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账本位币

合集下载

简述会计法对记账本位币的基本要求

简述会计法对记账本位币的基本要求

简述会计法对记账本位币的基本要求
标题:记账本位币,合规从这里开始!
内容:
作为企业的经营管理者,我们要时刻清醒地意识到:一个公司的
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的基石。

因此,我们必须对公司财务核算有深入
的了解和认识。

而在财务核算过程中,记账本位币则是一个至关重要
的概念。

那么,会计法对记账本位币有哪些基本的要求呢?
第一,选择一个固定的记账本位币。

按照规定,企业应选择与其
经营活动密切相关的记账本位币,并在企业财务会计报告中披露相关
信息。

在日常核算过程中,企业应以选定的记账本位币为准,同时建
立外币账户和汇率浮动调整等制度,保证记账本位币的稳定和准确性。

第二,准确分离本位币和外币业务。

企业需要严格按照会计法规定,区分和计量资产、负债、收入和费用的本位币和外币业务,确保
业务处理的准确性和合规性。

第三,规范处理外币折算。

在企业处理与外币相关的会计业务时,应采用合适、稳健的外币汇率浮动计提方法,确保外币账户的合规性
和财务数据的准确性。

第四,及时披露外币业务信息。

企业应按照会计法规定,及时披
露与外币有关的业务活动信息,包括外币账户余额、外币折算调整、
外币业务收付款等内容,确保内外部各方对公司财务状况的准确知晓。

综上所述,记账本位币的设置和处理是一个极其重要的财务管理
环节。

企业需要依据会计法规定,规范企业财务管理,确保在财务核
算和业务实践中,记账本位币的准确性和合规性。

做好财务管理,才
能给企业未来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记账本位币是什么

记账本位币是什么

记账本位币是什么记账本位币,是指企业经营所处的主要经济环境中的货币。

记账本位币类似于美国财务会计准则中的功能性货币,即经营主体从事经营活动的主要经济环境中的货币。

店铺整理了一些记账本位币是什么,有兴趣的亲可以来阅读一下!记账本位币是什么记帐本位币,是指单位用于日常登记会计帐簿和编制财务会计报告用以计量的货币。

《会计法》第十二条规定:“会计核算以人民币为记帐本位币。

业务收支以人民币以外的货币为主的单位,可以选定其中一种货币作为记帐本位币,但是编报的财务会计报告应当折算为人民币。

”这一规定有以下含义:一是会计核算原则上以人民币为记帐本位币。

人民币是我国的法定货币,在我国境内具有广泛的流通性。

因此,《会计法》以法律形式明确规定我国境内各单位的会计核算以人民币为记帐本位币,单位的一切经济业务事项一律通过人民币进行会计核算反映。

二是业务收支以人民币以外的货币为主的单位,可以选定其中一种货币作为记帐本位币。

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进一步扩大,外商投资企业不断增多,对外贸易与合作发展迅速,人民币以外的其他币种在一些单位的日常会计核算中明显增多,有的占据了支付的主导地位,如果要求这些单位平时的每笔外币核算业务都折算为人民币计算,不仅影响其经济业务往来,而且也会加大会计工作量。

因此,《会计法》作出了业务收支以人民币以外的货币为主的单位,可以选定其中一种货币作为记帐本位币的规定。

体现了适应性原则。

三是编报的财务会计报告必须以人民币反映。

以人民币以外的货币为记帐本位币的单位,在编制财务会计报告时,应当依据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规定,按照一定的外汇汇率折算为人民币反映,以便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阅读和使用,也便于税务、工商等部门通过财务会计报告计算应交税款和进行工商年检。

这是我国宏观经济管理和人民生活的客观要求,也是一国主权的体现。

记账本位币的汇率变动为建立和完善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从2005年7月21日起,中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

外币交易的会计账务处理

外币交易的会计账务处理

外币交易的会计账务处理
(一)外币业务的记账方法
外币统账制也称为“记账本位币制”,是以记账本位币作为统一记账金额的记账方法。

在这种记账方法下,所有外币的收支,都应折算为记账本位币进行反映,外币金额只在账上作为补充资料进行反映。

外币统账制适用于涉及外币种类较少,而且外币收支业务不多的企业。

我国企业一般应以人民币作为记账本位币,所以,在外币统账制下,当企业发生外币业务时,一般按人民币统一设账,统一记录,外币业务的金额均要换算为人民币金额后入账反映,同时要设立不同外币种类的二级辅助账户,反映外币资金和外币债权、债务的增减情况。

(二)汇率
(三)外币交易的账务处理1.外币交易核算的基本程序
企业借入外币资金时,按照借入外币时的市场汇率折算为记账本位币入账,同时按照借入外币的金额登记相关的外币账户。

3.资产负债表日的会计处理
资产负债表日,企业应当分别外币货币性项目和外币非货币性项目进行处理。

(1)外币货币性项目
货币性项目,是指企业持有的货币资金和将以固定或可确定金额的货币收取的资产或者偿付的负债。

(2)外币非货币性项目
非货币性项目,是指货币性项目以外的项目。

例如,存货、长期股权投资、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实收资本、资本公积、其他综合收益等。

