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课评课与观课议课的区别
观课与听课比较
![观课与听课比较](https://img.taocdn.com/s3/m/cfaf7e79a417866fb84a8e8b.png)
评课是一门艺术、一门学问,如何评好课,直接关系到授课教师今后的工作与学习方向。
教师上好课是为了提高课堂教学质量,领导听课是为了了解教师备课程度、上课水平,从而了解学生课堂学习效率、学习效果。
领导评课目的是根据听课后的感悟材料来激励教师怎样能更好的备好课、上好课,也是为了督促、帮助课备得不细、课上得敷衍了事这部分教师更好的提高与进步。
可以说听好课、评好课都是为教好课服务的。
那么怎样才能评好课呢?第一、从听好课入手,记好听课时的第一手材料通常我们听课做记录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实录型,这种形式如同录音机一样,如实的记录课堂教学的全过程,仿效的用意之多,这种记录方式一般不可取。
因为听者记得多、想得就少;另一种是选择型,选择某一侧面或某些问题,而选择记录内容的依据是根据听课者的需要,如主讲人的优势所在、课堂的特色、存在的问题等。
第二、从记录的材料中,思考评课时应点评的内容任何一种课,评者都应从教的角度去看待教者的优势、特色、风格、需改进的地方、需商讨的问题。
更应从学的角度去看待主体发挥程度、学的效果和学生的可持续学习情况、学生思维的活跃性、学生活动的创造性等。
第三、倾听授课教师的自评,做出对点评内容的取舍授课教师有刚参加工作不久的新教师,也有经验丰富的老教师,有新秀、有骨干,也有能手、名师,有活跃型、也有内向型,有严肃型、也有可亲型,形形色色,各有差异。
作为评课者为了达到评课的目的,一定要学会察言观色、学会倾听其自评,从而做出判断,做出点评内容的取舍。
切不可一意孤行。
因为任何人的点评都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本来评无定法,评课也无法用条条框框的标准准确量化。
只有评课者与教者达成一致,点评内容才落到了实处。
第四、思考以什么方式加以点评,实现点评的目的实事求是的讲,我们分析授课教师的心理也好,倾听教师本人的自评也好,其目的不是为了迎合教师,而是或激励、或督促、或帮助,所以了解点评的形式很重要。
目前而言,就点评有以下几种形式:1、先说优点或是值得学习的地方,再提出研讨的问题。
《听课(观课)与评课(议课》见习教师培训课件
![《听课(观课)与评课(议课》见习教师培训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e799e2e76c66137ee0619ae.png)
(四)议教学程序 首先是教学思路:层次、脉络是否清晰;是 否符合学生以及教学内容的实际;整体上 是否既注重双基夯实,又重能力培养。 其次是课堂结构安排:新课导入是否有趣, 具有思考性和探索性;教学过程的安排是 否符合认知规律;各教学环节的安排是否 依据知识和思维线索自然过渡;教学难度、 密度的安排是否科学;学生是否有独立思 考的时间和空间;教学时间的分配是否合 理。
果农的动机:葡萄大丰收了,心里很 高兴,想让大家分享他的成功,分享 他的快乐!
什么样的课是一堂好课—— 华师大教授 叶 澜
一是有意义的课,即扎实的课 。
二是有效率的课,即充实的课 。 三是有生成性的课,即丰实的课 。 四是常态下的课,即平实的课 。 五是有待完善的课,即真实的课 。
一、观课议课活Leabharlann 具体操作流程 2)组织教学活动 A 教学程序安排科学合理,衔接自然,符 合学生认知规律,教学节奏科学协调 ; B 课内活动新颖实用,形式多样,重视学 生经历探究过程,能引发学生积极思维 ; C 教法及教学手段运用自如,教学有特色; D 多媒体运用恰当、注重实效 对比因素:教学过程设计不合理,时间安 排不恰当;内容空、难度过大或过小、节 奏不协调;课内活动单调或只追求表现形 式,学生不能积极展开思维、无实效
3、处理好听课者与被听课者的关系 抱着谦虚的心理、学习的态度。听课前 尽量与老师有沟通,听课过程中要认真听、 仔细看,勤记录、多思考,不能漫不经心, 甚至干扰学生学习,教师教学(手机调到 震动状态)
4、做到听、看、记、思有机结合 听什么?怎样听?(1)教师如何(是否)体现 了新课程的理念、方法和要求(教师的教学理 念);(2)教师如何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如 何将知识点落到实处的;(3)语言的停顿、抑 扬顿挫;(4)如何过渡的 看什么,怎样看?(1)教师是如何发挥主导作 用的。如教态是否亲切自然,板书是否规范合理, 教具运用是否熟练,指导学生学习是否得法,处 理课堂偶发问题是否灵活巧妙。(2)看学生主 体作用的发挥。如课堂气氛是否活跃,学生是否 参与教学过程,学生积极性是否得到调动,学生 正确的学习习惯是否得到培养。
