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管理 第九章

合集下载

班级管理——第九章

班级管理——第九章
第九章 小学班级管理研究
第一节 小学班级管理与研究
• 一、在管理中研究,在研究中管理
“教师不仅把自己的知识传授给儿童,而 且也是儿童精神世界的研究者。” —— 苏霍姆林斯基
• 二、班主任研究目的主要有两类 • 发展理论 • 解决实践中的问题
第二节 班级管理者的研究
• 一、班级管理者研究的定位 本班管理实践问题的解决 二、班级管理者研究课题的选择 管理对象;管理目标与思想;班级组织管理;班 级活动管理;班级教育力量管理;管理者自我 管理。 三、研究方法选择 行动研究法
综合实践活动
各学习小组自选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题进行综合实践 调查活动。
第三节 行动研究
一、什么是行动研究 是一种实践研究方法,在实践中研究,在 研究中实践。 二、什么是行动研究法 情景的参与者基于实际问题解决的需要, 与专家、学者或参与人员共同合作,将问题发 展成研究主题,进行有系统的研究,以讲求实 际问题的解决的一种研究方法。
行动研究的步骤
发现问题——确定课题——探讨课题— —制定行动研究方案——实施方案—— 评价行动结果

第九章 班级管理

第九章 班级管理

2、班级教育内容各系列之间的相互关系 3、班级教育内容体系的纵横坐标系统p399 (三)制定班级教育内容体系的依据和原则 1、构建班级教育内容体系的依据 (1)班级社会化功能 (2)学生身心发展规律 (3)各级教育行政部门颁发的有关文件 (4)学校教育自身的规律 2、建立班级教育体系的基本原则 (1)人的个性与社会性相统一原则 (2)发扬民族文化优良传统与体现当今世界现 代化要求相统一的原则 (3)教育内容的系统性与渐进性相统一的原则
二、班级教育的内容体系 (一)班级教育内容的规范化 由于众多差别,全国不可能形成一个统一规范, 但可以构建一个纲要式的框架,各地根据框架进行 创造性设计。 (二)班级教育内容的基本结构 1、班级教育内容的系列 (1)行为规范教育系列 (2)心理品质教育系列 开朗、活泼、合群、敢于表现自己,有心理传授 能力。 (3)集体主义教育系列 (4)公民素质教育系列 (5)现代文明教育系列
(三)班主任工作系统的合力性结构特征 班主任工作系统的运转,是在班主任与学生共同 作用下,以师生双方的合作为动力来推动的。这种 合力作用,就是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 的有机结合。(合力性结构特征示意图见p392页)
决策性工作 教 师 主பைடு நூலகம்导 作 用 学 生 主 体 作 用
协调性工作
事务性工作
(3)结合学习任务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工作。 (4)做好个别学生的教育工作。 (5)开展课外教育活动。 (6)协调、统一各方面德育力量。 其中:(1)、(4)是共同基础。(3)、(5) 属于班级教育范畴。(2)、(6)属于班级管理范 畴。 2、班级教育与学校其他教育 (1)班级教育与学科教育 班级教育具有践行性、感性和直接性特点,而学 科教育以知识为载体,具有理性和间接性特点。 (2)班级教育与思想政治课教育 前者内容广泛,而后者以思想政治为核心,以知 识结构为依归。

第9章 幼儿园班级管理PPT课件

第9章 幼儿园班级管理PPT课件
6
高效性原则 要求以最少的人力、物力和时间,尽可能地使
幼儿获得更多,更全面,更好的发展
班级管理目标的确定要合理,计划的制定要科学 班级管理计划的实施要严格和灵活 班级管理方法要适宜,管理过程中重视检查反馈
7
主体性、整体性原则主要涉及管理思想,参与 性和高效性原则主要涉及管理方法,四者关系 密切,不可分割
教师作为管理者具有自主性、创造性和主动性 幼儿作为学习者具有主体地位
整体性原则
教师对班级的管理不仅是对整体的管理,也是对每个幼儿个 体的管理
教师应该充分的利用班级作为一个集体的熏陶作用和约束作 用
班级管理不只是人的管理,还涉及物、时间、空间等要素的 管理
4
参与性原则 教师在管理过程中不以管理者身份高高在上,而是要
一般认为,幼儿园班级环境主要包括创设良好 的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两个方面
18
环境与教育目标一致的原则 适宜性原则 安全性原则 幼儿参与性原则 创造性原则
以多种形式参与到幼儿的活动中去,在活动中民主、 平等的对待幼儿,与幼儿共同展开有益的活动
教师参与活动应注意角色的不断变换,以适应幼儿活动的需 要
在某种场合教师参与活动要根据幼儿的需要,取得幼儿的许 可
教师参与活动中,指导和管理要适度
5
案例:
大班纸牌游戏活动。开始时,老师发现乐乐只是坐在一旁看小朋 友们玩,就问:“怎么不跟小朋友一起玩啊?”乐乐看看其他小 朋友有的在找同样花色的,有的在搭高,说:“我觉的这没意思 。”“哦?哪你想怎么玩啊?”老师问到。乐乐看了老师一眼, 他向小朋友建议到:“要不我们来玩接龙吧”。小朋友见有新的 玩法,都很高心的来玩了。
班级保教人员共同制定各项教学活动的组织形式及常规,建 立班级教育活动的运转机制

第九章 班级管理

第九章 班级管理

第九章班级管理第一节班级管理概述1、班级管理的含义、功能(作用)?班级管理:班级管理是班主任按照一定的原则和具体要求,对班级中的各种资源进行计划、组织、协调、控制,以实现各种共同目标而进行的管理活动。

