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价值观态度与行为PPT课件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意度的研究,提出工作满意度可以用 下列维度进行测量:
33
维度名称
描
述
工作本身 报酬
工作有趣性、多样性,学习机会,困难程度, 工作量,工作节奏和工作方法的控制等
数量,公平性,报酬方式等
晋升
晋升机会,公平性,晋升标准等
认可
对工作成就的赞扬,得到的荣誉,批评
福利
养老金,医疗保险,年假,带薪假期等
工作条件 工作时间,设备,工作环境,身体消耗
➢ 具体表现
• 个体的价值观是指导其行为的准则
• 组织共同的价值观决定组织的行为,进 而影响其的经济效益。
8
四、价值观的分类
(一)西方组织行为学家的分类
1.格雷夫斯的分类(七等级) (1)反应型(R) (2)宗法式忠诚型(T) (3)自我中心型(EG) (4)顺从型(C) (5)权术型(M) (6)社交中心型(S) (7)存在主义型(EX)
5
➢ 价值观是指一个人对周围的客观事 物的意义、重要性的总评价和总看 法。
6
二、价值观的形成: 一个人的价值观可以说从出生开
始,在家庭和社会的影响下,逐步形
成的。一个人所处的社会生产方式及 其经济地位对价值观的形成有决定性
的影响作用。
7
三、价值观的功能: ✓ 价值观及其体系是决定人的的心理 基础 ; ✓ 价值观及其体系能支配和调节人的 一切社会行为。
22
• 影响态度的形成与改变的因素: 1.社会因素 2.团体因素 3.宣传因素 4.个性因素
23
五、态度改变理论及方法
(一)学习理论 • 认为态度是个体后天习得的 • 最著名的是凯尔曼(H.Kelman)提出的 态度形成的三阶段理论 • 凯尔曼所提出的三个阶段:顺从阶段、 认同阶段和内化阶段
24
组 织 行 为 学
1
标题添加
点击此处输入相 关文本内容
前言
点击此处输入 相关文本内容
标题添加
点击此处输入相 关文本内容
点击此处输入 相关文本内容
2
第二篇个体行为
组织行为 的基础
个体行为
3
第五章 价值观、态度与行为
4
第一节 价值观与行为
一、价值观的概念 ➢价值观是“社会成员用来评价行为、
事物以及各种可能的目标中选择自己合 意目标的准则” ➢价值观指的是一个人对自己、对他人、 对一种事物或一种现象的是与非、真与 假、善与恶、美与丑等进行评价时的标 准。
还是“以利为重的人” 人:是“封闭的落后人”,
还是“开放的现代人”
17
第二节 态度与行为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态度的概念
态度是人对于某一对象以喜、恶、 爱、憎方式做出某种特定反应的内在倾 向,这个对象既可以是具体的物、人或 事,也可以是较抽象的概念或理论等。
18
理解态度: • 态度是一种内在的心理倾向 • 具有价值判断的成分和感情色彩 • 具有一定的稳定性
上司
领导风格,技术和管理技能,人际关系
第一阶段是生产型价值观
第二阶段是生产经营型价值观
第三阶段是经营型价值观
15
(四)我国社会学家邵道生的分类 (1)几千年的价值观 (2)几十年的价值观 (3)现实的价值观
16
人:是“政治人”,还是“社会人” 人:是“理想化的人”,还是“现实的人 人:是“以集体为重的人”,
还是“以个人为重的人” 人:是“以义为重的人”,
1.工作满意度 2.工作投入 3.组织承诺
31
1.工作满意度
• 工作满意度通常是指员工个人对工作的 态度; • 工作满意度通常被视为一个多维度的概 念; • 工作满意度是容易发生变化的; • 工作满意度会受到个体其它方面的满意 度的影响
32
• 影响工作满意度的因素 洛克(E.Locke)通过对工作满
26
• 减少不协调的具体途径有三条: ①改变行为 ②改变态度 ③引进新的认知元素
• 人们想消除认知失调的愿望是否强烈,取 决于三个因素:
①造成的失调的重要性 ②当事人认为自己影响、应付失调的能力 有多大 ③因失调而可能得到的报偿有多大
27
(四)其他方法 1.预言的实现 2.协助法 3.强迫接触法(沟通改变态度理论) 4.角色扮演法
9