听课评课与观课议课的区别
![听课评课与观课议课的区别](https://img.taocdn.com/s3/m/1325621d6c85ec3a87c2c520.png)
听课评课与观课议课的区别
听课就是听课教师坐在下面边听授课教师上课,边记录听课笔记。
观课则在更大程度上要求我们的教师不只是听,并且要用自己的眼睛去看。
评课者“示弱”充分信任对方耐心等待对方教育不是加工和塑造,而是生长与成熟。
加工与塑造强调外在的力量,生长和成熟重视内在的可能和自为。
生长和成熟是一个过程,需要时间,需要耐心,需要等待,等待意味着“示弱”和“用弱”。
在等待中,在参与者的学习责任和自觉性被唤醒以后,教育可能收获更多的欣喜。
议课过程,是建立“教育假设”、“教学设计”、“教的行为”、“学习行为”、“学习效果”联系,认识其间关系的过程。
它以教学行为抓手,以追求有效教学为目标,在反思原有教学设计和教育观念的合理性,促进参与者积累教学经验,改进教学方法的过程中,使参与者逐步形成总结经验、不断反思的习惯。
以前的听课,评课有些流于形式对教师帮助不大,而观课议课是真正地深入讨论,有助教者及听课老师教学水平的提高。
观课议课与听课评课
![观课议课与听课评课](https://img.taocdn.com/s3/m/250686e019e8b8f67c1cb98e.png)
二、怎样进行观课议课
(一)观课议课活动操作流程
3. 让授课教师先做观课说明
二、怎样进行观课议课
(一)观课议课活动操作流程
3. 让授课教师先做观课说明
一是介绍教学背景。
二、怎样进行观课议课
(一)观课议课活动操作流程
3. 让授课教师先做观课说明
一是介绍教学背景。
二是在议课主题下介绍本课的教学 设想和将要展开的主要的教学活动。
一、观课议课与听课评课差别 (二)有效观课要致力发现课堂
1. 观课是用心灵感悟课堂
一、观课议课与听课评课差别 (二)有效观课要致力发现课堂
2. 有效观课需要主动思考
一、观课议课与听课评课差别 (二)有效观课要致力发现课堂
2. 有效观课需要主动思考
第一 思考授课教师行为背后的教学理念和 教育追求
4. 有效议课要致力推进有效教学
“教师的教育假设→教学设 计→课堂上教师教的行为→ 学生学的行为→学生学的效 果”
一、观课议课与听课评课差别 (三)议课与评课差别 议课致力理解教学
4. 有效课要致力推进有效教学
逆向路线: 从学的效果考察入手,思考学 生应有的学习行为;
一、观课议课与听课评课差别 (三)议课与评课差别 议课致力理解教学
3. 有效议课需要”同在共行”的 立场和方式
一、观课议课与听课评课差别 (三)议课与评课差别 议课致力理解教学
3. 有效议课需要”同在共行”的 立场和方式 “同在”就是不把自己当成局外 人
一、观课议课与听课评课区别 (三)议课与评课差别 议课致力理解教学
3. 有效议课需要”同在共行”的 立场和方式 “共行”就是把授课教师的问题 当成自己的问题,共同研究问题、 解决问题
陈大伟教授:观课议课与听课评课的区别
![陈大伟教授:观课议课与听课评课的区别](https://img.taocdn.com/s3/m/21410200102de2bd97058865.png)
陈大伟教授:观课议课与听课评课的区别观课议课与听课评课的区别陈大伟学会与自己对话的人们很快就会惊喜地发现,教师的内心是他们所遇到的最通情达理的对话伙伴。
根据动机和目的,我对进教室观察和研究课堂教学有这样的分类:一是调查课堂现状,寻找未来改革方向的调研性听课;二是鉴定教学水平,判定优劣,分出等第的评课;三是锤炼教学行为,磨砺优质教学的磨课;四是讨论和交流课堂现象,研究问题和改进教学的议课。
不同的目的具有不同的价值取向,并采取不同的方法和手段。
我以为,研究主要目的在于课堂观察和改善手段的丰富与有效,而不是简单地用一种方式取代另一种方式。
观课议课是参与者以课堂教学活动为依据,围绕共同关心的教学问题和有价值的课堂现象进行对话交流,以发现和理解教学、改善和创新课堂、并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一种研修活动。
实践工具背后是观念和文化,基于改善教研和教学生活的目的,观课议课主要强调这样一些文化观念:“改善生活的实践观”、“以学论教的质量观”、“促进思想的发展观”、“成长创造的幸福观”、“相互滋养的生态观”、“境脉特征的真理观”、“促进理解的对话观”。
这构成了当下观课议课文化的整体框架和理想愿景,并由此构造观课议课的实践策略,积淀观课议课的实践品性。
与传统的听课评课比较,观课议课可能在以下三个方面表现出差异:首先,是对教育真理的境脉特征要有清醒的认识。
赵汀阳在《论可能生活》中说:“规范的不可置疑性永远是情境性的。
