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校本课程教材
校本课程舞蹈教案
![校本课程舞蹈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eab0407c941ea76e58fa04c8.png)
徐寨镇刘寨小学舞蹈课外兴趣小组一、教学设计理念:舞蹈,是一门综合的富于动感的艺术,学校的舞蹈教学是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要求,通过训练和表演,锻炼学生身体,发展身体素质,提高学生的动作协调性和动作美感,同时陶冶学生的情操,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和审美教育,培养学生讲文明、懂礼貌、爱集体、守纪律的好品格和团结协作的群体意识。
二、教学设计特色:小学“自主、合作”舞蹈教学模式就是在课外音乐活动中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合作创编为主线,让学生在掌握一定舞蹈基本动作和初步具备对音乐的感受能力后,根据自己对音乐的理解和感受,通过小组讨论、组际交流的形式,集思广益,共同为歌曲或音乐形象较鲜明的乐曲创编动作及队形。
使儿童在自主愉悦的气氛中,闻乐而动,闻歌起舞,在“练中逐步感知音乐语言,在“乐”中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在“动”中发展身体各个部位之间的协调性。
通过热烈活跃、自主合作的教学活动,使学生的视觉、听觉、肤觉、运动觉得到充分、协调、均衡的发展,这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对舞蹈的兴趣,还进一步增强了群体协作的意识,促进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力,开发学生的想象力、表现力和创造能力,全面整体性地提高班级学生的音乐素质。
舞蹈课教案1教学内容:扶把组合练习准备活动:以各关节为主,目的在于预防和减少关节损伤,增强各关节肌肉韧带的弹性和灵活性,促使大脑中枢神经兴奋、克服人体活动上的生理惰性,振奋精神。
扶把练习:通过扶把练习掌握身体各部位规范的单一动作,克服站立时的腰部无力向下的毛病,增强躯干的力量,增加腿部肌肉的力度、开度及灵活性。
组合练习:通过动作的单一练习和组合,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增加学习的积极性和动作的协调性,是教学达到良好的效果。
教学过程准备活动:1、胸腰练习,教师逐个活动2、进行腿部前、旁、后的韧带和肌肉练习中间练习手位组合复习,结合舞台方位、呼吸、音乐等练习扶把练习1、擦地2、小踢腿3、吸弹撩腿学习新课5——8拍右手扶把,左手打开成七位,站成小八字脚1——8左脚旁吸腿。
中学舞蹈校本课程教材《舞蹈艺术欣赏》小学也可用
![中学舞蹈校本课程教材《舞蹈艺术欣赏》小学也可用](https://img.taocdn.com/s3/m/2ac2ea044b35eefdc8d33331.png)
第一课裕固族舞民族掠影裕固族是甘肃省独有的少数民族之一。
分布于甘肃省张掖市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境内。
,约14378人(20XX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为回鹘人的后裔。
用东部裕固语、西部裕固语,无文字,通汉语文;信藏传佛教;未婚女子有带头面的习俗;主要从事畜牧业,兼营农业;裕固族崇尚骑马和射箭。
裕固族服饰裕固族服饰是裕固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特征因各部落生产生活习俗不同而各具特色,大致可分为东部服饰和西部服饰两大类,主要体现在妇女服饰的不同上,且均有“衣领高、帽红缨”的特征。
裕固族妇女的帽子,特点最为鲜明,东部妇女帽子呈大圆顶形,形似礼帽;西部妇女帽子为尖顶,帽沿后部卷起,两者一般均以芨芨草和羊毛线编织帽胚,用红布缝制帽里,白布缝制帽面,帽沿为镶有花纹的黑边,帽顶配有红缨,故称“红缨帽”。
红缨帽也是裕固族已婚妇女和少女的区别标志,妇女出嫁成婚后方可戴红缨帽。
裕固族妇女的头面叫“凯门别什”,是一件非常精制而价值昂贵的民间工艺品,用银牌、珊瑚、玛瑙、彩珠、贝壳等穿缀而成,共分三条,胸前左右两条,背后一条。
裕固族男子服饰也有其独特之处,头戴金边白毡帽,帽沿后边卷起,身穿大领偏襟长袍,衣料大多以布、绸、缎或褐子、兽皮为主,扎彩色腰带,佩有腰刀、火镰、鼻烟壶、烟荷包等饰品。
裕固族服饰因其集中体现了裕固族传统手工艺和审美情趣等文化内涵,列入了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裕固族舞蹈的分类1、欢庆舞:群舞形式。
主要以鼓乐、歌曲伴奏。
男女老幼列队或迂回绕绕圈作舞。
中央置以篝火及猎获物。
快、慢、轻、重多种动作,节奏性甚强并辅以“啦”、“唠”、“耶”、“哟”等呼语。
其中转圈由左向右,脚下以点步为主,略似藏族踢踏舞。
手部动作较错落,有持“摆来格”(似哈达的一块方布)的、有手拉手的、有背牛角鼓的,多于欢庆丰收、喜度节日时举行。
2、转转舞:男女双人舞形式。
主要表现劳动生活及习俗等内容。
如割草、挤奶、行猎、婚礼等场面。
动作按向右旋转速度的快慢,女分别以点步、旋转步为主,男以点步、腾跳为主。
中学舞蹈校本课程教材
![中学舞蹈校本课程教材](https://img.taocdn.com/s3/m/8690df3926284b73f242336c1eb91a37f11132af.png)
中学舞蹈校本课程教材简介本文档旨在介绍一份中学舞蹈校本课程教材,为中学舞蹈课程的设计和教学提供指导。
目标- 提供全面而系统的舞蹈教学内容,满足中学生的研究需求;- 培养学生的舞蹈技能、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帮助学生了解舞蹈的历史、文化和表现形式。