根本目的:是实现教育目标,使学生得到充分的、全面的发展。

功能(作用):(1)提高学习效率,实现教学目标;(2)维持班级秩序,形成良好班风;(3)锻炼学生能力,提高自治水平。

2、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1)班主任是班级管理中的组织者和灵魂;(2)班主任是学生集体的组织者、领导者和教育者;(3)班主任是保证各种影响协调一致的协调员;(4)班主任是联系班级与班级的、班级与学校的纽带。

第二节班级管理的过程和原则1、制定班级管理计划的一般步骤?(1)明确教育目标的要求,认识组织开展班级活动的意义;(2)分析班级情况,掌握学生身心发展特征,了解学生的需求;(3)构思班级活动计划的基本框架;(4)就活动计划的基本框架交全体学生或班干部讨论,由学生参与制定计划,确定班级活动计划的思路;(5)将比较完善的活动计划写成文字,并予以公布。

2、班级管理的概念及其原则?含义:是根据班级管理规律和实践经验制定的,班主任在开展班级管理时应遵循的基本要求。

原则:(1)科学性原则;(2)民主性原则;(3)自觉性原则;(4)整体性原则;第三节班级管理的内容1、班集体的特征与作用特征:是由班主任带领学生有意识创建的并具有积极作用的集体。

(1)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与明确的奋斗目标;(2)健全的组织机构与坚强的领导核心;(3)严格的规章制度与严明的组织纪律;(4)正确的集体舆论与良好的班风。

作用:(1)形成学生的集体意识;(2)培养学生的社会交往与适应能力;(3)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

班级管理 - 第九章 行动进阶:自觉探索三段发展历程

班级管理 - 第九章 行动进阶:自觉探索三段发展历程
我们选择的是: 让学生坦陈真实看法,鉴别书刊内容,探讨它们吸引人的原因,思考对策。大家发现,学 生在校生活缺乏激情,课余文化生活缺乏引导,这些书的内容比较时尚(与一些歌星生活或动画片有密切关 系),都是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
针对这些情况,经过讨论,同学们决定在班级中扩大图书角的作用,让每一位同学推荐好书,在图书角交 换阅读,开展读书节、书评比赛、与老师平等交流等活动,鼓励学生追求高尚的欣赏品位。这对于形成积极向 上的集体氛围,共同提高精神品位起到了重要作用。
“当了干部后,我有一种光荣感并且肩负着一系列的责任感。……在同学们的支持下,我出了第一期黑板报, 还很成功。当黑板上写着‘主编: C同学’时,我十分自豪、欣慰地看着自己和同学的劳动成果。”“班级就 像我们第二个家。”
一、 组织建设追求合作成事
(一) 不仅关注常规秩序,更关注班级生活规范的内化过程 (二) 不仅关注岗位建设,更关注班级生活质量的提升
见证民主型班级三个发展阶段的典型案例
民主型班级第一阶段(自发尝试期)的特征分析
第一节
自发尝试期—— 自主解决发展问题
民主型班级第一阶段(自发尝试期)的特征分析
一、 组织建设关注成事成人
(一) 系统梳理班级事务, 开发班级工作岗位
(1) 丰富班级工作岗位内涵。 (2) 拓展班级工作岗位的外延。
二、 主题活动彰显自主活力
(一) 不仅关注真实体验,更要着力创生成长体验
案例
怎样敞现学生的体会?
以前面介绍过的“在成功中享受快乐”这一主题活动“大项目”为例,最初的设想是直接呈现一次集体活 动的场景,用一些套话来表达、交流一些表层感受。这是常见的,但也是平庸的班会情形。在课题组的进一步 研讨中,我们看到: 学生不是仅仅为了完成一件任务(实践活动)而去开展活动的,因为他们在活动中有“精 神生命成长”的体验;相应地,班会主题应该突出“成长体验”。这也与初二年级学生自我意识正在形成、急 需丰富的体验来完善它等成长需要密切结合。

第九章 班级管理

第九章 班级管理
3
二. 班级的功能 (一) 班组织的社会化功能 1. 传递社会价值观, 指导生活目 标 2. 传授科学文化知识, 形成社会 生活的基本技能 3. 教导社会规范,训练社会行 为方式 4. 提供角色学习条件, 培养社会 角色
4
(二) 班组织的个体化功能 1. 促进发展功能 2. 满足需求功能 3. 诊断功能 4. 矫正功能
7
三. 班集的培养
(一) 确定共同奋斗目标 1. 目标的作用: 导向,激励和凝聚的 作用 2. 目标的层次: 远期,中期和近期
8
(二) 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 1. 活动是班集体形成,巩固和发展的 基础. 2. 活动促进成员间了解和交往 3. 活动促进分工协作, 激发责任感和 集体主义精神
9
(三) 培养班干部, 形成集体的领导核心 1. 选择和培养并重 2. 结构合理 3. 有明确分工 4. 创造角色, 让更多学生得到锻炼 5. 利用好非正式群体领袖 6. 给予班干部充分施展才华的机会
5
第二节 班主任与班级管理
一. 班主任的角色作用 (一) 班集体的设计者,管理者 (二) 是实现教育目的,促进学生全 面发展的核心力量 (三) 是沟通学校,家庭和社会三方 面教育力量的桥梁
6
二. 班主任工作的方法 (一) 了解自己的工作对象 (二) 把握学生特点, 因材施教 (三) 做好个别教育工作 (四) 协调各种教育力量 (五) 正确评定学生 (六) 做好班主任工作的计划和总结
10
(四) 培养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 (五)发挥好集体的教育作用 (六) 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 (七) 协调人际关系 1)责任依从关系 2)情谊性关系
11
思考题
1. 如何理解班级的概念? 2. 结合自己的班级生活谈谈班级的功能. 3. 班主任承担哪些角色? 4. 班主任应如何进行班集体建设?