”苏霍姆林斯基则认为:“教育……,这个过程的特点是,各种现象具有深刻的个体性:某一条教育真理,在第一种情况下是正确的,在第二种情况下是无用的,而在第三种情况下就是荒谬的了。
”在研究课堂教学时,“情况”和“情境”具有先在性和优先性,脱离了具体的“情况”和“情境”,意见的“正确性”就会大打折扣,甚至可能成为“无用”或者“荒谬”的废话。
基于境脉特征的教育真理观,观课议课的对象主要是课堂上的事实和现象。
佐藤学说:“在讨论中,最重要的是丢开一切抽象的语言,只说出自己对所观察到的事例的真实感受和具体事实本身。
“观课议课”与“听课评课”
![“观课议课”与“听课评课”](https://img.taocdn.com/s3/m/339729c577eeaeaad1f34693daef5ef7ba0d12d0.png)
“观课议课”与“听课评课”昨天,区里首次开展了一次兼职教研员“观课议课”大比拼活动,很多老师问:原来叫“听课评课”,现在叫“观课议课”,二者有区别吗?我这几天都在思考研究“观课议课”的内涵和方法,发现二者确实有区别,本质的区别是观课的角度与评价的出发点发生了根本变化。
我把自己的“观课议课”与“听课评课”的学习资料进行整理后贴出来供大家分享,个中变化,边学边领会吧。
“观课议课”与“听课评课”心语整理编辑一、如何做到有效观课1、观课是用心灵感悟课堂与听课对“听”的强调不同,观课的“观”强调用多种感官(包括一定的观察工具)收集课堂信息。
也就是说要认识人和事物,既要看他的作为,了解他的思路,更要考察他的动机、价值追求,这样才能够更真切地认识、理解和把握观察对象。
2、有效观课需要主动思考有效的观课要改变平常听课只填写《听课记录本》相关栏目以备检查的无所事事,它需要观课教师主动进入,积极思考。
思考的内容至少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在观察老师教的行为和学生学的行为时,必须思考授课教师行为背后的教学理念和教育追求,这种思考使我们对课堂教学的研究和讨论不是就行为而行为,而是行为和理念的统一。
第二,需要思考“假如我来执教,我该怎么处理?”这种思考使观课者不做旁观者,而是置身其中,使自己关于教学改进的意见建立在可以操作、可以转变为实践行为的基础上,从而使议课能够真实地对教学实践产生影响第三,需要思考议课时交流什么和怎么交流。
观课议课致力建设合作互助的教师文化,合作是共同的,互助是相互的,在授课老师无私地提供了参与者研究和讨论课堂教学的案例和平台以后,观课老师应该真诚地提供自己的经验、表达自己的意见让他人分享,这是对观课议课参与者的道义要求。
在观课过程中主动思考需要转变观念。
观课议课不是只为了帮助授课教师,而是为了自助,即为了自己认识教学、理解教学,为了自己的专业成长。
3、有效观课要为议课做准备观课议课借助了“案例教学”的思想。
转变角色--转变观念--从"听课评课"到"观课议课"
![转变角色--转变观念--从"听课评课"到"观课议课"](https://img.taocdn.com/s3/m/928e8b220066f5335a812166.png)
术
从具体研究 的问题来看 ,各种 观课活动都会有 不 同的侧重点 、 不 同的主题 , 诸如 : 阅读教学 中如何 解 决费时低效 的问题 , 长文 短教 , 浅文 深教 , 作 文教 学中如何让学生把话写具体 、 写生动等等。
程。
2 . 观 课 议 课 的 界 定
f 2 、 总 结观 课 的 感 受 或体 会 f 3 、 必要 时 可 先 跟授 课 教 师作 私 下 交 流 三、 议 课 中我 们 应该 做 什 么 1 . 根据观 课 宗 旨. 把 握 议 课 方 向 — — 议 课 的 主
题
无论是主持人 , 还是其他参与者 , 在议课之前都 要清楚地知道观课 的主题 ,明确教研活动要解决的 主要问题。 这样在议课中就有 了中心话题 , 围绕 中心 话题展开交流研究 , 议课就有 了明确的 目标 , 就能改 变议课 中或漫无 目标 , 或求全责备 的现象。
( 3 ) 要 认 真 研 读教 材
( 1 ) 抓 纲及 目. 有 理 有 据
在议课前要做好充 分准备 , 把 观课 的感受 、 体会
或建议 进行归纳 , 发言时做到 以纲带 目、 纲 目并举 、 有理有据 , 才能收到要言不烦 , 省时高效之效果。
( 2 ) 理性思考 , 透 视 分 析
一
4 . 针 对活动 主题 . 开 展 平 等 对 话 — — 议 课 的 态
度
“ 听 课评 课 ” 向“ 观课议课” 变 化 不 只 是 一 种 词 义 上 的变 化 , 而 是一 种 文 化 的变 化 、 观 念 的变 化 。没 有 文 化和观念 的变化 , 就没有必要进行“ 慨念的变化” , 做 空洞 的文字游戏。
观课议课
![观课议课](https://img.taocdn.com/s3/m/28db55185f0e7cd1842536dc.png)
