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夺泸定桥(教案)

合集下载

飞夺泸定桥教案及板书

飞夺泸定桥教案及板书

飞夺泸定桥教案及板书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飞夺泸定桥的历史背景,理解其在中国革命史上的重要地位。

2.分析飞夺泸定桥战斗的战术特点,培养学生勇敢、机智、团结的品质。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飞夺泸定桥的战斗过程、战术特点及历史意义。

2.教学难点:分析战斗中的战术运用及学生勇敢、机智、团结品质的培养。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讲述红军长征的背景,引导学生回顾长征途中的重要事件。

(2)简介飞夺泸定桥的战斗背景,激发学生兴趣。

2.自主学习(1)学生阅读课文,了解飞夺泸定桥的战斗过程。

(2)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战斗中的战术特点。

3.班级讨论(1)引导学生分享自主学习成果,讲述战斗过程。

(2)讨论战斗中的战术特点,如:奇正相生、灵活多变、勇敢拼搏等。

(3)分析飞夺泸定桥战斗的历史意义,理解其在中国革命史上的重要地位。

4.案例分析(1)展示飞夺泸定桥战斗的地图,引导学生分析战术运用。

(2)讲解战斗中的关键环节,如:强渡大渡河、攀爬铁索桥等。

(3)分析战斗中红军战士的勇敢、机智、团结品质。

5.小组合作(1)学生分组,模拟红军战士,进行战术演练。

(2)引导学生认识到勇敢、机智、团结是革命胜利的关键。

(3)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发扬红军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

四、板书设计1.飞夺泸定桥战斗过程2.战术特点奇正相生灵活多变勇敢拼搏3.历史意义4.红军精神五、作业设计1.根据课文,绘制飞夺泸定桥战斗的示意图。

六、教学反思重难点补充:1.教学重点补充:对飞夺泸定桥战斗过程的详细讲解,通过时间轴让学生明白各个关键时间节点的行动和决策。

通过地图和图表,让学生直观理解战术部署和战略移动。

对话设计:教师:同学们,请大家看这张飞夺泸定桥的地图,谁能告诉我在地图上哪些地方是红军的关键突破点?学生甲:老师,我认为关键突破点是泸定桥的东桥头和西桥头。

教师:很好,那么红军在突破这些点时采取了什么特别的战术呢?学生乙:他们使用了奇正相生的战术,正面强攻结合侧翼迂回。

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 飞夺泸定桥9篇

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 飞夺泸定桥9篇

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飞夺泸定桥9篇飞夺泸定桥 1教学要求:1理解课文内容,感受红军战士英勇顽强、不畏艰险的伟大精神。

2学会本课生字新词,能用“关键”、“千钧一发”造句。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与难点:1理解红军是怎样抢时间,攻天险,夺下泸定桥的2理清课文的条理,学习按事情发展顺序记叙的方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学过程一、导语成都西行,穿过美丽富饶的成都平原,翻过高耸入云的二郎山,就看到了大渡河畔的泸定桥。

公元1863年,太平天国将领石达开率4万之众到达大渡河畔,因王妃得子遂下令全军“犒赏休养3日”,延误战机未能夺下上游泸定桥,致四面受敌,全军覆没于安顺场。

无独有偶,1935年,中国工农红军长征中再过泸定桥,蒋介石曾企图让毛泽东作石达开第二,红四团经过飞夺泸定桥打开了北上抗日的通道,谱写了中国革命不朽的一页。

二、新授1、请读课题:你从课题中你获得什么信息?课文可能是围绕“飞”和“夺”来写的吧师:你怎么理解“飞”和“夺”?生:“飞”指快速,”夺“指争取、争夺师:同学们回答得真不错,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帮老师解决这几个问题:好吗?生:“飞”(3—5),“夺”(6—8)2、红四团的战士们为什么要抢时间?请大家从课文的有关段落中找出关键性的一句话。

(1)指名回答。

“抢在敌人前头,是我军战胜敌人关键。

”能有感情地读一读,从而体会当时的情况吗?谁来试一试?(2)能否延伸、拓展自己的思维空间呢?请看问题:抢在敌人前头,是红四团(战胜敌人)的关键。

抢在敌人前头,是红军(北上抗日)的关键。

抢在敌人前头,也可能是(整个中华民族抗日救国)的关键。

(3)过渡:同学们,一场生与死的搏斗,一场血与火的考验就摆在战士们面前。

抢在前面,是红四团生死存亡的选择,是红军北上抗日的关键,更是整个中华民族抗日救国的沉重砝码!那么我们的红军战士又是怎样争分夺秒地去抢时间的呢?请找书上的语言读一读:师:你觉得红军战士怎么样?师相机板书:大智大勇3、过渡语:红四团克服了重重困难,终于抢在敌人前面,胜利到达泸定桥,耳边却传来了怎样的喊叫:谁来读读敌人的喊叫?敌人的语气是怎样的?(狂妄、嚣张、不可一世)他们为什么敢如此放肆,凭借的是什么?(凭借天险) 这“天险”(点击鼠标)是一幅怎样的景象?自由读眼前是几根光溜溜、寒森森的铁链,脚下又是十米多高的震耳欲聋的阵阵惊涛,无论是桥还是水,给我们的感觉都怎样?—齐说:险。

