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字句语法项目研究
汉语“把字句”研究文献综述
汉语“把字句”研究文献综述一、语法学研究语法学是对把字句进行研究的最常见领域之一。
一些研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把字句在汉语组句结构中起到的作用和功能把字句在汉语中是一个独立的句法结构,它是一种“施事+谓语+宾语”的句子组合形式。
一些研究发现,把字句的主要功能是强调宾语,使宾语成为句子的重点,强调谓语的主动性和能动性,从而增加句子语气和语调的多样性。
同时,把字句也可以起到转换话题和表达情感等作用。
2. 把字句的离合用法及其语法特点把字句在汉语中有离合用法的现象,即把字与宾语之间可以加上小品词“了”,“着”,“过”等。
研究发现,离合用法可以改变句子的语气和语调,表达不同的情感和态度。
例如,加上“了”可以表示已经完成的动作,强调宾语的状态;加上“着”可以表示正在进行的动作,强调宾语的过程;加上“过”可以表示过去的经历和经验,强调宾语的历史和阅历。
3. 把字句的词序和语义关系把字句的词序相对固定,一般是“把+宾语+谓语”,这种词序紧密联系着把字句的语义关系。
研究发现,把字句的宾语和谓语的语义关系经常是主动关系,宾语是被动受体,谓语是主动行为者,这种语义关系符合汉语的语言特点,能够有效表达说话者的意图和思想。
1. 把字句的焦点和强调作用2. 把字句的适应范围和限制把字句的适应范围和限制是研究的重点之一。
研究发现,把字句主要适用于一些含有实义动词的句子,而不适用于情态动词、系动词和助动词等句子。
此外,把字句也有一定的语境和范围限制,在不同语境下,把字句的用法和作用也有所不同。
教学研究主要研究把字句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和效果。
一些研究主要有以下方面。
2. 把字句在写作教学中的应用把字句在写作教学中也有应用,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汉语写作的要点和方式。
通过教学把字句的造句和表达方式,学生可以更准确地把握写作主旨和重点,提高写作水平和表达能力。
现代汉语把字句主观性研究
现代汉语把字句主观性研究一、本文概述《现代汉语把字句主观性研究》这篇文章旨在深入探讨现代汉语中“把”字句的主观性特点。
把字句作为汉语中的一种特殊句式,其独特的语法结构和语义功能使得它在表达主观情感、态度和判断时具有显著的优势。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对把字句的主观性进行深入研究,包括其句法结构、语义特征、语用功能等方面,以期揭示把字句在现代汉语中的主观性表现及其背后的认知机制。
本文首先将对把字句的基本语法结构和语义特征进行概述,明确其在现代汉语中的地位和作用。
接着,通过对大量语料的分析和比较,探讨把字句在表达主观情感、态度和判断时的具体表现,揭示其主观性特点。
本文还将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分析把字句主观性背后的认知机制和动因,揭示其与人类思维、认知的紧密关系。
本文的研究不仅有助于深化我们对现代汉语把字句的理解,也有助于揭示汉语的主观性表达机制和特点,对于汉语语言学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本文的研究成果也可为汉语教学、汉语国际推广等领域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二、把字句的基本语法特点把字句,作为现代汉语中的一种特殊句式,具有其独特的语法特点。
这种句式的核心结构是“把+宾语+动词”,其中“把”字起到了将宾语提前并标记为受事的作用,使得动词所表达的动作或行为更加明确地作用于这个宾语上。
把字句强调的是宾语所代表的受事成分。
在普通的主谓宾句中,宾语往往是动词行为的直接承受者,但在把字句中,通过“把”字的引入,这种承受关系被进一步突显和强调。
例如,“我把书读完了”中,“书”作为受事成分,在“把”字的引导下,成为了句子关注的焦点。
把字句中的动词往往具有处置性。
这意味着动词所表达的动作或行为是对宾语进行的一种处理或操作。
这种处置性可以是实际的物理操作,如“我把苹果吃了”,也可以是抽象的行为处理,如“我把这个问题解决了”。
无论是哪种情况,动词都带有一种对宾语进行操作的意味。
把字句还可以根据语境和表达需要,表达出不同的语气和情态。
汉语“把字句”研究文献综述
汉语“把字句”研究文献综述1. 引言1.1 汉语“把字句”研究文献综述汉语中的“把字句”一直以来都是语言学研究的热点之一。
它是一种特殊的句式结构,主要用于表示一种由谓语动词施加于宾语之上的动作或变化关系。
在古代汉语中,“把字句”已经有了一定的应用,但其形式和用法与现代汉语中的“把字句”有着一定差异。
随着语言的演变,“把字句”在现代汉语中的使用也逐渐丰富起来,表达更加准确和丰富的含义。
与此对“把字句”进行深入的语法研究也是当前学术界的一个重要课题。
通过对“把字句”的研究,可以更好地理解汉语语法结构的演变和变化规律。
“把字句”的教学与应用也是一个重要的方面,能够帮助学习者更好地掌握汉语语法的精髓。
在本文中,将对“把字句”的定义、特点、在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中的应用、与语法研究的关系以及教学与应用等方面进行详细的探讨和分析,旨在全面了解和掌握这一重要的语法现象。
2. 正文2.1 “把字句”的定义与特点把字句是汉语中的一种特殊句式,其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动作的发出者和承受者:把字句中的动作通常由“把”字引导,并且“把”字后的宾语承受动作,而动作的发出者则位于句子的其他部分。
这种句式结构有助于突出动作的承受者。
2. 句子的语序灵活:把字句的语序相对自由,可根据需要进行调整。
这种特点使得句子更加灵活多样,表达方式更加丰富。
3. 被动意义强烈:把字句常常具有被动的意味,强调动作的承受者。
相比于直接表达动作发出者的句式,把字句更加突出动作的承受者。
4. 句子的重心后移:把字句中,宾语通常成为句子的重心,句子的中心意思也更多地体现在宾语上。
这种句式使得句子更加直截了当,语言更为生动。
把字句在汉语中具有独特的表达方式和句法结构,通过突出动作的承受者,丰富了汉语句式的多样性,使得表达更加灵活生动。
对于研究和理解汉语语法和句法结构具有一定的重要性。
2.2 “把字句”在古代汉语中的应用在古代汉语中,把字句是一种常见的句式结构,通常用来表示动作的主体是被动的或受事者。
基于“句群”的“把”字句研究句式群看把字句及相关句式的语法意义