(二)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组织者
(三)教师是学生行为的评价者
(四)教师是课程资源的开发者
奠定基础。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观课主题
三、观课议课的环节与流程 (二)课前说课
• 重视对学生情况的介绍 • 强调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意义的理解 • 强调观课议课集中在一定的主题上 • 强调对授课教师教学风格、教学特色等方面的尊重 • 强调授课教师与观课教师的课前沟通和互动
三、观课议课的环节与流程 (三)课堂观察 •走近学生
从传统的听课评课走向专业的观课议课
王莉娜
建华区教师进修学校初教部
一、观课议课与听课评课的区别 (一)“听”与“观”的比较 (二)“评”与“议”的比较
读懂课堂
(二)“评”与“议”的比较
主要过程 参与者地位 关注点 做课取向 操作标准
“评”
做判断, 下结论
分主体、 客体
全面信息
展示性做课
统一规范
“议”
发表意见, 商议方法
平等主体
集中焦点
发展性做课
多样选择
二、从听课评课到观课议课的三个策略 (一)以学论教的策略 • 以学的方式讨论教的方式
• 以学的状态讨论教的状态
• 以学的质量讨论教的水平 和质量
二、从听课评课到观课议课的三个策略 (二)直面问题的策略
• 献课者:不要介意暴露自己的问题,不
能害怕别人对自己的教学问题进行讨论
• 观课者:要有同在共行的立场和方式,
要共同面对困惑问题,不能置身事外,
假如我来执教,我该怎么处理?
二、从听课评课到观课议课的三个策略 (三)平等对话的策略 • 平等对待彼此
观课仪课与听课评课_0
![观课仪课与听课评课_0](https://img.taocdn.com/s3/m/17b051eeaa00b52acfc7caac.png)
观课仪课与听课评课小编语:课堂上我们不仅仅是用耳朵听授课教师的语言,用眼睛看授课教师的表现,我们还应透过耳朵的听和眼睛的看,用心灵去感受课堂、体悟课堂。
在观课中,除了授课教师的语言和行动,课堂的情境及师生的精神状态,都应成为我们观察感受的重要内容。
以下是关于观课仪课与听课评课,仅供参考。
观课仪课与听课评课(范文一)从听课评课到观课议课,两个字的改变却意味着教研文化的重建。
课程改革的实质是教育文化的重建,其中教研观念和方式或者说教研文化的重建是教育文化重建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没有教研文化的重建,就没有真正意义上、完整意义上的教育文化重建。
习以为常的“听课”换成了“观课”、“评课”换成了“议课”。
那它们两者之间有什么区别呢?观课议课与听课评课有质的区别。
观课与听课的区别:一、观课与听课比较,虽然听课也涵盖了观察,但“听”主要指向声音,“听”的对象主要是师生在教学活动中的有声语言往来;而我所谓的“观”强调用多种感官(包括一定的观察工具)收集课堂信息。
在多种感官中,“眼睛是心灵的窗户”,透过眼睛的观察,除了语言和行动,课堂的情境与故事、师生的状态与精神都将成为感受的对象。
二、观课要求观课教师与作课教师必须提前沟通,作课教师希望观课教师观察他某方面的问题,比如“教师对学生理解作者思想感情的引导”,观课教师是带着明确的目的去观察课堂的。
三、明确观课的目标后,观课教师要围绕观课目标,查阅相关资料,搜集有关信息,使自己对要观察的问题有一个全面的把握,进而在观课的过程中能发现有价值的问题,提高议课效益。
四、观课教师在观察课堂时必须精力高度集中,因为只有如此才能围绕观课目标发现问题,完成自己的任务;听课教师因为没有明确的目标和任务,所以在课堂上可以很放松。
五、观课要求观课教师尽量坐在学生中间,这样可以更好地从学生的视角发现问题;听课教师则往往坐在教室的最后。
议课与评课的区别:一、议课是围绕观课所收集的课堂信息提出问题、发表意见。
听课评课与观课议课是一种非此即彼
![听课评课与观课议课是一种非此即彼](https://img.taocdn.com/s3/m/33ccc0533c1ec5da50e270c9.png)
听课评课与观课议课是一种相辅相成的关系。
好比是电影和电视,各有各的表现力,各有各的使用场所。
听课评课着重对某节课做出评定,如各种形式的比赛渗活动,而观课议课主要适用于日常教研,目的是改进和提高教学。
观课是利用多种感觉去收集课堂信息;听课是主要侧重于听,主要是听教学中的语言;观课较听课角度更广泛,目标更明确。
例如:某位教师在听课前对准要听的课进行了认真的研究,准备在这节课中重点观察、分析、研究“学生小组合作学习方式的有效性”问题,于是在观课时,这位教师坐在了学生中间仔细观察学生和老师的每一个活动细节,不断从学生的视角去发现问题。