2.史(斯)布兰格的分类(六类型) (1)理性型 它以知识和真理为中心 (2)审美型 以外形协调和匀称为中心 (3)政治型 它以权力地位为中心 (4)社会型 以群体和他人为中心 (5)经济型 以有效和实惠为中心 (6)宗教型 以信仰为中心
10
3.按照经营管理所追求的不同目标,西 方组织行为学家认为经营管理价值观可 分为以下三类
19
二、态度的构成因素
1.认知成份
(基础)
2.情感成份
(核心)
3.意向成份:又称行为倾向 (外观)
20
三、态度的特性
1.社会性
2.针对性
3.协调性
4.稳定性
5.两极性
6.间接性
21
四、态度的形成和改变
态度的形成与改变是同一发展过 程不同的两个方面。
态度的形成强调某一态度的发生 发展,而它的改变则强调由旧的态度 改变为新的态度。二者相互联系,相 互衔接。
(1)最大利润价值观
(2)委托管理价值观
(3)工作生活——质量价值观
11
企业社会责任感最主要表现在什么地方
12
调查显示 公众给企业社会责任感评分不及格
13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成思危
2007年01月29日 中国经济周刊 14
(二)我国企业经营管理价值观 我国企业经营管理价值观也经历了一
个发展变化的过程,大致也经历了三个 阶段:
(二)平衡理论
• 社会心理学家海德(F.Heider)提出 的有关态度变化以及人际关系的理论 • 海德描述的P-O-X三角关系模式 • 海德认为个体P对X的态度受另一个体O 的影响 • 海德强调人际关系对认知平衡的影响 • 平衡理论忽视了态度改变的内在过程
25
三、认知失调理论 • 态度的一致性研究 • 著名社会心理学家列昂·费斯廷格(Leon Festinger)提出了“认知失调理论”。 • 说明态度与行为之间的关系 • 个体被假设会自动地设法使认知失调的状 态降到最低程度
28
六、态度的测量
主要测量:态度的方向 态度的深度
• 常采用的方法: ✓观察法 ✓自由反应法(投射法、语句完成法) ✓问卷法 ✓生理反应法
29
➢测量态度时应注意: 一是所测量态度越具体,则所表达的态度 与实际行为关联越大。 二是环境因素和所处文化背景的规范,对 态度与行为间关系影响甚大。
30
七、工作态度与工作绩效 ▪ 工作中最重要的态度种类
33
维度名称
描
述
工作本身 报酬
工作有趣性、多样性,学习机会,困难程度, 工作量,工作节奏和工作方法的控制等
数量,公平性,报酬方式等
晋升
晋升机会,公平性,晋升标准等
认可
对工作成就的赞扬,得到的荣誉,批评
福利
养老金,医疗保险,年假,带薪假期等
工作条件 工作时间,设备,工作环境,身体消耗
➢ 具体表现
• 个体的价值观是指导其行为的准则
• 组织共同的价值观决定组织的行为,进 而影响其的经济效益。
8
四、价值观的分类
(一)西方组织行为学家的分类
1.格雷夫斯的分类(七等级) (1)反应型(R) (2)宗法式忠诚型(T) (3)自我中心型(EG) (4)顺从型(C) (5)权术型(M) (6)社交中心型(S) (7)存在主义型(EX)
5
➢ 价值观是指一个人对周围的客观事 物的意义、重要性的总评价和总看 法。
6
二、价值观的形成: 一个人的价值观可以说从出生开
始,在家庭和社会的影响下,逐步形
成的。一个人所处的社会生产方式及 其经济地位对价值观的形成有决定性
的影响作用。
7
三、价值观的功能: ✓ 价值观及其体系是决定人的的心理 基础 ; ✓ 价值观及其体系能支配和调节人的 一切社会行为。
22
• 影响态度的形成与改变的因素: 1.社会因素 2.团体因素 3.宣传因素 4.个性因素
23
五、态度改变理论及方法
(一)学习理论 • 认为态度是个体后天习得的 • 最著名的是凯尔曼(H.Kelman)提出的 态度形成的三阶段理论 • 凯尔曼所提出的三个阶段:顺从阶段、 认同阶段和内化阶段
24
组 织 行 为 学
1
标题添加
点击此处输入相 关文本内容
前言
点击此处输入 相关文本内容
标题添加
点击此处输入相 关文本内容
点击此处输入 相关文本内容
2
第二篇个体行为
组织行为 的基础
个体行为
3
第五章 价值观、态度与行为
4
第一节 价值观与行为
一、价值观的概念 ➢价值观是“社会成员用来评价行为、
