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准仪四等水准路线技术要求规范
测绘 国 家 三 、四 等 水 准 测量

11
16:43
12
3.仪器技术指标
16:43
13
六、水准观测
1.观测方法 三等水准测量采用中丝读数法进行往返测。
当使用有光学测微器的水准仪和线条式因瓦水 准标尺观测时,也可进行单程双转点观测。
四等水准测量采用中丝读数法进行单程观测。 支线必须往返测或单程双转点观测。
16:43
14
2.设置测站的要求
a.易受水淹、潮湿或地下水位较高处; b.易发生土崩、滑坡、沉陷的地点; c.距铁路50m 、距公路30m 以内(特殊情况可
酌情处理); d.短期内由于建设发展,可能毁坏标石或阻碍观
测的地点。
16:43
8
2.标石类型
16:43
9
五、仪器的技术要求
1.仪器的选用
16:43
10
2.仪器检验
16:43
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 (GB1 2898-91) 要点说明
16:43
1
一、布设原则
1.三、四等水准网是在一、二等水准网的基础上 布设符合路线、环线或结点网,直接提供地形 测图和各种工程建设所必需的高程控制点。
2. 三等水准附合路线,长度应不超过150 km; 环线周长应不超过200 km;同级网中结点间距
16:43
15
3.间歇与检测
工作间歇时,最好能在水准点上结束观测。否 则,应选择两个坚稳可靠、光滑突出、便于放置 标尺的固定点,作为间歇点。间歇后,应进行检 测,检测结果符合限差要求即可起测。如无固定 点可选择,则间歇前最后两测站的转点处打入带 有帽钉的木桩作间歇点。间歇后进行检测,比较 任意两转点间歇前后所测高差,若符合限差要求, 即可由此起测。否则,须从前一水准点起测。
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

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水准测量国家等级划分为一、二、三、四等水准测量,水准测量的等级是根据国家水准网来定的。
国家水准网布设成一等、二等、三等、四等4个等级。
一等、二等要求:
光学水准仪:往测时奇数站顺序为:后—前—前—后;往测时偶数站顺序为:前—后—后—前;返测时,奇、偶测站顺序分别与往测偶、奇测站相同;
数字水准仪:往、返测奇数站顺序为:后—前—前—后;往、返测偶数站顺序为:前—后—后—前
三等要求:后—前—前—后
四等要求:后—后—前—前
每千米水准测量的偶然中误差和每千米水准测量的全中误差不应超过下表规定:
四等水准测量的基本技术要求是:
1.视距小于100m;
2.前后视距差小于3m;
3.视距累积差小于10m;
4.黑红面读数差小于3mm;
5.黑红面高差之差小于5mm。
四等水准测量规范

四等及等外水准测量水准测量国家水准测量依精度不同分为一、二、三、四等。
一、二等水准测量是国家高程控制的全面基础,三、四等水准测量直接为地形测图和各种工程建设提供所必须的高程控制。
精度低于四等的水准测量称为等外水准测量。
本节阐述四等及等外水准测量的布设形式、技术要求、选点埋石、外业施测和内业计算等有关内容。
一、水准路线的布设形式由水准原点或任一已知高程点出发进行水准测量所经过的路线称为水准路线。
水准路线每隔一定的距离需要埋设一个固定点,称为水准点。
水准测量的目的就是以已知高程点为起算点,沿选定的水准路线逐站测定各水准点的高程。
根据已知水准点的情况和测量工作的实际需要,水准路线可以布设成以下三种形式。
(1) 附合水准路线:从一已知高程的水准点出发,进行水准测量,最后附合到另一已知高程的水准点上。
(2) 闭合水准路线:从一已知高程的水准点出发,沿一条环形路线进行水准测量,测定沿线上水准点的高程,最后又回到该水准点。
(3) 支水准路线:从一已知高程的水准点出发,沿一条水准路线测定沿线上其他水准点的高程,最后不与任一已知高程点连测。
为了提高成果的精度及其可靠性,规范规定支水准路线必须进行往返观测或单程双转点观测,且应限制支水准路线的长度。
(4)水准网二、四等及等外水准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各等水准测量对所使用的仪器类型、水准路线长度、不符值或闭合差的限差等都有相应的规定,其中四等及等外水准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如表4-27所列。
三、水准路线选线和水准标石埋设(1)收集资料在确定水准路线布设形式之前,首先要收集已有的水准测量资料,包括水准路线图、水准点“点之记”、成果表、技术总结等。
而且还应到实地调查,确定已知成果可否利用。
(2)图上初步选线在测区已有的地形图上设计拟定的水准路线。
水准路线应尽量选设在地势平坦、土质坚实、施测方便的道路附近,尽量避免通过水滩、沙土、易塌陷易受雨水冲刷的地区。
选线的同时还应考虑水准点的埋设位置。
四等水准测量标准