而在一次全县优质课评比活动中,一位优秀的教师突然接到上级电活,要求他去做评委,他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听了好几名选手的课,在评课时,他指出,某某选手的功底很棒,教学效果很好;某某选手课堂组织能力很强,活动开开展的很有……最后有根据量分细则评出了第一二三名。
观课议课是从多角度、多种途径分析收集课堂教学信息,然后利用从课堂上收集到的信息提出自己的观点,针对课堂上出现的不足与大家平等的交流,以求改进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水平,主要适用于平时的教研活动和专项的教学研讨活动;听课评课是重点听课堂中师生的语言,然后针对教堂上的优缺点,做出评判,适用于比赛。
所以两者是相得益彰,只是作用和表现的方式不同。
如:某位对学生小组合作学习方式有深入研究的老师,观课时他坐在了学生当中,仔细观察课堂上的每一个细节。
在议课时,他和蔼地说:“在学生小组讨论时,我发现:我身边的这一组小朋友的讨论很特别,他们有的……有的……还有的……而且配合的很默契,这就引起了我的深思,如何把这种有效的合作方式推向深入?如何让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课堂上得到更好的展示?如何……?对此,我有以下几点想法和建议……”某位老师接到上级的通知,要求下午去参加全市优质课评比活动,他没有了解和研究他所要听课的内容,听课时这位老师根据优质课评比量分标准,从教学设计是否合理、教学目标的达成度、教学方法运用、组织能力、教学效果等多个方面去审视和评判这节课,评课时他指出每节课的优点和缺点,量出了他对每一节课的评分。
听课评课与观课议课的区别
![听课评课与观课议课的区别](https://img.taocdn.com/s3/m/88476481a1c7aa00b52acb82.png)
听课评课与观课议课的区别观课与听课比较:“听”指向声音,“听”的对象是师生在教学活动中的有声语言往来:而“观”强调用多种感官收集课堂信息。
在多种感官中,“眼睛是心灵的窗户”,透过眼睛的观察,除了语言和行动,课堂的情境与故事、师生的状态与精神都将成为感受的对象。
更重要的是,观课追求用心灵感受课堂,体悟课堂。
怎样有效观课观课的目的和意义就在于为广大教师的专业发展搭建平台。
因为,新的教育教学理念的呈现、教学方法和手段的运用、教学形式的转变、教学策略的展示,都可以通过观摩其他教师的教学案例来获得;此外,学习别人的教学经验,拓展自己的教学思路或者发现别人的问题来警醒自己,都可以通过观课来实现。
可以说观课是教师专业发展中最快捷、最有效的途径之一。
一堂课的教学涉及到教学理念的渗透、课标的解读、课本内容的处理、教法学法的运用、课堂结构的安排、师生双边活动的开展以及教者的语言、板书、教态等多个方面。
并且,每个教师在长期的教学活动中都可能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不同的教师会有不同的教法。
观课的老师就要善于通过听课来进行比较、研究、准确地评价各种教学方法的长处和短处,并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吸收他人的有益经验,改进自己的教学。
一、观课前的准备1、要了解有关学科的课改情况(如,学科课程标准、年级要求、教材编写、教法与学法等)2、要明确观课的目的和要求(如,本次观课的类型——观摩课、研究课;新课、复习课;活动课、综合实践课等。
本次观课的目的——帮助教师提高、学习名教师的教学方法、主题研究等)3、课前要有一定的相关准备(如,了解本节课所涉及的教材内容、教材编排、教学重难点、自己的教学设想等)4、要处理好观课者与做课者的关系观课教师应把自己定位为教学活动的参与者、组织者和研究者,而不是旁观者。
教师如果把自己定位为课堂教学的旁观者,观课前无充分准备,观课过程中无视学生的课堂活动,不重视收集学生课堂反馈信息,就不能了解做课教师的意图,就无法获取学生全面的、真实的课堂表现。
如何观课议课
![如何观课议课](https://img.taocdn.com/s3/m/5b7d78cf541810a6f524ccbff121dd36a32dc4c9.png)
如何观课议课如何观课议课一、什么是观课议课从"听课评课'到"观课议课'不只是换了一个词语,更多的是一种教研文化的建构。
观课与听课比较:1."听'指向声音,"听'的对象是师生在教学活动中的有声语言往来;而"观'强调用多种感官(如眼、耳等)以及有关帮助工具(观看表、录音录像设备等)收集课堂信息。
包括师生的语言和行为、课堂的情境与故事、师生的状态与精神等。
2."听'往往是一般性了解,而非用于讨论的目的;而"观'的目的却指向肯定的讨论问题,有明确的目的。
3."听'往往是面面俱到,缺乏针对性,而"观'是针对讨论问题收集相关的课堂信息,针对性强。
