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子获能的机理
精的生理功能
精的生理功能
精子是男性生殖系统中一种关键的细胞,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
下面将从精子的生成、运输和受精三个方面介绍精子的生理功能。
首先是精子的生成。
精子的生成过程发生在睾丸的精原细胞内,经过一系列分裂和发育过程最终形成精子。
睾丸中有大量的精原细胞,它们不断地进行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形成四个成熟的精子。
这个过程称为生成精子或精子生成。
精子生成的目的是为了维持种群的繁衍。
其次是精子的运输。
精子成熟后,进入附睾,经过附睾的存储和调节,最终逐渐进入前列腺液中。
在射精时,精子混合着前列腺液、精囊液和尿道球腺液,形成精液。
精液的主要作用是保护、营养和输送精子。
射精发生时,精液通过尿道排出体外,精子得以进入女性生殖道。
最后是精子的受精。
精子在女性生殖道内能够存活一段时间,其中寿命较长的精子可存活多达五天。
当精子成功进入女性体内后,它们需要经过一系列的旅程才能成功受精。
首先,它们需要穿过子宫颈的黏液屏障,然后通过子宫进入输卵管。
在输卵管内,精子遇到释放的卵子,经过精子与卵子的结合,最终完成受精过程。
精子的生理功能之一就是实现受精,从而使生殖细胞合并,形成受精卵。
总结起来,精子的生理功能主要表现在生成、运输和受精三个方面。
精子的生成发生在睾丸中,是为了维持种群的繁衍;精
子的运输依靠精液,在射精时通过尿道排出体外,进而进入女性生殖道;精子的受精是精子完成旅程后与卵子结合形成受精卵。
精子是人类繁衍过程中的重要角色,对于人类的生殖能力和后代的形成有着重要的作用。
精子获能的分子机制及研究进展
文章 编号 :0 5 2 3 (0 8O — 0 1 O 10 — 7 92 0 )2 0 O 一 3
哺乳 动 物 的精子 在 刚 射 入 雌性 生 殖 道 时 , 从 附 或
许多试验证实 , 、 、 、 鼠及猫等物种的精子 人 牛 猪 小
睾取 出后 , 不 具 备 受 精 能力 , 须 在 雌 性 生 殖 道 内 获 能 与 P P相 关 。 并 必 T 在获 能精 子 中 , T P P主要 发生 在精 子
制 进行 研 究 , 得 了~定 的 突破 。 取 1 C 和 H a Co3在精 子 获 能 中的 作 用机 制 _
如果培养液组分 中缺乏上述任何一种成分 ,都将阻碍 P P和获 能 的发 生 。所 以 附睾 头 部精 子 即使 在 普 通获 T
能培 养 的条件 下 也不 表 现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出 P P的改 变 ,说 明这 时 的 T
维普资讯
S HENGZHIS HENGL I
圈 生 理 殖
中 图分类 号 :8 4 ¥ 1
精 子获 能 的分 子 机 制 及 研 究进 展
单世梁 , 金
( 延边大学农学院 , 吉林
一
龙井 13 0 ) 3 4 0
文 献标 识码 : B
增加 到 2 0 m l ,并 且 之后 不再 有 明显 的增 加 。从 信 号 途 径 调 节 , 白激 酶 AP A 对 精 子 P P的作 用 5 oL / 蛋 (K ) T
c 2 精子头部质膜 表面 的分 布来看 ,头部质 膜上 C 2 主 要 是 通 过 对 酪 氨 酸 激 酶 或 磷 酸 化 酶 的直 接 或 间 接 a在 + a
蛋 白酪氨酸磷 酸化( I )。对 C2作用 的不 同认 识 , Ppt 3 1 a 原 腺 苷 酸 环 化 酶 合 成 c MP A ;对 于 c 2 钙 调 素 来 说 , a+ / 一 因可 能在于顶 体反应 中 C2作 用 的不 同 , a 以及研究 C2 方 面通 过 腺 苷 酸 环 化 酶 增 加 c P的 合 成 , a+ AM 另一 方 面 作用 和相关 事件 的复杂性 。 1 H O一 精子 获 能 中 的作用 机 制 . 2 C 。在
精子的获能整理
精子的获能整理整理者:苗振学号1510736PART1研究的历史:⑴张明觉发现:精子需要在雌性生殖道中停留一段时间才能与卵子受精。
⑵后来,许多科学家都证明精子获能是哺乳类动物精子都必须经历的一个生理成熟过程。
⑶早期的获能研究仅限于体内实验,即自然交配或人工受精(即从交配母畜的子宫内取出精子用于受精,以受精率为指标,分析获能的部位、时程及其机制)。
⑷但体内手段常受到某些条件的限制。
为此,亟待发展另外一种研究获能的方法——体外获能。
⑸精子体外获能技术可以较好地控制实验条件,并可逐个分析获能的相关因子,极大地促进了精子获能的研究。
因此半个世纪以来,已建立了较为理想的获能技术及评价方法,获能机制研究也取得了一定进展。
⑹体外获能的研究,为人工授精提供了理论的依据,极大的方便了优良种畜的繁殖。
PART2 体内的获能:⑴经过附睾成熟,精子表面被覆了蛋白和多胺类等对获能有抑制作用的去能因子。
(获能精子一旦与精浆和附睾液接触,可去获能,表明精浆和附睾液中都存在去能因子。
)⑵获能过程是子宫液和输卵管液之间出现的一种协同作用, 自然情况下,精子获能是在雌性生殖道内进行,自宫颈开始,经历子宫和输卵管,最后完成于输卵管壶腹部。
⑶精子获能是一系列的生理生化反应过程,其步骤大致可区分为:①激活精子鞭毛运动的频率及其类型发生改变【有的作者称作超激活运动】(运动活跃,尾部振幅大而有力,获能后精子由直线前进变为激烈的曲线运动,即超活化。
其特征为头部侧向曲线运动,鞭打幅度加宽和沿星状自旋轨道运动。
);②获能精子膜结构及其特征的精细改变,以促进顶体外膜和质膜之间的融合;③顶体反应:研究者认为,顶体反应是由精子质膜和顶体外膜相互融合,形成囊泡化,使顶体内含物逸出顶体。
陈大元等认为质膜并不参与顶体囊泡化,而是双层顶体外膜多位点自我融合而成。
顶体反应表示精子获能已经完成。
【不过也有作者认为顶体反应并不属于精子的获能,他认为精子获能与顶体反应是精子完成受精必须经历的两个重要阶段,多方比较发现这个争论颇多。
精子获能的方法
精子获能的方法精子获能是指精子在进入卵子后,通过一系列的生物化学反应和细胞结构变化,最终与卵子融合,形成新的个体。
精子获能是生殖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也是生命的延续和传承的基础。