四等水准测量标准一、观测准备仪器准备:四等水准测量需要使用精密水准仪,根据需要选择合适型号和精度的仪器,确保仪器各项指标正常,无故障。
观测场地选择:选择适合的观测场地,要求场地坚固、平坦、视野开阔,无遮挡物,避免大风、阳光直射等影响观测结果的因素。
观测路线设计:根据实际需要,设计合适的观测路线,确定转点、测站和观测顺序。
观测人员组织:组织具备相应测量技能和经验的观测人员进行观测,确保观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观测计划制定:根据观测任务和要求,制定详细的观测计划,包括观测时间、地点、人员、仪器设备等。
二、观测方法观测步骤:四等水准测量采用往返测法进行观测,具体步骤如下:a. 在起点设置水准仪,粗平仪器后瞄准水准尺,读取后视尺上的读数;b. 沿着观测路线前进,每经过一个转点时,都要进行尺垫的放置和精平仪器的操作;c. 瞄准水准尺并读取前视尺上的读数;d. 返回起点后重新进行尺垫放置和仪器精平;e. 再次瞄准水准尺并读取后视尺上的读数。
观测精度要求:四等水准测量的精度要求较高,需要满足以下指标:a. 水准仪的精度等级应不低于DS1级;b. 水准尺的精度等级应不低于2m;c. 观测时视线长度应不超过50米;d. 前视和后视尺在同一标尺上所读取的同一位置读数误差应小于0.5mm。
观测注意事项:a. 在观测过程中要保持仪器稳定,避免震动和移动;b. 瞄准水准尺时要消除视差,确保读数的准确性;c. 在每个测站观测时需要进行尺垫的放置和仪器的精平操作;d. 在观测过程中要保持前后视尺在同一标尺上。
三、成果处理数据整理:将观测数据进行整理,包括原始数据和处理后的数据,整理成表格或文件形式进行保存。
数据计算:根据四等水准测量的计算方法,对数据进行计算和处理,得出最终的高程和平面坐标。
数据检核:对计算结果进行检核,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如发现异常数据或错误,应及时进行重新观测和处理。
成果提交:将最终的成果提交给相关部门或客户,以供后续工作使用。
四等水准测量规范

四等水准测量规范四等水准测量是一种用于测量地面相对高程的方法,主要适用于工程测量中较为简单的高程控制。
为了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需要按照一定的规范进行测量操作。
以下是四等水准测量的一般规范。
一、仪器和设备1. 使用精度符合四等水准测量要求的水准仪、测杆、三脚架、反光板等设备,并保持其良好的工作状态。
2. 定期对仪器进行校准和检查,确保测量精度符合要求。
二、测量前的准备工作1. 在测量区域选择合适的基准点和监测点,确定测量线路,并编制测量方案。
2. 清理测量线路上的障碍物,保持测量视线畅通,并在需要的地方设置转点和基准点。
3. 在每个监测点上设置固定点,并进行编号和标识。
三、测量操作1. 首先进行水准仪的精密调平,保证水准仪的水平度。
2. 使用测杆在各个监测点上进行读数,同时进行板面校正和零位调整。
3. 每次观测前后都要进行查看,保证读数准确无误。
4. 在不同高程点上进行反光板的移动,分别进行前视和后视观测。
5. 进行远景观测时,要注意防止光线反射,避免误差的发生。
四、数据处理和计算1. 对每个监测点的观测数据进行逐个比较和验证,发现异常数据时要进行重新观测。
2. 根据实测数据计算各监测点之间的高差和高程差,同时计算出误差和精度等指标。
3. 根据测量结果绘制高程平面图,并编制相应的测量报告。
五、质量控制1. 测量人员应持证上岗,并具备一定的测量经验和操作能力。
2. 进行质量控制的同时,要进行各个流程的验收和评估,确保测量过程的可靠性和精确性。
3. 针对测量结果进行回顾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改进。
六、安全措施1. 在进行测量操作时,要注意人身安全,穿戴合适的劳保装备。
2. 注意环境和天气的变化,避免在恶劣天气下进行测量操作。
综上所述,四等水准测量是一项需要严格操作的测量工作,只有按照规范进行测量操作,才能够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为工程项目的设计和施工提供正确的高程数据。
同时,进行质量控制和安全措施的落实也是十分重要的。
工程现场水准测量步骤(四等)