4."听'往往是凭借阅历进行,而"观'需要理论的指导,需要借助观看记录表等。
评课与议课比较:1."评'是对课的好坏下结论、做推断;"议'是围绕观课所收集的课堂信息提出问题、发表看法,"议'的过程是绽开对话、促进反思的过程。
2."评'有被评的对象,下结论的对象,有"主'"客'之分;"议'是参预者围绕共同的话题公平相互沟通,"议'要超越"谁说了算'的争辩,转变老师在评课活动中的"被评'地位和失语现状。
3.评课活动主要将"表现、展现'作为做课取向,做课老师重在展现教学特长;议课活动以"改进、进展'为主要做课取向,不但不怕消失问题,而且鼓舞老师主动暴露问题以获得关心,求得进展。
4.评课需要在综合全面分析课堂信息的基础上,指出教学的主要优点和不足;议课强调集中话题,超越现象,深入到对话,议出更多的教学可能性供老师自主选择。
听课、评课与观课、议课
![听课、评课与观课、议课](https://img.taocdn.com/s3/m/b97ab2027cd184254b35357f.png)
二、从听课、评课与观课、议课说起
虽然“听”用耳,观用“眼”,似乎两者都有局限, 但“观”作“观察”解,那就不仅包含“听”,还 具有比“听”更为丰富的内涵。因为“观察”的心 理学意义是指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比较持久的知 觉活动;同时,观察也是一种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可借助仪器、记录,并且包含考查、分析等研究活 动。也正是在提倡研究课堂的科学方法意义上,近 年来,一些教育理论工作者与一线教师合作开展实 践研究,试图将国外的课堂观察理论与技术予以本 土化,用以构建听课、评课的新范式,从而引起广 大教育工作者的关注。可以认为,这是“观课”观 的技术化、模式化发展。
听课者要有备而听并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和授课教师一起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组织主要是指听课者参与学习活动的组织辅导答疑和交流并尽可能以学生的身份模拟学生的思路知识水平和认知方式参与到学习活动中以获取第一手的材料从而为客观公正全面地评价一堂课奠定基础
听课、评课 与 观课、议课
小组讨论:
你认为听课、评课与观课、议课有什么区别 与联系?
四、怎样评课和议课
(一)教师如何评课
1、从教学目标上分析 :目标制订 、目标达成 2、从处理教材上分析 :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3、从教学程序上分析 :教学思路设计 、课堂结构安排 4、从教学方法和手段上分析 :优选活用 、方法多样、改革创 新、手段运用 5、从教师教学基本功上分析:板书 、教态 、语言 、操作 6、从教学效果上分析 :教学效率高 、学生受益面大 、有效 利用40分钟
“课堂观察”既指观察他人(听课、评课), 也指自我观察(一边上课,一边观察学生的 反映、行为)。 因此,不论是“听课、评课”还是“观课、 议课”,其关键不在于名称,而在于其内涵 及其实用技术。
什么是观课议课呢
![什么是观课议课呢](https://img.taocdn.com/s3/m/064317da76eeaeaad1f330cd.png)
什么是观课议课呢?观课议课是参与者相互提供教学信息,共同收集和感受课堂信息,在充分拥有信息的基础上,围绕共同关心的问题进行对话和反思,以改进课堂教学、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一种研修活动,尊重参与者相互平等的主体地位。
一、观课与听课的联系与区别:所谓观课的“观”强调用多种感官(包括一定的观察工具)收集课堂信息。
观课教师是带着明确的目的去观察课堂的。
围绕观课目标,查阅资料,搜集信息,使观察问题有全面的把握,在观课的过程中发现问题,提高议课效益;观察课堂时必须精力高度集中,围绕观课目标发现问题,完成自己的任务;观课要求观课教师尽量坐在学生中间,这样可以更好地从学生的视角发现问题。
听课虽然也涵盖了观察,但“听”主要指向声音,“听”的对象主要是师生在教学活动中的有声语言往来,听课是不强调提前和作课教师沟通的,更不是带着明确的目的去观察课堂的。
听课评课往往是跟着感觉走,甚至走进课堂前还不知道要听什么课。
听课教师往往坐在教室的最后。
二、议课与评课的联系和区别:议课是围绕观课所收集的课堂信息提出问题、发表意见,是参与者围绕共同的话题平等地交流;议课活动以“改进、发展”为主要课的取向,不但不怕出现问题,而且鼓励作课教师主动暴露问题以获得帮助,求得发展。
议课强调集中话题,超越现象,深入对话,促进理解和教师自主选择。