教材内容1. 舞蹈基本功训练:包括舞蹈姿势、身体控制、平衡与协调等基础技能的训练;2. 舞蹈表达与创作:培养学生的表演能力和创作能力,让学生能够通过舞蹈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3. 舞蹈历史与文化:介绍不同舞蹈形式的历史背景、传统文化和地域特色;4. 舞蹈欣赏与评论:引导学生观看、欣赏和评论优秀的舞蹈作品,培养他们的艺术鉴赏能力;5. 舞蹈综合实践:组织学生参与舞蹈演出、比赛等实践活动,提高他们的舞台表现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教学方法- 组织集体课堂教学,注重理论知识的讲解和实践技能的培养;- 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和个人表演,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和自信心;- 创造多样化的教学活动和任务,提高学生的研究兴趣和参与度;- 结合多媒体技术和互联网资源,丰富教学内容和形式。
评估与考核- 设计多样化的评估方式,包括学生作品展示、口头演讲、书面报告等形式;- 注重对学生的实际表现和进步进行评估,鼓励他们的个人发展和创新能力;- 督促学生按时完成作业和参与课堂活动,培养他们的自律和责任感。
教学资源- 提供舞蹈教学所需的音乐、舞蹈视频和图书等资源;- 利用学校舞蹈室、表演场地和舞台设备,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社团、比赛和演出等舞蹈活动,拓宽他们的研究体验和舞蹈交流机会。
结语本中学舞蹈校本课程教材旨在培养学生对舞蹈的兴趣和热爱,提高他们的舞蹈技能和艺术修养。
希望通过这份教材能够为中学舞蹈教学提供有效的指导,激发学生对舞蹈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完整版)小学-舞蹈校本课程教材.docx
![(完整版)小学-舞蹈校本课程教材.docx](https://img.taocdn.com/s3/m/2f69d22f81c758f5f71f6787.png)
我校开展舞蹈的目的是通过科学系统的舞蹈教学训练,塑造美丽,增添魅力,锻炼体力,增强体质,磨练毅力,培养自信心,丰富想像力,促进智力,还可以陶冶心灵,培养出活泼、热情、开朗的性格,舞出宝贝的气质。
实践验证,学习舞蹈的孩子经过长期地、专业地、系统地训练后,她们的身体外形会向理想的方向发展。
与其他孩子相比,身材更挺拔、修长、曲线玲珑,举手投足间都能表现出一种优雅,无疑学习舞蹈可以给孩子带来很多益处,包括:优美形体:正处于生长发育时期的孩子,经过舞蹈训练(如挺胸、抬头、收腹)能使他们站得直,形体优美,且能纠正驼背、端肩等形体问题。
协调动作:舞蹈需要全身各部位的配合,达成动作协调性的训练,并且使孩子更有节奏感。
灵活、柔韧肢体:由于经常练习压脚、劈叉、下腰等,孩子的柔韧性,动作灵活性好。
磨练毅力:从基本功开始训练能培养他们不怕吃苦的精神,磨练坚强意志。
提高身体素质:舞蹈需要一定的体力消耗,练习后能促进孩子食欲,增强消化机能,提高身体抵抗力,减少生病机会。
提高合作能力和集体荣益感:舞蹈只有配合默契才能表演好,由此训练了孩子们的合作精神,养成自觉遵守规则、纪律,培养了协作的观念。
审美情感:舞蹈能使孩子潜移默化地接受到艺术表演的熏陶,使孩子们热爱生活,并能欣赏美、体验美。
培养自信心:舞蹈演出能培养孩子当中表演的能力,使孩子们不怯场,表现力强,增强自信心和更好的心理素质。
促进智力:舞蹈是通过形体、动作、眼神来表现的,在跳舞的过程中能激发孩子的想像力、创造力。
培养舞者气质:舞蹈的健身动作爆发力强,对人体体能潜力开发性强,因为舞蹈多以绕环小关节的运动为主,因此能较好地改善练习者的协调能力。
我校选编的《激情舞蹈》校本课程,目的在于使练习者在表现自己的同时培养自信和气质,让人心情愉悦,纾解情绪。
在舞蹈课中,他们更关注的是大家是否愉快和尽兴,动作是否奔放和潇洒,因此在心理放松上,舞蹈有着非常大的作用。
兴城市温泉小学2014年3 月第一课第二课第三课第四课第五课第六课第七课第八课第九课第十课重视基本训练舞蹈站立姿势的训练舞蹈的节奏训练舞蹈的意识训练肩的训练腰部训练压腿、压肩训练推脚背组合和把杆训练踢腿和劈腿训练腰的训练第十一课小跳组合训练. 45 . 6.. 7 .. 8..10 .. 11 .. 12 .. 13 ..14第一课重视基本训练孩子们就是这样从小一点点训练基训,然后走上个个展现自我艺术才华的舞台,走上艺术院校,成为有艺术气质、有灵气、有智慧的一代人!舞蹈是一种以人的身体动作、手势、表情、舞姿为主要表现手段来表达一定思想内容的一种艺术形式。
舞蹈教学计划方案
![舞蹈教学计划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3c1aa5c16394dd88d0d233d4b14e852458fb39a2.png)
舞蹈教学计划方案•相关推荐舞蹈教学计划方案(精选6篇)时间稍纵即逝,又迎来了一个全新的起点,立即行动起来写一份教学计划吧。
如何把教学计划写出新花样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舞蹈教学计划方案(精选6篇),欢迎大家分享。
舞蹈教学计划方案1一、班级特点分析少儿舞蹈班招收的都是5-10岁左右的学生,这个年龄段的学生主要也是培养兴趣为主要目的。
进行舞蹈基本功训练,身体各个部分软开度训练,学习舞蹈节奏、舞步组合,节拍练习及舞蹈小节目,以学生动作协调能力为训练重点,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培养学生良好的气质,提高艺术修养,增加学生对舞蹈的了解。
二、教学重点针对此年龄层儿童的心理和生理特点,来编排和教授这门课程,希望通过这门课程中简单的站位,舞姿,动律动作及小的舞蹈组合训练,让学生更充分、正确的活动运用自己的身体,让学生在学完这节课程以后,在柔韧性,模仿能力和表现力都有所提高,也更喜欢这门课程。
三、教学效果1、软开度达到一定的标准(横,竖叉下腰压腿)完成。
2、模仿能力(能够很快很形象的模仿老师的动作)。
3、表现力(跳舞蹈小组合要有一定的表情,自信)。
四、教学手段1、有计划的制定出每节课时的教学目标,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重难点。
2、每次教授新课由老师表演师范导入教授新课内容。
3、有步骤的教授课程内容。
如:压腿练习(10分钟)五、步骤:1、教授正确的把上压腿方法;2、教师正确示范,口数节拍;3、口数节拍,教授学生压腿练习;4、口数节拍,学生单独完成5、配合音乐,完成组合。