四等水准测量控制测量除了要完成平面控制测量外,还要进行高程控制测量。
小区域地形测图或施工测量中,多采用三、四等水准测量作为高程控制测量的首级控制。
一、三、四等水准测量(leveling)的技术要求1、高程系统:三、四等水准测量起算点的高程一般引自国家一、二等水准点,若测区附近没有国家水准点,也可建立独立的水准网,这样起算点的高程应采用假定高程。
2、布设形式:如果是作为测区的首级控制,一般布设成闭合环线;如果进行加密,则多采用附合水准路线或支水准路线。
三、四等水准路线一般沿公路、铁路或管线等坡度较小、便于施测的路线布设。
3、点位的埋设:其点位应选在地基稳固,能长久保存标志和便于观测的地点,水准点的间距一般为1—1.5km,山岭重丘区可根据需要适当加密,一个测区一般至少埋设三个以上的水准点。
4、三、四等及五等水准测量的精度要求和技术要求列于表中。
二、三、四等水准测量的观测方法三、四等水准测量观测应在通视良好、望远镜成像清晰及稳定的情况下进行。
一般采用一对双面尺。
1、三等水准一个测站的观测步骤:(后-前-前-后;黑-黑- 红-红)(1 )照准后视尺黑面,精平,分别读取上、下、中三丝读数,并记为(1)、(2)、(3)。
(2 )照准前视尺黑面,精平,分别读取上、下、中三丝读数,并记为(4)、(5)、(6)。
3)照准前视尺红面,精平,读取中丝读数,记为(7)4) 照准后视尺红面,精平,读取中丝读数,记为( 8)这四步观测, 简称为“后一前一前一后 ( 黑一黑一红一红 ) ”,这样的观测步骤可消除或 减 弱仪器或尺垫下沉误差的影响。
对于四等水准测量, 规范允许采用 “后一后一前一前 (黑一 红 一黑一红 ) ”的观测步骤。
2 、 一个测站的计算与检核:观测记录参看书本表 7-11 。
① 视距的计算与检核后视距 (9)=[(1) — (2)]X100m前视距 (10)=[(4) — (5)]Xl00m 前、后视距差 (11)=(9) — (10)前、后视距差累积 (12)= 本站 (11)+ 上站 (12)② 水准尺读数的检核同一根水准尺黑面与红面中丝读数之差: 前尺黑面与红面中丝读数之差 13)=(6) 十K — (7)后尺黑面与红面中丝读数之差 (14)=(3) 十 K — (8) 三等≯ 2mm ,四等≯ 3mm( 上式中的 K 为红面尺的起点数,为 4. 687m 或 4. 787m)③ 高差的计算与检核黑面测得的高差 (15)=(3) — (6)或 (17)=(14) — (13)三三等≯ 75m ,四等≯l00m三等≯ 3m ,四等≯ 5m三等≯ 6m ,四等≯ l0rn红面测得的高差 16)=(8) — (7)校核:黑、红面高差之差(17)=(15) —[(16) ±0.100]等≯ 3mm,四等≯ 5mm高差的平均值(18)= [ ( 15)+(16) ±0.100]/2在测站上,当后尺红面起点为4.687m,前尺红面起点为4.787m时,取十0.100 ,反之,取—0.100。
四等水准测量

四等水准测量四等水准测量1.四等水准测量的概念2.四等水准测量的技术要求3.四等水准测量的方法步骤4.四等水准测量的观测记录5.四等水准的测量的计算6.四等水准测量的注意事项1.四等水准测量的概念我们将用水准测量的方法测定的高程控制点称为水准点。
水准点记为BM(Bench Matk)。
三、四等水准测量,常作为小地区测绘大比例尺地形图和施工测量的高程基本控制。
高程测量时测量工作三大基本内容之一。
水准测量是高程测量的一种方法。
四等水准测量与普通水准测量的异同点:(1)相同点:都需要拟定水准路线、选点、埋点和观测等程序。
(2)不同点:四等水准测量必须使用双面尺观测,记录计算,观测顺序,精度要求不同。
2.四等水准测量的技术要求四等水准路线一般沿道路布设,尽量避开土质松软地段,水准点间距一般为2~4Km,在城市建筑区为1~2Km。
水准点应选在地基稳固、能长久保存和便于观测的地点。
技术项目四等水准测量三等水准测量1.仪器与水准尺DS3水准仪双面水准尺DS3水准仪双面水准尺2.测站观测顺序后后前前后前前后3.视线最低高度三丝能读数三丝能读数4.视线长度≤100m ≤75m5.前后视距差≤±3m ≤±2m6.视距读数法直读视距三丝读数(上-下)7.K+黑-红≤±3mm ≤±2mm8.黑红面高差之差≤±5mm ≤±3mm9.前后视距累计差≤±10m ≤±5m10.路线总长度≤80Km ≤200Km11.高差闭合差±20√L mm ±12√L mm12.其他每一测段为偶数站每一测段为偶数站3.四等水准测量的方法步骤(1)测量方法四等水准测量的观测应在通视良好、望远镜成像清晰、稳定的情况下详解步骤:①在测站上安置仪器,使圆水准气泡居中,后视水准尺黑面,用上、下丝读数,记入记录表中(1)和(2);用中丝读数,记入表中(3)。
四等水准测量要求