从句式群看“把”字句及相关句式的语法意义*施春宏北京语言大学对外汉语研究中心(拟刊《世界汉语教学》)摘要:本文提出并运用“互动—派生分析”模式讨论“把”字句及其相关句式的语法意义。
文章首先指出,任何特定句式义都是在特定句式系统中相对于其他句式的关系意义,因此需要区分句式意义的共性与个性。
在此观念下,文章提出了“句式群”这一概念,并通过对表达致使关系的特定句式群中相关句式派生过程的分析,将“把”字句的语法意义概括为:通过某种方式,凸显致事对役事施加致使性影响的结果。
同时还概括了一般“被”字句(长被动句)、受事主语句、致事隐含的“被”字句(短被动句)乃至致使性施受句的语法意义。
文章最后探讨了特殊句式形式和意义关系研究中的方法论问题。
关键词:互动—派生分析句式群特殊句式“把”字句语法意义方法论一“把”字句语法意义研究的基本面貌及存在的某些问题关于“把”字句的语法意义,一直有比较大的争议。
①归纳起来,大体有处置说和致使说两种看法。
前者由王力(1943)首创,后续者众,且理解差异较大(见下);后者如薛凤生(1987、1989)、戴浩一(1989)、Sybesma(1992)、叶向阳(1997/2004)、郭锐(2003)、胡文泽(2005)、施春宏(2006a)等,其中以叶文和郭文对“把”字句致使性语义结构的分析最为系统。
两者内部的和相互间的主要争论都是围绕处置(disposal)和致使(causative)的内涵和外延而展开的。
虽然有的分析明确指出将“把”字句的语法意义概括为处置或致使都有失妥当,并进而提出新的概括,但并没有从根本上放弃对处置或致使的重新认识,如提出广义处置说(如王还,1957;潘文娱,1978;宋玉柱,1979、1981;马真,1981等),主观处置说(沈家煊,2002),语法处置说(刘培玉,2009),将处置理解为“控制性的致使”(王红旗,2003)等。
又如杨素英(1998)认为“把”字句表现某物、某人、某事经历一个完整的变化过程,或者有终结的事件;张伯江(2000)基于构式语法理论将“把”字句“A把BVC”的整体意义概括为“由A作为起因的、针对选定对象B的、以V的方式进行的、使B实现了完全变化C的一种行为”,虽未使用“致使”这一概念,但基本内涵与此相关。
汉语“把字句”研究文献综述
汉语“把字句”研究文献综述汉语“把”字句是指通过“把”字引导的一种特殊句式,它将动作的施事者和受事者的位置互换,使得受事者成为句子的主语,而施事者成为宾语。
这种句式在汉语中十分常见,具有独特的语法特点和语义功能。
本文旨在对汉语“把”字句进行文献综述,探讨其历史渊源、语法特点、语义功能以及相关研究现状,以期对该句式有一个全面深入的了解。
一、汉语“把”字句的历史渊源“把”字句最早出现在中国古代文献中,如《庄子》、《老子》等古籍中就存在“把”字句的使用。
真正系统地研究“把”字句的文献出现在明清时期,如《西厢记》中就有不少“把”字句的运用。
随着时代的变迁,汉语“把”字句在现代汉语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成为了一种常见的句式,而且它的使用范围也越来越广泛,涉及到了多种语境和文体。
“把”字句的语法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句子结构:汉语“把”字句的句子结构较为特殊,一般为“把”+施事者+动词+受事者+其他成分,如“把苹果吃了”、“把作业写完了”。
2. 谓语位置:在“把”字句中,动词一般放在句子的最后位置,起着重要的语法作用,使得句子的语序发生了变化。
3. 语气与情态:由于“把”字句对动作的进行与结果有一定的强调与确认,故在语气上比常规句式更加肯定和果断。
通过对语法特点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把”字句在结构和语气上都有着独特的特点,因此在实际运用中需要注意其语法规则和使用条件。
1. 重点放在受事者:通过“把”字句,可以将句子的重点放在受事者上,强调受事者的行为动作或状态。
2. 动作结果强调:“把”字句还可以强调动作的结果,即强调受事者的动作已经进行或已经完成。
3. 排除他动性:通过“把”字句,可以排除动作的他动性,使得动作的完成与否由主语自己来决定。
“把”字句在语义功能上具有上述特点,这些特点在实际应用中往往与句子的表达目的密切相关,因此在运用中需要灵活掌握其语义功能。
在当代语言学界,对汉语“把”字句的研究逐渐成为了一个热点,学者们对其语法特点、语义功能以及实际应用进行了深入研究。
现代汉语“把”字句研究综述
参考内容
基本内容
在现代汉语中,非典型“把”字句作为一种重要的语法现象,具有重要的地位 和意义。本次演示旨在探讨非典型“把”字句的定义、特点、句法功能、语义 特点及其应用,以便更好地理解这一语法结构。
一、非典型“把”字句的定义和 特点
非典型“把”字句是指句子中没有典型的“把”字结构,但具有把字句的语态 和语义特征。这类句子通常不用“把”字表达动词的受事格,而是通过其他语 法手段来表达。非典型“把”字句与典型“把”字句的区别在于其不用“把” 字引导受事成分,因此不能简单地将“把”字句看作是动宾结构。
五、总结
本次演示对现代汉语非典型“把”字句进行了全面的研究,从定义、特点、句 法功能、语义特点和应用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和探讨。非典型“把”字句作为现 代汉语中的一种重要语法现象,其广泛的应用和丰富的表达力表明了其在实际 运用中的价值和意义。同时,对非典型“把”字句的研究也有助于深化我们对 现代汉语语法现象的认识和理解。
通过具体例子,我们可以看到把字句主观性的体现方式。在《红高粱家族》中, 作者使用把字句来描述余家伦的反抗行为,展示了他对侵略者的强烈愤恨和反 抗精神。这些把字句也传递了作者对主人公的敬佩和同情之情,使读者更加深 入地理解和感受作品所表达的情感和主题。
总之,通过对把字句的研究,我们可以加深对现代汉语的理解,提高写作的表 达效果。在文学作品中使用把字句可以更好地传达作者的情感和思想,使作品 更具艺术感染力。因此,在今后的写作中,我们应该更加注重把字句的使用和 研究,为现代汉语的发展和丰富做出贡献。对于学习者来说,掌握把字句的用 法和意义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使用现代汉语,提高语言交际能力。
首先,虽然研究者们对“把”字句的语义特点和语用功能进行了一定的探讨, 但是对于其底层语法机制和认知理据的研究仍需深入。例如,“把”字句中动 词的复杂性和受事的复杂性对句子语义和语用功能的影响等问题,尚需进一步 探讨。
从汉语本体研究的角度看对外汉语“把”字句教学
从汉语本体研究的角度看对外汉语“把”字句教学【摘要】本文从汉语本体研究的角度出发,探讨了对外汉语教学中“把”字句的教学问题。
首先介绍了汉语本体研究的相关理论,然后分析了“把”字句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特点和学习难点。