班级管理第九章

班级管理第九章
在学校实施的教育教学活动或者学校组织的校外活动中,以及在学校负有管理责任
的校舍、场地、其他教育教学设施、生活设施内发生的,造成在校学生人身损害后
果的事故。
3、校外人为灾害
指发生在校外的一、班级可能面对的突发事件 1、多发事件
由于班级正气没有树立或学生从前段班级带来的不良习气或受校外
施救,视学生伤势轻重组织送至校医室或医院救治,并迅速告知学 校领导。事后配合其他部门进行调查,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与心 理辅导老师或其他教师一起商讨化解学生心理问题的方法,通过各 种方式疏导学生情绪,引导学生学会吸取经验教训。
Thank you for listening
不良影响等等,在班级生活中出现了一些非常态的负面问题,这些 事件较常发生,对事件主角不但有多方面的影响,也在一定程度上 对全体班级成员心理、班级氛围都带来一定影响。
2、偶发事件
较少发生,但影响力强。如:班级成员自杀、意外伤亡、班级爆发
传染病或中毒事件等等。
一、班级突发事件
(三)发生在校外或学生家庭的突发事件 1、自然灾害类 2、家庭成员冲突类 3、校外活动中的突发事件
二、突发事件的预防
一般而言,突发事件是难以预防的,但一些人为
性的突发事件都有一些共同的规律,因此,可以 通过相应的措施尽可能减少其负面影响。
二、突发事件的预防
(一)、班级突发事件的预防
1、树立良好的集体价值认知与情感 2、组织有益于班级和学生个体健康的活动 3、在常规管理中建立相关的应急应对机制 4、设计班级活动时要考虑各种可能发生的因素


a、制止情况进一步恶化 b、及时全面了解真实的情况与事件根源,全面考虑各种应对方案
B、伤害性事件的处理步骤

教育学第九章班级管理

教育学第九章班级管理

3、班级中典型的群体行为 • 反抗行为 教师与个别学生 “反学校文化” 来源:学生群体中逆反心理 • 从众行为 群体压力,个体知觉、判断、信仰和行为与 群体一致
• 时尚趋求行为 对时尚追求要适度 • 嫉妒行为 缺点:(四种)不利于学生发展 优点:正确引导可以促进健康竞争
四、班级管理的内容 班级组织目标的建设 1、班级组织建设 班级组织结构的建设 班级组织规范的建设
2、班级文化建设 班级物质文化建设 班级制度文化建设 班级精神文化建设
3、班级活动建设
一、活动目的: 班级多数学生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要培养高素质 人才、高素质公民,帮助学生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 势必要从良好的行为习惯抓起,为此我班组织了《习惯决定 命运》的主题班会。 二、活动准备: 1.确定班会主题。 2.确定班会重点:养成良好习惯,对自己负责,对家庭负责, 对社会负责。 3.主题班会形式:学生自己组织,主动交流;学生自导自演小 品《你抽烟吗?》;播放视频《学习习惯比考试成绩更重 要》。 4.确定本次班会的主持人和策划者。 5.由主持人和策划者规划班会详细流程,组织学生收集一些关 于习惯的图片、资料以及视频文件或相关案例(最好是发生 在我们周围的现象)来说明好习惯、坏习惯对命运的影响, 设计主题班会中的活动项目,包括安排一些学生小品、录音、 视频等,充实主题班会。 6.制作班会课件。整个准备过程中,学生可以随时征求老师意 见,加以修改和完善。
• [场景二](第一个学生出去。一会儿第二个学生进来。) 学生用食指和拇指接住。 • 老师又说:“蘸 点 儿 番 茄 酱吧。” • 老师取出一小碟番茄酱,学生蘸了一下,蘸多了,于是轻 轻地在碟子边上弹了弹。 • [场景三]( 第三个学生进来。)学生用拇指和食指接住。 • 老师又说:“蘸 点 儿 番 茄 酱吧。” • 学生蘸了一下,蘸多了,轻轻在碟子边刮了一下。 • 老师说:“好了,没事了。再拿几根给你同学吃吧。” • 学生默默地拿了两根,回头边往外走边把薯条夹在耳朵上。

