育发生的生物学前提:儿童期的存在 1、“儿童期”的含义
儿童期:即“幼态持续期”、不成熟期,是一个人发展过程中的起始阶段。 广义上讲,儿童期指从出生到18岁之间,狭义指0岁到学龄前这个阶段。
材料三:爱因斯坦有句幽默而含蓄的名言:“上帝高深莫测,但他并无 恶意”
4、“小孩子的学习绝不是认字背诗”,是耶? 非耶?
5、就教育发展的阶段性和连续性,谈谈对下 列事件的认识。
中国古代有个笑话:一位男子饿得饥肠辘辘,就 到路边的一家小店里就餐。他一连吃了4个饼,仍没 觉得饱,又吃了第5个,终于有了饱的感觉,于是说: 早知道这第5个饼能使我吃饱,又何必浪费钱去买前4 个饼呢?真是太傻了!
(二)影响儿童发展的基本因素分析
思考:爱德华和朱克的例子说明了什么?
概括起来有三大因素影响到儿童的发展:遗传、环境 和教育、儿童自身的能动性 1、个体的先天性素质在儿童发展中的在作用 (1)遗传素质是儿童身心发展的生理前提,如,白痴、 色盲、侏儒等的限制。 (2)遗传素质的成熟度制约着儿童身心发展的过程及 其阶段。 (3)遗传差异是造成儿童发展个别差异性的原因之一。

自我中心;缺乏可逆性
7—11
具体运算 开始形成逻辑、归纳与运算,能从多方面具体考
阶段
虑事物的变化,但仍有自我中心倾向。守恒的
概念、可逆性思维都有了一定的发展。
11—15
形式运算 思维进一步抽象、进行命题和逻辑的推理,能根
阶段
据经验进行预见和假说,达到思维基本成熟的
阶段。
3、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
第一,同一方面的发展速度在不同的年龄段上不平衡,如身高在第一年和 青春期发展速度最快。
3、华生的环境决定论 华生(1878-1958):美国行为主义心理学家。(1)否认遗 传在儿童发展中的作用。行为发生的公式是刺激—反应,刺 激来自于客观而不是决定于遗传,故行为也不可能取决于遗 传。另外,生理构造上的遗传作用不导致机能上的遗传作用。 (2)环境和教育是行为发展的决定条件,故教育是万能的。
(二)儿童身心发展的特征 1、身心发展的顺序性 如,身体的发展:从头部向四肢、从中心部位向全身的边缘方向进行 人的思维:从形象思维发展到抽象思维 人的记忆:从机械记忆发展到意义记忆 人的情感:从喜怒哀乐等一般情感到理智感、道德感、美感等复杂情感。 故,教育必须遵循由具体到抽象、由低级到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顺序、
第三章 学前儿童的发展与教育
思考: 1、分析下列观点:“树大自然直”、“拔苗不能助长,神童非为人造” 2、“狼孩”、“猪孩”等案例给了你关于教育与人哪些方面的认识?
(教育与人的心理发展呈现何种关系;教育在人的发展中居于何种地位) 3、请你根据遗传和后天的环境在儿童发展中的作用,评论下列材料中所蕴 含的观点。
一、儿童发展的根源:自然还是使然?
(一)儿童的发展及标志 1、儿童的发展 指儿童在成长过程中身体与心理方面有规律地进行量变与质变的过程。 身体的发展,指儿童机体的正常生长与发育;心理的发展,指儿童 的认识过程、情感、意志和个性的发展。儿童年龄越小,其身体发 展和心理发展之间的相互影响也就越大。 2、儿童发展的标志 即各种能力和个性充分、和谐地发展。若过分地强调某一方面的发展, 必然影响其整体的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