接着提出了从汉语本体研究的角度出发的教学策略,并给出了应用汉语本体研究成果的建议。
最后总结了汉语本体研究对对外汉语教学的启示,展望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为对外汉语教学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帮助学习者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把”字句,提高汉语学习的有效性和效率。
【关键词】关键词:汉语本体研究、对外汉语教学、把字句、教学策略、学习难点、研究意义、启示、展望1. 引言1.1 研究背景随着对外汉语教学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学习者对汉语语法结构的学习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把”字句作为汉语中一个特殊的语法结构,具有独特的表达方式和语法特点,常常成为学习者学习汉语语法的难点之一。
对于对外汉语教学来说,如何有效地教授和理解“把”字句这一语法结构,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目前,关于“把”字句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教学策略和方法仍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和不足之处。
而在汉语本体研究领域,已经积累了大量关于“把”字句的语法规律和语义特点的研究成果,这些成果为对外汉语教学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持和参考依据。
从汉语本体研究的角度来探讨“把”字句教学策略,将有助于提高对外汉语学习者对“把”字句的理解和掌握水平,从而提高他们的汉语语言应用能力和交际能力。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本文旨在从汉语本体研究的角度探讨对外汉语教学中“把”字句的教学问题。
通过深入研究汉语本体理论,分析“把”字句在语法结构、语义功能以及句法特点上的独特之处,旨在揭示“把”字句在对外汉语学习中的难点和教学策略。
通过本研究,旨在为提高对外汉语学习者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语法水平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和实践参考。
通过将汉语本体研究成果应用于对外汉语教学实践中,探索更有效的教学方法和策略,为提高对外汉语教学质量和效果做出贡献。
汉语“把字句”研究文献综述
汉语“把字句”研究文献综述把字句是汉语语法中的一项重要的结构,也是汉语独有的语言现象之一。
近年来,随着语言学和语言能力研究的深入,对把字句的研究也越来越深入,不仅从语法、语言学和认知角度探讨其特点和意义,还从实用角度研究其教学应用和有效性。
本文将从以上几个角度梳理和综述一些代表性的把字句研究文献。
一、从汉语语法和语言学的角度探讨把字句1.杜素贞,2006.《关于汉语“把”字结构的研究》。
该论文主要介绍了把字句的定义、特点和语法规则,并探讨了其在句子中的位置、语义和话题焦点的关系。
同时,该论文还分析了与把字句相关的结构和语法现象,如被字句、让字句、让步状语等,为进一步研究提供了参考。
2.张李淑惠,2011.《汉语把字句的句法地位与语义功能》。
该论文通过对把字句的句法结构和语义功能的研究,提出了把字句是谓语动词的句法补语,并且具有强调宾语意义和转移动作焦点的语义功能。
该研究有助于加深对把字句语法和语义的理解,也为把字句的教学和翻译提供了指导。
3.闫庆岳,2016.《汉语“把”字及其相关句法现象的认知语言学研究》。
该论文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探讨了把字句的认知机制和语言习得。
研究发现,把字句的认知机制涉及到宾语、动作的抽象概念和语篇中的信息结构,在语言习得中也受到了语境、语言输入和认知负荷的影响。
该研究对理解汉语语言习得和高效语言教学具有重要意义。
1.詹玉梅,2010.《汉语“把”字结构教学初探》。
该论文以中文“把”字结构教学为例,阐述了教师应如何开展把字句教学,包括语境、造句、探究“把”字的语法作用和语义功能等。
该研究有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同时也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把字句。
2.张秀霞,2012.《汉语“把”字句的课堂教学研究》。
该论文探讨了把字句的课堂教学策略和有效性。
通过案例分析和实验研究,研究发现,基于实践教学、语言输入和启发式策略的把字句教学对于提高学生语言能力和理解能力有积极的影响。
“把”字句的句法结构及其语法特征
“把”字句的句法结构及其语法特征一“把”字句的定义以及使用环境1.“把”字句的定义由介词“把”字跟名词组合构成“把”字词组,用在动词前面作状语。
这种结构就是用介词“把”字把句子中的动词的受事提到句子前面,加以强调突出。
大多数“把”字句表达的是一种结果,当我们要表达致使某种结果产生时,我们往往选择“把”字结构。
(1)把衣服洗。
不成立(2)把衣服洗了。
(有结果——做了此事)(3)把衣服洗干净。
(有结果——干净)(4)这活把我累。
不成立(5)这活把我累坏了。
(有结果——累坏)“把”字结构表示由于特定的动作行为手段,被作用的客体、处所等等发生某种变化或处于某种情状。
邵敬敏先生早在其《“把”字句及其变换句式》(1985,是邵先生的硕士论文好像)中就说:“凡可以带结果补语或结果宾语的动词,都有可能构成‘把’字句。
”从动词出发也可见把字结构的语义内涵。
邵先生在该文中又说,“根本不可能带结果补语或结果宾语的动词则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可能构成‘把’字句”。
不过,这两条虽是基本规律,却也不是绝对的,呵呵。
比如“长高了”“涨上来了”中动词,未必就能构成把字结构;根本不能带结果补语或结果宾语的动词,也不见得就不能构成“把”字结构,如“当做”“作为”“小看”“误解”等,还有可代动词的“怎么样”之类。
王力先生认为“把字句是把人怎么样安排,怎样支使,怎样对待;或把物怎样处置,或把事情怎样进行”。
邢公畹先生也同意此观点,他认为:“‘把’字句一般都表示一种处置作用。
所谓‘处置’,是指谓语动词所表示的动作对‘把’字所介引的对象施加的一种积极的影响,从而使这种对象产生某种结果,发生某种变化,或处于某种状态”。
因此,我们不能仅将把字句当成时表示结果是才用的句式“他把人打了一顿” “他把人打死了”,我认为后面那个句子是表示结果的,但第一个句子相比之下却没有明确的结果意味。