四等水准测量要求1.网路设计:四等水准测量需要在测区内先设计或采用已有的测量网路。
测量网路的设计要考虑地形和地貌的特征,避免不必要的测量距离过长或测点密集程度不够。
2.测区划分:根据实际情况,将测区划分成若干工作原点,每个工作原点内测量网路必须封闭。
工作原点之间的串测线一般设置为取点线或转点线。
3.测线设置:四等水准测量中的测线需要尽量考虑自然路线,即避免设立在凹凸不平或道路狭窄的地段上。
测标设置要牢固可靠,保证测量过程的精度和可靠性。
4.水准仪准备:进行四等水准测量需要准备好精度符合要求的水准仪,并进行仪器的校准和调试工作。
校准结果要符合国家测绘规定的精度标准。
5.观测方法:四等水准测量可以采用前视法或后视法进行观测,观测过程中需要保持稳定的仪器姿势,并进行仪器和目标的测量记录。
6.数据处理:观测结束后,需要对观测数据进行精确的处理与计算,包括数据的平差和连续调和,以提高测量结果的精度和可靠性。
7.错误检查与调整:四等水准测量在数据处理过程中需要对误差进行检查与调整,例如检查闭合差、高差异常值等,并进行必要的修正来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8.控制点设置:四等水准测量中,为了提高测量精度和可靠性,需要设置一些密控点作为基础控制点。
这些控制点需要通过较高等级的测量来确定其精度,以供四等水准测量进行控制。
9.报告与记录:四等水准测量结果需要进行报告与记录,包括测量数据、处理结果、误差分析等内容,并标明测区的范围和测区内的控制点。
四等水准测量是一项精细严谨的测量工作,需要严格按照国家测绘标准和要求进行,以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在实际操作中,需要注意遵循安全操作规程,并根据测区内的实际情况合理设置测点,以确保测量工作的顺利进行。
同时,四等水准测量的结果还需要与同类测量工作相互比对和校核,以确保整个测绘工作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三四等水准测量技术要求

三四等水准测量技术要求
三四等水准测量是一种常用于测量地表高程的技术,其要求如下:
1. 测量仪器:使用精度符合三四等水准测量要求的水准仪、测量尺、测斜仪等仪器。
2. 测量点布设:根据测区的实际情况,布设足够数量的控制点,避免缺失关键点的情况发生。
3. 观测精度要求:控制点间的高程差应满足所需精度要求,常见要求为米级或分米级。
4. 测量方法:采取直接视距法或间接视距法进行观测,保证测线的可视性和稳定性。
5. 观测环境:选取适宜的观测时段和天气条件,避免大气湍流、折射等因素的影响。
6. 记录和处理数据:准确记录每次观测的数据,包括观测时间、气温、大气压等相关信息,并进行数据处理和校核。
7. 定期校验:定期对仪器进行校验和调整,确保其测量精度符合要求。
8. 报告编制:对于完成的测量任务,应及时编制成报告,并按照相关要求进行归档和保存。
以上是三四等水准测量的一般要求,具体要求还需根据具体的测量任务和工程需求进行调整。
四等水准测量的内容及要求

四等水准测量的内容及要求《聊聊四等水准测量那些事儿》嘿,大伙们!今天咱来唠唠四等水准测量,这可是个挺有意思的活儿呀!四等水准测量,那内容可不少哩!首先你得找好路线,就像规划一场旅行似的,得选好走的路,还不能走冤枉路。
然后就是一站一站地测过去啦,一站未了一站又起,感觉自己就像个不知疲倦的小蜜蜂。
每到一站,那就得摆好架势。
水准仪得稳稳当当的,可不能晃晃悠悠的,不然这测量的数据不就不靠谱啦!然后呢,盯着那小小的十字丝,就跟瞄准目标似的,一点都不能马虎。
这时候要是来一阵小风,嘿呀,你可得稳住咯,不然数据又得偏差喽。
还有读数的时候,可千万得瞪大了眼睛,这数字就像是调皮的小孩子,稍不注意就会跟你开玩笑。
你要是粗心大意读错了,那后面的数据可就全乱套啦,那可真是前功尽弃呀。
要说这要求,那也是挺严格的。
什么前后视距得大致相等啦,什么观测顺序不能错啦,等等等等。
感觉就像是在和这些规矩玩游戏,咱得守好规则才能玩得转。
有时候在野外测量,那可是会遇到各种状况。
比如说,遇到个小山坡,你就得小心翼翼地爬上去,还得保证仪器不被磕着碰着。
或者遇到个小水坑,你就得想法子绕过去,或者找几块石头垫垫脚。
嘿,这测量的路上充满了挑战和乐趣呀!而且,这活儿还得有耐心。
一站接着一站,一天下来可能就走了那么一点点路,可别着急,着急也没用呀,得慢慢来,数据才能准确。
虽然四等水准测量挺辛苦,要求也挺多,但每次测完一段,看着那密密麻麻的数据,心里还是挺有成就感的。
就好像自己完成了一项伟大的工程,虽然没人给咱发个勋章,但咱自己心里美呀!总之,四等水准测量这活儿,有苦有乐,有挑战也有成就。
要是你还没体验过,不妨去试试,保证让你印象深刻呢!。
三、四等水准测量