第九章 幼儿园班级管理

第九章 幼儿园班级管理
许多事情都表现出强烈的兴趣。 (2)大班幼儿归属感强。 (3)大班幼儿的责任心明显增强。 (4)大班幼儿特别重视结果。
四、对5-6岁幼儿的管理
第二节 幼儿班级生活的年龄特点与指导
2.大班班级的生活管理内容 (1)进一步加强常规教育,逐渐养成幼儿良好的习惯。 (2)要培养幼儿自我管理的能力,让幼儿学习管理自己,包括管理自 己的行为,自己的生活,自己的物品,自己的语言等。 (3)要让幼儿学会正确处理自己与集体之间的关系,意识到自己是集 体中的一员,应该遵守集体规则与纪律,增加责任感,在活动时不仅考 虑自己,也要考虑他人,教师应组织集体竞赛等活动激发幼儿的集体意 识和责任感。 (4)要为幼儿入小学做准备。
第三节 幼儿行为辅导
一、幼儿行为辅导的概念
第三节
幼儿行为辅导
1.幼儿行为辅导与行为塑造、行为矫正 幼儿行为辅导主要指对幼儿在发展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行为
进行人为的干预。干预不仅是对幼儿的不良行为进行预防和 矫正,也包括对幼儿良好行为的塑造、支持和鼓励。
一、幼儿行为辅导的概念
第三节
幼儿行为辅导
2.对幼儿进行行为辅导的必要性 (1)通过对幼儿行为的辅导使幼儿的良好行为习惯得到
一、对幼儿园班级的理解
第一节 幼儿园班级管理的组织
幼儿园班级,是幼儿园的“细胞”,是幼儿园进行保教 活动的基本单位。
它的组织成效与幼儿园这个大系统休戚相关,具有相互 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班级管理工作的好坏可以反映出幼 儿园办学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幼儿身心的健康成长。
一、对幼儿园班级的理解
第一节 幼儿园班级管理的组织
学前教育学
22423218
1
2
第九章
3
幼儿园班级管理
幼儿园班级管理的组织 幼儿班级生活的年龄特点与指导 幼儿行为指导

第九章班级管理与班主任工作

第九章班级管理与班主任工作
解决学业不良的方法:
第一,激活学习动机。 第二,消除厌学情绪。 第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第四,改进学生评价方式。 第五,改善班级环境,促进班级人际互动。
班级个别指导
三 三、品行不良的预防与矫治(学生失范行为二)
了解情况 分析原因 采取策略 反馈调节 巩固强化
一旦不良品行已经发生,就要
正视这矫既种治成分是的析否现包有实括效,以,然上需后陈要采述对取的学有各效 方种式主矫,客治包观不括原良观因行察和为事行的情为策发略生甚的多场直,景、 把倾接如处生观握听诱察罚随强事当因。、后化情事的示的(发者分范日或生的析、常消的自。创行弱准我设为)确陈情进时述景 行间 等等 持、 ,。 续耐 以心 便 设法了解、澄清事情的真相。
源于班级组织的个人层面的人际关系,是学生在共同的学习与活动中基于 成员间的需求、能力、特点的不同,并从个人的好感出发而自然形成的。 有四种类型:积极型、娱乐型、消极型、破坏型。
二者同时发生作用,相互影响,相互制约。
第一节 班级组织
三 班级组织的结构
(二)班级组织的的角色结构
常成对出现,成为对偶角色。角色具有多重性。 教师应以全面、发展的眼光教育、引导、评价学生;要善于转换角色。
对学生产生全面影响的教育因素 教学生学习做人、做事 以自身行为向学生提供教育信息,为学生提供形象示范 靠自己的威望激发学生接受教育,形成自我教育的能力
班级的领导者 明确自己不是单纯的管理者,而是在教育的同时行使管理和育人之职 班主任要经常找机会接触班级成员
二、班主任建设和管理班集体的操 作方法
(四)指导学生学会学习
学习动机、兴趣、情趣、意志 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想象力 动手操作能力、自学能力
第二节 班级管理的内容

教育学 第九章 班级管理与班主任工作

教育学 第九章 班级管理与班主任工作

校長
17
福建中學(小西灣) 1F 班 班長、科長、行長和同學的職責和約章 環保班長 1. 為環保學會的當然會員,負責統籌和推展班級的環保衛生工作。包括班際清 環保班長 :統籌和推展班級的環保衛生工作 潔比賽和節能比賽。 2. 環保班長要把當天值日生的班號寫在黑板的右下角。 活動班長 :統籌和推展班級各類課外活動 3. 督促同學在不開冷氣時,可以開窗保持空氣流通。 紀律班長 :督促同學遵守紀律 4. 督促同學在開冷氣時 ,一定要保持課室門窗常關。 5. 督促班值日生和所有同學完成當天的回收事宜, 包括所有同學應合力保證課 學術班長 :統籌和推展班級的學術活動 室清潔和將自己的廢物分類 ,盛水膠樽應倒去水後放入膠樽回收箱;廢紙應放入廢 紙回收箱,不能回收的廢物應放入課室垃圾桶; 而值日生每天必須清理課室的回收 藝術班長 :統籌和推展班級藝術活動 膠箱,廢紙送地下雨天操場廢紙收集籠 ;空膠樽倒入每層樓洗濯室牆角的膠樽收集 袋;並清洗弄污的收集膠箱。 資訊科技班長 :統籌和推展班級資訊科技活動 6. 將環保學會舉辦的活動和環保知識, 向同班同學宣傳, 提高同學環保意識。 7. 完成班主任所指定的班級環保工作。如領導班級環保小組管理班的環保設施 科代表 :負責和科任老師溝通, 執行交收功課事宜
姓名 編號 1 自開學以來你天天準時回校上課嗎? □是 □否(遲到 次) 2 自開學以來你是否交齊功課?□是□否(欠交 次) ↘下月能否有改善? □能 □不能 3 過去一個月上課表現如何? 留心聽講 □時常 □偶然 □極少 參與討論 □積極主動 □老師問才答 □不回答 上課時未經老師同意不離座 □是 □否 上課時未經老師同意不說話 □是 □否 老師不在課室時 □經常大聲喧嘩 □偶然談話 □安靜 19
第九章 班级管理与班主任工作