那么,精子获能的方法有哪些呢?首先,精子获能的方法之一是精子的成熟。
精子的形成经历了精原细胞的减数分裂,最终形成成熟的精子。
在这个过程中,精子的形态和功能都会发生变化,成为可以与卵子结合的成熟精子。
因此,精子的成熟是精子获能的第一步。
其次,精子获能的方法还包括精子的运动能力。
精子在进入女性生殖道后,需要具备足够的运动能力,才能够顺利地游向卵子,完成与卵子的结合。
因此,精子的运动能力是精子获能的关键之一。
科学研究表明,精子的运动能力与其内部的线粒体功能密切相关,线粒体提供了精子运动所需的能量。
因此,保持良好的线粒体功能对于精子获能至关重要。
此外,精子获能还需要精子的透过能力。
精子在接近卵子时,需要通过卵子的外层,才能够与卵子结合。
因此,精子的透过能力也是精子获能的重要环节。
科学家们发现,精子的透过能力与其膜蛋白的特异性和数量有关,而膜蛋白的合成和功能又受到细胞内环境的影响。
因此,维持良好的细胞内环境对于精子获能至关重要。
最后,精子获能还需要精子与卵子的识别和结合。
在精子接近卵子的过程中,精子需要通过一系列的化学信号与卵子进行识别和结合。
这涉及到精子表面的受精蛋白和卵子表面的受精受体。
只有当精子与卵子的受精蛋白和受精受体匹配时,精子才能够成功地与卵子结合。
因此,精子与卵子的识别和结合也是精子获能的重要环节。
总的来说,精子获能是一个复杂而精密的过程,需要精子具备成熟、运动能力、透过能力以及与卵子的识别和结合能力。
只有在这些条件都具备的情况下,精子才能够成功地与卵子结合,完成受精过程。
因此,对于维持精子获能的方法,我们需要从多个方面进行综合考虑和研究,以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精子获能的规律,为生殖医学和生殖健康提供更多的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
哺乳动物精子获能的分子机制
1、哺乳动物精子获能的分子机制雄性排出的精子处于不同成熟阶段,未成熟精子是在雌性生殖道内获能的,精子一开始是不成熟的,未成熟精子是在雌性生殖道内获能,称为精子获能。
哺乳动物精子获能有以下特点:精子细胞膜上的胆固醇被去除,使得与受精有关的受体脂阀集中到精子头部。
获能时,精子表面的一些糖和蛋白丢失细胞膜电位超级化,有助于细胞膜融合一些蛋白磷酸化,一些分子伴侣集中到精子头部,对形成受精时的受体有帮助顶体膜与细胞膜靠的更紧,更有助于顶体反应的发生。
具体分子机制有以下几点:1)蛋白酪氨酸磷酸化.许多试验证实, 人、牛、猪、小鼠及猫等物种的精子获能与蛋白酪氨酸磷酸化(PTP)相关。
小鼠、人、牛和猪的精子中, PTP 受PKA/cAMP 信号途径调节, PKA 对精子PTP 的作用主要是通过对酪氨酸激酶或磷酸化酶的直接或间接调控来实现, 而PKA 的活性有赖于cAMP 的数量。
2)胆固醇外流精子获能与胆固醇外流密切相关, 实验表明获能过程中胆固醇外流引起精子膜流动性改变、精子膜脂类发生重排及胆固醇/磷脂比率下降, 这些引起精子膜去稳定性的变化有利于获能的完成。
随着对获能机制的深入研究, 发现β-环状糊精能代替BSA 引起精子膜上胆固醇外流, 并通过KA/cAMP 途径增加PTP , 促进精子获能。
3)活性氧的产生试验证实活性氧(ROS)的产生是精子获能过程中最早发生的事件之一。
获能过程伴随O2-的产生, O2-的产生在获能初期(孵育开始后15 min—20 min)较高, 随后缓慢降低至较低水平, 甚至比非获能精子水平还低。
而且超氧化物歧化酶的延迟加(孵育开始后30 min 和60 min 时加入)不阻止精子获能, 提示O2-在获能初期就启动精子获能。
实验证明证实由外源性黄嘌呤和黄嘌呤氧化酶产生的超氧化物阴离子能引起人精子超激活和精子获能,这是由于精子中含有大量不饱和脂肪酸和低的抗氧化酶, 从而对氧化作敏感。
精子的功效与作用
精子的功效与作用精子是男性体内生殖细胞的一种,它的主要作用是传递父亲的遗传信息给下一代。
它是由睾丸中的精原细胞经过发生分化形成的,具有精子头、颈和尾三个部分。
首先,精子的主要功效是参与人类繁殖过程。
当男性受到性刺激时,大脑会释放促使睾丸分泌睾丸激素的信号物质,激活睾丸生产精子。
精子在睾丸内经历一系列发育过程,并通过输精管输送到射精腔。
在射精时,阴茎勃起并将精子射出体外,进入女性的生殖道,与女性的卵子结合,成为受精卵。
这样,精子的存在对于人类繁衍至关重要。
除了参与繁殖过程外,精子还具有一些其他的作用和功效。
其中之一是提高身体免疫力。
研究发现,精子中富含某些抗氧化物质和免疫调节物质,如谷胱甘肽、超氧化物歧化酶等。
这些物质可以帮助身体对抗自由基的侵害,维持体内正常的氧化还原平衡。
此外,精子也能够促进体内免疫细胞的活性,增强机体的抵抗力。
另一个作用是改善女性的心情和睡眠。
精子中含有丰富的脑啡肽,这是一种能够产生愉悦感觉和缓解压力的化学物质。
据一项研究发现,女性在进行口交时吸收了精子后,心情更加轻松愉快,睡眠品质也得到了改善。
这是因为脑啡肽能够降低女性体内的压力激素水平,促使身体进入放松状态。
精子还具有抗氧化作用。
氧化应激是导致细胞衰老和疾病发生的主要机制之一。
研究发现,精子中的谷胱甘肽和超氧化物歧化酶等成分具有明显的抗氧化能力,能够帮助清除自由基,减少氧化应激对机体的损害。
此外,精子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E、维生素C和锌等抗氧化物质,能够增强细胞的抗氧化能力,预防和延缓衰老。
此外,精子还具有一定的抗癌作用。
精子中的某些成分能够通过调节细胞周期和促进细胞凋亡等方式,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和扩散。
一项研究发现,接受口交的女性患乳腺癌的风险更低。
这可能与精子中的一些抗癌物质的作用有关。
然而,虽然精子具有多种作用和功效,但并不意味着每一种精子都对人体有益。
例如,在某些情况下,精子可能成为传播性疾病的媒介。
此外,精子中也存在一些异常的成分,如DNA损伤、形态异常等。
精子的获能 名词解释
精子的获能名词解释精子的获能:精子的获能是指精子在进入女性体内后,通过一系列的生理过程获得能量,并成功寻找并结合卵子,实现受精过程。