六、教学计划根据每期课时,分为四大阶段进行训练。
1、通过有针对性,有趣味性的地面活动组合,由头到脚的引导学生们活动开身上的每一个关节,每一寸肌肉,进行单一舞蹈动作的训练。
2、由单一的动作练习过度到音乐组合中,主要通过单一的动作讲解,示范和反复练习完成,为下一阶段的学习打下基础。
3、这个阶段是最为重要的训练阶段,在以前课程的基础上,大量加大组合的训练,同时还要不断巩固复习基础课程练习,并且加入舞蹈小舞段的练习,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舞蹈表现力。
舞蹈校本课程标准
![舞蹈校本课程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d65c5302e97101f69e3143323968011ca300f74e.png)
小学校本课程《舞蹈》课程标准一、前言舞蹈是对少年儿童进行形体以及协调方式的重要手段之一,在儿童成长过程中,具有一定的重要性。
它可以使儿童得到情操、情感方面的教育。
从爱祖国、爱社会、爱一切真、善、美的事物中,唤起儿童对周围的事物产生兴趣、增长知识、提高智力,从而提高审美情趣与审美能力,培养儿童的心灵美、行为美。
同时,也可以在基础舞蹈中塑造学生的形体以及对舞蹈动作的灵敏程度。
从目前的基础教育体系来看,舞蹈教育还没被纳入小学全面素质教育的正常轨道,许多中小学里都没有设置独立的舞蹈课程。
在小学里,舞蹈教育只不过结合在音乐教育中,一直处于一种附属与依从的地位。
然而,舞蹈作为一种艺术教育手段,它在全面培养学生素质教育中越来越显示它的重要性。
所以,舞蹈完全可以作为一门素质教育课程以提升儿童对课程的积极性。
二、课程目标(一)总目标:总目标是培养儿童的综合素质,提高协调能力。
⒈通过舞蹈动作的训练,培养身体的协调能力,增强敏捷的反映能力、灵活的适应能力、动作的控制能力与平衡能力,增强身体肌肉力量及脊柱、腕关节、膝关节、踝关节与肩关节的柔韧性。
养成正确的身体姿势及塑造健美的形体,提高儿童的身体素质。
⒉通过舞蹈教学,将音乐与舞蹈有机结合,培养学生的审美感。
让儿童们在舞蹈教育过程的体验中,加深对事物的理解与认识、陶冶他们的情操、提高他们的思想品德。
⒊通过舞蹈教学,开阔学生的视野,增长他们的知识,诱发他们的想象力、创造力,提高儿童的智力素质。
(二)分目标:低年段(一~二年级):1.观看舞蹈,学会欣赏舞蹈。
2.激发对舞蹈及音乐的兴趣,使其乐于参与儿童集体舞蹈表演。
跳舞时能与音乐协调一致。
3.听到喜欢的音乐能有想去舞蹈的欲望。
4.初步了解舞蹈,能表达个人情感。
5.在舞蹈游戏中,学会人与人之间的合作。
中高年段(三~六年级):1.观赏舞蹈表演,能区分主要舞种。
对舞蹈作品表现的内容与情感有所领悟与体验。
2.能准确地表演儿童舞蹈,并富有感情。
校本课程系列——阳光舞蹈
![校本课程系列——阳光舞蹈](https://img.taocdn.com/s3/m/53b3ba132e3f5727a5e962e0.png)
校本课程系列——阳光舞蹈前言丽,增添魅力,锻炼体力,增强体质,磨练毅力,培养自信心,丰富想像力,促动智力,还能够陶冶心灵,培养出活泼、热情、开朗的性格,舞出宝贝的气质。
实践验证,学习舞蹈的孩子经过长期地、专业地、系统地训练后,她们的身体外形会向理想的方向发展。
与其他孩子相比,身材更挺拔、修长、曲线玲珑,举手投足间都能表现出一种优雅,无疑学习舞蹈能够给孩子带来很多益处,包括:优美形体:正处于生长发育时期的孩子,经过舞蹈训练(如挺胸、抬头、收腹)能使他们站得直,形体优美,且能纠正驼背、端肩等形体问题。
协调动作:舞蹈需要全身各部位的配合,达成动作协调性的训练,并且使孩子更有节奏感。
灵活、柔韧肢体:因为经常练习压脚、劈叉、下腰等,孩子的柔韧性,动作灵活性好。
磨练毅力:从基本功开始训练能培养他们不怕吃苦的精神,磨练坚强意志。
提升身体素质:舞蹈需要一定的体力消耗,练习后能促动孩子食欲,增强消化机能,提升身体抵抗力,减少生病机会。
提升合作水平和集体荣益感:舞蹈只有配合默契才能表演好,由此训练了孩子们的合作精神,养成自觉遵守规则、纪律,培养了协作的观点。
审美情感:舞蹈能使孩子潜移默化地接受到艺术表演的熏陶,使孩子们热爱生活,并能欣赏美、体验美。
培养自信心:舞蹈演出能培养孩子当中表演的水平,使孩子们不怯场,表现力强,增强自信心和更好的心理素质。
促动智力:舞蹈是通过形体、动作、眼神来表现的,在跳舞的过程中能激发孩子的想像力、创造力。
培养舞者气质:舞蹈的健身动作爆发力强,对人体体能潜力开发性强,因为舞蹈多以绕环小关节的运动为主,所以能较好地改善练习者的协调水平。
我校选编的《超越激情舞蹈》校本课程,目的在于使练习者在表现自己的同时培养自信和气质,让人心情愉悦,纾解情绪。
在舞蹈课中,他们更注重的是大家是否愉快和尽兴,动作是否奔放和潇洒,所以在心理放松上,舞蹈有着非常大的作用。
校本课程系列——阳光舞蹈目录第一课 (3)第二课 (4)第三课 (5)第四课 (6)第五课 (7)第六课 (8)第七课 (10)第八课 (11)第九课 (12)第十课 (13)第十一课 (14)校本课程系列——阳光舞蹈第一课重视基本训练孩子们就是这样从小一点点训练基训,然后走上一个个体现自我艺术才华的舞台,走上艺术院校,成为有艺术气质、有灵气、有智慧的一代人!舞蹈是一种以人的身体动作、手势、表情、舞姿为主要表现手段来表达一定思想内容的一种艺术形式。
2024年舞蹈艺考教学计划和方案5篇
![2024年舞蹈艺考教学计划和方案5篇](https://img.taocdn.com/s3/m/fd7f9b30f4335a8102d276a20029bd64783e62f7.png)
2024年舞蹈艺考教学计划和方案5篇舞蹈艺考教学计划和方案1舞蹈艺术具有鲜明的审美愉悦性。
当学生“手之舞之,足之蹈之”的时候内心情感的抒发,人体动作的流动,性格气质的表露,可谓进入了最畅快、最具审美意味的境界。
特别要指出的是,让学生学一点舞蹈,不仅有利于长身体,更可以在协调动作中,一举手一投足都显示出文雅的气质,这也有益于素质的提高。
本学期我担任舞蹈校本课程的教学,根据学生的特点我制定了校本课的实施方案如下:一、指导思想:以《新课标》精神为指导,以我校“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根本,尊重学生个性差异和个性需求,使学生变知识为能力。
大胆创新,主动探索,激发学生学习舞蹈的兴趣,提高舞蹈表演能力,培养学生热爱民族文化,热爱家乡,了解民间舞蹈,丰富校园文化。