飞夺泸定桥课文教案

飞夺泸定桥课文教案

飞夺泸定桥课文教案第一章:导入教学目标:1. 引起学生对飞夺泸定桥战役的兴趣和好奇心。

2. 帮助学生了解战役的背景和历史意义。

教学内容:1. 介绍飞夺泸定桥战役的发生时间、地点和参与方。

2. 强调战役在中国革命史上的重要地位。

教学方法:1. 利用图片、视频等资料展示飞夺泸定桥战役的场景。

2.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这场战役具有重要意义。

教学活动:1. 播放飞夺泸定桥战役的纪录片片段。

2. 学生分享对战役的了解和感受。

3. 教师总结并强调战役的历史意义。

第二章:课文阅读与理解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掌握关键信息。

2. 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阅读和理解能力。

教学内容:1. 课文《飞夺泸定桥》的内容介绍。

2. 课文中描述的重要事件和人物。

1. 引导学生进行课文阅读,注意理解关键词语和句子。

2. 教师对课文内容进行解读和讲解。

教学活动:1. 学生阅读课文《飞夺泸定桥》。

2. 教师提问,检查学生的阅读理解情况。

3. 学生分享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感悟。

第三章:课文讨论与分析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的分析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2. 帮助学生理解课文中的主题和象征意义。

教学内容:1. 课文《飞夺泸定桥》中的象征意义和主题。

2. 分析课文中的描写和表达手法。

教学方法:1. 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和分析,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2. 教师对学生的讨论和分析进行指导和评价。

教学活动:1. 学生分组讨论课文中的象征意义和主题。

2. 每组学生分享自己的讨论结果和分析。

3. 教师总结并强调课文中的主题和象征意义。

第四章:写作练习1. 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2. 帮助学生表达自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感悟。

教学内容:1. 写一篇关于飞夺泸定桥战役的短文。

2. 学生通过写作表达自己对战役的理解和感悟。

教学方法:1. 引导学生进行写作练习,提供写作指导和帮助。

2. 教师对学生的写作进行评价和反馈。

教学活动:1. 学生进行写作练习,写一篇关于飞夺泸定桥战役的短文。

四年级语文《飞夺泸定桥》教案

四年级语文《飞夺泸定桥》教案

四年级语文《飞夺泸定桥》教案四年级语文《飞夺泸定桥》教案篇1教学目标:1、读懂重点词句,理解课文主要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红军飞夺卢定桥的经过,学习红军不畏艰险、不怕牺牲、勇往直前的大无畏精神。

3、体会按一定顺序记叙的方法。

教学重点:理解红军是怎样抢时间、攻天险,夺下泸定桥的。

学习按事情发展顺序记叙的方法。

教学难点:激发学生对红军的崇敬之情。

教具准备:小黑板重点字词。

大渡河的图片。

资料及有关红军长征的资料。

教法学法:讲授法小组合作交流法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在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东部,大渡河沿岸的泸定区西边,有一座大渡河的铁索桥。

1935年5月,红军曾在这里与国民党反动派进行一场激烈的战斗,今天老师带大家一起去学习当年红军战士是怎样抢时间、攻天险,夺下泸定桥的。

板书课题:飞夺泸定桥释题什么叫飞?什么叫夺?看到题目你想知道什么?师归纳整理1.为什么夺,为什么飞夺。

2.怎样飞,怎样夺?3.飞夺结果如何?二、初读感知,自主学习。

1.尽情的读课文,可轻声读,放声朗读,也可独自读,小组合作读。

要求:(1)读准字音,理解新词,读通课文,把课文读通顺,难懂的句子多读几遍。

生字新词可利用工具书来解决。

(2)读了课文你从课文里面知道了什么?2、再读课文出示小黑板填空文章讲的是:(什么时间),(什么地点),(谁),(干什么)的事。

(小组合作交流)三、研读泸定桥的情况找找课文哪些段落是写泸定桥的?第一、第五自然段第一自然段哪些词语写了大渡河的险?第五自然段写了桥的哪些地方? 桥上,桥下,对岸通过学习研究出桥的险。

有感情的读一、第五自然段,要读出桥的险。

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红军在飞夺泸定桥的过程中为什么要“飞”,为什么要“夺”?继续学习飞夺泸定桥。

红军要夺泸定桥为什么要“飞”?研究怎样“飞”?(一)学习“抢时间”部分(2至4自然段)板书:抢时间。

1.红军在飞的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怎样克服?(1)敌人的阻击击溃(2) 饥饿疲劳不顾(3)天雨路滑点火把与敌人赛跑2.你佩不佩服红军战士的这种精神,佩服什么?红军为什么能神速的飞?你想对他们说什么?3.有感情的朗读2至4自然段。

《飞夺泸定桥》课文教案

《飞夺泸定桥》课文教案

《飞夺泸定桥》课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课文中所描述的历史事件,理解其历史意义。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方式,提高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能力。

(2)培养学生对历史事件的分析能力,学会从多角度审视问题。

(3)学会通过查找资料、讨论等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中国共产党的情感。

(2)培养学生勇敢、坚定、团结、奋进的品质。

(3)培养学生学会珍惜和平,明白和平来之不易,要共同努力维护和平。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课文中所描述的历史事件,理解其历史意义。

难点:(1)理解课文中一些细节描述,如人物的心理活动、环境描写等。

(2)对历史事件进行分析,从多角度审视问题。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课文背景,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主题。

(2)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生通过查找资料,深入了解课文中所描述的历史事件。

3. 合作学习:(1)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课文中的细节描述。

(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进行点评、指导。

4. 课堂练习:(1)学生运用所学生字词,进行口语表达练习。

四、课后作业:1. 家庭作业:(1)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 拓展作业:(1)学生通过查找资料,深入了解飞夺泸定桥事件的历史背景。

(2)学生参观当地红色景点,感受革命先烈的英勇精神。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积极性、合作意识等。

2. 作业完成评价: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质量,关注学生的理解程度和表达能力。