《班级管理理论与实践》9.第九章师生沟通的艺术 教学课件

《班级管理理论与实践》9.第九章师生沟通的艺术 教学课件
• 我向信息是把学生行为的责任留给学生自己 去承担。
我向信息比你向信息更能有效地面对学生
• 具有促使学生愿意改变自己的行 为的高度可能性
• 包含最小程度对学生的否定评价 • 不损害师生关系
教师是一个真实的常人
• 我向信息使学生把教师当作 一个真实的常人来看,一个 会感到失望、难过、愤怒、 恐惧,也有缺点和弱点的真 实的常人,一个和学生相似 的常人。
• 在师生关系中,教师的一言一行,教师的 思想、态度和对人际关系的理念对学生都 有深刻的影响。
一、同理心—与学生沟通的前提
• (一)什么是同理心 • 站在对方的立场去了解对方;了解导致这种情形的
因素;把这种对对方的设身处地的了解让对方知道。 • 同理心是沟通方暂时放弃自身的主观参照标准,尝
试从对方的参照标准来看事物。 • 理解同理心应注意两点: • 同理心不等于了解对方。 • 同理心不等于认同或赞同对方的行为和看法。
你向信息——师生沟通中常见的错误表达式
• 你向信息往往是基于个人的主观意识过强, 忽略了对方的感受,不留余地说出对别人的 评价,结果造成对方的不悦,这种表达方式 容易变成责备、命令的口吻,使对方抗拒、 畏缩。
• 你向信息是一种不接受语言。(把责任推 给对方;不接纳;责备)
二、师生沟通的策略
• (一)教师掌握我向信息的表达方式 • 1、何谓我向信息 • 情景1:小明你总接嘴,老师觉得上课很
思考: (一)在你(指教师)与学生沟通之
间,有什么困难不能解决? (二)你(教师)对鼓励你的学生与
你和谐相处做过哪些事情?
四、师生沟通的涵义
• 1、教师所做的每一件事情都是在与学生沟通。语言 与非语言、有意传达与无意传达,包括语言、手势、 表情及仪表、着装等。因此,师生之间的沟通是师 生双方整体信息的沟通,是每时每刻在不断进行的。

第九章 班级管理的主体

第九章 班级管理的主体
。 5.班级活动开展积极,在各级各类比赛中获得好成绩。(集
体有区、市级以上荣誉优先考虑。) 6.所教班级的教学成绩优良或进步较大,学风好或有明显改
进。 7.教室环境、班级财产保护好,卫生好。 8.班级学生无重大违纪行为,社会的反响良好。 9.具有大胆实践探索的精神,主动积极地投身与教科研工作
,每学年均有一篇以上文章获得校级以上荣誉。
③班级群体的发展状况,如班级组织、班级规范、人际 关系、班级舆论、班风、班级传统等;
④班级日常行为表现,如学习习惯、课堂内外的纪律等 。对于一个新组建的班级,主要是侧重于对第一项内容的把 握。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给您一个智慧的人生
(2)了解和研究班级个体的主要内容 ①学生的基本情况,如性别、年龄、身体状况、兴趣爱好、 个性倾向等; ②学生的社会关系,如家长职业、家庭经济状况、家庭结构 、家庭关系、家庭所在的社区环境等 ③学生的学业和品德状况,如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学习性 向、智能发展水平等; ④学生的品德形成与社会性发展状况,如行为习惯、人际关 系、人际交往方式、思想道德面貌等
第九章 班级管理的主体
第一节 班主任工作
一、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的地位与作用(角色)
管理者 班级建设的设计者;
班级组织的领导者
教育者 全面发展的指导者
服务者
朋友
协调者 各方面教育力量的组织者:联系班任教师 的纽带,联系班级与班级、班级与学校的纽带;沟 通学校、家庭、社会的桥梁
陪伴者
研究者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给您一个智慧的人生
3、每天课间操必到操场维持 班级纪律并监督学生做操情况 (即督一督)
2、每天必须亲自去检查班级 包干区和教室的卫生情况(即 走一走)
4、每天课间时间必须到教室 组织班级学生(即看一看)

第9章班级管理的效能与评价

第9章班级管理的效能与评价

第三节 班主任评价的实施
班主任的评价对班级学生的发展和班级的 建设具有重要的作用。
一般而言,班主任评价,包括: 1对班级学生行为的评价 2对班级建设的评价
班主任评价
方式:观察、访谈(定性分析)、问卷、测量、 统计(定量分析) 评价方法: 传统——表扬、批评、奖励、惩罚、操行评定、 评选“三好生“等 教改新理念——“发展性”评价
二、班级管理有效性的特征
1.有组织成员共同的目标 2.健全的管理组织 3.良好的人际关系 4.正确的集体舆论
实现班级有效管理的途径
(一)班级目标的合理定位 (二)拥有积极地教育情感 (三)形成班级的核心力量 (四)建设班级的规章制度 (五)有计划地开展班级活动
第二节 班级工作的评价体系
一、班级工作的评价意义 诊断作用 导向作用 调节作用 发展作用
2、 巧用网络名言,把亲切、机智写进评 语。 多帅的小伙,你是高一(3)响当当的学习 委员: 在你面前,聪明已欠费,好学已停机,优 秀的成绩不在服务区,真诚的付出似乎无 法接通,雄纠纠的誓言已成空号,一要都 已关机,而别人只能望你而兴叹。你骄人 的成绩让人艳羡,你质朴的为人让人信服!
3、采用各种修辞,将文采、睿智写进评语。 你有牛的沉稳性格,有君子兰般馨香的微 笑,有勾践灭吴的勇气和毅力! 如鹰之迅疾,如泰山之沉稳,如松鼠之灵 动,如炉火之热情。
一、“爱心” ——平时要注意深入观察,了解每一位学 生,在写评语时学生的音容笑貌、性格特 点,就象肖像一样在眼前闪现,然后用恰 到好处的笔触写下真实的评价。 还可采用“你”这个第二人称称呼。
会弹吉他的刘阳同学: 你从外地来这儿上学,但是特别自立, 自强,适应性极强,开学不久,你就以高 度的热情迎接着生活,也极力改造着生活, 在你面前,生活永远阳光灿烂。快乐真诚 活泼坦荡,有才艺有个性,还有那么多的 特长,能坦然面对生活的困境,凭这一点, 你的路途会越走越宽的!学习上的你显得 自控力欠佳,好动,静不下心,心劲不足, 期中考试失利就是明证,新的一年,希望 你在哪跌倒就在哪爬起来,展示出最优秀 的自己!