二、主讲教师:才琳三、教学材料:中国民族民间舞考级教材、网上查阅、自我创编四、授课时间:每周三下午第七、八节课五、授课对象:二、三年级的部分学生、现在还有吸收一部分新初一学生。
六、课程目标:1、认知领域:通过舞蹈二课活动中了解身体的方位,舞蹈的基本手位、脚位,把上、把下基本动作训练,基本舞步等,从而丰富学生的艺术知识。
2、技能领域:学习、掌握基本技巧,提高学生的表演能力。
3、情感领域:通过舞蹈二课活动激发学生热爱艺术学习艺术的热情,在舞蹈队节目的排练过程中,增强学生的团结,协作的良好品质。
4、应用领域:学生进行表演,进行舞蹈欣赏、评价。
七、课程内容:1、舞蹈的基本手位、脚位,把上、把下基本动作训练。
2、舞蹈种类介绍。
3、中国民族民间舞考级成品舞蹈。
八、课程实施形式及措施:1、教学方法的选择:讲授法、演示法、欣赏法、讨论法、汇报法等。
2、教学的组织形式:面向全体教学、分组教学、个别指导。
3、课时安排:30课时,共分10个单元。
4、教学场地:舞蹈室。
5、教学用品:录音机、各种舞蹈伴奏磁带。
6、活动队规模:40人左右。
7、授课对象:有一定的表演基础和舞蹈基本功的学生。
小学舞蹈校本课程教材
![小学舞蹈校本课程教材](https://img.taocdn.com/s3/m/fc72ef3caf45b307e871973d.png)
小学舞蹈校本课程教材一.芭蕾舞简介历史和起源“芭蕾”起源于意大利,兴盛于法国,“芭蕾”一词本是“法语”ballet 的英译,意为“跳”或“跳舞”。
芭蕾最初是欧洲的一种群众自娱或广场表演的舞蹈,在发展进程中形成了严格的规范和解构形式、其主要特征是女演员要穿上特制的足尖鞋立起脚尖起舞。
1661年,法国国王路易十四下令在巴黎创办了全世界第一所皇家舞蹈学校,并亲自参加演出,先后在26部大型芭蕾中担任主角,他十三岁第一次登台演出,三十岁时因体重过胖而退出舞台,他曾经演出希腊神话中的「太阳王」,被尊称为「太阳王」。
这个时期宫庭组织了三位艺术大师——吕利、莫里哀和博尚专门负责芭蕾艺术的创作和演出,同时确立了芭蕾的五个基本脚位,十二个手位和一些舞步,并以法文命名之,使芭蕾动作有了一套完整的动作体系。
这体系的大部分一直沿用至今,各流派之间或有少许不同,例如,手位的顺序。
像西方戏剧一样,早期芭蕾舞是禁止女性参与演出的,所有女角都由男演员反串。
但后来此规例获得放宽,再加上足尖的引入,使芭蕾舞坛成了女性的天下。
十八世纪有人便将长裙改短,又将鞋跟去掉,改穿平底软鞋。
「浪漫芭蕾」时期,最有名的两个舞剧是「仙女」和「吉赛儿」,这时出现了芭蕾硬鞋。
柴可夫斯基是芭蕾歌剧创作大师,他创作了「睡美人」、「胡桃钳」和「天鹅湖」世界最伟大的古典芭蕾舞剧。
服饰和舞鞋芭蕾舞裙:由几层薄纱打褶重叠而成,发式古典芭蕾的女演员一般把长头发挽成一个髻,这样脖子和头部的线条就会显得更清晰。
舞鞋——软底鞋用柔软的薄皮革或帆布制成,以较紧的包住脚为宜。
男演员穿标准舞鞋,个别男演员在表演特定人物时也使用脚尖舞鞋。
脚尖舞鞋用以支撑女演员长久地站立和脚尖行走、跑和跳。
脚尖舞鞋是在普通舞鞋的鞋尖部分增垫棉花、松香或轻质木楦,并在鞋尖上用线缝衲多次而成。
对提高和丰富女子舞蹈的技巧和表现力,塑造浪漫主义芭蕾的轻盈欲飞的仙女和精灵的形象有很大帮助。
二.芭蕾的脚位芭蕾中脚的5种基本位置,是学生最早要学习的动作。
特色课程
![特色课程](https://img.taocdn.com/s3/m/c3526a7ba417866fb84a8e88.png)
特色课程舞蹈方案一、目的舞蹈对学生的身体健康与发展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在培养学生舞蹈技术技能的同时,不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全面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尤其在培养学生的正确体态、塑造美的形体、气质、乐感等方面,同时也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培养学生自我锻炼的能力、集体主义精神和顽强的意志品质。
二、课程目标(一)总目标通过舞蹈特色课程的活动,使学生的特长得到更好的发展。
(二)具体目标1.使学生懂得健美操基本步伐和手势。
2.学习街舞的基本动作,能够熟练的展示基本动作。
3. 学习爵士舞的基本动作。
4.能够通过小组合作创编舞蹈进行展示。
三、校本课程适用对象全校学生四、开发人:易萍五、课程类型:特色课程类六、课程实施(一)课时安排第1周,练习热身操——排舞一,各种方向的踢腿。
第2周,学习热身操——排舞一,基本功练习,学习健美操基本步伐。
第3周,复习热身操——排舞一,基本功练习,复习健美操基本动作。
第4周,复习热身操——排舞一,基本功练习,学习正踢,侧踢、熟悉健美操手势。
第5周,热身操——健美操基本套路,基本功练习,学习基本套路动作。
第6周,热身操——街舞基本功练习,学习街舞基本动作。
第7周,热身操——街舞基本功练习,学习街舞基本动作。
第8周,热身操——街舞基本功练习,复习街舞基本动作。
第9周,热身操——街舞基本功练习,复习街舞基本动作,学习街舞组合套路。
第10周,热身操——街舞基本功练习,复习街舞基本动作,复习街舞组合套路。
第11周,热身操——爵士舞基本功练习,学习爵士舞基本动作。
第12周,热身操——爵士舞基本功练习,学习爵士舞基本动作。
第13周,热身操——爵士舞基本功练习,复习爵士舞基本动作。
第14周,热身操——爵士舞基本功练习,复习爵士舞基本动作,学习爵士舞组合套路。
第15周,热身操——爵士舞基本功练习,复习爵士舞基本动作,复习爵士舞组合套路。
第16-18周,分小组各自展示创编组合。
八、课程评价先深入浅出地给学生讲明健美操的特点,再让学生进行自由创作,教给学生一些健美操、街舞、爵士舞基本步伐和动作,活动时一个项目一个项目的进行练习。
小学舞蹈教案范文大全给我一份小学舞蹈课教案
![小学舞蹈教案范文大全给我一份小学舞蹈课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7b5aa2d1caaedd3382c4d395.png)
小学舞蹈教案范文大全给我一份小学舞蹈课教案舞蹈是美育的重要手段之一,它具有直观、形象、生动、活泼的特点,是幼儿极为喜爱的一项活动。
它可以陶冶孩子的性情,使她们从小受到美的熏陶,更有利于孩子身体的协调发展,促进她们快乐地健康成长。