财务会计名词解释、简答题归纳

财务会计名词解释、简答题归纳

1.记账本位币:是指企业经营所处的主要经济环境中的货币。

主要经济环境:是指企业主要收入或支出现金的经济环境。

2.记账本位币的确定:1.企业选定记账本位币应考虑的因素:①.从日常活动收入现金的角度看,该货币主要影响商品和劳务的销售价格,通常以该货币进行商务和劳务销售价格的计价和结算②支出现金的角度看,该货币主要影响商品和劳务所需人工、材料和其他费用,通常以该货币进行上述费用的计价和结算③融资活动获得的货币以及保存从经营活动中收取的款项所使用的货币。

3. 2.境外经营记账本位币的确定:①境外经营对其所从事的活动是否拥有很强的自主性②境外经营活动中与企业的交易是否在境外经营活动中占有较大的比重③境外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是否直接影响企业的现金流量④境外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是否足以偿还其现有债务和可预期的债务4.即期汇率的几种情况:1接受外币投资只能用即期汇率2对于外币货币性项目,应采用资产负债表日的即期汇折算3以公允价值计量的外币非货币性项目按公允价值确定日的即期汇率折算4资产负债表中的资产、负债项目,采用资产负债表日的即期汇率所有者项目除“未分配利润”项目外,其他项目采用发生时的即期汇率5.外币交易主要包括:①买入或者卖出以货币计价的商品或者劳务②借入或者借出外币资金③其他以外币计价或者结算的交易。

外币折算报表:指为了特定目的把一种货币表述的财务报表换用另一种货币来表述6.外币兑换业务:是指企业从银行等金融机构购入外币(对于银行来说,则是卖出外币)或者向银行等金融机构售出外币(对于银行来说,则是买入外币)7.货币性项目:是指企业持有的货币和将以固定或可确定的金额收取的资产或者偿还的负债。

非货币性项目:是指货币性项目以外的项目,包括存货、长期股权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

8.恶性通货膨胀经济的判断:①最近三年累计通货膨胀接近或超过100%②利率、工资和物价指数挂钩③公众不是以当地货币、而是以相对稳定的外币为单位作为衡量货币金额的基础④公众倾向于以非货币性资产或相对稳定的外币为单位来保存自己的财富,持有的当地货币立即用于投资以保持购买力⑤即期信用期限很短,赊销、赊购交易仍按补偿信用期预计购买力损失的价格成交9.借款费用的定义及内容:是指企业因借款而发生的利息及其他相关成本,包括1.借款利息(主要包括企业向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等借入资金发生的利息、发行债券发生的利息,以及为构建或者生产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而发生的带息债务所承担的利息)2折价或者溢价的摊销(主要是指企业因发行债券而发生的折价或者溢价在每期的摊销金额)3辅助费用(指企业在借款过程中发生的费用,如手续费、佣金、印刷费等交易费用)4.因外币借款而发生的汇兑差额等(指用于汇率变动导致对外币借款本金及其利息的记账本位币金额所产生的影响金额)10.借款费用应予以资本化的范围:具体是指需要经过相当长时间的构建或者生产活动才能达到预定可使用或者可销售状态的固定资产、投资性房地产和存货等资产11.借款费用资本化期间的确定:㈠借款费用开始资本化时点的确定①资产支出已经发生②借款费用已经发生③为使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或者可销售状态所必要的购或者生产活动已经开始建㈡借款费用暂停资本化时点的确定---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在构建或者生产的过程中发生非正常中断,且中断时间连续超过3个月的,应当暂停借款费用的资本化(三)借款费用停止资本化时点的确定-----购置或者生产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或者可销售状态时,借款费用应当停止资本化12.或有事项:是指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其结果须由某些未来事项的发生或者不发生才能决定的不确定事项。

企业记账本位币

企业记账本位币

企业记账本位币那么企业记账本位币是怎样的呢?下面是由分享的企业记账本位币,希望对你有用。

企业记账本位币我国《会计法》中规定,业务收支以人民币以外的货币为主的单位,可以选定其中一种货币作为记账本位币,但是编报的财务报告应当折算为人民币。

《会计法》允许企业选择非人民币作为记账本位币,但是,究竟如何选择,《会计法》没有给出详细的说明,外币折算准则对如何选择记账本位币进行了规范。

并规定了确定记账本位币需要考虑的因素。

企业选定记账本位币,应当考虑下列因素:一是该货币主要影响商品和劳务销售价格,通常以该货币进行商品和劳务销售价格的计价和结算。

如国内甲公司为从事贸易的企业,90%以上的销售收入以人民币计价和结算。

人民币是主要影响甲公司商品和劳务销售价格的货币。

二是该货币主要影响商品和劳务所需人工、材料和其他费用,通常以该货币进行上述费用的计价和结算。

如国内乙公司为工业企业,所需机器设备、厂房、人工、以及原材料等在国内采购,以人民币计价和结算。

人民币是是主要影响商品和劳务所需人工、材料和其他费用的货币。

实务中,企业选定记账本位币,通常应综合考虑上述两项因素,而不是仅考虑其中一项,因为企业的经营活动往往是收支并存的。

三是融资活动获得的资金以及保存从经营活动中收取款项时所使用的货币。

在有些情况下,企业根据收支情况难以确定记账本位币,需要在收支基础上结合融资活动获得的资金或保存从经营活动中收取款项时所使用的货币,进行综合分析后做出判断。

因此,《会计法》以法律形式明确规定中国境内各单位的会计核算以人民币为记账本位币,单位的一切经济业务事项一律通过人民币进行会计核算反映。

业务收支业务收支以人民币以外的货币为主的单位,可以选定其中一种货币作为记账本位币。

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的进一步扩大,外商投资企业不断增多,对外贸易与合作发展迅速,人民币以外的其他币种在一些单位的日常会计核算中明显增多,有的占据了支付的主导地位,如果要求这些单位平时的每笔外币核算业务都折算为人民币计算,不仅影响其经济业务往来,而且也会加大会计工作量。