2.“把”字句的使用环境(1)有时谓语动词涉及两方面,一个表示对象,一个表示对象被处置的处所、时间或者数量,如必要可加“把”字句:如“放鸡蛋桌子上”可以连缀成“把鸡蛋放在桌子上”(2)有时动词后面可以带介词短语,同时又带一个受事,这时有必要将受事提前加以强调,如“强加自己意志于小国”可以连缀成“把自己意志强加于小国之上”(3)动词涉及两方面“对象”“事物”,有时“事物”成分复杂,需要“把”把“对象”放在动词前,如“告诉大家周扒皮学鸡叫的事情”可以连缀成“把周扒皮学鸡叫的事情告诉大家”(4)动词带了宾语又带情态补语,可用“把”把宾语提前,是动词前后两端分布平衡,如“搞自己家富富足足合合美美”可以连缀成“把自己家搞得富富足足合合美美”。
汉语“把字句”研究文献综述
-017-2019年第24期(总第172期)摘 要:“把”字句是现代汉语语法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问题,长期以来一直受到语言学家的关注。
“把”字句的结构和用法都非常复杂。
这种句型在英、日等其他国家语言中是没有的,因此对外国人来说理解和使用“把字句”尤为困难。
文章从“把字句”的句法、语义及语用特征,使用限制到使用场合对“把字句”的应用研究进行了梳理,旨在希望汉语习得者能够更深刻理解并学会使用“把字句”。
关键词:把字句;特征;应用中图分类号:H146.3文章编号:2095-624X(2019)24-0017-02一、把字句1.把字句的定义满海霞(2013)指出大多情况下把字句表示某个确定的事物因为某个行为、动作而发生某种变化,受到某种影响,产生某种结果。
2.把字句句法特征刘培玉(2002)指出由于“把”表示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作用和影响,所以把字句成立的条件之一就是“把”的宾语一定要受到作用、影响,否则,把字句就不成立。
因此把字句动词前后要有各种附加成分来说明“把”的宾语受作用的情况。
这些成分包括补语、宾语、状语和动态助词,有时动词的重叠形式也能表示动词所表示的动作对“把”的宾语实施作用的情况。
3.把字句的语义特征关于把字句的语义特征目前影响较大的有两类:“处置说”和“致使说”。
语法学者一般理解的“处置”和“致使”都是把字句的主语作用于“把”的宾语的方式,也就是说把字句语义上可分为两个大的类型:处置和致使。
刘培玉(2002)认为处置包括致使,但致使不包括处置。
当主语对宾语有意识施加作用但未使之发生变化时,只有处置义;当把字句的主语有意识地对“把”的宾语施加作用并使之发生了变化时,“处置”里就包含了“致使”;当主语无意识施加作用而使宾语发生改变时则只有致使义。
①我们毫不在意时间,尽情喝着红酒,把菜全都吃光了。
②说着,紧紧搂住他的胳膊,把头埋进他的怀里。
③大晚上的,站台上没什么人,冷风飕飕,要把人冻僵。
①句中,“人”施加动作“吃”致使“菜”“光了”,因此既有致使义又有处置义;②句中“头”未发生改变,因此只有处置义,③句中“风”无意识,“人”“冻僵”了,因此只有致使义。
汉语“把字句”研究文献综述
汉语“把字句”研究文献综述引言把字句是汉语中的一种特殊句型,它在句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在汉语中,“把”字句的用法与其他句型有着明显的区别,因此一直以来都是语言学研究的热点之一。
本文将对“把”字句的相关研究文献进行综述,探讨其在汉语语法中的地位和作用。
一、把字句的定义和特点在汉语中,“把”字句是一种特殊的谓语结构,由“把”字引导的宾语成分放在谓语动词之前,而原宾语则成为谓语的宾补。
这种句型常常用于表示动作的发生和主体的作用。
把字句的特点是主语与谓语之间有一个“把”字,它的出现使句子结构更加复杂,同时也改变了动作的发生者和承受者的关系。
二、把字句的语法功能把字句在汉语中具有非常重要的语法功能,它可以用来表示动作的进行、完成或者方向的转移。
在谓语上出现“把”字的句子往往强调的是动作的过程和承受者,起到了强调作用;而在宾补上出现“把”字的句子则强调了宾语的承受者,起到了转折作用。
由此可见,把字句在语法上有着独特的功能,能够丰富句子的表达方式和语气。
三、把字句的语用功能除了语法上的功能外,把字句在语用上也具有重要的作用。
它可以用来表达说话者对动作的关注和态度,以及对于主体和宾语之间的关系的理解和评价。
“她把书读完了”和“她读完了书”就表达了两种不同的语气和含义,前者强调了动作的完成和主体的作用,而后者则更加客观。
把字句在语用上的灵活运用可以使句子更加生动和富有表现力。
四、把字句的研究现状对于把字句的研究已经有了很多的成果,从语法到语用,从理论到实践,都有专门的学者对其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在语法上,有人提出了不同的分类和解释,指出了把字句的特殊性和用法规律;在语用上,也有人对其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探讨了把字句与其他句型的关系以及其功能和作用。
五、把字句的发展趋势随着语言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和发展,把字句的研究也将会有着更多的发展和突破。
在语法上,可以进一步探讨把字句与其他句型的关系,明确其在句法结构中的地位和作用;在语用上,则可以更加深入地分析其在不同语境下的表达方式和意义,进一步丰富其语言功能。
汉语“把字句”研究文献综述
汉语“把字句”研究文献综述【摘要】本文旨在对汉语中的“把字句”进行综述和探讨。
在将介绍研究背景、研究目的以及研究意义。
在正文中,将详细探讨汉语“把字句”的定义、特点、在句法和语义上的研究、在现代汉语中的应用以及研究的热点问题。
最后在将总结研究现状,展望未来研究方向,并进行结论总结。
通过本文的综述,旨在加深对汉语“把字句”的理解,拓展相关研究领域,为语言学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和启发。
【关键词】汉语,把字句,句法,语义,现代汉语,热点问题,研究现状,研究展望1. 引言1.1 研究背景汉语“把字句”是汉语语法中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
随着现代汉语语法学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对“把字句”进行深入的研究。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关于“把字句”的研究不断深入,涉及到句法、语义、应用等多个方面。
通过对“把字句”的研究,可以更好地理解汉语句法的特点和规律,为汉语教学和翻译工作提供理论支持。