评课侧重对课的好坏下结论、作判断,评课者一般会说:“某某地方处理得有问题……”评课活动主要将“表现、展示”作为课的取向,执教者重在展示教学长处。
评课需要在全面分析课堂信息的基础上,指出教学的主要优点和不足,是把教师看成等待帮助的客体。
三、观课议课与听课评课并非一种非此即彼的关系,犹如铅笔与毛笔,各有各的表现力,各有各的使用场所。
观课议课主要适用于日常的教研和教师培训活动,学校是最适宜的场所,教师是其中的主体和主角。
日常性、普遍性、一线老师参与,这既是观课议课的主要特点,又是它的意义和价值所在。
听课评课适合用在需要对课堂教学做出评价,分出等级的时候。
听课评课和观课议课的联系与区别
![听课评课和观课议课的联系与区别](https://img.taocdn.com/s3/m/9e8c7b0fba1aa8114431d958.png)
听课评课和观课议课的联系与区别听课是一种对课堂进行仔细观察的活动,它对于了解和认识课堂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评课是指评者对照课堂教学目标,对教师和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活动以及由此所引起的变化进行价值的判断。
观课议课是参与者相互提供教学信息,共同收集和感受课堂信息,在充分拥有信息的基础上,围绕共同关心的问题进行对话和反思,以改进课堂教学、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一种教师研修活动。
一、听课评课和观课议课的联系。
听课评课和观课议课都是一种教研活动,都是深入授课者的课堂,课后对本节课和学生进行评价。
听课评课和观课议课都是提高教师素质,提升教学质量的重要方式。
如一节数学公开课既可以组织同组教师听课,课后对这节数学课进行评课,又可以请专家或教研员进行观课议课。
二、听课评课和观课议课的区别。
1、听课与观课比较,“听”主要指听课者通过耳朵的听或眼睛的看,来获取教学活动中的信息。
“观”强调用多种感官收集课堂的信息,这里需要观课者用心去思考去分析。
“听”只需吸收课堂信息,不需要付出;而“观”则不同,观课者除了吸收,还需要结合自身经验,去分析课堂教学。
2、评课与议课比较,“评”是对课的好坏做判断,下结论;“议”是针对课堂收集到的信息,提出问题,商议解决的办法。
“评”是听课者站在指导评价的角度;“议”是观课者与献课者参与共同的话题,平等交流。
“评”要求全面分析课堂优缺点,面面俱到;“议”是紧紧围绕课前观察点、关注点,深入对话。
如一节数学课,听课侧重听教师讲什么数学知识,重点是否突出,详略如何,听教师讲的是否清楚,学生能否听懂,教师启发是否得当;看教师的精神状态和学生的参与度,同时思考并做出对本节课的判断。
评课则评论授课教师对教材的处理、对教法的运用、对教学过程、教学效果的评价等等。
观课议课以课前说课议课为起点,以课堂观察为基础,以课后议课及反思改进为核心。
对于同一节数学课观课议课强调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意义的理解,强调集中在一定的主题上,强调对授课教师教学风格、教学追求、教学特色的尊重,强调授课教师与观课教师的课前沟通和互动。
“观课议课”与“听课评课”的区别
![“观课议课”与“听课评课”的区别](https://img.taocdn.com/s3/m/5f28366927d3240c8447ef6f.png)
“观课议课”与“听课评课”的区别为适应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需要,适应教师专业发展需要,我认为,应从“听课评课”发展到“观课议课”。
那它们两者之间有什么区别呢?1、议课的前提是,必须明确他们之间的关系不是进行评价的“评判者”和被动等待评判的“接受者”的关系,而是彼此平等、共同围绕课堂进行展开教学对话、商讨教学办法的伙伴关系。
“观课议课”强调防止和克服两种心态:一是把献课的老师看成表演的“戏子”,观课教师成了苛刻严厉的观众,于是,做课教师取悦观众,观众则吹毛求疵,献课老师失去了自我。
另外一种倾向是献课教师成了台上做指示的领导,而听课教师成了台下接受训示的群众,唯唯诺诺,点头哈腰,观课老师失去了自我。
将独立而平等的对话关系运用于观课议课,既要克服消极接受评判和批判的“小媳妇心态”,唯唯诺诺,不敢敞开自己的心扉。
又要防止采取高傲的、拒人于千里之外的非合作态度,惟我独尊。
2、评课往往就教师教的行为进行评点,议课要围绕教的行为、学的行为,在对话中提升教师通过对话探究,一方面,揭示参与者背后的教育理想追求以及个人的教育动机,它不仅仅停留在“这样教好(或不好)”的结论,而是探讨“我们想听一听为什么这样设计,你是怎样想的”?在对话中更新彼此教育观念,获得对教育的重新认识。