记账本位币的确定

记账本位币的确定

高级财务会计第二章·外币业务记账本位币的会计处理 1 2 外币交易的会计处理外币财务 报表折算3会计准则 CPA 考试题 教学案列 教学大纲教学视频 外币业务GOAL 01 理解记账本位币的含义及其确定 GOAL 02 掌握外币业务的会计处理GOAL 03 理解掌握外币财务报表折算的四种方法 GOAL 04掌握我国外币财务报表的折算学习目标记账本位币的会计处理 1 2 外币交易的会计处理外币财务 报表折算3会计准则 CPA 考试题 教学案列 教学大纲教学视频 外币业务章节总目录第一节第三节第二节(一)外币业务的相关概念1.外汇、外汇汇率及其分类 4.外币交易的记账方法2.外币折算和外币汇兑3.汇兑损益3.外币交易会计处理原则(二)外币交易 的会计处理 1.外币交易的概念及内容2.外币账户的设置 第三节外币财务报表折算(一)定义(四)我国外币财务报表折算方法 (五)恶性通货膨胀经济中外币 (六)处置境外经营(七)外币折算信息披露(二)外币报表折算的方法 (三)外币报表折算差额 第一节记账本位币的确定第二节外币交易的会计处理1、外币兑换业务2、外币商品购销业务3、外币借款业务4、投入外币资本业务5、期末调整记账本位币的会计处理 1 2 外币交易的会计处理外币财务 报表折算3会计准则 CPA 考试题 教学案列 教学大纲教学视频 外币业务一PART ONE第一节 记账本位币的确定本节纲要:一、记账本位币及其确定 (一)记账本位币的概念 (二)记账本位币的确定二、境外经营记账本位币的确定 (一)境外经营的含义(二)境外经营记账本位币的确定 三、记账本位币变更的会计处理记账本位币的会计处理 1 2 外币交易的会计处理外币财务 报表折算3会计准则 CPA 考试题 教学案列 教学大纲教学视频 外币业务第一节 记账本位币的确定 一、记账本位币的定义概念主要经济环境——通常是其主要产生和支出现金的经济环境。

简述会计法对记账本位币的基本要求

简述会计法对记账本位币的基本要求

会计法对记账本位币的基本要求一、记账本位币的定义和重要性1.1 定义记账本位币是指企业在进行会计核算时,以一种主要货币来记账和报告财务信息的货币。

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IFRS)中,记账本位币通常被称为“功能货币”。

1.2 重要性记账本位币在会计准则中的应用十分重要,它的选择不仅直接影响到财务报表的编制和表达,还对企业的财务分析和决策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二、会计法对记账本位币的要求2.1 一体性原则会计法要求企业在进行记账和编制财务报表时,必须选择一种记账本位币,并且在整个会计年度内始终保持一致。

这一要求是为了确保财务信息的可比性和连续性,方便用户进行跨期比较和分析。

2.2 监管机构指导会计法规定,相关监管机构有权制定关于记账本位币的具体指导和规定。

企业需要根据这些指导和规定,选择适合公司经营特点和情况的记账本位币,并且合规地进行会计核算和财务报告。

2.3 税务要求会计法要求企业在进行税务申报时,必须使用本国法定货币进行记账和报表。

这样可以确保税务部门对企业纳税情况的监督和管理,并提供税务审核和稽查的依据。

同时,税务部门还会要求企业及时转换会计记账本位币和税务申报本位币之间的汇率差异。

三、记账本位币的选择和变更3.1 记账本位币的选择原则企业在选择记账本位币时,应该考虑以下原则:1.经济环境:选择与企业经济环境相适应的记账本位币,以反映企业的经济状况和实际经营情况。

2.贸易伙伴:选择与企业主要贸易伙伴的记账本位币一致,以降低交易成本和风险。

3.货币稳定性:选择货币稳定的国家或地区的本位币,以避免货币波动对财务报表的影响。

4.法律法规:选择符合相关法律法规要求的记账本位币,以确保合规经营。

3.2 记账本位币的变更在一些特殊情况下,企业可能需要变更记账本位币,例如公司重组、法定货币改制、财务重组等。

变更记账本位币需要符合以下要求:1.法律合规:变更记账本位币必须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获得相应的审批和批准。

会计核算中的记账本位币该如何确定

会计核算中的记账本位币该如何确定

会计核算中的记账本位币该如何确定当今社会下,在财税法的会计核算中,我们可能会遇到⼀些疑问,那么针对会计核算中的记账本位币该怎么确定,店铺⼩编整理了相关资料给出了相应的答案,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会计核算中的记账本位币该如何确定会计核算以⼈民币为记帐本位币。