研究背景中有一些经典的文献,比如《论汉语“把”字的运用及其特性》、《试谈汉语“把”字的语法特性》等,这些文献对“把字句”的定义、特点、句法和语义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探讨。
在这些研究的基础上,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对“把字句”进行更深入的研究,探讨其在现代汉语中的应用以及存在的热点问题。
通过对研究背景的梳理,可以更好地了解“把字句”研究的历史沿革和现状发展,为后续的研究提供重要的参考和借鉴。
中的这些文献和研究成果,为我们深入了解汉语“把字句”的定义和特点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深入探讨汉语中“把字句”的特点和使用规律,分析其在句法和语义上的功能和作用。
通过对“把字句”在现代汉语中的实际运用进行研究,揭示其在语言交流中的重要性和影响。
通过对“把字句”研究的热点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进一步完善对这一语言现象的认识和理解。
通过本文的研究,旨在为汉语语法研究和语言教学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促进对汉语语言体系的深入了解和探索,推动汉语语言学的发展和进步。
把字句“处置式”之研究
把字句“处置式”之研究[摘要]把字句是普通话语法中常常谈论的一个话题,最早提出处置这个语法概念的是王力先生,处置式表明了一个人是如何被操作或处理的,某些东西是如何组成的,或者是一件事是如何被引导的。
在把字句当中,处置表明的是“把”字与其后的宾语的关系,即“把”字对其后宾语的处置。
[关键词]把字句;处置式;把后名词一、把字名词短语结构上来说,把字句是比较易懂的,一般来说,直接宾语是紧靠在“把”后并且放在动词之前,如主语+把+直接宾语+动词。
1.跟在“把”字后面的名词短语,我们通常称之为把字名词短语,它们通常是有定或通指的。
例:(1)快一点把这块肉拿走。
(2)她把饭厅收拾干净了。
(3)他有的时候把盐当糖吃。
(4)你把酒慢慢地喝。
例1中的把字名词短语是带有指示词的有定名词短语,例3中的把字名词短语是通指的名词短语,指代一个种类:盐。
例2和4中的是有定名词短语,尽管它们没有任何有定性标志。
因为这些短语是说话人认为听者知道的东西。
2.有时,把字名词短语只需要指代说话人所知而听者不必要知道的东西。
这时,把字名词短语就是无定的了。
例:(5)我把一件事忘了。
(6)有人把一个字擦掉了。
一般来说,如果宾语是无定的,尽管它指代了某个特定的实体,它也不能出现在把字句中。
例:(7)a.他买了一辆车子。
b.他把一辆车子买了。
二、处置1.语法学家们研究把字句的时候,特别关注一个问题,即为什么(i)中的句子是可以接受的而(ii)中的句子是不可接受的。
(i)8)我把杯子弄破了。
9)他把海报贴在墙上。
10)你把衣服穿上。
11)把电视机关掉。
12)我把句子写得太长了。
13)他把鼓打得我睡不着了。
(ii)14)她把小狗爱。
15)她把你想。
16)我把那件事情了解。
17)他把张三看到了。
18)他把歌唱了。
19)桃树把花开了。
(ii)中的把字名词结构都是有定的,但是这些句子在语法上是错误的。
为什么呢?这与中国语法学家王力提出的“处置式”有关。
汉语“把字句”研究文献综述
汉语“把字句”研究文献综述【摘要】汉语“把字句”是汉语语法中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
本文通过对相关文献的综述,探讨了汉语“把字句”的定义、特点、语法结构、句法功能以及在句子中的位置等方面。
其中包括对“把”字的语用功能和与其他句式的区别进行了分析。
通过对目前研究现状的总结,强调了对汉语“把字句”研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对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指出了还有待深入研究的问题和方向。
汉语“把字句”的研究不仅有助于深化对汉语语法结构的理解,还对语言教学和翻译实践具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关键词】汉语把字句、研究文献、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定义、特点、语法结构、句法功能、句子位置、研究现状、总结、展望。
1. 引言1.1 研究背景把字句是汉语中一个特殊的句式结构,其特点是在句子中出现“把”字,通常用来表示主语对宾语进行动作或改变状态的行为。
把字句在汉语语法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对于理解汉语句式结构和句法功能具有重要意义。
尽管把字句在汉语中被广泛使用,但其语法特点和句法功能却鲜有系统性的研究。
通过对把字句的研究,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汉语句式结构的特点和规律,为汉语语法教学提供理论依据,同时也可以为汉语教材的编写和语言翻译工作提供更为科学的方法和技巧。
研究把字句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不言而喻,对把字句的进一步探讨将会为汉语语法研究和教学提供更为深入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指导。
1.2 研究意义汉语“把字句”的研究对于深入了解汉语语法结构和句法功能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对“把字句”的研究,可以揭示汉语中独特的语言现象和规律,有助于进一步完善汉语语法体系。
对“把字句”的研究还可以帮助我们更准确地理解和解释古代文献中的句法结构,促进对古代汉语语法演变的认识。
对“把字句”的研究还有助于实现对汉语教学和翻译的提升,能够帮助学习者更好地掌握汉语语法规则,提高汉语表达的准确性和流畅性。
汉语“把字句”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对于推动汉语语言学领域的发展具有积极作用。
汉语“把字句”研究文献综述
汉语“把字句”研究文献综述把字句是汉语中的一种特殊句式,其结构为“把 + 主语 + 谓语 + 宾语”,用来表示动作的施事者将某物置于某种状态或者进行某种动作。
近年来,关于把字句的研究越来越受到语言学者的重视,本文将对相关文献进行综述,以便更好地理解和探讨把字句的语法特点和语言功能。
一、把字句的语法特点1. 结构把字句的结构通常为“把 + 主语 + 谓语 + 宾语”,其中“把”为助词,用来引导宾语和宾补的关系,主语是施事者,宾语是动作的承受者,谓语动词主要表示动作或状态。