3. 拓展活动评价:评估学生在拓展作业中的表现,鼓励创新思维和团队协作精神。

《飞夺泸定桥》教案

《飞夺泸定桥》教案

《飞夺泸定桥》精品教案第一章:课程导入教学目标:1. 引起学生对《飞夺泸定桥》这篇文章的兴趣。

2. 帮助学生了解文章背景,理解文章的主题。

教学内容:1. 介绍文章背景,即飞夺泸定桥的历史事件。

2. 引导学生关注文章的主题,即英勇无畏的红军精神。

教学步骤:1. 向学生简要介绍飞夺泸定桥的历史事件。

2. 引导学生关注文章中的英勇无畏的红军精神。

教学评估:通过观察学生的兴趣和参与程度,了解学生对文章背景和主题的理解程度。

第二章:词汇学习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掌握文章中的重点词汇。

2. 提高学生的词汇运用能力。

教学内容:1. 列出文章中的重点词汇。

2. 通过例句和练习,帮助学生理解和运用这些词汇。

教学步骤:1. 向学生列出文章中的重点词汇。

2. 通过例句和练习,帮助学生理解和运用这些词汇。

教学评估:通过词汇练习和小测验,了解学生对重点词汇的掌握程度。

第三章:句子理解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理解文章中的重要句子。

2. 提高学生的句子理解能力。

教学内容:1. 找出文章中的重要句子。

2. 通过分析和讨论,帮助学生理解这些句子的含义。

教学步骤:1. 向学生指出文章中的重要句子。

2. 通过分析和讨论,帮助学生理解这些句子的含义。

教学评估:通过问答和讨论,了解学生对重要句子的理解程度。

第四章:文章分析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分析文章的结构和写作手法。

2. 提高学生的文章分析能力。

教学内容:1. 分析文章的结构,即引言、主体和结尾部分。

2. 讨论文章的写作手法,如描述、议论和叙述等。

1. 向学生分析文章的结构。

2. 引导学生讨论文章的写作手法。

教学评估:通过问答和讨论,了解学生对文章结构和写作手法的理解程度。

第五章:写作练习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进行写作。

2. 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教学内容:1. 给出一个与文章主题相关的写作题目。

2. 引导学生进行写作练习,并提供指导和反馈。

教学步骤:1. 给出一个与文章主题相关的写作题目。

飞夺泸定桥(优秀范文五篇)

飞夺泸定桥(优秀范文五篇)

飞夺泸定桥(优秀范文五篇)第一篇:飞夺泸定桥《飞夺泸定桥》教学设计和反思教学目标:1、通过细读课文,了解红军长征途中可歌可泣的英雄史,体会红军战士英勇无畏的革命精神。

2、理解“关键、心惊胆寒、震耳欲聋、千钧一发、奋不顾身、激烈、搏斗、浩浩荡荡”等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3、理解课题中“飞”和“夺”的含义。

教学重点:目标1和目标2 教学难点:目标3 教学准备:课件和红军夺取泸定桥的视频教学过程:一、导入。

同学们,上节课通过初读课文,我们初步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和脉络层次,并作了摘录笔记,这节课,我们来深入学习课文。

二、明确学习目标首先,我们来明确一下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出示课件,齐读。

学习目标:1、通过细读课文,了解红军长征途中可歌可泣的英雄史,体会红军战士英勇无畏的革命精神。

2、理解“关键、心惊胆寒、震耳欲聋、千钧一发、奋不顾身、激烈、搏斗、浩浩荡荡”等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3、理解课题中“飞”和“夺”的含义。

三、了解事情发生的起因过渡:课文按照事情发展的一般顺序先交代了故事的起因,即红军为什么要夺取泸定桥呢?当时的背景如何?自由读课文第1、2自然段,边读边思考:红军为什么要夺取泸定桥?当时的背景如何?(学生自由读课文,寻找问题的答案。

)交流板书:北上抗日师补充材料:1863年,太平天国名将石达开和他的四万士兵,曾因为没有及时渡过大渡河而贻误战机,导致全军覆没,成为千古恨事。

蒋介石曾扬言:到了大渡河让红军过不去,做石达开第二。

所以,一桥安危,红军能否渡过大渡河,关系到能否北上抗日,关系到红军的生死存亡,关系到中国革命的前途和命运。

所以必须夺取泸定桥,这是一个死任务。

四、学习红四团飞夺泸定桥的经过。

(一)围绕“飞”字,体会红军英勇无畏的革命精神。

过渡:然而,要想夺取泸定桥谈何容易。

红四团从接下命令到29日早晨夺取泸定桥,只剩下二十多个小时的时间了,红四团离泸定桥还有二百四十里,敌人两个旅的援兵正在对岸向泸定桥前进。

《飞夺泸定桥》教学设计7篇

《飞夺泸定桥》教学设计7篇

《飞夺泸定桥》教学设计7篇在工作和生活中,少不了要写各种各样的文档,不论是写制度、写总结、写方案、写方案、写教案还是写其它的材料,能写出一篇好的文档,体现了一个人的文笔,也体现着一个人的力气,下面是我整理的《《飞夺泸定桥》教学设计7篇》,快快拿去用吧!《飞夺泸定桥》教学设计1一、教学要求:1、了解红*飞夺泸定桥的经过,学习红*不畏艰险、不怕牺牲、勇往直前的大无畏精神。

2、理清课文条理,学习按事情进展挨次记叙的方法。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教学重点:1、理解红*是怎样抢时间、攻天险,夺下泸定桥的。

2、学习按事情进展挨次记叙的方法。

三、教学预备:多媒体设备及本课课件。

四、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泸定桥是一座横跨在大渡河上的铁索桥,谁能介绍大渡河的状况?(多媒体显示湍急的水流撞击两岸高山峻岭图象,播放阵阵水流声。