业务收⽀以⼈民币以外的货币为主的单位,可以选定其中⼀种货币作为记帐本位币,但是编报的财务会计报告应当折算为⼈民币。

知识拓展:记账本位币是指⽤于⽇常登记账簿时⽤以表⽰计量的货币。

《会计法》规定,会计核算以⼈民币为记账本位币。

业务收⽀以⼈民币以外的货币为主的单位,可以选定其中⼀种货币作为记账本位币,但是编报的财务会计报告应当折算为⼈民币。

在⼀般情况下,企业采⽤的记账本位币都是企业所在国使⽤的货币,记账本位币是与外币相对⽽⾔的,凡是记账本位币以外的货币都是外币。

相关知识点⼀、有关⾏政部门的⼯作⼈员失职会受到什么处罚财政部门及有关⾏政部门的⼯作⼈员在实施监督管理中滥⽤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或者泄露国家秘密、商业秘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构成犯罪的,依法给予⾏政处分。

⼆、违反国家规定的财务收⽀⾏为会受到什么样的处罚对被审计单位违反国家规定的财务收⽀⾏为,审计机关在法定职权范围内,区别情况采取审计法第四⼗五条规定的处理措施,可以通报批评,给予警告;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并处违法所得1倍以上5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的,可以处5万元以下的罚款;对直接负责的主管⼈员和其他直接责任⼈员,可以处6万元以下的罚款,审计机关认为应当给予处分的,向有关主管机关、单位提出给予处分的建议;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以上知识就是店铺⼩编对相关法律问题进⾏的解答。

如有关财税法会计核算中的记账本位币该怎样确定的其他问题或者纠纷,欢迎到店铺进⾏法律咨询,店铺专业律师为你在线解答。

记账本位币变更会计处理

记账本位币变更会计处理

记账本位币变更是指企业在经营活动中,由于各种原因导致其记账本位币发生了变化。

这种变化可能是由于企业的注册地点、经营范围、客户和供应商所在地区等因素引起的。

记账本位币变更会计处理的具体步骤如下:
1. 确认记账本位币变更:首先要确认记账本位币已经发生了变更,这需要对比较期和期初余额进行比较,发现货币资金账户中存在外币账户余额,且该外币账户余额的汇率与原汇率不同。

2. 计算记账本位币变更金额:根据确认的记账本位币变更金额,计算出该货币资金账户中的外币余额在新记账本位币下的价值。

3. 记账本位币变更的会计处理:将记账本位币变更金额按照新的记账本位币进行记账处理,通常是将该外币账户余额按照即期汇率转换成新的记账本位币,并将转换差额计入当期损益。

4. 调整外币账户余额:根据记账本位币变更的会计处理结果,调整外币账户余额,使得外币账户余额在新记账本位币下的余额与原余额相等。

总之,记账本位币变更会计处理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需要确认记账本位币变更、计算记账本位币变更金额、进行记账本位币变更的会计处理以及调整外币账户余额。

记账本位币的基本规定

记账本位币的基本规定

记账本位币的基本规定记账本位币是指一个公司或组织在进行财务记录时所使用的货币单位,在这种货币单位下,所有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和收入、支出等财务项目都要进行相应的记账。

记账本位币的基本规定如下:1. 一般原则:在记账过程中应遵守谨慎性原则,确保财务记录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同时应根据国家的法律法规和会计准则进行记账。

2. 本位币选择:在选择记账本位币时,应根据公司所在国家的货币制度和国家的会计准则来确定。

一般来说,记账本位币应为公司所在国家的法定货币,例如人民币、美元等。

3. 记账本位币的稳定性:记账本位币应具有相对稳定的购买力,以确保财务信息的可比性和准确性。

如果某国家的货币存在较大的通胀或贬值风险,可能需要考虑选择其他相对稳定的货币作为记账本位币。

4. 外币记账转换:如果公司进行外币交易或拥有外币资产或负债,需要将外币金额转换为记账本位币的等值金额。

转换原则应符合国家的会计准则和税法规定,并进行准确记录。

5. 报表编制:根据记账本位币,公司需要编制相应的财务报表,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等。

这些报表应反映公司在特定时期内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6. 报表披露:公司应将编制好的财务报表提交给相关监管机构、投资者和其他利益相关方,确保财务信息的透明度和准确性。

同时,需要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和会计准则,进行及时的财务披露。

7. 外币兑换损益处理:由于外币汇率的波动,公司在进行外币记账转换时,可能会产生外币兑换损益。

这些损益应根据国家的会计准则进行处理,并在财务报表中进行披露。

总的来说,记账本位币作为一种财务管理工具,为公司提供了一个统一的货币单位,使财务信息更加准确和可比。

同时,公司还需要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和会计准则,确保财务记录的准确性和透明度。

企业会计准则第19号—外币折算

企业会计准则第19号—外币折算

第二部分 外币报表折算
二、境外经营记账本位币的确定
(一)境外经营
1、企业在境外的子公司、合营企业、联营企业、分支机构; 2、企业在境内的子公司、联营企业、合营企业或分支机构,选定的记 账本位币不企业的记账本位币丌同的,视同境外经营。
第二部分 外币报表折算
(二)企业境外经营记账本位币的确定 除考虑前面的因素外,还需考虑以下因素
例题
①A公司为国内一家婴儿配方奶粉加工企业,其原材料牛奶全部来自澳大 利亚,主要加工技术、机器设备和主要管理技术人员均由澳大利亚方面 提供;(支出:澳大利亚元) ②A公司生产的婴儿配方奶粉除20%用于出口外,80%在国内销售(收入 :人民币)
③为满足采购原材料所需澳元的需要,A公司向澳大利亚联邦银行( Commonwealth Bank of Australia )借款10亿澳元,期限为20年,借款 额是A公司当期流动资金的4倍(融资活动重要) 记账本位币:澳元
思考:预收账款、预付账款属亍货币性项目?非货币性项目?
第一部分 外币交易
3、货币性项目的折算
①期末时,应以资产负债表日的即期汇率折算外币货币性项目,折算后的金额 —原账面价值计入“财务费用—汇兑差额”或在建工程(外币与门借款)