与成品舞蹈相比,基本功训练相对趣味性差,难以提起幼儿训练的兴趣。
因此,在上学期,大班幼儿刚接触舞蹈的时候我着重进行舞蹈感觉和音乐理解能力的培养,仅设计了部分简单的基本功训练。
下学期,体操训练要求有规定动作,为了达到教学目标,提高孩子训练基本功的兴趣,我设计了一系列基本功训练的措施。
活动过程与舞蹈表演比起来基本功的训练是一项比较枯燥无味的事情,如果孩子们对基本功训练不感兴趣,那么练习的效果就会很差,为了孩子们能在短的时间内得到好的训练效果首先要调动他们的兴趣,让他们“入门”我采用了游戏的形式来对他们进行基本功的训练。
一、踢腿练习我在两个柱子之间连了一根皮筋,先把高度调到很低让孩子们用脚踢,慢慢的把高度提升,看看哪个孩子能踢得着,他们会争先恐后的抢着练习,而且不会厌倦,老师不用强制他们也会练习的很起劲,不几天的时间他们就把腿部的筋拉开,腿踢得很直很高。
二、打虎跳打虎跳对孩子们来说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因为两只脚要脱离地面,从空中打过,完全用手部的力量支撑整个身体,而且要求也很严格,腿要直身体要正,孩子们一点自信也没有,哪怕我保护他们让他们一个个翻他们还是不敢,原来他们是害怕,于是我也故不了年龄的问题,给他们做示范,告诉他们老师能做到你们就能做的比老师做的更好,终于几个大胆的能完成动作,但不是很规范,我还是利用皮筋让孩子们感受腿从空中过物,现在我们班上的孩子都能独立的完成虎跳这一动作三、前桥前桥是孩子们很喜欢但是难度非常大的基本功,孩子们的心里想做却又害怕,我采用单个训练的方法,让每个孩子先学会这个动作,知道怎样保护自己,让她们在练习的时候不会受伤,然后再调动他们练习的兴趣,利用皮筋让他们练习过桥。
舞蹈校本课程教材(目录)
![舞蹈校本课程教材(目录)](https://img.taocdn.com/s3/m/7110965bad02de80d4d84060.png)
编者的话为了将教育性和艺术性相结合,提高学生学习舞蹈的兴趣,培养孩子们正确的形体姿态和良好的气质,增强集体意识,培养学生的乐感,特编写本教材,以启迪学生的智慧,陶冶学生的情操,使学生的身心得到健康的发展。
舞蹈是一种综合的和谐的艺术。
它既要对音乐或歌曲的旋律和节奏有敏锐的感受力,又要提高对于诗歌(诗词)的鉴赏水平,石,乐,舞达到了和谐的统一。
舞蹈可以自娱自乐,交流感情;可以活动肢体,焕发青春;可以用肢体语言,抒发情怀;可以通过舞蹈艺术,认识社会生活,了解世界风情。
舞蹈艺术具有鲜明的审美愉悦性,当我们“手之舞之,足之蹈之”的时候,内心的情感的抒发,人体动作的流动,性格气质的表露,可谓进入了最畅快,最举审美意味的境界。
特别要指出的是,初中学生正处在长身体的时期,让他们学一点舞蹈,不仅有利于调节学习的压力,更可以在协调动作中,一举手一投足都显示出文雅的气质,这也有益于素质的提高。
为此,编写了本教材,这本书将基础知识、文字说明、舞蹈动作、速画紧紧地结合在一起,结合实际,深入浅出,将普及、使用、易学融为一体。
亲爱的同学,当我们把这本书奉献给您的时候,同时也带去我们的祝愿,祝愿舞蹈使每一位同学的生活充满愉快、充满活力。
编者:张妙艺张娜马渠初级中学2013年9月15日目录编者的话第一章舞蹈概述 (1)第一节舞蹈专业术语 (1)第二节舞蹈基本训练 (3)第二章舞蹈基本脚型、脚位和手型、手位 (9)第一节基本脚型 (9)第二节基本脚位 (10)第三节基本手型 (13)第四节基本手位 (14)第五节附芭蕾舞基本手型、手位和脚位 (17)第三章把上动作基本训练 (20)第一节擦地 (20)第二节蹲 (22)第三节小踢腿 (24)第四节下腰 (26)第五节控制 (28)第六节压腿 (30)第四章基本舞步 (32)第一节小碎步 (32)第二节小跑步 (32)第三节蹦跳步 (33)第四节后踢步 (34)第五节踵趾步 (35)第六节踮步 (36)第七节华尔兹步 (36)第八节跑跳步 (37)第九节十字步 (38)第十节踏跳步 (39)第十一节交替步 (40)第十二节进退步 (41)第十三节娃娃步 (42)第十四节圆场步 (43)第十五节弓步 (44)第五章舞蹈实例(附教学光盘)红旗颂开门红。
舞蹈校本课程教学计划
![舞蹈校本课程教学计划](https://img.taocdn.com/s3/m/fb08b2778762caaedc33d477.png)
舞蹈校本课程教学计划校本课程舞蹈教学计划教学目标1、通过舞蹈表演培训使学生认识、了解舞蹈。
2、使孩子们对舞蹈表演产生浓厚的兴趣,善于用肢体语言表现自己最美丽的一面。
3、通过舞蹈特长培训使孩子们的形体得到良好的发展,使孩子们在舞蹈训练中感受舞蹈的乐趣,提高孩子们的审美能力。
4、了解我国不同民族舞蹈和外国个别特色舞蹈,在基本功训练的基础上感受舞台表演使孩子们的特长得到充分展示。
教学内容第一阶段:基本内容1、认识舞蹈2、舞蹈的基本功训练第二阶段:兴趣培养、分类舞蹈的基本动作体验。
民族舞部分:中国舞第三阶段:完整舞蹈小组合的学习1、民族舞蹈2、形体舞蹈第四阶段:展示月教学计划三月份:基本内容:认识舞蹈、了解舞蹈、站立的姿势、优美的体态把杆正、旁、后压腿、行进中的正、旁踢腿把杆上的后踢腿、地面上的踢腿组合把杆上的开肩练习、下叉(竖叉、横叉)跪立的空腰、跪立的下小腰平躺的反手撑腰、直立的涮腰练习四月份:兴趣培养、分类舞蹈的基本动作和组合中国舞的基本动作五月份:完整舞蹈的学习分解舞蹈动作的学习编排舞蹈动作的顺序进行训练完整舞蹈的训练,配乐舞蹈训练体能的练习、舞蹈的巩固六月份----七月份:舞蹈的展示巩固舞蹈,进行展示。
舞蹈校本课程计划一、指导思想:全面贯彻《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精神,优化基础型课程,积极开发和建设校本课程,构建具有学校特色、社会化与个性化相结合的课程教材体系,为学生提供可选择、满足个性发展和潜能开发需要的优质教学,致力于建设以优质课程和特色课程为主干的课程体系。
素质教育是倍受人们关注的热门话题,它表述了一种崭新的教育观念,要以全面提高受教育者的素质为出发点和归宿。
“素质教育”应体现在各学科教育中,与其他教育相比教,舞蹈教育得天独厚,它是一门综合艺术,具有推动学生素质全面提高的诸多潜在优势,是学生喜爱的一种娱乐活动,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良好手段。
二、选题背景:1、现如今,舞蹈是受许多学生喜爱的艺术形式我们利用课余时间定期训练,每周1次,通过舞蹈教育,不仅使学生了解舞蹈艺术,并且使其形体、行为、举止、性情等方面,得到良好规范,影响他们一生。