事物以及各种可能的目标中选择自己合 意目标的准则” ➢价值观指的是一个人对自己、对他人、 对一种事物或一种现象的是与非、真与 假、善与恶、美与丑等进行评价时的标 准。
还是“以利为重的人” 人:是“封闭的落后人”,
还是“开放的现代人”
17
第二节 态度与行为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态度的概念
态度是人对于某一对象以喜、恶、 爱、憎方式做出某种特定反应的内在倾 向,这个对象既可以是具体的物、人或 事,也可以是较抽象的概念或理论等。
18
理解态度: • 态度是一种内在的心理倾向 • 具有价值判断的成分和感情色彩 • 具有一定的稳定性
上司
领导风格,技术和管理技能,人际关系
第一阶段是生产型价值观
第二阶段是生产经营型价值观
第三阶段是经营型价值观
15
(四)我国社会学家邵道生的分类 (1)几千年的价值观 (2)几十年的价值观 (3)现实的价值观
16
人:是“政治人”,还是“社会人” 人:是“理想化的人”,还是“现实的人 人:是“以集体为重的人”,
还是“以个人为重的人” 人:是“以义为重的人”,
1.工作满意度 2.工作投入 3.组织承诺
31
1.工作满意度
• 工作满意度通常是指员工个人对工作的 态度; • 工作满意度通常被视为一个多维度的概 念; • 工作满意度是容易发生变化的; • 工作满意度会受到个体其它方面的满意 度的影响
32
• 影响工作满意度的因素 洛克(E.Locke)通过对工作满
26
• 减少不协调的具体途径有三条: ①改变行为 ②改变态度 ③引进新的认知元素
• 人们想消除认知失调的愿望是否强烈,取 决于三个因素:
①造成的失调的重要性 ②当事人认为自己影响、应付失调的能力 有多大 ③因失调而可能得到的报偿有多大
27
(四)其他方法 1.预言的实现 2.协助法 3.强迫接触法(沟通改变态度理论) 4.角色扮演法
9
2.史(斯)布兰格的分类(六类型) (1)理性型 它以知识和真理为中心 (2)审美型 以外形协调和匀称为中心 (3)政治型 它以权力地位为中心 (4)社会型 以群体和他人为中心 (5)经济型 以有效和实惠为中心 (6)宗教型 以信仰为中心
10
3.按照经营管理所追求的不同目标,西 方组织行为学家认为经营管理价值观可 分为以下三类
19
二、态度的构成因素
1.认知成份
(基础)
2.情感成份
(核心)
3.意向成份:又称行为倾向 (外观)
20
三、态度的特性
1.社会性
2.针对性
3.协调性
4.稳定性
5.两极性
6.间接性
21
四、态度的形成和改变
态度的形成与改变是同一发展过 程不同的两个方面。
态度的形成强调某一态度的发生 发展,而它的改变则强调由旧的态度 改变为新的态度。二者相互联系,相 互衔接。
(1)最大利润价值观
(2)委托管理价值观
(3)工作生活——质量价值观
11
企业社会责任感最主要表现在什么地方
12
调查显示 公众给企业社会责任感评分不及格
13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成思危
2007年01月29日 中国经济周刊 14
(二)我国企业经营管理价值观 我国企业经营管理价值观也经历了一
个发展变化的过程,大致也经历了三个 阶段:
(二)平衡理论
• 社会心理学家海德(F.Heider)提出 的有关态度变化以及人际关系的理论 • 海德描述的P-O-X三角关系模式 • 海德认为个体P对X的态度受另一个体O 的影响 • 海德强调人际关系对认知平衡的影响 • 平衡理论忽视了态度改变的内在过程
25
三、认知失调理论 • 态度的一致性研究 • 著名社会心理学家列昂·费斯廷格(Leon Festinger)提出了“认知失调理论”。 • 说明态度与行为之间的关系 • 个体被假设会自动地设法使认知失调的状 态降到最低程度
28
六、态度的测量
主要测量:态度的方向 态度的深度
• 常采用的方法: ✓观察法 ✓自由反应法(投射法、语句完成法) ✓问卷法 ✓生理反应法
29
➢测量态度时应注意: 一是所测量态度越具体,则所表达的态度 与实际行为关联越大。 二是环境因素和所处文化背景的规范,对 态度与行为间关系影响甚大。
30
七、工作态度与工作绩效 ▪ 工作中最重要的态度种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