另一方面,议课主张以学论教,实施有效教学,所以,议课需要从学生学习的状况入手:“我们注意到学生……,不知道你怎么看?”“我们注意到学生……对此,我们有这样的看法……”是常见的话语结构,“要达到这样教学效果,我们该怎么办”是将对话引向深入的关键。
3、听课评课时主题不集中,讨论不深入,各自从自己的角度,以自己的视角去看待一节课,而观课议课与听课评课不同,它主张集中焦点。
其实每一个做课的老师都有自己的设计和思考,都有想表达和展示的教育理想和追求。
如果在课前就让做课教师说一说自己想让大家听什么,使听课老师有明确的注意指向和问题期待;上课结束以后,大家又能围绕相应的主题、结合课堂上的现象集中探讨,深入对话,相信参与者的印象会更深刻,收获将会更多。
观课议课与听课评课的区别
![观课议课与听课评课的区别](https://img.taocdn.com/s3/m/327818f10875f46527d3240c844769eae109a35a.png)
观课议课与听课评课的区别观课与听课的区别:1、观课与听课比较,虽然听课也涵盖了观察,但“听”主要指向声音,“听”的对象主要是师生在教学活动中的有声语言往来;而我所谓的“观”强调用多种感官(包括一定的观察工具)收集课堂信息。
在多种感官中,“眼睛是心灵的窗户”,透过眼睛的观察,除了语言和行动,课堂的情境与故事、师生的状态与精神都将成为感受的对象。
更重要的是,观课追求用心灵感受课堂,体悟课堂。
2、观课要求观课教师与作课教师必须提前沟通,作课教师希望观课教师观察他某方面的问题,比如“教师对学生理解作者思想感情的引导”,观课教师是带着明确的目的去观察课堂的。
听课是不强调提前和作课教师沟通的,更不是带着明确的目的去观察课堂的。
3、明确观课的目标后,观课教师要围绕观课目标,查阅相关资料,搜集有关信息,使自己对要观察的问题有一个全面的把握,进而在观课的过程中能发现有价值的问题,提高议课效益;听课评课往往是跟着感觉走,甚至走进课堂前还不知道要听什么课。
4、观课教师在观察课堂时必须精力高度集中,因为只有如此才能围绕观课目标发现问题,完成自己的任务;听课教师因为没有明确的目标和任务,所以在课堂上可以很放松。
5、观课要求观课教师尽量坐在学生中间,这样可以更好地从学生的视角发现问题;听课教师则往往坐在教室的最后。
议课与评课的区别:1、议课是围绕观课所收集的课堂信息提出问题、发表意见。
要超越谁说了算的争论,改变作课教师在评课活动中“被评”的地位和失语的状态。
议课教师与作课教师是在平等地交流,更多的是这样的语言:“我观察到某某现象,请问你是怎么考虑的……”;评课侧重对课的好坏下结论、作判断,评课者一般会说:“某某地方处理得有问题……”2、议课是参与者围绕共同的话题平等地交流,评课活动主要将“表现、展示”作为课的取向,执教者重在展示教学长处。
3、议课活动以“改进、发展”为主要课的取向,不但不怕出现问题,而且鼓励作课教师主动暴露问题以获得帮助,求得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聽課評課與觀課議課の區別
光輝小學張弘
在日常の教研和教師培訓活動中,傳統の“聽課評課”應該改為“觀課議課”更合適。
從“聽課評課”到“觀課議課”不只是換了一個詞語,後者強調の是一種平等民主の教學研究文化。
觀課與聽課比較:
1.“聽”指向聲音,“聽”の對象是師生在教學活動中の有聲語言往來;而“觀”強調用多種感官(如眼、耳等)以及有關輔助工具(觀察表、錄音錄影設備等)收集課堂資訊。
包括師生の語言和行為、課堂の情境與故事、師生の狀態與精神等。
2.“聽”往往是一般性瞭解,而非用於研究の目の;而“觀”の目の卻指向一定の研究問題,有明確の目の。
3.“聽”往往是面面俱到,缺乏針對性,而“觀”是針對研究問題收集相關の課堂資訊,針對性強。
4.“聽”往往是憑藉經驗進行,而“觀”需要理論の指導,需要借助觀察記錄表等。
評課與議課比較:
1.“評”是對課の好壞下結論、做判斷;“議”是圍繞觀課所收集の
課堂資訊提出問題、發表意見,“議”の過程是展開對話、促進反思の過程。
2.“評”有被評の對象,下結論の對象,有“主”“客”之分;“議”是參與者圍繞共同の話題平等交流,“議”要超越“誰說了算”の爭論,改變教師在評課活動中の“被評”地位和失語現狀。
3.評課活動主要將“表現、展示”作為做課取向,做課教師重在展示教學長處;議課活動以“改進、發展”為主要做課取向,不但不怕出現問題,而且鼓勵教師主動暴露問題以獲得幫助,求得發展。
4.評課需要在綜合全面分析課堂資訊の基礎上,指出教學の主要優點和不足;議課強調集中話題,超越現象,深入對話,議出更多の教學可能性供教師自主選擇。
總の來說,觀課議課是參與者相互提供教學資訊,共同收集和感受課堂資訊,在充分擁有資訊の基礎上,圍繞共同關心の問題進行對話和反思,以改進課堂教學、促進教師專業成長の一種研修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