《建筑工程测量》三、四等水准测量小地区地形测图或施工测量中,多采用三、四等水准测量作为高程控制测量的首级控制;当水准测量作高程控制时,因困难大或无法施用时,这时可考虑采用三角高程测量。
一.三、四等水准测量的施测仪器三、四等水准路线用于建立小区域首级控制网和工程施工高程控制网。
水准观测的主要技术要求见表1,仪器等级采用DS3级水准仪,水准尺不同于普通水准尺,它是双面水准尺,每次观测使用两把尺子,称为一对,每根水准尺一面为红色,另一面为黑色。
一对水准尺的黑面尺底刻划均为零,而红面尺一根尺底刻划为4.687 m,另一根尺底刻划为4.787 m,这一数值用k表示,称为同一水准尺红、黑面常数。
下面以四等水准测量为例,介绍用双面水准尺法在一个测站的观测程序、记录与计算。
表1 水准测量主要技术要求等级水准仪的型号视线长度/m前后视较差/m前后视距累计差/m视线离地面最低高度/m黑、红面读数较差/mm黑红面所测高差较差/mm三等DS1100360.3 1.0 1.5DS375360.3 2.0 3.0四等DS31005100.2 3.0 5.0二.三、四等水准测量的观测方法与记录四等水准测量每站的观测顺序和记录见表2,括号中数字1~8号代表观测记录顺序(蓝色底纹),9~18号为计算的顺序与记录位置(棕粉色底纹)。
观测步骤为:(1)照准后视水准尺黑面,读取下、上、中三丝读数。
(2)转动水准仪,照准前视水准尺黑面读取中丝读数,下、上、中三丝读数。
(3)将水准尺转为红面,前视水准尺红面,读取中丝读数。
(4)转动水准仪,照准后视水准尺红面,读取中丝读数。
这样的观测顺序简称为“后—前—前—后”或“黑—黑—红—红”。
表2 四等水准测量记录表时间:××年××月××日天气:晴成像:清晰仪器及编号:DS××××观测者:×××记录者:×××测站编号点号后尺下丝前尺下丝方向及尺号标尺读数/m黑+K-红/mm高差中数/m备注上丝上丝黑面红面后视距/m前视距/m视距差d/m∑d/m1BN114后K01 3 8 1318K01:4687K02:4787 TP125前K026714910后-前1516171112BM1 1.8910.758后K01 1.708 6.3950+1.1340TP1 1.5250.390前K020.574 5.361036.636.8后-前+1.134+1.0340-0.2-0.2TP1 2.7460.867后K02 2.5307.319-2+1.8850TP2 2.3130.425前K010.646 5.333043.3-44.2后-前+1.884+1.986-2-0.9-1.1三.三、四等水准测量的计算与检核1.测站上的计算与检核A.视距计算:根据视线水平时的视距原理(下丝-上丝)×100计算前、后视距离。
水准仪四等水准路线技术规范