第九章 班级管理与

第九章  班级管理与

三、班主任的自我教育
• 1、主动构建新型的知识结构 • 2、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 • 3、有较高的教育理论素养 • 4、有较强的人格魅力 • 5、有自我教育、自我约束的能力
三、班级组织Biblioteka 结构• (一)班级的正式组织和非正式 组织 • (二)班级组织的角色结构 • (三)班级组织的信息沟通结构 • (四)班级组织的规模
四、班级组织的特点
• 1、班级组织的目标是使所有的学生获得 发展 • 2、班级组织中师生之间是一种直接的、 面对面的互动 • 3、情感是班级组织中师生之间、生生之 间的纽带 • 4、师生交往的多面性 • 5、班主任和教师需要用自己的人格力量 来组织班级活动
(四)建构“开放、多维、有序”的班 级活动体系 • 1、活动主题的确定要贴近社会生活 • 2、活动内容的选择和组织要能适应 并促进学生的发展 • 3、活动类型要丰富多样,为学生发 挥潜能提供舞台 • 4、明确活动中“主体地位”与“主 导作用”的关系
(五)营造健康向上、丰富活跃的班级 文化环境 • 1、营造文化物质环境 • 2、营造社会化环境 • 3、营造良好的人际环境 • 4、营造正确的舆论和班风 • 5、营造健康的心理环境
二、班级制度管理
• 班级中存在着各种比较严格的规章制 度,这是维护班级正常教育教学活动 的保证。班级制度管理的内容主要有 两种: • (一)成文的制度 • (二)非成文的制度
三、班级教学管理
班级教学管理的内容包括: • 1、明确班级教学管理的目标和任务 • 2、建立有效的班级教学秩序 • 3、建立班级管理指挥系统 • 4、指导学生学会学习
五、班级组织的功能
• (一)班级组织的社会化功能 • 1、传递社会价值观,指导生活目标 • 2、传授科学文化知识,形成社会生 活的基本技能 • 3、教导社会生活规范、训练社会行 为方式 • 4、提供角色学习条件,培养社会角 色

第九章 班级管理

第九章 班级管理

第九章班级管理简述班主任的主要任务。

答:《中学班主任工作暂行规定》规定了班主任的基本任务:按道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要求,开展班级工作,全面教育.管理.指导学生,使他们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体魄健康的公民。

《中学班主任工作暂行规定》对班主任职责做了以下规定:1.向学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道德教育,保护学生身心健康。

2.教育学生努力完成学习任务。

3.指导学生参加各种劳动,坚持体育锻炼,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卫生习惯。

4.关心学生课外生活。

5.进行班级的日常管理。

6.负责联系、协调和组织科任老师。

7.做好学生评定和奖励工作。

8.争取家长和社会的配合。

如何建设一个班集体。

答:1.确立明确的奋斗目标。

2.培养积极分子,形成班集体核心。

3.形成良好班风。

4.健全班级规章制度。

5.加强班级日常管理。

6.加强非正式群体教育。

7.组织形成多样的教育活动。

一个好的班机具体具有哪些特征?答:1.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与明确的奋斗目标。