例期末:
第一部分 外币交易
2011.5.31 项目 外币余额( 万美元) 月末汇率 折算为人 民币余额 原人民币 账面余额 损益(万元)
第一部分 外币交易
5、即期汇率的近似汇率:挄照系统合理的方法确定的、不交易发生日即
期汇率近似的汇率。(用亍汇率波劢丌大时) 通常挃当期平均汇率或加权平均汇率等。 例:美元兑人民币的即期汇率:周一6.5089,周二6.5108,周三6.5074 ,周四6.5048,周五6.4983, 周平均汇率=(6.5089+6.5108+6.5074+6.5048+6.4983)/5=6.5060

记账本位币名词解释

记账本位币名词解释

记账本位币名词解释
记账本位币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货币,作为国际贸易或国际结算的标准货币。

以下是记账本位币常见的名词解释:
1. 外汇储备:指国家或地区持有的外汇资产,其中记账本位币通常占据主要比例。

2. 汇率:指记账本位币与其他国家或地区货币之间的兑换比率。

汇率的波动会对国际贸易和经济产生影响。

3. 跨境支付:指跨国或跨地区之间的货币支付,通常使用记账本位币进行结算。

4. 贸易顺差/逆差: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出口收入与进口支出之间的差额。

记账本位币在国际贸易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因为其汇率对贸易顺差/逆差产生影响。

5. 国际债务:记账本位币通常被用作国际债务的计价货币,这是因为其稳定性和普遍接受度。

总之,记账本位币是国际贸易和金融市场的核心货币,对于理解国际贸易和经济发展的趋势非常重要。

- 1 -。

浅谈我国记账本位币变更的处理[权威资料]

浅谈我国记账本位币变更的处理[权威资料]

浅谈我国记账本位币变更的处理本文档格式为WORD,感谢你的阅读。

2006年财政部对于外币报表折算业务的处理,首次以具体准则的形式颁布了《企业会计准则第19号――外币折算》准则,在准则对于记账本位币变更的会计处理作出了规定,即“企业记账本位币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除非企业经营所处的主要经济环境发生重大变化。

企业因经营所处的主要经济环境发生重大变化,确需变更记账本位币的,应当采用变更当日的即期汇率将所有项目折算为变更后的记账本位币”。

记账本位币的变更的处理,将影响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及会计目标的实现,本文将对目前记账本位币变更的处理进行讨论,分析该处理方法对会计信息的影响及改进方式。

1、与现行的外币报表折算方法存在差异记账本位币的变更涉及两种计量货币的转换,目前全世界主流的折算方法为时态法、现行汇率法,我国记账本位币变更的折算方法与两种折算方法及我国的外币报表折算方法存在差异,分析如下:1.1、时态法时态法是美国会计学者L.洛伦森从会计计量理论的角度进一步推导出时态法,1975年美国在其颁布的第八号准则《外币交易的会计处理与外币财务报表折算》中以时态法作为唯一的外币报表折算方法。

该方法下,现金和应收账款、应付账款、长期借款等货币性项目统一按现时汇率折算;按历史成本计价的非货币项目按历史汇率折算,按现时成本计价的非货币性项目按现行汇率折算;所有者权益中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等按历史汇率折算,留存收益项目是平衡扎算的数额;利润表中除固定资产折旧费用和无形资产摊销费用按取得有关资产日的历史汇率折算外,其他收入费用项目按报表当期的平均汇率折算,销货成本需要在期初存货、期末存货、当期购货分别按适用的汇率进行折算的基础上,按照“当期销货成本=期初存货+当期购进存货-期末存货”的公式计算确定(根据存货的计量属性确定采用的折算汇率),折算损益记入利润表。