最新小学校本课程舞蹈教案
![最新小学校本课程舞蹈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2936dd47c1cfad6195fa79b.png)
小学校本课程舞蹈教案宁安市三陵学校吴雪花课程纲要课程名称:《舞动奇迹》开发教师:吴雪花课程类型:艺术类授课对象:初中生开发的背景和依据:随着素质教育浪潮的高涨,学生的各方面素质的培养,就显的尤为重要。
现在的家长,已经不再象过去那样,只要求孩子学习好,其他方面不用管。
他们已经完全转变了观念,更注重的是孩子的能力培养,修养培养,以及兴趣培养。
所以,家长们都给孩子选择了各种各样的培训班,比如:舞蹈班,美术班,写字班,英语班等等。
针对这种状况,我们学校专门为学生们提供了发挥才能,培养兴趣的机会,开设了舞蹈班。
对于女孩子来说,气质是尤为重要的,不管以后是否能在舞蹈方面有成就,增加一下修养,参加这个班也是不错的选择。
一、课程目标1.倡导体验、实践、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和任务型的教学途径,发展学生的综合能力。
2.训练学生的肢体,培养学生的身体协调性,能够掌握舞蹈的基本技能,基本舞步。
3.在培训期间,能够学会至少三种舞蹈:健美操、民族舞、现代舞。
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体验到舞蹈的快乐。
二、课程形式安排每周三下午第三节课,针对爱好舞蹈的中学生,开设了“舞动奇迹”舞蹈班。
其理论依据与方法手段如下:1.理论依据:全体学生强调自主合作交流,一切以学生发展为出发点,切实重视所编学校课程的基础性、兴趣性、合作性、交流性。
2.方法手段:第一:以自编教材为载体,开设一周一节的舞蹈班第二:发挥学生的优势,也发挥集体备课的作用,根据学生特点灵活处理。
三、课程内容安排:1.基本功练习2。
基本功练习。
基本功练习4。
健美操基本舞步练习5。
健美操基本舞步练习6。
健美操基本舞步练习。
健美操。
健美操。
健美操 10。
健美操 11。
民族舞基本步练习 12。
民族舞基本舞步练习 13。
民族舞基本舞步练习 14。
民族舞 15。
民族舞1。
民族舞 1。
现代舞18。
现代舞1 。
现代舞20。
汇报演出四、课程实施建议:1.让学生在自由、民主、宽松和谐的环境中,感受舞蹈的魅力。
小学舞蹈校本课程教材
![小学舞蹈校本课程教材](https://img.taocdn.com/s3/m/7f1f3f1e3868011ca300a6c30c2259010202f30a.png)
小学舞蹈校本课程教材
小学舞蹈校本课程教材
一、理论知识
1、舞蹈历史:介绍舞蹈发展的历史演进,结合国外及国内的舞蹈艺术,引出当代舞蹈的流派种类;
2、舞蹈分类:讲解舞蹈的体裁和风格,详细介绍民族、现代、古典、
民俗各类舞蹈;
3、舞蹈动作分析:从动作处理、节奏、变换、舞者表现及美感等方面
对舞蹈动作进行分析;
4、舞蹈创作:介绍舞蹈创作的原理,详细讲解舞蹈话题、构成、结构
的创作;
5、舞蹈法则:解读舞蹈剧情表演的表现规范,阐述舞蹈表演形式及表
现手法;
6、舞蹈表演:介绍舞蹈表演的艺术创作及表演要素,注重舞蹈表演的
艺术表现与乐理知识。
二、实践课程
1、舞蹈基本功:将舞蹈步法、基本动作及转体等基本技巧进行教学,
注重身体素质和多种动作技术的训练;
2、舞蹈表演:对对应的舞蹈表演进行体系化教学,以及舞蹈技术在表
演中的运用;
3、舞蹈练习与评比:将学生的训练成果在舞蹈比赛中进行陈述和评比。
三、舞蹈技巧
1、舞蹈步法:针对不同类型的舞蹈,丰富学生技巧,学习传统舞步和
现代舞步;
2、舞蹈节奏:对舞蹈节奏的运动特征,节奏的变化以及与表演动作之
间的色彩结合等进行训练;
3、舞蹈表演:训练舞者表现力,学习表演风格,完善表演技术和动作
艺术;
4、舞蹈审美:注重表演中的美感,让学生了解美学及其形式的艺术感受;
5、舞蹈设计:学习舞蹈设计从导演、编舞及运用音乐,莎士比亚等文
学创作角度,打造出完美的舞蹈创作;
6、表演技巧:教授舞蹈表演技巧,打磨舞蹈表演者的表演素养,培养
出良好的舞蹈表演观念及能力。
小学校本课程--腰鼓
![小学校本课程--腰鼓](https://img.taocdn.com/s3/m/47be8057ad02de80d4d840fe.png)
校本课程新泰明珠实验学校校本课程腰鼓yāo gǔ全一册序“腰鼓”是陕北各地广泛流传的一种民间鼓舞形式,尤以延安地区的安塞县、榆林地区的横山、米脂、榆林等地最为盛行,是陕西民间舞蹈中具有较大影响的舞种之一。
陕北腰鼓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和悠久的发展历史。
在一些主要流传地区,几乎是村村有鼓队,家家有鼓手。
而且世代传承,经久不衰。
正由于它流传的时间长、范围广,参加的人数多,所以,舞蹈的基本形式和动律虽然大致相同,但在不同的地区,形成了各自不同的表演风格和习俗。
安塞腰鼓是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一种。
安塞腰鼓多采用集体表演形式,鼓手少则数十人,多时可达百余人。
在表演上强调整体效果,要求动作的整齐统一和队形变化的规范性,主要通过鼓手们豪迈粗犷的舞姿和刚劲有力的击鼓技巧,充分展现生息在黄土高原上的男子汉们的阳刚之美。
我们明珠实验学校自1997年组建学校腰鼓队至今,坚持活动不间断并将其设为一个课外活动小组,定时活动,活动小组的成员就是学校腰鼓队的骨干力量,腰鼓作为一项民间艺术我们也将其带入音乐课堂教学之中,使更多的同学了解和掌握打腰鼓的技巧、技法,进而弘扬中国民间的传统艺术。
学校腰鼓队曾经参加过多次春运会、庆祝会等活动,受到领导的肯定和广大群众的赞誉。
第一章腰鼓简介一、腰鼓发展史腰鼓,是满、彝、汉等族棰击膜鸣乐器。
彝语称热波。
汉族又称花鼓、磨皮花鼓、双柏花鼓。
历史悠久,发音脆亮,广泛用于民间秧歌舞和节日庆祝,深受人民喜爱。
流行于全国各地,尤以东北、华北各省和云南省彝族地区盛行。
(1)腰鼓在古代早在三千多年前的商代,我国已有外表装饰美观的足鼓。
殷墟甲骨文中的“鼓”字,形象地表达了鼓的构成。
到了商代晚期就已有了鼓框中间稍粗、两端略细、鼓身横置演奏的鼓了。
1977年,在湖北省崇阳县出土了一件模仿木制鼓的形制铸造的铜鼓,鼓面椭圆形,竖径39.5厘米、横径38厘米,表面光素无饰,系仿效牛皮鼓面,鼓框两端边缘模仿鼓钉而饰以三排乳钉纹,腰径略大于面径,鼓上有钮,鼓下有座。