2.健全组织机构与坚强的领导核心。

3.严格的规章制度与严明的组织纪律。

4.正确的集体舆论与良好的班风。

简要说明班主任在确立班级奋斗目标的基本要求。

答:班集体的奋斗目标是班集体前进的导向和动力。

确定班级奋斗的基本要求有:1.要将近期目标、中期目标和远期目标结合起来。

2.要把“明天的快乐”和思想道德教育结合起来。

3.要注意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与学生共同商量来确定班集体的发展目标。

4.班集体的奋斗目标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和班级实际情况。

如何理解班级的低位和作用?答:班级是指实现教育目的而由学校按学生的发展水平所组成的、进行教育教学和学校生活的基层组织,也是开展其他教育活动的基层组织。

班级是学生实现个体社会化的基本单位,是学生从事集体活动、结交好友的场所,因此它具有满足学生的需求、促进学生的发展、矫正学生的行为等功能。

班级管理的功能有哪些?答:班级管理是班主任按照一定的原则和具体要求,对班级中的各种资源进行计划、组织协调、控制、以实现各种共同目标而进行的管理活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节 讲究方法原则
一、涵义 恰当选择方法,正确运用方法。 二、有效的管理方法 1、调查研究法 2、组织号召、推动法 3、制度规范法 三、方法的借鉴与创新 国内外的新方法——强化法
强化策略
什么是强化
追根溯源,强化是指在条件反射形成过程中, 条件刺激(如铃声)与无条件刺激(如食物) 在时间上几乎同时的先后结合,目的是使条件 刺激成为无条件刺激的信号,此时,当条件刺 激出现时,即使无条件刺激不出现,也能引起 由无条件刺激所引起的那种反应(如分泌唾 液)。现在,强化泛指为引起或巩固有机体的 某种行为,而对他施加某种影响的过程。具体 到教师的教育中,强化是指为形成或巩固学生 的良好行为或品质,而对他们施加某种影响的 过程。如对品学兼优学生的表扬和奖励,等等。
局部强化是激励那些腼腆和能力差的学生积极参与课堂 活动的有效技术,也是转变“品德问题学生”的好办法。 整体强化是当学生的行为完全正确时,所采取的强化方 式,表明学生的行为完全正确,教师完全认同。如在课 堂答问中,学生快速、坚定、无懈可击的圆满回答,教 师就可以用“非常好,完全正确,回答很圆满”等词语 予以理答,进行整体强化。对于各方面素质都不错的学 生,我们也可以用“好学生”之类的语词予以整体强化。 值得注意的是,整体强化要慎用,因为严格来讲,十全 十美的人和事是不存在的,而且整体强化给人一种不具 体较为模糊的感觉,不能给人指明具体的努力方向。
首先,教师自己要对学生的良好表现和身 边的美好事物表现出异常敏感,并善于表 达自己丰富的内心体验。如教师要对学生 的成功和进步表现出喜悦和欣慰,并不无 夸张地说“你真棒!” 其次,要保护学生的“高峰体验”。
一般情况下,学生成功时,都会有一些积极的 情绪体验和外在表现,有时强度较大,如手舞 足蹈或高声喊叫等,特别是年龄较小和性格外 向性学生更是如此。教师对这种情绪表现要予 以保护。值得注意的是,当学生在课堂上因成 功解答了疑难问题,而喜形于色,致使课堂暂 时不那么安静时,教师不能借口纪律问题而予 以制止,应采取理解和宽容的态度予以默认, 只要不延续时间过长以至影响了课堂教学就行。
一、注重强化的多样性或综合性
(一)积极强化和消极强化结合 (二)言语强化和非言语强化结合 (三)直接强化和替代强化结合 (四)及时强化和延迟强化相结合 (五)局部强化和整体强化相结合 (六)连续强化和间歇强化相结合
(一)积极强化和 消极强化结合
积极强化也叫正强化,指教师使用奖赏性刺激物激 起学生某种行为的过程。这种奖赏性刺激物是学生 喜爱的,能引起学生积极的心理体验。奖赏可以是 有形的物质奖赏,如奖品、奖金等,也可以是无形 的精神奖赏,如分数、自由活动时间、欣赏、表扬 或荣誉等。消极强化也叫负强化,指教师通过不施 加或取消不愉快的刺激物激起学生某种行为的过程。 这些刺激物是学生企图避免的,能引起不愉快的情 绪体验,如放学后留下来、扣分、取消自由活动时 间等。
波兰裔美籍社会心理学家班杜拉(A.Bandura)把强化 分为直接强化和替代强化两种。直接强化是指自己的良 好行为得到奖赏后,此种行为得以巩固的过程。如由于 学习成绩优异而博得教师、家长和同伴的称赞,从而增 强了进一步学习的愿望和行为。替代强化是指由于看到 或听说别人的行为得到了奖赏,而使自己的此类行为得 到增强的过程。如看到别人因助人为乐而得到荣誉,而 增强了自己助人为乐的动机和行为。直接强化力度大见 效快,教师要注重运用。为此首先,要求教师要明察秋 毫,发现所有学生的“闪光点”,特别是要在“问题学 生”身上发掘优点,予以肯定性关注;
替代强化有暗示的特点,能潜移默化 地影响学生的行为,学生大量的社会 行为,特别是品德行为是通过替代强 化获得的。因此,教师要注重表扬好 人好事,树立榜样,特别是教师自身 的优良品行和学生中的榜样,对学生 的影响更直接,能发挥更强的替代强 化作用。
(四)及时强化和延迟强化相结合
及时强化是指学生有良好表现后立刻予以强化。 通常情况下,教师要对学生的良好行为予以及 时强化,效果良好,尤其对年龄较小的学生, 效果更好。因为学生做了好事后,期望教师早 知道早做出积极反应,所以,及时强化适应了 学生心理特点。延迟强化是学生做出良好行为 和教师予以强化之间有一个较长的时间间隔, 一般是在不得已情况下运用,如由于教师出差 或信息传导渠道不畅,导致教师未能及时获知 学生的优良行为表现,也就未能进行及时强化, 不要紧,延迟强化效果也不错,尤其对高年级 学生更是如此。
三、强化方式要 因人因事而异