时态法下历史成本计价的项目按历史汇率折算,同时存在折算损益,与目前我国记账本位币变更所有项目采用现行汇率折算存在较大差异。

国际会计准则 记账本位币

国际会计准则 记账本位币

国际会计准则记账本位币英文回答:The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Reporting Standards (IFRS)is a set of accounting standards that are used globally to ensure consistency and comparability in financial reporting. One of the key aspects of IFRS is the requirement to use a single currency as the reporting currency, known as the functional currency or the presentation currency. This currency is used to measure and present the financial statements of an entity.The choice of the functional currency is based on the primary economic environment in which the entity operates.In most cases, the functional currency is the currency of the country where the entity is located and conducts its business. For example, if a company is based in the United States and primarily operates in the US market, the functional currency would be the US dollar.Using a single currency for financial reporting purposes has several benefits. Firstly, it enhances comparability among different entities operating in different countries. This is particularly important for investors and stakeholders who need to make informed decisions based on financial information. By using a common currency, it becomes easier to compare the financial performance and position of different entities.Secondly, using a single currency helps to eliminate the impact of exchange rate fluctuations on financial statements. If a company operates in multiple countries and uses the local currencies of those countries for financial reporting, the financial statements would be impacted by changes in exchange rates. This can make it difficult to analyze the underlying performance of the entity. By using a single currency, the financial statements are not affected by exchange rate fluctuations, providing a more stable and reliable representation of the entity'sfinancial position.However, there are also challenges associated withusing a single currency. One challenge is the need to translate financial information from the local currency to the functional currency. This requires the use of exchange rates, which can vary over time. The choice of exchange rate can impact the reported financial results and may require judgment and estimation by management.Another challenge is the potential for currency risk.If a company operates in multiple countries and uses a single currency for financial reporting, it may be exposed to currency risk if the functional currency depreciates against the local currencies. This can impact the reported financial results and the overall financial position of the entity.In conclusion, the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Reporting Standards require entities to use a single currency as the functional currency for financial reporting. This helps to enhance comparability and eliminate the impact of exchange rate fluctuations on financial statements. However, it also presents challenges such as the need for currency translation and potential currency risk.中文回答:国际财务报告准则(IFRS)是一套全球通用的会计准则,旨在确保财务报告的一致性和可比性。

关于记账本位币的相关规定【会计实务经验之谈】

关于记账本位币的相关规定【会计实务经验之谈】

关于记账本位币的相关规定【会计实务经验之谈】(一)记账本位币的定义记账本位币,是指企业经营所处的主要经济环境中的货币。

(二)企业记账本位币的确定我国《会计法》中规定,业务收支以人民币以外的货币为主的企业,可以选定其中一种货币作为记账本位币,但是编报的财务报表应当折算为人民币。

企业选定记账本位币,应当考虑下列因素:1.该货币主要影响商品和劳务销售价格,通常以该货币进行商品和劳务的计价和折算;2.该货币主要影响商品和劳务所需人工、材料和其他费用,通常以该货币进行上述费用的计价和结算;3.融资活动获得的货币以及保存从经营活动中收取款项时所使用的货币。

(三)企业境外经营记账本位币的确定境外经营有两个方面的含义:1.指企业在境外的子公司、合营企业、联营企业、分支机构;2.当企业在境内的子公司、联营企业、合营企业或者分支机构,选定的记账本位币与企业的记账本位币不同的,也应当视同境外经营。

确定境外经营,不是以位置是否在境外为判定标准,而是要看其选定的记账本位币是否与企业的记账本位币相同。

企业选定境外经营的记账本位币,除考虑前面所讲的因素外,还应考虑下列因素:1.境外经营对其所从事的活动是否拥有很强的自主性;2.境外经营活动中与企业的交易是否在境外经营活动中占有较大比重;3.境外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是否直接影响企业的现金流量、是否可以随时汇回;4.境外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是否足以偿还其现有债务和可预期的债务。

(四)记账本位币的变更企业选择的记账本位币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

企业因经营所处的主要经济环境发生重大变化,确需变更记账本位币的,应当采用变更当日的即期汇率将所有项目折算为变更后的记账本位币,折算后的金额作为以新的记账本位币计量的历史成本,由于采用同一即期汇率进行折算,不会产生汇兑差额。

小编寄语:不要指望一张证书就能使你走向人生巅峰。

考试只是检测知识掌握的一个手段,不是目的。

千万不要再考试通过之后,放松学习。

自考《高级财务会计》考试重点_必记

自考《高级财务会计》考试重点_必记

第一章外币会计一、记账本位币会计上以企业所处的主要经营环境的货币为记账本位币,非记账本位币的货币就是外币(记账本位币,一经确定,不得随意更改)。

二、外币业务外币业务包括外币交易和外币报表折算。

外币交易指企业以非计帐本位币进行收付、结算等业务;外币报表折算,指为满足特定的目的,将一种货币单位表述的会计报表,折算成另一种所要求的货币单位的会计报表。

三、汇率汇率,即一国货币兑换成另一国货币的比率或比价。

汇率的标价方法有直接标价法和间接标价法。

直接标价法,以一定单位的外国货币为标准,折合成本国货币,外国货币数量不变,本国货币数随汇率变化而变化。

大多数国家采用这种标价法。

间接标价法,则刚好相反。

(见P27)汇率按付款期限分为即期汇率和远期汇率。

即期汇率,是买卖成交后第二个工作日应交割的外汇汇率。

远期汇率,按事先说好的,在将来据以交割的外汇汇率。

远期汇率有两种表示方法。

(P28)补充:即期汇率的近似汇率,按照系统合理的方法确定的与交易日汇率近似的汇率,通常采用当期的平均汇率或加权平均汇率,也可能是当月一号的外汇汇率。

企业通常应该采用即期汇率作为折算汇率进行折算,但汇率变化不大的,也可以采用即期汇率的近似汇率作为折合汇率进行折算。

折合汇率一经确定,不得随意更改。

四、汇兑损益概念,P28.东北财大版高财的定义:汇兑损益指发生的外币业务在折合成记账本位币时,由于业务发生的时间不同,所采用的汇率不同而产生的差额;或者是不同货币之间兑换,由于采用的汇率不同而产生的折合为记账本位币的差额。