这一过程涉及到精子的运动能力、环境适应能力以及体内糖原和脂肪的代谢,是人类生殖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精子是男性生殖细胞,也是生殖过程中的活跃参与者。
而精子的获能是精子能够安全、迅速、精确地到达卵子,并与之结合的一系列过程。
在精子获能的整个过程中,精子需要借助运动、环境适应能力,以及身体内的能量物质。
首先,精子的活动能力是精子获能的关键因素之一。
精子通过尾巴的摆动运动,以及头部特殊的运动结构,可以在女性生殖道中迅速前进。
这种运动能力不仅源于精子本身的形态结构,也与一系列辅助因素密切相关。
比如,精液中的液体如精浆和精囊分泌物,提供了精子所需的营养和润滑,使其能够顺利通过女性生殖道。
此外,性兴奋状态下的快速射精也是精子快速前进的一种机制。
这些因素合力推动精子的运动能力,帮助精子更好地获得能量。
其次,精子的环境适应能力在精子获能中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女性生殖道中的环境复杂多变,精子需要适应高酸性环境、高温环境以及各种免疫细胞的攻击。
酸性环境能够对精子产生剧烈伤害,但精子通过改变酸碱度的方式,适应酸性环境,增加其在女性生殖道内存活与运动的能力。
此外,精子还需要克服免疫细胞对其的攻击,才能够顺利前进。
精子拥有特殊的抗体自我保护机制,能够尽可能地规避免疫细胞的攻击,增加自身存活的机会。
这种环境适应能力是精子获能的另一个重要因素。
最后,精子获能还与精子体内的糖原和脂肪的代谢有关。
精子在进入女性体内后,需要通过利用体内的能量物质来产生能量,继续维持运动能力。
精子体内的糖原和脂肪是精子获能的重要能量来源。
当精子进入女性生殖道中,这些能量物质会被分解为葡萄糖和脂肪酸,然后通过细胞呼吸作用产生能量。
这些能量帮助精子维持运动能力,为成功受精提供必要的动力。
综上所述,精子的获能是精子迅速、准确地找到并结合卵子的过程。
2.3.1胚胎工程的理论基础
5.回答下列有关人体发育的几个问题: (1)受精卵的有丝分裂,称为_卵__裂___,所产生的子细胞构成的实心胚称_桑__椹__胚___,实 心胚进入子宫腔后,内部出现含有液体的囊腔叫_囊__胚__腔___,此时的胚胎称_囊__胚___。 (2)囊胚表面是单层扁平细胞,称__滋__养__层__细__胞___,将来发育成__胎__儿__的__胎__膜__和__胎__盘____; 在腔的一端有一团细胞,称_内__细__胞__团__,将来发育成_胎__儿__的__各__种__组__织___。 (3)成熟的生殖细胞包括_精__子__和__卵__细__胞__,均为仅有__2_3__条染色体的单倍体细胞, 其中_1___条是性染色体。
胎膜和胎盘由什么结构发育而来的? 滋养层 什么叫孵化?
囊胚扩大,导致透明带破裂,胚胎从其中伸展出来,这一过程叫孵 化。
2.各阶段的特点
(1)卵裂期:
①细胞分裂方式是 有丝分裂 ②细胞数目 增加 ③胚胎总体积 不增加或略有减小 ④每个细胞的体积 减小 ⑤胚胎总有机物 减小 ⑥胚胎总DNA数 增加 ⑦每个细胞具有 发育的全能性
释放顶体酶,溶解卵 丘细胞之间物质
精子穿越放射冠( 顶体 反应) ↓
穿越透明带( 透明带 反应:阻止多精入卵的 第一道屏障)
↓
进入卵细胞膜( 卵细胞膜 反应:阻止多精入卵
的第二道屏障)
雌原核
↓
雌、雄原核形成 雄原核
↓ 雌、雄原核结合( 受精完成 的标志)
受精过程
受精阶段总结
精子穿越细胞膜外的结构 雌、雄原核靠近
第一阶段 大量精原细胞 部分进行 染色体 复制和其他物质的合成
初级精母细胞
输精 管
附 睾
初级精母细胞
减数第一次 分裂
精子的获能概念
精子的获能概念精子的获能概念精子是生命的起源,是生殖细胞中的一种,负责在受精过程中与卵子结合,形成受精卵。
精子的获能(sperm capacitation)是指精子在途径女性生殖道时,经历一系列生理和生化变化,使之具备受精能力的过程。
这一过程对于精子完成受精至关重要,同时也是生殖医学和生物学领域中的研究热点之一。
精子的获能过程包括多个关键步骤,其中包括精子在男性生殖道中的储存和成熟,以及在进入女性生殖道后的适应性变化。
在男性生殖道中,精子需要经历一段时间的储存,以便使其成熟并获得受精能力。
随后,精子进入女性生殖道后,通过与生殖道分泌物接触和亲和性结合,发生一系列生理和生化变化,最终使得精子达到受精卵所需的状态。
精子获能的主要标志是精子膜的极性过程、乳酸脱氢酶的活性增强、蛋白酶的活性增强、精子表面蛋白的动态变化等。
具体来说,在精子获能过程中,精子膜对离子通道的响应性增强,导致钙离子内流增加,从而触发一系列细胞信号通路,促使精子发生大量生化反应,如蛋白磷酸化、蛋白酶活性增强等。
这些变化最终导致精子的运动能力增强和与卵子的结合能力增强,使得精子具备受精的潜能。
精子获能的过程受多种因素的调控,包括生殖道分泌物的影响、孕激素的作用、精子自身的生化机制等。
其中,生殖道分泌物如子宫颈粘液、输卵管分泌物等对精子获能过程起着重要的调控作用。
这些分泌物可以改变精子膜的离子通道响应性,影响精子的极性过程,从而调控精子的获能过程。
此外,孕激素如黄体酮对精子获能也有重要作用,它可以通过调节精子膜的蛋白磷酸化状态,影响精子的获能过程。
精子自身也能产生和释放多种生化物质,如前列腺素、蛋白酶等,这些物质能够调控精子的获能过程。
精子获能是生殖医学和生物学领域的研究热点,对于解决不孕不育问题、提高生殖医学技术的成功率具有重要意义。
研究表明,一些不育症患者的精子获能能力存在缺陷,导致受精能力降低。
因此,通过研究和干预精子获能过程,可以为这些患者提供有效的生育辅助技术,如体外受精、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等。
第二章 受精的机制-复习
此后不再表达。
ZP3的最主要功能:精子受体。 受体功能是由其肽链上O-连接的寡糖决定的。
Galactose Glu-NAc
O-连接寡糖集中分布于肽链的特定区域,不同物种 中在进化上差异显著。
生命体发展了多种机制防止多倍的染色体组 融合,最普通的办法是阻碍多精入卵。
海胆阻碍多精入卵的作用方式
海胆卵子细胞膜去极化——快速的阻碍作用. 卵子皮层颗粒的胞吐作用——较慢的阻碍作用 卵子细胞质降解额外精子的核酸或排出包含有额 外精子核酸的细胞质。
快速阻碍多精入卵—改变自身膜电位