)2、红*为了北上*,必需夺取被敌人占据的大渡河的唯一通道——泸定桥(画面切入泸定桥),可是敌人妄想阻挡我*北上*,他们想出了什么阴谋?我*如何粉碎这一阴谋?3、命令只要求“夺下泸定桥”,那课题为何要说“飞夺泸定桥”?(紧扣题眼飞和夺,显示:抢时间攻天险)(二)、学习第三段1、轻读三至五自然段,要求:围绕“抢时间”尝试提问。

2、显示:a、为何要与敌人抢时间?b、战士们是怎样克服重重困难把敌人抛在后面,在抢时间一战中取得成功的?3、提问:战士们遇到什么困难?怎样克服?这两部分内容可以用“虽然/但是”这组关联词语串联起来。

战士们的精神可歌可泣,谁来赞一赞他们?4、显示:虽然,但是。

他们啊!5、小结:战士们个个英勇,个个机灵,他们与敌人斗智斗勇,靠着英勇与机灵,在与敌人的援兵抢时间这一关键的一战中取得了成功。

(显示:英勇机灵)6、指导朗读:要求:读出战士们克服困难的决心,语气坚决。

(三)、学习第四段1、虽然两个旅的援兵被我*抛在后面,没能赶来支援防守泸定桥的两个团,但这两个团的敌人照旧疯狂地向红*喊叫:“来吧,看你们飞过来吧!”他们凭的是什么?2、指读第六节,思考。

飞夺泸定桥课文教案

飞夺泸定桥课文教案

飞夺泸定桥课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飞夺泸定桥的历史背景和英雄事迹。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查阅资料,了解飞夺泸定桥的历史背景。

(2)学会通过课文中的细节描述,感知人物形象和场景。

(3)学会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弘扬伟大的民族精神。

(2)学会珍惜和平,尊敬英雄,勇于担当。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会生字词,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飞夺泸定桥的历史背景和英雄事迹。

2. 教学难点:(1)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

(2)通过课文细节描述,感知人物形象和场景。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飞夺泸定桥的历史背景。

(2)引导学生关注课文的,激发学习兴趣。

2. 朗读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

(2)教师辅导学生朗读,纠正发音。

3. 学习生字词:(1)学生自学生字词,组内交流。

(2)教师选取重点生字词进行讲解,引导学生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4. 理解课文:(1)学生讲述课文大意,教师点评。

(2)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结构,概括段落大意。

5. 分析课文:(1)教师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细节描述,感知人物形象和场景。

(2)学生讨论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

6. 情感教育:(1)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课文中的英雄事迹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2)学生分享感受,教师总结,弘扬伟大的民族精神。

四、课后作业:1. 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 写一篇关于飞夺泸定桥的英雄事迹的短文。

3. 家长签字确认作业完成情况。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学生参与度、发言积极性、合作意识等。

2. 作业完成情况:生字词掌握程度、短文质量等。

3. 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感悟:通过课后交流、提问等方式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

《飞夺泸定桥》教学设计教学教案

《飞夺泸定桥》教学设计教学教案

《飞夺泸定桥》教学设计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飞夺泸定桥》。

(2)理解《飞夺泸定桥》的内容,了解红军长征的历史背景和意义。

(3)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方式,提高学生对《飞夺泸定桥》的理解和感悟。

(2)通过讨论、演讲等形式,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红军长征的敬仰之情,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怀。

(2)培养学生勇敢、坚定、团结的精神风貌。

二、教学内容:1. 教学文本:《飞夺泸定桥》2. 教学重点:(1)生字词的学习与运用。

(2)对《飞夺泸定桥》内容的理解和感悟。

三、教学难点:1. 生字词的理解和运用。

2. 对《飞夺泸定桥》历史背景的理解。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飞夺泸定桥》的文本材料、生字词卡片、课件等。

2. 学生准备:预习《飞夺泸定桥》,了解红军长征的历史背景。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通过课件展示红军长征的图片,引导学生回顾红军长征的历史背景。

(2)学生分享自己预习《飞夺泸定桥》的心得体会。

2. 朗读课文:(1)学生齐声朗读《飞夺泸定桥》。

(2)教师指导学生正确朗读生字词,并对生字词进行讲解。

3. 学习生字词:(1)学生分组讨论生字词的含义和用法。

(2)教师通过卡片展示生字词,引导学生进行认读和运用。

4. 理解课文:(1)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课文中的情感。

(2)教师引导学生讨论课文的含义和主旨,理解红军长征的意义。

5. 感悟课文:(1)学生分享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

(2)教师引导学生从课文中汲取精神力量,培养勇敢、坚定、团结的精神风貌。

6.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生字词的学习和红军长征的意义。

7. 作业布置:(1)学生回家后背诵《飞夺泸定桥》。

(2)学生写一篇关于红军长征的作文。

六、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情况,包括发言、讨论、朗读等,评估学生的积极性和兴趣。

飞夺泸定桥课文教案

飞夺泸定桥课文教案

飞夺泸定桥课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理解课文《飞夺泸定桥》。

(2)了解课文中所描述的历史背景和事件经过。

(3)分析课文中人物的形象和特点。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学会欣赏和评价文学作品,提高语文素养。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革命先烈的崇敬和敬仰之情。

(2)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勇敢拼搏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课文《飞夺泸定桥》的朗读与理解。

(2)课文中人物形象和特点的分析。

难点:(1)课文中一些专业术语和历史背景的理解。

(2)学生对文学作品欣赏和评价的能力培养。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课文《飞夺泸定桥》的背景和作者。

(2)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关键词“飞夺泸定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生通过查阅资料,了解课文中所涉及的历史背景。

3. 合作探讨:(1)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课文中人物的形象和特点。

(2)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4. 课堂讲解:(1)教师针对学生的讨论成果,进行课堂讲解,深入分析课文内容。