2. 语序在把字句中,宾语和宾补的位置是固定的,即宾语在宾补之前,宾语通常是具体的事物,而宾补则表示动作或状态。
3. 动词把字句中的谓语动词通常是及物动词或者能够与宾语构成及物关系的动词,表示动作的行为。
4. 语义把字句主要用来表示施事者对宾语的处理或使其发生某种状态,它强调的是动作发生的结果或者宾语的变化。
二、把字句的语言功能1. 强调动作的完整性和结果通过把字句的结构,可以突出动作的完整性和结果,强调的是动作的完成或者宾语的状态变化,使得句子更加生动和具体。
2. 将宾语置于重要位置在把字句中,宾语通常置于句首或者句中重要位置,因此可以突出宾语的重要性和句子的重点。
3. 表示动作的过程和方式把字句可以表达动作发生的过程和方式,通过宾补来说明动作的进行和结果,使得句子更加具体和详细。
三、把字句的研究现状在汉语语法学界,把字句的研究一直备受关注,许多学者对其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分析。
在相关的文献中,主要涉及到把字句的语法特点、句法结构和语义功能等方面的研究。
1. 语法特点针对把字句的语法特点,许多学者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包括结构、语序、动词选择等方面的研究,以便更好地把握把字句的句法规则和语法特征。
2. 句法结构有学者对把字句的句法结构进行了系统的分析,探讨了其与普通动宾句的区别和联系,从句法角度揭示了把字句的独特语法结构。
3. 语义功能在把字句的语言功能方面,许多学者提出了不同的观点和见解,探讨了其强调动作结果、突出宾语、表达动作过程等方面的语义功能。
“把”字句的句法、语义、语境特征
“把”字句的句法、语义、语境特征一、本文概述“把”字句是汉语中一种独特且重要的句式,其句法、语义和语境特征对理解和运用汉语语言具有重要影响。
本文旨在全面分析“把”字句的句法结构、语义内涵和语境运用,以揭示其独特的语言魅力和实用价值。
我们将从句法角度深入探讨“把”字句的结构特点。
我们将详细解析“把”字句的基本句型,包括其主语、谓语、宾语等成分的构成和排列顺序,以及“把”字在其中所起的关键作用。
我们还将对“把”字句的变换形式进行梳理,以揭示其句法结构的多样性和灵活性。
我们将从语义角度揭示“把”字句的内涵。
我们将分析“把”字句所表达的动作行为、受事关系以及语态等语义特征,以揭示其独特的语义表达方式和功能。
同时,我们还将探讨“把”字句在语义上的限制和约束条件,以进一步加深对其语义特征的理解。
我们将从语境角度考察“把”字句的运用。
我们将分析“把”字句在不同语境下的使用情况,包括其在口语、书面语、文学作品等不同语境中的表现。
我们还将探讨“把”字句在交际功能、信息传递等方面的作用,以揭示其在语境运用中的独特价值。
本文将从句法、语义和语境三个方面全面分析“把”字句的特征和价值,以期对汉语语言的理解和运用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启示。
二、“把”字句的句法特征“把”字句是汉语中的一种特殊句型,其核心特征在于使用介词“把”来引导受事宾语,并置于动词之前。
这种结构不仅改变了宾语的位置,而且赋予了句子以特定的语法意义和语用功能。
句法结构上,“把”字句由主语、介词“把”、受事宾语和动词短语四个部分构成。
主语通常是施事,表示动作、行为的发出者;而受事宾语则通过介词“把”被提前,置于动词之前,成为句子中的焦点。
这种结构使得受事宾语在句子中的地位得到提升,强调了受事宾语在动作行为中的重要性。
在句法功能上,“把”字句具有多样性和灵活性。
它可以表达各种复杂的动作行为,包括及物动词所表示的动作和不及物动词所表示的动作。
“把”字句还可以进行各种句法变换,如否定、疑问、被动等,以满足不同的表达需求。
汉语“把字句”研究文献综述
汉语“把字句”研究文献综述把字句是汉语语法中一种特殊的句式,它具有把字和谓语之间角色的转换特点,即将句子的宾语放在句首成为主语,将谓语放在主语之后成为谓语补语的句式。
本文将对把字句的定义、历史发展、语法特点和研究现状进行综述。
一、把字句的定义把字句是汉语中一种表示动作的句子结构,具有转换宾语和谓语角色的特点。
把字句一般由“把”字引出,而把字后面的成分作为主语,句子的谓语位于宾语前面,成为谓语补语。
如:“我把书借给了他”、“妈妈把鱼做熟了”。
二、把字句的历史发展把字句的历史悠久,可以追溯到汉语古代。
在唐代的《韩愈集》中就有把字句的使用,如:“吾把河清葬虎皮,欲以冀嗣”(《昭明文选》)。
并且在宋代,朱熹的《诗经集注》中也发现了把字句的使用。
把字句在现代汉语中是一种常用的语法句式。
三、把字句的语法特点1. 谓语在宾语前面成为谓语补语。
2. 把字与主语之间不存在动宾关系。
3. 宾语可以是名词、代词、动词不定式短语、动名词短语、形容词或副词等。
5. 把字句要求谓语必须是状态性动词或可以带有状态性意义的动词。
四、把字句的研究现状把字句的语法特殊性和传统语法学中对它的掌握不够准确,一直是汉语语法学界研究的难点和热点问题。
随着语言学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学者对把字句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在研究把字句的语法特点方面,许多学者通过语料库分析,提出了把字句的特殊语法规则。
如华北师范大学的张鲲、北京师范大学的陈旭和北京外国语大学的程颖等学者,从把字句的语法特点和功能离不开语境这一视角,探讨了把字句语义的特殊性和句法结构与语义层面的统一性,为把字句的分析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在研究把字句的学习和教学方面,北京大学的张慧珠等学者提出了“基于认知语法的把字句教学策略”,通过认知语法的角度对把字句的教学进行了分析,并进一步提出了针对性的教学策略,为把字句的教学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和方法。
总之,目前针对汉语把字句的研究还有待进一步深入和完善,但是它的特殊性和重要性不容忽视,对汉语语法和汉语教学都具有一定的意义和价值。
汉语“把字句”研究文献综述
汉语“把字句”研究文献综述【摘要】本文综述了汉语“把字句”的研究现状。
在介绍了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在分别探讨了汉语“把字句”的定义、特点、研究方法,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以及其在句法学中的地位。
结论部分总结了目前研究成果,展望了未来的研究方向,并总结了本文的研究启示。
通过综合分析,本文旨在为进一步深入研究汉语“把字句”提供理论支持和启示。