弦舞的艺术—《阿细跳月》教学设计
![弦舞的艺术—《阿细跳月》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55da8c1a81c758f5f71f6705.png)
弦舞的艺术—《阿细跳月》教学设计执教:广州市第97中学刘平芳教学理念:结合本校“爱健勤实”的校训理念和音乐学科核心素养的要求,校级领导特此开设校本课程形体课,以培养97阳光学子为目标,在提升学生文化素养的同时,也要提升学生身形言表的阳光形象。
教材上独立自编自创,不断探索和实践,开拓舞蹈教材领域和范围,分别自创形象模仿、情感开发、诗词文学、民间舞蹈等多个具有代表性的舞蹈课题。
本课以少数民族彝族为主题,通过彝族舞蹈的学习,了解我国少数民族彝族舞蹈的特点及风俗,不仅以单纯的舞蹈基础练习为基准,而是以体验民俗风情为主题,渗透彝族歌舞的相关文化,进而喜爱彝族。
教材分析:阿细跳月是我国少数民族彝族阿细人的最具代表性的民族民间舞蹈,也称之为大三弦舞。
作为本校形体课的自选自编教材,本课主要内容为学习彝族舞蹈的相关知识,它包括:彝族阿细“跳月”基本舞步以及舞步改编,彝族人文相关知识。
本课引导初二学生简单了解彝族人文环境、舞蹈表现形式等常识,体会彝族舞蹈大三弦舞基本步特点。
学情分析:彝族舞蹈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国少数民族多元文化的瑰宝,由于民族文化传播的途径有限,甚少有同学了解彝族,更加不了解彝族舞蹈。
正因为这样,才需要教师本着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理念,激发学生对彝族舞蹈的兴趣,学习体验彝族舞蹈,进而喜爱彝族文化。
教学目标:1.通过欣赏彝族舞蹈阿细跳月,激发学生对舞蹈的学习兴趣。
2.通过彝族舞蹈阿细跳月中“三步一踢”基本步伐的学习,能够初步演绎阿细跳月舞蹈。
结合改编动作阿细跳月“三步一踢”的学习,能够根据改编规律对阿细跳月“三步一踢”进行实践探究。
3.通过模仿彝族舞蹈的圆圈舞表现形式,能够师生同台合作演绎。
彝族舞蹈阿细跳月激发学生对彝族文化兴趣同时,增强学生民族文化认同感,弘扬民族多元文化。
重点难点:1.初步掌握阿细跳月“三步一踢”基本律动。
2.初步认识彝族舞蹈阿细跳月的节拍特点,能够尝试对“三步一踢”进行改编与创新,在此基础上创造出新的节拍律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前言我校开展舞蹈的目的是通过科学系统的舞蹈教学训练,塑造美丽,增添魅力,锻炼体力,增强体质,磨练毅力,培养自信心,丰富想像力,促进智力,还可以陶冶心灵,培养出活泼、热情、开朗的性格,舞出宝贝的气质。
实践验证,学习舞蹈的孩子经过长期地、专业地、系统地训练后,她们的身体外形会向理想的方向发展。
与其他孩子相比,身材更挺拔、修长、曲线玲珑,举手投足间都能表现出一种优雅,无疑学习舞蹈可以给孩子带来很多益处,包括:优美形体:正处于生长发育时期的孩子,经过舞蹈训练(如挺胸、抬头、收腹)能使他们站得直,形体优美,且能纠正驼背、端肩等形体问题。
协调动作:舞蹈需要全身各部位的配合,达成动作协调性的训练,并且使孩子更有节奏感。
灵活、柔韧肢体:由于经常练习压脚、劈叉、下腰等,孩子的柔韧性,动作灵活性好。
磨练毅力:从基本功开始训练能培养他们不怕吃苦的精神,磨练坚强意志。
提高身体素质:舞蹈需要一定的体力消耗,练习后能促进孩子食欲,增强消化机能,提高身体抵抗力,减少生病机会。
提高合作能力和集体荣益感:舞蹈只有配合默契才能表演好,由此训练了孩子们的合作精神,养成自觉遵守规则、纪律,培养了协作的观念。
审美情感:舞蹈能使孩子潜移默化地接受到艺术表演的熏陶,使孩子们热爱生活,并能欣赏美、体验美。
培养自信心:舞蹈演出能培养孩子当中表演的能力,使孩子们不怯场,表现力强,增强自信心和更好的心理素质。
促进智力:舞蹈是通过形体、动作、眼神来表现的,在跳舞的过程中能激发孩子的想像力、创造力。
培养舞者气质:舞蹈的健身动作爆发力强,对人体体能潜力开发性强,因为舞蹈多以绕环小关节的运动为主,因此能较好地改善练习者的协调能力。
我校选编的《激情舞蹈》校本课程,目的在于使练习者在表现自己的同时培养自信和气质,让人心情愉悦,纾解情绪。
在舞蹈课中,他们更关注的是大家是否愉快和尽兴,动作是否奔放和潇洒,因此在心理放松上,舞蹈有着非常大的作用。
本册编辑:陈太更教材审核:张健、张生、丁小凤、王丽萍娄丈子九年一贯制学校2013年3月目录第一课 (3)第二课 (4)第三课 (5)第四课 (6)第五课 (7)第六课 (8)第七课 (10)第八课 (11)第九课 (12)第十课 (13)第十一课 (14)第一课重视基本训练孩子们就是这样从小一点点训练基训,然后走上一个个展现自我艺术才华的舞台,走上艺术院校,成为有艺术气质、有灵气、有智慧的一代人!舞蹈是一种以人的身体动作、手势、表情、舞姿为主要表现手段来表达一定思想内容的一种艺术形式。
基训是舞蹈的基础,也是我们在舞蹈学习中基本功强化、舞蹈气质与舞姿形成的关键。
任何舞蹈的训练,都是从基训开始的,它是技术性较强的一门专业课,更是舞蹈表演的基础。
基训在课堂训练中分成几个步骤,一般是由浅入深,由易到难,让我们在身体训练时掌握“直、绷、软、开””等舞蹈基本功。
舞蹈的基本功包括站立姿势训练、舞蹈节奏训练、舞蹈的意识训练等,当舞蹈成为日复一日的功课时,把基本功训练和舞蹈联系起来,加上心随神游的情感及意识,舞蹈就更加显得光彩夺目和意味深长了。
日常的训练功课需要我们去不断摸索,我们所学到的不能只是技能技巧,更是一种意志力的磨练,最终实现由兴趣向内在需要的转变。
第二课舞蹈站立姿势的训练一个好的站立姿势,必然是头部端平,两眼平视,颈、肩放松,挺胸,收腹,收臀,膝关节伸直。
但是,挺胸收腹必然会影响到呼吸的困难,我们可采用胸腹式呼吸和快吸慢呼的方式。
直立的关键,在于关节控制程序如何。
保持头、椎柱、胯、腿的垂直,重心在一条垂直线上,达到物理平衡的标准,这样就避免人体的局部因紧张用力而致使运动时受伤和运动的完成欠佳。
在运动中保持直立感,来自于静态直立的基础训练。
在学习中,直立感的训练常常被忽视,实际上,在伴随着地面在进行着勾绷开直,尤其是仰躺在地面上的单勾绷脚,单吸抬腿,直的感觉才容易得多。
要找到单腿既直又立的感觉,上把训练是最佳的方式,也是为中间练习和今后的舞蹈练习最重要的一环。
在没找到双腿直立状态下就上把杆,过快的学习重心转移的训练,结果易导致坐胯。
比如:向外开绷脚背,向旁出腿,是动与静的配合。