同一种强化在不同人身上可能产生不同的效果。 教师应针对不同学生的不同特点,精心挑选恰 当的强化物。因为在不同学生行为上能发挥强 化作用的强化物是不同的,有的是授予特殊权 利,有的是物质奖励,而有的是自由活动、自 由交谈、少写作业、免于考试、阅读杂志、玩 游戏,等等。所以,对学生来讲,最好的强化 物就是他们自己挑选的强化物。教师可以通过 观察、交谈等多种渠道来了解适合学生的强化 物。
连续强化通常安排在学生学习的初期,理想行 为一旦形成,就该安排间歇强化了。间歇强化 又可分为固定间歇强化和变化间歇强化,如每5 次良好行为后都强化一次,属于前者,而有时5 次有时3次或2次良好行为后强化一次,则属于 后者。教师不定期对学生的检查,就是一种变 化间歇强化。由于变化间歇强化具有随机性或 不可预知性,因此,它有利于良好行为的维持, 但可能导致学生过度紧张而有悖心理卫生要求 和人文关怀的理念。固定间歇强化正与之互补。 因此,贵在依据具体情况进行恰当的组合安排。
其次,教师要善于对学生进行纵向的“个体内 差性评价”,发现学生的进步,哪怕是很微小 的,也要予以肯定和鼓励;第三,教师要让学 生在学习中获得成功,尽量避免失败,充分发 挥“良好结果”的强化作用。如上海有的中小 学考试时,让学生依据自己的水平选择不同水 平的试卷,考完后,允许自我感觉不好的学生 “秘密”向老师“借分”;还有,允许学生在 不同学科处于不同的学习水平,等等。这些积 极的直接强化有利于学生增强“自我效能感” 或“自我效能信念”,有效避免“习得性失 助”。
学生如果表现好,教师就会不施加或者取消已经施加的 不愉快的刺激物,学生就可以不经历或摆脱不愉快的境 况,如上下课起立时,如果学生表现好,教师就会很快 还礼,让学生坐下或走出教室,而不会出现较长时间站 立的尴尬局面;反之,学生开始表现不好,教师不还礼, 难堪的局面出现了,直到学生有良好表现后,教师才还 礼,尴尬局面才消失。再如,要求学生完成作业后才能 自由活动,等等。需要说明的是,虽然消极强化和惩罚 都采用了讨厌的刺激,但两者不能混为一谈,惩罚直接 指向不良行为,重点在于矫正不良行为,而负强化直接 指向良好行为,重点在于鼓励良好行为,如学生因违纪 而受到处分,这是惩罚,当他有明显的悔改表现时,撤 消处分,从而激励他的积极行为,这是消极强化。
再次,要积极培植和引导那些冷漠学生的“高峰体验”。 并不是所有学生都关注自己的努力结果,并产生对自己 的价值和力量的积极感受,有些学生即使在成功时也反 映漠然,没有什么兴奋感。对于他们,教师要善于说 “你真不错”等夸奖性语言,并引导他周边同学经常这 样夸奖他,直至让他自己暗暗说“我真棒!”。有的教 师在学生进步时向他们的家长报喜,以激起他们较强的 积极情绪体验。有一位小学低年级教师设计了一种富有 情绪色彩的强化方式,当那些情绪淡漠的学生表现良好 时,她写了张纸条给家长,请他们代她“亲亲孩子”。 总之,教师可以通过语言的或非语言的,直接的或间接 的方式表达自己对学生努力和成功的赞美心情,促使学 生对自身和身边美好事物的积极情绪体验。
(六)连续强化和间歇强化相结合
连续强化是对学生每次出现的理想行为都 予以强化,它可以加快学习速度,但也会 由于刺激缺乏新颖性而失去作用,导致行 为减退。间歇强化即不是每次正确行为都 给予强化,而是有所间隔,如学生数次良 好行为后进行一次强化。运用间歇强化形 成良好行为,所需时间较长,但形成以后 不易减退。
因此,强化是行为的决定因素。2由塞里格曼 和梅耶设计的实验研究表明,3动物(狗)和 人(大学生)在付出努力但得不到来自周围环 境或活动结果的奖赏时,就会产生“习得性失 助”,表现为丧失自信,束手待毙,不愿做出 任何实际的努力。可见,强化在学生健康成长 中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教师必须在科学的理念 指导下,对学生实施合理的强化。
第九章 班级管理的主要原则
第一节 方向性原则 第二节 讲究方法原则 第三节 全面管理原则 第四节 心理管理原则 第五节 情感管理原则 第六节 超前管理原则 第七节 民主管理原则 第八节 协同管理原则
第一节 方向性原则
一、涵义 政治性,科学性。 二、要求 1、以马列主义为指导 2、以科学的管理理论为理念
因为延迟强化表明,虽然事过境迁,但良 好行为的价值是永恒的,是永远不会被人 遗忘的。延迟强化还有一个客观效果,即 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行为的内部动机(自 我满足),克服单纯的外部动机(为了表 扬和荣誉)。良好行为的内部动机逐步成 为主导动机,是学生不断成熟的标志。
(五)局部强化和整体强化相结合
强化的作用
人在社会化过程中,需要不断学习好的行为,形成优良 的品质,在某种意义上说,这都离不开合理的强化。美 国行为主义心理学家赫尔(Hull,C.L.)认为,习惯随强 化而发展,习惯强度与强化次数和质量是正比关系。1 现代行为主义心理学家们倾向于用强化来解释动机的引 起,认为过去受到强化的行为比没有受到强化的行为更 有可能重复出现。在学习中受到强化的学生(如得到好 的分数,教师对学生的认可等)将会产生进一步学习的 动机,没有得到强化的学生(如没有得到好的分数,教 师、家长没有对他们的学习给予夸奖)将不会产生学习 动机,反之,在学习方面受到惩罚的学生(如被朋友取 笑),则可能会逃避学习。
二、强化学生的“高峰体验”
班杜拉指出,“自我效能信念”强的人不仅能 够积极地面对现实的挑战,而且身心处于“完 好”状态。自我效能信念是伴随着学生获得成 功并产生积极的心理体验而形成的。美国社会 心理学家马斯洛曾对许多杰出人物进行调查, 发现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就是对成功的欣 喜若狂和如痴如醉之感,称之为“高峰体验”。 它是人在感受成功和美好时产生的快乐,这种 体验是自我发展的强大内在动力。因此,教师 要保护和积极培植学生的这种“高峰体验”。 为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