【关键词】汉语“把字句”研究、句法学、国内外研究、定义、特点、研究方法、地位、总结、展望、研究启示1. 引言1.1 研究背景汉语“把字句”是汉语中的一个重要句式结构,具有独特的语法特点。
随着语言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对于汉语“把字句”的研究也日益引起学者们的关注。
在现代汉语句法研究中,对于“把字句”的特点和功能进行深入探讨,对于理解汉语句法结构以及语言交际有着重要的意义。
研究背景的深入探讨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把字句”在汉语中的地位和作用,对于句法学和语言学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随着研究方法的不断完善和国内外学者们的深入探讨,对于“把字句”这一句式结构的认识也在不断发展和完善。
了解研究背景对于我们更好地开展汉语“把字句”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深入探讨汉语“把字句”在句法学中的作用和特点,揭示其语法结构和语义功能,进一步推动中国语言学研究的发展。
通过研究“把字句”,可以更好地理解汉语句法规则,揭示句子的结构和逻辑关系,有助于提高语言学习者的语言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
对汉语“把字句”的深入研究也有助于比较语言学研究和跨文化交际,促进语言学理论的传播和交流。
本文旨在全面梳理汉语“把字句”相关研究成果,总结研究现状,分析存在问题,并为今后的研究提供启示和指导。
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为汉语语法学的深入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1.3 研究意义汉语“把字句”是汉语句法中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
对于研究把字句的意义在于深入探讨中国语言特有的语法现象,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汉语句法结构的规律和特点。
“把”字句的对外汉语教学实践研究
“把”字句的对外汉语教学实践研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近年来,随着对外汉语教学的不断深化和发展,越来越多的学习者对汉语语法结构的学习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汉语语法中,使用“把”字句是一个较为复杂和具有特殊性的语法现象,对学生来说往往是比较难以掌握的。
对外汉语教学中如何有效地教授和应用“把”字句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目前,关于“把”字句的研究还比较有限,特别是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和实践方面,存在着许多需要进一步探讨和完善的地方。
开展研究并总结“把”字句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实践经验,对于提高学生汉语语法能力,促进对外汉语教学水平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本研究旨在为对外汉语教学者提供更加有效的教学策略和方法,推动“把”字句教学的深入和发展。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对外汉语教学中“把”字句的实际应用情况,分析学习者在使用“把”字句时存在的困难和误区,总结有效的教学策略和方法。
通过对“把”字句的语法特点和使用方法进行深入研究,旨在为对外汉语教师提供更加系统和科学的教学指导,提高学习者对“把”字句的掌握和应用能力。
本研究也旨在拓展“把”字句的教学领域,促进对外汉语教学的创新和发展。
通过本研究的实施,希望能够为提升对外汉语教学水平和质量提供有益的借鉴和经验。
1.3 研究意义"把"字句作为汉语中的一种特殊句式,具有独特的语法结构和使用方法。
对外汉语教学中,掌握和运用好"把"字句对学习者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本研究旨在探讨"把"字句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教学应用和实践策略,以及对外汉语教学中"把"字句的重要性和未来研究的意义。
通过这些研究内容的深入探讨,可以为对外汉语教学提供更加系统和有效的教学方案,帮助学习者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把"字句,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
本研究也将为对外汉语教学实践提供一定的启示,促进教学方法的创新和教学效果的提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把字句语法项目的选取与排序
根据本体研究成果,把字句主要有15种句式。 1、S+把+N1+V在/给/到/向+N2 表示某确定的事物因为动作而发生
位置的移动或关系的转移。(这事必须用把字句的句子,在教学中要 首先接触这一类)
你把书放在桌子上。快把本子交给老师。 她把花插到花瓶里。他把船划向湖心。 到……,大多数是处所名词,有时候N2也可以是抽象名词,但是使用 频 率较低,在基础阶段可以不出现。如:推到了21世纪、连累到这个地步 、引到原来的思路上 2、S+把+N1+V成/作+N2(认同为某一事物,或变化为另一事物)
四、把字句特点分析
A:主语段 B:介宾段 介词“把”的宾语一般是定指的或泛指的。如:
• 我把信寄走了。(都清楚) • 我把一封信寄走了。(×)(不确指) • 我把那封信寄走了。(定指) • 你以后可要把信写清楚。(泛指) • 切记:泛指和“不定指”意思是不一样的。
C:动词段 (1)、光杆儿动词不能做谓语
他马上把好消息告诉了大家。
6、 S+把+N+V+时量补语(能进入这个句式的动词只有 推迟、提前、关、憋等少数动词。)
父亲把弟弟关了一个小时。
7、 S+把+N+V+动量补语
他把钱数了好几遍。 请你把事情经过说一下。
8、 S+把+N+V+结果补语 表示某确定的事物因为动作而发生了某种 变化,产生了某种结果。
刘月华关于把字句等级安排: 初级阶段—— 80%
句型1、 S+把+N1+V在/给/到/向+N2 (把字句的基本式,必须用把
字句) 主要用于表示目的意义的语言背景中。
句型2: S+把+N+V+其他(可能是结果补语、趋向补语、情态补语
、动词的另一个宾语)(这是把字句的一般常用式,可以换为一般主谓 宾句)主要用于表示目的意义的语言背景中。