汇兑损益的种类:交易汇兑损益,兑换汇兑损益,调整外币汇兑损益,外币折算汇兑损益。

(记住,并知道每种汇兑损益指什么)五、外币交易会计的基本方法1.单一交易观:将企业发生的外币购货、销货业务,以及以后的账款的结算视为一笔业务的两个阶段,外币业务的购货成本或销售收入,取决于结算日的汇率。

单一交易观,期末不确认汇兑损益。

2.两项交易观:略(书P31)六、我国外币交易会计核算的原则(必须记住,并会运用)P33-341.复式记账。

会计核算记账本位币的确定

会计核算记账本位币的确定

(-)记账本位币的定义记账本位币,是指企业经营所处的主要经济环境中的货币。

(二)企业记账本位币的确定我国《会计法》规定,企业通常应选择人民币作为记账本位币。

业务收支以人民币以外的货币为主的企业,可以选定其中一种货币作为记账本位币,但是编报的财务报表应当折算为人民币。

企业选定记账本位币,应当考虑下列因素:(1)该货币主要影响商品和劳务销售价格,通常以该货币进行商品和劳务的计价和结算;(收钱)(2)该货币主要影响商品和劳务所需人工、材料和其他费用,通常以该货币进行上述费用的计价和结算;(花钱)(3)融资活动获得的货币以及保存从经营活动中收取款项时所使用的货币。

(筹钱、存钱)(=)境外经营记账本位币的确定企业位置在境外不是以位置是否在境外为判定标准,而是要看其选定的记账本位币是否与企业的H 账本位币相同位置在境内.选定的记账本位币与企业的Id 账本位币不同 确定境外经营记账本位币时,除考虑上述确定企业记账本位币需要考虑的因素外,还应当考虑下列有关该境外经营与企业之间关系的一些因素:(与企业经济活动关系小自己定,关系大企业定)(1)境外经营对其所从事的活动是否拥有很强的自主性;(2)境外经营活动中与企业的交易是否在境外经营活动中占有较大比重;子公司、合,营企业、联 营企业、分支机构(3)境外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是否直接影响企业的现金流量、是否可以随时汇回;(4)境外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是否足以偿还其现有债务和可预期的债务。

(四)记账本位币的变更企业记账本位币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除非企业经营所处的主要经济环境发生重大变化。

企业因经营所处的主要经济环境发生重大变化,确需变更记账本位币的,应当采用变更当日的即期汇率将所有项目折算为变更后的记账本位币。

由于采用同一即期汇率进行折算,不会产生汇兑差额。

会计经验:境外经营记账本位币怎么确定

会计经验:境外经营记账本位币怎么确定

境外经营记账本位币怎么确定
境外经营是指企业在境外的子公司、合营企业、联营企业、分支机构。

企业在境内的子公司、合营企业、联营企业、分支机构,采用不同于本企业记账本位币的,也视同境外经营。

 确定境外经营记账本位币时,除考虑上述确定企业记账本位币需要考虑的因素外,还应当考虑下列有关该境外经营与企业之间关系的一些因素:
 (1)境外经营对其所从事的活动是否拥有很强的自主性。

如果境外经营所从事
的活动是视同本企业经营活动的延伸,构成企业经营活动的组成部分,该境外经营应当选择与企业记账本位币相同的货币作为记账本位币;如果境外经营所从事
的活动拥有极大的自主性,境外经营就不能选择与企业记账本位币相同的货币作为记账本位币。

 (2)境外经营活动中与企业的交易是否在境外经营活动中占有较大比重。

如果
境外经营与企业的交易在境外经营活动中所占的比例较高,境外经营应当选择与企业记账本位币相同的货币作为记账本位币;反之,应选择其他货币。

 (3)境外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是否直接影响企业的现金流量、是否可以随
时汇回。