海水中Na+>>卵子,而K+的浓度<<卵子。 精卵结合使得顶体的某种蛋白质激活,从而打开 卵膜上的Na+通道,导致Na+的内流,进一步导致 膜电位的上升。
ZP3基因外显子7编码的一段肽链上聚集的5个丝氨酸残
基的糖基化与精卵特异结合密切相关。
受精后,失去结合精子的能力。但可诱发皮层反应, 阻断多精入卵。
精子细胞膜上的三种受体: 精子细胞膜上的三种受体:
半乳糖结合蛋白sp56(56kDa)
可与ZP3分子上的半乳糖端部相结合。如果ZP3的一个 半乳糖基发生丢失或改变,精子将无法与卵子结合。
试管婴儿技术: 超数排卵 精子体外获能 体外受精(10万活动 精子,1~3个卵子) 胚胎移植
第三代试管受精技术
第一代:较为简单的体 外受精、培养 第二代:采用了胞质内 单精子注射
(ICSI,借助显微操作 系统将一个正常精子直 接注射到成熟的卵细胞 浆内),大大提高了成 功率。
精子获能的方法
精子获能的方法
精子获能是指精子在女性体内与卵子结合并成功受精的过程。
这一过程对于夫
妇双方来说都非常重要,因为它直接关系到生育能力和生育成功率。
而对于那些希望怀孕的夫妇来说,了解和掌握精子获能的方法是至关重要的。
下面将介绍一些提高精子获能的方法。
首先,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对于提高精子获能非常重要。
这包括戒烟限酒,避
免接触有害物质,保持充足的睡眠,均衡饮食等。
研究表明,吸烟和酗酒会对精子质量产生负面影响,而充足的睡眠和均衡的饮食则有利于提高精子的质量和数量。
其次,避免过度紧张和压力也是提高精子获能的重要方法。
长期处于紧张和压
力之下会导致身体激素水平失衡,影响精子的生成和质量。
因此,夫妇双方都应该学会有效地减压和放松,可以通过运动、听音乐、旅行等方式来缓解压力。
此外,保持适当的运动也可以提高精子获能。
适当的运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
增强身体素质,提高免疫力,从而有利于提高精子的质量和数量。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过度运动会导致身体疲劳,反而对精子质量产生不利影响,因此运动量要适度。
最后,定期体检和治疗也是提高精子获能的重要方法。
夫妇双方都应该定期进
行生育能力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治疗。
对于一些已经发现存在生育问题的夫妇,可以通过接受科学的治疗来提高精子获能,增加受孕的机会。
总之,提高精子获能是需要夫妇双方共同努力的事情,良好的生活习惯,缓解
压力,适当的运动,定期体检和治疗都是提高精子获能的重要方法。
希望夫妇双方都能够重视这一问题,共同努力,增加受孕的机会。
精子运动与受精的生物物理机制
精子运动与受精的生物物理机制生物的繁殖,离不开两件事:精子运动和受精。
这两个过程牵涉到生物物理学中很多基本知识和原则。
本文将分别从精子运动和受精两个方面来探讨这些生物物理学的知识和原则。
I. 精子运动精子运动是指生殖细胞精子在体外运动的过程。
在自然条件下,精子运动是方向性的,以向卵子移动为最终目的。
精子的运动能力是受其形态和结构限制的。
精子由头、颈、尾三部分组成,其中尾部是其运动的主要部位。
一般来说,精子的运动可以分为原位运动和活动性运动。
原位运动是指精子在静止时,仅在其头部附近出现短暂摆动,而尾部不活动的运动方式。
而活动性运动则是指精子在一定条件下,由原位运动而转换为尾部摆动的活跃运动方式。
活动性运动可以进一步分为前行运动和四面八方乱晃的“游动”。
造成精子运动的原因是一些物理、化学和生物学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下面简单介绍这些因素。
1. 粘度粘度是指液体对粘度计的弹性阻力。
液体粘度越大,阻力就越大,对精子的运动会产生阻碍,从而减缓或抑制精子的运动。
因此,粘度是对精子运动有很大影响的一个因素。
2. 温度温度是控制精子运动的另一个因素。
温度过低或过高都会对精子的正常运动产生负面影响。
在人体内,睾丸内部的温度比身体温度低1-2℃,这是为了使精子处于更适宜的运动环境下。
3. 离子浓度离子浓度是维持人体内环境稳定的一个重要因素。
不同的离子在不同浓度下会对精子的运动产生不同影响。
高浓度的钙离子和镁离子会促进精子运动;而高浓度的铜离子和铝离子则会对精子产生毒性影响。
II. 受精受精是指精子和卵子结合形成受精卵的过程。
在生物物理学中,受精是一种湿润接触现象,涉及到表面力学、电学和化学等知识。
1. 表面力学在受精的过程中,精子和卵子之间的接触是由表面力学原理引起的。
一般来说,表面张力越大,接触越难形成。
因此,两个具有类似表面张力的物质接触会比较困难。
精子和卵子之间也存在这样的问题,但通过液体介质的存在,表面张力被减小,从而使接触更容易。
精子在母畜生殖道内存活和保持受精能力时间的长短
二、卵子的运行及机理
1、卵子的接纳
卵泡液的粘附作用。 输卵管伞开放、充血。
输卵管及伞的运动。
2、向壶腹部的运行
卵子靠输卵管的蠕动和逆蠕动、黏膜及输 卵管系膜的收缩和纤毛活动引起的液流运行。 在壶腹部和精子相遇并完成受精过程。
3、卵子的滞留
受精卵的滞留时间可达2天左右。
4、卵子运行时间
卵子排出后运行至壶腹部时间较快,只需 7—15分钟,停留8h。
1、精子穿过放射冠
精子顶体释放出透明质酸酶,溶解粘连放 射冠细胞的胶质,使精子打开进入卵子的通道, 并接近透明带。
2、精子穿过透明带
精子穿越放射冠后,以顶体内膜附着在透明 带表面,依靠顶体酶的作用穿过透明带触及卵 黄膜。透明带对精子具有严格的选择性,通常 只有同特种的精子才能进入透明带内。
4、原核形成与配子配合
精子进入卵子后,卵子被激活并恢复减数分 裂(成熟分裂II),此时卵核和精子头部迅速 形成原核。在很短的时间内雌、雄两原核即合 并和融合为一体。雌雄原核染色体混合标志着 受精的结束和胚胎发育的开始。
第三节
一、卵裂
早期胚胎发育
卵裂:是胚胎细胞分裂增殖而胚胎体积无明显 变化的时期。
动物繁殖理论与生物技术
第五章、受精与早期胚胎发育
第一节
配子运行及其在受精前的准备
一、精子的运行及机理
精子在♀生殖道内的运行分以下几方面: 1、子宫颈内的运行; 2、子宫内的运行; 3、输卵管内的运行。
精 子 从 附 睾 到 受 精 部 位 的 运 行