在这一转换过程中,首先不能动胯,一条腿外开绷脚向旁擦出,同时主力腿要保持直立,上身不能晃动;如果动力腿继续延伸抬起,需要逐步加强主立腿力量和肌肉的力量,同时动的一条腿要绷紧不能晃动。
这种动与静的配合,可借用地面上的训练找到直立感觉和各关节开合的控制。
尤其是外开和旁抬腿,在侧卧情况下找方法和感觉是最佳的做法。
舞蹈中的节奏是指舞蹈动作进行时占有的时间,即动作的长短、强弱、快慢等及相互之间的关系,反应在流动的动作过程之中。
基训老师常用拍子捕捉动作,通常在单一动作的学习中,我们是以节拍来记忆动作的。
比如小腿前踢的训练:五位脚站立准备,第一拍经擦地有力度地向前直线踢出,第二拍绷直动力腿控制在度的位置,第三四拍收回到五位脚,这就是一个单一动作的完成,一般是强拍动,弱拍静。
那么我们针对节奏在此基础上进行动作变化或动作延伸。
还是以向前小踢腿为例:将三个单一动作组合起来,前二个单一动作和上面要求一致,在做第三个时,可采用变化,即第一二拍动作不变,第三四拍时做绷腿快速点地再抬至度,或者直接在度的位置上做一个勾绷脚,然后收回到五位脚,或者在收回五位脚的同时加上一个半蹲。
这是向前小踢腿的过程,我们把这种节奏应用到向旁小踢腿、向后小踢腿的动作上,在结束全部动作时加上一些配合头、腰和手的动作,与舞姿结合,与韵律结合,形成形体的流动,把所要体现和表达的做有序的整体安排,既节奏鲜明,又富有生机,整组小踢腿的组合就增强了趣味。
这样的训练不仅在身体机能方面得到了增强,而且在适应动作变化和驾驭节奏方面也得到提高。
意识在心理学中是指心理活动,在人的动作行为中起支配主导的作用。
舞蹈训练中,这种意识是要求我们做动作时精神保持高度的集中和统一。
在意识的引导下去完成动作或舞蹈,才能达到舞者解放身体、舒展身心的目的。
做动作时松而不懈,力而不僵,并能随心所欲地支配自己身体的每一个部位。
在舞蹈基训中如何贯穿意识呢?我们以蹲为例:蹲的训练主要围绕着膝关节、大腿肌肉和小腿肌肉的拉长、收缩的运动。
要求上身保持直立,收腹,收臀,蹲时关节外开。
准备运动是一位脚,一位手,手臂由“心”引入,气息下沉,意识往指尖和头顶上送。
我们在下蹲时,要感觉有一股强大的气流迫使往下蹲,立起时,感觉气流压在身上,只有靠腿部用很大的力量才能推起来,好像是一种内在的对抗性力量拉动着富有弹性的肌肉,拉得长而送得远,因此动作的力量也更大了。
意识是一种感觉,是无形的。
而动作是富有节奏性的,身体“提、沉、冲、靠”的变化,都是有形的。
有形的动作要经过无形的感觉来体现,这样才能达到“势断劲不断,劲断意不断”的舞蹈效果。
基训中腰的训练,单一动作有前下腰,后下腰,旁腰,拧腰及斜腰等。
我们按顺序组织起来形成一个动作流动过程:准备时五位脚站立,一手扶把,一手做三位手,手在圆弧形的基础上往上送……这时意识也上送。
经快吸气再慢呼气下前腰,快速起来后又是快吸气慢呼气下后腰。
两者都是拉动腰肌,从头部起,经颈部下段,胸部以及腰部一节一节地向前和向后弯曲,由两个八拍完成动作。
动作进行时气息随着动作走,意识随着气息走。
下旁腰时经左到右或经右到左一个迂回后往正旁腰下,把动作和感觉(意识)集聚在某个点上,是静态的动作延伸。
接着做拧腰,先半脚尖立起快速吸气和呼气,成大踏步向后方拧腰,两拍立脚尖,两拍变化成大踏步。
和旁腰一样节奏是先动后静止,感觉是静中有动。
这一组腰部训练组合是气韵、律动、意识的结合。
所以,它所传达出来的内涵既柔美典雅,又耐人寻味。
1、压肩胛带:准备:小八字直膝站立,面向把杆,双臂向前抬气上体前屈,双前臂搭在把杆上做法:上体尽量往下压要点:挺胸,肩关节松弛。
2、后拉肩胛带准备:小八字直膝站立,背向把杆,双臂平展开,双手放于把杆上做法:身体挺直向前倾斜,双臂在后伸直尽量并拢,双手抓住把杆要点:收腹,收臀。
3、蹬背挺胸掰肩胛带(两人一组):准备:甲直膝绷脚伏卧在地上,双臂夹头,手掌贴地,伸直于头前。
乙坐在甲的大腿上做法:甲双臂夹头起上身,乙抓住甲的上臂并用一只脚蹬甲的后背,往后掰肩胛带要点:抬头,挺胸,收臀,双臂伸直,肩关节松弛。
4、大的拉肩胛带(两人一组):准备:甲平卧在地上,双臂夹头,掌心贴地,伸直于头前,乙坐在甲的身后,用双脚夹紧甲的小腿。
做法:甲双臂夹头起上身,乙抓住甲的上臂帮助甲往后下腰,掰肩胛带,尽量要使甲的双手握住腿部要点:双腿并紧,肩,腰部松弛。
1、腰背肌:(两人一组)准备:甲直膝绷脚,伏卧在地上,双臂屈肘上抬到头两旁,双手手指交插,掌心贴在后脑。
乙跪在甲的身后,用双手压住甲的小腿做法:双肘保持不动,上体往后抬起两拍往后抬起上身,两拍还原。
两拍往后抬起上身,停半拍,两拍还原。
要点:上体往后抬得幅度越大越好。
2、腹肌:(两人一组)准备:甲直膝绷脚,平躺在地上,双臂屈肘双手手指交插,掌心贴在后脑下,乙坐在甲的小腿上,乙坐在甲的小腿上,用双手压住甲的小腿。
做法:双肘保持不动,上体往前立起两拍往后抬起上身,两拍还原。
要点:上体向前的幅度越大越好。
3、侧腰肌:(两人一组)准备:甲直膝绷脚,侧身躺在地上,双臂屈肘双手手指交插,掌心贴在后脑下,躺地一侧的手臂上臂着地。
乙坐在甲的小腿上,双手扶住甲的大腿。
做法:双肘保持不懂,上体侧着身立起两拍往后抬起上身,两拍还原。
两拍往后抬起上身,停半拍,两拍还原。
要点:上体侧身立起的幅度越大越好,身体始终保持全侧面。
4、站立拧腰准备:小八字直膝站立,背向把杆,双臂平展开,双手轻放在把杆上做法:腰髋部和下肢不动,上体尽量向左后(或右后)平拧腰,右手(或左手)上抬成托掌,半拍拧,一拍停,半拍还原要点:拧腰时,上身保持直立,收腹,立腰,收臀5、直膝扛腰部(两人一组)准备:大八字步直立站好,双臂向上伸直乙面对甲双手扶住甲的腰部,一只脚插在甲的双脚中间做法:甲向后下腰(手不扶地),乙抱住甲的腰部帮助扛腰一拍向下腰,两拍一次扛腰,扛三次,两拍还原。
要点:扛腰时腰椎要一节节后伸。
6、挑胸腰准备:仰卧地面,头朝3点或者7点方向,双手手心贴地,距离头部45度做法:由胸椎主动,一节节挑起到头顶,头要留住,稍离地面即可,一个八拍一节节挑起,半拍停,半拍一节节躺平要点:胸部尽量要松弛,肩胛骨向里面夹,胸往上迎出去落下时头先留住,由胸椎一节节有控制的下来到平躺。
7、耗胸腰准备:面对把杆,小八字站立,双手扶把。
由头顶带动做耗胸腰。
做法:由头顶带动,经上往远往后挑胸腰,达到胸腰与天花板平行的状态(头顶对正后方,鼻尖对天花板,一个八拍由头顶带动,一节节到胸腰,半拍停,半拍还原。
要点:胸椎向上顶、挑,肩胛骨并拢,胸部松弛展开,向上迎的感觉,起时脚踩扎实,沉肩、收腹、夹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