(2)教师讲解课文中的专业术语和历史背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

5. 作品欣赏与评价:(1)学生欣赏课文中的精彩片段,感受作品的艺术魅力。

(2)学生进行作品评价,分享自己的感受和体会。

四、课后作业:1. 请学生根据课堂学习内容,编写一篇关于《飞夺泸定桥》的小论文。

2. 请学生结合自己的学习体会,绘制一幅关于《飞夺泸定桥》的插图。

五、教学评价:1. 学生朗读和理解课文的程度。

2. 学生对课文中人物形象和特点的分析能力。

3. 学生对文学作品欣赏和评价的能力。

4. 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

六、教学策略:1. 情境创设:通过多媒体展示飞夺泸定桥的历史图片和视频,让学生身临其境,增强学习体验。

《飞夺泸定桥》教案

《飞夺泸定桥》教案

《飞夺泸定桥》精品教案第一章:课程导入1.1 教学目标了解《飞夺泸定桥》的故事背景和意义。

激发学生对历史事件的兴趣和好奇心。

1.2 教学内容介绍《飞夺泸定桥》发生的时代背景。

引导学生关注故事中的重要人物和事件。

1.3 教学方法使用多媒体展示相关历史图片和视频,引起学生兴趣。

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培养他们的历史思维能力。

1.4 教学评估观察学生的参与程度和理解程度。

通过提问和小组讨论,了解学生的思考和观点。

第二章:故事梗概2.1 教学目标掌握《飞夺泸定桥》的故事梗概和主要情节。

培养学生的阅读和理解能力。

2.2 教学内容阅读和解析《飞夺泸定桥》的故事梗概。

分析故事中的冲突和解决方式。

2.3 教学方法使用故事梗概的文本和图片,帮助学生理解故事内容。

引导学生进行阅读和解析,培养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

2.4 教学评估观察学生的阅读和理解程度。

通过提问和小组讨论,了解学生的思考和观点。

第三章:历史背景3.1 教学目标了解《飞夺泸定桥》发生的历史背景。

培养学生的history thinking skills。

3.2 教学内容介绍《飞夺泸定桥》发生的时代背景和相关历史事件。

分析故事中的历史意义和影响。

3.3 教学方法使用多媒体展示相关历史图片和视频,帮助学生了解历史背景。

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培养他们的历史思维能力。

3.4 教学评估观察学生的参与程度和理解程度。

通过提问和小组讨论,了解学生的思考和观点。

第四章:人物分析4.1 教学目标分析《飞夺泸定桥》中的主要人物和角色。

培养学生的分析和批判思维能力。

4.2 教学内容分析故事中的主要人物及其性格特点和行为动机。

引导学生思考人物之间的关系和互动。

4.3 教学方法使用故事文本和图片,帮助学生了解人物特征。

引导学生进行人物分析和批判,培养他们的批判思维能力。

4.4 教学评估观察学生的分析和批判程度。

通过提问和小组讨论,了解学生的思考和观点。

5.1 教学目标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拓展。

2024年语文教案-飞夺泸定桥教案

2024年语文教案-飞夺泸定桥教案

一、教案基本信息2024年语文教案-飞夺泸定桥教案教学科目:语文教学年级:五年级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飞夺泸定桥的历史背景和事件经过,感受革命先烈的英勇精神。

2.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珍惜和平的情感。

3. 通过对课文的阅读与分析,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素养。

教学重点:1. 飞夺泸定桥的历史背景和事件经过。

2. 课文中表现的革命先烈的英勇精神。

教学难点:1. 理解课文中的历史背景和事件经过。

2. 培养学生对革命先烈的敬仰之情。

二、教学方法本节课采用讲授法、问答法、讨论法、阅读法等教学方法,通过教师的引导和学生的积极参与,共同完成教学目标。

三、教学准备1. 课文:《飞夺泸定桥》2. 相关历史资料3. 教学多媒体设备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5分钟)1. 教师简要介绍飞夺泸定桥的历史背景。

2.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红军要飞夺泸定桥?二、自主学习(10分钟)1. 学生自读课文《飞夺泸定桥》。

2. 学生结合课文内容,回答相关问题。

三、课堂讨论(1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分组讨论:课文中的革命先烈们为什么要冒险夺桥?2. 各组汇报讨论成果。

四、教师讲解(15分钟)1. 教师详细讲解飞夺泸定桥的事件经过。

2. 引导学生理解革命先烈们的英勇精神。

五、课堂小结(5分钟)2. 学生分享学习收获。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5分钟)1. 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上一节课内容的掌握情况。

2.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飞夺泸定桥会成为红军的生死之战?二、课堂讨论(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分组讨论:课文中的革命先烈们是如何展现英勇精神的?2. 各组汇报讨论成果。

三、教师讲解(15分钟)1. 教师讲解飞夺泸定桥事件中的英勇事迹。

2. 引导学生学习革命先烈们的英勇精神。

四、实践活动(15分钟)1. 学生分组表演课文内容。

2. 其他学生观看并提出建议。

五、课堂小结(5分钟)2. 学生分享学习收获。

五、课后作业1. 学生回家后,向家长讲述飞夺泸定桥的故事。

飞夺泸定桥的教案

飞夺泸定桥的教案

飞夺泸定桥的优秀教案第一章:课程导入1.1 教学目标:了解飞夺泸定桥的历史背景和意义。

激发学生对飞夺泸定桥战役的兴趣和好奇心。

1.2 教学内容:飞夺泸定桥战役的发生时间。

飞夺泸定桥战役的背景和原因。

飞夺泸定桥战役的重要性和影响。

1.3 教学方法:利用图片、视频等资料引导学生了解飞夺泸定桥战役的背景。

通过提问和讨论的方式激发学生对飞夺泸定桥战役的兴趣。

第二章:战役背景介绍2.1 教学目标:了解飞夺泸定桥战役的发生背景。

掌握飞夺泸定桥战役的相关历史知识。

2.2 教学内容:飞夺泸定桥战役发生的时间和地点。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背景和原因。