1、在子宫颈内的运行
1、子宫颈是精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进入受精部位
意义:做顶体反应的准备和精子超活化,促进精子穿过
透明带。
生理学:生理题库(比较多)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共20分)1.Resting Potential静息电位:在安静状态时细胞膜内外存在的电位差。
2.Clotting Factor凝血因子:指血浆或组织液中参与血液凝固过程的物质。
3.Active transport主动转运:指细胞通过某种耗能过程,将物质由膜的低浓度侧向髙浓度侧转运的过程。
4.Sinus rhythm:由窦房节或静脉窦正常启博点所形成的心脏节律。
5.Pulmonary stretch reflex肺牵张反射:由于肺的扩张或缩小引起吸气抑制或兴奋的反射。
6.Microbial Digestion微生物消化:指通过胃内的微生物把食物中的营养物质分解小分子物质的过程。
7.Initial Urine原尿:经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后肾囊腔里的滤过液。
& EPSP兴奋性突触后电位:当兴奋性神经元兴奋性时,其末梢释放抑制性化学递质,递质与后膜上的受体结合后,使后膜对Na+通透性升髙,Na+内流,使后膜去极化,产生兴奋性突触后电位。
9.Hormone激素:由内分泌腺或散在的内分泌细胞所分泌的能传递信息的活性物质。
10.Sperm Capacitation:精子进入雌性生殖道后经历一系列变化而获得使卵子受精的能力,称为精子获能。
1.Excitability兴奋性:可兴奋细胞或组织受刺激时产生兴奋的能力。
2.Homeostasis稳态:机体内环境的变化在一立范用内维持动态平衡相对稳定的状态。
3.Crystalloid Osmotic Pressure品体渗透压:由晶体物质构成的渗透圧称为晶体渗透压eCardie Cycle: 心脏每收缩、舒张一次所构成的活动周期。
4.Heart Rate心率:每分钟心跳的次数。
5.Internal Respiration内呼吸: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的气体交换过程称之为内呼吸。
6.BER:消化道平滑肌在细胞在静息电位的基础上产生的缓慢的右律性的自动去极化的电位变化,称基本电节律,也叫慢波。
精子获能的分子机制
JI N Yi g n
( e I s iu eo s r& LieS in e, o t ia No ma nv r i Gu n z o 1 6 , a g o g, i a Th n tt t fLa e f ce c S u h Ch n r lU ie st y, a g h u 5 0 31 Gu n d n Ch n )
金 鹰
( 南 师 范 大 学 激 光 生 命 科 学 省 重 点 实 验 室 , 国 广 东 广 州 5 0 3 ) 华 中 1 6 1
摘 要 : 精子获能作为受精的前提 条件, 其机制 目前尚未完全研究清楚。 本文主要讨论了一些生化因子( : 如 血清、
Ca 、 O{ c — HC 、AM P、 TP 等 ) 生 理 因 子 ( :H、 电 位 、 由基 等 ) 精 子 获 能 中 的 重 要 作 用 。 P 及 如 p 膜 自 在
A b t a t: e m o e u a c a i m f s e m a a i t n i u c e ry i s r c Th lc l r me h n s o p r c p c t i s n l a l nma y a p c s Th s a tc e r v e o a o n s e t . i r il e i ws s me e f c i e f c o s a f c i g t e s e m a a i to i c u i g t e s r m l u i Ca , fe tv a t r f e tn h p r c p c t i n,n l d n h e u a b m n, 一 HCO; , AM P, a -c PTP , H , t . p ec
牛羊精子体外获能技术
养殖与饲料2017年第6期摘要精子体外获能是模仿体内获能的环境条件,经过一系列的生理、生化过程使成熟卵母细胞受精。
精子获能过程中发生了一系列的过氧化过程,产生了过量的氧自由基是导致体外受精率低下的原因之一。
本文主要介绍了体外受精用精子的筛选及抗氧化方法、影响体外获能的因素等。
关键词牛羊;精子;获能技术;抗氧化剂牛羊精子体外获能技术佟桂芝韩永胜宋斌黑龙江省畜牧研究所,黑龙江齐齐哈尔161005收稿日期:2017-04-01基金项目:现代农业肉牛牦牛产业技术专项(NYCYTX-38);齐齐哈尔农业攻关项目(NYGG-201524);齐齐哈尔市农业攻关项目(NYGG-201408);黑龙江省财政厅项目(201608)佟桂芝,女,1967年生,研究员,研究方向:反刍动物饲养及繁殖。
经过多年的研究,精子体外获能已取得了很大进展。
体外受精的体内、外环境的显著差异,导致体外卵子与精子的抗氧化能力显著低于体内环境。
由于抗氧化能力的不足,导致过量的氧自由基(ROS )对细胞结构和功能产生毒害作用,从而表现出受精率低下及异常受精现象。
1体外受精用精子的筛选及抗氧化方法精子体外受精时可以见到足够数量的精子围绕卵子,但是很多却不能受精。
这些变化的机理及对精子及卵子受精能力的影响还有待研究。
影响体外受精效果的因素有很多:受精液的成分、培养的气相、温度、氧气浓度、渗透压、过氧化物的清除、受精滴体积等。
对体外受精不利因素包括氧化应激和培养液成分。
精子获能必须先要对精液进行筛选,去除精清、死精等,为体外获能创造类似体内的获能环境。
1)上浮筛选精子法。
将精液加入获能液底部,然后静置在培养箱30~60min 。
目的是活力高的精子会上游到上层,吸出上层液后进行离心筛选,获得高活力精子。
在此操作过程中要避免室内的操作温度过低或过高,尽量避免日光、室内灭菌过程中紫外线消毒后及操作工作台内臭氧的排出,避免精子在抗氧化过程产生过量的氧自由基。
《畜禽繁殖与改良》 - 家畜的受精、妊娠和分娩 第10卷 (解析版)