“2015年广东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技能节工程测量技术规范本次竞赛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2008年5月1日批准施行的国家标准《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结合建筑行业职业技能要求,制定本技术文件。
一、四等水准测量1.水准路线形式一个已知点和三个未知点组成的闭合水准路线(见图1),水准路线总长约为400米。
2.竞赛内容参赛队在规定时间内按四等精度要求独立完成指定路线的水准测量外业观测和内业计算。
3.竞赛规则⑴各参赛队按比赛报名表中的顺序将选手分别编号为1、2、3、4号(比赛过程中不得变更),按规则要求独立完成指定闭合水准路线的测量任务。
⑵水准路线的起始点及待定点由赛项执委会事先确定,赛前抽签确定各参赛队所观测的路线。
⑶每位选手完成一个测段(即两个固定点之间的路线)的观测和记录计算,具体方案如下:1测段(已知点1A到2A号未知点)由本队1号选手独立进行仪器安置、观测,2号选手进行记录、计算,3、4号选手负责水准尺安置;2测段(2A号未知点到3A号未知点)由本队2号选手独立进行仪器安置、观测,3号选手进行记录、计算,1、4号选手负责水准尺安置;3测段(3A号未知点到4A号未知点)由本队3号选手独立进行仪器安置、观测,4号选手进行记录、计算,1、2号选手负责水准尺安置;4测段(4A号未知点到已知点1A)由本组4号选手独立进行仪器安置、观测,1号选手进行记录、计算,2、3号选手负责水准尺安置。
⑷数据记录必须用赛项执委会盖章的记录手簿(见附件表1),由负责记录的选手用签字笔当场准确无误地填写到相应栏内,并及时计算和填写表中其它数据,要求记录规范完整、符合记录规定、计算准确;观测数据不得改动厘米和毫米,分米、米以上数据不得连环涂改,如有违反均需扣分;观测数据必须原始真实,严禁弄虚作假,否则取消参赛资格。
⑸各参赛队合作进行四等水准测量成果计算。
计算所用的水准测量成果计算表由赛项执委会提供(见附件表2),计算表的辅助计算栏中必须填入水准线路闭合差。
四等水准规范

3.3.2 高程控制测量
3.3.2.1 四等水准相关规范
在地形测量和施工测量中,多采用三、四等水准测量作为基本的高程控制。
四等水准测量需满足以下相关规范:
一、观测顺序
四等水准采用水准尺进行观测的步骤如下:后、前、前、后。
安置水准仪的测站至前、后视立尺点的距离,应该用步测使其相等。
在每一测站,按下列顺序进行观测:
后视水准尺黑色面,读上、下丝读数,精平,读中丝读数;
前视水准尺黑色面,读上、下丝读数,精平,读中丝读数;
前视水准尺红色面,精平,读中丝读数;
后视水准尺红色面,精平,读中丝读数。
二、读数规范
1.视距小于100m;
2.前后视距差小于3m;
3.视距累积差小于10m;
4.黑面和红面读数差小于3mm;
5.黑面和红面高差之差小于5mm;
6.四等水准的路线长度不得超过16km
水准测量的等级是根据国家水准网来定的。
国家水准网布设成一等、二等、三等、四等4个等级。
其布设原则采用从高级到低级,从整体到局部,分级布置,逐级加密的原则,等级划分是根据环线周长、附和路线长、偶然中误差、全中误差来分的。
四等水准测量直接为地形测图和各种工程建设提供所必需的高程控制。
国家一、二、三、四等水准测量及要求

国家一、二、三、四等水准测量及要求测站观测顺序和方法一等、二等要求:光学水准仪:往测时奇数站顺序为:后—前—前—后;往测时偶数站顺序为:前—后—后—前;返测时,奇、偶测站顺序分别与往测偶、奇测站相同;数字水准仪:往、返测奇数站顺序为:后—前—前—后;往、返测偶数站顺序为:前—后—后—前三等要求:后—前—前—后四等要求:后—后—前—前每千米水准测量的偶然中误差和每千米水准测量的全中误差不应超过下表规定:水准仪i角检验:自动安平光学水准仪每天检校一次i角,气泡式水准仪每天上、下午各检校一次i角,作业开始后的7个工作日内,若i角较为稳定,以后每隔15天检校一次。
数字水准仪,整个作业期间应每天开测前进行i角测定。
若开测为未结束测段,则在新测段开始前进行测定。
观测方式:一、二等水准测量采用单路线往返观测。
同一区段的往返测,应使用同一类型的仪器和转点尺承沿同一道路进行。
在每一区段内,先连续进行所有测段的往测(或返测),随后再连续进行该区段的返测(或往测)。
若区段较长,也可将区段分成20km—30km的几个分段,在分段内连续进行所有测段的往返观测。
同一测段的往测(或返测)与返测〔或往测)应分别在上午与下午进行.在日间气温变化不大的阴天和观测条件较好时,若干里程的往返测可同在上午或下午进行。
但这种里程的总站数,一等不应超过该区段总站数的20%,二等不应超过该区段总站数的30%。
三等水准测量采用中丝读数法进行往返测。
当使用有光学测微器的水准仪和线条式因瓦水准标尺观测时,也可进行单程双转点观测。
四等水准测量采用中丝读数法进行单程观测。
支线应往返测或单程双转点观测。
测站视线长度、视距差等要求单位:米测站观测限差对于数字水准仪,同一标尺两次读数差不设限差,两次读数所测高差的差执行基辅分划所测高差之差的限差。
测站观测误差超限,在本站发现后可立即重测,若迁站后才检查发现,则应从水准点或间歇点(应经检测符合限差)起始,重新观测。
四等水准测量程序及技术要求