泸定桥的重要性和地理位置。

2.3 教学方法:通过图片、地图等资料展示飞夺泸定桥战役的背景。

引导学生阅读相关历史资料,了解战役的背景。

第三章:战役过程解析3.1 教学目标:掌握飞夺泸定桥战役的过程和细节。

培养学生的分析和思考能力。

3.2 教学内容:飞夺泸定桥战役的战斗过程和战略部署。

红军士兵的英勇事迹和牺牲精神。

泸定桥战役的胜利意义和影响。

3.3 教学方法:利用多媒体资料展示飞夺泸定桥战役的战斗过程。

分组讨论和角色扮演,让学生深入了解战役的过程。

第四章:战役影响和意义4.1 教学目标:了解飞夺泸定桥战役对中国革命的影响和意义。

培养学生的价值观和民族自豪感。

4.2 教学内容:飞夺泸定桥战役对中国革命的历史意义。

战役对中国共产党和红军的影响。

飞夺泸定桥战役在中华民族精神中的地位。

4.3 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阅读相关历史资料,了解飞夺泸定桥战役的影响和意义。

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和思考,培养学生的价值观和民族自豪感。

第五章:拓展思考与讨论5.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综合分析能力。

引导学生思考飞夺泸定桥战役对当代社会的启示。

5.2 教学内容:飞夺泸定桥战役对当代社会的启示和影响。

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和研究报告的方式,探讨战役对当代社会的相关性。

5.3 教学方法:学生通过展示和分享,培养批判性思维和综合分析能力。

《飞夺泸定桥》课文教案

《飞夺泸定桥》课文教案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习生字词,能正确读写“泸定桥、铁索、横着、捐款、勇士、詹天佑、修建、昼夜、努力、大渡河、泸定城、必要、惊涛骇浪、不朽、英勇、胜利”等词语。

了解课文主要内容,体会“飞夺泸定桥”精神的含义。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理解课文描述的飞夺泸定桥的过程,体会红军战士的英勇与坚强。

学会查找相关资料,了解泸定桥的历史背景和现实意义。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红军战士的英勇顽强精神,激发爱国情怀。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勇敢面对困难、积极进取的品质。

二、教学重点:1. 生字词的学习与掌握。

2.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红军战士的英勇与坚强。

3. 学习查找相关资料,了解泸定桥的历史背景和现实意义。

三、教学难点:1. 理解课文中一些描述性的语句,如“惊涛骇浪”、“英勇无畏”等。

2. 引导学生感受红军战士的英勇精神,激发爱国情怀。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课文内容。

2. 运用情境教学法,让学生感受红军战士的英勇与坚强。

3. 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激发兴趣教师简要介绍泸定桥的历史背景,引导学生关注本课内容。

2. 自读课文,学习生字词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和书写,教师适时给予指导。

3. 默读课文,理解内容学生默读课文,教师提问,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4. 精讲课文,体会精神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描述的飞夺泸定桥的过程,体会红军战士的英勇与坚强。

5. 小组讨论,交流感受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对红军战士英勇精神的感悟,教师巡回指导。

6. 总结拓展,激发爱国情怀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引导学生了解泸定桥的现实意义,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

7. 布置作业,巩固所学学生课后查找相关资料,了解泸定桥的历史背景和现实意义,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六、教学评价:1. 检查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情况。

2. 评估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以及对其中的英勇精神的体会。

飞夺泸定桥的优秀教案

飞夺泸定桥的优秀教案

飞夺泸定桥的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飞夺泸定桥的历史背景和事件经过。

(2)掌握相关历史术语和人物。

(3)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飞夺泸定桥战役的特点和意义。

(2)学会利用资料、图片等资源,进行情景再现和角色扮演。

(3)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革命先烈的敬仰之情。

(2)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集体荣誉感。

(3)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敢于拼搏、团结协作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飞夺泸定桥战役的经过、意义和英雄事迹。

2. 教学难点:理解飞夺泸定桥战役在中国革命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1)查阅相关历史资料,了解飞夺泸定桥战役的详细情况。

(2)准备课件、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3)设计教学活动和互动环节。

2. 学生准备:(1)预习相关历史知识。

(2)搜集关于飞夺泸定桥战役的资料。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播放飞夺泸定桥战役的短视频,引导学生关注。

(2)简要介绍飞夺泸定桥战役的背景,激发学生兴趣。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了解飞夺泸定桥战役的经过。

(2)教师提问,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

3. 合作探讨:(1)学生分组讨论,分析飞夺泸定桥战役的特点和意义。

(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进行分享交流。

4. 情景再现:(1)学生分组进行情景再现,扮演战役中的红军战士。

(2)教师点评,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战役过程和英雄事迹。

5. 课堂小结:(1)教师总结飞夺泸定桥战役的主要内容和意义。

(2)强调战役中体现的革命精神和价值观。

五、课后作业:2. 调查身边的朋友和家人,了解他们对于飞夺泸定桥战役的了解程度,并提出建议。

3. 搜集其他红军长征途中的英勇事迹,下节课分享。

六、教学拓展:1. 教师准备:(1)收集其他关于红军长征的战役资料。

2024年语文教案-飞夺泸定桥教案

2024年语文教案-飞夺泸定桥教案

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课文《飞夺泸定桥》。

(2)理解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了解飞夺泸定桥的历史背景。

(3)学会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方式,提高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能力。

(2)通过课文的朗读和背诵,培养学生的语感和记忆力。

(3)通过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学习课文中红军的英勇精神,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2)通过课文的学习,培养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和热爱。