中职《农林牧渔专业类》考卷第10卷5、家畜的受精、妊娠和分娩知识点训练卷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题3分,共36分)1.精子的获能过程是在( )完成的A.输精前B.精子与卵子结合前C.精子与卵子结合时D.精子与卵子结合后【答案】B2.精子在雌性生殖道内的存活时间比较短,马可以存活( )A.2 天B.6 天C.15天D.32天【答案】B3.不同家畜,精子获能时间不同,牛精子获能时间为( )A.1~5 小时B.2~3 小时C.3~6 小时D.4~7 小时【答案】B4.精子获能的主要部位( )A.子宫B.输卵管C.宫管结合部D.阴道【答案】C5.胎膜最外面的一层膜为( )A. 卵黄囊B.羊膜C.尿膜D.绒毛膜【答案】D6.( )的卵黄囊最明显,持续存在的时间也比较长A.猪B. 马C.牛D.羊【答案】B7.对家畜进行外部观察时,触诊其右膝腹壁的前方、欣部的下方来感受胎儿的“浮动”的是( )A. 牛B.猪C.犬D.羊【答案】A8.绒毛膜囊的形状为长梭形的是( )A.猪B. 马C.牛D.羊【答案】A9.当母猪娩出胎儿较多,产程较长,母猪阵缩无力时,为加强子宫的收缩,使胎儿较快排出,可皮下注射催产素( )A.15~20 IUB.10~15 IUC.3~6 IUD.5~10 IU【答案】B10.下列家畜中最易发生胎膜滞留的是( )A.猪B.马C.牛D.羊【答案】C11.下列家畜中,在分娩前有体温变化的是( )A.牛B.猪C.犬D. 羊【答案】A12.正常的胎向是( )A.横向B.纵向C.犬D.羊【答案】B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题5分,错选、漏选、多选不得分,共20分)1.下列动物中,胎盘类型是属于上皮结缔组织绒毛膜胎盘的有( )A.猪B.牛C.马D.羊【答案】BD2.在胎膜的四部分构成中,其中起着保护和润滑产道作用的有( )A.羊膜囊B.卵黄囊C.尿囊膜D.绒毛膜【答案】AC3.助产人员的主要任务有( )A.监视分娩情况B.产房的准备C.药品的准备D.护理仔畜【答案】AD4.下列激素可以促进精子运行的有( )A.雌性激素B.孕激素C.孕酮D.前列腺素【答案】AD三、填空题(本大题共6题,每空2分,共20分)1.一般不正常的胎向、胎位和胎势所造成的难产,可采用__________方法进行矫正。
第6章受精妊娠与分娩第一节受精(二)
(三)雌核发育和雄核发育
经精子激活后的卵子,由于未形成雄核, 仅由雌核发育成胚胎,称为雌核发育;卵 子被精子激活以后,雌核不发育,仅由雄 核发育成胚胎,称为雄核发育。这两种胚 胎发育后形成单倍体胚胎,在家畜中很少 发生
一、填空题 1.一般情况下,受精时精子依次穿过卵外围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三层结构, 进卵子后,精子形成___________、卵子形成 ___________,然后配子配合完成受精。 2.精子穿过透明带会发生___________________,精子进入 卵黄膜会发生______________________,都可以阻止多 精子受精。 3.异常受精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类型。 二、简答题 1.简述哺乳动物的受精过程。 2.谈谈阻止多精子受精的因素有哪些?
第6章 受精、妊娠与分娩
第一节 受精 (二)
(一)精子获能
公畜射出或采出的精子尚不具备受精能力,精子通 过母畜生殖道(子宫、输卵管)后,在形态和机能 上发生一系列的变化,并具有受精能力的生理现象 称为精子获能。
1.获能部位 精子获能是在母畜子宫内进行,最后在 输卵管内完成。 精子在宫管结合部停留时间最长,这是精子获能的 主要部位。
(一)精子溶解放射冠
受精前大量精子包围着卵子,获能精子与卵 子放射冠细胞一接触便发生顶体反应,顶 体内释放出透明质酸酶和顶体酶,以溶解 放射冠细胞的胶样基质,使精子接近透明 带。马的卵子在受精前甚至刚一排出时即 已裸露,这种情况下,精子一开始便接触 透明带。
(二)精子穿过透明带
穿过放射冠的精子,当头部接触透明带时,头部的 顶体具有能使透明带的质膜软化的酶,它为精子 钻入透明带接触卵黄膜溶解出一条通道,而精子 本身充沛的活动力,对推动它继续钻入亦起重要 作用。 当精子钻入透明带触及卵黄膜时,能使卵子从休眠 状态中激活过来,卵黄内的皮质颗粒内容物释放 出来,改变了透明带的性质,破坏了透明带上的 精子受体,阻止了其他精子的穿入,使后来的精 子不能进入透明带内,这种变化称为透明带反应, 可防止多精子受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子获能机理的探究摘要:射出的精子当经过雌性动物生殖道时必须经历生理变化,这样才能与卵子结合。
精子这一系列的生物和功能的改变就叫做精子获能。
积累的证据表明启动精子获能是从胆固醇流出精子质膜开始。
胆固醇的流出改变了质膜的通透性和流动性从而引起了钙离子的内流,离子的内流作为一个级联信号开启并导致了精子获能。
然而这个钙离子信号所产生的精确机制仍然不是很清楚,本文主要是通过其他人发表的文章探讨其机理。
关键字:精子;获能前沿哺乳动物受精是一件特殊复杂的分子事件。
为了和卵子结合,精子必须经历极大的改变,包括以下几方面:(1)在睾丸中形成和发育;(2)在附睾中成熟;(3)在雌性生殖道内获能;(4)最后是在受精前的透明带反应。
本论文主要讨论精子获能的机理。
哺乳动物的精子在刚射入雌性生殖道时,或从附睾取出时,并不具备受精能力,必需在雌性生殖道内经过一段时间,发生生理及形态学的变化才能获得受精能力,这一现象是被美籍华人科学家张明觉和澳大利亚科学家Austin 发现的,后来被Austin 称为精子获能(Sperm Capacitation)。
这一现象中精子发生很多生理生化改变,包括一些精子内部和表面的一些变化,如:精浆蛋白的移除、糖蛋白被吸收到精子的表面和精子质膜的改变[7]。
所有被研究过的哺乳动物的精子必须在雌性动物生殖道内停留一段时间才能获能[1]。
哺乳动物的精子也能在体外通过在某种包含能量物质,电解质和胆固醇受体(通常是雌性动物生殖道内的白蛋白)的化学物质中获能[12]。
哺乳动物的精子包含两个部分:(1)含有顶体的头部(头的前部)和顶体后环区域(头的后部);(2)包含主段,中段和尾段的鞭毛[2]。