四等水准测量程序及技术要求
四等水准测量是一种常见的地理测量方法,用于确定地面高程。
下面是四等水准测量的一般程序和技术要求:
1. 准备工作:确定观测线路,并进行勘测、测量设备的校准和检查,确保测量器材正常工作。
2. 设置控制点:根据测量需要,在测线两端或途中选择一些控制点,确定其坐标和高程。
3. 建立基准点:选择一处基准点,确定其精确的高程数值,并建立起基准点到观测点之间的连接。
4. 观测点设置:沿着测量线路,在控制点之间设置一系列观测点,并测量其高程。
5. 高程观测:使用合适的水准仪测量各观测点的高程,记录测量数据。
6. 数据处理:根据测量数据,进行数据处理和计算,得出每个观测点的高程。
7. 检查和校验:对数据进行检查和校验,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8. 绘制高程图:根据观测点的高程数据,绘制高程图,反映地形地貌的变化。
技术要求:
1. 测量仪器:使用精度高、稳定性好的水准仪进行测量。
2. 观测点设置:观测点应设置在地面平稳、无障碍的地方,避免地质变化大的区域。
3. 观测精度:观测精度应满足测量精度要求,通常要求误差小于正负一厘米。
4. 数据处理:应使用专业的测量数据处理软件进行数据处理,确保结果的精度和可靠性。
5. 质量控制:每个测量步骤都应进行质量控制,记录数据、观测条件和操作步骤,以备查询和审查。
总之,在进行四等水准测量时,需要严格按照测量程序和技术要求进行操作,以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同时,应注意安全措施,遵守相关规定,确保测量人员的安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5年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技能节
工程测量技术规
本次竞赛以中华人民国建设部2008年5月1日批准施行的国家标准《工程测量规》(GB50026-2007), 结合建筑行业职业技能要求,制定本技术文件。
一、四等水准测量 1.水准路线形式
一个已知点和三个未知点组成的闭合水准路线(见图1),水准路线总长约为400米。
2.竞赛容
参赛队在规定时间按四等精度要求独立完成指定路线的水准测量外业观测和业计算。
3.竞赛规则
⑴各参赛队按比赛报名表中的顺序将选手分别编号为1、2、3、4号(比赛过程中不得变更),按规则要求独立完成指定闭合水准路线的测量任务。
⑵水准路线的起始点及待定点由赛项执委会事先确定,赛前抽签确定各参赛队所观测的路线。
⑶每位选手完成一个测段(即两个固定点之间的路线)的观测和记录计算,具体方案如下:
1测段(已知点1A 到2A 号未知点)由本队1号选手独立进行仪器安置、观测,2号选手进行记录、计算,3、4号选手负责水准尺安置;
2测段(2A 号未知点到3A 号未知点)由本队2号选手独立进行仪器安置、观测,3号选手进行记录、计算,1、4号选手负责水准尺安置;
图1 闭合水准路线示意图
1A
4A
3A
2A
3测段(3A号未知点到4A号未知点)由本队3号选手独立进行仪器安置、观测,4号选手进行记录、计算,1、2号选手负责水准尺安置;
4测段(4A号未知点到已知点1A)由本组4号选手独立进行仪器安置、观测,1号选手进行记录、计算,2、3号选手负责水准尺安置。
⑷数据记录必须用赛项执委会盖章的记录手簿(见附件表1),由负责记录的选手用签字笔当场准确无误地填写到相应栏,并及时计算和填写表中其它数据,要求记录规完整、符合记录规定、计算准确;观测数据不得改动厘米和毫米,分米、米以上数据不得连环涂改,如有违反均需扣分;观测数据必须原始真实,严禁弄虚作假,否则取消参赛资格。
⑸各参赛队合作进行四等水准测量成果计算。
计算所用的水准测量成果计算表由赛项执委会提供(见附件表2),计算表的辅助计算栏中必须填入水准线路闭合差。
⑹外业观测和业计算总的规定时间为40分钟,超出规定时间将终止比赛,整个水准测量比赛成绩按零分计。
⑺仪器操作应符合要求,迁站时仪器搬动必须正确,仪器在迁站过程中不必装箱和带箱,仪器箱关闭放在起始测站旁。
⑻观测采用所有测站连续计时的方法,即观测时间为裁判宣布比赛开始(选手拿到题目)到选手上缴观测成果、并将仪器装箱放回原处后结束。
除转移地点进行业数据计算的时间外比赛需连续进行,比赛一旦计时开始不能无故终止比赛。
选手在比赛过程中不得擅自离开赛场,如有特殊情况,需经裁判员报裁判长(副裁判长)同意后作特殊处理。
比赛过程中,选手若休息、饮水或上洗手间,一律计算在操作比赛时间。