(3)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鼓励学生在困难面前坚持不懈。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和背诵课文《飞夺泸定桥》。

(2)理解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了解飞夺泸定桥的历史背景。

(3)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

2. 教学难点:(1)课文中的生僻字词的理解和运用。

(2)对课文中所描述的历史事件的深入理解。

(3)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

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飞夺泸定桥的历史背景。

(2)引导学生关注课文的《飞夺泸定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生查找课文中不理解的词语,教师给予解答。

3. 合作学习:(1)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课文中的难点问题。

(2)各组向全班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给予点评和指导。

4. 课堂讲解:(1)教师讲解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

(2)教师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

5. 课堂练习:(1)学生朗读课文,教师给予指导。

(2)学生背诵课文,教师给予评价。

四、课后作业1. 抄写课文《飞夺泸定桥》一遍。

2. 回家向家长讲述飞夺泸定桥的历史故事。

3. 家长签字确认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积极性和学习态度。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抄写课文和回家讲述历史故事的完成质量。

飞夺泸定桥教案

飞夺泸定桥教案

飞夺泸定桥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飞夺泸定桥的历史背景和事件经过;(2)掌握相关的历史名词和术语;(3)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飞夺泸定桥的历史意义;(2)学会利用资料、图片等资源,进行有效的历史论证。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革命先烈的崇敬之情;(2)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使命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飞夺泸定桥的历史背景和事件经过;(2)飞夺泸定桥的历史意义。

2. 教学难点:(1)理解飞夺泸定桥事件中的战术和策略;(2)培养学生对革命先烈的崇敬之情。

三、教学准备1. 教材或教辅资料;2. 相关的历史图片或视频资料;3. 课件或黑板等教学工具。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展示飞夺泸定桥的图片或视频资料;(2)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相关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飞夺泸定桥的历史背景和事件经过;(2)学生分享学习心得,教师点评并总结。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飞夺泸定桥事件中的战术和策略;(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4. 情感教育:(1)讲述飞夺泸定桥事件中革命先烈的故事;(2)引导学生向革命先烈学习,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使命感。

5.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飞夺泸定桥的历史意义。

五、课后作业1. 编写飞夺泸定桥的故事梗概;2. 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如何向革命先烈学习。

六、教学评价1. 学生对飞夺泸定桥的历史背景、事件经过和战术策略的掌握程度;2. 学生对革命先烈的故事和精神的理解;3. 学生在自主学习和合作探讨中的表现;4. 学生对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

七、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调整教学方法和节奏,确保学生能够扎实掌握知识。

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表达能力,提高他们的历史思维能力。

2024年语文教案-飞夺泸定桥教案

2024年语文教案-飞夺泸定桥教案

2024年语文教案-飞夺泸定桥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课文《飞夺泸定桥》的基本内容,了解红军长征的历史背景。

(2)能够把握文章的主题思想和感情表达。

(3)能够运用课文中的词汇和句型进行口语表达和写作。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等方式,提高学生主动获取知识和探究问题的能力。

(2)通过课文朗读、角色扮演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和表演能力。

(3)通过写作训练,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红军长征精神的敬仰和自豪感。

(2)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情感。

(3)培养学生勇敢、坚韧、团结协作的品质。

二、教学内容1. 教学重点:(1)课文《飞夺泸定桥》的基本内容。

(2)课文中关键词汇和句型的运用。

(3)红军长征的历史背景和意义。

2. 教学难点:(1)课文中一些专业术语的理解。

(2)课文中的感情表达和修辞手法。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要介绍红军长征的历史背景。

(2)引导学生关注课文的《飞夺泸定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

(2)让学生结合课下注释,理解课文中的一些专业术语。

3. 课堂讲解:(1)讲解课文中的关键词汇和句型。

(2)分析课文中的感情表达和修辞手法。

四、作业布置1. 让学生熟读课文,巩固所学内容。

2. 让学生结合课文内容,进行口语表达和写作训练。

五、课后反思教师在课后要对课堂教学进行反思,查看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对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进行调整和改进,以提高教学效果。

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估,为下一步的教学提供参考。

六、教学评价1. 学生自评:学生通过自我反思,评价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包括学习态度、学习能力、合作意识等。

2. 同伴评价:学生之间相互评价,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3. 教师评价: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从知识掌握、能力培养、情感态度等方面进行全面评价。

2024年语文教案-飞夺泸定桥教案

2024年语文教案-飞夺泸定桥教案

一、教案基本信息教案名称:2024年语文教案-飞夺泸定桥教案年级:八年级学科:语文课时:2课时编写人:X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课文《飞夺泸定桥》。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飞夺泸定桥的历史背景和意义。

(3)掌握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2)通过讨论和交流,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3)通过写作和展示,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祖国历史的尊重和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

(2)培养学生勇敢、顽强、团结的精神风貌。

(3)培养学生为社会、为人民、为国家的伟大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的责任感。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 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课文《飞夺泸定桥》。

2.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飞夺泸定桥的历史背景和意义。

3. 掌握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难点:1. 理解课文中一些深刻的思想和情感。

2. 运用课文中的知识和信息,进行写作和表达。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飞夺泸定桥的历史背景和意义。

(2)学生齐读课文《飞夺泸定桥》。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学生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检查对课文的理解。

3. 合作学习(1)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课文中的难点问题。

(2)各组向全班汇报讨论成果,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4. 探究学习(1)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探究课文中的一些深刻思想和情感。

(2)各组向全班展示探究成果,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第二课时1. 复习导入教师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的学习内容,检查对课文的理解。