精子的获能是通过一系列的膜性能的改变和精子头部和尾部多种酶激活从而激活细胞信号通路的结果[15]。
尽管精子获能只是发生在受精前的一个独立事件,但它的分子机制还不是很清楚。
本文主要通过谈论精子获能的信号传导通路和蛋白酪氨酸磷酸化来阐述精子获能机理。
生物体内和体外获能在性交过程中,数百万的精子停留在雌性生殖道内。
其中的大量精子细胞都会被淘汰;但是会有一小部分比例停留在其中的精子会迅速的通过高度褶皱和充满粘液的子宫颈。
子宫颈有三个作用:(1)阻止精清进入子宫;(2)排除形态不正常的精子和病原微生物;(3)为后来的运输储存精子。
一旦精子进入子宫颈,就会主动或被动的快速移动到子宫和输卵管[17]。
进入输卵管的精子会遭遇输卵管排出的卵子,发生透明带反应并与之融合。
精子体内获能的最初改变包括:(1)精浆蛋白的移除,糖蛋白被吸收到精子的表面;(2)经过雌性动物生殖道时精子表面分子的改变。
精子获能主要是精子质膜蛋白发生多种分子变化和甾醇类物质(主要是胆固醇)的变化改变了精子质膜的性质[1]。
胆固醇的流出改变了膜的通透性和流动性导致了离子的流入,从而激活了细胞内第二信使[1,4,15]。
总之,在获能的过程中,这些改变引起了精子蛋白激酶的激活,蛋白酪氨酸磷酸化从而激活精子。
Yanagimachi是第一个人使用超活化这个词来描述精子获能后那种活动性特别强和尾部挥动厉害的特性[1]。
超活化现在已经在所有被检验过的动物中都有所报道并且被认为是精子获能中鞭毛运动性的一个变化[3]。
尽管超活化的精子活力与获能过程有关,但这两个变化过程是被两种独立的机制调控的。
射出的精子或者附睾尾部的精子也能在体外进行受精,只需放在含有牛血清蛋白、能量物质和电解质的混合液中即能获能。
白蛋白是雌性生殖道内分泌的主要蛋白质,同时也是体内和体外获能的关键物质。
这种蛋白质被认为是通过促进甾醇类(主要是胆固醇)从精子质膜流出从而启动精子获能。
甾醇类物质的流出导致了膜性质的改变,增加了膜的通透性和流动性,造成了钙离子和碳酸氢根负离子的流入,同时激活了细胞内的第二信使。
正如上所述,钙离子和碳酸氢根负离子的流入启动了一个信号级联反应。
它包括以下几方面:(a)腺苷酸环化酶的激活和环磷酸腺苷(cAMP)的生成;(b)蛋白激酶A或者其它激酶激活;(c)精子分子的一个子集发生蛋白酪氨酸磷酸化。
因此,或许我们可以通过识别精子获能时或者获能过的精子的酪氨酸磷酸化分子来研究精子获能的信号通路。
除了胆固醇的流出和钙离子以及碳酸氢根负离子的流入外,另外一个导致获能的重要改变就是精子质膜的成分和分布的改变。
失去了胆固醇降低了质膜上胆固醇/磷脂的比例。
有证据表明精子获能前后精子质膜上的磷脂总量是没有变化的,但在质膜内外的分布却是有变化的。
更进一步说,有证据表明在精子获能时,精子质膜的磷脂发生甲基化[1]。
因此,我们有理由可以假设精子获能时质膜经历了一些生化变化并重新定位。
精子头部变化应该指出的是,只有获能的精子才能粘附在透明带完整的卵子上并发生透明带反应[1,4,5],这也与精子头前部表面发生很多改变相一致。
有趣的是,有证据表明获能的精子在凝集素结合的部分发生了改变[8]。
由于凝集素与糖基终端结合是高度特异性和亲和性,所以可以得出在精子获能时,精子头部的前部分表面区域的聚糖单位发生了变化。
确实我们已经证实了在培养基中获能的精子经历了膜的调整。
最终的结果是获能精子顶体内谷氨酸水解酶的暴露在表面。
一些顶体内的谷氨酸水解酶是谷氨酸蛋白[4]。
它们暴露在获能精子的表面预计会改变精子凝集素结合的性质。
精子尾部的变化积累的证据表明除了公猪外获能精子的鞭毛也会发生蛋白酪氨酸磷酸化[6]。
Urner使用莹光免疫的方法来定位小鼠获能精子,精卵结合和异性配子融合时的酪氨酸磷酸化蛋白[9]。
用这种方法证明了在小鼠精子获能时鞭毛的所有蛋白酪氨酸磷酸化都有增加。
有趣的是,他们还证明了鞭毛主段的酪氨酸磷酸化增加先于鞭毛的中段。
结合到透明带后,鞭毛的主段和中段区域都开始逐步磷酸化。
这个过程在人类精子获能的过程中也一样。
必须重要强调的是精子尾部的蛋白酪氨酸磷酸化是与获能精子运动能力及其活力相关的。
酪氨酸磷酸化抑制剂-A47是一种蛋白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当添加到体外获能培养液中,将抑制获能相关的蛋白酪氨酸磷酸化从而抑制精子活化。
精子尾部的活跃是相当重要的,它对精子穿越卵子周围的颗粒细胞和穿过透明带极其重要,是精子获能的一个重要标志。
应该注意的是尽管在精子获能时一些分子机制被说成是蛋白酪氨酸磷酸化,并被认为是调控精子获能的重要事件,但目前为止,这些描述都是很少。
早期的研究大都使用药理学的方法用抗磷酸化抗体去检验这些现象。
最近,磷酸化蛋白质分析法和基因敲除方法的应用为更好的识别和描述精子获能中酪氨酸磷酸化分子起到了促进作用。
这些方法的应用将会为雄性动物配子在获能中精子成分子集的蛋白酪氨酸磷酸化的生理意义带来新的深刻的见解。
信使调控系统大多数的研究推断:钙离子,碳酸氢根负离子和cAMP是调控精子获能的第二信使关键分子。
当牛的精液放在获能液中体外获能,精子内的钙离子增加6倍。
这种增加将会刺激钙离子依赖性ATP酶和腺苷酸环化酶,而这两种酶是涉及到信号级联的关键酶。
去掉获能液中的外钙离子,将阻碍精子获能但酪氨酸磷酸化依然进行。
这些数据表明钙离子在获能的其它事件中扮演着一个角色。
钙是通过钙结合蛋白以二价阳离子相互作用进行构架变化从而在精子获能中发挥作用。
这种离子间的相互反应在一些细胞信号通路上演绎着重要的角色,它们主要通过调节多种酶的生物活性,蛋白质和离子泵包括钙离子/钙调蛋白依赖性激酶来影响这些通路[11]。
最近的研究证明获能液中钙的存在时维持人类精子活力的一个必须因子。
为了证明在人类精子活力的钙离子调节上钙调蛋白激酶IV是否涉及到,Herr博士组在精子获能液中使用这种激酶的特殊抑制剂(KN62和KN93)或者它们的无效类似物(KN04和KN92)。
结果添加的抑制剂导致精子活动性逐渐降低,但没有改变精子的生活力,蛋白酪氨酸磷酸化和透明带反应,而无效类似物却没有这现象[13]。
在精子获能时,定位于精子鞭毛的激酶IV增加。
总的来看,这些数据证明了人类精子获能调控涉及到了钙调蛋白激酶IV[13]。
积累的证据表明精子获能时碳酸氢根负离子跨膜运动进入精子会使精细胞内的pH值升高[14]。
也有报道说碳酸氢根离子会刺激腺苷酸环化酶,通过合成增加使cAMP水平增加[16]。