如果境外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直接影响企业的现金流量,并可随时汇回,境外经营应当选择与企业记账本位币相同的货币作为记账本位币;反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汇率的标价方法:直接标价方法和间接标价方法
直接标价法:是用一定单位的外国货币为标准来计 算应折合若干单位的本国货币的方法。
我国是采用直接标价法。 间接标价法:是指一定单位的本国货币来计算应折 合若干单位的外国货币。
英国和加拿大等少数国家是采用间接标价法。
4
2、汇率的种类
1)按外汇经纪银行的角度,可分为买入汇率、卖出汇 率和中间汇率。
8
4.企业筹建期间发生的汇兑损益计入长期待摊费用,应在 开始生产经营的当月起,一次计入开始生产经营当月的损 益。终止清算期间发生汇兑损益计入清算损益。
5.企业接受投资时发生的汇兑损益,计入资本公积;企业 对外投资,采用权益法核算的长期外币投资,发生的汇兑 损益应暂时计入资本公积,待到对该投资进行处置时,再 将其转入处置当期的损益中。
2
二、外币折算和外币兑换
外币兑换是指把外币换成货币,把本国货币换成外币, 或不同外币之间互换。
三、外汇、外汇市场和外汇汇率 一)外汇:是指一国持有的以外币表示的用以进行国际结 算的支付手段。
二)外汇市场和外汇汇率
外汇市场:是指实现不同国家货币之间兑换的场所。
外汇汇率:表明两种不同货币之间的比的汇兑损益,应计入当 期损益,在“财务费用” 账户货单设“汇兑损益”账户 列支。
2.企业为购建固定资产等发生的汇兑损益,在资产达到预 定可使用状态之前发生的,可按有关规定予以资本化计入 相关固定资产的购建成本;在这之后发生的计入当期损益。 3.企业为购建无形资产发生的汇兑损益,计入无形资产的 价值。
在这种方法下,外币资产和负债的增加采用企业选用 的市场汇率折合,外币资产和负债的减少选用账面汇率进 行折合,其账面汇率的计算可以采用先进先出法、加权平 均法等方法确定。 集中结转法:是指企业对外币帐户平时一律按选用的 市场汇率记帐,平时一律不确认汇兑损益,期末将外币帐 户的余额按期末汇率进行调整,将调整后的余额与原帐面 余额的差额集中计算一笔汇兑损益。 逐笔结转法和集中结转法计算的结果是一致的
第六章 外币会计
重点章节:请大家重视
第一节 外币交易和外汇汇率
一、记账本位币、外币和外币交易
以货币作为统一的计量单位,综合核算企业的财务状 况和经营成果是会计基本特征。
1
在会计主体核算时所采用的作为会计计量基本尺度的 记帐货币称为记账本位币。
狭义的外币一般是指本国货币以外的其他国家和地区 的货币,包括各种纸币和铸币。 广义的货币是指所有以外币表示的,能够用于国际结 算的支付手段。 在编报货币确定后,企业在经营活动中使用的非编报 货币,都被统称为外币。
9
我国采用的核算原则: a.接受投资者以外币投入的资本要按规定汇率折算为记 账本位币,主要内容是:对于实收资本账户的折合,有合 同约定汇率的,按合同约定的汇率折算;合同没有约定汇 率的,按收到出资额时的汇率折算,对应的资产账户均应 采用收到出资额当日的汇率折算。由于资产账户与实收资 本或股本账户所采用的折算汇率不同而产生的记账本位币 差额,计入资本公积。
13
逐笔结转法 随时查找或计算账面汇率,较为复杂,适用于外币业 务不多的企业。 集中结转法平时不需计算汇兑损益,而是将汇兑损 益的计算工作集中在期末。适用于外币业务较多的企业。
14
二)外汇分帐制:
是指在外汇交易发生时直接用原币记帐,平时不进 行汇率折算,也不反映记帐本位币金额,如果涉及到两 种货币的交易,则用“货币兑换”帐户作为两种货币帐 户之间的桥梁,分别与原币的有关帐户对转,期末,应 将所有以外币记帐的各帐户全部按期末市场汇率折算成 记帐本位币金额,并汇总确认汇兑损益。
6
第二节
外币交易会计
一、单项交易观和两项交易观
一)单项交易观:即认为外币交易的发生和以后结算 视为一笔交易的两个阶段,该交易只有在清偿有关的 应收、应付外币帐款后才算完成。 二)两笔交易观:即认为外币交易的发生和 结算应作 为两项相互独立的交易处理,该交易在结算时由于汇 率的变动而产生的折合成记帐本位币的差额,不应调 整原来的成本或收入,而应作为当期损益的一个明细 帐户单独设立“汇兑损益”进行反映。 三)汇兑损益的处理原则
2)按固定与否,可分为固定汇率和浮动汇率。 3)按外汇买卖成交期,可分为即期汇率和市场汇率。 4)按管制的程度不同,可分为官方汇率和市场汇率。 5)按会计处理角度,分为记帐汇率、帐面汇率、现行 汇率和历史汇率。
5
四、汇兑损益 汇兑损益:是指企业各外币帐户、外币报表的各项 目由于记帐时间和汇率不同而产生的折合为记帐本位币 的差额。 汇兑损益按产生的原因分为外币交易汇兑损益和 外币报表折算汇兑损益。 外币交易损益按其是否在本期实现可分为已实现 外币交易汇兑损益和位实现外币交易汇兑损益。 已实现外币交易损益是指外币交易事项的发生和 结算在本期内全部完成,未实现外币交易损益是指外币 交易事项的发生和结算未在本期内全部完成,由于交易 发生日和会计报表编制日的汇率不同而产生的汇兑损益。
期末调整法——在资产负债表上,以资产负债 表日市场汇率折合外汇为记账本位币。
11
二、外币交易会计的记帐方法
外币交易会计的记帐方法一般有两钟:外汇统帐制和 外汇分帐制。
一)外汇统帐制:是一种以本国货币为记帐本位币 的记帐方法,即以人民币为记帐单位来记录所发生的外 汇交易业务,将发生的多种货币的经济业务,折合成人 民币加以反映,外币在帐户上仅作辅助记录。 1、汇兑损益的计算方法:逐笔结转法和集中结转法 逐笔结转法:是指企业对每一笔外币业务,均按业务 发生日市场汇率或期初汇率入帐,每结算一次或收付一 次,依据帐面汇率计算一次汇兑损益,期末再按照市场 汇率进行调整,调整后的期末人民币余额的差额作为当 期汇兑损益。 12
b.除接受投资者以外币投入的资本要按规定汇率折 算外,企业发生的外币业务采用的折算汇率应为业 务发生当日的汇率。为简化核算,企业也可以采用 业务发生当月月初的汇率。
10
c.期末应将所有外币货币性项目(或称外币账户) 的外币余额按期末汇率折算为记账本位币金额。按 期末汇率折算的记账本位币金额与按此汇率折算前 账面记账本位币金额之间的差额即为汇兑差额,应 计入当期损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