如果选手提前结束比赛,应举手向裁判员示意。
比赛终止时间由裁判员记录在案,选手提前结束比赛后不得再进行任何操作和计算,经裁判同意可提前离开赛场。
⑼观测结束后,仪器装箱收回到出发处,记录表格交给裁判员,裁判员暂停计时,工作人员带领选手到指定地点,裁判员将原始记录数据交由参赛选手进行业计算,届时继续计时。
参赛队伍进行水准测量业计算,高差闭合差分配采用与路线长度成比例的近似平差原则,计算所用计算器自备,但不得带程序计算功能。
⑽如计算结果无误并符合技术要求,上缴成果计算表和本队外业观测记录表后可结束比赛。
如不对应查明原因,在规定时间可重算或重测直到计算结果一致并符合技术要求。
重新观测结束记录和计时参照上条规定执行,重算或重测的时间一律计算在比赛时间。
⑾参赛选手应规作业,注意测量安全及仪器保护,不允许妨碍或阻挡其他选手的观测,经劝告无效者取消比赛资格。
迁站时不允许出现不顾安全的狂跑现象,必须沿水泥或沥青路面前进,不允许穿越草地。
⑿参赛选手应严格遵守赛场纪律,操作技能竞赛除携带比赛必备的用具(如笔、尺、普通计算器等)外,不得带入任何技术资料和工具书。
所有通讯工具、摄像工具一律不得带入比赛现场。
⒀如果在比赛期间测量仪器发生非人为故障,致使比赛不能继续进行,需经裁判长(或副裁判长)确认并批准,比赛可暂停计时,待测量仪器修复或更换仪器后,比赛恢复计时或重新开始。
⒁记录和计算表格,不得带离比赛场地,否则成绩无效。
⒂比赛过程中现场裁判监督仪器使用、观测、记录、计算的规性,防止出现人员、仪器安全事故,经提醒恶意不改者,现场裁判有权取消其比赛成绩。
4.主要技术要求
⑴根据国家标准《工程测量规》(GB50026-2007),四等水准测量基本技术要求如下表所示。
水准测量基本技术要求
注:L为水准路线长度,以km计。
⑵观测时前、后视距离必须读取上、下丝读数计算,上、下丝读数应记录在手簿中。
⑶观测顺序按“后-后-前-前”进行,在没有换站时,后视尺不得移动。
⑷各参赛队所测水准点高程误差不得超过10mm。
⑸记录字迹工整、清晰,不得任意修改,记录者必须回报读数。
⑹水准测量各测段设站数不限,但每测段测站数必须为偶数。
⑺高差的计算采用“奇进偶舍”的原则;记录、计算时的占位“0”及“±”必须填写。
5.评分标准
四等水准测量总分值100分,其中仪器操作20分,记录计算20分, 成果精度50分,测量时间10分。
具体标准见附件表3:四等水准测量评分表。
6.附表
表1 四等水准测量观测记录表
注:各测站高差中数取位至1mm。
表2 四等水准测量成果计算表
注:1.距离取位至0.01km ,测段高差、改正数及点之高程取位至1mm 。
2.采用路线长度进行高差闭合差的分配。
3.计算L 02f h ±=允(mm)时,L 小于1km 时,按1km 计。
表32015年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第12届技能节
“工程测量”
项目竞赛四等水准测量评分表
(仪器操作计时)
裁判签名:日期:年月日
项目竞赛四等水准测量评分表
(业计算计时)
裁判签名:日期:年月日
项目竞赛四等水准测量评分表
(仪器操作部分)
说明
说明:操作规性共20分,扣完为止。
项目竞赛四等水准测量评分表(记录计算、成果精度、用时部分)
说明
2015年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第12届技能节
“工程测量”项目竞赛四等水准测量评分表
(仪器操作部分)
标准
说明:操作规性共20分,扣完为止。
表格填写犯规次数。
裁判签名:日期:年月日标准
2015年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第12届技能节
“工程测量”项目竞赛
四等水准测量评分表(记录计算部分)
说明:记录计算规性共20分,扣完为止。
裁判签名:日期:年月日标准
2015年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第12届技能节
“工程测量”
项目竞赛四等水准测量评分表
(成果精度部分)
说明:成果精度共50分,扣完为止。
裁判签名:日期:年月日标准
实用文档
2015年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第12届技能节
“工程测量”
项目竞赛四等水准测量评分表(汇总)
裁判签名:日期:年月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