2. 朗读与背诵学生齐读课文《飞夺泸定桥》,并进行背诵练习。

3. 写作与展示(1)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进行写作练习。

(2)学生向全班展示自己的写作成果,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
内容
飞夺泸定桥
教学目标
1.会读会写本课生字,理解积累本课重点词语。
2.结合课文的主要内容,说说课文表现了红军战士的什么精神,初步学习总结中心思想。
3.感受、学习红军战士不畏艰难、勇往直前的大无畏革命精神。
教学
重点难点
1.抓住红军战士飞夺泸定桥的言行,让学生体会他们不畏艰险勇往直前、大智大勇的革命精神。
1936年10月10日,红军三大主力部队在甘肃东部胜利会师完成了伟大的二万五千里长征。
板书
设计
飞夺泸定桥
飞夺
赶到泸定桥 夺下泸定桥
困难:时间紧,路遥远,路难行桥险,水急,敌狂
天气恶劣,敌人增援
红军表现:忘记,冒雨,踩着 拿,背,带,攀
穿过,冲进,搏斗
教学
反思
2.通过对课文主要内容的理解,对人物言行的语句品味,来领会中心。
教学
准备
多媒体电脑、课件
教学
课时
2课时
教 学 流 程
个人补充内容
第一课时
一、导入,揭示课题
在1935年的中国大地上,发生了举世闻名的长征。今天我们又要来学习一篇长征中的故事。
二、读通课文,理清文章脉络
1.读通课文。
2.交流朗读。
3.出示“泸定桥”,泸定桥是一座怎样的桥呢?看插图。
4.课文是怎样写“泸定桥”的,用[ ]括出自由朗读,并说说泸定桥的情况。
5.理清文章脉络
①师:红军为了北上抗日,必须飞快地赶到泸定桥,夺下泸定桥。
②快读,找到哪几节写了“飞”,哪几节写了“夺”。
出示:飞夺泸定桥
╱╲
赶到 夺下
交流:2-5 6-8
6.按事序分段。
三、布置作业
1.熟读课文;2.写词语。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上节课我们读通了课文,并给课文分了段,这节课我们来深入学习课文。
二、感悟课文
1.过渡:红军为了北上抗日,飞一样地赶到泸定桥,夺下泸定桥,遇到了种种困难。红军遇到哪些困难呢?
2.下面分小组自学课文:
出示自学要求:自读课文,选择完成:
★找到描写困难的句子。(赶到——,夺下~~~)
★★概括地说出遇到哪些敌人停下宿营,红军冒雨摸黑前进。
(四)谈感受,说表现:
红军表现:忘记,冒雨,踩着拿,背,带,攀
穿过,冲进,搏斗
自由读7、8节,要读出红军战士的英雄气概。
(五)揭示文章中心
四、延伸
1.发生在长征路上的故事非常多,在我们课文中已学过不少,请你说说看?《大雪山》,《草地夜行》
天气恶劣:天又下起雨来,把他们全身都淋透了。雨越下越猛,像瓢泼一样,把两岸的火把都浇灭了。
敌人增援——
谈感受
(二)夺:
①读句并概括:
桥险:两边各有两根,算是桥栏……
水急:向桥下一看,真叫人心惊胆战……
敌狂:守城的两个团的敌人……
②感受:比以前更危险了。
③齐读1、2、3节,说说为什么抢在前面是我军战胜敌人的关键?
出示资料:
长征是历史纪录上的第一次,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发生在65年前的举世闻名的中国工农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是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革命战争史上惊动天地的创举,是中国共产党人在与困难和挫折作斗争过程中谱写的最为壮丽的英雄诗篇。红军长征的英雄业绩,象征中华威、民族魂,它给后人留下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财富。
师:如果不抢在敌人前面,红军就难以夺下泸定桥。他们如何抢在敌人前面,赶到泸定桥的呢?
(三)小组分角色朗读,思考红军与敌人赛跑有几个来回?
从“战胜敌人的决心使他们忘记了饥饿和疲劳”开始到第五节结束。
1.回答:几个来回?(3个)
2.出示填空,概括交流,然后两组读红军,两组读敌人。
敌人点起火把,红军也点起火把,与敌人赛跑。
在毛泽东的指挥下,中央红军再越娄山关,重占遵义城,取得了长征以来最大的一次胜利。接着毛泽东指挥红军四渡赤水河,巧夺金沙江,飞越大渡河,巧妙地摆脱了蒋介石军队的围追堵截。翻越大雪山后,红一方面军与红四方面军胜利会师,共同北上。到达西康阿贝地区后,张国焘恃兵自重,公然分裂红军。面对危局,毛泽东等中央领导果断率红军继续北上。
2.推荐课外读物:
《山水狂飙》(作者:伍近先)(发资料)
《草地龙虎》(作者:陈宇)
《长征丰碑——长征路寻胜》(作者:元麟)
《地球的红飘带》(作者:魏巍)
《长征——前所未闻的故事》或《西行漫记》(作者:哈里森·索尔兹伯里)
3.介绍影片《长征》
一场悲壮惨烈的湘江之战拉开了影片的序幕,因第五次反“围剿”的失利,中国工农红军被迫撤出江西苏区,突围西征,此次由于湘江之战的重创,中央红军从86,000人锐减为3万余人。在这危急时刻,已被剥夺军权的毛泽东审时度势,力挽狂澜,经过通道转兵、黎平会议,终于促成遵义会议的召开,确立了毛泽东的领导地位。
★★★在此基础上说说自己的感受。
出示填空:
赶到泸定桥夺下泸定桥
困难__________ __________
红军表现__________ __________
3.朗读感悟
三、理解重点段
(一)飞:
①读句并概括:
时间紧:时间只剩下二十多各小时了
路途远:红四团离泸定桥还有二百四十里
路难行:漆黑的夜里,泥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