我把衣服洗干净了。
9、 S+把+N+V+趋向补语(同上)
我把钱送过去了。 他已经把词典带回宿舍去了。
10、 S+把+N+V+情态补语(同上) 大家把教室打扫得干干净净的。
11、 S+把+N+V+程度补语 这件事把大家急死了。 12、 S+把+N+给+V+其他成分(多表示不如意)(给:用于表示
损害意义的动词前用以加重语气)(有例外)
把字句教学语法项目研究
对外汉语 李富华
一、什么是把字句
把字句是现代汉语中比较常用的句式,也是对外汉语教学中无法回避的 高难度的语法项目。什么是把字句呢? 由介词“把”(或者“将”)组成介词词组,在谓语动词前充当状语,
表示 处置语法意义的句式,叫“把”字句。 狭义的处置是指把人或事物处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对付、安排等,动作性很强。比如: 洗,送等。但是,作为表示“把”字句语法意义的“处置”,需要做比
几类不能用于把字句的谓词:
(1)、不及物动词
风把我的自行车倒了。
我把刚买的杯子破了。 (2)、形容词 老师,请您把字大一点儿。 (3)、存在、等同义动词 例如:有、在、是、不如、等于 (4)、像感觉、认知类动词 例如:看见、听见、闻见、感到
、感觉、觉得、以为、认为、知道、懂得
(5)心理动词 例如:同意、喜欢、生气、讨厌、关心、愿意 (6)身体状态动词 例如:坐、蹲、站、跑、趴 (7)趋向动词 例如:来 去 进来 上去 过去
五、把字句语境背景
六、把字句偏误分析
1、动词后带结果补语和趋向补语的把字句出现频率最高,达到把字句 的一半以上。其次是但此后带“在”“到”“给”“向”等的句子, 因此这几种把字句在所有的大纲和汉语教材中均有出现;
2、动词后只有一个光杆动词的情况,因为可能会引起学生学习的混乱 ,增加教学难度,基本上没有教材做这方面的重视;
3、句式13、S+把+N+一+V 他把手一挥,站了起来。
我要把美元换成人民币。 她把学生当作自己的孩子。 3、 S+把+N+V(一/了)V 表示动作与某确定的事物发生联系,或 以某种方式发生联系。
请把情况谈一谈。
4、S+把+N+V了/着(同3) 加“了”往往表示不如意的事 情
他把这事忘了。 我急了,把他打了。 由于害怕,他把两眼紧紧闭着。
5、 S+把+N1+V+N2(结果)
他把我的照相机给弄坏了。 把母亲给气死了。 例外:这些天把人给愁成啥了。 第二年,她又把丈夫给死掉了。
13、S+把+N+一+V 他把手一挥,站了起来。 14、 S+把+N+AV(A=动词前的修饰语)
他把垃圾乱扔。 他把钱往口袋里塞。
15、 S+把+N+V 我建议大会把这个提案取消。
有人做过调查分析,发现:
较宽 泛的理解。凡是动作行为或活动影响或作用于某一对象,产生某种结果 ,出现某种结果,出现某种变化,或者呈现某种状态,都看作具有处置 意义。没有处置义的动词,不能用于把字句。如:
把花香闻到了。(?) 把他认识了。(?)
历来把字句的教学偏重在结构形式的描述上。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 的
对外汉语教材中对把字句持“宾语提前”说。20世纪70年代以后的教 材中
14、 S+把+N+AV(A=动词前的修饰语)
他把垃圾乱扔。 他把钱往口袋里塞。
使用频率也很高,但是教材基本上都没有选择。
4、大部分留学生基本上不知道什么时候该用把字句,什么时候可以不 用把字句。
5、留学生使用的把字句主要集中在(1)、S+把+N1+V在/给/到/向
+N2,(2)、 S+把+N+V+结果补语 (3)、S+把+N+V+结 果
我们要把很难的技术学。
为什么光杆儿动词不可以在把字句中做谓语呢?这得从把字句表达的意 义谈起。根据吕文华、张旺熹对1094个把字句的分类统计,有近一半
的 把字句表示某确定的事物因为动作而发生某种变化,产生某种结果,数 量占第一位;其次是表示某确定的事物因为动作而发生位移或关系的转 移;第三类是表示动作以某种方式与某确定的事物发生联系。仅这三类 就占了1094个例子中的86%。这些语义内容都要求把字句的谓语动词
中级阶段—— 1、 S+把+N+AV 能换为一般主谓句,
S+把+N+V+V/着/动量
2、 S+把+N1+V成/做+N2 必须用把字句 中级阶段还可以出现把字后面是复杂成分的句子。
高级阶段—— 1、 S+把+N+V+了
S+把+N+给+V+其他成分 (往往表示不如意) 2、S+把+N(施事)+V+其他 这些天把人愁成啥了
本 身不能是简单形式:要表示结果或者变化,动词后边就应当有表示该意 义的结果补语或者趋向补语;要表示位移或者关系的转移,就应当在动 词后边有表示这种位移或关系转移的词语;要表示动作的某种方式,动 词谓语前就应当有表示此类意义的词语形式。总之,把字句表达意义的 这种需要决定了把字句中的谓语动词不可能是光杆儿形式,在动词前( 主要是动词后)应当有相应的词语来表示与动词有联系的其他相关意义 下边这一类双音节动词的光杆形式可以作把字句的谓语。(动补式): 扩大 缩小 延长 缩短 提高 降低 改正 看穿 看透 放大 打开 打倒 打通 打破 推动 推翻 说明 证明 升高 澄清 撤销 切除
注意对把字句表示的意义进行描述,提出了处置说。但是教材中只是指 出了处置义说,侧重点仍然在介绍把字句的形式特征,如把字句的词序 ,把的宾语必须是确定的,动词的限制等,动词后可带可不带的成分、 状语的位置等。受宾语前置说法的影响,教学中总是将把字句跟主谓宾 句相联系,如二者之间的互相转换等。很多教材还把如此复杂的内容仅 仅安排在一两课中集中进行。学生学完把字句后,脑子里迷迷糊糊有关 于把字句的认识,但是并没有真正理解所谓的处置义到底是什么,为什 么两个句型可以互相变来变去。因此学生要么不用把字句,要么一用就 错。其实,解决把字句教学的根本途径在于明白把字句的语义特征,使 学生掌握要表达什么意义时必须用把字句,同时还要指出使用把字句的 语境背景。作为教学注意循序渐进,让学生在不同阶段由浅入深、由易
分析研究各个大纲和汉语教材,发现对把字句句式的选择和安排并不一 致。
三、《大纲》中把字句语法项目安排
初等阶段语法项目一: 1、他把书放在桌子上。 2、我把书送给他了。 3、请把书翻到第三页。
初等阶段语法项目二: 他把我的照相机给弄坏了。
中等阶段语法项目: 今天这事简直把我累坏了。
高等阶段语法项目: ……(两种句式套用)
D、在把字句中,如果有否定副词“不”和“没”“不必”等,那么它 应该出现
在把字之前而不应当在其后。 例:我们把这次旅行的安排没有委托旅行社。 理由:汉族人在交际中,当接受到“主语+把+宾语”这个结构段时,
对 后边即将出现的动词的心理期待一定是肯定的,如果在把字后边出现否 定副词,接受者会觉得出乎意料。 当然,在口语中,尤其是一些习惯上已经固定的格式里,否定副词可以 出现在把字前。如: • 他把我不放在眼里。 • 把人家的光阴不当回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