cAMP的主要目的被认为是刺激PKA。
PKA是一个聚合酶,含有四个集团,包括两个调控的(R)和两个催化的(C)单位[18]。
这个聚合物(R2C2)相互依赖稳定存在。
有报道称两种PKA抑制剂可以抑制蛋白酪氨酸磷酸化同时抑制精子获能[10]。
所以可以看出PKA在精子功能中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有人提出PKA和PKC的交叉通路在精子获能和磷酸肌醇3-激酶(PI3-K)的激活中非常重要。
有趣的是,在获能时PKA的激活被认为是磷脂酶C的失活并阻止PKC的激活。
然而这个交叉通路激活了PI3-K。
在体细胞上,瘦素和胰岛素被认为是在PI3-K/PKB通路上反应,这个通路可调节新城代谢。
同样在体细胞上,瘦素和胰岛素还被报道称可以增加PI3-K的活性同时增加人类精子至少2个分子的酪氨酸磷酸化[19]。
这些数据暗示了PI3-K在精子获能的细胞信号中扮演了一个角色。
小结许多工作正在揭示精子获能的分子机制, 并试图得出这种生殖道外获能事件的统一模式。
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如下: 1.胆固醇从精子质膜上的移除是怎样进行调控的, 这种移动是如何启动细胞内信号的? 2.cAM P/P K-A 路径被激活和酪氨酸磷酸化上游调节的机制是什么? 3.酪氨酸残基磷酸化反应底物的属性是什么,这种底物的磷酸化达成获能的最终目的, 即超活化、完成顶体反应及受精? 这套复杂的信使调控系统无疑是非常独特的, 必将吸引着人们进行更为深入的研究。
参考资料:[1] R. Yanagimachi, in: E. Knobil, J.D. Neill (Eds.), The Physiology ofReproduction,Raven Press, New York, 1994, pp. 189–317.[2]E.M. Eddy, D.A. O’Brien, in: E. Knobil, J.D. Neill (Eds.), The Physiology ofReproduction, Raven Press, New York, 1994, pp. 29–77.[3] P. Olds-Clarke, in: B. Bavister, J. Cummings, E.R.S. Roldan (Eds.), Fertilizationin Mammals, Serono Symposium, Norvell, MA, 1990, pp. 91–99.[4] D.R.P. Tulsiani, A. Abou-Haila, C.R. Loeser, B.M.J. Pereira, Exp. Cell. Res.240(1998) 151–164.[5] D.R.P. Tulsiani, H. Yoshida-Komiya, Y. Araki, Biol. Reprod. 57 (1997) 487–494.[6] R.K. Naz, P.B. Rajesh, Reprod. Biol. Endocrinol. 2 (2004) 75–88.[7] R. Jones, in: S. Milligan (Ed.), Oxford Reviews of Reproductive Biology, OxfordUniversity Press, Oxford, 1989, pp. 285–337.[8] K.K. Ahuja, Dev. Biol. 104 (1984) 131–142.[9] F. Urner, G. Leppens-Luisier, D. Sakkas, Biol. Reprod. 64 (2001) 1350–1357.[10] P.E. Visconti, J.L. Bailey, G.D. Moore, D. Pan, P. Oldsp-Clarke, G.S. Kopf,Development 121 (1995) 1129–1137.[11] M. Bendahmane, C. Lynch II, D.R.P. Tulsiani, Arch. Biochem. Biophys. 390(2001) 1–8.[12] S.K. Davis, Biochim. Biophys. Acta 558 (1979) 257–266.[13] C.I. Marin-Briggiler, K.N. Jha, O. Chertihin, M.G. Buffone, J.C. Herr, M.H.Vazquez-Levin, P.E. Visconti, J. Cell Sci. 118 (2005) 2013–2022.[14] C. Uguz, W.L. Vredenburgh, J.J. Parish, Biol. Reprod. 51 (1994) 1031–1039.[15] D.R.P. Tulsiani, H.-T. Zeng, A. Abou- Haila, Soc. Reprod. Fertil. Suppl. 63(2007)257–272.[16] P.E. Visconti, J.P. Muschietti, M.M. Flawia, T.G. Tezon, Biochem. Biophys.Acta1054 (1990) 231–236.[17] S.S. Suarez, M. Drost, K. Redfern, W. Gottlieb, in: B.D. Bavister, J.Cummins,E.R.S. Roldan, (Eds.), Serono Symposium, Norwell, MA, Fertilization in Mammals, 1990, pp. 111–124.[18] M.A. Nolan, D.F. Babcock, G. Wennemuth, W. Brown, K.A. Burton, G.S.McKnight, Proc. Natl. Acad. Sci. USA 101 (2004) 13483–13488.[19] S. Aquila, M. Gentile, E. Middea, S. Calatano, S. Andò, Endocrinology 146(2005) 552–5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